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排行榜(精选14篇)
1.韩国大学排行榜 篇一
中国“野鸡大学”泛滥成灾
图为虚拟大学所在地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野鸡大学”,是指虽然是合法机构,但不被所在国社会、用人企业认可的学校,主要指标是花钱买文凭,而买来的文凭不被用人单位认可。通常,野鸡学校都有非常光鲜的名字,有的和正规的大学只有一字之差,有钓鱼网站的感觉,所以,一定要非常的小心。
据了解,去年底,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援引美国大学一项统计数据称,美国“野鸡大学”泛滥成灾,而中国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美国的野鸡大学每年的学位证书95%给了中国人。而在国内,一家网站近日发布了“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野鸡大学”上榜。
210所“虚假大学”完整名录
中国邮电大学 上海工商学院
中国科技管理学院 长江科技学院
中国民航学院 西安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师范学院 西安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信息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技术学院
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学院 西安建设科技学院
中国科技工程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技术学院
中国传媒艺术学院 南京科技管理学院
中国金融管理学院 南京金陵科技管理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院 江苏都市建设学院
中国经济贸易大学 江苏理工职业学院
中国科贸管理学院 石家庄工程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贸易学院 华北建筑工业学院
中国北方理工学院 华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工业工程学院 中原工业大学
中国现代财经学院 河南科技师范学院
中国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建设管理大学
华北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华北理工学院 广东科技管理大学
中联司法学院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
北方国际经济学院 福建海峡经贸技术学院
北方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经济贸易大学
北方医科大学 常德经贸学院
北京京华医科大学 湖南经济管理大学
中北科技学院 山西信息工程学院
华北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远东外国语学院
华北师范学院 沈阳盛京大学
中原金融学院 对外经贸管理学院
华侨国际商务学院 武汉建筑职工大学
首都科技信息管理学院 江西赣南学院
首都科技管理学院 安徽城建大学
首都财贸管理大学 四川华商学院
北京财贸科技学院 兰州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首都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财经政法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北京现代商务学院
恒远教育 北京工程经济学院
首都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实验大学
首都科技学院 北京商贸职工大学
首都医学院 北京工学院
首都文理大学 辽宁轻工职工大学
北京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联合大学
北京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北京工程技术大学
首都财经贸易大学 北京现代工程学院
北京燕京华侨大学 北京经济信息学院
北京经贸联合大学 北京京桥大学
北京国际金融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管理学院
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前进大学
淄博理工学院 北京工商学院
山东邮电大学 北京国际医学院
山东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财经贸易学院
山东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学院
上海东方科技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大学
上海工程管理学院 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上海华夏学院 北京法商学院
上海建筑工业学院 北京经济工程学院
上海商贸管理大学 北京经济工程大学
南京工商大学 北京城市建设学院
华东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商贸管理学院
安徽城市建设学院 北京贸易管理大学
江西科技工程大学 北京商贸管理大学
江西科技管理学院 京师科技学院
江西经贸管理学院 北京科技学院
华中工商学院 北京中山学院
中原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京城学院
湖南屈原大学 上海经济贸易大学
株洲航空旅游学院 上海工业科技大学
四川财经管理学院 上海工业科技学院
四川中山学院 上海财经贸易学院
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上海金融管理学院
厦门师范学院 天津文理大学
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信息科技大学 杭州工商管理大学
中国信息工程学院 杭州理工大学
首都财经管理学院 杭州理工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大学 南京科技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学院 南京商学院
北京财商学院 山西理工学院
神州大学 新民大学
北京中加工商学院 武汉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京文国际学院 武汉工商管理大学
北京商贸大学 湖北工商管理学院
北方交通工程学院 广州理工学院
华北工业大学 河南华夏医学院
北京英迪经贸学院 石家庄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高级财务管理专修学院 青岛博洋商务学院
青岛远洋大学 山东经济技术学院
山东文理学院 山东沂蒙学院
山东建设学院 北京财经大学
青岛现代经贸学院 北京城建大学
山东经济信息学院 中外经贸管理学院
山东城市学院 西安理工学院
华东财经学院 西安工商学院
上海同济医科大学 西安科技师范大学
上海华文外国语学院 华北经贸管理学院
上海城市建设大学 山西经济技术学院
河北东亚大学 山东东岳学院
北京经贸科技学院 北京财经学院
更多相关内容:
1.2015大学专业排行榜
2.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3.2015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4.女生热门专业排行榜
5.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
6.中国100所野鸡大学-中国野鸡大学榜单
[中国野鸡大学是什么-中国野鸡大学排行榜]
2.韩国大学排行榜 篇二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2013年6月19日报道,《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针对全球建校不足50年的高校进行了排名,排在榜首的是韩国的浦项市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所大学始建于1986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学院(Swiss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of Lausanne)排在第2位,之后是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从去年的第4位跃居第3位,香港科技大学从去年的第3落到第4,第5是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前10名中,英国大学只有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排在第7位,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位居第13位,而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和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分别是第13位和第16位。前100名中,英国大学有18所,尽管今年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也被包含在排名范围内,但也免不了英国地位下降的命运。其他居于前100名大学总数较多的有澳大利亚(13所)、美国(8所)、法国(7所)、西班牙(6所)和中国台湾(5所)。但是排在前5名的大学中有两所均来自韩国,这使得韩国的年轻大学声名鹊起。排行榜的编辑巴蒂先生(Phil Baty)认为,韩国的成功说明其完全有实力在短时期内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强国——美国和英国形成角力。此次排名次序是根据13项指标综合得出的,包括教学、科研、工商界联系、国际化和学术声誉等。
3.加拿大大学排行榜 篇三
《MacLean》杂志依据大学毕业生的贡献以其自己的评估方法对全加拿大的大学做出排名,杂志征询了全加拿大5,467位高中指导员、大学官员以及社团招聘者的意见,按不同分类列出其中的前20名:
(一)、综合声誉排名
1、滑铁卢大学(Waterloo)
2、多伦多大学(Toronto)
3、女皇大学(Queen's)
4、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5、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ritish Columbia)
6、亚伯塔大学(A1berta)
7、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8、麦吉尔大学(McGill)
9、阿卡迪亚大学(Acadia)
10、基辅大学(Guelph)
11、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12、卡尔加里大学(Calgary)
13、瑞尔森大学(Ryerson)
14、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15、蒙特利尔大学(Montreal)
16、戴豪斯大学(Dalhousie)
17、约克大学(York)
18、埃里森山大学(Mount Allison)
19、萨斯卡川大学(Saskat-chewan)
20、罗瑞尔大学(Wifrid Laurier)
(二)、最佳教学质量大学:
1、多伦多大学(Toronto)
2、女皇大学(Queen's)
3、滑铁卢大学(Waterloo)
4、麦吉尔大学(McGill)
5、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ritish Columbia)
6、亚伯塔大学(A1beda)
7、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8、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9、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10、戴豪斯大学(Dalhousie)
11、基辅大学(Guelph)
12、阿卡迪亚大学(Acadia)
13、蒙特利尔大学(Montreal)
14、埃里森山大学(Mount Allison)
15、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16、卡尔加里大学(Calgary)
17、罗瑞尔大学(Wifrid Laurier)
18、拉哇大学(Laval)
19、新宾士威克大学(New Brunswick)
20、萨斯卡川大学(Saskat-chewan)
(三)、最富创新精神大学:
1、滑铁卢大学(Waterloo)
2、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3、多伦多大学(Toronto)
4、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5、女皇大学(Queen's)
6、亚伯塔大学(A1beda)
7、阿卡迪亚大学(Acadia)
8、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ritish Columbia)
9、基辅大学(Guelph)
10、麦吉尔大学(McGill)
11、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12、瑞尔森大学(Rayerson)
13、卡尔加里大学(Calgary)
14、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15、蒙特利尔大学(Montreal)
16、萨斯卡川大学(Saskat-chewan)
17、约克大学(York)
18、罗瑞尔大学(Wifrid Laurier)
19、UQAM
20、埃里森山大学(Mount Allison)
(四)、“明日领袖”大学:
1、滑铁卢大学(Waterloo)
2、多伦多大学(Toronto)
3、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ritish Columbia)
4、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5、女皇大学(Queen's)
6、亚伯塔大学(A1beda)
7、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8、麦吉尔大学(McGill)
9、瑞尔森大学(Rayerson)
10、基辅大学(Guelph)
11、卡尔加里大学(Calgary)
12、阿卡迪亚大学(Acadia)
13、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14、约克大学(York)
15、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16、渥太华大学(Ottawa)
17、北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BC)
18、戴豪斯大学(Dalhousie)
19、罗瑞尔大学(Wifrid Laurier)
4.新疆大学排行榜 篇四
新疆大学简介:
新疆大学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发起高校。
5.中国国内大学排行榜 篇五
一、《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
对比往年,《2017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培养指标做了完善性修改:研究生科研成果全部计入研究生培养得分,不再计入学校的科学研究得分。
增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指标:研究生获奖结果,进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本科生获奖结果,进入本科生培养体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唯一所有学科都能参加的竞赛,赋予较高的权重。
《2017中国大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数学模型、指标赋值,见武书连即将发表的《2017中国大学评价》论文。
自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不再使用SCI、SSCI、A&HCI作为国际期刊论文的数据来源。、,《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对全世界约40000种期刊重新筛选,有9940种期刊成为《中国大学评价》源期刊。原SCI、SSCI、A&HCI的13000多种期刊中,有6000种左右没有入选,约3000种非SCI、SSCI、A&HCI源期刊进入《中国大学评价》源期刊。《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将在近期修订原有的9940种国际论文源期刊。
二、2017综合实力排行榜清华北大浙大列前三名
1993年,在武书连发布的我国第1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至,清华大学连续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至,浙江大学连续3年第1名;、20,北京大学连续2年第1名;,清华大学夺回综合实力第1名,蝉联第1名。
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10名分别是:清华大学以169.08分获得第1名,北京大学以168.98分列第2名,浙江大学以168.47分得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武汉大学、第8名四川大学、第9名华中科技大学、第10名吉林大学。
与上年对照,自起连续8年进入中国大学前10名的中山大学退居第11名,吉林大学自起,9年之后重返前10名。
三、2017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中科大南大浙大列前三名
在2017中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4.8675分获第1名,南京大学以4.3247分取第2名,浙江大学以4.2761分得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南开大学,第9名北京师范大学,第10名北京化工大学。
四、2017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中科大浙大南大前三名
在武书连的2017中国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5.5058分获第1名,浙江大学以4.5603分得第2名,南京大学以4.5393分列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北京师范大学,第8名上海交通大学,第9名南开大学,第10名中国人民大学。
五、2017新生入学质量排行榜清华北大复旦蝉联前三名
在2017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行榜中,清华大学连续24年,以持续不败的优势,获得第1名,北京大学第2名,复旦大学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中国人民大学,第6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7名南京大学,第8名浙江大学,第9名上海财经大学,第10名中央财经大学。
六、2017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科大复旦北大前三名
在《挑大学选专业―---201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夺得本科毕业生质量第1名,北京大学第2名,清华大学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复旦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中国人民大学,第9名南开大学,第10名北京师范大学。
七、筛选出24所中国一流大学中科大南大复旦前三名,湖南大学首次进入中国一流大学
2017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与上年相同: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大学:1.教师学术水平居全国大学前30名。2.教师教学科研效率居全国大学前30名。3.本科毕业生质量居全国大学前30名。
将满足上述3项条件的大学的3项排名名次相加后升序排列,得分越低越好。得分相同,教师平均学术水平高的大学居前。
据此标准,2017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数量为24所,比上年增加一所。其中985工程大学23所,211工程大学1所。华东理工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中,唯一的211工程大学。
201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见下表
八、遴选出36所研究型大学浙大北大清华前三名,江苏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
2017年研究型大学标准与上年相同: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前5%是研究型大学。
满足上述条件的大学共计36所,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依次在列。
36所研究型大学中,有33所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1所非211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作为综合实力第41名的非211工程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分为研究1型和研究2型,研究1型教师平均学术水平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值,研究2型学术水平低于研究型大学平均值。
6.2021贵州一本大学排行榜 篇六
2021贵州一本大学排行榜
贵州一本大学一共有3所,在最新贵州一本大学排行榜中,贵州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贵州师范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二。想知道全部的贵州一本大学排名请看下表: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有什么区别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成立的学校,两者间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资金来源不同了。公办学校是国家拨款,大部分办学经费都是来自政府;而民办学校则是要靠自筹,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企业。所以这也是民办学校的费用要比公办学校高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一般都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或是教委主管,而公办高等院校则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级政府主管,这也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但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和公办学校的学生在待遇上则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管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要靠自己努力学习,民办大学中也有优秀的学生,公办大学中也有混日子的学生,所以学校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未来。
专科和本科的区别
从教育时间来看:
专科通常是3年制的教育,也有一些是2年,而本科通常是4年制的教育,一些专业可能是5年,例如医学院等。
从学位的获取来看:
大学本科如能顺利毕业,可获取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是不提供学位的。在中国最低的学位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只授予顺利毕业的本科生。
大专教育还可以分成2类,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两者差别不大。
按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
本科的录取分数会比专科的录取分数要高。本科内部也可以划分不同的等级,例如可以划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一本的录取分数线最高。
从录取分数线也可以看出,本科生在掌握初高中的知识上要多于专科生,通常来说,本科生整体来说也会比专科生更优秀,就业率更高。当然,专科生也会有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也许考试的水平一般,但是学校和社会是两种不一样的游戏规则,本科生在学校这种规则下表现的更好,并不代表所有本科生都能在社会这种游戏规则下都优于专科生。
学校和学院的师资区别
1.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该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
2.称为学院的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一般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
7.理性视角下完善大学排行榜的路径 篇七
一、推出大学排行榜的现实需要
所谓大学排行榜,是指政府机构或社会中介组织依据一定的衡量指标体系而对特定范围内各大学实力的一种比较与排序,也是对大学办学水平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就世界范围而言,对大学进行排名评价始于美国。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率先推出全美大学排名评价,起初每两年一次,1987年之后是每年一次。当今在全球影响较大的大学排行榜,还有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加拿大《麦克林杂志》的加拿大大学排行榜和日本《钻石杂志》的日本大学排行榜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在借鉴和汲取欧美大学排行榜操作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从1987年开始发表我国第一个大学排行榜,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国内有《中国大学评价》、网大版的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的大学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等多个榜单,其社会影响力不容抹杀。
我国大学排行榜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产生的,是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是在公众、考生、高校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对大学的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时应运而生的。
(一)大学排行榜反映公众对大学评价的需要
目前,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高校层面来说,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各高校信息都很不全面、充分。而排行榜作为对高校评价的一种外在形式,促动高校信息向公众敞开,它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向公众展示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内部管理以及国内外声誉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适应和满足公众关注高等教育的需要,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即使各排行榜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使有些高校管理者不认可排名,但社会公众还是普遍认同的。所以各排行榜一经公布,总能吸引无数关注和评论。
(二)大学排行榜为“择校”和“择生”提供便利
在每年高校招生和大学生择业的关键时期,考生和用人单位都需要有一个参考系统,因而大学排行榜一经推出就广为流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从积极方面来说,大学排行榜拉近了大学和考生、用人单位的距离,是考生和用人单位了解各高校的窗口,对他们选择学校和挑选毕业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一方面能够为考生报考大学展示一些可比性的参考数据,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
(三)大学排行榜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
如果大学排行榜客观公正,则可以帮助各高校“诊断”出自身的发展状态和实力水平,从中看到优势和特色,找出差距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发挥优势,这对推动各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引入大学排名进而强化竞争机制,在无形中给各高校造成压力,让高校有危机感,这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部的良性竞争。事实上,一所高校在排行榜中的位次高低,对其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各种经费、生活待遇等需要民间和政府支持的资源都会有所影响,所以尽管大学排行榜备受非议,但各高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排名提高意味着学校声誉的提升,提升排名已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同目标,甚至有些高校还成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搜集数据、监控本校名次变化以及与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可见,大学排名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管理、决策与政策制定以及改革举措等,对促进大学的改革发展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无论武书连排序的初衷是什么,或者他排得正确与否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高校排名形式确实刺激了教育工作的发展”[1]。
(四)大学排行榜可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时参考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排名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基本内容和重要形式,演化为政府掌握、规划、引导和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工具。这是因为科学的大学排行榜所揭示出来的各大学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使教育主管部门发现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指导、督促各大学加以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动态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供各级政府决策参考,以引导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
总之,大学排行榜不仅对公众了解高校、考生填报志愿和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大学管理者制订建设规划、教育主管部门摸清和提升教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有大学排行榜的主要问题
现有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展示各高校的实力,反映各高校的声望,因而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排名机构的市场行为与依附地位,损害大学评价的公信力
目前社会上个别排名机构被媒体曝光收受大学的好处,谁给的钱多,谁的排名就靠前,把“座次”当成敛财工具待价而沽,致使排行榜涉嫌“钱名交易”。有的大学校长公开表示曾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费”;有的大学“附属的研究机构也在进行大学排名,而且毫不避嫌地将自家大学排在靠前的位置。大学排行已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生意。大学排名不是根据大学水平,而是受利益操控”[2]。排名机构的这种趋利性与依附性,是社会对排行榜诟病的集中之处,这不能不严重损害排行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二)排名指标体系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妨碍排行榜的科学性
现有大学排行榜在指标体系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有的排行榜被披露出数据不准确,有的评价数据如何获得、数据来源渠道是否可靠值得怀疑。第二,全面反映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指标应是学生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学校声誉等多个方面,但目前的排名指标大多注重科研,尤其是量化标准,比如,论文数量等。这种过于重视科研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可能导致各高校科学研究的粗放型发展,即在规模上做文章。事实上,在国际比较方面,“中国内地高校普遍得分在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尤其是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较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在该指标中得分都超过50分,甚至超过排名前十的加州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不过,在更强调原创性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指标中,中国内地高校的分数并不高,得分最高的清华大学也只有14.3分”[3]。第三,现有大学排行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大学物质层面的水平,比如,校园面积、学生规模、高职称师资人数和“两院”院士数量等显性因素,而对大学精神层面如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大学历史传统等隐性因素的评价则无能为力。第四,有的排行榜将所有高校置于同一个模子中比较,而“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由于其所承担的任务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办学特色、方向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样的指标体系衡量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显然是不科学”、不合适的[4]。这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和展现高校活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三)一些高校对排名位次的不当追求,导致评价效应的异化
尽管很多大学校长不认可排名,但作为管理者,他们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不得不去考虑排名。因为排名靠前,不仅可以吸引公众、考生等的关注,还可以作为办学政绩而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嘉奖;而排名靠后,则会在招生、毕业生就业、社会资助以及学校声誉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这可能造成各高校管理者过于看重排行榜的评价作用,进而导致排名效应的异化:一是有的大学为了提升学校声誉,单纯追求排名先后,以致在提供的数据上弄虚作假。二是一些大学管理者为了得到体面的排名,一味追逐排行榜的各项指标,紧跟着大学排行榜走,榜上有的指标高度重视,榜上没有的置之不顾,而不是按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这种“应榜办学”的做法,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既会导致很多大学失去独特性而变得“千人一面”,也将导致过分注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质量的浮躁现象。三是有的高校管理者为了提高榜单标准上的几个数据,进而提高学校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公关上,忽略高校自身的发展,严重偏离正常轨道。
概言之,现有的大学排行榜,或是有“钱名交易”的嫌疑,或是存在指标体系不合理、不完善,或是可能导致高校管理者行为的异化,因而它们的价值是有局限性的。但这些排名评价中出现的弊端和不足,随着今后评价实践的日益完善也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三、完善大学排行榜的路径选择
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大学排行榜,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就当前而言,解决大学排名评价中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一)区分大学类型层次,鼓励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目前的大学排行榜大多是“名校榜”,一般是按综合大学的标准“量身定做”的,因而,综合性大学名列前茅,一些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学校则往往在榜外,即使勉强进入,名次也不靠前。这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挫伤了一些高校管理者的办学积极性。事实上,大学是分类别和层次的,有研究型的、综合型的、专科型的,还有大专层次和职业院校层次的。对于各类高校的评价,如果统一在一个标准下,则未免过于单一。有论者指出:“将以文理学科见长的综合型高校,与近年来通过合并组建成的‘巨无霸’式高校一较高下,是否合理?把综合型大学和单科类、专业类大学归到一起简单排名,让有‘一技之长’的高校和‘全能型高校’比拼,是否公允?把没有充分可比性和可排名性的东西生硬地进行比较,非要排出一个名次来,其公正性就要大打折扣。”[5]
综上可见,大学排名首先要考虑大学排名对象之间的可比性。为了确保排名对象之间的可比性,有必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学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排名,如综合类院校的排名、理工类院校的排名、工程类院校的排名、农林类院校的排名、医学类院校的排名、师范类院校的排名、民族类院校的排名、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排名等,以便于对同类型高校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做,可以突出各类高校的办学特色,多角度展示各高校的竞争力,从而鼓励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特色化发展。
(二)完善排行榜指标体系,力求大学评价更具科学性
衡量一个大学排行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参考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指标设置是否合理;二是指标权重是否恰当;三是数据及其来源是否真实。归根到底,这些都涉及评价标准是否科学有效的问题。这就要求排名机构在设置指标体系时,要选择能够真正反映一所高校实力与水平的标准。在欧美,“各国在评估大学时采取的标准各异,但几个关键因素是不可少的,包括学校声誉、学生素质、学校在教育中的投入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6]。
排名机构在选择评估参数时,既要看学校规模(总量),更要看办学精度(人均),不能为一些表面数字所迷惑,要将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结合起来,尤其是一些不易通过显性数据表达出来的内容,在排名指标与权重中应得到必要的体现。当然,一所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氛围、办学特色、师资素质、学校声誉与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包括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以及日常管理,还有校风、教风、学风和全体师生的精神状态等在内的大学软实力,评价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有些评价系统中对这些内容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然而,它们也是构成大学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大学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在评价中忽视这些因素,那将对大学的发展导向产生不良影响。
(三)组建“第三方”评价机构,确保排名评价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目前在我国,对于大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功能的认知,可以说基本达成共识,但该由谁来操作则认识尚未统一。首先,由教育部来主导排名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前几年教育部负责牵头的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着较多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而饱受质疑;其次,由各高校的附属机构来进行排名评价,由于它兼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所以易引起非议;最后,非官方非大学的社会评价机构由于带有明显的营利倾向,所以其排行榜的客观性、公正性无法令人信服,且出现问题后对它问责又十分不易。
为了确保排名评价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排名机构必须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进行评价。为此,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组建若干独立专业机构来专门从事大学评估工作。当然,这类机构必须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即资质保证,在专业上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的社会组织或学术机构;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规范化操作,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评价,以体现客观、公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排名机构的公信力和排名榜的可信度。
(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排名机构的行为与发展
当前大学排名评价被批评较多之处:一是评估泛滥,二是评估造假。这些都涉及如何规范和治理排名机构的评价行为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排名机构应有道德自觉。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排名机构,都应有社会责任意识,坚持行业操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使排名方法和数据透明化,自觉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从而杜绝评价中的不良行为和丑陋现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强化制度建设。现有大学排行榜之所以乱象横生,关键在于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缺乏必要的排行准入制度、排行指标体系规范、排行信息公开制度、大学评价的再评价制度、排行过程监管制度。制度供给不足必然导致管制和规范缺席,使得排行领域成为可以为所欲为的‘独立王国’,从而导致排行榜的盲目和无序发展”[7]。对此,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监管职责,首先,应由教育部指定单位或机构对排名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制定和颁布排名机构的从业资格规定、评价操作的规范章程以及失实评价的事后惩罚条例等;其次,必须建立问责机制,加大对排名机构不良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要对排名机构的寻租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规范排名机构的评价行为和发展态势。
(五)理性看待各类大学排行榜,适当参考和正确使用排名评价
我国大学排名评价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科学的大学排行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对现有大学排行榜要理性思考和看待。具体而言:第一,大学排行榜作为对高校评价的一种外在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适应和满足社会各界关注高等教育的需要,“所以各种大学排行榜每一公之于众,总能吸引无数关注,根本原因是公众对大学评价的需要”[8]。第二,每个排行榜都只能说明它本身衡量体系下的一个可供参考的结果,都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发展态势,却又很难完全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全貌。我们经常发现,由于评价角度不同,各自设定标准、选取指标不同,一些大学的排名经常忽上忽下。“除了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基本稳坐前两把交椅之外,各排行榜上的大学名次不尽一致,有的甚至差别还相当大。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在有些排行榜上排到国内三四位,而在有些排行榜上却‘沦落’到二十位上下”[9]。第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现实中绝对完美无缺的排行榜是不存在的,任何排行榜都有其不足之处,因而彻底否定是不可取的,修正与完善是带有建设性的思路。
综上所述,现有大学排行榜的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排行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假以时日;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逐步改进的。有鉴于此,对大学排行榜,我们除要冷静看待之外,更应正确使用。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可以适当参考排行榜中的指标数据,但不能过分依赖于它,更不宜被它牵着“鼻子”走。其次,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外部评价,但又要保持清醒认识,不能因为某个排行榜把学校名次排低而情绪冲动,也不能因为某个排行榜把学校名次排得高而沾沾自喜,“更不能为了能在所谓的排名榜上得到理想的位置而做出有背社会公德的事情”[10]。最后,考生在选择大学的问题上,可以适当参考大学排名,但应认识到没有绝对好与不好的大学,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自己的大学,从根本上说,考生要结合自身的学业基础、兴趣特长、个人发展以及就业状况等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高校、公众还是考生都应正确看待和合理使用大学排行榜,将排行榜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而不是唯一依据,重视其评价效应而不夸大其作用,相信它而不是迷信它。
现有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自诞生以来,它在对高校的系统评价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笔者认为,对待现有大学排行榜既不应简单地肯定,也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理性地看待、努力地改进和正确使用,从而促进我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大学竞争力的提升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春.关于对高校排名的看法[EB/OL].ht t p://www.bl ogchi na.com/aut horEdi t/art i cl eComment Al l.php?i d=92323.
[2]曹林.大学排行榜值得校长们追求吗[EB/OL].ht t p://www.j yb.cn/opi ni on/gdj y/201102/t 20110217_414353.ht ml.
[3]张莹.上海交大发布高校新排名, 清华北大不属世界一流[EB/OL].ht t p://news.sohu.com/20110823/n317061341.sht ml.
[4]王培根, 伍国艳.大学排行榜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4) .
[5]张烁.高校排行缺了什么[EB/OL].ht t p://www.j yb.cn/opi ni on/gdj y/201105/t 20110527_433049.ht ml.
[6]秦国柱, 冯用军.大学排行榜对现代大学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2) .
[7]大学排行榜靠谱系数有多少, 乱象成因探析[EB/OL].ht t p://news.sci encenet.cn/ht ml news/2011/5/247088.sht m.
[8]赵婀娜.新版大学排行榜引发新争议[EB/OL].ht t p://news.i feng.com/gundong/det ai l_2011_05/27/6663186_0.sht ml.
[9]王淦生.我看大学排行榜[EB/OL].ht t p://hl j.rednet.cn/c/2011/02/26/2188241.ht m.
8.我与大学排行榜的那些事 篇八
与排行榜的那些事:排名因大学合并而上升,是
名不副实还是名副其实?
过来人语:
记得那年夏天,我被某“211工程”大学的新兴专业录取,父母都很为我高兴。他们还特地从网上搜索出大学排行榜,无论是在哪家机构发布的榜单里,这所学校的排名都是“嗖嗖嗖”地直往上蹿,我们都觉得这是学校发展前景良好的象征。等我毕业的时候,说不定学校的“江湖地位”已经大幅提高了呢!去学校之前,几乎每晚我都会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美丽的校园,想象自己漫步在校园里的日子。
可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想复读了。这所大学根本没有介绍中的那么漂亮,校舍破旧,校园也小得可怜,说好的4000余亩校园面积呢?别提“漫步”校园了,从大门走到后门也就用十分钟呀!就在我以为被忽悠的时候,学长告诉我,学校面积确实有4000余亩,只不过那是三个校区的总面积,其他两个校区距离这里大约两小时车程。
听了学长的解释,我觉得被忽悠得更惨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三个校区原本是三所大学,它们在2000年的大学合并潮中合并为一所学校,学校的高排名也得益于合并。在三所大学合并后,资源得到整合,各学科融会贯通,各自优势相互补充,综合实力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浙江大学是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强强合并,华中科技大学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有些学校在合并潮中实力增强,排名上升;有的就没那么幸运,合并后实力反而被稀释了。
我明白了原委,心中的结也打开了。漫步校园的梦想虽然破灭,但至少我的学校还是名副其实的!
过来人:马玉峰
与排行榜的那些事:排行榜助我悬崖勒马
过来人语:
在大家都质疑排行榜的时候,我得为它说几句好话。没有大学排行榜,也许我的路会截然不同。
离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还有四天,我惴惴不安。我的第一志愿选择了A大学,因为该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力很强。以我的成绩,考上A大学可能性很大,但因为我报的是热门专业,所以能不能被如愿录取还说不准。家人劝我服从专业调剂,可我一想到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就很不甘心。究竟志愿该怎么填?我心里没底。
第二天,老爸把我拉到电脑前,指着显示器让我看。
屏幕上是一份大学排行榜。我一眼就看到,A大学在综合排名上处于中上位置,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排名上很高。
“我知道它很强,所以我才报它嘛。”我说。
“我不是让你看它,我是让你看看这所学校。”老爸指了指屏幕。
老爸指的是B大学。B大学在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足足落后了A大学20名,可在专业排名上,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力却能紧紧跟在A大学之后。
“我在《求学·高考招生录取专刊》上查过了,B大学录取线不算太高,你肯定能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它的王牌专业,你的分数也足够,说不定还能进实验班。虽然它的排名不如A大学,不过我觉得这个更合适你。”
“这种榜单信得过吗?”之前我听过一些负面新闻,说排行榜不权威、不科学、不靠谱。
“我也不知道。但至少它给了咱们一个信息和线索嘛。剩下三天,咱们就从一切渠道了解B大学,看看是不是真有榜上说的这么牛。”
往后三天,我和老爸分工合作,我查阅官方网站、在校园论坛里发帖子,他打电话给招办老师,最后我俩得出一致结论:虽然B大学综合实力比不上A大学,但要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B大学确实不遑多让。最后一天,我悬崖勒马,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上了B大学的名字。
一年后,我又从新的《求学·高考招生录取专刊》看到,去年我的确可以被A大学录取,但分数距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录取线还差3分。我真庆幸,如果不是那份榜单,我不会知道,两所实力相差较大的学校,居然在我想报考的专业上实力不分伯仲;如果不是那份榜单,我可能会走上复读之路。大家骂排行榜,可我得感谢它。它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但正如我老爸说的,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些信息和线索,让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多一点可能性和参考。当然,最该感谢的是我的老爸。事后我问老爸为什么会想到查排行榜,老爸哈哈一笑:“关乎我儿子前途的事,当然尽可能多搜集点资料,管他靠谱不靠谱,统统找来!”
过来人:陈丽芬
与排行榜的那些事:大学读了四年,学校排名降
了四年
过来人语: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有云:“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我的母校各方面都不错,老师讲课兢兢业业,改卷时也常对我们手下留情;五块钱就能吃到两肉一素,还从没吃出过虫子;学校盖起了崭新的宿舍楼,新的体育场也在破土动工……千好万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在我大学生涯里,学校的排名一降再降,四年降了10名,而之前还排在母校身后的几所大学却稳中有升,超到前头去了。排名的下降对我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好比你以高价买了房子,虽然住着很舒服,却总有人提醒你:你的房子跌价了,贬值了,你亏了!
作为一个深深热爱母校的学生,本该“子不嫌母丑”,但我又忍不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且令人担忧的是,母校每况愈下的排名会不会影响我的就业前景?用人单位招聘时会不会优先录取排名靠前的大学的毕业生?我心中那份不痛快,着实难以言表。
直到我看了很多关于大学排行榜的报道,知道排行榜被业内人士批得体无完肤,被民间调侃得一无是处,我才释然了。排行榜的确能体现大学的某些指标,如科研实力、研究成果等,但它体现不出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学积极向上的研究精神,同学们组织活动时的戮力同心,老师课堂上的幽默风趣与尽心尽责……这是冰冷的数字无法体现的,是干巴巴的排行榜无法衡量的,而这些才是大学的精神和气质所在,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以后有人用大学排名诋毁我的母校,我会义正词严地告诉他:排名下降又如何?学校不是股票,排名的升降不能说明一切。培育我四年的地方,我一天骂八遍也不许别人骂一遍!
Tips:考生该如何利用大学排行榜?
一、可以参考,不可迷信。
大学排行榜来自民间机构,权威性和科学性有待商榷。考生在升学时可以将大学排行榜作为择校参考资料之一,但切不可作为唯一依据。众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评价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其评价指标也多侧重于科研及大学的综合实力,容易忽视大学的软实力。一句话,志愿填报有风险,参考排名需谨慎。
二、手中不止一份排行榜。
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榜单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参考几份排行榜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大学。
三、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标。
不同考生的考分、考试类别(文科或理科等)、专业兴趣和就业倾向各不相同,应有所取舍和侧重。如果你打算从事科学研究,可以关注科研实力指标;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专业,不妨多看看学科排行数据;若你有志于出国深造,可以留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大学决定起点,专业决定方向。阅读大学排行榜的诀窍之一就是看一级学科排名。因为一级学科的排名只是针对本学科专业进行,评估所涉及的面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要窄得多,加上又是同行专家评比,提高了评估排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9.全球十大野鸡大学排行榜 篇九
1、狄克森州立大学
2、加州美国大学
3、西太平洋大学
4、阿姆斯壮大学
5、内申大学
6、肯尼迪西部大学
7、檀香山大学
8、国际东西方大学
9、巴林顿大学
10、美国普莱斯顿大学
野鸡大学为什么没有被取消
第一,网站服务器不在境内
大家应该都知道,建立一个网站是需要服务器,而服务器是分很多地区的,主要分为境内和境外。而不法分子在建立网站的时候,采用的都是境外服务器,例如、美国、香港、台湾等服务器!这样使得国内的教育部门和监察机构对于这类网站的监察工作变得很困难!因为国内的对于境外服务器是没有直接监察的权力的,因此取缔工作很难进行!
第二,地方对于研修或专修学院监管有限
很多的不法分子会以非学历民办机构先通过在地方人力资源、工商和民政等部门备案,然后以培训学校、非营利性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名目申请营业许可。在以学校的名义,蒙骗不明真相的考生和家长!这样教育管理部门很难察觉,而且监管面太广,很难进行取缔!
第三,犯罪成本低,大量建造网站
建造一个网站的费用是非常低的,基本是几百块钱就能有一个很好看的网站了,即使一个学校被曝光!马上又可以创造出很多个网站来,这让监管部门很头疼。而且不法分子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受害者察觉报警他们都已逃之夭夭。致使监管、查处难度较高。
综上所述,不是国家不取缔,是这样的犯罪和抢劫一样,成本低、难以杜绝!所以各位考生要提高警惕。
怎么辨别野鸡大学
第一:看办学时间。“野鸡大学”办学时间短,有的一两年,有的三五年,没有传统和文化底蕴。通常成立时间超过70年的美国大学教育质量都较高,比较可靠。反之野鸡大学都只能生存很短时间就会东窗事发而不得不关门大吉或者更名。
第二:看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一般大学都有教室、行政楼、图书馆、电脑房、操场等,而“野鸡大学”的硬件配备极其有限,有的干脆在商务楼租房,有的展示图片上的图书馆很小,书籍只有一千来本,电脑房只有一两个,一看就知道是“糊”出来的。
第三:教师资源依靠外援。通过了解资料,不难发现有些学校师生比例很小,有的甚至只有1:40。学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是公办学校老师“走穴”。碰到这样的学校,学生肯定要三思而后行。
10.大学校园最抢眼男生排行榜 篇十
女生楼下,一女孩在等。阶梯上,一男孩像挂满了装备的狙击手,正左右手各提着两壶水,步步艰难地往上爬着……与之擦肩而过的女生谁能忍住不多看几眼?还没谈恋爱的或许还会在心里鄙夷地说一句:“这男的,真没出息!”
NO.6
各位想象一下:凛冽的寒风中,学校澡堂外,一个双手戴着真皮手套的女生正蹲在一个认真洗着一盆花绿衣服的男生旁,时而笑意盈盈地为他抹去额前的几滴汗,时而莺声细语地在他耳边嘀咕几句……这是一幅多浪漫的场景?
NO.5
既节约了澡票,又能成名,这就是洗冷水澡的威力。礼堂外的湖水早已结了一层薄冰,一位健壮的男生大力扯开身上的衣服,在众多晨读女生惊诧的目光中下水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会儿,不仅招来女生的垂涎,更是令看在眼里的男生们也倍加艳羡呀……
NO.4
某日,烈日当空,暑气难耐,忽看到一英俊帅气的男生,形体单薄而穿戴时髦,既要温度也要风度,先是头上盖了个很臭美的针织帽子(一翻下来可以拿来抢银行的那款),下身穿了条缠着四五条锁链的牛仔裤,肩扛着个血红的毛布大麻袋,走着非常有个性脚步……不用说,那肯定是艺术系的,这样逾越了季节性的魅力,也只有他们有。
NO.3
“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的围巾戴法是一边垂到胸前,另一边绕脖子几圈再甩到后面。这种款式的围巾一般不是用来戴的,而是用来甩的,甩得越频繁越潇洒,吸引眼球的概率越高;另一种戴法的开创者是电影《赌神》里的发哥:先是一身黑风衣大敞开来,里面穿一身西装,之后,白色的围巾才从脖子两边长长垂下。我在食堂里见过该惊世骇俗的穿戴,不过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那位仁兄的风衣内仅穿了条底裤,上戴白色围巾,手捧一碗,脚下一水淋淋的拖鞋,没等人回过神来,他已经如风一样擦身而去。
NO.2
周末,你人刚从女生宿舍楼下来,忽听到一阵强劲的重金属声响,这时一辆“宝马”停在你身旁,车窗缓缓而下,一帅哥笑意盈盈地手捧一束鲜花,在后视镜前驻足而立……当第X层的那位女生徐步而下,汽车绝尘而去,整个女生楼上唏嘘一片,羡煞多少青闺女子!
NO.1
11.韩国大学排行榜 篇十一
在澳大利亚高校科研质量评估报告中,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和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齐头并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微弱优势领先, 拔得头筹。悉尼大学 (University of Sydney) 位列第五, 排在昆士兰大学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和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之后。麦格理大学 (Macquarie University) 、昆士兰科技大学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和格里菲思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尽管在八校联盟中排名靠后, 不过它们的平均科研得分都达到或者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高校科研质量评估排行是基于“澳大利亚卓越科研”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项目的评估结果。这份科研排行报告于2011年1月31日发布, 对全澳大利亚41所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活动和质量进行了评估。在本次评估中, 澳大利亚共有12所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及超过世界水准, 其中有些高校个别学科领域的科研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除上述的八校联盟之外, 还有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中昆士兰大学 (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 等高校入围。以中昆士兰大学为例, 其工程科学和医疗卫生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国际水准持平, 但在另外的11个研究领域则或高或低, 最终的结果需要综合评定。
澳大利亚高校科研质量评估还显示, 排名靠后的高校其科研领域通常都比较狭窄。前11名高校的研究领域在22~24个之间, 而最靠后的16所高校的研究领域就少得多, 其中最多的研究领域为17个, 最少的仅有6个研究领域。这一结果再次引发了综合性大学如何定义的讨论。
八校联盟吸引了澳大利亚75%的竞争性科研投入, 再次证明了其科研实力, 同时也表明科研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澳大利亚卓越科研”项目的这份评估报告还显示, 物理、生物和医药科学等领域的科研较易达到世界水平, 但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却表现较差。对此, 有专家认为, 这是由于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也能够吸引大批的竞争性科研基金, 因此高校也更愿意在这些领域加大投资, 以吸引竞争性科研基金。科学家也随之“自我选择”进入这些资金雄厚的研究领域。
12.韩国大学排行榜 篇十二
从张爱玲、许鞍华到陈方安生、范徐丽泰、梁爱诗等为首的一系列特区高官,几乎清一色出于香港大学。曾有位专栏作家幽默地问:为什么香港多女高官?皆因一应女高官都来自港大,而过往香港立法局的华人议员和政府高官又多来自港大,自然会着力照顾下小师妹!当然,这只是讲讲玩笑话,但香港留住一批“高等华人”是又港大催谷而生。
时值5月,港大的应届毕业生已领取了毕业袍,三五成群地在红砖墙身、富有古典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代表的大学主楼中拍毕业照留念,自有一种清怡儒雅的学府之气。港大的主楼建于1912年,楼高三层,依山而建,以中间的钟楼为界,左右对称,两边各有一座小塔楼,配着典型殖民风格的柱廊和阳台,颇有牛津之风。特别是港大男生宿舍属中世纪的斋堡式建筑,才用了都铎和哥特式的综合设计,有强烈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的风格,内设典雅别致的螺旋楼梯,其楼梯的锻铁图案可谓美仑美奂。
由于建筑古雅和驰名全球,港大也成了广大海外游客必到的观光点之一。
香港不少以大学为背景的电影都选择港大,从张爱嘉的《最爱》到许鞍华的《今夜星光灿烂》,《还有玻璃之城》,讲的都是港大故事,大约除了因为杜国威、张婉婷和许鞍华都是来自港大的文科精英出身外,港大典雅浪漫的校园风光比其它香港任何大学的校园更具特色。而近日李泽楷的女友入读法律系硕士位,更令港大门内弥漫浪漫旖旎之色。
毕竟是21世纪,这些身穿黑色毕业袍、牛仔裤、运动鞋的新一代港大生,早已弃绝迂腐的贵族风,但港大这个名威世界的“品牌”仍令他们有种精神贵族的自傲。
大半个世纪来,一声“来自uk”等于是精英的代表,港大校友会一度更是一张港大沙纸之外的附加价值。从某个角度讲,港大颇似哈佛,编织一张非富则贵的人才网络,与专攻一门专科意义同样重要。从被港大生戏称为“五环大舞厅”的陆佑棠每逢假日举行的ball开始,港大生已开始悉心学习社交和ball场礼仪,为步入社会精英之层做好准备。
香港是个讲究品牌的社会,即使进入21世纪,港大象牙塔已倾斜,贵族之光已黯然,但“uk”(港大生的简称)的文凭令其在就业和起薪点都不同于众。就是一般企业的管理层看到uk生,多少也会刮目相看。
但自从1962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后,港大“独此一家”的权威形象受到强烈冲击,特别中大同港大相比,中大更多采纳美式教育及受美国科技文化影响,且与内地的文化学术交流也较港大广泛。中大虽然成立较迟,但其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有利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学习,因此吸引了大批精英应届毕业生投考中大,令港大失去精英生源。再则,中大推行暂取新制度,即选取中六会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免试直升中大,无形也令港大流失一批精英学生。
港大的改革始于己于人80年代王庚武出任校长时期,其首要之革,就是大力洗脱昔日浓厚的殖民色彩,加强与内地交流。最近,刚刚举行的第三届普通法律深造文凭课程毕业礼,23名毕业生中大部分来自内地的高等学府及司法机关,包括最高人民监察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外交部和港澳办,更有一人来自中央军委法制局,学员层次之高,从中可见一斑。
近日,港大又冲出香港,与海外17间大学合作,决定在2001年共同开办一所“网上大学”,打破地域时空,面向全球招生,以推动全球普及教育为目标。这所网上大学是一间真正无校舍、组织完全独立、以全球成年人为对象、透过资讯科技教学的高等学府。
基于目前因校内学术单位太多,且修读人士有能力缴高昂学费,故打算在三年内收回学费成本,不再提供任何资助。换句话说,大学若继续开办mba,需以自负盈亏方式经营。
而香港大学早在数年前已自发地逐步减少对mba生的资助,因此,港大的此项课程学费也较一般院校高约五万元,但每年报读人数仍然超额五倍,可见高昂学费并未打击修读人士对港大mba的信心。港大副教务长韦永庚指出,一两年后,更会撤消所有资助,mba学费将再增加一至两万。
港大特地为此作了个调查,发现大部分修读mba人士都在工作上得到晋升,难怪学费再昂贵,社会需求仍如此殷切。
港大今年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供的学术发展计划书显示,港大准备增加六个双学位的课程。现任校长郑耀宗表示,“港大是综合大学,双学位课程更能配合港大优势。现今,社会对大学教育的需要渐趋向多元而非专一,因而双学位更切合社会需要。”其实早在三四年前,港大已率先开办有关课程。
有人批评港大办学太过以市场导向为准。教务处长韦永庚否认此说,他认为多项智能时代已降临香港,大家应对此有个心理准备。
港大传统的最热门五大专科,只有三科能跨世纪,那便是精算学、土木工程学和医学。其中医科是港大永恒的强项,自港大成立之日起,不论战乱还是和平年月,不论经济起飞还是萧条,港大的医科永远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科目。
13.200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篇十三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 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
排名 校名 得分
清华大学 102.98
浙江大学 84.99
南京大学 83.07
北京大学 81.53
华中理工大学 63.84
西安交通大学 59.48
复旦大学 57.07
东南大学 55.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55.07
上海交通大学 53.9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62
北京师范大学 51.30
天津大学 49.42
南开大学 40.94
武汉大学 40.54
中国农业大学 40.26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40.05
北京医科大学 39.35 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6.75
北京科技大学 35.71
西北工业大学 35.35
华南理工大学 35.19
四川大学 34.97
中山大学 33.76
东北大学 33.11
大连理工大学 33.00
吉林大学 32.71
同济大学 31.80
山东大学 30.50
中国地质大学 30.44
厦门大学 29.77
上海医科大学 29.59
华东理工大学 29.28
华东师范大学 28.89
南京理工大学 28.74
兰州大学 26.99
中国矿业大学 26.93
中南工业大学 26.85
南京农业大学 26.39
北京理工大学 26.33 41 湖南大学 26.3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2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4.26
电子科技大学 22.97
华中农业大学 22.93
东北师范大学 22.72
华中师范大学 20.53
中山医科大学 20.13
中国人民大学 20.05
石油大学 19.74
2002年
2003
14.韩国大学排行榜 篇十四
一、韩国职业院校烹饪学科考察情况
在韩国担任访问学者期间, 被烹饪系安排授课的课时为每日六节课 (计时六小时) , 每周五天授课 (周一至周五) , 授课时间分为午餐时 (上午7点至下午13点) 和晚餐时 (下午13点至下午19点) 。如此授课时间与实际企业运营时间同步, 便于学生就业时能很快地适应上岗位班次,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操作实训室, 也给学生选修课程带来极大的空间。教师授课的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 既有丰富多彩的课堂理论教学 (多媒体运用很多) , 又有实践操作示范教学, 并伴有大量的学生实习制作课程。烹饪系的教学项目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西方料理, 此为该系的主项目, 介绍西方饮食习俗。主要是教授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的饮食菜品制作。其二是东方料理, 介绍东方饮食习俗, 主要是教授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的饮食菜品制作。理论学习的基础公共课主要有:西方烹饪史话、东方饮食习俗、韩国烹饪史、食品营养学、烹饪英语、烹饪材料知识 (鲜货, 活体类) 、烹饪原料知识 (干货, 冻品类) 、原料的成本测算。企业经营管理等等。实践操作的基础公共课主要有:西式菜品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西式菜品烹饪操作的刀工刀法、烹饪操作的炊具使用、菜品制作的烹调方法等等。专业操作课分为两大类即西式菜品制作和东方菜品制作。其中西式菜品又分为菜肴制作和糕饼制作, 东方菜品又分为菜肴制作和点心制作。
在整个访问期间, 一方面校方多次组织安排我们考察参观韩国同专业的专业院校、职业学校、社会烹饪培训学校和街道少儿烹饪辅导营, 组织老师和学生多次参加烹饪大赛, 同时也频繁组织校际烹饪比赛。比赛的名称有:校际烹饪大奖赛、社区联谊烹饪比赛、职业学校优等生选拔赛、青少年烹饪才艺表演赛等等。由此我们有幸参观考察了首尔 (汉城) 大学烹饪系、首尔 (汉城) 市烹饪食品雕刻培训学校、蔚山市烹饪点心培训学校、大田市烹饪职业学校以及大田市紫阳洞社区烹饪少儿辅导营。另一方面, 韩国又松大学烹饪系的系主任吴锡泰教授还多次安排我参观考察他们的企业合作单位:首尔香奈尔酒店和大田青瓦台酒店。同时还多次安排我在校方烹饪系管理的实训酒店spring酒店及校方烹饪系管理的spring蛋糕西餐厅实践考察。通过参观与亲历实践, 我进一步了解了韩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密切关系, 对他们的教学模式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次访问考察和参观, 使我对韩国职业院校的烹饪教学有了很直观的感受。在羡慕韩国职业院校校内便实现“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的同时, 更感慨韩国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合作的“亲密无间”。
二、韩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情况
又松大学作为韩国综合能力排名第六的高等学府是由三所又松学院组合而成, 烹饪系设立在又松工业学院。学院校址在韩国大田市, 但是烹饪系在首都首尔 (汉城) 设有分校。全系每年招收四个本科班, 四个专科班。烹饪系还和美国、法国、奥地利、日本和越南建立了友好学校, 每年互换访问学者和交流学生。每年学生实习除了在韩国各大城市星级酒店实习外, 还在上述几个国家的酒店进行实习和学习, 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之所以有这样优异的办学效果, 据烹饪系主任吴锡泰教授介绍这一切和他们坚持及倡导和企业用人单位的亲密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1. 专业教师均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
学院在聘请专业教师的时候, 就要求除了本科学历等基本条件外, 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在相关企业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如果是聘请教授级别的专业教师要求更高, 基本条件是至少要有20年的专业相关工作经历。所以, 一般被聘请的教师都可谓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了,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如:教授西式菜品的奥地利人Christian Meilinger教授46岁, 有15年星级酒店工作经历。教授烹饪原料加工的美国人Hawer james副教授38岁, 有12年酒店工作经验;教授西式糕饼的德国Frank feng教授59岁, 相应的酒店工作经验20年, 教授韩国料理的李宪炫教授60岁, 相关工作经历25年;教授韩国点心的池明顺副教授38岁, 从事相关行业工作15年;教授西式菜品制作兼东方菜品越南菜制作的系主任吴锡泰教授43岁, 从事相关酒店管理15年, 至今仍在管理。同时还多次参加国际烹饪大赛, 屡次获奖。我在那里教授中国烹饪及菜品的装饰。那时候我已经有相关的工作经历22年, 且多次担任酒店的厨师长、餐饮部经理等职, 最高工作经历是四星级酒店的执行总经理 (常务副总) , 同时还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员等等。所有教师都有相关的工作经历, 且工作经验丰富。所教授的内容都与实践紧密结合, 并且能最早洞察本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他们始终掌握和学习新的技能, 与该行业的最新进展保持一致。同时与企业保持联系, 能防止专业知识老化, 杜绝所授专业技能与市场脱节的现象。
2. 企业用人单位对院校的教学和建设支持力度强大
韩国又松大学的学期编排是三个月为一学期。整年安排是:3、4、5月为上学期, 6、7、8月放暑假。9、10、11月为下学期, 12月和来年的1、2月放寒假。当然除了正规的夏季入学之外, 还有选拔出来的学生冬季入学的。院校安排在这两个放假的时间段里面, 面临实习的学生不得休假, 院校自己设立了准实习基地, 即对所有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学生先期在校内的实习场所进行预备实习。通过准实习期间的观察和考核, 评选出优秀的实习生推荐给相应的企业用人单位, 需三位以上的实习老师下评语写推荐信。而那些在准实习期表现不符合企业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 暂停安排去用人单位实习, 继续留在校内的准实习基地实习, 直到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再作推荐。而整个又松大学烹饪系在校园内外共有八处准实习基地。企业除了个别准实习点是院校自主投资外, 大部分是企业用人单位投资修建。所有准实习点均有院校的老师管理, 学生经营制作。师生只获得相应的劳务费用, 所得利润均有用人单位获取。这八家准实习基地中, 两家为星级西餐酒店, 一家在商业区, 一家就在校园内。两家为学生食堂, 一家提供西方餐, 一家提供东方餐, 都在校园内。还有四家西式糕饼店 (类似中国的蛋糕店, 只不过店堂布置了桌椅, 客人可以在店内消费, 有热饮和冷饮提供, 还有音乐和电视。) 四家糕饼店在校园内的处地极佳, 建筑风格也相当欧化, 是校园内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到放假期间均由各教授带队, 教授学生进行实习活动。实习场所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场景别无二致, 唯一与用人单位不同的是管理人员, 那里是上级领导, 这里是大学老师。我曾在2003年暑假和2004年的寒假, 担任东方餐食堂的主管, 带领20名大三专科生安排100人的快餐, 其中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16名中国留学生。也曾在2004年暑假和2005年寒假担任西式酒店的东方部厨师长。带10位大四本科生准备50-80人用的自助餐。其中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23名越南和15名印度前来进修的职业院校老师。由此可见, 准实习基地的建立对职业院校的建设帮助巨大, 成效颇佳。同时彰显了企业用人单位对院校完善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的实习就业率, 加大力度支持尤为重要。
3. 职业院校的实训环境与企业用人单位场景等型
韩国又松大学烹饪系装备了众多实训室。无论是教师示范演示室还是学生操作实习室均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场景布置完全一致, 就连墙上贴的工作环境要求, 通道走向图标以及考勤打卡机都是一模一样。西餐制作的实训室和西餐厅厨房的布局等同, 烧锅、扒炉、煎台、炸炉、烤箱一字排开。中餐制作的实训室和中餐馆厨房的格式一致, 炒灶、炸锅、蒸灶、汤锅四联组合, 就连中餐制作的学生用刀都是清一色的香港油麻地产的一号马头刀, 这种刀具在南京只有金陵饭店和状元楼酒店两家五星级酒店的大案头墩、二墩大师傅用。实训室的辅助设施极其完善, 堪称精美, 完全按酒店的实际用途设计安排。如存储冻品的大型冰库, 存放鲜料的大型冷藏库, 各种规格的冰箱、冰柜、干货存储室, 鲜蔬存储室, 调味品存储室等等应有尽有, 且均按照酒店的规格模式设计打造。同时, 还依照酒店的管理要求配备教辅人员。学生的领料程序, 实训室的卫生打扫同样都是以企业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规范管理。检查环境卫生时一样如卫生防预站官员检查, 戴白手套, 全方位检查。由此可见, 职业院校在实训室方面的教学安排也是尽量与企业用人单位靠拢, 并力求保持一致。
4.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与企业单位商讨而定
又松大学烹饪系的主任吴锡泰教授告诉我, 学校很多的教学安排都不是闭门造车而定, 更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学校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都会征求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 有时候也直接邀约企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设计, 科目选择。我们每位老师在假期都必须备好下一个学期教授的全部课程, 并装订成册, 且要求图文并茂。我所教授的中餐制作课程在设计的时候就与大田著名的中餐馆王师傅大饭店的李铭希师傅, 以及大田华侨协会的苗保安师傅共同商定的。且在假期将所有入教材的中餐菜式制作一遍, 并拍摄照片, 影印在教材之上。同时, 烹饪系还设有专业的顾问委员会, 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员来自本行业中的专家, 或者是参加过世界烹饪大赛的获奖者, 都可谓是烹饪界的精英。每年, 委员会成员对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师的工作表现及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估, 作出留用、辞退、奖励、惩处的决定。同样, 企业用人单位也会定期邀约院校的老师专家去企业单位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观摩和考察或指导。有时候也让老师们组成评审团, 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晋升比赛、级别大赛进行评审, 相互提高, 实现双赢。这样, 就使得职业院校和企业用人单位贴得更为亲密无间。
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
历时两年的访问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韩国职业院校这种和企业用人单位相互参与, 相互合作的亲密关系, 给了我诸多的感受和启发, 在此简要阐述:
1. 职业院校与企业单位密切合作,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可形成双赢局面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诸多, 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单位提供合格的应用人才。而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重要因素是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否胜任企业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学生对今后的工作场景了解多少?对未来的工作强度认知多少?学生是否了解行业进展的情况?所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些都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用人单位密切合作。
2. 职业院校与企业单位密切合作, 有利于教师的进修, 可提升教学效果
职业院校中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有的甚至于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在教授专业技能的时候形成断裂面。工作时限较久的老师, 专业技能水平停滞不前, 甚至于老化脱节。长此以往便会严重影响到院校专业技能的教学质量。同时, 也缺失了老师应该给予学生的对未来工作的引领。专业师资须长期关注企业单位的动态, 并即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方向。专业教师只有长期的、定点的、阶段性进入企业单位培训, 掌握新时期的专业技能, 了解当时的行业发展趋向, 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学任务。虽然我们不能和韩国职业院校的师资再培训的制度和力度做相应的比较, 可是我们正在逐步地改善专业技能师资队伍与实际工作脱节、技能老化等现象, 已经开始较为规范性地、制度化地大力开展专业老师回归企业单位培训的工作。
3. 职业院校与企业单位密切合作, 有利于学生的上岗, 可提高就业效率
【韩国大学排行榜】推荐阅读:
韩国大学入学申请01-25
韩国的主要大学有哪些10-07
韩国希杰总裁访问北京外国语大学12-26
韩国留学 如何选择韩国留学院校?08-09
韩国的礼仪07-10
韩国代购11-26
韩国文化礼仪英语06-09
韩语范文 韩国历史06-27
韩国旅游介绍07-24
韩国旅行叙事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