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教育的灵魂(精选13篇)
1.师德是教育的灵魂 篇一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教育我们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1
开学初,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人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是啊,教师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汶川地震中为了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社会,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换来了千万家人的幸福,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当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0x年,我从毕业班退到了八年级,任八四班主任。班里有一名女同学,她成绩平平,也很听话,但的缺点就是性格内向、不自信,缺乏生活的勇气在经过我与她的多次谈心后,她改变了许多,她变得大方、自信了,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学习上,她变得更加努力了,后来她考起了高中,实现了自己读高中的愿望通过她的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三心具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行为习惯特差生,更是要向歌曲中说的那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他们既要严厉,又要对学生细小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我经常告诉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要有六心,即“爱心、耐心、专心、细心、信心、决心”教育学生读书、做事要专心、耐心、细心,待人接物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对生活要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坚定不移的信心
三、终生学习、努力进取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要多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我们老教师要多向年轻教师学习,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方面,课件制作,发博文那,要不断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做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如果教师言而无信,表里不一,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让学生对老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的人格,不呵斥,不指责,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形成正确的与育人观念和思想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的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样,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新一代人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让夕阳更红,更灿烂。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3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x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3、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4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中国的独立学院产生于1999年,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规模、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截至x年12月,我国共有292所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约276万,占全国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8.47%。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教师素质类型构成多样且异质性强,教师思想波动大,流动性强,这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独立学院落实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加快转型发展和规范设置,具有重要意义。而柔性引导机制则能够充分激发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独立学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创新之举。
一、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柔性引导作为非强制性的方式,是以榜样示范、宽容赞赏的方式引导教师师德提高。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核心在于柔性激励。柔性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战略,是知识型员工的驱动力,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愿变为个人自觉行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柔性引导主要满足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可通过目标激励、典型激励、行为激励、情感激励、授权激励、宽容激励、赞赏激励等方式实现柔性引导,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也是教师作为社会人的需要。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教师作为社会的个体,其行为显然存在于“成功”“刺激”“价值”等六个社会交换命题系统中。因此,通过对教师柔性的激励引导将有助于规范教师个人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就社会群体理论而言,社会群体在行为过程中会形成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会使群体成员内化成群体压力,担心群体的负向道德评价和惩罚,使得其不得不顺从群体行动。通过梳理教师优秀行为,形成教师群体规范,建立师德标准,进而推动教师顺从师德标准,这显然有助于加强对教师个人的行为的管理和师德的提高。
二、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实践路径
重记录反馈、轻量化考核的激励机制。教师师德作为职业道德的评价,很难量化。以绝对的量化标准组织师德考核,不利于教师师德的提升。这是因为,绝对量化考核往往会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不公平就会降低人的积极性;而且对师德的绝对量化涉及教师的道德尊严,排名靠后者会让人误会其日常德行,这显然会极大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反而不利于师德建设。教师育人活动形式多样,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之间因彼此育人活动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与误解,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如何提高教师育人活动积极性的困境。通过全面有效的记录,建立教师师德动态管理档案,从教师课堂育人、课外学业辅导、团学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记录,定期定点向所有教师反馈,将最终结果记录到教师师德档案中,实现动态管理。这种动态的记录与管理,虽然没有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评价考核,但恰恰是对其言行的公开,是一种有效的“柔性引导”。这对于平时不积极主动、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及学生课外育人活动的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是一个有效的激励。
喜闻乐见、赞赏包容的评价选优机制。就教师个体而言,其突出表现往往只是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的某一方面。以喜闻乐见、赞赏包容作为教师评价选优的原则,建立多种类型的教师师德评价选优机制,能够让各种类型的教师,只要在某一方面突出都能评上优秀。例如,可以建立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的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制度;指导班级工作“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在教师工作团队中组织开展评选“和谐之星”“微笑之星”“进取之星”等活动;在科研中遵守学术道德的“学术道德之星”评选活动;在教学中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生喜欢教师”的评选活动;还有综合评价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等。独立学院教师本身就是类型多样,通过多种的评选机制与活动,可以鼓励团结大多数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师德水平。
贴近师生、润物无声的宣传推广机制。高尚的师德通过其行为表现,越微小的行为越能感染人。在对师德柔性引导和激励过程中,可通过深入挖掘教师群体的先进典型,将典型材料以短信、网络、海报等形式传播给全校教师,凝聚形成浸润心灵、触击心弦、激荡灵魂的师德力量,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事迹引领广大教师自我提高,形成一种基于柔性引导原则的师德激励模式。独立学院教师存在大量兼职教师,他们流动性大,归属感不强。通过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真实感人的教师人物事迹,可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并增强责任感。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5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将近20年了,在这几十年中,所教出的学生无计其数达数,遍布全国各地。在x工作也将近十多年了。2x年走上领导岗位后,深感职责重大,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能够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
长期以来,我所构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务必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下面是我对上述体会的粗浅解释,望不吝指教。
1.作为学生,都愿意接近有师德(道德)的教师。而作为教师,自然也都愿意与有教养(道德)的学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个让学生和教师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可见,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且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所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你的因素。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期望。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2.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的。
3.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能够“以一挡十”。个性是在大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你对别人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
易得到别人的相信,对学生更是这样。学生敬重你,是期望能从你那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就应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在着超多的你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题。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必须要对学生直言你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允诺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齐探讨该问题,而且必须要言而有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高威信。千万不能环顾左右而言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仅仅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4.师德师风的传承。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极需要发扬光大和传承的,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学校优良传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内外的高校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经典例子。而且,师德师风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需要总结,需要丰富,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老中青教师间的传承,更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逐渐构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使学校一步步地走向更高层次。
5.在领导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工作。同时,主动关心广大教职工,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虚心的理解他们的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
2020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学习心得精选5篇
2.师德是教育的灵魂 篇二
在我们班上有一部分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平时总是关心他们比较多,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刚开学时,我班的刘××同学在课上总是愣神,课下很少与人交流,郁郁寡欢。有一次语文课,我讲到妈妈的爱,他突然眼里噙满泪水,瘦弱的肩膀轻轻颤抖。我觉得一定是有什么事。课下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我说: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妈妈离家出走,已经两个月没回来了。他可怜巴巴地望着我,问道:“老师,你说妈妈会去哪里?为什么不回来?她不要我了吗?”我的心紧张了一下。我通过电话了解到他的父母在假期里已经离婚了。妈妈走了以后没有再回来。爸爸在早市批发水果,每天起早贪黑,没时间管他,把他放在小饭桌寄宿。这个孩子,从被爸爸妈妈疼爱的宝贝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小草。孩子的内心得有多痛苦啊!我要给他更多的爱,因为爱是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我要把他失去的欢笑找回来。于是我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在他学习有困难时,多辅导他。在课下,让同学们和他一起做游戏,主动和他做朋友。周末时常常带着他和我的孩子一起去公园玩,儿子说他又多了一个小兄弟。在他生日那天,我把他从小饭桌接到家里,做了他最爱吃的几道菜。当我们全家为他唱起生日歌时,他的泪水流了下来,他说:“老师,今天我没有等到爸爸妈妈的生日祝福,我得到的只有老师您的祝福,老师谢谢您!”我一把将孩子揽入怀中。
就这样,渐渐地在他的脸上出现了往日的笑容,学习上也转变了态度,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是爱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是爱让孩子有了心灵的港湾。看到这些变化,我非常欣慰。
我们班的夏××同学是一个老实巴交,性格内向的男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人很朴实,同学们都喜欢他。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一直和奶奶生活。奶奶很爱她,一开学就拜托我好好照顾她。有一次上大课间的时候,我们正在跑步,我看见他突然停了下来,我问他:“你怎么不跑了?累了吗?”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你怎么了?”他还是没有回答我。“是谁欺负你了?跟老师说说。”我去拉他的手,却发现手很凉并且很硬。怎么了?我心里一惊,就在这时,发现他的嘴角外流有口水!我赶紧大声地喊来体育老师。体育老师一看就急忙让他坐下,跟我说:“这孩子是癫痫!”我马上就拨打了120,把他送到了医院。由于送得及时,他的病情没有大碍。过后,他奶奶找到我。原来,在他小时候发了一次高烧,引起了癫痫。从那以后,每当感冒发烧肯定会犯病。在这以后,我对他又多了一份关注。让同学们多和他交流,找两个最细心的孩子陪着他,发现他不舒服马上向我汇报。告诉同学们多关心他,多包容他,谦让他。在我和同学们的细心呵护下,他在学校没有再犯过病,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如鲜花般绽放!双手扶持千木茂,花怀灌注万花稠。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班主任工作繁杂而琐碎,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看着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想着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从点滴做起,给学生更多的关怀。爱是教育的灵魂,通过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摘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十七个春秋已悄然逝去,我也彻底蜕掉了当年的青涩,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爱学生的初心。蓦然回首,这些年作为班主任,每一天都累并快乐着。十七年来我始终怀着一腔热情,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引领我的学生一同成长,并肩前行,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学生的同行而幸福。在享受这些快乐与幸福的同时,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关键词:爱在教育,感受生活,热爱教育,勤奋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安琪.爱的教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情感基石[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3).
[2]王炳国.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浅议热爱学生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4).
3.师风师德建设是学校的灵魂 篇三
关键词:教师;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85-01
教师的师风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我认为师风师德是校风的灵魂。要建设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必须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师风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应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项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学校师风师德。我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多年,浅谈几点感受。
一、师风师德规范,以规范促成长
1、政治思想规范
(1)学习先进文化、引领先进文化、宣传先进文化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必备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教师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热爱祖国。(2)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散布有违国家政策、法规或其它不健康的思想和理论,不组织或参与非法集会、结社。(3)教师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错误倾向。(4)教师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以立德、学以立身、学以立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5)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教师要成为“团结、创新、求是、文明”校风的创立者、实践者。
2、业务工作规范
(1)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是爱岗敬业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教学管理中。(2)教师应勤于钻研业务,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仅要精通本专业及所任课程的学科内容,而且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方面有所发展。(3)教师要以学术大师和名师为楷模,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4)教师应积极从事科研推广工作,加强学术交流。(5)教师应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注意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6)教师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大胆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要认真钻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选定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7)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和剽窃他人成果。(8)教师必须对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本职业务。
①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大纲,充分备课,认真讲授;按时、认真、热情答疑;及时保质保量批改作业;认真监考和批阅试卷。对于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应付。
②任课教师遵守教学计划,维护和优化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时间,严格教学和考试纪律,反对自由散漫、徇私舞弊作风。
3、教书育人规范
(1)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重点,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遵循教学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2)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观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关心爱护学生,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偏袒学生错误,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3)要教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科学方法论教育,使学生领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因材施教。(5)教师必须廉洁从教,不得利用教师地位谋取个人利益。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学生财物。(6)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教育对象思想、生活、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工作主动热情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7)任课教师应对授课秩序全面负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旷课、迟到、早退情况,并对违纪者进行教育。(8)教师有责任在校内外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4、为人师表规范
(1)教师要以良好的教风和师德风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寓教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2)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生活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以自己认真的敬业精神、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行为等特有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仪态端庄,衣饰整洁得体,举止文明大方,以自己的优良道德品行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4)教师应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时刻注意维护集体利益和形象,维护集体声誉和他人名誉。(5)教师应增强团结意识,要正确处理好与周围同事的关系,与同事共同进步。
二、师风师德建设,以建设促进步
1、师风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随着实践今后将不断丰富和深化。2、师风师德工作重在建设,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师风师德问题的思路。从有利于學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师资队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理解和制定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建设工作要做到有机构、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3、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全校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并督办计划的完成。4、学校每年要树立师风师德标兵,予以大力表彰和宣传,以期起到示范、感召、辐射作用。5、每位教师都要自觉培养师风师德意识,确立师风师德观念,按师风师德规范严格自警自律。6、将师风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理解体贴教师,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实际工作来增强师风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4.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篇四
徐玉山 李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人群中的典范、道德的规范、社会的楷模。教师的品行、学识、才能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素质中师德是最根本的。
师德的核心是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热爱学生,是师德素质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是事业心和职业心的体现,这种爱包含着辛勤劳动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种爱意味着奉献和责任。一个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往往在个性、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表现得参差不齐,教师要“因材施教”。教师要有严父慈母之心,慈爱与严厉并重。要善于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和相互的信任,才能增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尤其对于差生及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循循善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激励与引导,扬其所长,改正不足,让班级中的每位同学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充满自信的学习。
奉献敬业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是师德的崇高境界,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关键。良好的师德是教好书,育新人的思想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会在教学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才会有敬业、乐业、精业的工作热情。
以身作则是师德的保障。教师要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重要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美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格力量。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时时处处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和高尚的情操去影响感化学生。
5.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篇五
牛栏江镇古城小学 代有宏
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我们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吧——平凡而谦逊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的明天,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身边太多的事例令我感动,太多美好的镜头令我难以忘怀。在被不断的感动包围的同时,我也一天天加深着对师德的理解,师德什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近代学者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极了,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师德的核心,正是那份炽热,执着的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为师执教,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教之以事,还要喻诸于德。是啊,学生心灵的塑造和陶冶,需要教师的言行一致并且体现真、善、美的情操。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弱智的学生。如何和他相处呢?我伤透了脑筋。一开始我对他敬而远之。可渐渐地我发现,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吓人,却总有别的小朋友欺负他。看到他可怜无助的样子,我心里难过极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发现我是一个很不负责的老师。我变了,我不再冷落他,而且在班上召开了一个“如何关心帮助别人”的主题班会。孩子们都是纯真善良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欺负他了。而我也发现,他也变了。有时他甚至会对我微笑了。有一天,他突然给我带来一把“拐枣”,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打开后上面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代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时我才知道,即使是一个心灵残缺的人,他也懂得什么是爱。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我在这些乡村教师们的身上体会到了这种神圣的爱,它不求回报,象阳光一样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可见,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于育人是多么重要。但是有人说:“爱好学生当然容易,爱差生就难了。”作为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教育爱的思想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在教师面前,教育对爱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在同一片蓝天下,“丑小鸭”同样希望得到跟“小天鹅”一样多的爱。“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它不仅包含着教师对一切学生的爱,也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当一个教师具备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时,它就会将师德的原则,师德规范自己内化于心。常言到:“家有三斗粮,不要去当孩子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压力,也可以知道教师的清贫。一首歌却是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但却有许多人,甘于守住那份清贫,淡泊名利,勤于奉献。那么,是什么使得千千万万的教师们以苦为乐,甘为人梯呢?那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著的爱,他们用这份爱,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无怨无悔。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师德的真谛。
是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说明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而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一个好的老师,他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现在,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讲台。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象我的老师那样,付出自己全部的爱:爱我的工作岗位、爱我的教育事业、爱我的学生。我知道:为了占领这块领土,党付出了代价,人民付出了代价。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深切期望,教育好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我还要树立正确的师德义务观念,用我的爱,使师德之树常青!
有位教师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的领路人。”还有另一位教师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谋求幸福。”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试想:如果一位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一千秋大业毫无兴趣或兴趣不大,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即使通过僵化手段把他们留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也会因“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无心工作。他们也不会造 2 就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于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才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正确选择。”师德的灵魂,是爱与责任。教师只有爱这份职业,才会担负起这份责任,才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用大爱做小事,是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偏僻的山村角落,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他们终其一生,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的工作是那么的普通、那么的平凡。他们每天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性劳动单调、乏味,也没有什么新鲜、刺激感。而且,至少目前来说,跟别的单位比,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也不是很高,社会上许多人对这一行业还存在着偏见。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的教师尽职尽责、淡薄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我认为:那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爱与责任,教师就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来做。他们以苦为乐,认真地对待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功夫。他们会跟孩子们一起歌唱,一起快乐;他们会为了学生的一点进步而高兴地鼓掌;他们也会为了如何教育好孩子而苦苦思索,寻找良方妙药。就这样,他们在享受着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在在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6.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心得体会 篇六
“一学”:学习先进教师的敬业爱业精神
敬业爱业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园领导爱园如家,一心扑在幼儿园,老师投入工作加班加点。这样的领导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老师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省悟,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敬业爱业、奉献精神。
“二全”: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
家长将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应竭尽全力服务于幼儿和家长,要让幼儿进步、家长满意。现代社会,大家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家长们匆匆忙忙送孩子,匆匆忙忙接孩子,有的家长工作忙,便把接送孩子的重任交给老人。大部分家长不能做到每天与老师见面,即使见面交流的时间也很有限。但孩子的父母肯定每时每刻都在牵挂着幼儿园里的宝贝,担心孩子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处,担心孩子中午睡觉会哭闹,担心孩子没有好好吃饭,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孩子渴了有没有水喝?自己大小便能不能自理?……特别当孩子身体不舒服而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家长很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身体情况。这时,我们应该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告诉家长幼儿在园情况,使家长感到很放心。
“三和”:对幼儿和蔼可亲,对家长和气有礼,对同事和睦互助
在日常生活中,在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中,我们都要表现出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爱。对孩子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在日常活动中多接近、多抚摸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亲切感,使幼儿感到老师对他的爱。
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要对家长主动热情,做到和气有礼。遇到事情要换位思考。有时自己的情绪不佳,要学会克制,努力给家长和幼儿营造一份爱与愉悦的氛围。要用亲切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个人性化的时代里,团队协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同事之间要团结协助,互相关心,互勉共进,密切配合,教师之间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学会和谐相处。因为幼儿每天从教师那里获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印象,这会给他们以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为幼儿树立了榜样。
“四心”:对幼儿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关心。
爱,人人皆知,爱心,人人有知。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世界上神圣的爱。师爱,乃师德之魂。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为习惯、个性、能力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尽管这样,孩子总是天真、可爱、心灵总是那么的纯真,在他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及缺点。无论是智商高低,无论是家庭好劣,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我们应一视同仁,努力发掘孩子的优点及长处,并大力鼓励表扬,耐心地帮助有缺点的幼儿改正错误。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会给予孩子产生积极、自豪的情绪,尤其是对那些胆小、表现不出众的孩子,老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
工作中拥有“耐心”:幼儿的性情千差万别,有“活泼型的”,“腼腆型的”,“乖巧型的”,“问题型的`”等,面对他们,要耐心,要倾听每个幼儿的心声,因势利导。经常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了解孩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和实质。当孩子对你喋喋不休时,要耐心倾听,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而“对症下药”。
7.师德是教育的灵魂 篇七
一、内容丰富, 思想深奥
《什么是教育》一书不仅内容丰富, 几乎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 而且思想深奥, 颇有“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事, 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的中庸之感。本文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基本类型、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等几方面对该书作一粗略的窥探。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 作者认为, 目前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世俗性等特点, 不再关注人内心的精神世界, 更多地关注外在的物质世界, 从而使教育丧失了根本目标而变得不稳定和支离破碎, 也使得教育成为工具理性控制下的工具, 人成为工具的奴隶。书中讲到, “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种虔敬是以信仰为前提的。因此, 没有信仰就没有教育, 最多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信仰主要表现为一种灵魂的唤醒, 正如作者所说, “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这种转向就是引导回头 (顿悟) 的艺术。即“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 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 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简言之, 教育的本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是人的灵魂的唤醒。
从教育的作用来看, 作者认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把我们和这个时代带入前途暗淡、危机四伏的境地, 不仅表现在政治家们只关心与他们选举有关的事务, 而且教育经费与其他经费相比也少得可怜。作者认为, 教育比军队更重要, 教育的衰落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 虽然这方面的失败不会立刻反映出国家领导的失败, 但是若干年之后, 这种失败就会暴露出来。因此, “假如明智的政治家在本质上是个大教育家的话, 假如他尽其精神力量并顺应教育的天赋行事, 肯花费多出目前好几倍的财力, 那么, 依靠新一代人的复兴才成其为可能, 也才能在这个走向毁灭的时代奠定未来的基础”。我们要想振兴国家, 就必须注重教育的作用, “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在比国防力量重要千百倍的未来之上——教育方面”。这一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树立科学的、全面的教育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教育的基本类型来看, 作者提出了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三种基本形式。他认为, 经院式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无足轻重, 是可以任意替换的, 因为教师是作为代理人出现的, 教师的作用就是照本宣科, 毫无创新, 学生到学校只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和一些现成的结论, 学习的目的是“将白纸黑字的书本——明白无误的东西带回家”。而在师徒式教育中, 教师是教育的中心, 学生是从属于教师的, 没有独立性、个性和创造性, 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具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两种教育显然对于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作用不大, 只有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 不存在权威与中心, 师生双方才处于平等地位, 双方才可以自由地思考, 教师以反讽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 唤醒学生的潜力, 以达到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
从教育的内容来看, 作者认为, “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 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但是, 长期以来,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贮备和某种技能的掌握, 片面地将知识的掌握等同于心灵的发展。然而, 精神的成长或者说真理意识不会简单地存在于个体生命的直接性中, 它更多的是要在一定时代的人们身上重新培植成长。这种培养要求教育要以原初的知识为其基本内容, 因为这种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力并加以实现, 是导向事物本源的而非知识的堆积, 是使人成为“全人”或“有教养的人”必不可少的东西。
从教育方式来看, 作者非常注重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交往, 注重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他将知识分为原初知识和现行知识两类, 并认为这两种知识的可教性和传递性截然不同。关于本源性的知识是无法直接传递的, 只有通过与对象长时间的交往, 真理才会突然出现。但是在我们这个以技术和经济为主的时代, 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 人们往往将知识的获得作为目的本身, 只注重知识的积累, 没有认识到“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 因为知识的积累最多只是精神内容的代名词, 而陶冶形成人的第二天性, 通过陶冶, 人的内在精神才被真正唤醒, 才使人成为他自己。因此, 陶冶应成为最主要的教育方式, 但是不能让陶冶流于形式, 为了陶冶而陶冶。假若陶冶不是让人们习得自我实现的本领, 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或知识的学习上, 那就陷入了陶冶的困境。
二、批判的方法论意识
从方法论来看,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然而人既是抽象的, 又是具体的, 教育显然是针对具体的个人而言的。在该书中, 作者从根本上回答了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积累, 而是人的灵魂的唤醒。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是在对现实教育进行强烈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作者开篇就指出,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 对学生耳提面命, 不能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 爱的理解是现实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只有借助原初知识, 通过对话、陶冶与精神交往, 人才能成为他自己, 也才能形成他的第二天性。因此, 学校教育, 尤其是作为一种特殊学校的大学教育, 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 还要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 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但是, 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目前的大学教育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那些有实际用途的事物上, 从而使大学的本真功能丧失, 大学教育出现了危机。要使大学摆脱这一危机,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重新确立大学的观念, 最终形成以研究与教学、教育与培养、交往、学术为主的大学任务。可见, 作者并没有就事论事, 而是在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三、博古论今, 把握时代脉搏
从问题的分析看, 该书论述充实, 不仅大量引用了孔子、柏拉图、马克思等人的言论, 从中汲取充分的养料, 找到了当代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指明了方向, 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准确、鲜明地表达了当时德国的时代精神。作者借助美苏军事争霸, 说明德国当时不仅在教育投入方面严重不足, 更重要的是教师职业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已经失去了当一名教师的兴趣。更为严重的是, 当时缺少一种教育的风气, “这种风气的养成与思想的转变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只有良好风气的养成, 才能促使人们思想的转变, 才有助于改变人们对教育的片面认识, 将教育的重心转变到以培养“全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因此, 目前教育中最可怕的, “并不是基础教育不够, 而是在技术和工业方面, 没有培养出足够的、高质量的接班人”。
四、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
从实践价值来看, 该书涉及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类型、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作用等方面, 基本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 是对教育这一复杂现象的合乎规律的认识, 以致长期以来, 人们在谈论教育问题时, 都无法回避它。例如,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即生成”具有极大的相同之处。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 从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 到部分上层建筑或部分生产力, 再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之争;目前在关于人的培养问题上, 人们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人们将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看做教学的目的;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型农民等。这些问题的争论,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都有相关的详实分析, 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具有很大指导与借鉴价值。
然而, 《什么是教育》毕竟是时代的产物,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主观唯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诸如过于强调自由化, 而且作者在教育中过于强调精英化的倾向, 对大众文化表现出一定的鄙视, 对学生组织会的批判也过于偏激。但是,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 深刻探讨了“教育的本质”这一基本问题, 分析了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 强调信仰和自由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意义, 主张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主观能动性。阅读该书, 对于深化教育研究, 提高教育的哲学品位, 研究和探讨当今教育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8.创造是教育的灵魂 篇八
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而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又少。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的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而社会并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9.师德是教育的灵魂 篇九
听过不少有关师德的讲座话题,也有过不少的体会,我就这次学习说说我的感受。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他特殊的职业要求他要高于其他社会职业。最重要的我想就是师德这一方面的要求了,关爱学生我想就是师德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师德的灵魂。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爱是一个人的灵魂,只有用爱去感染才能将爱教给我们祖国的花朵未来。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提高,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但对物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留守儿童’,它在农村表现出的各种后遗症尤为严重,本身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关爱孩子,而如今把孩子教给爷爷奶奶,甚至邻居,而一位的给孩子钱。造成孩子严重的思想关键错误,对爱严重缺失,甚至自私自利。在此时关爱学生是关键是法宝,是成为一个合格更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必须的修养。
某班一留守学生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给孩子买了手机,爷爷奶奶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是他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性格。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还专门为该留守学生做个别辅导,带他参与各种集体运动、活动,让他感受爱,一对一的爱和集体的爱。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组织有精力时间的老师开展帮扶活动,和学生一起开展娱乐活动如游戏或一起吃饭野炊等。
10.思想是教育的灵魂 篇十
二十七年前,我是一个师范生,学校有一位音乐老师,花白的头发,花白的胡须,距离退休可能没有几个年头了,但精神矍铄,圆脸,双层下巴,对襟外套的纽扣从脖根到底边扣得严严实实,方口布鞋洗得光洁如新,走到哪里,笑声就随到哪里。每次学校举办晚会,几个高校刚刚毕业的老师出尽了风头,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场场表演,台下掌声如雷。那位老教师排练的节目多是些秧歌、快板,偶然还上演一两个地方戏或者来一段民间小调。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样的节目实在没有新鲜感,稀稀拉拉的掌声使得演出有些尴尬。但从这位老师门下走出来的学生,后来都成了各个学校音乐的领军人物。原来这位老师他时常激励学生要超过自己,说是他没赶上好时光,有热情,但遗憾多。还时常夸赞每个学生的进步:你手风琴弹得棒,你上,他笛子吹得好,领奏;那个女生长得漂亮,嗓子有点哑,跳舞;那个男生经常打架,来一段配乐武打„„发挥得好,当然表扬,没发挥好,下去再练习,再向老师、同学请教,过几天他再来欣赏。几天后这位“老学生”用崇拜的眼光认真仔细的品鉴每一个学生的表演,然后和大家一块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那口吻当然都是商量的语调。表现欲极强学生都愿意在他的鼓励下“出出风头”。
无独有偶,带书法课的老师,也有一大把年纪,第一节课让我们每个人将毛笔提起来在报纸上画圈,看谁的圈画得粗细均匀,光滑圆润,等到能悬腕悬肘,他才教点横竖撇、间架结构。新年举行对联书写展示,教室里挂满了学生的作品,他像查作业一样如数验收,谁都要写,一个不漏。有一个学生被逼无奈,从衬桌框的报纸底下抽出他的作品交个老师,涨红了脸掐指甲。“这孩子下功夫了,结构上有点小毛病,但能把楷书写到这份上也不错,现在可很少有人用楷书写对联,这路子算是找对了”老师说完就把那副对联挂在最前端,后来这个同学成了全国书协会员。在那个年代,两位老先生都算不上才华横溢——毕竟恢复高考七八个年头了,差不多的学校都有一些令人眼馋的“明星”。但他们的“赏识教育”,在那时却是很先进的教育理念。 sizhengdz.com
后来听我的同事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学校里的一个保管员,说此人没上过讲坛,喜欢抚摸小孩的脑袋:“这娃头圆圆的,乖得很(帅气的意思)!考试第几名„„哦,第六名。好好学,下一次考个第五名。”这个常用的奖赏方式就幸运的落在了我同事的头上,等我的同事考了第四名的时候,小孩子爱表现,把成绩单拿给他炫耀。老保管竖起大拇指:“我说圆头娃娃厉害,这不,进了两个名次了吧!”体貌上的圆头成了同事学习的动力。后来,我的这位同事发现“上当了”,因为一个“扁头娃娃”还是念念不忘老保管员,老保管说“扁头娃娃”后脑勺没受挤压,灵光得很,将来能当大官。现在“扁头县长”就是当年的“扁头娃娃”。
相反,那时,我们学校新分配来一个音乐高材生,小提琴拉得棒,歌唱得动听,现在是某著名高校的教授。由中等师范学校调到著名高校,没用上五六年的时间,算是坐了“直升机”。但上过他音乐课的学生没有几个喜欢的。他对我的打击和伤害至今记忆犹新:期末考视唱,我刚一张嘴,他就装着四下张望,说我唱得和鸭子叫一样难听,这周围没水,哪来的鸭子叫。当众给我六十五分的成绩,劝我以后别学音乐,班里其他学生还有比我表现好的,成绩都不及格,在他看来是给我开了绿灯,但对我来说受了极大的打击和耻辱。现在我四十五六了,还没信心在别人面前唱歌。这位老师率性而为,丝毫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纵是才高八斗,也不是个好教育工作者。同样是打压,给我带绘画的老师却很有思想,当他发现我替别人画了五幅作品后,给那五幅作品打了“良好”等次,给我却给了“不合格”的成绩,既认可了我的实力,又批评了我的弄虚作假。现在想来他是动了一番脑子的。
前天学校开运动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有女儿的节目,女儿缠着让我观看他的表演。我觉得她钢琴弹得不错,这次却要表演唱歌和指挥,这不是她的长项,何况指导老师又是她的班主任田文军,这位老师也没有音乐方面的特长,想来不会有什么惊喜。碍于孩子的热情,我从百忙之中抽身做了女儿的观众。那天女儿高挑的身材,规范娴熟的指挥令我刮目相看,全班同学服装独特、歌声嘹亮、节拍平稳。接下来是个人才艺展示,钢琴独奏当然是我女儿的强项,出我意料之外的是她的一曲英文歌曲打动了现场的观众和评委。女儿获得了一等奖,他们班的合唱也获得了一等奖,班主任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她的班主任对这次活动最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独特的思维:“张婧婧(我女儿)学了几年钢琴,节拍肯定平稳,音乐老师一点就会,其他班里的同学唱歌不合拍,指挥的节拍也不稳;选英文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全班同学穿红色上衣和其他班级深蓝色的运动服形成鲜明的对比,何况红色更能展示高二学生青春活力。我们对夺第一是充满信心的。”用思想组织比赛,就好像田忌赛马,岂能不赢?再看一下我女儿班里的成绩,全年级前五十名,她班就有二十二个。你问其中的奥妙,全校师生都一致认为,这一班同学厕所卫生打扫得好,才使学习成绩突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田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只强调学习是最重要的,考上大学是关键,他把打扫卫生、开运动会和学习一样看待,把它们放在事关班级荣誉的高度要求学生。我女儿时常在我面前自夸:“我们班里搞艺术的几个学生经常受到田老师的表扬,说我们人品好,不胡来,学习成绩都不错,不拉班级的后腿,不像其他班里的艺术生,一直是班主任的负担。我们是班里的骄傲,班主任的骄傲。”说老实话,这几个搞艺术的学生都是在田老师班里才被驯服的。他先严管,接着给孩子们定目标,稍有进步就把他们从别的艺术生里划出,归于上流,再从高要求,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取得卓越的成绩,受到学生的爱戴是理所当然的。
想起我们学校的副校长,我的老师张永丰。他批评我的儿子,过年后第一次见老师的面不问好,其他几个老师子女都没有问老师好的习惯,从而预言这样的学生没有出息。我佩服他的直言不讳,更佩服他的远见卓识——没有人品,没有修养的孩子是不会有自制力的,是没有出息的,即使现在学习成绩突出,总有一天会沦为粪土的。在他的指导下,政教主任任鸿琪组织的个人才艺展示很有思想:主项才艺彰显表演者学有所长;辅助才艺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问答注重基础,意在引领课堂教学;主持人换用新面孔,有利于培养新人,给年轻人以鼓励„„原任校长郭忠伟,他求真务实、包容、开放的管理思想在我校得到了传承,哪位老师没有理解老校长的管理思想,不用思想指导教学,再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心,灵活多样的方法也不会得到充分的施展。
11.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篇十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f生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流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经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这都是十分积极的现象。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选自“冯骥才博客”)
12.爱心——师德的灵魂 篇十二
一、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评价, 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塑造人类灵魂该是多么浩大、伟大的工程,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多么神圣而崇高的职业, 每当想到这一称号, 倍感责任的重大。国家把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任务交给我们, 把繁荣富强的希望寄托了我们, 这样的工作能不神圣、不伟大吗?有一位教授说:“教育是一份心惊胆战的工作。”我很有同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 教学经验的丰富, 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越来越感到胆战心惊, 不是怕苦和累, 而是深感社会对我们寄托的过高希望, 而是不满足自己已取得的成绩。每当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 听到学生一句句发自内心祝福的语言, 收到一张张充满崇敬之情的信件与贺卡时, 我都要反思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有什么失误之处, 对哪个学生的思想教育还存在不当之处, 自己距离“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多远, 今后的工作还要怎样进行。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 身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面对窗外扑朔迷离的社会风景, 难免会为干教师这一行不能“潇洒走一回”而感到困惑。的确, 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一辈子无法辉煌, 许许多多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直到退休还是身居斗室, 两袖清风。此时, 作为教师就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献身教育, 使这片净土纯洁高尚。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因为台下投来的都是求知的目光, 我感到我被别人需要, 我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美丽的图画;我喜欢耐心给学生解答疑惑, 看到学生弄明白后欢天喜地的神情, 我感到自己的伟大。每当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又取得突出的成绩时, 我由衷地欣慰, 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社会才能进步。教师的劳动的确艰辛繁重而富于牺牲, 但乐在其中。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别人, 充实自己, 感受到的是外人无法感受到的“富有”。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以更大的热情和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此。
二、热爱自己的岗位
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爱自己的岗位。如果没有对教育工作的执着之心, 那么一个教师的工作就会失去灵魂, 变为躯壳, 他的工作就只能敷衍、应付, 何谈教书育人呢?爱岗敬业的精神就是无私奉献。“教师是蜡烛, 教师是人梯, 教师是园丁”, 这些都是用来赞美教师默默无闻的献身精神。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自己人生的上帝, 把上好课看成了自己的天职, 唯一想的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惟恐他们学不好、学不精。我在这个岗位已经一年多了, 这一年多我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我深知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工作, 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从不上无准备的课, 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 认真研究教材教法, 结合新的教学理念, 大到一节课的结构安排, 小到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回答, 而且力求从熟悉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高尚的人格成就高尚的师德, 师德的内容是丰富的, 还包括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教育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所谓“独木难成林”。因此, 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 互相配合,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这也是爱岗敬业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工作一年多以来, 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师, 这学期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 在工作中非常注意团结同事, 共同搞好工作。班主任是一个班任课教师的组织者、师生的协调者。首先, 我在学生中称赞每个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 教育学生尊重每个任课教师, 只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其次, 不管哪位教师生活有困难我都会伸出热情之手, 尽其所能地帮助。在我真诚无私、兢兢业业的努力下, 班级里形成了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 使得班级各科老师间团结合作, 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班级风貌朝气蓬勃。
三、热爱每个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第一核心内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作为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 是他们最起码的心理需求, 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和动力, 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要做到爱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 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有自己独立行为、独立自主的愿望。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管理学生, 要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来管理。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适应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 就要尽力理解学生, 要信任学生, 欣赏学生, 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 让学生能够全面合理地去发展, 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学生就要对学生真诚, 教师要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 与学生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完整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的人格逐渐完善, 潜能得以发展。爱学生就要关注全体学生, 需要我们教师用更多的时间, 从更多的方面更细心、耐心地爱护。
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俗话说:“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利用学生的闪光点, 这是激励学生正确发展的有力武器。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 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 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 鼓足前进的勇气。对问题生教师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放弃。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法。但严是有标准的, 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它必须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它必须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 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我们应当做到严中有爱, 严中有度, 严中有方, 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 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要以爱为基础, 爱是严的前提, 只有严爱结合, 爱而不纵, 严而不凶, 才能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搞好教育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13.创新是统计教育发展的灵魂 篇十三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1984年成立至今,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迎来了自己的二十五岁生日。二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统计教育人来说却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岁月。在二十五年前,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神州大地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尤其是在职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迫在眉睫,国家统计局统计培训学院的前身中国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和它的分院应运而生,为当时的统计系统培训急需人才。历经二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学院已由一个单纯的干部学历培训机构发展成为今天集从业资格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全国统计人才的培养基地。
山西省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同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有着一样的成长经历。回首山西省统计教育中心二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发展统计教育事业,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统计教育发展的灵魂。
在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1次印刷的《新华词典》第121页上关于“创新”一词是这样注释的:创造革新。可以说,山西省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二十五年成长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革新的历史,是全体山西统计教育人共同体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推动教育的行动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之收获。”二十五年来,山西统计教育的创业者们,一路开拓探索,一路播种收获,始终不离平凡而高尚的理想,辛勤耕耘统计教育沃土,无私奉献统计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终不悔,奋勇拼搏于尽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山西省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的前身是山西省统计局电视讲座办公室,1983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统计数学基础知识》电视讲座,当时全省统计系统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加学习的多达26000人。
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统计教育中心就以服务统计中心工作、培养统计人才为宗旨,坚持发展创新。
从电讲办到函授学院;从统计干部培训班到县级统计局长研讨班;从统计函授中专学校、统计职业技术教育到在全省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的经济专业中开展统计上岗资格证书教育;从单一的统计学自考专科到统计学自考本科、经济学自考本科、开放教育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专、本科、再到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从统计专业职称考试培训到统计从业资格培训、NIT培训、调查分析师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从统计教育工作的蹒跚起步到成为全国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先进单位„„统计教育中心走过了二十五个春秋。
二十五年风风雨雨,二十五年坎坎坷坷,面对每一次变革,我们都能够在局党组和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冲破旧有体制束缚,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逢山开路,攻关夺隘,在改革中迎来了山西统计教育的一个又一个春天。可以说我们走过的二十五年,就是不断发展创新的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来,我们在培训理念上不断发展创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统计教育规律,从过去的以学历教育为主到今天的以岗位培训为主,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教学方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今天的以学生为中心,使受教育者从过去的要我学变为今天的我要学。
二十五年来,我们在办学形式上不断发展创新:举办电视讲座、开办学校、集中培训、广泛开展合作办学等,先后与省自考办、省电大、省成教处、省职教处、省委组织部以及香港公开大学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为统计人员学习统计理论、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历层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工作。
二十五年来,我们在培训手段上不断发展创新:从过去的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现代远程教育,各种媒体手段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为学生打开了更多的业余学习之门;根据学生的特点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增添了现代教学设备、开辟了多媒体教室、增加了服务项目。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二十五年来,我们在培训项目上不断发展创新:统计人员岗位培训为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保障了统计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继续教育培训使持证
人员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促进了统计工作的发展;在职学历教育通过开办自考专、本科、开放教育专、本科等项目,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十五年来,共有20万人次参加了我们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其中有近3万人获得了国家认可的中专、大专及本科学历。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成为各级统计部门的业务骨干或主要领导,成为了山西统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人才资源。
二十五年风雨路更加让我们认识到,山西统计教育的今天,源于创新;山西统计教育的明天,系于创新。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为统计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平台;为统计事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规范的管理,更加先进的统计教育文化和更加成熟的规划,实现统计人才培养的超常规发展。在新世纪实现二次创业的腾越,为构筑和谐发展的统计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人才是根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十一五”时期统计改革与建设,进一步扩大山西的对外开放,加快山西经济的发展,我们统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统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统计事业一靠科技,二靠法制,归根到底靠人才。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统计干部队伍,为统计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摆在我们统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推荐阅读: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爱上课》读后感07-27
加强自身的师德教育06-15
师德教育月师德整改方案12-08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08-28
师德师风教育法规的心得体会12-03
师德教育周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11-18
师德演讲稿:用爱搭建教育的蓝天09-12
师德演讲稿:用“爱”谱写教育的旋律09-20
师德典范教育案例06-12
师德学习教育活动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