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演讲

2024-09-22

法制教育演讲(精选8篇)

1.法制教育演讲 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打击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卫。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社会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他们一代一代健康成长。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校园侵权和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和教学秩序。

一方面,我们应该严厉打击校园犯罪。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让犯罪远离校园,应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很多案例表明,校园犯罪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气候,思想政治工作越薄弱,学生纪律差的学校发生的事件就越多。

学校犯罪是一种见不得光、鬼鬼祟祟的勾当,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照在校园里,犯罪者就会害怕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是学校的公义,阳光是全校同学的正直,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在打击校园犯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我防卫: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能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也能阻止别人违法。

2、增强打击犯罪的勇气。校园犯罪屡禁不绝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们不团结,缺乏打击犯罪的勇气。面对犯罪暴力的威胁,会束手无策,让他们得逞,原因是他们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总之,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民主法制建设、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发展,全社会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谢谢大家!

2.法制教育演讲 篇二

(一 ) 顺 应 论

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概念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视角。语用综观说认为把语用学看做是从功能方面对语言产生及使用过程的综观比把语用学看做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是一种交叉学科研究更科学和完善。综观说将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与语言使用结合起来研究语用学。顺应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 以语言的选择顺应为基本点, 通过探究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机制及语言的生成机制, 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顺应论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的特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这一理论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语用学理论, 对语用现象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解释力。因此, 借助顺应理论的完整性及综合性成功地指导阅读是可行的。

(二 ) 顺 应阅读 模 式

顺应论从动态顺应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过程。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篇章交际的过程, 所以顺应理论对阅读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这种模式认为, 阅读者在进行英语阅读时, 在头脑中已知图式的基础上, 根据篇章的语言结构特点及语境特征动态地顺应篇章意图。只有这种动态的阅读才能充分理解整个语篇。语言的动态顺应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正如维索尔伦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基于语言内部 (语言结构) 或外部的因素, 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涉及各种语言形式: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

二、奥巴马教育演讲的顺应性阅读

本研究采用奥巴马关于教育的演讲作为语料, 从动态阅读的角度分析演讲中的顺应现象。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 发现演讲者的动态顺应过程, 从而指导阅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一 ) 音 素 层 面 的 顺 应阅读

音素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正确地使用音素会引起某些声音模式, 达到强烈的情感效果。例如:

I got a lot of second chances, and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to college and law school and follow my dreams.

在奥巴马的这篇演讲中, 他运用了很多音素层面的策略因为这篇演讲的听众是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 演讲者运用这些音素策略主要是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使他们对演讲感兴趣。

(二 ) 词汇 层 面 的 顺 应阅读

作为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层次, 词汇在表达人的思想及认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演讲中, 奥巴马运用了很多词汇策略顺应交际的语境。例如:

You hear about the recession that we’ve been through.Ansometimes maybe you’re seeing the worries in your parents’ face or sense it in their voice.

上例中, “recession”指的是金融危机, “worries”指的是对于金融危机的担心。2008年, 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美国, 许多人面临失业, 很多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 所以奥巴马运用了很多隐喻的词汇, 避免提到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 ) 句 法 层 面 的 顺 应阅读

句法是语用信息的承载者, 然而简单地把各种句子结构罗列, 并不能有效表达作者的思想。演讲者运用合适的句法结构, 才能使演讲有意义, 有吸引力。例如:

Maybe you could be a great writer— ——maybe even good enough to write a book or articles in a newspaper———but you mighnot know it until you write that English paper— ——that Englishclass paper that’s assigned to you.Maybe you could be an innovator or an inventor— ——maybe even good enough to come up withthe next i Phone or the new medicine or vaccine— ——but you mighnot know it until you do your project for your science class.Maybeyou could be a mayor or a senator or a Supreme Court justice— ——but you might not know that until you join student government othe debate team.

上例中, 演讲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 目的是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突出强调的内容并吸引学生的注意。

(四 ) 语 篇 层 面 的 顺 应阅读

每一语篇都有具体的语境, 语篇的存在和具体的语言形式是分不开的。因此, 作者借用各种语言形式顺应交际语境。在教育演讲中, 奥巴马运用了各种主位推进模式、逻辑连接词及疑问句等语篇层面的交际策略。例如:

When I was young, my family lived overseas.I lived in Indonesia for a few years.And my mother, she didn’t have the moneyto send me where all the American kids went to school, but shethought it was important for me to keep up with an American education.So she decided to teach me extra lessons herself, Mondaythrough Friday.But because she had to go to work, the only timeshe could do it was at 4:30 in the morning.

三、结语

通过分析, 我们得出作者或演讲者为了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会借助一定的语言结构, 这种选择存在语言的任何层面。通过语言的选择, 作者不断顺应听众或读者的需要, 这些需要指的是物理环境、社会规约及心理追求等。一个成功的读者或听众, 不仅要明白语料的字面含义, 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动态顺应模式, 综合考虑心理、社会、文化因素, 在语境中挖掘语篇的深层意义, 综合理解语篇。

摘要:阅读是人们通过语篇了解外部世界并且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以往的研究中, 阅读往往被限制为一种识别、解码信息的过程。然而, 有效阅读并不是一个这样简单的过程, 不但涉及读者, 作者及语篇语境的作用也很重要。本研究以奥巴马关于教育的演讲为语料, 从动态阅读的角度分析演讲中的顺应现象, 指导阅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关键词:顺应阅读模式,奥巴马教育演讲,顺应论

参考文献

[2]黄国文.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关于教育视域中教师演讲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教育视域;教师演讲;评价机制

教育视域中教师的“演讲”指在学校由教师围绕特定教育目的针对学生、同仁、家长等进行演讲,是因教育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教育行为。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其次,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因教育发展需要围绕教育目的开展,有教育性。要体现“演讲”的专业性和教育性,应该思考三个层面:(1)为什么讲;(2)讲什么;(3)怎么讲。

一、夯实教师基本功,为“演讲”奠基

教师基本功和教师演讲的关系就像“扎马”和“出招”的关系,马步扎稳,出招便得心应手。教师基本功有:表达能力、板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能力。“演讲”准备与教学设计相似,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实践,日积月累形成个性化的思维习惯,这些习惯作用于“演讲”,形成个性的风格。

二、认真思考“三个问题”,为演讲增色

“三个问题”就是指上面提到的三个层面,即: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这些问题想清楚,把自己的思想变为别人的思想才有可能。

1.为什么讲,指向主要是“动因”和“目的”

教育活动中,教师“演讲”的“动因”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工作安排,在特定时间、场合由领导指派的“演讲”,是被动的;另一种是职责范围内,由于工作需要,自觉组织的“演讲”,是主动的。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教育目的都很明确。但“被动”心态去“演讲”和“主动”心态去“演讲”,效果迥异。我认为,如果“演讲”活动确定了,教师要调整心态,化“被动”为“主动”,围绕“教育目的”全身心地准备,这是“双赢”的!

2.讲什么,指向主要是“材料的整合”

材料整合要符合三个原则:(1)有意义;(2)有意思;(3)有针对性。为推进新课改,我给教师作了题为《更新观念 推进课改》的专题讲座,讲座用案例形式。一次,一位教育专家听地理公开课,教师把中国地图拿出来问学生:“你们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有的说像公鸡,有的说像山羊。这是专家第一次听说中国地图像山羊,并惊讶地发现中国地图更像一只有胡子的山羊。教师不由地看了几眼说像山羊的学生:“你们再看看像什么?”学生依然回答说像山羊。想必那位老师认为在他的课上出现这种荒谬的答案是丢他的脸,便恶狠狠地再问:“你们再看看真的像山羊吗?”他把“再”字说得震天响。学生胆怯地说:“像公鸡。”教师提高嗓门再问全班:“中国地图像什么?”全部回答:“像公鸡。”教师满意地笑了。这样的案例发人深省。

3.怎么讲,指向主要是“内容呈现的形式”

有三种形式是学生、家长、教师比较喜欢的:(1)讲故事,寓教育思想于故事之中;(2)讲案例,用典型案例唤起反思;(3)做互动,让受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另外,演讲时应脱稿,拿稿件念,听众马上怀疑你的“水平”,参与积极性会打折扣。当然,如果你对演讲主题把握到位,那么你演讲时就不可以依赖稿件,而且能与听众进行神情互动,点燃听众的热情。

新春表彰会暨家委会成立大会上,我给家长、学生作了《自信自强 携手共进》的专题发言。天气比较冷,大家把手藏在口袋里,为了营造热烈的氛围,我首先引导大家做一个互动游戏。游戏很简单,请先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然后用左手掌心不断使劲拍打右手掌心,顿时掌声一片,大家得到热身,后面演讲就顺利了。接着,为了激励后进生,我引用了两个事例。事例1为《蝴蝶的启示》:有人从裂开缝的茧里发现一只蝴蝶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拿剪刀把茧剪开,蝴蝶破茧而出。蝴蝶翅膀干瘪,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这个故事启示什么呢?蝴蝶必须在痛苦挣扎中锻炼翅膀,翅膀硬了才能破茧而出,飞得起来!事例2为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北大演讲:俞敏洪是北大学子,前不久受北大邀请去北大演讲。我们不禁发问:北大学子那么多,为什么就请俞敏洪呢?原来俞敏洪在北大读书时,成绩并不突出,但是通过努力他创立新东方教育集团,这可能就是请俞敏洪演讲的主要原因。俞敏洪演讲时,提出一个观点: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是雄鹰和蜗牛。雄鹰凭自己的天赋,很容易就飞上金字塔顶端,而蜗牛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必须经历千难万险,它不能一次就爬到顶端,可能爬一段就掉下来,再爬上去,再掉下来……蜗牛经过努力,尽管时间长,但是最终到达金字塔顶端。俞敏洪强调:蜗牛到达金字塔顶看到的景象和雄鹰是一样的!结合自身的经历,俞敏洪说,只要有信心,同样的事别人花三年,我可以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但一定要成功。最后我强调家长最关注的两件事:第一安全,第二质量。我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健康第一,追求卓越”,介绍学校是如何从“物防、人防、技防、制防”等保证学校人、财、物的安全,是如何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以促进師生健康成长的,是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师生不断进步的。

总之,教师演讲要做到:主题明确,对听众有帮助,有教育性;材料贴近听众,与听众利益相关,有针对性;脱稿演讲,神情互动,有个性,这样才能有“思想共振、心灵共鸣”的演讲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高登中学)

4.法制教育演讲 篇四

一、依法治校,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本着“让学生信赖、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办学宗旨,一直非常重视对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已把法制教育工作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学校为此专门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并建立健全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依法治校与道德实践并重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章办事,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人犯罪法》、《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相应的法律法规,每位教师都有普法学习笔记,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校法制教育工作,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使法制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依法治教,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依法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制定了相关的教务、政教、行政和后勤等方面的具体的管理制度,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及时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学校近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在“师德禁令承诺书”、《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的“十条禁令”》上签字,以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抓内部法制化建设的同时,我校还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大型的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以营造全校师生的维权氛围。通过活动推动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公安局又联同城管、文化部门集中时间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进行了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和平安校园活动,确保全校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另外,学校把教师平时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一一列举,注明侵犯了学生的何种权利,编成学习资料发给教师。比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讽刺或侮辱学生,侵犯学生的名誉、人格尊严权;违背学生意愿公布其个人私事,搜查学生书包,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等等。可以说,这样的做法能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起到了能警示和提醒教师防止此类行为再发生的作用,真正将依法治教落到实处。

三、依法从教,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创设法制教育环境学校定期向学生宣传依法治校的相关规定和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依法治校的氛围,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内舆论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在校园的揭示板或各班级门口的特色展板上等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我校经常开展的“法律伴我行”活动,就是利用板报的方式登载了一些法制教育方面的资料,还可以利用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等,让学生置身于法的校园环境中,不再对法无动于衷,并生出主动去知法、懂法和守法。

其次,把课堂作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特别是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班会课和心理健康课等,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文明礼仪”以及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普遍的法的洗礼。让学生心中有法有规,从思想上提高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他律的基础上向自律迈出坚实的一步。

最后,开展好法制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切合学生开展多种切合实际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法制文化的熏陶,增强法制观念和主动利用法律保护自已的意识。如,定期组织学生出一些法制专题手抄报,聘请法律顾问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观看“警钟长鸣”等法制教育纪录片,开展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有奖征文、模拟法庭和法制文艺演出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法制主题教育,形象、生动、直观地冲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5.法制教育演讲稿 篇五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一)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二)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6.法制教育演讲稿 篇六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明法度,护自然”。

从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到疾病缠身、人心惶惶,从工厂外的“云烟缭绕”到山火爆发浓烟滚滚――一面是利益,一面是生存;一面是天性,一面是法度。我想,在当下的境地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法度,便没有节制;没有节制,天性便将把人类引向深渊――深渊之中,何处是归途?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进。

一是改变观念。改变观念,便是我们要从“人类中心论”“人定胜天”的自大思想中解放出来,培养平等观念。我们会因为损害人权而强力抗争,却对践踏和砍伐置之不理;会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愤愤不已,却把对自然无止境地掠夺看成是理所应当。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认识自然的片面化和生态意识的缺失。而改变观念,将自然界动植物都放到与我们平等的位置,我们的行为和做法会慢慢改变。

二是摆正姿态。当我们抛开原有的陈旧观念,再前进一步,便是要摆正态度。纵向来看,人类在整个时间坐标轴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界中,人类的出现也只不过是一次泛起涟漪的过往。正如雨果所说:“人类尽管破坏、毁灭,尽管根除、杀戮,夏天依然是夏天,百合花依然是百合花,星辰依然是星辰。”亿万年后,那璀璨的星辰又是否还记得一个庞大种族的荣枯呢?

三是明确法度,爱护自然。观念与定位全部归正之后,还不足以实现真正的和谐,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尽黑暗的也是人心。而社会性的规则,才是帮助我们在光明与黑暗间找到平衡点的唯一途径。对肆意破坏植被的行为严惩,还森林草木一个安定的家;对超标排放污水的工厂实行管控,让鱼群不再因肮脏而丧命;对滥捕野生动物的人进行处置,给正面临灭绝的生灵们一个还留存着希望的明天……给人类自身,留下一个未来。

当然,我同时也看到,小到我们每一位同学,大到世界各国,都在逐渐返回生命的原轨。禁渔、禁牧、全面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我们正在努力,但仍有漫漫长路在等着我们去探寻。只有每一位同学都真正参与进来,从思想统一到行动落实,人类才能真正与自然和睦相处,相生,相融!

7.法制教育演讲 篇七

一、基于演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演讲是一种进行宣传鼓动的语言交际活动, 它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 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 针对某个具体问题, 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就是借助演讲的方式, 引导人们激发爱国情感、明确爱国责任、履行爱国的道德规范、坚持爱国的政治原则、感受爱国的巨大精神力量。

“05方案”实施以来, 我们每年组织新生进行全校性的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活动。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参与面广、带动性强、认可度高、实效突出的教学实践活动品牌。整个演讲活动由组织准备、班级交流和巩固评价三个阶段构成。

1. 组织准备阶段。

在“基础”课的绪论部分, 结合整体教学实践安排, 向学生布置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的任务, 让学生有所准备。进入第二章学习后, 教师首先通过提纲挈领地理论讲授, 使学生对该章的内容体系有所了解, 对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时代价值等重要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同时, 全班学生按6~8人标准分成若干小组, 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每人围绕爱国主义主题确定一个与现实高度结合的题目, 通过查找、阅读、整理和筛选相关资料, 撰写演讲稿, 为小组及班级演讲交流做准备。

2. 班级交流阶段。

第一步, 学生在小组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以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 相互之间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第二步, 各小组将大家评论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汇总并推荐出代表本组参加全班演讲交流的人选1~2名。第三步, 各小组推选的学生在全班登台演讲 (每人5分钟) , 其他学生对演讲表现进行评判, 教师根据所有学生演讲情况做最后的总评和综述。

3. 巩固评价阶段。

第一步, 任课教师在所任课堂班级演讲交流的基础上, 推荐一名优胜学生参加学院一级的比赛, 通过比赛, 各学院再产生一名优胜学生。对胜出的学生, 有专门的教师对其进行文稿润色、节奏把握、仪态调整等演讲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使其尽快提高演讲水平。第二步, 各学院产生的优胜选手进行校级演讲比赛, 由校级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专家担任评委, 最终确定全校演讲比赛的名次。

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前后历时2个多月, 所有上课班级的学生和任课教师都参与其中。就每个学生而言, 大家都感受到了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 明确了理性爱国的重要性。对于竞赛胜出的学生更是借助演讲的平台提升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认可和认同更为深刻, 接受度更高。可以说, 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力是明显的。

二、基于演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按照价值哲学的一般理解, 价值表示的是一种关系, 即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是集知识灌输、情感培养、方法训练和能力提升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作为一种客体存在, 它满足了学生主体学习知识、丰富情感、展现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 具有相应的价值。

1. 知识价值。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 教学活动如果离开知识的传授、不首先实现自身的知识价值, 其他价值功能也就无从发挥。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以“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为主要知识切入点, 通过回顾历史、分析国情、叩问现实, 使大学生明确“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与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是当前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体会到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和理性认识, 更是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做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的基本追求, [1] (P55) 从而在行为层面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落脚点和归宿的认同。借助主题演讲活动的平台, 以弄清“什么是爱国主义”这一基本概念为核心, 以历史演变、国情分析、现实探究作为主题演讲活动的教学内容,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爱国的含义,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理论的需要。

2. 精神价值。

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的教学目标围绕情感、责任、行为、力量等关键词来确立, 激发、唤起、引导和提升了大学生的民族感情、责任意识、行为实践和爱国力量, 是对大学生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触发, 使他们在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 对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和优良传统的高度自豪, 对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无比关心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理性思考、丰富情感的精神需要。

3. 方法价值。

教学的根本价值在于造就学生的素质, 这种素质的形成只有在运用特定方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 我们没有把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定位于单一的演讲形式, 而是通过过程性方法的综合运用, 把教师以问题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题讨论、小组内部演讲交流、小组代表班级演讲并接受点评、班及学院优胜选手参加学校比赛等环节密切联系起来,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尽情发挥自己的组织、沟通、写作、演讲等才能, 把握锻炼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 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展现自我、追求个性的需要。

4. 能力价值。

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优化, 学生是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能力的。[2] (P158) 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正是大学生学习和运用爱国主义及演讲技巧的有关知识, 通过亲身实践, 进而形成和发展能力的平台。大学生通过演讲, 积极活跃地参与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见解, 并且以愉悦和渴望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广泛同教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从而培养和发展了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满足了自身的能力发展需求。

三、基于演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基于演讲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我校已开展10年之久。总结整个活动的实践过程,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1. 突出了活动的教育意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通过活动来进行教育, 他从自然教育论出发, 主张学生在大自然中, 通过身体锻炼、劳动、观察事物等活动来学习, 获取经验和教训。他强调:“我们只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 [3] (P111) “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3] (P223) 而最终给活动以系统理论基础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主张在活动中让学习者自己来获取个人经验并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一系列口号和原则。前人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开展演讲活动提供了依据。在演讲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精神, 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 活动的潜移默化作用,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演讲的准备阶段, 学生要查阅资料, 整理思路, 这加深了他们对爱国主义相关问题的认识。正式演讲时, 演讲者听到了他人的观点, 观点同则共鸣, 异则引发深思, 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启发着他们。演讲后, 老师的点评更会让大家豁然开朗。整个过程都会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 活动的教育意义得到彰显。

2.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决定的。自主性, 即学生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 可以自主的认识、接受和学习课程。能动性, 即学生在学习中,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课程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并外化为有效的自主行为。创造性, 即学生在新的认识基础上, 通过自身实践, 创造出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完成的。从演讲题目的选择, 到小组成员的确定, 再到最后的比拼, 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主角”, 而“主角”的身份使得他们必须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独特的选题、深刻的内容、流畅的表达、新颖的形式投入到演讲活动中, 展示其风采, 这无疑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和强化。

3. 提升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礼记·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 重视发挥各小组在任务确定、内容梳理、人员推荐等方面的作用是演讲活动的主要特色。小组代表的表现与其他成员密切相关, 表现出色则成员光荣, 表现逊色则成员沮丧, 这势必促使小组成员形成“休戚与共”、“荣辱相关”的关系。只有营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相配合的合作交流氛围, 才能很好地完成演讲任务。然而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进取精神的。因此, 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比赛又倡导同学间的竞争。为了自尊, 为了赢得同学的认可, 为了小组、班级和学院的荣誉, 同学们竭尽全力, 不断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极限, 从而营造了一种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争胜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 促进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的提升。

4.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效果。

自我教育, 顾名思义, 是受教育者按照社会标准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 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活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 应始终坚持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能动主体, 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本质上不是事实、认知或技艺的教育, 而是价值态度的教育。大学生对价值态度的学习是情感认同、主观情愿和自觉趋近的过程;价值态度的达成和实现必定是出于大学生的自身要求, 而不是外部的强加。因此,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将着眼点放在把外部强化寓于开发内在动力之中, 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4]演讲活动很好地适应了这一要求。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是集理性思考、主观判断、情感表达、行为选择为一体的活动。通过演讲, 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释放, 爱国思想得以阐发, 爱国理性得以表述, 也为日后爱国行为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达到了自我教育效果增强的目的。

5. 促进了课程实效性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指课程教学满足学生需要的程度。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 他们的需要意识越强, 学习动机越端正, 接受课程信息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就会越高, 课程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体现。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活动正是契合了大学生掌握理论、丰富情感、追求个性、自我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生喜爱的方式, 将感性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主体的参与和情感的交流结合起来, 使教学内容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求新、求变的要求, 对“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要:基于演讲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由组织准备、班级交流和巩固评价三个阶段构成。它满足了学生学习知识、丰富情感、展现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 具有知识价值、精神价值、方法价值和能力价值, 有助于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主题演讲,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年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 1996.

[3]卢梭.爱弥儿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8.法制教育演讲 篇八

【关键词】高职语文 演讲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24-02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高职生往往具有过硬的技能,因此其在大学生就业率上,一直是位居前列的。但是,随着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逐渐改变,企业渴望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人员,以满足企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可持续发展人员的必备条件,而普遍来说,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呢?笔者认为,在高职语文演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加强高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今天,可持续发展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比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市场地位的提高,又要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保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企业迫切需要综合素质高、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员工。在现今社会,高职生抱着靠一门技术吃饭的想法,越来越行不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产品的生产是在流水线上完成,一个员工常年只需反复地安装1~3个工件,工作很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在学校里训练了一两年的而获得的“硬技能”无用武之地,而员工的细心、责任、忠诚、敬业等方面的素质却尤为重要。因此,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对企业的忠诚度、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高职生较缺乏的“软技能”。

然而,当前高职生素质现状并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首先,我国应试教育的特点使作为教育主体的广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断层的。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和国外学生的最大区别是,我国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而实践和创新能力却较为缺乏,具体体现为:在各种级别和类型的考试中,我国学生的成绩远远高于国外的学生,而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我国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却是思维不够活跃,想象力也有限。究其原因,升学压力造就应试教育,考试成绩成为学生升学的唯一指标,学校要升学率,家长希望孩子升入重点学校,学校和家长共同扮演了重分数轻素质角色。在这样机制下,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就成了受害者,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思想禁锢,只会机械地模仿而没有创新能力。其次,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三年制,比本科院校整整少了一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因此很多高职院校把握的原则就是“够用”和“适用”,轻知识重技能成了高职教育的特点。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的实习实训上,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熏陶和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最后,对于高职生来说,入学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级,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在对自己进行定位时就确认“职业”学习,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是轻基础课重专业课,而基础课上有很多提升学生素质的内容同时也被学生忽略掉了。按道理,大学阶段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多,学生可以充分提升自己在中小学阶段遗漏的各种素质能力,以便于将来踏入社会后能适应各种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更促使学校和学生本人要加强素质的提升。

可见,当前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从高职教育特殊的教育特点和教育主体出发,积极利用基础课渗透素质教育就成为一个有效途径。而语文课则是基础课的重要选择。

二、在高职语文演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职语文课是针对高职院校开设的基本素质课程,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及人文情感基础,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高职教育很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演讲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好的稿件、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富有感染力的姿态语言。因此,如果能够演讲成功,演讲者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和记忆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高职院校可在语文演讲教学中渗透各种能力的教育,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利用完成演讲稿件写作时机,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写作等能力。一篇好的演讲稿,一是主题正确、鲜明、深刻、新颖、集中;二是材料真实、典型、新颖,论点、论据具有逻辑性,既反映客观事实又具有普遍意义,并通过联系当代大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三是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构思巧妙,引人入胜。能做到以上三点,必须提高学生收集材料、分析判断和写作三方面能力。

首先,提高收集资料能力的办法,是围绕主题,查找相关资料。内容上,这些资料包括与主题相关的名人警句、经典案例、成语故事、政策法规、文学常识等。要求上,收集资料一要全面,避免片面和狭隘;二要客观,避免受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收集途径上,要拓宽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选择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这样可以保证资料的深度和广度。当然,资料的收集更多地要靠平时的积累,这样需要用时方可信手拈来。其次,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的基本方法,一是要目标明确,也就是一定要明确演讲时要表达的观点和主张,这是第一步,也是正确判断的关键;二是要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出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三是要拓宽思路,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材料,不会以偏概全。最后,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即围绕主题材料,反复推敲,多次磨炼,掌握好能表现演讲主题的方法。一是使用开门见山法,观点亮相,冲击听众的耳膜;二是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概括、精辟的话,将文章主题点出来;三是围绕主题写作,时时注意点题;四是采取委婉的方式或者间接的方式来表述,主题在情节和场面中间接地暗示出来。

(二)利用传授学生语言技巧时机,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演讲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和态势语言为辅的艺术手段,针对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演讲者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从而影响听众、说服听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方式很多,无外乎读、背、练三法。读是指反复朗读,能很流畅地读稿件,能对稿件从很流畅的慢读到很流畅的快读,同时还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发音完整。当学生从因为演讲需要熟读稿件到自觉养成随时随地朗读诗歌、短文的习惯时,那么其口语能力就会有大的提升。背是指背诵,目的是为了培养记忆力和表达能力。能背下稿件,才能积累相应的知识,才能在需要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此外,还要强调“诵”,“诵”指“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背时不需要有感情,但在诵的时候就要能够准确地背出稿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要能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准确地表情达意,而不是从头到尾平平淡淡。练是走上演讲台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试演讲,或者叫做模拟演讲。刚开始可以在无人的环境下对着镜子练,然后可以叫上三五个人做听众,最后在人多的时候,最好有专业人士在场的情况下演讲。每个环节都要有几次演练,而且每次结束后都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修正。

(三)利用讲解姿态语言的时机,提升学生与人交往能力。一个眼神注视、一次微笑、一个点头示意,人们就能体会出对方传达出来的情意,这种信息的表达方式有时胜过千言万语。美国学者米迪皮尔认为,即使是最保守的看法,在某一交往过程中,35%的社会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剩下的65%的信息则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据研究,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完成的,其中55%是通过姿态语言传递,38%是通过音调传递。姿态语言主要是通过眼睛、面部表情、手势和脚步等四个部位来传递。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传达的信息太多,与人交流时,透过眼睛,喜、怒、哀、乐、怨、恨、愁等情绪态度会一览无遗,所以眼睛注视对方是与人交流重要手段之一。面部表情与眼睛一样,轻轻蹙眉、微微一笑、撇撇嘴角等,都表达了一定的情绪。手势是相对于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说的,是度比较大、表达感情力度较强的一种动作。手掌张开,手臂斜向前方一挥,表达的是希望和憧憬;抬起双手,紧握拳头,然后稍稍往下用力,表达激励和决心;大拇指向上一指,表达出自信、鼓励。脚步上,如果是踱来踱去,表现出烦躁,无法决断;往前跨出一大步,表明决心和意志;缓步往前,则是心情舒缓,逐渐进入意境。

总之,演讲是一种高级的、完善的、具有美学价值的口语表达形式。成功地完成一次演讲,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写作能力、口头表达和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可充分运用高职语文演讲教学的机会,让学生达到不断自我完善的目的,为其顺利进入社会、成功就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霞.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刍议[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2]温才妃.高职学生就业企业首问综合素质[J].科学时报,2011(10)

[3]熊文华.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梁美英(1968- ),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语文教育。

上一篇:砂子坡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坚定信念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