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2024-07-07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共12篇)(共12篇)

1.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一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带着对唐山地震那场浩劫追思的想法,看完这部片子,真是令我感动得无法自已。借用别人点评的一句话“真实情感。一个母亲的本能,两个孩子的眷念,几个家庭的真切。”任何一个有正义感,有善良心地,有血有肉的人,看过都会热泪盈眶,没有原因,只有顺着音乐与情节落泪,这是真情,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它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我们回头再看看那段历史吧:

中国新华通讯社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向全世界播发了以下消息: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7月28日3时42分发

生强烈地震。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为7.5级„„中国在几天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里氏7.8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本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发生了„„计算下伤亡:951620人。地质灾害,是人类难以抵抗的灾害。尤其是地震,辐射面非常的广泛,地震什么时候来,来的时候有多大,这是根本无法完全预测和抵抗的。地震来临了,人们只有接受和面对灾难,死亡是必然,人间悲剧是必然。真的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健康的生活,做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电影,只是给我们一个回忆的导火索,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还原地震时的现实。不过该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情节。

主演徐帆演绎的李元妮,在震后长期自己独立生活,拒绝了再婚,她的一段台词叫我很感动——儿子问“妈你为什么不再找个人?”她回答:“对不起你爸!”儿问:“可是爸已经没了很多年了!”母亲回答:“你知道啥叫没了?没了才知道没了”。母亲说:“你爸是用生命换回了我!不是她推我一把冲进去的人就是我,死的就是我!哪个男人肯用生命救护我呢!”

她的这段话,很感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人,尤其是震后那种重建,一个女人是多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她为了自己的男人选择了

一辈子独守空房!这种选择,让我理解了父辈们的爱情观是那么的质朴但却如此的忠贞!

让我非常感动的还有最后去公墓的时候,当打开女儿那座墓室,里面整齐的码放着一摞课本,小学到高中的,只要弟弟方达有的,母亲心中已经死亡的姐姐“方登” 就一定有,这些书是给地下的方登买的,母亲当时无奈,在只有选择救助一个的时候,最后她的“全部都救”被打垮后她无力的呼出“救弟弟”。

这三个字,母亲愧疚了32年,在这32年里她是最难过的。这三个字,女儿听到了,在她等待死亡的时候绝望过,在她被陈道明主演的王德清领养后也一直记着这个仇恨,她恨母亲这句话,她恨,所以32年她打消了王德清夫妇多次告诉她该回唐山找找亲人的建议。可是,当女儿32年后看到母亲为她所做的这一切之后,她跪下了,她哭了,“对不起”又是三个字她说了不下20回。世界上,没人任何力量可以超过“亲情”这两个字!

携手在忙碌中知道去看一次《唐山大地震》的所有同胞,我们的眼泪淹没了商业利益浓重的电影院的同时,我们的心灵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有过了1次碰撞。在我们这些有感情的人们的努力下,这个地球才得以净化,才会得以世代延续和繁衍!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就继续我们自己。

2.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二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 恰逢“文革”、“批邓”和批所谓“右倾翻案风”的高潮阶段, 多种一言难尽的因素使然, 此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媒体阻止了灾难信息的流动。报道爱站在“人”如何同灾害作斗争的角度, 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著名新闻学者、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谓之“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灾害报道向着更加偏激主观和模式化的方向发展。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为242419人, 至少有36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约120亿美元。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报道, 是1979年根据中国地震学会提供的确切数据而公开披露的, 时间在事实发生近三年之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张威认为, 这种惊人的延宕和负面事件正面报道实际上背叛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做法。

但笔者近日通过翻阅唐山大地震期间的“老新闻”发现:中外记者笔下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新闻, 不少堪称“经典报道”。

一统天下的新华社通稿

新闻通稿是国家通讯社的拳头产品和金字招牌之一, 通稿的影响和普及力遍及所有媒体用户和广大读者, 通稿的潜在受众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之一【新华社1976年7月28日讯】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一丰南一带, 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这次地震为7.5级, 震中在北纬39.4度, 东经118.1度。 (笔者注:据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7月28日新华社播发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姚文元一再“指示”新华社、《人民日报》, 报道不要太多, 太集中, 注意其他方面如批邓、促生产报道。)

之二开滦煤矿万名井下工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绝大多数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就陆续撤离险区, 返回了地面。新华社记者就此在1976年8月17日自唐山发出了长篇事件通讯《奇迹是这样创造的开滦煤矿万名井下工人脱险记》。《河北日报》刊发的若干好稿

之一《解放军舍生忘死救亲人》 (1976年8月3日) 副师长李向谦自己的三个孩子压在楼里, 可他从倒塌的楼房中脱险后, 不顾自己的孩子, 立即跑到前边, 组织部队抢救群众……

之二《毛主席派人送来恩情水》 (1976年8月3日、由北大中文系新闻进修班赴唐小分队采写) 8月1日上午, 一辆辆带有“慰问灾区人民”标志的载水汽车, 驶入市区, 送到了暂时断水的居民点, 居民们激情满怀, 一片沸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端起一碗恩情水, 看了又看, 瞧了又瞧, 热泪夺眶而出……

之三读者 (唐山市制镜厂工人梁凤华) 来信《毛主席恩情比海深社会主义无限好》 (1976年8月10日)

之四《两个婴儿的诞生———抗震救灾速写》 (1976年8月12日) ……地还在震动着, 天又下着雨, 王桂秋、张淑荣就要生产了。唐山市委机关的一个女干部, 唐山钢厂的一个青年女工, 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把她们转移到市委大院的小汽车上。一个原来陪同女儿来医院生孩子的魏大娘, 在汽车上为王桂秋和张淑荣接生。

中午一点钟, 一个小生命哇哇地呼叫着降生了。

又过了两个多钟头, 又一个小生命来到了人间……

之五《冲向胜利的带头人记开滦赵各庄矿老工人陈树海带领阶级兄弟奋战十五昼夜的事迹》 (1976年8月24日)

《解放军报》的事件通讯

《一分不差北京部队某部一排清理唐山新华中路银行金库纪事》 (1976年8月26日) 北京部队某部一排接受了一项光荣任务:清理人民银行新华中路办事处的金库。

金库被强烈地震震塌了, 里面埋着现金九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元零九分。

越是往后, 钱越难找。……又经过三个多钟头的过细搜索, 只差五分钱了。

排长于春荫说:“财经工作上允许百万分之一的误差, 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却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银行工作同志为战士们的精神所感动, 再次清点数目, 又查到三分钱。

新战士张志良爬在内间的小洞里摸索。他扒开已经不知扒了多少遍的泥土, 搬开在墙根的乱砖头, 手指探进砖缝去, 触到了一个硬子儿。他一阵兴奋, 抠出来用手电一照, 正是一枚两分的硬币, 已经和泥土同样颜色了。

外国传媒如何报道唐山大地震

法新社报道中国地震区军民展开抗灾救灾斗争记者弗利波在7月29日发自秦皇岛的电文中说:救灾工作在非常有纪律、十分镇静地进行;所有外国目击者都对中国人表现的冷静和镇定有深刻印象。

法国《震旦报》7月31日和8月1日一期 (合刊) , 以《一国人民为最坏的情况作好准备》为题, 发表菲·贝尔内的文章, 说中国人民有组织、忘我、沉着勇敢、办事有效率, 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我首都的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得好 (此标题为《参考消息》编者所加) 【法新社香港8月1日电】今天从北京到达这里的外国外交官一致说, 中国首都的人民在7月28日的地震以后保持了镇静, 一切“非常有秩序”。

中国人民应付突然灾难的能力给外国人以很深的印象【安莎社北京8月2日电】北京以及特别是离北京150公里的唐山、丰南地区的人, 第五次感到地震至今已经五天了, 现在仍保持着非常状态。

据外国旅客说, 在中国东北最大城市沈阳的机场与地震灾区之间已经组织了空运, 撤退伤员, 输送食物和急救用品。

在北京, 中国人民———无论是当局还是百姓———应付突然的灾难的能力给外国人以很深的印象。

美国《纽约邮报》8月3日刊登一篇报道, 题目是《两个美国人谈中国地震》, 摘要如下:上星期三住在天津崭新的友谊饭店的雅各布·贾菲和他的夫人伊尔玛, 昨天结束了他们在受到地震侵袭的中国的不幸的旅行, 回到了他们在布朗克斯的贝切斯特区的家中。

贾菲夫人说:“甚至在地震期间, 中国人把我们当作尊敬的客人那样来接待, 他们竟然想到回那个旅馆去取回我们这些无谓的行李, 这实在使我惊讶。”

当他们坐在英国俱乐部里等待关于他们何时可以离开的进一步消息时, 贾菲夫人问一个中国陪同人员说, 他的国家如何能够完成所有必要的重建工作。

这位陪同人员告诉她, 如果某个东西“仍可使用, 那就保留它, 但是那么多的工厂和建筑物陈旧了, 这将是一个建造新东西的机会。”

贾菲夫人说:“我的上帝, 我想他们永远是乐观主义者。”

菲律宾《时代日报》8月4日刊登题为《中国人以伟大的坚忍不拔精神对付不幸》的文章说:团结、勇敢、坚韧和忍耐, 这就是中国人战胜他们的灾难性地震的方法。尽管别的国家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但是他们几乎完全是依靠自己进行救灾和恢复的。他的政策是自力更生。 (笔者注:自力更生, 拒绝外援, 中国人此举令世界惊讶又不解。)

【共同社东京8月5日电】题:恢复工作进展顺利, 地震后物价也未上涨自地震发生后, 卖有关食品和粮食的商店继续营业。在街上的帐篷群中, 开设了一些卖食品的小铺子, 此外还有不少流动货车。市内的饮食店成了大量生产主食馒头的工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物价同地震前丝毫没有变化。

【时事社东京8月9日电】题:奇迹般地消除震灾, 开滦煤矿部分矿井重新出煤

日本《长周新闻》8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 题目是《中国河北省的大地震, 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有条不紊地进行救灾工作》, 摘要如下:目前, 中国在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 动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干部等各界人民, 正在大规模地而且秩序井然地进行河北省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的救援工作和生产活动。

【时事社东京8月16日电】题:北京700万居民返回住宅中国当局15日深夜说“北京地区不大可能会发生强烈的余震”。这事实上是解除了地震警报。自7月28日以来, 在公园和街头过着帐篷生活的700万居民, 16日早晨开始拆除临时搭起的窝棚, 准备回家。

这一天北京居民喜气洋洋, 充满了活力。

另外, 在各国大使馆内避难的外国人, 也开始回到建国门外和三里屯等处的公寓。

唐山丰南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模范人物代表会议【路透社北京9月1日电】今天当大约五千军人和平民从中国遭到地震的河北省到达北京时, 军队和警察将北京火车站围了起来, 这些军人和平民受到了相当于一位国家元首所受到的欢迎。

街道两旁的中国人用不同的姿势向到达的人挥手, 并说这些人是从震中地区来的。

火车站正面悬挂的一条大的红色横幅上写着:“向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英雄们致敬!”

数百名穿着颜色鲜艳服装的姑娘跳着舞、挥动着花束, 伴随着鼓号声响齐声高喊“欢迎, 欢迎”。一行行服装整齐的军人和平民从火车站一直排到守候着的一排排大轿车。

一队队大轿车将到达的人员载送到位于首都中心的人民大会堂。

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三

少时发小大时夫妻,携手共闯影视圈

苏小卫和霍建起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人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北京景山学校读书,经常一起玩。后来,苏小卫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霍建起就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两人就此失去了联系。

大学毕业后,苏小卫被分配到北京房山区师范学校当老师,后来她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霍建起则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美工师。

1985年12月,苏小卫的姐姐给她介绍男朋友,就这样,苏小卫去相亲了,见面一看,天呀,对方竟然是自己的“发小”霍建起!

在交往中,苏小卫觉得霍建起忠厚老实、待人真诚,身上弥漫着画家的气质,就喜欢上了他,而霍建起也觉得苏小卫冰雪聪明、朴实本分,非常适合做他的贤妻。1987年7月,苏小卫拿到硕士学位后,与霍建起走进了婚姻殿堂。

婚后不久,苏小卫被分配到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工作,霍建起仍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美工师,两人的小日子虽然平淡,却过得和和美美。

接触电影久了,霍建起开始对“导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拍电影,想成为一个像田壮壮、夏钢那样优秀的导演。1991年,他再也不愿去片场了,从早到晚都坐在家里看各种各样的影碟,满脑子装的都是“当导演”三个字。

后来,真的有人找霍建起拍广告片了,虽然只有短短的15秒钟,但他完全沉浸在导演状态中,感觉到生活非常充实。拍完这个广告片,霍建起又处于“闲置”状态,苏小卫知道他的心事,决定帮助丈夫实现梦想。

在苏小卫的鼓励和陪同下,霍建起找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导演梦。负责人大吃一惊,质问他:“你放着好好的美工师不做,要改行当导演,这不是异想天开吗?”霍建起苦求道:“您就让我试一试吧。”最后,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会阻拦你,但你得自己找剧本,拉赞助。”

这个意见等于把霍建起推上了“个体户导演”的羊肠小道上,凭他自己一个人,怎么可能实现梦想?回到家里,霍建起陷入了绝望中。

苏小卫鼓励丈夫说:“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导演都是美工师出身,你有这么深厚的美术基础,拍出电影来一定很漂亮。我觉得你一定能行!”妻子的话让霍建起看到了希望。

一个月后,霍建起打算把梁晓声的中篇小说《表弟》拍成电影,不料,有一家影视公司已捷足先登,花5000元买断了《表弟》的影视改编权。

霍建起气得捶胸顿足,说工夫白费了。苏小卫也很焦虑,但她从中得到启发,对丈夫说:“我写剧本,你找投资方,咱们一起圆电影梦吧。”丈夫一听,赞成地说:“好好好,我圆导演梦,你圆编剧梦,咱们是两个新手,要凑成一个熟手。”

梦想作媒,“最佳电影夫妻档”横空出世

1994年10月,时值残疾人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会报告团来北京,报告会主席台上的一个小伙子引起了苏小卫的注意,直觉告诉她,这个人一定有故事。

这个名叫孙长亭的天津小伙本是一名优秀的足球前锋,参加自卫反击战时踩到地雷,成了高位截肢者,然而他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打破了残疾人世界短跑记录。

回到家里,苏小卫告诉霍建起:“有一个残疾运动员的事迹很感人,我想以他为原型,写一个剧本,你来导怎么样?”霍建起不太熟悉体育圈,听到是关于残疾人的题材,兴趣不大。

一个月后,苏小卫将打印好的剧本递到霍建起面前:“你看看吧,这是我的处女作,请多提宝贵意见。”

霍建起一口气看完剧本《赢家》,激动地说:“老婆,你出手不凡,把这个故事写得太精彩了,我要拍这部电影!”

第二天起,霍建起拿着剧本,通过朋友、熟人介绍,到处寻找投资方。半年过去了,霍建起经受不起一次次的打击,心灰意冷,打算放弃拍电影,继续干老本行。苏小卫安慰丈夫说:“你这一阶段跑累了,在家好好歇一歇,从今天起,我帮你每天为《赢家》做一件事,比如复印资料、打电话,慢慢等待成功的那天。”

苦心人,天不负。苏小卫打了上百个电话,终于得到佳音:杭州都盛文化投资公司老总俞有高愿意出资50万元投拍《赢家》剧本,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看了剧本后,也都表示要给予资金支持。

资金到位,霍建起终于可以实现梦想了。第一次拿起导筒,面对宁静、邵兵等知名演员,霍建起有些不知所措,头脑一片空白,似乎前有狼后有虎,脊背上直冒冷汗。苏小卫经常抽空去探班,实在去不了,就与丈夫通电话,叮嘱他咬紧牙关,当好船长,把这条船平平安安地划到彼岸。

有爱妻“撑腰”,霍建起如同吃了定心丸。两个月后拍完这部戏,他瘦了十几斤,苏小卫心疼得直掉眼泪……

1996年初,《赢家》上映后,苏小卫和霍建起成了真正的赢家。这部电影获得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最佳编剧奖,“华表奖”优秀影片奖、最佳编剧奖,上海影评人十佳影片奖、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大学生电影节导演处女作奖等多项大奖。

紧接着,苏小卫豪情满怀地投入到电影剧本创作中。她每写一部,霍建起就拍一部。夫妻俩捆绑式合作的《那山那人那狗》《说出你的秘密》《蓝色爱情》《生活秀》《暖》《情人结》等多部作品,享誉国内外,夺得无数大奖。霍建起和苏小卫也被圈内人士及媒体记者称为“最佳电影夫妻档”。

这对黄金搭档引起了影视投资方及制片人的关注,经常有人登门请霍建起导片子,请苏小卫写本子。2004年,霍建起被划归到“第五代导演”的行列里,苏小卫调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出任副主任。

情倾《唐山大地震》,奖牌有丈夫的一半

2008年9月,导演王坪找到苏小卫,希望她给主旋律电影《沂蒙六姐妹》写剧本。半年后,《沂蒙六姐妹》公映,大获成功,凭借深刻的主题和质朴感人的故事情节一举获得2009年度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编剧奖”。

这时,冯小刚找到苏小卫,请她给《唐山大地震》写剧本。这些年来,苏小卫和冯小刚没什么接触,只是耳闻他脾气不太好,而且对剧本的要求非常高。再三考虑,她打算婉言回绝冯小刚。

然而,霍建起看完苏小卫带回家的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其中有重大事件,也有细腻的情感,有能跟普通人沟通的东西,认为她不应该放弃这个剧本。

他对妻子说:“这篇小说为剧本的改编提供了一个非常文学化的视角:一个母亲被地震逼到绝境——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电影院放映的《后天》《惊天动地》《超强台风》等灾难片,都是全景式的正面描写,灾难结束了,故事也就结束了,而在《余震》中,‘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只是故事的开始。”

苏小卫担心自己驾驭不了这一“选题、格局都很宏大”的剧本,霍建起鼓励她说:“你擅长写细腻情感戏,也尝试过主旋律电影,肯定能寫这个剧本。”

苏小卫“心肠一硬”,从冯小刚手中接下了这个活儿。回到家,苏小卫与霍建起一起静心研读小说《余震》,最终选择以“亲情”、“家庭”作为大主题,把原著以女儿为线索,改为母亲、女儿、儿子三人并重的叙事视角,以此表达“家在每个活着的人的心里”的故事内核。

冯小刚及制片方认同了苏小卫改编的大方向,希望她赶紧拿出剧本。霍建起朝苏小卫竖起了大拇指:“我的小卫星要变成大卫星喽!你安心地写剧本吧,家务活,我全包了。”

在撰写剧本初稿时,苏小卫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处理原著小说中女儿被养父性骚扰、被丈夫抛弃等残酷的情节,二是母女之间的心结和纠葛,该如何解开。

这两大难题,同样难住了霍建起。他忙里偷闲,与苏小卫一起走进一些居民小区,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述《余震》。老人告诉他们:“我们喜欢真诚善良的好人,喜欢大团圆式的结尾……”

苏小卫和霍建起茅塞顿开。霍建起说:“你要跳出原著小说的框架结构,把剧本写得干净、健康、温暖、积极,这样才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

随后的创作中,苏小卫多次与霍建起商讨,又反复征求冯小刚及制片方的意见,用了半年时间把剧本赶了出来。

苏小卫把剧本交给冯小刚后,心里的那根弦紧绷起来,吃饭不觉得香,上床睡不着觉。

知妻莫若夫。霍建起除了开车带妻子去郊区兜风,还拉着她去看画展,甚至带她去走两人相恋时所走过的路。这样,她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随后,霍建起瞒着苏小卫找到冯小刚,跟他说起自己过去与苏小卫合作并多次争吵不休的情况,他建议冯导在征求意见、修改剧本时,对苏小卫语气和缓些,让她感觉到被信任和尊重。

冯小刚笑了,说:“霍导,你放心吧,我会同你老婆好言好语地商量,绝对不会出现火药味……”

果然,这一剧本先后修改了8次。苏小卫觉得冯小刚是个很好打交道的导演,自始至终都把她放在第一位,非常尊重她的劳动。苏小卫颇为纳闷地对霍建起说:“冯导那个臭脾气,怎么一直对我‘以礼相待’,说话和风细雨像个绅士呢?”霍建起这才告诉她找过冯导的事。

在拍摄《唐山大地震》期间,冯小刚需要改动剧本,哪怕只动一个字,也会打电话征求苏小卫的意见。她和霍建起感动不已,原来大腕就是通过这些常人难以做到的细节炼成的。

拍完《唐山大地震》后,冯小刚多次公开表示:如果这个片子成功了,编剧苏小卫有一半的功劳。苏小卫认为这块冯氏奖牌至少有丈夫的一半功劳。

7月25日晚,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播报了《唐山大地震》上映及感动全国各地观众的新闻,称这部影片展现了灾难中“生命可贵,自强不息”的精神,引起了汶川大地震的经历者及许多观众的共鸣。

看完这则报道,苏小卫和霍建起喜极而泣。她对丈夫说:“我始终是一个业余编剧,不会因为写了《唐山大地震》就改变很多。你和儿子,永远在我心目中最重。写了这个本子,我更加意识到亲情及家庭的可贵……”

4.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四

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被这个故事深深的触动了,对于每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生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则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二十三秒,三十二年”的故事。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一场七点八级大地震将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母亲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三十二年的情感困境。

这位母亲——李元妮曾几次地说过同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的确如此,人们总是在失去了之后才知道珍惜。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像一颗秋天的大树,看起来枝繁叶茂,然而,秋风吹过之后,树枝上的叶子就开始随风飘落。

5.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五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32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32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32年,直到32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惊讶的是仅仅23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32年。32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32年坚持不懈。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6.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600字 篇六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故事。一个完整的四口之家在地震的顷刻只剩下母子二人,而从死人堆中苏醒过来的女儿由于对母亲当时的选择无法理解,怨恨伴随她的成长持续了32年。直到亲历汶川大地震,遭遇同样取舍两难的母亲,为了不让救援人员涉险,依然决定把女儿的脚据掉,随后就是撕心裂肺的喊着女儿女儿。就是这样一段经历,她才领悟到自己母亲当年抉择时的无奈和无助,使我们的主人公方登将多年的情感得以释怀,从而回归了亲情。

影片使我们意识到一个真理: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再次在眼中打转,我硬是强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

7.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七

影片最先展现了那样一幅情景:1976年7月28日,群蜻蜒掠过,高清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灾害,房屋建筑塌陷,人逃窜、遭压力。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确实如草芥般无可奈何,像被捕杀的猎食一样,一个个倒地。见到小孩受困在青石板下,无奈地喊着妈妈,我的泪都往下流了。

电影中,男主人翁拉开了他的老婆,自身冲到前面救小孩,遗憾被坍塌的楼压死了。青石板的两边,是两个孩子,只有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一个?哪一个都获救啊!母亲哭着说。不好,再不决策就都没有了!这一叫决策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侄子。听见这三个字,埋在废区下的女儿痛哭,恨、憋屈、失落,但偏要没死,因此从此不愿认这一救侄子放弃自身的妈妈。

妈妈带著缺了一只手臂的儿子从头开始日常生活,听话的儿子离开院校一样成材。女儿被一对士兵夫妻抱养,决口不提之前的事儿。儿子劝母亲再婚,母亲决不再婚,她对她儿子说:谁可以拿命来一件事好?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她并不涩,一些人沒有在身边,在心中活著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身内心跟个死尸无有的强。没有了,才知道什么是没有了。这话追随了女主公年妮32年,内心的外伤用哪种都没法修复啊。

母亲洗好啦番茄,告知女儿:番茄洗好啦,我没坑人。这一当时地震灾害以前给儿子吃而没分到女儿的番茄,整整的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下跪情况下,我再度流下来泪水。

最终,女儿总算宽容了妈妈,一叠一声声的抱歉身后,是两人命苦的人32年的痛苦难熬。那母亲向女儿下跪,那晚了32年的西红柿,那坟前言的背包,那每年和哥哥一样教材母爱的伟大,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8.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小学生 篇八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幸福安康的一家四口,原本是快乐、平淡的生活在唐山,但却在1976年7月28日被里氏7.8级的唐山大地震而震的支离破碎:一家之主,孩子们的父亲方大强为了救孩子们而丧失了性命;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板下的`两边,撬任何一边,另一个都会有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机的关头下,母亲元妮只能救一个,最终母亲选择了小弟方达,母亲抱走了小弟,却不知道在另一头的姐姐方登活了下来。母亲走后,姐姐被一位解放军收养了。32年之后,在四川大地震时,姐弟俩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四川当志愿者,两人意外相逢。从此,三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早已湿润了整个脸庞,妹妹也同样如此。是啊,这样感人的电影,谁会看了不感动啊!电影中,有着太多太多伟大的情感,父母亲对孩子爱的情感;解放军舍己为人的情感;养父母无偿抚养姐姐方达的情感……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的证实着,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不论是父母儿女之间的亲情,还是救援人民助人为乐之情,都是博大的、无私的!而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现在不正是应该学习这种好品质、真情感吗?想想近来,也确实有着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4月14日的玉树大地震;208月7日甘肃泥石流……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感人事件,救援人民日夜辛辛苦苦的救死扶伤灾民们,警察阿姨帮助受伤的家庭照顾孩子,中外人民集体捐赠钱财、衣物、食物……这些,证明了不管是中国人民或亦是外国人民,都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9.观《唐山大地震》电影有感 篇九

1978年,2010年,32年了,就在32年前,就在我们祖国大陆的一个小角上,——美丽而历史悠久的唐山,23秒,一切变成了废墟„„

就在地震的前一天,唐山的人们仍然在快乐的劳动,大街上人来人往,人车穿梭,一片繁荣的景象,主人公大强一家就是如此,他们一家新添了一个电风扇,在当时的贫困家庭,能有一台电风扇已经了不起,他们的孩子——王登和王达,他们刚刚各自得到了一个书包。谁知,这一切都隐藏着危险的意识。

就在孩子们刚刚睡下时,就在大强夫妇正在整理从工厂里回来的车子时,忽然,地板开始摇晃,上下起伏,紧接着王登王达对面的那栋房子整个陷下去,发出“轰轰|”的声音。坐在车子里的大强夫妇闻声向车窗望去,过了还一会儿,大强才反应过来,“地震!是地震!”他大叫起来,赶紧跑向孩子们睡的楼房,元妮也冲过去,对他说:“救孩子要紧!”可谁知,去孩子们睡的地方要穿过一个工厂,当他们冲过,工厂中心的大吊车受振倒下来,眼看元妮要被砸中时,大强冲过去一个扑倒,也巧,两人都没事。可惜元妮救子心切,不看危险趋势,一个人冲到房子门口,就在那一刹那间,房子立刻倒了下来,大强不顾一切冲过去,一个猛推,把元妮推出了十八里外,自己却重重的压在了下面„„

还好元妮没事。震停后,得知两个孩子虽压在石板下,但都没死,当地震救援人员告诉元妮,两个是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只能救一个,元妮哭着求着说两个都得救,救援人员一再强调,从中间撬石板,只能往一边撬,一上一下,不可能救两个。元妮仍哭喊着要救两个,眼看救援人员要去搭救别人是,元妮一忍心,支支吾吾吐出三个字:“就弟弟。”当时听到这话的王登泪流满面,慢慢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泪也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后来王登没有死,被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此次便开始了寻觅母亲的生活。而王达,也慢慢长大了。最后当然是三口团聚啦!

10.小学作文:观《唐山大地震》电影 篇十

今天,我和爸爸,姐姐去看电影。来到映像城,爸爸买了一桶爆米花,买了3张电影券,3瓶饮料,准备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唐山大地震》。

片子说的是一个本来完美的家庭,因为一次大地震,破裂了。片中最为震撼的是: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一起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在这万般紧急的情况下,救援人员说:只能救一人。起初,母亲决定两人都救,但是,救援人员还要救其他人,准备走的时候,母亲狠下心,选择了救弟弟。当姐姐方登听到这3个字后,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几年后,母亲原以为自己的女儿已经死了,没想到,女儿被一户人家领养,生活很好。10几年后,母亲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多年的痛苦,让这个饱经风霜的母亲,跪在了自己的女儿的面前!两人相拥相抱,多年的怨恨就此化解!

11.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十一

地震之夜睡觉前,姐弟俩都要吃西红柿,最后仅有的一个元妮给了儿子,却没有给一旁受委屈的女儿。地震引起房子倒塌,预制板压着姐弟俩,援救只能撬一头救一个,母亲当然希望两个孩子都能留下——“两个都得救!”,但是,残酷的现实却要让母亲选择只能留下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都是心头肉,那一刻母亲到底该如何选择?为了延续方家烟火,元妮呢喃的说出了“救弟弟”!震后,济南的奶奶想接孙子回去,对话中,奶奶就只知道儿子没了,孙子少了一条胳膊,对孙女的“离世”连提都没提……这三个片段只是这部电影的小细节,但却能着实体现中国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我想,女孩吃不到最后一个西红柿不是因为她是姐姐,那是因为她是女孩。“救弟弟”那三个字在观众中听来这应该符合情理,也是元妮的无奈选择,可是在小女孩的耳朵里那三个字就是炸弹,炸毁了她以前所认知的一切,生命的价值与亲情如同草芥。你看,当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后,埋在废墟下那张布满黑灰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几岁的小女孩无助的从眼睛里流出了悲伤与绝望的泪水,让人如此心酸……

12.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十二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动人故事。1976年,司机方大强和李元妮,生了个龙凤胎叫方登和方达,他们过着平凡朴实的生活。而命运之神似乎和他们过不去,死神降临到他们头上。7月的晚上,大地震来了,大强和元妮在卡车上睡觉,突然车剧烈抖动,他们才知道是地震了。为了救孩子,大强被房屋压死。儿子和女儿被盖在同一盖板下,当求援人员表示只能救一个孩子时,元妮选择了就儿子。当时还清醒的女儿听到这句话,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在装满尸体的车上,方登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被人收养。32年过去了,方达做了旅行社老总,方登嫁给了老外。在一次地震中,两人作为志愿者去帮忙,相遇了。他们一起回家,妈妈抱着方登哭得昏天黑地。场面非常感人。

上一篇:作文1000字:阅读母爱下一篇:苏幕遮范仲淹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