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青春之火

2024-10-26

点燃青春之火(精选14篇)

1.点燃青春之火 篇一

理想,一个普通的名词,却总是被我们挂在嘴边;而它又是无比的深奥,因为它寄托着无数人对未来的期望有人想做医生,救人生命于垂危;有人想做企业家,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有人做想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理想,犹如一团火,点亮了心中的黑暗理想,犹如一个发动机,激励着我们向前;理想,犹如灯塔,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请试想,一个没有了理想的人不就如同没有了人生的目标与信念?行尸走肉般活在世上有何意义?周恩来之所以成为人们所敬爱的总理,那是因为他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一代枭雄成吉思汗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杀父之仇不可不报的念头无法让他释怀;贝多芬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正是因为他对音乐的满腔热忱……也许,有无数的人用一生去寻找他的理想,最终却不能如愿,但他们的一生都在奋发与向上的努力中,在不断的探求中,使他们的人生同样变得有意义,而这些人同样值得敬重。

理想无贵贱之分,小时后市场异想天开的想做科学巨人、商界巨子……而现在的我变得现实起来,当前,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顺利进入高新一中重点班,也许这里我伸手可触,但在我将来的`人生中会有更多的理想诞生,而其中的一部分将会成为现实。

“人,无志而不立”,点燃理想之火,向着他努力吧!

2.点燃青春之火 篇二

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民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条件。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学生树立威信, 同时, 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 关心爱护学生, 鼓励学生, 让学生尝到成功

悦, 成功可以使人树立信心和勇气, 营造良西学习氛围。宁

二、合作探究, 提高合作和思考能力

都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 ●能办大事, 也能互教互学, 自己当小先生”。陈

合作学习由于能照顾学生个体差异, 促进学民

三、加强实践活动, 提高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要打破语文教学原有的轻实践倾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传统的教学拘泥堂, 课堂教学又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种模式使学生把书本当成全部知识的唯一来源, 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 不会问题和独立思考。我们要通过建立一种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衔接的实践教学模式, 服务社会, 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质”是必须通过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才得以实现和完善如开展读书活动, 给学生确定主题和公布书目, 让学生自行, 即兴演讲活动、辩论赛、创办学生文学社等。也可将课堂到具体场所, 如亲临宗教场所, 亲至博物馆和美术馆、爱国教育基地等,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直观的现场感受, 深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3.点燃兴趣之火 篇三

一、教师要以身为范,做好表率,以趣激趣

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兴趣。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着学生,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圯上敬履》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导入的:学习历史,大家十分崇敬汉朝的开创者刘邦,他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的辅佐。张良为刘邦奠定汉朝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赞扬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是刘邦的智囊人物,张良为什么会这样有才干呢?那得从他青年时的一次特殊经历说起,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品读《圯上敬履》。

深情地导入,学生很想揭开故事最后的面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激情走进这一课,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课堂,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多鼓励,在赞许中批评,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是在鼓励声中长大的,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都有得到承认、被肯定、被尊重的需要。在鼓励中让学生更有自信,越奖励学生,学生就越喜欢学习,同样适用所有的中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好的方面,让他们在这方面很自信,进而在其它的方面再接再厉。给学生点自信,让他相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记得去年我班有一个学生,朗读较好,书法也不错,但是作文较差,内容总是空洞。每次朗读我都会表扬他。有一次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人如其声,铿锵有力,每次你读得都很棒,但你的作文如果也能这样优秀就更好了,你的作文每次立意总不错,就是内容欠充实,就像你的身材高大,肌肉不饱满结实,你一定要加强营养,加强锻炼,多读一些名篇佳作,扩大视野,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样的谈话,给这个学生极大的鼓舞,于是热爱学习语文的这粒种子就会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学生知道自己身上有闪光点,他才会有更好的学习态度,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他们感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我经常推荐他们读一些文学类(如四大名著,童话,散文,诗歌等)、科学类(引导学生看一些科普知识,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史学类(读一些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类(世界名人传记)的文章,引导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让他们尽享精神食粮,从而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四、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4.用爱点燃后进生转化之火 篇四

钟世超

大家都知道,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工作策略方法追源溯本、千变万化中都离不开对后进生的关爱这一法宝。我国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知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它应具备正直少却虚伪、具备无私少却自我、具备广阔少却狭隘。它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顺境中更加奋发,不骄不躁,永远向前。然而现实的教育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虽然也爱学生,但学生却从未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原因何在?

首先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做到很好的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学生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因此,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教育与学生的感情要求就会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有的放矢、有着见效。再就是学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工作意义及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则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我们有个学生叫刘洪宇。刚进校我校时,不做作业、迟交作业、上课情绪低落,„„。班上孩子都不是很喜欢他,各门功课成绩查,每天不是科任老师找就是同学反映他的问题,种种行为让老师头疼。于是,我多次批评过、惩罚过、好好谈话过,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几乎没有进展,每次考试成绩很差,而且操行也差。看到他不思进取,表现成绩上不来,我真的为这孩子着急。

怎么办?我必须要想法贴近他、走进他直至改变他。记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多方面地了解学生。”为了有针对性地做他工作,我决定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背景,和周末回家的情况,然后再找对策。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得知:这孩子自尊心很强,但小学基础很簿弱,多次努力,多次失败,加上他自己长年在外做生意,平常很少管他。孩子的父母都因为工作很忙,基本上在家里没有看管。特别是孩子在成长,在心理没有得到家人、同学、朋友的关爱„„

了解情况后,就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商量。准备从新认识这个孩子,从头开始教育。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非常喜爱玩电脑,而且电脑技术还不错。再加上这孩子一开始就来的了我的IT社团,我想要是让这个孩子在IT社找到自信,也许是个很好的教育方式。也是一个很好交流平台啊。于是,于是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到他的名字,表扬他,让其他同学像他学习。几个星期后,我发现这孩子在我IT课上越来越专心了,他的动画制作水平也提高了,每次在班上要提名表扬,慢慢的,在班级和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我趁机在对他提出个人表现方面的要求,他欣然接受,而且改变很快。一段时间下来,开学初的一些不良表现渐渐消失了,半期后,各科老师都说这孩子慢慢的在进步了„„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锦上添花:把他推选为IT社的社长,他心里知道,他的技术并不是最好的,表现也不是最好的,只是有了一点进步,爱学习了,不懒惰了。慢慢的,我感觉他非常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从方方面面努力表现自己,一心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上课时有了聚精会神的神态,每节课上都争取好好表现自己,这一切的一切证明他正在逐渐改变自己,而且变得越来越棒。

通过以上案例,我认为:

一、以人为本,释放师爱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命中、渗透到我们奔腾不息的育人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二、良师益友,宽容为上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这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赖,倾听他们的心声。班主任每天跟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情况最全面,掌握学生动态最敏锐,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见到学生的不足应宽容以待之。

三、因材施教,发挥特长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须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但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不屑一顾,甚至是放弃不管。但如果是一个眼中有情、心中有爱的老师一定会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后进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又多么的令人佩服啊: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到校听讲;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却是屡败屡考;明知学校期中期末表彰会上听不到他们的名字,却要一直陪坐替别的优等生捧场。他们的坚强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多么的牢不可破啊!

5.点燃青春之火 篇五

*****小学 *** ***,女,**岁,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我自****年2月参加工作,至今共担任数学、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33年。33年来我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紧跟时代步伐。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依法治教。在教学上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在工作上责任心强,勤勤恳恳,从身边的小时做起,任劳任怨。在社会生活中时刻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同时也受到其他老师们的广泛好评和尊敬。通过学习在这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获新郑市科研成果优秀论文8次,获新郑市级优秀教师2次,获镇级优秀教师3次,获镇级优秀班主任2次,质量分析获镇级先进教师4次,在“新郑市小学生计算能力团体比赛”活动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还参加了“骨干班主任”培训。

总结起来,我认为若想到给孩子们正确优秀的指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国、爱校,积极进步,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思想上,我能够做到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科教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心系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奉献教育事业三十余载,艰苦奋斗,成绩卓著。

二、积极拼搏、锐意进取、加强自身学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科学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对自己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老师也必须及时吸收新鲜的知识,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武装自己,这样才能给学生们带去最营养的精神食粮。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有一桶水,才可能给学生一杯水”。为了使自己的知识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始终以开拓的精神,奋力进取,抓紧一切机会学习业务知识和教学理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2000年我报名参加了电大学习,利用周末时间上课、补习,2005年电大毕业,拿到专科文凭,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我进一步潜心钻研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还订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金点子。我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积极学习每一位老师好的做法,提高我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

随着科技进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经常上网搜索新的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课堂。对于一个50多岁的人来说,在学习电脑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了很多困难,这时我会虚心向年轻教师或者朋友家人请教。对于比较复杂或者是不熟悉的操作过程,我都会将整个操作步骤逐个记下,利用课下、吃饭的时间多多练习。就是靠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我已经慢慢学会了用电教器材上课,学会了在电脑上面各软件的操作,学会了给同学们制作幻灯,学会了在网络上面给学生们搜索习题、试卷以及新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技术和科技的运用也给我的课堂增色不少,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更快的学会联想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

三、充分准备、不断革新,向40分钟要质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认真学习、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必须体现在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我时刻将“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条。我认为课堂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最重要部分,所以我要向短短的40分钟要学习质量。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我对书本上面大大小小每一个知识点都了解的十分清楚,即使不拿课本,我也可以将整堂课的内容顺利圆满的完成。可是,单单以这个方式完成一节课是十分不负责任的。所以每次课前我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每一节课的内容我都会做不同方式的讲解,利于每个孩子顺利接收。同时还要附带上自己编写的,或是网络上面搜索到的各种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最终使孩子们对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印象深刻,这样,40分钟的课堂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平日里我不肯错过每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哪个年级的课,我都会用心听,用心琢磨,每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正是我所需要学习借鉴的。“取之精华,摒弃糟粕”,消化、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更加有效。我还积极争取每一次做课机会,因为,每做一节研究课,观摩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我在将自己的课堂特色展示给他人的同时,也会暴露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其他老师和同事都会对我的课堂内容给予中肯的评价,这是我进步和提高的依据,是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教学工作中我的名著笔记、业务笔记、政治笔记记的数量多,认真而详细,在评比中总是优秀,也受到同志们的好评。

在不断地钻研业务,研究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我还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在我的眼中,从没有“坏学生”的概念。所以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更是耐心细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教育。我总是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于他们,你这样讲解他们不理解,或许你换一种表达方式,他们就可以轻易明白了,所以耐心、细心和随机应变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肯定和满足,就会爆发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展示人格魅力,言传身教

我始终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我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督促学生珍分惜秒,努力提高学业成绩。生活上更是对学生爱护有佳。下课了,在班级和同学谈心;放学了,教室里辅导学生;经常利用晚上、周末和假期走访学生家庭,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我和孩子们建立起朋友般的新型师生关系。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好,学习成绩突出。特别是2003年我在花庄小学教一、二 年级复式班学生成绩突出,还登在新郑报上,受到大家的表扬。

我前几年患了骨质增生,痛的无法走路,上下车都十分不方便。去学校的路上,骑车摔倒,造成了严重的骨折。一条胳膊肿的发紫,疼痛使我晚上不能入睡。去医院治疗后一星期,就带着夹板去学校上课,我不愿意耽误孩子们的课程。上学校,我只能走路去,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早上5点钟就起床煎药,吃过饭后早早到校。我第一天去学校时,刚刚走到教室,就听见同学们齐声说:“老师好!欢迎王老师给我们上课!”我当时激动的流下眼泪。上课时由于右胳膊无法写字,只好用左手写,字体写的很不清楚。班上几个同学见到后,主动到讲台上帮助我板书,令我甚是感动。我以坚强的容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以实际的行动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孩子们受到感染也变得十分懂事、做事认真,可爱至极。我想在那段时间里,不仅仅是我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每个同学也都懂得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

在教育孩子们“尊老爱幼”之前,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是尽自己所能,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我奶奶年岁大瘫痪了,五六年卧床不起,婆婆不在家,每顿饭我喂奶奶,给奶奶端屎送尿,自己从不发怨言。在学校有的学生呕吐,有时吐在教室的地上、有时吐在桌子上,气味难闻,同学们用手捂着鼻子和嘴,我就赶快用土盖着,用笤帚扫扫端出去,擦擦桌子,再用水清洗干净。特别是冬天,一年级同学年龄小,有时拉屎拉在棉裤上,我就给他擦擦。办公室里的垃圾篓脏了,自己就主动擦擦、刷刷。正是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受到大家的好评和爱戴,使自己的工作无后顾之忧。

五、发杨团队意识,注重集体的力量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广播操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六星评比等。每天一大早,我总提前到校,放学了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养成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通过黑板报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课堂和课下都抓好四人小组的学习,选拔优秀的小组长,使他们在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同时,共同进步。

经常了解学生对教师评价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不能让给他们对老师产生畏惧的感觉,而应该是平等的朋友的关系。作为教师,克服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讲究群体意识,和同事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同事之间需要我帮忙的,我尽力去做。每天早晨我都会给值班老师带去早饭,省的他们来回奔波,以便每一位老师都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教学中。正是拥有这种积极向上、和睦融洽的团队生活环境,才使得大家都能自尊自律,每个人都能顺利的工作、处理自己的问题,也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遍问无数成功者的秘诀,你会首先得到同一个字:“爱”。我爱我的教育事业,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在他们身上,我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力量。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一些日常琐事都不能顺利完成,这是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不是嘲笑和打击。我教他们系鞋带,洗手帕,如何整理书包、课桌等,我一次次地示范,教他们打扫卫生、做值日,让自己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孩子们也在集体劳动中变得爱劳动、讲卫生。我手把手的教他们写字,一次次的纠正他们错误的写字姿势,在孩子们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学习方式。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除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外,还在人格上尊重理解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同志和学生的朋友。

我常常对他们讲:“请大家把我看成自己的朋友。朋友之间要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如果要想孩子们提出什么要求或者意见的时候,我不会以老师的口吻,而是说“我有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助我,大家一起努力解决,好吗?”,“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么解决呢?”。在课堂上处理突发事件,我往往采取宽容、谅解、暗示、或者幽默的方式解决。如有的同学上课爱摇晃课桌,我会停下讲课,有时是注视着旁边一位守纪律的同学说:“看,**同学坐的多好,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有时,我回小声说一句:“我听见凳子在哭泣了!”无论哪一种方法,违反纪律,破坏公物的同学都会意,很快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讲究批评艺术,使同学们感到的不是压抑和扭曲,而是愉快和舒畅!

对孩子们全心全意的付出,孩子们也会以感激、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劳动。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爱的互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最真诚的心灵沟通。它有利于师生的团结合作,利于孩子们健康的积极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体验,愿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

6.自信点燃智慧之火 让课堂生辉 篇六

一、赏识孩子,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善用鼓励性的评价, 使孩子找到自信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 渴望被人重视, 尤其是渴望他们最爱的老师欣赏他们, 关注他们。只有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中和同学羡慕的目光中, 他们才能找到满足与自信。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一双能掌控课堂, 能察言观色的“火眼金睛”,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 为他们的思想指引方向, 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鼓励学生努力探索新的内容和答案,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

当然教师评价学生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要寻找值得表扬的具体理由, 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表扬他, 他哪方面做得好或有进步, 能为其他的学生做榜样, 在对学生评价完后一定要提出新的要求, 要让学生有新的目标与追求。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不能太空洞、太频繁, 如“你真棒”“你真聪明, 老师喜欢你”等。这种表扬会让学生自大, 却不知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要有一定分寸, 有针对性。如:在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想出与怀丙和尚不同的捞铁牛的方法时,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 有的说用杠杆, 有的说绳子……只有一个同学想到了用磁铁来吸。教师如果只是说“你太聪明了, 大家都要向你学习。”该学生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其他同学也会盲目崇拜。如果教师说“某某同学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智慧。如果同学们以后也能多学些知识, 并能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怀丙一样出色。”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积累使自己更加聪明, 更加有智慧, 从而树立起更高的学习目标。

适当的赏识和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找到自信, 使他们充满自信, 也更爱老师、爱班级、爱学习。

二、教学中合理地组织、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发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定位

在教学过程老师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尤为重要。学期初, 教师要合理地将本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 对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选出成绩突出的当学科组长, 有管理能力的当纪律组长。在课前任课教师要对学科组长进行课前培训, 教他如何带领本组学生学习、探究和提高。在课堂学习时, 教师要深入各个小组, 认真倾听各个小组成员的发言, 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教师就能通过认真观察, 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如发现有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探究或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就要及时地加以引导, 提出明确要求, 让他们能够顺利参与到学习中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巡视中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指导小组长综合、归纳小组成员的意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要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 认真补充、修改自己的学案;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随时记好笔记。这样学生在展示时有底气, 能积极参与, 大胆发言, 有效地为自己定位。

三、放手让他们去做班级的主人, 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让“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教师要拟定富有特色的班风、学风等,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取成功, 增强自信, 学会自主, 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教师要鼓励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和班级的主人, 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和班级管理中去。在学期初教师要采取竞选的方式, 选出学习班长、行政班长、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和各科课代表等, 完善“值周班长”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使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与工作, 实行“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 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 班级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 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 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 教师只是他们成长的同行者和指导者,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真正的主人。

四、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课堂真正“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打造班级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每组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写在本组的组牌上, 如“付出就有收获, 尝试就有成功”“你追我赶、有胆有识”“我参与, 我快乐, 我自信, 我成长”“善于合作的人, 将是进步最快的人, 也是实力最强的人”等, 给学生营造了自我激励的文化氛围。课前教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每他们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在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探究问题时, 要确保小组内每个成员努力一下就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实现高效学习, 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只有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他们才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畅所欲言, 尽情地点燃智慧的火花, 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培养着自信, 收获着幸福, 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何扶让.《如何让中职学生重拾自信》《甘肃教育》.2011年3月上半月刊.

[2].李晓华.《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出小的误区及对策》《甘肃教育》2011年3月下半月刊.

7.点燃民族希望之火 篇七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原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徐永光,一起追忆邓小平关心青年工作、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往事。

坐在位于北京朝外万通中心的南都公益基金会办公室里,徐永光回忆邓小平与希望工程的点点滴滴,深情地说:“一代伟人邓小平对希望工程的关心和支持,为改变数以百万计失学儿童的命运,发挥的影响难以估量。”

“一位老共产党员”

1988年,徐永光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长一职,投身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公益事业中。1989年3月,凭着团中央划拨的10万元注册资金和1万元工作经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京成立,徐永光出任法定代表人和秘书长。

“因为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有着切身感受,青基会创建团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一个目标——教育。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名小学生因贫辍学。这样的时代背景也令希望工程成为必然。”徐永光说。

1989年10月30日,青基会宣布:实施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为主旨的希望工程。“我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献给希望工程,是大瑶山孩子的呼唤,也是命运的呼唤;是生活信念的理性选择,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人生必然。”徐永光如此表达自己的希望工程情结。

1990年5月,团中央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刚刚实施不到一年的希望工程题名。“没想到,很快,9月5日,我们就收到了小平同志的题词。拿着那张还散发着墨香的字幅,看到小平同志挥洒苍劲的书法‘希望工程’,我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好多年来,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希望工程’四个大字,就像明灯一样在我们的心头高悬,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他使希望工程有了今天的辉煌。”每当回忆起24年前的场景,徐永光依然激动不已。

有了邓小平的题词,徐永光坚信,将会极大地增加希望工程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现在,即使是贫困地区刚入学还不识字的孩子,他们的文盲父母,也能认得邓小平的行书手迹,他们认定,小平同志推动的希望工程定会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希望。”

1992年4月15日,“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序幕正式拉开,以此为契机,邓小平为希望工程的题词也在《人民日报》上正式发表。

徐永光介绍,1992年青基会实施“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创新了资助模式,第一次以“一助一”结对的方式展开助学行动。捐款20元即可帮助一位失学儿童完成一学期的学业,捐款人与受助人通过邮局统一发行的明信片实名结对。“希望工程成立前三年,累计救助失学儿童3万名,而‘百万爱心行动’实施当年,救助规模就突破30万名。”

就在这项活动进入高潮的时候,6月10日,青基会捐款接待室来了两位军人,他们拿出了3000元捐款,但不留捐款人的姓名。负责接待的会计张培明告诉他们:“留下捐款人的名字是我们的规定,不仅为我们,更是为后人留下一份责任与爱心的清单。”这两位军人想了想,说:“如果一定要留名,就请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吧。”

“那时,青基会位于北京东城区后圆寺胡同,当这两位军人离开时,张培明多了个心眼儿,他给海外部的甘东宇使了个眼色,小甘悄悄地跟了出去,一直跟到胡同口,只见他们上了一辆车,他默默记下了车牌号。根据车号,我们判断这辆车可能来自中南海,后来通过求证,進一步确定了那辆车就是小平同志的工作用车,从而判断出这位给希望工程捐款的‘老共产党员’就是小平同志。”话到此处,徐永光仍难掩兴奋与喜悦。

“您的心与我们贴得好近好近”

不久,1992年10月6日,这两位军人又来到青基会,再次以同样的方式捐款2000元。“经过讨论决定,这两笔共5000元的捐款用于小平同志早年战斗过的地方——广西百色地区,救助那里的失学儿童。”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亲自组织领导和发动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建立起右江苏维埃政权。

最终,邓小平的捐款用于救助广西省百色市平果县希望小学25名壮、瑶族的失学儿童。徐永光说:“没有刻意宣传,但小平同志资助希望工程的消息还是在平果县希望小学和百色地区悄然传开,受惠于小平同志捐款的25个孩子还特意给邓爷爷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

信中说:“当我们得知您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人民币,又知道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把这些钱用于救助我们百色革命老区的失学儿童,我们都激动得哭了。我们的父母、老师知道了,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您的工作多忙呀,可您还时刻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区山里的娃娃。我们感到,虽然您住在北京离我们好远好远,但您的心与我们贴得好近好近。我们一定不辜负邓爷爷的亲切关怀和期望,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新更美。”

徐永光称,孩子们的这封感谢信经青基会等相关部门,最终确定交到了邓小平的手里。“这件事情过去很多年以后,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榕曾对我说,‘父亲是在一次全家人一起吃饭时听大家议论希望工程,当即表示要捐款。后来,娃娃们的感谢信他也看到了,父亲非常高兴。’”

邓榕还好奇地问徐永光:“你们如何知道这位‘老共产党员’就是父亲?是不是来捐款的同志‘泄密’了?”徐永光听后笑了,摆摆手说:“那两位军人绝对保守了秘密,至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这也是秘密。哈哈!”

如今,在这25个孩子中,有11人考上了大学。其中,周标亮毕业后选择回母校平果县希望小学执教,并通过竞聘出任校长,现已成长为平果县教育局副局长。这位被希望工程选为“希望之星”的女孩曾对媒体说:“有一天,我的班主任找到我说,你很幸运,你得到了邓爷爷的资助,你可以继续上学了。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每当回想起我的成长历程,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恩人邓爷爷,想起他老人家倾注大量心血的希望工程。”

nlc202309031739

“泄密”带来巨大号召力

“小平同志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支持希望工程,不仅体现了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一贯重视教育、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的焦灼心情。他的匿名捐款,也为世人诠释了慈善的真谛——参与慈善是个人行为,不能成为政府行为。假设,小平同志当年运用他的影响力,要求政府出面推动希望工程,我相信,希望工程早就‘寿终正寝’了。”徐永光说。

1992年年底,青基会组织首都记者赴广西考察,记者们听说了此事,希望向海内外披露这一消息。但按规定,新闻机构披露主要领导人的消息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青基会向中共中央办公厅递交报告,恳请批准对邓小平向希望工程捐款一事予以报道。很快,青基会得到答复:不予报道。

“一位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领袖,他的示范力量是无比巨大的。”想到此,徐永光请来新华社专门报道中南海的记者邹爱国,商议如何报道此事,并让其在新闻稿的第一句写上“记者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获悉”,表示如有责任由他个人来负。

新华社通稿很快发出去了,包括《人民日報》在内的各大报纸都在报眼的位置刊登了这一新闻。

“第二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就打来电话追查此事。但是,小平同志资助希望工程的号召力很快显现出来,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都派人送来了捐款,而民间捐款数额也显著增多。”徐永光称,1993年年底,希望工程累计资助54万名贫困学生,1994年,随着“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深入开展,资助规模当年即突破100万名贫困学生。

徐永光笑称,这一“泄密”事件是他最开心的事。“希望工程早已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一个独立评估机构1998年曾在我国29个省会城市的16岁以上居民中,做入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知道希望工程的占93.9%,以各种方式参与并捐款的占63.5%。”

据青基会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募集捐款97.57亿元人民币,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逾490万名,建设希望小学18335所,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20604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5959套,配备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924个,配备快乐美术教室320个,配备希望工程电脑教室926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电影放映设备565套,建设希望厨房2850个,培训农村小学教师近8万名,建设希望社区5个,建设希望医院22所,建设希望卫生室507个。

邓家人的新公益新希望

就在邓小平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两年后,1994年6月,《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作者邓榕来到青基会,向希望工程捐款1.5万元,用以救助50名沂蒙山区的失学儿童。她对徐永光说:“我们一家人都支持希望工程,母亲曾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今年初她补发了4000多元工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不过,她也没透露真实姓名。”

至今,徐永光仍记得邓榕的话,“母亲时常在饭桌上询问子女:‘你捐了吗?’”言谈中表现出老人对希望工程的极大关注。

“1997年6月,小平同志的外孙女羊羊(大名卓玥,邓榕的独生女)来到青基会做义工。”徐永光回忆说,羊羊后来又捎来奶奶卓琳的1万元捐款,再次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给了青基会。

2002年5月15日,邓小平原警卫秘书张宝忠中将亲赴平果县希望小学,送去小平夫人卓琳捐出的5000元,以及中央军委办公厅全体官兵的捐款105967.9元。

“虽然小平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但是邓家人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一直在持续着。”徐永光介绍道,邓小平的长女邓林10年前就曾公开表示,因出版《邓选》,小平同志得到80万元稿酬,这两年已存到100万元,老人家生前就明确说过,这笔钱要捐给教育事业,邓家人打算用这笔钱创办一个旨在鼓励青少年发明创造的基金会。

这个“旨在鼓励青少年发明创造的基金会”就是如今落地在中国青基会,在邓家人支持下建立的希贤教育基金会,徐永光也是重要参与人之一。他介绍说:“希贤教育基金会以小平同志的本名‘希贤’命名。基金会正在实施的‘微善号——中小学生微公益创意行动’,将是一个青少年公益教育行动的新希望工程,希望通过这一创新公益,帮助更多的孩子敲开公益之门。”

而就在不久前,邓林还为希贤教育基金会题词、捐画。她说:“希贤教育基金会以探索人文慈善教育为使命,倡导中小学生点滴的微公益创意行动,用自信、实践之手,好奇、探索之心,去关注、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小小社会问题,这颗微善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以至吐露芬芳,成长为一片片大森林。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她为微善号项目题词“以德铸魂、以善育人”,希望希贤教育基金会能秉持这种理念,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微公益行动中。

责任编辑 李娜

8.燃烧青春之火 展示巾帼风采 篇八

——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XX,女,生于19XX年X月,XX年X月参加工作,现任XX。该同志好学上进,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坚持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靠着一腔追求、一种责任、一股激情、一份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展现了一名年轻女干部的崇高理想追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一、勤于钻研,做学习型干部的标杆

学习是打牢基础、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成就事业的关键。XX同志常说:“一次性学习时代”难复存在,人们已把终身学习当做21世纪首选的生存策略,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把握人生航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自觉做到思路清晰,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财会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事关全局的工作,要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财会干部,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素质来保证。为此,多年来,她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她每年都为自己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不断地武装头脑,刻苦钻研、细心研究、自学了《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会计学与会计专业理论》、《会计管理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还深入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 1 法》、《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

在政治上,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立足本职岗位,结合自身工作,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精髓,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打牢政治理论功底。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她认真学习党纪条规、法律法规、修身养性等方面的知识,常“洗头”、常“念咒”,不断自我净化。通过学习,她取得了明显的学习成效。并深刻领会朱熔基同志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精神实质,以确立自己做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谦虚尽责,做务实型干部的典范

XX同志谦虚谨慎、尽职尽责、为人和气、不骄不燥,她认为不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只要有知识、有能力就是自己的老师,因此经常看到她与别人一起讨论、交流工作的情景。她认为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小心谨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因此,日常工作中她在处理每一笔业务时,都是看了又看、审了又审,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处理帐务,若遇到财务手续不全或与财务制度规定相违背的违规票据坚决不准入帐,若遇到单据、票据与实际发生不符或无票据现象她不怕得罪人 坚决打回重新开票,特别是发现在日常业务往来中有什么问题的,她都能及时、如实地向反映、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单位每次搞活动让她拿预算方案时,她总是把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从不多计算一分钱,想方设法为单位节约资金。

XX同志常说,“只有服务提高了才能得到外来办事人员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单位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维护。”在XX工作以来,她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业务管理中,处处以“四心”(热心、耐心、诚心、爱心)为标准,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办事人员,并做到快速、仔细、保质、保量的处理每一笔业务。尤其是在日常工资晋升、审核等一系列业务中,她深知工资关系每一位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一接手财务工作时,她就加班加点力求对每一个人员的工资情况都弄清楚,特别是在遇到工作人员询问工资增减或其她情况时她总是耐心细致地为其解释,有时为了一个人的工资她要在银行、单位和审批部门跑几趟,但她毫无怨言。为使外来办事人员不跑回头路,她总是认真审核每一张票据,认真检查每一张票据,以避免给办事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办事人员询问情况的,她都能做到热情礼貌,耐心听取,详细介绍,不厌其烦,有时既使遇到无理取闹的,她也强忍着委曲再三作答,直到办事人员满意为止。

三、敢于公正,做廉洁型干部的榜样

勤勉做事,诚恳待人,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是XX同志的一贯品格。多年来,她无论是作为普通干部,还是作为领导干部,始终热爱本职工作,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经常加班处理业务,总是早来晚走,家里年幼的孩子和丈夫有意见,可有时工作实在是离不开,她只好直向家人道歉。工作上,XX同志是一名兢兢业业、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好干部;生活上她是一位教子有方、温柔贤淑的好母亲。她丈夫工作忙而且经常出差顾不上家,但她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理解和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主动承担家里的所有家务,管好孩子,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工作。而她的工作没有耽误并且做得非常出色,可见,她付出了的多大努力呀。

9.点燃青春之火 篇九

从“五四”运动时喊出第一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之后,在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之际,无数革命先烈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为民主和自由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做殊死斗争,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这个不朽称号的最基本涵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千上万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人民的富裕和幸福,励精图治,鞠躬尽瘁,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诗篇,丰富和深化了共产党员称号的内涵,使人民群众把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名字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紧紧联系在一起。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用“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气节展示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大批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是先进性的体现;社会建设时期,人民公仆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心里时时装着广大群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而忘私,是先进性的体现。历史证明,共产党员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模范,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大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快发展。历史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危急时刻豁得出来,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平常时间看的出来,为维护群众的利益勇于牺牲生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体现,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的做贡献。只有每个共产党员都能自觉地保持先进性,才能真正确保我们党的先进性。

党员增强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要跟上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正确对待工作,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时刻想着别人的好处,记住别人的长处,体谅别人的难处,立足本职,求真务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达到思想上的高境界,政治上的高素质,工作上的高标准。从规范自己的言行,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变被动为主动,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当人民的勤务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既要肯做事,还要会做事。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及得失,不求名利,端正态度,踏踏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积极利用各种时间加强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工作中展露才华,创造业绩。

10.爱心,点燃学生希望之火 篇十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爱心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深深地知道,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著名的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说过:“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有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才能为我们的民族教育事业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一、班主任应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与爱的。”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没有教育。

1.爱心,开启学困生的心扉

前苏林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学困生也有人格和自尊。四年级上学期,我们班从村完小新转来了11名新生,这11名新生中就有7名是学困生,再加上原来的10个,共有17个学困生。在班级教育中,我们尊重这些学生,没有将这些学困生放弃。平时让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感受爱,对于他们的爱真诚、长久,口中、眼中、心中无差生。这些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了自卑感和畏难情绪,他们上课怕老师提问,所以课堂中我在他们听懂的情况下提问,提出的问题尽量简单一些,允许他们用自己本地方言回答,只要他们回答得出来,都用眼神给予鼓励,如果遇到“卡壳”现象,就提示或让他们再好好想想,即使说错了也不用轻视、厌恶的眼光看他们,更不允许其他同学取笑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尊重他们的人格,自己同样是学习的主人,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课后还经常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辅导,并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经常关心帮助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消除胆怯心理。课外让他们与优秀生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爱心的力量,如黄永科、何丽久、黄旌原等同学的学习比刚来的时候进步多了。爱心成为学困生一盏指路的明灯,使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对不同的学困生要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去点燃他们希望之光,会收到惊喜的收获。

2.爱心,驱散学生的自卑感

孟远同学从小被父母丢弃在外公家,至今没见过父母一面,而且外公对他并不是很好,可以说是个缺少父爱母爱,缺少温暖,缺少阳光的孩子。家庭给他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类学生个性倔强,心情压抑,孤僻寡言,不乐于与他人沟通。开学初安排座位的时候谁都说他臭,嫌弃他,不愿意跟他同桌。排队的时候也总是离他远远的,不愿意靠近他。上课经常走神,不爱说话,课后也独处一处,不跟同学一起玩耍,有深深地自卑感和失落感。当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就在学习上、生活上特别地关心他,主动与他交流,让他消除自卑感,与同学一起快乐成长。每当看到他没有笔,没有作业本的时候就自己掏钱购买,并亲自送给他,同时在班里向同学说明他的情况,同学们都改变了先前的看法,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再也不嫌弃他了,主动跟他交往,有的同学甚至与他成为好朋友,慢慢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快乐活泼起来了。

班主任要顺利开展工作,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时时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如班里的龙芳条同学,家住偏远的村寨,自小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与她相依为命,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很差,刚来本班时连普通话都听不懂。面对这样一个可伶的孩子,我主动用本地壮话跟她交流,在学习上,我多给她发言的机会,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课后经常给她补习功课并常常鼓励她。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她,生病了我就自己掏钱为她买药或打点滴,她为此很感动,更加认真学习,成绩也慢慢赶上来了。是的,班主任要给学生一种母爱的感觉,让学生在母爱的温馨中感受到自信和充满希望。

二、班主任应尊重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希望别人把他当大人看待,受到大人一样的尊重。当你真诚地与他交流,征求他意见时他们会头头是道,有条理地说出来。我们不应该专制,应该认识到班主任的责任是为每个学生架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工作的原则是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工作的基础是实施爱心教育。我们不应该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等办法来进行工作。比如我班的蒙继韦同学从小就不认真学习,专爱打架,喜欢给别人取外号,同学们都讨厌他。第一次布置作业,字迹潦草,我找他来,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只能写成这样了!”我心平气和地说“既然写不好,那以后就多练一练吧。”他听后,先是一愣,没想到我没有严肃地批评他,但还是倔强地说“怎么写好呀?”我就详细地告诉他写字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给他示范一些字的笔画和笔顺,他见我认真地讲,也就慢慢认真听了,手也跟着我不停地比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字好多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他学习更认真了,还主动跟我说了他做了哪些违纪的事,比如在回家的路上进到别人家的甘蔗地里偷甘蔗吃,故意把毛毛虫放到女同学衣服上等,并向我保证以后改正。尊重是相互的,当我尊重他的同时,他也越来越尊重我,经常帮我把作业本拿到办公室,在路上遇到我也主动地跟我打招呼,我也谢他,表扬他,渐渐地他的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三、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

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儿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学生才没有厌学的想法,也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李仁祥同学是个纪律、学习都差的学生,平时为了一点小事动不动就跟同学闹矛盾,经常有同学告状,同学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玩,经常疏远他。一次开家长会,我一提到他,他妈妈就头疼,说自小惯坏了,现在不听话了,老师尽管打骂。我没有放弃他,而是细心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发现他每次的劳动课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哪里最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在班会课上,我特别表扬他在劳动课上的出色表现,并鼓励他要把这种苦干的精神用到学习上,争取获得进步,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学习认真了,毛病也渐渐少了,学习也进步多了,期末考试数学得了63分,这是他从来没有得过的好成绩。实践证明,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表扬、激励学生,这样远比批评、指责效果好得多,好学生是靠表扬出来的。

11.用爱点燃后进生的心灵之火 篇十一

一、捧出我的真心, 换取你的上进

比起其他学生, 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 关怀体贴, 理解尊重, 谆谆诱导。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切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个教师, 有责任, 有义务, 也应该有能力教育好这些学生,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 而是具体的、现实的, 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 我细心观察他们, 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 在各方面帮助他们, 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 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 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 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就会“信其道”, 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自己的, 真心帮助自己的, 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对于后进生出现的各种状况, 我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他们犯错, 我不是仅仅从原则上解决问题, 还让学生自己剖析事情的经过, 用鲜明的事实来教育引导他们。这样的教育让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思想上的成长。

二、找准“闪光点”, 扬长避短

一个工作细心的老师对“后进生”心中细微的变化和生活中的异常举动都能及时发现。特别是能够找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挖掘他们的潜能, 对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能及时而恰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 领略成功的快感, 从而增强自信心, 以激励其进步。例如, 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好, 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 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他们担负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 并及时表扬他们工作中的成绩, 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学生学习、纪律表现不好, 但他们关心集体, 热爱劳动,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使他看到自己的好的一面, 同时对他提出新的要求, 引导他遵守纪律, 专心学习, 帮助他逐渐提高学习成绩。所以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闪光点, 我们只要加以肯定,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他们就能取得进步。

三、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 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暂时落后的原因, 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因材施教, 正确引导。例如, 某同学自制力差, 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 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 我就以爱心为媒, 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与他谈心, 与他交朋友, 使其认识错误;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 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 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对面批改他的作业, 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 使之改正缺点, 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通过一年的努力, 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位同学由“捣蛋鬼”变为纪律委员,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四、培养兴趣, 增强信心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说:“在学校里和生活中, 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 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由此可见, “乐趣”和“认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提出适宜的学习目标, 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肯定, 即使其发言不完整或不正确, 也应在同学的帮助下再让他重新表述一次, 同样给予赞许, 使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有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 并在班级同学中宣传他的努力和他的进步, 让大家的肯定使他感觉和同学们的距离不再那么远, 然后适时将目标再加高, 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耐心细心, 持之以恒

后进生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转化过程中, 有些学生故态复萌, 出现多次反复, 是一种正常现象。要知道“一铁锹挖不出一口井, 一口吃不出胖子来”, 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时间, 更何况塑造人的灵魂呢?我们要“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变过程中的反复。要深入调查, 了解反复的原因, 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对反复的后进生, 仍然要尊重、信赖, 要坚定信心, 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了错误不急躁, 不嫌弃, 不灰心。不要失去耐心, 甚至将学生已有的进步、做过的好事全盘否定, 否则只能造成师生感情重新对立, 前功尽弃。我们应该在学生出现反复时做作业时多面批, 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 批语多用褒义词, 用教师的热情去融化他们的心, 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我坚信, 只要教师积极想办法, 耐心帮助, 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 再发动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 组成“一帮一”的小组, 后进生一定会有所进步的。要估计到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 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 防患于未然。

12.奉献青春,点燃梦想 篇十二

大家好!我叫蒋红飞,是生产技术部的一名职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青春,点燃梦想》。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奉献青春这个话题,青春需要实现人生价值,而奉献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空,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我非常欣赏《烈火青春》里面的这段话,并一直用它激励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认为,青春就应该燃烧,发出亮光才有价值!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答案只有两个字,奉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付出、不创造、不追求,这样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华中渐渐老去,回首过往,没有痕迹,没有追忆,人生四处弥漫着叹息。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古往今来,有无数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就已经成就了不朽的人生。

说实话,两年前,我刚来咱们矿工作的时候也有过失落和茫然,大家都知道,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时时面临五大灾害的威胁,看到听到一些事故的发生,感觉现实不尽如人意,感觉离曾经的梦想总是有一些距离,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就象一把刚刚铸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迟疑。我决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泽,随即斑驳、锈蚀、风化,最后成为一块废铁。我告诉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斗志昂扬的面对生活、面对工作,你就会有所获得”。青春是学习的季节,青春是奋斗的岁月,不要停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青春的路正长。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个规划,把自己的理想铭刻在心中,做一个甘于寂寞,敢于创新、干劲十足的年青人。

我们要做的有很多很多,纵使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前行:追求卓越,真诚回报,释放青春能量,点燃创业梦想。或许我们成不了伟人,纵使我们平淡一生,但这都不要紧,群星闪烁时我们同样灿烂,这样的平凡其实是一种伟大。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清楚,平凡的岗位需要我们付出,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的付出,构建天池煤矿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付出。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因为我们的奉献变得充实、久远。

我们选择了天池煤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城市的喧嚣,沉淀了心情,在这里驻足、扎根、守望。我们是失去一些东西,但我们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我们也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我们正用汗水见证着成长,用奉献丈量着价值。在这片原本苍凉的太行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新同志变成了老同志,一幅又一幅新面貌是他们创造的新生命,闪亮着青春之花的人们在这里绽放,永不凋零。因为那些花儿已经变成了果实,成为了历史永恒的记忆。让我把这次演讲作为礼物献给你们吧,献给所有美丽的青春之花;让我把这次演讲化作誓言,吹响我们年轻人心中奋进的号角,让她成为我们取胜的基石、前进的动力。

亲爱的职工朋友们,工作着是美丽的,凭着岁月赐与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所追求的工作吧,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我愿把青春,无私的奉献给天池煤矿!

13.点燃青春梦想作文 篇十三

每个人都有梦想。纪伯伦说过:“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有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无梦想,无愿望的最伟大的人。”莱特兄弟怀揣飞翔之梦,最终发明了飞机,带领人类飞向广阔的天空。感动中国人物刘伟虽然失去了双臂,却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只有梦想,能让人克服一切困难,让每天的日子都闪闪发光。

追逐梦想与年龄无关。小学生野田润树从3岁就开始学赛车,梦想是成为日本首位F1女车手,并夺下世界冠军。虽然年仅11岁,但野田润树已经带着自己和爸爸的信念,一步一步地朝梦想迈进。美国的农村妇女摩西奶奶76岁才拿起画笔,开始她的梦想之旅。80岁举办个人画展,轰动全球。她一直没有放下画笔,直到生命的尽头。摩西奶奶用1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而我们当中有些人,嘴上说着追梦,却迟迟不见行动;刚刚迈出一步,就找各种借口拖延。趁着岁月静好,我们要勇敢地去追逐梦想,而不是等到时机消失。

追逐梦想与出身无关。或许,有些同学会抱怨自己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有些则会感叹自己没有出众的外表。那么,我们来认识一个中国弃婴吧。摩根·赫尔德刚一出生就被中国的亲生父母遗弃,两岁时,她被并不富裕的美国人从孤儿院收养。她身材瘦小,大嘴巴,小眼睛,其貌不扬,还戴着厚重的黑框眼镜。摩根从小就怀揣梦想,进入体操训练队。她每天至少训练4个小时,又不能荒废学业。于是,她每天上课都无比认真,然后在放学前,快速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将课后的所有时间拿来训练。最终,在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这个16岁的小姑娘以高难度的成套、零失误的发挥,获得女子全能冠军。她还拿自己的经历,给所有追梦者以鼓舞:“我希望我不仅可以激励年轻选手,还可以给所有有梦想的人以鼓励,你们需要全力以赴,不要放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终日生长在潮湿阴暗的角落,渺小如它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所以,不必在意我们的出身,只要心中有梦,勇敢逐梦,定会使我们的梦想绽放缤纷的花朵。

没有梦想,一个人好比一具空洞的躯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但是追逐梦想的道路难免跌跌撞撞,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梦想。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第二次参加高考,数学提到了19分。但是他没有放弃大学梦,而是坚持不懈,参加了第三次高考,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并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美国盲人皮特·埃克特,原来是一位雕刻木匠,后来患病导致失明。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打开另一扇窗户,用“心灵之窗”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摄影,成为出色的盲人摄影师。相信坚持梦想的人,终有一天会穿越黑暗的尽头,看到别人无法企及的景色。

14.点燃青春之火 篇十四

一、要求低一点———重拾学习的自信

学困生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没有自信、缺少兴趣,因此让他们重拾自信是关键所在。而对他们要求低一点是他们重拾自信的关键,即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原则有其重要的意义。

每一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中的Speak up,要求有熟读并背诵对话,模仿所给的对话而编写对话,并表演出来。这两个要求,对学困生而言,能熟读就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地意识到自己同样可以学好、学出精彩。而如果要求他们编写对话,一定使他们对英语望而生畏。

教学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运用,教师都可以设计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要求低一点,让他们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乐趣、重拾学习的自信。

二、问题易一点———感到学习的乐趣

所谓问题易一点,指的是所提出的问题要容易、简单一些,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机会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否则,所设计的问题和练习难度较大,只适合部分优生,而忽略了大多数的学困生的承受能力和心理感受,教学质量提高是不可能的,谈高效课堂也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去量体裁衣,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享受学习的快乐,实现乐学的宗旨。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改形势下被每一位教师所崇尚、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要让每一学生都感到学习的乐趣,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且有层次是非常重要的。如8B Unit4 Reading,教师设计问题后,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Did Gulliver know where hewas when he woke up?Did Gulliver do anything to help himself out?这些是Yes/No问题,多数学生做起来有成功的感觉。教师再提出问题:What were the tiny people’s reactions to Gulliver when hetried to helped himself out?Why did the tiny people tie Gulliver tothe ground?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一个同学回答难度较大,可以几个同学回答,不断补充,将问题回答完整,因此,对学困生来说更有难度。

三、作业少一点———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

新课改形势下,在强调自主学习、减轻学业负担的今天,多数英语教师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桎梏,作业量大、应试型作业如机械抄写、反复背诵、大量的练习等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厌倦、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作业以应付为主要形式,其结果、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改革作业的要求、形式、减少作业的量势在必行!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另外,设计开放型的课外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多数的学困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喜欢动手实践,不喜欢被动地接受。如学习8B Unit4 A Good Read前,让学生做个小调查:What kind of books do the students like best?设计一定的实践性的课外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其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学习。

四、形式新一点———促其乐学的根本转变

说到底,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教学方式的老化、陈旧是主要诱因,灌输教学、被动接受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根本转变。

教师采用活泼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乐学,有其实践意义和重要意义。如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故事法、情境法、竞赛法等,能激发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学习Numbers时,全体同学每人说一个数字,从one开始,一个接一个,直到说到one hundred,说错的、反应慢的会被淘汰出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慢一点,然后逐渐加快速度,游戏的难度就会逐渐增加。这样寓知识于游戏中,会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实践环节和英语学习完美结合起来。如学习International charities时,让学生上网查询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ORBIS、UNICEF等更多的国际慈善机构的名称、作用等,在探究中、自由活动中构建知识,比听教师讲解这些慈善机构的背景效果好百倍。

上一篇:我喜欢雪作文三年级350字下一篇:现场会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