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情况汇报

2024-12-25

智慧城市情况汇报(精选10篇)

1.智慧城市情况汇报 篇一

根据吉办字[]80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局创新工作“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念: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模式,20我局牵头组织实施“智慧城市”项目。该项目通过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规格建立智慧型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高效率推进智慧城市的示范作用,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

二、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为2014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计划2014年完成投资15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设计方案招标。

三、工作建议: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管的外延,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综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的新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于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规格建立智慧型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高效率推进智慧城市的示范作用,创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该项目在我市属于新建项目。领先于其他城市的“数字化城市”项目。要完全按照住建部的模式完成智慧城市建设,应在明确我县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分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做好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加大项目建设配套建设投入。

2.智慧城市情况汇报 篇二

一、基本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是指通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我市自2011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改变行政分割、管理分治、资源分散的局面。重视统筹设计整体规划,编制了《咸阳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注重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惠民城市试点、信息消费城市试点等与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全面融合,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通过建设咸阳市政府“政务云”,建成共享信息平台,杜绝了重复建设和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强力推进了资源整合。积极实施 “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通过群众办事“一站通”、便民服务“一号通”、智慧医疗和惠民资金“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掌上咸阳“一点通”、无线城市“一网通”切实解决群众需求,服务咸阳社会发展。在西部率先启动“互联网+”计划,全面开展城市信息融合,建成了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咸阳市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并在智慧医疗、智慧税管、智慧安监、智慧气象等重点领域试点大数据分析应用,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能力。通过七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创造了信息化建设的“咸阳模式”,赢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一)数据整合及应用推广有待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来实现,但是当协作遭遇利益壁垒时就显得较为艰难。具体表现在:(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然而纵观全国,如何打破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担心数据泄密,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的问题,在行政体制当中,有各条线的行政命令,有各种各样的法规,导致城市治理不能横向打通,给技术应用造成障碍。我市通过各种措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也依然存在因为核心数据市级层面没有权限开放,或各职能部门一般没有制约关系,导致“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的现象。(2)应用推广。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推广中,我市已实施了“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多用”,但并未完全代替各部门分别发行的各种卡。各部门的服务热线依然与“一号通”并存。无线城市“一网通”建设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在党政机关内部普及,培训网络化、远程会议等的应用还有较大空间,一些惠民项目群众知晓度还比较低。一些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应用项目在推广时遭遇重重阻力。这些与人们的传统行为习惯、部门资金实力、现有政策因素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利益和权力分割影响。

(二)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尚未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网信办、发改委等多个机构,但没有统一的部门对大数据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工作推进也比较困难。出自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口径不一,不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大数据的综合效应就难以发挥。二是缺乏规范标准。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大,涉及范围广,尚无范本可依,如果不能坚持统一的规划标准很容易成为新的更大的“信息孤岛”,甚至前功尽弃。高起点的规划、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智慧城市规划成为现实的重要保证之一。我市已编制了《咸阳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咸阳市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暂行管理办法》,但依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三是奖惩机制不明确。作为一项需要重新整合各方资源,但是却没有确定职责范畴的工程,没有明确的奖惩机制不足以调动各方各面对其的关注度和协作积极性。

(三)智慧产业发展潜能有待进一步激活。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可以直接和间接创造众多知识型就业岗位,进而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工作岗位。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和运营要求更多的专业的数据分析企业加入,促进传统产业进行升级。物联网的运用将提升带动智能终端制造的发展。因此,智慧城市已被世界各国确定为金融危机后振兴经济的关键策略,智慧产业也应运而生。以智慧城市建设驱动产业衍生与发展已在银川市初见实效。我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前列的城市,也应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进一步重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资源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伴随城市功能的不断多样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需要能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分析并提供总体解决方案的高级人才和团队。当前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既懂技术又熟悉政府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受区位因素和薪酬待遇因素影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自身又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造成人才难求的现状。这在县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创建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 1.加大宣传力度。在风雨廊桥、统一广场等公共场所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和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设置“有事找政府,请拨12345”等标识,广泛宣传“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

2.大力推广智慧城市应用项目。在公交站、医院、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增加智慧城市WIFI,增强信号稳定性。在“一点通”中增设停车预约、办事流程进度实时查询等功能,扩展智慧城市在扶贫攻坚、挖掘文化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应用,让智慧城市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3.强化思想认识。将智慧城市有关知识列入各级各部门干部培训内容,提高对建设智慧城市重要性的认识,为促进信息共用,物联网共建,服务共享筑牢思想基础。

(二)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4.强化组织领导。建议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机构或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理顺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由一个行政综合部门,主导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集中管理各部门的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5.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要加强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对接中省政策法规和标准规划,建立规范标准的公共数据库,并制定和推行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确保智慧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从城市整体运行效益的角度出发,协调各部门明确共享数据、上报数据、发布数据、保密数据和交换数据等内容,确保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与应用。6.健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奖惩机制。应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列入各部门考核指标中,充分调动参与共建的积极性。

(三)探索智慧城市“咸阳模式”,做大做强智慧产业体系

7.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生产内外环节进行整合,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现传统制造业智能化。

8.建设智慧产业园区。引进智慧装备制造、光通信、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应用电子以及云计算等项目,发展智慧商务业、智慧制造业等新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通过战略合作、战略联盟,吸引、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让更多的企业家、社会人士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

9.以创新带动发展。以秦云公司模式创新为契机,打造智慧城市创新平台,开展智慧应用技术研发,扶持智慧城市建设与第三产业的融合,鼓励开展将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现代服务业进行有机衔接和跨界创新的研究。积极引导院校和企业关注大数据技术演进、承担关键技术和系统的创新研发工作,以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智慧城市产业链集聚和发展。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10.制定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创新创业、深造发展等给予优惠政策。推进人才安居工程,高标准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为其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提供便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1.强化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智慧城市人才培训,要抓好推进智慧城市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深入学习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领导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同时,要依托西安和咸阳的教育优势,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鼓励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

3.城市公交建设情况汇报 篇三

一、发展概况:

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经营天长市内公共交通线路。根据实际,先期投放营运车辆32台,开通市内2条公交线路。随着城市的极速发展,我公司不断新投车辆,增开线路,截止目前已开通市内公交线路9条(公交1路:天长中学—公交公司,停靠站点29个;公交2路:皖缆集团—缸盖公司,停靠站点32个;公交3路:天长中学—北门车站,停靠站点18个;公交4路:天长中学—蓝德集团,停靠站点23个;公交5路:北门车站—缸盖公司,停靠站点21个;公交6路:北门车站—明园小区,停靠站点22个;公交8路:天长中学—千秋世家,停靠站点22个;公交9路:北门车站—职教中心,停靠站点13个;公交10路:蓝德集团—天发广场,停靠站点14个),营运车辆104台(均为空调车),营运线路总长度达83.6公里,基本实现了市区全覆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经过四年多时间的滚动发展,公司现已拥有员工194名,建有集维修、停车、员工食宿、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基地一座,调度中心8个,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好评。

几年来,天长公交在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协作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发扬“团结、发展、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天长公交得以稳步发展,运营稳定有序,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的压力,提升了城市形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区百姓出行难等问题,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一致好评和拥护,政府及主管部门领导也给予较高的评价,公交车已慢慢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了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市民出门首选的交通工具。

二、运营模式

1、营运票价:营运票价为每人一元,考虑到市区上班族和学生乘车的频率高,在一元低廉票价的基础上,发行IC卡,成人卡0.8元/人次,学生卡0.5元/人次。

2、营运线路:科学的线路设置,以市区主干道为中心线,以政府、学校、工厂、小区、购物中心为中心点,向外辐射,形成严密的网络化运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3、班次时间:冬季早班为6:00,末班为19:30,夏季早班为5:40,末班8:00。正常班次间隔高峰期为3—5分钟,平峰期为5—8分钟。

4、每天安排30台车负责接送晚自习的学生。

5、2009年4月1日起,我公司对全市年满70周岁的老人及伤残军人实行免费乘车。

6、企业营运管理的重心在于员工的管理,公司按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员工签订市劳动部门统一制定的劳动合同,为其依法交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

三、取得的成绩

(一)、2008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

(二)、2008年7月,市直工委授予我公司四辆公交车为“共产党员号”。

(三)、2008年9月,公交1路线被市文明委评为“文明公交线路”。

(四)、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事迹获得由乘客赠送的锦旗40余面。

(五)、高考期间,公司对全市所有考生举实行免费乘坐公交车和出租车活动,深得市民称赞。

四、发展规划

(一)、公交实行低排放,实现“绿色公交”

目前,市内公交车已全面覆盖市区主干道。由于城市规划不断建设,为给广大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乘车环境,加强各社区与市区的联系。公司预计投资6000万元,投入120台新型公交车,这些新型车辆的节油率达15%以上、减排率达30%。将实现公交节能减排目标,打造“绿色公交”。

(二)、公交实行智能化管理

随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交智能化也是城市公交发展的必然。为了加强对公交车辆的监控管理,预计投资200万元,将公交建成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所有公交车上装载新式GPS系统。工作人员可以不出户就可以在公司指挥中心的超大电子屏幕上,可以看到所有公交车的运行线路、所在位置及载客人数。调度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通过无线电话与公交车驾驶员取得联系,及时调度车辆,确保均衡发车,方便乘客。

(三)、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公交在提升服务形象、改善车容车貌、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目前整体水平还远远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区共运营9条公交线路,部分线路车辆没有始发、终点站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如果公交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将严重制约城市公交的发展。因此,将预计投资4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达20000㎡的场地,用于换乘枢纽、中转站、首末站、停车场、修理保养场等。

(四)、加快“城市一卡通”项目投资建设

为节省广大乘客购票、验票和付费的时间,减少携带现金等麻烦,公司计划将投资800万元成立“城市一卡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租车、市内班线车等都可持“城市一卡通”刷卡乘坐。水、电、停车、旅游等费用也可用“一卡通”缴纳,这样给市民消费支付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

4.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篇四

做大做强城市,培育赶超发展的助推器

——区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更好地实施城市建设赶超型发展战略,推动我区城市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探索出一条大步追赶周边、迅速摆脱落后的具有临川特色的赶超型发展之路,加快富民兴区进程,现将我区如何做

大做强城市汇报如下:

一、临川区近年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临川区结合本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先后提出了以“一招三化”、“1386”、“12316”、“六项工程建设”为载体,努力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盘活城市资产,广辟融资渠道,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为目标,以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为突破口,使城市各项建设稳步推进。上顿渡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02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5.11平方公里,人口达11.23万,绿化覆盖率达27.8,道路面积35.1万平方米,城市化率达33.54。经过努力,目前我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我区聘请深圳城规院编制了临川区分区规划,确定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制定了实施战略和措施,为城市各项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新突破。通过多方融资,启动建设了河滨大道、罗家巷、宾馆路、中医院路、临川新城两条主干道,五条支干道等道路建设,对建设西路进行了改造,并配套建设了给水、原创:http:///雨水和污水管网工程,拉开了中心城区的框架,使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展,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公用事业有了新发展。启动建设了临川区3万立方米/日给水工程,一期水源工程、二期净水厂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今年5月底将建成供水,能够满足市民正常生活需求,有效地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4、住宅小区建设水平有了新提高。开发建设了玉茗花苑安居工程、临川新城、盛世文昌、龙津购物广场等一批高档精品住宅小区,使临川区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为社区建设及管理提供了保障。

5、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有新进展。新剪子口、临川大道、玉茗路进行了绿化改造,新建了河滨广场、河滨景观工程、文化广场等绿地,城区主次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亮化了城区。

二、存在不足

尽管如此,我区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建设纵深发展不足,城市功能薄弱,现代化设施水平较低;

二是城市建设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精品;

三是市容市貌不整洁,以街为市、占道经营较严重;

四是绿化、美化、亮化档次不高,景点亮化不突出;

五是城市管理效能不高,规划意识不强,执行规划不到位,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是广大市民反映的热点和焦点,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投融资渠道单一,导至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临川的城市发展,所以尽快做大做强城市,培育抚州赶超发展的助动器是我区当前和今后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三、十一五城建工作目标

按照“一河两岸三线四区“的构想,抓好上顿渡宜黄河两岸的规划建设,搞好上顿渡旧城改造二期工程、河西开发工程、重点抓好抚八线、抚临大道、临崇线的规划;分步推进上顿渡旧城区、行政新区(文化教育)、商业物流区和居民住宅区的建设,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建成后面积增加到1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绿化覆盖率达32,道路面积45万平方米,把临川建成全省闻名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

四、我区做大做强城市的措施和办法

为了做大做强城市,我们区坚持以打造精品的标准建设城市,从优化环境的高度管理城市,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经营城市,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资源枯竭型城市情况汇报提纲 篇五

地处西部,东临,南与市毗邻,西北与接壤。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建制镇,总人口13万,由汉、蒙、回等17个民族构成。地处库布其、和和的交汇处,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无霜期短,气候干燥,多风沙,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68.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496毫米,是降水

量的20倍。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作为包钢的焦煤供应基地,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煤矿为地区、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炭资源也进入了严重衰退期。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资源枯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失调,三产水平偏低。,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7:78.6:20.7,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三产业比重小的特点显著,其中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因工农业发展水平低,居民消费水平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资源面临枯竭与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突出。主导产业是煤炭,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面临着枯竭,发展其他产业先天不足,缺乏替代产业。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三)地方财力紧张,社会负担沉重。“十一五”以来,我区人均可用财力增长缓慢。地方经常性收入仅由的1.08亿元增长到的2.3亿元;人均可用财力由819元提高到1755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0%左右。

1、社会保障方面。是典型的先有矿、后建区的发展模式,很多区域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都是由工矿企业先期承办。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自企业改制以来,我区共接收企业所办医院4所、学校22所、托儿所(幼儿园)5所,2747名工作人员。矿业公司,根据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将6000余人移交至我区。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低、社保、医疗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我区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

2、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区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加之重工业运行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及相关产业效益开始下滑,企业大面积停产破产,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仅黄白茨煤矿和五虎山煤矿破产涉及人员就有29358人,涉及在职职工17720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7541人。现仍有在破产、下岗、改制过程中未实现再就业人员16000余人,且多为“4050”人员,家庭赡养供养压力大,收入来源不稳定。同时,我区地方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后续吸纳就业的产业,就业再就业问题突显,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四)棚户区搬迁改造资金缺口巨大。我区棚户区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矿而建,房屋设计标准很低,部分房屋结构为砖框架填土坯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大多开裂,在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道路大多为土路,交通环境差。做饭和采暖多以燃煤为主,没有统一的供热、供气设施。常年饮用未经加工、水质极差的井水,吃水困难。电力管网老化,部分地区停电问题长期难以根本解决。采用明沟排水,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矿区生活条件,我区自起实施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棚户区搬迁面积达到190.97万平方米,重度危房面积26.7万平方米,搬迁人口2.6万户、8.03万人,约需资金35.3亿元。

(五)生态环境脆弱,矿山问题严峻。长期的资源开采和重化工工业发展,对我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历年累计产生煤矸石约1900万吨,粉煤灰约730万吨,电石渣约30万吨,占地面积3.51平方公里,由此所引发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均超标。同时,造成地表水质污染、地面下沉、煤田自燃等灾害,约400万平方米地表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截止,我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达到22.983平方公里,造成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4.65米,最大水平位移2.88米。采煤沉陷区大量居民住宅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煤田自燃现象严重,曾形成火区面积349.6万平方米,自燃40余年,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6.区城市管理筹划情况汇报材料 篇六

区城市管理筹划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区市容园林委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扎实工作,深入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努力探索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以巩固提高整治成果,提升整治档次为目标,以重点道路、重点区域、结合部地区综合整治为重点,从群众普遍关注的脏乱差问题入手,广泛深入开展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全区市容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将继续进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和加强后期管理,继续以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为主体,推动全区市容环境

综合整治开展。

立面:以打造大气、洋气、清新靓丽新为目标,计划对道、延吉道、天重道、辰昌路、九园公路等11条道路进行整治,总投资估算亿元,由区筹措。涉及拆迁、清拆吊挂物、空调规范、牌匾改造、楼房和平房粉刷等项目,其中拆迁和老旧房屋整治为重点和难点,以城中村改造和旧楼区改造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细致做思想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难题,保障整修工作顺利进行。

集中整治是手段,长效管理才是目的。逐步建立条块结合、责权统一城区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向常态化转变。

1、强力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工作。管理实质就是管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媒体、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大造舆论,大造声势,宣传《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和《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曝光一些不文明问题,营造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氛围。

2、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变多头管理为系统性管理,进一步研究探讨管理维护社会化、管理监督标准化的机制,通过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整治一片,巩固一片,管好一片。

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协调、合理分工,纵向上落实和按照市政府确定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工作思路,横向上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明确镇、街职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坚持重心下移与推进改革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7.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篇七

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二〇一六年九月八日)

在市创建指挥部的领导下,我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经济建设发展紧密结合,严格按照《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任务分工》的要求,认真对照《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的各项任务指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创建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全员创建,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委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全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具体措施上全面进行落实。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委成立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全体班子参与,各科室、各二级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明确了分管领导,形成了创建工作的组织网络。研究制定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专题对全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制定了《市工信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全委文明城市创建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三是健全创建网络。对创建目标及具体措施内容进行细化量化、逐项落实,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管人与管事、抓业务工作与

抓文明创建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创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为了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委领导不定期督查,针对薄弱环节认真抓好查漏补缺,并及时进行通报,在全委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二、抓机关创建,确保不留死角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为搞好创建工作,设置了文明创建宣传橱窗,楼道里设置了文化长廊,加强了公共设施的经常性维修、养护,盆景全部进行了换新,会议室、办公室设置禁烟标志,完善了阅览室、活动室、道德讲堂等文体设施,办公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硬件水平得到提高。

二是美化办公环境。对办公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立卫生责任制,执行卫生保洁制度,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

三是整顿办公秩序。认真组织学习《市民日常文明用语》《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手册》《公共道德格言》等公共文明礼仪读物。在机关广泛开展了外学英模、内学榜样等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开展了“文明信阳、我在行动”道德教育专题活动,组织了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文明礼仪我知行”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意识,提升了文明道德素养。为规范办公秩序,委领导经常性到科室,开展督导检查,对科室文明办公、规范办公等方面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不文明行为及时整改。

三、抓活动开展,提升创建水平

一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机关人员进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慰问孤寡老人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社区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创文”活动氛围。对生活困难的社区居民开展生活物资救助、家庭就业、子女就学、大病大难帮扶等系列救助。组织志愿者协助交警开展义务值勤,规范交通行为,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违规行为,义务宣传交通法规,帮助市民文明遵守交通规则。深入小区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打击非法集资,预防金融诈骗”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二是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在春节前,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到困难党员干部家里、贫困村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清明节,组织干部职工到烈士墓园进行文明祭扫,引导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树立建设美好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端午节,开展“迎端午、美环境”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到帮扶小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对卫生死角、草坪杂草等进行清理,帮助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四、抓任务落实,保证创建效果

根据《2016年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意见》精神和2016年承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目标,我委狠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创建质量效果。1.Ⅲ-10-3发挥榜样作用(开展文化界、体育

界、教育界、科技界人士及企业家“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活动)

2016年以来,我委积极参加市文明办组织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最美信阳人”评选活动,研究制订了《关于做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信工信文明﹝2016﹞4号)、《关于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信工信文明﹝2016﹞1号),在委机关中营造了学习、关爱、崇尚、争当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发挥了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6月10日,市工信委组织市区20多家企业召开了“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座谈会,与会企业家畅谈企业在“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企业家们为此所做的努力,为下一步的延伸宣传起了好步,开了好头。

2.Ⅲ-20-1公益广告宣传形成制度(落实《广告法》、《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完善文明委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积极配合市文明办开展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实施方案的通知》(信市工信„2016‟47号),通过制作固定标语、手机宣传、专栏宣传、电子屏宣传、互联网宣传等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扬正风正气,激发奋进力量。

3.Ⅲ-36-2诚信教育实践(开展“质量第一”、“诚信做产品”、“百城万店讲诚信”等主题活动)。

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和知识普及,有计划、分步骤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6月13日,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深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科普知识,积极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在企业中组织“诚信经营、质量第一”等活动,提升企业质量品牌意识。

4.Ⅲ-74城市空气质量

加快我市工业绿色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委制定了《2016年信阳市工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信阳市2016年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信阳市重污染天气重点排污企业限产减排实施方案》,《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16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治理我市工业领域突出环境问题,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认真开展国家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和2015-2016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废钢铁行业准入管理,全市新准入一家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

8.城市管理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八

一、基本情况

xx县城市管理局成立于xx年x月,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3个职能股(综合秘书股、市容监察股、市政建设管理股),核定编制10名,现有人员10人,其中领导职数为5个(分别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1名),股级职数为3个。下属机构4个: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副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副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市场服务中心(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县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所(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工作情况

近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路通、街净、城美、人和”为工作目标,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为管理主题,坚持科学发展与开拓创新,通过抓队伍提素质,抓机制强管理,抓创新促发展,使城市管理稳步推进,基础建设成效明显,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荣获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城市建设与管理、“一大四小”造林绿化、招商引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生态旅游文化节、“三城同创”工作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与提案办理工作等先进单位荣誉十七项。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我局把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作风纪律,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实施素质建设工程,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的思想业务水平。

1.注重加强学习,维护班子团结。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保证了政治信念上的坚定,工作上的开拓创新。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凡是涉及队伍建设和工作中的大事,都通过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领导班子团结共事气氛浓、风气正、工作实、干劲足、能创新,廉洁自律,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

2.注重建章立制,实施规范管理。加强城市管理,队伍是关键,我局针对组建时间较短,内部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尽完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AB岗制度》、《财务制度》、《奖惩制度》等,汇编完成《xx县城管局综合制度》,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实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走上了制度化、规范管理的轨道。

3.注重文化建设,提升内在动力。紧紧围绕城市管理“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的基本要求,树立并发扬了“强素质,树形象;抓管理,上台阶;求革新,创特色”的城管精神;明确了“以德修身、以律治身、以廉养身、以绩量身”的城管文化发展内涵。通过探索和发展城管文化建设,提高了队伍综合素质,造就了一支有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战斗力的队伍,推动了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

(二)健全机制体制,打牢管理基础

1.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根据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起步晚,底子薄的现状,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的机制体制问题,我局起拟并经县委、县政府讨论出台了《xx县实施城市亮化工程的若干规定》、《县城规划区临街建筑工程占道许可管理规定》、《xx县城区建筑余土清运处置管理实施办法》、《xx县城区夜景照明管理办法》、《xx县市政设施管护工作移交管理规定》、《xx县城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管理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xx县城市管理实施细则》、《xx县城区门店匾牌设置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进一步筑牢管理基础。近年来,争得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投入超过了前十余年的总和,先后购置了多台作业机械,新增了九名城管协管员,建立了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工商、交警、建设、交通、商务等在城市管理工作方面有职能的部门加强了协作,改变了城市管理工作只是城管局的工作的孤立局面,为今后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管理基础。

3.扎实推进了创建活动。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功能,提升环卫保洁、绿化管护水平,根据《江西省园林县城标准》,牵头制订《xx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责任分工方案》,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提出了创建工作意见等,为创建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三)忠实履行职能,破解管理难题

1.扎实做好职能工作。担负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垃圾中转站综合大楼去年初已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建设工作正分步实施;清华大道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环境;在城区繁华路段设置了200余个移动花圃;全面实行小街小巷垃圾收运,强化环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城区市政设施完好率、路灯亮灯率达95%;大力实施了便民惠民工程,先后完成后稷路、泰来路、恒丰路等二十余条小街小巷的提质改造,硬化道路约15万平方米,改善了城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完成东城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改造于今年初投入使用,改善了市场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购物条件。由我局牵头组织实施了县城沿街建筑第一、二期亮化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确保了工程整体质量及建设效果,为县城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

2.中心工作成效明显。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重视并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先后引进香港宜裕公司与我县正式签订了投资3000万和晋江卡鑫隆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500美元的投资合同,注册“欣隆(江西)服饰织造发展有限公司”,进资600万元港币,完成部分设备进购、设施安装,总投资额超500万元人民币,4月初已开工试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管理措施和责任,积极履行新农村建设责任等,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得到充分肯定。

3.积极破解管理难题。一是强化市容环境整治。针对城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两年来先后组织集中整治数十次,解决了一大批重难点问题,根治了如基建占道大幅蚕食道路、随意占道经营等诸多顽症,规范了水果摊点、占道摊占秩序,下大力气整治了西城农贸市场,城区市场管理更为规范;建筑余土沿路遗撒建现象有了较大的改观;今年以来以整治莲城北路占道经营为突破口,重点着手整治了白莲城这一十余年来的管理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等,城市管理效果明显,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称赞。二是实行市场化动作。今年3月份开始,县城区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园林绿化管护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费用包干的方式推向社会,聘请专业公司管理,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司管理”的运作模式,加大资金投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城区的保洁工人增加、保洁时间延长、保洁范围扩大、保洁效果提升,目前县城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绿化水平提升,效果将逐步显现。

(四)转变管理理念,改善管理环境

1.加强宣传营造舆论环境。通过设立公益广告、印发宣传单、动用流动宣传车等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在强化工作实效的同时,以开展“城管杯”妇女“美化xx、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小手拉大手”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对城管的认同和支持。

2.转变理念改善管理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处罚与纠正相结合、法律与情感相结合,以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说服和引导为主,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民意”倾向,把建与管、管与罚融入百姓生活和商家经营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商家和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的自觉性。

3.做好信息报道提升形象。从09年起创办了《xx城管》月刊,两年多来已办刊29期,让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进一步了解、理解与支持城管工作。积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向各类刊物报送工作信息,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据统计,近年来,我局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省级刊物30余篇,县级各类报纸、期刊用稿数十篇,为城市管理工作营造良好论氛围。

三、存在问题

1.城市功能与管理体制制约城市管理。我县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但城市功能不全,公共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集中表现在:一是我县城区至今没有一个社会停车场,车辆越来越多,车辆停放问题没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没有一个余土消纳场地,建筑垃圾乱倾倒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扼制;三是城市园林绿化总量不足、管护水平较低,栽得好管不好的问题突出,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园林城市标准差距较大;四是工作体制与实际要求不相吻合,管理权分散于多个部门,职能交叉、重建轻管现象客观存在,履行职能时抢道、绕道现象比比皆是,最终绕不过的仅只有城管部门;五是小区公共设施建设、物业管理工作仍然滞后,管理压力超乎想像。六是环卫基础设施不全、公厕数量不足等,市民反响很大。

2.城市管理人、财、物的保障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县虽然持续加大城管经费的投入,但这些资金目前仅仅能够保障城市管理的基本需求,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县城管监察、环卫仍为差额拨款,为全市仅有;城管监察量约10.5平方公里,监察12米以上道路总长近30公里,人员却只有24个编,20个在岗队员(另有9名协管员);市政所的职能包括园林绿化、路灯亮化、市政设施的管护,却只有9个人。人、财、物的保障能力与任务失衡,管理力量、装备、经费得不到正常保障,制约了工作的提质提效。

3.市民素质仍需提高。随着进城农民的增多,公共卫生意识、秩序意识仍然是一个沉重且永恒的话题,城区居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是城市管理的一大瓶颈。

9.诸城市企业债券发行情况汇报 篇九

诸城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我市2008年8月成功发行了治污减排专项债券,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积极筹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下面,我汇报一下我市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和筹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有关情况。

一、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情况

我市治污减排专项债券于8月25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规模为人民币8亿元,期限10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诸城市潍河污染综合治理、排污管网建设、中水回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10个治污减排项目的建设。是我国第一支专项用于治污减排项目的债券,也是我国第一支由县级市发行的市政类企业债券。

(一)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的动因

近几年来,诸城市委、市政府把治污减排作为民生事业的一项重点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治污减排工作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积极落实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十一五”期间治污减排任务要求,我市需要大规模进行潍河综合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城市 供排水管网、垃圾处理、中水回用等工程项目建设,治污减排任务非常艰巨。治污减排项目资金的筹措,在受贷款额度、担保限制以及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支出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2007年下半年,我市积极抓住省发改委确定在潍坊市进行治污减排企业债券发行试点的机遇,经过认真研究上级政策规定,认为我市具备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的基本条件,一是我市已搭建起以诸城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为主体的融资平台,前期已融资投入10多亿元,先后完成了一大批城区道路、桥梁、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承接治污减排项目工程方面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二是我市具备以潍河污染综合治理等为重点的项目载体。潍河是潍坊市城区和北部沿海地区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对河水的水质要求很高;我市位于潍河上游,流域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87.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潍河水资源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区的生态环境和下游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市委、市政府将潍河综合治理项目列入中长期规划,作为治污减排的重点来抓,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推进项目实施。根据项目规划,该项目还需要更多的后续资金予以支持。通过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能够有效解决我市治污减排项目的资金“瓶颈”问题,可在2年内基本完成上级安排的治污减排任务。三是我市具备持续可靠的财力保障,具有还款的能力。我市作为全国百强、全 省30强县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县级排名列前10位,经济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融资平台的发展壮大和发行治污减排项目债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市积极向国家、省、市发改委和潍坊市委、市政府汇报后,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确定了有较强资本实力和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业绩的诸城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为发债主体。

(二)科学筛选项目,搞好项目论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我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治污减排的工作计划,经过严格筛选,我市确定了潍河污染综合治理、排污管网建设、中水回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10个治污减排项目作为申请治污减排债券发行项目,项目总投资共16.2亿元。通过编制完善项目材料,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审论证,由上级发改委对项目进行了核准或可研报告批复。

(三)配合中介机构搞好审计和评估工作。根据企业债券发行的规定,我们聘请中瑞岳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山东君义达律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审计、评估和确认。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发放询证函等方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进行了严格审计;大公国际对公司的土地等资产进行了客观评估;律师事务所对发债主体的资格确认、发债项目的授权与批准、募集资金的运用、债券发行的担保等合法性进行了全程跟踪。经过全面细致、扎实审 慎的工作,三家中介机构分别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评估报告和法律意见书。本期企业债券信用等级最终评定为AA级,发行人长期主体信用等级为A+。

(四)完善资金管理办法。为确保债券募集资金的高效安全、规范使用,我市制订了募集资金帐户管理办法,对筹集的债券资金,由济南市商业银行作为监管银行,实行专户储存;由市发改、财政部门对该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格履行合同。对每个治污减排工程项目,要求必须全部采取招投标方式运作,严格执行《招投标法》,从招标、投标、项目建设、项目验收到资金拨付,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资金使用和还款情况,审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五)建立合理偿债机制。为确保及时足额还本付息,维护投资者利益,经市政府批复,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在公司设立偿债基金专户,用于归还债券本息,由银行托管。其资金来源,一是以2007年市财政用于治污减排投资总额为基数,根据新建治污减排项目的发债额度,按项目建设要求,在债券存续期内,从基数中核算出每年应由政府建设所需资金额度,按期拨付1.3亿元到偿债基金账户;二是项目建成后,项目运营过程中所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收入和中水回用方面的收入;三是通过治污减排项目建设置 换出的土地收益等。政府承担的部分,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列入财政预算,于每年的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分两次拨付到偿债基金专户。同时,公司以足额储备土地,为本次治污减排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全额抵押担保,通过治污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环境治理,所抵押的土地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六)配合承销团做好债券发行工作。本次治污减排企业债券的发行,组成了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主承销商,齐鲁证券有限公司为副承销商,以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为分销商的承销团。作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对公司的债券发行工作鼎力支持,付出了艰辛劳动,并进行了大量创新实践;其他各承销机构也都给予了全力支持,确保了企业债券成功发行。

我市治污减排专项债券发行,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创新是本次债券发行的一大亮点,在公司知名度较低的情况下,为提高公司的资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降低发行成本,整个债券发行方案的设计,在项目选择的债项、募集资金的用途、还款基金的设立与监管、还本付息方案设计、资金监管、资产抵押方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债券发行,解决了我市治污减排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所需,加快了治污减排项目建设,对进一步提升生态环保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进程,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积累了经验。

二、积极筹备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

在成功发行治污减排专项债券的基础上,从去年下半年起,我市开始启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筹备工作,按照政策规定要求,积极开展企业和项目遴选,对企业和项目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前期,对20余家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持续盈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全面审查后,进一步确定发行人范围。目前,企业的审计工作、尽职调查和信用评级已经结束,所有发债项目均取得上级发改部门的批复,债券发行方案已初步确定,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难得的政策机遇、良好的发展环境、领导的关心支持、各方的密切协作,使我们治污减排专项债券发行取得圆满成功,并着手筹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希望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对我市的直接融资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将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大家!

10.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篇十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x年,全区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大力推进绿地倍增行动,开展以农田林网建设、通道绿化、农村社区绿化、镇区绿化、景区景点绿化、园区绿化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全力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努力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工作任务

一是扎实开展村镇绿化,完成人工造林9.395万亩,其中新型农村社区绿化0.084万亩、镇区绿化0.32万亩。

二是全面推进通道和景区绿化,完成国道312线、金武公路等交通干线和区乡道路绿化250公里(0.225万亩),高坝蜻蜓休闲农业旅游村、西营五沟温泉度假村、普康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景点绿化10个(0.05万亩)。三是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550万株。

二、进展情况

一是按照见缝插绿、应绿则绿、成倍增绿的思路,制定印发《凉州区201x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凉办发〔201x〕25号)。

我局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制定了《凉州区林业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x年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分解安排到相关股室、单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二是各乡镇积极落实201x年国土绿化建设任务,加快苗木栽植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人工造林9.8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5%,是201x年乡村造林绿化面积的近4倍,其中:压沙造林6.14万亩、农防林1.02万亩、水源涵养林1.52万亩、通道绿化0.44万亩、社区绿化0.15万亩、镇区绿化0.36万亩、园区绿化0.15万亩,旅游景点绿化0.09万亩。三是积极开展201x年国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制定印发《凉州区201x年国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实施方案》(凉办字〔201x〕26号),今年春季共完成义务植树562万株。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去年全年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尤其11月份以来无有效降水,造林绿化生态用水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春季造林的成活保存。

二是部分群众对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参与植绿护绿的积极性不高,国土绿化栽植树木管护抚育主体落实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造林管护抚育力度。

一是各镇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责任制,针对近期国土绿化中存在浇水覆膜不及时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配备专职护林员,靠实管护责任,切实落实浇水、覆膜、抹芽、除草等管护抚育措施,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二是加强与水务部门协调配合,全面做好新栽植树木生态用水配备和管理,及时提供新栽植树木灌溉水源,切实解决栽植苗木“浇水难”的问题。林业部门加强对各镇新造林树木浇水督促检查,确保生态用水到村、到组、到树。三是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巡查,严厉打击偷盗、毁坏林木等行为,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二)积极开展秋季造林。

及早谋划筹备,抢抓秋季造林时间节点,完成祁连山林地保护与建设工程人工造林剩余任务0.63万亩。提前研究制定秋季造林绿化方案,对道路、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周边具备绿化条件的地段,要应绿尽绿,切实提高绿化覆盖率,开展石羊河、白塔河等河道沿岸大规模绿化行动,确定机关干部义务植树点,开展秋季义务植树活动。

上一篇:青岛版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下一篇:MBA联考网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