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4-12-01

plc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4篇)

1.plc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篇一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

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李陵③李广④霍去病 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

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武帝④汉宣帝 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 ①韩信②张骞③李广④霍去病

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张良③萧何④陈平

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的汉初功臣是: 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韩信

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 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

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 ①英布②卢绾③彭越④樊哙

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 ①英布②韩信③灌夫④窦婴

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项羽③荆轲④春申君 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 ①朱英②李园③庄贾④田蚡 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

①《伯夷列传》②《游侠列传》③《扁鹊仓公列传》④《儒林列传》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韩非③李斯④张汤

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李斯③李广④张汤

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 ①冯谖②春申君③窦婴④灌夫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 ①齐桓公②管仲③韩信④范雎

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 ①鲁仲连②荆轲③孔子④孟子

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

①《伯夷列传》②《管晏列传》③《孟子荀卿列传》④《李将军列传》 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

①《平准书》②《李斯列传》③《货殖列传》④《魏其武安侯列传》

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下列孔子哪位人物学生所言: ①颜回②子路③子贡④子夏

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 ①项羽②管仲③屈原④贾谊

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 ①春申君②平原君③信陵君④孟尝君

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 ①苏秦②张仪③伍子胥④楚怀王

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 ①文种②张仪③伍子胥④西施

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 ①白起②蒙恬③李斯④韩非

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 ①韩信②彭越③英布④陈平

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 ①伯夷②孔子③孟子④屈原

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的历史人物是: ①白起②蒙恬③项羽④李广

28.集中表现出司马迁既愤天命、又悲天命内在苦痛的《史记》篇目是: ①《李将军列传》②《伯夷列传》③《管晏列传》④《淮阴侯列传》 29.“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

①《李将军列传》②《伯夷列传》③《管晏列传》④《淮阴侯列传》 30.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 ①刘邦②项羽③张良④荆轲

31.被人斥为“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的汉儒是: ①董仲舒②叔孙通③公孙弘④田蚡 32.被人斥为不“正学以言”,反“曲学阿世”的汉儒是: ①董仲舒②叔孙通③公孙弘④田蚡 33.遭汉儒诋毁而被杀的义侠是: ①灌夫②聂政③郭解④鲁仲连

34司马迁从经济变化角度揭示出汉代由衰到盛,又将由盛到衰这一趋势的《史记》篇目是: 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货殖列传》④《平准书》 35.司马迁批判汉武以恶为治这一专制政治的《史记》篇目是: 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李将军列传》④《平准书》 36.司马迁揭露汉武好仙这一病态心理的《史记》篇目是: 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李将军列传》④《平准书》 37.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 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惠帝④汉文帝 38.在右北平战中,“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的汉将是: ①李广②李敢③李陵④李闯

二、多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1.以下所列,曾惨遭同学毒害的人物有: ①范雎②韩非③孙膑④伍子胥 2.李广指挥的战斗有: ①上郡遭遇战②巨鹿之战③背水一战④右北平之战 3.在《史记》中,自杀而死的人物有: ①项羽②陈胜③李广④白起 4.韩信指挥的战役有: ①井陉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垓下之战④潍水之战 5.以下所列,哪些人曾劝韩信反汉: ①武涉②萧何③陈余④蒯通 6.汉初被杀的功臣有: ①韩信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 7.死于吕后之手的人物有: ①韩信②戚夫人③彭越④陈余 8.战国四公子是: ①春申君②信陵君③孟尝君④平原君⑤成安君 9.由“至友”而成死敌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张耳③彭越④陈余

10.《管晏列传》叙述了哪些人间友情: ①鲍叔牙与管仲②信陵君与侯赢③孟尝君与冯谖④晏子与越石父 11.汉武时期与匈奴作战的汉将有: ①李广②李陵③霍去病④卫青⑤李牧

12.表现出司马迁既重义又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有:

①《货殖列传》②《伯夷列传》③《孔子世家》④《越王勾践世家》 13.对汉武政策予以批判的《史记》篇目有:

①《酷吏列传》②《封禅书》③《淮阴侯列传》④《平准书》 14.歌颂“知己”之情的《史记》篇目有:

①《魏公子列传》②《管晏列传》③《伯夷列传》④《张耳陈余列传》 15.曾刺杀过嬴政的勇士有: ①韩信②荆轲③项羽④张良 16.属于李广家族的人有: ①李陵②李敢③李广利④李耳 17.《刺客列传》所记载的刺客有: ①郭解②曹沫③专诸④聂政⑤荆轲⑥豫让

三、填空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桃李不言,_________。

2.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又称__________。

3.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___________。4.“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____________。5.集中表现出司马迁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是____________。6.被茅坤称为“兵仙”的军事家是_______。

7.在《赵世家》中,与公孙杵臼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______。8.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_______。

9.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

10.“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11.堪称为一篇“鼠传”的《史记》篇目是____________。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_______。

13.被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的汉之名将是____________。14.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_______。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16.《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_______。

四、标点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以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之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3.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 4.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骑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五、简答、简析题(共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

1.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其中,你觉得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哪一点?为什么? 2.李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请你对李广“还,赏不行”的原因作出分析。

3.结合《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相关内容,谈谈司马迁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作了怎样不同的描写与评价? 4.简要概括韩信在汉中为刘邦首建大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5.简要叙述韩信井陉口背水一战以及与项羽决胜垓下的具体战法。

6.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大力描写了韩信的重情重义,大力陈述了韩信前半生不反的事实。在你看来,司马迁这一笔法有何用意? 7.项羽与在韩信对樊哙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你能就此对项羽、韩信识见的高下作出分析吗? 8.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请你说说项羽少时的相关行为,并简要说明它与项羽最终失败的因果关系。9.说明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10.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 11.为什么说张耳、陈余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实现了他们的“刎颈之交”?

12.说明《史记》作为一部人学经典的丰富内涵。

13.请你对“制礼义以养之欲”这句话作出符合司马迁本意的解释。14.司马迁的命运感与一般人所信奉的宿命论有何区别? 15.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赞语中是如何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的?对于刘邦,司马迁是否也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 16.司马迁对汉武盛世持有怎样双重的评价? 17.《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汉武时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三篇?这三篇各自侧重在那个方面展开批判? 18.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谁?这个人对项羽的弱点作出了怎样的分析?

六、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共30分)1.论析韩信的个人才干与品质

2.为什么说《李斯列传》堪称为一篇“鼠传”? 3.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哪两对人物的知交之情进行了重点描写?叙述这两对人物知交之情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司马迁这样描写的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③ 2.① 3.③ 4.① 5.④ 6.③ 7.② 8.④ 9.② 10.② 11.③ 12.③ 13.② 14.① 15.② 16.① 17.② 18.③ 19.④ 20.④ 21.③ 22.① 23.③ 24.① 25.① 26.② 27.① 28.② 29.② 30.① 31.② 32.③ 33.③ 34.④ 35.① 36.② 37.① 38.②

二、多项选择题 1.②③ 2.①④ 3.①③④ 4.①③④ 5.①④ 6.①③ 7.①②③ 8.①②③④ 9.②④ 10.①④ 11.①②③④ 12.①② 13.①②④ 14.①② 15.②④ 16.①②

17.②③④⑤⑥

三、填空题 1.下自成蹊 2.背水一战 3.卢绾

4.《伯夷列传》 5.《货殖列传》 6.韩信 7.程婴 8.汉文帝 9.刘邦 10.韩信

11.《李斯列传》 12.李斯 13.李广 14.韩信 15.管仲

16.《管晏列传》

四、标点题

1.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以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之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3.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

4.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骑,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五、简答、简析题

1.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其中,你觉得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哪一点?为什么? 李广的优秀品质有:其一,勇于当敌,胆略过人。李广身为“世世受射”的将门之后,自幼练就了善射的本领。不惟如此,李广更具有一种过人胆略。在上郡遭遇战与右北平之战中,李广面对敌众我寡的危急局面,镇定自若,指挥若定,表现出超人的胆略。其二,李广不仅才气天下无双,还特有一种轻财爱士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广大士兵的爱戴。李广死时,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正说明了李广仁爱士卒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在我们看来,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后一点。从秦汉以来,边塞战争绵绵不断,一将功成万骨枯,谁又曾顾问过千百万士兵的死活?茫茫宇宙天地之间,李将军李广的英名之所以得以传颂千古,根由不在于他有什么赫赫战功,而在于仁爱士卒。此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李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请你对李广“还,赏不行”的原因作出分析。

李广战功卓著,却误入了汉景帝与梁孝王的矛盾之网中。梁孝王为汉景帝之弟,更是颐指气使的窦太后最宠爱的儿子。窦太后本欲让梁孝王当皇帝,虽未获成功,但在两兄弟间造成了内在冲突。按照汉法,李广既为汉廷直属将军,就不能接受梁王的封赠。但梁王为了表示对景帝的不满,为了说明他本应成为皇帝,所以他偏要封赠汉将李广。李广在梁地作战,如果拒绝了皇帝弟弟的封赠,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果说这件事有错,追究罪责的应是梁孝王。汉景帝深知梁孝王再向他示威,自然怒火中烧,但迫于母威,又不好发作,于是他便通过惩罚李广以示对梁孝王的回击。如此,飞将军李广就成了他们政治斗争的牺牲品。3.结合《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相关内容,谈谈司马迁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作了怎样不同的描写与评价?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着力描写了李广轻财爱士的优秀品质,说明了李广赢得广大士兵与民众爱戴的原因。与此同时,司马迁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向世人展示了卫青、霍去病的本质属性。在司马迁看来,卫、霍两人之所以有辉煌战功,实因为他们身为皇亲国戚,他们本人并没有过人的智略。不惟如此,司马迁还特别指出霍去病“不省士”的恶劣作风。在篇末的赞语中,司马迁更直接地对卫、霍两人不为天下贤大夫称颂的表现提出批评。而在《李将军列传》赞语中,司马迁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样的语词说明了李广仁爱士卒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两相对比,一优一劣,褒贬自现。

4.简要概括韩信在汉中为刘邦首建大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韩信在汉中为刘邦首建大策的基本内容是:韩信纵论天下,对项羽的性格弱点、战略错误,对三秦乃至天下的民心向背,都有深刻的把握。据此,他指出,应当利用项羽的战略错误,利用三秦父老对章邯等人的怨恨以及对汉王的爱戴,利用汉军将士渴望东归的心理,乘势向东挺进,以完成夺取关中、夺取天下的大业。意义:刘邦正是在韩信这一大政方针的指导下,从绝境中走了出来。最终取得了天下。

5.简要叙述韩信井陉口背水一战以及与项羽决胜垓下的具体战法。

在井陉口之战中,韩信一方面正面出兵井陉口外,另一方面又预遣轻骑二千人各持一赤帜,隐蔽山后。在正面战场,韩信背水列阵,故意将数万兵力暴露于数十万赵军之下,以示其弱,使敌懈怠。果然,引诱出赵军空营出战。在正面与敌大战之时,韩信即用奇兵袭击敌军营地,再两面夹击,结果大获全胜。在垓下之战中,韩信为大军统帅,“先为小却,以待左右两翼之夹击,而后回军三而蹙之,是以项羽十万之众一败无余。

6.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大力描写了韩信的重情重义,大力陈述了韩信前半生不反的事实。在你看来,司马迁这一笔法有何用意? 从表面上看,韩信血案为最高统治者所精心策划,近乎天衣无缝。如果要为韩信辩诬,自非易事。但司马迁依据韩信前半生不反的事实,依据韩信恪守信义的本质,从汉廷狱案中看出破绽,力求以他迷离开合、寄意无穷的文字说明韩信反汉罪名的虚妄,力求对汉初最大血案作出公正的判决。韩信的沉冤,司马迁论之明矣!

7.项羽与在韩信对樊哙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你能就此对项羽、韩信识见的高下作出分析吗? 在《项羽本纪》中,可以看出项羽对樊哙极为欣赏。而在《淮阴侯列传》中,则可见韩信对樊哙嗤之以鼻。樊哙本以屠狗为业,是一介武夫。项羽欣赏樊哙,说明项羽也终为一介武夫;而韩信对樊哙的不同态度,说明韩信对匹夫之勇的鄙视。韩信之所以在汉中一针见血地看穿项羽徒有匹夫之勇的本质,也正显示出韩信高出于项羽之上的见识与胸怀。

8.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请你说说项羽少时的相关行为,并简要说明它与项羽最终失败的因果关系。在项羽的人生之初,他“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后学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其豪气诚然令人叫绝,但又显得粗略疏阔。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最终的失败,其中的一大根源在于“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样一种“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的精神弊端,正与项羽少时不学无术的表现两相呼应。而司马迁之所以从项羽少时写起,也正是说明项羽最终失败的种因早就埋伏在项羽少时的表现中。9.说明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

范蠡一语道破了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10.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 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三类:一则为项羽、韩信的悲剧。当他们取得巨大成功之时,理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牢牢把握住“天机”与自我的契合点,否则就会“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二则为白起、吴起、商君、文种等人的悲剧。他们成功之时,也正是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之时。这时,他们已经面临绝对不可超越的限界。既如此,他们应该觉悟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否则就会“亢龙有悔”。三则为韩非、孙膑、虞卿等人的悲剧。他们“能言”而“不能行”,结果陷入困境、绝境。以上三类,均因自我蔽暗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11.为什么说张耳、陈余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实现了他们的“刎颈之交”?

所谓刎颈之交,初义是要同生死,共患难,断颈无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张耳、陈余这一对忘年交在人生苦旅中也确实做到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但后来却反目为仇,成为死敌。张耳、陈余始以生死相许,殊不料割下自己颈子的竟然是对方。所谓“刎颈之交”,结果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实现了。

12.说明《史记》作为一部人学经典的丰富内涵。

《史记》作为一部人学经典的内涵:其一,着力描写“非常之人”,使人感到人生最神圣的是超越自我的努力与奋斗,人生最有价值的是追求生命奇特。其二,司马迁对人物的行动、意愿、个性、理想、情感,对人物的苦难、悲哀、诅咒、呼告、死亡都始终给予了莫大的关注,表达了他对生命底蕴的咀嚼、感叹与沉思。其三,对摧残生命的君主专制政治进行了大胆无畏的揭露,表现出一种护持历史中生命个体的历史良心。其四,揭示了人性的灰暗一面:人性之恶,显示出他敢于正视人性之恶的勇气。其五,在正视人性恶的基础上,高擎人的美德与良知。其六,在洞察人性真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个既能顺应又能控制人情、人性的新世界构想。

13.请你对“制礼义以养之欲”这句话作出符合司马迁本意的解释。

司马迁深以为,人性中存在着各种欲望,如果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必然会出现人人争夺、人人残杀的混乱局面。既至如此,人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往往自取灭亡,整个社会也将在这种混乱中迎来它土崩瓦解的末日。结果,追求欲望却反而得不到欲望。先王体察人性,为了使人在有秩序的社会中得到种种欲望的满足,便制订了能容纳人之欲望的“礼”,使人从中怡然自足,享受快乐。由此看来,“礼”不但不是压抑人性的存在,而恰恰是使人之欲望得以长久满足的保证。故而,司马迁反复申言:“礼者,养也”,“制礼义以养之欲”。我们结合历史上因违背礼义规则,一味贪于男欢女爱而终至殒身亡国的无数个例,就不能不深深感到“制礼义以养之欲”、“礼者,养也”这一论点的深远与透辟。14.司马迁的命运感与一般人所信奉的宿命论有何区别? 宿命论认定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它反映了一种无痛感的麻木心态,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人生基本态度。而司马迁对命运并不持忠实信奉的态度,他的命运感往往以疑问的形式出现,在疑问中仍不乏探询、否定的意味。正因如此,这种命运感并没有导致他走向宿命,没有导致他历史意识的丧失,相反他常常否定天命的存在。可以说,司马迁的命运感并非芸芸众生的宿命论,而是一个“好学深思”者在一个更高品位上对一种无限本体的困惑感受。对命运的困惑与否定这两相结合,显示了司马迁历史理性的震荡与重建,显示了他在克服重重矛盾中表现出的主体的英雄意志与探求精神。

15.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赞语中是如何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的?对于刘邦,司马迁是否也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一方面对项羽的英雄本质着力描写,以其动情之笔写就了一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交响曲;另一方面,司马迁对项羽的一系列政治军事错误也作了极其理性的分析、批评。以《项羽本纪》赞语为例,司马迁对项羽的功过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在赞语的前半部分,司马迁显得有些感情冲动。在后半部分,司马迁则以深刻的理性对项羽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肯綮的剖析。这样一种双重评判,既坚持了一个史家的原则立场,又表现了司马迁作为血肉之躯的感情好恶。与此相映照的是,司马迁对刘邦也保持了双重评判。司马迁在感情上接受不了刘邦,但在理智上认识到刘邦之所以取得天下,在于他善于笼络人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军事战略。如此,司马迁既给我们以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又充分表现了他在观照历史过程中的情感意向。16.司马迁对汉武盛世持有怎样双重的评价? 司马迁对他那个时代的盛大气象有着强烈的感受。在海内一统的时代背景下,司马迁心胸开阔,气魄沉雄,对汉武盛世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司马迁更在海内一统的盛大气象中看到了衰败的端绪。从《史记》中,我们看到司马迁在《平准书》中对武帝的经济政策展开了全面批判,在《酷吏列传》中对武帝的高压政治进行了大胆揭露,在《封禅书》中对武帝的迷信心理作了深入剖析。这三篇鼎足而三,集中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17.《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汉武时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三篇?这三篇各自侧重在那个方面展开批判? 司马迁对汉武时代的批判主要集中《平准书》、《酷吏列传》与《封禅书》中。在《平准书》中,司马迁对武帝的经济政策展开了全面批判;在《酷吏列传》中,司马迁对武帝的高压政治进行了大胆揭露;在《封禅书》中,司马迁对武帝的迷信心理作了深入剖析。这三篇鼎足而三,集中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18.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谁?这个人对项羽的弱点作出了怎样的分析? 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韩信。针对刘邦畏惧项羽的心理,韩信深刻地指出:项羽虽“喑噁叱咤,千人皆废”,但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项羽虽“言语呕呕”,分食推饮,但却玩印不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羽“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但“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项羽又“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所以项羽“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他在目前看来很强,但很快就会衰弱下去。

六、论述题

1.论析韩信的个人才干与品质

其一,纵论天下,首建大策。在汉中登台拜将时,韩信凸现出一种卓越的战略眼光。针对将士思乡的心理,韩信提出了打出汉中、占据关中,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决策。他向刘邦指出,应当利用项羽的战略错误,利用三秦父老对章邯等人的怨恨以及对汉王的爱戴,利用汉军将士渴望东归的心理,乘势向东挺进,以完成夺取关中、夺取天下的大业。后来,刘邦正是在韩信这一大政方针的指导下,从绝境中走了出来。最终取得了天下。其二,出奇制胜,未尝血战。韩信坐而论道,深中肯綮。在战场上,他同样独步千古。井陉一战,韩信背水列阵,故意将数万兵力暴露于数十万赵军之下,以示其弱,使敌懈怠。果然,引诱出赵军空营出战。在正面与敌大战之时,韩信即用奇兵袭击敌军营地,再两面夹击,结果大获全胜。他如潍水之战等,也都表现出韩信出奇制胜,未尝血战“兵仙”本色。其三,决胜垓下,以灭项羽。韩信在汉中首建大策后,分兵以北,“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造成了有利于刘邦的战略态势。而在楚汉命运的垓下之战中,韩信为汉军统帅,彻底摧灭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综上所述,韩信在楚汉之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四,重情重义,绝不反汉。这位战无不克的天才人物,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心胸豁达的仁者。他漂母之恩必报,赐之千金;下乡南昌亭长虽“为德不卒”,他也赐之百钱;对于曾令自己出其胯下的淮阴恶少年,他不记前仇,反而任他为中尉。由此可见,在韩信的内心深处,特具一种有情必报、有仇不复的宽仁大度。如此心胸,也表现在他对刘邦的态度上。当韩信破赵定齐后,其势力已远在刘、项之上。这时,武涉与蒯通都劝韩信反汉。但韩信却恪守情义,念念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表现出一种重情重义、绝不反汉之心。2.为什么说《李斯列传》堪称为一篇“鼠传”? 李斯在人生之初,即表现出一种猥琐阴暗的心理。他从“厕鼠”与“仓鼠”两种生存的对比中,发誓要做人中的“仓鼠”。司马迁作为时刻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命洞察者,敏锐捕捉到李斯这一卑下欲念,选取了李斯“年少观鼠”这一典型事例,揭开了李斯内在的龌龊本质。后来,为了保住自己“仓鼠”的丞相地位,他把自己的同学韩非推向了死亡之地。龌龊的本性产生龌龊的行为,李斯也由于这一自私的本性决定了他自己可悲的命运。秦始皇死后,李斯以他一以贯之的卑劣之心,“被迫”参与了赵高、胡亥改写遗诏、谋害扶苏及蒙恬的罪恶活动。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由此他已开始了向死亡的堕落。不久,他即被赵高、胡亥以“谋反罪”判处死刑。李斯这一“仓鼠”由于本性的溃疡,不惜以牺牲他人生命、他人天下为代价,竭力想保住自己“食积粟,居大庑之下”的生存状态,但最终死于他人“毒手”,落了个夷灭三族的可悲结局。面对李斯生命的沉沦,司马迁在赞语中拨开“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这一认识上的迷雾,劲笔指出李斯之死实根源于他那“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的恶劣本性。纵观《李斯列传》全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卑劣私欲的人的心史,看到的是一个由“厕鼠”而“仓鼠”而“囚鼠”而终至于“死鼠”的历史。从这一意义上看,《李斯列传》实为一篇“鼠传”。

3.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哪两对人物的知交之情进行了重点描写?叙述这两对人物知交之情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司马迁这样描写的用意。

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精心为我们展示了管仲与鲍叔牙、晏子与越石父的知交之情。鲍叔牙自幼与管仲交游,深知管仲很有才能。两人合伙经商时,管仲“分财利多自与”,但鲍叔牙知道管仲家境贫寒,所以从来不与他计较,反而“终善遇之”。后来,鲍叔牙佐助齐公子小白,管仲佐助齐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为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也随即被囚。这时,鲍叔牙出面说情,将管仲推荐给桓公。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结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霸业。对于叔牙的知己之情,管仲这样感慨万千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句出自肺腑的心声,是对人间友情的最高礼赞。在本传中,司马迁又精心叙写了齐另一相国晏婴赎贤、荐贤的事迹。晏子知被绑的罪人越石父是位贤者,便以自己的左骖替他赎了罪,并一同坐车返回。到了家后,晏子没有打一声招呼,就进入内室。越石父见晏子“知己而无礼”,便要求离去。越石父在“知己”面前所表现出的人格自尊,正显示了朋友间的一种关系准则。

统观《管晏列传》,司马迁对管晏二人的功业只是虚写,而对管仲与鲍叔牙、晏子与越石父的知交则加以重点描写。通过这一重点描写,司马迁实表现了对理想友情的珍视与渴望。司马迁将《管晏列传》列于《伯夷列传》之后而成为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正显示了司马迁的无限用意。如果说《伯夷列传》置于列传之首是为了弘扬一种最高的节义,那么《管晏列传》则展示了一种珍贵的友道。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人间难得的真情、信义寄予了莫大的关注,表现出一个伟大史家对于人间友道的珍视。

2.plc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篇二

【1】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

A: 报告企业财务状况信息

B: 报告企业经营成果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答案: D

【2】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体现的是()。

A: 相关性原则

B: 及时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明晰性原则

答案: B

【3】 查找错账的差数法所说的“差数”指的是()。

A: “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B: 某一账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C: 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D: 多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答案: A

【4】 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货币资金形态就会转化为()。

A: 储备资金形态

B: 固定资金形态

C: 生产资金形态

D: 成品资金形态

答案: A

【5】 下列各种方法中,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专门方法是()。

A: 设置账户

B: 复式记账

C: 登记账簿

D: 成本计算

答案: A

【6】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答案: D

【7】 下列内容中,应属于“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的内容是()。

A: 工资

B: 销售费用

C: 财务费用

D: 制造费用

答案: A

【8】 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被称为()。

A: 会计对象

B: 会计职能

C: 会计目标

D: 会计含义

答案: C

【9】 下列各种方法中,归集一定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的专门方法是()。

A: 设置账户

B: 成本计算

C: 财产清查

D: 登记账簿

答案: B

【10】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一般适用于登记()。

A: 只进行价值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

B: 费用或收入增减业务内容

C: 只进行实物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

D: 材料物资类增减业务内容

答案: A

【11】 在以下各项内容中,不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是()。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库存现金

答案: D

【12】 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汇总并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主要依据是()。

A: 材料的名称

B: 材料的数量

C: 材料的用途

D: 材料的种类

答案: C

【13】 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 仅为两个

B: 仅为三个

C: 两个或两个以上

D: 两个以上

答案: C

【14】 账户登记时借项或贷项记录方向记反,试算表上的借、贷方合计数会()。

A: 完全相等

B: 肯定不相等

C: 在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D: 在不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答案: B

【15】 记账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当遵守的最基本规则是()。

A: 内容齐全准确

B: 书写适当留格

C: 依据凭证记账

D: 使用蓝黑墨水

答案: C

【16】 在以下各项中,被称为利得的是()。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营业外收入

D: 投资收益

答案: C

【17】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中的“有借必有贷”指的是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的()。

A: 摘要登记

B: 余额登记

C: 登记方向

D: 登记金额

答案: C

【18】近代会计的显著标志是()。

A: 单式记账法的使用

B: 复式记账法的诞生

C: 会计机构的出现

D: 管理会计的产生

答案: B

【19】 下列账户中,用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先付给供应企业款项及其结算情况的账户是()。

A: “应收账款”

B: “预收账款”

C: “应付账款”

D: “预付账款”

答案: D

【20】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存取业务,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D: 收款凭证与付款凭证

答案: B

【21】 持续经营假设的确立明确了会计核算的()。

A: 空间范围

B: 业务范围

C: 职能范围

D: 时间范围

答案: D

【22】 账簿的更换时间一般是在()。

A: 每月终了

B: 每季度终了

C: 每终了

D: 每半终了

答案: C

【23】 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库存现金日记账”上的“对方科目”栏应填写()。

A: 实收资本

B: 银行存款

C: 固定资产

D: 预提费用

答案: B

【24】 下列各种方法中,定期总括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专门方法是()。

A: 财产清查

B: 登记账簿

C: 编制财务报告

D: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答案: C

【25】 根据账簿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加以归类、整理重新编制的原始凭证是()。

A: 一次凭证

B: 累计凭证

C: 汇总原始凭证

D: 记账编制凭证

答案: D

【26】 一般说来,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A: 资金分配

B: 资金筹集

C: 资金运动

D: 生产关系

答案: C

【27】 在计算账户的期末余额时,下列各项中所不涉及的内容是()。

A: 上期结转入的余额

B: 本期增加发生额

C: 上期增加发生额

D: 本期减少发生额

答案: C

【28】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

A: 两个历史阶段

B: 三个历史阶段

C: 四个历史阶段

D: 五个历史阶段

答案: B

【29】 下列账户在会计期末如果有余额,其内容应属于企业存货的是()。

A: “应收账款”

B: “生产成本”

C: “预付账款”

D: “实收资本”

答案: B

【30】 利用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可以综合说明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

A: 财务状况

B: 经营成果

C: 资产的分布及其结构

D: 负债的总额及其构成 答案: B

【31】 与其经济决策相关者是指()。

A: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者

B: 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核者

C: 财务会计报告的传递者

D: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答案: D

【32】 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起码要利用两个账户进行记录的会计核算方法是()

A: 成本计算

B: 财产清查

C: 复式记账

D: 登记账簿

答案: C

【33】 会计分期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

A: 时间范围

B: 空间范围

C: 基本程序

D: 基本方法

答案: C

【34】 下列各项原则中,也可称为真实性原则的是()。

A: 相关性原则

B: 可比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答案: C

【35】 由具有一定格式而又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的簿籍称为()。

A: 会计科目

B: 会计账户

C: 会计账簿

D: 会计报表

答案: C

【36】 企业将其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金,应贷记“实收资本”账户,借记()账户。

A: “资本公积”

B: “未分配利润”

C: “盈余公积”

D: “银行存款”

答案: C

【37】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簿()。

A: 只反映价值量

B: 只反映实物量

C: 既反映价值量,又反映实物量

D: 既不反映价值量,也不反映实物量

答案: C

【38】 会计管理的主要形式是()。

A: 价值量形式

B: 实物量形式

C: 劳动量形式

D: 物理量形式

答案: A

【39】 进行账账核对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A: 直接核对

B: 清查盘点核对

C: 编制试算表核对

D: 与对账单核对

答案: C

【40】 对一笔经济业务,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又在这些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详细登记的做法称为()。

A: 复式记账

B: 账簿登记

C: 登记账户

D:平行登记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41】 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时应考虑的有关数据资料有()。

A: 期初在产品成本

B: 本期新发生的费用

C: 完工产品生产数量

D: 期末在产品成本

E: 以前会计期间产品生产数量

答案: A B D

【42】 在下列说法中,关于会计凭证作用的正确说法有()。

A: 提供经济业务活动的原始资料

B: 登记账簿的必要依据

C: 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

D: 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E: 实行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答案: A B C E

【43】 会计的管理特点是其具有()。

A: 连续性

B: 系统性

C: 全面性

D: 原则性

E: 可靠性

答案: A B C

【44】 在“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上一般不能发现的错误有()。

A: 登记账户时将某一方账户的金额位次写颠倒

B: 漏记一笔经济业务

C: 重复记录经济业务

D: 借贷记账方向彼此颠倒

E: 记账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

答案: B C D E

【45】 企业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又称为()。

A: 借差

B: 贷差

C: 节约差

D: 超支差

E: 计划差

答案: A D

【46】 企业向预付货款的客户提供产品时应记入的账户有()。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应交税费”

D: “预收账款”

E: “银行存款”

答案: A C D

【47】 在下列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

A: 材料采购

B: 原材料

C: 固定资产

D: 累计折旧

E: 实收资本

答案: A B C D

【48】 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有()。

A: 可比性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配比性原则

D: 重要性原则

E: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答案: A B D E

【49】 在进行利润形成业务核算时,下列账户的发生额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有()。

A: “主营业务成本”

B: “营业税金及附加”

C: “销售费用”

D: “其他业务成本”

E: “所得税费用”

答案: A B C D E

【50】 在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有()。

A: 资金筹集业务

B: 设备购置和材料采购业务

C: 产品生产业务

D: 产品销售业务

E: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

答案: A B C D E

【51】 在我国,关于会计含义的代表性观点有()。

A: 管理活动论

B: 决策有用论

C: 委托责任论

D: 信息系统论

E: 监督活动论

答案: A D

【52】 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正确的说法有()。

A: 会计核算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B: 会计核算所确立的会计主体假设

C: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

D: 衡量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标准

E: 会计核算所确立的持续经营假设

答案: A D

【53】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也分别被称为()。

A: 收入

B: 利得

C: 费用

D: 损失

E: 利润

答案: B D

【54】 下列表单中,可作为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清查结果处理原始凭证的有()。

A: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B: 财产物资盘存单

C: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 银行对账单

E: 账存实存对比表

答案: A E

【55】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于下列会计要素表示增加的有()。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收入

E: 利润

答案: B C D E

【56】 在以下各种资金形态中,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生产资金形态的有()。

A: 货币资金

B: 储备资金

C: 固定资金

D: 成品资金

E: 结算资金

答案: A B C

【57】 “库存现金日记账”()。

A: 应于每日终了结出当日余额

B: 应与“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核对

C: 应与库存现金的实有数核对

D: 可在月末时结出其余额

E: 每日终了时不应有余额

答案: A C

【58】 企业各类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有()。

A: 影响等式双方,双方同增

B: 影响等式双方,有增有减

C: 只影响等式左方,有增有减

D: 影响等式双方,双方同减

E: 只影响等式右方,有增有减

答案: A C D E

【59】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点有()。

A: 可以进行账户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B: 可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C: 能够保证总分类账登记的正确性

D: 适用性比较强

E: 可清晰地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答案: A B C

【60】 财产清查按清查的执行单位可分为()。

A: 内部清查

B: 全部清查

C: 局部清查

D: 定期清查

E: 外部清查

答案: A E

三、判断题

【61】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2】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3】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最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4】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确认收入和费用上的具体做法是完全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5】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每次发出的都是入库时间最短的存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6】 结账是指在会计期末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所做的核对工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7】 会计科目包括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两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8】 企业发生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称为经济业务。()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9】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体现了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0】 会计核算的方法也就是会计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1】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组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2】 在进行年终结转以后,“未分配利润”账户应当没有余额。()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3】 财务成果仅仅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利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4】 负债类账户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一致。()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5】平行登记是指对经济业务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账账户中登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6】 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标准,企业只要收到了货币资金就可以确认为当期的收入。()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7】 原始凭证都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8】 企业用货币资金购入设备所占用的资金称为固定资金。()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9】 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完毕,应在会计账簿上做出已记账标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0】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共同性费用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四、计算选择题

【81】 某企业20××年4月份生产M、N两种产品的有关费用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月初在产品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M产品 25000 80000 20000 2800 N产品 15000 60000 10000 1400

另外,生产两种产品所发生的制造费用为36 000元。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计算:

以直接工资为标准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A: 12

B: 1.20

C: 0.12

D: 1.80

答案: B

计算M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计算过程:

A: 24 000

B: 2 400

C: 36 000

D: 240 000

答案: A

计算N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计算过程:

A: 1 200

B: 12 000

C: 18 000

D: 122 000

答案: B

假定M产品到月末时全部完工,计算其总成本。计算过程:

A: 151 800

B: 127 400

C: 365 000

D: 161 000

答案: A

假定完工M产品为25件,计算M产品的单位成本。计算过程:

A: 6 440

B: 6 072

C: 5 096

D: 14 600

答案: B

【82】 某企业20××年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 2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70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1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为60 000元;投资收益为6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00 000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5 000元;管理费用为16 000元;财务费用为4 000元;营业外支出35 000元。根据所给资料计算下列数字指标: 152.该企业本年的营业收入: 计算过程:

A: 1 200 000元

B: 1 260 000元

C: 1 360 000元

D: 1 300 000元

答案: D

该企业本年的营业成本: 计算过程:

A: 725 000元

B: 715 000元

C: 700 000元

D: 760 000元

答案: D

该企业本年的营业利润总额: 计算过程:

A: 375 000元

B: 475 000元

C: 470 000元

D: 415 000元

答案: B

该企业本年的利润总额: 计算过程:

A: 440 000元

B: 475 000元

C: 450 000元

D: 340 000元

答案: A

该企业本年的净利润:(假定以本年的利润总额为基数直接计算,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过程:

A: 356 250元

B: 337 500元

C: 330 000元

D: 255 000元

答案: C

【83】 某企业本月“生产成本”账户的月初余额为17 000元。其中Q产品10 000元;Y产品7 000元。本月生产两种产品耗用材料13 000元。其中Q产品9 000元;Y产品4 000元。本月发生生产工人工资20 000元。其中Q产品15 000元;Y产品5 000元。制造费用共计发生8 000元。月末时Q产品50件尚未完工,Y产品100件均全部完工。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计算下列数字指标:

1.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的14%计算提取Y产品生产工人福利费: 计算过程:

A: 2 800

B: 2 100

C: 700

D: 3 920

答案: C

以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为标准计算Q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计算过程:

A: 2 000

B: 6 000

C: 8 000

D: 9 120

答案: B

以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为标准计算Y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计算过程:

A: 2 000

B: 9 120

C: 6 000

D: 8 000

答案: A

计算Y产品的总成本 计算过程:

A: 68 800

B: 42 100

C: 69 920

D: 18 700

答案: D

计算Y产品的单位成本:

计算过程:

A: 699.20

B: 842

C: 1 376

D: 187

答案: D

【84】 某企业本月“生产成本”账户的月初余额为8 000元(均为Y产品成本)。本月生产Q、Y两种产品耗用材料13 000元。其中Q产品9 000元;Y产品4 000元。本月发生生产工人工资20 000元。其中Q产品15 000元;Y产品5 000元。提取福利费为2 800元。其中Q产品2 100元;Y产品700元。制造费用共发生26 000元。月末时Q产品20件、Y产品50件全部完工。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如下数据:

1.以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为标准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计算过程:

A: 2.0

B: 1.3

C: 1.0

D: 1.5

答案: B

计算Q产品的总成本: 计算过程:

A: 44 400

B: 32 600

C: 45 600

D: 41 600

答案: C

计算Q产品的单位成本: 计算过程:

A: 1 630

B: 2 080

C: 2 220

D: 2 280

答案: D

计算Y产品的总成本: 计算过程:

A: 25 600

B: 24 200

C: 34 200

D: 16 200

答案: B

计算Y产品的单位成本: 计算过程:

A: 684

B: 512

C: 484

D: 324

答案: C

五、简答选择题

【85】 会计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A: 会计的发展分为萌芽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萌芽会计的主要特征是已经有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并采用了单式记账法;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复式记账方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现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股份制企业组织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要求、管理会计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并形成独立的学科、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B: 会计的发展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古代会计的主要特征是还没有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并采用了单式记账法;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复式记账方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现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股份制企业组织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要求、管理会计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并形成独立的学科、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C: 会计的发展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古代会计的主要特征是已经有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并采用了单式记账法;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复式记账方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现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股份制企业组织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要求、管理会计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并形成独立的学科、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D: 会计的发展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古代会计的主要特征是已经有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并采用了复式记账法;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复式记账方法的得到了广泛传播;现代会计的主要特征为股份制企业组织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要求、管理会计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并形成独立的学科、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答案: C

【86】 什么叫账项调整?在权责发生制下为什么要进行期末会计账项的调整?

A: 会计账项调整是指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于会计期末时将应当属于本期的收入和应当由本期负担的费用,采用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确认为本期收入或费用的过程。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日常的账簿记录并不能够完整的反映本期的全部收入和费用,因此,在会计期末应当进行有关收入和费用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收入和费用所发生期间的经营成果

B: 会计账项调整是指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于会计期末时将应当属于本期的收入和应当由本期负担的费用,采用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确认为本期经营成果的过程。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日常的账簿记录并不能够完整的反映本期的全部收入和费用,因此,在会计期末应当进行有关收入和费用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收入和费用所发生期间的经营成果

C: 会计账项调整是指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于会计期末时将应当属于本期的收入和应当由

本期负担的费用,采用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确认为本期收入或费用的过程。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日常的账簿记录并不能够完整的反映本期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因此,在会计期末应当进行有关收入和费用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收入和费用所发生期间的经营成果

D: 会计账项调整是指在收付实现制下,企业于会计期末时将应当属于本期的收入和应当由本期负担的费用,采用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确认为本期收入或费用的过程。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日常的账簿记录并不能够完整的反映本期的全部收入和费用,因此,在会计期末应当进行有关收入和费用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收入和费用所发生期间的经营成果

答案: A

【87】 什么叫对账?对账的内容有哪些?对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哪些?

A: 对账即核对账目,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凭证记录的核对工作。(1)账证核对,核对的方法有逐笔核对和抽查核对两种。(2)账账核对,主要采用编制试算表的方法进行核对。(3)账实核对,主要采用清查盘点的方法进行核对。(4)债权债务核对,主要采用对账单的方法进行核对

B: 对账即核对账目,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账簿记录的核对工作。(1)账证核对,核对的方法有逐笔核对和抽查核对两种。(2)账账核对,主要采用编制试算表的方法进行核对。(3)账实核对,主要采用清查盘点的方法进行核对。(4)债权债务核对,主要采用对账单的方法进行核对

C: 对账即核对账目,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账簿记录的核对工作。(1)账证核对,核对的方法有逐笔核对和抽查核对两种。(2)账账核对,主要采用编制余额调整表的方法进行核对。(3)账实核对,主要采用清查盘点的方法进行核对。(4)债权债务核对,主要采用对账单的方法进行核对

D: 对账即核对账目,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账簿记录的核对工作。(1)账证核对,核对的方法有逐笔核对和抽查核对两种。(2)账账核对,主要采用编制试算表的方法进行核对。(3)账实核对,主要采用查清账户余额的方法进行核对。(4)债权债务核对,主要采用对账单的方法进行核对

答案: B

【88】 怎样理解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A: 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诸多社会环境中的一种主要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会计的产生与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二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水平

B: 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诸多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主要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会计的产生与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二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水平

C: 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诸多社会环境中的一种主要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会计的产生与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的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二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水平

D: 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诸多社会环境中的一种主要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会计的产生与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二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水平

答案: C

六、业务处理选择题

【89】 企业本月购入乙材料的实际成本4 400元,其计划成本4 000元。月末确定材料实际成本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予以结转。◇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付款凭证

C: 收款凭证

答案: A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材料成本差异--乙材料

400

贷:材料采购--乙材料

400 B: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400

贷:材料成本差异--乙材料

400 C: 借:材料成本差异--乙材料

4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400 答案: A

【90】 企业接受一项无形资产投资,经专家评估确认价值为50 00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付款凭证

B: 转账凭证

C: 收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无形资产

000

贷:实收资本

000 B: 借:银行存款

000

贷:实收资本

000 C: 借:固定资产

000

贷:实收资本

000 答案: A

【91】 企业用银行存款500 000元购买不需要安装设备1台。◇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收款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C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固定资产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B: 借:固定资产

500 000

贷:应付账款

500 000 C: 借:在建工程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答案: A

【92】 企业从北方工厂购入乙材料。对方开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数量2000千克,单价2元,价款4 000元,增值税额为680元,价税款合计为4 68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收款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C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80

贷:银行存款680 B: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680

贷:银行存款

680 C: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80

贷:应付账款

680 答案: A

【93】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企业购入的A、B两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分别为15 750元、18 400元,办理材料验收入库手续。◇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收款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A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材料采购--A材料

750

借:材料采购--B材料

400

贷:原材料--A材料

750

贷:原材料--B材料

400 B: 借:原材料--A材料

550

借:原材料--B材料

4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75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400 C: 借:原材料--A材料

750

借:原材料--B材料

4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75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400 答案: C

【94】 企业按各类人员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其中:生产M产品工人工资为30 000元,生产N产品工人工资为10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0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为11 00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付款凭证

C: 收款凭证

答案: A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生产成本--M产品

420

借:生产成本--N产品

140

借:制造费用

140

借:管理费用

154

贷:应付职工薪酬

854 B: 借:生产成本--M产品

200

借:生产成本--N产品

400

借:制造费用400

借:管理费用540

贷:应付职工薪酬540 C: 借:生产成本--M产品

200

借:生产成本--N产品

400

借:管理费用940

贷:应付职工薪酬540 答案: B

【95】 企业于月末时摊销本月应负担的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3 00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答案: C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制造费用

000

贷:预提费用000 B: 借:管理费用

000

贷:待摊费用000 C: 借:制造费用

000

贷:待摊费用000 答案: C

【96】 经计算,企业本月销售M产品的实际成本为27 000元,销售N产品的实际成本为25 000元。结转本月两种产品的销售成本。

◇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付款凭证

C: 收款凭证

答案: A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主营业务成本——M产品

000

主营业务成本——N产品

000

贷:生产成本

000 B: 借:生产成本——M产品

000

生产成本——N产品

000

贷:库存商品

000 C: 借:主营业务成本——M产品

000

主营业务成本——N产品

000

贷:库存商品

000 答案: C

【97】 年终决算时,企业将“本年利润”账户贷方大于借方的差额33 969元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付款凭证

C: 收款凭证

答案: A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69

贷:本年利润

969 B: 借:本年利润

969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969 C: 借:本年利润

969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69 答案: C

【98】 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某供货企业的应付账款4 68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应付账款580

贷:银行存款580 B: 借:应收账款680

贷:银行存款680 C: 借:应付账款680

贷:银行存款680 答案: C

【99】 企业发行债券,获得款项250 000元,已存入银行。◇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收款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银行存款

250 000

贷:短期借款

250 000 B: 借:银行存款

250 000

贷:应付债券

250 000 C: 借:银行存款

250 000

贷:实收资本

250 000 答案: B

【100】 企业材料仓库发出甲材料155 000元。其中:生产M产品为100 000元,生产N产品为50 000元。生产车间一般耗用5 00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付款凭证

B: 转账凭证

C: 收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生产成本——M产品

000

生产成本——N产品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55 000 B: 借:生产成本——M产品

000

生产成本——N产品

000

制造费用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55 000 C:借:生产成本——M产品

000

生产成本——N产品

000

制造费用

0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155 000 答案: B

【101】 企业向银行申请,取得长期借款1 000 000元,已存入银行。◇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答案: A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银行存款000 000

贷:长期借款

000 000 B: 借:银行存款000 000

贷:库存现金

000 000 C: 借:银行存款000 000

贷:短期借款

000 000

答案: A

【102】 经计算,本期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为10 00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转账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借:管理费用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000

B: 借:生产成本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000 C: 借:制造费用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000 答案: A

【103】 月末时,企业于当月投产的M、N两种产品全部完工,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其中M产品成本为156 700元;N产品成本68 900元。◇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转账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库存商品--M产品

156 700 借:库存商品--N产品

900 贷:生产成本--M产品

165 700 贷:生产成本--N产品

900 B:

借:库存商品--M产品

156 700 借:库存商品--N产品

900 贷:生产成本

225 600 C:

借:库存商品--M产品

156 700 借:库存商品--N产品

900 贷:生产成本--M产品

156 700 贷:生产成本--N产品

900 答案: C

【104】 企业销售M产品价款16 000元,销售N产品价款7 5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 995元。价税款合计27 495元均暂未收到。

◇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答案: C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应收账款495

贷:其他业务收入--M产品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N产品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95

B:

借:银行存款495

贷:主营业务收入--M产品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N产品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95

C:

借:应收账款495

贷:主营业务收入--M产品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N产品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95

答案: C

【105】 企业购入A材料250千克,买价5 000元,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0元。对方代垫运费250元。以上所有款项尚未支付。◇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付款凭证

B: 收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答案: C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50

贷:应付账款850

B:

借:材料采购——A材料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50

贷:应付账款100

C: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50

贷:银行存款100

答案: B

【106】 企业销售N产品价款4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 800元。收到购货方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份,金额计46 800元。

◇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答案: C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应收账款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N产品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00

B:

借:应收票据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N产品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00

C:

借:应收票据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N产品

800

答案: B

【107】 企业收到某购货单位前欠货款23 5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3 995元。已存入银行。◇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转账凭证

B: 收款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银行存款500

贷:应收账款

500

B:

借:银行存款495

贷:应收账款

495

C:

借:银行存款495

贷:预收账款

495

答案: B

【108】 企业收到原已预付货款的B材料250千克,买价为1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 700元。

◇记账凭证备选答案:

A: 收款凭证

B: 转账凭证

C: 付款凭证

答案: B

◇会计分录备选答案:

A:

借:材料采购--B材料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00

贷:银行存款

B:

借:材料采购--B材料700

贷:预付账款

C:

借:材料采购--B材料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00

贷:预付账款

答案: C

700 11 700

3.《组歌(节选)》习题及答案参考 篇三

一、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铺:( )铺就拗:( )执拗纤:( )纤细肖:( )酷肖解:( )解除 铺:( )床铺拗:( )拗口纤:( )拉纤肖:( )姓肖解:( )押解

二、为下列形似字组词

璀( )扉( )凌( )悴( ) 催( )徘( )陵( )翠( ) 摧( )绯( )菱( )萃( )

三、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1、神把我从________(A、天空;B、天穹;C、苍穹)撒向人间。

2、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________(A、镶嵌;B、点缀;C、描绘)绿野大地。

3、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________(A、启发;B、启蒙;C、启迪)那些敏感的________(A、心灵;B、心扉;C、心声)。

五、指出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 )

A、千山万壑

B、长吁短叹

C、海誓山盟

D、纹丝不动

【课内语段阅读题】

浪之歌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着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不过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1、上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这种体裁介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既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标志性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指_________,“我的情人”又指_________。

5、文章通过“我”的倾诉,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一下,“我的生活”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生活反映了“我”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说说“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

⑴ 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 )取什么利润,要不要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

⑵ 一位记者拿来一根很长的绳子,把一只秤( )砣缚( )在一端,小心翼翼地往下放,绳子一尺一尺地慢慢放了下去。

⑶ 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棘( )手。

⑷ 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 )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2、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微不足到任劳任怨一事同仁慷慨大方

B、逍遥法外心安理德深不可测胸有成竹

C、不容置疑镇定自若众目睽睽齐心协力

D、振耳欲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黑咕隆咚

3、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4、给下面一段话标上标点符号:

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办法看来只好扫兴而归了正在这时候有一个人满头大汗地从人堆里挤了出来大声地提议道请把这个洞让给我吧我来给你们填

5、解释加粗的词语:

⑴ 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地打开,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就倾泻到这个洞里。

倾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题〗

一、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铺:pūpù 拗:niùào 纤:xiānqiàn 肖:xiàoxiāo 解:jiějiè

二、为下列形似字组词

璀璨 心扉 凌辱 憔悴

摧残 徘徊 陵墓 翠绿

催眠 绯红 菱角 出类拔萃

三、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彻夜不寐:整夜不睡觉。

2、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鸣锣开道:指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开辟道路。

4、衷情:内心的情感。

四、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1、B

2、A

3、C B

五、指出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

D

〖课内语段阅读题〗

1、《泪与笑》 纪伯伦 黎巴嫩 诗人 画家。

2、散文诗 散文 诗 散文的形式 诗歌的意境

3、时间;清晨;潮水涨来时;夜阑人静

4、海浪 海岸

5、海浪对海岸的执着的热爱之情。

6、冷却它的心;海誓山盟;对礁石嘻嘻哈哈;挽救无数的生命。不断奋斗,无私奉献的生活

4.法理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篇四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法学

所谓法学,也称法律学,法律科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索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

2、法学的职业性

就是法学的专业性,即通过系统的法学专业学习培养职业素养,而所有从事法律专业的人员是在统一的法学语言中对话。或者说,要把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转化为法律专业问题进行思考。

3、法学体系

也叫法学的分科体系,是指法学各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法理学的地位?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一致的,即,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第一、法理学是研究法学的一般理论的学科。

法理学以一般法——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具体分析法律制度和部门法问题;将部门法的具体制度抽象为法律的一般问题;运用一般理论指导具体的法律活动,解释具体的法律现象。第二、法理学研究法学的基础理论。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法理学研究法的普遍问题,即适用于一切部门法的理论基础,其二,法理学要提出和构建系统的、统一的法学范畴——具有内在意义的概念系统,如法、权利、义务规范、法律原则,等。

第三、法理学研究法学方法论。

可以理解为法理学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判断法律问题的基本方法,核心是法律推理方法和法律解释方法。

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法学

是指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为其基本研究方法的法学学科。

2、法系 是指由若干国家或特定地区的、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法系不是一个国家法律的总称,而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总称。

3、英美法系

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习惯法)为基础和传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因此又叫做普通法法系。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关系行为的规范? 第一、法是一种规范。

所谓规范,就是标准,针对不同的人有效。如果只针对特定的个人,则不是规范。法律的规范性表现为三个方面,法律调整一般行为,具有概括性;法律表达一种规则,就是规则性;法律明确地表达抽象的意思,以此区别于宗教与道德,因而具有明确性。

第二、法调整关系行为。

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单个的个人行为受意识支配,在社会中受道德支配。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之一。(1)法只能针对人的行为,而不能是思想。(2)法只针对关系行为,而非个人意义上的个体行为。(3)法所针对的关系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2、为什么说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的效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这就是法的国家强制性。法的国家强制性表现在:第一、法具有规范的强制力。强制力就是约束力,这是任何行为规范都具备的要素。强制力不是暴力。法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特殊强制力。第二、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必要性。如果缺乏国家强制力,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就难以完成,因此,对法律的违反必然会引发国家强制力的运用。

3、大陆法是如何形成的?

大陆法发展的历史长河是由五个支流汇合而成的:罗马法、教会法、商法、西方革命对大陆法系的影响、德国法。最古老的渊源是罗马法。罗马法给现代大陆法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典编纂和法律注释方法。大陆法的第二个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法。在意大利大学里,从十二世纪开始就遵循罗马法与教会法的互相研究和教学。现代大陆法中的家庭法、继承法、刑法和程序法深受教会法的影响。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大陆法系各国开始制定商法典,并不断与民法融合,形成了现代民法与商法关系的两个趋势:民法的商法化与商法的民法化。大陆法的许多公法,尤其是宪法和行政法不在五个法典之列。它们是革命的产物,从1776年开始的西方世界的革命使现代宪法和行政法得以产生。并且使司法组织、司法行政、司法程序都发生了很大的革命。德国法,它使大陆法变成“纯粹”的真正的法学,十九世纪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也称潘德克顿派学者(Pandektistik,也称学说汇编学派)的积极贡献。

4、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A、法律渊源的不同

主要是看判例是否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大陆法系里,一般情况下,制定法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判例则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英美法系里,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律的直接渊源。

B、法典编纂的不同

大陆法系里,一些基本的法律往往采取比较系统的法典形式,在它的主要发展阶段上,法典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制定法也在不断增多,但其制定法一般采取单行法规的形式,不采取包罗万象的法典形式。

C、法律分类的不同

在法律的分类上,两大法系也有不同。大陆法系一般按照公法与私法的分类作基础;而在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类是基础。

D、诉讼程序上的不同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中心,积极参与法庭审理活动,影响案件的审理过程,具有纠问式诉讼特征,被称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英美法系里,诉讼的进程以诉讼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及其代理律师为中心,法官只是诉讼的消极仲裁人,不能积极参与案件证据的调查和争论,因此,其诉讼程序通常被称为对抗式诉讼,属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行为自由和行为控制,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由他人的法律义务和国家的强制力加以保障的权利

2、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自然人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因法律规定的其它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从性质上说,民事责任是补偿性的财产责任。责任的承担者是具有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

3、归责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二、问答题

1、权利和义务分类

第一、根据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者说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或者说在权利和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划分为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

第二、根据权利义务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权利和义务与相对权利和义务。绝对权利又叫对世权利;绝对义务又叫对世义务;相对权利又叫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相对义务又叫对人义务或特定义务。

第三、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划分为第一性权利义务与第二性权利义务。第一性权利又叫原有权利;第二性权利又叫补救权利或救济权利。

第四、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

2、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根据构成违约行为和违法行为的要素,可以将法律责任要素分为下列五个方面。

第一,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二,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该要素是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即作为与不作为。

第三,损害结果。行为侵害他人或社会,给其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损害结果的确定性,表明损害事实在客观上能够认定。

第四,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具有法定性,即,必须是由法律规定的因果关系。

第五,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在民事法律中,法律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规定;刑事责任中,无过错即不犯罪,即不受罚,过错亦为必要的犯罪构成要件。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2、行为模式 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

3、法律后果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

3、法律原则

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其特点是,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法律体系

也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问答题

1、比较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2、简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及法律部门划分。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可分为:

(1)宪法法律部门。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是最重要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2)行政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3)民商法法律部门。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通则和单行民商事法律。

(4)经济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是有关国家对衽宏观调控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具有极其广泛的范围。

(5)劳动法法律部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科教文卫法法律部门。科教法是调整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资源环境保护法法律部门。简称环境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8)刑法法律部门。刑法是规定有关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程序法或诉讼法法律部门。诉讼法是有关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称诉讼程序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基本法律。

(10)军事法法律部门。军事法是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

是社会生活关系的法律形式,法律主体基于一定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保护性法律关系

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的是法的保护功能,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部分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3、双向法律关系

是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关系。例如买卖合同关系。

4、法律事实

所谓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现实地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问答题

1、法律关系有什么特征?

A. 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规则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一种思想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物与物,亦非人与物之间关系。是合法关系:有法律依据。

B. 法律关系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法律是意志性与规律性的统一。除依法律设定之外,可以通过约定而成立。C. 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此所谓为法律关系之内容,使法律关系成为一种形式上可把握的关系,技术性要求,法律对话共同体。

2、试述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构成分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也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公民权利能力可以分类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一般权利能力为所有公民都同时平等具有的法律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特殊权利能力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具有的基于基本权利能力的法律资格。法人权利能力皆为一般,始于成立,终于解体。但其法律资格诉范围由法人成立时的宗旨和业务而定。(2)行为能力。

也可称为意思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意思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资格。公民行为能力的取得依照法律的规定,其有无取决于两个标准: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法律上一般将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即,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如此划分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达到一定的法定年龄,二是法律认可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法人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是同时产生和消灭的。也同样受到其宗旨和业务范围的限制。

3、法律关系客体有哪些种类?(1)物。

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物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产物;可以是活动物,也可以是不活动物。法律关系客体所称的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应得到法律的许可;第二,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第三,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第四,必须具有独立性。(2)人身。

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它是人的物质形态,也是人的精神利益的体现。(3)精神产品。

精神产品是人通过某种物体(如书本、纸张、胶片、磁盘等)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精神产品属于非物质财富,无体物。我国法律上常称为“智力成果”或“无体财产”。(4)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结果是特定的,指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物质结果和非物质结果均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行为

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2、单方法律行为

即一方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或由一方当事人主动作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3、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者必须遵守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行为与从行为

根据行为之主从关系所作的分类。主行为是指无需以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从行为是指其成立以另一种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二、问答题

1、法律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第一、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所谓社会意义,是指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具有人际交互性。单纯的自我指向的行为,不具有社会意义。

第二、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法律性。所谓法律性,是指法律行为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效果。

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在法律上,纯粹无意识(无意志)的行为,例如完全的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第四、法律行为具有价值性。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利益和价值的认同。

2、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大体分四点。第一、外在行动(行为): A.身体行为;

B.语言行为;分为书面语言行为和言语行为。C.默示行为。

第二、行为方式(手段):

行为人为达到预期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第三、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

行为人的行为对外界造成的变动。表现为:行为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发生物质性或精神性的损害。第四、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无论是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法律皆关注因果关系。

第七章 立法、执法和司法

一、名词解释

1、立法

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2、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是指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

3、立法程序

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4、司法

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是法的实施方式之一。

二、问答题

1、试从广狭两方面说明执法的概念。

执法即法律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它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狭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2、司法的特点有哪些?

司法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施法律的活动,它有自身的一些独有特点:

(1)司法具有专门性。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就是以国家名义行使司法权的活动。

(2)司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权威性。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国家的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因此,它所作出的裁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3)司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或称司法程序的法定性。司法是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活动,因此,程序性是司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4)司法必须具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第八章 法律推理

第九章 法律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的主体这里特指享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法律解释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

2、文义解释

又称文法、文理等解释,是指根据语法规则对法律条文的含义进行分析,以说明其内容。法律解释一般都是从文义解释开始的。解释可以分为字面解释、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

3、历史解释

是指通过研究立法时的历史背景资料、立法机关审议情况、草案说明报告及档案资料,来说明法律条文的内容和含义。

4、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二、问答题

1、法律解释有什么意义?

法律解释在法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又是法的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一,法律是概括的、抽象的,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成为具体行为的规范标准。第二,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过解释,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第三,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解释,法律才能趋于完善。

2、简要概述我国的立法解释。

从狭义上说,立法解释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所做的解释;从广义上说,则泛指所有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这里所说的立法解释是广义的。它包括:

(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法律的解释;(2)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行政法规的解释;(3)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第十章 法律渊源

一、名词解释

1、正式法律渊源

主要指权威国家机关经常据以作为法的来源或据以作为处理法律问题根据的法的渊源。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结合本行政区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 限,通过和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自治条例

自治条例一般是指规定关 于本自治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比较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4、“禁止拒绝裁判”原则

“禁止拒绝裁判”原则,是指法律禁止法官借口没有制定法或制定法不明确、不完备而拒绝受理案件的原则。主要发生在民法领域,刑事法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二、问答题

1、现代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现代国家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立法;(2)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或阐释;(3)司法机关的判例和法律解释;(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5)习惯。(6)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7)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8)乡规民约、社团规章以及其他民间合约性规则;(9)外国法;(10)国际法。

2、非正式法律渊源有哪些类别?

非正式法律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材料、观念和有关准则,如正义和公平之类的观念,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习惯,乡规民约和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

主要有:第一,判例。判例,是指审判机关对于某具体案件作出的判决。判例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有法律拘束力。第二,习惯。在中国法的渊源中,习惯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法理。这里的法理不是法律学说,而是指普遍的正义观念与要求,根据学者观点,法理即伦理。

第十一章 法律效力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各种法律对法律主体的约束力或拘束力的通称。其针对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法律文件。分为对象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三种。

2、法的溯及力

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否加以适用的效力。一般说法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不应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3、法律的失效时间

指法律从何时起开始消灭作用力。一般根据法律的规定、立法发展、客观情况变化等因素决定。

4、法律溯及力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以适用的效力。如果不能适用,则称无溯及力。

5、法律的域外效力

是指法律在其制定国主权领域以外的效力。域外效力是域内效力排他性的例外。各国基于保护原则、互利原则和国际义务的理论,以条约、公约等形式确认一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二、问答题

1、简述法律的生效时间。

法律生效时间是指法律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作用力。一般根据法律的规定、惯例、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具体规定生效时间;比照其他法律以确定本法律的生效时间;自法律试行之日起生效;以送达期限为生效时间。

2、简述我国法律的域内效力。

法律的域内效力,是指法律基于国家主权原则在一国领域之内有效。当一国的立法体制规定中央和地方均享有立法权时,域内效力原则又被进一步延伸为法律在其制定机关管辖的领域内有效。在我国,法律的域内效力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1)由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在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有效。包括领陆、领水(含内湖、内河、内海等内水以及领海)、领空,还包括延伸领土(驻外使、领馆舍,航行在外的船舶和飞机等航空器、航天器)。

3、法律对象效力范围有哪些原则?

法律对象效力范围的原则有:①属人原则。又称属人主义,即以公民的国籍和组织的国别为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和组织,不论其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和组织即使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该国法律。②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即以地域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一国的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和组织,不论其是否为本国的公民和组织。本国公民和组织不在本国内,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③保护原则。又称保护主义,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确定法律的效力范围。无论行为人的国籍和行为地域如何,只要侵害了本国利益(包括本国国家、公民和组织利益),都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④综合或折中原则。又称折衷主义,即以属地原则为主并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为补充形成的综合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首先,一国领域内的人和组织,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一般适用该国法;其次,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以适用居住国法为原则,但有关公民义务、婚姻、家庭、继承、特殊犯罪等,仍适用其本国法;再次,依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享有外交特权的人,则适用其本国法。由于在确定一国法律的对人效力范围时,既要坚持本国主权,维护本国利益,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故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综合原则,中国也不例外。第十二章 法的演进

第十三章 法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法本身的作用或法的专门作用。

2、法的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如何对待人们的行为,进而根据这种预知来作出行动安排和计划。

二、论述题:试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法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除法之外,还有政策、纪律、规章、道德、民约、公约、教规及其他社会规范,还有经济、行政、思想教育。

2、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

在不少社会关系、社会生活领域或很多问题上,采用法律手段是不适宜的。例如,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或一般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不宜采用法律手段。

3、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

法作为规范,其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制定出来之后有一定稳定性。法不能频繁变动,更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会失去其权威性和确定性。但是,它要处理的现实社会生活则是具体的、形形色色的、易变的。因而,不可能有天衣无缝、预先包容全部社会生活事实的法典。这就使得法不可能不存在规则真空和一定的不适应性。

4、在实施法所需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体系,其实行必须有人来运作。即使有最良好的法,如果缺乏具有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法律专业人员,这样的法也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

第十四章 法的价值

一、论述题:法对自由的保障和限制。

(一)法对自由的保障:

1、法律以自由为目的。法律规范系为确认和保障自由而设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系为实现自由而设定。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以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自由为核心;法律的实施必须以自由为宗旨,法律的保护或打击、奖励或制裁都应以自由为依归。

2、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用法律保障自由是保证自由免受侵犯的需要。用法律保障自由是保证自由不被滥用的需要。法律保障自由是宪法的使命,是其他法律、法规的重要追求。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的方式包括:确定基本自由;确定自由的量度;法律确定自由的边际。

3、法律保证自由的实现。为解决自由与其它价值的张力和冲突提供法律准则。法律解决自由之间的冲突,确保自由的共同实现。法律为自由的享有者提供实现自由的法律方式、方法。法律以防止自由被滥用的方式来保障自由的存在和实现。法律防止对于自由的破坏和妨碍,以保障自由。

(二)法对自由的限制:

事实上,自由一方面强烈地要求摆脱限制,另一方面又迫切地需要限制。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如果自由不受限制,那我们最终也就失去了自由。

追求自由是每个人的愿望和权利,一般说来,接受约束和限制也是人们所理解和同意的。有学者综合了众多思想家的学说,概括出对自由限制的四项原则:第一,伤害原则,即对伤害他人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第二,立法伦理主义原则,即对不道德行为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第三,冒犯原则,即对冒犯他人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第四,亲缘主义原则,即对伤害自身的自由应该加以限制。

总之,一个健全、理性的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在自由与限制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否则,社会可能因缺乏自由而面临极权统治和失去活力,也可能因缺乏限制而陷于混乱和堕落。这既是一个法哲学的理论性问题,又是人类无数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的实践性问题。

第十五章 法与其他社会因素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或者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以及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

二、试述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政策和法律在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社会目标等根本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别。

(一)党的政策是党的意志的体现,表现为党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部”的;而法律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表现为由立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则,它们必须是公开的,面向社会公布的。

(二)政策可以主要由或完全由原则性的规定组成,可以只规定行动的方向而不规定行为的具体规则;法律则是以规则为主,不能仅限于原则性规定,否则,权利和义务界限不明,难以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加以有效调整。

(三)政策主要靠宣传教育和党纪保证实施,但党纪只能适用于党内;而法律则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可以对任何违反者(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组织,包括在中国境内违法的外国人和组织)实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四)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虽然党的根本政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大量的具体政策往往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否则便不能发挥及时的指导作用;而法律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法律一般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如果变动周期过短,则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便处于捉摸不定的状态,这样就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法律秩序。

第十六章 法治国家的一般理论

一、试述我国的法治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是法治政府的核心,亦是二十一世纪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规规定。

(三)司法独立原则。

所谓司法独立,就是指司法审判机关及其法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在不受外界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地审判案件,公正地作出裁判。对司法独立的具体内涵,应当包括司法权独立、司法机关及其法官独立和司法活动独立等方面。

(四)保障人权原则。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海底世界》及教学反思下一篇:节约时间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