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精选11篇)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一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会比较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3.能比较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知识重点: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而两个负数在数轴上表示,左边的数与原点的距离较大,也就是绝对值较大.那么,怎样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 讨论,得出结论:
我们发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这样,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只要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就可以了。探索实践;例如,比较两个负数23和-的大小:
34①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339= 4412-228 3312② 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因为
981212
所以
3243
③ 得出结论:
3243
归纳
联系到2.2节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法则:(1)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第1页(共3页)(2)两个正数,应用已有的方法比较;(3)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例1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与-0.01;--2与0 -0.3与-13 191与10 解(1)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因为|-1|=1,|-0.01|=0.01,且 1>0.01,所以-1<-0.01.(2)化简-|-2|=-2,因为负数小于0,所以-|-2| < 0.(3)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11330.3因为|-0.3|=0.3,且 0.3 < 0.3,0.31所以3
(4)分别化简两数,得
1199,110110,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
19110
练习
第2页(共3页)1.用“<”号或“>”填 空:
(1)因为53533 5,所以3 5;
(2)因为 |-10| |-100| ;所以-10-100.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3414与5
5(2)8与-0.618 4.回答下列问题:
(1)大于-4的负整数有几个?(2)小于4的正整数有几个?(3)大于-4且小于4的整数有几个?习题2.5 1.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57(1)6与8;(2)-9.1与-9.099;(3)-8与 |-8| ;(4)-|-3.2|与-(+3.2).222.将有理数0,-3.14,7,2.7,-4,0.14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3.写出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小的正数?有没有最大的负数?为什么?(2)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把它写出来.第3页(共3页)
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二
关键词:生字教学,学科整合,主题拓展
北师大版新教材 (第四版) 的编写使广大一线教师在解读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改进例题习题上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 那就是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 特别是一年级教材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生字的出现给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本文在对一年级数学教材识字量进行梳理统计的基础上, 结合调查、实践, 不仅将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而且将一上数学教材所需识字量与一上语文教材中必须会读会写的识字量进行了对比, 在数学教材使用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 结合语数学科整合及开展拓展性识字学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一、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上册的识字要求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中共出现了约642 个汉字。这642 个字中有一部分是常见的, 在教材中经常出现;有一部分是不常见的, 有的仅仅出现了一两次。但是不管出现的次数多少, 学生都要认识它、理解它的意思, 进而才能正确理解数学情境。
然而, 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字和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汉字并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之后出现的, 而是在数学教材上直接就默认学生已“认其形、知其意”的。因此一上数学教材、数学作业本所需的识字量是巨大的!
二、一上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识字要求对比
表1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 (第四版) 和浙江省使用的配套作业本中出现的所有文字。
其中第一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第二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第三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在数学教材及作业本中出现的生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 个, 会写的字只有100 个左右。据统计, 按语文教材要求这400 个字是在一学期中让学生逐步认识的, 而且400 个字的覆盖率达到小学生阅读材料的50%以上。这400 个字的教学连语文老师也都反映任务艰巨。
三、学生学前识字储备调查
我们调查了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识字储备情况 (龙游县西门小学的生源状况是龙游县最好的, 在整个衢州市来讲生源状况也是名列前茅的) 。
具体方法是:在开学初就以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 个字为内容, 对入学学生进行了一次识字量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前就读于龙游县生源较好、识字教学抓得较好的幼儿园。测试结果显示, 即使是幼儿园识字教学抓得较紧的学生对于一上数学教材的大量生字也“望而生畏”。
两个班共95 名学生的测试结果统计如下:
测试结果分析一 (见图1) :识字量在100字以下的约14人, 100~400字的约49人, 400~600字的约20人, 600字以上的约12人, 分别占受测总人数的14.74%、51.58%、21.05%、12.63%。测试显示识字量在600以上, 也就是只有12.63%的学生基本能够自主理解题意要求。
测试结果分析二 (见图2) :一上数学教材及数学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个字中, 第一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79.45%, 第二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57.44%, 第三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数学教材中出现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39.90%。第一部分字, 学生经常见到基本能够认识, 但是第二部分字和第三部分字的识字情况就非常不足, 尤其是第三部分字仅为39.90%的识字率。
从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年级新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所具备的识字量严重滞后于数学新教材教学时所需的识字量。而且经过实际教学我们也发现“识字量偏少”成为一年级新生学习数学的重大障碍!
四、方法与措施
由于一上数学教材生字繁多, 学生识字量有限, 因此使得一部分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困难。而对于那些本身思维和学习能力稍欠缺的学生来说, 繁多的生字, 使他们学习数学就如同“读天书”一般!长此以往, 会使得一年级学生害怕数学, 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 在使用现有教材的情况下, 如何解决一年级新生的识字量短缺问题就成为了一年级教师迫在眉睫的重任!
(一) 有效改编, 进行绘本教学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虽然已经在情境图的运用、情境串的处理上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与运用, 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识字不多, 教材中大量的文字常常会妨碍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而直观形象的绘本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计算法则等知识, 绘本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具体在教材的改编、绘本的创作上数学教师可与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等合作, 创作画面鲜艳、生动有趣而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且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场景, 借助教材以卡通画、简笔画等形式展现。绘本应当以多幅连续图的形式展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并紧密结合数学问题的展开与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
(二) 开发活动, 进行数学探索
创设符合儿童认知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数学活动能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现代数学教育也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
一年级学生生性好玩、好动、好奇,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变成情境中的主角, 来玩数学教材中的内容, 也可以根据绘本进行情景剧教学。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 去和同桌展开讨论、进行辨析, 和同学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 并且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 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活动内容中一步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多方整合, 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
以北师大版数学一上新教材第一单元为例, 数学教材中如此多的生字要在一个单元内过关, 仅靠数学教师一人担当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 必须先取得家长及语文教师的支持。表2 中加粗字为语数相同教学进度中要求的字, 大量的黑色字显示的是一上数学新教材第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字, 而这些字都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 (有的即使在语文书上碰到过, 其义在数学书上有时又有不同) , 而是要凭学生自己的学前识字储备来解决。
因此家校合作、语数合作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1.同一主题下的家校合作, 家长帮助学生识字
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不了解学校教育, 不了解数学教学内容, 我们要让家长们做一些“了解”。
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识字量测试并反馈给家长。测试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和作业本中的字、词。家长根据测试结果不仅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识字量, 也了解了同龄孩子之间识字量的差距, 了解了孩子学习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这样的“了解”能够让家长在思想上对孩子识字量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在行动上给予老师和孩子积极的辅助。
开学之后我们根据数学教学进度给家长制订了一个识字辅导教学计划。在每一课时或者每一单元学习之前, 让家长把本次学习中将会出现的新字词给孩子做一些辅导, 辅导方法让家长自定, 可以是游戏式的, 也可以是强化式的。
2.同一主题下的语数合作, 语文活动识字
认识新同学———姓名中的字: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 学生姓名中的汉字是识字教学中可利用的巨大资源。
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赶紧认识同学名字。在学校里好朋友之间互认, 和同桌互认, 小组内互认。每天分发作业本也进行了小小改革, 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发作业本, 认识或巩固同学姓名中的汉字。
熟悉校园———生活周边的字:校园中的识字教育。在我们的校园中到处都是标语、牌匾, 教室、办公室、展牌、宣传栏, 等等, 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游校园, 让他们把看到的认识的字大声念出来, 同时也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新的字, 很快, 学生认识了很多校园里的字。
班级活动加强识字教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 经常开展班级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班级活动, 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识字教学, 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增强他们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 进而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因地制宜, 包班教学
在农村自然小班化的情况下,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完小和教学点, 由于家长的辅导不能到位, 教师数量又有限, 虽然一年级学生人数少, 但一年级识字教学也不可能取得别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数学教师包班教学, 利用已经梳理出的单元生字词, 合理安排数学、语文教学进度, 合理编排生字词在语文、数学课中的出现时间、频率,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识字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裴云姣.北师大版 (2012版) 一年级教材使用说明 (一) [J].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 2012 (10) :13~15.
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4)(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人数共102名,从小学毕业成绩看,及格人数近50名,优秀人数7名,80分数段有17名,整体而言,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基础不是太差,只要多下工夫,还是很有希望,再者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他们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基于上述诸多因素,我设想采取如下措施:
二、具体措施
1、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小学就没学好数学,初中也就难学,主观上给自己戴上枷锁,对这样的学生,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包袱,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
2、采取注重尖子生带领中间,对学困生采取兵教兵之术,并通过数学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在学有理数计算阶段,为提高计算能力,搞一次数学计算大赛。
4、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若时间允许,每章之后,总结测验,及时查缺补漏。
5、,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6、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三、奋斗目标
1、努力提高数学整体成绩(及格率),并争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优秀学生人数,特别是80分数段的学生,要极力争取。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2我们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现根据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基于学习任务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面向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树立本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组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工作要点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备课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深化数学教学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4、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
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继续开展教科研活动,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提高教科研能力。
2、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做到“有效教学”。
探索适合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把“基于学习任务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备课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功能。
由备课组长负责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同事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
4、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完成各单元的练习卷,检测卷,由专人负责,他人审核,严把质量关。在平时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查和整改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3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及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的实际,力求复习做到科学有效,特此对剩余三周时间作以下复习安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本期的基本知识,基础题型,再次强化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双基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1、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及综合运用。
2、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知识。
3、第三章:三角形的基本证明题。
4、第四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5、第五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6、第六章:概率初步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先分单元复习,再综合测试两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试卷,第二天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辅导课中查漏补缺,个别辅导。
3、综合测试: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第16周分单元复习第一、二、三章,第17周分单元复习第四、五、六章。
第二阶段:第18周综合测试
五、复习过程和措施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
2、重视双基训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题后出现的大量问题进行讲解。
3、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往年的统考试卷,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想,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
2.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4.北师大版3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5.北师大版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6.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7.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8.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4.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四
在新的学年里,我担任七年级(8)班数学课,(8)班共有63名学生,从小学毕业成绩看,有缺腿现象,通过一周的观察,并结合学生在小学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牢固,对学习漠不关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数学思维,结合班级人多现状,学科特点,根据本学期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我的设想即采取的措施如下。
措施
1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小学就没学好数学,初中也就难学,主观上给自己戴上枷锁,对这样的学生,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包袱,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
2 采取注重尖子生带领中间,对学困生采取兵教兵之术,以往老师的精力主要对准学困生,浪费精力效果不明显,结果是尖子不尖,学困生很难脱困,不如把精力对准有潜力的学生。
3 在学有理数计算阶段,为提高计算能力,搞一次数学计算大赛。
4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若时间允许,每章之后,总结测验,及时查缺补漏。
5 多向他人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材分析
(一)、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及其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数据、可能性。
在数与代数领域中,通过数系的拓展形成“有理数”的概念。由于负数的引入,自然地将有理数的“运算”及“运算律”提升为关注和学习的对象。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重要特征,方程是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为后面无理数的发现及实数系统的建立埋下伏笔。
( 二)、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关于有理数的运算,强调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对运算律的认识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由于繁难的数字运算可以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运算技能的培养主要放在对运算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上。鼓励算法多样化,因为不同的算法可能来自不同的理解或思维习惯,通过交流资源共享。
代数是表示、交流和问题解决的工具,符号是其核心。通过《字母表示数》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代替具体的数字使问题得到一般性的解决。进一步领会便于形式运算(如合并同类项)和对规律的探索与发现,对于方程的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
5.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1.让学生经历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获得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2.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会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学习重点】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是绝对值?
答: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正数、负数、0的绝对值分别是什么?
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14~P1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如何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正数与负数比较谁大?0与负数比较哪个大?
答: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
学习笔记: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典例: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a、b、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A.a>b>cB.a>c>b
C.b>c>a D.c>b>a
仿例1: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a、-1的大小关系是( C )
A.-aC.a<-1<-a D.a<-a<-1
仿例2: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各数.
-1.5,-0.5,-3.5,-5.
解: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
从数轴上可看出:-5<-3.5<-1.5<-0.5.
知识模块二 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1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两个负数怎样比较大小?
答:可在数轴上比较,也可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
典例:比较大小:
(1)-2.1<1;(2)-3.2>-4.3;
(3)-12<13; (4)-14<0.
仿例1:比较-12、-13、14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A )
A.-12<-13<14 B.-12<14<-13
C.14<-13<-12 D.-13<-12<14
仿例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3)与|-2|;
解:∵-(-3)=3,|-2|=2,
∴-(-3)>|-2|; (2)-(-6)与|-6|.
解:∵-(-6)=6,|-6|=6,
∴-(-6)=|-6|.
变例:整数x满足|x|<3,则x=-2、-1、0、1、2,负整数x满足3<|x|≤6,则x=-4、-5、-6.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知识模块二 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6.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六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同底数幂的除法 4.整式的乘法 5.平方差公式 6.完全平方公式 7.整流器式的除法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性质 4.用尺规作角
第三章
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用尺规作三角形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简单轴对称图形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
7.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七
王晓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感谢为我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完全平方公式。
以下我就四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第一方面教材分析,第二方面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第三方面教学设计,第四方面说课小结。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代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单项式乘法、多项式乘法及平方差公式基础上的拓展,而且公式的推导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对公式的学习来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且在以后学习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勾股定理及图形面积计算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内容共安排两个课时,这次说课是其中第一个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经历完全平方公式的探求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优势,熟悉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求简意识、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完全平方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本质,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判别要计算的代数式是哪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一)学生学情的分析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化能力有限,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推导过程、结构特点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突出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形式,并用语言表述其结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化能力。
(二)、教法学法的选择
1、说教法:由本节课实际,我采用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和交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遵循知识产生过程,从特殊→一般→特殊,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并采用小组讨论,大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2、说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自己归纳出运算法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材处理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将以“扩建后的正方形广场面积是多少?”这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关于两数和的平方公式通过实例、推导、验证几个步骤完成。关于两数差的平方公式,将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的思路,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理解,然后再归纳方法,再通过分层次练习,加以巩固。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在复习整式乘法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 b 米。形成四块 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广场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出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我选择用填空形式引导:
⑴ 四块面积分别为:、、、;
⑵ 两种形式表示广场的总面积:
① 整体看:边长为 的大正方形,S= ;
②部分看:四块面积的和,S=。
在学生探究出(ab)2a22abb2的基础上,提问:你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理由吗?
222(ab)a2abb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出并说出每一步运算的道理。让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在从代数角度推导公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提问:如果将该正方形田地的边长缩减b米,则其边长又为多少?面积呢?
要求: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图:用手头的彩色纸,在原有的正方形广场上,拼出现在的广场,探究其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其内在联系,体会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
222在学生探究出(ab)a2abb的基础上,提问:你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理由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鼓励算法
22多样化,尤其是对(ab)[a(b)]这种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应给予肯定。
3、观察特征、深入探究
222222(ab)a2abb(ab)a2abb在学生自主探究出和这两个公式,并明白其几何解释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问题:① 这两个公式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②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两个公式吗?
顺口溜强化记忆: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中间放,合是加差是减。
设计意图: 教材对这两个公式的语言叙述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为此结合两个公式的特征,可用顺口溜强化记忆。
4、范例解析,深化新知(1)、探求规律,注重双基
例1:给出一组简单的习题,对照公式,模仿练习。(口答)(1)(a5)2(2)(y7)2(3)(3x)2(4)(2y)2(5)(x2y)2(6)(10ab)2
x(7)(3y)2(8)(2x3y)2
2让学生通过口答明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确定首尾,分别平方;
(2)确定中间系数与符号,得到结论。
练习1: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法则的理解,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以下练习:
①(2x3y)2 ②(2x3y)2 ④(3)2 ⑥(13x)(3x1)
t3六个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
考虑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练习2: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何改正?
①(ab)2a2b2 ②(ab)2a2b2(a2b)2a22ab2b2 设计意图: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作及时的预防。(3)、发散练习,勇于创新 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992(2)100.12(3)10
22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可让同桌相互出题,比一比,再次体会公式的妙用,实现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性认识。
设计意图:基本的数学运算是数学知识最直接的应用,也是学生体会公式“优势”的最佳实例。上题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也获得了升华。
4、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本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乘法的两个公式: 我们在运用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是任意代数式;公式的结果有三项,不要漏项和写错符号
5、作业布置延伸新知
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层要求。必做题是基础训练题,全体同学必须完成;选做题是提高训练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说课小结
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
8.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population),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individual),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sample size).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教师指导、评论.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就以下统计的数据,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适?
(1)你班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4)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师: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在解决问题(1)的过程中,不但要同学们动手调查,并且对全班所有学生都要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数据的收集需要全面调查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生:如人口普查、本班同学的出生年月、某班学生50米跑成绩等.师:很好!下列问题也适合采用普查方式来收集数据吗?(1)了解某批次炮弹的杀伤半径;(2)某一天全国牛肉的平均价格;(3)一批罐头产品的质量检查;(4)对某条河的河水的污染情况的调查.学生讨论、分析,并举手回答.师: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到客观条件(如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二、例题讲解
【例】(1)电视台准备在某市调查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需要对所有看电视的人进行全面调查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
(2)对本年级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节目调查的结果,能代表学校全体同学的意见吗?如果不适用,应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解:(1)电视台不可能对每个看电视的人进行全面调查.对这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不能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因为调查对象只有中学生,缺乏代表性;
(2)对本年级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节目的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学校全体同学的意见,因为不同年级的同学,在年龄、学习任务轻重、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差异.改进方法可以是:在上学或放学时段,在学校门口任意选择经过的同学进行询问,或先任意选定几个学号,然后按选定的学号抽取同学询问.师:总体、个体、样本都是指统计的数据,而不是调查的对象,不能混淆,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的个体数目,无单位.师: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某学校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2.为了解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节进行试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四、课堂小结
9.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九
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名诗、名作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课堂上的朗诵、讨论等活动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历代文
学名篇和课本中提到的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理性认识。
2、整理文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并制作简单的表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吟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古 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2、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唐宋以来,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样式丰富多彩,风格题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及代表作,词人苏轼、辛弃疾及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
难点:如何使文学作品的讲述和学习体现历史课的特点。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出:《早发白帝城》、《赤壁怀古》、《窦娥冤》、《西游记》 等图片。
提问:以上作品的题材、作者及生活的历史时期?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以上四部作品分属于不同的文学样式,分别是诗歌、词、杂剧、小说,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了当时文学的主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艺术”(板书课题)
唐诗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2、请阅读过这四部长篇小说或连环画的学生讲述这四部小说 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情节或片断,并尝试概括其思想性、艺术性。
3、教师对四部小说进行总结分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善于表现大量历史
事件,写人物各具性格,提醒学生注意历史事实与小说演义的区别。《水浒传》应明确此书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它揭示了当“官
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挖掘了产生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
《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通过神魔斗争的故事,曲折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红楼梦》代表了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贾宝玉、林
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具体解剖了封建社会后期衰败的过程及原因,向人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小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高
峰,我国古代文学领域、名家名作灿如星斗,值得我们吟咏诵读,从中获得生动的史实材料,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课堂练习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
峰,词兴起于 代,至两宋达繁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元代文艺以 最为光彩夺目,其中 最负盛名,他的代表作是《 》,明清时期,十分兴盛。
2、材料分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宋代哪一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位女词人的作品,以宋室南迁为界线,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 想感情,造成宋室南迁的是哪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诗中涉及了中国历史上哪一场重要战争?
3、动脑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教学后记
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十
中考网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个数的和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B)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人数中至少有一个正数;(C)两个数的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D)0减去任何数,仍得这个数.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有理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B)两个负数相加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减;(C)两个相反数相减,差为0;(D)两个负数相加,和一定为负数.3.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A)都是负数;(B)至少有一个负数;(C)有一个是0;(D)绝对值不相等.4.7和6的差为()(A)13;(B)1;(C)1;(D)13.二、填空题
5.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_______ 6.计算:
(1)3.52.5__________;
(2)1451.2__________;
(3)450.2_________;
(4)4.59.5__________.7.用“<”号或“>”号填空:
(1)若m0,n0,则mn________0;(2)若m0,n0,则mn________0;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0;(3)若m0,n0,且mn,则mn________(4)若m0,n0,且mn,则mn________0.8.从3.5中减去31与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249.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5的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
10.计算
(1)(6)(8)(6)(7);(2)
1121212(3)0242;(4)14.535.25533332111 1;3423
11.已知a是7的相反数,b比a的相反数大3,b比a大多少?
12.若2x40,62y0,求下列各式的值:(1)xy;(2)xy.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答案
一、1.D 2.D 3.B 4.A
二、5.0 6.(1)6(2)3(3)(4)5
57.(1)>(2)<(3)>(4)< 8.3.75 9.7
3111
三、10(1)13(2).2(3)4(4)5
11 解:a7,b10,∴ba10717 12 解:2x40,62y0,得x2,y3(1)xy2355(2)xy23231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1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 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课标》为根本,力求达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刚进初中时数学底子薄弱,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强化训练,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明显的拓展提高,学习方法有所改善,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不少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仍然感到吃力.作为老师,我有信心帮助他们,使他们的数学水平得到提高.三、教学措施
1.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要依据《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备课做到“四有五备”: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采取措施,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落到实处.四、具体教学安排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教案12-14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总结07-17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1-16
上学期三年级《数学》科教案乘除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01-07
华东师大九年级上数学09-08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08-20
三年级上西师大版数学12-05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2014秋)09-2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