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分析总结(共13篇)
1.苏轼词分析总结 篇一
《苏轼词两首》教案
一、教材
苏轼词两首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二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定**》以路上突遇大雨却未带雨具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定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合作探究,品味作品的语言美,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愫。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学生已经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了古代诗歌,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但是对词的鉴赏还有些隔膜。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
2、诵读法:本篇文章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品味其文辞美、意境美,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3、点拨法: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较短,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淀有限,要理解本文有困难,所以教学中利用课件补充作者生平有关重要信息和时代背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非常必要。
4、讨论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个人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灵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
本课一共有两首词,我将分两个课时来进行我的教学。第一课时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播放音乐。我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展示了“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提问,作者生平、思想、写作背景等内容,检查预习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1、作者简介:(生说,师补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试读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将疑难之处标出。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朗读时更具有针对性。
(2)听录音、范读
多媒体播放此词的朗读,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3)学生朗读
a 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指名一学生配乐朗读,全班同学和老师纠错。B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c 学生自由读,一边朗读,揣摩作者的感情,一边理解词意。使学生在诵读之中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加强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品读文本,深入探讨 此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教学法来解决问题。分三步
1、想象画面,描述意境
采用了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经常用到的闭目想象描绘法,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认真听老师的范读,一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然后用素描的技法画出来,我再用多媒体展示图画,学生与自己的相对照,找出优点和不足,随后用老师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创设情境达到情感体验。
2、设计情景,探究问题
(1)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这一内容,为何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2)词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3)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羡慕周瑜?
(4)“多情应笑我,……”是否与苏轼一贯的乐观情绪相抵触?”人生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突破本课的难点。
课堂上,教师只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对于某些问题,教师并不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都给以肯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的养成。
3、炼字炼词,品味语言
此环节主要结合课后练习三进行。帮助学生学会从诗句,字词着眼,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古人炼词炼句的功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锤炼语言的能力,逐步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
4、体悟感情
悟:豪放词风,体会豪放词的风格。引导学生 A.从写“景”之中悟壮阔宏伟之豪放 B.从写“人”之中悟叱咤风云之豪放: C.从抒“情”之中悟旷达感奋之豪放: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杜牧的诗歌《赤壁》,让学生把握竟象与意境,寻找二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总结并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在比较中求同求异,开拓学生思维。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本词融写景、咏史、抒情于一炉,极尽笔墨挥洒豪情, 书写长江,书写赤壁,书写英雄周瑜,书写人生况味!这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讲课时的语言要有力度和气势,尽量营造一种和作品豪放风格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学生,走进作品。
六、板书设计
1、板书基本上是按讲课思路来安排的,力求简洁精练。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理解讲课思路,更好的掌握课堂内容。景
江山如画
穿、拍、卷
小乔(美女衬英雄)
情
羡周瑜
雄姿英发
谈笑 儒雅 才干
叹自己
早生华发
用简练的词汇概括这一课的重点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们了解和掌握本课所学的内容。
七、作业布置: a、背诵课文
b、查找一首怀古诗词,试着进行赏析,并写出赏析性的文章。第二课时
定**
(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播放音频《定**》,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根据序言所述,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的是那种情况?(明确:上阕:雨中 下阕:雨后)c.提问: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给同学们三五分钟自行讨论)(——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品读文本,深入探讨(1)鉴赏上阕
1.上片从哪个角度写雨的?(明确“听觉,写出雨势很急)2.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一种表现呢?抓住关键词。
明确:抓住“吟啸”、“徐行”、“轻”三个词。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轻”有轻快之意,诗人并未慌张躲雨,而是雨中漫步,与序言中“同行皆狼狈”相比,显得从容洒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卓尔不群,非同一般)(反其道而行之的倔强,铮铮傲骨)3.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① 将烟雨和平生联系起来,“烟雨”指什么?(明确:自然界的风雨即人生的风雨,用了暗喻,双关的手法(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异曲同工)。② 么,我们来看看苏轼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明确:序中“三月七日”,注释中有介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苏轼因何贬谪的呢?——PPT展示乌台诗案:
王安石变法,苏轼发现新法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御史台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坐牢 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御史台,因官署中种植柏树,又称柏台,又因树上常栖乌鸦,又称乌台,御史是监察百官的,所以有人戏称御史台都是乌鸦嘴。)③ 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任”字呢?(明确:任,任凭之意,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凸显性格中的无畏,洒脱,坚强。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有毛泽东“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气度。)4.“烟雨”我们解读出别样内涵,那回过头来,“竹杖芒鞋”和“马”能不能挖出点什么深意呢? 明确:“竹杖芒鞋”——江湖闲散生活;“马”——官场奔波。再看“轻”字,不仅是写脚步轻快了,更见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一种向往。5.学生齐读上阕。(2)赏析下阕
下阕写雨停了,苏东坡人生最大的风雨也结束了,我们来看一看,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有什么样的新认识。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抓住酒醒、微冷、斜照,让学生分别分析)酒醒——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微冷:外部感受是内心情感的折射,微,表程度,一切苦难在作者这里已经不算什么了。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表明作者的乐观(板书))2.“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表层:回头看来一路风雨,现今都归平静。
深层:无论人生多少风雨,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过去,无所谓风雨晴明。提问:又提到了雨,那么这里的雨和刚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是不是一样的呢?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3.全词都是“常态”描写下蕴含深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一语双关,以曲笔写胸臆,显得含蓄蕴藉,从生活小事见出人生哲理。(举例《题西林壁》)关键问题的讨论(高潮)4.“归去”,与词中哪句相照应?作者要归向何处去呢? 明确:与“竹杖芒鞋轻胜马”照应,同样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苏轼的其他词作中找到依据——PPT展示《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忘却营营”“江海寄余生”可以见出苏轼是早有这样的想法的。
5、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 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总体说来,这首词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一、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二、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三、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三)拓展阅读,延伸文本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同学可以齐背)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延伸阅读,让学生了解苏轼不一样的情怀,加深对其的思想理解。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 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 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 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六、板书设计 定** 苏 轼 朗读:停而不断 不温不火 不扬不抑 从容 上阙:雨中
途中遇雨 豁达 淡然 洒脱人生态度 下阙:雨后
鉴赏方法:知人论世 坎坷 儒道释思想
七、作业布置
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写一篇文章《风雨人生》。文体,字数不限。
2.苏轼词分析总结 篇二
一、情深意重的悼亡词
苏轼为人, 情至深, 意至重, 对宇宙人生万物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才气过人, 内心的感情在他的笔间自然流露, 让人深深地感动。最能体现这方面的是他的《江城子·记梦》, 这首词是他纪念亡妻王弗而写。上片写实, 苏轼与亡妻分别十年, 一开始便笼罩着十分凄凉伤感的气氛。十年中, 苏轼的人生又经历着几番沉浮。几度奔波, 与妻子的坟墓相隔千里, 想在坟前对妻子说说悲凉的心情都不能。“十年”、“千里”, 时间的长久与距离的遥远既深沉了感情, 又寄寓了世事沧桑的感慨。下片写梦境, 梦里实现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相逢”。“小轩窗, 正梳妆”是全词一片凄凉黯然氛围中一点难得的亮色, 这个场景, 或许是妻子生前最为熟悉的, 现在生死重逢, 回到温馨的从前, 都已物是人非, 千言万语只化作千行泪水, 平常场景的描写更充满感人至深的浓厚情意。“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纵使心中有再多的蜜语甜言, 此刻也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 现在再也见不到“小轩窗, 正梳妆”的亲人了, 能看到的只有凄清月色下一座孤坟, “明月夜, 短松冈”的意境甚是凄凉。以发自内心的率真语言, 表达生死不渝的夫妻之情, 词人敦厚的天性, 仕途坎坷的身世之慨, 倾注其中, 沉滞深刻, 感人肺腑, 令人不忍卒读, 凄凄惨惨戚戚也无法形容苏轼心中的悲凉。
二、缘情绮靡的咏物词
东坡的婉约词中, 也不缺乏“缘情而绮靡”之作。这些词颇多传统的风采, 如苏轼婉约词经典之作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不仅写杨花的形、神, 而且采用拟人化手法, 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 将杨花喻为思妇, 赋予其情思, 难分写杨花还是写思妇, 杨花与思妇达到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既咏物也言情。全词声韵谐婉, 情调幽怨缠绵。正如张炎《词源》中说:“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 机锋相摩, 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 真是压倒古今!”另如咏柳的《洞仙歌》、咏红梅的《定风波》、咏石榴的《贺新郎》、咏孤鸿的《卜算子》, 均借物以寓性情, 含蓄蕴藉, 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水龙吟》咏唱杨花“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春色三分, 二分为土, 一分流水。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离人泪。”尽显一片幽怨缠绵。
三、清新优美的农村词
苏轼第一次把农村题材引入词中。他作于徐州任上的五首《浣溪沙》描写了农村情景, 词人以亲切的态度, 欢悦的心情, 平易的笔调, 朴素的语言, 向我们展示了五幅仲夏农村的风情画, 又是一组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生动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田园画。“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 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 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 词中从农村的典型事物入手, 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苏轼农村词歌咏了劳动生活, 表现了与农民的友谊。如“麻叶层层茼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写养蚕的劳动生活与和睦淳朴的乡村生活情趣。又如:“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买黄瓜。”写乡间随风飘落的枣花和织布的声响, 在动静互见的画面上, 突出了一个卖瓜人的形象, 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祥和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苏轼平生景仰陶渊明, 仿效他亲身参加劳动生产。在劳动生活中, 苏轼发现了生活的哲理, 尝到了劳动的乐趣, 并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 是前生。走遍人间, 依旧却躬耕”;“不缘耕樵得, 饱食殊少味”;“山中友, 鸡豚社酒, 相劝老东坡”;”吏民莫作长官看, 我是识字耕田夫”。
综上所述, 苏轼的婉约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 “以诗为词”, 拓宽了词的题材内容,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其悼亡词情深意重、咏物词缘情绮靡、农村词清新优美, 其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对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要:“婉约”一词, 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睿旨幽隐, 经文婉约, 丘明同时, 实得微言”评价《春秋》, 这里的“婉约”有“幽隐”之意。与刘勰同时的王筠也用“属辞婉约, 缘情绮靡”来评价萧统的作品。最早将“婉约”概念从诗文批评中借来评词的, 则是明人张, 他在《诗馀图谱.凡例》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 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 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 而且很多都是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风
参考文献
[1]催海正.东坡词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
[2]施海勇.论苏轼对婉约词风的刷新[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 (6) .
[3]刘石.苏轼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3.苏轼词分析总结 篇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提起苏轼的词,人们自然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佳句。换而言之,苏轼对“词”的发展与普及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词”的内容题材进行了拓展,更主要的是“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展现出了一种“旷达、闲适”的风格情怀。
(一)苏轼词旷达闲适情怀的具体表现
首先,苏轼词中意境的选取具有旷达高远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其中,“卧看翠壁红楼起”一句,取境大胆奇特却又不露显雕琢的痕迹,历来为名家所称赞。词的上阕均为对梦境的描绘,旷达中却也不是闲适趣味,词的下阕方才言情,“云梦”二句却说梦来见我,取意新颖独特。整篇词便是对苏轼旷达高远特色最好的阐释。
其次,苏轼的词中始终透露着一种典雅清丽的闲适情怀,尤其体现在苏轼被贬以后。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的《西江月》(照野浅浪)代表了苏轼在这段特殊时期的心境情怀。
公自序云: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词桥柱上。
照野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词中描绘了一幅春夜醉不得归的场景,对于常人来说,在寒冷的春夜,醉宿于郊野中,本是十分凄苦的事情。更何况,苏轼当时的处境是被贬于黄州,名为团练副使,实为“谪官罪人”。依照人之常情来说,苏轼本应是憔悴消沉,终日惶恐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此词中,苏轼已然忘却了功利得失,以一名“自闲者”的心态静穆地观照着自然、社会以及人生。“自闲者”的心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时间上的空闲和自由,苏轼在被贬期间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支配和消耗;其二则是心情的放松和解放,而后者更为重要。如果把“闲”当作一种心灵境界的话,那么达到生理的“闲”是远远不够的。无事,则身闲;自适,则心闲。只有达到身心两闲,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自闲者”。苏轼曾说,“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鱼虫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由此可见,苏轼是在以审美化的角度来看待苦难的世俗人生。于苦境中找寻出寻常人不能得的乐趣。苏轼是在逆境中求得解脱,将愁苦化为悦达,有此闲适之心态,“安往而不乐”。
(二)苏轼词旷达闲适情怀的形成原因
苏轼词旷达闲适风格形成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寻得知:
一是苏轼所受的教育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对于苏轼受教育的过程最了解的人莫过于同苏轼一同成长、成才的胞弟苏辙。对于苏轼读书过程,苏辙有这样的记述:“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口,味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由此可见,苏轼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建立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同时渗透着佛教、道教思想的哲学体系上的。而这也是其旷达闲适词作风格形成的根本所在。
面对接踵而来的苦难和迫害苏轼并非麻木不仁、逆来顺受,他会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这种人生的不幸,以平常心将一切变化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消解痛苦,旷达闲适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
二是苏轼生活态度的“静而达”和“随缘自适”的积极心态。
正如苏辙对其兄长所评“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苏轼在世界观、人生观中浸染了儒、释、道的思想,然而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他仍然坚持谈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弃人生的准则。生活中,他只兼取“静而达”和“随缘自适”、“因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从而帮助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
三是苏轼善于理性的总结与反思人生的遭际。
在苏轼的词作之中,体现着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个人人生遭际的理性思考。他善于理性的总结与反思人生的遭际。
苏轼自己曾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进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是。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这是由于苏轼思想的旷达自适才产生其文思的自然畅达。
4.苏轼词与辛弃疾词比较 篇四
很多人都研究认为苏轼和辛弃疾的农村词是中国农村词中一起盛放的两朵奇葩。有很多文献为证,这里不一一赘述。我虽然只是选读了宋词选修课,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是我其实很喜欢宋词,平时也读到很多他们的农村词,我这里想发表一些拙见。
我觉得辛弃疾的农村词是对苏轼农村词的继承和创新。事实上辛弃疾在农村词上的造诣已经高过苏轼了。我罗列了一下几点。
第一,辛弃疾创作的农村词的数量远远超过苏轼。在辛弃疾六百余首词中,据顾京之先生统计和认证,有二十五首可以确定为农村词。这是辛弃疾的词作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是于苏轼的五首《浣溪沙》相比,已是苏词的五倍。同时和前辈作词家相比,有二十年农村生活经历的辛弃疾,对农村生活显然也更为熟悉。苏轼的农村词均为一地之作,而辛弃疾的农村词却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对农村生活的反映不仅更加广泛,而且更深入。
第二,辛弃疾农村词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农村词传统的突破和丰富上。传统的农村词,包括田园诗,都以恬淡闲适为主要特征。苏轼的农村词也描写田园生活,但那是在自己祈雨后对农村生活的一种近乎与理想的描写,其中充满了对自己政绩的肯定和欣赏。而辛弃疾的农村词,不仅拓宽了农村词的内容,而且突破了自我写照的传统。辛弃疾创作的一些优秀的农村词,不仅表现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表达他们的悲欢离合,而且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一些颇具哲理的情思,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一种热气之情。我们先来看两首辛弃疾的农村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西江月》
两福图画均为令人神驰的农村生活,写于退隐带湖闲居之时。辛弃疾热衷于仕途经济,三上三下,为国尽心,又于挫折失败之后以陶渊明为祖,行退隐之乐。辛弃疾在他的《新居上梁文》写道:“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一年种谷,十年种木,君子常有静退之心。”结尾写道:“伏愿上梁之后,早收尘迹,自乐余年。……”
另外,辛弃疾还创作了一些描写乡间景物,寄寓人生哲思的词,对农村词也形成一种突破和超越。如: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破”写出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高兴得意的神态。结尾两句,寄寓人生哲理于写景之中,自然贴切。
第三,辛弃疾的农村词还丰富了农村词的表现手法,扩大了田园词的表现能力。这是苏轼不能企及的。辛弃疾对田园词表现技巧最大贡献是将叙事手法运用到小令之中,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描写田园风光。现在来看一下《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5.《苏轼词》教学设计 篇五
1.通过朗读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教学重难点】
词所抒发的感情及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集体朗读)
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芒máng鞋
2.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自由朗读集体朗读
三、整体感知
1、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2、朗读的深层要求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如果你感觉苏轼是沉着、通达、乐观,那么“何妨……平生”,这几句就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节拍,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调子,不扬不抑。
如果豪迈“竹杖芒鞋轻胜马”就读得喜悦和豪迈点,可以调子略高点。但不能读成“大江东去”“老夫聊发少年狂”那样的高昂。
3、找同学示范朗读
四、重点探究、拓展
1、知人论世(介绍苏轼的经历及写本诗的背景)
2、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介绍写作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却胜似闲庭信步,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朗。
板书:无(“回首”)
3、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苏轼将归到那里呢?
苏轼的诗《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来春去,万事万物盛衰荣辱,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多了一份通透。正是因为多了一份通透,所以当大雨来临时,苏轼偏不多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他深谙“境由心成”这个道理,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还是盛衰荣辱,只要内心放平了,对于苏轼来说均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五、小结
六、作业
6.苏轼词两首学案 篇六
苏轼词两首学案
编写:何海锋 学习目标:
1、诵读吟咏,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3、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与检查(小组长课前检查)
1、朗读词三遍以上,感知词意,熟读成诵。
2、对照注释翻译全词,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
3、作者(完美课堂)。
5、写作背景(完美课堂)。
二、探讨、展示与点评 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注释说说全文大意。
2、在词的上阙中词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4、苏轼在词中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有何目的?
三、小结
四、巩固与复习
品读苏词《江 城 子 • 密州出猎 》,你从词中感悟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江 城 子 •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fā)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骑(jì)卷(juǎn)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qiǎn)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二课时
一、预习与检查(小组长课前检查)
1、朗读词三遍以上,感知词意,熟读成诵。
2、对照注释翻译全词,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
二、探讨、展示与点评 品读《定**》,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注释说说全文大意。
2、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三、小结
四、巩固与复习
品读苏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你从词中感悟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7.浅析苏轼豪放词的艺术特征 篇七
一、雄奇恢弘的境界
一曲“大江东去, 浪淘尽”一改以往靡艳风格, 冲击了北宋词坛。苏轼也自然成为了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词, 取材广阔, 气象万千, 就题材而论, 登临怀古、田园风光、农村生活、歌咏事物, 无不展示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 而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中, 也表现出了摆脱自我, 使自我融入大自然的雄奇恢弘的境界。作为苏轼雄奇恢弘境界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向来脍炙人口。苏轼在词中借凭吊古代英雄、凭吊如画江山的怀古之情来抒发自己现时的豪放之情, 使其成了千古绝唱。
苏轼议论纵横, 笔力矫健, 气势雄迈, 意境壮阔的豪放词风在其他的词中也有所体现: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既写“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宕之情, 亦抒发“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的壮志, 颇为壮观也。其《浣溪沙·有赠》抒写了“上殿云宵生羽翼, 论兵齿颊带风霜”报国立功的豪迈之情。其描述音乐的词也有豪放之作, 如《水调歌头》抒写了“轩昂勇士, 一鼓填然作气, 千里不留行”的壮伟情怀。这些词正体现了苏轼豪放词的雄奇恢弘的境界。
二、旷达飘逸的神韵
苏轼对词的贡献, 不仅仅在于丰富了词的境界, 提高了词的格调, 更在于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理趣情怀。旷达,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心胸开阔, 想得开”。旷达, 昭示着性格的豪迈阔达, 处事的落落大方, 为人的不拘小节, 顺境中不浮不骄, 逆境中泰然自若。苏轼词作中的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 以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表现人生态度的旷达
苏轼常常在词中对自己的人生做着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而思考的最终落脚点却总是通脱豁达, 是旷达对待人生波动与挫折, 是力求自我超脱, 而不是因人生不如意而轻率否定人生, 自暴自弃, 游戏人生。可以说, 苏轼在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后, 更坚定了其顽强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而所作之词, 也产生了旷达境界。
(二) 以自然山水表现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善于以清空之笔描绘宁静幽邃的景色, 并借这清幽的明净之景来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苏东坡的旷达, 不同于陶渊明的归隐, 也不同于竹林七贤的狂放, 而是在孤独苦痛的精神磨砺中铸就, 在感悟生命、融合自然、观照内心、洞悉世情后沉淀, 从而形成的成熟、从容、厚实、大气的生命状态, 这才是真正乐观豁达的“旷士”所应具备的姿态。
(三) 以农村风俗风光、劳动生活来表现融入自然的旷达
苏轼词中流露出的对农村的由衷喜爱与不胜向往之情, 本质是内心希望远离官场, 是一种借农村纯朴之美来忘却官场名利、仕途痛楚的方式, 是其融入自然的旷达情怀的写照。
(四) 用自然物象来表现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词咏物, 不但重形似, 而且重神似, 不但能写出物象, 而且能写出高远寄托和旷达情怀。苏轼词中常咏月、咏梅、咏鸿, 用这些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来表现自己的傲世独立的旷达之情。月、梅、鸿等“物象”即是自我旷达情怀的寄托。
总之, 苏轼词中表现出的旷达情怀, 真正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的地步, 从而营造出一方光洁灵秀的天地, 使人肉体和灵魂都能随着这种旷达情怀得到净化而升华。
三、豪中见悲的真情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 他的一系列豪放词是北宋豪放词派形成的重要标志,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 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也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在这些豪放词中, 透露出来的悲壮、凄凉、哀婉甚至一丝浅浅的“消极避世”的特征, 也是苏词豪放词的另一特点。
苏轼人生坎坷, 一次次的感受到“人生如梦”这个命题, 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 而是力求自我超越, 始终保持着乐观顽强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们可以想像到一个孤苦的老人, 在雨中蹒跚而行, 竹杖芒鞋真能胜过骑马吗?那只是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
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豪迈的创作风格是苏轼一生的主流, “悲”只是其中含蓄流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 这掩盖不了苏词昂扬乐观的主题。但作为苏轼豪放词的一个特征, 还是应该谈到。
参考文献
[1]程千帆, 莫砺锋.论苏轼的风格论[J].中国古典文学论丛, 1987 (5) .
8.苏轼婉约词风新论 篇八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豪放派的境界,然而从整体上讲,苏轼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很多都是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一、情深意重的悼亡词
苏轼为人,情至深,意至重,对宇宙人生万物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才气过人,内心的感情在他的笔间自然流露,让人深深地感动。最能体现这方面的是他的《江城子·记梦》,这首词是他纪念亡妻王弗而写。上片写实,苏轼与亡妻分别十年,一开始便笼罩着十分凄凉伤感的气氛。十年中,苏轼的人生又经历着几番沉浮。几度奔波,与妻子的坟墓相隔千里,想在坟前对妻子说说悲凉的心情都不能。“十年”、“千里”,时间的长久与距离的遥远既深沉了感情,又寄寓了世事沧桑的感慨。下片写梦境,梦里实现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相逢”。“小轩窗,正梳妆”是全词一片凄凉黯然氛围中一点难得的亮色,这个场景,或许是妻子生前最为熟悉的,现在生死重逢,回到温馨的从前,都已物是人非,千言万语只化作千行泪水,平常场景的描写更充满感人至深的浓厚情意。“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纵使心中有再多的蜜语甜言,此刻也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现在再也见不到“小轩窗,正梳妆”的亲人了,能看到的只有凄清月色下一座孤坟,“明月夜,短松冈”的意境甚是凄凉。以发自内心的率真语言,表达生死不渝的夫妻之情,词人敦厚的天性,仕途坎坷的身世之慨,倾注其中,沉滞深刻,感人肺腑,令人不忍卒读,凄凄惨惨戚戚也无法形容苏轼心中的悲凉。
二、缘情绮靡的咏物词
东坡的婉约词中,也不缺乏“缘情而绮靡”之作。这些词颇多传统的风采,如苏轼婉约词经典之作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不仅写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杨花喻为思妇,赋予其情思,难分写杨花还是写思妇,杨花与思妇达到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既咏物也言情。全词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正如张炎《词源》中说:“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古今!”另如咏柳的《洞仙歌》、咏红梅的《定风波》、咏石榴的《贺新郎》、咏孤鸿的《卜算子》,均借物以寓性情,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水龙吟》咏唱杨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春色三分,二分为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尽显一片幽怨缠绵。
三、清新优美的农村词
苏轼第一次把农村题材引入词中。他作于徐州任上的五首《浣溪沙》描写了农村情景,词人以亲切的态度,欢悦的心情,平易的笔调,朴素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五幅仲夏农村的风情画,又是一组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生动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田园画。“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苏轼农村词歌咏了劳动生活,表现了与农民的友谊。如“麻叶层层茼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写养蚕的劳动生活与和睦淳朴的乡村生活情趣。又如:“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買黄瓜。”写乡间随风飘落的枣花和织布的声响,在动静互见的画面上,突出了一个卖瓜人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祥和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苏轼平生景仰陶渊明,仿效他亲身参加劳动生产。在劳动生活中,苏轼发现了生活的哲理,尝到了劳动的乐趣,并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综上所述, 苏轼的婉约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以诗为词”, 拓宽了词的题材内容,“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其悼亡词情深意重、咏物词缘情绮靡、农村词清新优美,其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催海正.东坡词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
[2 施海勇.论苏轼对婉约词风的刷新[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6).
[3] 刘石.苏轼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 张想林.浅议豪放词人苏轼的婉约词风[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5).
作者简介:姜云霞,女,汉族,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基础部教师,文学硕士,副教授。
9.苏轼词作风格特点 篇九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同上】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10.《醉翁操》苏轼词作鉴赏 篇十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11.试论苏轼词创作的演变过程 篇十一
关键词:苏轼 兼济天下 矛盾 圆通
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苏轼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作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苏轼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苏轼词以其独有的资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词史上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三百余篇词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这一文学样式旧有模式的突破和创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且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后代词风。笔者就现实遭遇对苏轼词的影响及创作轨迹作如下探究。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
自杭州至密州之前,时间是从熙宁四年至元丰初年。
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当他政治上开始受挫,对他的政治命运来说,或许是不幸的开端,而对于词史来说,却是一个重大转折的前奏。
这一时期苏轼抱有很大的热情投入词的创作,不到三年的时间创作约有五十首。从题材上看,有记游、思乡、别情、民俗和怀古等。传统词以宴饮遣玩、美人艳情为主要抒写对象,苏词题材视野的开阔显示出他的创新。另外,他的词作基本上摆脱了代女子应歌的模式,侧重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还有其词作少饰雕琢,显的成熟自然。不少小词如《南歌子·观潮》、《形香子·去年相送》等,皆构思别致、清新隽永,驾驭作词的艺术技法已得心应手。例如: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赏析: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词的下阕,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下半阙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结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阙“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以景结情。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苏轼此时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短调小令,但也有慢词长调,《沁园春》寄子由、《永遇乐》寄孙巨源二词即是代表。前文文笔挥洒,叙事、描写、议论交错运用,在词中大胆地书写了自己的抱负理想;后者细腻婉转,情思绵长。跌宕神远。这可以看出苏轼作长词也身手不凡。
二、接天莲叶无穷碧
这一时期是苏轼词创作的成熟期及展延期,时间是从到密州上任一直到被贬黄州前(熙宁八年——元丰二年)。
苏轼在熙宁七年到达密州,次年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这期间作词近50首。此时苏词题材继续扩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内容。像悼亡、习武、农村生活等题材,可以说在词史上是第一次。同时词作中也出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国防和民生问题最为突出。当时北宋国力孱弱,边衅频生,辽和西夏进扰,羌人起事等。当时做为州守的苏轼,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在《南乡子》送杨元素词中表现了他非常羡慕杨氏能做一个弃笔投戎的将军。此时他渴望自己能驰骋疆场。而在《阳关曲》中,他又“恨君不取契丹首”的遗恨。他闻听茂州事件平息后,又曾满怀激情地给知城都府冯当世写寄《河满子》词,称其“西南自有长城”。同时宋朝廷内部新旧党相争加剧,新法推行过程中亦多扰民现象,密、徐二州连年水旱相继,徐州五首农村词以亲切的笔调对农村风物、农民生活和农村人物的生动描写,可以看出苏轼与农民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蝶恋花·密州上元》及《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词等都是写节日游乐的。
这一时期苏轼豪放词的出现震惊了词坛,最初的词作中有些词作中已经露出豪放气韵,此时统首豪壮的高唱以胜利的姿态呈现出来,给当时婉约派一统天下的词坛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风。如: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斍致訑的恶星天狼!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
此期创作为苏轼词的高峰期,篇篇出奇,时间从元丰二年到元丰八年。
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收入狱,神宗爱惜他的才华,并没有将他处死,而是把他贬到黄州。这一重大的政治挫折使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大的收获。这几年,苏轼对词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势头,仅仅有编年的词就有八十多首。他在黄州《与陈季常书》谈到:“日进新作甚多,篇篇皆奇。”此时苏轼对于词的体制、谱式、声韵等皆已驾熟就轻,通而能变。在内容上从侧重民生、世俗生活等转向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传统士大夫人格的超越。宦海的风波,疾苦的生活,对佛老的习染,使他更深一层的去思辨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的。借以丰富扩张了自己的心灵,构建新的人生机制和人生态度。他摒弃了儒家思想中传统的“兼济”和“独善”的普通涵意,追求无论穷达皆澄明、独立的自由人格理想。
初到黄州时他未免痛苦彷徨,把自己比作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但不久就“解庄生天籁”,又能“忘却营营”,不拘于利害之途,看穿忧患之虑,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他的心仿佛是行驶在平静的水面上的一叶扁舟,生命之舵掌控在自己手里。例如: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惊破起调的“穿林打叶“之音,显示这来袭的风雨具何等声势!但从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处)道上现身的词人,却“竹杖芒鞋”、吟啸而来,表现着怎样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谁怕”一语的反问,因了“莫听”、“何妨”的衬映,显得气度从容人,由此展出披蓑烟雨的隐逸之思,就更有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
同样的面对风雨,既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随遇而安,而是用超然的态度,以平常心对待,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光彩让苦难变得黯然无色,苦难是更大的磨砺,而豁达乐观,荣辱不惊也是一种养身之道吧?同样的面对风雨,他没有做骑墙派,坚持了自己的人格和心志,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功名,而是处穷而不忘兼济天下之志。光明磊落,一世坦荡,他更能积极处世,超然物外,旷达乐观,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样是面对风雨,他能够埋首沉心,和诗词歌赋相依为命,一面体验着“诗能穷人”的尴尬处境,一面又轩昂着“诗穷而后工”的独特感受,这样独特的人生价值观,是他的灵魂和气度,是他的气骨和诗胆。所以,千年之后,他的丰富和深沉,天真和质朴仍如封存的醇酒,浓香醉人!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
此期是苏轼思想的交汇时期,时间是自哲宗元祐元年到苏轼去世。
一方面他在任上,不得不面对实际生活,处理政事,应酬世务,作为一种对在黄州时的补偿;另一方面,他总是不合时宜,需要排解烦恼,自我解脱。在密州徐州时期对社会事务的关照,黄州时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这个时期表现为两者的撞击,或者是“执著”与“超脱”的交融。矛盾的两方面,苏轼能够把他们巧妙的统一起来,因为苏轼兼受儒、道、佛诸家思想的熏染,达到圆通处世之境。如《临江仙·送钱穆父》,写其“惆怅孤帆连夜发”的惆怅意绪,一写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旷达情怀,体现了他虽遭坎坷却安之若素的旷达情怀。再如: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着于友情,读来毫无颓唐、消极之感,但觉气势恢宏,荡气回肠。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在杭的游赏活动。结尾几句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二人的友情。此词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深厚的情意,气势雄放,意境浑然。郑文焯《手披苏轼乐府》说,此词“云锦成章,天衣无缝”,“从至情中流出,不假熨贴之工”,这一评语正道出了本词的特色。词人那超旷的心态,那交织着人生矛盾的悲慨和发扬蹈厉的豪情,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
苦难是一笔财富,正是因为苏轼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挫折,才使他的词有了质的飞跃,谱写了如此壮美的篇章。苏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林语堂说得最精彩:“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一个创意画家,一个酒仙,一个小丑,但这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也许正是一蓑风雨,铸就了一个旷世奇才,一个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一个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一个有一派刚直不屈执著风节的政客、一个有着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的智者,和一个有着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善良心肠的天真稚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苦难,顿悟之后才有如此旷达。权力在握时,他要应对世务,“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也正是因为被贬,所以使他更有机会接近百姓,了解他们的苦难,他也就更珍惜为官时多为民办实事。而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是被贬时所做,当一个人能够有时间与自己的内心相对,真正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然后把自己寄情于山水自然之中,一种旷达与超脱也就应运而生了。把这种真实的个人情怀写进词作中,使之拥有更久远的生命。苏轼词的演变过程也是随着他个人体验变化的创作过程,文学创作的生命力也就在这不断创新中。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宋词[M].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12.浅谈苏轼对拓宽词境的贡献 篇十二
苏轼面对当时宋词“质轻”“径狭”的状况,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词体革新的实践。
一、抒情主人公的“我”转为男性
在苏轼之前,词中的“我”多指女性抒情主人公,抒发的是千篇一律的柔媚之情。在苏轼的词中很多地方都在抒发男性主人公的情怀,且无不鲜明地呈现出他的个性特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的“我”,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出一种苦闷之中善于自我排解的旷达情怀。词以月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在处境不顺遂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和对同胞手足子由的深挚感情。
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在被贬黄州仕途失意之际,夜游赤壁之时,面对滔滔江水和故垒,感慨万千,由此联想到周瑜的丰功伟绩、英雄年少,而自己一事无成,人生如梦。词中的“我”是苏轼自己的真实写照。
再看《点绛唇》上片:“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词中说与“我”为伴的只有“明月清风”,闲适中透着男主人公的孤寂之感。张扬个性,写我独有之怀抱。这正是苏轼以后之宋词区别于泯灭个性、多写男欢女爱之共我的唐、五代词的根本所在。
二、抒发豪迈、旷放之情
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主要写男欢女爱,相思别离,题材狭窄。词人囿于“诗庄词媚”的观念,诗词分疆而治。苏轼突破这种传统观念,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他都用词来表达。苏轼有意以自己新人耳目之作,力矫柳永的轻软,以豪放为主要风格。
苏词中境界最为雄奇阔大的,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展现出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战的故垒和当年风云一时的豪杰。雄奇壮丽的江山与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相辉映,意境阔大,气象恢弘,横放杰出,堪称超群盖世,前无古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以开阔豁达的胸襟、雄放激昂的言辞谱写了这曲震撼人心的“古今绝唱”。全词搏动着豪迈的精神气魄,为宋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再回到《水调歌头》,词的上片把酒问月,开端两句,笔势突兀,破空而来,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接着,时而欲乘风高举,时而又留恋人间,实际是以月为喻,表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向往和对党派纷争政局的恐惧。词的内容丰富,感情跌宕起伏,笔势大开大阖,意境博大精深。这首词在曲折淋漓地抒写中秋望月所产生的纷繁思绪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苏轼豪放、达观的襟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直抒抱负的得意之作。“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的上片写出猎,夸示自己的英雄气概;下片写作者的政治抱负,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让他到边塞上去杀敌立功。这首词形象、勇武,一腔热血豪情,充分表现出苏词放纵遒劲的艺术特色。就连苏轼本人对这首词也颇感得意,认为是“无柳七郎风味”,“自是一家”。
三、景物多为雄丽的江山,并富于人物个性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全词虽以主要篇幅写赤壁景色和周瑜气概,但主旨并不在于追念赤壁的历史,而是借古人古事来感叹自己的失意、报国无门,并用以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词人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苏轼很自然地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时间之水,淹没了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了,就像被江水带走的泥沙一样,无影无踪。真正能经得起历史考验、在历史长河中巍然屹立的又有几个呢?词一开头,就显出气魄的宏伟,感情的激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用生动而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个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很明显,作者是在用景物衬托人物。这一雄奇壮丽的景色与当年的风流人物一样,卓越超凡,充溢着一股催人奋进的阳刚之气。他把豪放的主观情绪渗透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因而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再如《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词的上片写作者同伯固一起游庐山的所见所感。“我梦”两句突兀而起,想落天外,神气极旺。千顷白浪翻空摇舞,一叶扁舟,徜徉在这云水之间,显得那么从容自若。“觉来”二字实现了画面的转换,把人们带入了庐山胜景:望中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而起,好一派动人心魄的壮景。然而正当苏轼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天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坎坷的现实中来。
13.人教必修四《苏轼词两首》教案 篇十三
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安徽省无为牛埠中学
授课教师:黄小三
职称:中学二级
授课年级、学科:高一 语文
课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④《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无为牛埠中学
黄小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分析豪壮的景物、英武的人物,深入品位作者深沉的情感。3.感受苏轼的旷达豪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比较阅读,认识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的不同特点,感受两种词风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豪壮的景物、英武的人物,深入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比较阅读,感受不同词风的魅力。
【教学难点】
解读“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领会苏轼旷达的胸襟。【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想】
先诵读全词,感知内容;再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领略豪壮宏伟的景象,扣住作者着意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最后比较阅读,体会豪放与婉约的不同词风,进而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今宵酒醒”后的凄凉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孤独。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与《雨霖铃》风格迥然不同的词作,这就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出示投影(词作),教师范背。2.学生齐读。(板书课题)
三、鉴赏分析
1.由题材类别引出鉴赏思路。
由题目“赤壁怀古”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古词,通常怀古词的写法,都是作者因眼前的景物,进而联想到相关的历史人事,从而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感慨。
(出示投影)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怀
2.欣赏“观眼前之景”部分
(1)速读上阕,讨论:上阕是不是写了眼前之景?眼前之景有什么特点?找出最能反映眼前之景特点的句子并加以鉴赏。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明确:
上阕的确写了眼前之景,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词中的一个短语加以概括:江山如画。最能反映眼前景物特点的句子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几句中的动词非常具有表现力。“穿”写出了山崖高耸入云的态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雪浪的汹涌,形象真切。
这几句中形容词用得也很好,“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惊”写巨浪声势。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好地把握了上阕写景的句子,在上阕中,作者营造了壮阔雄浑的意境。
(出示投影)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讨论探究。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①“惊涛拍岸”一句,在黄庭坚抄录的版本里,写成了“惊涛裂岸”,请问是用“拍”好还是用“裂”好?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以下观点:
“裂”显得更有气势,更具表现力。
“拍”有拟人色彩,好像江水也富有感情,在拍打着江岸。“拍”使得画面活泼,具有动态美。
“裂”与“惊”更能相配,是“惊涛”就应“裂岸”。“拍”有美感,而“裂”只能给人有恐怖感。…….……
教师小结:同学们有的从词语的表现力,有的从修辞,有的从上下文关系,有的从美学方面,多角度地探讨了“拍”与“裂”的不同。你们思考的每一个角度都是对的,都值得肯定。既然两种版本都能流传到今天,本身就说明了它们各有千秋。
②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地震引发海啸,掀起了巨浪。这能不能用“惊涛拍岸”来形容?
讨论明确:海啸引发巨浪,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是人类的灾难,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因此不能用“惊涛拍岸”来形容。
(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问题。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应合理地加以引导,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诵读这几句写景的句子,要求读出壮美之势。3.欣赏“思历史人事”部分
(1)下阕有没有对历史人事的联想?上阕哪一句话将眼前之景与历史人事串联起来?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一时”指的是三国时期,“一时多少豪杰”,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个豪杰?(让学生一人回答一个)(3)三国豪杰层出不穷。那么,苏轼想到的又是谁?(明确:周瑜)讨论:作者苏轼联想到周瑜的哪些事情?分别写出了周瑜的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明确后,出示投影)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年轻有为
三国周郎
羽扇纶巾
儒雅潇洒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4)齐读描写周瑜的部分,要求读出韵味。
诵读指导:“遥想”一句,应读出穿越时空之感,“羽扇纶巾”一句,要读出周瑜的儒雅之势,“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要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
4.欣赏“抒一己之怀”部分
(1)思考:三国那么多英雄,苏轼为什么只想到周瑜,而不是其他人,比如曹操,刘备,诸葛亮?
(学生思考、讨论后,出示有关写作背景的投影)
教师小结:看看人家想想咱。作者想到周瑜实际上是将自己与周瑜进行比较,以周瑜的建功立业来衬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下面我们就来多方面地比较一下,体会作者的失意之情。(出示二者比较的投影)(2)齐读抒怀部分,看看苏轼是不是仅仅抒发了失意之情? ①找出表现苏轼失意情怀的词句。(学生讨论后,出示投影)人生如梦
多情、笑
一尊还酹江月
②讨论:除了失意之外,还有没有表现苏轼其他的什么情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以下观点供教师参考:
观点一:我觉得作者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的人生态度有些消极,充满了怅惘和伤感。
观点二:我不认为作者是消极的。虽然在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没有想到隐退或表现及时行乐的情绪。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但并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积极用世的精神。
观点三:我觉得这正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在《水调歌头》里,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既然月亮都有阴晴圆缺,那么人的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
教师小结: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在这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来敬给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够迅速地从怅惘失意中解脱出来,表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5.集体诵读全词,完成背诵。
四、比较阅读,巩固提高(投影,学生讨论)
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的不同风格。
五、总结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写景
壮美
思人
风流
抒怀
【苏轼词分析总结】推荐阅读:
论苏轼黄州词01-01
苏轼词两首说课06-22
菩萨蛮苏轼词作鉴赏12-21
苏轼词的婉约风格的论文06-21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词作鉴赏11-09
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06-22
苏轼江城子07-09
苏轼作文素材08-28
与苏轼相遇09-14
苏轼的宋词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