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我很重要》教案(共4篇)
1.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我很重要》教案 篇一
人脑和电脑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电脑知识; 2.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做电脑的主人。
一、导入:电影终结者的开头讲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公元2029年,经过核毁灭的地球已由电脑“天网”统治,人类几乎被消灭殆尽。剩下的人类在领袖约翰·康纳的领导下与电脑英勇作战,并扭转了局面。“天网”为了改变这一切,制造了时光逆转装置,派遣终结者人型机械人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的母亲康纳·莎拉,以阻止约翰的诞生。约翰发现了一这阴谋,攻占了实验室,战士卡尔·雷斯自愿通过时间通道回到1984年保护莎拉。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电脑是否真的有一天会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三、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抓住事物特征,筛选主要信息,掌握说明方法。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部分:⑴作者认为:人脑和电脑的优势各是什么? ⑵人脑和电脑到底谁更强?
总结:
2、同样方法,和同桌组成学习小组,从课文二、三部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分析
⑴作者认为:人脑和电脑的优势各是什么? ⑵人脑和电脑到底谁更强?
学生总结发言
四、思考讨论
作者在文末非常乐观的认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那么你认为电脑能代替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吗?
五、拓展延伸:你是电脑真正的主人吗?
展示:锋芒互动2009年第5季主题创意会的几幅漫画作品。
六、作业
以“我的电脑我做主”为主题,设计漫画作品,并为你的作品加100字的说明。
2.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我很重要》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课文重点: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
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
3、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极“左”思潮在中国泛滥的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
教学设计:
1、导入:请同学们注意看文中的这副脸部特写,你从这张脸上读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饱经沧桑、吃尽人间疾苦、凄凉、痛苦等。
(过渡)同学们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联想是丰富的,那么作者写的是这些内容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课文。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识读。
伛 攥 惶 恐 滞 笨 塌 败 荒 僻 骷 髅
(2)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交流对极“左”思潮的了解。
3、整体感知课文。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谈谈文章中哪些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充分感受语言,感悟课文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语言风格、人物个性这些方面去感悟。
接着,在充分阅读思考之后,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最后,让学生代表发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a、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b、文中写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c、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为什么?
d、文中人物哪个方面最使你感动?
教师小结: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为线索,记叙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文中详写了老王给“我”送鸡蛋和油这件事。从这件事中,更见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体会课文如何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从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设计: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记叙的是两个善良的人之间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也知道课文详写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临死前送鸡蛋和油给“我”。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这一部分。
(过渡)我们首先分析老王的生活境况。
2、精读课文
一、学生精读课文。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况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条件很差,眼睛又不好。当时的社会对他不够关心。
(过渡)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幸者,需要别人关心的人,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去帮助别人。我们下面就去学习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研读第四件事。
学生齐读:从“有一天,我在家听到大门”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描写的方法、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去思考。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和讨论。
教师小结:老王在死前,还给我送鸡蛋和油,可见他的善良。文章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去描写老王,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刻画老王。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出老王行动的艰难。
三、质疑探讨。
1、学生研读这一部分有疑问的可以提出,共同探讨。
学生发问举例:
a、老王这么对待我的原因是什么?
b、怎么理解文中80页的这段话?(“他赶忙止住我说”直到“站着等我”)
c、怎么理解“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这句话?
d、怎么理解“强笑”这一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的善良,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2、教师小结: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善良对待善良。
3、拓展延伸
问题:那么,我们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可以引导学生从关注班级入手,进而关注社会。
4、总结全文
(一)、让学生再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收获。
3.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我很重要》教案 篇三
背影
注释:1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朱自清(1898-1948),字佩玄,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2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3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4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5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6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7赋闲:失业在家。晋人潘岳有《闲居赋》,因而后人便把没有职业的“闲居”叫做赋闲。
8勾留:短时间停留。9浦口:镇名,在南京市西北部的长江北岸,是津浦铁路的终点站。10脚夫:就是对搬运工人的称呼。11小费:顾客、旅客额外送给服务人员的钱。12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13月台:站台 14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15拭:擦。16颓唐:衰颓败落。1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18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19情郁其中:感情积聚在心里。20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21惟:只是 22箸:筷子 23大去: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这是对死得委婉说法。
本文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背影的四处描写:1开门见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 2望父买橘 3父子分手
4呼应开头,作者对老夫的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父亲的外貌描写:穿戴→照应开头所写家境;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我”用自己的情感烘托父亲的背影,我的情感:激动,感激,感动,心疼,愧疚„„
流泪:徐州奔丧——悲哀之泪
望父买橘——感动之泪
父子分手——惆怅之泪
4.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我很重要》教案 篇四
一、语文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 繁衍(yǎn)媲(pì)美 B 耿(gēn)介 魅(měi)力 ....C粗糙(cāo)昭(zhāo)示 D困窘(jiǒng)模(mó)拟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殷勤(yīn)秩序(zhì)眼拙(zhuó)衣襟(jìn)
B.私塾(sú)筹划(chóu)行家(háng)搀扶(chān)
C.镌刻(juān)板栗(lì)忙碌(lù)不屑(xiè)
D.正月(zhèng)怔怔(zhèng)香喷喷(pēn)鬼使神差(chā)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悠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
B.到我八岁时,母亲认准了让我起步走向成才之道已迫在眉捷。
C.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
D.二者作为钢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B 校园四周树木繁茂,使我走投无路,赞叹不已。....C 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以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传播文....明的种子。
D 机器佣人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干线。
B.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容乐观。
C.官员们政治生活的长短,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拥护。D.杭州市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以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6.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一株新生的树苗,每一片叶子 很重要,一个孕育中的胚胎,每一段染色体碎片都很重要。驰骋寰宇的航天飞机,可以因为一个油封橡皮圈的疏漏而凌空爆炸,你 说它不重要吗?
A.也 对于 而且 也 难道 B.都 关于 甚至 不但 能
C.都 对于 甚至 也 难道 D.也 关于 而且 不但 难道
7.《我很重要》的作者是()A 毕淑敏 B 谈歌 C 张抗抗 D 谢冕 8.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药》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词”从风格上可以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类,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品。
C.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引用、举例子、抒情等。D.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都是老舍的作品。
9.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的向对方道歉?()A.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B.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能只怪我。C.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好吗?
D.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10.选出不属于说明方法的一项是()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列数字 D 拟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电子计算机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运算速度方面,它有着人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最近我国研制成的“银河”巨型计算机,每秒钟能进行10亿次运算,利用它可以解决那些要花费成千上万人的一生才能精确计算的极为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利用计算机才能控制各种快速运动的复杂系统。但是,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系统里,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人体拥有一台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大脑。
人脑,大约只有1500克重,体积只有1500毫升左右,所需能量不到2.5瓦,但却有140亿到150亿个细胞,这个数目是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倍。目前,最好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比人脑要重上万倍,消耗的电能也要多上万倍,但它的“记忆”和“思考”能力却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
人脑有很强的记忆力,并且善于思考。人类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联想和回忆,能够一边思索旧问题,一边解决新问题;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人能够随机应变,妥善处理,电子计算机就缺乏这种创造性思维。至于人脑能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更是电子计算机所 的。
11.这三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A 电子计算机的起源。B 电子计算机的优越性。C 人脑与电脑的区别。D 人脑的优越性。
12.上述文字综合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A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B 列数字 举例子 分类别 C 列数字 作诠释 打比方 D 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13.文章结尾处的横线上应填的成语是()
A 望洋兴叹 B 闻风丧胆 C 望尘莫及 D 无所不至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应试者人头攒动。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淘汰一名。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考场门开,有人叫道:“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饰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裸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迷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杳卡片中抽出一张,让助手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阿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使得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了。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官们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
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纪念碑看到一支孩子方阵。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有组织的队伍。他们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挂满雪的松树林。每个孩子手持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项刻之间,雪下大了。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扰如脉管滴血。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赵恺《木笛》)
14.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他看见迷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2)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
15.画线处属于什么描写?联系上下文,思考朱丹为何选择穿“黑色”的衣服。(4分)
16.在文章结尾处,“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你觉得这个人是谁?展开合理想象,给本文添加一个恰当的结尾。(5分)
17.你对朱丹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写出你对朱丹的评价。(3分)
三、填空题。(10分)
18.从下列6个小题目中任选4个默写,多答不加分,全答则取前4个算分。(每空1分)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②,不尽长江滚滚来。③舍南舍北皆春水。④,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⑥,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19指出下面这份请假条在格式上存在的问题。(共6分)
请假条 王涛
上周末我在回家的路上淋了雨,受凉引起高烧、咳嗽,经过两天治疗有所好转,但医生建议继续治疗三天。不能上课,特此请假,请老师批准。
此致 敬礼
12月6日
这份请假条在格式上存在的三处问题是:(1)(2)(3)
四、作文(45分)
20、单据。根据以下情境写一张格式正确的借条。(5分)
张明向好友李丽借了人民币2678元,请你代张明写一张借条,并说明半年内还清。
作文(40分)
21.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要求卷面整洁,600字以上,不超过800字。
海尔张瑞敏:“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联想柳传志:“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华为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
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
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答案
一、1-5 DCCBA 6-10 CABCD
二、(一)
11-13 CAC
(二)14(1)指朱丹面对主考官既敬仰又畏惧的心理状态。<2)形容朱丹面对艰难选择而颇为犹豫的心态。
15.肖像描写,身着“黑色”是朱丹对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中国人的悼念。
16.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例如:他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你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在你身上有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17.提示:要言之有理,可从音乐才华和民族精神入手,谈自己的见解。
三、18、惟有饮者留其名 无边落木萧萧下 但见群鸥日日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 咸阳百二山河
19、(1)署名应在右下角日期的上方(2)缺少称呼(3)“敬礼”应顶格
四、作文 20、例:
借条
今借到李丽人民币贰仟陆佰柒拾捌元整,约定半年内归还。此据。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我很重要》教案】推荐阅读: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06-27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 6 阿长与《山海经》3 教案02-19
人教版一年语文上册教案06-20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10-2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自己去吧》教案09-24
小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03-28
职高机械基础教案12-29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花钟_人教新课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