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

2024-10-31

学校三年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10篇)

1.学校三年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 篇一

龙兴镇中心学校课改前行工作中阶段性总结

课程改革工作是各校都十分重视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全县百姓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所有学生的未来,涉及到千家万户。因而这项工作不容有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我校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教育局下发的通知精神,对课改工作做以简单阶段总结。

1、对当前课程改革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国家教育部自从2001年提出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就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此项工作,先后涌现出如山东杜郎口、即墨二十八中、江苏杨思等等课改成功典型范例,龙江县是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来,龙江县教育质量整体滑坡严重,全县人民极其期待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课改已经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龙江县教育局领导审时度势,在龙江县全面铺开课程改革。对此,我校是持完全赞同和支持态度的。所以龙兴镇中心学校也紧跟全县课改工作的步伐,进行了符合龙兴一地一校实际的课改工作。

对于我校的课程工作,学校多次召开全体领导班子会议,重点就是统一认识,查找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课改工作进行起来一定会是困难重重,走一些弯路也是难免的。但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绝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困难和反对的声音就气馁,就对我们的未来失去信心。一项工作,我们已经按照固有模式进行了几十年,要想一下子改掉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困难出现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困难,关键是我们一定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出现反对的声音也属正常现象,一是这些人拈轻怕重,不想改变工作作风,墨守成规;二是个别同志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课改工作,歪曲了事实。从我们学校看,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的及格率、学困率明显提高,同时学生也因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辍学率明显下降。另外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今后工作的思路做法

在实施课程改革之初,我校课改工作的定位就是不可极端冒进,而要稳步推进,借鉴吸收外地外校的先进做法,但绝不能全盘照搬照抄,这样一定会出现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我们一定要总结出适合我们实际的课改模式,走出属于龙兴特色的课改之路。经过征求我校外出学习教师及全体教师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确定我校教师授课模式为“三环六步教学法”。“三环”就是在‘导学法’提倡的“低起点、小跨度、大容量”原则的基础上,设置的“自学、展示、反馈”三大环节。六个步聚: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质疑点拨、总结归纳、检测达标。教师的授课模式固定以后,我们借鉴了内蒙古兴仁中学的一些先进做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初期,我们共同总结出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组内人员不能各司其职管理组内事物,大部分任务依赖组长,而组长任务较多,不能全方位兼顾。2.小组组建初期,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犯错很多,有时甚至会扣到负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学生犯错,但一定要及时指出错误,指导其立即改正。3.各组对扣分制度不明确,因为是否扣分的问题有过多的矛盾。4.组内人员没有责任感,做不到为了小组的利益而改正错误,负责人做不到对小考内容不合格的随时跟踪,小考不合格的人员也做不到为小组利益而努力完成小考内容。

5.对于家庭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第二天组长检查,教师一定要在最初几天督促好,否则小组长由于习惯没有养成而疏于对于家庭作业的检查。

6.教师要树立典型,对于犯错误的小组,特别是有问题学生的小组,犯错后一定及时指出错误,并且是以组的形式来批评教育的,让学生明白个人与小组是分不开,个人与小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7.对于各组的考察一定要随时跟进,对于表现出来的实力相对较弱的组一定要及时集中开会,指出不足,甚至是跟踪式的每天都集中、总结。

如今,我们已经在课改中总结出了龙兴镇中心学校课改合作学习的相应材料,即《小组合作分组原则》、《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合作学习星级小组长评定细则》、《合作学习优秀小组评分细则》。所有这些制度的建立,都对课改工作是一种保障和促进。

另外,要想使课程改革这项工作高效持续的良性发展下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机制是关键。对此我们已经有一些初浅的想法和做法,如通过上述细则的考评,实施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

总之,我校一定会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坚持进行课改工作,出现困难和问题也只是暂时的,我们已经积极克服了一些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课程改革的成果,让课改之花在每一名师生的心中怒放。

2.课改工作三年规划及管理方案 篇二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分项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扎实推进课改工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切实负责,着力践行课改各项具体工作,特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二、目标规划,分期实施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新课改各项工作,结合校本实际,着力做好八项具体工作:

1、组织学习,加强培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2、编制我校新课程方案的相关制度。

3、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4、有计划地进行队伍培养。

5、稳定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抓好课堂教学。

7、做实校本研修。

8、着力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拟定三年目标规划并分期着力实施:

学校近期(2011年5月-2012年5月)课改工作规划目标是:“走进新课程,践行新课改”: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着力培训教师,做好新课程下的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及培训后培训工作,规范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五项策略”,实施“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努力研究新课程,规范教学设计,编写新课程教学“导学案”,着力研究新课程目标“叙写”和可操作性,加强学科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本阶段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1、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按八个学习领域六个教研组的课程架构健全学科备课组,用好新教材。探究新课程下“自主参与式课堂策略与模式。实施“三步(学、探、测)、六环”课堂教学。

2、强化老师新课程各项培训及校本培训,开发新课程资源,稳定教学质量。

3、切实改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着力上好必修课,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出更多选修课,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5、做好学生学科学习过程评价登记工作,做好学生学期、学年学分认定和登记工作。

6、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制度。

学校中期(2011年7月—2013年7月)的课改工作规划目标是“我与新课程同行”:大力推进三级课程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着力推动“三个教学整合”(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努力实现三大提升(开发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本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着力推进校本课改特色研究,凸显符合我校特色的“自主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三步”、“六环”课堂教学特色)。

2、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微格”课堂参与式教学管理。

3、有序推进校本教学课程。

4、进一步研究符合校本实际的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和质效。

5、开好通用技术课,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方法与途径,提高通用技术的实效性、彰显通用技术课程的校本特色。

6、切实做好学科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工作。

7、切实做好教学课改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工作。

学校中远期(2012年7月—2014年7月)课改工作规划目标:“收获新课改”:巩固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特色,形成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精品选修课程,完善多元教学评价、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新课程下教学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构建与新课改相适应考评机制。本阶段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构建符合校本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机制。

2、做好本校规定的新课改实验研究、总结、提炼工作。

3、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科教学设计。编写符我校本实际的“导学案”,并形成我校“三步”、“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特色,以期推广、运用。

4、构建并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教师评价体系和机制,完善我校首轮新课程改革下的学分认定和教分评价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5、形成符合校本实际的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运行和管理体系。

6、形成符合校本实际的学生课程体系和特色。

三、突出重点,变革实践,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3.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三

在这个历程中,课改团队遇到了了很多困难。首先是教室配备的问题。教室要全部配置多媒体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在小黑板、课桌椅、纸张等配置上尽量满足教师。其次是课改团队不知道如何具体去操作。解决这个问题是重中之重,我们带领课改团队分批前往课改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学习。从中我们借鉴了他们的经验,确定了自己的课堂模式:目标导学展示提升。最后是导学案的问题,教导室根据课堂模式统一设计了导学案模板。先分组分人分内容备课形成“初案”;再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课改团队集体备课形成“共案”;然后经分管年级领导审核后,用A4纸打印所需要的份数发给老师,老师再在导学案上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个案”;上课时续备,形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在这一个多月的尝试中,我们的课改年级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座位的编排,每个班或4个,或6个,或8个学生分为一个团队,每个学生团队有固定的名称。教室墙壁上有评价学生团队的评价表,每天对学生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每周评出最佳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刚开始改变座位编排时,课改老师天天围着教导室叫苦,说什么纪律难维持、学生开小差等等。

现在课改教师已经改变了这种看法,觉得分组学习确实好处多。其次是改变了教师的满堂言,学生开始走向了讲台。第一次听彭炜伟老师的课,我们明显感到座位是变了,可授课的方式一点都没变,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第二次听她的课,我们发现学生愿意交流,敢于上台展示,课堂气氛轻松、和谐。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我们逐渐总结出了自己的课堂模式。到目前为止我校的课改可用:“三六三”来概括。三个目的:发展学生素质,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效率。六个改变: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功能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三个环节:自主求知---合作探---展示提升。

课改在我校才刚刚开始,常言说“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在课改中还存在着许多困惑:

1.教师对课改文件学得还不够深、不够细,有的教师不知道“纲要”具体目标中的六个转变,没有认真学习学科“标准”。

2.少数教师不能自如地驾驭新课堂,处理不好“收”与“放”的关系。

3.少数教师不会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仍然照本宣科。

4.个别教师处理不好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之间的关系。

4.小南海初中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四

本文来源 3 e d u 教育网

小南海初中课改阶段性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我县全面推进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南海初中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课改实验教师和七年级新生共同谱写了小南海初中教育教学的新篇章。为了使今后课改之路走得更好,我们记录了以下一些体会与感受、困惑与思考:

一、课程改革带来了核爆般的裂变

㈠、管理之变:变盲目为科学,化形式为务实,1、学校管理

纵观以往学校的管理工作,往往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只见计划,不见落实。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不仅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意见》、《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计划》、《新课程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明确工作要求、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层层推进,工作针对性极强,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对学校整体、其他年级、非实验教师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班级管理

从前一阶段来看,班主任工作是课改的一个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班教室更美了:

七年级的十个班主任都能在教室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一走进七年级的教室,课改的气息就能迎面扑来,班风由“合作、探究”代替了以往的“勤奋、守纪”,学习园地也变成了成功展示台。七(9)班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把学生手中的课外书集中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七(10)班墙上还挂着一只写有“畅所欲言”的小箱,又多了一条师生交流的渠道。在教室环境布置评比中,七年级各班在三个年级中脱颖而出。

⑵、管理方法更活了:

班级管理上倡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很多班级推行了“班务承包责任制”,把班务工作细化为几十个岗位,如“讲台长、收发员、图书馆长”等,明确其职责范围,竞聘上岗。通过这种形式,班务工作落实到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缩短了进初中的适应期。

⑶、班主任更亲切了:

班主任能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积极地看,耐心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像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各班主任都在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表扬多了,批评少了,言语亲切了。

⑷、班级的活动更多了:

单调、重复的作业少了,学生的负担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能力、锻炼了自己。㈡、教师之变:变单干为合作,化传授为引导,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个人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个的教师不能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分学科组织了九个学科备课组,由备课组长制定备课和听课、评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情况,并及时交流上周教学情况,重视教学反思,做到“不议不谈,不进课堂”,并认真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每组两周一次公开教学,听课、评课。学校开放七年级课堂,提倡教师之间随堂听课。由于新课程综合性加大,又没有以往常用的教参,教师手头的教学用书也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因此现在到电脑室、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教师也多了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过去,讲台设在教室的中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讲台和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中心,久而久之,它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新课程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不再“居高临下”。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传授者,而是把自已当成学生的合作伙伴,碰到不会的问题,教师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如果教师说错了,就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了架子,反而变得很轻松。这样,课堂上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在这种氛围下,许多教师都说“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㈢、课堂之变:变静为动,化讲为学

走进七年级课堂,你很快就能发现,现在的课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老师讲课,除发言、朗读外一般不充许学生讲话。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发言,提问,每堂课都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以往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经常是学生提出问题,又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争先恐后抢着发言的情况经常可以见到。

㈣、学生之变:变接受为探究,化被动为主动

虽然课改推进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教师们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很快。以前的学生最喜欢老师给他现成的答案,现在问题一出现,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想”。

二、课程改革带来了困惑与思考

1、课改倡导小班化,可我校学额足,教室少,七年级各班学生数基本在60人左右,新教法的运用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2、课改在进行通知培训和学科培训之后,在实施阶段似乎全凭教师摸索,缺少专家指导,难免要走弯路,能否借老实验区的经验,减少一些盲目性,少做一些无用功呢?

3、实验教师普遍关注课改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都觉得心里没底,有后顾之忧,都希望评价制度能早一点出台。

4、个别教师的观念更新步子慢,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新的教学行为落实滞后,给整体工作的向前推进带来一定的阻力,此种现象怎么解决?

6、在教学中,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落实。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5.学校三年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 篇五

时间:

课改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阶段性总结

春学期来,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紧紧围绕教学改革提升主题,深入实践尝试教学、合作学习等理论,我们在验证、修正和完善初步形成的学科有效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究,具体探究过程回顾如下:

一、深入课堂调研,剖析课改节点

三年的尝试教学实验探索,广大教师对尝试教学的理论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语文、数学两个学科有了县教研员的领航和提炼,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尝试教学课堂基本操作模式。

为客观了解本校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学校专门成立由班子成员、校务成员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组成的学科听课小组,深入课堂,推门听课。通过师生问卷、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和阶段检测等方式,将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本校课堂教学的模式大致有四类:

一、讲授课,一堂课老师讲到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或随声附和;

二、练习课,一节课都让学生做练习,课后在批改,在讲评;

三、讲练课,先讲授,后练习,在批改,下节课在反馈和讲解;

四、尝试教学课,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焦虑和困惑,然后借助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新知,致学生的知识结构重构。

目前,我校教师大多还徘徊于讲授课和讲练课之间,因为这两种课型由来已久,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课型。

根据我们多次推门听课所作的课堂观察,对这传统课堂和尝试教学课堂模式中的师生互动状况作如下描述:

上述的状况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尝试教学的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留出练习时间,学生的学习成果当堂得以展示,学习成就感得以即时体验,学习困惑能及时得以解答,练习中的错误得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关于师生尝试教学课的认可情况,二零一四年九月下旬和十月中旬,学校在广大师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本次收回的66份一线教师问卷中统计显示,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有40%的教师觉得自己的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58%的教师认为有变化;有,42%的教师在新授课前会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

55%的教师会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有67%的教师正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活动,74%的教师表示认可并认真使用学校自行设计的备课本和听课本。

数据显示,我校实施以尝试教学为主推模式的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并逐步改进了课堂教学行为,有不少教师备课时有了师生互动的时间分配,能积极运用导学案组织尝试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经常组织学生讨论,多让学生发言,安排时间进行当堂测试,作业能尽可能放在课内完成,便于督查和及时纠错。现在的八九年级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重视学生的学习合作小组建设,并将它纳入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活动。发动学生取组名,订组规,好多班级还有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的奖惩措施。年段领导积极培训小组长,为尝试教学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从八、九年级学生的349份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55.9%的学生对尝试教学基本模式比较了解;81.4%的学生认为语文学科运用尝试教学基本模式最多;65.9的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有79.4%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参与度高起来了;85.1的学生认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人多起来了;

90.2的学生认为尝试教学这种模式促使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了;

92.3%的学生认为对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帮助;

95.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他们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上课方式;他们希望老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尽量不拖堂、课后布置适量作业。有92.8%的学生表示今后将继续支持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349名被调查的学生对尝试教学的基本模式的描述基本正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可以培养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及时纠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合本次课堂调研信息,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日益增长的课改正能量。近两年学校开展的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探究的上课模式已经成为广大学生的共同期盼。这说明我校尝试教学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我们在尝试教学课堂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内容的相联系的知识的稳定性和可辨别度差别较大,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和谐度高低不同,学生个体认知状况和态度的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尝试课堂教学诸环节不可能在一节课内有效落实;不少学生还适应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在尝试自学环节中,不少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学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多数学生还不能够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组内成员之间合作意识还不强,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利用小组合作之际说闲话、开小差,有的根本就没及积极主动参与,而是游离于小组之外。课堂展示环节,几个小组长或优等生独霸课堂;当堂检测环节,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究其原因,我们从理论上进行这样的假设:从教师层面而言,可能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黑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可能是教师在设计各环节的内容时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根据教材的可训练的知识点来进行设计;再者可能是老师在各教学环节的掌控程度没把握好,而只是一味要完成这几个教学环节而不顾及实际效果;因此,阶段性检测的成绩还不如传统课堂的成绩好。这道比我们思考,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尝试自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如何有效开展课堂展示?如何有效组织当堂检测?

学校在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改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制订了《xx中学教学改革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xx中学集体备课活动具体要求》以及《xx中学教改提升年活动考核方案》,四月份,与实验中学、武义五中三校的语文教研组结成课改活动联盟,制定了三校首次语文教研活动方案。标志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由课堂调研阶段进入学科尝试教学模式验证阶段。

二、开展课例研讨,验证完善模式

本次三校七年级语文老师围绕如何有效落实尝试自学这个环节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同课异构,xx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邹燕飞、武义五中李哨燕老师和实验中学凡利鹏三位老师同上郑振铎《猫》这一篇课文。分别将尝试自学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外、课内前半节课以及课内前十五分钟来落实。三位老师说明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邹燕飞老师认为:课堂设计主要以三读为一线,即一为粗读,积生词、知大意;二为雅读,品字词、赏佳句;三为研读,明主旨、说感悟。先出示自学方法,学生根据方法自学。老师检测自学效果。一环扣一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李哨燕老师认为:根据学校教改三思模式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即学什么(学习目标)、怎样学(一筛、二抓、三悟),学得怎样(当堂检测及收获)。因此,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通过谜语导入——呈现本节课学习目标——预习检测(生字词,简介作者)——解读文本(初读猫:我是主人的第一只猫以小组介绍一只猫;感知三只猫——品读猫:(赏细节描写,用我喜欢第几只猫,是因为从文中的那个几句子感受到什么来说,进一步感受三只猫,深层此认识猫——关注猫(重点分析,加上我是第三只猫的内心告白联系感受冇的控诉)——感悟猫(重点句子的分析来把握主题)——谈收获——当堂检测——总结(结束语)。

凡利鹏老师认为:先让学生预习几分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抓住课文开头的我家养过几只猫——从此,我家好久不养猫——从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一感情变化为线索,抓住课文描述第三只猫的结局

这一重点,瞻前顾后,引导学生通过筛选相关信息来深入解读文本。

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每位老师都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点评,同时也对如何有效落实尝试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主题,各抒己见。县教研员朱鸿飞老师和陈伟平老师也作了精彩的点评。归纳诸位的观点,对如何有效落实尝试自学这个环节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大致形成如下基本认识:

这三堂课既有共性也有侧重。

三堂课的共同点是:

1.注重字词基础落实。2。注重学生主体作用。

3.注重学生自学时间的分配。4。注意学生自学内容和自学目标的分层预设。

5.注重自学过程的监控。6.注重自学成果的检测。

7.重视语言的品味训练。8.注重读的训练。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感悟。

9.注重学法指导,注重筛选信息与整合信息能力训练。

10.注意知识的整理与能力的拓展训练。

三堂课的不同点:

1.第一堂课更注重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与自学效果的监控。

2.第二堂课更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与表达的训练。

3.第三堂课,更注重应到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与深层解读。

引发的思考:

1.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读理解文本的基础,是理解文本主旨的手段,更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它包括默读、朗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落实朗读能力培养任务?

2.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基于语文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的建立,自主学习时间的保障、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诸多条件的创造,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创造这些条件,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的差异性决定了小组合作之必要,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功能?

4.学生品味语言往往会不到位,如何引导却又不包办?

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对如何有效落实尝试自学这一环节初步达成以下共识:

1.尝试教学基本模式中尝试自学环节的有效落实,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①尝试自学的目标必须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容安排要合理。

②尝试自学这个环节在七年级初期营安排在课堂内进行比较合适,而且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初期应先设计好自学导航,中期与部分优等生一同来设计自学导航,后期可沟通小组合作指导学上一起来设计自学导航。

③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学的习惯。

④一定要在使用自学导航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自学的流程和自学方法。

⑤一定要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本次验证性课例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

5.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读理解文本的基础,是理解文本主旨的手段,更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它包括默读、朗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落实杜的能力培养任务?

6.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基于语文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的建立,自主学习时间的保障、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诸多条件的创造,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创造这些条件,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7.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的差异性决定了小组合作之必要,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功能?

8.学生品味语言往往会不到位,如何引导却又不包办?

6.学校三年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 篇六

——南阳桥中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2014年11月)

行动看时机,开船趁涨潮。我校作为株洲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一直是困扰南中人的难题。2013年秋季,我校初

一、初二年级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新的起跑线上,敢于拼搏的南中人看到了新的希望。抢抓课改机遇,一边深入落实县教育局有关开展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工作精神,一边投入株洲市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中小学学习习惯培养”研究项目,坚持“积极参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夯实课程改革。小手牵大手,从容转身。师生角色转变,课堂模式革新,校本课程研发,特色教育给力,学校面貌一新。

一、学校发展现状

我校位于株洲县南洲新区,占地面积近40亩,交通便利,环境幽雅 ,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近1100人。教职工100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65人;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42人;市、县级骨干教师3人。

学校坚持“关爱 民主平等 让每一位师生精彩”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情感凝聚人心,以目标凝聚人气,以制度规范人行”的管理理念,努力践行“让每一个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事、成文明人”的育人目标,求真务实,科学管理,真诚服务,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近3年来,南阳桥中学先后荣获 “株洲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株洲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株洲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2011年)、2011年我校成为唯一一所杨得志故居邀请挂牌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学校,“株洲市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株洲市心育基地校”、“株洲县五四红旗团委”(2012年)、“株洲县雷锋团委(少先队)”、“株洲县学生资助先进单位”(2012年)、“株洲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县管理工作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2012、201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湖南省、株洲市两型中队”、“株洲县德育先进单位”、“株洲市平安校园”、“株洲市课该样板校”(2013年),株洲县唯一一所的“红军小学”(2014),累累硕果是每一位南中人积极进取、辛勤耕耘的见证,成为激励南中人奋然前行的进军号角。2013年至今,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外地先进课改经验,深入研究,大胆尝试,全员投身到改革之中,下面将我们的做法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营造氛围,更新教师思想观念

李炳亭教授说:课改难在哪里?第一难是校长的认识,第二难是教师的观念,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我们的老师每天重复着备讲批辅考的工作,容易滋生“匠”气,容易自我感觉良好,这会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所以,我们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首要任务。运用多种形式,营造氛围,转变观念。

1、“请进来”,宣传造势

2013年下学期,学校专门召开行政会议,中学常务副校长在全体行政会上分析了我校的教学现状,以及我校地处南洲新区,相应的教育发展要能跟得上新区发展的要求,强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引导教师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全体行政会上达成一致的意见,要大张旗鼓地在南阳桥中学推行课改,以适应新形式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第四周的全体教师例会上,张校长作了全校课改的动员大会,并决定课改率先在七、八年级进行。

为了促使教师观念上的改变,学校先后邀请县里课改专家、领导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全体教了解课改的新理念、新举措,给自已准确定位,确定课改中努力的方向。在2013年9月29日,学校邀请县教育局党委许建民作了《学校课改三问》的专题思想动员,为推动南中全体教职工的课改作了一次全面的思想的洗礼。10月14日,南阳桥中学邀请了原县教育局局长刘树仁为全体教师来校作了《怎样当一个好教师、好父亲、好母亲》的专题讲座,老局长以自已的深刻体会为南中全体教师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以及教学改革的核心。12月9日,南中又邀请县五中资深课改专家罗光义来校作了《赴江苏考查的学习汇报——洋思之谜》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罗主任向南中教师详细地解说了洋思中学的改革的背景、课堂模式,洋思取得的经验,以及我们该向洋思学些什么,真正地将教师带到洋思课堂。通过培训,给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为下一步推动课改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走出去”,让南中人受益匪浅 10月31日,在中学常务副校长张赛辉的带领下,教务处牵头,组织各教研组长一行10余人,驱车来到株洲市景宏中学,学习景宏中学“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连续听了三节课,又聆听了学生科的郭老师在学习小组建设上的专题培训,使我们一行收获颇丰。首先,看他们的课堂是形散而神不散。课堂上,学生很自由。可以尽情展示,可以大胆发言,可以大声讨论;看起来有点乱,其实不乱的是学习的精神,对知识的渴求,或讨论,或倾听,或争论,或展示,动中有静,动中有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其次,景宏学校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是解放的。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教师的喋喋不休,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是学生在构建知识路途中的引路人,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或坐或站,时而静心思考,时而激烈讨论,时而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前中后三面黑板容纳着崭新的理念,带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成为他们人生的珍贵财富。第三,这里的学生会“主动学习”。这里的学生预习所学知识大于课堂所学。在听课中,从预习情况和学生分组的情况看,学生的预习习惯很好;课堂上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查找资料;授课当中,分工十分明确;教师只是进行适当的点评,甚至有时根本不进行点评;课堂中教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不回避,积极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返校后,我们及时召开外训教师座谈会,在会上,所有参训的人员一致要求南中推行课改,并且致力于南中的课改,随后,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批派出教师到景宏学习,在学习前学校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教务部门学习景宏的学习小组建设,要求教师着重学习课堂模式。学习后要求每人上一节展示汇报课,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我们采取边学边模仿的方式,同时结合南中具体学情进行有效地探索,教务处通过学习,也积极着手学习小组的分组准备工作,通过两周的努力,教务处,制定了《南阳桥中学2013年课堂改革实施方案》和《南阳桥中学2014年课堂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学习小组的分组方案,并组织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并初步分好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外出学习回来的教师也积极地进行课堂改革的探索。虽然,我们的课堂尚不完善,但是瑕不掩瑜,从10份举行的第一轮达标课活动来看,文玲、唐艳丽、吴旭花等备课组的导学案提纲挈领,课堂思路明晰,学习效果明显;文玲、罗淑良老师充分利用展示交流环节,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颜永华老师的课堂小组活动更是有规有矩,每一位小组成员进行展示交流时,第一句话总是“我们小组认为——”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小组中去;学生倾听的姿式和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一种整齐划一的感觉,但又不显的造作。

通过以上老师们都感到:课程改革是当前大势所趋,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上课了。因此在学习中,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更有一部分老师根据自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高效课堂的尝试,虽然现在看来,这些尝试有些幼稚甚至是偏颇之处,但是我们感觉到了老师们渴望课改的迫切心情。观念转变是成功的,参与课改成为一种内在需求,逐渐地,参与到课改的老师多起来了;在整个课改过程中,校办公室对我校的课改进了系列地跟踪报道,为课改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宣传造势。三 多措并举,稳步推进

从2013年下学期开始,一年来的课改实践,虽然老师经历着许多酸甜苦辣,但也从中体验到了课改带来的变化:课堂上学生变得不那么拘谨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加流畅了、学生也炼就了一手较好的粉笔字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大大增强了,教师在课堂上也更加轻松了。一年来,我们学校在课改上主要做要以下事情:

1、制定了学习小组组建方案,并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调整学习小组时,要充分遵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同时,在各个小组内推选好学习小组长和各科小组长,并指导学生拟好组名,制定好组训、组规和小组成员的努力目标。在每个学期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对学习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

2、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2013年上学期,以教务处牵头,开始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培训,在培训时,先对学习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再由学习小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对组员进行培训,培训每周有不周的内容,先从最简单的凳子归位和课前准备做起,教务处在课间组织专门的学生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予以及时通报。并纳入到班级考核。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的习惯习惯大有好转。2014年下学期,对课改的各个环节(从课前准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板演、展示)进行多轮验收,并且验收的标准一次比一次高。

3、重视对学生的培训。2014年上学期开始,以教务处牵头,在各班推选出记录员、学习习惯督查员、学习小组长,教务处制定出统一的培训资料,分别对记录员、学习习惯督查员、学习小组长进行专题培训,并且将检查记录及时进行登记,上报到教务处。

4、为进一步规范课改课堂,教务处结合南中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南中的课堂评价表,主要从抽测、合作、常规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评价来凝聚小组的合作意识,培训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对于课堂评价的结果,由记录员及时进行登记,作为小组评价的重要依据,每周每班评选出一个优秀学习小组,教务处利用升旗仪进行表彰,颁发流动红旗。

5、学校加大对课改硬件的投入,针对每班分六个学习小组而教室的前后黑板只能提供五个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教务部门及时向学校反馈,请求添置一块黑板,以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有一块黑板进行板演,和每节课能进行课堂评价。得到汇报后,学校对此建议十分重视,决定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为初一初二年级添置8块黑板和3块评比栏。2014年下学期,学校为初三四个班各添置了一块黑板,为课改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6、为更好地规范教师上课的学案,本学期教务处对上学期的导学案和教案加以整合,合二为一,推行学案导学制,并对学案的模板进行了修改,使之更加优化。7、2014年上学期开始,学校定为每周的星期三为研讨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同学科进行研讨,同时,学校还邀请县教研室的专家来问诊课堂。每周三推出两节研讨课,上完研讨课后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及时组织评课,在评课时,改变了原来评课讲好话、讲套话的不良风气,统一要求评课的教师只讲不足,少讲优点。通过问诊课堂,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课改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推进,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积极践行课改的先行者:罗淑良、颜永华、江海霞、田琼、唐聪敏、王旺、龙志勇等教师。2014年下学期,在课堂上,在全体教师中推行“磨课”,采用同课同构的方式,定在每周星期三,每位教师上两堂研讨课,即上午第二节加下午的第五节,或上午的第三节加下午的第六节(这样安排可以让教师在上了第一堂课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进行调整),同时请县教研室的专家进行跟踪指导。

8、在课改建模方面:经过一年的探索,南中教师充分结合校情,探索了一种适合南阳桥中学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总结拓展)。在今后课改实践中,南中教师将不断充实和完善“六环节”。

9、在课改交流方面,一方面,我校积极向株洲市七中学习课改先进理念,同时在县内与兄弟学校开展课改交流活动,在2014年下学期,我校先后与株洲县王十万中学、和平中学、龙凤中学等学校进行了课改交流,在今年年11月份,南阳桥中学承担了株洲县的首次课改经验交流会。

四、我们的展望:

7.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篇七

一、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彻“德育无痕”、“生活德育”理念,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特色德育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创新德育途径,探索规范化、课程化、体系化的校本德育,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涵养精神的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

二、具体措施:

1、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进帮辅教育和德育渗透工作,努力实现全员参与,人人育人;健全制度,时时育人;加强管理,事事育人;优化环境,处处育人;探索实践校企共育、校社(区)共建、家校共管、警校共建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

2、组建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小组,围绕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科研课题,积极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并将经验成果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完善《班主任手册》,开发校本培训课程,以德育随笔(案例探究)、心理辅导和班会组织为抓手,引导督促强化班主任专业能力。(实现三个掌握:

1、掌握班级教育的智慧和方法。②掌握各类的班会组织技能;③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手段。锻造形成一只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年龄梯次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并力争推出2—3名有影响力的专家型班主任。)

4、修订《学生手册》,完善德育学分和素质评价机制,深入进行卫生、秩序、仪表、纪律等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检查评比,严格精细管理,促进优良校风。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开发并实施学生干部培养课程,增强“三自”效能。

6、持续打造礼仪教育特色。编订我校特色礼仪教育读本,举办“礼仪示范班”的评选表彰活动,推广普及礼仪操,设立礼仪示范岗,提升值周管理水平。刚柔相济,由外而内,促使学生形成“四雅”(气质典雅、谈吐文雅、举止优雅、品位高雅)品质。

7、注重校本德育建设。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组织优秀专业教师,以礼仪、青春期教育为突破口,辅以国学、价值观、心理等内容,构建“德馨堂”校本德育课程。规范班会形式内容,统一组织实施,形成我校特有的班会实施模式。

8.小学英语学科课改工作阶段总结 篇八

本学期,本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的目标,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总结经验和认识不足,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课改,现将前一阶段的课改情况做一下总结。

一、课改的经验

1、强化师生互动

我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也是主角。从课堂导入,授课到总结,用各种形式去师生交流。适当引进一些小游戏和小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到知识。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一段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样的课,气氛是热闹的,学生是兴奋的,效率自然就高也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2、完善鼓励评价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主张教师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考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我做到,每节课必须有评价,个人和小组的表现都能直观地总结出来,是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启动小组自平和互评,将小组的评价与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强化小组合作

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强化小组合作就是增强学生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在预习课,新授课和复习课中都能比较好地运用。合作预习,合作提高,一帮一都使小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

二、课改的不足

1、活动和互动有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课堂教学改革中引进小活动和小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时受学生认知能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沉迷于活动表面。活动进行下来,学生一个个笑逐颜开,但这样的参与,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没有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且,这样的活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是机械性的操练,是为操练而操练,不符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

2、课堂评价还存在不足

因为课堂上增加了评价机制,因此,一些学生上课的很多精力都用在了评比上。这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学生为了评比而评比,也就失去了意义。比如,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评价中有一个指标是小组成员发言次数。因此一些学生忽视了听同学和老师发表见解,只是一味的等待发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随意的、主观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停留在表面

有时候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不到比较好的效果。内容较难时,学生活动目的不明确、操作不到位而使得活动很凌乱。讨论时,各说各的,到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操练的情况下,这个活动匆匆收场,一个独特的设计就在匆忙、凌乱之中结束了。这种合作学习只是为优等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而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三、今后课改的措施

使“优等生获得成功,中等生获得提高,学困生获得进步”是我在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根据英语各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师应该组织灵活多变的小组活动方式,有效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我将继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方法:

(一)小组游戏竞赛法

游戏竞赛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语言交际场合,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的一种活动形式。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用英语交际。从心理学角度看,游戏是符合孩子们心理发育特征的。他们对游戏极易产生兴趣。在课堂上用爬山、过河、摘苹果、夺红旗等比赛的形式进行小组比赛。比如,在学完如何表示方位的句型时,开展“寻宝”活动。通过小组游戏竞赛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

(二)小组检查督促法

小组检查是我常用的活动形式,因为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虽然每周每班只有2-3节英语课,但是任务量很大。对学生的进行课堂检查难以实现。分组检查朗读故事,考察单词不但可以减轻放教师的负担,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天由小组组长进行朗读检查和单词考查,并及时记录成绩,但是学生毕竟有时还是缺乏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所以必须不定期进行检查并给予正确的评价或适当的奖励。

(三)小组合作表演对话

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一般要求他们角色表演。如果单纯地照本宣读,易使人感到乏味。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进行这一活动的关键是教师不能布置任务后马上进行,应让学生有时间准备,最后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不甘落后。一般来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比较各组的表演,表扬表演得好的,对较为典型的问题做适当评析,并帮助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演得更好。

(四)、小组合作复习

学生学习和习得一门外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很可能经常会在课后发生“不消化”现象。我们知道,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仅靠一节课三十五分钟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须的。如果在下课时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复习,那么不少学生最多只是形式化的读一下便罢了,有的甚至不去读。我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类现象,常规化的要求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复习的热情。由于教学时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妙处,我建议学生要合作复习,并且提出了复习单词、对话可采取的合作方法。

(一)复习单词:让学生一列为一组,复习四会单词,采用开火车式:一人当裁判,他说出一个单词的读音后,剩下几人依次说出拼写,一人只说一个字母,再由裁判确定正误;复习三会单词,则让学生进行抢答:裁判说词义,另外几人抢说单词读音,一轮(十次)抢答完成后,胜利者代替裁判说词义,继续比赛。

(二)复习对话: 四人一组,主要是分角色读对话,但要确定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每小组中必有基础差的学生,这时就是他听、模仿对话的好机会。

当然,除此以外,合作复习的方式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唱歌、玩游戏,小组合作编辑英语小报等。确实,合作学习满足了全体学生学习的个体内部的需要,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最主要的一点,作为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研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知识。

9.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篇九

2015-201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体育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转发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的精神,为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和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我校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于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教育发展,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今后几年内,我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一)全面加强教育、体育“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要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缩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校本课程中科学的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专业匹配有学历、有能力、有特长的学校体育教师。到2017年要对全校体育教师进行一轮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训练比赛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3.各学校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反馈到学生家长手中。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 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

4.要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合理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10%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学生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高学校体育社团、运动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积极做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争取上级对我校体育教育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步伐。

(三)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高校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特色学校上报工作、阳光体育示范校的评选表彰工作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四)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体育教师人才队伍。

(五)加大对外交流,开拓视野,选送优秀教练员(体育老师)参加省内外的考察与培训,争取参加省市级的体育比赛,为扩大视野和提高技能搭建平台。

(六)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年一届的全校体育 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职能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题会,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布置、协调、检查学校体育工作。

二是规范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运动委员会的职能,定期召开由主管校长、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工作例会,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解决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三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由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同体卫处定期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进行工作督查,将督查、检查结果纳入学校评估与考核指标。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内涵的新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围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目标,实行教育重心转移,即由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为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加强课内与课外执行力度,以学校体育社团创建、体育特色项目营建及体育活动开展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是提高项目布局的发展力。调整与完善项目布局,拓展体育活动项目品种,为学生体育项目的普及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组织 保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课程需求。

(三)加强调研,建立健全布局网络

推进“学校有特色,人人会运动”项目建设。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挖掘学校已有体育优势项目内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觉运动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学会2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

(四)加强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在学校体育的深化推进中,将把教育督导、活动评估、重点提升、等级评定、表彰奖励、宣传引导作为学校体育特色深化的有效措施。

一是对学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教育督察。把学校体育项目发展作为考核评估必有的重点内容,加强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部门的履责行为。

二是对大学生运动队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与完善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的工作指导和检查。

(五)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在经费投入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比赛、学校评比、教师培训、考核激励等,并采用前期初投,过程指导与检查,结合结果奖励的办法,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保障。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结合十二五规划及项目发展需求,继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改建和体育场地增建,在改建和增建过程中,加强沟通和协商,使场地建设兼顾项目普及的使用需要。

三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配备,有计划的招聘、配备有特点的体育 教师,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合理计算工作量。

四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使场地建设能满足全学校师生需要

(六)创新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做好定量学习记录、细化评价机制,并计入绩效评估考核;鼓励教练员、体育教师多参加有关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有条件的建立由体育教师、教练员组成的项目中心组,制定保障制度,开展相关业务学习及活动。

(七)正确引导,深化体育竞赛工作改革

一是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探索我校学体育竞赛工作改革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比赛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元化、多层面、多渠道的学生体育比赛平台,开展更多、更好、更安全、更便捷、更有实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与活动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塑造“更快、更高、更强”的人文精神,促进学校体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二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主线,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学校课外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拓社会优质资源,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发展空间。

积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配套建设与监控制度,实现学校在监测、考核、评价、宣传表彰工作中的联动,同时以“健身处方”形式促进 学生日常科学锻炼和良好品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10.小学课改工作阶段性分析汇报材料 篇十

09年秋季11月份,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确定了五年级为课改落实实验年级,全面探索“三三六”教学在我校实验。设定的实验教师为五(1)五(2)五(3)11月初期中考试语、数各班级成绩如下:

语文优秀及格人平综合五(1)94.87%100%870.93

五(2)97.6%100%89.340.96

五(3)97%100%81.460.92

数学优秀及格人平综合五(1)37.5%82.5%73.70.6457

五(2)75%95%82.60.842

五(3)69.2%100%83.370.844

11月底,课改教师病重,请假,郭接手五(2)班数学,课改班五(2)班数学课改工作因教师年龄55岁而终止。刚入门的课改教师因病住院,返校接受课改工作。12月底丈夫住院,五(1)班数学课改工作阶段中止。2010年春开学,因病住院,重接课改班课。课改年级历经重重困难,春季课改年级教师队伍稳定下来。

历经了近6个月的课改实验,2010年4月底,课改班级在操场上进行了严格的期中测试,语、数各班成绩如下:

语文优秀及格人平综合五(1)82.9%100%85.60.895

五(2)80.95%97.6%860.822

五(3)79.48%97.43%83.550.868

数学优秀及格人平综合五(1)90%100%91.560.9385

五(2)97.5%100%91.650.967

五(3)94.8%100%94.480.964

从课改前期中考试成绩与课改后期中考试成绩对比分析来看,取得以下成绩:

1、语文都进行了课改,课改后名次有点变化。

课改前名次为:五(2)五(1)五(3)

课改后名次为:五(1)五(2)五(3)

综合指数间差距,课改后较课改前更为接近。此数据显示课改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较为统一。

数学五(2)班终止了课改。课改前名次为五(3)五(2)五

(1)

课改后名次为:五(2)五(3)五(1)

综合指数间的差距,课改前五(3)五(2)综合指数很接近,五(1)距离很大,20个百分点。课后三个班综合指数很接近。五(1)和五(2)差距很小。此数据显示进行课改后,课班成绩追近了课改班成绩。

2、从试卷来看,学生分析短文、写作表达、理解应用题能力明显得到提高。、3、从学生个人分数对比来看,有少数学生进入优生行列。非课改科目五(2)数学课改前优秀率为75%,五(1)37.5%五(3)69.2% 课改后为五(2)97.5% 五(3)94.8% 五(1)

90% 有不少学生进入了中等生行列。

4、从班级氛围来看,课改班学生较为活泼开朗,独立学习能力较强。

当然,通过课改实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在课改操作上经验还不成熟,少数差生的转化、基础知识落实仍然不见成效。

上一篇:青春励志语录: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下一篇:浅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