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2024-07-28

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精选13篇)

1.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一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进步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地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写入大会报告,深入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大的突破和发展.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进步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对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继承,是对西方“控制自然”观的超越,倡导生态文明,重构自然、社会与人有机进化的合理秩序.

作 者:李弘历 李汉东  作者单位:李弘历(沈阳理工大学,宣传部,辽宁,沈阳,110168)

李汉东(沈阳市旅游学校,辽宁,沈阳,110042)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2008 “”(z2) 分类号:C922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智慧   西方控制自然观   超越   途径  

 

2.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二

关于和谐社会发展和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里, 十八大报告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进行布局, 充分体现了国家决策者对于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 为未来中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构建和谐社会,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视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必须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下, 不断改善、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 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 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意识, 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人的思想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观念, 将会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能动的积极作用, 我们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需要在思想上确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 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指导民众的实践行为,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

1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前提条件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对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具有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热情, 是社会发展中带动全体公民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的主要力量, 是祖国建设的未来决策者和实施者, 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向。这就要求他们首先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 而且还要致力于社会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他们的努力, 将会以点带面, 全面促进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这将加快和谐社会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所以,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2.1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贯彻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生命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位置的科学评价。树立生态价值观, 将有助于我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以帮助大学生站在21世纪历史的高度, 了解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打下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基础, 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 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 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科学的角度, 用联系和发展的理论, 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观, 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不仅重视人的价值, 而且重视自然界的价值;不仅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关注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这样, 人类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自身也才能生存的更好。

2.2 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全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 它内藏着一个大学的精神向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思想核心, 是其它校园文化表现形态的灵魂。要想在高校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就必须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生态内涵, 从而在全校形成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弘扬生态文化就是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形成这种生态文化的氛围, 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通过加强生态技术观教育和影响作用, 这一新的技术观念才会真正被人们所接受和采纳, 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首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谈到要把我国建成“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 为我们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也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其次, 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思想, 为生态文化氛围的形成创造了便捷的条件。最后, 在科技迅猛发展、资讯信息共享的今天, 我们可以借鉴中外成功经验,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2.3 在实际中践行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论

在校外实践中增加生态文明的体验。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体感受。每学期我们都会跟青岛著名企业进行联系, 如:海尔、海信、可口可乐公司、青岛啤酒等, 安排学生到企业考察参观, 观看企业发展的宣传片, 参观企业文化和创新产品展, 在企业的发展中, 他们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低碳环保节能, 这一理念在产品设计中, 在原材料的选择中, 在市场销售中, 无一不体现, 这一切都对大学生是一个生动的教育, 让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开展以“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青岛”为主题的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题的确定来源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要建设生态文明。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怎么建设生态文明?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应该担负什么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这都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 我们期待在实践活动中, 能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 思考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目标的人, 同时我们也期待学生在实践中, 能科学运用所学理论结合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解决现实问题。确立“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是每一位同学力所能及的事, 也是我们大家都共同关注的事, 作为大学生有必要为此作些自己的贡献, 有的班级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 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所以, 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在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全球环境的绿色化做贡献, 也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等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以校园低碳节能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大学生具体校园生活进行调查, 提出自己建设性改革建议。学生们对这类主题都非常熟悉, 也都有自己的思考, 比如对节电、节水等问题的思考, 对学生餐厅用塑料袋装食物的问题都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意见, 说明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

3 结束语

通过多元化的校园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都充分意识到建设和谐社会与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提高了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有思想、有技术、有正确价值观的后备力量。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生态问题:环境的污染, 资源的浪费、气候异常, 自然灾害频发等, 这一切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当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思想层面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决策者和实施者, 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向。因此,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进行研究探析, 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编.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辛鸣.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3.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三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体的20个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要求,也是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则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

一、注重生态文明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八个字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党和政府要让农村GDP继续增长,人均收入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生态文明,对于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具有促进作用。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国土和水系整治,整备好农村和农业的基础,保护好森林和农业环境的其他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在保护和培育长期的农业生产力。在这一意义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产发展”是一致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村自然资本的价值实现途径,为农民的“生活富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生产发展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放在首位,我们要牢牢坚持这一战略思想。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生态平衡是社会建设之根基,一旦这一根基遭到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根据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现实,在深刻总结我国及世界工业化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言简意赅,精辟科学,正确把握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

(二)生态文明是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

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宽裕,也包含着身心舒适,即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健康的生活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使人不要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条件和重要基础。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发展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这些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人们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了环境和生态状况的严重恶化,“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事物”,人们不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恩格斯就曾说过“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如,土壤力丧失使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农业可用资源日益匮乏、长期的农业发展缓慢也使很多农业人口流失从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等等,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之密切相关。

二、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内容之一

(一)村容整洁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村容整洁”顾名思义,是指农村社区的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社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从微观行动来看,村容整洁就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的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活动,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从宏观部署来看,村容整洁讲求规划先行,这个规划,不仅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到城市文化的进程和发展布局,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高度,尊重农村社区的实际和特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入手,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等。“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内容,农村生态良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二)村容整洁的意义

应当说,实现“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既是针对当前农村村容村貌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直接体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拥有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利益要求,更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的要求。村容整洁,有利于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环境,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潜在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有助于农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有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带来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建设成果的最直接体现,是体现人与环境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看一个村庄发展程度的好坏,看一个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这个农村的村容村貌。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抓手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

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载体。环境好了,文明的程度才能提高。有位哲

学家就讲过“环境能够塑造人,人能够改造环境”。抓乡风文明,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文明抓起,如果我们的村庄破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去跟农民讲文明,就很难有说服力。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就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农民有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农民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友善,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道德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

管理民主,就是让广大农民在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自主决定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自主管理农民自身的事情,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自身的权益。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农民自主从“干中学”的过程。成熟的民主体制始终伴随着永不停顿的成功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农民自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主决策的新内容,这种民主决策直接给农民带来利益,管理民主之习惯从中真正育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是实践我们民主体系的过程,也是我们农村民主体系逐步发育、成长、成熟的过程。所以,离开这些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实践过程,谈民主管理往往就是空谈。

管理民主首先就要要求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参与与自身有关的各项事务中,而维护农民的环境权也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如农民自主管理生活与生产环境,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广大农民要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大行动中,人人都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维护好自身的长远利益。转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文明卫生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革除生活陋习,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全民参与,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参与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行为活动的管理是生态文明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对改变被严重污染的农村环境有极大的作用,也会使我们的农村发展得更为全面,从而使我国广大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四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5.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五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探析

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分析了保持水土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并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作 者:黄清淦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广东,兴宁,5135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2010 “”(14)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和谐社会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6.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篇六

课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课型:讲授课、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难点: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案例1:我们的城市怎么了?

2004年5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新闻,爆出了一个令国人震惊的消息,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地20个著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有8个城市被列其中。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在上海,目前恶性肿瘤病人现患率已超1%,即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

据2013年2月3日《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平均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症患者,上海平均每天有82人死于癌症。

这些无法令人平静的消息在警示我们:我们的城市已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案例2:《沁园春.霾》

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的面朗诵《沁园春.霾》: “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雾霾日趋严重,各地网友纷纷要求为PM2.5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网友答案五花八门:

严肃一点的叫“公雾源”;高端一点的叫“京尘”;霸气一点的叫“尘疾思汗”; 乐观一点的叫“尘世美”;娱乐一点的叫“尘惯吸”;更有稍微性感一点的叫“喂人民服雾”„„ 网友调侃南京人精神: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事实再次证明:雾以吸为贵啊!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这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案例3:钱塘江沿线现多个癌症村企业排污近20年无人管(视频)

浙江绍兴,一座历史上因水闻名的城市,悠久的水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时期,然而当地人曾引以为豪的“酱缸”、“酒缸”、“染缸”,如今却变成了让当地人不堪重负的“毒缸”。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共有164个纺织工业集群,拥有超过5万家纺织工厂,主要集中于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绍兴市绍兴县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纺织企业9000余家,印染产能约占全国30%,因而也被誉为“建在布匹上的城市”。

然而,这个GDP功劳簿上的大功臣却变成了水乡恶变的罪魁祸首,在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工业区及周边已经有多个“癌症村”出现。不是绍兴一座城在呻吟,同样沦为生态难民的还有毗邻的杭州市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及周边的村民,在那里同样集聚纺织及其相关的化工企业。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的调研显示,绍兴滨海工业园区与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不乏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如Zara、Levi’s等的供应商。

纺织名城向世界输出潮流的同时却将污流留在了本地,地方官员摘取了GDP的果实,民众却在为生态危机埋单。

从1992年至2005年,坞里村有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纪多在四五十岁,最年轻者20多岁,记者翻看这份沉重的死亡名单,发现村民们所患的癌症多是肺癌、胃癌、肝癌。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其余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

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恩格斯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中一个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土壤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于20世纪初期,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又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

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等地的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生存危机的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业)。

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通过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完成的,但是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革命迟了一大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

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跳出这一“怪圈”,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

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

警惕污染企业大举“西迁”

中国财经报 2006-11-21,内蒙古某县从东部引进一家污染严重的大型制药企业,县里为了给制药厂寻找污染出路,不惜动用大批警力与农民“协商”,拘留了十多位阻拦污水进农田的农民,药厂大量严重超标的污水终于被排入引黄灌渠,并顺着黄河灌渠进入耕地。

从今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村民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继续饮用井水的牲畜验证了污染的毒性,村里的100多只羊在6月突然全部死亡。上海“城市名片”不断增添浓绿:

短短几年,上海的绿化建设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98年的不到1平方米,变成了2005年的11平方米。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功能,上海改“见缝插绿”为“规划建绿”,对绿化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

城市绿化建设进入量质并重阶段,上海越来越追求绿化“市民化”。为 了实现年初“内环线内市民出门500米就有面积3000平方米大型绿地”的承诺,本市继续加快公园、绿地建设。

此外,植物丰富、景观优美的大型绿地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带动了本市旅游、商业的发展,一条“上海绿地一日游”线路正在策划中。大片绿地建设的启动,不仅每年直接提供2万个绿化施工岗位,还带动了苗木培育、绿化养护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走进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同盛物流园区,一株株美人蕉、菖蒲、芦苇映入眼帘,花娇叶茂、茎比人高,极具自然生态景观之趣。很难想象,这块15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正默默“吞噬”着园区综合管理楼的生活污水,从另一端流出潺潺清水又将“回”到大楼,用作冲洗厕所之用。

这是上海首个以“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项目,不仅美化着环境,还担负起楼内 500余人、日均3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工作。

大楼里的生活污水每天通过收集管道流入潜水泵井,四道滤网将固体废弃物“拦截”后,只需一台 1.1千瓦的潜水泵每天运转 42分钟,将污水送进这片生长着水生植物的“人工湿地”,经过砂石等五六层介质层流到底层。在此过程中,植物根部吸附过滤含氨磷化合物,污染物被逐步分解,最后由底层集水管导出的水就能达到排放标准,用来浇灌绿地以及洗车、冲厕所。据测算,一年可节水 12000吨。

首提“向污染宣战”彰显中央政府治理环境决心

2014年《第十二届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向污染宣战”彰显中央政府治理环境决心。

李克强总理接受中外记者提问时说,简政放权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对一些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 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李克强说,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十二五”期间规划的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为3.4万亿,将拉动GDP4.34万亿元。中、西部地区环保投资总额或将超出东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中国支柱产业。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设循环经济。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反消费主义:

反消费主义指以社会或政治运动反对消费主义的一切行为,反消费主义者反对过份地将个人的幸福等同与购买所得来的物质财富。

反消费主义不是提倡绝对不消费,而是反对过度消费。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7.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七

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日益推进, 低碳、环保、节约等理念逐渐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内涵的基本框架体系之中, 并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主义随即应运而生。

1.1“生态文明”释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生态文明语境下的社会发展突出强调并不断深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致力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型格局。节约、环保、低碳等概念纷纷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框架的基本内涵之中, 其构成了生态文明语境下影响和约束人们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的软规则, 倡导人们逐步树立和实现科学、绿色、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其实,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倡导施行“礼, 与其奢也, 宁俭”的节俭之道, “俭以养德”更是被历来视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兴起, 一股消费主义之风日渐增长蔓延并不断侵袭。究竟如何正视“消费”之地位, 何以维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已日渐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

1.2 消费主义的兴起

艾伦·杜宁首次关注到一个隐藏在消费主义背后的客观现象:作为三位体 (人口增长、技术变化、消费) 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位———“消费”———起初并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是几乎一直被视为益举。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 消费也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消费主义日渐成为影响直至主导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消费主义真正的精神实质就是让人们把消费当作人生追求的终极意义, 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利用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对人进行精神控制。”[1]在美国、日本等国, 消费甚至已经成为了衡量国民经济和个人成功的一大准则。消费主义渗透之广可见一斑。

然而, 消费主义并不能为工业社会保驾护航。相反, 这种生活模式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社会动荡。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那几年, 资本主义世界正逐步迈向一个“市场必胜论”的时代[2], 从而引发了关于人类消费与生态伦理、自然环境、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探讨, 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审视生产过剩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和由此引发的环境资源问题。

2 追本溯源:重构消费主义价值观

生活离不开消费, 但消费也并非我们生活的全部。近些年来消费主义之风的蔓延和肆虐在改变着我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同时, 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环境、伦理问题, 令人心生感慨。适时转变对于消费的认识, 端正对于消费的态度, 重塑消费模式, 转变消费观念, 方能让我们距离消费最终的诉求更近, 让我们的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欢愉。

2.1 正视“消费”的地位

一方面, 不可否认的是, 消费已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我们早已深陷消费之泥潭不可自拔,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应运而生并日益壮大, 它以高效、便捷的特点不断走入大众的视野, 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

毋庸置疑, 消费文明之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当这种生活方式仅为个别贵族人士、某些发达社会所拥有倡导时, 其对于社会、自然、环境、甚至人类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 而随着这种生活方式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广泛的地区而不断蔓延、大众化之时, 其对于环境的不可持续性方崭露头角并日渐影响深远, 这时, 消费主义之于社会、环境的反作用才得以充分暴露显现。

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意识到, 消费不是唯一的社会价值诉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揭示了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处于金字塔底端的生理需求更多地强调的是人类对于物质的需求, 在满足最低层次的需求之后, 人类会自动地向上寻求更高级别的需求, 最高等级乃是自我实现的满足。初级需求到高级需求的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类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化升级。据此,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的诉求既不仅仅停留在对于物质的渴求, 也不单一地旨在追求精神需要, 而是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消费并非唯一的社会价值诉求。

2.2 消费的幸福绩效考量

艾伦·杜宁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不禁令人深思。“消费者社会的历史性兴起对于损害环境有着重大影响, 却并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满意的生活[3]。”消费存在的首要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 更多需求的满足和实现的最终诉求都是人们更快乐、更幸福地生活。活生生的现实告诫我们, 更多的消费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消费并不意味着我们必然会得到幸福。或许追求最为简单的衣足以蔽体、食足以果腹的生活往往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而这正是艾伦·杜宁所希望的“回归于一种悠闲的足以让我们看日出日落和在水边漫步的日常节奏”的生活和消费模式。

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走基层·百姓心声》节目, 记者们深入基层对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进行采访, 掀起了关于“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等话题的探讨。关于幸福的标准, 全世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认识、阐释都是由心而生的, 必然会千差万别, 不仅与自身的感受、内心的体验相关, 更要受制于诸多的客观因素, 比如所处的时代、国度、地区, 所从事的职业、曾受过的教育、国家政策的引导、性别、年龄、外貌的影响……我们所理解的幸福和别人眼里所看到的幸福也许千差万别, 究竟何为幸福, 也许永远都不会有定论。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 如果我们把更好地生活视为一种幸福, 那么仅仅依靠消费是不能撑起这片幸福的。“消费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4]。消费的目的或许在于更好地生活, 但生活永远不会止于消费。消费只是一种手段, 而获取快乐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才是生活的真谛所在。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而又普通的道理:“一个人的富有与其能够做的顺其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5]。”正如约瑟夫·皮珀所追求的对于“闲暇的崇拜”[6], 或许发乎于心、顺其自然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和最简单的幸福。

3 时代选择:中国的“绿色消费”之路

当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将舆论的矛头指向极度、奢侈的消费主义之时, 我国却正为这股刚刚掀起的消费主义之风而欢欣雀跃。面对越来越多的消费诟病, 我国已适时并果断地转变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 努力探索构建一种新型的绿色消费主义模式。

3.1 中国的消费现状

现如今, 消费已由一种“必要性需求的满足活动”转变为一种“普遍的有着象征意义的活动”[7], 也即尼古拉·埃尔潘眼中的“炫耀性消费”[8]。奢侈消费、负债消费、符号消费已逐渐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动辄几千元一顿的晚餐、上万元的名牌皮包、几十万元的豪华跑车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沦其中, “房奴”、“车奴”、“卡奴”更是屡见不鲜, 这种畸形的社会消费模式为“负翁”“负婆”们的悲剧提供了土壤, 更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富二代”“星二代”误入歧途。中国还有多少“郭美美”沉迷于虚荣、奢侈的梦幻中难以自拔我们尚不能知, 单是最近明星吸毒事件已让人颇为震惊。造成这一些悲剧的原因不一而足, 但其背后所隐藏着的畸形消费观念绝对是一大始作俑者。我们在为越来越多社会悲剧唏嘘和悲痛的同时, 更应一探消费主义之风的蔓延对于我们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究竟到达何种严重的程度。“对消费品喜新厌旧成风, 无限制地使用能量, 我们的前途只能是生态系统的无穷灾难[9]。”实际上, 继《我们共同的未来》问世之后,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 不幸的是, 这种转变在我国非但不明显, 反而出现了相反的境遇。唯有正视“消费主义”蔓延的消极影响, 打破“不消费就衰退”的神话, 实现消费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才能更好地消除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与环境隐患。

3.2 绿色消费之必要性

虽然“不可持续消费存在其固有的价值基础”[10],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旧有的消费模式带给了生态环境太多的压力和冲击, 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不禁让我们开始审视消费与生态环境的紧张和互动关系。我们必须承认, 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或多或少地会引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既然这种危害无法避免, 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强预防与积极治理。

一方面, 国际社会已有的尝试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经验。环境公共利益牵涉到世世代代人类的共同利益,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各国的环境法也因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而出现了相互协调的现象, 国内环境法越来越多地吸收国际环境法规范, 国际环境条约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国内环境法调整的内容, 因而出现了国内环境法国际化、国际环境法国内化的趋同现象。我国的环境保护不可能游离于世界范围之外, 在全世界纷纷实现消费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也应紧随时代步伐, 加快推进绿色消费的进程。

另一方面, 我国积极倡导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消费提供了制度土壤和政策平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最初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 随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 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横空出世, 并再次强调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中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提出了美丽新中国的目标。之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勾勒了宏伟蓝图。倡导绿色消费的新型消费模式不仅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题中之义, 更是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最好诠释。

3.3 绿色与可持续消费

我们深谙,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不仅仅是经济、技术问题, 更是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毋庸置疑,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仰仗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实现。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事项时, 无疑是为各国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难题, 究竟是先发展经济然后再治理环境呢?还是边发展经济边治理环境?每个国家的选择往往莫衷一是。发达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选择的是第一条路。然而, 西方发达国家在深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与环境恶果的双重影响之下, 现阶段已逐步实现了由工业社会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 侧重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

可持续发展乃是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共同出路, 可持续发展的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仰仗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在人与环境矛盾愈发突出的如今, 我们所倡导的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并不是要求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而是力图以日常消费为突破口通过改变不适当的享乐主义、奢侈主义的生活方式从而确立绿色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追求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 更是我们反思与破解消费主义的最终要义。对于我国而言, 唯有坚持绿色主义与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发展模式,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对发展的可持续支撑,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有序、共赢发展。通过转变消费观念、突破旧有体制、着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型消费模式, 实现由奢侈型、炫耀型消费向绿色、生态消费主义模式的过渡和升华。唯此, 方能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构建系统完整生态文明体系的目标。此乃时代所赋予中国应有伦理价值之选择。

4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之下的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 同时其更能彰显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诉求, 其影响甚至关乎和影响整个国家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与进步程度, 此乃所谓“兔死狐悲”, 抑或是“蝴蝶效应现象”所致的必然结果。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 引发了人类与自然、环境、资源的矛盾冲突。消费主义在我国的蔓延业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更是对公众环境保护道德观念和意识价值的重新审视。

当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污染排放国, 而我国的资源利用现状更是不容乐观。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体而言, 这种严重的污染和掠夺性的资源开发现状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和无节制消费的负面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现如今, 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刺激消费、发展经济固然重要, 但保护生态环境更是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改变恶化的环境现状已不再是简单的国家制度的构建问题, 更重要的是亟待公民环境权利与意识的日渐增强和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悄,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2][美]迈克尔·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M].邓正来,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3][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4]杨魁, 董雅丽.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5][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李继宏, 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6][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刘森尧, 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7]张筱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8][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M].孙沛东,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9][美]芭芭拉·沃德, 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8.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八

1.以整合与超越的方式解决环境伦理学的“身份”危机,肯定环境伦理学的意义。

环境伦理学诞生伊始,就出现了“身份”的问题,由于环境伦理学对传统伦理学的一些假设提出激进的批评和挑战,致使人们怀疑环境伦理学究竟是一种应用伦理学还是一种新的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依据现存的或占主导地位的伦理思想资源,去关注现实社会中一些充满争议的具体问题,通过一个公共空间和对话平台,最后对问题达成共识;道德哲学则就那些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的基础性的、宏观的、形而上的问题给予探讨,试图重新理解人的本性,重新定位人在自然和宇宙中的地位,重新勘定美好理想生活的具体内容。作者认为两种模式都要重视,并在两个模式之间保持沟通互动,通过整合与超越,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环境伦理学,即一种研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伦理问题的伦理学说,其目的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根据。这是从“问题意识”与“实践取向”角度给环境伦理学下的定义,环境伦理学也就兼容了“应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两种身份,而这两点又恰是环境伦理学的生命力所在。

环境伦理学并非是对传统伦理原则的简单应用,而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与创新,具有宽广的研究范围、革命性的价值取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全球性的研究视野。

2.从儒家的视角出发整合与超越环境伦理学史上的四大理论流派,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四大理论流派分别为人类中心主义(强、弱)、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概括起来,又可以表达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这些理论流派,观点不一,各有长处,也有不足,在环境问题的实践中既具有价值但又成为障碍。对此,作者认为任何一种环境伦理学,都必须首先肯定人的生存和延续,一种不包含人的福利的环境伦理学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不是人们只把人类的利益当作行为的最高准则,而是没有把全人类的利益当作行为的指导方针。但以人类利益作为确定道德原则的根据,也有两个缺陷:一是人的利益欲望是复杂多样的,有高尚的也有堕落的,难以统一;二是规则是为了规范欲望、利益的,因此从人类的欲望和利益中引出的规则去规范人类的欲望和利益是不合理的。

基于上述认识,作者提出了对四大理论流派的中国儒家式整合与超越方案,观点如下:①儒家思想与四大环境伦理流派在规范层面上都具有可比性,不具有接受上的障碍。如诺顿强调的“理性偏好”就与儒家里面孟子的“寡欲”、荀子的“节欲”和朱熹的反对“穷口腹之欲”思想相通,他所谓的“转化价值”,即大自然的道德教育功能,与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是相类似的;以辛格和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权利论,强调以功利主义的办法计算动物的痛苦和快乐以及“天赋价值”权利,儒家在这方面相对缺失,但孟子的“不忍其觳觫”的恻隐之心还是认可人对动物所负有的直接道德义务的;生物中心主义代表史怀哲提出“敬畏生命”,儒家也强调对生命怜悯与关怀,泰勒的对生命的尊重与周敦颐“绿满窗前草不除”、程颢“欲常见造物生意”、“观万物自得意”相类;生态中心主义中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提出大地共同体,这与张载的“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亦是相通的,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创造性与儒家的“生生”(包括“生物”和“成物”)相似,生物权平等主义与孟子的“仁民爱物”、“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相似,自我实现论与二程、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亦是相似的。②儒家思想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元伦理学层面上具有共识。儒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天道、地道和人道只是同一个“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都是道德关怀的对象。③儒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也是契合的。现代环境伦理学强调伦理学必须建立在合理的世界观基础上,要有人性论根基,儒家也持相同的观点。儒家有机论的世界观为当代环境伦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世界观基础;儒家的人要继承和彰显天地的“生生之德”,完成“生物、成物”伟业,与当代环境伦理学将人类视为道德的代理人是相通的。④用儒家的道德境界论整合四大环境伦理学派。采用儒家的道德境界理论,将人类中心主义、动物福利运动、生物平等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分别对应于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和生态整体境界四种由低到高、逐级实现的道德境界,其中人类中心境界是最基本的、可普遍化的境界,须强制性推行,其他三个是环境伦理学的高级美德,可选择性推行。从道德境界论的角度来看,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四大流派就不再是相互矛盾和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和协同共进的。

3.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资源,整合与超越现代环境伦理中的种际、代际和全球正义的争论。

有人认为环境哲学或伦理学是现代的产物,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所谓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零散论述,其系统性和理论性与现代西方的环境哲学及可持续性思想相比相差太远,现代的西方环境哲学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没有任何关联,从中国古代零星的“环境”思想中推导不出任何今天环境哲学的理论,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资源持肯定态度,认为在系统研究西方伦理学的同时也要全面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直接表达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思想的确少有,而且带有诸多歧义,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亲自然特性。要超越具体的文本意义,从学说思想体系的层面予以把握。

首先在种际伦理方面,由于近现代的主流伦理学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搁置甚至排斥在伦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现代环境伦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清除这些错误的观念。作者列举了在种际伦理方面的三个主要障碍:物种歧视主义、人类沙文主义和伦理契约论,并从后果主义、道义论、美德伦理学、内在价值、共同体主义的角度进行论证。在整合环境伦理学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原则和规范之后,杨通进先生就中国古代的动物保护伦理作了论证具体阐明:①儒家“不忍其觳觫”的恻隐之心;②道家“类无贵贱”的思想;③佛教的戒杀、放生和素食思想等。

其次在代际伦理方面,作者对未来人身份是否有“同一性”作了深入的伦理和逻辑分析,并结合边沁、康德、罗尔斯等关于代际义务的证明,化解了非“同一性”的障碍,认为代际平等是可能的,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三在全球正义方面上,作者主要是从“正义”的内涵入手,辨别了互利的正义和公平的正义,指出环境正义应是公平的全球正义,要超越现实主义的道德怀疑论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障碍,立足世界主义,倡导一种全球公民的理念。

4.本书的不足。

除去种际伦理外,作者在代际伦理和全球正义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汲取不够,像中国古代的“以时禁伐”、反对“涸泽而渔”的思想,“天下”的观念,都可给人以环境伦理学的启发。作者阐述儒家的思想比较多,而对其他学派发掘的不够,尤其像中国的“道”对环境伦理学的意义,基本未予阐释。中国传统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是作者在思考和写作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但对于它自身的环境哲学意义未予剖析。

总之,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不同学科的联合,需要各种智慧的对话和沟通。整合与超越的路径,确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并对一系列环境伦理学难题有所突破,揭示其特色。建立一种多元开放的环境伦理学,是作者也应当是环境伦理学发展的追求。科学、严谨、公正、客观的态度,也是本书写作中一个鲜明的特色。

9.论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构 篇九

论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构

生态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化是大学教育的新取向,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生态氛围,确立协调的大学生态教育理念,构建良好的大学学术生态环境,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推进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林红梅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辽宁,阜新,123000`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CIRCLE年,卷(期):“”(10)分类号:G0关键词:大学文化 生态文化 教育生态学

10.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十

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与生态文明建设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理论,还是对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贬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理论的`重要性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这是导致我们在实践上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重要原因.同时,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多方面的说明和论证,但是,至今还无人论及地理环境社会作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原理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因此,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背景下,重申并重新认识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研究地理环境社会作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1(11) 分类号:X321 关键词:地理环境   社会作用   生态文明  

11.论生态课堂的意蕴和建构 篇十一

生态  生态课堂  特征  建构

以班级授课制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制度以工厂制度为范型,批量制造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人才,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所以就有人称“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1]。教育技术的进步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带来了教育目的功利化、教学过程僵硬化、教学评价单一化、师生关系割裂化等一系列问题,教育在新技术时代逐渐被“异化”。“自然生态的破坏导致的是自然界的荒漠化,而教育生态的破坏导致的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荒漠化[2]!”教育的工具性造成了教育生态的破坏,生态学的引入促进了教育的觉醒,作为教育生态的微观研究领域的课堂生态亟待重构。

一、关于生态课堂的界说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oiko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也有“讨论”、“研究”之意。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作为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环境概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创立了生态学这门学科来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各种危机不断出现的背景下,生态学由于其追求和谐发展、强调整体联系的特征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范围得到极大拓展。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关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最集中的场所,也是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作为研究学校教育的微观领域,课堂是教师实践教学职能、学生成长成才的地方,生态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生态课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将生态课堂看成是课堂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制度规范生态三种生态环境构成的统一体[3];二是将生态课堂看成是师生互动、信息交流、生命共进的和谐生态系统[4];三是认为生态课堂是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保持课堂整体和谐的一种课堂形态。

笔者认为生态课堂应建立在传统课堂形式的基础之上,渗透生态学的精神内核即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来对课堂进行生态改造。生态课堂观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及教室是其中的生态因子,各因子之间通过交往、互动来促进课堂整体的动态和谐。

二、生态课堂的特征

生态课堂因其独有的生态内涵而意蕴不同,其不仅仅作为一个新颖、简单的课堂形式而存在,我们还应看到其特征背后的教育隐喻。

1.自由舒适

根据生态的最初含义,处于生态环境下的有机体的生存状态应该是适合自身原初的自由状态。所以生态课堂的首要特征就是自由,自由是生命体存在的基本保证,教师和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其教育个性才会完全展现,师生的言行是自由的,思想也是自由的。教学是一种双向的对话行为,整个过程应该是主动积极、自觉自愿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以考试升学为唯一的目的,有实现自身教育理想的自由;学生不再在教师和家长的高压下为了分数而学习,他们的首要学习目的应该是兴趣,为兴趣而学就是自由地学习。

同时,生态的课堂还是一种让生命体感到舒适的课堂。生命体只有在自身感觉舒适的基础上才可能从事更高一级的生命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在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最终的自我实现。生态课堂的舒适不仅体现在硬件条件方面,要求教学仪器设施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更重要的是整个课堂氛围也要让人内心轻松,心情愉悦。只有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师生之间才可能打开心扉,走进彼此的心灵达到共生共荣。

2.整体联系

课堂生态是由彼此联系紧密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各部分之间综合协调才能发挥部分没有的功能。首先,课堂是由其中的生命体和环境构成的整体,同时它也是整个教育生态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次,师生作为课堂里的两大生命体,他们之间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形成教学共同体。再次,学生是具有完整知情意的生命体。做到“以生为本”,个体的身心和谐统一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观的核心在于:各个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个生态因子通过某种核心的、必不可少的物质联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长远利益[5]。

3.动态生成

在生态课堂观看来,动态生成性主要表现在课堂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机体的活动而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生态因子人和环境之间会相互影响生成新的内容。人的生成不仅包含作为人的物质基础的身体成长,也涵盖了知识的更新和精神的生成。学生接受教育的结果并不仅仅是智力的提升,身体素质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改善,精神面貌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得到重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这是人的生成;客观环境也会因人的能动性被改造,更适合班级特色,这是物的生成。生态课堂中,系统内部各个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生成,每种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化。总之,一切处在动态发展中,也正是这种不平衡才会推动整个系统向前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的生态因子在这种互动中显得意义重大,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周围环境,现实环境的变革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人在互动中生成,又在生成中互动”[2]。所以生态课堂强调人的主导作用,有人的活动就有课堂的生成,课堂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容器”,而是充满无限可能和挑战,师生将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又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如此循环,不断生成。

4.多元开放

生态系统的多元开放性是显而易见的,时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开放性与多样性相辅相成,开放性要求多样性,多样性促进开放性。生态课堂的多样性涵盖了:①物的多样性。如在传统黑板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仪器多样化,课堂设施更便于学生学习,突破传统教室里只有桌椅和黑板的单调陈设。②人的多样性。主要指学生的个性行为多样,每个人有独特的生活背景,受各自所处环境的影响,风格各异,也正是这些不同个性的学生才衍生出多彩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鼓励多元,提倡多样,重视学生的差别。

课堂是学校的一个组织单元,内部有自成体系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生态课堂的开放性是相对的开放,主要表现在:①环境的开放。课堂以教室为物质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教室,某些教学活动要求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去拥抱自然,同时外部的教育资源可以走进课堂,内外互动。②人的开放。主要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教育上的精神开放是要师生、生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理解,视野开放才能囊括更多知识,包容各类差异。③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在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教材,教学形式不止于口耳相传,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独秀”,教学结果不以考试为唯一衡量标准……总之,生态课堂是一种包容开放、活力无限的课堂。

三、生态课堂的建构

将生态学引入教育领域,无疑掀起了一场教育革命,生态课堂的建构不是机械地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课堂教学,而是要求首先从理念上转变,其次在行动上变革。

1.重构课堂生态观

传统课堂教学之所以遭人诟病,原因之一就是对课堂的本质把握不够。传统课堂观认为课堂本身是“机械”的,只是一个供教学的场所,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课堂逐渐成为一个制造大量劳动力产品的“工厂”。其次,在关于人的地位问题上,传统课堂忽视人的价值,认为理性知识和理性能力是最重要的,情意领域,人的价值和地位都是微不足道的[6],由此形成了“知识主导人”的现象。最后,在主客体关系上,“唯知识论”压倒人成为课堂中心,师生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生态视角下的课堂建设首先要求重构一种生态课堂观,即把课堂看成是一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课堂因教育活动的需要应运而生,它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对生态课堂的研究有一定的参照作用。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课堂生态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教师和学生就是生命有机体,非生物环境就是师生共同生活的教室。

首先,课堂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各自的能量来源,自然界的能量源泉来自于太阳辐射能,而课堂生态的能量来源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外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知识和教育资源投入。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并通过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课堂教学)这一载体进行一代代的传承,并为人类所用。这样看来,知识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客观对象,没有知识,课堂就成了无水之源,但绝不可将知识的崇高性变成唯一性;另一个能量来源就是教育投入,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宏观上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微观则是学校内部资源的分配与消耗,这也是课堂正常运转的重要动力之一。内部的能源主要是来自教师和学生,他们是生态系统中两大有机体。课堂生态系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师生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室才能成为“课堂”[7]。而作为非生物环境的教室只是提供了一个空间,本身并没有产生能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输出了能量,所以在课堂生态中更应该关注的是活跃因子——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信息传递的作用在于把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联成一个整体,并维持着系统的动态平衡,使系统不断处于有序状态,不断地提高功能状态的水平[8]。信息传递主要有四个要素:发送者、信息、传递途径和接收者。在传统课堂中,多数情况下教师凭借自己的年龄、专业优势成为信息源,通过语言讲授并配以动作和表情将信息传给信息接收者学生。但是在生态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可以互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有自主生成性,打破“唯知识论”,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才是正解。

2.优化课堂自然环境

课堂的自然物质环境是教室内部的物理环境,面积的大小,光线、声音条件,教学仪器设施以及教室课桌椅的布局等。教室之外的环境是限定的,但师生共同生活的教室环境却是教师和学生可以改变的,即人可以利用和美化物质环境。有调查显示,课堂的建筑空间、温度、光线、声音等物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主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一直以来,教室的内部设计和物品陈设基本遵循的是方便效率的原则,即有利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如传统教室的墙壁颜色是白色,虽然使教室看起来明亮,但是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白色并不是最合适的颜色,易反光,刺激眼睛。再如班级的人数和课桌椅的布局上,以追求高效率的教学进程,但是班级人数过多、桌椅排列不当严重影响教学实际效果和主体间的交流和对话。所以教室中环境的设计要考虑到主体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方便师生学习和生活。

首先,在教室颜色的选择上,避免统一采用白色,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合不同的颜色。根据心理和色彩专家的建议科学布置教室,“因材施色”,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教室的色彩应呈现出由暖色调向冷色调过渡的趋势[9]。课堂中,学生主要靠视觉和听觉来输入信息,视觉的要求使得教室中黑板的设置尤为重要,不适当的光线会给正常听课带来障碍,直接干扰学习,间接地还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

其次,教师的讲授主要通过言语表达来传递给学生,课堂学习对声音的条件要求很高,噪音会干扰信息的传输,妨碍学生正常接收教师的讯息。同时,过大的噪音会损害人的听觉,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引发精神焦虑和不安。除了注意学校的选址要远离繁华嘈杂之处,教室内也要避免产生噪音。传统教室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越密集,所产生的噪音会越大,要构建生态课堂就要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从而逐渐过渡到小班化教学。

最后,对教室的空间布局要求主要是调整好学生座位的编排及与讲台的距离。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找到自己适合的“生态位”才能促进整体的和谐。目前学生的座位以传统的“秧田式”为主,虽然方便集体讲授但一直被诟病。应提倡新的“椭圆型”和“马蹄型”结构,在形式上保证师生之间的地位平等,也方便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

3.唤醒课堂文化内涵

课堂中的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指物化的和符号化的文化成果;而精神文化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一种深层文化环境[2]。课堂中的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有课本、课桌椅、教学设施(诸如黑板、粉笔这样的传统教学工具和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教室墙壁粘贴的学习标语、黑板报的设计等。这些外在的陈设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课本的趣味性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黑板上板书的多样性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墙壁上励志的学习标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动力……

生态课堂中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知识背景和精神面貌等,以及在课堂中学生群体的融洽程度和师生关系。这是一种“隐性文化”或“软文化”[2]。创设独特的课堂精神文化需要集合课堂当中各种力量,形成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又团结一致的班级风貌。“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课堂是由一群个性独特的个体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尊重个体知识文化多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建立班级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即班风。班风是一个班级在精神上的鲜明旗帜,好的班风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支撑。

师生关系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方面,生态课堂要求建立一种内容丰富、地位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纯的教学关系,教师代表知识的权威,学生处于依附地位。在生态状态下,教师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生态因子师生之间在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交往的地点不应局限在课堂,应拓展到课堂之外;联系的方式不应局限于上课,应有课后交流;联系的内容不应仅仅是学习还应包括生活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亦师亦友”。

4.创新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连续的过程,以课堂评价为结点,既是对前一阶段进行总结,又对下一阶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课堂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片面,功能有限,即用考试的办法甄别学生的智力水平,难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生态观下的课堂评价是一种动态、全面和发展性的评价。

第一,传统的课堂评价是终结性评价,“一锤定音”,难以把握学生的真实发展状态。生态评价不是一次性评价、静态的评价,而是一种贯穿课程实施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是一种生成性评价。学生的发展是在不断与周围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在过程中进行,考虑相关因素,抓住学生发展的各个瞬间。

第二,传统课堂评价只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就是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只适合部分学生,有失公允。生态课堂评价从整体性出发,主张课堂评价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为了全面认识学生,应该摒弃单一评价方式,综合多种评价,如生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质评与量评结合;扩大评价主体,除了师评还应加入同伴互评,学生自评;评价内容在认知能力之外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由此导致评价手段也是多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客观。

第三,传统的课堂评价主要是甄别和选择作用,并未与课程实施的目标保持一致——促进学生发展。生态课堂评价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旨在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10]。学生是身心和谐的生命体,发展性评价要关注的应是整体,为了发展而评价,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学生除了知识和技能外还有丰富的人格。以发展为目的,综合多种评价方式才能培养“自由人”。

————————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建构.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杜亚丽,陈旭远.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

[5] 徐陶,彭文波.课堂生态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6] 王攀峰,张天宝.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7] 孙芙蓉.试论课堂生态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研究,2011(12).

[8] 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9] 郝东方.青蓝色调更适合五六年级教室颜色.大众科技报,2005.

[10] 李学书.生态课堂建构的理性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3).

[作者:方金(1989-),女,安徽安庆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

12.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的建构论文 篇十二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哲学支撑

对生态文明内涵界定至今仍见仁见智。叶平教授认为, 生态文明应包括生态的文明与文明的生态两方面内容。生态的文明即有选择地把生态中的相关因素纳入到文明视野中加以考虑, 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实践需要创造绿色知识, 这种新概念的创造可从国外已有概念嫁接, 也可根据中国研究的实际境遇面向实践创造;文明的生态则体现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 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风气。郇庆治教授认为,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工业化与城市化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性超越。在理论层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蕴涵一种对人类未来文明形态与路径意义上的超越性想象, 其提出更多是基于我们对自身一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反思与升华;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发生着的生态化经济政治转型的自觉认同;基于对自身所处急剧变化着的一体化世界的重新感知, 而不能简单化理解为现实资本主义及其文明的一种对立甚至超越状态;在实践层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于更好应对现代化建设中无法回避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难题, 没有“姓资姓社”之别,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社会主义理念与思维可以催生出的制度想象与选择空间, 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前缀绝非仅是一种修饰。

哲学是时代精神精华, 生态哲学为生态时代精神精华, 是生态文明世界观与方法论支撑。刘福森教授指出, 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尴尬境地, 原因有三:一是其学科合法性未能准确定位;二是其研究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缺失;三是受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哲学“中道”精神与其在中国哲学语境下特定含义在生态哲学研究中的缺位。李世雁教授提出, 传统哲学因科学的发展走向寂灭, 但此并非终结哲学而是赋予其未来新使命。马恩开启哲学从解释走向行动的生态哲学之门, 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思想是其生态哲学思想核心内容, 故其实践哲学的实质是生态哲学。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与理念建设

生态文明目标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蠃局面。对生态文明本质认识是对其进行深入解读的题中之意。郇庆治教授认为, 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两面旗帜, 两者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两个侧面, 在此意义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蕴涵着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与文明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政治想象与动量, 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绿色乌托邦未来想象, 而它对于一个依然处在高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未来来说至关重要。唐代兴教授认为, 生态文明内在精神是以原始关联精神、有机生成论精神、自创生精神和存在和谐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理性精神;它是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四者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生境, 生态文明就是生境主义文明。

生态文明的理论理念构建与实践理念设计是生态文明现实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卢风教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与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至上两者存在不可协调的冲突为切入点, 提出修改经济增长之定义, 使之内含非物质经济。若实现物质财富不增长的经济增长, 只能大力发展包括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在内的非物质经济。生态文明的经济=生态化、稳态的物质经济+生态化、扩大化 (不断增长) 的非物质经济。其实现条件是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超越物质主义价值观、幸福观、生活观时, 才会有真正激励物质经济生态化和非物质经济扩大化制度, 才会真正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彼此相容。曹孟勒教授从人性高度探讨改造自然界道德合理性问题。认为只有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设定为实践目的, 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 亦是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 亦是以合乎真善美的方式改造自然界。唯其如此才具有道德正当性。佘正荣教授认为, 一种不能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能保障地球生物圈长期得以健康持续的社会制度根本就不可能与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和伦理要求相符合。人们只有选择与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和伦理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制度, 人类才可能在地球上得以长期健康地生存下去。王继创博士代表薛勇民团队发言并指出, 生态文明时代诉求的环境伦理实践就是生态式自由的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实践, 它是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实践的当代具体辩证, 其基本特征为伦理关怀拓展的合理性、文化价值理念的生态性和生态道德律令的普世性。蒋劲松副教授以契约论为进路对比既有的与扩展的契约论语境下动物伦理学的不同诉求, 曹顺仙教授认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推进追求在原生自然之水、社会生活之水和理想信念之水等层面上人水和谐境界与道德伦理诉求。夏承伯副教授就生态伦理学研究核心问题、自然内在价值、自然主义谬误等争论难题进行阐释, 并代表包庆德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学科建设, 特别是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前沿专题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交流, 强调人类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的不断累积、自觉挖掘和积极借鉴的重大价值。

三生态文明的中国观照与现实路径

在全球生态危机与中国实现现代化克服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现实语境下, 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思想资源与现实路径是中国学界的重要论题。解保军教授认为, 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命题有丰富而深刻意蕴, 它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形象直观表达,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维度的新体现, 是在国家形象表达上的一个新亮点、一个新追求。秦书生教授解析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思想基础;其内容包括:观念层面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经济层面强调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制度层面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叶平教授认为, 要完善生态文明社会建制当务之急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建制, 使生态道德家喻户晓, 形成生态道德优越的社会舆论氛围, 尤其是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或创建“绿色大学”活动。林震教授指出, 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主人翁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环保社会行动体系对于环保事业意义重大, 建议落实全民参与环保社会行动体系应从加强环境教育、完善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和拓宽参与渠道三方面下功夫。严耕教授与其团队笃信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评价体系, 以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引导政策。继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年度报告ECI 2010、ECI2011之后, 采用国家发布的权威数据完成《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ECI2012) 》。该书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转移贡献五个领域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综合评价, 首次尝试对我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进行考察, 旨在探究各省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变化之间动态关系。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三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 名:王佳 年 级:2013年 班 级: 2班 学 号:2131003499 指导教师:王德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部分:论文正文

学号:2131003499 姓名:王佳

【摘要】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1-1.生态文明的提出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生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使生态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等教授撰写的《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提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和不能解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费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风起云涌。同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2002年约翰内斯俸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2.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前苏联学术界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前苏联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在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1987年首次使用生态文明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来阐释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的。是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分。罗伊·莫里森(Roy Morrison),他在1995年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人中国

[2]

[1]

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界定一般采用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的定义。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使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包括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的转变。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认为自然界也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观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的逆生态性体现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部分决定了传统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也必将决定着我国能否率先实现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只有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握我国国情,结合二者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任务完成好。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准确、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很大挑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生态问题开始出现.邓小平就提出要制定法律保护我国环境。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国际社会的新发展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保护要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协调共进。进入新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发展经济的任务仍然艰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7][6]

[5][4][3]的唯一制度依托,同时使生态和谐和生态文明真正获得了可能。这样,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整个社会主义衔接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衔接起来。当然,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长期的奋斗,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包括生态和谐在内的总体和谐,才能真正步入完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实现包括生态和谐在内的整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这样,生态文明就升华了对生态和谐的实现路径的科学认识。

3.结束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扬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然意味着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整体创新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从广义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后的一种最新的文明形态,它以生态和谐、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为价值理念,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公平正义和协调合作生态政治运行方式、和谐和睦的人与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等为基本内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经济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阶段。从狭义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文明形式相并列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要建立的是联系性、整体性、公共性、生态性的社会,是致力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关系和谐的社会,这需要观念与制度、个体与社会等层面的根本变革与更新。其中人是关系的主体和主导,是观念的拥有者、制度的创造者,只有人具备了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获得了“自由个性”,这个社会才能走向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理论上构想、实践中构建的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其终极目标和价值指归正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

[10][9][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经济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统一,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道路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人类生态文明普遍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在生态文明前面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中彰显我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原则和优势,而不能简单地用生态文明的普遍规则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尤其是不能用资本主义生态文明的特殊性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文完(总字数4108字)

上一篇:创建学习型寝室的活动方案下一篇:钣金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