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共16篇)(共16篇)
1.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率,更好地普及文化教育,实现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我园围绕第xx周推普周宣传主题进一步推进园所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作贡献。
二、主要活动时间:
9月13日―19日(部分推普活动持续开展)
三、宣传主题: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四、活动内容:
1.根据市语委的有关活动要求,召开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会议,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担任副组长,小、中、大班年级组长为组员,对本园的推普周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并和全体教职工全面领会《通知》精神。
2.抓好日常推普工作:要求教职工坚持用普通话交流,并检查教师的文字资料以提高教职工规范用字的自觉意识;同时把语言文字工作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形成全园都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3.扩大推普宣传面积:通过张贴推普标语、宣传板报,积极向家长进行推普宣传;同时引导幼儿向家长宣传,请家长一同加入推普工作行列,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里。
4.做好园外推普宣传:组建“小小推普团”,让幼儿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的“小使者”,组织教师和幼儿走出幼儿园,规范幼儿园周边的社会用字,并走进社区向居民发放“推普倡议书”,在社区掀起推广普通话的热潮。
5.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督导各项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并做好活动资料的积累和总结工作。
五、具体活动安排:
2.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二
新中国的推广普通话,是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们且不从古代推广汉民族共同语说起,就说上个世纪前期吧。1917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国语研究会”,章程里明确提出:有利于教育普及、人们交际、文化进步、政治统一。教育部对《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发起人蔡元培等呈教育部请立案文》这一内容批准并且嘉许。我们新中国有效的教学、研究和推广普通话的许多做法,那时候几乎都提出来了。例如,1912年决定组建次年2月正式开会议事的“读音统一会”,职务是“审定国音、核定音素、采定字母”。推行方法已经提出办“传习所”,各县派人参加,回去推广;制作 “国音留声片”;抓小学课程设置,开“国语”课;“中学师范国文教员及小学教员必以国音教授”;小学课本及公布通告汉字旁添注国音。“国语研究会”的研究和推行计划里有调查全国方音、编纂中国语音源流变迁表、制定全国方言调查系列和表式、编定国语法等。1919年4月21日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1928年改名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任务有:编辑定期刊物及必要的图书;纂拟、刊发宣传品;征集读物,编制关于国语之各种统计;调查各地国语教育进行情况等。
国语运动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今天推广普通话需要借鉴和学习的。一个是发挥行政的作用;另一个是与此相结合发挥了一批权威学者尤其是语言学家的作用。
推进国语运动的“读音统一会”“国语统一筹备会”是当时的教育部组织建立的,主要领导和成员是这方面的行家。“国语研究会”则是民间学术团体,但成员大都是著名的文化界人士,很具有权威性。它们是国语运动业务管理和学术研究的中心。
“读音统一会”有王照、卢戆章等。王照曾以副议长之职一度主事,他在确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国语研究会的研究和推行计划,由黎锦熙1917年草拟。黎锦熙1916年起宣传“言文一致”,后来参加审音,创办《国语周刊》推广共同语。1934年又发表《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上海,1934),记述了清末以来国语运动的始末,说明了有关理论、方法和纲领,是国语运动史上的重要著作。此后,他在语言应用研究和本体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除黎锦熙外,先后任职的还有赵元任、魏建功等人。赵元任是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语言学家,长期致力于推行“国语”工作。1922年出版《国语留声片课本》(老国音),1935年出版《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在推行“国语”工作中起了示范作用。从1927年起,他还从事方言研究工作,调查过几个方言,发表过很多调查报告和论文,其中《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在国语运动中,众多语言学家参加并且起了重要作用。语言规范工作,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而从国语运动的经验看,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于1928年组建“中国大词典”编纂处,开始编纂《国音常用字汇》,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并由教育部正式公布,作为正字音、推行国语的标准字典。该字典共收9883个字,其中异体字1173个,按注音字母的音序排列。字典里在以“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署名的《本书的说明》中对所根据的语音的系统说得很明确。《国音常用字汇》是许多研究成果的总汇。语音、词汇的规范很重要的一条是要落实到字典、词典上,要组织一批比较稳定的专家队伍编纂字典、词典,当然要把它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1949年以后的经验更证明了这一点。①
二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推广普通话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949年到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是准备阶段。1955年到1966年,是蓬勃发展阶段,其中1958年到1960年是黄金时期。1966年到1976年,是遭受破坏阶段。1976年到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是恢复阶段。1986年到现在,是再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已经有了机构、经验等的准备。
1955年10月15日到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标志着准备阶段基本结束而蓬勃发展阶段基本开始。
“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的主题报告《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②,是这次会议在推广普通话方面的重要成果。张奚若的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阐述了推广普通话的主要意义。
(二)阐述了汉民族共同语是早就有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定名为普通话,进一步确定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这里说的“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主要是词汇标准。语法标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增补的。
(三)阐述了推广的工作方针:重点推行、逐步普及。十二字方针的头四个字“大力提倡”是后来增补的。1957年6月25日到7月3日,教育部和文改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汇报会议。韦悫在总结报告中说:“大家要认识到,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和细致的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做。我们要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工作方针。”③
张奚若的报告,还提出了对不同的人要求不同,把推广普通话跟现代汉语规范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第二个阶段里,1958年到1960年是推广普通话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从学校到社会,基本上形成了以学习普通话为荣的风气,普及的速度相当快,在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地区,例如上海、福建的大田、山西的万荣。这股热潮的掀起,是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的,是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的,是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舆论等准备的,是得到有关方面积极配合的。
那些年的工作成绩是很大的。但是在认识上有些不足,做法上也有些缺点。推广普通话也是移风易俗,任务是很艰巨的。学习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广普通话不是短时期里可以做到的。可是,当时我们许多同志对“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方针认识得不够全面,把推广普通话工作看得过于简单了。有的地区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具体的语音指导没有很好跟上,语音学得比较差,容易回生。这说明,我们的语言规划方面的研究在许多环节上还很薄弱,在“提倡”方面有时比较一般化,政治色彩比较浓。例如张奚若报告最后一节的标题就是“推广普通话的教学,扩大它的传播,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④
1960年后,推广普通话工作一度进展不快。1963年又有了发展。
第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推广普通话工作遭受了“四人帮”的严重破坏。就全国来说,就整个阶段来说,工作几乎陷于停顿。许多地方的有关机构被撤销了,地方上的专职干部也大都不设了,一些人的思想被搞乱了。特别是学校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推广普通话失去了主要阵地。“四人帮”否定十七年的教育路线,把学校的普通话教学作为“智育第一”的一部分来批判,打击了广大教师推广普通话的积极性。
但是,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是广大群众的要求,党和政府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十七年里培养出来的积极分子,在困难的条件下不少人还在坚持工作。这说明了培养人才和干部的重要。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由于领导的大力支持,工作也有进展。
第四个阶段,打倒“四人帮”之后,推广普通话工作得到了恢复。普通话语音研究班也恢复了。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不仅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还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恢复阶段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显示出了新的面貌,工作比较扎实。
第五个阶段从1986年开始。1986年1月6~1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主题报告《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⑤关于推广普通话有许多新的提法。(一)把推广普通话工作同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列为语言文字工作的第一项任务。(二)工作的重点放在“重点推行,逐步普及”上。在20世纪里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三)对不同情况的人的普通话的具体要求可以不同,可以分成三级。(四)北方方言区也要推广普通话。(五)继续注意语音的规范以外,还要注意词汇规范和词汇教学。
1992年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⑥还提出:(一)20世纪后十年使普通话“成为师范院校、初等和中等学校的校园用语”。(二)普通话必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新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出处在这里。(三)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重点旅游地区要加快推广普通话的进程。
1986年大会之后,推广普通话进入了“再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在论著、教学、测试、立法等方面都有许多成绩。这个阶段有这样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陈章太、李行健主编的《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1996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
第二件是1993年3月8日,国家教委发布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普通话训练是前提,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一般口语训练的提高和扩展。
第三件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开展。这是提高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1982年起,一些语文工作者开始探讨普通话等级标准和水平测试问题。
目前这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该纲要20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四件是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中央领导同志 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实行。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推普和其他语言文字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五件是2001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对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提出具体实施步骤。当前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2010年以前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第六件是1997年12月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从学龄儿童到处于工作年限的成年人中70%的人具有普通话应用能力,方言在交际中的隔阂初步消除。21世纪中叶是普及,一定年龄段具有普通话应用能力的人数占90%,方言在交际中的隔阂消除。⑦
第七件是国家规定从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三
60年来的推广普通话,大体上给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一)顺乎自然,因势利导。
(二) 跟满足和引导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三)政府行为跟调查研究、教学结合起来。
(四)注重发展。
(五)注重实效。
新中国60年推广普通话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以前做的事情,一般说来,广度和深度有了发展。
(二)行政管理更加加强了。
(三)提出和发展了工作方针,提出了努力目标。
(四)出现了新的举措,例如测试、城市评估、立法。
(五)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发挥了巨大的示范作用,窗口行业发挥了实际交际的作用。
总的来说,建国60年来,在建设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对普通话的基本面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本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建设者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服务作用。
当前进一步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不少小学的推广普通话可能滑坡。
(二)宣传和工作某些方面存在过头和不足,过头常常成为主要的一面。
(三)调查研究不够。
(四)对农村推广普通话重视还不够,工作也不够。
(五)还缺乏起先进示范作用的地区和单位。
(六)措施不够。
(七)不少公务员学习普通话不够。
(八)推普周缺乏大的规划和创新。
(九)发挥市场对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不够,发挥普通话的服务作用不够。
(十)建设普通话还不够积极。
(十一)还缺乏鼓励和规定结合的措施。
四
当前,推广普通话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我们主动调整认识和做法,拿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关系来说,可能进入或许叫“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动态和谐”阶段。
思考这个问题,至少有这样三个依据。
一是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动态和谐。
跟主体化相对的是混乱;跟多样化相对的是单调、划一。主体化跟多样化不是必然地相对,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动态和谐的关系。就推广普通话来说,不是消灭方言。方言在交际中有它的交际价值。我们要消除的是方言在交际中造成的的隔阂,而不是消灭方言本身。方言还是普通话的重要营养。将来的语言生活不是世界上只有一种语言,方言没有了,而是多语多言。这个观点或许是语言文字工作和语言研究、教学的带有根本性的观点。这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许多看法和做法不同。
我们的普通话是通用语言,但是还有非通用场合和非通用语言,非通用语言在非通用的场合却是不能没有的。非通用语言在非通用场合不等于不规范语言。
有一个时期,有人要我们学甲国,说那里公共场合禁止汉语方言。有人又要我们学乙地方,说那里会说方言的人身价高。那时候,我们不能学甲也不能学乙。汉语方言是我们汉语的一个部分,我们没有必要在公共场合一概禁止。我们普通话推广得还不够好,不能像民族共同语推广得很好的地方那样会方言的身价高。但是有一条,我们在主体化不够的时候,要适当注重主体化,在主体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更要适当注重多样化。这就是动态和谐。我们的普通话逐渐推广好了,也就是主体化相当好了,要在多样化方面多下力气。这两者的关系,不是某年某月某日主体化好了,才开始注意多样化。这是一个过程。广大地区各个部门各种人群的情况不尽一致,这样的做法也不宜一刀切。否则阻力会很大,说不定越来越大。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差一些的,对主体化很有意见。二是认识好的,对简单化、一刀切很有意见。两种意见有同有异。
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过程。这个过程里,我们特别要细心和谨慎,既不要把解放思想、要求注意新情况新问题都当做守旧一股脑儿地批评,又不要放松我们在主体化过程中还要继续做的工作。
二是许多规定、限制是工作初期的措施。我们曾经到一些学校去调查,那里说他们的推广普通话如何如何有成绩,主要表现在规定和制度严格、齐全,例如校一级有领导委员会,班里有领导小组,小组还有推普员检查同学在学校里是不是说普通话,班里还有黑板报每日一拼。我们会觉得这所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起步不久。还有加码的,有的学校说,那些同学回到家了还说普通话,老师给他记上小红花。还有的省级的大商场,说他们营业员之间,跟顾客之间,不管什么情况,都说普通话。那样的措施恐怕就很值得商榷了。我们到了南方一所很有名的中学,还住在那里,那里学生许多方面都很优秀,普通话也说得好。学校领导跟我们说,省里有关方面也要他们在推广普通话方面有许多机构、规定、制度,他们希望我们回北京反映一下,不要一刀切。我们觉得他们的意见有道理,回北京反映了。我们想,一个省里要避免一刀切,从全国来说恐怕也要注意避免一刀切。这里我们想讨论一下,那些规定、制度是干什么的,是用那些规定、制度来达到目的呢还是要追求那些规定和制度。进一步说,我们是不是要进一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不是应该分层次?不要把示范功能、教育功能、一般交际功能不怎么区分地不合适地要求所有说普通话的人来承担。
三是我们许多人的语言生活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人员的流动加大加快了。农民工进城又回乡,有的农村在城镇化。别的人员的交际也发展了。交通便捷了。还有交际工具也发展了。这至少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原来我们认为是方言语句的,现在进入普通话语句了,或者至少是跨界的方言色彩语句了。二是许多人听各种地方普通话或者方言也比较多了,起码听非标准普通话的本事比以前大了。总之,我们原来说的交际里的方言实际隔阂比原来小了。
从上面三点来看,我觉得,我们现在特别要注意“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动态和谐”,搞不好的话,可能是老一套,不解决问题,甚至会挫伤一些人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自己增加了阻力还不自觉。
我看,先讨论一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可以同时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和有关人的真实想法。然后,可以进一步考虑一些做法。关于做法,我先提四点参考意见。(一)调整示范人员的等级范围,一级甲等不可能也不需要那么多。之后要抓紧示范人员的严格培训、测试,检查他们岗位上的实际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不是抽象的,主要在那些人的实际语言里。例如地铁录音报站,还有省级和省级以上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省级和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儿童节目播音。现在,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少。若抓得不够好,一是失去了抓别的力度,人家不服,也显得你办事可能是虚的。(二)别的有的要求可以改动,有的或者不提普通话要求了。例如高中和大学语文、外文、播音主持课之外的老师。(三)有关部门再也不要搞一些过头的宣传和做法。(四)制定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面的中长期规划,除了量的目标,更要重视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3.雍正推广“普通话” 篇三
一个把满语视为国语和民族标志的满族皇帝,此时却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讲说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
雍正帝的“推普”上谕不可谓没有远见,措施似乎不可谓不力,然而收效甚微。据时人记载:“初时甚为认真,无奈地方官都认为这不是一件当紧的事情,日子一长就都颓废了,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而也改了科制,广东则更不听说了。”
“推普”上谕尽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作为“推普”的首倡者,雍正帝为后来的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基础。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为清廷制定《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
显然,张之洞等人的“推普”思想继承了雍正帝“推普”上谕的精髓,并加以发展。
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4.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四
今年3月3日-3月7日是本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主题是: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我校特制定计划如下:
1、调整推普小组成员,进一步规范工作网络,加强活动的领导。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推普领导小组名单,并召开推普领导小组会议,落实具体工作。
组长:乐红珍
成员:李茂林
陈洁
邓娟
程敏
2、利用早上集会时间专门对全体师生进行推普周宣传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明确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同时把学校推普计划贯彻到全体师生,布置落实推普周活动安排。
3、聘请学生建立推普联络小组,每班选派一名普通话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联络员,召开联络会议,监督检查全校师生用语用字的规范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督促老师、同学使用普通话,规范教学语言,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4、组织师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和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要求师生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自查纠正一切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以及已废止的不规范简化字。
5、开展校内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和校门口张贴推普周宣传画和宣传牌,悬挂大型横幅标语,进一步渲染推普气氛,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6、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六个一”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加,使“推普周”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1)举办一期推普宣传板报
各班出好一期推普宣传专栏板报,内容是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推普口号。
(2)举行一次“爱的教育——情感日记”征文活动
结合省教育部门有关活动的要求,举行“爱的教育——情感日记”征文活动,内容主要为:①关注“3.01”昆明事件;②爱国;③做文明人。3—4年级各班上交2篇,5—6年级各班上交4篇。3月25日之前上交。(4)在社会或家庭进行一次推普宣传
要求学生将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和有关推普知识向家长或亲戚朋友进行一次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明城市创建,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5)做一回“啄木鸟”,开展“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的社会用字检查活动
学校号召学生做个有心人,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发现板报、宣传橱窗上有不规范的字及时 向有关 老师指出,在街面上发现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有关部门指出。
(6)组织一次以推普为主题的班队会。
利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推普主题班会,学生可以自编自演推普节目,或举行有意义的竞赛活动。
7、总结经验,检查工作中的不足,为下一段工作作准备。
前川三小2013年推普周活动总结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语言字工作,提高师生普通话水平,我校在全国第十六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中,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围绕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并将这种影响力推及社会和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本届推普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合理有序。
为了使推普活动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普周各项活动的组织、宣传发动、计划安排、监督实施、检查评估等。副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推普”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推普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了活动计划,进一步规范工作,加强活动的领导,认真做好推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在学校行政会议上我们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本次活动的方案,安排大队部专门负责此事,显示出校领导对活动的高度重视。其次,在红领巾广播上,大队委做了题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讲话,其间以幽默笑话:某县县长在推普会上的讲话为引,让大家在笑过之后认识到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发出倡议:倡议全校师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使广大师生明白了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重要意义,并布置了推普周活动安排。使我校“推普”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二、加强学习,全面动员,树立全员推普的意识
为使“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题更加深入人心,落实在师生的行动上,我们召开了全体师生推普周活动动员大会,宣读了文件内容,并以“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教师推普口号,“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为学生口号,以“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为家长口号,唱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主旋律。在教师、学生、家长中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推普工作的进程。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为了使第十六届推普宣传周活动家喻户晓,学校利用一切可宣传的方式进行宣传,一切可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
1、利用周一升旗、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依次推广普通话。
2、设立校园广播宣传站,利用广播倡导学生讲普通话。
3、组织学生进行纠错活动,对村内的墙面广告文字进行检查、纠正,对个别门面店的错字、别字进行及时通知、纠正。
4、班班黑板报上有推普内容,有推普标语。
5、学校有醒目的推普宣传标语。
6、利用课堂主渠道,养成说普通话、用规范语言习惯。
7、利用唱歌、朗诵、演讲、儿歌、绕口令等形式巩固使用普通话。
8、利用书法比赛倡导学生运用掌握普通话、使用规范字。
国旗下的讲话
——推广普通话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你们知道吗?本周是什么周吗?对!本届推普周活动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主要内容,达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目的,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那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呢?那是因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然而就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阳光一样,虽然须臾不可离,但我们却时常忽视它的存在。普通话作为汉语的标准语言,就如同一张“名片”,你有了这张“名片”,就能与文明进一步无障碍“握手”。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全国56个民族, 13多亿人口,如果各地方言自成一体,那么这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而且极大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为此,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让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块黑板,每一橱窗都成为规范文字的镜子,让校园的每一教室,每一课堂都成为普通话宣传窗口。让我们都成为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文明使者。那么,从今天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大力推广,加强规范,全面提高,使普通话从校园走向校外,真正做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为此,学校将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推普宣传活动。周二下午各年级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讲普通话 写规范字 做文明人”主题班会;周三上午教师举行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主题演讲比赛。同学们,借本周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之机,我向你们提出以下几个要求:
1、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推普”活动”。
2、在校园内积极使用普通话交流。
3、积极帮助并督促自己的家人讲普通话。
4、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5、文明用语,做心灵美语言美的好学生。
同学们,你热爱自己祖国吗?那么请讲普通话!你想做示范小学的文明人吗?那么请讲普通话!
前川三小推普活动口号、标语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我对普通话的认识
——刘鼎德(副校长)
解放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语文教学化时多,学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不高,这些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广大教师也深感语文教学任务越改越复杂,花样越改越多,课越改越难上。一些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语文课越上越不会上了。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从更深的层次去进行思考。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值得讨论:
1.将语文课单纯地上成阅读训练课或是作品分析课,将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一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小学生读课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阅读,或是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课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也就是说:理解、积累、学习运用课文中规范的词语以及各种各样的表达句式。通过内化课文中的语言,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当前语文教学中化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太少,语文课上偏重阅读训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往往是课文读懂了,思想内容理解了,但是课文却没有读熟,课文中的语言在脑子里印象不深,在学习语言上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这实在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2.过分偏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混淆了学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区别。语言知识是人们在长期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比如像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等。重视语文知识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区别,是语文教学的进步。然而学习语文知识和学习语言并不是一回事,学习语言知识也不能代替语言的学习。有人认为,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理解了,里面的知识学生弄懂了,课文中的语言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掌握语言的前提除了需要理解,还必须记忆,记不住的语言不能算真正掌握。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也就是积累语言材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课文,记住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经过高度概括的知识,而课文中一些十分有用的词句没有积累下来,那么这些孤零零的知识除了对付考试之外,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分清学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区别,正确处理好学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关系。
3.重视语言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理解和运用,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级。
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往往只进行到理解这一水平级上。学过的词语理解了,读过的句子意思领会了,就完事了。教师很少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因此,小学生学过的词语并不少,接触过的句式也不计其数,但是真正会用的少得可怜。因此,语文教学既要重视理解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更要重视运用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通过运用练习,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将学到的知识真正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4.阅读量过少。每周平均教学的课文不足1.5篇。这样的阅读量对于处在语言发展最佳期的小学生来说,对他们语言的发展是否有利,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并且这样的教学进度对于求知欲十分旺盛的小学生来说,很有可能压抑他们的积极性。重视博览,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解放后语文教学的不少改革实践都证明增加阅读量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受到教学方法的制约,使学生的阅读量受到限制。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增加阅读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我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的规范
——乐红珍
文字,作为记录的书写符合系统,是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它就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而且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真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汉字是我国人民通用的文字,对它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使用规范汉字,才能充分发挥汉字的交际功能,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那何为规范的汉字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汉字法》明确规定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汉字整理方面的字表和权威字书中规定的汉字。如“向”“书”“汉”“区”等字,若我们仍使用它们的繁体字“向”“书”“汉”“区”,就是不规范。
如何才能规范汉字?我们首先掌握整理过的汉字,那就要我们认真学习《简化字总表》了,如“倪”字现已简化为“儿”。但有些字还是以“儿”作为偏旁的,这就不能用它的简化形式了,如“倪”不能写成“”。这就涉及到类推简化范围问题。有些简化字的繁体字不止一种如“复”既是“复”又是“复”的简化;“纤”既是“纤”又是“鑯”的简化;“钟”既是“锺”又是“籦”的简化等等。可见一简多繁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其次,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就是不太通行,笔画也比较多的字如“冰”的异体字是“氷”,“哲”的异体字是“喆”,“困”的异体字是“困”等等。我们要做到这点应当服从从俗,从简和书写方便这三个原则。再次,区别新旧字形如“道”与“噵”虽然后者是旧字形。最后就是要掌握异体字的规范的规范字。异体字给我们正常交往带来不便,使用它给我们语言带来不规范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异体字的规范字。
错别字也是使我们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另一罪魁祸首。我们要尽量避免错别字,这是要我们注意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如“狐”的形旁是“犬”用“犬”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兽类有联系;“孤”的形旁是“子”用“子”作为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小孩有联系。
5.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五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学校的校园语言。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是推普的主阵地,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保证学生学好、说好普通话,我们学校已把推普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迎接香港中学生对我校的访问,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搞好推普工作,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规范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及讲普通话的水平,我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1、通过宣传,使全校师生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顺畅交流,以及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语言环境的重要意义。
2、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增强自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3、通过开展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感受祖国的语言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二、具体措施:
1、从本学期开始,每位师生只要进入学校必须使用普通话。
2、2月25—3月3日为“推普周”活动,营造师生运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增强师生运用普通话的意识,成立由领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督导组,对师生普通话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并监督
3、邀请市著名播音员计亮为师生进行普通话培训
4、我校将于3月17日左右举行师生普通话演讲比赛。
5、抓好早读推普。要求早读时间一律用普通话朗读和背诵课文、词语、注释等。抓好每天20分钟的推普。要求由班推普组长组织推普员轮流主持,内容自定,形式多样化,如:读报、注音、拼读音节、朗诵诗歌、成语接龙、讲故事等。另外要注意辅导普通话能力较差的同学。每班黑板上方要有一条宣传推普的标语口号。
6、继续抓好宣传鼓动工作,为推普造声势。教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的小使者,在家庭中、社区里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活动,向家长,向身边的人推广普通话。
教务处
6.普通话推广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二、宣传主题
三、活动目标
宣传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主要任务;宣传普通话与方言、国家通用语与民族语言及外语的关系;宣传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宣传语言文字中国梦的内涵,结合中国梦的教育宣传工作,共同构筑语言文字中国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促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四、活动安排
1、开展推普周的舆论宣传。在校园内悬挂推广普通话横幅、张贴各种推普宣传标语等,营造氛围。(后勤办)
2、举行“推普周”开幕式活动20xx年9月份第三周(9月15~21日)为全国第xx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举行国旗下讲话。
3、办一期以“我的中国梦”为专题的黑板报活动。(各年级班主任)
4、开展“啄木鸟”活动。组织学生对班级黑板报等公共用字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校园公共场所用语用字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处)
5、组织参加“圆梦你我他”朗诵、演讲活动。(教导处)
7.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存在 篇七
根据性质, 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 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方言本身确实也是一种文化,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复杂的方言区内, 有的还可以再分成若干方言片 (又称次方言) , 甚至再分“方言小片”, 直到一个个地点, 就叫“地点方言”, 如广州话、长沙话等。方言只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 但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汉语方言的差异性就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 语音的差异最大, 词汇的差异次之。划分的依据就是根据这些差异。方言还是一种恋乡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试想若用普通话谈说扬州评话, 那就不能成为扬州特有的地方艺术了。方言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要高于方言。普通话用四声调配, 节奏感、音乐感强, 普通话的词汇丰富, 更有利于表达, 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朗诵或宣读文件, 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因此我赞同“普通话在方言之上, 又在方言之中”的说法, 也认为普通话与方言应该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助的关系, 它们既相互丰富, 又不是对立、排斥。因此方言与普通话可以共同存在。
目前世界上的语种尽管有三四千之多, 但被各国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也就65种左右。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也是相互影响的, 普通话的逐步普及, 必然会对方言语音逐渐产生影响。如扬州话中n、l不分, 如南、蓝这两个字读音一样;前鼻音、后鼻音不分, 如林、凌读音一样;平翘舌不分, 如苏舒读音一样, 这些读音相同的现象终究会要变化的。方言也必然会从普通话中吸收大量词汇, 同时摈弃一些只有读音而无相应文字或已明显不合时宜的词语。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方言的退化, 而是方言的进步与完善。从目前发达国家来看, 尽管他们的民族语早已普及, 但方言仍然存在。例如英国英语以牛津音为标准音, 但你如果去伦敦旅游, 街上不难听到当地土音及带苏格兰或威尔士腔的非正宗英语。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方言远未进入消亡阶段, 有些言论说中国经常有方言在消亡, 这是言过其实, 是举不出实例来的。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其特点与魅力, 凡是使用方言母语的人, 对自己的方言都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 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乡音, 所以才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历史名句。
由于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与对外交往密切相关, 年轻人爱说普通话往往能借此提高自己的谈吐气质, 而我认为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一定要尊重方言的存在。目前应该是“双语”的语境, 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 而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 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自从1955年10月推广普通话开始, 无论公众场合, 还是学校课堂, 都要求讲普通话。有些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甚至将方言作为讽刺、嘲笑的对象。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推广普通话, 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 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 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
每一种方言都是某一区域文化的载体, 一种方言的消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现在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 如果代表地区文化的方言消失了, 又如何去建设文化。推广普通话是应该的, 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和方言势不两立, 最终使方言没落甚至消失。其实方言是普通话的源泉, 普通话中很多鲜活的词汇就来自于方言, 只有大力推广普通话, 才会让方言更加活跃, 完善;只有让方言活着, 普通话才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如龙.闽南方言和印尼语的相互借词[J].中国语文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 1992 (5) .
8.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保护 篇八
一.中小学阶段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1.中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在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
2.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小学阶段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3.防止语音上出现根本性的错误,避免口语交流中产生误会,为孩子今后顺利地与人交流、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普通话遭遇方言的常见现象
1.作文中的方言
由于日常习惯,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脑海中构思的内容会自然的用方言来表达,如:在说口渴想喝水时,会说“我gang(很)gan kuo (口渴)lian,想ha(喝)口水”;在写受人表扬时,说“你还gang (很)能lie”……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
2.“告状”中的方言
同学间发生矛盾时,有些学生会主动跑来告诉老师。在向老师陈述事情经过时,语言更是五花八门,他们往往可以将普通话与方言互通有无,将方言用普通话的发音说出来;还有部分同学可以在普通话和方言间来去自如,一会儿是普通话,当觉得普通话不能表达意思、表明感受时就改成方言。
三.影响学生普通话发展的因素
1.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所处的语言环境主要来自家庭。许多家长从小在方言区长大的,认为方言能最真切地表达情感。加之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语法和发音不够标准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平时便用方言交流,孩子直接模仿,影响了孩子的普通话学习。
2.学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国家教委强调把普通话的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并强调把普通话教学与语文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对我国普通话教学起到了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尽管如此,学校中仍然有一些不利于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因素存在,如部分教师普通话不标准,或只在上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而课后又回归方言。
3.社会。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三个大环境。这个环境相对于前两个环境而言,人多而且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不仅会接触到本地区的方言,对学生普通话的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4.传媒。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大量电子视听播放设备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方言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如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各类方言小品节目也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不少上座率很高的影视作品,方言在其中也大行其道。这些对小学生的普通话学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普通话中克服方言影响的措施
1.家长和教师共建一个自由、宽松的纯普通话语境。
《纲要》提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普通话的学习也应如此,成人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幼儿敞开胸怀勇敢地说。
2.学校在强化法规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意识。
有计划地举行普通话培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应用能力,学校为每位教职工订购普通话培训教材,定期聘请教师为教职工进行辅导。
普通话和方言作为不同文化的两种载体,是可以并存的,推广普通话,并非是限制孩子在任何环境都讲这一种“话”,要让他们学会区分方言和普通话,其实,方言是不用教的,更无需保护,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方言区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随着科技进步,普通话将成为一种新时代的城市语言,我们应敞开胸怀,同时代对话,将普通话推广进行到底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9.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方案 篇九
(2018-2019学第一学期)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根据神木市教育局推普活动文件及《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陕教[2018]221号)精神,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形象,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二、活动主题
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9月10日至16日
四、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静 副组长:韩军
组 员: 贺振兵 闫宝华 康良 全体班主任
五、活动安排
1.、在校园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推普周宣传标语,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渲染推普气氛,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2、利用校园广播组织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标点符号用法》,《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3、利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做推普工作的动员。
4、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
(1)举办一次推普知识竞赛或经典诵读活动;
写规范字的写字比赛、易错字的注音比赛
(2)办一期推普手抄报;(“说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3)召开一次推广普通话的主题的班会。
5、举行新任教师基本功大赛。
10.学生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十
承办单位: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博看数据库
二、活动主题: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
三、活动对象:大庆师范学院、安达任民镇中学、肇源古恰中心校
四、作品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形式不限,朗读、朗诵、讲故事、配音等都可,鼓励原创作品。可以示讴歌、赞美抗击疫情的英雄、白衣天使、小人物的个人事迹或者关于爱国、守护、奉献、陪伴、珍惜、团结等诗词或散文;也可是经典配音片段。作品时长要求1-5分钟。
五、作品提交时间:20xx年9月18日――20xx年9月23日
六、参赛方式
1.参赛者通过微信打开链接:
识别二维码,进入朗读程序后点击“报名参赛”,参加“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朗读大赛,务必准确填写学校、姓名、年级(组别)、联系方式,在手机上录制作品。素材建议选自博看朗读资源库专题库,或直接点击“录制”按钮使用自带读本进行朗读。活动期间每名读者最多可选择一部作品参赛。最后将参赛作品通过“留声卡”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直接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收听并投票。
2.评比规则
根据朗读作品“点赞数+专业老师听审”等排名,综合评选名次。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高校组、初中组、小学组各10名;
二等奖高校组、初中组、小学组各20名;
三等奖高校组、初中组、小学组各30名。
11.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十一
本土文化的传承依托于方言,如福建南部地区的南音艺术。在闽、粤、吴、客家等方言系统中,保留了许多中古乃至上古时期古汉语的读音,对古汉语学界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如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已无入声。方言承载了许多血缘、地缘及历史文化信息,却在当今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时代濒临失传,不得不感叹——方言危矣!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方言的世界:每一个城市都用普通话沟通,亲切的乡音已不在;古汉语学者失去了重要的口头研究资料,学术研究无以为继;地方戏曲失传……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吗?
在学校,以普通话为教学用语,存在合理性。但是在公交之类的场所,不妨考虑提供普通话和方言两种服务,如双语报站。这样既可以方便外地人的生活,也可以让本地居民产生亲切感。在地方电视台,可以增设一些方言节目,如福州电视台的《攀讲》等。而传承方言最好的手段,就是家长在教孩子说话时,将方言与普通话一起教,让孩子既能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又有地方归属感。
方言与普通话一样,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因为推广普通话就打压方言的生存空间。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保护方言是留住丰富的地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怿雯,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文章首次入选“锐评”栏目)
12.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十二
汉语方言复杂, 除了分布地域广阔、山川阻隔等地理条件以外, 旧中国长期处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体制下, 封闭的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也是重要的社会原因。
新中国建立之初,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和推广工作。1955年10月, 在北京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讨论会。从思想上、理论上为推行民族共同语做了充分的准备。1956年2月6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以下简称《指示》) 。《指示》吸取以往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国语运动的经验, 对普通话做了经典的论述:“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 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研究、教学、推广普通话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准绳。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语, 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 也是全国各个民族之间交际的通用语。“语言的规范指的是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 (罗常培、吕叔湘, 1955)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下简称《宪法》) 关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定, 从法律上确立了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话的作用在于“全国通用”。它是在汉语北方话的基础上确立、发展起来的, 但是, 它高于方言, 是各方言之间的共同语;同时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际的通用语言。《宪法》的规定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不仅应该首先面向汉语各个方言地区, 还要在国家实行多语制的社会语言规划的总格局下, 采取适当的工作方针, 逐步向各个民族地区推进。
20世纪80年代, 语文工作面临社会信息化的挑战。1986年,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把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研究汉语和汉字信息处理问题, 作为语文现代化和语文标准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推行简化字的工作, 尽管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工作力度上的差距, 但总体上符合语文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了增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力度, 会议的工作报告指出:“50年代确定的‘大力提倡, 重点推行, 逐步普及’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正确的, ……但是, 形势变化了, 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有新的进展, 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做些调整。”1992年, 国家语委正式将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 积极普及, 逐步提高”。调整的方针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 准确地反映了国家职能部门贯彻《宪法》规定的态度和工作力度, 也恰当地表述了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如何兼顾和协调普及与提高的要求。
国家语文工作职能部门, 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始终坚持在普及与提高两个层面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汉族地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普通话的同时, 根据国务院《指示》,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开办了培训理论和研究骨干的“普通话研究班”“全国普通话进修班”, 到1982年, 经过培训的人员达3000人次。在职能部门统一组织下, 对全国1800多个点的汉语方言进行了普查, 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指导各地学习普通话的手册以及普通话和方言的研究专著。
1986年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指出, 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 但是从实际出发, 对使用者的熟练和规范程度的具体要求可以不同。也就是说,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 对宣传 (传媒) 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要求应该严一些, 高一些;对工作语言和民众一般用于交际语言的要求可以宽一些, 适度一些。为适应语文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客观要求, 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规划和格局, 也应该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的同时, 逐步抓紧提高的层面。为此, 在国家语委主持下, 于1988年组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课题组, 通过论证, 确定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为了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2年又组成了新的课题组,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目的、方式、内容、范围进行了专题论证和研制。1994年10月,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从此, 主要面向教师、播音员、演员以及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逐步有序地开展起来。这是职能部门结合我国实际, 酝酿、准备多年, 为实现语文现代化、标准化的新举措, 是60年推广普通话的组成部分, 是推广普通话工作具备一定基础之后, 必须适时推进的重大举措。
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全面进入法制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被列入相关条款。在新形势下, 国家语委于2001年组成新的课题组, 在原大纲的框架内, 经过近两年的研讨, 重新编制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并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根据新《大纲》, 课题组重新研制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15年来,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逐步推进, 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据不完全统计, 经培训和考核的国家级测试员近4000人, 省级测试员近40000人。全国通过此项测试的应试人员约达30000000人次。这是在较高层面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巨大成果, 它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语言生活。
13.普通话宣传周推广方案 篇十三
今年xx月xx日至xx日是第x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x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函〔xxxx〕1号),对第xx届全国推普周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准确把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赋予的重要职责,大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的规范标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觉规范使用意识。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形成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
说普通话,做文明人
三、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体的和谐发展的社会语言生活。重视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使语言和文化相得益彰,成为建设与维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与依托。
2、全面宣传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把语言文字工作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国家软实力建设,与公众的切身利益和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工作领域,不断深化工作的内涵,努力提高全民族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水平。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五、活动内容
1、9月14日大课间时间活动启用仪式。
2、学校在主要位置张贴“请讲普通话”的标语,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
3、利用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做好推普活动的宣传。
4、各年级活动安排:
1)一年级端正写字姿势,由各班语文老师进行,抓拍下班级中写字姿势端正的学生,进行校园橱窗展示,每班上交5—8张照片。
2)二年级进行推普小报的设计,每班上交5份到德育处
3)三年级出刊一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推普黑板报,进行推普知识宣传。
4)四年级开展一次以推普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5)五年级进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班级推荐每班2人,结合周四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广播。
6)六年级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为内容的校园规范字书法比赛,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在校园内。
5、开展一次“啄木鸟”行动。各班推荐1-2名“推普小标兵”,佩戴标志,由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大队委员们分成两队,一队在教室内开展纠错活动,对黑板报、手抄报、学习园地、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一队在校外进行查找,对墙面广告文字进行检查、纠正,对个别门面店的错字、别字进行及时通知、纠正。
六、活动保障
1、“推普小标兵”徽章设计:xx负责
2、校园标语张贴:xx负责。
3、“啄木鸟”带队活动,xx负责。
14.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十四
1 游泳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基本概况
游泳在中国出现很早,据说在大禹治水时已经发明不少游泳的方法。然而那时游泳只是一门重要的生存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游泳的时间和机会增多,游泳才开始作为一种运动逐渐在民众间普及并发展开来[2]。
中国近代的游泳运动首先开始于香港和广州。它以中国最早的游泳池,即1887年英国人在广州沙面修建的25 m游泳池为开端,从此游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游泳场所等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使得游泳这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然而,游泳运动作为一门课程迄今为止还在发展阶段。不必说大多数没有开设游泳课的高校,即便是有,它的发展也不尽完善。所以,游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推动游泳运动在普通高校发展的因素
据悉,目前高校体育运动教学项目中最常见的是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健美操运动、体育舞蹈以及民族体育运动等项目,而集健身性、娱乐性和终身性于一体的游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还未得到充分发展。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游泳运动也成为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之一。新时期的大学生体育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高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为目标。教育内容会依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学校的教育设施而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游泳运动的周期性特点以及高校课程的灵活性也为游泳运动的普及推广提供了良好契机。
2 . 1 社会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群体,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都将促使大学生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全面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对人才数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未来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他们不仅要具有知识、学历和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社会需要能够长期并且稳定创造社会价值的人才,所以游泳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2 . 2 学生健身方式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和学校高楼林立的状况迫使学生的体育运动从户外转向户内,加之各大高校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备,为学生的健身活动提供了多种选择。有需求就会有发展,通过对比,这种凭借自我支撑力和推进力在水里活动的游泳运动,其运动环境的改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众不同的运动方式也给了他们更多新的感官体验,因而更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2 . 3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游泳运动能够使肌肉匀称发展,增强身体耐寒能力。它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内脏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从小学会游泳,不仅可以为竞技游泳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掌握生活、劳动中的一项技能。
游泳运动需要借助自身肢体的动作和水的作用力进行。经过长期训练能够增强全身肌肉的协调能力。人们在游泳时,身体必须要保持平卧的水平姿势,于是,这改变了人们平常运动,如跑步、打太极、跳健美操等站立运动的空间定向。加之在游泳池内,受水的浮力影响,初学游泳的人所受到的水压,让他们的呼吸比在陆地上困难。然而就是在这两种不同环境的作用下,经过一个长期的持续训练,学生的有氧耐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游泳需要学生不断地克服困难,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游泳运动是实现“健康育人,终身受益”这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
3 游泳运动在高校普及推广的有效措施
在对众多因素的分析中,游泳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从学生方面来看,有些学生具有畏水心理(特别是在北方);从教师方面来看,师资力量比较欠缺;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全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还没有完善的游泳教学基础设施。为了促进游泳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有效推广,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可采取如下建议措施。
3 . 1 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开展游泳运动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之知识素养,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然而纵观大部分高校游泳运动的教学现状,教授游泳运动的教师大都是非专业出身,他们只是迫于学校课程任务的压力,暂时代理游泳课的教学工作,可这在游泳运动的标准化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目前的游泳运动教学中相对缺乏专业老师。同时,这也是游泳课在普通高校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因而,教师的专业性培训成为普及推广游泳运动的重中之重。
重视教师的专业性培训,这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在游泳运动方面的专业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游泳运动的学习是一个综合过程,包括游泳技能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当下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对象中有一部分学生群体,他们来自农村,自小接触水较少,也就是俗称的“旱鸭子”。对水的天生畏惧性使得他们在面对水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恐慌[3]。面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游泳的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悉心教导,耐心讲解。
3 . 2 完善游泳教学的基础设施
游泳教学基础设施是普及推广游泳运动的物质保障。但是在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游泳的基础设施严重脱节,一些深处内陆、且资金缺乏的高等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游泳馆,甚至是游泳池。部分有泳池的高校也因其安全设施的缺乏影响了游泳运动的顺利开展。
鉴于这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投入相应资金用于游泳池或游泳馆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场地和良好的环境。如果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标准化的泳池建设,可以考虑和当地的俱乐部合作,让他们提供训练所需的场所,而学校负担一定的费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新时期,大量惠民、便民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与应用也给未来高校泳池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如经济实用的拆装式泳池,它能够灵活利用已有场地,像操场、广场、闲置的厂房等,既不用大规模动土、消耗资源,又能节约资金、重复使用。其投资成本低、建设效率高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游泳运动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3 . 3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已有游泳课的高校中,游泳运动的教学方式单一,常常教师只是简单教授动作和技能;课堂教学以班为单位,组织混乱,教学效果低下;课时安排不足,学生缺乏实践练习。
因此游泳运动的教学实践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教师改变教学策略,从原有传授理论知识转向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与学生实际课堂的需要,如集体练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等。其次,由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课时安排的局限性,很多学生的练习仅限于选修课上的学习与练习,因而往往是浅尝辄止[4]。所以开放专门的游泳场地,为学生课后练习提供时间和场地上的保证。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专业的示范视频,如专业运动员比赛的精彩视频,这在调动学生参与游泳课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游泳动作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当然,组织业余的小组比赛,实行积分的考核制度都可以丰富游泳课的教学活动。
所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游泳运动,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游泳的自信心。总而言之,要实现游泳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就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结语
15.普通话推广活动策划方案 篇十五
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国家语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关于在全县开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通知》,我校制定本次推广普通话的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全校师生养成“说好普通话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在全校师生间营造“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的氛围;为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创建特色学校,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
本次活动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口号是:说好普通话、创和谐文明校园。
四、工作原则:
由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牵头,协同各教研组共同开展普通话普及活动。各教研组要落责任人,把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建立以语文教师为龙头、以教学为基础,以影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带动全校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格局。
三、工作步骤:
1.由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普及普通话活动,制定推普活动方案。
2.各教研组依据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检查活动。
3.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对全校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定期出版专题简报。
四、推普主要活动: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刘光明
成员:王俊兰、崔卫红、卫强
2.组织低、高年级同学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朗读赛。
3.组织学生开展“学生语文规范知识大赛”
4.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吟诵比赛”、“学生手抄小报比赛”活动
五、开展好“五个一”活动
1、一次主题班会:各班开一次“说好普通话,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主题班会,学生可以自编自演推普小剧本,或举行有意义的演讲、朗诵竞赛活动。让“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主题进校园、进课堂,走进家庭,让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心灵。
2、一次主题黑板报评比:以“学说普通”话为主题,学校进行集中评比。
4、开展一次“我给父母当老师”活动:学校号召学生在社会或家庭进行一次推普宣传,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纠正家庭里存在的方音、方言及不正确用字的现象,以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的推普两级跳。
5、开展一次教师普通话展示活动:教师课堂普通话教学语言使用情况
五、工作职责及要求:
1、各教研组、推普活动中要注重与日常推广普通话宣传和语言文字其他常规工作的衔接和融合,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调整。
2.各班班主任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对外宣传媒体进行宣传;对本班的用语情况加强监督管理。
16.市推广普通话方案 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发展、保障社会语言文字的和谐健康,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宣传主题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主要活动
1、认真组织市第15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依托学校、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组织开展具有行业或地方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加强领导,精心准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按照《市迎接国家级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要求,完成迎评第三、四阶段的工作,并以迎评为契机,推动全市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
3、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汉字书写特色校的创建工作。关注农村中小学推普工作,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和辐射作用。
4、结合各项创建活动,市语委办表彰一批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5、各县市区教育局、语委办会同有关部门上街设立宣传咨询服务点,发放宣传品,在交通要道和繁华地带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标语牌。
6、积极做好向农村小学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赠送《小学生规范字典》活动。
7、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语委、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诵经典爱中华”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语委办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贡献。
四、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今年我市将创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二类城市,区、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各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水平。认真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广泛发动,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届推普周活动方案,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经费保证和便利条件,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推普活动,努力使本届推普周活动办出特色,取得实效。
2、突出主题,搞好活动。本届推普周以“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题,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深入开展;配合推普周活动,继续加强各县市区、特别是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举办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语文骨干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开展向农村小学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赠送《小学生规范字典》活动。
3、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要继续依托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和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鼓励各行各业结合行业的特点和实际,结合提升队伍素质、服务水平和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自主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依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4、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以推普周为契机,开展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培训工作。广播电视台要及时报道推普周宣传活动并制作播出推普口号、推普公益广告和推普周专题节目。各类报刊要登载推普宣传活动信息和文章。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鼓励学校开展“诵经典爱中华”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教师节、主题班会等进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活动。军分区要在官兵中组织好推普周的各项宣传活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5、突出重点,力求实效。推普周宣传重心要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做好依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规范汉字书写和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各县市区语委办(教育局)、各局属学校请于9月3日前将本届推普周活动方案报市语委办,同时领取推普周宣传品和宣传材料。9月30日前将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市语委办。
2常熟市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
20XX年9月份第三周(9月11~17日)为全国第十四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市民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市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教语用〔20XX〕3号)》和省语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江苏系列活动的通知》(苏语〔20XX〕5号)精神,我市将在推普周期间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为组织实施好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宣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推普周”宣传活动,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作出积极贡献。
二、宣传主题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活动安排
1、举办推广普通话专场宣传活动。
9月13日上午,在石梅广场和市图书馆举办推广普通话苏州系列活动开幕式。①大力推广普通话,进行普通话免费模拟测试及宣传。②彰显学校特色教育,部分学校进行语言文字工作成果专版汇展,开展学生书法现场展示及推广活动。
2、开展校园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
①各校要组织学生开展规范文字使用“啄木鸟行动”,通过活动提高全体市民的规范用字意识和水平。②以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举办一次中华经典、红色经典阅读心得征文比赛;开展一场中华诵、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选拔优秀队伍代表我市参加第六届苏州市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省级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之红色经典书写决赛。③做好第三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和“普通话、方言、英语口语”比赛的总结、表彰工作。
3、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对获评苏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基地的学校、20XX至20XX年度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苏州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予以授牌、表彰。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工作和乡镇学校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项准备。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江苏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加快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步伐,不断提高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根据省语委、省文明办印发《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启动“十二五”城乡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升工程”,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营造更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4、各语委成员单位除了积极参加市组织的推普周系列活动外,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能、行业系统特点,以城乡社区为依托,采用文艺演出、技能竞赛等形式,把普通话推广工作深入到基层,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群众的参与面,为社会用语用字的日常监管工作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推普周的宣传报道力度,拓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宣传的内涵和实效。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20XX年1月6日,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每年9月份第三周举办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XX年颁布的《江苏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三条规定,“每年九月第三周为本省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宣传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法律要求,精心筹划,统筹安排,厉行节约,务求实效。
2、做好宣传总结。各学校、各语委成员单位要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注重实效。认真做好宣传报道、总结工作,在9月30日前将推普周活动的开展情况(包括文字总结和活动照片)报市语委办。
3敦煌市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扎扎实实搞好全市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规范性语言,是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广使用普通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的迫切需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提高市民素质,优化服务环境,切实树立敦煌国际旅游名城的良好形象,并对全面促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任务:通过一年的普通话集中推广工作,使普通话在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以及从事各种服务行业的人员中基本普及,交流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在正式场合和公共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三、基本思路: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社区和农村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
四、工作内容: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确保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体工作详见附表)
五、具体要求
【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方案】推荐阅读:
火星幼儿园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总结11-22
幼儿园开展普通话活动方案10-24
幼儿学习普通话一08-30
幼儿教师普通话试卷10-18
幼儿园环保主题教案设计方案幼儿教育方案12-18
幼儿园中班六一幼儿游园方案08-13
幼儿园幼儿健康体检实施方案09-30
幼儿园中班幼儿年段活动方案12-20
幼儿园装修方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