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2024-07-29

如何做好课堂笔记(精选14篇)

1.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篇一

保证课堂效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认真听课,另一方面就是课堂笔记,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呢,课堂笔记该记哪些内容呢?下面就来重点聊聊课堂笔记怎么做?

课堂笔记有什么作用?

1、有助于记忆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笔记能够加强记忆,此外,在记录的过程中可以顺便梳理知识轮廓,更方便接收新知识。

2、可以集中注意力

上课“溜号”困扰着不少学生,并非是自己主观上不想学,那么,做课堂笔记就有助于提升注意力,当然,前提是以“听”为主、“记”为辅。

3、有助于拓展知识面

课堂上,有些知识并不仅限于课本,尤其到了高中阶段,课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因此,针对这部分延伸的知识更要做好课堂笔记,帮助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提升认知水平。

4、便于复习

课堂笔记是记录老师讲课的知识架构、重点难点、解题方法、注意事项、经验总结等内容的,因此,课堂笔记就是压缩版的课本,甚至有些方面比课本更有调理,在复习的时候利用好课堂笔记,会大大提升复习效率。

课堂笔记要记哪些内容?

1、要记知识大纲(框架)

记课堂笔记不可能把课本重新抄一遍,因此,只需要记知识大纲即可,这样既能保证笔记的高质量又能提升课堂效率。比如:一节普通的数学课,我们笔记中可以记录,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特性等即可,没必要把具体的内容抄上去,这样,复习的时候,对照课本就可以了。

2、要记录老师的解题步骤

很多时候同学们只追求结果,不追求过程,而真正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才是学习的精华。老师在讲解某道题的时候,通常要先引导大家分析题干,然后再求解,这个过程要在课堂笔记中体现出来,因为如果不及时记录,从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的。

3、要记重点难点

“这个是考试的重点”“这个必须要记住”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用类似的话来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这些都要在课堂笔记中有所体现,在日后的复习中有所区分,提升学习效率。

记课堂笔记有哪些误区?

1、照抄课本或板书

之前我们讲了做笔记要列提纲,没必要照抄课本,除此之外,很多学生把老师写的板书一字不落抄下来,其实,这也要有选择的摘抄,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耽误了听课,很多时候,没等抄完,老师就擦掉了,让自己苦恼不已。因此,无论是课本还是板书,都记概要以及重要的细节,不重要的可以忽略。

2、不第一时间整理笔记

有时,课堂笔记没有记完,或者有些知识点没有整理进去,随着下课铃响,很多学生就会跑出去玩,没有第一时间整理笔记,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等到晚上整理,很多知识会被遗忘,因此,利用课后“黄金两分钟”第一时间将笔记整理出来,即使不能详细整理出来,也要把框架列出来,晚上复习时再整理,这样课堂笔记才可能成为好的学习工具。

3、字迹太潦草

有的学生把课堂笔记当做一项任务应付差事,字迹过于潦草,做的笔记自己都不认识,等到复习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利用起来,这样即耽误了时间,又起不到作用,等于是无用功,所以,做笔记的时候,要想好了排版,把写字速度稍稍控制一下。

4、笔记从不做更新

知识是不断更新、不断积累的,如果不及时更新课堂笔记,那么,复习时就会漏掉知识点,所以课堂笔记也应该同步更新,建议大家选活页的笔记本,这样可以随时补充内容。

如何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怎么做

记课堂笔记的小技巧

1、笔记不要记太满,留下1/3的空白,用于备注或补充。

2、有些较长的词可以简化,比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可以简化为“马、毛、邓……”。这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3、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不同的内容,会让笔记一目了然。

2.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篇二

要实现上述目的, 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摆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遵守纪律是为了保护自由。真正持久的纪律是从自由中建立起来的, 而不是在拒绝和管束中建立的。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 是积极快乐的纪律, 是即使没有人监督学生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因为遵守纪律, 恰恰是为了保护所有人 (包括自己) 的自由, 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所以, 守纪律对于每个人来说, 既应是一种常识, 也应是一种常态。

二、靠智慧进行课堂纪律调控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良好的、发乎于学生内心坚守的课堂“规矩”是圆满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 课堂纪律的管理调控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实践性智慧之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 课堂更自主、更灵活, 教师的权威已如多云天气中的阳光, 耀眼与温和并存, 炎热与温暖共生。这是变革带来的必然之一, 但变革中的我们也不能失去自我。如果课堂放得太广, 而收得太散, 就会导致教学低效。教师应将课堂民主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把握好度, 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课堂纪律的内核是什么?应该是相互尊重, 相互约束和自我约束。真正有效的纪律是自我控制。纪律约束的理想境界, 必定是形成学生内在的约束力。

在实践层面上如何进行课堂纪律调控?笔者有以下建议。

1. 第一印象, 良好有度

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它将决定教师今后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板着脸孔、和颜悦色……都是“第一印象”, 学生往往会根据教师呈现的第一印象, 给教师一个最初的定位。笔者认为第一印象应侧重“可敬”——更具尊重气息与人文关怀的见面方式让学生感觉您值得敬重。我们需要的是教育与引导, 而不是震慑与张狂!

2. 群体氛围, 熏陶感染

这是部分教师易忽略的问题:在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上, 只满足于一些基本的课堂常规, 未能把纪律要求转变为学生群体的共同需求。其实, 我们非常有必要组织学生群体参与制定自己的课堂规矩, 把这些约束细化到一些具体的行为上, 使个人行为受到群体的监督, 让集体的意志真正在学生的相互要求中得到落实。这样, 发挥集体智慧, 彰显民主与尊重, 有利于日后的课堂纪律约束,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 对于今后的社会道德约束, 也大有裨益。熏陶感染与空洞说教,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效果大相径庭。“润物细无声”, 纪律约束应追求这样的境界。

3. 赏罚分明, 有张有弛

对个人的纪律行为进行奖励与处罚, 这些均可纳入群体决策范围。试想, 只有规矩的制定而无行为监督与反馈, 这样的课堂调控, 是不完善的。高明的教师懂得组织调控, 有效地利用群体的舆论来惩罚 (表扬) 学生, 教师要把教师个体对学生个体的惩罚 (表扬) , 转化为学生集体对学生个体的惩罚 (表扬) , 转化为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这种方式, 会让个体感觉行为的偏差, 从而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

3.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英语课堂笔记 篇三

一、加强思想认识,做好后备工作

1、让学生认清课堂笔记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教师在课堂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遗忘的。学习本身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巩固记忆的过程,单靠一时、一遍的记忆很难奏效。如果在听课时做笔记,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复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确实不轻松,但非常有必要,因为记笔记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技能,是对在课堂上感知到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的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课堂笔记中的内容,通常都是教师所教某项语言知识的精华,一般都是教师在授课之前依据教学目标和众多考查要求,反复研究,去粗取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记好这些重点、难点和考点有利于减轻学生不必要的额外负担,使他们记得实在,学得到位,用的合理。

2、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同时,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以调动眼、耳、脑、手一起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3、课堂笔记对于学生后期复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我们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录,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

4、要注意笔记的规范,做好保存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做笔记是虎头蛇尾,开学时笔记做的工工整整,一个星期后就没那份热情了,高兴就记,不高兴就不记,书上、笔记本上、便签纸甚至草稿纸上到处都有。还有些同学今天记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应有尽有,最后笔记本显得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没有头绪。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体会,认为课堂上把笔记做在书上,课后复习时再整理到笔记本上的方法比较实用、有效,这样做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要该记的记在旁边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

二、加强方法指导,记录课堂精彩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做好英语笔记。

1、注音标,标重音。每单元的英语课文都有不少生词、一词多音和容易读错的英语单词,某些英语单词作名词和动词的发音不同,如‘record(n.)和re’cord (vt.)。将英语音标和重音记在被注的单词上边,这样,学生们通过读书,理解句子和课文就把新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记住了。一旦课文读熟,那些单词的正确读音也就会熟记在心。

2、划重点。指导学生标出重要句型、新的短语和词组、重点词汇、语法和练习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查找。

3、标疑。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问题。尤其是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有疑问的问题在课本上作出标记,老师讲解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听课,并做好笔记。也可以在老师讲解之前查阅有关参考书解疑。

关于标记的方法很多,学生在所读文章的旁边标记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曲线、黑点、圆圈、箭头、三角、方框、惊叹号、疑问号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也便于复习和记忆。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由学生自己决定。这种方法非常灵活,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学生。

4、分析难点。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很难的文章,经过老师的讲解,或与同学一起讨论有些可能当场已经完全理解,有的还似懂非懂。不管怎样,边听边记下析难的文字,既有利于课后消化,以便再遇到类似的句子时能够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复习回顾。

5、补缺。英语词汇表和一些参考书中对某些单词和词组的解释不够全面,有些只讲了名词的意思,而未说明作动词、形容词等的意义。老师讲课时可能会对它们别的用法也进行讲解,比如学习了动词survive,教师讲课时就可能会引出它的名词survival。再比如在教abit时,教师就可能会提到a bit of, a little, not a bit, not a little等。因此学生必须在书上记下老师讲课时扩展的内容,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了知识点,又可以进行比对学习。

6、整理笔记本。由于学生每天获取的知识量比较大,容易忘记,因此把书上的笔记整理到笔记本上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整理笔记可以把当天的学习内容记到大脑里,而不需要在花大量的时间专门去读,背。既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可以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以备今后查阅。

三、及时搞好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有些学生的笔记本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之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很多高考优胜者在介绍经验时,都提到了笔记的重要性,他们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记下来,就应该要求学生在课余不断加大复习巩固的力度,做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牢固地掌握。

4.如何做好听课笔记 篇四

1.作笔记很重要

作笔记有利于记忆。科学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单凭人脑记忆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道出了做笔记的重要性。

第一,做笔记有利于思考。做笔记时,必须对所记的内容进行鉴别、归纳和选择。这就促使我们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当堂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也促使我们读书时思考文章的要点。

第二,做笔记有利于科研。经常做笔记容易发现有争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减少读书的盲目性,碰到科研难点时,笔记中的资料就可以派上用场。

第三,做笔记有利于写作。如果能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人笔记,积微成巨,写作就有了丰富的素材 学习方法指导。经常写读书笔记可以从别人文章的立意、构思中获得启示而革新鼎故,有所创新。

总之做读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写《资本论》,单研究政治经济学一项就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籍,写了至少一百多本笔记和手稿,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手抄笔录的材料达1000万字以上。古往今来,凡学有成就者都用铁的事实证明了做笔记的好处。

2.笔记的类型

笔记的种类较多。根据积累知识的途径,我们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听课笔记。听课笔记是把课堂知识的要点、难点、疑点或课堂上老师补充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形成的文字。学会做课堂笔记是初中生应有的基本功。一类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把读书时所记录的内容形成文字,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把书刊内容经过消化、发挥或评论记录下来形成文字。这里着重谈如何做听课笔记。

3.怎样做听课笔记

第一,记解释。有些词语的读音和意义在课本上无注释,老师予以补释,帮助扫除阅读障碍。有些概念、定义、定理不好懂,老师予以解释,帮助理解意义。这些解释,均可记在书本上,以免翻检之劳。

第二,记要点。文科论证的重要论点、依据以及结论;理科推导的必要条件、重要步骤、关键环节,都是知识的.要点,对理解教材很有帮助。如书本上没有则应记下来,以便复习时自己再论证、推导;如书本上明明写着,就应作不同记号,以便抓住要点,便于理解、记忆。

第三,记图表。图表包括图形、表格,以及精心设计的板书样式,是课堂交流思想的手段之一,与文字相比,有更广泛、更深刻的传达信息的功能。有时需要大量文字才能说清意思,或仍难以言传的内容,一张图、一个表,就能轻而易举地使人一目了然。而精彩的板书样式则可以更多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显示作者的思路。听课时,绘的草图、简表,有助于内容的系统化、形象化,有助于理解的深化,有助于复习时加强记忆和加强创造性思维。

第四,记信息。经验、知识丰富的老师在讲课时总要讲解有关课内外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思路。这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部分。书本知识是以往经验的总结,总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研讨的深入,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创造。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老师,会在适当的地方予以精要的阐述和适当的补充,以弥补其不足。这些就构成课堂上的新信息。听课,就要善于捕捉这些宝贵的新信息,把知识学活,并且及时记下这些新的宝贵的信息,以便把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五,记灵感。灵感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积极地思维后出现的“顿悟”(忽然领会)现象,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老师全神贯注地讲,学生专心致志地听,往往会触发自己的灵感,忽然产生稍纵即逝的灵感,是学习质量的飞跃和深化,是最宝贵的深刻认识,应及时捕捉住,并扼要地记下来,以便复习时理解、回味、整理甚至进行新的创造。

5.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篇五

榆中县来紫堡中学教师:张林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发现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想自己进步更快、所教的学生掌握的更好、发展的更全面,情景引入是重要,因为它可以引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教学过程也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和收获;而与课堂引入和教学过程一样重要的,其实还有被我一直当成可有可无的课堂小结,因为它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本文就是从数学课堂的小结的重要性说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借鉴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小结,谈谈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在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小结,几乎是每一节课都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我却从来都认为它是一堂课可有可无的部分,只是受每节课时间和内容的影响而已。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也充分说明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堂小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我,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的思想:只是把课堂小结当成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是为了形式上课堂的完整性;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我的独白与忠告------学生只是在听,接受老师强加的教学成果,甚至,有的同学只是知道这个时候是该下课的时间了。因此,认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努力追求课堂小结的高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追求的。

二、通过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我了解了课堂小结的功能 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对于教师是否上好了一堂课,是否落实了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学生是否能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兴趣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对教师而言,是上课内容的回顾 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经过精心准备后向学生系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依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作为数学教师,抓住课堂小结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一堂课到底做好了哪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总结及大家的补充,教师能对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到底掌握到哪个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回答“有何收获时”教师本人也在回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回顾自己教学生的每一个环节,是否下次应作调整,应作怎么样的调整,思索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作为新课程中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小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对学生而言,它是对知识的巩固 一堂数学课的课堂小结的功能并不仅仅意味着一堂课的结束,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把这节课所掌握的新知识为下一堂课、下一个知识点乃至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延伸和铺垫。课堂的小结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一堂数学课结束了,在小结中师生一起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本节课中学了哪些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的相互关系,来龙去脉是按照哪一条线来展开的?有几个新概念、新定理(公理)、推论及公式?这节课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其次是帮助学生巩固与提升知识一堂课的小结,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适时扩大“战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的来源:可对某些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新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课堂小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对某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小结时,学生会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产生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解题方案等,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创新思维。一旦有了这样的思维作准备,学生就能把数学学活,能灵活运用自己的数学上的知识解决数学上、生活中涉及数学的知识,比如学生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运用的学习,就能把生活中商品买卖的利润问题很好的掌握,并教与了他们必要的生活常识;又比如学生通过对七年级三角形及八年级四边形基本常识的学习,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类比学习,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脸盆架、土地测量的三脚架做成三角形,而有些衣架、拉门、电子门等做成四边形的原因;等等

二、通过向老教师讨教,我掌握了课堂小结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目标,因此,我觉得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也应该紧扣这些目标进行小结。

(一)注重对每堂课的新知识(即定义、定理、法则、性质)的梳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比如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实际物体与数学图形的形状、大小的类比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等等。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猜想等活动后,对建立起来的新知识,一般情况下都能在各自的大脑中经过加工形成初步印象,所以在小结中,学生一般都能把课堂中的新知识的框架叙述出来,比如在学习解分式方程时,学生能基本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求出整式方程的解;3验根。代数中这样的知识小结在学生经过适量的练习后是都能解决的,计算步骤的小结也是代数中经常遇到的。而几何课程的小结也是如此。

(二)注重对每堂课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在课堂小结时及时对本节课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要看他对整节课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学习的价值不只是记住几个数学结论,解决几个习题而已,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在里面。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对于定理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它所内含的数学转化的思想。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前,学生大脑中的180度的角有平角,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同旁内角的和,证明内角和定理的过程就是将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或同旁内角的过程。那么在小结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概括这种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有了这种转化思想,就有了思维的方向,也就有了行动的方向。这是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

(三)注重对每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抒发学习感受。我们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小结时应注重纵横知识的联系,这一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机会,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上整式的加减这堂课时,新内容很少,就是两个简单例题,在学生预习课本,解决习题,解决练习后,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知识,从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转化思想,联想到恒等变形,从全局出发,通过联系、类比,将与整式加减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纵横联系,求同存异。通过建立数学观点——验证数学观点——升华数学观点的思路,让学生把一节普通内容的课,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高度。这样的小结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四)注重对数学经典习题的梳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习题课、讲评课及某些新授课中,对于经典的数学习题的小结也非常重要。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经典的生活背景题目等。在小结归纳时,让学生体验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时,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让学生体验问题的评价方法不同的差异时,感受不同方法的得出主要来源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角度的不同;让学生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这些问题的小结,就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享受情感与态度上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三、通过课内外的交流协作,我学会了课堂小结的形式传统的课堂小结就是老师简单的例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千叮万嘱要学生记住这个记住那个,而学生就是机械的听着,有的只是候着下课的铃声。这样的小结,唤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下课堂小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我们应做好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这样才能达到课堂小结对该该节课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欲望和启迪他们对数学的灵感。

(一)首尾呼应,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材在编排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大部分章节之前都有一定的问题,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在上课设计情景引入时也往往喜欢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与此相对应,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以增强学生解题之后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设计这样的引入学生会很感兴趣。如图一,圆柱的高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在 A处有一只蚂蚁,B 处是一块蛋糕,现在蚂蚁想沿着圆柱爬着去吃蛋糕,请问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一开始很难下手解题,通过学习后,就知道实际上就是求圆柱的展开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如图二线段AB的长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这样的课堂小结方式,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首尾呼应,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梳理,形成学生的知识系统性 这是数学课堂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课堂小结方式,教师利用下课前几分钟时间,简要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梳理,辩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进一步强调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进行课堂小结,也有多种方式,包括: 1.提问的形式。2.图表的形式,在上一些和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比较类似的新课时,可以采用图表进行类比小结,如学习相似三角形可以和全等三角形进行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增强学生的类比思想。

(三)思维拓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小结,对于独立的一堂课而言,它可能是一个终点,但对于一段数学学习而言,它可能是另一个起点。在课堂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容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如《定义与证明》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什么是定义、命题,而在课堂小结时,老师也是采用提问式,问题提得很大,但对学生来说绝非空洞,而是富有挑战性,因为老师的提问是:请用“如果„„那么„„”的形式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对于这样一个紧扣本节课的问题,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想说下去,多么精彩啊!

6.高效课堂下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篇六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理解教学反思对老师的成长很重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反思:

一、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二、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我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其写作结构可以分为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详写。在写这一部分中,要针对成败得失,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三、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百密总有一疏”。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迅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的独到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活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等等,都是源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宝贵材料。

5、写“你认为需要记下的”。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6、写反思的时间。可以每节课都写,也可以每一课写,也可以两天、三天写一次,一个星期写一次。如果一个星期你都没什么可写的,那你就要好好反思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了。

7.浅谈如何做好高中化学课堂提问 篇七

一、提问的常见问题分析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反馈教与学信息、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 更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 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 化学教师的有些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 常见误区为: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 学生要么答非所问, 要么答者寥寥, 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要么追求热闹, 提问过多, 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有些提问具有片面性, 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如何做好课堂提问的方法

1. 课堂教学的提问要取自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 更要充分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 使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化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 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 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 充满好奇的化学问题。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 让学生体验到化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 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并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化学的作用。如:在讲《醋和酒香》时, 老师提出诸如“很多家庭在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去腥提香, 你知道原因么”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刺激下, 参与意识更加浓厚。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具体, 表述要清晰、准确

一般来说, 提问要言简意赅, 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学生一听就明确教师问的是什么, 自己要回答什么。反之, 问题不明确, 条件不易懂, 涉及面过宽, 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想象力, 学生将无从入手, 大惑不解, 无言以答或答非所问;知识面过窄就起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为此, 教师应在深钻教学大纲, 认真研究考纲, 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围绕一个主题, 设计一个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 诱导学生步步深入, 拾阶而上。

这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起到了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的作用。

3. 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机会

教师提出问题后, 给学生留有接受、思考和准备表达的适当的时间。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讲个不停, 而应讲究变化和节奏。其中, 教学停顿是语言的技巧之一, 也是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这样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 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过的内容, 便于“教”和“学”的顺利进行。

4. 提问应注重反馈结果

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贝蒙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 能改变自我知觉, 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因此, 在化学教学的课堂提问中,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的回答一个恰当评价。

信任评价“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 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 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回答问题的时候, 教师投去期待的目光, 说一句信任的话语, 帮助他成功一次, 那么, 他在课堂上发言水平将会更高, 学习能力会更强。

尊重评价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 在人的所有情绪中, 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 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问题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陶冶情操。

8.浅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篇八

关键词:课堂笔记;教师;学生;笔记技巧

课堂教学是全日制班级教学的主要形式,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然而,目前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教学手段的改进,我们发现高职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学生中,很多学生听课时不做笔记,有的学生将教师讲课内容拷入“U”盘或用照相机拍下,即完成了学习任务,甚至在教材上简单勾划出教师讲的重点了事,还有个别学生既不认真听也不用心记,学习处于应付状态,以致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令人难以满意。究其原因很多,但不记课堂笔记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重提当代大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课堂笔记对学习者搞好课堂学习的益处

1.做好课堂笔记能帮助大学生增强记忆。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研究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时看摘要,但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不做笔记组的,学习成绩最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也能胜过最强的记忆”,“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记笔记可以弥补人们的精力和记忆力不足,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提高学习效果。

2.记好课堂笔记能促使学习者集中精力听教师授课。学习者做好课堂笔记,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又要不停的看黑板和投影,还要不停书写,这些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感觉器官(眼、耳、手),感觉器官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冲动沿着感觉传导路传入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觉醒状态,能够高质量地接受特异刺激,听课时就不会发生睡眠或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学生将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授课,从而获得更多信息。

3.做好课堂笔记会为学习者留下宝贵的学习资料。教师在处理教材备课时,会翻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会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体会,经过整合、加工处理、转化等过程,将讲课的核心内容提炼后写成板书,学习者记录板书内容是学习的最佳途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每门课程能留下一本完整清晰有创意的课堂笔记,对课堂学习理解记忆及以后的复习迎接考试和实践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记好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英语,写好中文。大学里大多数教师在写板书时都会将标题及主要名词用英文标出。各专用名词对学习者来讲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一节课记2-3个单词,久而久之就会积少成多,对大学生学习英语大有帮助。同时,通过记课堂笔记也能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既训练了学习者的书写速度,又能训练学习者的写字艺术。中国大学生书写好汉字,也是很重要的学习。

二、使大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应查阅教学参考资料,将教材内容弄通弄懂、牢固记忆。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才能提炼出对学生有帮助的板书内容,教学才能运用自如。避免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生搬硬套讲课。要做好教材处理及教学设计,书写好并安排好板书。板书内容是讲课的纲要,要能够涵盖教学的全部内容,记住板书即能记住讲授的主要内容。这样做会增加备课的工作量,特别是年轻教师(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应下苦功夫备课,既要写讲稿,更要编写好板书教案,还应有教学链接内容稿件,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刻意过程”,达致“熟练行为”。教师应自加压力,对自己从高从严要求,通过熟读教材、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精选案例、虚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及能工巧匠学习,掌握讲授内容和讲授技巧,经过数年“刻意”实践,使讲授内容能熟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讲课时应出口成章、脱口而出,能随机应变。讲出来的是有用的知识,写上黑板的是真理,将知识技术的真谛教给学生,使学生终生难忘。

2.教师应该讲好开场白。将自己的教学特点及要求向学生讲清楚,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坚持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记笔记,使学生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3.教师讲课必须概念条理清晰,内容准确。使用标准普通话,用词用语要规范。吐字清晰,语音洪亮,音调要抑扬顿挫,快慢适中,轻松愉快讲课,使学生能听清楚、记准确,切忌为了赶速度而将将教材内容照本宣科。

4.板书布局应合理。通常将黑板分三等份,从左向右写,写完1/3再写另外1/3,每节课最好写一黑板板书,若黑板已书写满,讲授内容没有结束,确需再写板书时,可擦掉左1/3黑板再写。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要以后排同学能看清楚为度。切忌随心所欲在黑板上乱画乱草,更不要一边写一边擦,要保证板书确能起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作用。

5.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同样要充分认真备课,一定要做好教学课件。PPT内容不宜过多,最好是板书内容加插图或动画,结合白板进行教学。当前部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基本没有了板书这一环节,再加上信息量特别大,学生无法记下。

教师用多媒体上课应特别注意使用势态语,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媒体切换速度不可过快,让学生记完一张内容再换下一张,速度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宜。教师应切忌坐在计算机课桌后,不停的读PPT,不管学生听懂与否,只顾自己完成任务,这样做教学效果必然很差。一定要与学生互动,教师应按教学规律授课。

6.上实验课、实习实训课,教师课前应将教学的内容、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在黑板上写清楚,让学生明白实习实训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实验、实习实训结束后应作小结,保证完成实验、实习、实训任务,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

三、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1.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对第二天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1-2遍,做到心中有数,将不理解或看不懂的内容作出标记,在老师讲课时特别注意听,不懂再向老师请教。在课前应做好记笔记的充分准备,如准备好笔记本、双色笔及铅笔等,以便听课记笔记很从容。

2.应掌握记笔记的技巧。不断提高书写速度,学会用符号代字,紧跟老师的讲课速度,集中精力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问,与教师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听懂的前提下做好笔记,切忌只顾记笔记,而影响了听课。课堂笔记最起码应该记住板书内容。对老师讲的“链接”举例或你自己感觉有趣的描述用铅笔简要记录,记标题即可,以免影响听课。笔记本每页应留出一定的空白处,以便课后补充或插入话语。记笔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以达到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3.记笔记必须用笔记。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应在当天晚自习做好复习,当天的学习任务应当天完成。对照笔记看教材及参考书,对于课堂遗漏的或新发现的知识点,在笔记空白处适当插入,认真整理好笔记,每周应做好一周学内容的复习,这样做有利于系统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并能加强记忆。

总之,做好课堂笔记有利于学习,教师、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向5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赵亚娥.记好笔记是听好课的重要环节[J].医学教育,1997,(2).

[2] 樊素芳,樊琪,陈洁.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1).

[3] 徐若虹.论大学生养成记笔记良好习惯的意义及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小学生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篇九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压力,就是根据书中介绍的故事情节,许多的精彩描写,如果太复杂的往往会一跳而过。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多,但就是写作的时候没有东西可写。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几个小方法:

1、符号法

看到好的词语、句子可以用符号画出来,例如:用横线或者是你喜欢的线条去画出;或者是在看到那个词语或者是句子自己不会理解,例如:在旁边画个问号或者是你自己想画的符号。

但是要注意,对于喜欢的或者不会的符号要固定下来;涂画时要清楚整齐,不然看不清;符号不易过多,不然最后自己也会分不清。

2、批注法

如果是自己的一本书,你可以将你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写一些简单的赞美词进行评论,或者是将你的一些看法、体验可以写到旁边;虽然他们表示的不同,但是他们记录的是一时的偶遇随想,要精练,不宜多。

3、摘抄法

就是在读的时候发现的一些好词好句、唐诗、谚语等摘抄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最好是准备一个摘抄本摘抄,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你的审美能力了,更主要的是可以运用到将来的写作中去,可算是一个不错的作文素材。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摘抄时,要少而精,(少:字数少;精:把握重点),最后最好写明摘抄的时间,作者、出处等,方便后面查找。

4、读后感

一看到“读后感”这三个字相对于很多的小朋友都会很苦恼,其实它只是将大家内心里的想法通过写表达出来了,那我们读完一本书多多少少都是有体验与感受的,这就是我们的读后感。

我记得我们的老师在点评作业时写了这样一句话:读后感写作的基础是读,重点是感,我们的感可以大到一本书,小到一句话,心中是怎么样想的,就怎样写。

10.如何做好新的课堂教学改革 篇十

开学初,学校教科处组织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了本学期的课改研讨会,明确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思路,将“三段六步法”的教学模式正式提上了课改的日程。研讨会上,范东然老师详细介绍了“三段六步法”的教学流程,强调了以问题为主线,以导学为特征,重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通过成果展示、交流互补主动的获取知识。教科处主任史德仁老师提出此次课改要求每位教师要提高认识,并由教科处牵头,学科组指导,由年级组推进,尝试着推行课改。

在高一物理组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物理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课改研讨会的精神,讨论了“三段六步法”的教学流程。我们认为,所谓课改就是要真正的让学生转变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我们教师要做的工作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要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要有一份引导得当的导学案。如何理解“导”呢?我们认为:

一、要“导”在自学探究。在导学案编写的“自学探究”环节中,我们一定要特别说明自学中不能交头接耳,发现问题及时批注,待合作交流时进行质疑。

二、“导”在合作交流中。我们在导学案中都设计了“合作交流”的环节,但让学生交流什么,该怎么进行交流呢?因此在合作交流中必须有明确的“导”。

三、“导”在展示提升中。关于展示,在导学案编写时,我们要树立

“展示是为了提升”的意识。展示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锻炼能力的最好的方式。展示不是目的,让同学们学会展示的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才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我们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我们高一物理组将全力以赴投入到课改中,运用“三段六步法”的教学模式,将有效教学的理念落到实处。

祁县中学高一物理组

11.如何做好地理课堂的导入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入;生活;背景;多媒体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也是一样,有效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也是影响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要选择多种导入方式来重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构建高效率、高效益地理课堂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导入方式为例进行论述,以逐步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

一、生活情境导入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导入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气候的地区差异》时,我选择了生活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对下面熟悉的情境进行了思考:北方四季分明,南方四季如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一情境的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且,熟悉的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也能大幅度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背景导入

背景导入是指将相关的地理知识背后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地走进课堂。所以,我们要借助背景导入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了解北京的传统文化,在授课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老北京”,引导学生在聆听、在思考对北京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

三、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打破课堂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价值,进而,使学生在直观的画面展示中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时,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多媒体图片导入法。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1)饮食差异。如,南方以吃大米为主,北方以吃面食为主。(2)工业差异。如,南方轻工业,北方重工业。(3)自然条件及文化差异。如,南方易出现洪涝,北方易出现干旱。不同的图片對比,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导入方式是多样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以确保学生在精彩的地理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陈世金.浅谈初中地理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J].读书文摘,2015(10).

12.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篇十二

一、语文教学评价的类型及策略

想要开展好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评价工作, 就要真正地理解课堂评价, 懂得课堂评价的类型以及策略。

1. 从类型上来看, 大致可以将语文课堂评价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书面交流形式的评价。教师采用这种评价形式的话就需要借助于学生的日记、作文以及其他类似于思想汇报的纸质材料, 通过这些书面文字形式的传递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当然了, 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相应的答复, 如积极鼓励、诚恳建议、殷切希望以及善意批评, 通过这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另一种是口头交流形式的评价, 采用这种口头交流形式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温和的氛围下与教师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情况介绍与情况反馈, 与书面交流形式相比, 这种口头交流形式的评价往往更加直接, 也更加有针对性,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及时反馈能够开得更加有效。

2. 从策略上看, 语文课堂评价要坚持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策略:

一是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 这项策略主要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调控, 让学生能够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二是及时反馈策略, 这种策略侧重于实时性, 要求教师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情况做好有效的评判;三是访谈评价, 这一点则是强调作为教师一方的评价要以访谈的形式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状况, 如态度、看法、兴趣以及价值观等内容;四是两次测试法, 该策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不稳定因素时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五是评价服务教育策略, 这项策略指的是作为给出评价的教师一方, 要熟练掌握评价的目的、方法等内容, 使课堂评价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六是合作性评价策略, 该策略主要是强调师生之间相互评价, 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开展评价活动。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的误区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教育理念直接导致了许多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时顾虑重重, 甚至出现一些违反教育原则的事件发生。经过总结, 我认为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评价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 慷慨式评价。

在学生主体地位需要充分肯定的教学理念中, 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即激励教育胜过批评教育。受这一思想的误导, 部分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都会很慷慨地给予奖励, 即使是一个很简单、很普通的问题, 也会大力叫好。采用这种评价方式, 不仅无法真正地激励学生, 反而会起到让学生故步自封、满足于现状的效果。

2. 习惯性评价。

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是每个任课教师的通病, 确实, 每一个任课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去习惯性夸奖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但是, 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更应该摆脱传统的习惯性评价, 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评价学生。

3. 一言堂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发生在一些班主任本身也是语文教师的课堂上, 作为一名中学生, 班主任在心理上必定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威慑。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的评价很难是客观的、公正的, 语文课堂评价完全变成了教师的个人观点秀, 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学生命运, 是名副其实的一言堂式的评价。

三、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一名一线教学老师, 又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尊重事实、适当调整。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 我认为原则上来讲应该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去执行, 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 对于具体问题还要区别对待, 如在评价一些后进生的时候, 由于他们以前的学习程度就比较差, 每一次进步都要比别的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 教师可以在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 认真对待、细致区分。

作为一名教师, 虽然从个人感情上来讲都喜欢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 但也不能因此就对他们的一切行为都予以肯定, 而对学习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予以否定。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分, 不能一概而论, 更不能习惯性地想当然。

3. 民主互评、合理延缓。

一言堂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即时评价方式发生的, 且以教师的单向评价为主, 想要改变这种评价形式, 可以合理地引入师生互评以及延缓评价机制, 即允许学生对教师作出评价, 延缓评价的时间, 让师生双方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真实。

四、评价的艺术化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改进, 现行的课堂评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生情况反馈, 更是向着艺术化的方式发展开来。如最常见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或是批评, 如果评价得不得体, 有时可能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么,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评价走上艺术化的道路呢?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 注重评价语言的艺术化。

语言的交流是课堂评价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对学生作出评价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既要指出问题, 又不能过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 还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注意评价形式的艺术化。

课堂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有书面评价或是口头评价,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两种形式可供使用。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 教师可以应用多种评价形式, 从而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如建立“成长档案袋”、发放“奖励卡”以及“定期目标回头看”等形式都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

五、结论

13.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篇十三

一提起教学,一提起学校,大家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这样一个情景:一间窗明机净的教室,一个衣着端庄、学识渊博的老师,一群有着极强求知欲的学生和一本写着我们学习内容的教材,这就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而又司空见惯的传统课堂。

课堂教学是所有学校教育的必备要件之一,也是实施教学的基本手段。作为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电大自然也不能排斥课堂教学这一基本手段。而且在此基础之上,电大自1979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开创利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为己任(如先后开始使用录音和录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电大费省效宏的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审视电大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虽然对传统课堂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从根本上来看,却几乎都是教室搬家、黑板移位,并没有突破传统课堂的框架,而这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电大远程教育的需要。一方面,电大开展远程教育并非不要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也绝非完全由学生自学。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和特点,改变它的形式和职能已势在必行。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研究远程教育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什么特色,做好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工作,使之成为帮助学员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有力辅件。

一、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区别

第一,实施教学的场所扩大和延伸了。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教室和实验室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电教设施,教学服务功能得到了扩展。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那种面对面的双向交互式“教”与“学”的教学形式正逐渐为由学员观看课程录像、电视直播课、CAI课件、上互联网查阅教学资源和信息、网上答疑讨论等远程单向和远程双向的教学形式所替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大大延伸:学生可以在他觉得适合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如在家里使用课程音像教材、上网学习或讨论等。教师实施教学的场所和方式也不像原先那样单

一、固定和规范,除了教室、实验室,还可以是在家里、办公室里或学生家中;除了讲台上的宣讲,还可以采取家访教学、参与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或远程答疑等教学方式。

第二,教学中的主、客体地位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是主体化行为,“学”是客体化行为。教学质量和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学问的深浅、治学态度、语言表达和组织教学的行为能力等主体性因素,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一的,课堂教学的中心

课题是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强调学生由受动式接受教师的讲授向能动式的个别化自主学习转化,学习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课堂教学的中心课题转化为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学”,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第三,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教具发生了质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使用统一的文字教材和或有或无的音像教材,而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网上教学辅导信息、CAI课件和广播电视大学直播课堂等多种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综合使用,信息载体也已不再是单一的纸张和黑板,各种电教设备,尤其是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和使用越来越频繁的手段。

第四,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变革。开放教育各专业原则上要求不组班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家庭、个人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拟订学习计划,选择自己每学期学习的课程以及学习方式。学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职能似乎削弱了,服务职能则大大加强了,同时要求他们提供的服务应满足“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原则。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尤其是面授辅导课的课堂教学在远程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正在发生着改变。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仍沿用传统的面授辅导进行教学就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显得落后,不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远程教育,而且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保证广大学生学习需要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满足。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和特点,改变它的形式和职能,要强化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电视录像课、网上直播课要充分发挥它们精品性、可随时重复观看的方便性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面授辅导课必须针对课程中的疑、难、重点进行辅导,而非系统的课程讲授,真正起到它辅导、答疑、助学的教学辅助作用。这应该是远程开放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

二、努力构建新的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加强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长期以来,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心理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三中心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牢牢地禁锢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学中的教师的主体和学生的客体地位发生变化,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其对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传统职责“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教师所替代,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而是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从而演变成了一个多重角色扮演者。

首先,在学生刚入学时,老师充当向导、引路人。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对它有所了解、从而为入学后学习观念的转变奠定基础,教师就必须发挥导引作用,“引”其入门。

其次,在学生学习的初期,老师充当参谋、指导者。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必须合理选择学习媒体,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指导其选择学习媒体,当好学生的参谋。对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直播课堂、网上辅导材料等众多学习媒体,教师应对各种媒体主要内容、使用条件及作用等给予介绍,并提出几种建议方案供学生参考,指导每位学生进行合理选择,力争使各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又体现资源共享、经济实用原则。

第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充当参与、帮助者。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是有教师辅导帮助的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起点多种多样,知识能力因人而异,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的辅导帮助将贯穿于学生课程内容学习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1)在大致统一的学习进度安排下,教师先采取集中面授方式对课程内容做总体介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有一个基本了解,便于学生自主和个别化学习。(2)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教师提出学习方法建议。(3)针对课程具体内容进行辅导。

第四,在学生学习完后,老师充当管理、监督者。现代远程教育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实现了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种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带来了“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造成教师控制的先天不足,弱化了教学管理,使得远程开放教育过于依赖学生主体参与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基于此,教师就必须加大对教学结果的控制力度。应从读书笔记的检查、学习进度的跟踪、平时作业的收缴、批阅和讲评、各种媒体的使用和邮件收发记载、考核结果的评价和反馈等环节入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监控和指导,从而既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借此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由此可见,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职责是多方面的。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我们需做的努力也是多方面的。

1.观念转变到位是完成教师角色转换的思想基础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

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完成向“导学”角色的转换并实现重心转移,是十分艰难的。要使教师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教师观念转变的缓慢、滞后和不到位会带来教育教学模式有效转换的艰巨性。事实上这种转换过程越长,对适合于开放教育的微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越难,对保证教学质量的负面效应就越大。有鉴于此,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一线教师,要适时自觉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并清醒意识到现代教师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从而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转变,以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2.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技能基础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革命。教学手段的变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其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多种媒体创设虚拟学习环境以整合教与学的行为。因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一方面要在一定距离间隔的情况下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从远处把一个教育环境置于学生的正常生活环境中,特别是在学习个别化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行为的重新整合。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制作电子教案,游刃有余地在网上作业,任意浏览、下载教学所需的资料,并会制作网页和CAI课件,进行网上教学。为此,必须加强教师掌握和使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的培训,建立起严格的考核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而又合理的考核办法,作为对辅导教师,尤其是专职辅导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业绩的考核依据之一,使辅导教师养成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从事教学的习惯,树立“不能掌握和使用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师就不是称职和合格的电大教师”的观念。

3.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是教师扮演好其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大爆炸要求人们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由于知

识所具有的两大特性,即知识的时效性和无限增殖性,加之由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知识“半衰期”的迅速缩短,使人们一方面要面对快速增长的新知识和日益复杂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却出现已经掌握的知识又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对于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个体,惟有连续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落伍和被淘汰。——这也是终身教育理念为人们所认同并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原因。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紧握这把钥匙,不断追踪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再者,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面对的学习对象要求教师不断参与继续教育。远程学生是一大批学习能力不齐、文化基础相异、思维方式有别的学生,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发挥其“导学”作用,做到指导到位而不越位,除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外,更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服务意识。因为,作为远程开放教育质量控制关键因素的教师,其业务水平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观念转变的快慢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凡此种种,惟有不间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最后,一个教师的成长,除了通常所说的知识增长、技能训练等条件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反思,也就是要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反思能力。为此,教师应着眼于我国现代化教育以及当前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改革实践,潜心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探索和研究,这种尝试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导学”作用的发挥也是不无益处的。

(二)注重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

一是先组织学生观看课程录像、直播课IP课件,上网浏览,后进行面授辅导;二是将课程录像、网上教学资源、课件与面授在辅导教师的辅导课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使用。根据课程难度、学生状况、课程多种媒体资源的配置情况适当减少面授辅导课的教学时数,相应地增加学生音像课、上网学习的时间;增加课程平时作业及练习的布置和批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面授辅导课教学时数的减少幅度不应各专业、各门课程一概而论,搞一刀切,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作系统的讲授,而是针对教材中的疑、难、重点作专题性的辅导。对于那些通过学生反复阅读即可基本掌握其知识点的课程,辅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自学文字教材,观看课程录像、课件,辅之以必要的集中辅导。而对于那些难度较大,学生不易自己掌握的课程,如经济类专业开设的数学课、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某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我们则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加一些面授辅导课,同时把课程录像带、课件、网上教学资源等助学媒体制作成VCD光盘或考进软盘分发给学生或学习小组,由学生自己

组织学习,以缓解他们的工学矛盾。另外,开放教育各专业的课程作业,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中央电大布置的大作业以外,还应根据课程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程度适当地作一些增加,并严格进行考核。实践能证明,只要我们切实做好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和综合运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并非遥不可及。

(三)对课堂教学过程实时地进行检查、引导、跟踪、监督

这一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及其教学效果实时进行检查,激励教师自觉学习和使用远程教育的先进手段,引导和鼓励辅导教师使用计算机备课,应用多种教学媒体上课,制作和使用与自己所任课程相关的教学课件。对于态度积极、运用熟练、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而对于不能按要求上课的教师,要组织强化学习、考核,提出期限要求,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远程教学的技术手段。二是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也应采取一定的跟踪、监督和控制措施。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新模式的学生,教师必须运用适当技巧弥补多媒体教学设计上的情感缺失,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习者坚持使用多种媒体帮助自我学习,并从中掌握获取各种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14.课堂做好笔记的方法 篇十四

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

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

特意把笔记做得很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4 注意笔记的方式

课堂笔记一般分三种情况来记: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所讲内容的重点记下来;二是一些经典的原话、定义、定理、公式、论点、结论、概念、时间、地点等,必须准确抄记,三是对不懂的问题和疑点,也要原样记下来,课后好去研究、思考、查对和询问。

5 注意笔记内容

记笔记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

上一篇:名人的故事王勃梦作滕王阁序下一篇:检讨书行政单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