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精选19篇)
1.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一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通过对列入矿业权价款地质找矿矿工作计划的山西省灵丘县古道沟钼矿普查项目中GPs技术的实际应用,来阐述说明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定位速度快、布点灵活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作 者:任晓芳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2地质队,山西,长治,046000刊 名:华北国土资源英文刊名:HUABEI LAND AND RESOURCES年,卷(期):“”(2)分类号:P27关键词:工程测量 RTK GPS
2.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二
1 GPS技术的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也就是GPS技术 (Glob GPSl Positioning Sys- tem) 。其作为美国陆海空三军共同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具有精确的、连续的、实时的、全球的导航定位功能及定时功能, 将其科学地、合理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中, 可以提供精准度高的三维空间数据或时间数据。当然, GPS技术能够如此科学、有效的应用, 主要依赖于GPS卫星和用户接收天线的应用, 也就是将GPS卫星和用户接收天线之间设置几何距离, 并将其作为基础观测量, 由此可以确定已知的卫星瞬时坐标为XS、YS、 ZS;将用户天线所对应的位置, 设定为观测站的位置;接收天线的相位中心坐标为X、Y、Z;通过GPS卫星观测, 可以测得X、Y、Z坐标值, 如此可以得到GPS定位数据[2]。所以, GPS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将其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 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促使相关工作得以高质高效的完成。
2 GPS技术在道路桥梁测量中应用的优点
基于以上GPS技术的了解, 加之对道路桥梁测量工作的分析, 确定把GPS技术合理地运用到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 可以发挥以下优点:
2.1用途广泛
在工程测量领域中, 合理运用GPS技术, 可以进行大地测量、地壳板块运动监测、工程施工、道路桥梁建设等, 使复杂的工程测量得到简化, 并且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因此, 在国家对工程建设提出较高质量要求的情况下,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就越加广泛。
2.2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GPS技术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应用, 主要是以卫星定位原理作支撑。 因此, 将GPS技术运用到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 可以不用考虑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GPS技术的应用不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所以, 将GPS技术运用到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是非常适合的。
2.3定位精度高
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来说, 基于卫星定位原理的GPS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尤其是在测量对象定位及精准测量方面。GPS技术的应用, 可以利用模型和软件, 基于地形图, 确定测量对象, 再利用卫星定位方法进行定位, 如此可以提高测量定位的精准度[3]。
2.4利于提升测量工作效率
实践表明, GPS应用在道桥工程测量中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传统的测量程序, 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测量时间。原因在于GPS技术具有较强的测量功能和存储功能, 通过计算机上绘图软件进行测量对象区域地形图绘制的过程中, GPS技术的运用可以对测量对象进行三维空间数据的测量, 再依据测量数据结构, 可以绘制测量对象所在区域的平面图和断面图, 相应的测量对象区域图即可绘制出来, 供施工单位应用。所以, 相对于传统工程测量来说, GPS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 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 将GPS技术应用到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确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后续标准地、规范地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奠定基础。那么, 如何将GPS技术运用到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
3.1测绘控制网中的应用
测绘控制网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之一, 测绘控制网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测绘工作的质量。在控制网中, 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叫作一级控制网。一级控制网是测绘的参照点, 所以, 这种高精度控制网的坐标位置不能出现一丝偏差。以往在测绘控制网构建中, 主要采用边角法, 也就是使用测绘仪器控制导线, 进而确定各个坐标位置, 构成绘制控制网。但此种方法只限于小范围测绘工作, 如若将其应用在大规模测绘工作中, 在测绘仪器控制导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 进而导致坐标位置不准确, 构成的测绘控制网也是不标准的, 其应用较低。但GPS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弥补边角法的不足。因为GPS技术通常都具备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精度精确到毫米, 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测绘技术之一。利用此技术可以精准的定位坐标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测绘控制网构建, 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控制网的精准性[4]。所以, 将GPS技术正确运用到测绘控制网构建中, 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 提高测绘控制网的应用性。
3.2变形监测
道路桥梁工程具有体积大、建筑周围环境复杂、质量要求高、地形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 这些特点的存在加剧了变形监测的难度, 使得变形监测存在诸多变数, 这对于后续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但是, GPS技术的合理运用是可以改变此种局面的。举例来说, 将GPS技术运用到某大型建筑工程建设中, 在大型建筑内部、外部均布设GPS接收端, 如此GPS可以对大型建筑内外部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大型建筑有变形的迹象, 将会通过远程传输技术传输相关信息技术, 以便工作人员掌握建筑变形情况, 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处理。同样的道理, 利用GPS技术可以对道路桥梁所在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并对道路桥梁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如若地质变形或道路桥梁变形情况发生, 均会通过远程传输方式将相关信息传到控制中心, 方便技术工作人员对此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5]。所以,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 利用GPS技术来进行工程测量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避免道路桥梁变形情况发生, 影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经济水平有很大提高的情况下,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 科学、合理的运用GPS技术进行道路桥梁测量是非常必要的。 GPS技术具有精准定位、准确测量等优点, 将其运用到到路桥测量中, 可以构建精度高的测绘控制网、完成图根测绘等, 方便后续道路桥梁规范、 合理的施工, 为完成道路桥梁工程奠定基础。所以, 将GPS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到路桥梁工程测量中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摘要:GPS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尤其是在工程测量方面, 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效率。就以道路桥梁工程来说, 将GPS技术运用到道路桥梁测量中, 可以准确地进行测绘、变形监测、图根测量等, 为道路桥梁建设提供依据, 促使后续道路桥梁施工标准地、顺畅地的进行。基于此, 本文就GPS技术如何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GPS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孟祥妹, 赵振东.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239.
[2]许宇波.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9) :5117.
[3]杨宁.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8) :4481.
[4]郭康华.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6) :746.
3.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篇三
摘要:本文简要地概括了GPS系统的组成、技术原理以及特点,主要阐述了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GPS测量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显著地缩短了道路工程前期勘测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GPS;道路工程;测量;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路网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道路工程在勘测以及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显著地增加了工作量。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房屋建筑对通视有一程度的影响,传统的道路工程测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快节奏的测量需求,而GPS技术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GPS技术的概述
(一)GPS系统
GPS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空间部分、控制部分以及用户部分。其中空间部分的卫星距离地面约12000米,卫星主要配备了时钟以及无线电设备,卫星主要的任务是播发数据信息,包括时间、星历以及频率的改正等。控制部分则分布在地球的地面,主要的功能是监控卫星并向卫星上传数据,保证卫星能正常地发送数据。而用户部分的组成部分包括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用户设备,与之相关的用户设备包括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用户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接受GPS卫星发出的信号,然后利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
(二)GPS技术原理及特点
GPS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提供全球任意位置,其原理是对四颗卫星发出的伪距信号,采用GPS接收机对信号进行解码,然后计算出地球上的绝对位置,从而获得定位信息。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卫星瞬间位置作为起算数据,然后确定待测点的位置。GPS测量技术的优势包括:①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②厘米级的精度,定位精度高;③观测的时间短;④提供三维坐标;⑤操作方便,不受天气影响,可进行全天候作业等。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二、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前期工作
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前期工作包括:GPS+设置以及已知点数据的输入等。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首先手簿开机,输入新建作业的名称、生成者以及注释等信息;然后选择GPS测量的参数集。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测量之前,必须确保选择正确的参数集,由于每个GPS+设置都是一个工作条件的参数集,这些参数与道路工程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设置GPS测量的参数集可以根据使用的仪器型号进行选择,那么在今后的道路工程测量作业中只需要选择已经设置好的参数集即可。除此之外,其他的设置包括:坐标系统、单位、显示格式以及仪器报警设置等。最后是在GPS系统中输入已知数据,比如在编辑作业的界面下,将坐标类型设置为“地面”,然后依次输入已知点名以及相应的坐标。若将增加的点作为控制点,只需要在“控制点”的框内打勾即可。但如果已知点具有较为精确的WGS84坐标,那么则需要将坐标类型设置为“WGS84”,最后再输入已知点名及其相应的地方坐标。
(二)外业测量
在道路工程测量中采用GPS测量前假设测区内有C01、CO2以及CO3这三点具有地方坐标,但不具备WGS84坐标,本文探讨的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为例。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首先工作人员在测区的中央选择一个未知点,而这个未知点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具有一定的高度且视野较为开阔,然后将基站接收机架设在未知点上,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其次将接收机以及手簿均开机,将手簿与基准站接收机进行连接,新建作业,工作人员要确保选择正确的RTK参数集。再次进入设置GPS或者坐标系统的菜单项,依次输入点名、天线高度以及测量方式后查看卫星的数量,若卫星的数量在4颗以上,则需要点击自动定位。此时WGS84框内将会显示基准站与点的WGS84大地经纬度与大地高,且数据处在不断地变化中,于此同时工作人员将自动定位的按钮变为停止。工作人员在确保观测的时间在60s上后,再点击停止,如此便成功地将基准站设置成功。最后工作人员将流动站的接收机安装到高度为2m的对中杆上,并将其架设在CO1上。接收机开机后将手簿与流动站进行接通,然后进入已经建好的作业中。输入点名和天线高,需要注意的是测高的方式选择为“垂高”。当解的类型显示为“Fixed”时,并且指示位置的精度符合相关测量要求,工作人员则点击采用,那么点测量工作完成点,采集得到CO1-84。同理可以采集得到C02—84、C03—84。
当选择的三个控制点均作为转换点增加完成后,便可以开始进行参数的转换。在转换参数的过程中要注意是,一般情况下高程与平面的残差距离不应超过2cm。当坐标转换工作完成后,坐标系统在投影一栏,将显示为坐标转换。
(三)点测量以及点放样
1、点测量
将流动站的接收机安装到高度为2 m的对中杆上,并将其架设在待测点上。工作人员在接收机开机后将手簿与流动站进行连接,然后进入已经建好的作业中,进入点测量。工作人员在电测量的界面中输入点名和天线高,并将测量方式选择胃垂高。需要注意的是,当解的类型显示为“Fixed”,且指示位置的精度符合相关的要求时,则可以点击采用,完成点测量。
2、点放样
工作人员在进行点放样时,首先需要在点放样的界面中点击点列表的图标,调入准备放样的设计点,然后输入正确的天线高度以及测量方式,当解的类型显示为“Fixed”,且指示位置精度符合测量的相关要求时,则可以点击储存,保存放样点。
3、道路放样
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中,可以将道路放样看作无数个点放样。工作人员在道路放样前需要对道路的相关数据进行编辑,并输入道路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转折点等。
(四)方案选择
采用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测量方法有两种方案:其一是将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进行测量;其二是将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然后利用流动站分别在其他的控制点上进行测量。本文中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案,此种方案中的基准站可以架设在测区中央点位上,只需要满足具有一定高度且视野开阔的位置即可。并且基站架设的越高,电台信号的传输距离也将会越远,那么信号质量也就越好。视野开阔的位置能确保接收到更多且信号更好的卫星,且在测区中央架设基准站能更好地全面覆盖在整个测区,避免频繁地对基站进行架设。
结论:
综上所述, GPS测量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显著地缩短了道路测量的时间,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元培.浅谈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1,16(12):228-229.
4.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四
GPS就是全球定位系统,它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紧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代写计算机硕士论文卫星定位测量是研究利用GPS系统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一项空间技术。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RTK测量技术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通过RTK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1、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代写计算机毕业论文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1)控制测量
为满足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代写论文 城市控制网具有控制面积大、精度高、使用频繁等特点,城市Ⅰ、Ⅱ、Ⅲ级导线大多位于地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点常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常规控制测量如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GPS 静态测量,点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数据采集时间长,还需事后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返工。应用RTK技术将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线路中线定线
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路中线或电力线中线放样,放样工作一人也可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RTK的外业控制器,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即能按桩号也可按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屏幕上有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小于设定的为止。
2、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处理数据方法
实时动态测量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锭—调制解调器,将其观测值及站点的坐标信息用电磁信号一起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时本身也要采集GPS卫星信号,并取得观测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瞬时地给出精度为厘米级(相对于参考站)的流动站点位坐标。
5.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五
GPS快速静态法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在RTK GPS(动态GPS)测量有困难的地区,使用GPS静态测量方法,但效率太低,使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方法,既克服了RTK GPS(动态GPS)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局限性,也弥补了GPS静态测量方法速度慢的不足,值得推广.
作 者:孟庆森 陶琳 李继秀 闫冬 MENG Qing-sen TAO Lin LI Ji-xiu YAN Dong 作者单位:孟庆森,李继秀,闫冬,MENG Qing-sen,LI Ji-xiu,YAN Dong(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130061)陶琳,TAO Lin(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刊 名:吉林地质 英文刊名:JILIN GEOLOGY 年,卷(期): 28(2) 分类号:P623 关键词:GPS静态测量模式 GPS动态测量模式 GPS快速静态测量方法6.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篇六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美军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而起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 (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 、全天候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GPS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
空间卫星系统。空间卫星系统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 各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 轨道平面间距60°。在每一轨道平面内, 各卫星升交角距差90°, 任一轨道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事实上, 空间卫星系统的卫星数量要超过24颗, 以便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卫星, 保障系统正常工作。该卫星系统能够保证在地球的任一地点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由均匀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5个监测站、一个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构成。该系统的功能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测、控制, 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用户接收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主要由以无线电传感和计算机技术支撑的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构成。
GPS接收机。GPS卫星接收机的基本结构是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部分。天线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当GPS卫星从地平线上升起时, 能捕获、跟踪卫星, 接收放大GPS信号。接收单元的主要作用是:记录GPS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 还原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电文, 解求信号在星间的传播时间和载波相位差, 实时地获得导航定位数据或采用测后处理的方式, 获得定位、测速、定时等数据。
二、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目前主要是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外控点等。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 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线路长, 已知点少, 因此, 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 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目前, 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 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 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 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 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 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浙江省测绘局利用Wild 200 GPS接收机的快速静态定位功能施测了线路的全部初测导线, 快速、高精度的建立了数百公里的高速公路控制网,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GPS技术也同样应用于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由于无需通视, 可构成较强的网形, 提高点位精度, 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如在江阴长江大桥的建设中, 首先用常规方法建立了高精度边角网, 然后利用GPS对该网进行了检测, GPS检测网达到了毫米级精度, 与常规精度网的比较符合较好。GPS技术在隧道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PS测量无需通视, 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 因此, 速度快、精度高, 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GPS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静态测量;GPS测量;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76-01
在GPS 技术的应用上,由于一般静态测量时间相对较长,而动态测量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时又难以保证,因此采用快速静态测量作为首级控制测量的作业方式,在首级网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导线进行加密。
一、测区概况
某河道为了预防血吸虫从而进行河道利民整治。为了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防洪、防血吸虫等的需要,作为所有后继分项目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整个测区必须首先要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只有这个测量数据准确了,后继的各项工作实施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整个测区交通十分便利,测区铁路横贯东西,南面为国道,便民河中部河道直通长江提水一站,在干旱时期通过该站向长江提水二站供水再通过干渠将长江水调入北山水库,以供应市城区的用水。另外测区内有大学桥头校区,引用水也来自老便民河,因此老便民河河道整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整个测区分两个部分,总长约9km,其中东部测区河道长约3km,西部测区长约6km,测量宽度为河道中心线两边各150m总面积约2.7km2。测区内河道系感潮河道,河道内水位随长江潮水位的涨落而高低起伏,河道内的淤泥滩地在落潮时会暴露出水面,而在涨潮时才会淹没下去,水深约在2米左右,也有3--4米深的,最浅处已经见到河底。由于测量时间在10月,且河道已多年没整治,河堤两岸长满了树木,枝叶繁茂,通视条件很差,这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
二、测区内已有资料
经对收集的1:10000地形图进行研究,发现测区内有两个控制点分别是I宁无14和I宁无13基,分别位于测区内的A镇和B镇。故将这两两个点作为本次GPS控制测量的引据点。
三、GPS静态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3.1 GPS测量坐标系的确定
GPS测量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WGS1984,实际成果经过坐标转换成为北京54坐标系。根据两条河道所处的地理位置,GPS初始参数设定为假北为0,假东为500km,纬度原点为0(N北纬),中央子午线117(E东经),比例因子为1,长半轴a=6378245,扁率α=1/298.3,水平和垂直平差为0,坐标几何设定为网格。
3.2 GPS网的布设方法
控制网的建立主要是满足河堤地形测量的需要。由于测区为一狭长地带,考虑到地形测量及以后工作的需要,由东向西将控制网而设成三角形锁,使得每一条基线都能得到一定的检核。用3台套GPS接收机采用边连式构网,以保证传递精度。同时考虑到常规导线测量,所布设的GPS点均两两对应,互相通视。
3.3选点原则
在选点前我们对收集到的1:10000地形图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图上设计,确定了大致方案,然后到现场踏勘。所选的点位一般视野都比较开阔,周围没有较高的障碍物,也避开了高压线、变电站等设施,同时考虑到点位的长期保存和交通便利情况,以及满足常规方法进行加密时的通视条件,最终确定了如图1 所示的GPS控制网布设方案。
四、GPS外业数据采集
GPS数据采集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法,使用3台瑞士产LEICA GPS 1200接收机(平面精度指标为静态5mm+0.5ppm,动态10mm +0.5ppm )进行同步观测,每时段观测约30分钟,同步接收卫星有效数不少于5 颗,卫星高度角大于15°,数据采样间隔为15秒,卫星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5,接收机与卫星间的图形强度良好。观测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在每次架设仪器时均量测了天线高。
五、GPS网基线向量解算及平差
GPS数据采集后进行的数据处理一般分三个步骤:基线解算、闭合差检验、网平差解算等。本次解算中主要采用LEICA公司随机软件包LGO进行数据的导入、基线向量解算,基线向量解算时采用双差固定解。在检查基线向量解算成果合格后就可以利用平差软件LGO进行平差计算了,否则还要剔除无效卫星信息重新进行向量解算。在进行网平差时,首先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对GPS网内符合精度进行检验和评估。在进行二维平差时,利用已知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北京54坐标系的坐标。经过平差后对所观测的7个同步环进行精度统计,其中闭合差统计见表一,相对闭合差统计见表二。
从表一、表二中可以看出本次GPS测量的精度完全达到规范要求,说明控制点观测成果可靠,完全能够满足本次地形测量的要求,并为提供高精度测量成果打下了基础。
同时为了对GPS观测成果进行检核,我们还在导线控制测量时对相邻两个点进行边长测量,在进行温度、气压等改正后实测的边长与利用GPS测定的边长较差均≤0.1cm。
但在具体解算过程中发现天线高数据输入时的正确与否对点位误差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坐标的影响不大。
六、结束语
由于采用了精度高、速度快、质量可靠的GPS进行测量,所以比我们预想的工期提前完成外业测量计划,也减轻了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量,及时地向甲方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成果资料,我们相信G PS同样会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绝对优势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遥感测量等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富兴,刘天琦.GPS在河道险工测量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0(06)
8.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篇八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新形势下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成为我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将明确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必要性,并探究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桥梁加固;工程技术;安全评估
一、加强桥梁加固工程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桥梁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对许多早期建设的桥梁进行桥梁加固工程。对于加强桥梁加固工程技术的必要性,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桥梁安全评估、桥梁工程加固技术、桥梁加固原则。
1.桥梁安全评估
对于桥梁加固工程施工,可以在施工之前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桥梁安全评估,根据桥梁的损伤程度以及承载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针对性的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桥梁安全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了解现有的桥梁结构的承载力,以便我们分析在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时是否会对桥梁的耐久性产生威胁。另一方面,通过桥梁安全评估,可以确定施工缺陷、周边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桥梁加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桥梁安全评估是辅助桥梁加固工程安全进行的一个环节,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桥梁加固工程的顺利进行,还应当完善桥梁检测与预警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桥梁安全评估对于桥梁加固工程是十分重要的。
2.桥梁工程加固技术
在桥梁加固工程中,可以选择的桥梁加固方式有很多,而每一种桥梁加固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针对不同情况的桥梁加固有不同的方式,因而使用范围较广。通过了解不同的桥梁加固方式,对于桥梁加固工程的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桥梁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通常是在桥梁出现问题时对其进行加固,首先应当明确桥梁加固流程,根据桥梁加固流程进行相应的桥梁加固技术应用。桥梁工程加固施工技术基本包括:裂缝修补技术、桥梁加固增强技术、桥梁结构加固新技术。因此,掌握不同方式的桥梁加固技术,对于桥梁工程加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3.桥梁加固原则
一般情况下,在桥梁工程加固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桥梁加固的原则,即保证桥梁加固的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考虑到桥梁承载能力的强弱,扩大桥梁的使用能力。最后,我们还应当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桥梁的结构形势上进行桥梁加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耗费费用,还可以减少由于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因此,桥梁加固原则对于桥梁工程加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桥梁加固工程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1.桥梁现状分析
现今我国桥梁数量众多,大多数桥梁是在上世纪修建,而使用时间也都较长,许多危桥在技术状况中处于危险状态,重要的构件大多出现严重缺损的情况,这也导致桥梁承载能力严重降低,并对桥梁安全产生威胁。而桥梁加固也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加紧桥梁加固改造时间,从局部和整体对桥梁的危险程度进行判断,才能有效的保证桥梁安全。
2.施工技术人员方面
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与其他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具有明显差异,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需要以桥梁工程受到破坏为前提,因此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不仅是桥梁工程施工环节的保障,也属于对桥梁的保养和维修范畴。而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有更高的要求,现今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实际工作中,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关键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都会对桥梁加固工程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3.施工技术难点方面
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是我国现阶段最需要的技术创造之一,我国的桥梁大多建筑在上世纪,桥梁使用时间较长,对危险桥梁进行桥梁加固施工,不禁能保证人民的出行安全,还能减少经费支出。但我国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仍难以突破一些技术难点,我国的地形复杂,经纬度跨越范围较大,并且河流众多,这种情况导致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地形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而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问题,地形地势对施工技术的影响作用等,许多细节都会导致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无法正常实施。
三、加强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对策
1.加强桥梁改造技术研究
在桥梁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许多可供选用的技术方法,传统的桥梁加固方法都具有独特的适用范围和优势。而桥梁发生病害后需要加固工程的工作流程,应当先进行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固定,并确定桥梁加固工程方案,才能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目前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局部改造和整体改造,而桥梁改造的方向也会依据桥梁的危险程度而决定。常规加固技术主要分为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减少原结构的受力程度,或者利用全新的结构代替原有结构的抗力,也可以扩大原有结构面,从而以原结构为基础提升强度。
2.强化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桥梁加固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技术人员经常进行短时间培训,让施工技术人员能熟练掌握桥梁加固工程的关键技术,并完善施工环节的监督体系,对发生技术问题的技术人员进行淘汰,保障施工团队的人员质量,并保障桥梁加固工程施工人员的高素养,特别是关键技术人员,应当通过各种措施提升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优秀的职业素养。
3.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梁加固工程施工也应当更多的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从而对现阶段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问题进行改善和突破,让科研成果能更好的服务于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并且施工企业也应当将技术创新作为原则,鼓励技术研发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才能促进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芳.新形势下桥梁加固工程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7):64-65.
9.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论文 篇九
摘要:在市政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熊阿姨。施工单位会结合桥梁拱形度,选择相应的模式,从而为以后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的,对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好桥梁施工建设,明确施工质量标准,满足谁要求。因此,本文就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挂历展开论述。
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内容和影响因素分析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点做好桥梁结构变形控制,减少桥梁结构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可行性偏差,保证桥梁整体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提升桥梁施工建设质量。为了有效的减少误差,就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检查的项目具体包括包括桥梁的高度、长度、宽度以及跨度。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要重点做好桥梁实际结构应力检查,采用张力测量器具、工程锚具等对桥梁进行严格的核查,提升施工的精度,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科学的计算方案,对钢材的实际张力伸长数值进行严格的核对,才能正式投入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另外,现场施工人员建立完善的桥梁稳定控制系统,保证桥梁的结构和构件的稳定性,需要施工技术人员结合设计要求,采用轴心压公式对混凝土桥梁结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推算,保证施工安全,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影响因素,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考虑到影响桥梁施工的内外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提升施工质量。第一,需要确立桥梁施工的参数结构,施工单位要确立桥梁构件截面的尺寸、工程材料的质量和重量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荷载,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收缩系数、徐变以及预应力参数等,为预应力桥梁混凝土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现行控制程序
在进行桥梁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徐变、材料弹性模量以及施工产生的荷载等,对设计结构会产生非线形的影响,需要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结构进行动态的监测,不断优化施工过程,对施工工序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桥梁在建设完成以后达到设计标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升线形控制效果,避免出现过大的施工误差,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根据既定的预测结果的,合理调整桥梁的预拱度,明确立模标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现场的测量和试验工作,为内力计算和扰度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为施工进度提供良好的借鉴,有效的控制对应状态的误差。对桥梁结构而言,结构自身因素会对桥梁线形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使用配合比,做好预应力筋弹性模量和预应力损失参数试验,从而精确控制好预应力和引申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要控制好真实的徐变量,做好桥梁徐变试验,认真核对桥梁结构尺寸,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线形控制调整的原则
为了满足设计标准,提升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线形控制原则,从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而言,需要调整桥梁平整度、厚度以及标高之间的关系,重点控制好主梁平整度,如果桥梁厚度超厚,不仅会增加工程建设投入,还会增加桥梁的.自重,影响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如果桥梁厚度太薄,就会降低相应的承载能力,导致桥梁在投入使用以后,很容易出现裂缝等。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桥梁施工性能,施工人员要结合下承载层高程情况,对桥梁面层的高度进行线形调整,保证铺装厚度均匀,与设计的厚度相符。
四、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线形控制质量要求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好线形控制标准,尤其在悬灌过程中,整个桥梁线形是动态变化的,并且梁段的高程会受到各个施工程序的影响,比如在工程完成以后混凝土产生的徐变、收缩以及荷载等,从而导致桥梁高程出现一定的变化。在桥梁工程施工完成以后起,这一时刻的线形就确定为最终的线形。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满足设计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设置预拱度,从而控制好模板和混凝土的高程,保证桥梁在施工完成以后,实际的线形满足设计线形要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线形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设计规范,在桥梁竣工完成3年以后,保证混凝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徐变和收缩的,在桥梁建成以后,达到交付运营的理想线形,从而忽略了桥梁竣工以后的全部徐变和收缩。另外,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在竣工过程中,按照车辆荷载作用对桥梁预拱度影响的要求的,做好线形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在进行预应力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控制好施工步骤,不断攻克施工技术难题,从而提升施工质量,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81-183.
[2]岳玉强.探究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J].科技资讯,,(07):134.
[3]刘剑.混凝土桥梁施工中外观质量缺陷的技术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03):194.
[4]顾新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与质量控制探讨[J].交通标准化,,(16):33-35.
10.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绘;应用;数据;计算机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它是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也是技术的不断创新的具体体现。GPS技术因其精确的定位功能,从而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军事、民用交通导航、摄影、测量等。下面主要介绍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GPS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技术最核心的就是定位,其工作原理:将GPS的信号接收机根据要求设置在某一个位置上,GPS卫星不间断的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通过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数据处理,算出接收机所在的三维位置。
GPS技术按照定位的具体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即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相对定位是基于空间几何的理论,即在已知测量点与三颗卫星的距离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的数学理论,推算测量点的实际位置。绝对定位则是在已知的经度、维度、海拔数据等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测量点的空间坐标。
二、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水下地形测绘 在之前的水下地形测绘工作中,因为水下地形复杂、测量环境差等原因,对于工程测绘人员来讲,水下地形测绘工作一直是个大难题。随着GPS技术的广泛应用,水下工程测绘也采用了GPS技术,使得测绘工作变得便捷且准确。在GPS技术还没有应用到水下地形测绘工作之前,测绘工作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方法,即测深仪,它主要是通过经纬仪、外测距仪等仪器,采用测量平面位置的方式来测量水深。这种测绘方式不但难度大,而且保证不了精准度。GPS技术运用于水下地形测绘工作时,采用测深仪、潮位仪、终端接收设备、差分GPS接收机这几种机器,互相配合,组建成一个有机的测绘体系,适合于大比例尺下的水下地形测绘工作,能够方便、准确的掌握水下地形的具体情况。
(二)测绘工作 GPS技术中有一种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三维成像软件,在计算机上通过一种三维图像的方式展示出工程测绘的具体工作过程,从而进行重点分析测绘工作的核心部分,以此为依据,更好的运用在实际的工程测绘工作中,比如用于指导和规划实际测绘工作。另外,GPS虚拟现实技术非常直观且形象,在实际的工程测绘工作开展之前,对于一些复杂工程的外部状况可以真实立体地展现出来,进一步提高了实际测绘工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工程变形监测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工程建筑来讲,变形问题是建设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当然,造成工程变形的原因有很多,有人为因素的存在,也有地质因素的存在。那么,掌控其变形量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则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大问题。将GPS技术运用到工程变形监测工作中,建设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就得以解决。GPS测量技术中的三维定位技术,其拥有非常高的精准度,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的变形量,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异常情况,就会马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恶化。比如,将GPS技术应用于水坝的变形监控,将信号接收装置安装在坝体之上,通过计算机监控坝体的实际位移和变形量,当遇到变形大过大或位移异常时,相关人员就可以及时的制定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保证坝体的安全性。
(四)工程建设的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对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GPS测绘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其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精度要求高、使用频繁、控制面积大。所以,为了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出发,避免过度开发城市资源。GPS技术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数据采集,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作出调整,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式,GPS技术具有高精度、低费用、快速、易于操作等优点,它是城市控制测绘的最优选择。
(五)土地的动态检测 传统的土地动态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平板仪补测和简易补测,这两种检测方法速度慢且效率不高,并不能满足动态掌握土地的需要。GPS技术运用到土地的动态检测中,进一步改善了动态野外检测的方法。GPS技术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工程测绘中GPS测量的实施过程
将GPS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工程测绘工作中,其实施过程需要非常慎重,它是保障工程测绘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下面是对工程测绘中GPS测量的实施过程的简单介绍。
(一)选择测量点 相比于常规的测量点选择来讲,GPS技术测量点的选择就简单多了。因为GPS测量站内部对网形结构体系不做太大要求,其灵活性和透视性的要求都不必太高。在工程测绘工作中,在测量点的选择上,务必要保证相关设备的安装方便快捷、视野要开阔,绝对不可以选择在信号差的地方,这样能有效保证GPS技术不受电磁信号的干扰。最后,要绘制一些相关的图纸工作,从而完成选择测量点的工作。
(二)建立测量标志 选择好测量点之后,要建立一个测量标志,为以后的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便捷的服务,比如说埋置标石等。
(三)实施外业观测 外业测绘,即根据外空间安装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卫星采集工作所搜集的信号来观测测量工作,达到精准定位安装天线的目的。GPS技术在开展观测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两种方式来进行的,即开机观测和无线安置,它与传统的测试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实施外业观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各项相关的技术规范工作,有步骤的实施工作流程。比如:在GPS安置的过程中,务必将GPS设备安装在三脚架上,与此同时,保证天线基座与标志上方的中心要对准,在测绘过程中,固定其三脚架的不同方向。只有严格遵循技术规范,才能提高观测的质量。
(四)处理数据、检验测量结果 前面的工作都妥善处理之后,我们就要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个阶段的工作一般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处理的。分析处理好数据之后,还应对观测成果进行检测,比较常见的检验手段就是外业检验。检验测量结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外业检测,才能保障最终的测量质量和精准度。
四、对GPS技术在工程测绘领域的展望
GPS技术的运用在工程测绘领域相当于是一次技术革命。GPS技术充分利用已有的测量理论,但是又没有被传统的测量方法所束缚,而是进一步改革之前的理论,保证了测绘工作的高效、快速。在未来的测绘领域,GPS技术肯定会向智能化、全面化法相发展。其运用会更加方便和灵活,从而更好地服务与我们的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技术因其高效率、易于操作、高精度、多功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测绘工作中。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未来的时间里,GPS技术将会有更强大的应用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林新超.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2(1)
[2]陈巧英.论工程测绘中的GPS测绘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
11.GPS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篇十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交通路网也随之不断完善,道路工程的勘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越来越复杂,工作量越来越大。在城市建设中由于房屋建筑影响通视,常规的测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的测量需求,GPS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 GPS技术原理
2.1 GPS系统的组成
GPS系统由空间部分、控制部分、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为距地面约12 000 mi的卫星,卫星上配备了时钟和无线电设备,这些卫星播发数据信息(星历、历书、时间、频率的改正等)。控制部分分布在地球的地面,监控卫星并向卫星上传数据,以确保卫星正常的发送数据。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组成,其作用是接受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并利用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
2.2 GPS技术原理及特点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式,GPS测量技术具有: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等特点。
3 GPS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以TOPCON GPS系列为例)
3.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GPS+设置、已知点数据的输入等,这些都可在室内完成。
1)运行TOPSURV软件。手簿开机后启动TOPSURV软件。2)新建作业:新建作业输入作业名称、生成者、注释等。3)选择GPS测量参数集:在测量之前,必须选择正确的参数集,每个GPS+设置都是一个工作条件的参数集。这些参数与测量使用的仪器有关,可以根据使用的仪器型号设置,今后的作业中只需选择设置好的参数集即可。4)其他设置:其他设置包括:坐标系统设置、单位设置、显示格式设置、仪器报警设置等。5)输入已知数据:在编辑作业/点界面下,设置坐标类型为“地面”,输入已知点名及相应的地方坐标。如果增加的点作为控制点,将“控制点”框打勾。
如果已知点具有精确的WGS84坐标,设置坐标类型为“WGS84(维度/精度/椭球高)”,输入已知点名及相应的地方坐标。
3.2 外业测量
3.2.1作业步骤
假设测区内有C01,C02,C03三点具有地方坐标,但不具有WGS84坐标,以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为例。1)在测区中央选择一个有一定高度且视野开阔的未知点,并将基站接收机架设在上面,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2)接收机、手簿都开机,将手簿连到基准站接收机上,运行TOPSURV软件,并新建作业,选择正确的RTK参数集。3)进入【设置GPS/坐标系统】菜单项,输入点名(假设为BASE)、天线高及测量方式,查看卫星数,如果超过4颗,点击【自动定位】。此时“WGS84(m)”框内显示基准站与点的WGS84大地经纬度与大地高,并不断变化,同时【自动定位】按钮变为【停止】。观测至少60 s后,点击【停止】,设置基准站成功。4)将流动站接收机安装到2 m对中杆上,架设在C01上。接收机开机将手簿连到流动站,进入已建好的作业中,并进入“测量/点测量”。5)输入点名(建议为C01-84,以与作为地方点输入的C01区别),输入天线高,选择“垂高”测高方式。当解的类型显示为“Fixed”时,且指示位置精度符合要求,点击【采用】,完成点测量,采集得到C01-84。6)同理,流动站先后架设在C02,C03上,进行点测量,采集得到C02-84,C03-84。
3.2.2 地方坐标转换
当三个控制点都作为转换点增加完成后,进行参数转换,注意高程及平面残差一般不应超过2 cm。
坐标转换完成后,【配置/坐标系统】在“投影”一栏,将不再显示为“无”,而显示为“坐标转换”。
3.3 点测量、点放样
3.3.1 点测量
流动站接收机安装到2 m对中杆上,架设在待测点上。接收机开机将手簿连到流动站,进入已建好的作业中,并进入“测量/点测量”。
输入点名,输入天线高,选择“垂高”测高方式。当解的类型显示为“Fixed”时,且指示位置精度符合要求,点击【采用】完成点测量。
3.3.2 点放样
进行点放样,首先在“点放样”界面中点击点列表图标进入“点”界面调入欲放样的设计点,并输入正确的天线高及测量方式,当解的类型显示为“Fixed”时,且指示位置精度符合要求,点击【储存】保存放样点。
3.3.3 道路放样
道路放样可以看作无数个点放样组成,道路放样前首先对道路数据进行编辑,输入道路起点坐标桩号、终点坐标、转折点、圆弧等,软件将自动生成道路方向及桩号。设置放线桩号间距依次放样线上各点也可直接输入桩号放样特定的点
3.4 方案比较
假设测区内有C01,C02,C03三点具有地方坐标,但不具有WGS84坐标,有两种方案:一种为上述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测量;另一种为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流动站分别在其他控制点上进行点测量。第一种方案中基准站可以架设在测区中央一定高度且视野开阔的理想点位上。基站架的越高,电台信号的传输距离越远,信号质量也越好;视野开阔保证能接收到更多且信号更好的卫星;基站架设在测区中央能更好的覆盖整个测区,减少基站的架设次数
4 结语
由于采用了GPS测量技术,常规测量预计需一周完成的工作量,在2 d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前期勘测的时间。GPS测量技术在工程勘测和施工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GPS测量技术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工程建设,以适应工程快节奏化的要求。
摘要:简要介绍了GPS系统的组成、技术原理及特点,以TOPCON GPS系列为例,阐述了GPS在道路工程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及操作步骤,指出GPS测量技术大大缩短了前期勘测的时间,并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关键词:GPS,技术原理,特点,应用
参考文献
12.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应用
1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的表现
(1)多跨型桥梁中的表现;
多跨型桥梁的形式为:正、负弯矩,趋于结构的层面划分而成。通常的情况下,跨中为正弯矩,反之无支座为负弯矩。若多跨型桥梁需要承载抗弯方面的力和抗剪力很低,不能有效的确保施工的运行情况,就需要通过合理的预应力方面的技术加以加固方面的处理。
(2)受弯构件中的表现;
通常碳纤维的强度极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减少了施工中的难度,因此通过碳纤维针对受弯方面的构件,加以加固工作,属于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主要模式。然而,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工作前,公路结构混凝土已具有很强的拉应变、变拉力,这时受压区所承载的压力混凝土方面的压力就会无法承受,使得所有受弯的构件承受过大的压力,对公路方面的整体建设质量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遇到这类问题时,应合理的应用预应力以提高其承载区域方面的能力。
2预应力技术的施工要点
2.1后张结构方面张拉力的控制
预应力进行施工的过程,应针对张拉力加以严格的控制,特别为后张拉在进行构造时的张拉力,如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比较缺乏对标准性的认识,张拉力方面进行控制,能够直接改变其对于桥梁应用质量以影响。所以,后张构造方面的张拉力进行控制。首先,需确保使用先进的张拉力进行计量方面的计算。其次,应保证工作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选用具有相关专业和技术方面的控制人员,针对其严格进行控制。
2.2孔道压浆方面的控制
实际施工的过程,这方面的工序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管道压浆不实和不满,容易产生渗漏方面的问题。孔道压浆方面的问题,一般会通过在浆体进行配置的过程,尽可能应用外加剂,以从根本上减少水、灰方面的比例,并确保浆液实际的压实度。与此同时,通过比较先进的搅拌方面的设备,能够保证搅拌的速度和质量,更为规范的进行操作,进而提高孔道压浆的整体质量。
2.3梁(板)预制和安装方面的控制
预制台座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其顶面非常光滑,比较容易脱模。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和几何尺寸、一期的预应力的机制,以及养护等方面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进而保证预制梁(板)预拱度能够满足相关设计方面的要求。临时支座应按照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标准。建议通过沙筒的方式进行对结构的拆除,提前对永久性的支座进行设置,确保安装的准确和安全。
2.4墩顶湿接缝浇筑方面的控制
混凝土应该进行专业的配比,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较低的收缩,以及较高的韧性,满足设计方面的标准。简支结构进行连续梁桥,墩顶在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前,保证空心板的端面、空心梁端的横隔板和端横隔板设置为靠墩的侧面以外的位置,空心梁肋的侧面需要保证其凿毛,水泥浆的清洁度。采用专业的粘接剂针对新旧的混凝土进行连接方面性能的处理工作。墩顶湿接缝的浇筑工作,需要保证其能够遵循相关的设计方面的标准进行。设计没有具体的规范时,墩顶连续需保证温度适宜的时间范围进行,并确保温度升高的过程,混凝土有25%左右的强度。若昼夜温差高于18℃,建议于墩顶湿接缝中的部位合理的设置劲性方面的骨架,从而防止由于温度变化过大造成混凝土凝结方面影响。墩顶湿接缝混凝土需要具备相关具体的养护计划,以促进间隙混凝土的强度。
3公路桥梁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析
3.1预应力钢材方面的选择
预应力钢材选择,能够很好的防止波纹管出现裂缝的问题和堵塞方面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项目常会应用预应力钢材:预应力钢筋、普通预应力,以及低松弛钢绞线、冷拉、矫直回火预应力钢丝等。预应力钢材属于低松弛方面的钢绞线,其具有高效、轻和性价比等优势。不同的预应力,其钢材的性能也有所差异。道路桥梁工程的功效需要因材而异,所以实际预应力选取钢材时,需全面的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3.2预应力锚具方面的选择
公路桥梁进行设计的过程,若施工时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结构方式,这时可以以预应力方面的锚具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运行。合理的运用锚具,能够保证桥梁设计和建设非常有利。实际进行建设时,混凝土和钢筋连接方面,相对来讲非常的别接,施工也非常安全。进行施工前,可有效的利用锚具,帮助其减少施工方面所造成的损失,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锚具因为自身的性能,在公路桥梁的建设过程积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3设计预应力体系方面的控制
一般条件下,通过OVM、XYM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桥梁预应力机制加以设计。这种体制内竖向钢束应用平竖弯曲相联合空间曲线,于腹板顶部位置,承托加以进行锚固的工作。底板钢束需尽量与齿板部位的锚固临近,以更好的进行布束。预应力内有非常大力臂,在力学效应方面获得很大限度的发挥。因为布束和腹板的位置比较临近,全截面方面就会存在很短的传力路线加以分布。承托上针对顶板束锚固,不需要针对非常复杂的齿板方面的构造设置,使得其受力方面应针对箱梁方面的尺寸进行控制和设计。平面需通过相同的S型线型,于顶、底板的钢束加以锚固,进而把集中锚固点出现的横向力合理的消除。
3.4预应力的效应方面的分析
我国公路桥梁在进行建设的过程,需要针对预应力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为相关的设计人员及技术方面的人员,结合以往的实践和经验,拟定预应力钢束方面的分布图,并对其加以探析。所以,施工的过程与预应力方面的技术在应用时,需提高对桥梁工程所有结构横面预应力的情况进行分析。如发现预应力和工程结构承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就需要在第一时间针对预应力钢束分布的形式进行修改,然后再次对横面预应力的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反复的检查和证实,进而提升预应力钢束分布图达到科学和有效性,加强预应力方面的效应及工作方面的效率。
4结语
预应力方面的技术的发展,能够确保公路桥梁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会存在很多的不足,这时需要技术不断加以改善。因此,技术方面的人员需要对其加以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其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推动我国道路桥梁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 篇十三
摘 要:简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总结了GPS用于工程测量所具有的特点,介绍了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GPS;工程测量;应用实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分三阶段研制,陆续投入使用,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GPS技术率先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应用[1],并在军事、交通、通信、资源、管理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GPS在山区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体会。1 GPS简介1.1 GPS构成GPS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构成。(1)GPS空间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平面的倾角为55°,卫星的平均高度为20 200 km,运行周期为11 h 58 min。卫星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电载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导航定位信号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使卫星成为一个动态的已知点。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到9颗。(2)GPS地面监控站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主控站根据各监 测站对GPS卫星的观测数据,计算各卫星的轨道参数、钟差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编制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再由注入站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3)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等组成。GPS接收机可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跟踪卫星的运行,并对信号进行交换、放大和处理,再通过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经基线解算、网平差,求出GPS接收机中心(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1.2 GPS定位原理GPS定位是根据测量中的距离交会定点原理实现的[2]。如图1所示,在待 测点Q设置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tk同时接收到3颗(或3颗以上)卫星S1、S2、S3所发出的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接收机天线中心(测站点)至卫星的距离ρ
1、ρ
2、ρ3。根据卫星星历可查到该时刻3颗卫星的三维坐标(Xj,Yj,Zj),j=1,2,3,从而由下式解算出Q点的三维坐标(X,Y,Z):1.3 GPS测量的特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GPS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测量精度高。GPS观测的精度明显高于一般常规测量,在小于50 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6,在大于1 000 km的基线上可达1×10-8。②测站间无需通视。GPS测量不需要测站间相互通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点位,使得选点工作更加灵活方便。③观测时间短。随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在进行GPS测量时,静态相对定位每站仅需20 min左右,动态相对定位仅需几秒钟。④仪器操作简便。目前GPS接收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智能化,观测人员只需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及开机后设定参数,接收机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和记录。⑤全天候作业。GPS卫星数目多,且分布均匀,可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续进行观测,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⑥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高程精度已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2 应用实例2.1 工程概
况本文涉及的工程由某集团公司投资建造,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渡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工程位于城郊,占地66.7 hm2多,属两山夹一沟地形,山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二。最高处约90 m。山上树木茂盛,地形复杂,通视困难,行走不便。为了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建立首级控制网。考虑到工程复杂,工期较紧,测区通视困难,地形起伏大等因素,决定采用GPS测量。2.2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1)设计依据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依据1999年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1997年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及工程测量合同有关要求制定的。(2)设计精度 根据工程需要和测区情况,选择城市或工程二级GPS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要求平均边长小于1 k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 000,GPS接收机标称精度的固定误差a≤15 mm,比例误差系 数b≤20×10-6。(3)设计基准和网形 如图2所示,控制网共12个点,其中联测已知平面控制点2个(I12,I13),高程控制点5个(I12,I13,105,109,110,其高程由四等水准测得)。采用3台GPS接收机观测,网形布设成边连式。(4)观测计划 根据GPS卫星的可见预报图和几何图形强度(空间位置因子PDOP),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卫星多于4颗,且分布均匀,PDOP值小于6),并编排作业调度表。
2.3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1)选点 GPS测量测站点之间不要求一定通视,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因此,点位选择比较方便。但考虑GPS测量的特殊性,并顾及后续测量,选点时应着重考虑:①每点最好与某一点通视,以便后续测量工作的使用;②点周围高度角15°以上不要有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遮挡或吸收;③点位要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电线等,以免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④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交通方便、有利扩展、易于保存的地方,以便观测和日后使用;⑤选点结束后,按要求埋设标石,并填写点之记。(2)观测 根据GPS作业调度表的安排进行观测,采取静态相对定位,卫星高度角15°,时段长度45min,采样间隔10 s。在3个点上同时安置3台接收机天线(对中、整平、定向),量取天线高,测量气象数据,开机观察,当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时,按接收机的提示输入相关数据,则接收机自动记录,观测者填写测量手簿。2.4 GPS测量的数据处理GPS网数据处理分为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阶段,采用随机软件完成。经基线解算、质量检核、外业重测和网平差后,得到GPS控制点的三维坐标(见表1),其各项精度指标符合技术设计要求。3 结束语通过GPS在测量中的应用,得到如下体会。(1)GPS控制网选点灵活,布网方便,基本不受通视、网形的限制,特别是在地形复杂、通视困难的测区,更显其优越性。但由于测区条件较差,边长较短(平均边长不到300 m),基线相对精度较低,个别边长相对精度大于1/10 000。因此,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避免短边,无法避免时,要谨慎观测。(2)GPS接收机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且观测时间在不断减少,大大降低了作业强度,观测质量主要受观测时卫星的空间分布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影响。但由于各别点的选定受地形条件限制,造成树木遮挡,影响对卫星的观测及信号的质量,经重测后通过。因此,应严格按有关要求选点,择最佳时段观测,并注意手机、步话机等设备的使用。
14.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四
GPS, 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是美军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 (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 、全天候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 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1.1 GPS系统组成
GPS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
(1) 空间卫星系统, 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 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 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 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
(2) 地面控制系统, GPS的地面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人站和五个监测站, 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还对卫星进行控制, 向卫星发布指令, 调度备用卫星等。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 监测卫星工作状态。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的数据注入到卫星中去。G P S地面控制系统主要设立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美国本土。
(3) 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组成, 其作用是接收GPS卫星发出的信号, 利用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
2 GPS技术的定位原理
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需要的位置P点架设GPS接收机, 在某一时刻ti同时接收了3颗 (A、B、C) 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 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 P S接收机至G P S卫星的距离S A P、SBP、SCP, 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三维坐标) 。从而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P点的三维坐标 (Xp, Yp, Zp) , 其数学式为:
式中 (XA, YA, ZA) , (XB, YB, ZB) , (xc, YC, zc) 分别为卫星A, B, C在时刻ti的空间直角坐标。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 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 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 称地固坐标系统, 我们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常用地固坐标系统 (如: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变换, 来求出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观测成果, 因此在测量中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技术优势
GPS在最近的两年得到了迅速推广, 这主要依赖于GPS系统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来讲, GPS测量有以下特点。
(1) 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测站间必须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GPS解决了这一难题, 可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只要测站上空相对开阔, 保证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即可。
(2) 定位精度高。
一般双频G P 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lppm, 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 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 但随着距离的增长, 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应用实践证明, 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 100km~500km可达10-7, 1000km可达10-9。在300m~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 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 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 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 校差中误差为0.3mm。
(3) 观测时间短。
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min~40min左右, 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 观测时问更短。例如使用Tirnble4800GPS接收机的RTK法可在5s以内求得测点坐标。
(4) 提供三维坐标。
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 (二维坐标) 的同时, 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5) 操作简便, 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和难度。
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GPS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 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 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 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GPS测量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和难度, 减少野外砍伐工作量, 提高作业效率。一般GPS测量作业效率为常规测量方法的3倍以上。
(6) 全球、全天候作业。
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 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 不受天气状况和地域的影响。
4 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 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线路长, 已知点少, 因此, 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 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GPS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目前主要是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外控点等。目前, 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 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 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 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 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
公路工程的测量主要应用了GPS的两大功能: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静态功能是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 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动态功能是通过卫星系统, 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 实地放样地面上。
(1) 布设公路勘测控制网。
目前, 公路路线GPS网的施测方案基本有两个:一是所有路线控制点全部采用GPS施测, 即沿路线纵向每隔500m~1000m布设一个GPS点, 相邻GPS点间相互通视;二是沿路线纵向每隔5km~10km布设一对GPS点 (一个做控制点, 一个做方向点) , 作为路线的基本控测, 在此基础上, 中间再进行红外测距导线加密。
方案一具有明显的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的特点, 但其设备要求较高。GPS接收机需具备建立在FARA (整周米知数快速逼近技术) 上的快速静态测量技术。由于目前设备方面限制, 第二种方法是现阶段广泛应用的方案。
(2) 纵、横断面测量。
GPS通过与手持计算机联机, 利用预先设计好的数据, 在实地进行中线测量。公路中线确定后, 利用中线桩点坐标, 通过绘图软件, 即可给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由于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地形图时采集来的, 因此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
(3) 检测线、桩及点位。
在公路施工测量中, GPS可用于恢复中线以及一些主要桩位。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桩位如高程桩、转点桩、中线拄等经常遭到破坏.为保证施工质量需随时恢复这些点位, 依靠常规方法费时、费力, 而用GPS则能很快地完成此项工作, 此外GPS还可以用于边桩放样。
在竣工测量时, GPS可以测定路线的平纵曲线, 看其是否可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获得精确的道路坐标坡度、平曲线、竖曲线的各种参数, 从而检验道路施工质量。
(4) 辅助管理及决策。
对于已建成的公路, 可以通过建立GPS网对道路沿线交通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 达到维护更新的目的, 进而影响公路沿线的经挤发展。对于道路的远期改造, 通过研究GPS网应用现有路线各种线形指标数据, 在丝毫不影响道路通行的前提下, 可以更容易地完成规划和施工放样工作。
(4) 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使用实时GPS动态测量, 构成碎部点的数据, 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输入其属性信息, 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
5 结语
由于GPS技术无需通视, 可构成较强的网形, 提高点位精度, 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GPS技术在隧道测量、及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PS测量无需通视, 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 因此, 速度快、精度高, 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次, GPS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及成果质量, 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整个作业过程全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 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预处理、自动平差计算, 彻底改变公路测量模式。
GPS技术是公路测量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随着技术的更加完善, 它将在公路的初测、定点、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将给现行道路勘测手段和规范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摘要:GPS定位系统作为新形式测量系统, 已在全球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其快速、精确、便捷的优势, 在公路工程测量中也得到了迅速推广, 本文在分析GPS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GPS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情况, 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GPS,公路工程,工程测量
参考文献
[1]方广友, 宋玉军, 王忠义.GPS系统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9) .
[2]刘娟.GPS及其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西交通科技, 2006 (3) .
[3]刘基余, 等.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测绘出版社, 1993.
[4]徐绍铨.GPS测量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5]刘三枝.GPS定位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矿山测量, 2005.
15.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GPS技术;优势;工程测量;应用
现阶段,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提高了各领域对静态定位模式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得实时以及全方位地观测目标得以实现。
1.在工程测量中GPS定位系统的应用原理以及应用优势
GPS定位系统作为新型的观测方法之一,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交通运输行业、军事研究领域、地质勘探领域以及工程建设领域等。就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一,GPS技术的定位精度十分高。GPS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站及用户仪器构成。用户仪器在使用中可以连接多颗卫星,消除了一些系统性的误差,如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和大气折光差等。这些自身特性,保证了GPS系统的高精准性。正是工程测量人员清醒地认识到了GPS定位系统的独特优势,进而在工程测量领域对GPS定位系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正是GPS定位系统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除此之外,随着测量范围的不断加大,GPS定位系统在数据测量中的精确性以及准确性都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第二,GPS定位系统的观测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工程测量领域中应用GPS定位系统时,常常会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通常会对GPS定位系统加以有效地应用,从而将工程的测量网点加以合理地布设,并且一般来说,观测每一个布设的测量网点的时间仅需要30分钟到40分钟,因此,在实际的测量与观测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很短的。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对快速静态的GPS定位加以有效地应用,会很大程度上缩短测量的时间。
第三,GPS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自动化操作的目标。正是因为在工程测量中有效应用了GPS定位系统,使得实时自动化测量的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GPS测量技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十分简单,特别是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得GPS测量技术中的接收器变得更加地小型化,同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变得更加地简单。而对于工程的观测人员来说,需要在实际的观测与测量过程中,先将观测所需的天线合理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这时,GPS测量技術就不但能对观测站的平面特性的位置实时定位,更重要的是,还能为用户将三维的立体坐标及时提供[2]。
2.如何在工程测量中有效应用GPS测量技术
上文主要分析了GPS测量技术的独特优势,我们不难发现,GPS测量技术本身为工程测量工作是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支撑。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测量过程中,要想让GPS测量技术的实际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其为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详细来说,需要将以下几点工作落实到位:
2.1 GPS在控制测量网点时,要对其方案加以有效运用
在工程测量实际运用GPS测量技术之前,需要将合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时设计出来,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不断地优化和实施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要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对设计方案严格执行,使得GPS测量时的视野足够开阔得以保障,不但要保证没有太多的障碍物,同时,还要避免电磁的干扰作用。而在实际建设GPS测量站的时候,需要将测量站在电磁波反射比较强烈的地点加以建设,并且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充分地考虑。这样一来,不但能保证有效实施控制网,同时,还能将整个控制网的精确度显著提高。
2.2在工程测量中合理运用GPS技术
首先,要控制测定施工水准点。随着不断加大的水准点的布设距离,会逐渐降低数据的精确度。所以,将GPS测量技术加以有效地运用,能够将数据误差有效地弥补,进而能够有效的推进工程观测的整体进度。
其次,要对测量过程有效控制。在实际的工程测量过程中,需要从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出发,进而将更加合理的监测模式加以运用。一般而言,快速静态定位的模式主要是运用在隧道建设工程以及建筑工程中,而测量公路工程时,所运用的通常是动态定位的模式。由于在测量公路的过程中,观测视野是相对比较宽阔的,很少有障碍物会将观测视野挡住,所以,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是不需要通视的。
最后,合理绘制大比例尺的地图。在测绘比例尺的工作中,一般需要对GPS定位系统加以有效地应用。在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以前,需要将测定工程区域的地形图提前绘制出来,从而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因素有效掌握,进而通过GPS动态测量方法的合理运用,将工程的整体概况数据准确地获得。最终通过对绘图软件的合理利用,将地形图准确绘制出来。因此,具有采集数据效率高、准确度高以及速度快的优势[3]。
3.结束语
由于GPS定位系统自身所具备的一系列特点与优势,例如:定位数据的准确性很高以及能够实现实时的自动化定位等等,促使GPS定位系统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工程测量研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兴趣。我国自1994年已经开始自行研制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目前已经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可与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美国GPS定位系统相媲美。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要想在工程测量中有效地应用和推广这一技术,需要国家不断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从而将我国的定位系统性能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叶明.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0,07:259-260.
[2]刘发明.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地名,2013,11;58-59.
16.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六
3GPS-RTK技术在渠道测量中的应用
3.1GPS-RTK技术在渠道测量中的优势
渠道测量是水利工程测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使用GPS-RTK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渠道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有效转变采取传统测量方式存在的受通视条件局限的问题。并且能够为测量提供高效的测量控制点及其三维坐标,且保证精度达到cm等级。在实际的渠道测量过程中,使用GPS静态测量或者实时动态测量方式建立BM四等水准点沿渠道进行控制,并在各个水准点设置统一的平面坐标,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渠道中桩、边桩、渠道建筑物等相关要素的测量,从而完成渠道导线图的设计,绘制得到精确的总平面图。当前,大多数的勘察设计制图是基于CAD及相关平台开发的制图软件,并结合全站仪或者水准仪得到的数据进行绘图。在整个过程中,数据的转换和输入容易出现错误,使用GPS-RTK测量技术之后,能够迅速直接利用CASS等绘图软件绘制渠道的纵、横断面图和导线图等。
3.2GPS-RTK在渠道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2.1渠道断面的测量在确定渠道线路之后需要对渠道断面进行测量。每次开始测量之前,需要设置基站,并对仪器进行校点,通常使用三角架,持续接收10min信号,从而保证测量高程的精度。每架设一次基站,在其30km范围内可以设置任意流动站,且都以该基站作为基准,因此需要保证其设置基准。在测量断面的过程中,当达到固定解之后就可以对中桩标定,然后根据渠道设计断面的大小,然后再标定上、下边桩。对边桩精度进行确定时,对测量精度可以适当放宽,通常边桩的高程限差为10cm即能达到要求。设置中桩时,每相隔20-50m需要设置1个中桩,并对应测量一个横断面,两个中桩之间可以不通视。这有效的减少了传统的标杆测量工作中需要2人保证标杆水平垂直而导致的精度较差问题,降低了人工测量的工作量。GPS-RTK渠道断面测量技术从测量原理方面提高了断面测量的精度,而且整个作业过程方便灵活。所获得的中桩坐标为三维坐标,能够将之用于绘制准确的渠道导线图。
17.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七
论桥梁工程中的挂篮施工技术要素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挂篮设计趋于定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悬臂浇筑法现已成为修建大中跨径桥梁的一种有效施工手段。挂篮是悬臂浇筑法施工的主要 设备,它是沿着轨道行走的活动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挂篮有多种类型,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菱形、三角形、预应力束斜拉式和斜拉自锚式;按行走方式,可 分为滑移式和滚动式;按平衡方式,可分为压重式和自锚式。挂篮施工是悬臂浇筑法施工中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它不需要架设支架,不使用大型吊机,与其他方法 相比,具有结构轻、拼制简单方便和无压重等优点。
高邮市润通五金有限公司坐落在高邮市纺织服装城五金区。公司建筑面积600㎡,分为三层。一层五金展示区,二层仓库,三层为元通路桥总公司办公区。高邮市润通五金有限公司经营项 目以五金交电、塑料制品、化工产品、机械及配件、消防器材,金属材料、橡胶制品,建筑装饰材料等销售、批发。公司服务宗旨:明码标价、不欺诈客户、不销售 伪劣产品、本市送货上门、节余材料按原价回收,替您精打细算,为您真诚服务。
润通公司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采购: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负责备齐您的项目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先报价让您审核认可后保质量送货上门,节省了您多次采购所花的人力费、运费,从而节约了您工程的成本开支。
批发:在五金同行中以集中批发销售相互共赢,不销售伪劣产品,不欺诈客户。同行业之间信息互通,不以高价销售产品。本着与五金同行们精诚合作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我们将努力打造高邮五金行业的航母。
维修: 高邮市润通五金有限公司在售后服务上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工作,随叫随到。对人为损坏和配件老化及不在三包范围内的设备维修,公司免收维修费,只收相应的材料配件费用。在设备三包期内负责免费维修、保养。
回收: 高邮市润通五金有限公司销售给您的一切材料,在您工程结束后,对于剩余下的材料,由我公司专人上门负责回收,价格按原价回收,减少您搬家损坏、保管、积压等成本支出,使润通五金真正成为您的五金仓库。
信誉: 高邮市润通五金有限公司在元通路桥总公司正确领导下始终以诚信为准则,认真踏实做好每件事。为每位客户提供最优越的服务。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您的最高评价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信誉第一、顾客至上。
18.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八
G P S即全球定位系统 (G l o b a l Positioning System) ,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GPS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在1994年全面建成后,我国测绘等部门经过近10年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GPS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随着GPS技术的更加完善,GPS应用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向消费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表明,它能很容易地提供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所以会很快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成为信息时代的国家基础设施之一。
2 GPS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级的公路、大型桥梁正在加紧建设。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与特大型桥梁的建设,对道路、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道路及桥梁的勘测、施工测量作为工程测量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技术方法也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得到迅速发展,各种现代测绘新技术正在这些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最典型的当属GPS技术在交通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桥梁工程测量是以桥梁及桥址区域内地表为实体对象,以桥梁结构和形状、地形 (地貌和地物) 、气象为元素而进行的观测、计算及分析研究,涵盖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等各个阶段,包括控制测量、定线测量、断面测量、地形测绘、结构变形监测等测量项目,具有工程范围小、测量内容广、相对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近10余年来,随着GPS技术的逐步应用,从而使桥梁工程测量迈进崭新的发展时代。随着现代桥梁朝着建设规模大、桥型新、结构新颖、工艺复杂、跨度大、桥面高和工期长的方面发展,GPS技术在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更为突出。
2.1 GPS技术控制测量应用
由于桥梁自身的特点,桥梁施工控制网边长一般较长,特别是跨越大江大河的特大型桥梁,更具有跨度大的特点,这就给传统的测量方法增加了一定难度;随着跨海大桥的出现,GPS更体现了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应用GPS方法比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测量更具优势。采用GPS的静态定位法进行桥梁控制网的测量,因其不受外界环境干扰,所以可大大缩短外业观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静态定位法观测精度可达毫米级,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好,其精度完全能满足桥梁施工的需要。
以某省份一座公铁两用钢桁双塔斜拉桥为例,主跨312m,边跨180m,两主塔墩承台以上总高分别为111.4m和9 2 m。正桥主网由桥轴线控制桩DQ7, DQ8和轴线两边对称隔江布设的DQ17, DQ16, DQ18, DQ19六个点组成。复测采用Wild200GPS接收机进行观测,由于Wild200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为5mm+1ppm。考虑到主网边长在2km-3km,故取标称精度为D=7mm,网中若干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 (即异步环) 。各闭合环限差值见表1。
观测数据经后处理软件计算后,各三角形同步。异步环闭合差的精度均高于限差要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异步环闭合差精度均满足限差要求,具体数据在此略去。GPS方法对该公铁两用钢桁双塔斜拉桥控制网进行复测,前后历时12h,而在此之前也曾用全站仪按三边网对该网进行了复测,历时4d,两次复测结果相差无几,由此可见,利用GPS进行控制网复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2.2 GPS桥梁控制网布设原则
根据控制网的实际与桥位区的地形条件以及桥梁本身的特点,进行图上初步设计,然后到实地踏勘选点。对于GPS控制点选点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GPS观测要求,要减弱干扰,保证卫星信号的正常接收,确保观测质量。控制点要布设在四周开阔的地段,在地面大于15度的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同时要减少多路径效应,控制点周围不得有强反射面,尽量避开高压线。
2、控制点应便于发展,为了提高网点的精度与可靠度,不允许出现支点。
3、点位需布设在稳固且宜长期保存处,为了满足桥梁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放样的需要,每个控制点应至少与两个方向通视,同时注意控制点与主要放样建筑物的几何图形强度。
3 GPS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特点
(1) 定位精度高。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
(2) 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GPS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
(3) 可提供三维坐标。GPS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4) 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目前GPS观测可在一天24h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
(5) 功能多、应用广。应用开发表明,GPS系统能够进行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的静态相对定位、米级至亚米级精度的动态定位、亚米级至厘米级精度的速度测量和毫微秒级精度的时间测量。
4 GPS技术在桥梁测量应用中的展望
GPS系统自身存在着不足,当卫星信号受阻时,将无法有效应用GPS技术。工程实践证明,GPS测量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的地面测量技术。所以GPS与地面测绘技术处于互补的态势。
同时随着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GPS将会在桥梁建设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GPS技术己经在特大型桥梁基础施工放样中获得广泛应用,其动态技术的应用还远远不只这些,高索塔空间三维测量、索塔的变形监测、钢箱梁的安装测量、钢箱梁挠度监测、桥梁的健康诊断都可借助GPS技术来实现。GPS技术会在大型桥梁建设领域展示其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语
19.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 篇十九
城市控制测量是为市政工程建设、规划红线定位、工程测图、房产图测绘、地籍变更测量等服务的城市测量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导线测量,随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的飞速发展,它以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迅速在城市控制测量中已被广泛采用。目前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测量模式),更是以实时、快速、操作简单而越来越受到城市测绘单位的青睐。
采用Trimble 5700双频GPS接收机,运用RTK模式完成了多个控制测量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践,就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运用谈点体会。
RTK技术
GPS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 Kinematic)简称RTK,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差分方法。具体作业方法是设置GPS基准站一台,并将一些必要的数据,如坐标系转换参数、预设精度指标、基准站坐标等输人GPS手簿,一台或多台GPS流动站在若干个待测点上设站;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同时基准站通过电台将其观测值和设站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将接收到的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及GPS观测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工程案例一
工程概况
测区位于郑州市某开发区,控制网布设面积约8km2,设计点位27座,起算点采用位于测区南侧、东侧约0.8 km的J市四等平面控制点各一座,测区北侧、西侧边缘四等平面控制点各一座。
RTK GPS测量
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及可靠性,在测区北侧及东侧的起算点分别设置基准站,分别采集起算点空间坐标解算坐标系转换参数;并分别测量待测点平面坐标,然后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坐标差值统计见表1。
表根据上述两次测量坐差值的统计,可算得两次测量平均值的点位中误差为±1.25cm。
RTK成果的外部检验
相邻点间边长检测。检测采用TOPCONG GTS-311S全站仪,以两次测量平均值作为实测边长值,共检测通视边17条;进行实测边长与RTK测量成果坐标反算所得边长的差值统计。根据上述边长差值统计,可算得相邻点间边长中误差为11.08cm。
采用导线测量方式的坐标检验。在测区南测选择待测点6座,按一级导线测量方式观测,起算点为以上述J市四等平控制点为起算的按GPS静态方式观测的城市一级控制点;统计测量结果与上述RTK测量成果的坐标差值,估算RTK测量成果的点位中误差为±1.22cm。
工程案例二
由于RTK测量在20KM内点位平面标称精度为±3cm, 根据控制测量规范要求Ⅰ 级导线点的点位误差为±3cm, 从理论上讲RTK测量完全可以满足Ⅰ级以下导线点的技术规范要求。
在某工程道路放桩RTK测量中,对距离基准站1~6km的一些四等GPS控制点采用一点法进行检核比较,结果表明平面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3.1cm, 高程最大差值为4.9cm, 完全符合Ⅰ级导线点的规范精度要求。
在某工程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任务中, 测区长约7km, 宽0.7km, 面积约5km2。 整个测区采用Trimble 5700双频GPS接收机用静态法共布测了5个四等GPS 点, 21个一级GPS点, 点位均匀分布,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Mx: 4.0cm,My: 3.9cm), 并联测了四等水准高程。 为了进一步检核Trimble 5700双频GPS系统的测量精度,采用GPS控制点联测法均匀地检测了其中12个GPS控制点,基准站设在测区中间。 GPS测量坐标值与静态联测法坐标值的较差见表2, 其X坐标中误差为±3.1cm,Y坐标中误差为±2.3cm, H高程中误差为±5.0cm, 结果完全可满足Ⅰ级导线点(5″以下)的规范精度要求。
尽管GPS 测量的标称精度及实测精度完全满足Ⅰ级导线点5″点以下的规范精度要求, 但目前的规范对利用GPS 测量进行Ⅰ级导线甚至更高的精度的控制测量, 其采集数据的方法, 数量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还需要用大量的实践来证实。 实际测量中还必须采取足够的检核手段, 确保测量的确性。
建议
RTK 测量与静态GPS测量相同,首先得到的是WGS-84坐标,必须通过一定的坐标转换关系才能得到用户坐标系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精度对测量成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应注意起算点精度,特别应注意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核起算点的相对精度;同时,转换参数有一定的区域性,它仅适用于起算点所圈定的一定区域,外推精度随距离增加降低明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选择能覆盖整个测区且分布均匀的起算点。
若已知起算点为静态GPS控制网成果,可利用已有WGS-84坐标及用户坐标建立坐标转换关系,这样可节省采集起算点WGS-84坐标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利用原有成果时应注意所采用的WGS-84坐标应是在同一网平差中得到的,因为它是由单点定位的WGS-84坐标推算得到的,只代表某个特定的坐标对应关系。
基准站应选择位置较高的点位,这样可明显扩大流动站作业范围,但根据笔者对多个工程成果的统计分析,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距离对测量成有一定的影响,当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距离达到5-6 km时,两次测得的坐标差值及相邻点间距离与全站仪边长测量的成果差值超过5cm的明显增多;笔者建议在采用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时,为保证成果的精度及可靠性,流动站的作业半径应控制在5km以内;
根据上述第一、第三点,在采用RTK方式进行较大区域控制测量时可将测区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区;各工作区的划分应有一定的交叉,观测时应进行相互检核;也可以采用两次工作区划分不同的方式进行观测。
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点位一般可埋设在建成的城市道路,选点时应充分考虑使用的方便及安全,但同时应尽量避开高压线、高大建筑、电台发射塔等;因此RTK方式不适合应用于建筑密集的老城区,而在新建开发区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列举的两个工程实例均是在这样的测区完成的;另外,基准站更应避开高压线、微波站、变电所等。
RTK测量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影响,一般上午11点前、及下午3点之后测得的数据精度较好,在上述工程实例观测时,笔者曾尝试在中午12点进行观测,但很难达到解算状态,即使得到了坐标成果,其可靠性往往也较低;建议不要在中午12点至14点间进行RTK测量。
由于RTK测量的误差来源与导线测量不同,各点位精度没有直接相关性,当相邻点间距离较短时边长相对误差及角度误差可能较大,为了提高相邻点间的相对精度应尽量增大相邻点间的距离;为保证建设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建议利用本文方法进行城市控制网测设时,相邻点间距离不宜小于300m,因为控制点间无需连续通视,根据笔者的经验这很容易做到。
利用RTK技术进行城市控制测量操作灵活、简单,同时减少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后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彻底改变了城市控制测量的作业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认识这一技术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测量模式的区别,设法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GPS技术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报告09-10
道路桥梁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助理工程师)07-02
桥梁道路工程实习日志06-10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06-13
道路桥梁工程参观心得09-21
施工技术如何在混凝土桥梁论文中的体现09-02
道路运输车辆gps日记06-20
道路桥梁课程设计10-31
道路桥梁专业的实习日记篇08-12
自荐信-道路与桥梁专业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