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精选13篇)
1.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一
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李桂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特制定本纲要。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作为一名新的综合实践老师,倍感肩上的任务重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研读纲要,受益匪浅。
一、《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的异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来强化育人效果、实现育人目标,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跟踪指导是关键。为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指导纲要》,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如社会服务主题内容可以各不相同(公益劳动、环保志愿者等等),但都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服务对象及其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等关键环节,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上课”的方式去“教”学生,而要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纲要》还对活动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教师如何加强指导给出了具体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力。
作为综合实践老师,今后我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将课程纲要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2.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二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的载体, 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流, 其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科学性, 表现形式的生动性、真实性, 价值上的导向性、传承性和教化功能, 使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庆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资源类型极其丰富, 包括遗迹遗址、展览馆、博物馆、名人故居、陵区陵园、文学艺术作品等多个类型, 其中小说《红岩》、歌剧《江姐》等更是深入人心, 影响广泛。理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 将内涵丰富的红岩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以此对课程的方法、资源、内容、手段和途径等问题进行突破和改革。
要达成上述目标, 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红色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如何相互借重;怎样依托红色资源在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认同与情感之间搭建互通的桥梁;怎样利用、发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理论教学并由情及理、以史论今, 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意识、问题意识与发展意识, 塑造他们的人格与精神, 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怎样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汇整多种理论、资源、参与主体、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等问题。
重庆交通大学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组对此进行了近10年的不懈探索,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了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新模式,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一、依托重庆红色文化资源, 构筑校内外、课内外开放式教育教学平台
采用开放式、体验式教学法, 以多种实践活动为载体, 拓展教学空间。“红岩精神”是重庆最具特色、最具感染力、最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的红色资源。其精神内涵, 可以概括为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克己俭朴的廉洁精神、平等相商的民主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在本质上, “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一样, 都是我们党精神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 正如郭沫若所说:“瑞金、延安、红岩, 在革命斗争中是三位一体”, 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为使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 增强了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1) 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 以之作为红色文化教学实践基地, 积极开辟红色教育第二课堂; (2) 指导学生成立了周恩来党支部、红岩团总支、红岩菁英团校等社团组织, 加强学习研究与交流, 开展了一系列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 (3) 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使二者相互促进, 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成立了红色文化旅游协会, 通过学生设计红色旅游路线、编辑出版红色文化刊物, 撰写报告、实习日记等方式深化实践教学; (4) 成立课外理论学习班, 进行“热点问题”专题讲座, 指导学生辩论会、演讲会、座谈会等, 扩展对学生的教育。抛弃呆板的、单维性灌输式授课, 以此拆解学校与社会、课堂与课外、历史与现实的隔障, 将社会性要素、物质性要素引入课堂、引入教学内容, 以直观、形象的方式, 生动、趣味的方法, 诉诸感性, 以情动人, 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历史与感悟现在, 克服了教学空间的狭隘性、封闭性。在学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 深刻感知革命先辈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奋斗精神, 坚定勇敢、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和浩然正气, 这种巨大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有效地形成了由感知——内化——参与——研究逐步升华的实践教育体系。
二、发掘红色文化资源, 实施研究型教学, 组建“三结合、双互助”的研究型创新团队
以科研促教学, 组建教师、学生与基地专家结合, 师生互助、学生互助的研究型创新团队。在教师和基地专家指导下, 从问题意识、开放意识、探讨意识、分析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组织学生举办理论研讨会;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撰写并发表研究报告、科研论文等。目前, 我们指导的在校学生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 较好地实现了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与研究能力于一体的目标。
三、弘扬红色文化, 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实现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依托校园网, 课题组建成了校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水平较高、信息量极为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校级精品课程网站, 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网站中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料数据库, 开辟了教案课件、教师授课录像、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参考文献、习题精选、人物介绍、学术前沿、热点探讨、影音再现、师生在线交流等栏目, 突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 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立体式红色文化教育方式, 大大拓展了课堂理论教学的空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现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 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评价相结合, 把出勤、课堂表现、论文、读书笔记、课外实践、创新能力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抛弃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 真正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进头脑、进心灵, 实现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五、建立了操作性强、推广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合力机制
重庆交通大学从政策支持、师资力量、经费保障、物力支持等方面为该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了学院+社区、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实现了学校、学院、社区、社团、红色文化基地, 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基地专家、学生等多主体、多维度结合, 为该方案的实施搭建了坚实平台。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创建开放式、研究型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提升了教学水平, 教学效果获得学生广泛好评
将重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全过程, 采用开放式体验式教学, 实效明显。学生乐学好问善思, 学习主动性、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教师善育善教, 教学团队的教学效果优良。
2.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
课程组充分发挥重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 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有效地实现了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 增强了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通过指导学生建立周恩来党支部、红岩团总支、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阅读红岩书籍、征文比赛, 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对我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开展上述活动后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对重庆红色文化的了解和继承、科研创新能力、组织活动的参与、关爱社会的奉献精神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成立了“学生党建协会”、“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旅游协会”、“新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 开展了一系列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主题活动。学生看望孤寡老人、慰问老红军、关爱残疾儿童等, 弘扬了传统美德,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80%的学生参加过看望孤寡老人、慰问老红军、关爱残疾儿童等献爱心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弘扬了传统美德,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研究型教学,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 撰写研究报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两年来, 有10余人在重庆市“红岩杯”演讲、“挑战杯”等比赛中获奖。
参考文献
[1]肖应连.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文化视野[J].理论界, 2008, 02.
3.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三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健美操设计的基本原则做了初步探讨,着重介绍了湘潭大学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主要特点及实施效果。旨在为推进新《纲要》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设计;体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08-03
College Aerobics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Outline
GE Xing-xing1, WANG Hua-zhuo2, LEI Hui1
(1.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Hunan 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document data,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t is to discuss the base law of calisthenics designs in universities, and have emphasized the effect having introduc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scheme in Xiangtan university. Aiming at be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ushing forward the new outline of the course,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 aerobics; curriculum design; sports quality
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成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并结合3年的健美操教学实践,对高校健美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做初步探讨,并着重介绍湖南湘潭大学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效果,旨在为推进新《纲要》下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健美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健美操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但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还必须进行相应的加工和改造,健美操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关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 满足学生需要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课程设计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健美操课程设计也要从此出发把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健美操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遵循生理学、心理学和运动学的有关原理,根据学生的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和组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达到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行动整合的目的,以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求。
1.2 突出健美操课程内容实效性原则 新《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项目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锻炼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感悟和理解体育,而且还要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能力,如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欣赏及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等[1]。因此,健美操课程设计就不仅要有健美操运动技能内容,还应包括自我健康状况的测量评价、自我生物反馈信息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自学自练、自编自创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健美操课程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从“了解自身需求到选择锻炼方法,到参与体育锻炼,再到监督锻炼效果,最后体验快乐情感”的良性循环学习链,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锻炼能力发展的实效性。
1.3 把握健美操课程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社会需求是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力和依据[2]。体育课程既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品质。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反映。由于健美操运动具有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广泛的特点,因此,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交往需要,培养参与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健美操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健美操运动的独特功能特点,体现为社会发展需求服务。
2 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
2.1 根据学生需求,明确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 新《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程要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目标,并着重指出体育课程的两条主线,一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二是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在健美操课程学习中,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身材和身体姿态、增强抵抗力等四个方面。因此,在确定健美操课程目标时,就要通过分析学生的这些具体需求,整合健康和运动两条主线与目标的对应关系,将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掌握健美操运动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健美操进行自我健身的能力,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创编健美操能力及组织健美操活动的能力[3]。
2.2 突显目标导向,构建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标统领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编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在构建健美操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特点,把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健美操运动的有关内容,筛选、整合、纳入到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图1),这个体系主要体现了将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套路与实用性、娱乐性强的身体健身法、姿态训练法相结合的特色,并以此特色为主线,增加了心理拓展练习和体育文化教育内容。
整合后的健美操课程依据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将健美操课程内容分为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健身方法、健身保健、健身拓展、健身文化六大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梯度教学。
2.3 划分复合式教学单元,丰富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划分教学单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复合单元是指将几种教材合理搭配在一起的教学单元[4]。本课程方案将健美操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复合单元,以初级班(水平一)为例:第一单元将有氧健身原理、运动量的控制方法与健美操基本技术教学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将音乐基本知识与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套路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健美操基本套路的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第三单元将健身操编排基本方法与健美操技术串联动作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进行健美操学习锻炼的能力。第四单元将人体健康美等有关知识与健美操动作的表现力、身体部位练习的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追求人体美的意识。各单元教学中始终注意健身拓展练习和健身文化内涵的教学,合理地把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结合起来。
2.4 组织课外活动及竞赛,扩展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自主性、多元性、灵活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将其纳入体育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纳入本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的课外活动及竞赛主要包括:定期进行课外辅导,培养学生体育骨干,组织学生健美操协会活动,定期举办健美操比赛及达标赛等。
2.5 实施综合评定,完善健美操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测量和评定,是对实施课程全过程的检验。学习评价是整个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5]。本健美操课程方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强调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互结合,包括了体能、知识与技能、运动参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内容,如要求学生自编健身操,对相关知识进行抽查问答等等。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内容除规定套路的考试项目外,还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体育课出勤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及表现情况等按比例纳入评定范围。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口头评价、公开展示、过程记录、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评价的方式既有教师的评定、还包括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
3 健美操课程实践的积极效果
湘潭大学从2003年开始实施本健美操课程方案,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从2003年至今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发的《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推广奖》,有1 000多人次获得大众健美操等级证书,其中获得五级证书的有265人,获得六级证书的有80余人。培养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20余人。92%的学生已基本掌握自编健身操及设计运动处方的能力。通过对健美操班和对照班(仍按旧课程方案教学)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运动参与、体育行为、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3.1 有利于改善学生体育学习的价值观 由于本课程方案强调尊重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健美操班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价值观上明显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学习动机首先为自身需要(57.7%),健身娱乐(33.7%)处于第二,学习技术(14.8%)、应付考试(8.9%)分别处第三、四位。而对照班则是通过考试(46.2%),健身娱乐(31.5%),学习技术(24.3%)和自身需要(18.5%)。
3.2 有利于改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频率 问卷调查表明:在体育锻炼时间方面,健美操班与对照班在30~60 min和60~90 min之间,两班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大学校园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有关。但在参加体育锻炼频率方面,两班学生存在明显区别,(表1),每周固定参加1~2次体育锻炼,健美操班高于对照班,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每周固定参加3~4次体育锻炼中,健美操班高于对照班,两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反映健美操班学生锻炼频率好于对照班。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能否客观看待自己并知道自己优劣势、能很快适用环境进入角色等三个方面优于对照班(表2)。表明健美操班学生自我认识、适应环境能力以及通过体育锻炼认识自我的能力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班。
3.4 有利于改善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态度 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勇于道歉、参加体育运动能帮助你与他人交流等几个方面,优于对照班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表3),说明健美操班学生与他人相处状态好于对照班,也说明健美操班的教学人际氛围优于对照班。
4 结 论
新《纲要》的颁布扩大了各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裁量权,但各高校在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须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纲要》的精神实质,充分利用好提供给我们的平台,把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和本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立足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式,是新《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6.
[2]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90.
[3] 陶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78.
4.校本课程《象棋进课堂》课程纲要 篇四
学校名称:荥阳六小 课程名称:中国象棋进课堂 课程类型:体艺推广普及型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以《乡土教材—象棋》等内容为主;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二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1、我国的象棋文化特别悠久,而我们荥阳又是象棋游戏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级领导又特别重视象棋文化的发展,成立了象棋中心、象棋广场等。在广大群众中,象棋也特别受大家的喜爱,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象棋的兴趣非常大,因此我校决定将象棋作为一门特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2、素质教育的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他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见,象棋进课堂,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过重心理负担。学校开展象棋教育,把象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特色的体现:“创建学校特色,打造教学
精品”为目标,以追求“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和谐成长”为宗旨,提出了“以棋培德、以棋促智、以棋冶情、以棋养性”的学校棋文化建设构想,引领学生充分认识丰富多彩的棋类世界,将棋文化教育与学生学习、学会做人教育等相结合,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六小办学品位。
二、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艺水平。
三、开发宗旨:以棋育人 以棋修身 以棋养德
四、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利用学校体育课,每两周安排一课时。
(二)本课程分为: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象棋入门、战略战术等三部分。
五、课程实施建议
教师方面:
注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学生方面:
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经常与社区爱好者切磋,提高棋艺,适应不同风格的各种棋手。家长方面:
有能力的家庭可为孩子配置棋盘,购买一些象棋方面的书籍以便让孩子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学校有中国象棋校本课程的实施。
六、课程内容:
1、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预计3课时
通过向学生介始中国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让学生初步感悟中国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2、象棋入门——————预计10课时
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象棋,掌握基本方法,结合实战训练加深认识,提高水平。
3、简单的战略战术————预计10课时
本部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提高棋艺,开发智力。同时,通过实战训练切实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在训练中,渗透贯穿育人思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六、课程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以愉悦身心和激励表彰为主,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篇五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实施德育教育较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就几个方面谈一谈。
1、班主任要努力造就较高的师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在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形象,那么学生和思想也会为之潜移默化。
2、注重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时,我们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为国作贡献的伟大与自豪。
3、开好主题班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围绕德育教育开展的主题班队会是必须的。我认为,开好德育主题班队会的关键除了选择好主题内容外,选择好方式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交流讨论、演讲、故事会等。
4、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主任实施的德育工作和家长的配合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除了学校,家庭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5、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我坚信,不懂关爱学生的班主任,不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有了对学生的爱,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就有可能。
当然,任何工作都是有困难的,实施德育工作也一样。德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有:
1、经费的来源问题。我们县是贫困县,学校的活动经费一直是大缺口,对德育方面的投入可想而知更是少之又少。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来自社会上的,更多是来自家庭的,有的家长为了生计忙于劳作奔波无暇管教孩子,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艰难。
3、班主任老师的自身职业道德问题。有些班主任不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难以胜任班主任工作。
6.课程纲要 篇六
◆学校名称:孟庄镇二中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设计教师:梁婷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课时:30课时左右
【课程总目标】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课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3、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基本了解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其具体内容
1、第一单元: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2、第二单元: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3、第三单元: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4、第四单元: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坚持道德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1、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学案指导、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5、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审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二)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讲述从远古到隋以前的中国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中国远古人类 第1课时
内容标准 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时
内容标准 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第三课 华夏之祖 第3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对第一单元复习、测试 第4、5课时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6课时
内容标准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7课时
内容标准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2.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学生能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学生能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能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9课时
内容标准 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第 10课时
内容标准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第 11课时
内容标准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对第二单元进行复习、测试 第12、13课时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第14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能够了解秦朝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的历史事实。
第十一课
第 15课时
内容标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6课时
内容标准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及其它相关的历史事实。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7课时
内容标准
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8课时
内容标准 了解了匈奴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9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和两汉经营西域的史实。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20课时
内容标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21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借助实例,分析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对第三单元复习、测试
第22、23课时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24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能够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大致情况,和最后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形式。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25课时
内容标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26课时
内容标准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27课时
内容标准 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的基本内容。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28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对第四单元复习测试 29、30课时 期末总复习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影视作品、歌曲、网络资源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收集照片、票证和物件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通过拟订访谈 提纲、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整理记录、收集 资料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精神和体验 探究式学习方法
举行故事会,让学生讲述科学家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课堂组织形式
导入新课——制定学标——指导自学——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教师评价释疑——当堂测试——学习评价——学习反思。课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记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2,参与探究活动的表现。3,考后的反思和分析。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1,练习的完成:掌握每课的基本概念:选择题的准确率在80%左右;材料阅读题,要求能认真阅读材料并能
运用其中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问题的解答。问答题,要求认真领会题目的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角度进行回答。
2,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要求的领会、语言的表述等。
7.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七
一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纲要”课
1民办高校关于“纲要”课开设存在的尴尬现状
首先, 个别民办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 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原则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有的民办学校甚至将办学作为谋取个人或者组织利益的途径, 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有的民办高校只关注办学特色的养成, 却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 特别是在自身运营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对思政课尤其是“纲要”课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甚至在必修课时上都会大幅缩水, 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无法充分展开, 影响到课程内容中专题式、主题式知识点的正常开展, 而演变成一种历史事件索引式的空洞展示。这些尴尬的现状, 已经构成影响该学科健康发展的瓶颈。其次, 个别民办高校的党团组织建设不健全, 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单薄, 辅导员匹配比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因此无法形成课堂内外的合力, 无法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尴尬的问题, 不仅直接限制了“纲要”课长远的学科发展, 更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轻视甚至是排斥的心理。最后, 也是亟待改进的一点, 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往往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 缺少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中间层。这样, 无论是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还是科研能力, 都无法实现均衡匹配。如上种种, 使民办高校的“纲要”课发展不畅, 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无法真正实现该课程开设的导向性意义。
2加强民办高校“纲要”课开设的保障
第一, 端正办学理念, 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首先, 民办高校在实际办学的过程中, 要真正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四有”新人为己任, 要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命题,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当中。其次, 要强化民办高校党委和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职能, 设立政教处, 以形成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关;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配备专职政治辅导员, 建立健全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双管齐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形成课堂内外的双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真正使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位。
第二, 加大对“纲要”课教师队伍的投入。首先, 要对“纲要”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其对民办教育事业的感情, 教育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增强民办高校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 加大对“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形成教师进修和培训的常规机制, 为教师到兄弟院校学习和交流提供方便条件, 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宽松的环境和适当的奖励, 激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 为“纲要”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性条件, 诸如教参资料的资金、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科学的排课时间、实践课时的落实等。
第三, 实现课堂设置规范化。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成本, 包含“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都采取大合班制, 即跨专业方向、跨专业合班, 且合班人数超标。因此, 一方面要设置合理的班级规模, 另一方面, 在跨专业合班的情况下, 首先要确保文理分班。毫无疑问,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基础就存在差距, 体现在“纲要”课教学上, 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 对文科生来说已经是常识性的知识了, 所需乃是在掌握事件和人物的基础上加强规律总结、理论分析和思考运用的能力培养, 而对理科生来说, 则常常需要教师将历史脉络从头交待, 再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一串讲, 相当于来到大学补基础, 进入大学学常识。这种情况再实行文理合班授课, 就会直接冲击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纳程度和效率。只有在文理分班授课的情况下, 方能确保课堂的性向同一,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纲要”课的教学改革
1把握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
作为“纲要”课教师, 首先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 就是大学里开设的这门课程, 跟同学们中学阶段所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什么不同, 与大学里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又有什么不同[2]。这不仅是很多学生开课之初的困惑, 甚至连一些非思政教师也有同感。因此, 必须开宗明义, 申明“纲要”课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首先, “纲要”课是要用事实来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 尤其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 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同时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单纯让学生知其然, 或者是为了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这门课, 既是中学阶段中国近现代史的后续课, 同时还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前导课, 因此部分内容的重复性是必要限度内不可避免的重复, 但是却生发出了更高层次的理论, 是一脉相承知识体系下的逻辑顺延。
其次, “纲要”课既是一门历史课, 同时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 侧重史论结合。因此跟中学的历史课相比较, 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在历史逻辑层面上, 教师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沉湎于历史事实的叙述, 而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广度和深度的研究上, 侧重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思维的培养, 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把“教科书”转化为“学材书”
“纲要”课讲授的是历时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 涉及面广而深, 因此要求教师应当吃透教材, 夯实基本功, 在此基础上来合理分解每一章每一节, 从而帮助学生消化与吸收教材中的知识点,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纲要”课“教科书”向“学材书”的转变, 将教材从薄到厚、从厚到薄地整合处理, 删繁就简, 突出重点、解析难点, 从而实现“少而精”地教学再创造, 从而解决在有限课时内容纳最大限度知识的问题, 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使教材成为辅学工具, 使教学成为学生的第一选择, 引导和帮助学生产生兴趣、生发思考、自觉求学。
3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相较而言基础薄弱, 学习意识淡薄, 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欠佳。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当中, 更有甚者将之视为说教课、重复课, 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 尤其是跟专业课比起来, 应用性不明显, 缺乏市场竞争力, 因此将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入“冷宫”。在实践教学当中,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无疑是在授课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参与欲望的有效方法, 这也是“纲要”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第一, 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当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方向的要求之一。民帮高校的生源素质虽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但是在创意思维和外在表现上却往往有其长处, 针对这些特点, 采用讨论、演讲、辩论、学习小组等等方式, 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 让学生亲自感受推动课程进展、从中学习和思考的主体地位和探索乐趣,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 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都发文强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纲要”课采取实践教学更为有利, 因为学习历史, 首先需要感知历史, 而历史的智慧往往可以通过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和相关图片等等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然而这种感知需要实践教学背后的制度支撑和资金保障, 而民办高校不单是投入不足, 甚至连实践教学的课时都很难保证, 有的干脆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事实上, 民办高校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一些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 比如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博物馆, 组织学生就近参观, 之后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心得整理;推荐给学生一些经典的红色影片, 或者组织学生集体观看, 观后通过讨论或观后感的形式帮助学生得到理性升华;积极联合校系团支部、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演讲、辩论赛、红歌比赛等历史主体鲜明的活动等等。
第三, 指导学生课外拓展阅读。在校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布置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书籍, 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领导人传记、改革开放专题书籍等等, 介绍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 充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从而拓展知识, 培养兴趣, 增加认同感, 促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3]。
第四, 建设“纲要”课学习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络资源, 开设专门的“纲要”课教学互动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上, 可以由相关教师轮流进行在线辅导, 也可以给学生开设问题专区, 还可以把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困扰不清或者犯错的实例编纂成集, 作为学习范例上传, 可以将学生优秀的作业提交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 由此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 开辟出师生交流和互动的第二阵地。
参考文献
[1]符泰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六要”[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6) .
[2]沈成飞.谈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3) .
8.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八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考
中共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新的改革方向,认真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着力吃透教材,使教学更具实战性,更贴进行学生的实际。笔者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做以下思考。
一、明确时间界限,找准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通常意义上,史学界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至今的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划分了中国近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节点为现代史;1949年至今为当代史。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书中的划分有所区别。“纲要”中体现的时间节点是始于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代史,之后为现代史。要在学习“纲要”的导论时,将时间点划分和基本线索厘清,以便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
二、避免重复教学,突出重点侧重学术性
与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相比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字数变少,课时压缩。要避免高中教学的图文并茂式,在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突出学术性。对于中国古代文明,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点到即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殖民侵略,要明确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在第一章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中国落后挨打的实质,中国在受侵略中的灾难以及反抗斗争。第二三章则侧重于中国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问题进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国家出路的同时,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都做出相应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引领学生明确为什么是无产阶级来完成中国历史的改革。
要从高中的“是什么”的问题向“为什么”进行转变,强调“纲要”的学术性,侧重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要以前沿问题研究为基础和核心进行探讨。
三、要明确教学特色,区分对待该课程与其他两课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热爱国家的情愫,科目内容有相互联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存在重复性内容较多。二者起点均已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渗透的主旨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建设等,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侧重于改革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纲要”与“概论”在讲述同一问题时也各有侧重。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这个章目而言,“纲要”以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为核心,而“概论”以理论内涵为核心,二者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在学习“纲要”过程中,以规律性为学习重点,要“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概论”则是对历史的升华,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四、凝练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处于中心环节。教师要将个人的魅力体现于教学中,唤醒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喜爱。
首先,教师要坚信马列主义,才能打动学生相信。教师要将《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老前辈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一个宝就是《资本论》,三个上就是床上、车上、厕上。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一天不看《资本论》,浑身不自在。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使他的讲授理直气壮,活灵活现,深入浅出,学生乐于接受,学有所得。
第二,要跳出就理论讲理论的模式,与学生相关联,与当前重大事件相关联。教师上课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年代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必要的课程变革,要对学生的状况充分调研,才能深层次的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这门课程更具价值。要敢于剖析历史,敢于“刺激”学生,以第一章为例,教学重点是帝国主义入侵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敢于评价帝国主义入侵的功与过,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为中国的发展做了继续和储备,但进程被打算,中国沦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要热情饱满,聚精会神,全身投入,感染学生。学生在热情饱满的教学态度感召下,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教学中来,这种政治激情的感染力能够迸发出鼓动性和震撼力,对学生心灵的冲击持久。
参考文献:
[1]李松林.“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7.4.
[2]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回溯提升教学法探微[J].吉林教育,2007.1.
9.趣味剪纸课程纲要 篇九
趣味剪纸》课程纲要
一
般
项
目
主讲老师
纪秋凤
授课对象
三四五年级
课程类型
自编
授课时间
周四、五
教学材料
彩纸、剪刀、胶棒
具
体
内
容
课程目标
1、认识剪纸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了解剪纸的制作工具与材料,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
2、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学会剪制简单的剪纸造型。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学会剪制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
课程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二周奇妙的剪纸
欣赏民间剪纸,感受民间艺术美。
三周剪贴春天图画
学习四瓣花剪纸
四周美丽的窗花
用不规则线剪出不同的窗花
五周剪纸拉花
掌握几种简单的拉花制作方法
六周学剪青蛙
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
七周美丽的蝴蝶
学习对称剪纸蝴蝶和花,并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画面。
八周狐狸
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
九周百变小兔
大胆剪出小兔的夸张头像,并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装饰。
十周小鲤鱼过生日
剪出不同形状的小鱼,并在小鱼身上探索剪出镂空的连续花纹。
十一周我心中的中国馆
通过观察中国馆的外形,自由探索中国馆的剪纸造型。
十二周桃花朵朵开
尝试用圆圈剪的方法表现桃花的美。
课程实施建议
十三周五瓣花
在学习六、八瓣花的基础上,用折、剪、累加的方法制作五瓣花。
十四周京剧脸谱
巧用废旧材料制作脸谱和面具。
十五周有表情的人物
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剪出人物造型。
十六周自由剪纸
了解学生本期剪纸的技能。
方
法
1、示范和讲解相结合2、模仿制作与自主创新活动相结合。
组织方式
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课时安排
三年级校本课程时间,本教材实施时间为一年。
场地
教室
设备
剪刀、彩纸、胶棒、课件等
人数
26人
课程评价建议
1、建立个人成长袋,内容包括:
(1)
记录学生剪纸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
(2)
作品集:收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作品
2、评价方式: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四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评价内容:
学习态度:
A、对剪纸课感兴趣。
B、工具准备齐全。
课堂纪律:
A、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B、创作时安静有序。
综合技能:
A、能熟练地使用剪刀。
B、能进行想象创作。
C、能和同学团结合作。
在家里表现:
A、经常在家进行剪纸创作
B、能利用剪纸美化自己的生活
10.折纸课程纲要(模板) 篇十
一、学生与资源情况分析:
折纸既是一种游戏,又是一门艺术。小学生对于折纸比较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折纸基础和制作经验,逻辑思维也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通过运用一些材料,可以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些事物形态折出来。折纸作品不一定要花钱去购买,可将我们身边一些不起眼的学校及家中的弃置物,如纸张、广告纸、报纸、旧挂历等加以回收,利用简单的器材与工具,稍花些心思重新设计、制作,就能出现一个个有趣、可爱、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种简易的制作,既放松了身心,又支持环保,美化了生活环境,还可以充实你的休闲生活,使你增添多一份全新的视觉感受。
二、课程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一些手工操作。
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一部分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心理品质。
三、课程内容
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各种废品变废为宝,这样既可以节约财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这种“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广告纸、旧报纸、旧挂历等材料制作一些手工制品。培养学生的节约和废物利用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适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深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课程设置
一学期制作4-5种手工作品,大约4节课一个作品。
1.1-4周,萝萝制作,共4课时;
2.5-8周,花瓶制作,共4课时;
3.9-12周,天鹅制作,共4课时;
4.12-16周,折红纸世界,共4课时。
五、教学要求
1.以学生为主体,操作为主线进行教学。以废物利用为主导展开教学,使学生参与项目的确定、计划、实施、评价全过程。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持人,通过组织各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亲身实践。
3.注重学校内外教学场所的联系,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折纸制作要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和社会力量。
4.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和学生的操作安全。
六、评价方案
1.评价原则
折纸制作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对那些折纸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
折纸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2.评价内容
折纸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折纸态度与折纸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3.评价方式
11.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十一
一、基于纲要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文本的意义是在双向交流中被揭示出来的。台湾《课程纲要》要求“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核心”[1]。教师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始终紧扣文本,带领学生解释字词、疏通句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掌握。例如,教师手执莲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莲,并用通俗的语言揭示作者所描写和歌颂的“莲”的七个特质,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种依据文本的讲解,扎扎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台湾《课程纲要》要求文法指导“宜采教材中的词句为教材,提示文法概念”[2]。教师在讲到“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时,为了讲清楚倒装结构,由浅入深,先以“我打他”为例,指出这是正常的主谓宾结构。然后讲“菊之爱”倒装结构,“菊”是谓语“爱”的宾语,因要强调宾语“菊”,所以把宾语“菊”提到谓语之前,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之”,“之”表示宾语前置。因此,“菊之爱”即“爱菊”,“莲之爱”即“爱莲”,“牡丹之爱”即“爱牡丹”。
教师也注重通过文本解读讲授写作手法,使学生“能欣赏作品的写作风格、特色及修辞技巧”[3]。例如,教师指出,这篇文章呈现出来的是三种人生价值取向,重点是“爱莲”即爱君子之高尚品德,其它是衬托和配角。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的映衬,菊和牡丹是重点映衬。菊是正面映衬;牡丹是反面映衬。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菊花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在此解读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师注重文本解读,充分体现了台湾《课程纲要》对课文教学的教学要求:“要先概览全文,然后逐节分析,先深究内容,再探求文章的形式,进而能欣赏修辞技巧、篇章结构,乃至其内涵特色、作品风格。”[4]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中的范文,应该“有规范化的解读模式”[5],以利于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堂课在这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文本解读在大陆不太受重视。王荣生教授指出:“一堂课下来,学生心中所留驻的经验是什么,是否与教师所意图教学的相一致或相关联,教师想教的、实际在教的、学生实际所学的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哪一条相关联,是否达有效达成或趋向一致,这些方面的考察均排除在观课评教之外。”[6]而这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文本的解读。
二、基于纲要的训练指导
母语学习,主要是言语和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母语学习必定呈现训练的形态。在国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文本,并且通过言语和思维的有效训练,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台湾《课程纲要》要求“培养学生能熟习并灵活应用语体文及文言文作品中词语的意义”[7]。例如,教师针对“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等文言句式的特点,为检验学生掌握“之”表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的情况,设计了一组练习,在黑板上写出“何陋之有”“何难之有”“一室之不治”“惟蜩翼之知”“父母唯其疾之忧”五句话,请五位学生把它们还原成正常句型结构。有一学生将“父母唯其疾之忧”变换为“父母忧唯其疾”,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句意,明确“父母”是主语,“唯”表示“只”,是副词,“其疾”表示子女的健康状况,“忧”是动词,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应变换为“父母唯忧其疾”。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技能训练,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并阐释原因,这对学生掌握特殊的句式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这也符合台湾《课程纲要》要求的“培养学生能配合语言情境,欣赏不同语言情境中词句与语态在沟通和表达上的效果”[8]。
母语学习必须有训练。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语文课只要有师生互动,就必定呈现训练的形态,取消训练,等于取消师生互动,这样的语文课还怎么上?”[9]可以说,这堂课有适当的训练,增进了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所以台湾《课程纲要》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独立阅读能力”[10]。
三、基于纲要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育一方面借着教育的自我保存功能而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借着教育的自我更新功能而体现时代特色。[11]这堂课上,教师一方面注重以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另一方面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与课外现实生活的衔接。学生从局限的文本中走出来,进行文化经典与当代生存环境的对话,走向更真实的现实生活。
台湾《课程纲要》要求:“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体认本国文化精髓。”[12]依据此理念,教师时时穿插相关的传统文化,把文本讲授、儒家伦理道德与学生生活经验融为一体。例如,在讲到“莲,花之君子者也”时,教师脱口而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讲解君子的品格时,她又引用《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讲到“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时,教师用韩愈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来讲解作者周敦颐对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只是委婉贬责,而不把别人批评得无地自容。从而熏陶学生要像君子那样胸襟宽大。
台湾《课程纲要》还要求:“培养学生能理解并体会出作品中对周遭人、事、物的尊重与关怀。”[13]教师在比较“莲”“菊”“牡丹”所代表的人生价值取向时,以现实生活中“警察”的职业道德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君子、隐士和追寻富贵者不同的理想和人格追求。这就使学生“能了解并诠释作者所欲传达的讯息,进行对话”[14]。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台湾《课程纲要》规定教学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联结,以便学生能充分了解”[15]。在讲倒装结构时,教师依据学生日常生活,设立语言情境,用幽默的口吻说:“如果你明天没有完成功课,我会‘唯你是问,还原正常结构就是‘唯问你;所以你要懂得‘唯命是从,还原即‘唯从命。”教师设置特定情境举例,通俗易懂,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正符合了台湾《课程纲要》文法指导“宜并提供相关语言情境,练习应用,使臻精熟”的要求[16]。
总之,台湾的国文教学,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这使其不可能完全被移植;但因台湾与大陆有着相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底蕴,台湾国文教学与大陆语文教学肯定是有可相互借鉴之处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愿本文能为大陆语文教学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2][3][4][7][8][10][12][13][14][15][16]台湾“教育部国教司”.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EB/OL].http://teach.eje.edu.tw/9CC/detail.php?Item=??{??Order=FILE_DATE&ID=354,2000-03-11.
[5]蒋成瑀.语文课文读解理论与方法[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27.
[6]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8.
[9]钱梦龙.请给“训练”留个位置[J].中学语文教学,2008,(1):5.
[1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十二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ICG”三维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新课程改革
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程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新模式,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当前,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 赋予其更具时代特征的科学内涵, 拓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理念, 突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理论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些要素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思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构建简单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及公正合理的评价与考核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纲要》课“ICG”三维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纲要》课“ICG”三维教学模式是一种点、线、面三维立体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包含“I”“C”“G”三个维度, 即独学 (Independent) 、对学 (Compared) 与群学 (Group) 。这种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兼有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与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的双重理论基础。首先, “ICG”三维教学模式从人类基本的认同需求出发, 不断强化其被认可的欲念, 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而且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章法可循;其次, 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学生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符合《纲要》课融历史学、政治学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特点为一体的“ICG”三维教学模式, 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纲要》课“ICG”三维教学模式的结构解析
《纲要》课程“ICG”三维教学模式的各个维度中又有详细的划分。其中, “独学”维度中的“独”主要包括“独立”和“独自”两个方面的含义。针对历史学科需要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较强的史实思辨能力这一特点, 对应大学生群体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 设定扩展阅读 (Extended reading) 和预习 (Preview) 两个环节;而“对学”维度中的“对”则主要包括“对应”和“对照”两个方面的含义, 大学教育有别于中、小学教育, 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要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必须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 所以设定成果展示 (Presentation) 和小组讨论 (Discussion) 两个环节。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理想思辨能力;“群学”维度中则包含反馈 (Feedback) 和评价 (Appraising) 两个环节, 旨在通过反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 而后教师随堂检测, 相当于“再反馈”, 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按照班级人数分成2—6组为宜 (必须为双数) , 具体时间分配可相对自由, 一般独学阶段约为10分钟, 对学阶段约为25分钟, 群学阶段约为10分钟。
三、《纲要》课“ICG”三维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案
13.象棋校本课程纲要 篇十三
课程名称:象棋
主讲教师:宋远明
教学材料:《大师教你下象棋》、中国象棋一副
课程类型:棋类
课程性质:选修
课时安排: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二班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学生的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直接作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智力因素获得的。开展象棋活动,学生在下棋过程中要想赢棋,离不开对棋局变化的把握,对棋局变化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力,要眼观六路才能应对八方,观察力是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能力。要想提高棋艺,对局结束学生要复盘,复盘必须有较强记忆力,与棋手多盘对弈重要的是记忆力,知识的获得靠的是理解和记忆。想象力在提高棋艺中更为重要,象棋棋子的形象能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象棋活动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下棋着子的每一步,都要经过缜密思考,要巧妙利用对手的失误,力避重蹈对手覆辙;要洞观全局战况,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离不开严谨的逻辑思维,成功的人才都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象棋经典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部分学生对象棋兴趣非常爱好,俗话说“棋道虽小,棋品最尊”。棋,通过方寸天地的拼搏,胜败各半,胜者不骄,败者不馁。所谓“棋如人生”,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人生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凡事要成功,都得付出努力,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下棋有输有赢,人生亦有沉浮„„这些道理,学生虽不能立刻明白,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1、开发学生智力,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2、在学校棋类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和途径。
3、培养学生胜者不骄,败者不馁,端正的棋风及持之以恒的意质品质。
三、课程内容简介
1、本课程分为:象棋历史与文化、象棋入门、战略战术三部分。分别适用初级和提高级两种棋艺水平的学生。
2、棋类活动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的进步、落实素质教育。
3、处理好学校棋类活动与文化课教学的关系,使其在功能上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4、研究以棋为媒,加强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每学期能够开展一次象棋比赛,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
2、学生保证按时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纪律、保持活动室的卫生
3、争取社会各界对开展棋类活动的支持,与家庭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响应。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5、活动对设备要求不高,方法容易掌握。一张桌子、二只凳子、一副棋子就可摆开阵势,展开对弈,而要对学生的智力有所促进,则需要反复锻炼,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课程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推荐阅读: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0-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卷三及答案08-2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06-25
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07-05
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07-29
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08-28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09-09
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09-10
新课程改革工作规划06-30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