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习作教案(15篇)
1.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一
习作一教案
1、消除习作 神秘感,使首次接触习作 学生感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 自信心
2、激发习作 兴趣 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3、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教学重难点:
自主 作,抒 童真,表达童趣,放飞童心,体味快乐。教学准备:课件、图片、作文本、钢笔,学生作文等。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读例文,明确学习目标,完成自作初稿。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
1、阅读例文 ①阅读《好阿姨》。
△ 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 交流、讨论。
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呢?再仔细地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地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② 阅读《假如我是一支神笔》。
△ 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写出了这篇生动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见,作文可以写自己想象的世界,只要大胆想象,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2、畅谈感受
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笔》后,你对作文有了什么感受呢?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四、指导习作
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轻轻松松地写出我们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写什么呢?
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① 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② 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③ 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3、交流构想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写作内容,拓展思路。
4、其他要求
本次习作出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
五、我的20分钟。
1、现在我们拿起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历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
2、点评。
① 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② 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③ 交流评议。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修改习作。
一、我的10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二、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四、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板书设计 招 待 客 人
打草稿 自己修改 再誊写
2.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二
镜头一 :和往常一样,教室里除了几个因家长晚下班还没来接的学生外,别的学生都回家了,老师正批改着学生的日记。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家长站到了老师的身后 :“瞧, 这个孩子日记写得多好,我们家的孩子如果作业里有日记,总是拿着笔耗费好几个小时, 哎,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的,每次一到写作文总是跑进跑出地过来问,写什么呢?该怎么写呢?真是头疼啊!”还有一个家长附和道 :“是呀,每次写作文,他累我也累,管他吧,写作文就变成我的事了,不管他吧,写出来的作文看都不能看,哎!”
镜头二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老师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等学生开始写的时候便在教室里巡视起来。A正拿着笔在思索,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搅他。可是等老师巡视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愣在那里,双眉紧锁。 于是老师上前关切地问道 :“怎么了?”“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没有趣。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把憋了好久的话说了出来,看着他一脸的纯真,老师一时语塞。
镜头三 :又该到作文讲评课了,这可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因为他们又可以欣赏到班级中的优秀文章,他们一边听一边猜测着文章的作者,那心中的喜悦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眼色中互相传递着。作文讲评前,依照惯例先把作文本发下去。学生们争着拿自己的作文本,争着翻阅老师的评价。“我是优三颗星!”“我是优五颗星!”“我是优一、二、 三……八颗星!耶!”得到八颗星的孩子眉宇间充满了自豪和得意。这时老师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头埋得很低的B,只见他偷偷地翻着自己的作文本,偷偷地看着作文本上的评价,然后把作文本合上了。旁边的同学凑过来问他 :“你是什么?”“我,我是一个良, 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优?”B轻声地说到……
二、习作教学透视镜
自从升入三年级,一涉及学生作文教学, 很多老师都普遍感到 :新教材的作文难教! 笔者沉下心来细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原因一 :教材把握失衡
纵观三年级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是这也给教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空间越大,教师们就越难把握。很多教师都已习惯于老教材中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 面对现在的习作,却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 就拿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来说吧,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面对这样的要求,有些教师就简单理解为写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乒乓等,把原本非常宽泛的写作范围一下就变得极为狭窄,如果再加上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就更少了。结果,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乒乓比赛,要么是下棋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一下子让比赛给充斥了。
原因二 :教学方法不当
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 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面对质疑,这些教师还头头是道地陈述自己的理由 :放得太开了,以后面对考试怎么办?这样至少不会跑题。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何有精彩?相反,还有一部分教师面对宽泛的作文要求,干脆什么都不作指导,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 中下游学生常常是咬着笔杆无从下手。
原因三 :教学评价滞后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教师, 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不管写得如何,可能都不会再作修改。大部分教师也许是“忙” 字当头,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 粗略地写几句评语(有些连评语都没有),发还给学生,就算是完成了一次作文教学。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几句泛泛的评语。单一的评价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每次作文教学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习作教学广角镜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可是诸多的原因束缚了学生,使得他们面对真善美的世界却不能流露,不敢表达,更谈不上尽情地释放。
策略一 :蹲下来看孩子
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叶澜教授说过 :生活、 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过高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辞不达意、 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 就应该给予肯定。 下面是笔者的一个学生第一次写的《泡茶》:
我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了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不一会儿,茶叶们一个一个浮在水面上了。咦,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又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没过一会儿,其他茶叶也跟着一片一片地掉了下去。
笔者给这篇文章打了优加四颗星,并且还给她写上了一段评语 :“你观察得很仔细, 老师相信你肯定亲自泡过茶了,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祝贺你!老师还发现你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在你眼里,热水成了可怕的龙卷风了,那一片片茶叶也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如果你把茶叶掉下去的样子观察得再仔细一点,老师相信,你的这篇文章会更精彩!修改好了以后别忘了和老师一起分享哟!”
后来,这个学生回家又重新泡了一次茶, 经过修改,写出了下面这篇文章 :
我先把干干的扁扁的茶叶放到杯子里, 然后往杯子里倒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茶叶们个个惊慌失措地逃到了杯口。片刻,水就平静了下来。 茶叶们一个一个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上。仔细一看,啊,我上当了!其实那些茶叶们正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呢!喝了水的它们一下子胖了不少,有一些喝多了水就往下沉。有的像一块石头猛地往下砸,有几片小的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接着,茶叶们开始调皮起来。老大学着跳水运动员抱着脚翻着跟头跳下来,老二和老三比老大还调皮,它们沿着杯壁“嗖”地滑了下来。老四还是个小妹妹,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压在了大哥哥们的身上,摔了个大跟头……
看来,只有尊重学生的天性,作文才会是心灵里流淌出的泉水,才会是个性绽放的花蕾。其实,我们只要能放下架子,蹲下来, 就会发现,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同样精彩。蹲下来,还自己久违的童真 ;蹲下来,给孩子一片释放童真的晴空。
策略二 :春风放胆来梳柳
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人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点及意图。三年级的习作教材放在语文园地里,每一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一次习作,每学期共八次习作。纵观这十六次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
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每一册教材里面都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从上述习作教材的特点看,第二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第二点,其他都无从谈起。课标也说得很明确 :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如果说一、 二年级是写话,那么三、四年级就可写“放胆文”了。
策略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于习作如果我们仅仅注意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恐怕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让学生勤于动笔,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笔机会。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四次小练笔,而下册只安排了三次小练笔。教师们在教学中用教材安排的这些小练笔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笔。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不失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渠道。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文训练要在阅读教学中相互生成。
随文仿写 :《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时,先带着学生品读描写银杏和枫叶的语句,感受文章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语言进行仿写。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所以稍作引导,文思便喷涌而出 :“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啊翻啊, 翻来了硕果的明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 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啊招啊,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
随文续写 :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进行续写,这类文章往往是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像《风筝》、《小摄影师》、《陶罐与铁罐》等都可以进行续写。 当然,在要求学生续写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如《风筝》一课,文章的结尾是“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学生在充分感知了课文之后,教师点拨一下 :“我们究竟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请每个同学当一回大作家来写一写。”由于学生还沉浸在文中,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一个个奋笔疾书……尽管学生的体验不同,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流露。
随文拓写 :拓写不同于续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情感的提升,是读者对文章的再悟。《掌声》就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可供拓写的文章。在走近主人公的同时, 学生也跟着一次次地感受到了掌声的魅力, 在课接近尾声时,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
掌声,是一声声亲切的鼓励 ;
掌声,是一次次温暖的支持 ;
掌声,是……
学生在引导下一句句妙语即兴生成 :
掌声,是一股股关爱的暖流 ;掌声,是一次次热情的期盼 ;
掌声,是通往自信的钥匙 ;掌声,是告别自卑的留言……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如《可贵的沉默》,在教学的最后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想对你们说……”写几句话 ;《燕子专列》 一课也可安排几次小练笔 :“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在文章的最后一句 :“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好像在向人类致谢。” 在学完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想象,你就是燕子专列里面的燕子,你要向谁致谢呢……都不失为进行练笔的好时机。
作文究竟是什么?此时我心中顿时豁然, 作文,其实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负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沉淀,是我们真实自我的释放。 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 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 生机盎然 !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习作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高兴的新气象,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可是,尽管如此,习作教学的现状并非能尽如人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灿烂如花。
3.三年级习作训练方法初探 篇三
一、扶着走,一步一步有依托
1.在词语超市里积累词汇。词汇贫乏是三年级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设置“词语超市”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的自画像》,要求学生写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爱好。我打开“词语超市”(“瓜子脸、圆圆的脸、又白又嫩、白里透红、黝黑、弯弯的眉毛、柳叶眉、八字眉、浓眉大眼、丹凤眼、水汪汪、水灵、明亮、苗条、胖乎乎、活泼、文静、顽皮、稳重”等),让学生反复读词,理解词意;再用课前准备好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看看自己的相貌跟哪些词吻合,想想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性格;最后各取所需,完成作文。这样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词汇。
2.在阅读中学习表达。课标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在阅读教学中学写片段,强化课堂练笔体现了这一要求。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中慢慢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表达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仿写精彩的句子,如精彩的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等,再仿写精彩的段落,如并列式的段落、总分总的段落、因果式的段落等,最后仿写整篇文章。三年级下册的《庐山的云雾》中的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是典型的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学习了这种构段方式后,教师可让他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围绕“一下课,操场上就热闹起来了”写一段话。学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因而写得有声有色。
二、引着走,目标明确有收获
1.降低习作要求,提高习作信心。要求高往往是学生对习作产生厌烦心理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布置作文,每次提出一两个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信心。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八次习作训练,我是这样归纳的:“习作一”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习作二”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习作三”要求有顺序地描写秋景,把想象内容写清楚;“习作四”要求选择一处景物,要有动有静,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习作五”要求收集喜爱的动物的资料,用第一人称按顺序介绍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习作六”要求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自己喜爱的文具,写清它的用途;“习作七”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写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习作八”要求查阅古诗句的有关资料,研究诗句,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每篇习作,只要达到要求,都能得到好成绩,而其他问题,则淡化处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信心得到了增强。
2.加强习作评讲,在对比中找到方向。作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讲中对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积累写作知识。如同样是写文具盒,有的学生写:“我有上下两层楼,一楼住着铅笔、钢笔、水笔,二楼住着橡皮、小刀、直尺,两个家庭相处得非常融洽。”有的学生写:“我有两层,上面一层放着橡皮、小刀、直尺,下面一层放着铅笔、钢笔、水笔。”这两种表达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同样是写动物,有的学生写:“我的毛是白色的。”有的学生写:“我穿着一件毛茸茸的白色外衣。”哪种表达更生动?教师要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拟人手法的作用,使文章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写人物外貌时,“她有一条乌黑的马尾辫,一张雪白的瓜子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和“她扎着乌黑的马尾辫,雪白的瓜子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哪一种读起来更自然?学生体会到了精确用词的作用,写作时就能避免重复啰嗦了。
3.加强习作训练,习得写作技能。熟能生巧,反复地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每个单元的习作,我都要举一反三,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相关的写作。如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的自画像》之后,我总结出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通过一定的事例刻画人物的性格等。我要求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用学到的方法写《我的同学》、《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文章。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掌握了写作技能,以后凡是写人的文章,都得心应手了。
三、放手走,自由自在真快乐
新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日记是学生写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内容,都是可写的内容。欢乐、痛苦、希望、悔恨等都是可以表现的主题。对学生的每篇日记,我都给出激励性的评语,如:“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你特别能干。”……每周我都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交流日记,先在小组交流,再推荐写得较好的日记在全班交流。每读一篇,学生都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提倡自由表达。日记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初学作文的学生真正爱上作文,增强学好祖国语文的信心。
4.三年级景物描写习作评改教案 篇四
潘颖
4月17日
教材分析:
景物描写习作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写家乡景物的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学生写的时候,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进行交流和讲评。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习作素材。多数孩子的文章遣词造句得当,结构合理清晰,内容丰富。
教学目标:
1、欣赏学生习作中的美文佳句,感受习作带来的快乐,激发并保持学生习作的兴趣。
2、进一步体会景物片段描写的结构以及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
3、通过评改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景物片段习作方法及修改方法,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师生共同欣赏美文佳句。
2、通过评改活动学习体会景物片段描写的方法和修改方法。
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共同赏析评价
教学用具:电脑、黑板、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通过拜读同学们的.习作,我发现咱们班有很多同学的习作写得非常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评改同学们的习作。(www.fwsir.Com)(板书:习作评改)
二、回顾上节课景物描写习作要求
1、老师在上节课的习作指导中主要让孩子们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谁来说说描写景物应注意什么?
2、抽生答,生一边答师一边板书。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
结构方式采用总分、分总或总分总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
三、欣赏学生习作
1、赏文眼
任何文章,一个好的题目能使读者从题目中略知内容一二,我们的同学都给自己的心中美景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名片”。出示ppt
2、赏美文
一个好的题目会使我们忍不住去探寻其中的内容,请看这篇邓昕迪同学的《早晨的山》。出示ppt
3、赏佳句
全班不止邓昕迪同学的文章写得好,还有很多同学的句子写得也很出色,不仅词用得贴切,还准确地把握景物特点,恰当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出示ppt
4、慧眼挑刺
当然在这些习作中还是有错别字和意思表达不太准确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慧眼挑刺。
四、示范修改片段一篇
1、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病句需要修改,同时还要针对本次习作要求进行修改。出示ppt
2、这是老师从同学们的习作中随意抽出的一篇进行的修改(张欣煜同学的《公园》一文)。实物投影
3、从标题、错字、标点、句子达意进行修改,勾画出优美句子,在文后简短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学生自我修改,相互评改习作,并展示(根据习作评改方法来进行)。
六、课堂总结,进一步明确景物片段描写习作评改方法。
5.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案 篇五
一.课题名称: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自己想去的地方(题目自拟)二.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留心去过的地方的美丽风景或是自己一直向往的地方的美景。
2.培养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三.学习者分析
本单元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的习作,学生在进行了多半学期的写作训练后,对写作的基本程序有了大致的了解,本单元的课文也都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写,所以学生对写本次习作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生去过的地方少,见识少,接触的美景少是本单元习作的难点。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出景物吸引你的地方。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在第六单元的一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自己也曾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和家人一起旅游或是去外地游玩曾经见到过的美丽景色,或是同学们一直向往的地方。他们风格不同,有的有巍峨的高山;有的有险要的山谷;还有的有各种可爱的动物„„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介绍一下你看到过的美景或是在影视里、书本上看到过的美丽景色。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①写一个地方; ②写出它的美; ③写出它的特点;
文章条理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想写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景物?
3.全班交流:
①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景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②如何把文章写清楚: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的优秀日记《美丽的家乡》,学生边听边思考: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我向往的地方》《美丽的西湖》)
2、动草起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五.教学反思
6.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案 篇六
1、再次品味本组四篇课文,注意写作方法。
2、读记叙课余生活的作文,积累好词好句。
3、准备一二年级时期的日记。
4、作文草稿 【教学过程】
师:(品题导入)齐读课题,关键词是什么?
生:课余。
生:生活。
师:找得真准确,谁知道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动脑思考一下,看看谁最棒!
生:课余就是课堂以外的 生:生活就是做的一些事情。
师:真会思考,老师帮你们把两个词连起来说一下:“课余生活”就是上学读书以外的时间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谁的课余生活?哪位同学能把整个课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生:我们在上学读书以外的时间里做的一些事情。
(习作初就引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作文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
师:太好了,你真会概括。上学读书以外的时间包括哪些时候?抢答!
生:下课的时候。
生:放学的时候。
生:周末。
生:寒假和暑假的时候。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在这些时间里,你做了哪些事情?请用最少的文字,在草稿本上写下来。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看谁写得最正确,最迅速。
生:赛车。
生:养金鱼
生:„„
师:你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其实,我们本单元有三篇课文也是写课余生活的,请大家完成下面连线:
(出示课件1)
《金色的草地》
辛勤劳动 《爬天都峰》
外出郊游
《槐乡的孩子》
游戏玩耍
(生连线。)
师:虽然三篇课文所写课余生活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很大的相同之处,请同学打开课本,把这三篇课文仔细地默看一遍,对比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先找到先举手。
(生默读并思考。)
师:先说相同的地方吧。
生:每篇课文都只写了一件事。
生:三篇课文都是写了课余生活。
师:那当然,三篇课文都写了什么样的课余生活,还需加一个词,谁能说得更准确、具体?
生:三篇课文都写了快乐的课余生活。
师:对极了,快乐这个词用得妙,三篇课文都写了快乐的课余生活。你从课文中哪个地方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的?找出来读一读。
(板书:快乐)
师:先说《金色的草地》吧。
生:《金色的草地》的第二段“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师:草地上的玩耍体现了快乐,这里是对兄弟俩什么的描写
生:动作和语言对话。
师:你真棒,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你记得很牢固,《金色的草地》是通过对兄弟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体现课余生活的快乐的,那么其它两课是不是这样的呢?
生:《爬天都峰》中的“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师:爬山的过程体现快乐。
生:《槐乡的孩子》中的“男孩常常爬到树上„„”
师:孩子们削槐米的过程体现快乐。好了,复习了三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课余生活的快乐、有趣,你们的课余生活又是怎样的?回忆一下,把你觉得最快乐、最有趣的一种课余生活在草稿本写下来,特别要注意动作和语言的描写。
(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千挑万选而得来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反复研读,温故而知新。)
师:写出来的同学请读一读,没写完的同学先听别人是怎么样写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读。)
(和学生一起相机提出修改意见师。)
生:写得不错,我感觉了你课余生活的快乐、有趣,除快乐、有趣,我们在课余生活中还有哪些收获呢?请大家接着完成下面的连线,这是他们在课余生活中的收获
(板书:收获并出示课件2
(生完成连线。)
师:请大家按照连线齐读一遍。找找看,课文是怎么样写他们在课余生活中的收获的?
生:(读)“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生:(读)“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手掌„„”
师:你在课余生活中有什么收获,先思考一下,再和同学讨论讨论,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讨论后发言)天气冷了,我怕金鱼冻着,就往鱼缸里加热水,结果金鱼都被我烫死了,最后爸爸告诉我,金鱼是变温动物,不会怕冷,由此我学到不少关天动物的知识。
师:很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学到知识。
生:„„
师:下课后,把刚才你们讨论的内容接着写在作文后面,好吧。
师:课上到这儿,我们作文还没题目,我们这篇作文题目应该是什么呢?
生:我们的课余生活。
生:养金鱼。
生:„„
师:我们再一次齐读三篇课文的课题——
(生齐读。)
师:虽然三篇课都是写了课余生活,但因为内容不同,所以题目不同,所以我们的作文题目应该根据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老师认为像《养金鱼》这样的题目比较恰当。
(多设台阶,降低坡度,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
7.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七
关键词:评价标准,修改,再评价
如果说作文指导是让学生有话可写, 能写下去, 完成一篇文章, 那么作文评改解决的就是怎样写才能写清楚、生动的问题。可很多一线教师宁可在作前多下功夫, 也不愿意在作文讲评上“耗时间”。作文讲评课到底要怎样做, 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笔者认为可以做好如下几点:
一、回顾单元目标, 拟订标准
笔者认为, 作文评改时的参照物应该是某次作文的评价标准。以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例, 如何给本单元的习作拟订一个合适的标准呢?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三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 璀璨的明珠》。《富饶的西沙群岛》按地点转换的顺序, 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时间顺序抓住每个季节的主要景物, 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香港, 璀璨的明珠》则从市场、美食、旅游、夜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这几篇描述景物的课文, 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因此, 本单元习作拟订了如下评价标准:
(1) 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
(2) 能在描述景物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以及利用本单元积累的好词佳句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3) 文通字顺, 标点正确, 无错别字。
二、精选评改例文, 指导方法
作文讲评课使用的例文应该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以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例, 本单元习作存在着如下问题:
问题1:景与事分不清。把开车、爬山、照相的过程当作重点来写或把宾馆吃喝、玩具当作重点来写。
问题2:景物描写不具体。
问题3:写美景的内容却是叶子黄了、花枯萎了。
问题4:表达顺序混乱。如:一会儿写天空, 一会儿写山石, 一会儿又写天空。
问题5:虽套用好句好段, 但写出的景物与实际景观截然不同, 缺少个性。
病例:
游湄洲岛
湄洲岛的黄金沙滩闻名中外, 今年暑假, 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去湄洲岛。
早晨, 妈妈收拾好行李, 爸爸就去开车了。车上妈妈告诉我们到湄洲岛时不能乱跑。我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满地的沙子如黄金一般, 铺满了整个海滩, 难怪取名叫“黄金沙滩”呢。
很快, 我们就觉得饿了。爸爸带我们去饭店吃饭。饭店里的饭很好吃, 有牡蛎煎蛋, 有鱼。我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 肚子都快撑爆了。
啊!我喜欢湄洲岛, 更喜欢这个美丽的“黄金沙滩”。
教师要明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还要研究哪些问题要作为本次讲评课的重点, 要安排多少时间来讲, 而不能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 什么问题都讲, 什么问题都没有讲清楚, 甚至次要问题讲了, 重点问题刚碰到, 下课铃声就响了, 学生辛苦了一节课, 既没抓住修改的重点, 又不知道修改的方法。
根据本单元习作评价标准, 笔者把问题2、问题4 作为习作讲评课指导修改的重点, 而问题1、问题3 和问题5只是点到为止。笔者是这么处理的:
(1) 景与事分不清。这次习作很多同学要介绍风景区, 这很好。什么是景呢?接着借助课件, 出示景区图片让他们明白:景有山、水 (江、河、湖、海、泉) 、石、花、草、树木, 有云、雾、日等, 有亭、台、楼、阁、桥梁等。让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景区有些什么景物, 写下来。
(2) 写美景的内容却是叶子黄了、花枯萎了。我让学生想象叶子黄了、花枯萎了, 这样的景美不美?提醒学生注意写文章内容要前后一致。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用5 分钟。剩下的35 分钟, 了解怎样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1) 反复比较, 找不同点。根据班级大部分学生去过凤凰山公园和秀屿区区政公园的情况, 教师出示两个公园的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发现秀屿区区政公园有假山、流水、喷泉、湖、花、草、树木、走廊;凤凰山公园可以观察公园的大门、塔、动物园、湖、娱乐设施等。虽然都是公园, 但各具特色。笔者及时告知: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特点。
(2) 引导观察, 写具体文。以花为例, 笔者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观察:种类、品名, 远看、近看, 从整体看、从局部观察, 多感官一起观察景物的形、色、味、姿态等, 然后让学生把它写具体。
三、尝试修改补充, 落实得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说一道万, 教师的教最后还应该落实到学生的练上。我让学生尝试修改补充病例《游湄洲岛》, 落实上面讲到的方法。修改后的习作如下:
游黄金沙滩
湄洲岛的黄金沙滩闻名中外, 今年暑假, 我终于亲眼目睹她的风采, 亲身感受她的魅力!
七月的湄洲岛最引人神往。早晨, 我们一家迎着清新的海风向黄金沙滩出发, 一路上有说有笑,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啊, 一幅美丽的画面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天空湛蓝如洗, 几朵洁白似雪的云在天上自由地飘着。天底下, 满地的沙子如黄金一般, 黄灿灿的, 铺满了整个海滩, 难怪取名叫“黄金沙滩”呢。
沙滩上的脚印密密麻麻, 层层叠叠, 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踩遍了整个沙滩。不远处, 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太阳伞点缀着黄色的沙滩, 伞下的游客三五成群, 正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我随手抓起一把沙子, 软绵绵的, 就像抓起了一把白砂糖, 细细的, 滑滑的, 感觉十分温柔。我索性把鞋脱掉, 光脚踩在沙子上。细软的沙滩踩上去就像走在棉毯上一样, 舒服极了。一粒粒金黄细小的沙粒渗进鞋中, 就像小猫在舔脚心, 痒痒酥酥!
抬头远望, 那一望无垠的大海波光粼粼, 偶尔, 有快艇从水面驶过, 船舷激起朵朵浪花, 似乎在唱着欢快的歌谣。再看看近处, 只见一波波浪潮朝着海滩涌过来, 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小脚丫, 像是在和我捉迷藏。
啊!我喜欢湄洲岛, 更喜欢这个美丽的“黄金沙滩”。
四、集体交流评价, 全面提升
习作讲评的最终目的指向在于学生独立修改习作能力的形成。修改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教师还要对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再次建立评价的机制。还以三上第六单元的习作为例, 修改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写的这个地方写了哪些景物, 介绍景物时, 多了哪些观察的角度 (如形状、颜色、大小、味道、质地等) , 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又用了哪些, 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增了几处, 还能增加吗, 文中有无错别字、用错的标点。每改一处给自己加5 分。自己看不出需要修改之处的学生也可以与同桌互换阅读文章。他们互提意见, 并再自行修改, 改完后让他们统计这次作文的总得分。学生改得兴致盎然。
当然,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但只要教师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 抓好作文讲评课, 注重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给足时间让学生修改, 就能够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8.浅议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篇八
关键词 三年级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82-02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基于此,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一直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并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难激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感觉无从下手,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跟人聊天一样平常,只不过聊天时只是说,而写作是把说的话写下来,我还告诉学生写作应该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次教学肖像描写时,我先出示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米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出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了好多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作文教学中,我常在静态的课堂上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像、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手触等功能。记得我以前在乡村学校教书时,要写一处景物。可在我们农村,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大多数都没去过什么地方游览,于是,我把学生带到了离我们学校最近的阿未水库,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在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可在上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可让学生想像阮恒为小女孩输完血后,小女孩醒过来了吗?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了老师的引导后,学生便会浮想联翩。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写出的作文一定是干巴巴,缺乏养分的,而三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词汇贫乏,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或在班会课、队会课、活动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词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外,还应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大大减少了,作文也就能生动起来。
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贴在作文栏展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也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独特感受。我们应该抓好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以此为突破口,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
9.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习作2
教学目标:
1.观察例画,学习例文。揣摩例画与例文是怎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例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仿例画像,学例写文。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特点来写作。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小的竞猜游戏,猜猜老师描述的是谁?
(课件逐句出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手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
师:真聪明,答对了!(课件出示猪八戒的图片)
师:谁能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内容猜出来的?
生:„„
师总结:原来你们是从穿着、外貌、道具商猜出来的。
师:你们真是有心人!很了不起,有理有据!看来,这个游戏对在座的来说,简直易如反掌。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高难度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声音低了许多)
师:气势弱了很多嘛!
生:敢!
(逐句出示课件)他,电视台当红主持人,长得挺滑稽:高高瘦瘦,一张马脸,额头宽宽的,眼睛有点小,一笑起来就缩成一条细缝,哦,对了,他留着狮子毛一般的卷发,还精心挑染了几缕黄色。他最擅长使用“兰花指”,最经典的手势是“6+1”。师:他是谁?大声告诉我。
生:李咏
师:真聪明,那你们谁能来说说你又是根据哪些内容猜出来的?
生:„„(外貌、习惯、职业)
小结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真是让老师刮目相看了!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貌、性格、习惯等。你们为什么没有把他猜成星光大道的节目主持人毕福剑、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节目主持人何炅呢?
生:因为这些都是李咏自己的,与别人不一样。
师:你们真是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师过渡:(两段同时出示)同学们,刚刚我们猜的这两段话写得多好呀!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你感受到这个人物仿佛真实地站在你面前;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好身边熟悉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2。
板书:习作2
二、欣赏例画例文,学习写作方法。
师:有一位小朋友,叫赵建设,他有一个同名的好朋友叫武建设,(出示武建设的图片)他们从一年级就在一起,整天形影不离。赵建设就为武建设写了一篇文章。请同学们轻轻把书打开,翻到33页习作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习作《我的好朋友武建设》,看看小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武建设的?
学生交流后小结: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武建设的外貌以及他的爱好。
板书:外貌兴趣爱好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例文。
1、作者是怎样介绍武建设同学的外貌的?让我们对照插图,再来读读例文的第二自然段!哪位同学愿意读?(出示例文)
生交流:„„
2、你觉得赵建设写得武建设像不像呢?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看看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像图上的武建设?把它划出来
生交流:„„
师小结:武建设在体形、发型、眼睛、穿着方面很有特点,但不是说每个人在这些方面都有特点。也许有的同学在其他方面,像嘴巴、耳朵、牙齿上也很有特点。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一定发现这些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板书:抓住特点
3、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将武建设同学的这些外貌特点向我们介绍的呢?大家来看,在介绍武建设外貌的时候,作者先介绍了武建设整个人的体形,接着又介绍了他的容貌,最后又写到了他的穿着。作者按从整体到部分又到整体的顺序,把武建设介绍的多么清楚。在写武建设容貌的时候,作者先写了他的发型,再写他的眼睛,这是什么顺序啊?(交流:从上到下)
师:对呀,在介绍人物外貌的时候,我们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板书:按顺序写
师:那接下来能不能请同学们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一下这位同学的外貌呢?(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大家可要仔细观察,也可以边观察边说给同桌听听。
师:都说完啦?好,下面咱们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看着这位同学,把自己对这位同学的描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谁想在同学面前勇敢地展示一下自己请举手?一个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生:„„
师:好,我们刚刚学了要写好一个人的外貌,首先要做到:
一、抓住特点;
二、按顺序写。那么我们读了例文都知道,赵建设写武建设,除了写了他的外貌,还写了武建设的兴趣爱好和性格,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赵建设是怎么写的?(出事例文)
(师指导学习)
写兴趣爱好,要写这个人„„(平时的喜欢做些什么事)
三、各自画像,尝试表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描写一个人,下面呢,请同学们来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或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我们画画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画好之后,请同学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
1、学生提起手中的笔,为别人画像。
2、学生画好以后,小组内分别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
3、集体交流。
4、教师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兴趣爱好时,可以举一两个例子。
三、学生习作
刚刚我们画了画像,也简要的介绍了自己画中的人,下面请同学们写写你画像中的这个人。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自己画像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注意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10.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十
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学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2、依据和学过的课文联系比较和现场实物观察,引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职业道德观”。
2、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提醒学生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讲清楚你的“商品”。
2、尽量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作。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明白商品推销的要领。
2、每人准备一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3、收集有关推销商品的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它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播放课件
1、观看课件中服务员的表现。
2、评一评,夸一夸。
三、分小组活动
1、选好各成员的角色、任务。
2、阅读“口语交际”活动要求。
注意:
(1)介绍“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3)认真听介绍并提出疑问。
(4)耐心而有礼貌地解答顾客的提问。
(5)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3、开始活动。
四、派代表全班汇报。
五、评议推销员的言行举止、态度。
六、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七、布置作业
将今天的介绍过程写成短文。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
1、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选择物品,分组讨论
1、根据学生所选的物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3、把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先交流。
四、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1、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2、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3、自行初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按一定顺序,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全班交流讲评。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
3、再次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11.三年级习作起步的明放暗导 篇十一
一、放宽要求:把话串起来就是文章
遵循低起点宽要求渐进性原则,我面对实际,讲求实效,重在激励学生在“蹒跚移步”中享受学步的乐趣,感觉“走”的技巧。如在一次天气突变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之后用“……看到……又看到……还看到……”把自己的所见分别说仔细,再把这几句话串联起来;少先队大队部举办红领巾献爱心义卖“市场”活动后,我要求学生把活动中“看到……听到……想(感)到……”分三次写三段话,然后再把三次写的话串联在一起。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训练,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习作,我会写“文章”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由写话步入习作,破除了作文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增强了自信心和兴趣。
二、放开评价:习作没有对与错
常有学生捧着自己的习作问:“老师,我这样写,对不对?”我告诉他们:习作就是学着练写小文章,没有对与错,只有写得较好、很好和非常好的区别。同一篇小文章里,有写得很好的地方,也有写得不太好的地方,多想一想,多修改一遍,练得多了,写得好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许多很会写好文章的人,都是这样慢慢练出来的。
如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要求写春游时看到的景色。同学们在我组织郊游寻春活动后都兴致勃勃地写下了自己所看到的美丽春色。但同样的景色,写出来后感觉却大不一样。我没有简单地表扬谁和批评谁,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品评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习作,引导大家评说每篇文章中的精彩和不足之处,让他们在比较中感悟描写和修改的方法。
为此,我在对学生起步习作的评讲指导中首先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写什么都行。每次不强求学生一定要按老师说的“话题”写,而是鼓励大家到“生活大超市”中挑选自己最想写的事物来写。喜欢的可以写,讨厌的也可以写,快乐的可以写,烦恼的也可以写。二是怎么写都行。为了不让孩子们感到习作难,我坚持给予充分的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的权利。比如写作顺序,以方位为序的,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还可以远近交替着写;记事情的可以从开始到结果顺着写,也可以先说结果后写过程。三是写通顺就行。对习作起步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能学会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表达出要说的事物或情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本事。有了这个本事,至于怎样用这些部件组装成一篇连贯完整的小文章,那不是也不可能由老师手把手教会的,而是通过平时阅读与口语积累和在自己反复的习作与口语练习中逐步习得的。因此,我和小朋友们首先把工夫花在把话写通顺上。写得通顺,就能得到表扬,得到好的评分。
由于放开评价标准,倡导自由表达,小朋友们不仅把对习作的畏惧化为兴趣,而且调动了“逞能”争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到有习作任务,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有一种“定要露一手”的冲动。
三、放飞练翅:高低远近都精彩
同其他方面能力发展一样,小朋友们在习作能力发展和表达习惯上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性。为了促使小朋友们在习作方面的差异性发展,我坚持一个理念三个做法。一个理念是:发展的差异性是正常的,教师的任务应是科学地利用这种差异性去促进差异性发展。三点做法:1.注意发现每篇习作,尤其是后进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融“范例”暗导于其中。2.宽容不相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写话跟说话一样,人与人的个性特点,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有的学生则喜欢简明扼要,朴实无华,其实各具特色,未必就是前优后差,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去要求和评价小学生习作的优劣。尊重个性,因势利导,有利于五彩缤纷的差异性发展。3.分组训练,分别要求。每次习作都有易、中、难三级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鼓励挑战自我。如“一次三题”:《××花开了》,《校园的花圃》,《春天到了》,让学生各自选一题。即使同一话题的习作,也分别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如写某种小动物,则有“写出这个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出外形和动作特点”——“写出形态、性格、本领等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提倡量力而行,鼓励尽力而为。这样让能高飞的尽量飞高,让暂时还不能高飞的学生,也在低飞中练翅,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在评讲和互阅(听)中,这些起步于低飞的小朋友,逐步习得和领悟向中空、高空远飞的技能和欲望。如今,已有许多小朋友的习作被有关报刊录用,其中也不乏曾起步于“低飞”的小鸟。
12.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十二
一、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
(一) 学生写作的中心意识不足
三年级在写作方面的要求就是能够写下一些见闻以及想象和感受, 注重表现自己对人文印象深刻体会以及新奇有趣或是最感动的事情[1]。通常都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以及内容, 要求学生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写作, 例如:在写人物时, 一定要将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凸显出来, 写课外活动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特别活动进行书写, 重点突出活动的有趣性和丰富性, 有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不能抓住写作的中心思想, 进而无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效果。
(二) 不能很好对文章段落进行组织
与三年级写作相比, 低年级的看图说话以及说话写话等类作文, 形式非常简单, 没有特别的段落要求, 重点看的就是语句是否连贯, 能够清楚地将画面以及事实描写出来, 一般情况下, 学生只需要应用简单的一个段落就能够将作文顺利完成。而三年级的作文, 在形式上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需要学生可以应用简单的段落对作文进行组织, 并且所有段落都需要为一个中心思想服务。笔者在教学中, 发现学生很难顺利做好这一点, 部分学生还在使用一个段落进行写作, 还有的学生不能把握好何时分段, 致使文章结构不清晰。
(三) 对素材不能灵活的选用和使用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熟悉的素材, 可是学生却不知道怎么运用这些素材。他们所选取素材不是琐碎、无代表性, 就是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还有在一篇文章之中选取了众多素材, 不能进行详细的描写以及叙述。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对策
(一) 提升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背诵自己认为优美词语、语句和段落, 通过此种练习, 学生便会感受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 进而积累众多写作素材[2]。假如学生可以掌握众多不同种类的好词佳句, 那么在写作时就有词可以运用, 有话可以说。让学生每天写日记也是积累材料的一个方法, 且通过此种方法, 学生还能够达到练笔的目的, 因为日记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 可以写自己听到的事情、看到的事物、还可以写自己想象的东西, 同时还能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一个表达自我的空间, 也能够将真实的事物、情感表达出来。
(二) 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以关注
每个学生都具有属于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可是却无法将其抒写出来。假如教师一直把时间都浪费在雕刻学生作文方面, 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无法提升。而想要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快速提升,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常写, 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毛病慢慢地改掉。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并将此积极性一直保持下去。不管学生写的是什么, 写的怎么样, 都需要给出相应的赞美。因此,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赞许下积极地去写, 进而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三) 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
三年级写作文主要着手于对事物的观察, 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细心观察, 为了能够使观察的更加真实, 笔者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自己课下打算对什么事物进行观察, 这时学生会说蜜蜂、蝴蝶、蚂蚁等等, 有的学生还会说游戏。但是, 不管学生说什么, 只要他们说的有条理, 有想法, 笔者都对他们进行了鼓励。然后让学生课后去观察, 并写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次日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观察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这样将会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三年级学生所拥有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过渡到抽象阶段。此阶段他们可以从事物的表象上, 认识到事物所表现出来的非本质属性。可是这需要依靠教师的细心指引, 而此种指引一般情况下需要在相同的材料上进行, 求同可谓是求异的基础, 假如三年级没有“同”, 那么六年级也就不会有“异”。求同和求异之间并不是非常绝对的, 同之中包含异, 异中也包含同, 只有同和异相互渗透时, 才能够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四) 做好作文评价工作, 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 评价对他们非常重要。一个恰当的评价, 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 假如学生写作的作文几乎相同, 也不对他们进行批评[3]。应该按照学生写作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 针对那些基础非常好的学生, 要求可以高一些, 反之, 要求可以降低一些。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平时写作能力非常差的一个学生应用“刹那间”这个词来描写时间过得很快, 于是笔者便在批语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以后如果可以多看一些书, 并做好记录, 我相信你作文会写得更好。”这样做学生会受到鼓励, 进而积极进行写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三年级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非常容易,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心引导, 让他们主动去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进而使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萍.简述情境教学对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之作用[J].大江周刊 (论坛) , 2013 (2) .
[2]白静亚.探寻三年级作文片段训练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教师, 2012 (11) .
13.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十三
(苏教版)
XX--XX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活页备课月 日课题习作三课型新授单元三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2.确定写信的对象,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一两个方面重点来介绍自己的家乡。3.熟悉书信的格式。4.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介绍家乡的内容,有重点地写。教学难点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教法学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环节
一、作前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6.同桌互相交流。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
2.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
4.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峄城。
6.动笔写,教师巡视。第二课时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一、学生继续写习作。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环节
三、作后展评---星级评价,评改提高
二、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
三、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52125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板书设计:
14.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按照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先总述后分述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的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意思,用上最近学过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能说出为什么喜欢?)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1.(课件出示)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四、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15.三年级下习作教案 篇十五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习作分成三个学段,分别对习作教学的目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第二学段即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有: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1]。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习作表达欲不够、语言积累匮乏、缺乏个性和真情。为了让学生在作文起步时便对作文感兴趣,个性写作得以发挥,笔者结合学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生课堂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所搭建的一对一数字化平台,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二、现状分析
习作本是个性化的表达,习作教学也理当是迎合个性化的需求,但传统的习作指导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笔者结合实验班之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习作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首先,习作指导课堂趋于统一,难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其次,学生习作水平参差,统一的指导难以各取所需;最后,传统的习作交流平台单一,难以增添学生习作的自豪感。
三、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与实现习作个性化学习的关联点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字化设备达到生机比1:1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与学模式[2]。与传统的由一个教师以同样方式向所有学生传播相同信息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该模式让学生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能通过几个方面提供的灵活性来控制自己的学习[3]。以下从两个方面阐述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与实现习作个性化学习的关联点:
(一)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等,这些为实现习作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硬件保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个性化学习资源
“互联网+”时代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足够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多媒体软件、网络以及数据库等。个性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既是个性的展现和养成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的过程[4]。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参差不齐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课前资料搜集、学情调查统计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促成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一对一数字化对习作教学辅助在很多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来促进习作的个性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笔者以人教版三四年级单元习作为例进行探究分析,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一)课前微课翻转,增强主体参与
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移动性,可以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教师可以制作或者在网上搜集优质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前学习,为习作课堂做好准备,课堂上就可以更好地表现和展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5]。课前的微课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主动构建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体。数字化的环境让学生轻松自如,也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一张照片》为例,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本次习作照片(如下图)记录的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南站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教师课前搜集了相关资料,并且制作了微课,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这张照片的历史资料,为习作做好准备,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引发学生对照片中历史的探索欲。在课前任务单(如下表)的驱使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依据习作要求,笔者将习作指导的环节和一对一数字化环境进行整合,实现习作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中笔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作业100分”网站具备的作业数据统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用词表达的水平,可以有侧重地进行课堂的指导。课前微课自主学习,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二)课中巧设情境,点燃表达热情
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提出写作教学的第一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是凌驾于一切作文教学策略之上的策略[6]。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把所有学习语文的人变成作家,而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7]。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他们习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从激发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一对一数字化环境就可以巧妙地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激活内心的体验,产生写作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写作状态。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一张黑白照》看图作文为例,笔者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镜头式推进,以情贯穿,用《战争,请离孩子远点》黑白照片集音乐视频激情导入,震撼的画面和音乐,迅速将学生引进战火中,感受到受苦受难的孩子悲惨的命运。接着将视频画面定格到本次习作的照片,启发学生观察照片中可怜的孩子,学生的表达欲呼之即出。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记叙与父母之间的一件事,笔者也通过录制微课音乐视频,搜集班级学生与家长的一些日常照片,配上一些激情的文字,学生触景生情,表达之情即刻被点燃。
(三)提供资料辅助,满足差异需求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8]。一对一数字化环境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差异化学生的需求,习作前,笔者会根据习作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1. 提供关键性习作资源。
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重难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播放的快慢和频率可以自主控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进行自学。使平时反应慢、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例如,在设计四年级上册习作五《学写导游词》一课时,重点是掌握导游词的格式,在微课的选择方面,就以此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观看,突破重难点。
2. 提供选择性习作资源。
根据中年级习作特点和本班学生的习作学情,教师以习作中学生潜在的重难点为微课制作点,进行各个击破。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是结合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突出人物的品质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不同描写来突出,教师就可以制作不同的描写技巧微课,读写结合,抽出例文中的具体描写,制作相关的课件,放在学生的个人资料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者写作需要的内容观看学习,掌握人物描写的技法,攻破习作的重难点。
3. 辅以在线E-learning资源。
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五《学写导游词》要求写中国的文化遗产风景区导游词,但未必所有的学生都亲身去过,在选材方面也难以取舍,一对一的课堂在线E-learning就可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满足不同学生资源搜索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互联网搜索相关景区的资料,从而突破习作的难点,而在选材取舍方面又可以有师生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写出具有吸引力的导游词。
4. 提供再现性习作资源。
学生智慧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生成,这在口语交际或者综合性学习活动性习作中最适用。三年级下册习作四《我学会了……》,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本领,以照片的形式发给老师,教师根据真实素材录制微课,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编制的微课视频时,学生的生活体验瞬间被激化,在微课中,一边出示照片,一边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要学这个本领?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精心准备的取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材料,再现的内容直接生成了本次的习作。
5. 提供参考性习作资源。
在学生的习作个人资料袋中,笔者会给学生整理一些适合该作文的好词好句,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可用的语言,让学生对写作表达更有自信,也会提供一些范文参考,这对于表达存在困难的学生具有参考价值,教师也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四)借助平台分享,增强习作自信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富有个性情感的劳动,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积极的情感、和谐的氛围,可以刺激学生神经中枢,促进大脑细胞的活动,形成学生个体对知识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状态[9]。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为习作的交流与展评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让师生更好地分享习作的成果与欢乐。
1. 实现良好师生互动。
传统的习作展评和交流大部分都是老师点评,推荐读优秀的习作,而一对一数字化环境就为习作的展评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对一数字化的网络交互功能,可以实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点评。
2. 方便同学点评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7]。当学生可以实现电脑打字写作时,还可以通过在班级群里发表,通过浏览,师生共同点赞评价学生的作品,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在互评互赏的集体活动中,学会作文评析的方法,促进写作能力。
3. 数字平台,增强自豪。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曾经说过:很多学生功课不好,其原因在于他们开始没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孩子们写的东西被大家阅读并肯定,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那么学生的自信也会增强。例如,三年级下册习作三《介绍自己》习作展评环节,就可以利用一对一数字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浏览班级作文集并且点赞选出各种奖项,如:最像本人奖、最佳形象奖、最佳才艺奖……诸多的“头衔”也是一种肯定。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可以丰富习作展示形式,实现个性化交流。
五、结束语
笔者在借助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推进小学中年级习作的个性化学习尝试中,意在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课堂、满足分层差异化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之语言表达也更趋于彰显个性。然而由于笔者的理论实践能力尚浅,学生的电脑使用不够娴熟,学校的硬件设备和技术也不够完善,值得探究的地方还有更多,以期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实用的个性化作文实施策略。
摘要:鉴于学生在习作中常见的问题,本文通过课堂实践、文献搜索、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以人教版三四年级单元习作为例,探究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提出了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通过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与习作教学的整合,使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课堂教学初具雏形。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习作教学,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文7.2版
[3]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23
[4]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152-156.
[5]陈琦,刘儒徳.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7]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马金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大众科技.2010,(3)153-154.
【三年级下习作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册《习作4》的教案设计07-17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教案06-15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案11-16
三年级习作计划10-29
三年级上册园地一习作06-09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07-04
部篇版三年级日记习作07-16
部编部三年级习作六07-30
三年级学生习作:小榄菊花会09-04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习作》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