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理念》有感(精选7篇)
1.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一
读《大学之大》有感500字
看到这标题,就被吸引住了。因为“大学”二字跟我们息息相关,还有“大”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大学大学,面积要大,至少要有两个校区,因为你面积不够大,怎么能容下数量之大的学生和老师呢?还未上大学之前,只知道大学是个小社会,里面跟外面的设置差不多,有很多个食堂,每天能吃到不一样的东西。来到自己的大学后,才知道有分校区,并且我五分钟就能到达教学楼,你细品。但这又能怪谁,只能说,我与这个学校的缘分在这。
大学之大,要有大树。一是可以显示这个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但不排除用钱买的),给人以庄严之感;二是绿化好,这个我倒是没有多大感触,因为一路念书过来,我的学校的绿化都很好,望眼校园,到处都有绿植,再远一点,就有山,山上也是一片绿。有绿植是好事,因为空气很好,并且细细观察,会发现每棵树各有千秋,都好看!
大学之大,还要有大湖。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羡慕别人的大学,经常看到新闻上说,某大学,在自家湖里捞鱼,免费请师生吃鱼,真是羡慕!有一个湖在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应该都很美吧!可惜我的`大学里,只有一个人工的小湖,但不妨碍湖里的荷花的盛开。
大学之大,还要人口之大。在还没有听到我的大学里有一万多人的时候,并没有太大感觉,可能因为没有感受过上课高峰期,“堵车”的情况吧。但想想也是,这么多栋宿舍楼,就我住的这个宿舍楼里,就住了一千多人,想想就挺拥挤的。但条件有限,知足常乐就好,起码是上床下桌,有空调,是六人间不是八人间!
大学之大,还要有大师,就是要有学问很高的人。那就要看学校的实力,能不能引进大师,一般有实力的学校不用引进,也有大师自动找上门来,就像好的学校,根本不用打广告,自有很多学生想要进校,一样的道理。
最后,老师说,大学之大,还有压力之大。在平常的课中,可以体会到大学老师的压力,但压力每个人、各行各业都会有,主要看个人怎么化解它。
2.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二
在课程标准2014 年版中, 新理念有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的主语是“语文课程”, 一门课程的本身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 如何能“激发”和“培养”某种思想感情呢?因此, 我们应该理解为是“教学语文课程”的老师们, 才具有“激发”和“培养”学习对象的思想感情, 而这种思想感情是专指对“祖国语文”;然而, 刚入学的儿童才六岁的孩子, 跟他们讲“祖国语文”的大概念, 也许难以产生实际效果。如果我们把“祖国语文”对少年儿童解读为“语文课”, 那就具体多了。孩子每天上语文课, 可以从中找到较直接的感觉, 有感觉就是起步;执教老师用最有实效的方法不断熏陶, 就有了达成“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喜欢语文课的思想感情, 也就是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问题是:怎样的方法才是“最有实效”的方法?对于这个问题, 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见地, 并带着这个认识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 力求产生“激发”和“培养”情感的效果。如讲个小故事做开场白啦、制作一些画面优美的课件啦、指导学生演一演课本剧啦,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我想说的是, 无论老师如何炮制出上述的自以为“有趣”的形式, 也未见得自己的班级就“激发”了“爱语文”的情感。这种做法应该可以定义为“表面文章”。执教者应该从孩子们的学习心理出发, 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
1.你布置的作业形式枯燥单一, 且数量多, 小朋友会喜欢吗?
2.你花了不少气力讲读课文, 又是读, 又是问, 还有议, 不少折腾, 但考试起来成绩并不咋地。
3.你的课堂教学逐步成为形式化, 无变化、无兴奋点, 索然无味。
4.你讲的东西太难, 孩子们听不懂、记不住、考不出, 他们还会感兴趣吗?
5.你讲的东西与他们的生活需要关系不大, 甚至毫无关系, 孩子们会找不到感觉。
6.你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孩子根本不知道这堂课跟着你学什么?所以他们只是被动地服从你的“设计”, 你就“请君入瓮”;一堂课下来, 你问孩子“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无言以对。
像上述的问题, 如果不在自己的课堂上解决, 要谈“激发”和“培养”少年儿童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只怕很难奏效。
那么要怎么办呢?
我站在儿童学习心理的角度谈谈几点想法——
1.任何孩子学任何课程, 都希望付出不多, 而成绩却很好。
2.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 在生活中用得上, 而且常用, 他就愿意学, 还可能学得得心应手。
3.在学的过程中, 妙趣横生, 想打瞌睡都打不了, 想开小差也开不了, 达到全身心地投入。
4.这一条稍微理性一点:一上课, 就知道这堂课要学什么 (目标性很强) , 还知道怎么学 (了解学习步骤) ;这种准备下投入学习, 课堂的有效性必然得以保证。
针对上述四条儿童学习心理分析, 我特作以下建议:
1.堂上老师精讲, 省出时间多练, 回家作业减少, 最好为零。
2.每堂课教学目标明确、微观、单一, 达到目标步骤简洁, 学生一学就会。
3.链接生活, 将小朋友学语文的过程称为生活的再现。
4.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开口笑”。
3.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三
“只要生活在有孩子味的地方,心就永远不会变老。不过现在有孩子味儿的孩子,越来越少……”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
安琪儿和杜真子原来是特别纯洁善良的孩子,他们爱看书,却总是被妈妈逼迫下看一些他们看不懂的而大人们却认为有用的书。他们的妈妈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逻辑:小孩子喜欢看的书,就是不长知识的书。如果是增长知识的书,孩子们就不会很喜欢的。他们的妈妈每天安排他们六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三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其余时间都必须要看书(必读书目)学习,安琪儿和杜真子都苦不堪言,却无法反抗。神奇的乌龟觉得他们妈妈的要求太多了,就吐了沉积在肚子里几千年的一口气。只要妈妈在家,她的嘴巴就会变成了香肠嘴,離开家,嘴巴就会恢复正常。妈妈不得不离开家。每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们就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此时的孩子浑身上下散发着孩子味,迷人的孩子味儿……
當我读完的时候,便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父母以爱的名义来绑架我们,美其名曰:培养我们,不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他们并太不了解我们。每个周末我们行走在各种学习辅导班中,下了美术班直奔音乐班,然后是奥数班,作文班,英语提优班……回到家中已是繁星满天,这样的我们已经没有自己的爱好,失去了该有的兴趣,没有了童年的快乐,这样的我们还有孩子味儿吗?
我们都有梦想,我们的梦想不是沉浸在题目的海洋,不是被压在辅导班的大山下,而是自由、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希望,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早晨,在一个有着浓浓孩子味儿的地方,能和一只神奇的乌龟不期而遇……
指导老师:宋 颖
4.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篇四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袁教授的这一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读到这里,我不禁要反思:身为人师的我们“会问”、“善问”吗?
由此我联想到这样一则笑话:某地理老师见校长来随堂听课,便将地球仪往讲台上一放,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答:“多了个校长。”老师急了,又问:“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校长不是东西。”笑话虽有些夸张,但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来,问题一经提出,便极尽其“循循善诱”之能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仔细分析,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试问这样的课堂提问何以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所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提问不是随意的,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形式,内容应具有典型性,反映教学的重点、难点,否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提问呢? 下面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铺台阶,难为易】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在我们教师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到了学生哪儿却总是回答不到位,或者答非所问,以致耽误教学时间。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大而空,使学生找不到抓手。所谓“铺台阶”就是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分层设问。如苏教版第九年级(上)中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对于初中而言,理解其中的父爱是不难的,但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颇有难度,在授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全面概述情节,为此我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父亲为何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如何造起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情节: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寸积铢累,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可父亲为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再如: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父亲这一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可以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有了高台阶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吗?2、父亲有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呢?3、但是父亲赢得你的尊重了吗?4、那么父亲靠什么赢得你的尊重的?4、对作品中父亲,作者寄予怎样的感情?崇敬,怜悯,抑或其它?最后归纳出这样的主题:赞扬中国农民的坚韧,审视前辈的生活价值观,提出关注农民、关注农村的问题。
【投石子,愤而启】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新婚之夜,苏小妹为考新郎官出了这样一则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让新郎官对出下联方可入洞房,秦少游思妻心切一时就是出不来,这时苏东坡令家人向水中央投去一石子,听到石子入水声,看到水中波光,少游思路活了,对道:“投石冲开水底天。”东坡这种启发式用得好!在妹夫发窘时令人向水中央投去一枚石子,可谓适时、适量、准确,这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讲授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了帮助学生欣赏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我是这样设计的:刚上课时我们欣赏的那首《我心永恒》作为《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如今已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世界经典名曲,每当听到这缠绵哀转的旋律,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罗丝和迈克迎着风浪相拥于“泰坦尼克”号船头的那个美丽瞬间,可见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将《“诺曼底”号遇难记》也改编成电影,也需要给他配上一首主题曲,请问用《我心永恒》行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畅所欲言,都认为用这个曲子不妥。就在这时我又抛出下一个问题:既然《我心永恒》不妥,那你认为选怎样的曲子比较妥当呢,请阐述理。短瞬的寂静后教室里又热闹开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用《上甘岭》的插曲《英雄赞歌》,有的建议选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有的说不出乐曲名,干脆自己描述乐曲的的基调旋律,总而言之同学们的回答都说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船长的敬业、尽责精神,坚定、刚强的意志,以及宁死不渝的对轮船和大海的执着的爱,可谓瞬间的举动,永恒的形象。到这里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不仅巍然屹立于大海上空,更铸刻在每个读者心里。在这种提问方式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卖关子,产动力】即设置悬念,卖点关子,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动力,这种动力有时是一节课的,有时可能是一阶段的,有时甚至是一生的。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课是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篇书序,更是一篇美文,就文章本身的语言、章法以及文学的内涵而言,这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但如果仅从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授这篇课文,教者以为该文不失为一座引导学生通向文学殿堂坚实的桥梁。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没有急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是先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中外文学名篇,但都只有高潮,没有结局,只有梗概,没有具体情节,故事讲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几个悬念: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那苦命的祥林嫂后来过上了好日子了吗?还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于勒等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又是怎么死的?没想到还真有几位同学能说出结局,但我让他们立即打住。可以想见,能在此时回答出问题的同学该有多自豪,而尚不知答案的又该怎样羡慕和着急。就在这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样一段话:“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
事实证明,在后来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班的学生与文学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明显高于同一阶段的其他同学。现在想来,这种阅读兴趣的产生应当归功于我一开始的卖关子。
【找毛病,善质疑】现在的教辅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包括一些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这些音频视频资料有不少的确为精品,可也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善于运用资料,让资料“为我所用”。比如有一段关于《春》的朗读视频,其中“春花图”中的“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视频上实实在在显示了累累的桃儿、杏儿、梨儿,播放前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找茬,结果不出我所料,学生竟然就发现这一画面与文中的“仿佛”一词不吻合,由此自然归纳出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这种“找毛病”的课堂提问法往往可以运用于借鉴资料辅助教学的课型中,当然,事前教师一定要熟悉资料,考证资料,切不可随意否决,弄巧成拙。
5.读《从理念到行为习惯》有感 篇五
——读《从理念到行为习惯》有感
摘要:“文化是种像钉子一样坚硬的“柔软”东西:实施起来十分艰难,但取得的效果却牢不可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至得以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这种共同的的行为模式则是企业文化最强打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企业 灵魂 文化 企业文化 从理念到行为
摘要中我引述了作者陈春花教授在《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书中提出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解。我又在其他文献上找到以下说法: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是美国商界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解释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尝试,这种文化更多是企业的共同理念和集体行为,并且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生存形式。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前,西方国家的很多大型企业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技术,他们很多人性的管理方法至今仍被沿用。而在这个概念之后,美国的很多企业迅速转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并且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超越了日本,继续领跑世界经济。所以说,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在公司产生之后也已经存在,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被突出出来,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看过以上几点企业文化的概念、理解,我想就书中提到的几个小标题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先谈谈我的感受:
1、文化是对环境的认同并不等同于知识
“……知识知识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但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以此而生存的更好,相反,很多人因为掌握了知识,反而更加远离现实社会,更多的批判社会,批判社会,以至于让自己无法融入社会,这恰恰是因为知识远离了文化。……”
从小到大,并未真正认真的思考过“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只是一味的认为文化等于知识,有了知识,就成为了有文化的人了,但当我看到“有知识和有文化并不是一件事情”时,心中那种好奇与不解油然而生。细读之后我发现,确实,学习只能让我们了解社会,剖析社会,但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因此而生存的很好,只有能够认识环境、利用环境,才是真正的有文化。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的人,能够认知并认同这个社会,适应社会,寻找到社会认同的生化方式。
让我们换句话来说,有文化的人,了解社会,知道环境现状是什么,环境需要什么,并能够适应环境,利用和创造环境,这就是文化和知识的不同之处。
然后我就在不由的自问,我算是有知识的人还是有文化的人呢?仔细回想,从小学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并未并父母要求做更多的事情,只是一味的学习。但其实我对这个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我还不能有效的将学习的知识转化成生存的生活的技能。
2、文化是生存方式并无高雅低俗之分
“……认为教授就应该做学术研究而非迎合公众口味,认为研究论文就是专业的学术的,而目前于丹和易中天的方式就是太庸俗了,这些看法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文化没有高雅、低俗之分,文化就是一种生存方式。……”
我也是易中天的三国粉,当时每天中午放学回家都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机观看《百家讲坛》节目。细细思量,为什么我当时会如此热衷呢,出来自己对历史还有《三国》的喜爱,还有就是易中天老师通俗、细致的讲解。试想如果易中天老师之乎者也的和观众大谈古文,我觉得很少有人能接受。
出来大学,面对五湖四海的同学,说实话,我也曾感到很迷茫,感觉和一些同学并不能找到共同语言,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文化差异太大。书中陈春花教授这样讲: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觉得无法与世人融合,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更大程度上是文化上无法认同而已,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文化高雅低俗之分。现在想来,当时同学们之间有些障碍的原因是文化的不同,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就
像我们舍友曾经因为蒜薹的名称展开过一场口舌“大战”,北京同学大都将之称作蒜苗,但在我的家乡,蒜苗是在北京被称作蒜黄的材料。最终我们也不能说服对方,但我们互相接受了对方的说法,并没有一定分出哪个学术哪个平凡,哪个高雅哪个低俗。
3、企业的文化不是“虚”的,而是“实”的在我之前的理解中,一直认为,文化这种东西,只能是说说而已,它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有充斥在我们周围。而且它也像空气对于人的意义一样不可缺少,空气和文化都是融入我们血肉内的东西,它和我们是一体的际必须的,否则,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但是我却在无形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它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来,文化这种东西确实是个很难去说清楚的事情,它只能通过企业的产品与员工的行为准则来展现出来。就像书中陈春华教授体积到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是具体的一种产品,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个品牌,一种文化。可口可乐超越时代、地域甚至文化,这个产品链接不同消费者的就是他所赋予每个人“挡不住的感觉”。苹果手机,在几年时间内迅速占领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iPhone手机后,苹果公司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不在仅仅是一个个冰冷的机器,而是代表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创新,一种精益求精,一种追求客户价值体验的企业文化就这样完美的体现在公司的产品上。
4、企业文化的最终载体还是员工的行为习惯
陈春华教授早本书第四章讲到文化是神员工是体,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表现是统一行动,一致的行为习惯,可以带来统一的意志,这样,文化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所以企业文化最终会表现为员工一致的行为习惯。我以自己对员工行为习惯作用的理解,来画出流程图说明一下,员工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重要性。
公司与顾客,决定着公司的发展前景。因此让员工在自己的行动中渗透和表现公司的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树立的观念。
以上是我就书中陈春华教授提及的几个小问题的理解,下面我还想就我全篇通读之后的感想再写上一点。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下,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价值也越发深刻和清晰,如何认识企业文化?如何管理好企业文化?如何让企业获得更好的业绩?如何让企业组织更好的成长?这个问题,已不仅仅是HR的工作职责,而是从领导者到全体企业员工所有人,需建立的一整套共同的行为模式,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则。
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提升整体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加业绩,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管理者越来越从实际的业务操作中抽身出来,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入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之中。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一家企业从小做到大,可以从最初的创始人的个人魅力,企业发展理念吸引,再到确立更清晰的企业发展目标吸引越来越多的同道者加盟,凝聚更多力量,这种螺旋成长的过程里,企业文化逐渐沉淀,而后立文成型,全体职员一起遵守。这个企业文化确立的过程便是从理念到行为模式的确立过程。
万物归一,道法归一,任何事情做到最后,都会归于同一哲学,归于思想的上层建筑的层面上。企业文化也不例外。在企业管理方面,在中国企业一度流行
从上面的图形中,我们可以很自然地看出,员工行为习惯像桥梁一样连接着
为美式管理方式,日式管理方式,以及最终回归到中国式管理方式。中国式管理,这也是最适合中国人性格以及国情的管理方式。美国式管理像打桥牌,抓到牌找到资源再按规则合作做事。于是美式管理也被称为有用文化。而日式,严格规整得一丝不苟是其特点。可用围棋形象代言,生即是生,死即是死,黑白分明。而中国式则是麻将。四人即和又不和,窝里斗成团。这也是中国文化,五四破四旧,打倒孔老二之后,中国文化也呈现倒退,集体无信仰,信与不信,散漫无道德底线,整个社会短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于是中国制作虽然走向世界,却总是在产业链的最低层徘徊,艰难突破。其实,突破的核心就是文化,挖掘凝聚于产品之上的文化附加价值。让中国文化寻找到合适的产品,这也便是从务虚到务实的艰难一步。
说起文化,看似一些摸不着,有点虚的东西,特别是企业文化。但通过研读本书之后我理解了它有着无限的能量,它为企业的经营提够了充足的动力和持续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企业战略的根基。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我们并不是完全找不到它的影子,企业的产品中透漏着,企业员工的行为中表现着,企业的领导者实践着。
参考文献:
⑴陈春花:《从理念到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2月,序Ⅴ页
⑵MBA智库百科,企业文化,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81%E4%B8%9A%E6%96%87%E5%8C%96
6.读《知之深爱之切》有感 篇六
读《知之深爱之切》有感一
《知之深爱之切》收录了习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篇,还附录了习近平同志离开正定后撰写的三篇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刊登的三篇新闻通讯。时隔30多年,现在读来仍感受到总书记的拳拳爱民之心。
读着这一篇篇朴实无华而又生动深刻的文章,不由得为其真挚的为民情怀所感动,为其深刻的思想观点所折服。习近平同志30多年前的讲话、文章,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诸如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鲜明、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不讲效率,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戏必须大家唱、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等等文章和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书记今天一系列讲话的思想渊源和实践根基。
在书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习近平同志主张简化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并以身作则,全身心、高效率的投入到人民的事业中去。当他到某乡搞调查时,发现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正忙得团团装。原来是县直一机关一个上午就往这个乡里派了三批人马,调查了解同一个问题,还都点名书记乡长接待。看着满天飞的钦差大臣,习近平脸上露出愠色。在办公室,他又看见县直某局一周之内发了两期简报。这一下,他火了:给局长打电话,先把打字机封了,再让他们重学县委有关规定!为人民服务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习近平当年远见和作为,到如今仍然时刻警醒着我们,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便是当时的写照。
惟知之深,故爱之切,在习近平撰写的《我爱自己的第二故乡》一文中,他写到,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正定人民是可爱的人民,正定人民具有刚强智慧的素质,勤劳朴实的传统,更有不甘现状、勇于开拓、发愤图强的雄心。从正定期间的爱民之心到2015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有一根红线紧紧相连,在时光流逝中,永不褪色,这根红线就是知民爱民。
细读此书,深受启发:爱,若流于形式,很快会流失。知,若只停留于书本上,总会让人厌恶,最终遭唾弃。作为人民公仆,从来就不是喊喊口号的事;为人民办实事,也从来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完成的。为民情深,必须是在深彻地了解国情之后,才能以三严三实标准,办好事办实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因为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因地制宜,知行合一,才能刻骨铭心,感人肺腑。
我们一定要把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于内心深处真正知晓、明了,并融入真感情。与此同时,要将此与学习落实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不断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成为四铁干部。
读《知之深爱之切》有感二
《知之深爱之切》是诞生在石家庄这片热土上的一部光辉著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认真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的思想精髓,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确保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本书生动展现了习总书记在正定县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彰显了他真切的为民深情。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三年多,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对这里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深厚情感,为正定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历久弥新的思想观点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成果,是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的珍贵史料。他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强烈鲜明的问题导向和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态度,是我们一辈子都将受益的精神食粮。
从书中,我们可以清晰查找到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体系早年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正定、对河北的关心关怀和深厚情感,让我们很受教育,深受鼓舞。如何学习习总书记的宝贵品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此书和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有效的辅导。
细读此书,深受启发:爱,若流于形式,很快会流失。知,若只停留于书本上,总会让人厌恶,最终遭唾弃。作为人民公仆,从来就不是喊喊口号的事;为人民办实事,也从来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完成的。为民情深,必须是在深彻地了解国情之后,才能以三严三实标准,办好事办实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因为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因地制宜,知行合一,才能刻骨铭心,感人肺腑。
我们一定要把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于内心深处真正知晓、明了,并融入真感情。与此同时,要将此与学习落实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不断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成为四铁干部。
读《知之深爱之切》有感三
爱国主义有各种体现,但重要一条是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要有深切的了解。爱国,首先要从了解国情、建立责任心开始。
生长在全面发展的时代,分享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我们平时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自己的国家日益富强的现实。申奥成功的举国欢腾,加入WTO的历史性跨越,体育盛会上不断响起的国歌,国际事务中逐渐强大的国家身影,都会激发亿万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广大青年的报国之志。从这些宏大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国家日益辉煌的形象,由此迸发的爱国主义热情,也是高昂激越、自豪骄傲的。
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既看到迅速长高的城市,又看到比较落后的山村;既懂得珍爱璀璨的华夏文明,又知道铭记曾经的屈辱和苦难;既骄傲于27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中国奇迹,又不忘偏远山区的贫困百姓。这样,责任心的种子,才能在他们的心中坚定地萌发;这样,遇到个人与集体的矛盾,面临理想和现实的选择,他们才能从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在更高的层面去取舍,把个人的抱负与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有更加明确的方向,爱国主义行动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河南28岁的女大学生村官陈晓珂说:对农村的贫穷,我印象太深刻了。年轻人对城市生活都很留恋,我也不例外。但一想到农村人才都流向城市,农村会越来越落后,我就觉得应该为农村发展做点事情。正是这种深切的了解,让陈晓珂产生了深深的热爱,由此坚定地走向乡村,选择了另一种不同的生活。
同样放弃城市生活的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徐健,也是因为在国家级贫困县甘肃定西支教的经历,才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重回定西,用自己的知识和热诚,带领那里的百姓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到贵州后,对山区产生了无法割舍的牵挂,因此,情愿用两年时间支教,用单薄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他说:我很孤独,但我不会放弃,也不会退缩,我要坚持到底,直到奇迹发生。
7.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七
《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意思是:缤纷的色彩, 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 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 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 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器物, 使人操行变坏。因此, 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 所以摈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
“为腹不为目”, 只为吃饱肚子, 只为丰富内在自我, 不求声色娱乐。追求内在的宁静恬淡的生活, 摆脱外在的贪欲的生活。外在的声色之娱愈过分, 心灵就愈空虚。只有摆脱外界的物欲生活, 而持守内心的安宁, 才能保持心灵固有的纯真。
苹果五手机上市, 有的大学生卖肾后购买, 就为了一个面子。现今苹果六又上市, 一开始传定价几万, 网友调侃:“你的肾还够卖吗?”外界的诱惑, 又何止一个苹果手机呢?身外是千变万化的, 诱惑又何止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呢?很多人曾经热衷于天价年夜饭, 一餐饭数万元, 酒肉穿肠过, 除了汲取少许营养外, 不留下任何痕迹。在物欲中为了面子而在“死要面子活受罪”中活着。物欲带不来幸福, 带来的快乐也是短暂而浅层的。要幸福, 只有“外化而内不化”, 时刻保持精神上的安顿, 时刻注意丰富自己的内心, 做到“为腹不为目”, 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永葆内心幸福之所为。
一个“腹”, 一个“目”, 所波及的内涵其实就是精神与物质的范畴。物质世界, 人欲横流, 金钱至上, 亲情落地。当然, 物质是重要的, 但物质至上是错误的。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精神和身体合一, 能做到不分离吗?老子之言, 确为先知先觉之良言。
一个学校, 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高明的做法, 绝对不是以奖金和奖学金为诱饵的做法。物质诱惑, 是“为目”的做法。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不假, 但此勇夫往往更是庸夫, 或者是匹夫之勇之勇夫。学校里对师生进行的繁杂的各种荣誉称号奖励, 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下策。老子说:“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受宠或受辱, 就感到惊恐。重视身体, 要好象重视大的祸患一样。要轻荣辱而贵身, 贵自我之身, 而不是贵外界的浮华。老子认为, 无论是得宠或是受辱, 都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贬低。受辱损伤自尊, 得宠则会使人感到这是意外的殊荣, 因而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独立的人格无形中便失去了。在学校里,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 有些教师或学生, 各种荣誉加身, 各种奖金加身, 却往往不合群, 群众不买账, 让他们高处不胜寒, 被孤立。宠辱相依, 对人自身而言, 受辱和得宠都不是啥好事。纵观历史, 那些朝臣, 往往忠臣受辱, 奸臣得宠, 而皇帝更迭, 历史变迁, 忠臣虽后世名扬但当时受尽迫害, 奸臣虽当时受宠但必遭后世千夫指斥。两者的境地都不会圆满, 都有残缺。这也是为啥“宠辱若惊”了。
当然, “为目”的动辄物质刺激的做法是下策归下策, 下策也是策, 总比束手无策强些, 因而也有一定的作用的, 但其中的消极作用不能小觑, 更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
那上策是啥?显然就是“为腹”的做法, 挖潜人内在的东西, 调动人的情志, 让人有梦想, 有奔头, 有好的向往。单位作为一个主体, 要为员工或学生实现这些梦想, 搭建最好的成长平台。对学校来讲, 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让教师事业有成, 成名, 成家。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成长, 让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成才, 成人。让所有的师生员工, 都能最大化地成长。搭建好梯子, 让他们都能跳起来摘桃子。善于筑梦圆梦, 让师生有梦想并能圆梦。教师群体, 自己有梦的同时, 更应该成为学生梦想的筑梦人、圆梦人。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爬雪山, 过草地, 艰苦卓绝, 一往无前, 这是信念的力量。小米加步枪, 打败了“冲上去赏你两块大洋”的配备精良的国军, 这是人心向背的胜利, 更是精神的胜利。刘胡兰面对铡刀视死如归, 夏明翰面对砍头只为主义真……“为腹”的精神教育, 可以培养天下无敌的劲旅;“为目”的升官发财的许诺, 只能培养贪赃枉法之辈。
理想与信念, 是一个人前行的明灯, 是最大的动力所在。理想与信念, 也是一个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一个学校里, 管理者、教师、学生, 如果都具有了理想和信念, 纵居陋巷, 箪食瓢饮, 亦可造就杰出之人才。相反, 一个学校, 楼堂馆所林立, 高楼入云, 伙食精美, 环境如花园, 但校长为名, 教师为财, 学生为敲门砖, 则教师成不了大师, 学生成不了大器, 这是必然。人若为物役, 必终为奴隶。
前段时间, 南方曾经有个知名大学, 大学生们因为有的宿舍内没有淋浴设施而罢课。最终, 每个宿舍都解决了淋浴设施方才罢休。看了这个案例, 我很感慨:我们的大学生太安逸了!当他们已经习惯了大学校园的奢华, 他们还能甘愿到落后的西部, 到落后的边远山区, 去俯下身子, 与落后地区的人民打成一片, 去志在四方、甘心奉献吗?当他们已经习惯了物质的安逸, 已经让很多大学毕业生, 宁可在大城市里漂泊着混日头, 也不愿到落后的地方沉下去扎下根。
在学校里, 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而有的人却为了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而读书, 现在有的大学生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的小学生的读书理想却是“我长大了要做一名贪官”。若鸿鹄与燕雀, 境界天壤之别, 人的发展便也会是相去甚远。好的教师, 教育学生, 一定会是善于激发学生远大抱负的, 善于调动学生知、情、意等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有理想、有梦想, 心怀天下, 而不是教育出一群懂点小技术, 善于谋巧利、谋饮食的饮食男女。毛泽东在湖南做教师时, 第一节课, 徐特立等老师前去听课, 他本来讲中国地理, 但面对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 他拿着报纸, 把第一节课上成“中国之时局”课, 学生群情振奋, 无不关心起家国天下来。
“声色之于以化民, 末也。”《中庸》里这句话是说:用声色这些外在的东西教化民众, 是最后的选择。这也是穷途末技, 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下策”, 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或者说:“为目”为下。
教化万民, 包括学校里教育学生, 一定要靠使命、格局、道德这些内在的东西, 动心忍性, 以精神和意志取胜。或者说:“为腹”为上。
《弟子规》中提到了“余力学文”的观念, 做人, 要先修身, 懂得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然后有余力, 才能学习文化知识。而想修其身, 必先正其心。要想正其心, 必先诚其意。这都是内在的东西, 都是“为腹”。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推荐阅读:
现代大学理念的理解07-19
大学班主任带班理念11-28
读《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11-29
读《民国大学》有感12-16
大学生读《局外人》有感11-0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依法治国学习心得09-25
大学生读爱的教育有感500字12-10
我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有感大学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