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发展8领域生产性服务业

2024-09-15

上海重点发展8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精选3篇)

1.上海重点发展8领域生产性服务业 篇一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上海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在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地图研究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征和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两轴三带多圈层”空间集聚模式和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国各大城市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布局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一、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定义。

集群原本是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学者将产业的地理集聚现象称之为产业集群。按照美国学者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增加报酬递增、就越来越多地集聚在一个地区,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以其企业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就是指在一个小的地理范围内,大量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之间,生产性服务业与集群内其他企业之间形成集聚企业网络,通过相互产业互联,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身产业升级,就业增长及其区域经济发展。

(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必要性。

1.集聚可以加快上海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

由于大多数企业均围绕价值链对自身产品进行延伸,企业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生态群落,产业链的耦合效应导致集聚区规模的扩大,而且新进入企业成本也会降低,吸引外部企业进入的概率就会大。很多龙头企业在外置部分服务功能的同时,也会增加投资,衍生出很多子公司或者分公司进行产业链条的延伸,并加强其他企业对于龙头企业的依附性。

此外,集聚区内龙头企业进入会吸引一大批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商落户园区,并集聚包括研发、销售、物流等内在的一批关联企业,在区内及周边地区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例如上海金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随着明基的入住,有43家紧密型配套的供应商紧随其后,将其生产和采购基地落户在园区内。闵行开发区引入汽车零配件巨头、世界500强的固安捷公司,大大降低了其他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

2.集聚可以促进上海总部—江浙基地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区的建立。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梯度转移和二次创业的需要会建立总部与生产基地相分离的组织体系。因此随着产业集聚,会逐渐形成以上海为地区总部,江浙等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基地的城市间空间合作关系,从而发展城市间上下游衔接大小配套结构合理的产业链,构筑长三角地区产业的空间布局体系。

3.集聚可以使上海更好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

近年来随着全球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在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服务业的大规模转移现象。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研发创意等,开始出现有规模地向具有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2]。在新一轮的服务业国际转移浪潮中,发达国家研发中心、投资中心、管理中心和地区总部等机构都可能转移出来,大都市已经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集聚地。上海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更快发生转变都有重要作用。

4.集聚可以促进上海多中心城市格局的形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的。价格上涨,促使生产企业进一步优化其生产布局网络,研发、销售等部分集中于中心城区,而生产、物流等部门则迁往城郊,甚至周边城市。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有力促进大城市局部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区的调整来实现城市密度的优化、城市布局的优化、城市形态的优化。城市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变化,降低了城市中心城区的密度,优化了城市空间形态,促使城市向“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3]。

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及主要问题。

(一)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呈现发展速度加快、服务水平提升、贡献份额提高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集聚效应逐步增强,2009年上海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450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318.11亿元,同比增长17.6%。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研发、商务服务等逐渐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内容。

随着一大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完善,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成为服务业总量增长、投资拉动和财税增收的集中区。到2010年低,上海市已认定生产性服务功能区23个,总占地面积3900多公顷,提高了土地容积率和集约利用水平。

(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

1.呈现“多中心、多层次”的空间形态。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从空间上已经形成3带4环19区的格局,3带是黄浦江、苏州河和延安路—世纪大道三大集聚带;4环是中心城区环、中环、近郊环和远郊环。中心城区与中环主要是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金融、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近郊主要是总部、会展、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集聚区;远郊主要建设物流以及为当地优势产业服务的产业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在集聚过程中,之所以呈现“多中心、多层次”的空间形态,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区位因素的兴趣差异很大。

2.形成与区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从中心城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看,黄浦区区位最高的为金融业,在外滩金融一条街,集聚了了大量中外金融保险机构;静安区金融保险业集聚程度最高,同时ICT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等聚聚程度也很高,在南京西路和淮海西路中心商圈,集聚了大量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高档商务楼宇;卢湾区情况与静安区类似;徐汇区区位较高的是科研技术服务,在漕河泾开发区集聚了大量的研发机构;原浦东新区集聚度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在陆家嘴贸易区集聚了大量的金融保险机构,同时ICT服务和软件业区位也较高,在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大量软件公司;杨浦区集聚较高的是教育和科研技术服务,该区是上海高校最为集聚的区域,教育及相应的研发机构集聚度较高。

从位于郊区的区县来看,由于各区县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也各有侧重。嘉定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链相关的生产性服务;金山区重点发展大化工产业链相关的生产性服务;宝山区重点发展钢铁产业链相关的生产性服务;浦东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和海洋产业链的生产性性服务;闵行重点发展航空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和面向长三角的总部经济型生产性服务。

3.具有多样化的空间载体。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依托不同的空间载体来实现的,主要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服务外包基地、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基地、农业科技服务区、高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最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目前上海已经设立了23个功能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闸北、普陀等10个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些功能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转型类,即工业开发区和核销的老工业区转型为以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调整类,即高能耗、高污染的老工业企业调整为主要发展国际节能环保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三是提升类,即提升开发区能级,为开发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总体来看,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还不够显著;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工作组织和管理机制,集聚区布局相对散乱,总体规划水平不高;中心城区职能过度集中,对拓展区域承接功能、培育力度不够;集聚区内产业链不完整,分工协作较差,企业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集群效应有待提高;集聚区公共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产业扶持不够,集聚区发展空间受到较大限制,发展后劲受到一定影响。

三、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策略。

(一)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构筑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体系,首先要判断其所处发展阶段。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在空间形态上正在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集聚区扩张。此外,规划布局时还要考虑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上海制造转向上海制造服务,提升上海先进制造业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因此,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思路为:以“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统领区域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为宗旨,坚持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坚持产业基地、重大关键性项目建设与配套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二三产业融合配套以及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格局,最终形成“两轴三带多圈层”的空间结构体系(见图1)。

图1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两轴三带多圈层”的空间结构体系。

(1)两轴集聚发展。西起大虹桥商务区,东至张江功能区,沿延安路—世纪大道延伸形成东西横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展轴;北起复兴岛,南至上中路隧道形成南北纵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展轴,依托浦江两岸空间,利用后世博效应,通过沿江腹地纵深发展,形成产业特色明显、功能错位互补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2)三带强化辐射。以大虹桥枢纽为基点,沿京沪线、沪渝线、沪昆线,依托安亭汽车产业基地、汽车城配套工业园区、青浦工业园区等重要市级工业园区,打造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形成上海对内地辐射的两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带。结合沿江通道、沿海高速、轨道线等交通走廊,串联北面沿江地带、南面环杭州地带和东面临港地带,形成上海对国际辐射的临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带。

(3)圈层梯度推进。以陆家嘴—外滩CBD为核心,依托主要的交通干线向外延伸,形成中环、中环-外环、外环依次推进的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圈层。中环以内圈层重点发展非银行金融服务、投资咨询、会计审计、传媒广告、律师事务、创意设计等专业服务业;中环—外环圈层重点发展为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支持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与设计服务、检测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外环以外圈层区重点发展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提供支持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钢铁、化工、装备等以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二)促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1.明确重点发展领域,有目标地推动产业集聚。

结合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产业指南,积极吸引符合产业导向的生产性服务业高端项目落户功能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招商的组织协调,建立市与区、区与区的协调互动机制,在招商引资方面开展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外辐射的能力,激发企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央驻沪企业的作用,形成航天航空、船舶制造、液晶平板、钢铁制造等基地,支持中央企业在上海建立地区总部和运营中心,进一步集聚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企业,形成总部经济。鼓励现有的三资企业进行功能升级,特别是将现有的代表处和办事处升级,引进更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财务核算中心和单证制作中心等等,增强对全球资源调动能力。同时,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力量,为中小型服务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调动上海本土民营企业积极性的同时,吸引江浙等地新兴的民营企业在上海建立总部、销售中心和贸易中心。

2.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配套服务环境。

一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构筑功能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电子政府提供投资咨询、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展示交易、研发设计和国际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功能区内的固体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大力推进街心花园、屋顶花园、道路绿化等立体生态绿化工程。三是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网点规划的要求,在功能区内配套一定数量的文化休闲和娱乐设施。

3.构筑推动集聚区发展的保障体系。

构建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形成由市、区以及有关专业机构共同组成的功能区工作体系。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展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全面跟踪、掌握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总体规模、行业结构、经济效益等动态状况[4]。

制定产业发展目录,积极引导中心区服务业功能区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同时,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功能区实行产业扩张。加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做好集聚区用地的储备和供应,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的前提下,以支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原则,完善土地供应方式。

四、结束语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已经呈现出价值创造环节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转移的总体趋势,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服务活动——生产性服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5]。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与内容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要求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大势所趋,这是实现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1]张超,刘丽.印度班加罗尔产业集群对鞍山集群经济发展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7):28-29.

[2]葛坚松.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江南论坛,2007,(3):37-39。

[3]马吴斌,褚劲风.上海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9 ,(1): 38-41.

[4]上海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推进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1EB/OL]. [5]路红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前沿,2008,(2): 68-73 .

2.上海重点发展8领域生产性服务业 篇二

从我国社会产品供给情况来看, 在大多数物质商品都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我国服务产品却处于明显供给不足的局面。服务业不仅总量供给不足, 而且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业起点低、基础差, 具体表现为传统服务业比重高、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低、与其他产业联系弱等。运输、仓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上, 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在传统服务业中的运用还有待加强。金融、研发、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发展程度上都满足不了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需要。

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小,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低, 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 服务领域狭小, 服务水平不高, 服务性企业分散、规模小, 服务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 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业如不加快发展, 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因此, 加快服务业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服务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 工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 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 还远未完成工业现代化。工业发展状况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 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 产品的供、产、销、宣传、售后服务等过程越来越细化, 也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所以, 工业化在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往往能够促进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 中国还处于典型的二元经济阶段, 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和加速发展的工业并存。而工业中的制造业主要还是加工制造业, 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工厂、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业强国, 围绕生产企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为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企业产业链两端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物流、咨询、品牌服务等虽然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距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这也制约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 消费需求不足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加, 但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居民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消费环境制约等因素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水平是影响服务需求的一项重要因素,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限制了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 这表明, 总体上我国现在正处于贫富差距较大的阶段。这种差距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二是居民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表现为 (1) 传统服务业如餐饮、商贸等产值比重偏高, 而新兴服务业如旅游业、信息咨询业、文化娱乐等的比重偏低; (2) 高档服务供给过多, 需求却不足, 而低档服务供给过少, 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要; (3) 服务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快于内地, 城市快于农村。三是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近些年基本维持在3%左右, 教育投入的不足, 导致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未能接受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是公益性很强的社会公共事业, 需要以国家较大的投入作为支撑, 而国家财政性医疗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1%, 这个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虽然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但仍在11%上下徘徊。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 基本投入主要用在体制内, 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方面。四是消费环境的制约。消费环境的便利性、服务质量、消费政策等诸多因素造成消费者缺乏消费意愿或有消费意愿却难以实现, 影响了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增加。

(三)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使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 人口集聚能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 尤其是服务需求。同时, 城市化的推进会带动投资需求进一步增长, 尤其是对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 包括“经济性基础设施”, 即公路、铁路、机场、通信、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 以及“社会性基础设施”, 即教育, 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所以城市化为服务业创造了重要的需求基础。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6.6%, 低于与我国人均实际收入大体相当国家的平均水平, 也滞后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 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 但相对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滞后。2005年, 日、韩等国同等工业化率对应的城市化率也都在60%以上, 而当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则刚刚超过40%。相对于工业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滞后的。我国城市化与非农化的进程并不“协调”, 与非农就业水平相比,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滞后的, 也就是说, 大量人口已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 却未真正转化为城市人口, 反映在现实中的情形, 便是大量的“农民工”依旧迁徙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一方面, 进城的农村人口还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各种就业、福利等政策;另一方面, 市场交易活动效率低下使企业无法有效地实现中间服务业的外部化。

(四) 行业垄断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这些行业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 其发展远远适应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需求。很多领域实行垄断性经营, 一些行业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运作, 主要由公共机构直接生产和经营。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 由于垄断经营, 服务业企业一般在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拥有独家垄断经营权, 没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 因而也没有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的动力, 企业内部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 服务效率低。由于行业准入限制多, 垄断现象突出, 这些部门垄断难以被打破, 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主要由政府制订和管理, 而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 于是在这些企业往往是政策性亏损掩盖了经营性亏损, 管理薄弱和经营不善的问题也被掩盖了, 从而导致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低下。

垄断性服务业领域实行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制度, 如铁路、航空运输等服务业领域。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还没有拓宽。民间资本要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还面临诸多限制, 这些领域还没有引进竞争、推进投资多元化, 社会投资的正面效应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与完善, 一些垄断经营的行业开始引入竞争, 一些行业开始破除壁垒, 尝试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市场体系。但是, 由于市场体系很不健全, 政府对其缺少有效控制, 一些竞争主体受利益驱使, 盲目竞争, 以致我国服务业在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体系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五) 税费收取亟须改进及融资问题

服务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业的税收过重, 还没有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服务业用电、用水的价格比工业用电、用水价格高, 还没有形成科学与合理的定价机制。另外, 在用地、工商管理等方面还有过多的限制。

服务业缺乏一个专门为它服务的金融体系。在融资制度安排方面, 我国银行的融资制度是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制, 而服务业更多是以服务、无形资产等非实物为主要特征的。在融资方式上, 我国的融资以银行融资为主, 而服务业尤其是研发型服务业以其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等特点, 更适合以股权或风险投资的方式实现融资。在金融机构方面, 还没有专门为服务业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服务业中主要是大量的小企业和个体户, 它们需要的流动资金规模非常小, 在中国目前的银行体系里, 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对象都是大企业、大项目, 服务业中的小企业和个体户得不到流动资金的贷款支持。缺乏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六) 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

人们对发展服务业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改革开放前, 由于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国经济走的是一条“重重轻轻”的发展道路, 即过分重视发展重工业, 轻视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结果是大量社会产品在重工业内部循环, 而人民生活中急需的消费品却严重匮乏, 人民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提高。改革开放之后, “重重轻轻”的状况虽然有所缓解, 但是对制造业生产部门依然非常重视, 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视不够, 甚至认为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所以, 长期以来, 对服务业的发展大多采取的是歧视性的政策。

近些年来, 虽然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但是,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发展的重点更多地集中在部分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传统的居民消费性服务业, 比如商贸、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服务业, 而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关注和投入则严重不足, 这造成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这同时也抑制了制造业向更高阶段迈进, 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服务业企业尤其是公用事业企业不同于其他性质的企业主体, 比如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服务领域, 本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 却被当做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办, 这些公用事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市场利益的需求被忽视了, 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负担, 弱化了企业的竞争力, 影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还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 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业性机构分开还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

三、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重点领域

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 在转变发展方式、服务民生、解决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进提升传统服务业,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步伐, 积极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 提高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在整体推进的同时, 也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要加快金融、信息、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也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社区服务等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消费性服务业.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壮大服务业的综合实力。

当前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完善金融体系, 为各级市场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 一方面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另一方面, 也要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 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长,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共同发展。制造业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是服务业服务的主要对象。只有依托制造业这个产业链的基础环节, 金融、研发、物流、咨询、会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才能存在。制造业的升级, 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 附加值大,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等特性, 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随着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 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日益增多的个性化要求。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有利于企业产品升级换代, 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加快构建高效生产服务体系有助于有效解决资源紧缺问题、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以需求为导向, 巩固和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 复杂性日益提高, 这引发了对中间服务的大量需求。要从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角度,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反过来,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支撑作用。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和软件开发中心等落户中国。要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软件、研发服务、移动增值服务、工业设计、咨询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形成制造与服务功能融合的产业链, 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 但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推进制造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业务剥离出去, 由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企业去完成, 使工业企业将主要力量集中在竞争力的提升上。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产业链集聚。鼓励规模大、信誉好、服务质量好的企业, 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规模化。这就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能够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从长期来看, 现代工业的发展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的变大。

(二) 金融服务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调整, 涉及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自主创新、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各个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有高效率的金融体系作支撑。为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这对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 应发挥金融的杠杆优势,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有效扩大内需, 加快调整结构, 提升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服务业对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引领、支撑与促进作用。一方面, 金融服务业在支持其他行业的发展进程中, 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金融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金融服务业既消耗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也向其他行业提供金融服务。要实现金融服务业支持其他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形成金融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努力形成有利于金融服务业推动其他行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我国金融业已取得长足发展: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汇率形成机制日渐成熟,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无到有;银行业改革成果卓著, 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并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资本市场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 迎来了飞速发展, 并成功推出创业板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从国际比较和对国内服务两个角度来看, 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一是金融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实体经济明显滞后。金融产业的规模总体上仍然较小, 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 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是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明显滞后。三是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明显滞后。四是银行结构中中小银行的发展与大银行相比明显滞后。五是保险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明显滞后。六是在融资体制、运营体制、监管体制等体制机制方面还要大力完善。由于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 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 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 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也降低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针对金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提高银行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 通过加快改革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 通过创新金融运营模式,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产业, 增强金融领域抗御国际风险的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金融支持。

(三) 公共服务

发展社会事业、增进群众福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共服务业, 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途径。发展公共事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既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又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要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切实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基本民生问题。社会公共事业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较低。个人消费品领域基本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但是, 在公共服务领域, 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整体上是供给不足。长期以来, 这些领域主要依靠政府投资, 社会资金进不去, 以致在公共服务事业上的投资总体上比较少, 公共服务满足不了居民需求。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中, 应把扩大公共服务消费作为一个重点。要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 需要扩大公共服务消费, 重点扩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消费。

发展社会事业、增加公共服务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收入差距短期内很难大幅度缩小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支出, 特别是实现公共财政支出的均等化, 使全体人民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能够享受到大体平等的服务。

要完善服务基础设施, 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消费环境。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口进入城市, 需要相应的市政公用设施与其相配套。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发展, 家用汽车已走进居民家庭, 城市地铁网络也在大城市中逐步形成规模, 城市间轨道交通设施也初步形成规模, 居民的出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今后需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加快地铁建设和城际轨道建设步伐, 提高家庭消费中的交通支出比重。

拓宽网络信息服务范围。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个人电脑的广泛使用、手机普及率的提高, 现代化的通信服务已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 不断开发新服务项目, 逐步普及宽带网络, 开设网上远程教育、网上各种信息服务等项目, 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不断提高居民的通信服务消费能力。

(四) 杜区服务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扶持和推动下, 为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 以基层街道、社区为依托, 由各类社会主体提供的, 具有公益性、地缘性、福利性、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它是以社区全体居民参与为基础, 以自助与互助为主的社会公益活动, 是有指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民政部的统计, 目前中国已有城市社区83413个。社区服务不仅对社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而且可以使社区成员获得更多的公共服务,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希望减少家务劳动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让人们从沉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 享受更多社会福利和闲暇时间, 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家务劳动社会化成为必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变为城镇杜区居民。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将被移交给社区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变化, 城镇社区需要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服务项目将越来越多, 社区在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目前, 社区服务业虽然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 从总体上来看, 其产业化、社会化程度都较低, 社区服务网络体系也很不健全。社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服务收费标准、人们获取服务的便捷性还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社区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 社区服务的提供主要还局限在一些传统的居民日常生活领域, 如便利店、修理服务等, 而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教育、金融保险等领域的服务需求还远没有发掘出来。社区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休闲、娱乐等提升生活质量的活动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增设文体娱乐场所及设施, 为居民健康的日常文体活动提供新的休闲、娱乐场所, 以满足居民体闲娱乐的消费需求。为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业指导, 提高其服务水平, 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同时相关行业要形成规范的管理市场, 根据居民的承受能力、服务水平及管理成本, 形成合理的服务价格体系, 为居民家庭增加服务性消费拓展更大的空间。

(五) 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使全体人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发展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具有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的特点, 它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要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需要完善扶持政策, 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结合文化产业内容广泛的特点, 当前要做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八项重点工作。

在中国,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发展潜力巨大。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国家扩大内需和文化领域改革的有利契机, 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 要加快振兴文化产业,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繁荣文化产业、创作优秀文化产品、扩大文化消费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文化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现阶段, 文化产业企业还没有成为市场主体, 产业发展的政策依赖性大, 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要在竞争中激发企业的活力, 逐步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扩大、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实力。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 产业链短小, 以传统的单向化经营模式为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统一的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 将资源条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文化产业的跨领域融合, 增加产业关联度。推动文化产业与创意、旅游、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融合, 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价值, 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 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除了培养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外, 还要探索和建立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投融资体系和机制, 降低准入门槛, 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 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

(编辑:王露)

参考文献

[1]崔荣会.把服务纳入产品价值链[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8, (5) .

[2]夏杰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J],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45) .

[3]郑新立.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 经济日报, 2010-06-28.

[4]郑新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J], 宏观经济管理, 2010, (8) .

[5]郑新立主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0.

3.上海重点发展8领域生产性服务业 篇三

现场展出的新材料及材料生产和加工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改性塑料、环保塑料/可降解塑料)、塑料添加剂和辅料、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制品(纱、布、 毡、管、带、绳、棉等)、玻璃纤维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及专用器材、木塑生产设备及木塑制品、其它复合材料及新材料(聚氨酯、碳纤维、各类膜制品、工业陶瓷);材料测试仪器;其它新材料生产及加工设备和技术等。

相关链接:

上一篇:ask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下一篇:lanj2011年班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