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线代总结公式(共10篇)
1.考研线代总结公式 篇一
2013考研数学线代核心考点解析
在考研数学考试中,线性代数占总分值的22%,约34分,以2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2个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虽然线性代数的考点众多,但要把这5个题目的分值完全收入囊中,需要进行重点题型重点突破。
专家们深入研究了硕士教育对于考生数学素养的要求,总结出考研数学线性代数考试考查概率极高的四个核心考点,供备考者复习参考。
矩阵的秩
矩阵是解决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有力工具,矩阵也是化简二次型的方便工具。矩阵理论是线性代数的重点内容,熟悉掌握了矩阵的相关性质与内容,利用其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就变得简单易行。正因为矩阵理论在整个线性代数中的重要作用,使它变为考试考查的重点。矩阵由那么多元素组成,每一个元素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的核心或主角是它的秩!
通过几十年考研考试命题,命题老师对题目的形式在不断地完善,这也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处理理论之间的关系,能变通地解答题目。例如对矩阵秩的理解,对矩阵的秩与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对矩阵等价与向量组等价之间区别的理解,对矩阵的秩与方程组的解之间关系的掌握,对含参数的矩阵的处理以及反问题的解决能力等,都需要在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地看问题,及时总结结论。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在将矩阵对角化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也是将二次型标准化、规范化的便捷方式,故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也是考查重点。对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须理清其相互关系,也须能根据一些矩阵的特殊性求得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如根据矩阵各行元素之和为3能够判断3是其一个特征值,元素均为1的列向量是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会处理含参数的情况。
线性方程组求解
对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总是通过矩阵来处理,含参数的方程组是考查的重点,对方程组解的结构及有解的条件须熟悉。例如20第20题(数学二为22题),已经三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存在2个不同的解,求其中的参数并求方程组的通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参数!而所有信息完全隐含在“AX=b存在2个不同的解”这句话中。由此可以得到齐次方程组有非0解,系数矩阵降秩,行列式为0,可求得矩阵中的参数;非齐次方程组有解故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同秩可确定唯一参数及b中的参数。至于确定参数后再求解非齐次方程组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二次型标准化与正定判断
二次型的标准化与矩阵对角化紧密相连,即与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紧密联系。这里需要掌握一些处理含参数矩阵的方法以便运算中节省时间!正定二次型有很优秀的性质,但毕竟这是一类特殊矩阵,判断一个矩阵是否属于这个特殊类,可以使用正定矩阵的几个充要条件,例如二次型矩阵的特征值是否全大于0,顺序主子式是否均大于0等,但前者更常用一些。
这四个考点可以说是考试的重点考查对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重点题型复习,争取达到线代满分!
。
2.考研数学冲刺阶段线代备考建议 篇二
在线性代数的学习上,同学们经常走两个极端,有一部分同学感觉线性代数这部分是比较好掌握的,也有一部分同学感觉这部分难度比较大,这个跟线性代数本身的特点应该说是紧密相连的。专家分析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是系统,前后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概念性很强,对于抽象性与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题型比较固定。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线性代数的前后联系的这样一些关键点,把知识连贯起来,我们就会发现,掌握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线性代数,大家可以分成三大块内容来学习。第一部分,行列式和矩阵,是线性代数的基础部分,另外两部分,一部分是向量和线性方程组,还有一部分是特征向量与二次型,对于二次型,可以看作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方面,二次型和对称矩阵构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其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对称矩阵的对角型来讨论。所以后面的内容又联系上前面的东西。把前面的基础打牢,后面的知识自然就掌握了。
由于线性代数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很难在某一单独的章考一个题,把线性方程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等都可以列在一起出题。所以大家复习线性代数一定要有一个整体感。要总结一下每一章所出现的主要题型,练熟,要重题型不重技巧;重知识点不重习题数量。复习时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尽量熟记各章节定理,尤其是矩阵秩相关的定理推论较多,而证明题往往用的多,一定要记清楚,切不可混淆。向量组线性相关性是难点,要理解记忆各条定理,理清其中关系,多做题巩固知识点。特征向量与二次型虽不难,但年年必考,计算能力要跟上,多做题才能提高正确率。多做一些基本题来巩固基本知识。注重分析概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希望以上这些建议对备考研究生的朋友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3.考研线代总结公式 篇三
》考研数学线性代数从内容上看纵横交错,前后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相互渗透,因此解题方法灵活多变,根据考研专家多年来对考研数学命题的分析发现,线性代数的命题重点,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注重外,还偏向于知识点的衔接与转换。
举例来说,设A是m×n矩阵,B是n×s矩阵,且AB=0,那么用分块矩阵可知B的列向量都是齐次方程组Ax=0的解,再根据基础解系的理论以及矩阵的秩与向量组秩的关系,可以有r(B)≤n-r(A)即r(A)+r(B)≤n,进而可求矩阵A或B中的一些参数。
再如,若A是n阶矩阵可以相似对角化,那么,用分块矩阵处理P-1AP=∧可知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P就是由A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所构成,再由特征向量与基础解系间的联系可知此时若λi是ni重特征值,则齐次方程组(λiE-A)x=0的基础解系由ni个解向量组成,进而可知秩r(λiE-A)=n-ni,那么,如果A不能相似对角化,则A的特征值必有重根且有特征值λi使秩r(λiE-A)
又比如,对于n阶行列式我们知道:若|A|=0,则Ax=0必有非零解,而Ax=b没有惟一解(可能有无穷多解,也可能无解),而当|A|≠0时,可用克莱姆法则求Ax=b的惟一解;可用|A|证明矩阵A是否可逆,并在可逆时通过伴随矩阵来求A-1;对于n个n维向量α1,α2,……αn可以利用行列式|A|=|α1α2……αn|是否为零来判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矩阵A的秩r(A)是用A中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来定义的,若r(A)
凡此种种,正是因为线性代数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数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就较大,同学们整理时要注重串联、衔接与转换。复习时应当常问自己做得对不对?再问做得好不好?只有不断地归纳总结,努力搞清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接口与切入点多了,熟悉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
4.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 篇四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以下是“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01、余子式与代数余子式 a11a12a13(1)设三阶行列式D=a21a22a23,则
a31a32a33①元素a11,a12,a13的余子式分别为:M11=
a22a23a32a33,M12=
a21a23a31a33,M13=
a22a23a32a33a21a22a31a32
对M11的解释:划掉第1行、第1列,剩下的就是一个二阶行列式行列式即元素a11的余子式M11。其他元素的余子式以此类推。
②元素a11,a12,a13的代数余子式分别为:A11=(-1)1+1M11 ,A12=(-1)1+2M12 , A13=(-1)1+3M13 . 对Aij的解释(i表示第i行,j表示第j列):Aij=(-1)i+j M ij . (N阶行列式以此类推)
(2)填空题求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时,最好写原式。比如说,作业P1第1题:
M31=
0403,A31=(-1)3+1
0403
(3)例题:课本P8、课本P21-27、作业P1第1题、作业P1第3题
02、主对角线 一个n阶方阵的主对角线,是所有第k行第k列元素的全体,k=1, 2, 3? n,即从左上到右下 的一条斜线。与之相对应的称为副对角线或次对角线,即从右上到左下的一条斜线。
03、转置行列式
即元素aij与元素aji的位置对调(i表示第i行,j表示第j列),比如说,a12与a21的位置对调、a35与a53的位置对调。
- 2 -
04、行列式的性质 详见课本P5-8(性质1.1.1~ 1.1.7) 其中,性质1.1.7可以归纳为这个:
? A ,i=k,ai1Ak1+ai2Ak2+ ? +ainAkn= ? (i表示第i行,k表示第k列)
? 0 ,i?k熟练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可以迅速的简化行列式,方便计算。 例题:作业P1第2题
05、计算行列式 (1)计算二阶行列式
a11a12a21a22a11a12a21a22:
①方法(首选):
a11a12a21a22=a11a22-a12a21(即,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左下角)
②方法:=a11A11+a12A12=a11a22-a12a21
例题:课本P14
a11a12a13(2)计算三阶行列式a21a22a23:
a31a32a33a11a12a13a21a22a23=a11A11+a12A12+a13A13=a11(-1)1+1M11 +a12(-1)1+2M12 +a13(-1)1+3M13 a31a32a33N阶行列式的计算以此类推。通常先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对行列式进行转化,0元素较多时方便计算.(r是row,即行。c是column,即列)
例题:课本P5、课本P9、课本P14、作业P1第4题、作业P2第3小题
(3)n阶上三角行列式(0元素全在左下角)与n阶下三角行列式(0元素全在右上角):
D=a11a22?ann(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 例题:课本P10、作业P3第4小题
有的题可以通过“从第二行起,将各行的元素对应加到第一行”转化成上三角行列式 例题:课本P11
- 3 -
(4)范德蒙行列式:详见课本P12-13
(5)有的题可以通过“从第二行起,将各行的元素对应加到第一行”提取出“公因式”,得到
元素全为1的一行,方便化简行列式。 例题:作业P2第1小题、作业P2第2小题
06、矩阵中未写出的元素 课本P48下面有注明,矩阵中未写出的元素都为0
07、几类特殊的方阵 详见课本P30-32
(1)上(下)三角矩阵:类似上(下)三角行列式 (2)对角矩阵:除了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他元素都为0 (3)数量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相同 (4)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记作O
(5)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1,其他元素全为0,记作E或En (其行列式的值为1)
08、矩阵的运算规则 (1)矩阵的加法(同型的矩阵才能相加减,同型,即矩阵A的行数与矩阵B的行数相同;
矩阵A的列数与矩阵B的列数也相同): ①课本P32“A+B”、“A-B” ②加法交换律:A+B=B+A
③加法结合律:A+(B+C)=(A+B)+C (2)矩阵的乘法(基本规则详见课本P34阴影):
①数与矩阵的乘法: I.课本P33“kA”
II.kA=knA(因为kA只等于用数k乘以矩阵A的一行或一列后得到的矩阵的行列式) ②同阶矩阵相乘(高中理科数学选修矩阵基础):
?a11a12??b11b12??a11b11?a12b21a11b12?a12b22???a21a22??×??b21b22??=??a21b11?a22b21a21b12?a22b22?? ???????AB?描述:令左边的矩阵为①,令右边的矩阵为②,令计算得到的矩阵为??CD??,则
??
- 4 -
A的值为:①中第1行的每个元素分别乘以②中第1列的每个元素,并将它们相加。
即A=a11×b11+a12×b21
B的值为:①中第1行的`每个元素分别乘以②中第2列的每个元素,并将它们相加。
即B=a11×b12+a12×b22
C的值为:①中第2行的每个元素分别乘以②中第1列的每个元素,并将它们相加。
即C=a21×b11+a22×b21
D的值为:①中第2行的每个元素分别乘以②中第2列的每个元素,并将它们相加。
即D=a21×b12+a22×b22.
?a11a12a13??b11b12b13??a11b11?a12b21?a13b31a11b12?a12b22?a13b32a11b13?a12b23?a13b33???????a21a22a23b21b22b23a21b11?a22b21?a23b31a21b12?a22b22?a23b32a21b13?a22b23?a23b33×=?????? ?a31a32a33??b31b32b33??a31b11?a32b21?a33b31a31b12?a32b22?a33b32a31b13?a32b23?a33b33????????A?描述:令左边的矩阵为①,令右边的矩阵为②,令计算得到的矩阵为?D?G?BEHC??F?,则 I??A的值为:①中第1行的每个元素分别乘以②中第1列的每个元素,并将它们相加。
即A=a11×b11+a12×b21+a13×b31
B、C、D、E、F、G、H、I的值的求法与A类似。
③数乘结合律:k(lA)=(kl)A ,(kA)B=A(kB)=k(AB) ④数乘分配律:(k+l)A=kA+lA ,k(A+B)=kA+kB ⑤乘法结合律:(AB)C=A(BC)
⑥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C+BC ⑦需注意的:
I.课本P34例题两个不等于零的矩阵的乘积可以是零矩阵 II.课本P34例题数乘的消去律、交换律不成立
III.一般来讲,(AB)k ≠ A k B k,因为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
IV.课本P40习题第2题:(A+B)2不一定等于A2+2AB+B2 ,(A+B)2不一定等于A2+2AB+B2,(A+B)(A-B)不一定等于A2-B2 . 当AB=BA时,以上三个等式均成立 (3)矩阵的转置运算规律:
① (AT )T=A ② (A±B)T=A T±B T ③ (kA)T=kAT ④ (AB)T=B TAT
★ 代赠,代赠李商隐,代赠的意思,代赠赏析
★ 代别情人,代别情人李白,代别情人的意思,代别情人赏析
★ 线代复习以“纲”为本抓住考题重难点
★ 高考作文i范文
★ I作文
★ 代边将,代边将贾岛,代边将的意思,代边将赏析
★ 咏竹诗,咏竹诗谢?I,咏竹诗的意思,咏竹诗赏析
★ 代赠 李商隐
★ 货代工作总结
5.i是什么意思线代 篇五
1、每一个线性空间都有一个基。
2、对一个 n 行 n 列的非零矩阵 A,如果存在一个矩阵 B 使 AB = BA =E(E是单位矩阵),则 A 为非奇异矩阵(或称可逆矩阵),B为A的逆阵。
3、矩阵非奇异(可逆)当且仅当它的行列式不为零。
4、矩阵非奇异当且仅当它代表的.线性变换是个自同构。
5、矩阵半正定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特征值大于或等于零。
6、矩阵正定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特征值都大于零。
7、解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法则。
6.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公式 篇六
2、瞬时速度:当△t→0时,v=△x/△t,方向为那一时刻的运动方向
3、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4、a(速度变化率)=(V1-V0)/△t 以下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5、V1=V0+at
6、X=Vot+1/2at2
7、V2-v02=2ax
8、X=(V0+V)*t/2
9、△x=a(T的平方)
10、平均速度=(初速度加末速度的和)除以2
11、V(中间时刻)=平均速度
12、V(中间路程)=([初速度的平方加末速度的平方的和]除以2)]再开方
13、只适用于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公式:
(1)V1:V2:V3:…:Vn=1:2:3:…:n(2)[第n秒位移之比]X1:X2:X3:…:Xn=1:3:5:…(2n-1)(3)[前n秒位移之比]X1:X2:X3:…:Xn=1:4:9:…:n的平方
7.页码问题公式总结 篇七
二、已知一本N页的书中,求某个数字出现多少次;
三、已知一本N页的书中,求含有某个数字的页码有多少页
1.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270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115 用了2个1 和1个5共3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A.117 B.126 C.127 D.189 方法一:l--9 是只有9个数字,10--99 是2*90 =180个数字,那么剩下270-9-180= 81,剩下81/3 = 27页,则这本书是99+27-1=126 页。
方法二:假设这个页数是A页,则有A 个个位数,每个页码除了1--9,其他都有十位数,则有A-9个十位数,同理:有A-99个百位数。则:A+(A-9)+(A-99)=270 3A-110+2=270 3A=378,A=126 方法三:公式法:公式:一本书用了N个数字,求有多少页:N/3+36。270/3 +36=126。
2.一本小说的页码,在排版时必须用2211 个数码。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A.773 B.774 C.775 D.776 解析:代入公式:N/3+36=737+36=773 .王先生在编一本书,其页数需要用6869 个字,问这本书具体是多少页? A.1999 B.9999 C.1994 D.1995 方法一:假设这个页数是A页,则:A+(A-9)+(A-99)+(A-999)=6869,求出A=1994 方法二:6869>2889,所以,把所有的数字看作是4位数字,不足4位的添O补足4位,l , 2 , 3 , „ 9 记为0001 , 0002 , 0003 ,..0009 这样增加了3 * 9 = 27 个0 10 , 11 , 12 , „ 99 记为0010 , 0011 , 0012,..0099 增加了180 个0 100 , 101,„ 999 记为0100 , 0101,„ 0999 增加了900 个O(6869+27+180+900)/4 =1994
总结:一本书排版时用了N个数字,求这本书有多少页,N<2889时,用公式:N/3+36;N>2889时,用添加0计算。
4.在1-5000 页中,出现过多少次数字3 ?
解析:每十个数里的个位上有一个3,5000个数就有5000/10=500个3,每一百个数里的十位上会有30到39,10个3,所以(5000/100)乘10=500个3,每一千个数里的百位上会有300到399,100个3所以(5000/1000)乘100=500个3,在千位上的3就有3000到3999,1000个3,所以500+500+500+1000=2500个3
5.一本书有4000 页,问数字1 在这本书里出现了多少次? 解析:我们看4000分为千,百,十,个四个数字位置
千位是1 的情况:那么百、十、个三个位置的选择数字的范围是0--9 共计10个数字。就是10*10*10=1000 百位是1 的情况,千位是(0 , 1 , 2 , 3)4个数字可以选择。十位,个位还是0--9,10个数字可以选择即4*l0*10=400 十位和个位都跟百位一样。那么答案就是1000+400*3=2200
总结:因为在页码1-99 中,l、2、3、4、5、6、7、8、9 均会出现20 次;在页码100-999 中,l、2、3、4、5、6、7、8、9 均会出现20*9+100次。
上面两题均可以用公式,关于含“1”的页数问题,总结出的公式就是:总页数的1/10 乘以(数字位-1),再加上10 的(数字位数-l)次方。如三位数:总页数的1 / 10 乘以(3 一l)+ 1O 的(3-1)次方 四位数:总页数的l / 10 乘以(4 一l)+ 10 的(4-l)次方
那么第4题:(5000/10)*3+1000=2500;第5题:(4000/10)*3+1000=2200 6.在1-5000页中,含3的页数有是多少? 在页码1-99中,数字3出现了20次,即有19个含3的页码(33页要去掉一次);在页码100-999 中,分两种情况考虑:(1)首位数字是3,那么,后面两位就不用管了,一共有含3的页码100页;(2)首位数字不是3,那么必须考虑后两位数字含3,而前面知道,1-99中,有19个含3的页码,由于首位数字这时有l、2、4、5、6、7、8、9 这么8种可能性,所以应该是19 * 8个含3的页码。
本题,在1-999中,含3的页码一共19+19*8+100=19*9+100页;再引申到1000-5000,也分两种情况:(l)千位是3,则有1000页:(2)千位不是3,则只可能是l、2、4,只考虑后3位,有(19*9+l00)*3 个含3 的页码。所以,合计是:19 * 9 + 100 +(19 * 9 + 100)* 3 + 1000 =2084 页 7.99999 中含有多少个带9 的页面?
答案是40951,排列组合学的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可以牢记公式: [(19*9+100)*9+1000]*9+10000=40951
规律很简单:19*9+100,代表l-999里含l、2、3、4、5、6、7、8、9 的页码数;
(19*9+100)*9+1000,代表1-9999 里含l、2、3、4、5、6、7、8、9 的页码数; [(19*9+100)*9+1000]*9+10000,代表l-99999 里含l、2、3、4、5、6、7、8、9 的页码数。
2位数是19页,然后每多一位数就乘以9,再加上10的N次方,N=位数减1。8.一本300页的书中含“l”的有多少页? 19*2+100=138页
9.将所有自然数,从1 开始一次写下去得到:***13„ „,试确定第206786 个位置上出现的数字? A.3 B.0 C.7 D.4 解析:
方法一:9999*4<10000*4=40000<206786<99999*5,那么肯定是5位数了。
l , 2 , 3 , „ 9 记位00001 , 00002 , 00003 ,..00009 这样增加了4 * 9 = 36 个0 10 , 11 , 12 , „ 99 记为00010 , 00011 , 00012,..00099 增加了270 个0 100 , 101,„ 999 记为00100 ,00101,„ 00999 增加了1800 个O 1000,1001,„ ,9999记为01000 ,01010,„ 09999 增加了9000 个O(206786+36+270+1800+9000)/5 =217892/5=43578余2, 说明206788 位置上的数就是第43579 的第2个数字3 方法二
设有A页,那么:A+(A-9)+(A-99)+(A-999)+(A-9999)=206788 5A-(9+99+999+9999)=206786 A=43578余数是2 说明206786 位置上的数就是第43579 的第2个数字3
10、一本小说的页码,在印刷时必须用1989个铅字,在这一本书的页码中数字1出现多少次?
解析:共有1989/3+36=699 页。
即出现:(700/10)*(3-1)+100=240次
11.印刷一本书用了1992个数字,在这本书中出现数字2的页码有多少页?
8.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篇八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电磁感应定律公式
1、电磁感应定律最基本的公式是e=-n(dΦ)/(dt)
(1)在时域上表达式为e(t)=-n(dΦ)/(dt),其中e是时间t的函数
(2)在复频域上表达式为E=-jwnΦ,加粗的表示相量
(3)如果只看大小|E|=n|-(dΦ)/(dt)|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角A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Δ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3.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规律总结]处理图象问题,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分析:一要看坐标轴表示什么物理量;二要看具体的图线,它反映了物理量的状态或变化;三要看斜率,斜率是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往往有较丰富的物理意义;四要看图象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它反映的是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物理量的状态;五要看面积,如果纵轴表示的物理量与横轴表示的物理量的乘积,与某个的物理量的定义相符合,则面积有意义,否则没有意义;六要看(多个图象)交点.
4、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
关于电磁感应电路的分析思路其步骤可归纳为“一源、二感、三电”,具体操作为:
对于电磁感应电路的一般分析思路是:先电后力,具体方法如下:
①先做“源”的分析:分析出电路中由电磁感应所产生的,并求出电源的和电源的。在电磁感应中要明确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相当于,其他部分为。接着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在电源(导体)内部,电流由(低电势)流向电源的(高电势),在外部由正极流向负极。
②再做路的分析:分析电路的结构,画出,弄清电路的,再结合闭合
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求出相关部分的,以便计算。
③然后做力的分析:分离力学研究对象(通常是电路中的杆或线圈)的受力分析,特别要
注意力与力的分析。
④接着运动状态的分析:根据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确定物体的。
⑤最后做能量的分析:找出电路中能量的部分结构和电路中能量部分的结构,然后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建立等式关系.
9.高一数学公式总结 篇九
高一数学公式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_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_h斜棱柱侧面积s=c_h
正棱锥侧面积s=1/2c_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_r2
圆柱侧面积s=c_h=2pi_h圆锥侧面积s=1/2_c_l=pi_r_l
弧长公式l=a_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_l_r
锥体体积公式v=1/3_s_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_pi_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_h圆柱体v=pi_r2h
<<<返回目录
高一和差化积公式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返回目录
高一某些数列前n项和公式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
<<<返回目录
高一圆的公式
1、圆体积=4/3(pi)(r^3)
2、面积=(pi)(r^2)
3、周长=2(pi)r
4、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a,b)是圆心坐标】
5、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
<<<返回目录
高一数学椭圆公式
1、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2、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3、椭圆面积公式:s=πab
4、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10.线代diag是什么意思 篇十
判断相似矩阵的必要条件
设有n阶矩阵A和B,若A和B相似(A∽B),则有:
1、A的特征值与B的特征值相同——λ(A)=λ(B),特别地,λ(A)=λ(Λ),Λ为A的对角矩阵;
2、A的特征多项式与B的特征多项式相同——|λE-A|=|λE-B|;
【考研线代总结公式】推荐阅读:
考研培训总结10-05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10-01
考研数学总结笔记11-27
考研经验总结之考研资料及复习安排07-18
考研论说文总结07-02
考研生物多选题总结07-22
考研英语词汇总结07-22
总结考研高分经验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