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精选10篇)
1.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 篇一
医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根据《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爱护和保护干部职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排查重点岗位廉政风险,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岗位权力监督制约,把惩防体系建设到岗、落实到点,有效预防重点岗位发生腐败现象,有力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为我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切实增强我院中层以上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识别履行岗位职责各个环节中已经形成或可能形成的廉政风险,并从教育、制度、监督入手,积极探索预防岗位廉政风险的途径,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防范模式和处置措施,有效控制和及时化解岗位廉政风险。
三、风险防控重点对象与内容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对象为本院在岗干部职工(包括合同制职工)。重点是院领导、中层岗位、重要岗位的干部职工。风险防控重点内容是人员聘用、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医疗服
务过程中的违规和腐败行为。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
1.成立以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纪检监察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指导全院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见附件1)。
2.召开专题动员大会,宣传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充分认识医院各个工作岗位存在的潜在风险,提高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二)组织实施阶段(6~12月)
1.排查廉政风险和评估风险等级(6月)。根据岗位职能职责和业务流程,要求全员参与,全面查找权力运行各岗位、各部位、各专门组织、各程序、各环节存在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如医德医风、岗位职责、制度机制、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评估风险等级,提出初步防控措施,作出廉政承诺。
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大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风险等级分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风险为发生机率高,或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二级风险为发生机率较高,或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有可能违反党纪政纪和相关法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风险;三级风险为发生机率较小,或发生后可能造成一定后果的风险。
(1)查找岗位风险。各科室(重点是职能科室、医技和临床
科室)负责人组织本科室工作人员对照自己聘任的岗位职责,认真分析并查找出本岗位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提出初步防控措施,并作出廉政承诺。一般干部工人岗位经所在科室负责人初审、分管领导审核、组织审定后,由院纪检监察室备案;中层干部经分管领导审核、组织审定后,由院纪检监察室备案。
(2)查找科室风险。各科室对照科室工作职责,分别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提出初步防控措施。
(3)编制岗位权力运行流程图
各职能科室、医技科室针对岗位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编制岗位职权目录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促进权力运作的规范、公开、程序化。经分管领导审核、组织审定后报院纪检监察室备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4)查找单位风险。由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共同查找出本单位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并评估风险等级,提出初步防控措施。院党组织审定。廉政风险点内容和风险评估结果经领导小组审核后,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监督。
2.开展风险教育(6~7月)。根据查找出来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对照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和岗位廉政行为规范等要求,认真梳理风险防范教育的内容。风险等级遵循“分级分层、双向互动”原则,突出重点行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组织开展案例讲座、谈心谈话等岗位廉政风险教育,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
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建立防控措施(6~9月)。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并将防控措施和相关制度报监察室备案。
4.落实防控责任(6月)。根据权力运行的不同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单位风险由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科室风险由科室主要负责人管理,单位分管领导负责,主要领导负总责。岗位风险在本人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其中,一级廉政风险在科室主要负责人和单位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二级廉政风险在科室主要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三级廉政风险由科室主要负责人直接管理和负责。
5.加强信息管理(6~12月)。院纪检监察组织要结合上报备案的各类廉政风险点和信访举报、财务审计、述职述廉等工作,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并根据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充实内容,为廉政风险的分析、预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三)检查考核阶段(11~12月)
为确保廉政防控机制建设的顺利推进,医院将加强检查考核,总结先进经验。检查考核与季度考评、个人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考核等相结合。并做好市卫生局对我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考核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学习教育活动,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科学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科室负责人是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各个工作步骤的落实,对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有计划、有措施,不走过场,务求实效。纪检监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党组织做好组织协调、分类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院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切实抓好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
(三)突出重点,搞好结合。要在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和权力制衡,突出人、财、物管理等重要岗位的防控机制建设。要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惩防体系建设、医德医风教育和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增强教育和机制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使防控机制建设切实成为卫生系统抵御腐败现象的“防火墙”。
岗位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表
2.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 篇二
1 居民阶梯电价实施后面临的法律风险
1.1 违规风险
违规用电是电力公司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法律风险, 一方面会造成电力公司电量直接损失, 另一方面会造成电力设施的间接损坏, 更有甚者, 一旦因窃电造成人员伤亡, 电力公司往往会被动地成为诉讼参与者, 从而带来诉累。
居民阶梯电价实行分档递增, 高档位电量的电价随之增高, 用电量大的用户电费增加, 窃电或绕越政策本身就是电力公司的一种法律风险, 高电价、高电费会增加违规用电的可能性, 从而增加法律风险, 加重企业的损失。
1.2 违约风险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 电力公司是供用电合同的当事人。《合同法》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 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其内容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 用电容量、地址、性质, 计量方式, 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 供用电设施的维护责任等条款”。
目前供电辖区内除预付费电能表和智能电表外, 大多数仍以人工抄表为主。在人工抄表的过程中, 由于抄表人员素质的差异、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存在抄表周期提前或延后、估抄、漏抄、错抄等现象发生。由于抄表人员的素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本课题主要探讨客观环境对抄表质量的影响。 (1) 市县城区新住宅区对抄表质量的影响。新建住宅区一般由开发商向供电企业申请专变报装申请, 其用电设施经供电企业验收合格后, 向供电企业办理无偿移交手续并直抄到户。由于移交及用户进驻不一致等原因, 容易形成抄表真空及差异, 电量累积, 引发纠纷。 (2) 市县城区旧住宅区在抄表主体上没有争议, 但由于规划的问题导致电表装置的位置不统一, 如安装位置过高、过偏, 极易影响抄表的准确性。此外, 城区空置户、暂住户、出租户等用户的特殊性也为常规的抄表带来特殊的问题, 导致抄表延误或不准确。
1.3 侵权风险
推行居民阶梯电价的硬件基础是电力部门所提供的计量装置精确和建立完善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1) 为居民提供准确的表计。阶梯电价实施后, 要求电能计量装置更加精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 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城乡居民生活供用电合同》第七条约定, 计量装置经检测, 结果超过规定误差时, 检测费由供电公司承担, 并按验证后的误差值退补电量。因此, 无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还是根据供用电合同的约定, 只要计量表计检测的结果超过规定误差, 供电公司依法都应承担退补电费的民事责任。并且实施阶梯电价后, 退补工作较之以前更为复杂, 手续更为麻烦。 (2) 为居民安装智能电表。为了实现省电力公司“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系统搭建目标, 我省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面启动, 但是电能表由用户出资购买,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 电表为用户因购买行为而取得, 属于原始取得, 用户对其购买的电能表享有绝对的物权, 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对电能表进行更换是一种处分行为, 在该处分权没有合法让渡前, 只有用户享有对电能表进行更换的权利。在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进的过程中, 电力公司无偿对居民用户的电能表进行更换, 但如果没有合法取得对电能表的处分权, 则电力公司无疑对用户的物权造成了侵害。
1.4 行为不当风险
居民阶梯电价实施之前, 由于居民电价的统一性, 一户一表用户和合表用户在电价上并没有区别, 要求分户的不多。居民阶梯电价实施之后, 由于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和合表居民用户在电价上的区别, 根据趋利原则, 大部分合表用户强烈要求分户, 分户条件国家发改委、省物价局没有明确政策, 存在主题模糊等现象。 (1) 多层住宅。由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城市和城郊农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甚至融合在一起, 很多城镇居民从农民手中购买宅基地后, 建成多层独立的单元房, 自己居住或出售、出租获利, 此类房屋只有一个房产证明, 但实际上却有多“户”居住。供电公司应应如何认定? (2) 一个权属证书下多套住房。现实生活中存在:父亲以自己的名义购买紧连的两套商品房, 由于产权人是一个人, 房屋又是同一栋楼房里相邻的上、下两层, 所以只办理了一个房屋产权证书, 后父亲将两套房子给两个儿子居住, 两个儿子要求分别报装用电, 以现在阶梯电价关于“户”的认定政策, 其分别报装的要求没有政策依据。
2 法律风险防控
2.1 完善体系, 强化管理, 确保营销质量
(1) 加强抄表准确性。在不具备远程抄表条件的情况下, 准确抄录客户用电计量装置记录的数据, 杜绝估抄、漏抄和换表后不及时抄表的行为。科学设置和固化抄表日程, 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调整慎重履行审批手续, 并将调整情况、原因向用户做好解释。建立抄表质量评价及考核机制, 依托监控平台, 对抄表正确率、准时率、信息完整率加强监督考核, 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将用电量信息、抄表时间告知客户, 避免电量电费争议。
(2) 严把电表质量关。要切实保障电表质量, 加强对电表供应厂商的筛选, 要求质量检验部门提高电表抽检力度, 避免劣质表计进入供区;制定详细可行的周期性表计轮换方案, 缩短表计轮换周期, 定期对用户表计进行轮换;增加轮换表的储备数量, 简化故障表计更换的流程和手续。为居民阶梯电价的顺利实施提供物资保障。
2.2 加快建设, 强化宣传, 提升科技水平
(1) 加快集抄系统的建设步伐。推动集抄系统的建设, 加强集抄系统的维护管理, 努力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建设目标, 逐步解决实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面临的抄表管理难题, 保证并提高抄表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同步性, 为防范因电费采集等引发的法律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2) 防范集抄改造的法律风险。通过内外媒体等渠道强化对集抄改造的宣传解释, 在免费表计改造过程中, 用公告、电话、短信、书面通知等形式, 提前告知, 要求用户对旧电表记录的电量予以签字确认, 防范日后产生纠纷;加大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 积极争取用户的理解和政策支持。
2.3 解码政策, 强化运管, 严格执行制度
(1) 加大政策解码力度。相关部门应针对目前政策中模糊和有争议的问题出台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如在“户”的划分上, 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统一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和方式;进一步明确“房产证明”的适用范围及层级。出台细化措施, 阐明房产证明的范畴。
(2) 严格电价执行政策。供电部门要在政策理解的基础上, 加强对全体营销人员的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 严格按照政策执行, 避免差异化对待。比如在合表用户的认定上, 如果情况类同的用户, 认定却不一致, 势必会引起用户的不满。因此, 供电企业应一视同仁, 加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 规避投诉风险。
2.4 合理调整, 确保公平, 完善修订政策
(1) 修订完善制度。为了更好的进行法律风险事前管控, 供电企业需要对当前的营销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 特别是对尚未进行表计更换、未能实施远程集中抄表的居民用户, 在抄表、电费核算管理等方面制定适应阶梯电价的规章制度。例如, 人工抄表的居民用户, 由于客观原因难以准确地确定其每月的用电量, 可以借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管理模式。
(2) 夯实信息基础。以适应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的要求, 提高整体队伍的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 加强内部流程管控, 认真核对客户基础信息, 确保信息准确、真实;客户基础信息变更后, 及时更新;同时, 推行标准化管理和绩效管理, 加大考核力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立抄表质量评价及考核机制, 依托监控平台, 对抄表正确率、准时率、信息完整率加强监督考核。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的要求, 提高整体队伍的思想认识水平, 加大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 积极争取用户的理解和政策支持, 推广居民阶梯电价, 规避法律风险, 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摘要:居民阶梯电价自2012年7月1日实施以来,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也给电力部门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问题, 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 最终有可能转化成法律风险, 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和不利的后果。本文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 (GB/T27914-2011) (以下简称《指南》) 为指导, 以省电力公司系统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的现状为基础, 对居民阶梯电价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 从法律的视角、管理的方法提出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为更好的推广居民阶梯电价, 规避法律风险, 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3.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 篇三
一、紧盯政府投资项目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拦标价审计
2012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审计机关围绕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的工程决算审计成效显著,为管委会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但仍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招标前预算虚高和不平衡报价等因素造成合同价虚高、施工中设计变更缺乏监督制约形成投资超概算等,特别是招投标时拦标价设置不科学,加大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建设领域腐败风险。针对这些情况,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3年8月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拦标价审计。该审计局及时跟进,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推动拦标价审计工作的落实。截止2014年底,累计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拦标价审计89项,审计涉及资金11.3亿元,净核减1.28亿元,综合核减率10%。拦标价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规范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程序,杜绝了“三边”工程;二是促进了建设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三是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减少了投资损失;四是避免了竞标商获得超额利润,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围标、串标问题的发生;五是拦标价审计的项目决算审计时不再重复付费,节约了行政成本。
拦标价审计工作得到了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2014年9月,管委会召开了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座谈会,审计局就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关口前移、强化监督,做好拦标价审计》专题发言,对一些单位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勘察不到位、设计深度不够、预算编制审核把关不严、虚增造价、多报工程量、虚增项目投资等问题进行通报,管委会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审计工作成绩,明确要求凡1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进入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招投标前必须进行拦标价审计。
二、多措并举,防范审计质量风险
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关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有效缓解了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审计中把好“四关”,将审计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三级复核” 和“送审分离”制度,防范审计风险,为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奠定了基础。
一是把好“准入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以前年度决算审计中标单位库中选择实力强、业绩突出的单位参与拦标价审计。同时,对参与审计项目人员的资历、执业质量水平提出明确要求,防止因审计技术力量薄弱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二是把好“培训关”。注重对中介机构参审人员的培训,明确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流程和廉洁从审的要求,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履职行为。在项目实施阶段,定期召集参审人员座谈会,交流和讨论审计思路、取证方法、操作规范、工作成果等,提高审计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三是把好“流程关”。每个项目审计机关人员做到全过程参与审计重点环节,确保审计机关主导地位。项目在资料接收齐全后,经过“审核立项-查看现场-审核图纸-计算工程量-施工流程分析-核实综合单价-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咨询或者外调)-初步审核-二级审核-报送审计局三级复核-征求意见-研究反馈意见(二次征求意见)-出具结论”13个具体环节。对个别勘察设计不到位的项目,审计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反复沟通,确保拦标价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关注重点环节,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由于拦标价的审计不针对具体的利益对象,在审计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干扰和纠缠较少,因而审计的独立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近两年的招投标结果看,中标价和拦标价审计结果差异均在3%以内,个别项目甚至差异在1%以内,从侧面验证了拦标价审计结果的公正性。总结近两年的实践,拦标价审计中主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一是关注工程量。对每个工程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重新计算工程量,对出现的多算、漏算、错算项目予以纠正。对隐蔽工程、工程暂列金及工程量不明确的要求建设单位及时补充资料,据实编制预算,挤掉隐蔽工程“水分”,也杜绝了故意漏项规避招标的行为。
二是关注材料价格。对地材采用当地市场价结合项目实际确定;对一些大宗商品、装饰材料、苗木等通过实地考察或电话、网络询价后确定;对一些特殊行业材料价格,采取同时请几家厂家直接报价并请相关专家进行核定的方式确定价格,使预算材料价格尽可能地符合客观实际,排除因材料信息价格制定不合理导致的虚高因素。同时,对每次审计后的拦标价建立主要材料电子档案,逐步建立起拦标价数据库,方便日常审计工作查询,避免出现同材价不同的现象。
三是关注定额消耗量及规范取费。在确定了工程量及材料到场价格的基础上,要求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的工程造价软件详细复核送审预算的消耗量是否与定额消耗量一致,各项取费是否与规范取费相一致。对于为了提高工程造价人为改变定额消耗量和人为调整取费费率的情况,一律予以纠正。例如:审计中发现某门窗工程,将消耗量的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导致此项造价从20多万变成200多万元。
四是关注工程设计深度。对有明显缺陷的设计方案以及成本远大于功能的设计方案,从价值工程角度出发,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进行合理修改,使工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堤下降低造价。以某拦标价审计为例,审计过程中发现该项目由于招标标段划分不合理预期将会造成工程延期、造价增加等问题,杨凌示范区审计局从专业要求、管理要求、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和工程各项工作的衔接等方面对该项目标段划分提出建议,促使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造价1000多万元,避免了无谓的浪费。
五是关注造价奇高项目。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复核不符合客观现实的奇高项目,调研市场、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例如:对某水景观工程审计中发现,防腐木栈道的预算造价达3000多元每平米,与其600-700元每平米的客观现实造价相去甚远,经复核定额消耗量及各项取费均无错误。审计人员经过对定额内容的分析研究,结合对市场的考察情况,综合分析认为全国2004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子目7-83错误。审计人员及时和省定额办进行联系,得到省定额办的充分肯定,并于2014年10月9日对该定额进行了勘误。仅此一项核减该项目投资870万元,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拦标价审计仅仅是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审计监督的一个环节,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贯彻落实《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为契机,逐步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资金结算等重要环节纳入审计监督的范围。同时,逐步规范拦标价审计流程,加大对工程变更签证和决算的审计力度,力争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控制政府投资建设成本、节约财政资金、促进项目管理、遏制建设领域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4.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 篇四
仙桥乡茶园煤矿
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
福泉市仙桥乡茶园煤矿 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三日
福泉市仙桥乡茶园煤矿
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
为建立预测、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进一步改善安全状况,预防煤矿安全事故。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安全监察局冠以印发《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7)5号要求,结合茶园煤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的意义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规避安全风险。开展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预测、预防、遏制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对深入查找和剖析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事故风险因素,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分析煤矿作业场所风险等级,对煤矿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和防控,降低煤矿安全风险,切实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茶园煤矿成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何俊强
副组长:刘扎娃、徐安体、朱永春、巩建伟
成 员:赵振权、王定沛、王沛龙、张体华、杨万金、吴厚荣、刘洪、刘洪斌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体系建立情况,以确保矿井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体系能够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三、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的对象
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是对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和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排查,并结合煤矿自然条件、装备水平、安全现场管理等情况进行安全综合评估,采取分级、分类、预警、督办等合理可行和针对性措施进行消除或者控制,使煤矿风险降低到可控的安全管理的过程。
四、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的范围
1、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取自检自查、回返复查、阶段检查、日常管理等方式,查找出的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包括采、掘、机、运、通、防排水等)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
2、其他需要纳入安全风险预警的事项。
五、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内容
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煤矿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分析、评估安全隐患的风险程度和可控程度,并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提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整改落实措施。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煤矿做到每日一排查,及
时召开安全调度会,针对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现场指挥和重点督促整改,技术科每月认真制定安全检查方案,形成通知下发各部门,并做到有组织机构、有时间限期、有重点内容和工作措施,全面细致地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工作,针对每次排查出的隐患分类建档,把检查中限期整改的隐患(问题)列出台账并按“五定”(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原则跟踪复查整改到位,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复查、验收、销号制度。
六、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程序及方式
(一)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完善的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制定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方案和对策,明确安全风险预管理总体目标,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运行模式。
(二)风险预警
煤矿的生产活动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煤矿要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对照《富源县煤矿危险源排查治理手册》,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管理,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辨识、监控
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决策层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对策,经煤矿负责人或委托负责的矿领导明确后,交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
(三)风险防控
煤矿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在人员、技术、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或其它计划等对危险源进行防控。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明确安全工作程序;对专业性较强、危害程度较大、整改较难或无法评估的危险源,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处理。
(四)深入排查煤矿管理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
煤矿生产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自然灾害以及人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破坏。(如:环境污染、各类矿村(农)矛盾纠纷、极端气象、地震等)。
(2)政策法规变化
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变动,对煤矿的生产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对行业政策的调整、法规体系的修正和变更等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如资源整合、关闭以及矿权划分等政策)。
(3)技术工艺、装备等变化
现代煤矿企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技术装备的变化涉及各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对安全生产也会造成相应的威胁。
2、内部管理因素
(1)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1)员工准入管理。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明确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准入条件。
(2)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员工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具体、有针对性分类。
(3)员工岗位规范。在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煤矿应制定员工岗位规范。
(4)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确保员工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应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涵盖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
(5)员工教育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6)员工行为监督。建立完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对员工
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员工行为监督必须确定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人员,明确监督范围、方式、频次,对监督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计划。
(7)员工档案。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并确保所有在岗员工的档案全,每个员工档案的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重点监控对象。
(五)深入排查煤矿生产系统方面存在的不安全要素
1、通风管理。煤矿建立并保持通风管理控制程序,以控制和消除通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通风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应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然发火严重矿井的采区等,应设专用回风巷;
(2)、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3)、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5)、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6)、局部通风机通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用双
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保持连续均衡供风;
(7)、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装有反风设施,各种参数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反风演习;
(8)、通风基础测试报告、记录齐全。
2、瓦斯管理。煤矿建立并保持瓦斯管理程序,通过瓦斯检测,及时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并采取措施,使瓦斯得到有效控制。瓦斯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煤矿建立完善瓦斯管理制度,明确瓦斯防治责任并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岗位,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严格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实行群防群治;
(2)、煤矿强化瓦斯检测,有瓦斯检测专门机构且人员配备满足要求。每年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鉴定,相关入井人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携带便携式或光学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斯检查记录做到井下牌板、检查记录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瓦斯检查人员严格按程序进行交接班,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及检查次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日按程序规范进行瓦斯情况汇报;
(3)、煤矿制定瓦斯隐患处理措施。有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排放瓦斯前先确认回风系统的人员已撤退完毕。电源已全部切断,已设置警戒栅栏、警标和停电牌。每次排放瓦斯都应做好记录,建册登记。临时停风应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警示标志,长期停风区在24小时内进行封闭。
(4)、煤矿应采取瓦斯隔爆措施,在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巷和回风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间设置主要隔爆水棚,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煤层掘进巷道采用独立通风的其他巷道设置辅助隔爆水棚,对隔爆设施实行挂牌管理,定期检查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
3、防治水管理。准确掌握井田及其周边地表水系、地下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分布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情况,评估地表水和各地下水系的风险。防治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制定“防、堵、疏、排、截”的综合防治措施;
(2)、井下防水、排水系统合理,能力满足实际需要;(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4)、每年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5)、防治水设施完善、设备齐全;
(6)、井下掘进工作面坚持“有掘必探”防治措施;(7)、防治水专项应急预案完善。
4、防尘管理。建立健全防尘系统,有效降低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防尘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进回风大巷、主要运输巷、带式运输机巷、采掘工
作面所属各巷道、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及转载点设置防尘洒水管道;
(2)、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得大于30m)、掘进巷道(在距迎头50m-200m范围内)、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江合处下风侧200m范围内、运输顺槽的溜煤眼(转载点)上口及破碎机处、采区回风巷在与其相连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下风侧50m范围内、主要进回风大巷等地点设置净化水幕,水幕安装合理,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
(3)、防尘基础管理完善,及时清扫巷道洒落的煤矸、浮煤,巷道积尘按冲洗周期冲洗。定期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且不超标。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完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资料齐全。
5、防灭火管理。建立并保持防灭火管理程序,以消除和控制矿井火灾风险。防灭火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防灭火设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新建矿井、生产矿井延伸新水平时,应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对煤层最短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3)、内外因发火管理和火区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4)、防灭火基础管理达到有防灭火管理制度、矿井防灭火系统图,有防火密闭管理台帐、火灾预测预报管理台帐、采空区技术管理档案,井上、下有灌浆、均压、注氮等防灭火技术措施,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材厂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符合国家有关
防火的规定,及时对地表塌陷裂隙进行回填。
6、监测监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一通三防”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并实现对矿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系统运行不间断、不漏报;
(2)、瓦斯传感器按期调校,其报警、断电、复电值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
(3)、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按程序进行汇报;
(4)、定期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趋势判断;(5)、相关记录、报表内容应与实际相符。
7、采掘管理。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中的危险源。采掘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采掘设计应结合系统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并体现安全高效的原则;
(2)、作业规程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中的风险,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搬家倒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等应制定专项措施;
(4)、支护方式、支护参数选择合理,支护设施可靠有效;(5)、监测采掘工作面顶板,进行趋势分析和判断;(6)、矿井、水平、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7)、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编制专门设计,并制定专项防治措施。同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冲击地压发生后,应做好调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8、爆破管理。建立并保持爆破管理程序,以控制爆破材料储存、运输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爆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爆破材料和爆破设备购置渠道正规,有合格证和说明书,并进行入库检验和登记;
(2)、有专门的爆破器材存放地点,存放点周围环境、存放分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存放地点有明显标志;
(3)、发爆器及发爆器钥匙由放炮员随身携带;
(4)、爆破材料运输方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5)、爆破前编制爆破作业规程,并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9、地测管理。建立并保持地质测量控制程序,确保采掘作业遇有地质构造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预控措施,以保障采掘作业的正常进行。地测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矿井各类地质报告齐全、规范;(2)、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地质预测预报及时;(3)、掘进给向及时、准确,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定;
(4)、基本矿图齐全,内容、精度符合规定;
(5)、对开采沉陷区进行有效治理,防水(沙)、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
10、供用电管理。建立并实施供用电管理程序,以控制和降低供电、用电风险。供用电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供电系统应安全可靠,矿井供电为双电源、双回路供电,任一回路都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严禁两个回路取自同一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
(2)、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井下主排水泵房、主要通风机、地面永久投放泵站、固定式压风机系统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3)、矿井设备、电缆的选型与安装及机房硐室的设置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与潜在的风险;
(4)、供电系统及设备欠压保护、失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保护、单相断线保护、漏电保护、急停保护、闭锁保护、无压释放保护等齐全、灵敏、可靠;
(5)、大型设备检修应制定专项措施;(6)、停送电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
(7)、供用电主要场所通讯畅通、并有足够的照明;(8)、设备监测、检修、维护到位,设备完好、运行可靠,防爆性能符合要求;
(9)、设备基础管理规范,各种图纸资料齐全,且应分类存档,便于查阅;
(10)、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机电设备产品。
11、运输提升管理。建立运输提升管理程序,以控制和降低运输、提升过程中的风险。运输提升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各种运输、提升设备运行正常,安全、保护设施齐全、灵敏、可靠;
(2)、各种运输、提升装置完好,连接件坚固,并定期检验;(3)、运输巷道、运输胶带(轨道)、运输设备相对空间应满足安装、检修、维护及人、车通行的要求;
(4)、运输线路、路面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5)、车库、车场、硐室设置和环境符合相关规程要求;(6)、运输提升设备技术档案、资料齐全、符合规范;(7)、运输提升设备检修记录齐全。
12、压气、输送和压力管理。
(1)、煤矿压气及输送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有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和使用管理办法。压气设备配备齐全,设备数量、能力满足要求,定期对压气设备进行检修,安全阀和放水阀动作可靠。输送管路设施布置符合《煤矿安全堆积》的规定。新安装和检修后的系统进行打压试验;
(2)、建立压力容器管理办法,有压力容器完好和存储标准,压力容器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有建立压力容器管理台帐,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打压试验,气瓶有防震胶圈、安全帽和减压器,乙炔发生器
有回火防止器。移动式气罐有便于区分类别的颜色和代码。不同气体的气罐分类存放,有防倒装置;
(3)、矿井空气压缩机一般设置在地面。对达不到空气压缩机使用条件和没有能力管理井下空气压缩机的煤矿,一律不准在井下使用空气压缩机。
(六)正确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应急与事故管理。
正确对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不同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科学分析其成为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影响因素,准确评价可能影响的程度和防控级别,从政府、技术、管理等层面,采取召开会议、现场点评、交流探讨等不同的预防控制方法进行分析评估,确保预控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目的性。
1、煤矿应建立完善应急预警管理体系,并达到以下要求:(1)、按照(1)Q/T9002-2006的规定和要求,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2)、严格按程序对防控预警预案进行审批,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订;
(3)、所有员工都经过预警应急预案的培训;
(4)、煤矿保安体系完备,通讯报警系统有效,所有人员熟悉事故汇报程序;
(5)、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救灾演习,有演习计划、演习方案及总结报告;
(6)、设立兼职矿山救护队,与矿山救护队签订协议;
(7)、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管理平台。
2、规范急救管理,并达到以下要求:
(1)、每一班组至少任命2名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急救员,急救员名单应在本单位张贴、公布;
(2)、每年至少有10%的员工接受急救培训;
(3)、所有重点作业场所应配置急救箱,急救箱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标识;
(4)、急救箱内保存一份急救用品清单,有专人定期检查,保证医疗器械、药品的完好齐全;
(5)、有急救箱配置分布图及急救用品明细表;
(6)、井下设置的急救箱、隔离式自救器等设置位置有明显的标识;
(7)、有急救用品使用记录,并定期对使用记录进行分析,以查找受伤害原因。
3、规范事故管理,作好事故汇报、统计和总结工作。事故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对现场抢救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现场抢救工作总结;
(3)、根据事故类别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结束后,形成事故调查记录、事故调查报告;
(4)、对所有事故进行统计,建立事故和事件统计数据档案,并及时向员工公布;
(5)、定期对事故进行回顾,强化风险意识与预控能力。
(七)抓好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落实。
煤矿自检自查活动过程中排查出的隐患,排查人员要及时将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的防控措施传达到每个从业人员,并确保在生产现场得到严格落实。
(八)加强对整改措施的督促检查。
对经风险评估付诸实施的防控措施,煤矿自检自查活动过程中的人员要加强管理、监督、考核工作,对措施不力的要采取处罚措施保障执行,同时形成预警、评估、落实、考核闭合管理,明确督办责任人、整改责任人等事项。
七、其他事项
1、煤矿矿长是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煤矿要将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制定考核奖惩措施,列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严格考评。
2、煤矿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对于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不开展安全风险预警,或者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不作为、乱作为,造成工作失误,发生不安全事故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篇五
一、成立寒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镇中心小学20__年寒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实施方案
(一)加强信息上报制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寒假期间学校继续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工作,自放暑假之日起,教师每天8点前通过工作群,上报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学校。学生每天8点前通过班级群接龙上报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及外出情况,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有异常情况及时通过工作群上报情况。
(二)严格落实师生请假制度。
因春节期间人口流动性强,考虑到校园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学校按县教育局要求严格管控师生外出。寒假期间师生无极特殊情况不得出行至__市域外,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确需出行__市域外的师生要及时并提前3天上报学校备案,学校上报到教育局,经教育局同意方可出行。
出行前师生要将出行时间、车次、目的地等信息如实上报学校,师生返回后,要第一时间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屯)报备,按照社区(村屯)要求做好隔离和核酸检测,并按照县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执行。如未按规定出行,隐瞒不报,导致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三)外出师生返校前注意事项。
因特殊原因需出行__市外的师生,要提前规划好返程时间,确保提前14天返回,返校工作或上课时要超过当地政府、社区要求的隔离期限,以免影响春季正常开学。凡因不及时返回,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参加工作和学习的一切后果自负。
(四)对教师家属及学生家长的防控要求
教师家属及学生家长自__市域外返回,教师和学生按以下要求落实。
1、在寒假期间,教师家属及学生家长从境外及国内高、中风险地区返回,要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和社区,并按社区要求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合格后,方可自行活动。禁止在隔离期间与教师本人或学生接触。
2、对于教师家属及学生家长从低风险地区返回,需要向学校和社区报告、扫码、测温,按当地乡镇政府、社区要求,不需要隔离情况下,方可自行活动。
(五)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度。
寒假期间,学生健康情况每日要按要求上报班主任,班主任上报政教处。教师健康情况通过学校工作群上报,由各包保领导负责统计。如有师生有外出__市外的,每日需将体温情况早、晚上报包保领导和班主任,以使学校随时掌握师生健康情况。
(六)严格校园出入管理。
寒假期间,一律严禁校外人员私自进入校园。任何人员需要进入校园,需经带班领导同意,并登记测温后,方可进入。
(七)严禁聚会,做好个人防护
在疫情防控期间,严禁参加人员比较密集的活动,严禁与__市域外人员接触。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戴好口罩,保持好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
三、工作要求
1、全体师生要本着顾全大局、服从大局的角度出发,认真落实好寒假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松懈,全力以赴做好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6.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各科室、社区、党小组要充分熟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以学习贯彻《指导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断进步预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化解措施得力、防控管理到位。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三结合
1、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与岗位职能职责相结合 对医院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等职权进行清算、规范,明确内部职权行使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要针对权利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题目易发的风险点,建立健全相干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
2、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与行风效能建设相结合 针对***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行风建设和行风政风民主评议,全面搜集廉政风险信息,制定有效措施,综合应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示、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
3、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与党务政务公然相结合 深进推动党务公然、政务公然,公然内部职权行使情况、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干部任用、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加至公然力度。要明确公然内容,如:公然医院工作职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行为准则、服务标准、服务承诺;收费根据、项目、标准。
(二)扩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覆盖面 要积极、有针对性的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管理措施,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覆盖各个方面,在我院构成自觉预防***的良好风气。
7.中国如何防控债务风险 篇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公布的数据,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 (详见表1) 。如这一趋势延续, 那必将给我国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数据, 从偿债年度来看, 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有17.17%、11.37%和9.28%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政府性债务偿债高峰期, 对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2013年12月13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我国政府第一次把债务风险防控列为全国下一年度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 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我国的政府性债务问题的重视。
(单位:亿元)
二、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来源与形成
我国的政府性债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需求与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之矛盾所造成的。国家要改善民生, 就要发展经济, 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完成基础性设施建设, 也要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进而改善投资环境, 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各级政府就会实施积极财政, 甚至举债完成投资, 且我国以GDP为政绩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催生了各级政府举债投资的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负债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行国债及各种政府债券在各国具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国债在我国还具有以下经济职能:一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二是弥补我国财政赤字;三是筹集建设资金、资源配置和稳定经济。国家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在财政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必然会借债建设基础设施, 改善工商业投资环境和国民生活环境,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这造成了我国大量政府性债务。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 对我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减轻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尽快帮助我国企业走出危机, 我国中央政府采取了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 稳定经济宏观运行和发展经济。于是, 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了四万亿元的积极财政刺激计划, 地方各级政府也筹借大量资金。这导致了我国各级政府、金融银行等机构负债率急速上升, 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上升。
长期以来, 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协调也是造成我国政府性债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加上政府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相对滞后, 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权”并没有随“事权”的增大而同步增加。而地方政府过多依赖土地财政, 在土地财政供应有限的情况下, 只得靠举债融资, 形成了我国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也随之不断积聚。如果这种债务风险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有可能酿成系统性风险, 危及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公共风险的化解者和承担者, 各级政府将会面临巨大风险, 美国底特律政府危机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我国政府性债务上升势头过快。有数据显示, 2007~2010年, 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年增长率高达31.63%, 远远超过我国同期GDP的年增长率。2010年年末, 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7万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 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增长了12.94%。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我国政府第一次把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控制和化解作为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 这是中央对我国政府性债务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也藉此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予以规范和化解, 着力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所蕴含的可能风险。正如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 要把化解和控制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以后全国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着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四、化解和防控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对策
债务风险化解和防控需要多策并举、加强防范。债务风险防控需要完善和加强政府举债制度、健全担保机制。债务风险防控需要建立政府性债务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 使各级政府自觉防范债务风险的恶化与扩散。
(一) 纠正GDP崇拜, 落实政府债务责任, 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GDP政绩化刺激了各级政府领导借债投资建设的冲动, 这是我国各级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快速高速增长的根源。不正确的政绩观导向加剧了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政府性债务的积累同我国GDP政绩导向有很大的关系。要化解各级政府债务风险, 就要改变各级政府的GDP政绩考核方式, 通过综合各种政绩考核来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落实政府经济责任, 防控债务风险。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着力防范债务风险, 要加强制度规范, 把政府性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严格规范各级政府举债程序。各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负责, 明确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责任, 把债务筹集与相关人员责任联系起来, 也要强化教育和考核, 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GDP政绩导向。
(二) 重新调整我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上的分配, 使各级政府事权、财权相匹配
要推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使各级政府在事权上有财权搭配。要推进我国政府投资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要允许地方政府开辟适当的、匹配的地方融资平台, 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财政税收制度和投资融资制度,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保障力度, 从制度根源上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三)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统一政府融资管理, 开放地方公债市场, 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化解和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加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各级政府对我国微观经济、社会微观事务的过多干预, 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强化利益主体的风险自我约束, 避免不良债务的形成。凡是政府投资范围内的项目, 都应组织专家进行投资与收益分析, 确保各个项目的融资、投资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 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对具有可见经济效益的收益性投资项目, 应坚持“谁借谁还”的融资投资原则, 用项目的收益偿还项目投资的债务。
总之, 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要把化解和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要把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应对措施结合起来。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必须加强制度规范, 严格各级政府的举债程序, 把政府性债务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要强化教育和考核, 从思想上纠正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 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和发展后劲。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化解和防控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 确保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摘要:在2013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我国第一次把债务风险防控列为下一年度全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债务风险防控就是要化解和控制政府性债务, 严格规范各级政府举债程序, 把政府性债务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要对本级政府的债务负责, 更要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GDP政绩导向。
关键词:政府性债务风险,形成原因,债务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8.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八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年工作规划》,扎实推进具有教育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保障我校教育改革健康有序进行,根据《湖北省教育系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鄂高工委[2009]47号)、《巴东县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巴办发[2010]5号)、《巴东县教育系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巴教发[2010]22号)等文件精神和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紧紧围绕我校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通过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重点部位、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排查,进一步构建与完善集教育、制度、监督为一体,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机制,确保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流程规范、防控措施得力、预警纠偏及时,保证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为我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实施对象
学校校委会成员,重点是掌控人、财、物及各类公共资源调配和使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三、实施步骤
(一)查找风险点。学校要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自查自找、群众评议、征求学校内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分单位、处室、岗位等三个层次对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进行排查。重点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查找风险点,经过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1、思想道德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贪图享受、漠视群众、以权谋私、形式主义、脱离实际、我行我素等。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职工要结合实际,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形式,查找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能力、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的重点是管人、财、物和具有审批审核等人员,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和规定,独断专行;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制度要求,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等。采取单位、部门集体讨论和岗位具体工作人员自身查找相结合,细化、分析岗位职责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业务流程风险。是指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各单位要认真分析业务流程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制度机制风险。制度机制风险主要表现形式为:忽视制度建设,造成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的形势需要和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及时完善各项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由于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等因素,造成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执行或落实不到位,导致出现损失和工作疏漏等。学校要通过职代会等形式认真分析制度机制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5、外部环境风险。是指因行政管理对象在业务往来中对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导致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
(二)实行风险分级防控。一是实施风险分级。对查找出的风险点,根据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设臵风险等级。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一级)、一般风险(二级)、低风险(三级)三个风险等级。高风险是指发生可能性大,后果严重(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或造成重大损失、重大不良影响)的风险;一般风险是指发生可能性较大,后果较严重(可能承担党纪、政纪责任或造成较大损失、不良影响)的,以及后果严重但发生可能性较低的风险;低风险是指发生可能性较小、后果较轻微的风险。二是落实分级防范,分解防控责任。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防控力度要有所侧重。原则上要求高风险的防控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分管领导具体落实;一般风险防控要分管领导亲自参与,中层干部具体落实;低风险的防控由中层干部参与,经办人和责任人具体落实。
(三)制定防控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前期防控措施、中期控制措施、后期处臵措施。
1、在防范思想道德风险方面: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开展党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警示教育,促进党员、干部、职工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工作氛围。
2、在防范岗位职责风险方面: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及考核方法、标准,做到权责明确,特别是明确不履行职责将要承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3、在防范业务流程风险方面:对各个岗位要绘制详细的业务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对工作流程不规范的进行流程优化和调整。
4、在防范制度机制风险方面: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制度,堵住制度和监控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采取多种形式抓好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学习,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
5、在防范外部环境风险方面: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对权力过于集中的,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臵,达到权力运行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制衡;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主动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加强电子监察,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许可项目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四)构建预警机制。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教育单位、各级各类学校要对收集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处臵措施。
1、建立预警处臵告知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谈心疏导、批评教育、信访约谈、发函询问、诫勉谈话、发送纪检监察建议书、责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发问廉问责书、限期整改等方式进行预警处臵告知;对新发现的腐败风险,责成有关处室和个人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可直接对有关地方、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预警处臵告知。
2、建立预警处臵回告制度。单位和个人接到预警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对腐败风险成因进行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在三十日内回告实施预警处臵的纪检监察机关。
3、建立预警处臵督查制度。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及时督导。高风险单位和岗位的腐败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年至少抽查一次。
4、建立预警处臵通报制度。对实施预警处臵的重要个案和综合情况,要及时编写预警信息参阅,向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四、检查考核
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年度考核工作。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防控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考核标准
1、领导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重视,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制度机制健全,责任分工明确。相关制度措施切合自身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本单位廉政风险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臵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没有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群众满意度高。
3、认真自查自纠,自查报告客观真实,查找问题准确,结果运用有效,相关档案齐全。
4、注重总结和研究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不断修正廉政风险内容,完善措施,改进工作。
(二)考核办法
学校要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本单位腐败风险防范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年终总结上报县教育局。
(三)修正完善
根据考核结果,认真总结腐败风险防范管理阶段工作经验,结合形势发展、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的新要求,探索积极预防腐败工作的方法,不断识别新的腐败风险点,研究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腐败风险防范管理的动态监控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对本单位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负责。学校成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我校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深入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宣传活动,广泛发动群众支持和参与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形成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的浓厚社会氛围。坚持典型引路,注重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学习、深化教育。结合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培训,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廉政准则》、《湖北省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暂行办法》、《湖北省教育系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巴东县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讲话及相关文件等,在党员干部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以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上廉政党课、廉政知识竞赛、节日亲情助廉、廉政格言警句征集、“三知三心”(知恩知足知责、净心安心用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对象学习要做到“四有”,即有学习资料、有学习记录、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文章。不断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形成学习教育的完整序列。
4、加强廉政信息的收集和处臵,注重工作实效。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担任廉政风险信息员,及时收集廉政风险信息;通过领导班子述职述廉等活动,加强工作联系和信息交流等方式,开展廉政风险信息日常收集工作。要把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作为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的重点,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根据廉政风险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处臵措施,及时化解廉政风险。
9.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廉政风险排查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风险明确、措施有力、预警及时、处置得当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具有我中心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我中心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认真分析查找监理工作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树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意识;在清权确权的基础上,全面排查廉政风险,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和监管机制;增强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意识,降低廉政风险,科学评估风险等级,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风险,为干部职工廉洁从政、预防腐败构建“防护网”。
(二)突出重点。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融入业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三)积极探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和改革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探索创新有利于降低廉政风险,加强从源头预防腐败的改革举措。
(四)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四、主要内容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范围包括全中心干部职工。重点是具有行政审批、管理权以及对人、财、物等有处置权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从领导岗位、中层岗位、一般岗位等三个层面,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三个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对查找出的岗位廉政风险点,按照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进行科学化、系统化防控管理。
五、方法步骤
(一)查找廉政风险
依照岗位职责,分析查找廉政风险,填写相应《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责任制台帐分解表》,综合运用“自己找、群众议、领导点、组织审”等方式, 由上而下地认真排查各个层级、各个岗位、各项业务权力运行的风险点。
组织全员参加,按照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对思想道德、岗位职责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进行自查。掌管人财物项目管理等重要权力的岗位,须重点排查;各部室对自身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查找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监督制约等方面的廉政风险。对权力运行中的重要部门和关键环节,须重点排查;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廉政风险。要重点对易发问题和诱发腐败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进行排查。
(二)评定风险等级
在查找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估廉政风险,并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审定。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重点突出对高等级的风险防控。
高级风险,包括涉及“三重一大”重要事项,权力较大、有自由裁量权的岗位,以及本单位潜在的共性问题,一旦发生将产生严重影响的风险。
中级风险,包括在业务流程中掌握一定权力,不直接拥
有人财物支配权,但可借助工作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的岗位,一旦发生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的风险。
低级风险,包括不涉及人财物等权力,工作内容较公开透明的岗位,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程度较低,在内部通过一定手段很快能化解的风险。
高级风险,由党委或党组重点监控;中级风险,由单位分管领导监控;低级风险,由部门领导监控。
(三)制定防控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点,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办法和防控措施。针对岗位职责风险,要依据岗位职责和相关法规制度,由所在部室或党组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控措施。针对单位风险,要围绕决策、执行过程、监督检查和考核等关键环节,由党政领导班子制定防控措施。通过采取化解风险的办法和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逐步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
(四)建立预警机制
针对廉政风险发生的不同阶段,有计划的采取处置措
施,进行有效防控。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党员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批评教育、信访约谈等方式进行防控处置;对部门,采取对部门负责人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防控处置。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和新出现的风险点,实施超前处置,及时纠正编差,化解廉政风险,形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良性循环。
六、工作要求
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明确责任,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并督促落实。班子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认真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结合单位实际,细化措施,严密组织,确保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项措施都扎实推进,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对因查找风险点走过场、制度措施不到位,导致腐败问题发生,或发现有隐瞒、规避廉政风险点的,要按照责任追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10.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 篇十
一、农行云南分行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 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 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 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 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取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所以, 风险和利润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可分割, 同为一体。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特点, 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有效结合起来, 在硬币的两面寻找到有效的平衡, 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农行云南分行当前面临的风险, 最主要是四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一) 信用风险
一是贷款管理不到位形成风险。2008年, 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 农行云南分行积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仅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就累计新增贷款624亿元, 占现有贷款总额的40%, 贷款规模和业务量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 但从德勤审计和各种内外部检查的情况看, 部分贷款办理不规范、管理粗放、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贷款展 (约) 期风险。到期的展期贷款不断增加, 这部分展期贷款属于贷款时贷款期限约定违背了借款人投入产出周期, 高估或低估借款人还款能力, 还款时点安排不符合借款人收入规律。三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平台贷款中, 固定资产贷款占比高, 中长期贷款占比大, 偿还周期长, 相当比例采取整借整还方式, 还款时点相对集中, 风险集中并滞后显现。此外, 借款人未来可用于还款的现金流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 主要表现在:抵押贷款中, 抵押品大部分为土地抵押, 未来抵押品变现价值受土地价格波动影响极大;质押贷款中, 主要质押物为公路收费权或景区门票收费权, 这部分收费权的未来收益测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回收。随着货币政策从紧趋势的加剧及信贷规模控制, 客户违约概率将进一步上升。四是房地产贷款潜在风险。今年以来, 随着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实施, 昆明房地产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 房地产市场交易量的下降, 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高度紧张,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特别是负债高的客户资金压力将更大。7月12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要求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 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 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 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可以预计, 为巩固和深化宏观调控成果, 防止楼市反弹, 下一阶段房地产调控力度会不断加大, 成交量会持续萎缩, 开发商资金链条将进一步趋紧, 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加。五是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截至2011年6月末, 全省农行农户小额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 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上升0.69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成因看, 主要表现为:受2010年特大干旱影响, 导致部分农户还款能力大幅下降, 贷款在到期时, 部分农户无足够可支配资金用于还款;由于信贷规模趋紧, 部分农户担心到期还款后无法再次获得贷款, 因而一直拖延还款时间;借款期限与农户生产经营周期不配套, 部分农户贷款已到期, 但由于生产的农产品还未到收获期, 农户无足够资金归还贷款;客户经理不足, 贷后管理和到期催收效果有限。
(二) 市场风险
一是利率风险。近年来, 人民银行多次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但流动性过剩状态尚未改变。国家货币政策转向, 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使得信贷需求增加与信贷资金趋紧矛盾凸显。随着物价水平持续走高, 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剧, 加息预期进一步增强, 利率风险不容忽视。二是贷款定价能力和水平仍不适应新形势业务经营和风险覆盖需要, 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流动性风险
当前贷款长期化、存贷款期限结构错配现象仍然突出, 加大流动性风险管控压力。截至今年6月末, 农行云南分行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32%, 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68%;活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70%, 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30%。中长期贷款余额是定期存款余额的1.5倍, 中长期贷款占比过大, 贷款长期化趋势加剧。
(四) 操作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类贷款贷后管理不尽职等操作风险可能引发信贷资金风险和外部监管风险。由于该类贷款金额较小、借款人涉及面广, 客观上造成贷后管理难度较大, 贷款资金使用监管困难。贷款实际用途与合同约定用途不相符、到逾期贷款催收不及时、住房贷款涉及已交房多年仍未办理房产抵押手续等问题, 可能产生信贷资金风险和外部监管风险。二是农户小额贷款和惠农卡业务操作风险屡次显露。农户小额贷款和惠农卡业务由于点多面广, 管理人员较少等因素, 多次检查中均不同程度地发现了一些违规问题, 主要是在客户准入、开卡、激活、惠农卡领取、资金使用监管方面的违规。同时, 大量惠农卡贷款三年授信期即将到期, 贷款面临一定的潜在违约风险, 风险防控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网上银行、POS商户管理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猛, 监管难度加大, 风险难以合理评估。一方面, 电子银行业务交易快捷、隐蔽, 套现、洗钱等潜在风险逐步显现。另一方面, 由于电子银行业务直接由网银方直接发起, 银行内部的纸质凭证资料完全不留痕, 在各项监管检查中已经很难评估合理性、合法性和风险程度, 其业务的资金走向监控困难。四是安防设施不达标, 安保制度执行不到位,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营业网点监控设备、防尾随联动门等安防设施不达标, 存在监控面不能有效覆盖等问题;报警设备配备不足, 且未与公安110联网;在守库、押运、营业期间安保等方面未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五是柜面操作仍是发现问题最多的环节, 操作风险突出。会计柜台操作在开销户、冲抹账、挂失处理等业务环节出现较多违规现象, 潜在风险突出, 同时少数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差, 存在利用信用卡套现, 中间业务收入、收贷资金通过员工账户过渡等问题, 容易引发资金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农行云南分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过去和现有的各种信息使风险的潜在损失最小化。农行云南分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总、分行相关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总体目标, 继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夯实管理基础, 提升管控能力, 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和报告, 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实现由单一风险控制向全面风险管理的转变。
(一) 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省分行成立了由行长任主任委员、分管副行长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其他行领导任副主任委员、相关部室为成员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在风险管理部, 负责全行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日常协调及工作指导。各二级分行也相应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 调整充实风险管理队伍, 为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员保证。
(二) 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培育“违规就是风险, 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因素, 它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观念和行为模式, 渗透于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全行上下以企业文化建设和核心理念深植为契机, 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强对风险文化和风险管理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的宣传, 强化员工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 形成全程、全员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风险管理的良好局面。二是狠抓制度建设。省分行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风险水平评价实施细则》等风险管理制度。三是建立风险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行、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 充分发挥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辖内风险集中管控中的职能作用。横向重点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部门联动, 切实构建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纵向重点探索风险派驻改革, 下沉风险管理重心, 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四是推进风险主管和风险合规经理派驻工作, 规范岗位设置与日常管理。重点将解决编制设置、绩效考核、岗位等级和权利保障等突出问题, 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派驻风险合规经理履职到位。截至6月末, 全行派驻风险主管4人, 派驻风险合规经理115人。
(三) 做好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有效管控贷款风险
一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加强重点领域贷款风险管控。着重加强对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行业和领域的信用风险管理, 从严掌握风险分类与拨备计提标准, 切实增强抵御结构性、周期性风险的能力。做好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监测、报告, 督导有关部门和二级分行落实风险处置措施, 及时化解风险。二是组织开展新发放不良贷款风险排查工作, 对因违规操作或履职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予以追究责任。同时, 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力度, 切实化解新发放贷款风险。三是稳步推进行业限额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 结合我行行业信贷资产状况, 加强行业限额管控, 推动限额管理与信贷准入、授权管理、潜在风险客户退出、风险定价等信贷政策有效对接, 在控制风险总量的基础上实现结构优化。四是加强减值测试管理。建立和完善审慎经营的机制, 在严格进行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 做好减值测试与拨备计提工作, 确保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达到监管标准。
(四) 深化市场风险管理工作, 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
一是妥善应对汇率波动和利率市场化趋势。面对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趋势及挑战, 统筹运用多种管控手段和工具切实加强定价管理。二是建立汇率风险计量体系, 持续优化外汇资产负债结构。鼓励期限较短、综合收益较高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 从严控制一般外汇贷款发放, 严格控制交易性汇率风险敞口。三是完善资金交易投资与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流程, 扩大限额体系的覆盖范围, 逐步实现从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自营代理与理财业务等多个维度设置市场风险限额指标。
(五)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
一是根据总行、银监会和巴塞尔Ш流动性监管的有关要求, 逐步运用流动性覆盖率 (LCR) 、净稳定资金比率 (NSFR) 等新指标来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强化流动性应急处理能力, 确保满足紧缩政策背景下的流动性管理要求。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措施, 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短期贷款投放比率和贷款周转率, 回补流动性。三是加强资金的集中度管理和资金划拨途径归口管理, 提高流动性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各行头寸资金的调拨效率。
(六) 深入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工作, 落实监控和评估有关要求
一是持续监控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状况。继续完善柜面、金库、信贷、“三农”业务等重点领域关键风险点, 优化监控频率, 提高风险点的针对性、风险敏感度和可操作性, 并将关键风险指标监测结果纳入到对分支行的风险水平评价中。二是抓好银行卡及电子渠道、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后续隐患整改工作, 对有问题的ATM、POS和转账电话进行改造、更换和淘汰, 强化渠道管理, 加强对关键业务领域制度执行和员工尽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快灾备基础资源建设和应急演练工作, 抓好机房、网络、系统风险隐患整改。四是开展清算中心和后台运营中心风险评估。通过系统性评估清算体制变革、系统更替、作业模式改变、业务量增加等内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风险隐患, 排查目前清算体系政策制度、业务处理、系统、人员、监督管理、风险处置与应急、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七) 强化“三农”风险管理, 确保县域“蓝海”市场风险可控
一是继续抓好“三农”信贷产品停复牌管理的落实, 按月对农户小额贷款等零售“三农”信贷产品进行风险监测和提示, 促使县支行不断改进经营管理,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二是加强对重点县支行的风险管控, 做好重点县支行信用风险监控, 扩大监测范围, 丰富监测内容。督促业务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县支行在加快“三农”业务发展的同时, 将风险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做到收益与风险相匹配。三是开展“三农”业务风险案例分析。组织派驻县支行风险合规经理, 以案例的形式对服务“三农”试点以来县域和“三农”业务领域出现的典型风险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和剖析, 深入挖掘风险成因, 全面分析县支行和“三农”业务领域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措施。
(八) 做好风险监测报告和考核评价, 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手段
【校园风险防控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防范金融风险防控方案06-28
风险防控实施细则07-20
乡镇廉洁风险防控方案11-26
校园安全风险防范措施07-27
校园安全风险评估12-06
年度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06-28
涉农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11-14
质量部廉洁风险防控实施方案09-03
贷款风险防控07-16
监狱廉政风险防控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