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第二课堂工作总结讲解

2024-09-05

篮球第二课堂工作总结讲解(精选4篇)

1.篮球第二课堂工作总结讲解 篇一

浅谈篮球教学训练中的讲解与示范

盐城市第一小学 朱美君

引言: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普及的项目,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及厂矿事业到处可见,篮球场上人们活跃竞赛的场面。篮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要将小学篮球队成为一支技术全面、战术灵活,哪就离不开训练时教练的讲解与示范。

提出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篮球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科学地研究篮球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是完成篮球教学任务前提,是提高运动队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

篮球运动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激学导思、解释疑难、点拨提高、精炼强化学生的过程;也是运动员自我认识和掌握篮球基本规律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讲解、示范与练习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以启发心扉的生动形象讲解,激发学生欲的优美示范,并选择恰当的练习方法,揭示教学内容的规律,达到个中见全、深入浅出、情貌无遗的效果,使学生在视、听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形成正确的动作形象,而且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讲解:

讲解——就是教师用语言把所教的动作要领讲清、讲明,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生存所了解。

教练的讲解应该正确而适度的引导性“导讲”,这种讲解不仅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将动作的难点配合时机,并将重要环节生动、简炼、正确地讲清楚,而且要使讲解是有针对性、启发性,使队员产生定向思维而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练员正确讲解、引导学生探索出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从而调动队员练习的积极性、能收到始料未及的教学效果。讲解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形象生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儿童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他们对原理缺乏深究,教练员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立足学用结合,加强实用性教学。在训练中教练运用语言扼要恰当、通俗易懂,比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就能启发队员的思维活动,调动积极性,队员爱听,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激发了队员对掌握技术渴望和主动性。例如:在初学习双手胸前传球时,要从简到易,由易到难,首先讲清双手胸前持球的方法,再讲传接动作的要领:两肋要贴腰,大姆手成八子字,传球时注意两掌对传球方法:大拇指要有拨球动作。全身协调用力将球传出。再如:教跑篮动作时让学生记住“三步”上篮的特点,一大、二小、三往上,讲解要达到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启发思维,学生易接受。尽量用“口决”式的方法讲解动作要领。

2、教练语言儿童化,激励性和鼓舞性。

儿童渴望探求知识,通过训练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实提高自己,但是对那陈旧的训练方法产生厌烦,往往是敷衍了事、教练所布置的任务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练员抓住队员的这种心理,充分运用积极的因素提高练习兴趣。“看一看谁做得最好”、“比谁快”、“你看××队员上篮的动作多么优美。”即时对那些动作不正确的队员,在讲解时也不能生硬态度、要激励、主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教练讲解正确性。

篮球运动中术语很多,术语是用形象的语言表示篮球运动中一些知识技能、战术的名称。如:滑步当中就会分平滑步、侧滑步、叉交步等等,这是脚步移动时起码的练习方法,教练在讲解时就要有比较的讲解并结合示范让队员分清。这样为今后的练习打下良好基础。再如:在指挥比赛时,要求队员能贯彻教练的意图,那在平时的练时,讲解的正确性更不能忽视。”联防和全场人盯人,”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然使队员产生不正确的理解,造成重大的失误。

二、示范:

根据篮球运动教学特点,教练采用直观的示范,在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练能在练习中及时准确地做一次具体动作范例,不仅可使队员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而且对教练存在顺服感和对学习动作产生渴望感,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示范是篮球运动教学中讲解的补充和深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及正确地运用,在示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动作要正确合理:

在篮球教学训练中,教练的示范正确是动作要符合规格要求,要和讲解的动作要一致,不能走样,更不能做出不正确的示范动作,正确的示范不仅使队员建立动作概念的基础,也是队员模仿的榜样。通过示范要给队员一个轻快、完美的形象,使队员对所学的动作,不仅建立了初步完整的动作表演,而且感到兴趣,能诱发完成的信心。

2、示范的时机要恰当。

恰当的示范时机,直接影响学习情绪和练习效果。如在学习新动作时,在讲解名称内容,要立即给队员做一次正确的示范,让队员、直观到新动作的表象。然后再结合训练中去边讲解边示范,使队员对新的内容,新的动作易于理解和接受。动作难度较大可在队员的配合下分段示范。突出重点和难点,多作示范、反复强调。如:三人一组的正掩护和反掩护,队员往往是昏头昏脑分不清,老是反之。这时教练员要耐心、分解一步步的搬动,并帮助队员一起跑。还可画路线图,示范跑动,弄清配合的路线,关键环节和要求,这样队员在一定理性认识上基础上,才能较好地理解和直观示范的战术配合路线。

教师示范时机恰当,就能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效果。但切忌把示范当成表演自己技能机会,盲目地作示范,这样不仅分散队员的注意力,而且会使队员对教练产生逆反心理,影响示范效果。

3、示范位置和方向要适宜。

选择正确的示范位置和方向,就能使队员都能看清楚教练示范动作和要求。示范位置和方向要组织练习的队形相应。让队员能从侧面、正面都能看到。但有时还需要背面示范,所以示范要根据队中观察动作的部位和队形而决定。如:双手头上传接球不仅要正面示范,而且还要背面示范,让队员看一看双手持球动作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动作。再如:侧身抢断球的练习就需要侧面示范。总之,示范位置和方向的选择要有利于队员观察。

4、积极发挥队员的示范作用。

在平时的训练教学中,注意培养队员的示范能力,是拓宽和发展队员能力的方法之一。教练应有目的充分利学生的正、反示范,给他们创造互相观察、互相学习和分析正确与错误能力机会,这样既能调动队员们的训练兴趣,又能使教练及时发现队员在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是队员的反示范不能多用。那样会正确一面带来副作用。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示范作用。

在篮球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示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动静快慢的视频信息与音频信息,不仅增强了直观教学效果,促进队员抽象思维和认识过程,而且解决了人为示范不能完成的动作,能取得最佳效果。例如:把一些空中快速动作变成慢镜头,可以以停止在空中,让队员模仿、思索、悟感。多看一些教学比赛,从中学习技、战术,结合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提高技术水平。

三、注意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在篮球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使学生高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内容明确,任务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要求,将第一,第二信号亲疏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尽快地实现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又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有研究表明,听觉能力获的知识记忆15%,从视觉获得高知识传到记忆15%。如果视听结合起来,能够接受知识内容65%,因此篮球教学中教练的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运用,使队员不仅得到抽象的概念,同时也看到一个具体的形象。队员在对某一个动作基础配合及战术没有感性认识之前,再怎么生动形象的讲解也缺乏说服力。但是再正确、优美的示范,如果没有启发心扉的生动形象的讲解,就不能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也不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动作的方法、要求。关键环节、节奏配合的时机不当、更不能有助于所学动作和配合的理解自我认识及完成练习,更何况看过教练示范听过讲解后,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动作和配合意识,这是队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老动作的习惯与所学的内容要求相悖时,这时,教师要及时指示和纠正,帮助完成动作配合要求,使直观和思维更好地结合,因此讲解与示范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既讲解又示范,而是应该根据所学动作特点、内容决定,有时先讲解后示范,有时边讲边示范,还有时先集中讲解后分散示范。

二00二年十一月

2.篮球第二课堂工作总结讲解 篇二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篮球技术动作与篮球技术的概念厘定

根据体育院校通用篮球教材中对篮球技术概念的阐述,很容易将篮球技术动作方法与篮球技术相混淆,不仅造成对篮球技术概念理解的错误,而且造成学生误以为掌握了篮球技术动作方法即掌握篮球技术,而实际上两者是两码事,不可混淆。

篮球技术动作按照篮球运动的特点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类,这些技术动作是单个技术动作。它本身不包涵实战的效果和意义,因而我们不能称其为篮球技术。我们给篮球技术动作下的定义为:“在篮球运动中所必需的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技术动作方法则是这两类技术动作按特定的动作顺序和动作结构组成的各动作环节的总称。

(二)讲解与示范的定义

讲解与示范主要是借助视、听觉感受器的作用,通过视觉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形象的思维来促使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讲解与示范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加强对专业技术的理解,还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练习基本技术,以保证专业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的质量。

(三)运动表象的定义及作用

运动表象训练是指通过暗示语的作用,在受训者头脑中反复形成动作技能或运动情境,利用反复记忆与想象,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思维过程活跃,帮助受训者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机理,从而达到提高受训者运动技能的方法。运动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训练是运动表象训练的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主体通过练习后获得的主体运动知觉的肌肉运动知觉表象;一种是通过教师的示范留下的主体运动知觉的视觉表象。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篮球技术动作教学中的表象训练法。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比较法

从教学班级中按照每班30人随机抽取男生,形成两个男生篮球选项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试验。试验时间安排:2010年4月至7月。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篮球技术动作教学,两班的教师相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篮球技术动作教学,即:教师篮球技术动作师范→动作要领讲解→学生练习→对技术动作纠错→学生改进技术动作练习。

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最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把握篮球教学的前言动态,奠定本文理论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条件的控制

为使本研究中所得实验数据具有可信性,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素质、篮球意识形态、篮球基础等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程序如下:(1)实验前按篮球考核项目对两班学生的篮球技术动作基本功进行考评,通过考核成绩从无基本功和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中各取30人作为研究样本,这样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是相对等值的,保证了实验对象的分组合理性。

(二)教学实验的控制

为保证教学实验的可靠,两班教学均有笔者担任任课教师,教学条件保持一致,采用15学时的技术动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两班的教学内容、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和练习方法等条件保持一致,唯一区别是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渗入了表象训练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了1分钟罚篮和半场运球上篮的技术动作考核,从而得出综合评定成绩,然后对考核成绩进行了T检验。

四、分析

(一)表象训练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末,体育界通过实验证明:用生物反馈技术可以进行表象训练,此后将生物反馈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领域。马哈尼维埃纳也曾经利用肌电图作为优秀体操运动员内表象和外表象的评价指标,从中得出内表象的人比外表象的人能产生更多的肌电活动,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刺激,给人脑留下更深的印象。之后,表象训练法被逐步运用到各个体育运动项目中,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篮球技术动作教学中的表象训练法运用原理

大脑当遇到适当的刺激时会产生形象思维而恢复对运动因素的感知,人体运动神经系统把感知过的肌肉感受、运动物体、运动线路等因素以痕迹的方式存入大脑。将复杂的运动技术通过示范感知和强化,形成表象后,通过人脑记忆把实践过的运动因素特征在人脑中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再经过综合训练来加深对整个技术动作的掌握。

(三)表象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进行表象训练时,要求学生在身体活动相对静止,全身放松,调节呼吸,注意力集中,因此要选取周围环境良好、学生身心条件有利于心理活动的时候开展。过热、过冷和喧嚣的教学环境下,或学生机体疲劳的状况下均不宜施行表象训练。表象训练要与技术动作练习相结合交替进行,要以实际技术动作练习为主,表象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因为,它是外表象向内表象转化的必要条件,是技能掌握的基础,事实证明表象训练法达到了实际练习中所不能达到的目标。

五、结束语

通过在篮球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深入表象训练法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表象训练对于学生掌握篮球技术动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3.第二届农科系篮球联赛 总结 篇三

农业与生命科学系学生会

活 动 总 结

活动名称: 第二届农科系篮球联赛 部门名称:科技部

活动时间:2011.10.17—11.2篮球活动总结

农科系为了给同学们塑造一个活跃的生活氛围,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也为让同学们有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以比赛为载体来增强班级内部以及班级之间同学的联系,使得我们农科系这个大家庭更加融洽、温馨,我院举办了一次篮球比赛。在我院领导的支持与关心下,及其我系同学的热情关注下,特意为同学们组织了篮球赛,本系各班积极参加,各班的球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代表各班参加了本次赛事,并取的较好的成绩。

在学生会全体成员的配合下,科技部做的海报宣传,以及同学们的支持,这次篮球赛顺利举行。这里还特别感谢各位积极参与活动人员,他们对篮球赛的协助、支持和配合,使此次篮球赛有序地进行并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

现对本次比赛做简要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对此次比赛的定位就是旨在健身、娱乐,以达到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提高班级凝聚力的目的。在这一次的篮球赛中体现了我们农科系同学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同学在比赛中也表现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比赛中同学们都能相互谅解。也体现了各班的团结精神,在比赛中每个同学都尽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我。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高涨的热情,在频繁的比赛和紧张的学习当中,各篮球运动员表现了惊人的意志以及团队精神,能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成绩。通过这次篮球赛,我们取得了很重要的经验。比如拉拉队的作用非常大,赛场下拉拉队的加油声是场上队员巨大的精神支柱,并且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学们的关系也迅速升温。因此,我们不定时地举行一下类似的活动是很有好处的

我们通过精心策划、积极准备、合理安排,使本次篮球赛在有条不紊中体现了“公正、公平、友谊”。超过了预期效果,且各班在比赛中表现都很出色。

此次篮球联赛大大拉动了农科系篮球爱好者的兴趣,并使他们有充分的舞台去挥洒他们的实力与激情,并给所有的观众献上一道道体育大餐。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举行得相当顺利,比赛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受伤的情况。本次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本活动中也出现一些不足,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活动时间估算不够准确,比赛正好在午餐之后,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如果是在早上举行则不会出现此种情况。因此,要从中吸取教训,下次开展团日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到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以避免给大家带来的不便,使活动举行得更尽人意。

农科系学生会科技部

4.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制度讲解 篇四

一、活动原则

1、自愿性原则:由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自愿报名,由第二课堂辅导教师审定后交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备案;

2、计划性原则:第二课堂活动必须有计划和教材,做到辅导教师落实、活动内容落实、计划和教材落实、活动地点落实;

3、多样性原则: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形式多样化;

4、量力性原则:必须根据学校财力、物力、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当然,绝不允许以量力性原则为借口而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5、课余性原则: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必要的延续和补充,常常起着第一课堂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不能并列平行的,更不能取代第一课堂;只能以第一课堂为主,课余时间才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二、领导和组织

1、由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导处主抓,教研组全面负责指导第二课堂。

2、把好活动内容关:(1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2是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创造精神;(3是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或爱好;(4是否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5是否有助于学生积极的休息,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3、把好活动形式关:(1活动安排要有针对性,明确解决的问题,培养的技能;(2要适合学生特点,要有趣味性,不呆板,不单调,不搞成人化、运动化;(3参加的成员应有群众性,不能只让学习优等生参加,而排斥和拒绝有某些方面爱好或特长的学困生参加。

三、管理

1、第二课堂活动所需经费必须经校长批准;

2、辅导教师要在开学后第一周把兴趣小组的名称、学生名单、辅导教师、辅导时间、辅导地点等交教导处统一安排,第二周正式开始启动;

3、辅导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计划、教案,课上认真辅导,在学期初要把制定好的活动计划及时交到教导处,制定的计划应明确目的任务,同时不要忽视全校的活动计划;

4、辅导教师对各小组同学,每次要考勤,学期末交给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对学生操行评定的参考;

5、学生一旦被确定为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成员后,不得旷课、迟到、早退。确因故需退出该活动小组,必须由本人写出申请,经辅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第二课堂活动领导小组批准并备案后才可离开;

6、开展活动必须注意安全;

7、各活动小组必须按时活动,有特殊原因不能活动时需向负责第二课堂人员或教导处打招呼。每次活动完后都应由学生代表及辅导教师共同填写《第二课堂活动记录表》并签字。每月下旬,将此表上交教导处;

8、在室内活动时,要保持整洁,要爱护器材。损坏器材或公物者按规定赔偿;

9、每学期末各活动小组要写出总结并上交教导处。

四、兴趣小组名称与内容

1、语文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加强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2、数学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根据学生所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进行数学课外研究、辅导,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英语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利用多种手段对学生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理化生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训练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本领;

5、音乐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组织爱好音乐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乐理及乐器研究,使这些学生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特长在活动中得以展示;

6、体育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发掘爱好体育生的潜力,进一步培养、训练各自的项目爱好,不断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

7、美术兴趣小组。主要活动内容是组织美术爱好者,进行美术知识训练及实际绘画,使爱好美术的学生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8、微机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微机知识,训练学生操作微机的能力。

注: 可积极创建像摄影等其他类别的兴趣小组。

五、评估办法

1、计划周全,体现素质教育,注重特长培养。(25分

2、指导内容记录详细,措施合理。(25分

3、有学困生转化档案,转化效果好。(25分

4、小组学员评教成绩。(25分 社会实践教育制度

1、学校或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间每学年不少于两个周;

2、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要明确,计划要周密,有组织、有安排、有 专人负责;

3、要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学 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通过实践教育,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把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5、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态度诚恳、注意安全、不 发生任何事故;

上一篇:“平安校园杯”校园安全知识竞赛题库下一篇: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