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2024-08-12

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精选14篇)

1.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一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论述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这种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体现在:①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2.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二

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理性地审视了女性在后现代社会个体化进程中传统角色退却与复归的矛盾境地。风险社会引发的个体化导致男女在平等化过程产生新的矛盾[1],封建社会的传统性别特征在此过程中得到复归与强化。

根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1.6%和54.8%,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7.7和4.4个百分点[2]。一些传统的性别观念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趋于消失,相反,持“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观点的人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风笑天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在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仍延续复归传统的趋势[4]。

二、性别角色意识的概念内涵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乔治·米德使用此概念来说明人们在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性别角色”在此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在性别角色发展初期,人们普遍认为两性差异主要根源于自然的生理特征差异。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们逐渐意识到男女两性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社会性文化因素,因此对性别意识的影响因素有了新的认识。关于性别意识,目前学界尚未统一界定,不同学者对性别意识有不同的认知。概括来看,主要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微观的内涵探讨,强调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两性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如李国华认为,性别意识是指人类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使命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5]。另一类则是宏观的社会建构,强调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如李慧英提出,性别意识就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6]。刘伯红认为,性别意识是在承认男女不平等的前提下,从性别的角度积极地发现妇女问题,探讨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除不平等[7]。

三、性别角色意识复归的影响因素

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对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个体逐渐形成自我性别角色意识。因此,分别将家庭性别观念传承、教育职业期待差异及社会文化氛围偏向等三个因素作为影响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复归的因变量。

(一)家庭性别观念传承

家庭是个体出生之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家庭教育和性别意识观念的传承对于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家庭角色分工、父母的观念和言传身教使个体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对自身未来的性别角色形成相对固定的认知,伴随家庭中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不断强化,子女将传统性别意识内化为自身的性别角色观念[8],传统封建性别意识家庭氛围下成长的个体其性别角色观念复归传统。母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已有研究表明,在职的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较少,与低文化程度的母亲或家庭主妇相比,其子女的性别观念更为“去传统化”[9]。

(二)教育职业期待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学校教育作用逐渐超越家庭,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复归的过程中,教育职业期待差异影响显著。教育文化的氛围决定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发展的程度,教育文化的水平决定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发展的质量,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明显的性别期待差异[10],教材内容也是影响女性性别角色的重要因素[11]。而在职场中,组织环境和领导支持对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深刻,母亲文化程度与职业、单位类型、工作单位岗位变动、对工作自我现实满意度、所在单位女领导能力以及社团参与情况对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性别意识产生显著的影响[12]。

(三)社会文化氛围偏向

社会文化氛围的偏向是影响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重要因素。《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认为城乡结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不同程度影响女性性别意识,地域文化、流动状况等也是影响女性性别意识一个主要方面[13],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依附性、跨市迁移对男女性别意识也有显著影响[14],且大众传媒和商业广告的偏向对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15]。

四、超越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路径

传统性别意识的回潮,女性社会角色的弱化,对男性依附性增强,使得女性在就业机会、资源分配、性别利益等方面日益边缘化,这既弱化了女性整体社会地位,也背离了国家倡导性别平等的价值理念[16]。因此,超越传统男女角色,探寻新型平等性别角色意识构建路径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一)加快女性性别意识现代化

超越传统男女角色,构建新型平等性别角色意识,应该以改变家庭性别角色观念为基础,提高家庭中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现代化。首先,应树立良好的性别意识,将其从传统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实现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其次,应在家庭内部提倡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重视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的权益意识,提高女性自主独立意识。最后,在人际互动中,提高女性社会参与水平,发展女性主体意识。

(二)增强性别意识教育主流化

作为社会人,个体的性别意识受教育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影响。要实现个体性别意识的现代化,就必须发挥教育制度的核心作用。从学校教育而言,将现代性别角色意识教育纳入现有教育政策决策体系,设置性别角色教育课程,改革教科书中的刻板印象内容,进一步提高公众性别角色意识认知教育程度,脱离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从职业教育而言,引导女性性别职业角色,提高女性就业层次,将女性职业发展纳入制度化框架,以解决女性职业“天花板”问题。

(三)提倡性别意识政策法制化

社会环境对于个人意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一方面,政府和社会环境对于构建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性别角色意识存在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应持续普及与巩固义务教育,努力推进城镇化、市民化社会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另一方面,将性别角色纳入公共政策的制定范畴,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赋予男女性别角色平等以法律强制力保障,不断推进性别角色意识主流化进程,逐步消除社会性别歧视,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

五、结论与展望

3.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三

一、“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

“新浪潮”运动以来女性主义运动者提出“父权制”这一概念,“父权制”指的是在家庭和社会中以男性为主建立起来的制度,即无论在经济还是其他领域男性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在家庭中,男性对妇女和孩子具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则被剥夺了这类的权利和影响力,西尔维亚沃尔把“父权制”阐释为“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制度”,“在这个制度中由男人控制、压迫和剥削女人”。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中,人们虽然极少提及“父权制”,但“大男子主义”“直男癌”等意义范畴相近的词汇仍被广泛使用,这些词汇反映的是“父权制”魔咒下人们对男女性别、男女地位的观念意识,更反映了“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力量的强大。

“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在早期的电影荧屏上,女性角色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各种类型的电影都集中反映了男性意志,女性形象的作用仅仅是取悦男性角色或男性观众,无论是传统的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还是新潮的“荡妇”形象,都是男性观赏玩弄的对象,银幕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愿不得不在男性视角的审视下沦为真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模式基础上,美国学者劳拉·穆尔维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男性凝视”这一观点,即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关系延伸到电影中,观众的观影快感是通过男性角度来获得的,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都是通过男性凝视看待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感情、思考和行为的,电影一次创作和二次创作都是在性和性别不平等的大环境下完成的。即便是现在的国产电影,女性角色也多是在两性纠葛中故作强权或歇斯底里、无理取闹,女性形象的影像书写实际上因“父权制”意识形态被剥夺了他应有的独立地位。不公平和不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导致女权运动不断发生,再加上女性意识的觉醒,迫使女性对思想解放、男女平等的声援声此起彼伏。[1]具有前卫眼光和思想的电影导演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和代言,随着社会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电影技术和美学观念的改变,欧美电影“双性同体”的美学理念(即在电影叙述中,男性仍然是主观视角,在这种视角的统领下,女性形象只能迎合男性审美心理而成为男性角色的附庸)也发生改变,新浪潮导演们将新思想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他们以及新出现的女性导演们塑造了一大批性格独立坚强、不屈服于男性和男权的女性形象,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开始向父权制社会全面宣战,男性不再完全是电影的主宰,文学和电影视角都有意识地转向对女性性别表述和心理的分析。

二、《情人们》中女性形象的影像书写

(一)女性形象实现性解放与性别解放

西蒙波伏娃指出:“女性是受条件限制的。她们不仅受从父母和老师那直接受到的教育的限制,而且也受她们所读那些书的限制。”在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下,女性其实是一种缺失和虚无,她们只能努力符合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扮演好所谓的好女性、好妻子、好母亲的形象。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变成的”,男性为社会中的女性制作了符合他们审美需求和标准的鞋子,女性只能削足适履,调整自己使这双鞋子更加合适自己。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女权运动”可称得上颠覆性的性别解放运动。[2]

马勒导演的《情人们》(又名《虐恋》)中的让娜在家庭中的形象完全是“被变成的”。父权制魔咒下女性不得不背负各种社会枷锁,不仅是受社会上已经形成以男权和父权为中心的法律、道德系统限制,也受现实中父权和夫权不可侵犯的权力所限制,让娜生活在丈夫的权力之下。她的丈夫是印刷厂的老板,在家庭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妻子在经济上没有自主权,也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其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丈夫的限制,但让娜与她的丈夫生活了几十年仍苦恼于不被了解,即使她的丈夫允许她在巴黎偶尔生活,允许她表达自己的不满,满足她的部分欲望,但男性对经济的掌控使让娜不能完全地离开家庭,脱离男性制度的束缚,无法忽略社会意识的禁锢走到社会中,所以让娜与出走的娜拉和出轨前的安娜卡列尼娜并无不同,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第二性的地位。就像鲁迅所写,娜拉即使出走,结果也是回家,娜拉的悲剧来源于她的出走,如果她老实地选择在家庭中做男性的玩偶,那么他们就会对她礼遇,尽可能地敬重她尊重她,但他们一旦背离男权,要求男女平等时,男性就会撕下对女性尊重的虚伪面孔。

前半部分的影片马勒把让娜与丈夫之间的关系描述地十分详尽,从巴黎回来的让娜对巴黎的生活十分向往,对巴黎生活的向往也毫不加以掩饰,而她的丈夫却十分不以为然,两人在餐桌前争锋相对,让娜的一句:“你完全想不到在巴黎发型有多重要!”让丈夫与她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展现地淋漓尽致,她丈夫的反驳也十分不顾情面,质问让娜:“为谁梳妆,为谁打扮?”让娜心血来潮来到丈夫的公司发现丈夫对自己的冷漠更是坚定了自己逃离的看法。让娜与安娜卡列妮娜不同,虽然都身为别人的妻子却不守本分,但新时代的社会思想给了让娜喘息的机会,她可以偶尔去巴黎,与麦琪和弗洛斯度过美妙的时光。路易·马勒对让娜偷情这一情节着墨极多,丈夫的不解风情和对她的不理解使让娜处于愤怒之中,弗洛斯恰好带给让娜最需要的浪漫和理解。他们跳舞、游乐、在月光下倾诉聊天,即使是与丈夫对峙时,弗洛斯也丝毫没把让娜的丈夫放在眼中,嘲笑她丈夫是头棕熊,肆无忌惮地对让娜说:“晚上摸进你房里,像个贼一样。”这一切让让娜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最后那一晚他走进她的房间,天亮后让娜决定跟他走,她在众人的注视下只拿了自己的外套跟随情人离开,她说她怕但是不后悔。

让娜的逃离不仅是性欲的解放,更是女性脱离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的性别的解放。让娜和让娜的逃离是马勒这部电影的重心所在,除了让娜,他还塑造了麦吉这一女性形象,麦吉生活在巴黎,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马勒镜头下的麦吉是一个独立的、敢于活出自己的新时代女性,所以在以让娜丈夫为代表的男权中心世界里的男性看来,麦吉他们仅仅是不入流的虚伪社交动物。从这两个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根深蒂固,但是女性可以直面自己的内心,她们不仅可以实现性欲的解放,也可以挣脱社会道德的禁锢,从内心实现女性独立、性别解放。

(二)电影镜头聚焦女性真实内心

女性从来都是在感情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观念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灰姑娘与王子美好结局的故事截然不同,只有女性决定把爱给对方时,他们才拥有爱情[3],女性在爱情中的主导地位,甚至在社会中类似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情人们》和新浪潮众多电影表现的主题。法国电影通常描写爱情来表达导演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看法,马勒的众多电影让我们见到了爱情中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单纯执着,为了追求爱情奋不顾身,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儿女、自己的生命;有的坚韧极端,为了自己的幸福惩罚报复冷漠的丈夫或情人,甚至选择与他们同归于尽,这些女性在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的压迫下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果断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现实中无数的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再甘心成为男性的附庸。

与以往的电影拍摄不同,马勒的这部电影毫不吝惜地把镜头聚焦在女性形象上,女性不仅是男性角色的陪衬,而是主题。所以视角对于电影拍摄来说极具价值,因为以哪个角色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进行拍摄,就代表了导演和电影的情感立场和倾向,“提供视点本身就意味着提供特定立场、特定距离、特定方位、特定角度。观众必须按照设定的视点以及它所连带的全部条件来完成对影片的感知”。所以《情人们》不仅将电影镜头聚焦于让娜女性形象及其内心,以让娜的视角展开故事,还把电影的话语权赋予女性形象。电影有意识地围绕女性进行叙事,我们在电影中听到大量的女性独白或意见,她们不再是电影中可有可无的“棋子”,她们在电影中有着自己的思想,能够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面对自己所处的真实境遇和内心的伤痛,观众在荧屏面前看到的女性形象活得清楚真实而有主见。

马勒的镜头始终以女性形象为对象,他的镜头饱含感情地表现着女性的情绪变化和内在思想转变,我们通过镜头感受着女性角色对生活的迷茫、焦虑和苦痛,感受她们生命的喜悦和勇敢,这些鲜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的喜怒哀乐通过摄像机巨细无遗得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一系列的“纪实”拍摄,将女性主观写实和客观写实相结合,拍摄的主体不再是男性角色,主题也以非政治性、非男性凝视的电影为主。《情人们》战胜了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的禁锢,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真实真诚地描绘了有夫之妇的爱情追求,刻画了独立勇敢的女性形象,同时揭露了父权制社会的虚伪、伪善,并通过展示女性形象的思想和内心把女性的精神力量和感情观念转变搬上银幕,传达给观众。

结语

电影《情人们》诞生于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统治的时代,马勒通过将镜头聚焦于女性形象,赋予女性话语权,直面女性内心,塑造了让娜和麦吉这两个新时代敢于反抗父权制社会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立女性形象,她们勇敢果断,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犹如飞蛾扑火,是父权制魔咒下新时代女性形象的代表之一。而马勒以女性形象为视角挖掘女性内心,展露女性感情变化的电影理念对于当今时代中国“大男子主义”视野下女性电影的生存发展和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M].艾晓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9-131.

[2](英)彼得·考伊.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4-155.

4.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四

在社会日益开放和进步的今天,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部分,而电视节目主持人更是为千家万户所瞩目。与此同时,观众的欣赏品位越来越高,对节目主持人也越来越挑剔。从整体上来说,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或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在整个节目中的准确的角色意识。

“角色”是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提到“角色”就会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表演。主持人要有色角意识,就意味着主持人要表演。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演员,不需要去表演,表演了就虚假了,就不真实了”,但我认为,主持人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调动恰当的身体语言,包括手势、姿态、神色以及适当的有声语言,包括声调、节奏等等手段,对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讲解、评说、描述,使之更加明确、生动、形象,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其中包含有表演的成份。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角色意识。

国外的理论家把媒介中人物的活动都称之为表演。詹姆斯・辛德曼在《电视表演》一书中将电视表演风格类型分为肥皂剧与正剧的表演、非广播电视节目的表演、情景喜剧的.表演、动作节目的表演、新闻和经济报道节目的表演、广告性与公共服务性宣告的表演等类型。詹姆斯・辛德曼对电视表演的研究是建立在具体的节目形态基础之上的,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经济报道和广告性节目中主持人的工作毫不迟疑地划入了表演的范畴。

作为一名经济信息类节目的主持人,我认为主持人根据行业及所介绍的商品的不同,做出适当的表演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更好的帮助主持人完成节目。在很多的节目中,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有时就要需要主持人进入一个“非我”的境界,把自己变成为理想中的人物去描述当时的体会和感受。象在最近我主持的一个有关婚纱影楼的节目当中,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新娘。”

在拍摄之前,我们和影楼的经理有过一次简短的交流。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做此次宣传的主要意图是想充分展示他们的婚纱,因为在济南一家影楼有她这么多漂亮婚纱的并不多。我想,这样只能采用模特,如果采用传统的模特展示,我在一旁介绍解说的形式,未免有些太落俗套,无法在短时间内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因此,我打算自己穿上婚纱展示。同时,为避免尴尬,也为使节目更加流畅,我将平铺直入的介绍改为以“梦”的形式讲述。

【主持人在演播室】女孩子天生爱做梦,有一天啊,我就梦见自己──做了新娘。

【主持人在婚纱影楼穿着各式各样的婚纱,或走或停,或化妆或拍照】来到了一个大大的婚纱影楼,里面的婚纱多的呀,数也数不清。一个留着短头发的小姑娘,给我化了一个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妆,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站在舞台上转啊转啊,幸福极了。忽然啊间人们都走光了,我一人找来找去,暗自神伤。(主持人抬头看见了镜子中的自己)唉?镜子中的这个女孩是谁啊,漂亮极了,怎么我动她也动,我笑她也笑呢?噢,原来是自己变了个模样!没一会儿,我又变了个样子,成了一个无比高贵的小姐,在影楼里独自徘徊,孤芳自赏。哇,快看!喜从天降了(主持人从空中接下两个影集揽在怀中)!为了迎接20,他们的“千禧纪念套”是两个内容不同的大小相册和超大娘家册,真是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主持人在演播室】哈哈,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是我是却记住了那家婚纱影楼的名字,它呢,就叫做“薇薇新娘”(在纸上飞速写下“薇薇”2字,定格)。

整个节目的时间为15分钟,但却很充分的突出了影楼的婚纱样式、化妆技术,环境、舞台设计和摄影技术等等.商家很满意,同时这个节目也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演也要因内容而异。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度”,节目主持人的表演也不例外,表演要适度也是合乎受众接受心理的。其实,角色化主持是一种形式,一种技巧和手段,为的是让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易于接受节目,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大量的信息。如果主持人以夸张的表演来主持节目,势必会使观众认为造作和虚假,进而对该电视节目和产品产

5.竞聘演讲稿的写作要具有角色意识 篇五

一、要体现角色责任感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动力源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即使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此,竞聘演讲稿中应该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例如:这次经深圳赴香港考察回来,特别是上个星期六下午听了陈总经理的动员后,感触很深。我们身为党和国家的干部,面对大改革、大开放的挑战,应敢于抓住有利时机,以实际行动迅速地汇入商品经济的大潮流,为咱们古老盐业的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竞选当股份公司经理。作者开篇从自己的身份地位出发,阐述了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建设商品经济、振兴古老盐业的责任感,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参加竞聘的原因,具体实在,令人信服。

二、要写出对角色的理解既然申论具有“工作研究”的性质,那么,根据实践中“工作研究”的类型,结合多年来申论考试命题的情况及笔者的研究和预测,本文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将申论划分为以下几种题型。对角色的理解,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决定了他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例如: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深感荣幸。审判长,是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职位。审判长,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执法为民的责任;意味着一副担子,一副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的担子;意味着一种使命,一种维护法律尊严的光荣使命,这就是我对审判长的理解。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了我平等竞争的舞台,为我们提供了一展才华的天地。参与审判长的竞选,我愿意,也有信心履行好这个责任,担负起这副担子,完成好这一使命。例文中作者用一个判断句、三个排比句表明了自己对“审判长”这个角色的深刻理解,让人觉得有思想,有见解,可信赖,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三、要抒发对角色的热爱有人说,成功的起点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有了爱,工作才有激情,有动力。在竞聘演讲稿中也应该体现自己对职业的热爱。例如:在学校工作的16个春秋里,不论是当教员,还是当校长,我始终没有放弃过教学。当一个教师在物质上也许并不富有,可在精神上却非常富足。每当我把一批一批的学生送到财税工作岗位上,又一次一次传来了他们建功立业的喜讯时,我就看到了自己人生存在的价值。记得在庆祝省财校建校15周年的大会上,目睹新老校友欢聚一堂,畅谈人生事业,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即兴赋诗一首:“创业艰辛十五年,故旧重逢话变迁。忘我躬耕终无悔,讲坛三尺尽桃园。今逢盛世宏图好,寄语校友更加鞭。待到神州腾飞日,桃李春风奏凯旋。”这里,作者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对比,表达出内心深处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深厚情感,“躬耕无悔”点明了情之深,爱之重,话语朴实,感人至深。

四、要展示胜任角色的优势展示优势,是竞聘演讲稿写作的重要内容,能否获得听众的认同,提升自己的“人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胜人一筹”的条件。展示优势有多种角度,如经历方面的优势、素质方面的优势、作风方面的优势、经验方面的优势、成绩方面的优势等,但要注意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例如::1995年夏,我调任广东省世界银行贷款业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当时世行贷款业务正面临着艰难的局面,项目管理混乱,与世界银行关系紧张,巨额资金无法回收,随时存在着呆账的风险。我和我的同事们一道历尽艰难,共渡难关。我们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整顿内部管理,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强化项目监管,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内外债务管理,回收大量资金,提高了我省对外声誉。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用出色的工作赢得了世界银行和国家财政部的信任和支持,从而重新走上全面合作的道路。近两年来又有近5亿美元项目获准上马,世界银行贷款工作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共2页,当前第1页12

6.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六

一、从问题入手,鼓励幼儿自定规则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的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环境和氛围,在不受规则约束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会产生互相干扰,游戏活动也就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角色游戏中的实际问题,以尊重幼儿为原则,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发幼儿进行思考讨论,确立游戏规则,从而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记得“麦当劳”刚开张时,孩子们都喜欢到“麦当劳”买东西吃,在“麦当劳”店门口,孩子们经常拥挤成堆,有的争着要买“汉堡”,有的要买“鸡腿”等,拥挤的“柜台”都会移动。店内的成成手里举着“汉堡”喊着:“排队,排队。”而急着要“汉堡”的果果直接从成成的手里拿走“汉堡”,两个人就开始争执起来,其他孩子开始报告老师。针对这一现象,游戏结束后,我及时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先请成成说说今天游戏时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再请大家说说玩的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大家一致认为是买东西不排队使大家不开心。最后请孩子们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买东西时能自己排队?有的说用绳子围成长方形的路,大家就知道排队了;有的说在地上贴个脚印,就知道排队了等。当再问如果还是有人不排队怎么办?孩子们都说不排队就不卖东西给他。在后来的游戏中,孩子们在“麦当劳”买东西时排起了队,当有的孩子不排队时,就不卖东西给他。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想办法确立的,游戏中他们能主动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确立的规则比教师一遍遍强调规则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提供操作性强的材料,满足幼儿游戏需要

刚开始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我们误认为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就越喜欢。如“麦当劳”里的食品全是教师精心收集来的麦当劳包装盒、饮料罐、麦当劳优惠券图案。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麦当劳里卖的东西因为不需要孩子们制作,所以厨师常常没事干。因此,孩子间打打闹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刚开始由于物品形象逼真,孩子们还比较感兴趣,但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兴趣。这些材料虽能吸引幼儿注意,短时间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我们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孩子们欣赏几天就不再理它。于是我们就尝试减少游戏材料,然而材料一下子从多到少又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我们便在麦当劳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开始幼儿用橡皮泥加工出了汉堡,慢慢地又出现了冰块、比萨、汉堡的种类丰富起来,做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逼真。孩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通过以物代物,既丰富幼儿游戏材料,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还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三、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

《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用图画表达心声,是幼儿较为常用的表达方式。把需要遵守的规则制作成标记,贴在相应的位置,既简单明了又有积极的暗示作用。它可以直观、有效地提醒幼儿,加深、巩固对规则的认识。如在娃娃医院的游戏中,我们和孩子共同讨论规则后,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了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则:(1)先洗手,然后穿工作服;(2)摆好医务用品;(3)使用礼貌用语;(4)轻轻地打针;(5)下班前,整理好医务用品。为了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的看病常识,我们还利用墙饰布置了“怎样预防感冒、烫伤了怎么办”等医疗卫生宣传图片。医生正在看病,一个幼儿抱着娃娃来看病,她着急地说:“医生,我的孩子烫伤了!”医生想了想,看了看墙面上的宣传图片,说:“别着急,咱们先用冷水冷却一下。”墙面上的图片对医生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我们还注重把幼儿在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相结合,例如:幼儿在娃娃医院中使用的药盒和生活中的药盒相一致。时间一长,孩子们都自动收集药盒带到班级,在娃娃医院的游戏中,也渐渐地熟悉一些常见病的药盒。每次班上有孩子吃药时,孩子们看药盒就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药。发挥环境的暗示、引导的作用,让环境开口说话,更好地帮助孩子遵守规则,提高幼儿的自理自治的能力和主动协调关系的能力。

四、采取适时、适宜的指导策略

1.语言提示

教师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当幼儿不自觉或故意违反规则时,以语言提醒或阻止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直接的干预,或在游戏进行中及时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向亮点幼儿学习。如,教师在观察到小餐厅里的顾客吃完饭、不付钱就离开了餐厅时,教师这时可以上前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如:“某某小朋友,想想在离开餐厅前你忘记做什么事啦?”“付钱应该到什么地方付呢?”帮助幼儿及时改正,从而使游戏顺利进行。如在教师观察到幼儿在atm机取钱时,站在排队线上等候,且取款时自觉遵守了取款额度,这时教师可向有意取钱的幼儿面前表扬该幼儿,并鼓励之后取钱的幼儿向他学习。

2.角色介入

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利用教师的语言、行为作为暗示和示范,带动幼儿一起遵守游戏规则,从而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良好的塑造。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中幼儿会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如在“医院”的游戏中,轻声与医生、同伴交流,引起幼儿的效仿,为医院这样特殊的场合营造安静的氛围,使得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并遵守在公共场合轻声说话、不得大声喧哗的文明规则。教师在游戏中树立的榜样就起到暗示作用,使幼儿一下子明白规则内容,也知道具体该怎样遵守规则,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五、不断创新游戏情节,生成新的游戏规则

角色游戏中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在游戏时产生新的规则,支持幼儿的游戏向纵深发展。如:有一次,教师发现,医院挂号处的工作人员无所事事,教师便以病人的身份到药房拿药,并故意提出要买感冒糖浆,而感冒糖浆药房里并没有,这时大夫连忙说:“我用色水制作感冒糖浆,您等一会儿。那好吧,我一会来取药。”挂号处从此也多了一个新规则,工作人员要整理和制作药品。病人去医院看病需要钱,为了让孩子们懂得钱需要靠劳动挣,我们请幼儿通过在班级做事情挣钱,可是,有一段时间,娃娃医院一下病人少了很多,甚至有时一个病人都没有,我问幼儿:“为什么不去娃娃医院看病?”幼儿有的说:“我挣钱不容易,我舍不得花。”有的说:“医院看病收费太贵。所以不愿意去。”于是我请幼儿讨论:“有病不看会怎么样?医院怎样吸引病人来看病?”通过讨论,我们通过降低医院的收费,鼓励医生为病人上门服务,增设医疗项目,如开设牙科等吸引幼儿来医院看病,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7.托儿:教师角色意识的新视点 篇七

教师自身角色究竟是什么, 可否将该判断的主语与宾语不再建筑在比拟、比对、比喻关系上, 而是建筑在直接的“界定”上?当然可以, 并可有几个概念判断, 其中之一即为“教师是托儿”。

一、固本培元, 拨正对“托儿“的概念认知

教师是不是“托”, 是一个理念问题。

不要以为“托儿”一词仅仅限于社会上“医托”、“药托”之类的不光彩、不道德的特定概念。实际上, “受人之托, 成人之美”等优秀传统才是“托儿”的正面本质, 例如媒婆、邮差, 就是托儿, 即称“媒托”、“邮托”, 他们没有不光彩。因此, “托儿”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关键是“托儿”在完成承托任务时的意图、手段和结果不同, 才使“托儿”出现了荣耻之别。

因此, 也不要以为一将教师列入“托儿”范畴, 就是贬毁教师。事实上, 天下谁人不托人办事, 又有谁人不被托?往大的说, 外交家斡旋于两国之间, 老娘舅奔走在母子之间;往小的说, 你上街时请给我带件东西, 我醉酒时请你送我回家;往雅的说, 张三找不到工作时请李四找路, 李四找不到北时请张三指南;往俗的说, 凡是有“后门”的事儿, 必定有托, 你不托人, 何来走进“后门”。因此, 外交家、老娘舅、你、我、张三、李四、开后门的人, 等等, 不论因客观上无奈被“托”, 还是主观上主动当“托”, 反正都曾经成为“托儿”。既然如此, 难道教师就不能成“托”了吗?

首先, “托儿”是教师的本色。教师的职业来自党和人民的重托, 教师的岗位来自校长的厚托, 教师的事务来自同行的委托, 教师的地位来自家长的拜托, 教师的笑脸又正是学生的寄托。如果没有这些托付, 难道你还能成为教师?正因为有了这些托付, 才使你有可能成为教师, 也就从本色上注定你就是“托儿”了。

其次, 能成为“托儿”是教师的本事。例如, 张老师称病、培训、开会等外出时, 托你去班级代课、代管;李老师既要去上课又摊上学生事儿, 托你代为处理教育;王老师因为“五音不全”, 托你抽空临场指导他的学生排演;小明同学一下找不到自己的数学老师, 托你指导一下某道题;小亮同学怕被校长冤枉, 托你去向校长说说情况;小红同学一下牙疼, 托你给她妈妈打个电话;小黑的妈妈因故不能准时来校接人, 托你告诉小黑在校内多等一小时, 等等, 你不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天天当着众多别人的“托儿”吗?你的本事何其大也!

还有, 想找“托儿”是教师的本能。你从不托人说话、从不托人办事吗?聪明的人永远会记得“自己不是万能的”, 那么, 己所不能又欲成其事,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托”。当然, 聪明的人也永远会提醒自己有条件时, 努力办好别人所托之事, 以期达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境界。结果, 我托人, 人托我, 凡被托之人, 就成了“托儿”。自然, 教师也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教学的功力更不是万能的, 因此, 托人帮助, 是一般教师的本能, 善于找托, 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你的“托儿”, 则是你也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良策, 例如, 自己写就文章后, 总要找一二个同事认真审阅一下;自己在设计和实施学生“挫折教育”时, 总要找一二个同事作为视察员和安全员;自己在开一个话题棘手的家长会前, 总要找一二个教师提前做好“附议式”的发言准备, 等等, 效果自然理想。反过来, 别人也会把你当作这些“托”, 且一旦你优秀, 你则更可能成为被别人求助的“托儿”了。

二、借坡下驴, 增强对“托儿”的力量依靠

一个人或一名教师, 在孤灯孤影地奋斗, 固然可敬, 但不免力不从心, 只有在许多人成为你的“托儿”之后, 你才活得轻松和潇洒。例如, 你有困难, 自己解决不容易, 就请人给你解决;你有成就, 自我表扬不方便, 也请人给你表扬。不但如此, 即使你能自我解决、自我表扬, 不想也不必让人来解决或表扬, 那你也得知道:也许请人来解决、请人来表扬, 反而更有效果。总之, 你肩扛手提, 不如借坡下驴。

首先, 你要学会请校长或专家为你当托。校长何以成为你的“托”?例如, 你恋爱, 请校长当托;你与同事分歧, 请校长当托;你班的师资被家长质疑, 请校长来做“拔高式”的广告;你外出培训时怕学生不自觉, 你请校长故作巡查后给予微笑式鼓励;你有误于学生又不便公开检讨, 请校长表示你已经被他批评, 等等。专家又何以成为你的“托”?例如, 你有个别学生学业不佳, 请“专家”为该学生看出他能学好的“面相”并合理提出要求;你学生有“师源性”心理问题, 请“专家”为他放松安抚并为你圆场;你的教育方法不受学生欢迎, 请“专家”为你作公开的分析和美言, 等等。这些你比较为难的“千斤”事儿, 也许在校长、专家那儿却是可以轻易而为的“四两”之力, 你不借用, 傻呀?

其次, 你要学会请师傅或名师为你当托。师傅何以成为你的“托”?例如, 你请师傅当教研员或评委, 让你去模拟优质课比赛的相关场景;请师傅当名义上的阅卷老师, 让你去“忽悠”更多的学生想与你的下水作文“公平地一决雌雄”;请师傅宣传你命题的卷子很有挑战性, 让你去激发学生的应对激情;请师傅表扬一下你班学生的“好学好问”, 让你去提高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请师傅为你的班级布置一项使你“为难”的特殊作业, 让你去博得你学生的“同情”继而赢得你学生的大力帮助, 等等。名师又何以成为你的“托”?例如, 你有自我展示的欲望, 请名师寻找机会或搭建平台;你有论文要发表, 请名师为你修改或推荐;你有课案设计要货比三家, 请名师提供参照或标准;你有新方法要尝试, 请名师来帮衬; 你有讲座要承担, 请名师来示范, 等等。这些本来让你比较伤牙的“骨头”, 也许在师傅、名师那儿却是“小菜”一碟, 你不试用, 傻呀?

再者, 你要学会请同事或徒弟为你当托。同事何以成为你的“托”?例如, 你开不出每周一节的班会课, 能否请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心理学老师、音体美老师都来开一节?你收不服的几个学生, 能否请班主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 乃至音体美老师去收服?你解不开与某家长的疙瘩, 能否请老教师、“脱口秀”教师去协调?你管不了班级的各项各层次工作或活动, 能否请其他同事来分管、协管或临时代管?你的多媒体或图表设计有了设想却无法达成, 能否请计算机高手捉刀代劳, 等等。徒弟又何以成为你的“托”?例如, 你记不下自己在课堂“讲话累计时间”或学生展示的样本, 能否请徒弟帮你记载和统计?你一下回复不了学生一日一周的反思或提问, 能否请徒弟帮助回复或评价?你想表扬某学生但纠结于即时表扬还是延时表扬, 能否请徒弟先去一次“越权式”的“浅表扬”?你事务繁忙, 能否请徒弟代为监考、批改、分析?你在职评时的“曾经指导新教师”一栏将空白, 能否请年轻教师直接当“托”, 以免你的申报材料“开天窗”?这些使你比较棘手的“鸡肋”, 也许在同事或徒弟那儿却是“鸡精”一包, 你不尝用, 傻呀?

当然, 你还可请学生为你当托。例如, 让学生代你“上课”, 让学生代你“领读”, 让学生为你“演示”, 让学生代你“命题”, 让学生代你“改作”, 让学生代你“打扮”, 让学生代你“跑腿”, 让学生代你“分忧”, 让学生代你“庆祝”, 等等。一旦每一个孩子乐于成为你的“托”, 还愁课改不成、教育不成?全国“高效课堂”的名校就是这样让孩子们成为老师的“托”的。

一句话, 想不想找托, 是理念问题;会不会找托, 是能力问题;人家愿不愿成为你的托, 则是你的品质问题!当然, 我还得问:你愿意反过来, 并能够成为他们理想的“托儿”吗?

三、成人之美, 提高当“托儿”的实际能力

你愿意成为别人的“托”吗?你能当好别人的“托”吗?前者是品质问题, 后者又是能力问题。

首先, 校长或专家, 是教师大众的共同“托儿”。因为教师有问题、有困难, 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校长和相识的专家, 但想了以后又觉得不好意识或不敢麻烦校长和专家;有时真的找到了校长或专家, 却又得不到理想的帮助。这说明校长、专家与教师之间存在着理念、要求、能力上的差距。因此, 校长和专家, 首先要蹲下来, 甘当教师的“托”, 然后利用你的人脉资源、职权资源、信息资源、人格资源, 尽力扮演好这个公仆式的“托”。例如, 一教师很在意用校长的威望去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 因此他在外出培训时, 请校长有空去教室一看, 以满足他的学生想被校长肯定的一种“成功感”, 当校长的怎么可以不去当好这个“托”呢?其次要提高能力, 会当教师的“托”, 即利用你的智慧优势、经验优势、阅历优势、学术优势, 尽力演绎好这个救星式的“托”。例如, 一教师很希望用专家的眼光去发现和点评一下学生的学习方法, 因此故意请您到他的课堂去看看, 以激励学生扬长补短的“愿景梦”, 当专家的怎么可以不去当好这个“托”呢?

其次, 师傅或名师, 是教师个体的特定“托儿”。你一旦成为别人的师傅, 或被正式组织拜将为“名师”, 就自然成了别人可以拜请的“托”, 教师一有问题或困难, 乃至一有某种想法, 就可理所当然地请你“出山”去当托。因此, 你首先要作出的决定不是推托, 而是承托, 然后想尽办法, 尽力提携徒儿、成就徒儿。例如, 一教师请你为他的学生上一堂课, 请你为他的学生推荐一本书, 请你为他与校长的理念冲突做一次协调, 请你为他与同行的隔阂做一下“和事佬”等, 你完全应该凭着你的能力和水平, 既不妄自菲薄自己, 也不枉为人师傅。

再者, 同事或徒弟, 是教师群体的常态“托儿”。同事和徒弟, 是教师之间产生“托儿”最大的群体。作为被托之人, 品质高下、能力大小, 与成托数量呈正比例:优者秀者, 多有教师乐请其为托;平者庸者, 少有教师找他为托。因此, 能者多劳碌, 庸者多牢骚, 一个单位, 一所学校的正能量之大小, 与优秀“托儿”的多少也成正比例。特别值得推崇的是, 同事之间, 尤存在着大量的“无因之托”, 这类似于法律上的“无因管理”, 即“不请自来”式的帮助。例如, 因为有时, 你刚好路过其他班级的教室, 学生正有不当事情在发生, 而该班老师却又不在场, 你得主动作为“无因之托”, 直接出面干预;有时, 你刚好在办公室, 有一家长上门找你的同事, 而你的同事刚好在上课, 你又得主动作为“无因之托”, 直接先予接待或帮助;有时, 你刚好眼见某同事应急尴尬, 你还得主动作为“无因之托”, 不等同事求助, 就直接为同事圆场脱窘, 等等。可以说, 一个教师养成了当“托儿”的个性自觉, 善于充当别人的“无因之托”, 则该教师一定是一位优秀教师。

当然, 最难的是教师能成为学生的“托儿”。例如, 学生对学校有意见却又难以诉求, 对某老师有想法却又难以直说, 对某同学有批评意见却又怕对方不接受, 对家长有抵触却又不敢造次, 对自己有放弃念头却又怕失去什么, 等等。你作为教师, 能否成为该生的“托”, 或为他找到更好的“托”, 使学生的正常愿望得到实现, 则事关你与该生以及相关当事人能否双赢甚至多赢。

8.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八

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基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起着关键作用。课程改革是在具体的学校中通过学校的管理者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的管理者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必须要认真反思课程改革给中小学带来的深刻变化?思考学校应怎样应对新课程?学校课程领导者一定要认识到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科学探索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校办学的理念也要有新的转变。

第一,以“校”为本。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进行了制度化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第三,学校应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9.社会角色与社会期待作文 篇九

有一位经济学教授,最近因上热门辩论类综艺节目而遭到人们的诟病:“教授不好好做学问,居然跑来综艺节目娱乐大众?”一位网友如是评论道。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学者,社会期待对于该社会角色,必然认定为,教授就应该写论文、作报告、教育大学生。但是,这样传统的期待无异于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使人压抑自己的天性与爱好,规定其必须向“被赋予”的社会角色的人生道路上发展。社会期待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有时捆住你我。

如何看待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社会期待对自己的影响,我认为,是淡化影响本身,而让期待成为审视自己行为的一种视角。当代的青年人,早已不满足于受限一种社会角色,从而发明出“斜杠青年”一词。白天可以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晚上可以是某酒吧的驻唱歌手。他们在两种或更多职业间来回转化。面对社会上人的非议或指责,他们“我行为素”;而对人们对他们的褒扬,他们一笑而过。为什么要让“期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让“角色”来限制自己的表演空间?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期待的影响或好或坏,但终究不应是我们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行路守则。

我们青少年和为祖国的花朵,被赋予了“学生”“新青年”等社会角色,社会寄予了接班人的期待。尽管人生的掌舵手一起是我们自己,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此叛逆固执的态度行船。因为,我们有时并不能判断准确航线和天气,我们或许会陷入黑洞般的旋涡无法自持。社会期待是需要的一种角度、一种目光,来反思省察自我的行为,是否太过偏执,是否违反了道德标准,又是否是一场不切实际的青春期狂妄大梦?我们仍需要社会角色赋予的社会期待,包容并接纳异样的目光也是一种必要的成长。

10.双簧管演奏者的角色意识分析 篇十

一、双簧管的个性特征

双簧管采用的是双面哨片,在吹奏中声音具备辨识度高穿透力强的特点,在乐队中这种声音的活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具备较强的个性化。双簧管还具备音色柔美的特点,在乐队的演奏中,双簧管就是因为其恬静纯美、清澈明亮的声音征服听众的。除此而外,双簧管的声音还具备“抒情性”和“歌唱性”,其如歌的旋律可以表现出各种意境,展现出各种情感。

二、双簧管在乐队中的角色功能

双簧管正是拥有以上的特性,才让它在乐队中具备了相应的功能,双簧管在乐队的角色功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充当调音基准乐器的功能

双簧管是非移调性的乐器,所以,管身和发音哨片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发音体的构件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较小,在乐队中它的音准是最稳定的。除此而外,它发出的小字一组A音与钢琴序列音的音高是一致的,和国际标准音振动频率是一致的,所以双簧管成为了各个乐队中用于调音的制定乐器。

(二)独奏或领奏优美旋律片段功能

双簧管的音色柔美,所以最合适独奏或者领奏优美旋律的片段的,双簧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广阔厚重,但又让人回味无穷的韵律,它的柔美动人、清秀婉约让人们深深的折服,在世界作曲大师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双簧管担当独奏的曲目,如:巴赫的《管弦乐组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等,里面包含双簧管演奏的部分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调节乐器音色的功能

双簧管具备木管乐器的柔润感,还具备金属管乐器的质感,能够很好的调节乐器的音色,在各种不同的乐队中,双簧管乐器可以充分发挥过渡功能,让整个乐队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将各种音色进行调节,使其在整个乐队演奏中更好的发挥各自的功能,提升整个乐队的演奏水准。

三、双簧管演奏者应有的乐队角色意识

双簧管具备音色柔美、声音辨识度高、表现力强等特点,但是这也成为了其缺点,在一个乐队的演奏中,不是需要一个乐器表现的特别突出,而是注重整个乐队的发挥,协调配合,所以在乐队的演奏中双簧管演奏者要发挥自己的角色意识,更好的配合整个乐队的演奏,和其他乐器之间更好的协调,共同促进乐队演奏的成功。

(一)个体控制意识

在管弦乐队中,一个好的双簧管演奏者除了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之外,还要进行个体控制,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音色控制

双簧管作为个体性乐器,它的“自然音色”在乐队中具备较大的优势,但是为了防止演奏中高中低各个音区之间的音色差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好音色控制,做到音色的统一。

2.音量控制

双簧管演奏者应该根据不同作品所需要的音量,将演奏时的音量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各个声部的演奏者要树立这种意识,同时还要具备这种控制能力,避免因为音量不统一造成的整体发挥失衡。

3.强弱变化幅度的控制

在管弦乐队中,各个声部还有各个乐器组之间的演奏者需要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适度的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要在“渐强”、“渐弱”中做好自由衔接,准确把控变化幅度,这样才能在演奏中从容不迫。

(二)群体协调意识

1.双簧管乐器组各声部间的协调

双簧管乐器组要做好本组之间各个声部演奏者的协调工作。因为只有双簧管本组的声部之间协调一致,才能够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默契的配合和统一的搭配下,更好的完成本组的演奏任务。在双簧管乐器组中首席双簧管演奏员的职责是领奏或者主奏,所以他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个位置,他们更多的是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更好的完成独奏和领奏的任务,同时双簧管乐器组的其他成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的配合首席演奏,在音色和音量上和首席保持一致,在力度和音量上保持协调,这样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功能。

2.双簧管组合其他乐器组之间的协调

在一个乐队中不仅存在双簧管组还有很多其他的乐器组,要想进行演奏,就需要不同乐器组之间良好的配合。双簧管组作为众多乐器组中的一员,首先就要树立和其他乐器组相互合作、协调一致的意识。双簧管组的成员首先要明白自己在乐队中的位置,明白自己的功能,同时还要全面熟悉演奏的作品,特别是演奏中的衔接部分,双簧管演奏者要能够抗击其他乐器的干扰,同时又要准确的完成衔接工作。在演奏的过程中始终要树立整体性和复合型声音的概念,以整体效果为主,把握各个乐器组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整体的协调一致。

四、结语

1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篇十一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从导致事故的比例看,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占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而人的不安全状态有主要决定于人的意识状态。良好的安全意识是预防人不安全状态的根本措施。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

而在企业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特别是矿业,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正在被广泛接纳,并更多的受到各矿业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当中,各类施工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出现,给社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如何有效地预

12.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十二

人的社会角色建设:士与君子--《论语》社会学思想探微

<论语>是一部社会学理论底蕴十分丰厚的著作.作为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曾对社会、文化与人生等许多重大问题进行过广泛而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的成果以零星命题和片断语录的形式结集于<论语>中.本文试从人的.社会角色建设的角度入手,窥探<论语>社会学思想的独特风貌.

作 者:王世平WANG Shi-ping  作者单位: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陕西,榆林,719000 刊 名: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LIN COLLEGE 年,卷(期):2002 12(1) 分类号:B222.1 关键词:社会学   士   君子  

13.诸子作品中角色意识探微 篇十三

关键词:诸子作品,角色再现,角色意识,意义

诸子散文反映着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竞作, 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 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 各具风采。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选择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思想流派的作品:《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荀子》的《劝学》、《庄子》的《秋水》 (节选) 。我再次阅读这些经典的文章时, 发现了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人物的思想在作品中的角色再现。只要有人, 只要有生活, 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 在每个故事中, 人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对这些诸子大家们作品中的所隐含的角色的分析, 可以带领我们更好地去了解他们的思想, 学习他们的精神, 走入他们的世界。

一.诸子作品中的不同角色

(一) 孔孟作品中的理想角色

孔子的时代, 儒学提倡上至君王, 下至草民, 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 所以孔子首先的角色是一位谦谦君子, 因此才有了他在询问几位弟子的志向后, “子路率尔而对”, “夫子哂之”的表现。今时今日, 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 从这种意义上看, 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 因为在他的描述中, “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 他们从不慌张, 从不刻意争取, 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 而一旦被委以大任, 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东方的读书人, 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 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 面对诸侯征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的乱世, 曾做过一些官职, 还周游列国, 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 希望改良政治, 实行“仁政”“为政以德”, 从而建立起一个等级有序的理想社会, 但他的主张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他晚年回乡, 一面整理典籍、编修《春秋》, 一面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 把他的政治主张、良苦用心全寄托在他的弟子身上。孔子相信, 在他所教的若干好人之中, 将要有若干位经过更多的训练和指导后, 会成为更高一级的人才———君子。所以在《侍坐》一文中, 孔子就是以一个老师的角色出现的。在“问志”后, 几个学生的回答也有各自的角色, 先看子路的回答:千乘之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 经过自己的努力, 三年大见成效。这种角色完全像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 而子路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么一个政治家形象。冉有的理想是“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 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将来当上一个农业部长, 尽心竭力搞好国内的农业生产, 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公西华的理想是外交部长———将来能当上一个辅助诸侯的戴着礼帽、穿着礼服去参加朝见天子、参与诸侯间会谈等外交礼仪活动的礼赞。这三个人的理想所扮演的角色虽各有不同, 但却体现了共同的一点, 那就是积极从政, 宣扬儒家思想, 尽管最后曾皙所说与其他三人不同, 他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情景:“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有些像个隐士, 但他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就是用儒家思想管理国家后呈现出的大同世界, 这一点和孔子是不谋而合的, 也是他毕生追求的。

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 他有与孔子类似的经历, 最后“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他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 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 《孟子》中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 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仍是一个把自己的理想化为了积极入仕、辅助君王管理国家的角色。

(二) 荀子作品中的生活角色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他批判儒家学说, 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 虽属儒家, 却与正统儒家有别, 他大体继承孔孟学说, 但并不墨守成规, 善于变通, 是一代通儒。《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 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这篇文章说理性很强, 但作者并非正襟危坐、枯燥地议论, 而是巧妙设喻, 娓娓说理, 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 铺锦列绣, 并且手法生动自然灵活, 使得此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 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我们看此文, 可以发现荀子在文中频频变换角色, 一会儿是织染工, 一会儿是木匠, 一会儿登山, 一会儿有骑马, 不久又坐船渡河……尽管是比喻, 但荀子却充分地发觉了生活中的宝藏, 连类比物, 启迪思考, 使读者很容易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此时的荀子是个普通人, 远离政治, 回归生活, 善于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得出道理, 与孔孟比较起来, 人们感到更多的是他的平易近人。

在荀子哲学思想中, “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 要学有所成, 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 (“积耨耕”) , 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 (“积斲削”) , 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 (“积反货”) , 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 (“积礼义”) ,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 夏 (中原) 人安夏那样, 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 我们就不难懂得, 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 扮演那么多角色, 选择那么多比喻, 不厌其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可以说这些生活角色的再现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结果” (崔清田主编:《名学与辩学》) 。《劝学》全文最后一段, 荀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天见其明, 地见其光, 君子贵其全也。”意思是说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 所以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 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 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 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角色的多样和丰富不就是作者对完美的德行的追求吗?

(三) 庄子作品中的“非人”角色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作品《庄子》说理论证, 文笔纵横恣肆, 想象丰富奇特, 大量运用寓言,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而内容上已经远离尘世。所以从他的作品中会看到里面的主角是“非人”或梦幻中的自己, 如《秋水》, 而儒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角色已经淡化甚至消解了。

庄子虚构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来为他的思想服务, 并且都具有人的性情。《逍遥游》中凭风而徙的鲲鹏, 目光短浅的蜩与学鸠、斥鴳, 《外物篇》中困在车辙中急待救助的鲋鱼, 等等, 这些形象成了庄子阐明哲理的媒介, 在庄子的散文中放出奇异的光彩, 仿佛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灵魂。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在庄子散文的形象体系中也占很大比例。《秋水》中的河伯在海神面前“望洋兴叹”, 自愧不如;《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 轻妙无比;彭祖这种形象和境界纯属臆造, 却寄托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 言虽玄虚, 但意旨深远。

庄子为了突出自己“德有所长, 而形有所忘”的思想, 虚构了一些奇怪的人物。支离疏其人“颐隐于脐, 肩高于顶, 会撮指天, 五管在上, 两髀为胁”, 貌甚丑陋, 然避祸远害, 能养其身, “终其天年”等等这些形象体现了庄子所推崇的“道”, 所以才如此闪光。

这些形象有的纯粹是虚构出来理想化的, 有的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也有现实中的形象, 但却被庄子加上了一些奇行异节, 多是庄子思想的传声筒, 具有概念化、类型化的特点, 而不像真人了。综观《庄子》诸篇, 其文皆以义理为骨髓, 以形象为血肉。如果说, 他的哲学思想是一条始终的线索, 那么他设置的种种形象就是一颗颗明珠, 构成了他作品中特有的角色,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庄子散文几乎是包罗万象。上下古今, 无不令人叫绝。思想的野马, 在无边无际的时空中自由驰骋, 看似荒诞, 实则有迹可寻。归结起来, 庄子的思想始终围绕着“虚无”二字, 所以他便运用了一系列的“非人”角色从不同侧面来予以发挥, 形成了他那种似真似幻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诸子作品中的角色带给我们的启示

角色意识是生物个体或团队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折射出来的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具体到作品的角色意识则是指作者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在作品中的再现。因此, 首先作者要明确其社会地位、职业特点、工作职责、不同身份角色的定位及其价值;其次, 作者要对自身角色实际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认识、判断与情感体验, 这样才能在其作品中让其所扮演的角色完整、生动地再现。明确诸子作品中的角色意识有何意义?我认为不论从做人还是做学问方面对我们都有所启示:

1. 知人论世。

从人的社会性出发,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地位以及由此而规定的个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看诸子作品中出现的不同角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想, 正所谓“文以载道”。因为他们就是通过作品中出现的不同角色来或明或暗地表述他们的主张、思想, 从他们在文中对角色所倾注的情感、态度等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思想倾向进而了解他们的为人处世。

2. 做人方面。

角色行为是指个体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承担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所处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角色行为。角色扮演恰当与否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的认知是否准确, 对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得当;另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诸子作品中的角色行为和角色扮演则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做真实的自己, 根据自己的专长开发自身的潜力 (即所具有的那些能导致他成功地、有效地扮演其角色的特质和方式) 。既不自负也不自贱, 有追求的人往往生活有明确目标的人, 这样的人生更实在!

3. 学习指导。

生活无处不语文, 生活处处皆学问。认识角色, 指导学习, 是指个人了解和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角色的权利和义务、角色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扮演该角色所需要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一是在特定的社会规范下进行学习, 主要学习扮演该角色的责任和权利;二是在与他人的交互活动中的学习, 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角色的态度和角色的情绪反应。

诸子作品中的角色意识向我们透露的信息是: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学问。像荀子的文章写得那么丰富多彩, 我认为除了他有一支灵动的笔之外, 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例如荀子的《劝学》中出现了那么多行业, 一定与荀子的亲身经历有关, 没有参与过这些劳动, 凭空杜撰是不可能在写作时驾轻就熟、顺手拈来的, 只有作者的切身体验才能给我们带来真实感。作为一位儒学大师, 荀子并不是待在家里闭门造车, 而是积极投入到生活中, 让自己充当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让这些角色来磨练自己, 丰富阅历, 积累经验, 提供素材。这些道理用在我们的写作中就是我们要积极投入生活并去写自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的文章丰富起来、真实起来。二是写实与创新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论语》中循循善诱的师者到《庄子》中的“非人”角色, 写实和创新的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例如庄子虚构了许许多多的具有人的性情动物、植物来为他的思想服务, 思想是实, 角色是虚, 即使是真实的人物和历史的事实也被庄子加以渲染, 并按自己的思想要求来表达意旨。这在先秦其它典籍中是不多见的, 不能不称为庄子的创造, 这种创作突破了此前散文的纪实传统, 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综合、提炼、加工、概括, 开创了新的更加艺术化、个性化的写实手法。我们的写作中如果在写实的基础上来点创新, 是不是可以使文章更精彩?最后他们的文章告诉我们, 不同的角色也决定了不同的风格, 使之在作品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法来表达思想。孔子文如其人温文尔雅, 孟子作品气势丰沛, 荀子作品平易近人, 庄子作品奇幻诡谲。在《侍坐》一文, 几个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说明自己的理想, 有记叙, 有描写;《寡人之于国也》把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劝学》中妙喻连连, 生动有趣;《秋水》则是充满奇幻的想象, 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其中。我也由此告诉学生, 如果你写作文的时候, 有强烈的“角色意识”, 基本就能写出人物的个性了。写同学, 写朋友, 写亲戚, 写邻居, 一定要抓住他们的“角色特点”。比如说写邻居, 不同修养、不同文化、不同职业的人在处理邻里关系时也是不同的。写老师也得注意, 讲台上的老师是其“职业角色”, 课下的老师是其“生活角色”。总之, 写作中的角色应是鲜活的, 寄托了作者思想的而不是符号、传声筒。

参考文献

[1]冷宇.知识转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5。

[2]赵宇红.远程教育教师角色冲突及调适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05期:86-88。

14.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篇十四

第四章 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 ;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显行为 ;我国学者指出,社会角色包含了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于是,他们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正如彼德尔所说,这些角色定义都无所谓对和错,它们都从一种视角强调了角色现象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科学的角色定义包含四种社会心理学要素: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角色。角色即为“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二、角色的分类

社会上的角色是多种多样、千万变化的,有的人在某一时期内可能同时扮演着许多角色。怎样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角色进行分类呢?国内外许多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角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划分。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也叫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理想角色总是尽善尽美的,它是一种“应该如何”的观点。如做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做医生就应该救死扶伤,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等。理想角色可以是明文规定的,许多规章制度都体现了理想角色的本质及其要求;理想角色也可以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表现于社会公德、社会习俗和社会传统等对人的各种要求和期待之中。理想角色属于社会观念的形态。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理解角色是领悟角色的基础,但是,由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等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角色的规范、行为模式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如对于领导角色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领导应该是民主型的,应该以高关心人为工作重点;而有的领导者认为领导应该是专制型的,应该是高关心工作的。所以,领悟角色属于个体观念形态。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领悟角色是实践角色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即使对角色有相同的理解,落实到行为时也未必相同。实践角色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ascriptive role),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如性别角色以及由父子关系产生的父亲角色或儿子角色等;还有一些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制继承所形成的皇帝、公爵等角色,也属先赋角色之类。自致角色(achieving role),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多数角色都是自致角色,包括个人职业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缔结、事业的成就等方面的角色,这些都是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的。如学生、战士、教师等都属于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的获得需要具备独特的素质、才能、技巧和特殊的训练。

(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也称正式角色(formal role),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他们在正式场合下的言谈举止、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办事的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都必须按照规定办。如政府外交官、法官、议员即属此类。规定性角色要求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是高度一致的。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informal role),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如父亲、朋友、非正式群体的自然领袖等都属于开放性角色。这类角色的角色行为者有很大的行为自由,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无论是正式角色还是非正式角色都可以测量,大多数研究者侧重于研究表现更为主观的非正式角色,他们一般采取三种研究方法:观察群体成员;要求群体成员描述他们在群体中的角色和确认谁会和他们扮演相应的角色;研究者要求每一个群体成员概括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R.Dahrendorf)关于冲突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他认为,只要人们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或社会,并在其中发生互动,则必然有一部分人拥有支配力,而另一部分人则被支配。具有支配他人的权力的就是支配角色,而受他人支配的即是受支配角色。达伦多夫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角色具有下列特征:

(1)在每一个受权力关系支配的群体内,作为支配角色的人和作为被支配角色的人必将形成针锋相对的非正式阵营。一般地说,作为支配角色的人总是极力维持现状以维护其既得的权力,而作为受支配角色的人必将设法改善受人约束和限制的现状以获得自己的权力。

(2)这两种角色必然要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群体,各有自己的方针、计划和目标。总之,这两种角色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关系之中。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这种角色的价值在于利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果。生产行为和商业行为就属于此类。一个公司经理的角色行为,在于能为这个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功利性角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表现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不计报酬的,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表现性角色,其目的不是报酬的获得,而是个人表现的满足。如艺术家表演、医生看病、教师教学等,都是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所驱使的角色行为,是对个人地位的责任感、义务感的实现。很显然,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观众的掌声比票房收入更能使他获得满足感。

(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

在萨宾(T.Sarbin)和艾伦(V.I.Allen)的《角色理论》一文中,两位角色理论家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将角色分为七种类型(见表4-1)。

第二节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并非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这一名称之下涵盖的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侧重与“角色”这一核心概念相关的实际研究的学者,他们共同为所谓的“角色理论”作出了贡献。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理论(role theory)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角色理论概念体系本身接近真实生活,因而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它不仅受到社会心理学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其发展渊源上开,它的概念演化、发展和完善是多种来源共同形成的,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起来。从其发展渊源上看主要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学中的符号作用论的影响、来自于心理学的角色扮演技术的影响和来自于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二、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

将这些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的研究作一个大致的归纳,即可发现,它们大体上分为两种取向:一种是对角色理论持结构性观点,另一种是采用过程的研究策略。前者称为结构角色论,后者称为过程角色论。

(一)结构角色论

结构角色论的代表是林顿,他认为角色概念是用作构造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石。“结构角色理论家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对于每一种、每一群、每一类地位,都能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有关如何承担义务的期望。因此,社会组织最终是由各种不同地位和期望的网络组成的。” 简言之,地位和相应的一系列期望组成了潜在的社会结构,这些期望又通过角色承担者个体自我的角色理解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来传递,最后又通过个体的具体角色行为来实现。显然,结构角色论强调了社会过程的既定的、结构化的一面,即强调了围绕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的、代表社会结构因素的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行动起制约作用。

(二)过程角色论

以特纳(J.Turner)为代表的过程角色论者则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特纳还对结构角色论提出了一连串的批评:第一,由于早期角色理论强调规范、社会地位和规范预期的设定,它对于社会世界的看法是结构泛化的;第二,该理论倾向于把大量的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努力集中在“失范”的社会过程——比如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里,从而也就忽视了对人类互动常态过程的分析;第三,结构角色理论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系列前后不相联系、彼此没有联系的命题和经验概括;第四,结构角色论没有把米德的角色领会概念当作核心概念。正是作为对这些问题的修正,特纳提出了强调互动过程而不是受社会结构支配的角色论述。

特纳用米德的角色领会的概念来描述社会行动的本质,他假定把现象世界形塑成角色,这是作为互动中心过程的角色领会的关键所在,是大势所趋。特纳强调,行动者在互动时做出一定的姿态和暗示——话语、身体姿势、嗓音的抑扬顿挫等,以使让自己置于他人角色之上,这样调适自己的路线以利于合作,为了强调这种观点,特纳只是简单地追随米德的角色领会的定义。

然后,特纳对米德的概念作了发展。他指出,角色的文化定义往往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这种定义最多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个体行动者从中建立行动路线的总体框架。因此,行动者建构角色,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告知对方自己在扮演何种角色。特纳指出,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假定(好像环境中的他人也进行着明确的角色扮演一样)的基础上行动的。这一假设给了互动一个共同的基础。运用这一假定,人们能够有效地解读他人的姿态和暗示,以便确立他人正在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努力因他人建构和固化其角色的行为而变得容易,这样,个体就可以主动地暗示自己正要扮演的角色。

于是,对特纳而言,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在三种意义上建构角色:第一,他们通常面临着一个松散的文化结构,在这时他们必须建构一个角色以扮演之;第二,他们假定他人也在进行角色扮演,所以努力建构隐藏在一个人行为背后的角色;第三,在所有的社会情境中,人们都试图寻求为自己建构一个角色,主要是通过向他人发出暗示,确认某一角色来实现。这样,互动就成了角色领会和角色扮演过程的连接点,使他们彼此受益。

平心而论,结构角色论和过程角色论看似针锋相对,实际上则是互补的。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努力融合二者,以期建立一个统一的角色理论。他们努力把互动过程看成是在结构框架之下具有角色规定的方向性的,而角色扮演者同时又发挥着创造性作用的能动辩证过程。比如,1980年,斯特里克(S.Stryker)提出如下框架来分析个体和社会通过角色而相关联的过程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融合方案 :

(1)行为依赖于一个被命名、被规划某一等级类别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名称或者说分类语即表明了在互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共享的行为期望,通过和其他人的互动,个体学会了分别和互动有关的对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会了如何向这些对象反应。

(2)互动中习得的分类语标明了位置,即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形态化的一面。共享的行为期望或者说角色,即附着于这些位置。

(3)位置和角色部分地构成了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的关系网络中行动的人们彼此以位置的占有者命名和称呼。借助于此,他们实践着关于彼此的行为的期望。(4)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中行动的人们也同样以位置的占有者看待自己。这样,本来用作位置标示的名称便又成了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并建立起关于个体自身行为的内在期望。

(5)在情境中,人们利用对情境、对他们自己、对其他参与者以及与互动有关的情境特点的分类语来定义情境,进而利用该定义来组织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6)由于互动牵涉到许多人对情境的定义,也由于先前的定义可能会限制后来的定义,因而,社会行为不是由这些定义所给定的,而是角色塑造过程的产物。角色塑造过程虽然由对情境的初始定义形成的期望所发动,但却是在互动者之间那些敏感、微妙的探试性交流中逐渐展开的。在这种交流中,互动双方可以随时调整和更改互动的形态。(7)围绕着互动情境的更广阔的社会结构背景将影响角色塑造的弹性,就像它制约进入被设定的角色的因素一样。结构对于角色和角色扮演的变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所有的社会结构对于情境定义的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从而也相应地制约互动的可能性。

(8)情境定义、用于定义的分类语、互动发生的可能性等等的变化是在角色塑造的弹性内发生的。这种变化反过来也能导致互动在其中发生的更广阔的社会结构的变迁。

显然,斯特里克的这一分析框架在处理互动中个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上要灵活得多,也更贴近现实。

上一篇: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方案下一篇:描写细节的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