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2024-12-13

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精选10篇)

1.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第7页的例题及随后的“想想做做”。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进行除。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口算整十数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能整除,并认识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继续学习多位数除法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索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的计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在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以及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3、在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2.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二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方法(首位能整除),明确商是几位数。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在学习过程中交流总结出计算法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风筝加工厂的风筝制作好了,该怎样装箱呢?工人师傅想请我们去帮忙,大家愿意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生:有246只燕子风筝,2只燕子风筝装一盒。生:有438只鹰风筝,3只鹰风筝装一盒。生:有752只孔雀风筝,6只孔雀风筝装一盒。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生:燕子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生:老鹰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

我们这节课来来解决第一个问题。3.解决“燕子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1)思考: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指名读 生:有246只燕子风筝,2只燕子风筝装一盒。(2)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后板书: 246÷2=(3)怎样理解?

(4)先想一想商是几位数?除法应该先从哪一位算起?再独立用竖式计算。学生说说你的算法,教师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

4.试一试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

①从百位除起;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③每次除后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④当前一位有余数时要和下一位合起来一起除.(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 评价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3.小汽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4.白雪公主要把668枝玫瑰花平均分给2个小矮人,平均每个小矮人可分得多少枝玫瑰花?

五、作业布置 1.2.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笔算

3.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把握计算特点,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关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增强应用所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分组出示下列式题,要求口算得数。

24÷2= 36÷3= 48÷4=

42÷2= 63÷3= 84÷4=

讨论: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每组两题中,被除数的个位与十位正好交换了位置,相应地,商的个位与十位也正好交换了位置。

提问:能照样子再编两道这样的题吗?

二、根据给出的计算过程写算式

40÷2=20 40÷2=20

6÷2=3 10÷2=5

20+3=23 20+5=25

□□÷□=□□ □□÷□=□□

40÷2=20

16÷2=8

20+8=28

□□÷□=□□

依次出示上面各组题,引导学生按以下方式叙述计算过程:

先算除以2,再算()除以2,最后把()和()合起来,是()。

讨论:写出的每道算式中,被除数是怎样得到的?如果用竖式计算46÷2(或50÷2、56÷2)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先把两位数改写成几个十与几个一的和,再根据除法运算性质使之转化为相应的表内除法,进而得到计算结果。尽管学生并不能在抽象的层面理解上述计算方法的依据(也就是所谓的算理),但借助操作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他们并不难感受方法本身的合理性。于是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根据算式的特点将被除数合理分拆成几个十与几个一的和。上面两个环节紧紧围绕这一关键组织练习:“算一算,比一比”通过交换被除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突出口算相关式题时,要先算几个十除以几,再算几个一除以几;“根据计算过程写算式”则引导学生通过反向思考,进一步体会根据算式特点合理拆分两位数的必要性。这样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体会蕴涵其中的数学原理。]

三、先判断每组两题得数的大小,再任选一组题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42÷2○42÷3 48÷3○54÷3

72÷3○72÷4 52÷4○64÷4

84÷4○84÷7 80÷5○90÷5

96÷6○96÷8 84÷6○96÷6

学生完成后,讨论:你是怎样判断每组两题大小的?从计算结果看,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

启发:从左边四组题来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右边四组题来看呢?

四、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题

1.指名读题后,要求各自填表。

2.讨论:用72元钱去买笔记本,什么情况下买的本数多,什么情况下买的本数少?(单价越低,本数越多;单价越高,本数越少)

3.这里的.计算规律与上面哪几个组题目的计算规律相同?

4.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掌握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准确的进行计算;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

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与上节课内容的不同点是:除数是两位数,计算时要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来计算。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三种休闲鞋及各自的单价。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通过计算“2号鞋的单价是1号鞋的几倍?”列出算式69÷23,让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先让学生估算,再用竖式计算,利用估算的经验,使学生了解“除数23接近20,可以把它看作20来试商”。活动二:通过解决“买一双3号鞋的钱能买几双2号鞋?”的问题,计算150÷69,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 意图说明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引出鞋价问题,呈现情景图,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帮小明妈妈估算是多少倍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估计。

2、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了解23接近20,可以把23看做20来试商。

3、用竖式计算

重点使学生理解除数23接近20,把它看做20计算比较方便。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3的书写位置。

三、尝试应用

(出示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集体订正。

五、综合应用

第1、2题,是实际应用题。

第3题,按题目要求,先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做几十来试商,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讨论:

这是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给学生尽量多的交流机会。

六、小结。 从生活情景引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了生活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自主解答就是要考察学生估算时的想法和算法。鼓励思维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探索,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通过自主探索使新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拓展练习

1.先计算在验算

78÷23=152÷36=227÷32=328÷82=

2.()最大能填几?

78×()<77451()<32646×()<280

64×()<32739×()<36138×()<245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5.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五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用竖式进行验算不理解,对验算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总忘了加上余数,虽然商乘除数的结果非常明显与被除数不一致。

在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个别学生对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掌握不够,因此在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很多错误不是验算方面,而是列式计算方面。有个别学生竖式不对、验算却是正确的。

除法的验算方法,我不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结合所进行过的学习活动,依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获得的经验,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观察,归纳出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

索,体现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七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四舍调商)笔算除法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

对计算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对计算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让学生进行一组除法练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四舍调商)笔算除法,同时也为新授五入调商作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个位是1、2、3、4的两位数除法,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引入新课 ⒉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例式?

⑵探索“252÷34”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52÷34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6年作4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先指名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核对 再提问:商6对吗?为什么?

教师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调商,命名余数比除数小。⑶归纳概括

⑷比较,发现异同点。

让学生比较“372÷34”和“252÷36”的计算过程,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三、想想做做

⒈“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⒉“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道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⒊“想想做做”第3题。

7.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七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调商)(一)

教科书第8页例题,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掌握“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2.让学生在试商的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3.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课时安排:本节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183÷61258÷43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重点强调把除数看做多少试商。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四年级一班的同学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吗?

出示例题的挂图。

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272÷34=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谈话,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准备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估计应该商几?指名回答。

(2)让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列出竖式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3)针对商9以后,初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大于被除数,结合情境进行讨论:

每个人分9本,应该有多少本书?(306本)

一共借了多少本书?(272本)

够分吗?应该怎么办?

(4)谈话:同学们的计算说明了试商9过大,第一次试商没能成功,需要调商。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调商,完成计算。算好后组内交流。

(5)指名完整叙述试商、调商的过程。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

(2)提问:这四道题是用什么办法试商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把准确的商说给同桌听。

(4)谈话:你们调整过的商对不对呢,还要算一算,请大家直接用准确的商列出除法竖式。

(5)同桌互相检查。

谈话:今后计算除法时第一次试出的商可以先不写出来,口算一下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再作调整,把调整后的商写出来,再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各自审查课本上的算式,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

(2)在班内交流。

(3)独立改正错题,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反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一栏的2道题。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的其余4小题,第4题。

五、课堂总结

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与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法比较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总第课时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调商)(二)

教科书第8页,第9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用四舍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大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会用这种方法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试验、调整的办法解决问题的策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课时安排:本节共2课时,本课是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根据题目收集信息,列出算式。

出示第8页例题的情境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算式272÷34

2.计算272÷34。

提问:计算272÷34这个算式,我们可以怎样来试商?商几?(学生根据上节课的经验会把34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商9)

谈话:请你们继续计算。

学生计算时会发现商9以后,9与34相乘的积超过了被除数。

组织学生讨论:你们在计算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说明我们第一次试用的商也就是初商合适吗?是大啦还是小啦?为什么会初商过大?可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述:我们知道在被除数一定的情况下,除数越小,商越大,由于我们试商时把34看成30,所以造成初商过大,就需要把商调小。

请你们调整商后把结果计算出来。学生各自计算,指名板演。

谈话:这题的商你们是怎样找到的?计算了几次?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怎样计算?(可以先用铅笔算,发现商不合适,擦掉后另算;也可以把初商记在心里,口算一下,看初商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调整好再写出商进行计算)

二、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提问:这四道题试商出现了什么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2)指名说出各题准确的商。

(3)重新列竖式计算,算后同桌互相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各自读题,找出错在哪里,指名向全班同学汇报。

(2)各自计算,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1行的3道题。

三、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2行3道题,第4题。

四、全课总结.

提问:本节课所学的计算与以往学习的计算有什么不同?你在计算这种题目时积累了什么经验?

总第课时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五入调商)(二)

教科书第9~10页例题,第10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小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理解五入调商的算理,掌握算法,会用来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种计算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整的策略。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进行计算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课时安排:本节共课时,本课是第课时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指名板演272÷34,其他学生同时计算。

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相机板书:初商过大,需要调小。

谈话:这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例题,今天我们继续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呈现情境图。

学生口答算式后,教师板书:252÷36

(2)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也可能有的学生已经调商,列成算式:

(3)让列成第一种算式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教师在除数上面用色笔板书:40)

谈话:他是把36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的,这是我们在前几天学过的。那么这样计算的结果有没有问题呢?如果有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4)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意见。

教师相机强调:余数等于除数,说明初商过小。(板书:初商过小)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除数越大,商越小,由于试商时把36看成40,所以造成初商过小。

(5)提问:你们发现了初商过小,下一步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板书:需要调大)

(6)让学生自己调商并完成计算和验算。(对已经调商计算的学生给予表扬,要求他们验算)

(7)阅读课本第8页至第9页的例题,把缺少的部分补写出来。

2.对两道例题进行比较。

(1)谈话:昨天我们学习的例题是计算272÷34,刚才大家又算了一遍,今天学习的例题是252÷36,你能比较一下这两道例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请思考后举手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两道例题都是用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方法试商,第一次试商后都没有成功,都需要对商再作调整,这是相同点。不同的是第一道例题由于把除数看成了比它小的整十数,造成初商过大,需要调小;第二道例题恰恰相反,由于把除数看成了比它大的整十数,造成了初商过小,需要调大。

(2)提问:现在你对“试商”这个词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还有什么想法?

谈话:试商,顾名思义是用试验的办法找商,我们采用的是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办法找商,这样找到的商有时正好,一次试验成功,有时不合适,一次不能成功,就需要对找到的商加以调整,这种调整一般一次可以完成,有时还要调整两次。看来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件比较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试验、调整,这种试验、调整的办法也是人们解决复杂问题常用的办法。不过,请大家注意,我们这里采用的试商调商是在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情况下使用的,有没有其他试商的办法呢?有的,你们可以课后阅读课本第15页的“你知道吗”或其他资料,以丰富自己的试商方法。

二、组织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l题。

(1)提问:认真审查这4道算式,看一看计算中出现了什么情况,你能说出准确的商吗?

(2)说给同桌听,然后指名汇报。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认真看算式,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

(2)各自改正,另列算式计算,指定二人板演。

(3)全班共同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行3道题。

(1)学生独立做题。

(2)展示部分学生的做题结果,全班共同检查。

(3)统计做错的人数,展示做错的算式,让做题人自己找错误原因,如找不到再请他人帮助。

4.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的其他3道题,第4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的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到现在为止,你认为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一般怎样试商?试商后会出现哪些情况?在具体运算中,你是怎样确定商的?

总第课时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射线、直线和角,教科书第16~17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

3.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时安排:本节共1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射线)你会画射线吗?

学生动手试着画一画,再集体交流。

讲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条线段,再将一端端点擦除将其延长。板书:)

让学生通过想像体会无限延长。

提问:请你和同桌说说什么是射线?

2.认识直线。

讲述: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提问:你会画直线吗?

学生自己画一画,然后交流在画的过程中是怎样体验无限延长的。(教师随机板书:)

3.比较。

提问: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异同点后集体交流。完成板书

相同点不同点

线段直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直线呢?

教师解释经过的含义,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提问:那么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

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

结论: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指出: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5、认识两点间的距离。

出示图

谈话:这里画了连结A、B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学生思考判断,指名交流。

提问:你还能想像出连结A、B两点的其他线吗?那些线与线段AB相比,长度怎样?

讲述: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学生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后交流。

二、进一步认识角

1.角的组成。

提问:你会从一个点起画两条射线吗?画一画,看看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交流。(板书:角)

谈话: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各画一个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角是怎样的图形吗?

学生体会角的两边无限延长。

谈话:我们认识角,不光要看到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到两条边夹的这些部分,所以画角时还应把这些部分表示出来。(在学生画的两个角内画弧)

2.角的记法和读法。

指出: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画的这个角可以记作“∠1”(板书),读作“角一”。那么谁会表示另一位同学画的角?(记作∠2)你会读吗?

谈话:角除了可以记作∠1、∠2外,还可以记作∠a、么b。将自己所画的角标一标,再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判断,再指名交流想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在纸上任意点两个点,画图表示两点间的距离,再量出长度。

学生作图度量后,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如果从这一点起再画一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指一指有几个角,并指出各个角的两条边。

提问:如果再画一条射线共组成几个角?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总第课时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科书第18~19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课时安排:本节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思: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

引导操作: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尝试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

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量角器)

三、主动探索,掌握量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3.巩固操作。

(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60度的角),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指名汇报。

(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120度的角),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

提问:谁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量角后填空。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几度?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你能讲一讲角的两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的道理吗?

4.布置作业。

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总第课时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角的度量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以及量角器的使用。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测量方法的掌握

课时安排:本节共课时,本课是第课时

课型:练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昨天的学习中,学会了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的?

二、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练习

问:看刻度要注意什么?你是如何看的?

指名学生分别说说三个角的度数。

三、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学生观察,问:“这一题的阴影部分其实是什么?

指出:阴影部分就是我们放置量角器的位置,指名三个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四、出示“想想做做”的第6题

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

针对学生提出的错误,强调正确的测量的方法

五、出示“想想做做”的第8题

学习测量完后填写完成表格

集体订正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那些知识更加熟悉了?

六、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7题。

总第课时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角的分类和画法,教科书第22~23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本节共2课时,本课是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板书:角)请大家拿出活动角转成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操作。

二、展开

1.学习角的分类。

(1)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提问:你转成的是什么角?你是怎样判断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

提问:你能估计一下转成的锐角、钝角是多少度吗?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关于锐角、钝角的度数,你能说出它们的大小范围吗?

出示:

(2)认识平角、周角。

教师转动活动角形成一个平角。

提问:你能描述这种角吗?

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这种角,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看起来“平平的”,我们叫它平角。

谈话:平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出示:

提问:你能指出图中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平角的大小指的是哪一部分?只画一条直线说它是平角行吗?再点上顶点说它是平角行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转动活动角形成一个周角。

讲述:像这样,一条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你知道周角是多少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

提问:画周角只画一条射线行吗?

(3)探讨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能说一说直角、平角、周角有什么关系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后板书: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学习画角。

(1)画60°的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5种角,现在你能自己画出一个角吗?在纸上试着画一个60°的角吧。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各自的圆法。

学生汇报用三角尺中的60°角来画时,教师给予肯定:用三角尺上的角可以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你能说出用三角尺上的角还可以画多少度的角吗?

学生汇报用量角器画角时,教师指出:一般画角,我们都要用量角器,并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用量角器画角。

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用量角器画角?

全班学生一起用量角器画60°的角,边操作边小结:确定顶点和一条边一“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已画的角的一条边重合)一找刻度(找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描点一连线。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用量角器独立画角,教师个别指导。同桌之间用量角器量一量检查所画的角。

全班交流:用量角器画角,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回答题中的角各是什么角。

(2)提问:你能把这几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屏幕出示两把扇子图。提问: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吗?

四、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揭题并板书:角的分类和画法

8.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老师拍了几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

你知道吗?(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下,因为6比4多2,列式:6-4=2 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6+4=10)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

2、摆一摆:

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3、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5个圆,第二行摆7个三角形,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

4、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3、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1)学生动手操作

(2)讨论思考三个问题 谁和谁比 谁得多 谁得少 多的分成几部分,是哪几部分。(3)学生回答

(4)根据我们推理过程,思考怎样列式。12-8=4(朵)例

4、小磊比小雪少几朵(1)学生动手操作

(2)讨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的怎么分,反馈结果(3)用数学方法列式解答 12-8=4(朵)

(4)比较例

3、例4都是相差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就是用大数减小数求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也就是用较大数减去小数,求两数差。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电视 冰箱

48台 30台 电视比冰箱多几台?

2、女生9人、男生7人,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3、、练习十三第1题、2、4 小芳跳40下 小清跳46下 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46-40=6(下)

四、思维训练

同学擦椅子,先擦16把,还剩30把,又擦10把,还剩多少把?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一首儿歌,两数比大小先把大数找,大数分成两部分,去换同样多,多几就知道。同理少几也是一样。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小磊 8朵 小雪12朵 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12-8=4(朵)

答:小雪比小磊多4朵

小磊 8朵 小雪12朵 小雪比小磊少几朵? 12-8=4(朵)

答:小雪比小磊少4朵

9.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篇九

一.复习归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 )个十,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0里面有( )个十,8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口答算式:18÷2=9

你是这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4.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边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①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②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0÷2

(2)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3)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10.三年级数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十

一、填空。

1、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6,商是;除数与商都是16,被除数是()。

2、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3、()除以23,商与余数都是12。

4、()÷34=21……(),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5、()个14是112,368是23的()倍。

6、从522里连续减去()个29,结果是0。

7、()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贞观之治》教学反思下一篇: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