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2024-10-23

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精选16篇)

1.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一

浅谈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秦皇岛市卢龙县下寨小学马艳秋

经过课堂的阅读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课文阅读能力,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的阅读补充。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生处理文字信息的自动化和丰富大脑知识库都是必不可少的。

1.选材类型:阅读图画,阅读文字,阅读图表,阅读图解,阅读插图等。例如:小学生最初学英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读懂图意,认识字母和单词,学会单词。当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时,便可以开始阅读句子,阅读短文。通过读懂字词,读懂句子,读懂短文,提高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能力。

2.阅读技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为此,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掌握所读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之间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点拨学生进行预测、推理。

在理解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扩展或建立理解所读的篇章知识。当学生由于缺乏某一方面知识而不能理解阅读内容时,比如由于对北京文化不了解,造成阅读理解障碍时,或由于不认识单词,导致不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时,或由于不认识单词,导致不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时,可以教学生利用英语词典,自己认读生词,或鼓励学生一阅而过,学会通过上下文的线索猜测词义或句义,抓住关键词,判断句义,解决阅读困难。

3.选材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训练,选择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选用一些趣味故事、童话、幽默小品。还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

另外,选择的阅读题材和体裁要多样性,如叙述性的故事,对话性的小剧本,简单的说明文;或涉及科学技术,经济改革,卫生环保,休闲旅游等热门话题的文章。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书籍、才能使阅读能力有质的提高。

2.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二

一、改变教学观念,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的目的是信息交流。因此, 语言知识必需转化为语言技能,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 要是学生明白, 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 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 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 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才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最后, 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 应该让学生明白, 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同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成绩, 用事实来说服学生。

二、学生以阅读“六化”要求自己, 学会有效地自主学习

所谓“六化”指题目明朗化、解题技巧化、文章分类化、训练综合化、阅读速度化、课文任务化。

1. 题目明朗化、解题技巧化、文章分类化

题目明朗化、解题技巧化、文章分类化即常见的阅读理解类型, 要根据不同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进行解答。

2. 训练综合化、阅读速度化、课文任务化

平时练习时候各类文体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都要涉及上述内容。并且要提高阅读速度, 一方面要求学生眼脑直映阅读材料, 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三、优化心理素质, 使学生勇于自主学习

1. 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阅读材料的选择, 学生进行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

2. 尽可能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要求做难度较大的分析复述等, 提倡自主学习要面向整体学生, 避免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3. 尽量使用评价效应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暂时不做评价, 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对结果过早的评价容易打断学生的思维脉络, 引起学生的心理不满和烦躁, 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发展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时机, 最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阅读 能力 培养

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纵观近几年的中招、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能力是考查的重点,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在会话交际时就会提高会话能力,写作时才能语言流畅,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

一、培养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刻苦钻研、努力拼博强烈的求知欲,就会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就会主动的、热情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因此,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英语兴趣入手,不要仅仅局限于常规教学或应考内容的阅读,教师还应该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实用性、趣味性、题材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使他们感觉到其乐无穷,比如推荐一些中外名人名言、幽默故事、寓言小说等给学生去阅读,让学生明白阅读英语文章同阅读中文文章一样可以给人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学习丰富多彩的知识,可以给人带来乐趣。

二、培养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训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应贯穿于整个中学教学的始终。阅读习惯只有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具体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是通过对文章字、词、句、篇的理解和分析,掌握英文知识结构;泛读是通过对文章的略读,弄清文章的大意、故事发展的情节、所要说明的问题。精读是泛读的前提,泛读是精读的升华。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互相补充,扬长避短,即要广泛读书,扩大语言信息量,又要力求甚解,读有所获。平时大多数英语教师多侧重精读,而忽略泛读。新课标中明确规定: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低于10万字,这是对学生泛读量的明确要求。其目的在于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实在在增加学生吸收语言材料的量,巩固语言所得,使学生形成语感,开阔视野,并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二)粗讀与细读相结合。长期英语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粗读,还要学会细读,还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粗读,什么情况下细读,做到粗读与细读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粗读全文,了解大意。学生阅读材料时,首先用最快的速度粗略地浏览一遍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大体的线索。二是领会文意,细细品味。

(一) (三)抓住关键,精读理解。通过粗细两遍的阅读,学生对文章已有

了较清晰的印象。再精读一遍,注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上下文的过渡,篇章层次的逻辑关系,抓住重点,反复推敲、判断,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

三、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学会悟

阅读能力包括一定的阅读技巧、速度,还包括准确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供我们阅读的英文材料在表达上都是有脉可循的。把握好文章文体对于阅读和理解起到关键作用。一是弄明白文体,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体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二是弄清材料目的,做好深层理解题。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学生要根据字面意思和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深层理解它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

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学会自学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 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实践证明,这种作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4.谈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四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外语学科素质教育问题的核心,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接受性技能,是理解的前提和手段,是学习外语的人获得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中理解是分析、加工和处理的信息,是阅读的目的和结果,在语言交流中占重要位置。当前外语学科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而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又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品德与科技文化素养、思维品质、情感因素等。在我国,英语作外语,绝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和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去交流。这样,我们获得语言信息的途径,除了课堂听老师讲、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版电影外就是阅读了。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作者向读者的一种文际行为。而随着阅读的进行,读者会发现他们的预测也许符合或接近文章的内容,也许应修正或放弃的原先的猜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种类繁多的信息面前显得如坠烟海。所以,对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识别信息,选择和归纳主要信息,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㈠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

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语言水平和阅读技巧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阅读理解,即背景知识的作用,它会涉及读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及其固有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很不理解。譬如:我们中国人从南到北都用开水沏茶,而西方国家的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通常只是喝自来水或饮料。即使喝茶,也往往喝冰茶。又如见面时,中国人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往往会客气地回绝一下,当主人问我们是否想喝点什么,我们尽管口渴,也会说:“别客气,我不渴。”但主人仍然会为我们泡上茶让我们喝。但按英语国家的习惯,主人往往会按客人的回答决定是否泡茶或送饮料。假如我们按中国的习惯应答,则有可能出现自己本来口渴,而对方却没给自己水喝的情况。

学生读不懂文章,并不是因为英语语言水平问题,而是因为缺乏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的视野决定着理解能力的高低。所以,老师除多向学生讲授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外,还应让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挖掘阅读材料,真正做到见多识广。初中生刚开始练习阅读时还应该做到“读透”每篇阅读理解,读透就是不放过一个单词和句子,连猜带蒙做阅读是自欺欺人,它会导致学生苦学英语多年还会是“一塌糊涂”。并要求学生能做到持之以恒,积零存整,多方吸取,广泛收集,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

(二)提高阅读速度

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补充阅读量、限时阅读、扩大视知距和针对性训练,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增加语言输入的量。每天花10分钟读1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两三年就能达到大纲规定的一级水平,当然这只是个理论上的上数字,只要我们注意选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如英语报刊杂志,并持之以恒,就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语感。

限时阅读非常重要,这避免了学生阅读时松松垮垮,不当回事,结果真正考试时,由于把握不好时间而无法按时完成,甚至让学生精神紧张,大失水准,把平时练习都当成考试来训练,实战时就习以为常了,自然就能够心平气和,精神放松,正常发挥。

扩大视知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阅读时,可将几个单词或一个意群收入眼

帘,阅读时眼球直视范围应控制在每行文字中心,视线从左至右,着重是扫描意群中的重要单词,以寻求必要的语言信息,而不起关键作用的词一扫而过,这样一来,即能抓住那些极富信息的词,又能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

给出的文章,让学生按时完成,然后让学生关上书,回答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速度又加深了理解。

(三)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猜词的能力

掌握一些猜测生词词义的方法,对排除阅读中某些生词的干扰、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时,学生尽可能地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求未知。如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相关关系和所给定义等信息去猜测词义,也可以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去猜测或理解所给生词的词义。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带题查找。如果文章篇幅较长,我们读完文章以后再去做题,这样文章会成为我们做题的包袱。为了能够迅速地抓住文章的要点,做题时,学生可以先看题目,然后再看文段,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就更有目的性;也可以先看文段,然后再做题,从宏观上把握文段的大意;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边看边做,边做边看,这样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和节省阅读时间。

了解文章体裁。在记叙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在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点、年代、作用、地象等。

在阅读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尽量避免、手忙脚乱、随随便便。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一般说来,每段文章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段的主要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通过主题句来了解该段的中心意思,通过 主题句的组合来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从近几年中考题型上看,已逐步将重点放在阅读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捉能力。可见,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应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在中考的成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强化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将相关的课文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篇章、材料。在阅读时有意识地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如略读法、查阅法、判断推理法等,掌握一些具体的阅读技能,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之,阅读的技巧很多,只要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总能发现更多的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5.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篇五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受重视的项目,做好阅读理解题是直接影响高考获得高分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依靠中学英语课本中有限的阅读材料,其可利用的资源十分贫乏,且内容陈旧乏味,跟不上时代和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词语数量和内容也很有限,学生不能达到大量输入语言的目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过多地把学生禁锢在现有的课本知识中,使他们常常处于一个整体的被动环境中,学生对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多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影响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学生生源素质比较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性较弱,学习基础较不扎实,相当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额外招收的学生,多来自偏僻农村贫困的家庭,其知识面极其狭窄,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多方位知识的欠缺较为严重,基于这种情况,与重点中学使用同样一套教材,势必达不到提高效果。能不能有一套相关材料,既能调动本校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扩大知识面,来进行辅助教学,是我们一直苦苦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国家教委2000年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毕业生,其英语运用的水平应达到七级要求,其中谈到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文报刊和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23万字以上。刘庆思教授也指出英文报刊的阅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报刊阅读又是当今全球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一大趋势。

基于多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以英文报刊阅读作为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利用其丰富的内容,以激发和培养本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听说能力,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依据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在EFL/ESL领域的兴起主要归因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的问世。学习者被认为是具有各自独特兴趣风格、需求和目标的独立个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和编写学习材料时应基于所教班级的具体需求,并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Krashen提出的“最佳语言输入”的条件中有一条,是语言输入要与学习者的需求密切相关,他的输入假说认为,决定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有趣的,或是相关的第二语言输入材料。Brindley所强调的,使教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是在课堂上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他们对课堂教学感到满意的一项基本原则。Cunningsworth将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评判一本教材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可见,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需求特点是选择适当阅读材料的基础,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最佳情感状态的根本途径之一。

三、英文报刊辅助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

如何为学习者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许多国外的研究人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Clarke&Silberstein指出应选择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相适合的阅读材料。其中兴趣是一个比语言难易度更重要的标准。有不少学者建议选择近期英文报刊文章,不进行任何加工直接提供给学生,陈琳提出了真实材料兴趣自读法SARP(Self-accessAuthenticReadingforPleasureapproach),认为应让学生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自己选择适合的真实材料,以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教师则应尽量创造时间和空间,提供正常的阅读环境和真实的阅读材料。针对这些理论,我们又对学生关于阅读材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最能影响阅读兴趣的因素是阅读材料本身,最不堪忍受的是阅读材料的枯燥无味,他们认为最能吸引他们的阅读材料应该是有时效性、趣味性、知识性,篇幅适合,难度适中,生词较少,能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而且可以是多种题材,标题本身要有吸引力,生动有趣。

2.以知识形成为取向的报刊阅读材料的选择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把视线转向了英文报刊阅读进行辅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报刊教学有其显著的优势:

(1)时效性。报刊杂志的内容时效性强,学生可以通过英语阅读了解当今国内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新闻时事;及当前世界的现状、世界形势的发展等。

(2)知识性。报刊杂志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报刊所体现出的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历史、地理、人文、娱乐、体育、环保及跨文化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

(3)趣味性。报刊文章内容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爱好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阅读兴趣,报刊也提供了许多“消遣性”的阅读材料可供选择。如娱乐新闻、明星佚事、体育快讯、时尚热点等,阅读者根据兴趣选择阅读,符合需求理论的内涵。

(4)语言鲜活。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报刊英语反映着日新月异的语言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大量地道的、鲜活的、生动的语言。

(5)词汇丰富。报刊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新鲜词汇和层出不穷的新生词语,包括旧词新义、流行语、外来新词语等。如:双休日(thetwo-dayoffs);物质文明(materialprogress);跳槽(job-hop);缩略语的使用也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点,像CEO(ChiefExecutiveOfficer),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IT(InformationTechnology)),SARS等等,这些在近年的报刊上几乎每日可见的新词及新缩略语还未来得及收入词典。

《学英语》报是我国较早的面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辅导周报。该报具有英文报刊的许多显著优点,并以其独特的视角,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妙趣横生、富有感染力的阅读空间。该报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难易程度适中,题材广泛,信息量大。文章涉及热点新闻、时事之窗、校园生活、娱乐天地、明星聚焦等高中学生喜爱的栏目,丰富了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通过阅读英文材料达到获得信息的目的。《学英语》报分层的版面设计,时尚的亮点,更能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文章难易度的分级标示,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选择阅读。

四、课题实施的研究方案

1.目标:本课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核心,以激发阅读的兴趣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在理论与研究层面通过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取得新的突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2.本课题实施的对象:高二年级七个班、高一年级两个班。

3.课题实施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关于阅读材料选择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影响他们阅读兴趣的因素及阅读习惯。

(2)分析研讨:对学生关于阅读材料选择问题的问卷,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分析,获得了一定的数据。

(3)技巧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阅读技巧、文章标题的解读策略、猜测词义的本方法、概括文章中心的综合能力、对文章内容的判断推理、分类词汇的扩展记忆等,通过对报刊阅读技巧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英文报刊的语言基础。

五、拟采取的措施及教学模式

1.压缩教学时数、引入报刊阅读

针对传统实际教学现状,我们在需求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大胆的尝试,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将课内的总学时数进行压缩,不增加学生的课时负担,并且对学习上的时间和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调整,把报刊阅读引入课堂(原每周五课时英语课语言知识讲解及练习讲评,压缩为三课时,两课时作为报刊阅读课)。当然,减少课内语言知识的讲解并非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我们在减少课业负担的同时,注重增加教学的内涵,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必须是高度概括性的,我们将相关的内容进行优化,大胆放弃某些机械的、不合时宜的课后练习,保证每次讲课内容既精讲多练又丰富充实。

2.精读新闻模式,巩固课堂知识

英文报刊的作用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基础,使他们掌握英文报刊的文体知识、阅读报刊的必要常识以及与报刊相关的国际知识等。我们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语言知识的重要性,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缺一不可,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扩展其词汇量,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根据报刊的特点,新闻具有新鲜时尚、语言真实、简练、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等特点,英语新闻的许多新生词汇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新闻中大量长短句的使用也是新闻英语的一大特色。然而,新闻时事报道往往生词较多,句式结构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对阅读新闻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对长短句子结构的分析,把握句子的主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句式结构的理解,例如:Gandhiisthegranddaughter-in-lawofIndia’sfirstPrimeMinisterJawaharlalNehru,wholedthecountryfor17yearsafteritwasgivenindependencefromBritain.这个长句中包含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时间状语从句。这种精读英语新闻的教学模式与课堂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可以巩固课内语言知识。

3.丰富泛读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英语》报丰富的内容“LeisureReading、TastingLife、ReadingOnline、TopicReading、LeisureCentre、NewsTests、SpeedReading”等中学生感兴趣的版面,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这样的阅读材料很容易在中学生心里引起共鸣,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泛读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符合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我们根据报刊的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采取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丰富的教学模式:

(1)话题演讲:引导学生模仿“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模式,由教师就《学英语》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给出话题,让学生自己准备,查阅资料,(如Confidenceisthekeytosuccess.),演讲课上,有话可说的同学踊跃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2)即兴演讲:“主持人”(学生)提出的有关报刊内容进行全班性的讨论,教师随时参与讨论,讨论后让每个讨论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参加即兴演讲。因为涉及的内容都是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如Howtodealwithyour“luckymoney”duringtheSpringFestival),学生特别有话可说,气氛热烈。

(3)主题辩论:例如“Lovingandlearning”(北京一名教师把关系要好的男女同学编为同桌)一文,给出辩题“Doyouthinkitisagoodideatoallowboyfriendsandgirlfriendsinmiddleschooltosittogether?”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学生根据论题,自由结成辩论小组,互相交换信息,共同寻找辩论论据,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4)记者采访:就报刊内容自设话题,例如:Doyouhaveluckybirthday?让学生充当“记者”进行“采访”,学生广泛参与,这样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表达欲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5)短剧表演:根据报刊文章内容,学生自编短剧,例如“篮球明星乔丹来到中国一文(Touchedbygreatness)”,一个高大的男孩扮演Jordan,另5位学生分别是文章中的学生,英语课上男生的表现多不及女生,但乔丹是他们崇拜的人物,这类短剧的表演,他们的活跃远胜过女生。

所有这些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为了装饰课堂,而是具有实际的语言运用效果,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4.延伸课外阅读,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题的开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空间。在课外学生能够选择难易适合自己程度、内容适合自己兴趣的报刊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进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我调节。兴趣和需要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因素,这种阅读兴趣的课外延伸,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了自学能力。同时,英文报刊又是学习和掌握现代英语的有效手段,它促进学生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更新、拓宽了学习领域,扩大了教材的外延,增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报刊阅读又是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重要途径。

六、课题研究过程的反思

为使英文报刊阅读教学课题的研究卓有成效,使课堂教学有新的突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努力探索,力求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相当复杂的过程,针对教学法进行课题的研究过程,将触及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教师应向传统的教学思想挑战,在教学观念上勇于更新,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师生间可能因年龄、爱好、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就不同问题存在观念上的代沟,需要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学生,改变以往学生一味接受教师的传统模式。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会出现备课量明显增加、词汇量积累不足、新生词汇不断涌现、阅读报刊的技巧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些对教师自身素养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自我完善,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注意时效性信息的获取,跟上时代,才能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才能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6.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六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中学生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但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尚不容乐观。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认识阅读的意义,加强阅读指导,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真正认识阅读、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

一、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播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而习得的。而大量的有效的阅读正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本条件。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农村学生因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通,见识少,视野一般都很狭窄,如果仅仅阅读几本教科书,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中外优秀作品往往蕴蓄着极其丰富的世间万象、人情事理、思想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明道知理,获得知识。据专家研究测定,一个人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只有20%的知识是靠亲身实践得来的。我国有不少先贤勤奋读书,成了博学之士,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如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可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阅读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他可以使一个人行为得体,谈吐文雅。同时阅读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3.提高说与写的能力。阅读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与说、写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读的升华,并又反过来影响读。好多学生说的、写的干巴巴,毫无文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小,肚子里没货。要想作文写得好,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做到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面,积累学生语言,为写作打好基础。

4.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形成运用

语文的自学能力,但是学什么,怎么学往往是老师预设好的,答案总以教参为准,学生往往由老师牵着鼻子走,一般很少有真正的独立和自由。这就像游泳教练光讲游泳理论和只做游泳示范一样,不能代替运动员训练。课外阅读就不同,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读什么,怎样读,接受哪一种观点,学生均可自主的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一种独立、自学能力,正像人们早晨起来刷牙洗脸一样,成为一种自然。而这一点,正是语文教学所期盼的。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农村,要开展课外阅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外阅读,顾名思义为“课外”,它没个准数,很随意、无序。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指导。

1.指导书籍的选择。阅读存在一个“最大效能”问题,就阅读内容而言,我们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首先,选择教育性、知识性强的读物。(1)选择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雷雨》、《茶馆》等戏剧;鲁迅、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外国名著等。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它们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阅读这些课外读物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从而陶冶情操。(2)优秀的古典文化读物。如《唐宋诗词》、《唐诗三百首》、《古诗文诵读》等。优秀古典文化读物,为学生提供一份经典文化大餐,让他们从中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得到提高阅读水平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双份收获。其次,选择文质兼美的美文、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再次,还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优秀报刊。如《读者》、《青年博览》、《报刊文摘》等,让他们多读时文,紧跟时代,关注社会民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阅读方法。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目的和个人习惯等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长篇小说宜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阅读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阅读美文、诗歌宜用有声朗读法;阅读知识性强的文章宜用摘录法;阅读报刊宜用速读法、略读法等。

3.指导做读书笔记。读书过程不动笔的“懒读”是造成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

7.浅谈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

扩大学生知识的视野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语言水平和阅读技巧外, 还有一个因素影响阅读理解, 即背景知识的作用。有的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很不理解。学生读不懂文章, 并不是因为英语语言水平问题, 而是因为缺乏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由此可见, 学生的知识的视野决定着理解能力的高低。所以, 老师除多向学生讲授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外, 还应让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挖掘阅读材料, 真正做到见多识广。

二、提高阅读速度

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补充阅读量、限时阅读、扩大知识面和针对性训练, 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增加语言输入的量。每天花10分钟读1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 注意选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 如英语报刊杂志, 并持之以恒, 就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语感。给出的文章, 让学生按时完成, 然后让学生关上书, 回答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 这样既提高了速度又加深了理解。

三、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猜词的能力

阅读时, 学生尽可能地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即从已知推求未知。如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相关关系和所给定义等信息去猜测词义, 也可以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去猜测或理解所给生词的词义。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带题查找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 我们读完文章以后再去做题, 这样文章会成为我们做题的包袱。为了能够迅速地抓住文章的要点, 做题时, 学生可以先看题目, 然后再看文段, 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 就更有目的性;也可以先看文段, 然后再做题, 从宏观上把握文段的大意;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 边看边做, 边做边看, 这样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又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和节省阅读时间。

2. 了解文章体裁

在记叙文章中, 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在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中, 应注意人名、地点、年代、作用、地象等。

8.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篇八

关键词:培养兴趣 阅读品质 丰富内容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是人们从书面语言材料里获取信息、吸取知识的技能,它被看做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换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迅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成为读的主体。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完成角色转变。这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同时具有了广泛的角色和多重责任。

1、设计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安排阅读策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则不同的阅读方式。

2、启发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诱导学生,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当中积极思考、获取信息、寻求结论,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给学生的阅读问题,要层层推进;在提问解答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3、监控者。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控制阅读活动的节奏和时间,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

4、评估者。对于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策略掌握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

二、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品质

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丰富的实践,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之后,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1.分门别类识别文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内容更趋于信息化和时代化,突破了单一的故事、寓言等题材,内容涉及新闻、广告、科普、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文章的体裁也从记叙扩大到产品说明、逻辑推理及实际应用等文体。不同的文体阅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尽相同:记叙文阅读主要抓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和结果,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议论文是阐明作者对人和事物的观点、立场,在阅读中要抓住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理清论证思路,再推出结论;应用文是贴近生活的文体,形式多样,题材各异,要简明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抓关键词、句和全篇要点。阅读理解是对整篇文章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态度以及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不是断章取义的一孔之见,所以总揽全篇问题很关键,它们可以提供信息或暗示文章的一些重要细节。我的观点是抓住六个“W”关键词,即when、where、who、what、how和why。

3.开动脑筋,推测词意。学生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词意,促进知识内化,并显现为外在的判断能力。

大致可以借助以下方法:

(1)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

(2)根据语法猜词义。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构词法猜词义,例如前后缀un-和-ment、-er、-or、-ist等。

(3)运用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短文。

(4)层层分析,理解长句。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会出声读、点读或回读,只有克服这些不良习惯,阅读速度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提高。

三、积极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夯实语言基础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重要补充,可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上所学内容,积极开展有主题的单元阅读活动。

2.结合学生的喜好,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历史名人、名著、时事新闻等,拓展学生视野。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开展阅读活动。可利用计算机建立校园阅读网站,扩大阅读面和词汇量,拓展知识面,下载有趣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兴趣倍增。

4.建立英语阅览室,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可摆放各种英语杂志报纸,扩大学生与英语的接触范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兴趣,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一定会逐步提高。

9.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阅读教学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中受到思想感染和教育。这些任务都是重要的,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怎么落实?单靠老师讲解传授不是好办法,这已由以往的教训所证明;而单凭学生读、背、抄、记,亦不能完美奏效,因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十分有限。所以,要将阅读教学一一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读懂、真正学会,就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包括读书训练、词句训练和自学能力的训练等等。在教学训练中,老师应做好精心指导和耐心辅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去读、去想、去练上,让他们从学练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技能。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要靠训练去培养,去发展,因此说,阅读教学应着重训练。

一、从读入手,培养自学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上,变“讲读”为“读讲”,从读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讲读”二字颠倒过来,其目的是要突出“读”,让学生从小打下读书的基础。

对课文要让学生多读、熟读、巧读,提出不同的要求读,在读中识字、学词、学句。读的要求,要注意有层次地提高,不可机械重复。通过多读,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表象,使其与课文产生共鸣而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课文的生字、新词及其主要内容,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而完整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教小学语文第三册《小虾》一文,就采取了这种读讲教学 1

方法。第一课时师生共读了八遍左右,遍遍提出新任务,新要求:⑴教师先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情朗读,把学生带进课文,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印象;⑵当学生余兴未尽之时,教师再读,提醒学生重点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读到生字时要重复慢读,尽力读出意味,感染学生,使其能体会出字词的含义;⑶让学生找出有生字的词和段,提出要求反复读,直到读熟,读正确为止。同时连带地解决由生字联成的词及所在句子的含义。此谓在读中识字、学词、学句;⑷让同桌互读,相互启发,相互指正;⑸再由教师指名分段朗读,反复巩固提高;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提问引读,让学生按题找文,边读边想,作出回答,阅读时,加以必要的指点,贯通文意,理出层次,便重点明,难点通,思路清;⑺选择重点段落读。比如小虾吃食物的一段,课后要求学会会背。于是,我领着学生们边读边表演,在一两分钟很快背会了这段课文;⑻最后系统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显现在朗读的效果中。就这样,一节课以读为主,而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了知识,练了本领,活了思路,增了智能。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得很积极,很主动。

二、教给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在小学中年级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中年级学习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的内容。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阅读教学的内容和难度也相继增大。如何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步完善的训练步骤,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提高一步,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我采取了教给方法反复训练的办法。

1、指导阅读,教给方法。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分逻辑段,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段,2

学生只能是猜测:一次、两次猜不对,三次、四次就有可能猜对,至于为什么这样分,却是不理解的,而如果老师自己包办,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把方法教给学生。如“总述—分述—总述”的写法。在六年制第六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比较明显,在指导分段时,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里找出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是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出春、夏、秋、冬四个字,让学生在书上标出从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是描写这四季的,回头再让学生看一、二自然段写什么,学生说:一二自然段写小兴安岭是绿色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我在春、夏、秋、冬四字上面板书“绿色的海洋”五个字,在“春夏秋疼”四字左边用大括号板书上“四季都美丽”。再让学生看最后一段写什么,学生说最后一段是写小兴安岭是宝库是花园。我又在“春夏秋冬”四字的下面板书:“是宝库,是花园”。然后问,那么课文分几段?学生很容易地把课文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概括地写小兴安岭美丽,第二段具体地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第三段又总说小兴安岭是宝库,是花园。第二自然段的总述句“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便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美的三、四、五、六自然段就是围绕中心句进行具体描写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就是按“总—分—总”的方法写的。这样,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掌握方法,反复训练。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些学生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提示下进行阅读,脱离课堂离开老师的 3

指导便无从下手。俗话说“熟能生巧”,使学生在学习一种方法后,要进行反复的训练。达到真正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如段落划分层次有许多方法,像总分、并列、补充等。三年级重点掌握总分方法。课文里多次出现总分段落,第六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自然段就是按总述和分述两层意思来写的:①总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②从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三方面,分述了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在划分层次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哪些是总分关系,层次应该怎样划分。学生知道中心句为一层,后面不管分述了几部分都是一层。每次都主学生仿写总分关系的段落,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种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便能独立解决。

三、凭借教材,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低年级阶段,“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独立阅读,能阅读注音的儿童读物,并懂得内容”。

这就给我们指出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凭借阅读教材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实践掌握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让学生知道词是由字组成的。如教“天安门”,我让学生观察图画,知道天安门是个建筑物的名字,由三个字组成。它在意义上是一个整体(不能拆成更小的语言单位,如果拆开就成另外的意思了),可以独立地、自由地运用,是造句的现成材料。可以说:我爱天安门。天安门雄伟壮丽。

2、让学生知道句子是由词组成的。如教“我爱北京”一句,我给学生讲清这一句话是由“我”、“爱”、“北京”三个词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谁爱北京?我。我怎么样?爱北京。它是一句完整的话。一句话写完,后面要写个句号。

我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初冬》一课,课文准确地运用了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出了雾中和雾散之后,看别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例如:在雾中远处的景物“望不见”,近处的景物“看不清”,“太阳发出淡淡的光”。雾散之后是“望得见”,“看得清”,“太阳射出光芒来”。我告诉学生,这样对比着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课文中还用了几个重叠词“白茫茫”,“模模糊糊”等。还有三个。用“像隔着一层纱”写看不清,用“像个火球”比喻初升的太阳又红又大,用“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写大柿子又多又红。我告诉学生,这样写事物就更加具体形象。

3、使学生知道一句一句话是怎样连成段的。如第四册《春天来了》一课的第三段,共有四句话:小河里,连一片薄冰也找不到了。水慢慢地流着。微风吹来,水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几只鸭子跳过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四句话是根据季节变化的特征连成一段的,说明春天来了。

我还使学生知道句与句之间的各种关系。有的是先总述后分述。如《颗粒归公》一课的第二段,第一句是“说起来真有意思”,接着具体地叙述了几件有意思的事。有的是先分述后总括。如《秘密学习》一课,先分开叙述,敌人没有窜到村子里来的时候,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敌人来的时候,他们是怎样对付敌人,又是怎样学习的,最后总结概括那时候,他们就是这样秘密学习的,跟题目《秘密学习》前后照应。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句子之间要紧密联系。要围绕一个中心,把一层一层意思讲得清清楚楚。

在教《小虾》一课时,我告诉学生,作者是用几个连接词依照顺序把句子连接起来的:它们吃食物很小心,总是先用钳子碰一下,然后赶紧往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再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 5

个钳子捧着吃起来。我有这种办法分析句子,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4、使学生知道一段一段话是怎样连成篇的。如第一册《秋天》一课,是一年级小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从这一课开始,课文有了题目。首先我让学生在题目上动脑筋,想想本课主要讲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本课主要讲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开始组织学生来研究课文。

课文分三段,从形式上看,每段开头空两格,第二段要另起,不能接在第一段的后面。从内容上看,每一段是独立的一层意思。第一段有两句话,先写秋天凉了,再写树叶落了。第二段有一句话,写雁群飞行的方向和飞行的队形。写雁群飞行的队形时,用了一对排比句,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第三段开头用了个独词句“啊!”最后做了总结,秋天来了。这样教,使学生初步感知段和篇。通过阅读,学生清晰地知道了天气凉,树叶落,大雁南飞就是秋天的特征。

总之,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方法,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011年10月

个人简介

刘全景,男,汉族,本科。1981年11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三屯镇,毕业于山西大学,专业教育管理。2001年参加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至今,我为人朴实稳重,乐观向上,遇事果断,做事认真仔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 ;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进取心强;能吃苦,有责任心。我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会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10.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

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当具有的作用。教师不是把英语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就是与其相反,把阅读教学变为课外阅读,解释一下生词,划划词组,对对答案。如此走过场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而且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

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要做的确实很多。如何切实培养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其夯实英语阅读的基础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增加趣味,贴近生活的原则

阅读材料,尤其是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其选材标准应以趣味性为主,并且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兴趣需要动力来维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知识的需要,这种认知需要成为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我们曾选择过一篇名为Fly Soup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它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苍蝇和汤之间的故事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另外,在众多的精选阅读材料中,有学生们喜欢的动物故事,The donkey and the salt, Two friends and a bear ;有常识性的小短文, Roses, Be healthy; 有诙谐有趣的小幽默,The French student;有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A naughty bog, A letter, A birthday present;也有发生在以前,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话, To be modest, 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各式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只要学生们有兴趣去阅读,都可以被我们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2.难易适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而它往往又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阅读材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并且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教学造成障碍。其次,文章体裁的不同也会对阅读材料的难易产生影响。故事、童话、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阅读材料往往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首先挑选的全部是熟词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新环境中理解体会。

随后,生词量一点点递增,使学生逐渐能阅读含3%-5%左右生词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跳一跳,品尝到甜美的葡萄。

3.练习适宜,形式丰富的原则

目前的阅读教材可谓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练习却少有突破,比较单一,一般都只在内容和词汇两个层次上做阅读材料,其形式也是以是非题、选择题、一般疑问句为主。其实,把篇章知识纳入阅读课教材的练习中也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其种类和形式亦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合作完成的对阅读材料整体理解的工作单,个人独立完成的习题,以及组际挑战所提出并回答的各式各样的问题。

二、在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

1.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策略

阅读课常被称作为泛读课,顾名思义,泛既是广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地阅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阅读以理解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教师应该做到精泛结合,使之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课的效率。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对词汇和句型的适度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学习环节。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目前,单靠我们的课堂内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我们就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周两篇阅读材料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月挑选出一、二篇较好的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要求学生复述和背诵。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才可使学生时时处处接触到英语阅读。

3.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相结合的策略

阅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和其他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构成要素有知识、技能、熟练、习惯、态度和意志等。英语的阅读能力包括了快速的浏览能力,巧妙的猜词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及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在阅读中会游刃有余,事倍功半。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亦是不容忽视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会给今后的进一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阅读材料;随后再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与其分享有关阅读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

三、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词语积累的方法

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课堂上的识记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后阅读时,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当然是查词典了,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不费力,效果却会意想不到的好。反复的记忆,词汇量能增加得很快。

2.整体理解的方法

我们自己在阅读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后对阅读材料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阅读材料内容和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学生也会遇上此类的问题。那如何学会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阅读材料的题目和首句。题目就是阅读材料的主题,阅读材料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是阅读材料的导入,点明阅读材料的时间、地点、意图,背景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我们在阅读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阅读材料的题目,要停顿一下,想一想,猜一猜,这篇阅读材料大概写什么,然后你便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接着在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并用心记往,在读完全文时清晰地将全文的主要内容像看电影似的一幅一幅地印在脑中,记忆很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论点、论据,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阅读材料的框架结构,而这是写阅读材料最重要的,也就是阅读材料的构思。

3.提问互动的方法

从教育学普遍原则的观点出发,提问是检测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是单向的,它也可以是双向的。它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亦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提问可按目标分阶段进行。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读前提问、读中提问和读后提问。读前提问的原则是围绕主题提出一些发散性问题,一般以“wh”问题为主,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有关背景图式,同时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这是学习动机的一个主要驱动力。读后提问将学生的理解引向高级阶段,即在获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判断、评价性问题,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4.读诵结合的方法

11.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语言载体,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言语过程。阅读的目的是从阅读中获取信息(reading for information),而能够从中获取足够的有用的信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语言交流能力,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力杠杆。目前职业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例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却不能很好的总结中心思想,一个段落读完后却不能很好地概括其大意;遇到生词不能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等技巧猜测词意,更不必说理解作者的观点、立场和写作意图等等。因此,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针对职业学院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及缺乏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等问题,认真地设计并利用好每一节阅读课,集中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在平时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做了一些教学改革,狠抓阅读教学的四个环节,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第一环节,开动学习内部动机,激活阅读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好奇心是“学习内部动机的原型”。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程序的过程中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各种富有创意的读前导入活动设计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标题讨论,图片评说,文化背景介绍和生活体验等方法导入,使学生产生阅读预测,即通过预测,产生设想,从语篇中找出有关信息验证假设。

第二环节,快速浏览,抓住主旨大意

快速浏览就是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文章的篇幅,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把握文脉,理顺文章的行文线索,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提取最主要的信息。

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习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普遍存在两种错误:一是认为阅读就是大声朗读,二是习惯于逐词阅读,用手指点读,惟恐漏读。克服这两类错误就是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传授略读和跳读技巧,在读的过程中不过分强调正确率而重在速度。

第三环节,猜词悟义,剖析疑难句式

这一环节是学习性阅读阶段,所要培养的阅读技巧是根据语境猜词悟义,并引导其剖析结构,话解难句,进行疑难句式识别的训练。

猜词悟义。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词义的能力。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一是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作者有时为阐明自己的某一观点,往往会反复使用的语句加以论述,这时,我们就可以从已知的句子中猜测出生词的词义。二是巧用关联词推测关联词,就可以猜出词的词义。三是利用构词法推测词义。很多英语单词是根据英语构词法的一些规则构成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据此推测词义。猜词悟义不仅适用于课外阅读,也适用于课文教学。让学生先读课文,再学生词,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如此句:People have been poisoned by eating contaminated seafood.根据构词法,seafood 是sea(大海)与food(食物)合成的词,故猜出它的含义是“海鲜食品”。

解读难句。现在的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不仅信息量大、生词多,而且难句较多,长句、复杂句、省略句、倒装句、插入语等语言现象随处可见。其实,这种难句并不可怕,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功能并且理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分层理解内容,整理全句语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句子的理解是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主题句的理解还会直接影响到文章和段落中心大意的把握,其次还要弄清句子所处的具体语境,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句子,由于语境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句义。例如:Not only do sea animals and plants suffer from water pollution,but people do too.先让学生通读该句,再分析其结构可知:当not only 出现在句首时,往往起强调作用。这样的句子常用倒装结构,通过这样的分析,本句的结构就清晰了。

第四环节,分析推理,培养创造思维

这是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把阅读活动引向深入,进行深层理解的问题,主要是训练学生推测、推论的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英语试题中往往有学生推测的题目,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表现一种感情,或表现一种观点,这种意图,如果作者直接说明,考生可直接获得,如果作者不直接说明,这就需要考生进行必要的篇章分析,或者借助某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进行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的判断。这种考题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做这种测试题时,考生推测、推论一定要以常识为依据,根据文字的表面信息,通过语篇逻辑推理,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弦外之音”,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特殊理解来妄加推测,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导致推断错误,失去应得的分数。这一环节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超越文字符号所传递信息的思维推理活动。

12.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途径

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级 (高一年级) “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20万词以上”;七级 (高二年级) “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30万词以上”;八级 (高中毕业) “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36万词以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显然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自主阅读作为自主学习的一个方面, 理应受到重视。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知识积累的教学方法。这样就造成了英语阅读教学的“费时多, 收效低”的尴尬局面,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不利。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 加之教学条件、英语应用氛围、师生认识等情况, 都严重影响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最终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新《课标》提出学生高中毕业时“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36万词以上”的目标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 就笔者个人意见而言, 重视高中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势在必行, 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2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主动独立地支配和控制自己阅读的过程就是自主阅读。高中学生达到了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进行阅读活动时, 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监督能力, 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懂了什么和懂的程度, 不懂的什么和不懂的程度, 以及如何改进和弥补等等。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指导高中学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呢?下面是笔者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种做法:

2.1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知道对学习来说, 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只有这样, 学生的英语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 学生正确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有强烈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乐学者后, 教师要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常会看到在阅读的时候, 有的学生喜欢用手或笔指着读, 有的则咬文嚼字, 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等不良习惯, 对这些不良习惯予以纠正, 教师应告诉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正确的阅读方法去阅读, 如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一到二篇文章来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 让学生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2.3 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 是学习者策略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 如:预测推理文章的内容, 猜测文中生词的大意、略读、跳读等, 还包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针对目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特点, 课前通过课文标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课堂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略读、跳读的训练, 让学生猜测生词大意;课后还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态度和风格进行推理判断, 达到训练学生的阅读目的。另外, 也要求学生在自主课外阅读中使用同样的训练策略, 以进一步巩固阅读策略和方法。从而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基础上才能独立而又准确地阅读, 进而不断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2.4 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英语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 陶冶情操, 培养自学能力,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为其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可采取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措施。教师每学期可列出推荐书目;选择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材料、其他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读物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英语学习辅导报》、《双语报》、《疯狂英语》等报刊杂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原版著作等。同时在每阅读完一篇文章后, 笔者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总结, 并让他们做阅读周记, 从而对一周的阅读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每周不定期的抽查, 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课后的自主阅读及阅读能力的提高。 (下转第127页) (上接第124页)

3 结论

实践证明, 通过上述途径是可以培养和提高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鉴于此, 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加强阅读策略的学习指导及课后阅读的归纳总结, 当然我们也要结合自己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探寻适合自己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方法, 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变成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从而达到真正有效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41.

[2]杨阳, 李慧芳.关于中学阅读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4 (54) .

[3]郑金洲.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13.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三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客观地存在着复杂多变的情况,包括每一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这说明任何一种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不能照搬照用。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观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自己的学中去发现问题,发挥想象。因而,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启动发现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启动发现欲望”,就是激发学生的发现动机,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激起他们的创 造欲望。

当新旧的感知、认知或情感方面不一致时,学生便会产生感受的冲突,这种冲突就成了我们所说的问题。对问题的认知需求,就形成了创造的欲望,以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维持平衡,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究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在探求的情景里,如果教师再给以期待性的语言,会立即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使之进行发现的活动,因为学生在自尊心被人理解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奋发。

如《麻雀》一课,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遭伤害的动人故事,歌颂了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为了启动学生产生强烈发现欲望,深刻体会“母爱”的力量的强大,在教学中,我从课外引进出示危险这一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危险”的词义,体会到往往是在某种情况、某种原因下有对自己生命安全形成威胁的可能,才构成“危险”。那么,《麻雀》一文中,小麻雀就面临着这种生命危险。于是,我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读书,把这危险的情况读出来,读给同学听。”继而引导学生通过读,初步读懂“危险”的情况,情况越是危险,小麻雀生命岌岌可危,那么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孩子的母爱精神就越能打动学生,学生越学下去,思维就越活跃。

二、凭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语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无论识字、阅读、听说、写作,都离不开创造,因为要表 达,就离不开阅历、情感,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充满了创造。语文的学习以大量的阅读为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离不开固有的生活经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学生对于课文的信息,只有旧的相类似的信息的重新组合,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一过程也是创新。小学课本中有部分词句不那么浅白易懂,必须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揭示其中的内涵,使学生领悟这些词句的语中之义,言外之音。如《鱼游到了纸上》中那个青年跟游鱼融为一体,周围的一切他都不在意了„„我让学生想像当时青年画鱼的情境,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学生竟说到:“我觉得青年画鱼跟游鱼融为一体,就像《全神贯注》中罗丹‘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好像喝醉了酒一样’,跟女塑像融为一体了一样,周围的一切他忘记了,心中只有鱼„„”由于学生理解了“融为一体”,再加上想象和联想,于是创造性地领悟了句子的内涵。理解文字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查字典,查资料,揣测图意、文意,联想、想象等方法。在阅读中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语言文字,从中发展想象力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三、抓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训练是多方面的。我们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训练重点,找准结合点。在分析《飞夺泸定桥》一课的题目时,学生抓住“飞”与“夺”这两个字开展充分的讨论,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分析出“飞”“夺”即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提示了课文的中心。“飞”即很快,“夺”即抢,无论是红军不畏艰险飞快地赶路,还是从敌人手中强占泸定桥,没有为革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不行的。因此“飞”与“夺”不仅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且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我训练学生给文章加小标题或换题训练。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我让学生不偏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情况下,进行换题训练,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给课文换的题有《烈火中的英雄》、《英勇的邱少云》、《遵守纪律的英雄》、《在烈火中永生》等题。当然,学生的题目不如课题精确、恰当。反过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给学生一个再创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学习《跳水》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主动提出,学生在接触课题后,便提出了不少问题。例;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跳水结果怎样?学生通过释疑,感到这个课题很好,能引人入胜。在理解内容时,学生又 2 提出了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现那些人,那些物?他们之间有哪些联系?老师则抓住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能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便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质疑、释疑。这比只靠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 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或者是文章内容都是可想象的有利因素。想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补充功能和深化功能,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这样,故事读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会摇尾巴的狼》这则寓言学完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老山羊说完就走开了,此时狼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后来又会怎样呢?”学生中有想象狼因为平时干尽坏事,恶有恶报,最后饿死在陷阱里;有想象狼被猎人发现后,活捉了送到动物园里去了;有想象老山羊离开后,找来猴子、熊、小象、马、小山羊等来到陷阱前,一起教训狼等。学生想象力被激活后,个个都成了妙语连篇的说故事能手。

如教《泸沟桥的狮子》第二课时时,在讲述到泸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时,我让学生通过品读第二自然段,欣赏作者对狮子的生动描写后,我又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作者,你对泸沟桥的狮子又怎样描写呢?有的同学说:“泸沟桥的狮子真顽皮呀!躲在母狮子的后面好像在抓痒。”有的说:“泸沟桥的狮子真欢呀!他们快活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他们发言热烈,想象丰富,畅所欲言,有趣地进行着创造的尝试。

想象的对象是生活中存在的,但尚未感知的形象,是有待创新的个体。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14.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四

摘 要:本文根据自主学习的原理和要求,主要论述了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与实践,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阅读,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不仅加大了阅读量,设题方式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阅读目标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实现自主性阅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立足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动内在的学习动机、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制约积极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正确和远大的动机是积极学习的原动力和源泉,学生学习外语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在动机的激励下产生行动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如图:

需 要 -→ 动 机 -→ 行 动 -→ 目 标

内驱力 内驱力作用下 动机激励下 行动指向目标

确立动机 产生学习行为

就其本质来说,阅读是一种交际行为,是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活动,只有动机才能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自主阅读,从而调动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因此, 调动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提高自主阅读效率的重要保证。大量研究表明,从长期效应来看,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持久力。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对于那些学习动力很不足的学生,应从利用外在的奖励入手。首先激发他们的外在的学习动机,当他们具有了起码的学习动力后,再转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self-evaluated)以及积极的阅读体验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阅读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诚然,阅读活动如果只以读为主,仍不能称其为成功的阅读。所以,在阅读活动中,只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confidence),增强学生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认识,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感(satisfaction),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interest),并进一步激活其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

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对待阅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被动式阅读和主动式阅读。所谓被动式阅读指的是那种在阅读中不动脑筋,唯作者之命是从的阅读,他们不了解阅读课的教学目的。被动式读者往往让作者牵着鼻子走。由于被动式阅读只动眼,不动心,对作者的意图只可能有粗浅的了解,印象不会很深。正因为印象不深,有些地方看不明白还得回读。回读次数一多,速度就快不了。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提高理解能力,也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更不利于自主阅读的顺利进行。

主动式阅读恰恰相反。他们明确阅读课的教学目的。主动式读者注重阅读中的思维参与。从接触题目起就要联想,就要猜测。阅读过程就成了猜测、验证的过程。猜对了,验证速度自然很快;猜错了,及时按作者的意图调整思路,速度也比被动接受快。由于阅读中读者与作者处于一种“对话”状态,读者对作者的意图不但清楚,还可能加以评议。因此,印象要比被动阅读深刻得多,回读次数自然也少得多。同时由于主动阅读把被动接受变为验证,速度必然大大提高,有时甚至可以跳读。从这个角度讲,主动式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理解力,还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阅读教学的目的,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为以后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培养。把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同时,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在自主阅读中具有广泛的角色和多重责任:

1、设计者。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安排阅读策略介绍、

阅读训练和开展阅读活动,保证阅读计划的实施。

2、启发者。教师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诱导学生。引导他们在阅

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获取信息,寻求结论,创造性地指导阅读。

3、监控者。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控制阅读活动的节奏和时间,

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4、评估者。对于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策略掌握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阅读效率

许多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因此,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关于自主学习应包括以下含义:

1、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

立行为的能力。Little D(1991)

2、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

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olec (1985)

3、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和接受,以及监控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huttenen (1986)

4、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对学习过程做出决策的权利。

如:选择学习材料权,决定学习内容权,选择学习方法权以及评价学习结果权等。

在上述含义中,态度和能力是核心,是决定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阅读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因此,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力,是学生有效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保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就会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而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读者具有良好的阅读态度、主动的认知心理,同时也要求读者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判断等能力。

Dickinson (1993)为了进一步阐述自主学习的含义,他列举了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点:

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

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因此,根据上述自主学习者的特点,自主阅读者应通过自主阅读实现下述目标,形成自我评价。

能够理解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

能够确立自己的阅读目标

能够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能够监控自己的阅读策略

能够评价自己的阅读结果

因此,在高一起始阶段,制定出一个适合高一年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有计划地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阅读策略和阅读模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阅读策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并灵活运用阅读策略,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培养阅读技能、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目前,“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各国教育的热门话题。从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紧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

学习英语的学生要掌握所学语言,就必须在学习好英语的同时,掌握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即所谓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在校时通过阅读来获得上述知识,而且当他们离开学校以后,能够坦然地面对信息时代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培养终身阅读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阅读技能就是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使他们能在不同的阅读活动中根据阅读对象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1、培养猜词能力。Grellet 指出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根据上下文推

断词义的重要性。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推断词义的过程将这一技能示范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不查字典就能理解生词意义的方法所带来的好处。其具体方法有:利用构词法(Word-formation)来辨认同义词(Synonym)、反义词(Antonym);利用关联词(Link-word)在文中的作用进行逻辑推断,把握其在语篇层次上所起的连接、指代、反证等作用,从而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2、阅读速度技能训练。速度技能训练主要有略读(Skimming)和

(Skanning)跳读,后者也叫寻读。1)略读的目的通过扫描迅速掌握主旨大意。其具体训练方法有:识别关键词(Key-word),提高对关键词的掌握去推断句子内容;确定段落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通过主题句了解篇章的主旨大意。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标题或第一段,形成对全篇内容的预测(Predicting/Anticipating)。在略读时不要忽视了作品的非正文内容:如前言、目录、插图、索引等。2)跳读主要用来搜索、确定信息,从而达到找出答案、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进行跳读时,读者对于希望获得的信息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一个具体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读者应能在快速扫描中扑捉到所需的信息内容。

3、预测能力的训练。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这

一主动思考的能力。可操作的方法有:通过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y)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找出阅读定位;通过标题或关键词启发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在读完一段后预测作品的其余内容,或在读完作品的大部分后续写结尾。

总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还得通过学生行之有效的课内外实践。一方面,不能完全离开老师解题技巧、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除了学生阅读兴趣与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学生还应进行长期的阅读速度的自测和提速练习,因为,阅读速度关系到自主阅读的成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Little D.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 Authentik ,1991.

〔2〕 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 ,.

〔3〕 Francoise Grellet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4〕 Reid Joy M.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 Heinle &Heinle Publishers ,1995.

〔5〕 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1987.

〔6〕 Dickinson ,L.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ELT Journal 47.

〔7〕 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8〕 黄远振. 自主学习的定位、策略与实践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

15.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五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强调英语学习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阅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会使他们对英语这个学科也产生一定的兴趣, 对后面的学习也大有帮助。如7A第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明星做人物介绍, 再稍加变化就可以作为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资料后, 进行任务型的理解, 让学生在兴趣中完成一读、二读、三读。因此,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阅读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呼应, 要具有容易、简单、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等特点,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 沉浸其中。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和传授

阅读就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每一堂课, 每天的练习中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可结合课本教学, 选取与与课文题材和难度相近的短文给学生阅读, 并进行相关的理解练习。比如7A第三单元讲节日, 可介绍其他的节日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还能丰富其阅读。以下是常规方法介绍:

1. 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通读全文即相当于浏览或略读。它不同于精读更不是用手指比划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 而是要求通过阅读来获取文章的大意, 即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获取基本信息了解故事的大概。可让学生分辨主题句, 而主题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是结尾处, 而主题句往往能点明段落或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通读不要求掌握细节和具体事实。至于细节可在下一步的阅读中仔细获取。

2. 快速阅读, 获取信息

阅读要讲究速度, 而且阅读速度也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 随着年级的增加考试中的阅读量和难度也要相应的增加, 但是考试的时间是固定的, 这就要求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因为不快就来不及完成试卷。如果速度是快了, 但是读下来仍然不知道文章讲什么, 那也是没用的。在理解相关题目的基础上, 快速阅读就能有的放矢。

3. 深入浅出, 瞻前顾后

阅读一篇文章, 一则新闻, 一个通知或是一个故事时能准确获得其中所传达的信息, 必须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 科学知识甚至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归纳, 推理和判断。也应该告知学生理解文章不能浮于表层意义的理解, 也要学会领悟文章的隐含的含义。如文章的寓意等, 为以后的抽象理解打基础。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

从小学到初中, 英语学习的难度与进度都比小学要深要快。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在:阅读内容篇幅开始适当增长, 难度较课文内容略有提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阅读时心情浮躁, 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不太令人满意。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精神要集中, 不能三心二意, 思这思那, 要形成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 而且不要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 失去自控能力, 无心继续阅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惧, 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要知道初中阶段个别生词或句子不会造成对文章整体的理解障碍。也许在后面的而文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语句能帮助理解生词或是难句。这也能形成整体性阅读的习惯。

2. 训练学生阅读方式 (1) 按意群阅读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逐字逐句读、指读、出声读, 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语群、意群, 指导学生从句子的整体去理解, 慢慢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好的习惯。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抓住句中的核心词关键词, 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另一个句子, 进行连续性连贯性理解。

(2) 先看题干, 带着问题读文章

很多学生做阅读理解, 拿到文章就马上开始阅读, 不论文章长短。在阅读时如事先掌握问题类型, 分清客观信息还是主观判断,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题型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客观题可通过速读, 扫读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题要经过仔细研读, 推测, 对作者的态度, 意图以及对文章更深层次意思的理解。在阅读前先看题干可加强阅读的针对性, 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还能节约时间。

(3) 根据语篇猜测词义

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阶段, 学生面临着阅读时遇到的最大问题:词汇量不多, 生词太多。这时还是要教会学生查字典用英语解词的能力。培养查字典能力是培养学生分段阅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查字典也要注意有所选择, 字典给的意思较多, 要学会分析比较, 不可生搬硬套。当然也要避免学生一遇到生词就束手无策, 就要查字典, 要引导他们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 根据构词法和已有的知识来猜测词义。

许国璋教授曾说过:“只有通过读, 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 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 读会给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 对生活对社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外语阅读更能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摘要:针对七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的相关题型上的困难引申的一些思考, 及对该阶段学生阅读方面的基本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阅读,能力,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俭贤“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三期

16.浅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醒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同时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刊物,并加强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一、加强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增强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明白英语字词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打下基础。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朗读能力方面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只能片面记忆单词,难以准确把握词汇之间的相互联系等,对小学生培养英语阅读能力也十分不利。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视。首先,小学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等心理,为小学生准备较简单的英语阅读教材或者磁带,让学生多朗读。其次,枯燥的阅读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喜爱程度。教师可采用较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阅读次数。比如,小学生年龄较小,热衷于游戏,英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次数。再如,小学生的竞争心理强,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小学生受年龄和心理因素限制,其在课堂中的自我约束力较小,上课的专心程度也较低,为了吸引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等知识的教学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越来越厌烦上英语课。此外,过于重视词汇等教学显然会降低学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视,并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阅读兴趣会明显高于理论性课文。小学英语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穿插一些小故事,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小学英语,对于动物的名称、水果的名称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选择的小故事应该以动物、水果等为主人翁;而四、五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更高,喜欢故事情节更加丰富的,教师可以选择内容更加充实的英语故事。此外,小学生的表现力较强,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合理设置情境,增强故事情节的带动感。例如,小学教师在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时可以带上动物头套来模仿动物。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刊物

除了教材可以充当学生的阅读刊物,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添置一些其他英语刊物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但是,小学生英语阅读刊物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阅读刊物中的内容难度要适中,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能低于小学生当前阶段的阅读水平,也不能远高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好的尺度把握略高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能够基本看懂刊物的内容,但是又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其次,由于小学生属于英语教学的特殊群体,教师在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刊物时要把握小学生的具体特征。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最感兴趣的阅读刊物是配有图画的小故事或者小笑话如“Bananas for Lunch”等。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而为高年级小学生选择阅读刊物则要求故事情节更加成熟、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情节复杂的小故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其次,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刊物。

参考文献:

[1]宰云霞.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探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5(3):83.

[2]孙君君.浅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5):49.

上一篇:物业职责下一篇:房地产签约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