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2024-07-02

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共5篇)(共5篇)

1.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篇一

顺德春节习俗调查

高二(20)班 梁淑冰

“春节热”全球升温,就今年的情况看,来中国过年的外国人比上年多了五成,全球的华人集聚地区迎接春节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无论从那个角度观察,顺德春节都充满了浓郁的南国风情,送灶神、饮灯酒、讨利是、开年饭等等,本调查围绕着顺德春节习俗展开。

【送灶神】

时间:年廿四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要送灶神回天庭,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与一般祭神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人都用汤圆、麦芽糖等甜的东西祭拜,其目的无非是希望灶神享用了这些甜点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而在正月初四又得将灶神请回家中,继续执行神职

【贴春联】

时间:在年廿五到大年三十,最多在大年三十

春联,即顺德风俗所谓的“易桃符”,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相传,顺德清代书画大家黎二樵每年初一一大清早打开门,都会发现他的对联都被人揭走,于是,他微微一笑,又挥毫疾书,再贴一联,成为当年佳话。如今,人们大多喜欢用成品的对联张贴,快捷省事,缺少了那种对客挥毫,摊钱问字的悠悠古风。

昔日的顺德人虽有不少“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对联,但寻常人家更喜欢“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添百福”,这也折射出顺德人和谐祥顺,求实淡笃的风格。

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庆贺。鲜红的春联,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按照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舍,还要在屋内墙壁上贴崭新的年画。

【逛花市】

时间:多在年廿五到大年三十,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

行花街这个是广东的传统习俗。没到年廿七,顺德各乡各县便已选好了地址,摆开阵势办花市。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

顺德人选的过年植物一般有两个原则:要不植物有好听的名字,如: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要不就是看上去大富大贵艳冠群芳的,如:牡丹、菊花。

除了这些,桃花也颇受欢迎。顺德有一个叫连杜的乡,世代以种植桃花为业,这更助长了过年插桃花的风气。桃花寓有:“大展鸿图(红桃)”之意。一树桃花开满枝,是一团粉红,娇艳动人。桃花往往从桃花地买回来,便宜的要四五百元一棵,中档的千来元一棵,高档次的六七千元一棵,亦不足为奇。桃花购买回来后一般插在昂贵的大花瓶

中,有心思的人,还会将零钱放入红包中,用红线穿好挂在桃树花稀的地方,以弥补花中空缺之处。

【年廿八,洗邋遢】

时间:旧时在年廿八,现在集中在年廿六之后

所谓邋遢就是脏的东西,过年了当然要轻轻爽爽。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俗,不仅要打扫卫生,男人还要剪发,女人要洗头。过年前的大扫除与往常不同,平时可以做表面工作,过年了,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平时打扫时顾不到的边边角角也要翻出来彻底清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守岁】

时间:除夕,但也有家庭没有这个习俗,情况不一

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准备迎新食物】

时间:除夕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喜庆节日中总离不开佳肴,但是,顺德人为过年而准备的食物材料,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一饱口福的,而是为了凭借这些材料来讨取吉祥的意头的。

煎堆就是用糯米和糖、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在一起,然后揉成糯米团放在油中煎炸。有道是“煎堆过年少不得,形如金球滚滚圆,滚到锅里油一炸,金银滚滚满屋来。”说起煎堆,自然让人想到包角。包角的工序类似于煎煎堆,只是将角捏成荷包状,此二者皆为了讨个金银满屋的意头。

再来说说灶头上,顺德人往往喜爱将池菇、有头的生菜、蒜、葱、芹菜、红萝卜用小红纸条捆在一起放在上面。池菇寓意生个小男婴。生菜寓意生生猛猛,而且是有头有尾的生生猛猛、体魄健壮。蒜,谐音“算”自然是希望多一些钱财可计算了。葱是祈求来年的开支松松动动,不要太拮据了。摆芹菜为求孩子读书勤奋向上的,谁让“芹”谐音于“勤”一字呢!

【压年】

时间:年初一

过年,一切东西都寓意着吉祥,所以说过年的米桶可不能空置着。在昔日,顺德人都是将煎干的两条鱼放到米缸上,谓之“压年”。这个“压”在这里读“责”音。这里顺带要说到晋朝阮孚,他一贫如洗,但总身挎一囊,里面放着一块钱,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这个“看”字就等于这个“压”字,意谓守护,而鱼自然代表“年年有余”的“余”。

现在的压年,长辈会将猪利(即猪舌)、猪手、鲮鱼、松糕各自包好,再凑上几个桔子,一封“利是”放入米桶中。这其中有趣的是,猪手必须用右手,予意横财就手。一般而言,不会有人用猪左手的,因为在广东话中,“左”与“阻”的发音是相同的,没有谁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会“阻手阻脚”,干什么事都不得其便;另外,鲮鱼包含了“年年有余(鱼)”之意,这个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年画中已有体现,更何况以桑基鱼塘起家的顺德人?!而松糕的受宠与其制作、外观及名称皆有关系。因为糕点的制作需要酵母菌才能发达膨胀,正是这个“发”谐音“发财”的“发”,再加上名称引申出了“松松动动”之意。更有趣的一件事是,顺德人称猪舌头为“猪利”,何也?原来“舌”在粤语中与“赊了本”的“赊”同音,然而,有谁想亏本呢?敏感的顺德人便取其反意,改用“利”字,此后,猪舌就有了“事事有盈利”之意了。这反映了顺德人是相当注重口彩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意谓弃故取新,除贫取富,我们乡间一些看似寻常的风俗其实都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充满古意的往日遗风。

【回娘家】

时间正月初

二、初三

这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旧时,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如今,这些必备的东西会省掉,女儿回娘家会带一些煎堆、年糕等拜先人,然后姐妹们会聚在一起聊家常等,好不热闹。尽管礼节省略,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人日】

时间:年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利市钱】

正月初一一早,全家人一起到庙里拜了各路神仙,许下各自的新年愿望,孩子们便开开心心地回家等着领取父母的“利是”。

相传“利是”起初叫“厌胜钱”,“厌”即“魇”,“厌胜”就是“战胜妖邪”。故老相传,一年当中小孩可能会碰到各种病灾,此钱傍身,可除病灾。后来音义讹传,便成为今天的“压岁钱”。

话说回头,长辈所封“利是”的金额是有讲究的。顺德人素来厌恶“四”“七”这些数字。“四”谐音“死”而“七”谐音“凄”,凄凄凉凉的,不好。因此,“利是”往往是双数,而且金额总会与“八”“三”“二”等数字有关。可见,小小的“利是”里头玄机不少!

【过年忌讳】。

首先,顺德人在正月初一时不扫地、不洗头,无论地有多脏,头有多臭、多腻。因为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扫地,会扫走屋子里的好运气。正月初一,灶君从天庭返回,财神进过屋子里头,这样的好运气怎么能扫走呢?!这自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入乡识俗,入乡随俗,还是注意一下好。同理,由于头发的“发”与钱财有关。因此,“初一洗发来年难发”,哪里还有钱赚?

除此之外,有个小习俗,就是说年三十晚是没有人洗衣服的。年三十晚洗的衣服年三十晚不干,需要年初一新的一年才干,是相当不好的兆头。因为在广东的方言中,“水”象征着金钱、财富,有道是“薪水”即工资之意。衣服上的水在上一年有余,在下一年却干了,岂非说明来年的钱财还不及上一年吗?因此,人们总把年三十晚的脏衣服留待来年——正月初一一早才洗。

更有趣的是,顺德人有踩小人,又或者是打小人的习惯。而前者的激烈程度远不及后者。所谓踩小人,就是在年三十晚穿上新鞋子,新鞋子象征了新的一年中的是是非非,狠狠地将双脚踩进去,让他来年不得发作。打小人,近几年少见了许多,这一般是老太婆才有的行为。他们买来一双新鞋子,坐于手各执一只,将他们互相拍打,口中一边喃喃有辞地唠叨着。有些老婆婆发起狠来,会将一双崭新的鞋子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若被真小人见到了,还哪有胆量找上门来!

另外,在新年的全过程中,是不允许讲不吉利的字眼的,例如“死”等。如果你想表达“累死了”,你只能说“累坏了”。“撞鬼你!”这样的广东方言是不能脱口而出的。特别是小孩子,家长特别担心童言无忌,一旦成真,麻烦可就大了。因而在顺德,小童说了不吉利的话,就要吐出口水重新说一些好话,否则要被掌嘴。

就顺德而言,过年文化包含了这一方水土文化的个性特色,是顺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顺德的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往于顺德的、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华夏同胞。

很可惜,这种文化却在淡化,时代的风雨让它开始泪迹斑斑!它的传承面临了隐患。很多顺德人嫌走访亲戚麻烦,宁愿外出旅游,也不待在家中渡过。有些人往上司家里走勤快,往亲人家里去就嫌麻烦„„这些事随处可见。

青少年眼中的“年”,就是收红包,有时是身不由己,作业缠身。有些成年人眼中的“年”,是借休假见见亲朋,陪陪父母,甚至逃到其它地方放松一下。没有多少人真的把过年的习俗全依足了办,也没有多少人完全了解这种习俗的发展过程,一切仿佛只是例行公事。而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占多数,十几年后,那种叔伯兄弟欢聚一堂的热闹全没了,这十分可惜。所以说,作为顺德人,我们都肩负着传承顺德文化的责任,做一个顺德文化的弘扬者!

2.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顺德区16家桑拿馆的女从业人员(桑拿馆的女技师)。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区疾控中心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队深入现场,在取得被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分别于干预前后对其进行相同问卷的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艾滋病态度、高危行为因素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等。

1.2.2 干预方法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利用多媒体集中上课、观看预防艾滋病宣传短片、预防艾滋病知识有奖问答、现场提问等。

1.3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EpiData3.1进行独立双录、核对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374人,最小17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5.5±5.3)岁。<20岁18名,占4.81%;20岁~167名,占44.65%;25岁~148名,占39.57%;30岁及以上者共41名,占10.96%;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分别占51.34%和38.50%),其次为小学(占6.95%),大学或大专及文盲共占2.67%;婚姻状况以为未婚为主(占65.24%),其次为已婚(占22.50%),同居(占11.74%),离异或丧偶最少(占0.53%);籍贯以外省为主(占96.79%),主要来自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广东籍最少(仅占3.21%)。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主要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四方面共12道题来评估。某一方面所包含的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算为知晓,即认为其对该方面知识掌握较全面、准确。干预前后,桑拿女从业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3个问题全部知晓的分别为278人和303人,知晓率分别为74.3%和81.0%;传播途径4个问题全部知晓者分别为267人和323人,知晓率分别为71.4%和86.4%,非传播途径3个问题全部知晓者分别为267人和323人,知晓率分别为64.4%和87.7%,预防措施2个问题全部知晓者分别为253和336人,知晓率分别为67.6%和89.8%。与干预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4个方面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2.3 对艾滋病态度

参与调查的374人中,有60.43%的人有点担心自己会感染艾滋病,21.39%很担心,而18.18%从来不担心。但与超过80%担心自己会被感染的人群比较,调查中回答一年内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人仅占11.8%。

2.4 高危行为因素

接受调查的374人中,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都曾有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而不使用的原因主要为没有买到(占56.68%),其次为已采用其它避孕措施(占32.09%),身边没有和对方不愿意使用(分别占9.09%、2.14%);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0.16%(38/374),而最近1年在使用安全套过程中有37.97%(142/374)的人曾出现1次以上的安全套破裂或脱落。

3 讨论

桑拿场所女从业人员多为外来未婚育龄女性,处于性行为活跃期,普遍存在婚前、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情况,同时由于我国严禁商业性性交易,从而使桑拿等娱乐场所可能成为商业性性交易的隐蔽场所。因此,娱乐场所中服务小姐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她们既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艾滋病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2]。减少她们高危行为能有效减少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泰国等国家经验表明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减少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疾病的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3]。但调查发现,接受调查者在商业性行为中均有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而不使用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没有买到或认为自己已经采取其它避孕措施。本次调查显示在最近一次商业性活动中,仍有10.16%的人不使用安全套,而在使用安全套过程中,发生破裂或脱落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提示应加强对桑拿等娱乐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和客人有关艾滋病及性病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既保证其能方便获得安全套,更要保证其能100%使用且100%正确使用安全套,从而降低艾滋病在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嫖客及其性伴之间的交叉传播。

国家哨点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女性商业性服务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呈增长趋势[4],调查中也发现虽然有超过80%的人担心或非常担心自己被感染,但却仅有11.8%的人曾主动接受过相关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提示应该加强VCT宣传,让她们更多、更及时地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其艾滋病自愿检测意识,从而及时发现感染者,使其可以得到及时正规的诊治,防止进一步传播和蔓延。

本次调查显示,干预前后桑拿从业人员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明显提高、对非传播途径错误认识显著降低,而干预半年内VCT人数也显著增加,均证明干预能带来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干预效果的评估多数是在干预后立即进行的,因此,近期干预效果明显,但从远期效果考虑,应不断深入巩固和加强;同时由于该人群的流动性较大,短时期、小范围的干预也不能使她们的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长期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其知晓率,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有效遏制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摘要:目的:了解顺德区桑拿女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与与艾滋病相关的行为特点,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今后在该类或类似人群中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顺德区16家桑拿馆随机抽取部分桑拿女从业人员,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闯卷调查。随后对其进行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宣教、观看宣传短片、知识问答等方式的健康干预,干预后再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参与干预并交回有效问卷的桑拿女从业人员共374人,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人员仍占一定比例;干预前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正确认识率从71.4%提高至86.4%(x2=25.16,p<0.001),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错误认识率从35.6%下降至12.3%(x2=55.58,P<0.001),干预后半年内该人群VCT比例由11.8%增加到30.5%(x2=39.3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德区桑拿女从业人员中存在引起艾滋病感染和流行的危险行为因素,防制知识仍有待提高;通过对该类人群采取干预措施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采取加强防制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等综合措施,促进其减少或杜绝高危行为是今后类似人群艾滋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桑拿女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查干预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卫生部介绍中国艾滋病疫情现状(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mles,mohbgt/s3582/200911/44754. htm.2009-11-30

[2] 苏斌,齐青山,徐臣,等.娱乐场所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试点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11(2) :348~351

[3] WHO/UNA DS.Position statement on condoms and HIV prevention[R].Gvneva,2004

3.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篇三

农林经济管理 周思敬

在我家乡广东,基塘农业系统是当地农民六百多年前就大量使用的低洼地利用方式。作为一种种养结合、具有多种生态经济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它具有积蓄水分养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解污染物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调节径流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是一种结构和谐、功能高效的复合农业系统,在传统农业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典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塘农业系统,我来到了广东省主要的基塘农业产值地佛山市顺德区。然而从当地农民的口中得知情况并没有那么尽如人意。据调查,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基塘系统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和退化现象。首先,由于农业利益比较低,农民经营基塘系统的积极性下降,部分基塘疏于管理,塘基崩塌、塘泥严重淤积,成为生产力低下的退化基塘。同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基塘系统种养分离,进行过度集约化养殖,结果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成为区域环境的重点污染源。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盲目发展,以及农业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与生活废物的任意排放,大量污染物汇集和积蓄于基塘系统中,有的现已被沦为藏污纳垢、臭气熏天、鱼虾绝迹的臭水塘,因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危及到区域生物安全与人类健康。这些低洼水网地区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基塘生态退化问题,已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难题。因此,加强对当前集约化条件下基塘系统退化问题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集约农业条件下基塘农业系统退化的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通过对当地的调查表明,基塘农业系统的退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基塘系统景观退化;(2)基塘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退化;(3)基塘系统各生态组分退化;(4)基塘系统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退化。如表1:

表1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系统退化类型及其成因

(一)基塘系统景观的退化与生境丧失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地区,地下水位高。从纯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基塘系统是一种十分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无序膨胀,对包括基塘系统在内的土地资源的需要与日俱增。许多地方“填塘造地”,用于城镇、工厂和道路建设,结果导致了对基塘系统的直接占用,使得原有的“基塘景观”被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丛林”所代替。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农民“洗脚上田”,不再从事或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少鱼塘被迫撂荒或管理不善,结果导致许多基塘系统的自行萎缩、退化与消失。基塘系统景观的萎缩与直接消失可以说成是“一种彻底性和毁灭性”的退化。

(二)基塘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退化

基塘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为基塘空间比例结构、种养结构以及利用模式的变化,从而导致基塘系统原来较为紧密、通畅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发生分离、受阻和断裂,甚至功能丧失。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基塘生态系统已“貌合神离”,即仅仅保留原有的结构,但实际上已不具备基塘系统的基本功能。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塘种养结构与生产模式的退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比较效益和市场的牵引,基塘系统的种养结构与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重养殖,轻基面种植。近年来,渔塘精养模式大量发展,作为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模式,一般不采用传统的综合养殖模式,因此,经营者普遍重视渔塘养殖而轻视基面的种植,结果导致在基面粗放种植瓜果、蔬菜和杂粮等,基面的初级生产力很低,个别地方甚至丢荒,出现了“荒基渔塘”的现象。目前,珠江三角洲相当一部分基塘系统已演变为单纯的鳖、乌鱼、桂花鱼、加洲鲈、鳗鱼等特种鱼养殖场。(2)重鱼塘养殖,轻基面养殖。近年来由于家禽家畜养殖业的效益低且不稳,基塘系统基面上畜禽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畜禽养殖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一度盛行的畜禽—鱼—作物或猪—鱼—作物等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大量减少。(3)种植与养殖分离。由于经营者只重视渔塘,基面撂荒,或者转给别的农户经营,这样,基与塘之间失去了原有的物质与能量联系。

2、基塘空间比例结构失调与退变。据顺德当地农民的介绍,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最兴盛的晚清时期,基塘比为6: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塘系统也在不断的演变,即由原来单一的桑基向蔗基、果基、草基、菜基、花基、杂基等多样化模式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基塘比多为5:5或4:6;80~90年代,基塘比日益多样化,其中基塘比为4:6的基塘系统,可以较好地发挥水陆交互作用与边缘效应,协调种养之间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三)水体污染与退化造成基塘系统的退化

水体污染是基塘系统组分退化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水体退化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底泥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与生物污染等方面。当前,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水体与底泥污染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以及N、P污染等。据顺德区农业生态环境重金属监测结果显示,鱼塘水Cu、Cr、Pb分别超标2015倍、1518倍和2118倍:塘泥Zn超标216倍,Cr超标117倍:鱼类N i超标24倍,Cr超标4倍,Pb超标2倍。如表2:

表2顺德区农业生态环境中重金属含量最大超标倍数

(四)基塘系统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退化

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基塘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控制土壤侵蚀、环境缓冲和旅游观光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在区域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地区,基塘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往往比它的生产功能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随着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面积的缩小和消失,以及基塘内部机构和功能的失调,它们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也正在衰退或丧失。

二、顺德区面对基塘系统退化进行的重建工程

据了解,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开展对基塘系统利用现状及其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综合调查;(2)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塘系统的退化类型、过程、成因进行系统的诊断分析,并对其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其问题所在;(3)分别对不同退化类型的基塘系统制定具体的、综合的、合理的恢复与重建方案,并进行充分论证;(4)实施具体的恢复工程建设,并同步进行环境监测和生态管理,以确保基塘系统的成功恢复。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顺德政府确立了全面推进基塘整治的决策。

近年来,顺德政府每年拨出4000万元,对高标准连片整治给予大力扶持,实行连片面积越大、财政扶持越多的政策。同时针对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实际,通过协调,由顺德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从鱼塘投包款中拿出一定比例还贷,还款期长达6年。强大的信贷支持,加上政府补贴,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需求问题,确保了基塘整治工程的顺利推进。

经过几年的改造,截止至今,顺德区累计完成27万亩旧基塘高标准连片整治,工程投资总额超过6.5亿元。大规模的基塘整治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走进顺德基塘农业生态区,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的现代基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获得全面而重大的改善。不少村镇的宽阔塘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出现了花基鱼塘、菜

基鱼塘、蕉基鱼塘等塘基循环利用、水路交互左右明星的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在顺德政府的努力下,虽然顺德的鱼塘面积和6年前比减少了23%,但鱼塘水产的产量却增长了21%,表明了顺德基塘农业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基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现代集约型基塘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日益成为发达地区基塘系统发展的方向。然而,这种集约化与半集约化基塘生产模式因处理不当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石油农业”的盛行,又使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发生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的退化,大面积的基塘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消失,这样,势必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顺德区对退化基塘重建的成功案例值得珠江三角洲的县区借鉴。

4.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篇四

培养阳光少年,打造活力校园

——永丰小学创建顺德区德育达标学校工作自评报告

【学校概况】

伦教永丰小学地处“鱼米之乡”的顺德伦教,创办于1954年,1995年得到了当时的顺德市、伦教镇、永丰村等各级政府和港澳乡亲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大力支持,集资700多万元易地重建新校舍。1998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2002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佛山市绿色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和佛山市优质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学生696人。学校占地面积近50亩,建筑面积6232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

近几年,办学单位不断增加教育的投入,并得到上级的关怀和热心的企业老板支持,学校的设施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现在学校已实现了一教室一平台,教师一人一台电脑办公,学生一人一机上电脑课,还建有图书室、美术室、舞蹈室、电子琴室、乒乓球室等近20个教学辅助功能室和200米的运动场等。

学校现有教师3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3人(64%),本科学历21人(59%)。被评为市、区、街道的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23人(73%),街道以上骨干教师5人(14%),学科带头人4人(12%),教学能手6人(17%)。学校领导班子树立团结、民主、创新、服务的工作作风,教师队伍的素质逐步实现整体优化。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学校秉承:“励志、勤学、求实、成才”的校训,确立“面向全体打基础,创新办学求发展”为办学理念。从2011年起总结过去的经验,结合我校的优势,把 “阳光少年,活力校园”作为学校品牌创建的目标。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永丰小学办成校风好、质量优、活动有特色,深受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社会赞誉的学校。

【德育工作】

正是有了“阳光少年,活力校园”这一品牌创建的明确指引,学校德育工作向更科学化、系统化、常规化发展。

一、统一认识,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学校根据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确立“面向全体打基础,创新办学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全员德育”这条主线,为全体教职员工理清思路、统一认识。并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确立“阳光少年,活力校园”品牌创建思路。

(一)建立德育领导体制。

学校在原有的德育工作格局下,建立健全《永丰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正校长陈锐辉担任组长,主抓德育工作主任卢少珊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大队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辅导员及班主任。领导小组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除了建立领导负责制外,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责任制,有效地保证了“全员育人”的德育管理模式。另外,完善各项德育规章制度,如:师德建设制度、教师评优制度、班级评优制度、学生评优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等,保证了德育工作有章可循。班级实行班主任责任制,配备副班主任,实行共同管理教育学生。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每年制定《永丰师德建设工作方案》,把自主学习、校本专题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1)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教育行为;要求教师从仪表、言行等方面进行示范,通过自查自纠,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加大树立典型力度、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

(2)开展校本专题培训,如《教师的角色及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如何与家长沟通》、《课堂纪律及其管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通过培训、和撰写心得体会,让教师认清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体验一线生产工人的工作状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老师感受到了工作的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危机感、紧迫感,让老师更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通过社会监督强化师德达标评估。利用家长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进一步健全“社会、家长、学生、教师”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考评体系。

2、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柱。(如果说学校行政是上层建筑的话,班主任就是学校工作的支柱,因为德育工作的落实、德育常规的开展要靠班主任去体现)

(1)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健全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水平;加强班主任心理咨询培训工作,要求班主任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心理状况,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并运用科学方法疏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充分发挥有经验的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榜样作用,采集班主任教育经验,并组织学习、提升;开展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定期交流活动,达成相互间的沟通了解,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在科任课的学习状况,使科任老师了解年级教育的总体目标,共同指定教育方案,做好全员德育教育工作。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及考核奖励制度,把班主任工作实绩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2)开展新旧班主任结对活动。每当有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都会安排有经验的班主任与之结对,结对时间为3年。通过以旧带新,跟班学习的方式,提高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结对工作效果明显,梁洁敏老师在结对的第三年被评为顺德区优秀教书育人;黄美清老师在结对第二年别评为伦教街道优秀教师;张兰芳老师在结对第三年被评为伦教街道优秀辅导员等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等。)另外,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把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向全校推广,达到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3、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用关爱凝聚教师,让老师怀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说“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是同样的效果。作为学校行政,如果只为了业绩总是给老师施压,教师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身心又得不到缓解,工作起来既吃力有没有效果。)通过学校组织或教师自发组织的教师文体,营造一种大家庭的氛围,让老师感觉到在永丰小学工作是愉快的,是被认同的,更大限度地发挥老师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教育工作服务。2012年我校就“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你学校教育皎月管理”工作,在街道教学工作总结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二、德育过程不追求高大全,要做到实细专

我们认为,每所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应该根据本地区的人文环境、生源及家长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而不应该盲目的跟风,盲目的追求特色、成果。我们永丰小学在完成规范办学的基础上,注重德育过程,把德育工作做到实在、细致、专注,形成本校德育工作的风格。

(一)抓课堂,规范德育课程管理(学科渗透)学科教学是实施学生德育最经常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我校严格按照广东省小学课程设置,开足开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安排优秀的老师负责思想品德课的教研工作,思品课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

2、其它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教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导处工作明确规定,科组长每学年制定《科学德育渗透计划》,科组内的教师设计《学科德育渗透教案》,并根据教学效果形成《德育渗透经验总结》。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培养;根据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3、学校行政深入课堂,听取班会课和思品课,参与德育课堂研究指导德育课堂教学改革。

(二)抓常规,突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专题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学校每年结合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日及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德育专题教育月逐步向常规化、系统化发展。低年级主抓养成教育打基础:每年9月(秋季学期)、2月(春季学期)是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月;中年级突出诚信、感恩教育培养良好情操:每年11月(秋季学期)是诚信专题教育月,5月(春季学期)是感恩教育月;高年级重点做好理想使命教育求发展:每年1月(秋季学期)是理想使命专题教育月,4月(春季学期)是革命传统教育月;另外,贯穿全校的专题教育还有:每年12月的法制专题教育月,10月的爱国主义教育月,6月的禁毒宣传教育月,3月的“学雷锋”活动周和5月的“劳动最光荣”活动周。

(2)专题教育月做到三个一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每个月的主题活动做到“三个一”,即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专题板报,搞一项特色活动如手抄报、征文、绘画、故事会等等。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校园明星闪耀校园每一个角落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向是我校学生德育的重点,为此学校组织评选“校园明星”,以榜样示范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先由班级推选每周之星(文艺星、活力星、礼仪星、智叻星),每月少先队从班级每周之星中评选出每月之星,学期末再在每月之星中评选出“校园明星”。

3、大型专题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全校性大型专题活动,深化教育。在今年和去年4月份的“民族传统教育中”,学校分别组织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美德”和“相约文明,传承文明”普通话朗诵比赛,通过激情的朗诵,在文字和语言中再次感受民族英雄的气概和践行传统美德的决心;在今年5月份的感恩教育月中,还邀请了“中国广州感恩教育咨询服务机构”到学校开展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的《传递感恩,点燃梦想》大型感恩教育专题报告会,全体师生、家长在活动中深受感动和教育;学校每年举行庆六一文艺汇演和校运会,在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至于,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班级荣辱感的教育;学校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和开放日活动,体验了学校办学成果。这样的大型活动,标志着学校德育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三)抓队风,发挥少年队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

我校坚持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各班班主任担任中队辅导员。少先队大队部、中队委等组织建设健全。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1、加强风纪队建设,落实风纪检查制度。少先队大队部应重点抓好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抓好“卫生、两操、课间”三项常规工作的检查,检查结果做到当天公布。健全先进风纪队评选机制,加强班风学风管理。根据学生风纪评比结果、班级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班级文化建设等项目进行量化评比,每学期评选出4到5个先进风纪中队。

2、结合德育处专题教育月活动安排,开展少先队中队社会实践活动。如3月学雷锋活动周组织中、高年级少先队员开展扫街活动; 4月民族传统教育月组织少先队干部到西海烈士陵园扫墓;5月感恩教育月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等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开阔了队员们的视野,更让少先队干部队得到了锻炼。

3、加强仪仗队训练,展少先队风采。学校仪仗队坚持每周训练,除了担任学校升国旗仪式、校运会任务外,还参与了永丰村每年的敬老大会、送兵活动,我校仪仗队的良好精神风貌向社会树立了永丰小学学生形象的典范。

4、充分利用 “红领巾广播站”这一宣传阵地。每周两次的“红领巾广播”,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领巾广播站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涵盖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层面,从投稿、编辑、广播都由少先队员自己负责完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红领巾广播站已成为学校宣传德育、实施学生德育的重要窗口。

(四)抓班风,落实班级德育工作

班级德育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我专题教育活动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目的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让活动更有实效。而班级德育工作直接影响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

(1)明确学校德育工作指标,学生操行评定考核优良率不少于95%,;关心后进生,后进生转化率不少于93%做好后进生的辅导转化工作;班级违法犯罪率为零,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2)各班把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班级文化、班级活动,把班级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视为加强班集体凝聚力的途径。

(3)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开展小组互助活动,促进和谐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4)与家长做好沟通联系,认真落实家访工作。班主任每学年普访100%,副班主任每学年普访50%。尤其做好特殊学生的家访工作。

(五)抓心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按规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隔周一节),由班主任任教,做到有教材、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成立“心灵小屋”心理辅导室内,由有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及获得学校心理辅导B证的教师担任“知心姐姐”,负责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过程做到有备案、有记录。每学期在一个级组开展心理团体辅导观摩课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观摩课,共同探讨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做法和技巧。

(六)抓合作,发挥家长、社区的联动作用

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实施德育,学校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因此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办好家长学校、做好警校挂钩工作,是使学校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的重要保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证。

1、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办好家长学校。

(1)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优秀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出谋献策,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影响、辐射其他家长。

(2)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德育行政、兼职心理教师、优秀班主任为组员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通过家长会保证每位家长每学年最少一次到学校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3)利用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传递学校教育最新动态;通过落实教师“家访进万家”活动,给家长就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充分发挥网上校讯通这一交流平台,第一时间让家长接受家教指导。

(4)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建立了《特殊学生档案》及《特殊学生家访记录》,把家校联系工作做细、做实。(据统计,我校单亲、离异等家庭孩子占4.5%,说明特殊家庭的家教工作比较严峻。)

(5)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开放日、六一亲子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奖教奖学颁奖大会等,达到让家长体验学生学习生活、了解学校教育、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2、建立健全学校关工委,充分发挥其在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政治、经验、威望和时空优势。除邀请关工委参加学校活动外,更聘任关工委作家长委员会的顾问,知道家教工作。

3、加强警校挂钩工作,保校园安全。主动与法制副校长、驻校民警、交通安全员做好联系;邀请驻校民警、交通安全员每学年最少两次到学校上法制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教育课及交通安全课;每年举行伦教消防中队到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和地震安全疏散演练。

三、内外兼修,提升育人环境

(一)德育经费保障到位

我校每年德育经费约6-8万,占生均公共经费10%以上,德育科研课题、德育专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交流、专题教育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德育表彰等相关德育活动经费都能得到优先保障。班主任每月津贴180元,副班主任每月津贴90元。

(二)德育宣传阵地建设。我校拥有完善的德育场地及设施,升旗台、国旗下讲话台、校史室、少先队队部室、心理咨询室、校园特色展示栏等德育设施一应俱全,保障了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在有限的办公经费中,加大了校容校貌和校园文化的整治力度,重修了学校门口,使之更宽敞洁净;扩宽教学楼前校道至原来的两倍,为学生提供了更宽阔的活动空间;重新更换学校主校道两旁的宣传栏,设置【学校简介】【校风校训】【教师简介】 【师德建设】【感恩教育】【学生作品】专栏;东西教学楼前校道新增六个宣传栏【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骗防拐】【卫生】【心理健康】【德育】专栏;学校拟计划在本学期完成教学楼一楼走廊的文化长廊建设,文化长廊将突出我校“阳光少年,活力校园”主题,分别设置体艺专题文化走廊和文明礼仪专题文化走廊。(建设方案已通过11月中开始制作)。良好的德育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无论走到学校的哪一个角落,都受到教育和熏陶,校园浸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谐的人文气息。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四)创建特色班级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自己的文化特色,让班集体成为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精神家园。把班级文化创建列入文明班评比的项目中,要求班级在学校规定的“德育园地”、“学习园地”、“图书角”建设外,要凸显本班的特色。

四、特色与成果

(一)科研引领,校本先行

学校开设有三个校级德育课题,均结合教师教学实际和本地区学生特点,制定符合我校发展的有效的德育课题研究。分别是 1、2009年根据“德育学科渗透”思路开设的《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研究》,分别形成教师《学科德育渗透教案》和教师《学科德育渗透经验总结》。2、2010年根据顺德区进修学校关于“教师心理适应”调查研究开设的子课题《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适的行动研究》。以校本培训和教师文体活动的形式开展研究,形成《校本培训学习心得》、《师德论文集》。3、2011年结合我校德育重点——养成教育,开设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分别形成《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养成教育工作经验总结》、《教师德育论文集》。

这些课题的开设和研究均结合渗透在学校日常德育工作中。

(二)分段德育,校本模式

分阶段(分年级段)实施德育的模式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最大亮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校的德育专题进行科学的分段,很好地保障的活动的开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1、低年级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时机,而且低年级学生心智非常幼稚,对于大是大非大道理孩子比较难接受和体会,因此我校把养成教育专题放在低年级开展,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低年级主抓养成教育打基础:每年9月(秋季学期)、2月(春季学期)是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月)

2、中年级正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心智开始成熟,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道理,这个时候的学生个性比较乖巧,乐意与老师亲近,是开始接触社会责任教育的好时机。(中年级突出诚信、感恩教育培养良好情操:每年11月(秋季学期)是诚信专题教育月,5月(春季学期)是感恩教育月)

3、高年级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学生开始有自我个性,这个时候加强高年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使命感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也为高年级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做好铺垫。(高年级重点做好理想使命教育求发展:每年1月(秋季学期)是理想使命专题教育月,4月(春季学期)是革命传统教育月)

(三)体艺带动,创新特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第二课堂为主渠道发展学生的个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奖励,游泳更是我校办学上的一大特色。近几年,在全校师生的辛勤耕耘下,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街道先进学校、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区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三年被评为街道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游泳队近几年参加网点学校邀请赛及中小学生游泳锦标赛均荣获佳 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绩。学校田径队继2009年起连续三届获得街道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六名,今年更创下了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学校文娱队在2010、2011连续两年参加街道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获一等奖,且频频应邀参加街道和村的各项庆典活动的演出。学生的美术、书法、摄影、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协会和区街的奖励。学校在体艺特色的带动下,初现“阳光少年,活力校园”特色。

五、明确不足,不断完善

目前,永丰小学正稳步向前发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但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家庭教育方面:进一步落实家长学校工作,提高父母的自身修养;转变观念,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子女;建立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争取成立家长义工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家校联合风气。

2、学校方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立朝气蓬勃的课外活动阵地;学校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主动地把对学生有影响的社会文化引入学校,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继续开展“阳光少年,活力校园”品牌创建活动。

3、社会方面继续加强警校挂钩工作,充分发挥警校挂钩、关工委和家长学校的合力作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整治,为学生提供一个净化、良好的学习环境。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实践科研兴教的战略,努力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个性化的创新,努力搭建和谐校园,打造学校品牌,要以名校的风范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德育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陈锐辉为组长,主抓德育工作主任卢少珊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和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德育工作自查领导小组,认真、深入地对学校德育工作展开自查。在深入学习各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客观的评估,评估成绩为()分,达到顺德区德育达标学校的评估标准。在此,恳请评估组专家对我校德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永丰小学

5.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篇五

陈云贤同志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2006年1月5日)

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区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年的工作意见。

2005年

工作回顾

2005年是我区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巩固、协调、提升”的工作方针,围绕继续提升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致力实现和谐顺德三大任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奠定了良好基础。2005年我区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05年,我区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促进产业投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经济发展亮点多,气象新,质量好,综合实力、产业优势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849.62亿元,增长20.2。工业总产值2019亿元,增长24.3。进出口贸易总额136.5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总额92.5亿美元,增长25。各项税收(包括海关代征税收)合计125.3亿元,增长17.3。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7.38亿元,增长18.15。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呈现出适度重型化、高级化趋势,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幅高于工业增幅,汽车配件、金属材料加工等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家电、家具、涂料等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提升。企业结构优化。一大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全区经济高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2005年全区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200家,超10亿元企业16家,超100亿元企业3家。151家企业成功注册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名牌战略成效显著。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0件,累计分别达到6件和40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8个、省名牌产品13个,累计分别达到18个和51个。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6.99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14亿元,增长20.8。物流商贸业取得突破发展。一批大型物流项目、专业市场、购物中心投入运营,沃尔玛、吉之岛、易初莲花、乐购等国际知名商业连锁企业落户顺德,现代新型物流、商贸业态加快形成。会展、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6.49亿元,增长4.8%。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全区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业进一步协调发展。整治基塘4万亩,累计完成27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镇级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区域品牌加快形成。龙江镇获得“中国家具制造重镇”和“中国家具材料之都”的称号。杏坛、均安两镇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初见成效。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我区被确认为国家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省火炬计划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级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05年我区新增国家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镇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一批科研成果加快产业化。全年专利申请超过6000件,增长26,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00,专利申请累计突破3万件。全区信息化综合指数达88.5,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0.2。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投资结构和投资质量同步提升。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36亿元,增长25.3;吸引民间投资90.7亿元,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4.69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27。新引入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累计达到28个;宝钢、中石化、海信、保利等国内大企业落户顺德投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进驻,充分体现顺德的产业、区位和环境优势,进一步积聚了发展后劲。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区建设,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

2005年,我区以举办亚洲艺术节相关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逐步提升。

规划进一步深化。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调整了北

滘、乐从、陈村、龙江等镇的总体规划和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中心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观规划编制,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工业园区等规划,完成东海发展协调区总体规划修编,突出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进“一山、二路、三河”建设,中心城区的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演艺

中心、图书馆、顺德一中高中部等重点工程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德胜河、桂畔河、大良河一河两岸改造加快推进。各镇加快镇区建设和改貌,完成一批交通、市政工程,城镇面貌不断改善。完成105国道顺德段、碧桂路改造等12项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各镇、街道之间的交通连接更加畅顺;高赞大桥、甘竹滩大桥、新涌新桥等工程加紧推进。一批电网工程和电源项目加快建设和相继竣工。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顺利推进,完成主要水利工程项目16宗。

环境治理得到改善。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开展珠江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水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水质自动监测网建设加快,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容桂污水处理厂一期投入使用,大门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全线通水,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开展内河涌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监控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固体废物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三、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面工作,改进预算编制方式,完善“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管理。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增加对“困难村”的补贴;理顺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关系,推进村(社区)财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村(社区)“两委”成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推进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体制改革。成立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管理委员会和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筹、协调力度,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社会监督、依法管理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成立顺德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和开发中心,实行“区镇联动”、“园城互动”的开发建设模式,着力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促进招商引资。

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多元化运作,全年共推出城市可经营项目89项,投资总额115.2亿元。李小龙纪念馆与均安生态乐园特许经营项目成功招标。推进户外广告牌使用权、河道采砂管理权和公有资产物业出租经营权的招标拍卖工作,增加政府非税收入。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办学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对我区的办学、医疗体制改革作出整体规划。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教育,将民办教育机构招生纳入教育部门的招生计划,民办教育有序、规范、良性发展。推进医院股份制试点工作,推动民营医院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功评选出“顺德制造,中国骄傲”的区域形象推介语,“文明特色社区”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其中北滘镇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肖莉事迹、抗洪精神和龙舟精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加强爱国爱乡和国防教育。

文体事业发展硕果累累。承办一批大型国际、国家级文体活动,亚洲艺术节开幕式和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相关活动的成功举办,使顺德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得到大提升。推出“2005和谐顺德”系列活动,高雅文化进一步普及大众。文艺创作持续繁荣,出版第一辑《顺德文丛》。完成全区文物普查工作。北滘镇碧江社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文化产业。举办区第九届运动会和组团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顺德龙舟队代表国家在世界龙舟锦标赛上取得7金1银的优异成绩。顺德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中国龙舟之乡”。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初级中学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积极创建等级学校,促进教育公平。顺德一中高中部新校园投入使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对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华侨中学实行初、高中办学分离,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高考再创佳绩,总上线率达91.5,普及高等教育进程加快。

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开展首届“金梧桐奖”、“金凤凰奖”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大中、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积极为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美的集团博士后工作站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此外,工青妇、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武装、粮食储备、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等各项工作都有新发展。

五、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2005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13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增长10。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2005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5.6亿元,增长10.6。

卫生医疗与人口计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前十个镇(街道)全部建成省卫生镇,两个镇(街道)被评为国家卫生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工作;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做好各类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发展,人口出生率为10.53‰,自然增长率为4.95‰,计划生育率为94.8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劳动服务机构建设管理,促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劳动力市场联网远程招聘求职。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服务,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失业培训,培训失业人员5532人,再就业率为62.4。加强企业欠薪监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以及劳动信访工作,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全区共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8.3亿元,基金征缴率为98,参保单位40991个;参加养老保险47.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5.2万人、工伤保险48.2万人、失业保险48.4万人。落实好低保制度,全区核定的低保对象共10341户26235人,全年发放低保救助金3177万元。慈善事业得到新发展,区慈善会实行日常化运作,举办大型慈善募捐活动,全区共筹集善款超过1.55亿元,顺德人富而好德、热心公益的精神和美德得到充分弘扬。

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对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防御“056”特大洪水袭击。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基层治安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有效防范和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出色完成“亚艺节”安保工作,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0531起,比去年下降0.9;破案7680起,比去年增长6.5。全面加强道路交通、消防、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和监督,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和重大隐患整改,各类事故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比上年有所减少。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对生猪、蔬菜市场准入工作监管,推进禽类、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确保食品安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区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六、加强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加强对人大和政协工作的领导,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充分听取工青妇、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成立政府顾问团,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完成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当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的交叉任职率达75.4,“两委”交叉任职率达74.3。全面推进执法进社区工作,建立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行政执法管理效果显著。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圆满完成“四五”普法规划的预期目标。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以及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模范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训教育力度,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固本强基”工程深入推进。落实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组织近百名干部参加“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党员覆盖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整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同志们,过去一年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顺德历届党委、政府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的结果。在此,请让我代表区委向在座各位,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省市驻顺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驻顺部队以及长期关心支持顺德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广大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结合顺德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是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速度意识,抢抓机遇,先行一步,不失时机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二是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尤其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大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推进民心工程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社会公平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五是坚持抓好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纪律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各级党组织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体会既是我们工作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的重要经验,必须进行认真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

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还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仍滞后于经济发展,中心城区建设的统筹力度不足,集聚和辐射能力还不强;三是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仍然不少,电力、成品油等供应比较紧张,中高级人才还比较紧缺,环境保护还要继续加强;四是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比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仍需继续加快;五是和谐社会建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保障和“三农”问题仍有不少深层次矛盾亟须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6年工作意见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构建和谐富裕顺德的关键一年,做好2006年工作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2006年我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深层次的发展问题。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抓紧抢占区域市场;我国加入世贸过渡期即将结束,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我区提高引资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进入稳步增长期,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泛珠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经过“十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为今年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看,顺德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各方面的发展条件更好更坚实,今后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但与此同时,国际石油、矿产的价格继续在高位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增长的压力加大,给我区外源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2005年我区出口贸易总额达到92.5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8%。表明我们的产业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也反映了顺德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风险也较大。国际市场竞争和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使我们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也亟需解决。对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央、省、市对今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我区的实际情况,2006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5,力争跨越100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4.5;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7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力争达到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增长10;出口总值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控制在3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要按照《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落实、提升、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大力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全区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十一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

具体要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大促小”,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方面要全面启动“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为重点,促进支柱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营造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机制和环境。从而推动形成三大产业优化协调发展、支柱产业提升牵引发展、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发展、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实施“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工业重点扶持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业、机械装备模具汽配及家具制造业、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业的发展。进一步建设好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资本运作、物流配送、人才引进等产业服务平台,完善“一企一策”制度,为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家电、家具、精细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顺德科技工业园和家电、机械装备及模具、汽车配件、涂料等产业基地,抓好欧洲工业园等“园中园”建设,加快东海发展协调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优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集聚水平。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创建国家名牌和国际品牌,支持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镇创立区域品牌。第三产业重点扶持物流业、商贸业(含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快物流业发展。做好碧桂路物流产业带的发展规划,促进物流业与我区制造业和特色产业的合作,扩大物流业发展空间。促进商贸业提升发展。扶持大型购物中心和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推进会展业的系列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大型永久性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继续整合旅游资源。制定“顺德游”的行业规则,以“顺德新十景”为突破口,加强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整合构建景点、酒店、旅行社和客运等参与“顺德游”的合作机制。办好第十六届“中国厨师节”,推动美食旅游和餐饮龙头企业发展。农业重点扶持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业和花卉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促进国兴农产品综合物流中心、国通物流城、热带兰产地批发市场等大流通项目的建设招商,引入国内外农产品流通大户。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创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外向型农业。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完善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充分把握国家即将恢复新股发行审核和先行启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新股上市的机遇,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建设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鼓励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技术创新机构建设,促进企业开展技术自主创新。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和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改造村级工业用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建立人才引进、培训、招聘服务平台,拓宽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渠道。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二、强化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顺德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抓好华南家电研究院、区、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组建机械装备及模具研究院、家具创新中心和牛仔服装创新中心,建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制度,加强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顺德院士咨询活动中心的作用,研究建立中科院顺德院士咨询活动中心,加快博士后工作站与实习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建立院士,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围绕建设“数字顺德”的目标,加快政府和社会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完善综合信息平台功能,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造高效政府。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支持广东省嵌入式软件技术平台建设,筹建以嵌入式软件产品研发为核心的顺德软件园,组建工业设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筹建家电行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升级。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和试点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突破跨国公司专利垄断技术,开发原创性核心技术专利,培育起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结合专利技术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我国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而具体的任务和工作需要由各级地方政府来推进。顺德推进自主创新,在大力建设公共科研平台来引领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有三个切入点:一是鼓励和推动企业创建更多的国家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通过创品牌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二是引领企业抢注专利权,不仅是外型、规格的专利权,更重要的是核心技术的专利权;三是推动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抢占国内、国际市场。

三、推动经济国际化,促进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引进国际资本,抓住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和我国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机遇,继续以“深化日韩、推动美加、启动欧洲”为方针,把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作为招商重点,力争引进产业带动性强和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加大对日、韩汽配企业的招商力度,完善汽配产业链;做好服务业的招商工作。一手抓引进国内资本。抓住国内大企业纷纷在国内尤其是发达地区投资布点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对国内大企业的招商力度。要继续促进已投资企业增资扩能,加大对洽谈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使企业早开工早投产。

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拓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渠道。组织和推荐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国采购应标。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反倾销等案件应诉的组织和服务工作,积极应对各类贸易摩擦。政府要做好服务,当好引领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桥梁。除了企业通过自身渠道打入国际市场之外,我们还要协助企业参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政府采购来开拓国际市场。目前,顺德有151家企业成为联合国采购的供应商,若干企业进入实质性的竞购阶段,个别企业还成功参与了古巴政府的采购。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组织产品推荐团来协助企业参与国内各级政府的采购工作。

四、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各项规划。开展全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落实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我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各项内容,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指导作用。研究制定中心城区及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逐步提高规划的覆盖率。继续抓紧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城市建设设计,挖掘城市内涵,加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规划一批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为一体的人文景观和建筑精品。今后我们的城市建设需要强化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设现代化建筑,二是形成有顺德特色的生态水乡格局,三是加强对有顺德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物和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只有这三个要素充分结合,我们的城市才是真正有顺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提升中心城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统筹中心城区重点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继续以“一山、二路、三河”为轴线,重点推进顺峰山公园、科技馆、博物馆、德胜河南岸示范段以及逢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大汕岛、顺风岛、马岗片区发展规划以及新会展中心的工程设计。制定和完善中心城区土地储备计划,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土地的集中管理和统筹开发。

加快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省有关部门做好太澳高速公路顺德段、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珠二环南环段、东新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抓好荷岳路、华阳南路、高赞大桥、甘竹滩大桥、新涌新桥建设,加快一环东段南延伸线建设,推进佛山纵五高赞至南沙段建设以及105国道容桂段、南国西路、龙洲路、百安路等主干道路改造。进一步完善镇级路网建设,加快镇级道路与区主干路的衔接。加快电网建设,抓好一批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扩建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加快推进220千伏腾沙输变电工程、500千伏顺德输变电工程和德胜电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成18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推进燃气管道工程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健全以社区为基础,镇(街道)为实施主体、区宏观调控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的相关措施及监督考核机制,落实城市管理质量标准。加快建立城市管理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和社会管理服务数据信息库,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探索建立城市应急委员会,建立城市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增强城市减灾、防灾、救灾能力。配合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重点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在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并结合顺德的实际,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三农”新形象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工作“五十条”和首批九个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维护农村大局稳定为目标,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新体制,提高农村社会经济管理和文化发展水平。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疾病预防保健和医疗救治条件。完善镇、村规划修编,加强农村宅基地、留用地建设管理。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讯邮电、垃圾处理、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做好对农村居民的就业培训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并加快制定土地流转收益使用监管办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城乡低保线并轨。

六、促进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相关配套产业向工业园区合理集中,形成共生企业群组,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加快节能降耗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推动企业加大节能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水平。教育市民自觉建立科学的消费、生活方式,节约利用资源,支持和参与废物回收行动,促进社会资源再生利用。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有计划地盘活闲置土地,加大土地二次开发力度。严格执行工业建设用地投资强度的有关规定,加快出台鼓励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逐步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与空中空间。城市规划一定要有立体的概念,不仅要做好地面上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通过立体规划来提升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水平。另外,要加强土地的挖潜、利用和控管,用好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环境整治,推动各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内河涌综合整治以及重点企业脱硫治理,彻底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点源。加快各镇(街道)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建设覆盖全区的垃圾运转系统。制订全区固体废物管理计划,切实抓好对重点行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探索开展对社会生活源危险废物管理和严控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企业排污治理,做好东海发展协调区的环保规划,建设生态环保型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绿色社区和生态示范村,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色公共活动空间,创建宜商宜居的良好环境。加强环境监管,加大环保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七、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合作。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要围绕区委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丰富基层民主形式,畅通民情、民意渠道,保证人民群众当好家作好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把维护合法权益与遵守法律法规统一起来。

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和机制建设。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引导群众按法律程序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提高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基层治安管理网络,完善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安全网,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工作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深化“文明顺德文明人”活动,多种形式地组织实践社会公德、争当文明新人活动。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办好“2006顺德之春文艺花会”系列活动为重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文体活动,打造顺德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大力弘扬民间艺术、粤剧、武术、龙舟等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体育与经济融合,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体领域,提高文体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作,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继续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积极备战省运会并做好有关赛事的承办工作。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重点支持薄弱初中改造与发展,切实推进职业学校校舍的扩建改建工作。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学,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品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开展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接送试点工作。

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健全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环境。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好政府顾问团活动,积极协助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发动和鼓励留学人员带项目到顺德创业。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争取创建3到4家博士后工作站。采取内部培训与送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四支队伍建设。

八、坚持为民务实,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积极扩大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完善就业服务,抓好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建立村(社区)就业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实行劳动就业信息异地备份;加强与劳动力输出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引进适合我区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建立创业培训学院。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完善预防和处理企业欠薪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工资监控系统覆盖面。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监察工作,巩固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试点工作,加快区福利中心建设,推进区颐养院转制。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完善低保制度,加大对低保对象困难住房改造力度。统一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做好残疾人工作。

推进医疗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医院的发展,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服务多样化。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抓好医疗质控工作,构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卫生水平。强化计生岗位责任制,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努力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不合理现象,开展以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为主的计生优质服务,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依法规范各类生产行为,加强对危险品集中管理,尤其是抓好沿江河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仓储企业的清理和处置;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治理,开展行业安全标准化试点和推广工作,促进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做到有效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在继续推进禽类、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熟食品和水果市场准入制度。

九、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抓好班子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反腐倡廉,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总结好我区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和成功经验,扎实抓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建立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融会到整体党建工作中去,使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成为我区党建工作长期抓的重点任务,不断提高党的生机活力,增强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区属部门和镇(街道)领导班子换届的考察、方案制定和人员配备等工作,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受广大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素质结构。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干部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有计划推进青年干部培训和交流。

加强“固本强基”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抓班子、队伍和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步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农村大局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继续加强“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加强和巩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组织100覆盖到全部非公有企业和固定员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企业100有党员的目标。探索在镇、村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三项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依法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根据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精神,落实好省的《实施意见》和市的《实施办法》,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抓好监督为关键,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村一级全面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村级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检查落实,规范和统一村务财务公开工作。

同志们,2006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进入“十一五”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起步年,做好今年的工作非常关键,责任重大。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为加快我区现代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魔术串词主持词下一篇:制图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