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共9篇)
1.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篇一
研究区域销售经理的工作方法
(一)最近营销界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如何全面推动区域市场营销管理升级。《销售与市场》杂志认为:“区域市场是企业营销工作的基本单元,因此区域市场营销管理升级就成为企业营销升级工程的支柱,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为此组织了系列策划文章。应该说,区域市场营销管理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酒类企业摆脱低层次的竞争,同样需要营销管理升级。如何升级,见仁见智,求诸子以为最核心的就是要着重研究并提升区域销售经理的工作方法。
(二)总体来讲,区域销售经理无论从事哪个市场的销售,有两个工作方法是必须研究的,在营销工作实践中也是必须加强提高的——
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如果区域销售经理学会这两种毛泽东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工作方法,那么其区域市场工作必将是得心应手,销售业绩也将是灿烂夺目。
(三)任何市场的销售工作,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销售员和经销商行动起来。但如果仅仅限于一般号召,而区域销售经理没有具体地直接地深入市场,将所号召的工作实施起来,贯彻下去,突破一点,取得市场经验,那么,区域销售经理就无法丰富完善一般号召的内容,同时,也就无法验证一般号召是否正确、是否有指导性。如果是这样,那么一般号召就有落空的危险。
比方说,S公司去年的各个区域市场的销售,凡是成绩显著者,如华南某省的朱姓区域销售经理,就是采用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朱经理在其所负责的市场重点抓高价位产品五年陈酿,这是他“一般号召”的市场策略。“个别指导”是根据市场成熟度、客户的综合实力,朱经理瞄准了W市场,以期作为一个样板市场。开发伊始,朱经理几经调查,根据通路需求,仔细研究了W市场的产品组合,制定了各个层面都有利润的通路价差体系。在市场成长发育期的六个月内,由于得到了各级分销商的大力配合,通路上全方位地实施精耕细作的方法,因而五年陈酿销售比较突出,达到了预期的市场开发效果。朱经理认真地总结了W市场的运作经验,赢得了极大的市场推广信心,因而将一般号召(抓高价位产品)的内容又进一步地丰富了、充实了、又带动了其它市场的发展。
凡是无成绩者或者是成绩不佳者,大都没有采用或者很少采用此种工作方法。如西北某部经理,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很少深入市场研究、很少彻底贯彻和详细了解公司的销售政策在各个市场的发展情况,工作起来没有重点,下面的销售员和经销商更加茫然无头绪。因而,年终绩效考核,丢了乌纱帽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求诸子以为,任何区域销售经理如果不从下级个别市场、个别销售员、个别经销
商、个别销售事件中取得具体经验者,那么,他就不可能向其所辖的市场做出普遍的指导,他的市场也就很难有起色、有亮点。
作为一名优秀的区域销售经理,运用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下而上地规划、提炼市场运作策略,再从上到下抓贯彻执行到位,是其必备的工作内涵。
(四)现代营销注重的是一种团队精神和有效沟通。在这个营销团队里,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爱心、充满了挑战!为营销团队而战,也就是为自己而战,团队目标的完成,也就是个人目标的完成。
因而,区域销售经理,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少数积极分子的领导骨干,并且与广大销售员密切结合,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将该部销售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完成。如果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所属的广大销售员的积极性,便有可能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销售员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组织、去发挥、去调动销售员的积极性,那么,广大销售员的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高到更高级的程度。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那样“两个积极性总是要比一个积极性好。”
基于此,任何区域市场的销售员,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组成。所以,区域市场销售经理必须以人格的力量、工作的魅力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做为领导的骨干,并且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
团结是在矛盾中形成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的智慧、知识、经验及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
在这个方面,有的区域销售经理就没有把握好,不注重和不善于团结积极分子组成领导核心,不注重和不善于使这种领导核心同广大销售员密切地结合起来,不注重和不善于引导销售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注重和不善于有效地发挥“传帮带”作用。这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纠偏,其销售团队将时该处于危险的边缘。
(五)在区域市场的实际销售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这就是说,将市场中销售员和经销商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总结归纳后,再回到市场中去作宣传号召,逐步地化为销售员和经销商的意见,达到共识,并且坚持下去、实施下去。在推展过程中还要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集中、再研究、再概括,然后又回到市场中去再坚持、再实施、再行动下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就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一个区域销售经理,如果身子浮在上面,脑子不沉到市场,不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本本出发,一切从经验出发,不知道自己的市场好在什么地方?自己的市场坏在什么地方?对产品的市场营销做不到周密的、深入的、过细的调查研究,对市场布局形不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意见,其所负责的市场,也就很难有大的起色,销售业绩也就达不到“一般性”扩张的要求。
(六)通过研究,在任何一个区域市场,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工作。
因此,一个区域市场销售经理,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市场的基础,该市场的客户状况,该市场品牌的影响力如何,该市场的消费环境和竞争环境如何等等因素,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位,而不能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批示来一件做一件,以致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乱无序,突不出重点的工作状态。
对上级批示照搬照套,不作具体市场具体分析,该区域市场经理就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
同时,对应的上级主管单位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没有重点地同时指定下级单位做很多产品推展工作,以致引起下级在市场工作步骤上的凌乱,而得不到好的战果。比方说,上文所说的某市场2002年全年的中心工作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推展五年陈酿,人员、精力、财力、物力都是围绕这中心工作来转动,其它品种的如窖酒、特曲酒的终端推展只能作为辅助的工作来搞,中低档的酒只能做为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来抓。在全年的市场推广过程中,由于该市场做到了中心突出,主次分明,因而其整体销售业绩名列该公司前茅,也就不足为奇了。
区域市场销售经理依照所辖具体市场的实际环境,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决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这也是在运用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这些原则时,必须认真解决的工作方法问题。
2.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篇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
2012年3月23日, 南京市教研室在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第一小学召开现场会, 南京市建邺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数码微故事创作主题研究”研究团队做了专题汇报。各区 (县) 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也要进行尝试。那么, 什么是区域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它有什么创新特点, 与其它教研活动区别在哪里?
一、区域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的界定及运作方式
“坊”在“百度词典”的解释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 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 通称为坊。
区域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 (本文简称“工作坊”) 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 为着共同的意愿, 为了达到共同的研究目标, 心甘情愿地结合在一起的合作研究团队。它区别于校本教研和区级教研, 是一种相对独立、相对民主的教研组织形态。
1. 工作坊成员自主结合, “坊主”实行民主推荐
工作坊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区域性。由于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较少, 工作坊的教师更多的是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组成, 工作坊“坊主” (负责人) 由大家民主推荐产生, 报区教研员备案, 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工作坊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关注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自主发现问题, 自主选择研究内容, 致力于研究如何促进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成效, 致力于提高自身及同伴专业素质, 致力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2. 研究项目自主商定, 制定方案网上发布
工作坊倡导一种基于问题、基于实践、基于个性的“草根式”研究。研究项目由教师自主商定。项目方案包含研究主题、起因 (要回答开展研究的原因) 、研究目标 (要回答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 、活动内容与形式 (如讲座、研讨、公开课、参观学习) 、实施策略与方式等。项目方案必须经过小组成员友好对话、民主讨论并修改完善才能通过。开学初, 项目方案在区“研训网”上发布。
3. 活动形式自主确定, 行动研究力求实效
工作坊研究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又是持续关注的并力求解决的。工作坊成员通过专业对话、经验交流、分享信息来拓展专业技能, 也可通过一起读书、听取专家讲座等方式来提升专业水平, 行动研究力求实效。
4. 活动评价自主完成, 研究成果实现共享
工作坊评价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每个工作坊在实施过程中, 积累原始资料, 讲究活动质量。学期结束前, 教师个人反思, 对项目进行总结。区信息技术教研员对工作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组织开展“优秀工作坊”评选, 推广典型经验, 共享研究成果。
对于以上界定及“四自主”的运作方式, 我们基于以下三点思考。首先, 教师是一群具有共同信念、愿景或目标的专业人员, 他们有能力进行独立的教学研究;第二,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更多可以通过同伴反思对话、探索研究、分享讨论等多元方式, 关键是区教研员要搭建平台, 提供舞台;第三, 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让教师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团体动力”研究表明, 民主的小组更富有成果, 内聚性较强, 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干扰更少, 民主小组在活动的创造性上相对也较高。[1]某种意义上说, 民主式的教研方式优于专制式教研。在工作坊研究活动中, 教师没有怕“说错”的压力, 没有考核压力, 可以敞开心扉, 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因此工作坊的研究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工作坊在活动时间上又十分灵活, 在运行机制上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是一个自主研究的平台, 是校本教研和区级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有力补充。
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的特色
1. 有共同愿景与目标
工作坊强调共同愿景与目标。共同的愿景与价值可让教师清楚了解研究的内容, 也让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 凝聚大家的向心力。我们提出, 教师间要建立共同愿景, 有共同的价值观, 要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为目标。共同愿景使教师形成共同的信念与态度, 并据以规划共同努力的方向与具体目标。开学初, 各工作坊名单在区教研员处备案, 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研究形态。这种有别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教研运行机制,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2. 较强的紧密性和归属感
传统的教师教研组织通常具有一种松散的结构, 教师们各自为战。紧密性意味着工作坊的成员之间打破孤立, 彼此之间进行紧密的交往、互动、对话、协商、合作和分享, 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体。归属感是工作坊的情感特征。在工作坊中, 成员具有共同兴趣、喜好、专长与目标, 他们对共同体高度认同, 对于他们来说, 在工作坊, 教师之间不再是“相识的同事”, 而是“友好的伙伴”, 他们彼此信任, 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 密切合作, 共同追求工作坊的目标。
3.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资源
工作坊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共同体, 本身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历, 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信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即使是执教同一内容的教师,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许多方面也可以说尽显个人风采。可以说, 工作坊中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 在工作坊中, 骨干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自身就是一种资源;各工作坊研究项目计划上网, 其它教师可随时参加学习, 也是一种资源;学期结束前, 工作坊之间的成果交流, 成果推广又是一种资源。
4. 教师研究的是自己的真问题
工作坊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 并且这种主题研究是持续的。通过探寻问题的原因、解决途径, 追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针对南京市小学六年级没有信息技术教材的问题, 结合南京市教研室对小学高年级实施“主题活动”相关建议, 曹煜等六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成立了“数码微故事创作主题研究”工作坊, 力图通过研究活动, 开发一套“数码微故事”教材、教学设计及评价标准。
以下表1是南京市建邺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坊研究项目。
目前有些教研活动, 教研员认为专家的品牌越大越好, 公开课越精越好。其实, 这样的“好”不一定是真正的“效果好”。就如同川菜、苏菜等固然都是好菜, 但不适合顾客的口味, 也算不得好菜。工作坊研究项目来源于教学第一线, 看似是一些“小”问题, 但这种研究适合教师的需要, 解决的是教师自己的真问题, 适合教师的口味, 因而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
5. 突显教师这一研究主体
工作坊研究活动是教师“自己的事”, 教师是研究的主体。工作坊强调自主, 强调讨论, 强调团体决策, 通过集体探究, 行动跟进, 持续改进。以下是工作坊活动中常用的一些形式:
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是工作坊研究的一种主要形式。研讨中, 教师是发表意见的主体, 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很有帮助。
网络教研:工作坊在工作手段上, 把“信息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工作坊成员来自不同学校, 网络提供了研究的便利。各工作坊常常依托QQ、博客等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交流, 实现经验共享、教研共鉴的目的。
案例教研:工作坊研究的虽是一些“小”问题, 但提供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教师们更愿意将教案、案例、资源等作为教研素材, 相互间进行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研活动也应如此。现在的教师, 大多是本科毕业, 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因此, 工作坊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是我们怎样引导、帮扶。在教研活动中, 教研员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应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而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
6. 工作坊研究有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因此, 总结并推广工作坊研究中的典型经验, 十分重要。
工作坊的评价立足共享与改进, 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通过评价, 帮助和促进工作坊教师发扬成绩、找出差距、改进工作。每学期结束前, 我区教研员组织开展“优秀工作坊”评选活动。评价内容有: (1) 工作坊研究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 网上“博客”等交流情况; (3) 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情况 (如高二“会考”成绩、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成绩等) ; (4) 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如教师的论文、课题、参加市区竞赛等) 。2012年6月28日, 我们召开了全区信息技术工作坊成果汇报会, 通过全体信息技术教师打分, 评出四个优秀工作坊, 评比促进了我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质量的提高。
7. 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
面对各工作坊提出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区教研员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研工作重心下移, 发挥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工作坊制定方案前参与调研。通过调研, 引导教师发现问题, 提出研究项目 (搭“支架”) 。为此, 教研员通过网络、短信、座谈会等, 面向全区信息技术教师开展调研或访谈, 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提供给工作坊的教师。
二是在制定项目方案时提供帮助。很多一线教师缺少制定项目方案的经验, 因此需要教研员指导。教研员要为教师提供工作坊项目方案的“实例”, 供各工作坊负责人学习、模仿 (尤其是刚开始时) , 并对方案进行指导。通过召开工作坊负责人会议, 组织大家互相介绍项目方案, 相互学习。
三是在研究活动中给予及时指导。一是采取预约视导的方式, 对提出需要帮扶的, 教研员平等地参与研讨或做微型讲座。二是采取随机视导的方式参与活动, 了解研究活动质量,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给予必要的指导。
工作坊教学研究实际上是“支架式”教研, 区教研员搭建“支架”把教研活动逐渐 (或部分) 转移给信息技术教师, 最后撤去支架。在这个策略的运用过程中, 无论教研员采取什么样的具体的支架方法, 教研员都要先判断教师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水平, 然后和教师一起搭“支架”来支持工作坊不断建构, 教研员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最后为了发展教师主动建构的能力逐渐地撤回“支架”。
三、工作坊与其它教研活动的区别
工作坊与校本教研、区级教研、连片教研等都是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是共性。然而, 工作坊有以下显著的个性特征:
1. 区域性。
工作坊教师可以由不同学校教师组成, 而且这种选择权交给教师, 这一点区别于其它形态的教研。校本教研往往因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人员少而难以实施, 区级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又是由教研员决定, 教师是没有选择权的。工作坊的区域属性表明, 工作坊一旦组合完毕, 就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形态, 大家有一种归宿感, 并且这种组成得到区教研员的认可。
2. 持续性。
工作坊关注并研究的问题是持续性的。“连片教研”往往由举办者制定计划, 活动往往又是单一的, 活动完了, 相关联系就停止了, 它缺少持续性。工作坊成员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发展为宗旨, 并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往往是自觉而持久的。
3. 民主性。
参与工作坊的选择权在教师自己, 因而有共同的价值观。不同学校的教师, 通过友好对话, 确定研究方案, 建立起了联系, 这是其它教研所缺少的。工作坊的研究话题是由教师们自己商量决定的, 而且活动时间、地点相对区级教研有较大的灵活性, 研讨交流更为自由、民主, 更有针对性。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坊, 使教师凝聚力更强了, 主体作用更为突显了, 教学研究更有针对性了。事实证明, 它是教师欢迎的一种研究形态, 它与市区级教研、校本教研、教师个人反思研究,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区教研员参加工作坊的活动, 从原来“权威”的指导者转变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和帮助者。教研员通过与一线教师一起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 在实践和反思中也与教师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3.高校大学生区域化党建探索与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党建 区域化党建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党建效仿行政党建模式,依托于行政建制纵向设立各级党组织,有利于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实现集中管理。然而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却很难摆脱组织形式呆板、流于形式的通病。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的变迁和大类培养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党员正面临着居住分散化和建制模糊化的现状,而新媒体网络愈发拉远了学生党员之间的距离。双重冲击下,传统的党建模式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功能正在逐步下降,单一封闭的党建模式已无法有效地发动、整合学生党员一起来开展活动。如何打破僵局,实施党建机制、党建平台的改革,实现从单向推进、固化封闭的传统党建模式向多向推进、深入空间的区域化党建模式转变,是当前各大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难题。
一、背景与问题:由高校格局变化引发的思考
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大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1]。创新大学生党支部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推进高校党建区域化建设,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立体化,保证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接受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党建的主要目标。
目前,伴随宿舍区与教学区日益明显的分隔,高校空间形态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地。因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广,大学生在各个班级、学院间的联系逐渐增多,大学生宿舍管理正在向着形态开放、主体多元、协作互动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党建工作的运行空间不再局限于班级和年级,而是随着空间区域的改变进行扩展和调整。为适应外部环境,针对新的形势,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力度,要充分发动和整合学生党员的力量,形成条块结合、兼容开放、优势互补的组织构架,区域化党建自然成为首要研究课题。
二、内涵与功效: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统筹整合
(一)区域化党建的概念
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区域党工委为核心、各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2]。
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在学校南区宿舍群以及明理居、慧智阁等众多小型社区化的宿舍区域中,院系混杂,各年级交叉居住,这符合区域化党建的开展条件。结合各宿舍区的实际,设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基层党组织,将各班级、各年级、各学院的党建进行融合,同时以建设新媒体社区为理念,搭建区域党建云平台,架起党委、党支部与基层党员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扩大党团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这种新的高校党建模式贴近学生,更加具有活力,能够最大程度深化学生党建工作。
1.强化体系功能
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单纯按照传统的建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难以实现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影响力也大为削弱。引入区域化党建的理念,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区域内的党员服务站点,使学生自我价值、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的目标得以更快实现。通过建立点面结合、纵横融合、互补互促的网络化组织体系,使组织结构更趋完善,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强有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3]。
2.整合区域功效
高校区域化党建以社区为单位,搭建服务平台,成立一定区域内各类成员共创、共享、互惠的运行机制,通过学生党员充当基层社会的组织主体和领导力量,学生党员也可以更高效地入手党建相关工作,发挥党组织整体层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个体层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以新媒体社区为载体,搭建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多渠道扩大宣传阵地,使党建工作更有效地推进和发展。
3.资源统筹功效
高校区域党建工作融合了各个团体、组织、学院的资源与力量,以区域共治为目标,构建区域“互联互动”评价体系,推进区域党建工作规范化,党建工作力量集中化。区域性党建模式,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依靠区域统筹,充分开发与挖掘区域性公共资源,避免设施和资源重复使用或者闲置不用,提升党的组织资源对配置、激活和优化各类资源的功能,有利于在区域内实现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体提升。
三、高校“区域化党建”的运行路径探析
(一)组织体系构架
以学生宿舍区为主体,建立起点线结合、以点统筹、以线为主的党建工作组织和开展活动的思路。在学生宿舍成立以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开展学生党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党校培训等工作,确保学生宿舍区内学校学院各项通知的传达和工作的落实;同时促进宿舍区宿舍文化建设,帮扶生活上有困难和心理上有困惑的学生。各年级党支部(党总支)以宿舍楼层为单位建立党员服务分站,年级辅导员、年级党支部书记为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以宿舍区、宿舍楼和各楼层为主线架构组织,把党组织牢固地建立在学生宿舍区,使党组织深入到同学中去。
(二)党建平台
突破传统的宣传展示模式,向“网络化、细节化”方向转变。学院、年级党支部均开通了QQ微博、新浪微博等平台,随时上传和更新支部的特色活动,配合党中央和学校党委宣传党的有关知识和展示最新风貌。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2010年起打破原有年級、专业以及班级限制,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建立基于宿舍片区(楼层)的社区服务“实体站点”,设立 “幸福家园站”“南区行动站”,2012年起面向院办师生员工设立 “学生事务服务大厅”社区服务站和网络虚拟服务站点。2013年起设立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社区服务虚拟站点,学生党员“亮身份”开通微博服务站,强有力地树立了党员的形象。依托实体站点和虚拟站点两大平台,创建并推进“扁平化管理结构、标准化制度设计、积分制绩效评估”的“社区服务”活动模式。通过“有形”设施与“无形”网络互补联动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打造区域共享的党建综合平台,解决基层党建阵地分散建设问题。
(三)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有效培养党员的先锋作用和奉献意识。南京理工大学学校党委发放《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党员党员“百时奉献”册》《南京理工大学党员成长记录册》,由学院、年级牵头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实践奉献社会,同时记录学生党员服务和实践情况,根据真实情况、自我测评和民主评议等体系推举并申报学校“百日奉献之星”,对于参加活动不积极、态度散漫和日常表现不佳的党员进行约谈教育。与此同时,两类册子的记录情况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预备党员转正考察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调动、保护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广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践行党员义务、争当奉献楷模的常态化激励机制。
(四)党建工作运作方式
由“单向指令”的传统做法向“双向交流、互动推进”的方向转变,推行党委委员、教师党支部结对联系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老师和普通同学等多方联系制度。学生党支部依托党员服务站,通过对周围普通同学的帮扶、特色党日活动、交流座谈会等,党员良好形象的树立推动普通同学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学生党员主动和老师交流和联系,架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有助于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前教育,使学生党建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高校大学生区域化党建机制创新,是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和活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涂刚鹏.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8(14):222-223.
[2]阴群.什么是区域化党建[D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884429.html.
4.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建设途径 篇四
[摘要]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根据新的特征、新的制约因素坚持问题导向,从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构建运转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动态开放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区域化党建服务保障机制、打造覆盖广泛的区域化党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城市区域化党建服务型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1]。当前,随着改革全面深化、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增加。城市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2]。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常态下,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律,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的特征
在党建新常态下,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按照“创新组织设置,拓展工作领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务实工作举措,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从整体而言,当前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工作形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格局。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积极整合区域范围内的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资源,推动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良性互动,增强工作合力,形成了以街道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街道工委负责统筹协调区域内党组织,解决区域内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基层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优势得以互补,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从而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2.加强沟通协调,增进互动交流,构建互联互商党建工作机制。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横向纵向沟通,定期召开城市基层党组织、社区、驻区单位联席会议,采取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方式,增强区域党建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3.坚持服务理念,丰富服务载体,构建组团式双向服务机制。坚持服务导向,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区街中心工作,对接群众服务需求,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共同行动、协同开展组团式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在社区层面,把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作用。
二、城市区域化党建发展新的制约因素
区域化党建作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在推进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由于行政结构的条块分割,目前城市基层党建资源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现象。隶属关系不同的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联动与资源共享。区街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互动,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认同感不强,参与区域化党建热情不高,原因在于:一是驻区单位与区街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单位的人事权和利益分配权均受制于条条管理,区街党组织对驻区单位缺乏刚性约束力,党建资源缺乏统筹规划。二是部分驻区单位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认识模糊,担心参与基层党建活动影响单位工作,因此参与共建活动热情不高、动力不足。三是个别层次较高的单位在参加共建活动中,认为和区街打交道级别不对等,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制约了区域化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约利用。
2.工作长效机制不健全。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城市基层党组织如何处理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一是沟通协调定期化、制度化水平不高。由于各基层单位平时任务繁多,在时间协调上难以统一,缺乏定期化、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影响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度推进。二是稳定性不足。目前来看,一些街道的社区党委工作还处于一种联谊式、人情式、援助式的运行状态[3]。这种党建工作运行缺乏制度化的机制,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3.党员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党员管理显得尤为突出。一是在职党员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随着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制度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生活、服务在社区,但是传统的以人事关系为基础的党员管理,使得社区对在职党员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新的在职党员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二是流动党员管理难度较大。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党员的跨区域流动日益增多,一些社区党员人户分离现象较为突出,对这些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三是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在一些社区,党员教育活动存在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载体不够多样等问题,难以满足党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影响了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4.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前,区域化党建工作在服务保障上力量仍然比较薄弱,制约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水平、规划设计等诸多因素,一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或场地规模狭小等状况依然存在。社区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严重制约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度发展。二是经费保障方面。虽然财政每年都为社区预算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承担的事务日益增多,经费支出也相应不断增多,社区权小责大、经费不足、无钱办事等问题日益凸显。三是基层党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区域化党建是一项新的党建工作形式,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区域化党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服务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状来看,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三、建立健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新的路径
新常态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发展需要坚持创新理念,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自觉遵循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观念,健全服务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4]。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加强资源整合、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打造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逐步提升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水平。
1.加强资源整合,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按照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灵活划分党建区域,以街道社区统筹和街道驻街单位统筹等模式,形成动态开放的区域化党建组织网络,将区域内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医院、学校等各类组织最大限度地纳入党的工作范围,以网格化方式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新的党建组织体制下,街道工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抓街政发展规划,抓社会治理,抓民生大事抓制度建设,为街域经济良性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社区党委发挥聚焦服务作用,利用社区资源,调动辖区力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驻区其他单位党组织发挥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党建工作。街道工委发挥联动作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破解区域发展难题,形成多向服务、多向共赢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2.实行事务共商,构建运转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区域性党建工作议事机制,街道工委负责统筹协调,采取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驻区单位通过民主平等、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研究讨论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民生项目等方面的重大事项,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健全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强化双向沟通协调,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区域内党组织积极开展面向驻区单位的服务活动,畅通区域内其他党组织的参与渠道,切实提高共建共享水平。三是要强化区域内党群交流沟通和工作指导。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积极引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合理调整和优化组织设置,与基层党组织步调一致地开展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共识,努力形成党建工作合力,推动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推进党员共管,建立动态开放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一是要大力推行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制度。进一步完善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纪实制度,建立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卡和志愿服务活动记录表现反馈表,形成在职党员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广泛开展“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社区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群众需求,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新机制。二是要强化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加强党员管理工作联动,实现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无缝对接。对流入区域内的党员,区域性党组织主动予以接纳,及时跟踪对接,统一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健全流入地党组织属地管理、流出地党组织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实现流动党员管理无盲区无死角,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三是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要紧紧贴近时代形势、贴近党员需求、贴近生活实际,积极采用党建微信、党建微平台等新兴载体,拓展党员教育阵地;注重党员互动参与,实现党员教育由“组织配菜”到“党员点菜”转变,使党员教育真正做到突出时代性、体现民主性、讲究灵活性、注重实效性。
4.坚持综合施策,完善区域化党建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区域一中心”的标准,通过区街自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将区域内的党员服务中心、社区综合办公场所、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等进行通盘考虑,集中财力,优化配置,以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建成集党员服务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确保社区党员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活动有地方开展。二是增加经费保障。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党费列支和其他社会支持为补充,不断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实现社区办公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保障社区党组织正常的活动经费,确保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提高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从年龄、知识、经历、能力等多层面综合考虑,对社区居委会班子进行整体优化规划,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重点加强党务知识和社区管理知识培训,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党务工作、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社区党务工作队伍,夯实社区党组织基础。
5.注重服务导向,打造覆盖广泛的区域党建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要实要行重心下移、平台下延。将区级机关、街道中贴近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下沉到社区,延伸服务半径,使社区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努力为社区群众提供“一口式”服务。严格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社区服务群众制度,科学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打造“党员15分钟服务圈”和“1公里民情快递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要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行“互联网+党建”,加快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党建信息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收集社情民意、引导公众舆论,切实发挥信息平台在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中的重要作用,以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5.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篇五
一是实施工业园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聚集地---大港工业城,大力推进了以‚组织设置区域化、党务干部专职化、党工建设一体化、作用发挥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并投资180多万元对园区党员服务咨询中心进行扩建,使新的中心使用面积达到1500多平方米,各项功能也更加健全,成为园区党建工作、工会工作和企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招聘了3名专职党务工作者负责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的正常运作。另外,以自愿的形式,招募了24名素质高、年纪轻、业务专、活力强的园区党员,组成党日活动策划小组,为园区党建工作出谋划策,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党员的需求。如园区企业综合党总支设计的党日活动‚‘金点子’PK大赛‛获得市委组织部、宁波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在党旗下‛党日活动设计大赛一等奖。
二是探索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在城区杜鹃社区进行试点工作,将社区辖区内的‚两新‛组织以及流动党员纳入社区党建工作范畴,先后组建了街区党支部、楼群党支部、行业党支部等多种社区下属党组织,实现网格化组织设置。同时,拓展社区党建工作空间和内涵,开展‚参与社区建设优秀活动实例‛和评选‚参与社区建设之星‛评选活动,鼓励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为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发挥搭好舞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探索散居流动人员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选择有8000多名散居流动人员的新碶街道向家村进行散居流动人员区域化党建试点工作,并按照村民自治‚四自‛的思路,成立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建立新向家人党支部。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将行政村党员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文体设施向流动人员和流动党员开放。同时,通过实
行流动党员代表列席本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本村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流动党员与流动人员结对的‚一列席、两结对‛模式,发挥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自我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6.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篇六
社区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水平,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和不断创新,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就如何加强基层社区党建工作,如何进一步开展社区党建创新,人民网记者专访了山东泰安市委党校副教授郁立强。
为有效解决社区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与社区建设新任务的矛盾,破解社区和区域党建条块分割体制下的属地管理难题,右江区立足实际,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龙景街道七塘社区、百城街道文明社区和东笋社区为试点开展“区域党建,同争共创”活动。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创新运行机制、深化管理服务,积极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使社区党建活动由相对独立向融合互助型转变,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联合党委为核心的“事情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发展共有”的社区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成立联合党委,选准社区党建工作切入点,打破社区条块分离的传统格局
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限制,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驻社区部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社区联合党委,班子成员一般为15~17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5人,通过召开全社区(包括驻社区单位)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联合党委的主要职责是讨论和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等重大问题,领导和组织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联合党委直接受街道党工委管辖,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联合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驻区单位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即既归联合党委管理又属本系统单位上级党组织管理。驻区单位党员也实行双重管理,既归联合党委直接管理,也归所属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管理。联合党委班子成员由街道党工委行文任命,从而初步构建起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联合党委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社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为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局面的形成,为“区域党建,同争共创”活动的顺利推进夯实了组织基础。社区联合党委的成立,使辖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由配角变为主角,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社
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二、推进资源共享,筑牢社区党建工作支撑点,改变社区“单兵作战”的运行模式
紧紧围绕“发展共推、文明共创、事务共管”三大目标和原则,在试点社区搭建三大平台,探索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新机制。一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坚持把服务居民作为“区域党建、同争共创”活动的基本立足点,整合原来社区“两委”办事窗口和驻区单位部分服务窗口及人员,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开设了民政、党务、卫生、计生、居家养老、就业援助、法律诉求与调处、民情专递7个服务窗口,运用居家养老“一键通”、电子警务监控等服务手段,搭建了社区事务共管的有效平台。二是搭建结对共建平台。充分发挥联合党委协调作用,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驻社区单位党员与社区居民党员进行联动联创。各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子后,积极依托自身优势,开展联建联创活动。三是搭建共驻共建平台。社区联合党委在各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搭建了服务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平台。
三、发挥党员作用,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结合点,转变社区“单一封闭”的活动方式
为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8小时内外”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试点社区的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三在”管理服务活动。一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联合党委在建立社区居民档案,发掘社区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职业特点、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等情况,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划分党员责任区。东笋社区联合党委还从驻区单位中聘请了15名“社情民意专递员”,建立完善了联合党委与居民群众之间对称互通的信息渠道。二是开展“社区主题活动日”。在深入开展“双带双促”(党组织带动社会组织,促进自我管理;党员带动群众,促进自我服务)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日”活动。三是通过爱心储蓄银行存储爱心。依托“志愿者服务站”设立爱心储蓄银行,以“志愿服务时间”为主要经营业务。以家庭为单位,凡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都可以到“银行”“开户”,领取“爱心储蓄存折”。从而在自己有需求时,也可获得通过接受他人的免费服务来支取一定服务时长的权益,促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对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实行“星级制”管理,银行式储备,切实提高了志愿服务实效。
四、实施网格管理,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着力点,消除社区管理服务的“空白地带”
着眼于解决“社情民意不明了,服务管理不到位,诉求渠道不畅通,矛盾化解不及时”的困惑,引入网格化的先进理念,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将试点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把农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
格化管理。同时,建立党建网格化分片包干责任制,成立了由社区干部、普通党员、居民代表、大学生村官、社区党建组织员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由服务团队成员各自包管联系服务本网格内5至10户普通群众,开展“组团式”服务。选派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网格管理责任人,做到“包组建、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实现了基层服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七塘社区建立南大和江夏2个流动党支部,成立福州街第一流动党小组和福州街居民党小组,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五、建立健全制度,夯实党建工作的根本点,促进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
从制度建设入手,激发了社区共建合力,积极推动社区“区域党建,同争共创”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推行社区联合党委书记每周1次接待群众、班子成员每年2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二是健全社区联合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联考联评制度;三是推行双向反馈制度,即由社区党组织定期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真实表现情况登记在反馈卡上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所在单位党组织签注意见后再反馈给社区党组织,并将反馈结果纳入党员考核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7.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 篇七
1 稳控装置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方式
第一代稳控装置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方式为64K接口 (64K接口由PCM通信设备提供) , 设备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为省去PCM设备, 减少通信结点数量, 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第二代稳控装置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方式采用了2M接口, 主控室装置与通信室装置之间采用的接口仍为64K, 设备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这种方式在黑龙江省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异常, 通过对稳控装置设备异常故障的分析处理, 对其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2M接口方式如图3所示。
2 稳控装置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案例分析
稳控装置正常工作时, A、B站稳控装置之间实时发送、接收8位校验码, 并以此确定稳控装置和通信通道是否工作正常, A、B站稳控装置与相关的通信设备若出现故障或时钟设置错误都有可能导致稳控装置之间通信出现异常。稳控装置无法正常运行时, 相关发电厂发电出力将被迫核减, 影响区域电网动态稳定和发电企业经济效益。
2.1 异常情况下对相关设备的基本排查
第一代采用64K接口通信方式的稳控装置, 在运行过程中装置之间通信没有出现告警或异常现象。在改为第二代2M接口通信方式后, 稳控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 A、B站主控室装置面板上均显示两站之间数据通信出现误码, 稳控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针对出现的异常现象, 对通信传输电路进行测试。在A、B站通信机房两侧将稳控装置去掉, 对2M通信传输电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误码测试, 没有测到误码, 证明通信传输电路正常;将稳控装置投入后,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 利用A、B站主控室装置内部误码计数器检测到了误码, 说明A、B站稳控装置之间通信存在问题。
2.2 装置之间出现误码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故障现象分析认为, A、B站主控室的稳控装置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出现了频繁交替的同步、失步等异常现象, A、B站4台装置的工作时钟没有建立有效的互控关系。经与厂家技术人员确认后发现, 在改为第二代2M接口通信方式时, 1号与4号装置的64K时钟虽然设置了“主从同步”工作模式, 但2号与3号装置的2M时钟是处于“自由振荡”工作模式。这种“自由振荡”工作模式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 各自装置的时钟定时将产生偏差, 从而使2号与3号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产生误码, 最终导致1号与4号装置之间数据通信也出现误码。
3 数字通信的时钟同步工作原理
在数字通信网中, 传送和交换的信号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后的比特流, 且具有特定的比特率, 这就需要网内的各种数字设备的时钟具有相同的频率, 以相同的时标来识别和处理比特流。如果时标不能对准信号的最佳判决瞬间, 则有可能出现误码, 所以数字网的同步实际就是数字网中各数字设备内时钟之间的同步[1]。
数字通信网的同步方式主要有主从同步、互同步、准同步等, 一般采用主从同步。主从同步的主节点时钟是指以本端设备产生的时钟或以外部高精度定时系统产生的时钟做为本端设备收信发信的工作时钟[2]。
主从同步的从节点时钟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带有变频振荡器的锁相环。从高一级或主节点来的定时信号输入到相位比较器, 锁相环的变频振荡器根据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产生新的时钟信号, 新时钟信号做为本端设备工作的时钟信号[3], 如图4所示。
从节点的时钟系统有4个作用:
1) 产生时钟信号供给本节点的数字设备。
2) 当输入的时钟信号失效时能够继续输出稳定的时钟信号。
3) 减少从高一级节点送来的时钟信号中所含的高频噪声分量。
4) 避免由于时钟输出线路的改变而引起的相位跳跃。
4 稳控装置正确的时钟工作模式
通过对上述故障案例的分析和时钟主从同步工作原理的介绍, 可以给出采用图2和图3通信方式下的正确时钟工作模式。
在图2所示的通信方式中, A、B站通信机房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时的2M时钟应设为“主-从”模式, 主控室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时的64K时钟应设为“从-从”模式。2号、3号装置的2M时钟通过分频得到64K时钟, 再经光信号分别传送到1号、4号装置作为其参考基准时钟, 这样4个装置均工作在同一个2M时钟上。
在图3所示的通信方式中, A、B站1号—4号任意一个装置的时钟都可设为主时钟, 其余各站时钟则应设为从时钟, 设为从时钟的各站时钟跟随主时钟站的时钟。
参考文献
[1]周正, 周惠林, 等.数字数据通信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ZHOU Zheng, ZHOU Huilin, et al.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 Press, 2002.
[2]汪建华.基于SDH传送网的同步网组织的考虑[J].电信网技术, 2002, (4) :3-7.WANG Jianhua.Consideration of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forming based on SDH transport network[J].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2002, (4) :3-7.
8.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篇八
[摘 要]
上海是全国最早探索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城市之一,在区域化党建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上海区域化党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在实践中并未发挥预想的作用、区域化党建组织的建立依赖于区县党委推动等等。要通过提升区域化党建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加强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的适应性,增强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的“内动力”等举措提升区域化党建共建的成效。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社区共同体;共治共享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53-03
自2004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首次提出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形成了区域化党建的一些有效做法。上海是全国最早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城市,在构建“1+3”领导体制等方面作了较为有益的探索。但随着实践中新问题、新要求的出现,上海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一、上海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现状
区域化党建是在区(县)委的领导下,以社区(街道)、镇党(工)委为核心,行政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区域内优质资源整合共享的一体化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上海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
(一)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上海自2004年起便在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1]至2006年底,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基本推行了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1”即社区(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的派出机构,对本社区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社区(街道) 党工委的委员从原来主要以街道本机关党政班子成员为主, 向驻区单位、居民区党组织拓展, 吸纳其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党工委班子,体现了广泛性和代表性。“3”即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建立行政党组、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三条线”组织体系。行政党组由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建立,具体负责领导、协调社区内行政组织,为派出机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合作搭建平台, 为“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保障;社区(街道)综合党委作为社区(街道)党委领导下的基层委员会,负责领导、指导、协调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将触角不断向“两新”组织的党员和群众延伸;居民区党委具体领导、指导居民区党的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一组两委”的织织框架从体系上纵横双向覆盖社区, 强化了纵向领导、横向联系功能,促进了社区(街道)党工委领导的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形成。
(二)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为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在社区切实发挥作用,上海市委以迎、办世博为契机,要求驻区单位党组织在世博期间主动到所在社区(街道)和乡镇党组织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与社区党组织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组织关系不在现居住地的党员主动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积极认领居住地党组织安排的任务,使广大党员在居住地党组织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一些区县党委、驻区单位通过建立报到回执制度,对在职党员到居民区党组织报到形成一定的监督作用。一些居民区党组织也积极建立已报到的在职党员的信息库,根据其特长安排一定的服务项目,同时,对表现良好的在职党员进行表彰,并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反馈给其所在单位,对促进在职党员更好地在社区发挥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部分区县建立了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共建组织。社区是区域化党建的核心,但由于社区(街道)、镇的统筹协调能力有限,加上一些单位党组织的合作共建的需求已超越社区(街道)、镇层面,近年来,上海多个区(县)将区域化党建向区(县)层面延伸,建立了区(县)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作为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医院、高校、科研院所、部队、“两新”组织等单位党组织共驻共享、共建共赢的“大平台”。比如:长宁区成立了凝聚力工程学会,作为区委加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组织沟通协商、联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徐汇区成立了区域党建促进会;杨浦区建立了区域化党建联盟;闸北区成立了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这些区(县)级层面区域化党建组织的建立,打破了条块分割的体制限制,消除了行政级别高低的差别,也突破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单位党组织之间互不相通的壁垒,以地缘为纽带,以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为平台,促进了区域内各类单位党组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直接互动、合作共建。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1+3”领导体制在实践中并未发挥预想的作用。应该说,“1+3”领导体制是一项全面系统、颇具前瞻性的制度设计,但其实践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一些社区(街道)范围内的驻区单位成百上千,社区(街道)党工委仅吸纳3名左右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党工委班子,代表性不够。二是在实际运行中,党工委会议的许多议题是关于干部任免、发展党员等街道自身工作,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不一定熟悉,但还需要来参加会议,一定程度上变成形式主义,也可能会影响干部人事工作的保密性。三是目前被吸纳进党工委班子的大多是垂直管理的职能场所,就是所谓“体制内单位”为主,“一组两委”中的行政党组基本变成街道办事处与垂直管理的职能场所之间松散联谊的平台,硬约束力不够。居民区党委几乎全部由兼职人员组成,并未实体化运作。综合党委主要负责的“两新”组织党建有时也会与社区(街道)党工委组织部门负责的基层党建有交叉之处。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1+3”领导体制的形式大于内容所致。形式设计上很理想,并未考虑到实践中的一些小细节,且制度实际执行不到位,部分制度内容成为“摆设”,并未发挥预想作用。
(二)依赖区县党委推动建立组织。近年来,上海的许多区县建立了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但这些组织的建立绝大多数是由区县党委推动建立的。区县党委主要领导重视区域化党建工作,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就能够建立,建立后活动也比较多;但领导一旦不重视了,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就有可能“停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区域共同体的意识还未真正形成,上级党委对大型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没有硬规定,驻区单位党组织对参与区域化党建也没有主体意识,导致区域化党建组织的建立和运转主要靠区县党委推动、靠领导重视、靠人情维系,不是由区域内各类党组织自发内生而成的。
(三)驻区单位缺少参与的内动力。相较于区县党委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内在动力并不强,有些甚至不愿参加。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条块分割的体制所致。一些单位觉得自己行政级别高,参加区县和社区(街道)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不匹配。二是对区域化党建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区域化党建与自己的核心业务关联度不大;有的认为区域化党建是区县党委、政府整合资源推动区域中心工作的一种手段,自己参加了付出比收获多,甚至一听区县邀请其参加区域化党建组织,就直问:“是要我们出钱吗?”表现出对区域化党建的内涵和意义不理解。三是缺乏奉献社区的公益意识。驻区单位没有树立社区共同体意识,导致缺乏参与区域化党建的积极性。
(四)实际运转缺少项目支撑。虽然许多区县已成立了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还处于初创阶段,一定程度上还是成员单位之间围绕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共商共议的“圆桌会议”,发挥联系、议事作用较多,推进区域重点工作的主题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合作共建的具体项目也不多。主要是由于各成员单位尚处于相互了解资源优势、寻找合作点的阶段,加上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保障,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区域化党建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可通过培训等途径加强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对中国特色社区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区域化党建共建理念。上级党委可对所属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提出明确要求,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区域地缘合作,让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组织增强互动,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学习共抓、产学研共促、信息共享、服务共推、文明共创等方面深化合作,从而形成“1+1>2”的合力。
(二)坚持实践导向,加强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的适应性。应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要,对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进行微调。比如:可将社区(街道)党工委委员分为专职委员和兼职委员两类,专职委员由街道内部人员组成,兼职委员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可适当增加兼职委员的数量,增强其广泛性和代表性。同时,可调整党工委会议召开模式,涉及干部任免等街道内部事务的党工委会议,只召集专职委员开会,而涉及整个社区(街道)发展议题的党工委会议,则由兼职委员和专职委员共同参加。要增强行政党组对其成员的约束力,垂直管理的职能场所工作的年终考核、评先评优以及其负责人的提拔任用等事宜,要听取行政党组的意见,从而促进垂直管理的职能场所更好地为社区(街道)服务。要量化综合党委工作的考核,优化和拓展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在“1+3”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应推动社区(街道)党工委成立本社区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可作为区级层面区域化党建组织的分支机构,为本社区(街道)的各类党组织合作共建提供平台,也为区级层面的共建活动和项目提供对接基础。同时,鼓励居民区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的联系点,或通过创新居民区“大总支”体制,加强居民区层面的区域化党建共建,推动服务群众方面的共建项目直接落实到居民区层面。
(三)探索区域化党建组织逐步向法人组织过渡。目前,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般由区县党委书记兼任,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色彩较浓,所建立的组织对党委、政府的依赖性较高,自身独立性较差,加上一些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是松散的临时性机构,稳定性不强。建议在时机成熟时,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注册登记为社团组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产生主要负责人,并建立常设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在工作经费方面,应逐步摆脱政府扶持的状况,通过推进共建项目、向成员单位提供服务等途径增强自身的赢利能力,从而实现有组织、有经费、有人员的“自转”。
(四)增强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的“内动力”。提高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升区域化党建共建成效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社区共同体的理念。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本身就包含“共同体”的内涵,组织和个人都是社区的细胞,其活动在社区,其归属在社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提升服务社区的主体意识。二要推动各单位把公益责任体现到服务社区的行动上。企业等组织应认识到自身发展不仅是自身努力所得,更多是社区和公众支持的结果。社区是企业反哺社会最基本的领域,企业发展后,要懂得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三要通过“双向服务”机制激发区域单位参与的内动力。区县党委、社区(街道)党工委要主动为驻区单位党组织提供服务,而不是一味要驻区单位党组织为区域发展提供单向服务。比如:静安区通过“白领驿家”项目对区域内的白领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增强了区域内白领及其所在单位对社区的认同,从而激发了他们反哺社区、参与公益的积极性。[2]根本说来,单向服务不具有可持续性,只有“双向服务”才能激发双方的内在动力,使合作共建获得持久生命力。
(五)通过“契约化共建、项目化推进”促实效。要从驻区单位的需求和优势出发,寻找彼此合作共建的切入点,以双方的平等意志为基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制定完成共建目标的计划和时间表。要将契约化共建的内容细化为可操作、可评估的具体项目,并明确项目的负责人及参与人、项目的目标和推进步骤、项目经费的来源及用途、结项和评估的标准等内容。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合作组织要通过发放征询表、召开协调会等形式,排摸成员单位的需求和可提供的服务,促成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加强对各个共建项目建立和落实的面上组织协调。对关乎整个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可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重点项目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发动、整合各个成员单位的资源和力量,为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中国梦”和谐社区篇章凝心聚力。
参考文献:
[1]冯小敏.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实践创新[J]. 党政论坛,2011(6).
[2]杨春燕.“白领驿家”彰显党建柔性之美[J].现代领导,2011(5).
[3]张国军、钱胜、陈海燕.外滩社区(街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9.
作者陈新光系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章再彬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组织部干部。
9.区域化党建 篇九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
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社会、服务社会和保障社会的功能。区域化党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托城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统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社会治理需求,不断加大发展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力度,深化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加强资源整合,使原来只针对社区或单位的服务半径扩大到整个区域,打造区域共建共享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枢纽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融入到各类组织、社会成员中,力求做到“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将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以区域文化为号召,增强区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区域发展“共同认同”。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共治的意识、区域联动的情感、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等,这是驻区单位、社区社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区域单位和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为此,区域化党建要进一步借助文化的融合性、多元性,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健康文明的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品牌,提炼区域精神,将区域内各不同职业背景、文化程度、经济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人口异质性较高的社会群体构建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网络体系;借助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传播的大众性,大力发展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个体文化,提高驻区单位及其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满足驻区单位和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彼此的信任,营造单位与单位间、单位与个体成员间及各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以区域共治为目标,构建区域“互联互动”评价体系,推进区域党建工作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是现代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是由党的社会工作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党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的互动关系,党的各类组织之间形成新型的联系互动机制,这种联系互动除了行政化的正式关系,还可以是一种非行政化、非正式的联系,为推进区域共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区域化党建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活动集成以及无缝隙化的联动方式,以区域共治为目标,以模块为特色,建立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的区域化党建“全模式”评价体系。所谓“全模式”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包括利益协调、应急处置、综治维稳、安全卫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文化传播、党务管理等涵盖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模块,对区域化党建所涉及的物质文化及其政治生活等各种情况和问题开展量化统计、量化分析和量化评价,进而推进区域化党建标准化,以实现区域化党建公共资源的统筹服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推荐阅读:
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与构建研究10-23
区域化党建共建问题06-17
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07-12
高校区域化党建共建10-21
区域政府间合作协议之法律效力研究09-27
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可研报告10-17
区域化推进镇农区共青团工作情况汇报09-20
区域经理竞聘工作计划10-02
区域销售市场工作总结报告年终总结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