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语下教学计划(精选9篇)
1.小一语下教学计划 篇一
编号01-----
26、《小石潭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
课核-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入微观察景物,提高对美的品赏能力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曾经跟着父母游览了一些名山大川,面对那些好山好水总是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处美景,这里有明朗的日光,青翠的竹林,透明的潭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彩屏显示课题。)
二、引入课题: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柳宗元,字子厚。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著有《柳河东文集》。唐代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顺,声音平缓。2正音:有没有不会读的字词?如果没有,我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语来检查一下,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
3、听读:课件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4分组齐读:我们来齐读一下文章,注意体会作者感情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课文。2小组展示,全文分为五段,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解,并点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句。3.梳理文中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4快问快答,把握文章内容。5思考: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五、拓展延伸,推荐小石潭。拟写景点名称、广告语、导游词。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2.介绍家乡的某一景物。200-300字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
课核--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山水来表达自己被贬的心情的。
二、问题质疑,合作探究
A、(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B、(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亻台然不动 亻叔尔远逝(动静结合)C、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D、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
四、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永州八记》中的某几篇,提高对作者认识。
编号03-----
27、《岳阳楼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课核--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虚词;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一、解题并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合作探究,研习精读新课。
(一)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越明年、谪、属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可以先提问题,全文读完了再明确其缘由)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夫、然则、骚人、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l)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四、作业-背诵课文
《岳阳楼记》 第 二 课 时
课核--疏通后三段文意,进而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一、复习导入
1、重点词句翻译
2、背诵
二、继续研讨第3、4段。
1.指明同学读第3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解释。2.学生齐读第3段。
3.指名同学读第4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的解释。4.学生齐读第4段。5.讲析第3、4段。讨论: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加以发挥,分段来写: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三、教读第5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搂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四、探究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五、归结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六、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极:
南极潇湘(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⑹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4)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5)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
⑵心旷神怡
⑶政通人和
七、作业--
1、了解岳阳楼。
2、阅读作家作品
编号05-----
28、《醉翁亭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醉翁亭记》第一课时
课核--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虚词;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作品介绍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读(屏幕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2.正音(屏幕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滁()壑()琊()潺()酿()辄()霏()暝()蔌()翳()觥()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1)陈述(2)肯定(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4.学生互读课文。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合作学习,疏通全文大意
1、分组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难。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四、研究,探讨课文 A研读课文一段。
1.找出描写醉翁亭环境的句子2.找出醉翁亭得名的原因
3.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4.屏幕展示:醉翁亭及其周围环境的图片 5.再读课文,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 B/研读课文二段。
1.找出描写朝暮之美的句子2.屏幕展示:朝暮之景的图片
3.找出描写四季变化之美的句子4.屏幕展示:四季变化之美的图片
五、小结及作业布置
1、翻译背诵课文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
课核--.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重点词句翻译
2、背诵
二、继续研究,探讨课文 A、研读课文三段。
1.读课文理解感受内容2.从文中划分层次用几个字概括层意
3.屏幕展示:太守与滁人共乐的图片4.再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B/研读课文四段。
1.感受文中的几种乐趣2.从文中找出与乐相关的内容 探究: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明确:乐。3.文中写出了哪些“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5.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6.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三、讨论交流
1、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四、归纳小结: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
五、作业----片段训练
家乡是美的,你一定热爱自己的家乡,写一写家乡的美景,借景抒发一种情怀。
编号07-----
29、《满井游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一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满井游记》第一课时
课核--朗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描写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小石潭、岳阳楼、醉翁亭这些地方都处在我国的南方,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随着袁宏道的足迹去看一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简介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2、写作背景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进京,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自主学习,通读文章,把握文意
1、听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气势、韵味、节奏及停顿,以此正音正字。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去感悟文章。
3、朗读结束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并解决,并出示需学生着重掌握的字词,以求把文言文学习中字词掌握这一基础环节落实到位。
四、合作探究,品读文章,体味情境 A/品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未出游的心情。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出行游玩的?这时燕地的气候特征如何?作者的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2、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B、品读第二段,赏析满井美景,学习写景方法。
1、这篇游记写满井的初春景象,描写了哪些景物?
2、根据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写景的句子,直观感受景物之美。
3、结合阅读体验,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4、在赏景的基础上,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 写景指导一:抓住景物特征写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写景指导二: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
写景指导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写景指导四: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情融于景。
5、结合以往所学课文,学生补充写景方法。
(1)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2)虚实结合,动静结合;(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6、读第二段最后一句,体会作者感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一句既高度概括了一二段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
7、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C、品读第三段,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的内涵。
作者重在抒写“性灵”,此句表明自己和庸人的区别。“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鸟鱼都成了他的知已。这是一种物人交融,人和物相映成趣的美好境界。
五、归纳小结
作者以清新流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图画,阅读本文,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就自己在生活中的游览,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在行文中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编号08-----30、《 诗五首 》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 诗五首 》第一课时
课核--学习前两首诗,体悟诗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一、导入新课学习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饮酒》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三、研习《饮酒》,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 ②君:③心远地自偏: ④辨: ⑤忘言:。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指导背诵。
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5、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6、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结构精妙,意境高远
7、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9.课堂训练。10.课堂小结。
四、研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 诗五首 》第二课时
课核--学习后三首诗,体悟诗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
2、考查名句积累
二、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质疑字词。
(1)虚词。俄顷:向:安:呜呼:
(2)实词(活用)。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冷(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6.赏析。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第二节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7.艺术特色。全篇揭露现实,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三、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四、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后三首诗。
2、积累名句、阅读作家作品。
2.天使小一岁 篇二
有很多地方的风俗把孩子叫作“讨债鬼”,说孩子是前世欠的债,今生来讨要的。因为,一旦有了他们,爹妈的心思就得围绕着他们,日常生活也被他们打乱,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如何改变,都无法否认一个身份:一个母亲或一个父亲。
他们小,他们柔弱,但不代表他们就会乖、会安静。相反,他们小小的身躯总能爆发巨大的超能量,而且是绵延无尽,无休无止,可以不分强弱、永不衰竭似的大吼大叫、大哭大闹、满地打滚;他们还经常无缘无故,没来由地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摔盘子打碗,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任凭如何哄劝也不奏效……问题是爹妈们根本没意识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错,又是哪里不合他们的小心意,碰触到他们细小但电量巨大的心灵高压线,使得他们一点提示也不给地无端地耍起无赖来。那一刻,耳根被歇斯底里的哭号扯得直竖起来,耳膜都要刺破一样,让人心肝发颤,不得安宁。
他们的眼底像装着一个闸门,可以毫无征兆地汪洋恣肆、泪雨滂沱,也可以突然间泪收声停、雨过天晴——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收——小戏骨一般,演得比真的还真。泪腺开闸时,他们轻而易举地悲痛万分,泪珠圆滚滚地大颗大颗地滴落,仿佛世界的末日来临,爹妈们不免回忆起自己放出这样的声响、泪水无尽流出的畅快感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爹妈先是不由自主地佩服得五体投地,继而求爷爷告奶奶,甚至小祖宗都喊出来,只为换他们一个破涕为笑,耳根清净。打开泪腺的目的只有一个,使爹妈臣服。他们不但能使爹妈臣服,也能使所有爱他、关心他的人臣服。
当然,他们的强权霸道仅限于对着爱他的人。他们虽然小,但也知道如果离开疼爱人的怀抱,他们就是最软弱可欺的人了。他们的内心始终是焦虑、恐惧和没有安全感的。当爹妈怀抱着假意倾斜他们,叫他们以为要抛下他时,那两只肉嘟嘟的小手定是紧紧地抓着大人的肩膀,不至于使自己掉下去。无论给他们什么东西,只要两手能握住,都敢送到嘴里尝尝。他们对眼前的世界从不设防,不只是拿眼睛看,更重要的是拿嘴品尝万物。对他们来说吃到嘴里就是好东西,这可是项重要的头等大事。这习惯让做爹妈的天天提心吊胆,眼睛无时无刻不关注、追随他们,生怕他们喝水呛着、吃饭噎着、走路磕着……直到他们安然睡去,才能稍许放下心。夜里仍不安稳地起来查看数次,怕他们焐着、冻着、尿憋着……总之,自背负起母亲、父亲头衔的那一天起,爹妈们就成了小魔头的奶娘、保姆、玩伴、出气筒……孩子们是身体成长,爹妈们是心在成长,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以前,“伟大”这一词爹妈们连想都不敢想,可如今,谁想否认她或他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伟大的父亲,那准得跟人急!
及至上托儿所,那个陌生而又热闹的场所。独一无二的宠儿终于发现这是个小魔头聚集的地方,谁也别想称王称霸,约束很是让他们浑身不舒服,每天在上与不上托儿所的抉择中纠结、抗争,并在到达托儿所门前时升至高潮……当各种哭天喊地,各种癫狂撒泼无济于事时,他们只得收着性子,走进那个孩子们的世界里。在那里,他们渐渐懂得了规矩,学会了分享、忍让,发现了世上有一群比爹妈办法多得多的那些个叫“老师”的人,还有跟自己很像很像,甚至比自己还能疯还厉害的那些个叫“同学”的人。很快地,他或她就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时不时冒出两句老师说的话来反驳,俨然一个小大人模样。这时,父母总算有了那么一点点自由的空闲,可以抽空忙忙自己的事了。
不过,爹妈们如果以为就此解放,那可大错特错。有句老话这样讲:三岁四岁猫狗嫌,七岁八岁讨人嫌。陪伴这些个比天使小一岁的小魔头们健康成长,爹妈们的另一种劳心劳力才刚刚启程……
责任编辑:黄艳秋
3.小一语下教学计划 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路上所见,描绘了这一段优美奇异的山水风光,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心驰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寄情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根据上面所述,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写景的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志趣美。本文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自有它的魅力之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在意。
学情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因此对于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把美的地方找出来,发现它、分析它的写法特点和语言特点。分析课文的同时也可找出背诵的思路。根据文章所绘富春江美景,找出富春江的山水有何“奇”“异”之处,探讨作者热爱大自然并生发出来的内心感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认识新字词、积累文言知识和把握文意。
2、过程与方法:采用不同读法,感受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并理解本文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由欣赏自然美景而引发的内心感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评法
3、对话法
学习方法:
1、预习法
2、评点阅读法
3、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领悟本文大意。(重点)
2、学习本文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描写美景的方法及作者由此生发出来的内心感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PPT课件(包含配乐朗诵、图片等素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引入:
教师可以采用富有情境的方式渲染激趣。(多媒体展示)
2、作家作品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多媒体展示)
二、“一品”(走进文本,初步感知):
1、先听范读课文,再齐读课文,然后自由读(注意语调、语速和停顿等)。
2、疏通字词,积累词语: 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缥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纶:筹划、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
3、让学生尝试着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疏通文章大意并给予指导。
三、“二品”(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明确: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个字。
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 “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明确: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3.本文写景很有条理,你觉得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明确:全文共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先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段再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典型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说?
明确: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秀丽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的清澈透明和两岸高山之连绵险峻;这是一篇骈体文,采用以骈为主、骈散结合的写法,讲究对偶和声律;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将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并与水流声、猿鸟鸣融为一体 ;④将大自然的幽静高雅和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的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5、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内心感触,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作者在文中描绘如此奇景,不仅表现其对山水之美的陶醉,更在于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鄙视和热爱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出来(立足实际,结合写作背景,教师适度引导)。
6、尝试背诵课文,比一比、评一评。
四、“三品”(课堂小结,主题升华):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书卷,欣赏这篇山水美文的时候,你说否感受到自己与文中作者融为一体,置身于山水之间,睹自然之景,听自然之音,感物外之趣,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了呢?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调动自己的积累,写一篇有关山水景物类的游记。
六、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
奇山:山之形、山之色、山之声
七、教学反思:略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灿若星斗,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三峡》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看看作者笔下的美丽景色是否能够浸入你的心脾,好吗? 生:好的!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并板书课题。
生:好美啊!(鼓掌)师:是不是老师的板书很美呀? 生:笑,是图片美!师:都很美!
师:谁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
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与”有“和”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给”;“书”解释得很好,在这时是名词,“信”的意思。
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非常棒!
师:这是一篇骈体文。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和积累,介绍一下作家作品?
生: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多媒体展示)
师:很棒,给点掌声!下面就让我们品一品这篇美文,一共“三品”,我们开始“第一品”: 走进文本,初步感知:先听读课文,再齐读课文,然后自由读,注意语调、语速和停顿等。生:我们与老师一块品,看谁没有品!(师生大笑)师:给大家播放录音,范读课文。
师:这封信美不美!下面我们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通过大家的读,我也似乎看到了文中描绘的那既秀丽又奇美的景色。
师:听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风烟俱净......天下独绝。”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来跟老师一齐读。
师:全体齐读。
师:我们再来自由读一下。生:开始自由读。
师:好,停!请看大屏幕展示的疏通字词,积累词语,谁能根据课下注释和手中工具书解释一下?
生1: 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缥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的意思。
生2: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纶:筹划、治理。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的意思。
师:你们两个都很棒!其他同学要跟上哦!
生:是的,老师!
师:谁能尝试着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疏通文章大意?
生:我可以试试吗?
师:非常欢迎!
生:翻译疏通课文。(重点,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老师给予指导订正)
师:下面进入“二品”环节,拓展延伸,深化认知:第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生: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个字。
师:很对!总写富春江的什么特色?课文中有四个字可以具体概括。注意具体概括。
生:是“奇山异水”。
师: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 “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生: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生: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师:本文写景很有条理,你觉得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是什么?这需要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生:全文共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的;第二自然段先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段再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师:写了哪几方面?
生:先写水色和水深,然后写水清,再写水急。
师:很好,总结还非常简练,都是用”水怎么样“来概括,很精彩!只是有个问题,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生3:是!
生4:不是!是写水清!“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师: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够见到底。对吗?总起来,是写四方面:水色、水深、水清、水急。
师:再读读,读出情感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带着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赏的态度,来诵读,要有点悠然,读得稍细。“争湍甚箭,猛浪若奔”,要有声有色,读得浑厚有力。
师: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典型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说?
生: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秀丽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的清澈透明和两岸高山之连绵险峻;这是一篇骈体文,采用以骈为主、骈散结合的写法,讲究对偶和声律;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将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并与水流声、猿鸟鸣融为一体 ;④将大自然的幽静高雅和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的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有难度,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师: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内心感触,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作者在文中描绘如此奇景,不仅表现其对山水之美的陶醉,更在于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鄙视和热爱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出来(难点,立足实际,结合写作背景,教师适度引导)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背诵课文呢,咱们来比一比、评一评好吗? 生:好的,来比一比!
师:还是先把它背诵下来。这是写山的,要背诵出气势来。
师: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两岸高山向上的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
生5:以动写静。
生6:化静为动。
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
生:是从视觉上写的。
师 :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
生:是通过泉水来写山的。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
(师生共同背诵)
师:好,停!很棒,背诵的很好,下面我们就进入“三品”环节,课堂小结,主题升华: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书卷,欣赏这篇山水美文的时候,你说否感受到自己与文中作者融为一体,置身于山水之间,睹自然之景,听自然之音,感物外之趣,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了呢?
生:……,各抒己见。(师:完善板书设计)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美好的心灵之旅,收获颇丰,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笔记录下此刻的心情,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调动自己的积累,写一篇有关山水景物类的游记。生:啊?好!
师:明天同一时间,再会,下课!生:再会,不见不散!
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教学评价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倡导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个体的主观体验。对于语文学科文言文教学,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界定。初中文言文教学一般都是所选的浅易文言文,也都是经历了历史积淀的经典篇目。就本篇课文来说,它的教学情景过程的完整性把握比较合理,即通过反复朗读训练,疏通文中生字词和文章大意,感悟山水美景,提高审美情趣。从教学实录中审视,教师基本上是实现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完成了制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对文章内容的品读,可以看出教师对文章的研究和教师的基本功素质,也可以看出学生活跃的思维,课堂教学气氛轻松,不时还有幽默感。但从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的几点上看,似乎教师想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上这样的一节文言文课,把“合作探究”和问题设置都集聚到一起,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否够用?希望以后再教授像这篇课文类似的文章时建议“课时安排”这一环节要把握适度有效。
教学反思
4.小一班常规计划 篇四
(2013.9—2014.1)
小班上学期进餐的培养目标制定为:
1、在老师帮助下,能安静地进餐。
2、在老师指导下,会使用餐具。(左手碗,右手拿小勺。)
3、在老师帮助下,坐姿自然。
4、在老师帮助下,能基本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用手抓菜、不用汤泡饭、必须用手抓菜时,事后能用餐巾擦干净。)
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收拾餐具。
6、在老师帮助下,能基本不挑食。
7、在老师提醒下,能初步做到桌面干净、地面干净。
8、在老师帮助下,学习吃各种饭菜。
9、在老师帮助下,知道“四净”。(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身上干净、碗内干净。)并能初步做到“四净”。
10、在老师帮助下,基本学会咽完最后一口离开座位,并收拾好自己的餐具
小班上学期穿脱能力的培养目标制定为:
1、学会脱鞋袜。
2、在老师帮助下鞋袜放在固定地方。
3、在老师提醒下,学会解扣子。
4、在老师帮助下,学会脱衣服。
5、在老师帮助下,学会穿鞋子。
6、在老师提醒下,能分清裤子的前后。
7、在老师帮助下,学会按顺序穿衣裤。
8、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叠小被子。
9、学会把枕头放在叠好的被子上面。
小班幼儿上学期睡眠习惯的培养目标制定为:
1、按老师要求,轻声走进卧室。
2、按老师要求,临睡及起床时保持安静。
3、在固定的地方穿脱衣服。
4、能在30分钟内按时入睡。
5、午睡时能自己表示大小便。
6、在老师帮助下,睡眠时,不玩其它物品。
7、午睡时能主动表示大小便。
8、睡醒后,不与同伴讲话。
5.小一班下班务计划 篇五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孩子已初步树立自我动手的意识,同时社会交往能力、学习生活常规已初步建立。但孩子还存在动手意识弱、动手能力差和依赖性强以及缺乏交往技巧、语言表达弱等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总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新纲要”的精神,坚持以幼儿园的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积极开展奥尔夫音乐、的特色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将从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入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动的活动环境,促进其健康、自由、快乐地发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从过去权威式的组织者,讲授者,转变为幼儿活动的伙伴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时时加以对照,了解并把握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积极引导,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并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计划,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一)教育教学工作:
1、合理安排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具体措施。
制定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教学计划和班务计划。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环境创设这一资源,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根据幼儿对游戏的爱好,充分运用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对幼儿感兴趣的动手活动中训练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基本图形,并会尝试图形的匹配。教师在活动实施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经验、知识的准备)。幼儿的操作材料根据能力强弱安排准备。
2、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的时间。每个幼儿能随着音乐愉快地、精神饱满地做早操。注重平时的观察,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
3、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常规;具体措施如下:
根据本班的情况,以《幼儿园班级管理》为指导,制订合理、科学的班务工作计划,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落实,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标记,故事等形式让幼儿
明确一日要求,继续养成良好的常规。积极配合幼儿园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二)保育工作:
全面细致的照顾好幼儿,注意幼儿情绪、饮食等情况,来赢得家长的信任。认真贯彻卫生保健制度,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做好流行病、传染病季节的防治消毒工作。把好晨、午、晚检关,特别建立为生病儿童提供母亲般的服务制度,让父母放心和安心。严格检查食品安全和卫生,确保万无一失。重视环境中的安全工作。卫生检查中坚持安全同时检查的作风,发现情况及时解决,消除隐患。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1、学会自己喝水,独立进餐,进餐时有良好的进餐习惯。
2、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
3、学习自己入厕,养成每天大便的习惯。
4、按次序地穿脱衣服、鞋袜;逐步养成按时入睡、独立睡眠的习惯。
5、在老师提醒下不吃手指,不咬手指甲。
6、注意个体差异,鼓励个别胆小、缺乏主动性的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7、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些体育活动器械,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
8、会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增添衣物,不在尖锐物边追逐,注意安全。
(三)游戏活动:
1、安排自由分散的户外游戏。
3岁左右的幼儿动作已经稳健,他们需要尝试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视野,加强与同伴的交往。安排自由分散的户外游戏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如:让幼儿一人一个花皮球在户外自由的拍打、玩耍。给幼儿每人一个沙包,让他们自由的嬉戏;在这里幼儿的童心得到了充分的显露,他们毫无拘束,毫无顾忌,自由自在。充分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使体力小、体质弱的幼儿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2、组织好集体参加的教学游戏。
集体参加的教学游戏是根据教养大纲,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教学游戏是和发展幼儿语言、认识、动作等紧密相连的,它的内容非常广泛。通过集体参加教学游戏的组织,使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对集体活动与学习的兴趣。
3、创设宽松的区域游戏环境。
本学期将在上学期原有的基础上开设淘淘乐、巧手园地、娃娃家、妞妞小吃店、图书角等多个活动区域,所有的区域人数控制在4-5人,让孩子能在宽松的环境里快乐的游戏并学
会遵守游戏规则。
(四)环境
1、本学期我们将以主题形式来布置环境,一学期设置一个大主题,根据大主题设置多个小的子主题,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的经验。本学期初步设想的大主题为《有用的水》,根据此大主题往下发散。同时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以提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为主,鼓励幼儿动手参与,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2、活动区的设置涵盖着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需要,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依据本班实际,建立合理的活动区规则,密切配合教学需要,定期添置、更换活动区材料、多提供半成品和非成品材料。
(五)家长工作: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小班来说,家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努力达到教育思想上的一致,让家长尽快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来,正确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改变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具体形式是:
1、通过各种方法(例如:家长会、家访、书信、电话、面谈、留言信箱等)与家长沟通,用实际的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
2、采用家园联系册的形式及时将幼儿在班上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同时也方便家长与老师交流孩子进期在家情况。
3、在上学及放学时利用家长接送小孩的机会与部分家长沟通,听取家长的有关意见。
4、设置家园联系栏,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的活动情况,进行配合。
5、尽量利用早送晚接的时间就有关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思想和经验。帮助观念陈旧的家长改变思想,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达成共识。
四、逐月安排
二月份:
1、完善环境布置。
2、选择主题教学内容。
3、做好幼儿接待工作,稳定入园幼儿的情绪。
4、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展早操活动。
三月份:
1、开展主题“香香甜甜”和“我爱我家”活动。
2、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让幼儿知道应尊敬妈妈、奶奶等妇女,知道她们很辛苦,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制定详细的班级月工作计划、周计划。
4、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培养和各方面好习惯的培养。四月份:
1、开展主题“春来了”“可爱的小动物”。
2、开展春游活动。
3、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排练迎“六一”节目
五月份:
1、开展主题“走走看看”“过六一”。
2、五一放假安全教育。
3、继续排练六一节目六、六月份:
1、开展主题“大大小小”。
2、开展主题“夏天真热”:
(1)夏天真热;
(2)消暑办法多;
(3)夏日好时光;
3、庆“六一”活动。
4、幼儿期末成果展示。
5、期末安全教育工作。
6.“大相扑”与“小一休” 篇六
扩大性格
自古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特别是面对比自己发达的古代中国、近代欧美以及现代的美国,日本民族始终具有一种危机感,同时更具有一种虽小不弱,急于求变,急于扩大,迅速赶超的“扩大”性格。这一点无论是民间神话故事中由小变大,以弱胜强的一寸法师、桃太郎、辉夜姬;还是靠火锅“壮大”起来的大相扑,靠军事扩张企图实现的“大东亚共荣”;还是靠现代科技和管理变成的经济大国等均是日本民族扩大性格的具体体现。
民间神话故事是民众生活和理想的缩影,是民间智慧、艺术和知识的综合体,是一个集体的现实与梦想相结合的产物。日本的民间神话故事不仅体现出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文化心理等,而且也反映出了该民族追求扩大的传统性格。“一寸法师”是日本流传甚广的古代民间故事,主人公虽然只有成人小手指大小,但他人小志大,聪明孝顺,而且胸怀宽广。他用智慧战胜了高大凶狠的魔鬼,同时,缴获了一个万能宝槌,使自己迅速变大,成为朝廷重臣。
桃太郎的故事更是无人不晓,一位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时,在河里拾到一个桃子带回家。正要剖开时,里面出现了一个微小男婴——桃太郎。虽然他生来很小,但是见风就“长大”,很快就成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并率领着狗、猴、雉等动物,用智慧击退鬼怪,夺回宝藏,为民造福。
辉夜姬的故事也同上如出一辙。一位老翁到山里砍柴,发现一株发光的竹子,剖开一看,里面出现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女婴——辉夜姬(月亮公主)。在短短的三个月里,辉夜姬便成“速成美女”,她美貌非凡、聪明智慧,很快全国闻名。她用智慧拒绝了五位贵公子的求婚。上述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故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古代的日本民族面对强者,不甘示弱,凭借超强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力,利用魔力、风力和自然力迅速长大,利用智慧和微小独特的力量战胜强大、狡诈的魔鬼或敌人。
相扑运动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国技,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相扑具有神圣崇高的地位。每月的定期大赛不仅吸引了无数男女“粉丝”们的蜂拥而至,通过电视则使众多的相扑迷废寝忘食。在日本,人们将最高级别的相扑比赛亲切地称为“大相扑”。之所以称其为
“大”,是因为这些相扑运动员的身材、体重和力气远远大于正常人。那么,运动员的硕大身躯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我们不了解这一方法之前,是很难想象的。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强制扩大”的方式。即依靠填鸭式地进餐和饱吃闷睡式的养膘来实现。据说,每位相扑运动员每日两餐,每餐食量不限,食物主要是为他们专门配制的营养火锅,要求吃得越多越好,据说食量大约是正常人的10倍。饭后马上睡觉,保证睡眠,以迅速提高其身体的重量和规模。
为什么不采取正常人的体重,而一定要采取强制手段来提高他们的重量呢?这一点与古代民间故事中一寸法师、桃太郎、辉夜姬中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在自然资源、国土面积、国民身高等自然条件等方面算不上大国的日本,不仅在心理和观念上努力回避这些不利的因素,而且在行为方式上,反而刻意地去树立和强调“扩大”“强大”的形象,同时,表现出全体国民对“扩大”“强大”的特殊青睐。应该说大相扑不仅是日本民族长期喜爱的具有浓缩日本精神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追求“放大”“高大”梦想的体育运动。
从历史上看,日本是一个富有向外扩张,并具有攻击性的国家。16世纪末,随着日本与国外贸易的增加,他们学到了火枪、步枪等制作技术,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军事实力的不断强化。丰臣秀吉不甘心于国内发展,企图征服中国明朝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他狂妄地宣称:“必图朝鲜”、“征讨中华”“直捣大明国”,甚至要迁都北京, “占领天竺”,扩张气焰十分嚣张。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兵朝鲜,在朝鲜民众的强烈抵抗和明朝军队的大力支援下,日军大败。丰臣秀吉的称霸野心也随着他1598年的死去而魂消云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再次将侵略野心扩张到朝鲜和我国东北,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幸运获胜,使其传统的扩大性格和向外扩张的称霸野心迅速膨胀,于是一种凭借武力侵略,推广到世界的“王道乐土的建设”、“大东亚共荣秩序”的阴谋显露出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妄想实现占领中国,称霸亚洲的美梦。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1945年随着中、美、苏等盟国军队在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企图称霸世界的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彻底瓦解,日本人称霸亚洲的美梦也宣告终结。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经过战后40年的不断努力,依靠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令人惊异地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国民总产值相继赶过了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上的成功,日本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亚洲新巨人”、“日本奇迹”、“日本神话”等光环纷纷落到日本人头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最安全的国家”、“最长寿的大国”、“距离天堂最近的国家”等描述让日本人沾沾自喜。《日本所向披靡》、《日本名列第一》、《超大国日本》、《日本的时代到来了——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之路》等吹捧日本的图书相继风靡。一时间“大”字与“日本”、“大国”与“日本”等字眼经常同时出现,并十分耀眼。1958年建成的,世界上最高的独立电视铁塔一东京铁塔(333米)
(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高出10米);1964年建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列车——新干线(东京至大阪)
(当时最高时速为210公里/小时,现发展到450公里/小时);1987年建成连接日本列岛诸多岛屿的,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公路并用桥——濑户大桥(13.1公里)。以上这些成就成为日本民族创造最高、最快、最长世界纪录的具体写照。
缩小性格
如果说日本民族的“扩大”性格是面对自己民族的弱小而发出的抗争并起到夸大激励作用和满足称霸野心而得到偏爱的话,那么,日本民族的“微缩”、“缩小”性格更是该民族追求卓越、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另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应该说,长期以来在日本民族的性格里,似乎总有一种“小则优”“小而可爱”
“小可变大”“小能胜大”等先天的成分。无论是古代{教小英雄形象的确立,近代微缩能力的进步,还是现代高科技精微创新能力的成功等等,都体现出了青睐微小,崇尚精细,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先天缩小性格。
日本历史上诞生了许多受到人们喜爱的历史人物和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们的集中特点大都是小巧、机灵、勇敢、正义、可爱可敬的袖珍型。其代表性人物包括,聪明的小和尚一休、名侦探柯南、顽皮可爱的樱桃小丸子等。
《聪明的一休》是一部享誉日本,风靡亚洲的动画片。一休虽然身材矮小,但是他勤奋好学,热心助人,通晓天文地理、喜爱动脑筋,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周围贫困的人们,无论是将军,桔梗店老板还是新右卫门都难不倒他。他不仅聪明,还富有正义感,实现了“小人物”的大作为,创造了可亲可爱微小英雄的高大形象。同时,一曲《聪明的一休》主题歌“小机灵之歌”,红遍亚洲各国。
《名侦探柯南》也是一部超人气推理卡通电视系列巨片。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被黑衣人喂下毒药,变成了小孩模样。为了得到黑社会组织的情报,新一寄宿到毛利侦探事务所帮助毛利小五郎做侦探。新一一个正常身材的普通高中生,谈不上什么作为,但是,自从吃了毒药变成小孩的时候起,似乎聪明起来,本事越来越大,把“糊涂侦探小五郎”变成了“名侦探小五郎”,最后使自己成为“名侦探柯南”。
《樱桃小丸子》同样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小而可爱”“小人物大智慧”的著名动画片。故事描写了一个叫“小丸子”的微小、俏皮、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在上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期间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之间所发生的一桩桩趣事。小丸子优点一大把,缺点一大把,是一个令人捧腹的可爱女孩。应该说,作为轰动日本,风靡亚洲的动漫佳作《聪明的一休》、《名侦探柯南》和《樱桃小丸子》等一大批爱动脑筋、“小人物”,大作为的可爱形象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是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同时,日本民族在动画片中体现的缩小性格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民族的缩小性格不仅在民间故事和动画片世界里独放异彩,在文艺作品中也有生动体现。作为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俳句,最独特的枯山水艺术等也较好地体现了该民族的缩小性格。俳句可以说是日本人创造的世界上最短的诗歌。这种诗歌共计17个字母或汉字,即采用5、7、5的形式,来压缩或展示一个完整的意境或者主题。日本古代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的代表作,“古池静水幽,青蛙入水声”就是代表性的著名佳作。作者用短短的17个字把水声用三种视觉的表现“古池”“青蛙”“跳入”概括了起来,在没有拟声词“噗嗵”的同时,巧妙地将群山环抱下的一口古池以及周围恬静的空间,微缩或者交聚到轻轻的一声“噗嗵”之中。
“枯山水”也是日本民族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利用石头、白沙、苔藓作为基本素材,发挥石头的形状、色泽、硬度、纹理以及其他个性,使静止的素材在自然或人工的光照之下,造成动的感觉,幻化出一种抽象的形象。”日本著名的龙安寺方丈南庭的枯山水艺术就为人们展示出了一幅把一望无垠的大海,星星点点散落的小岛,岛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森林等,描绘出一个变幻无穷的象征性的海景,抽象化为一个微缩的奇妙世界。
日本人的缩小性格,在图书方面则表现在图书的袖珍化。到过日本书店的人,都会发现一种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的微型“袖珍图书”,它在日本受到特别青睐,日本人称其为“文库本”。在日本的许多书店专门为这些图书设置专架或划分出专区,其庞大的数量和众多的种类令人吃惊。日本人喜欢读书在世界上非常有名,但是携带方便、便于阅读的“文库本”在日本如此受欢迎,并持续不衰的独特现象,在其他民族却是很少见到。如此巨大的数量和种类得以出版并延续至今,可以折射出日本民族对微小东西的偏爱和微缩能力的擅长。
在当代世界,日本人是世界上压缩能力最强,开发出来微小精巧东西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还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2004年4月,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0.85寸微型硬盘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硬盘被正式记录在《世界吉尼斯记录》中。2005年日本开发出直径只有2厘米的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机。2006年4月,日本人设计的DENSOMI CRO汽车被作为世界上最小的模型车载人《世界吉尼斯记录》。2006年6月日本信州大学教授远藤守信与三家企业合作,研制成功直径仅有0.2毫米、世界上最小尺寸的钟表齿轮,所使用的碳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不仅节省加工时间,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耐磨性提高了10倍。2007年6月日本推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形步行机器人i-SOBOT,并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该机器人身高16.5厘米,可行走,会跳舞,可以接收10种语言的命令,能够做出200多种动作,说出约180个短语。2008年1月日本SONY公司开发出来的只有3张信用卡厚,世界上最薄的电视机被《世界吉尼斯记录》收录。
在日本,精美的微型电视机、微型照相机、微型随身听、微型录音机(笔)等的微小、超薄记录不断被打破。更小、更精、更好的民族性格和追求精微的思维模式不断被强化,并成为日本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成为战胜欧美强劲对手,取得世界市场重要份额的重要武器。
小而不弱
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无论是扩大性格还是缩小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其对自身民族的认识倾向(自卑自弱的劣等意识)和逆反心理。首先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意识,而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意识是建立在对自身微小、弱势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从历史上看,日本民族古代主要向中国学习,近现代主要向西方学习,缺少一个民族独立的主体意识和哲学体系。从世界范围来讲,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诸多大国相邻,西面邻近中国,北面为俄罗斯,东面隔洋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大国,日本孤悬东海,与其他民族交流困难,有天然的孤立感。地理上的隔绝,造成日本民族不善与其他民族沟通。
7.小一班班级工作计划 篇七
(一)班级概况:本班有幼儿25名,其中男孩12名,女孩13名其中17名幼儿为原小小班升上来幼儿,另有8名幼儿为本学期新入园。班级老师:一名老师为原班级老师,另一名老师为原小班老师。
(二)班级特点和主要表现:
——优势表现:
1、通过托班一学年的培养,幼儿基本上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如穿脱简单的衣物、自己进餐、盥洗等。
2、班上的孩子都喜欢上幼儿园。一些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幼儿都觉得现在的幼儿园比原来的好。许多幼儿觉得在幼儿园比在家里开心,这说明他们都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3、孩子的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入园到现在,许多孩子变的开朗了许多。尤其是几个性格教内向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
4、在进餐方面,大部分孩子能做到自己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有的小朋友从刚入园时的挑食到现在能样样菜都爱吃。
——薄弱因素分析:
1、班级中孩子的能力的差距较大。
2、有部分幼儿由于年龄偏小,生活上仍依赖于老师、家长的帮助。
3、班级中体弱儿童比较的多,所以造成经常生病请假。
(三)个别幼儿情况:
1、有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
2、也比较的任性。
3、行为比较自由散漫的孩子。
在班级中有5—6名小年龄的孩子,他们的能力比较的差。
(四)家长情况:
班级中的家长文化层次较高,除一名家长,其他都为大专以上学历,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能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但由于工作较忙,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大多由老人或保姆照顾。所以造成了很多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园一个样。家长在教育时对孩子溺爱的成分比较的多。
学期目标:
(一)共同生活
1、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
2、身体健康,各项指标正常,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发病少。
3、学会穿脱简单、易扣的衣服和不用系鞋带的鞋子。
4、知道自己身体的明显特征和简单用途。
5、知道并遵守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规,如玩具的物归原处等。
6、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愿意亲近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
(二)探索世界
1、学习用各种感官进行简单的操作、制作。
2、对各类运动活动感兴趣,基本动作发展协调。
3、对周围环境中的新奇有趣的物品与现象好奇、好问。
4、借助一些材料或工具进行简单地操作。
5、知道周围环境中常见的人和动物的显著特征。
6、能初步分辨周围环境中各类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
(三)表达表现
1、喜欢听故事儿歌看表演、图书,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
2、愿与老师、同伴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
3、会大胆地涂画、自由地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愿意与同伴一起表演。
4、对玩具、材料、声音产生简单的想象。
5、喜欢音乐活动,发展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环境创设: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热爱关心每一位幼儿,不偏爱,对幼儿一视同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教室环境的布置以体现幼儿年龄特点,以幼儿参与为主。
3、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创设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环境,让环境说话,体现环境的是孩子内心世界。
个别幼儿工作
目标:
1、注重新生工作,稳定幼儿情绪,使其尽快适应班级生活。
2、关心照顾体弱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
3、培养个别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帮助个别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教育幼儿友爱同伴,培养幼儿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
措施:
1、建立个案跟踪记录,了解幼儿活动状态,并针对情况及时教育。
2、多督促,善观察,与孩子交流,谈心,建立感情。
3、长多交流,反馈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家园同步进行教育。
家长工作
目标:
1、加强交流,增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2、家园同步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
3、加强对体弱儿童的家园联系工作,使其健康成长。
措施:
1、情做好来园和离园工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
2、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配合老师更好地开展班级
3、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性,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完善家访制度,对三天不来园的幼儿及时家访了解情况并记录。
8.教学随笔小一班12月 篇八
在“我们的身体真有趣”活动中,教师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孩子绘画的“怎样保护五官”图片,并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耳朵的图片,想想有哪些方法能保护耳朵?”话音刚落,杰杰大声喊:“老师,画画为什么能放大?”孩子们纷纷议论:是呀,这是怎么回事?是放大镜吧?好像是灯光照的……教师因势利导:“这叫实物投影仪。我们来一起找找奥秘,看看这物体是怎么变大的?好不好?”孩子决定到科学发现室里做实验找秘密,有的孩子拿放大镜,看图画、自己的指纹等物体如何变化的,有的拔了一根头发放在显微镜下专注地观察着,有的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手影游戏……
在活动中,杰杰冒出意想不到的奇问,引起了同伴的“共鸣”。教师发现了孩子们新的兴趣点,及时调整活动安排,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孩子们通过猜想、验证的主动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我们的活动就是要保护他们的主动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顺应他们的兴趣和要求,在孩子们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因为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在活动中总会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去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兴趣和探索、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探究、去思维,让孩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9.小一新生如果顺利度过衔接期 篇九
关键词:小一新生;衔接期;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45-01
金秋九月,又一批学龄儿童背上小书包,带着兴奋与憧憬跨进小学的校门,踏入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方式、活动范围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何让孩子们迈好入学第一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一、确保学生睡好觉,吃好饭
孩子上学,首要关注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把饭吃好,把觉睡好国内曾有一项统计,小学生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其成绩可以提高4%到10%;近视眼的概率降低5%左右。现在的孩子,对电视和电脑是很入迷的。学习阶段的青少年,要有节制看电视和玩电脑,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在幼儿园时不限制孩子看电视,进入小学后,习惯一时不好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电视电脑对孩子学习的负面作用。教师可以帮助孩子选一些好的课外书,让孩子从经典书籍中寻找乐趣,让书籍的魅力把他们从电视电脑跟前吸引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在大自然中,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并且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也尽量不开电视不玩电脑,以避免影响和诱惑孩子,让孩子专心完成作业,及时完成作业,早睡早起。
除了睡觉,早餐也很重要。应该建议家长,每天晚上让孩子早点睡觉,早上起床后,安排充足的时间吃早餐,家长尽量做到让孩子在家吃好、吃饱营养早餐。应该避免给孩子钱让他自己买早餐,因为孩子只喜欢买那些没有营养、只顾口味的零食及由色素、糖精、自来水混合成的“饮料”等。时间久了,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这一点小学教师深有感触。
正确的站姿坐姿,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说,特别重要。站如松,坐如钟。写字姿势要注意“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能斜着身子,歪着头写字。练习写字的初期要强调姿势正确,宁可写得慢些,少些。教师这时一定要少布置任务,多检查纠正。在家里时,家长也要做到认真监督,帮助孩子预防近视眼。同时要注意用脑卫生和保持口腔卫生。
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自己收拾书桌,睡前检查书包里的文具课本是否齐备。家长还应教育孩子养成文明的言行。不骂人,不打架,走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见人问好、如厕后冲厕所、这些细节看似不是问题,但都应该在小学阶段充分注意。教师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三、少拿学生做对比,多比较孩子自身的成长。既要“打气”又要“补胎”
家长拿孩子和亲朋好友的孩子比,老师在班级里将优生和劣生对比,比较很常见。但是这种对比通常是弊大于利的。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有自尊心。比较多了,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和自卑心理。应该多拿孩子今天的表现去比较昨天的表现,多看到今年的表现比去年进步了哪些。并且应该多去关注孩子的“闪光点”,积极的一面。不要老把缺点挂在嘴上,这样相当于反复强化了他的缺点,反而不利于缺点的改正了。
孩子首先需要表扬,但过度的表扬,就不好了。一个从来不挨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心理承受能力就差,遇到事情就会形成“蛋壳效应”。 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犯错的权利,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犯错。当孩子做错事时,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什么事,指出造成什么后果,及你对这件事的感受:不高兴,很生气还是气极了,最后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喜欢他爱他的,所以才会指出他的错误,并且你相信他会努力改正的。对于孩子,批评有效果,唠叨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的意见要统一,不一致的意见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
四、避免施压,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
“你们老师是很厉害的,你不听话让她收拾你”“你再不遵守纪律,我看见你妈妈时,一定告诉她”……类似的言语屡见不鲜,虽然说此话的父母和老师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后果却可能是相似的。孩子们会在潜意识里对小学生活产生畏惧心理,并且拉大了孩子和家长老师的心理距离。教师和家长应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畏惧感。让孩子意识到成为一个小学生是他长大的一种表现,有利于孩子适应学校的制度和学习氛围。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交流他的学校生活,交流和老师同学相处的故事。但是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多让孩子谈谈在学校的有趣的事情,多谈谈对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的好感,这样有利于孩子更加喜欢小学生活。同时根据孩子的描述,家长要及时指导孩子如何与同学,与老师相处。
【小一语下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教学进度08-14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07-09
小学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09-13
四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2-08
教学教学论文07-18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09-08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09-07
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计划10-26
顶岗实习教学教学反思06-12
课堂教学情境教学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