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作文导写及

2024-09-10

人生作文导写及(共9篇)(共9篇)

1.人生作文导写及 篇一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曹成玉

【文题】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德国・康德)

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是发现自己。(挪威・南森)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请以“发现”为话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的话题作文。从字面意思来看,“发现”有两层含义,一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二是“发觉”。“发现”可以看作一个动词,例如“我发现了父亲博大而深沉的爱”,然后通过动词性题目一般的审题立意技巧――在后面加宾语,使文章内容具体化,突出 “发现”的情境、过程和结果,从而展开叙事或者议论;“发现”也可以看作一个名词,例如“我今天有一个新的发现”, 然后按照名词性题目重在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基本审题立意原则,明确这个“发现”是什么,这个“发现”带给了自己哪些新的情感体验或者感悟思考,进而引出主题的表达。

从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来看,这里提供了三句富有哲理的名言,细心品味、真正读懂了这里所给的提示性材料,其实不难发现,每一句名言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角度:康德旨在启示我们去发现自然的真谛和“道德内省式”的自我认识与反思,南森的话旨在启示我们人类要不断地认识自己,罗丹的话则启示我们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我们可以从“发现”自然、自我、社会三个维度来展开立意构思。

【范文推荐】

发 现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二(1)班 陈天野

去阳明山的路上,我走错了路,直到我走至一片行人稀疏的小山时才发觉。

心中委实懊恼,别人都去看赫赫有名的阳明山,我只能在这土丘处闲逛,等大巴来接。

这里实在是很一般,没有修剪整齐的盆景,没有历史悠久的古木,只有山路两侧成片的木棉。噢,对了,还有三两株菩提树。

山不高,在顶端的凉亭中有人下棋。棋子碰撞的声音,听得分明,间或传来一声“将军”,也会在林间转了又转才消失。

不知几时,太阳出来了,清清,浅浅,淡淡。我最喜欢四月的阳光,不温不火,透明温润,有琉璃质感。

四月的阳光,使每一朵木棉花都是水晶雕成,在林莽间唱着希望之歌,歌声缤纷美丽。

四月的阳光,使每一处土壤都是翡翠繁生,青草在土地上写下明日之诗,诗章轻盈又恢宏,一如海洋。

四月的阳光,使每一片云朵都光怪陆离,在天空染出一片又一片的金黄,灿烂,绚目,富于变化。

呵,阳光下,一切的平凡都不再平凡!

高高低低,疏疏落落的月季,在光与影的交换间,原本单调的紫红色,也变得深深浅浅,叠叠层层,生动起来了。

大概山上有溪流,在树荫交错的地方,有几抹晶莹闪烁着五彩的粼光,单又看不明晰,影约中别有一番风韵。

此刻,我已不再为我未到阳明山而遗憾了。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只有亲至,只有亲历,才发现,每一处的平凡总有美的瞬间,每一个细节,都是另一片风景。我发现这个世界从未隐瞒过我们,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一朵花的香味,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一条河流的声音,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一棵树的成长……我发现在每一处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一个地方都有美丽。我发现只要心怀“一星如月看多时”的想法,就一定能找到闪光。我还发现,当凝视冲破表象,一花一草皆有情,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平凡的人也总有他自己的魅力与不凡,走近卑微,才知道它也有自己的伟大,走近平常,才知道每个细节都不一样。

神游之际,凉亭中突然传来一声高扬的:“将军!”

发 现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高二(1)班 蒋旭杰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于是我便苦苦追寻,期待有一天,美突然降临。

一阵小雨过后 ,夜幕初临。我走在湿漉漉的校园里,不禁抱怨着这阴雨连绵的鬼天气,惹得人心绪如同雨丝绵绵不绝一般,越发地纷乱了起来。晚自习时,整个校园寂静无声,给本就烦闷的心情更增添了一份莫名的压抑。面对苦思冥想也找不到答案的数学题,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放下了笔。

忽然,它出现了,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就钻入了我的`耳中,我的心为之一振。那是一道清脆的虫鸣,像是在近乎凝固了的空气中生生地破开了一道缝隙,来到我的耳边。起初便十分清脆高昂,在寂静的校园里弥散,突兀却又不失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它的听众,都在屏息凝神地聆听它的独唱。忽而音调转低,仿佛唱累了,没了力气。我发现自己有些喜欢这个不曾谋面的小家伙了,心中便有了些许担忧,怕那弱弱的声音忽然就断了,让整个世界重归死一般的沉寂。

它没有令我失望,短暂的低鸣后是再一次的高昂。从那嘹亮中,我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向往,对歌唱的期待,对生命的热爱!它尽情地唱,似乎是想将它一辈子想唱的歌全都唱出来,直唱到世界为之颤动,让生命为之激昂!

不知是谁的一声轻咳,小家伙受惊似的停止了歌唱,世界再次沉寂下来。我心中不由得埋怨那一位,他打扰了我正在享受的音乐盛会。不过,很快,虫鸣再次响起,我的心再一次变得宁静平和。我闻到了那雨后清新的空气里若有若无的芬芳,混着虫鸣,在天地间飘荡。

我索性闭上眼睛,任思绪在这一刻随虫鸣飞向整片世界空间,抑或还有时间。我听到了春日花苞绽放的激烈震颤,夏夜盛大磅礴的蛙蝉和鸣,秋风掠过金色田野的沙沙声响,冬雪飘落时微不可闻的浅唱轻吟。这些声音里有我平时听不到的,也有往常令我烦躁的,但在这一刻,它们是属于大自然的旋律,它们独特而富有韵味,像天地间的精灵,抚慰、感染着我的内心。

我沉醉在这自然的旋律里了,为平日里没能发现它们的美而感到惋惜。我不禁又感谢那只小虫,是它教会了我:发现有时不一定仅仅是眼睛,耳朵也同样可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于融入天地万物的心。

用心去观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发现,世界就在眼前。

【点评】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作者怀着诗意的情怀来来待身边的万事万物,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和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用一颗聪慧的心灵去感受自然的真谛。文章文笔细腻,描写生动,文辞优美,能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陶冶,更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人生作文导写及 篇二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65分, 含书写分5分)

要求: (1) 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不得抄袭; (2)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600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5)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导写

这道作文题简洁而直白, 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 让考生聚焦生活、关注影响自身成长的内外在因素, 给考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要写好这篇命题作文, 必须抓住三点:

一、审题:拓宽视野。近几年, “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 引导同学们关注周围环境, 学会合作相处, 叙真事, 吐真言, 抒真情。“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 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 那么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指亲人、同学、老师、友人, 但我们的视野不妨可以更开阔些, 能与“我”组成“我们”的, 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 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一起走过”也就是“同行”的意思, 如果你写“我”的兴趣是绘画, 绘画9年来与“我”同行, “我”两次几乎要放弃, 但绘画的魅力使“我”选择坚持, 走向成功, 这样的文章不是也很有个性么?这里的关键是看你选进“我们”的事物对于“我们”的“同行”有没有价值和美点。

二、构思:人无我有。不少考生把亲人 (父母亲、爷爷奶奶) 选进“我们”, 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他们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 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 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 乐我所乐, 启我所思, 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 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 “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 自然就具有了人无我有的独特性。再如, 你写亲人, 能不能不从生活上的关爱切入, 而是着眼于一般考生很少写到的另外一些角度, 例如给予生活智慧等。下面的例文二写“我”愿永远做爷爷的“一字生”, 就体现了人无我有的个性化构思。

三、立意:注重创新。“走过”是个过程, 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 取决于文章的立意。有位考生写“我”和“你” (寄养在“我”家的表妹) 的交往 (见下面的例文三) , 开始时“我”自私任性, “你”却很会包容, 离别时仍然给“我”一片真诚, “我”反省、追悔, 由衷希望“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过”……这种把自己定位在“严于解剖自己”上的“一起走过”就散发出“自我反省”的异彩;有位考生写秋收 (见下面的例文一) , 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 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欢蹦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 似乎笑看我们, 深深醉去……”风情美, 情趣美, 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 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佳作评析

例文一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 湛蓝湛蓝的天空, 洁白洁白的云朵。麦收季节, 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 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 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 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被窝就早早起来, 走到田埂上, 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 一行行地往前割, 我们便在田埂上追逐, 笑声在田野中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 绿叶一片挨着一片, 见着我们, 羞答答地缩在一边, 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 歇一歇, 看到旁边嬉闹的我们, 微微一笑, 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 太阳越来越兴奋, 我们只好躲在家里, 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 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 洗洗干净, 放到杯里, 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 闻着淡淡的香气, 想像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 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 蹲在灶旁, 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 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 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 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 扯着嗓子喊着“饭好啦———”于是, 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 睡完午觉, 揉着惺忪的睡眼, 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了穿梭, 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 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 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 似乎笑看我们, 深深醉去……

可是, 夕阳总会落下, 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 依旧会仰着脸, 望着天空, 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 蓝底, 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 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 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点评:

很少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 “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 文章更多地是从“我”的角度落笔, 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 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招呼吃饭的叫声, 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 是本文的亮点所在。

例文二我们一起走过

爷爷,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 时时都能向您学学问啊!就说这大年三十夜吧———

柴火半堆保平安

一家人忙着祭祖, 准备年夜饭, 我也不能闲着光等吃饭吧。问问贴对子的爷爷, “不用, 不用, 你玩去吧!”问问洗鱼的妈妈, “你难得玩一天, 看电视去吧!”真没劲。

我转过身, 看到土灶旁的柴火堆只堆了半满, 这么点儿柴火怎么够做年夜饭呢?于是我去屋后抱了几捆干柴草放在柴火堆上, 再有几趟就满了。一定会有人夸我的, 我越想越得意。

“你干什么呢?快把上面的柴火搬走。”爷爷的大声呵斥冻结了我的笑脸, “堆这么满干什么?穷灶火, 富水缸, 柴火半堆保平安。这么多柴火, 失了火怎么办?快, 抱回去。”

真悲惨!吃力还不讨好。可爷爷您说的也真对, 穷灶火, 富水缸, 柴火半堆保平安。

灶膛半满火苗旺

“没事做帮我来烧火, 我要煮肉。”奶奶说。开心死我了, 我正愁没事干呢。我抓起一大把柴草, 点着, 塞进灶膛, 着了。“记得烧旺点, 要不然肉可烧不烂。”我可带劲了, 又抓了一大把柴草, 还加了两根木条, 灶膛便满满的了。可火反而熄了, 只冒白烟。“怎么不着了?”我叫道。爷爷走过来, 笑了笑, 他把两根木条拉出来放到里灶, 又抽掉了一半的柴草。“爷爷, 您干什么啊?现在灶膛不着, 已经没有火了, 你还把柴草拿掉。”说话间“噗”的一声, 红光照亮了灶膛, 竟然着了。

“人实心, 火空心, 灶膛半满火苗旺。还是个初中生呢, 这点道理都不懂。”爷爷又拿起他的糨糊碗贴对子去了。

人实心, 火空心, 灶膛半满火苗旺。我又学到了学问啊!

酒喝半杯身体好

“爷爷, 我给您满上。”刚倒了半杯, 爷爷就用手托住了瓶颈。“您平时只倒半杯, 今儿过年, 您就满上, 奢侈一下。”“你以为我那是舍不得喝吗?酒喝半杯刚刚好, 既暖了身子, 又养了身体。孩子, 不是什么都是满的好。”

柴火半堆, 灶膛半满, 酒喝半杯, 仅仅这“半”字之道, 就有那么多学问啊!爷爷, 我多么希望我们永远一起走, 我永远做您的“一字生”啊!

点评:

文章叙述的三件事, 时间集中, “学问”扣住“半”字展开, 形散神聚,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 作者没有像很多考生采用“以情立意”, 而是采用“以知立意”, 体现“人无我有”的个性化构思。作者善于观察和体悟生活, 勤于积累生活经验, 是这篇文章新意迭出、胜人一筹的奥秘所在。

例文三我们一起走过

真是羞于回首, 那段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真的很不喜欢你, 成天脏兮兮的脸蛋, 耷拉着的稀疏的黄毛, 不出一天就弄得皱巴巴的衣服。我甚至看不起你。

于是我冷落你, 躲避你, 嘲笑你。而你似乎注定要做我的“跟班”, 我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 每分每秒“姐姐, 姐姐”唤个不停。我唤你作“拖油瓶”, 视你为我的负担。我烦透了你。

那天, 我买了一块垂涎已久的慕司蛋糕。这蛋糕做工精美, 香气四溢。我小心翼翼地藏着掖着, 不料还是被你看见。你兴高采烈地跑来:“姐姐, 姐姐, 这是你买的吗?多漂亮啊!”我突然有种自豪感, “那是, 不过花了我不少钱呢!”看你脏兮兮的小手迫不及待地伸向我可爱的蛋糕, 我气急败坏地吼道:“干什么?不许你碰它!”一面心疼地将蛋糕盒捧在怀里。你的手就这么悬在空中, 僵了好久。空气冻结了, 很尴尬。你像只小猫似的可怜巴巴地望着我, 呜咽着说:“可不可以……”“休想!”不等你说完我便打断你。“只一半, 一半可以吗?”看着你闪烁的泪花, 我确实有些不忍了, 想想又怕母亲责备我欺负你, 无奈地嘟囔:“算了算了, 只许一半哦。”于是取出刀分了半块我不喜欢的奶油给你, 而你却像得到了天赐的宝贝, 高兴地捧起我的脸用劲亲了一下, 欢呼着跑开了。

终于, 姑妈要来领你回家了, 想到可以摆脱你的纠缠, 我整个人都轻松起来。你走的那天我在学校上课, 晚上回到家, 妈说你留了东西在我桌上。我奇怪地走进房间, 桌上不过放着块芝麻糖, 不, 是半块。我不屑地想把糖扔掉, 忽然瞥见旁边小纸片上稚气的一行字:

“姐姐, 我与你一人一半。”

心猛地一颤, 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纸片被我捏紧在手心, 贴在胸口。轻轻拿起那半块芝麻糖, 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 感受它在快乐地溶化。真甜———这一定是我们再次相聚时的味道!

点评:

“一半”蛋糕折射出“我”的自私任性, “半块”芝麻糖浓缩着“你”的纯真可爱, “一起走过”的日子让“我”在悔恨感动中走向成熟。以对比和自我反省立意, “我”的情感线索清晰而有变化, 结尾点题又有比喻双关含义, 都可圈可点。

例文四我们一起走过

泛黄的相片, 在记忆一隅投下些许斑驳。古老的青泥石板, 在思绪里铺展, 继而延伸, 到达迷茫的远方……

和你一起走过, 我从来没有探寻你的历史。至少在我出生之时, 那条路已经饱经风霜了。路面崎岖不平, 就像一块块石板拼接而成。路边有绿绿的青苔, 还有翻卷的烂泥。置身其上, 仿佛踱步于历史的纵横之间, 穿梭在岁月的变迁之中, 渐生几分感慨。

奶奶说,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叫你“青泥石板”。她向我诉说时, 平静的神色中, 我总仿佛看到奶奶的心湖荡起阵阵涟漪。

还记得吗, 那年我捧回红领巾的那一天, 我欢蹦乱跳的疯样?我不停地奔跑, 快速地旋转。青苔的绿意直逼眼帘, 送上一份祝贺, 石板的排列也仿佛成了歌唱的音符。我知道, 此时的你在默默地注视着我, 期盼我天天这般快乐。

记忆里也会映出孤独无助、寂寥难堪的日子。还记得吗?是你给了我快乐的路途, 让我踏上旅程, 无拘无束。每回, 我总是来到你的身边, 蹲下身子, 向你诉说心中的苦闷。说着说着, 泪水会不由自主地滴到你的胸膛。我相信你能听懂我的故事, 因为在你的身体里, 包容着我的泪水和欢笑。我的心路历程, 是你和我一起走过的。

一晃三年过去了, 你的古朴的身影只是停留在记忆里。也许, 我冷落你了。

所以, 我无论如何要重回旧地, 重回那片陪伴我慢慢长大的土地。我知道, 你需要慰藉———这是一位失落的长者对儿女的渴求, 对记忆的呼唤。

可我再也寻不到你了。村庄还是原来的村庄———日暮的炊烟依旧袅袅升起, 鸡犬的啼叫仍然声声可闻。但老人告诉我, 筑新路了, 原来破的石板路消失了……

茫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可我终究没有落下泪来, 我要让眼泪永远封入记忆。我明白, 心里的青泥石板会依旧铺展, 我们仍然会一起前行……

点评:

3.“倾听”作文导写及例文 篇三

苏轼在赤壁怀古彻悟人生真谛,辛弃疾在京口怀古感慨历史兴衰……当你驻足历史遗迹,倾听历史的回声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遐想?劳伦斯在聆听鸟啼时生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怀,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时勾起无限乡愁……当你身处穹顶之下,倾听自然之天籁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指导】

从字面上看,“倾听”的意义是听声音;从深层次来看,“倾听”可以是接受、享受、感知、理解等等,都可以视为“倾听”。“倾听”意为“虚心地听取”,它不是简单被动地聆听,更不是无意听到,而是一种有意的、带有主观态度或倾向的聆听。我们可以记叙一次倾听的經历,表现倾听的感受;可以围绕倾听的必要性或者重要性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阐发自己对“倾听”的看法与思考;还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有感而发的散文。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下笔,要思考三个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倾听,即倾听时特定的情境、环境或氛围,有此交代或者预设,倾听才不同寻常;(2)倾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必须选好倾听的对象:可以是大自然的各种天籁,如海浪声、溪流声、鸟鸣声……,可以是音乐、话语、或教诲……,可以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有此描述,文章内容才充实;(3)倾听时的感受怎样,即倾听的结果或者感悟,突出情感体验,文章才有深意和主题深度。这三个问题,是我们的构思之本,完整地考虑,其实就是一篇文章完整的写作思路。

4.命题作文“影响力”导写及 篇四

命题作文“影响力”导写及例文

供稿/姜有荣[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在B城,他搭了五次出租车,下车前,五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B城,B城因而有五千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请以“影响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财富》杂志将影响力定义为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影响力,因为影响力是一种独特的魅力,时时刻刻影响着周围的人,并且给予对方一种神奇的力量。影响力还是一种让人乐于接受的控制力,它与权力不同,影响力不是强制性的,它发挥作用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以一种潜意识的方式来改变他人的行为、信念和态度。影响力也是一种出色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在群体中价值的集中表现。如果你是一个推销员,想卖出更多的产品,你要能够影响你的`顾客;如果你是一个经理,你的成功取决于你对下属的影响力;如果你是教练,你只有依靠影响力才能建立一支常胜的队伍……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你都是在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沟通与交流,有的时候就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一种对抗,不是你影响别人,就是别人来影响你,没有影响力的人只会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下。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需要从影响力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展开叙写或思辨,因为能不能产生影响力,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发出者,也取决于接受者。从事理逻辑上来说,影响力起源于发出者,体现于接受者。你把发出者写透了,才能让人觉得影响力生成得有根有蔓;你把接受者写透了,才能让人觉得影响力显现得可触可及。只有展开双向开掘,记叙文才能写得在“情”在“理”,议论文才能写得既“深”又“透”。

影响力

文/管心安[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莫言火了,跟着他一起火的,还有他的老家:五间土坯房一夜出名,就连小院中原本葱郁的胡萝卜名气也渐渐大了,经常成为媒体镜头下的“嘉宾”。只可惜,不到几天工夫,这满院子的萝卜愣是被游客拔光了,真让人啼笑皆非!

你说这胡萝卜除了吃还能做什么?它又不像名人的签名之类可以收藏,至多制成“胡萝卜干”吧?可来访之人硬是把它们拔了个精光,难道是一时的口渴作怪?

乍看荒唐,但仔细一琢磨,你便会悟出点道道,这其实都是“名人效应”在作祟。中国人素来有“沾仙气”的说法,因此游客这种匪夷所思的做法便不难理解了:对成功“渴望度”太高,便希望能沾莫言点“仙气”,复制他的成功,而胡萝卜正是向莫言讨的“彩头”。

名人效应之好坏,本非吾辈所能论之。然古语有云:物极必反。便以近日流行于网络的《焚书指南》为例,马伯庸自问自答: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你会先烧什么书?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当为首选。究其本质便不难发现――

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人们对成功趋之若鹜,为了所谓的成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些教授们的成功秘笈焉能不热?

在这个理想信念滑坡的年代,人们面对着迷惘的生活,渴望激情被点燃,被煽动,励志书焉能不热?

在这个看病难,看病贵的年代,教人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便能养生治病的书焉能不热?

在这个明星广告铺天盖地,明星绯闻不绝于耳的年代,明星自传焉能不热?

过去,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可如今呢?对那些追名逐利者来说,已只剩下个人的价值,甚至是个人的价格。他们认为发财便是成功,升官便是成功,至于财是怎么发的,官是怎样升的,又有几人在意?即便是黑心地赚钱,腐败地升官,也能引起周围人的一阵歆羡……其丑恶嘴脸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愿效法鲁迅先生,站在时代的前列,摇旗呐喊,在思想上予世风以一记重击,以振聋发聩,只盼芸芸众生能以冷静的头脑、审视的眼光看待“名人效应”。既不趋之若鹜,也不妄自菲薄,走自己该走、能走之路,这才是吾辈应孜孜以求之道。

考场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三:其一、引论部分,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社会热点导入,引出”影响力“的话题;本论部分,以马伯庸《焚书指南》这一网络热点树起靶子,展开剥笋抽丝的剖析。例子能援引地球人都聚焦的热点,可谓“新颖”。其二、对四类应烧之书,先分别揭示其“热”之成因,再合而揭示“热”之实质。论证能以冷眼看穿热料,可谓“深刻”。其三、收篇踩在鲁迅的肩膀上为芸芸众生拨开云雾,指明道路,激荡着一腔“挥斥方道”的书生意气和力转世风的学子豪气。行文在破“不可为”基础上还能立“应为”,可谓“大气”。

5.命题作文“格”导写及佳作点评 篇五

命题作文“格”导写及佳作点评

作者/ 王淦生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格”有“标准、法式”的意思,如格局、格式等;“格”还有“表现出来的品质”的意思,如格调、风格、人格等,当然,“格”还有其他的含义。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特征鲜明;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这则作文题的导语,基本上已经限定了作文的主旨――或者从“标准、法式”的角度入手,或者从“品格、品质”的角度立意。自然,“格”还有其他方面的含义,比如“格物致知”中的“格”就是“推究”的意思,“格格不入”中的“格”乃是“阻碍、限制”的意思等等。如果从这些方面立意,虽说略显冷僻,但也未尝不可。所以本文审题难度不大。

如果从“标准、法式”的角度立意,尊重“格”、严守“格”以及适当的“破格”都可以作文文章的主题。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应当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行为,任何自由都是一定规则范围内的自由。当然,这种“格”又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格”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故“破格”的现象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既要遵守“格”,维护“格”,又要不断打破“格”,修正“格”。

如果从“格调、风格、人格”的角度立意,文章可以涉及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人有人格,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每个人的做人处事都有自己的风格,人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也都有各自的格调和品味……这其中,人格应当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往往决定了他的生活格调和处事风格。我们的古人甚至将花草树木都与一定的品格联系起来,可见“品格”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所以,高尚的人品、有格调的生活、独特的风格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其中,人品为重中之重。有道是“文如其人”,人品也会影响文品!

这篇作文在体裁的选择上可以有多种考虑。议论性散文可能是最为适宜的体裁。因为议论性散文兼具散文和议论文的长处,取材、构思和表达相对灵活、自由,又可避免传统议论文比较程式化的短处,更容易打动读者,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且古今中外众多的素材会为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提供充足的论据。当然,好的记叙文也一样可以赢得读者。比如短小精悍而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结合曲折多姿的结构、生动有趣的语言,同样会斩获高分。

总之,文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文体,皆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方可取得成功。

【佳作展示】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2)班 薛文菁

人只能在一方天地中获取真正的自由。

――题记

“你看看你,又不按格子写!这里,这里,字都写出格了!”爷爷的训斥像耳边嗡嗡的蚊子,挥之不去。我紧咬嘴唇,一言不发,心里却在暗暗反抗:哪来的那么多规矩?哪来的那么多条条框框?字写出格怎么了?这样才潇洒啊!才有与众不同的美啊!

又是一张“随心所欲”的临帖,爷爷终于看不下去了。

“你站一边去,我写给你看!”

我赌气地把头扭向窗外。

窗外是邻家的孩童在嬉戏。他们在玩什么呢?是我幼时玩过的跳格子的游戏。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格子跳入另一个格子。格子很小,仅能容纳一只脚掌。可他们就在其中,踮起脚尖,谨慎而又熟练地蹦来蹦去。

突然一阵喧闹,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吵嚷起来:“你出格了,出格了,你输了!”那个“出格”的小男孩似乎还想耍赖:“我就踩到格外一点点,凭什么就算输了呀?”旁边一个小女孩头一昂,一本正经:“这是游戏规则,出格的就是输了。”“出格”的男孩嘟着嘴,极不情愿地离开了格子。

脸突然烧得难受――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怎么到现在都没明白呢?

是啊,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格”,“出格”自然就输了。鱼儿游得再欢快,离开了水,便失去了生命的依托;舞蹈演员的身姿再优雅,跳出了舞台,便无人认可她的美;一个人车技再好,驶离了道路,就容易酿成惨剧……格是一种束缚,更是一片保证你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因为出了格,自由便无从谈起。老师常讲,写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想来,这“镣铐”便是作文的“格”。写作是这样,写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即使是自成一体的书法家也讲究“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由”,这“出处”和“来由”不正是书法的“格”吗?

爷爷的字已经写好。多美啊!工整,大气,洒脱,字字在格中,却字字有自己的独特风骨,字字不同凡响。再看看一旁自己的字,字字都想跳脱格子的束缚,好像想飞上天外,显得凌乱不堪,毫无美感可言。

我终于明白了爷爷生气的缘由,坐下认认真真地按格书写――我已经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格”中才是你真正的自由天地。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3)班 蒋润秋

这是我为眼前这些学棋的孩子上的第一课。

我从包里取出一张棋盘,搁在讲台上。经年的摩挲让棋盘变得平滑而温润。我不是要向孩子们科普象棋知识,因为这些孩子很多已经是有着多年棋龄的“老手”。我是要向他们讲述一段我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下棋的第一“要诀”。

……

随着我落下棋子,老师遗憾地摇了摇头,而对手欣则喜若狂振臂庆贺。就这一步棋,让我输掉了参加象棋电视大赛的资格――这是一个为业余棋手搭起的平台,它的大门向站在巅峰的人敞开。我能读懂身旁的老师的眼神,他在说:“唉……你这孩子……”我盯着自己落错的棋子发愣,只听到老师低声询问:“这是初学者都不会犯的错误,怕是走神了吧?”我木然地点着头。是的,那一刻,我走神了――我想到了此次获胜之后的无限风光。

结果,我下了一步常人都不可能下出的漏招。连日的压抑与强化训练得到的结果竟然是失去了这次机会?不,或许还没有失去吧?我看到了老师的眼神,他似乎在鼓励我重新坐下,让我收回那步错招――毕竟这不是正规比赛,只是棋校举办的让学员竞争一个参赛名额的内部比赛,实际上不过是在为我热身――因为我当时在棋校绝对称得上是实力超群,我的身上承载了所有老师的期望。那一瞬间,我几乎已经动摇了。老师劝导的目光,同情者急切的催促,对方沮丧的表情……这一切让我重又感觉到了胜利那温热的呼吸。我几乎已经伸出手去,是的,只要我愿意重新动一动手指,这胜利将失而复得。

我感觉到指尖的沉重和颤栗。就在触碰到棋子的一瞬间,似乎有一股电流流遍全身。我眼前浮现出父亲那凝重的面影,我想起在我幼小的时候父亲抱着小小的我,我费力拥着他刚刚为我买的棋盘的情景……我听到他说:“我什么也教不了你,只送你四个字……”

我缓缓地收回汗涔涔的手――这是一双不似同龄人的纤细娇嫩,而是十指包裹着摩擦棋子而长成的茧子的手――冲老师无奈地笑笑:“我输了。”这句话,耗尽我全身的力气。

但是我也赢了。因为我严守了父亲送给我的四个字――“落子无悔”。

我收藏了那张棋盘。棋盘上镌刻着的横竖交错的线条中,承载着我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隐痛,记录着我的挫折与成长。那一步棋,让我在通向成功的征程上多走了一段弯路,但更让我守住了一位棋手的底线。落子无悔,是我受到的最深刻的教诲,是棋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是我对自己象棋人生的承诺,是我不能跨越的禁地,是我用心去守护的人生信条,是输掉一切也要捍卫的荣耀……所以,我要在第一堂课上把它郑重地交给我的学生们。

……

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一下子都静了下来。我知道,这个故事,无关棋艺,无关战绩,但它关乎棋品,甚至关乎我们的人格、尊严。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4)班 凌文青

莫言的新书《我们的荆轲》问世不久,各种仿作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单看那封面,你可能还以为它们是系列丛书。

对初学者来说,模仿本无可厚非。但令人悲哀的是,很多所谓的成熟作者也敢于抛弃自己的风格甚至人格,一心等待大家的作品问世,好仿作一部鱼目混珠,骗取丰厚的稿酬,甚至想借此名利双收。

这不仅是文人的悲哀,更是文学的悲剧。事实上,诺贝尔文学奖从最初的风格保守到如今的不拘一格,其变化不正说明了文学创作应体现出一种创新和独特吗?

文学是有灵魂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作者人格的体现。所以说我们提倡文学风格上的百花齐放,对文学作品来说,就是要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不被某种潮流所左右;于作者而言,就是要有独立的精神和人格,不为名缰利锁所羁绊――其实,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但是要做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不容易。前人的.定论或许会成为影响自由创作的障碍,但这无关紧要,《蛙》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不就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吗?关键在于这“拿来”的目的是服务于自己的创作,而不是为了追求形似而刻意模仿。对于前人留下的一切,要有扬弃的勇气和智慧,再融进个人独到的经验,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开拓和创新。如此看来,保持独特的风格对一位既乐于接受他人先进的成果又不迷失自我的作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办到的事。

比较糟糕的是一些来自外部的作家自身难以摆脱的束缚,尤其是最不应当干涉文学创作的政治会对作家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政治对文风的干涉力量巨大,影响甚深。明清之际思想专制,文字狱盛行,文学趋于八股化。再如苏联时期专制集权,文学亦受到颇多限制。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多数文人选择了顺从,放弃了自己独特的文风而随波逐流。实际上,某些作家在放弃自己独立风格专写那些“遵命文学”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人格。

为什么在那样的岁月中,索尔仁尼琴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国内与他同样才华横溢的人应该不算少吧,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泯灭了自己的风格和人格。但索尔仁尼琴却不,他不认同苏联模式,亦反对西方民主。他的写作纯粹遵循了自己的风格,一如他一贯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他获得了读者最高的认可――“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的良心”。

明代的桐城派、公安派散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正是因为那群作家乃是反对摹古、追求独特风格的代表。文章一旦被一种定式所束缚,拘于一格,就会因太多的羁绊而不能尽情达意。做人亦是如此。当然,我这样讲并非鼓吹无视法度,摒弃规矩,只是觉得,要想真正有不朽的作品问世,文学家就必须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坚守文章独立的风格。只有在百花齐放风格纷呈的园林中,我们才能见识真正的美。

6.材料作文“做回自己”导写及示例 篇六

材料作文“做回自己”导写及示例

洪方煜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台州市重点中学期末联考作文)

(1)台湾知名文化人蒋勋在东海大学任教时,有一天,经过学校的草坪,看见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诗了?于是突然下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蒋勋:“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就是回来做自己。”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由两个非连续性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亦称命意作文),形式上与20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接轨,理解时需综合理解两则材料,方算扣住题意。两则材料,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美。第二个材料较为概括:美就是回来做自己。对于这个概括,第一则材料有具体的叙述与描写: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躺在草坪上读书”。由此看来,材料核心指向两个意思(概念):一是美,二是做回自己。所以,材料可作如下立意:美就是回归自我,顺应内心;美就是从尘世的忙碌中解脱出来,做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事;美就是做合乎自己心性的事。

从学生写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做回自己”,但对“美”的阐述不是缺乏就是过浅。标题重合度较高,有诗意、有底蕴的较少。学生中较好的标题有:“于尘世中开出一株妙法莲花”、“身畔是俗世,‘自己’是天国”、“淡极始知人生味”、“人生有味是清欢”、“闲看枝头花朵开”、“窗前流水枕边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啜饮生命的原汁”等。在论述过程中,也有学生能运用一些较有意思的名句,如“莫管牡丹真国色,百合亦可绽清芳”、“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等。就总体而来,学生中的好作文不多,尤其是素材较为缺乏,今后需加强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训练。

【优秀例文】

回到地上来

王一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正踯躅在汨罗江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漫步在田间小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默默地隐于闹市……他们,本可以拥有达官显位,富贵一生,但他们却放弃金色的鳞片,只为脚踏实地,听从心灵的召唤,做回最初的自己。

放眼现代,城市在扩大,在异化,而人类,也不例外。灯红酒绿的摩天大楼之间,轰鸣着的是无尽的汽车洪流。人们像病了一般,纷纷从农村挤向城市,从小城市挤向大城市,从大城市挤向首都。一股股细细的泥沙将本已不堪重负的河床抬到了天上。但我们,居然在享受着这一切。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怀揣五颜六色的幻想来到世上,却在顷刻间被灰霾盖住了一切,曾经的梦想已渐行渐远,最终只剩下“赚钱”二字。于是,人们的心灵极度膨胀,但同时又极度空虚。我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生命,忘却了来时的灯塔,却不停地踏入迷雾森林。

泰戈尔曾说:“翅膀上绑了金条的鸟又怎能飞翔?”我们追着亮闪闪的金块钻石不知疲倦,却渐渐远离了太阳。没有太阳,又哪来珍宝的闪光?当我们坠入黑暗的深渊时才发现四周早已没有了退路,手中握着的只有没消化的几克拉石子而已。最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我们习惯了黑暗。当我们习惯了这浮躁的世界,我们也将被其同化,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当我们开始与旁人一样为公务员的“围城”盘算时,又有几人能蓦然回首,躺在草地上读诗呢?

“君子性非异也”,人们生来并无不同,但能把握自我、做回真我的又有几人?你曾见庄子曳尾涂中?你曾听伯牙流水之声?你曾闻李白葫芦酒香?我们常听父辈师长教诲,要高飞,殊不知鹰隼飞得越高,也要落地。我们不断追求更高、更快,却终究要回到地上来,回来做一个不虚伪、不狡诈的自己,为内心的渴求而不断战斗,不断拼搏,不断发现世界的美好。

正如蒋勋教授所说:“美就是回来做自己。”()不风流倜傥地做自己,又怎能对得起生我、养我、助我屹立的.这一方我深爱着的土地?

希望有一天,我躺在深红的土地上,我的对面是――我自己。

[点评]回首历史,无论是屈原、陶渊明还是颜渊,先哲们有着听从心灵召唤的传统,做回最初的自己。放眼现在,城市在扩大,而人类却在异化。河流不再清澈,天空不再明净,人们的心灵极度膨胀,不断地踏入迷雾森林。正反对比之中,作者以泰戈尔的名言作了点睛:翅膀上绑了金条的鸟又怎能飞翔?确实,与其追求更高、更快,不如顺应内心的渴求,回到深红的土地上,面对自己。文章纵横开合,笔法灵活,章法自然,行文之中熟练运用比喻、引用、排比、反问、对比等修辞,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语言纯熟而不乏哲理,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有意蕴,有嚼劲,值得细细品味。

素履之往

吴诗婷

享受最真实的自己。

正如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生活似乎出乎意料地走了一个圆,但生活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向前。”我们不应该圈住自己,禁锢自己,逼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生活才会一直向前,进入到真实的状态。

明代作家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岁月本长,而狭者自隘;天地本宽,而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攘者自冗。”生活中都是美,要想充分享受美丽,只有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不忘最初的稚子之气、赤子之心。

美是做最本真的自己。

英国喜剧大王卓别林曾说过:“美有多种形式,阴沟里的玫瑰也是一种美丽。”玫瑰不会因为长在阴沟里而丧失光彩,因为它努力做到了自然。人一生下来是最真实的,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做作,我们不应该使自己被蒙蔽。也许,撕开自己的面具,你会觉得更自然。台湾知名文化人蒋勋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只为回来做自己。或许,他的举动会不被理解、不被人认同,但他不会后悔,因为这才是自己。诗人王海桑曾说:“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样白。”不再让谎言、流言牵绊着你前进的步伐,不再让自己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夹缝生存,不再让自己逃避,做回自己,享受美丽。

美也是做最自由的自己。

自由不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定义,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诗仙李白曾挥毫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的,自己的开心永远是最重要的。盐野七生在《罗马人的故事》中谈道:“从我手中获取自由的人,哪怕用剑指着我,我也不后悔。”做自由的自己,不被束缚,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美丽。同样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历尽艰辛,才重获自由,他这样说道:“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进笼子的,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光辉。”

美就是做自己,享受真实的自己,自由、自然、自在。想必,木心先生的《素履之往》就是对这最好的诠释。

岁月如水,经年无痕;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生命有限,生活会一直向前。所以,请不要让自己遗憾,就这么素履前往,去追求最实的自己。

[点评]作者从三个角度来论述“做回自己”:一是“最真实”,不能圈住自己,禁锢自己,不忘最初的稚子之气、赤子之心;二是“最本真”,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做作,没有受蒙蔽,活得自然,即使别人不理解,不认同,也不后悔;三是“最自由”,就像鸟儿一样,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最后,作者由分而合,将三个角度统一在“素履之往”上,结构精致巧妙。论述上,作者先后引用了近十人的名人名言,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很好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饱读诗书,内容厚实。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卓娅婷

血液中流一种情思,期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指脉间淌一派风流,希望美丽无处不在。当我们途经别人的盛放,便放下自己,出去将自己套入一种美的模式,最终会走向何方?其实,最吸引人的美,便是回来做自己。

席慕容在《独白》中写道:我一直生活得不快乐,因为我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为了追求征途的盛放,背上行囊去追赶一趟远离自我的火车。杂志、网络、电视有那些所谓的公认的美:表情严肃,下巴紧绷。于是,为了追求美,我们便将自己套入世人的美的标准里。其实,我们的美并非与别人一模一样,真正的美是回来做自己。

当我们途经别人的盛放,我们渴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别人一样精彩。于是我们戴上印有标准扑克脸的面具,因为这叫酷;我们穿上夸张耀眼的华服,因为这叫潮;我们戴着饰有闪亮配件的珠宝,因为这叫炫……但这一切,都不能称之为美,当你已经丧失了自己,沦为所谓时尚界的先驱时,你已经丧失了那真正能称为美的自我――天真。

回来做自己才是真正的美。优雅的威廉没有注意街上一抓一大把的短裙美女,而是看到了回来做自己的干净清丽的凯特,谁说百合赢不过玫瑰?斯皮尔伯格没有看中妖娆艳丽的好莱坞少女,而是选中优雅做自己的奥黛丽・赫本,谁说浓妆一定胜素颜?卡梅伦抛弃如山般繁多的美女,只看中一个从不减肥的凯特・温斯莱特,谁说苗条一定胜丰满?还有那如水文人沈从文,最后用一首情诗打败所有珠宝玫瑰,如愿娶得张兆和,谁又能说癞蛤蟆永远比不上白马王子?用心做自己,无论世界对美丽有多少评判标准,你都是那最美的自己。

想起《天使爱美丽》中那个调皮、永远涂着红唇的艾米莉说,生活是过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所有活得不快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太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我们途经他人盛放的时候,我们无须赞叹,抛弃原先的自己;回来做自己,让自信快乐的笑容拥抱每一天的太阳,也让你途经我的盛放。

[点评]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作者先批评错误的观念: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将自己套入世人的美的标准里;在这错误观念的指引下,我们滑向了“精彩”的误区:我们追求“酷”,追求“潮”,追求“炫”,丧失了自己,也丧失了那真正能称为美的自我――天真。批驳之后,作者提出了正面观点:回来做自己才是真正的美。做回自己,百合可以赢玫瑰,素颜可以胜浓妆,丰满也可胜苗条……因为,“用心做自己,无论世界对美丽有多少评判标准,你都是那最美的自己”。文章由反面而正面,由人及己,中外对举,首尾呼应,严谨而厚实,灵动而鲜活,有一定的可读性。

7.材料作文“做回自己”导写及示例 篇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3年台州市重点中学期末联考作文)

(1)台湾知名文化人蒋勋在东海大学任教时,有一天,经过学校的草坪,看见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诗了?于是突然下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蒋勋:“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就是回来做自己。”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由两个非连续性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亦称命意作文),形式上与201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接轨,理解时需综合理解两则材料,方算扣住题意。两则材料,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美。第二个材料较为概括:美就是回来做自己。对于这个概括,第一则材料有具体的叙述与描写: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躺在草坪上读书”。由此看来,材料核心指向两个意思(概念):一是美,二是做回自己。所以,材料可作如下立意:美就是回归自我,顺应内心;美就是从尘世的忙碌中解脱出来,做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事;美就是做合乎自己心性的事。

从学生写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做回自己”,但对“美”的阐述不是缺乏就是过浅。标题重合度较高,有诗意、有底蕴的较少。学生中较好的标题有:“于尘世中开出一株妙法莲花”、“身畔是俗世,‘自己是天国”、“淡极始知人生味”、“人生有味是清欢”、“闲看枝头花朵开”、“窗前流水枕边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啜饮生命的原汁”等。在论述过程中,也有学生能运用一些较有意思的名句,如“莫管牡丹真国色,百合亦可绽清芳”、“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等。就总体而来,学生中的好作文不多,尤其是素材较为缺乏,今后需加强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训练。

【优秀例文】

回到地上来

王一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正踯躅在汨罗江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漫步在田间小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默默地隐于闹市……他们,本可以拥有达官显位,富贵一生,但他们却放弃金色的鳞片,只为脚踏实地,听从心灵的召唤,做回最初的自己。

放眼现代,城市在扩大,在异化,而人类,也不例外。灯红酒绿的摩天大楼之间,轰鸣着的是无尽的汽车洪流。人们像病了一般,纷纷从农村挤向城市,从小城市挤向大城市,从大城市挤向首都。一股股细细的泥沙将本已不堪重负的河床抬到了天上。但我们,居然在享受着这一切。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怀揣五颜六色的幻想来到世上,却在顷刻间被灰霾盖住了一切,曾经的梦想已渐行渐远,最终只剩下“赚钱”二字。于是,人们的心灵极度膨胀,但同时又极度空虚。我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生命,忘却了来时的灯塔,却不停地踏入迷雾森林。

泰戈尔曾说:“翅膀上绑了金条的鸟又怎能飞翔?”我们追着亮闪闪的金块钻石不知疲倦,却渐渐远离了太阳。没有太阳,又哪来珍宝的闪光?当我们坠入黑暗的深渊时才发现四周早已没有了退路,手中握着的只有没消化的几克拉石子而已。最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我们习惯了黑暗。当我们习惯了这浮躁的世界,我们也将被其同化,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当我们开始与旁人一样为公务员的“围城”盘算时,又有几人能蓦然回首,躺在草地上读诗呢?

“君子性非异也”,人们生来并无不同,但能把握自我、做回真我的又有几人?你曾见庄子曳尾涂中?你曾听伯牙流水之声?你曾闻李白葫芦酒香?我们常听父辈师长教诲,要高飞,殊不知鹰隼飞得越高,也要落地。我们不断追求更高、更快,却终究要回到地上来,回来做一个不虚伪、不狡诈的自己,为内心的渴求而不断战斗,不断拼搏,不断发现世界的美好。

正如蒋勋教授所说:“美就是回来做自己。”不风流倜傥地做自己,又怎能对得起生我、养我、助我屹立的这一方我深爱着的土地?

希望有一天,我躺在深红的土地上,我的对面是——我自己。

[点评]回首历史,无论是屈原、陶渊明还是颜渊,先哲们有着听从心灵召唤的传统,做回最初的自己。放眼现在,城市在扩大,而人类却在异化。河流不再清澈,天空不再明净,人们的心灵极度膨胀,不断地踏入迷雾森林。正反对比之中,作者以泰戈尔的名言作了点睛:翅膀上绑了金条的鸟又怎能飞翔?确实,与其追求更高、更快,不如顺应内心的渴求,回到深红的土地上,面对自己。文章纵横开合,笔法灵活,章法自然,行文之中熟练运用比喻、引用、排比、反问、对比等修辞,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语言纯熟而不乏哲理,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有意蕴,有嚼劲,值得细细品味。

素履之往

吴诗婷

享受最真实的自己。

正如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生活似乎出乎意料地走了一个圆,但生活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向前。”我们不应该圈住自己,禁锢自己,逼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生活才会一直向前,进入到真实的状态。

明代作家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岁月本长,而狭者自隘;天地本宽,而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攘者自冗。”生活中都是美,要想充分享受美丽,只有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不忘最初的稚子之气、赤子之心。

美是做最本真的自己。

英国喜剧大王卓别林曾说过:“美有多种形式,阴沟里的玫瑰也是一种美丽。”玫瑰不会因为长在阴沟里而丧失光彩,因为它努力做到了自然。人一生下来是最真实的,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做作,我们不应该使自己被蒙蔽。也许,撕开自己的面具,你会觉得更自然。台湾知名文化人蒋勋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只为回来做自己。或许,他的举动会不被理解、不被人认同,但他不会后悔,因为这才是自己。诗人王海桑曾说:“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样白。”不再让谎言、流言牵绊着你前进的步伐,不再让自己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夹缝生存,不再让自己逃避,做回自己,享受美丽。endprint

美也是做最自由的自己。

自由不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定义,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诗仙李白曾挥毫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的,自己的开心永远是最重要的。盐野七生在《罗马人的故事》中谈道:“从我手中获取自由的人,哪怕用剑指着我,我也不后悔。”做自由的自己,不被束缚,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美丽。同样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历尽艰辛,才重获自由,他这样说道:“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进笼子的,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光辉。”

美就是做自己,享受真实的自己,自由、自然、自在。想必,木心先生的《素履之往》就是对这最好的诠释。

岁月如水,经年无痕;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生命有限,生活会一直向前。所以,请不要让自己遗憾,就这么素履前往,去追求最实的自己。

[点评]作者从三个角度来论述“做回自己”:一是“最真实”,不能圈住自己,禁锢自己,不忘最初的稚子之气、赤子之心;二是“最本真”,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做作,没有受蒙蔽,活得自然,即使别人不理解,不认同,也不后悔;三是“最自由”,就像鸟儿一样,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最后,作者由分而合,将三个角度统一在“素履之往”上,结构精致巧妙。论述上,作者先后引用了近十人的名人名言,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很好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饱读诗书,内容厚实。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卓娅婷

血液中流一种情思,期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指脉间淌一派风流,希望美丽无处不在。当我们途经别人的盛放,便放下自己,出去将自己套入一种美的模式,最终会走向何方?其实,最吸引人的美,便是回来做自己。

席慕容在《独白》中写道:我一直生活得不快乐,因为我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为了追求征途的盛放,背上行囊去追赶一趟远离自我的火车。杂志、网络、电视有那些所谓的公认的美:表情严肃,下巴紧绷。于是,为了追求美,我们便将自己套入世人的美的标准里。其实,我们的美并非与别人一模一样,真正的美是回来做自己。

当我们途经别人的盛放,我们渴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别人一样精彩。于是我们戴上印有标准扑克脸的面具,因为这叫酷;我们穿上夸张耀眼的华服,因为这叫潮;我们戴着饰有闪亮配件的珠宝,因为这叫炫……但这一切,都不能称之为美,当你已经丧失了自己,沦为所谓时尚界的先驱时,你已经丧失了那真正能称为美的自我——天真。

回来做自己才是真正的美。优雅的威廉没有注意街上一抓一大把的短裙美女,而是看到了回来做自己的干净清丽的凯特,谁说百合赢不过玫瑰?斯皮尔伯格没有看中妖娆艳丽的好莱坞少女,而是选中优雅做自己的奥黛丽·赫本,谁说浓妆一定胜素颜?卡梅伦抛弃如山般繁多的美女,只看中一个从不减肥的凯特·温斯莱特,谁说苗条一定胜丰满?还有那如水文人沈从文,最后用一首情诗打败所有珠宝玫瑰,如愿娶得张兆和,谁又能说癞蛤蟆永远比不上白马王子?用心做自己,无论世界对美丽有多少评判标准,你都是那最美的自己。

想起《天使爱美丽》中那个调皮、永远涂着红唇的艾米莉说,生活是过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所有活得不快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太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我们途经他人盛放的时候,我们无须赞叹,抛弃原先的自己;回来做自己,让自信快乐的笑容拥抱每一天的太阳,也让你途经我的盛放。

[点评]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作者先批评错误的观念: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将自己套入世人的美的标准里;在这错误观念的指引下,我们滑向了“精彩”的误区:我们追求“酷”,追求“潮”,追求“炫”,丧失了自己,也丧失了那真正能称为美的自我——天真。批驳之后,作者提出了正面观点:回来做自己才是真正的美。做回自己,百合可以赢玫瑰,素颜可以胜浓妆,丰满也可胜苗条……因为,“用心做自己,无论世界对美丽有多少评判标准,你都是那最美的自己”。文章由反面而正面,由人及己,中外对举,首尾呼应,严谨而厚实,灵动而鲜活,有一定的可读性。

8.“民间文化”话题作文导写及例评 篇八

“民间文化”话题作文导写及例评

[文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民族风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风与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风淳朴,民俗繁多。譬如春节灯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还有各种风味的饮食文化,令人口馋……这些节日与风情,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

请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以“民间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以反映家乡“民风民俗”为主题的文章。篇幅在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其形式是“材料+话题式”。围绕一个话题,确立一定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从而体现出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的写作形式,就是话题作文。写作话题作文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即写作内容要与话题叙及的内容、结论相关。二是开放性原则,包括材料的开放和文体的开放。材料的开放就是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大家写作时应学会发散性思维,多方位辨证的看待、处理问题;文体的开放就是不限文体,大家不必在文体选择上作过多的考虑,只要自己擅长又能发挥好的文体就适用。三是创造性原则,“话题作文”注重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家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取材、主题及表达上下功夫,力求显示出自己独特的智慧。据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完成这篇作文。

一、审读话题,明确内涵。

任何文题都包含着一定的含义,理解了含义,才能确定写作的范围,选择写作材料,确定文章主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认真审读引出话题的材料或话题,明确话题的实质和范围。这道“材料+话题”的文题在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话题的要求中,已经对“民间文化”的话题范围和“民风民俗”的主题做了较为明确地提示和限定。那么,“民间文化”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譬如节日习俗、风味小吃、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都在我们的选材范围之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肥沃的土地养育着善良的人们,形成了淳朴的乡土风情,涌现着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如琦君的《春酒》中,作者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新年、童年、乡邻、母亲营造成一个艺术世界,为我们展现了家乡的民风之美和人情之美;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个性鲜明的民间高人的形象。当我们品读着这些散发着浓郁乡情的美文时,肯定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联想到家乡的美丽景致,联想到家乡的淳朴民风,联想到家乡的“俗事奇人”,心中的激情也会油然而生。那么,请同学们赶快拿起笔来,将家乡的风俗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

二、化大为小,选好切口。

通过认真审读话题,明确了题目所包孕的所有信息及意义内涵后,就要善于化大为小,选择最佳和最小的切入点。因为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是十分宽泛的,而且不限文体,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从一个宽泛的范围内,选择一点,用具体的事迹、生动的细节或典型的.材料来以小见大。如果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统地去思考,势必内容空泛,不着边际。话题作文力求“一针见血”,不求“面面俱到”。如本文题既可选写家乡的一种节日习俗,又可选写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还可写家乡的一个“奇人俗事”等等。

三、展示自我,表现个性。

选好了文章的切口,同学们还要善于根据自身的实际,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较多或体验真切的内容来写,选择最能展示个性,最能吸引人、最具表现力的材料来写,并力求从新的角度诠释话题,表现事物或阐述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上要突出个性,不要落入大众化的思想中。即你所要写作的民俗文化,要尽量做到与其他民俗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和个性。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作者选取江苏高邮的鸭蛋作为题材,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选取的则是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村寨传歌”的动人场面。试想,鸭蛋哪个地方都有,但只有高邮的鸭蛋被公认为鸭蛋中的极品;歌会也并不鲜见,但云南的歌会却是特色鲜明。《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之所以有特色,是因为他们都写出了个性特征。在选材上,一定要选择你所熟悉的,并且是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

四、确定文体,拟好标题。

话题作文虽然要求自选文体,但不等于不注重文体特征。文体特征鲜明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要件。因此我们要根据确定的材料,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谋篇布局。写作话题作文还要注意拟出一个新颖的标题。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话题不能直接拿来做文题。有的题目在这方面有明确的限定性要求;有的虽没有明确要求,但要求学生自己拟题。所以说,话题作文的文题可以与话题相关联,但尽量不能是话题的简单复制。

[例文一] 故乡“采莲船”

阿月

在我的故乡,有一个风俗,每年过完“元宵节”,总要玩玩“采莲船”。

这是一支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组成的民间“旱船队”。船手不过三人,还有四人负责敲击锣鼓之类的乐器伴奏。他们的“船”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纸船。当夜幕降临时,这只“船”就出发了。他们挨门窜户,给主人拜年祝福,“船队”在我们乡下可受欢迎了!当“船队”渐进时,人们都会高挂门灯,看看“船队”如何闹年,且听听吉祥话,心里乐嗬乐嗬。

正月十六日晚,朗月当空。(作文大全 )我刚吃完饭,就听到锣钹家什的声音,我就知道“船队”将要到我们院里来了。大人们赶忙打开门灯,几个稍年长的人还用香烟之类的礼品摆下了所谓的“故事”――划“船”的“艄公”必须破开故事,否则还要举行“洗船”仪式,直到猜中破解方可收下主人摆“故事”用的礼品,划“船”走人。“船队”终于在阵阵锣钹声、鞭炮声和人群的簇拥下,缓缓“荡”进了我们的院子,停在了一块空场上。

但见那“船”有一人多高,表面裹着一层各种颜色的彩纸,船篷上装饰着整齐的花篮格子,船篷四角各挑一只灯笼,发出红亮的彩光。锥行的篷顶上是一只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玉猪”,漂亮极了!“坐船”的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他其实是将船顶着,一位划船的“老艄公”手持竹竿,面容和蔼,哼着动听的民间划船调,唱着幽默吉祥的恭贺词。还有一位装扮成赶船的“老婆婆”,头裹毛巾,身穿蓝布上衣,腰系红布围裙,拿一把大蒲扇,两手左右摆着,围着船扭秧歇步。“艄公”一边划着花纸船,一边唱着祝福歌,一边思索着船边桌椅上用礼品摆成的“过关故事”。只听他唱道:“主人的意思深呀,让我划个三转想一想!”但见这“老艄公”作出划船的姿势,在空场中转荡了三圈,在“赶船太婆”喊出的“喂――喂!停――停!”的吆喝下,方才拨稳船头,微微一笑,继续唱道:“主人的意思我知道呀!两条烟上再放八包烟,旁边点燃一支蜡烛,意思是,奥运火炬将在我国北京点燃呢!”观众们都鼓起掌来,齐声夸奖“艄公”的聪明和悟性。此时,锣钹声,鞭炮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旱船队”便在这充满着祥和愉悦的“交响乐”中缓缓划向另一农户的院落……

[简评]

本文通过记叙“元宵节”后,家乡民间“跑旱船”一事,展现了作者故乡的风俗人情和文化景观,反映了现代农民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祥和的幸福生活。文章选材新颖,叙事完整,尤其是对人物形貌动作的刻画和对“旱船”制作精美的描写细腻逼真,堪称一篇别具一格的成功佳作。

[例文二] 肉冻子

阿艳

“肉冻子”是我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尤其是在冬季,只要你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就常常可以在餐桌上见到这一道佳肴。自从冰箱普及以后,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人们也能吃上美味爽口的“肉冻子”。人工冷冻的“肉冻子”由于保持了原汁原味,既下饭又解暑,因此倍受淳朴乡民们的欢迎。

关于“肉冻子”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有一位富翁吃猪肉时,往往把猪皮扔掉。他的厨娘看见这猪皮扔了怪可惜的,便把它拣回来,怎么吃呢?她大伤脑筋,最后决定熬汤喝。那时恰好是冬天,到第二天,汤给冻住了。厨娘尝了尝,觉得味道非常好;就端去给富翁喝,富翁喝了也说好;于是厨娘又把剩下的拿去给别人品尝,大家吃了个个称赞。这样,“肉冻子”这道菜便传开了。

传说归传说,但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高贵品质和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把废弃的肉皮进行“深加工”后,又成了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这实在是“变废为宝”的典型范例。

其实,做“肉冻子”并不难。农家腊月里是做这道菜的最佳时间。猪杀以后,用烙铁烙尽猪毛,然后把猪皮剔下来,用热水洗干净;再用快刀把肉皮切成萝卜丁状;接着,准备佐料,肉冻子需要七种配料:辣椒面、生姜、麻油、精盐、花椒、香辣粉、味精、白糖,一切准备好了;就开始炒肉皮,等香味扑鼻后再用水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肉皮吵糊了,否则味苦;把肉皮煮烂后,把它端下来冷却,到第二天,就冻住了,“肉冻子”也就做成了。

等到食用时,便用刀把它切成小块,看起来晶亮晶亮的。夹起一片“肉冻子”送进嘴里,抿一抿吞下去啊,怎一个“爽”字得了!那可真是香、甜、麻、辣四味俱全,口感爽滑脆嫩。你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振奋,食欲大增!据说,“肉冻子”还有“驱风御寒、化食清淤”的功效呢!因此,“肉冻子”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家乡人民待客的上乘佳品。

朋友,你不妨试试吧!“不怕不品,就怕上瘾”哟!

[简评]

本文介绍了作者家乡的一道风味小吃――“肉冻子”。文章由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引出“肉冻子”的来历,接着详细介绍了“肉冻子”的制作过程、风味特点及其功用。文章说明的程序十分清楚,说明的方法妥帖得当,说明的语言干净洗练,是一篇传播家乡“饮食文化”的成功佳作。

[例文三] 腌白菜

阿晶

“腌白菜”在我的老家四川,是人人都爱吃的一道菜。它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颇有讲究的。

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制作“腌白菜”的主要材料是:鲜嫩白菜叶、五香麻辣粉、质量上乘的陶罐、荷叶或塑料纸、精盐、捣碎的大蒜、炒熟的芝麻等。

然后是时间的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就可以制作“腌白菜”了:先从白菜中挑选既大又嫩的叶子,然后洗涤晾干;等菜叶晒蔫了之后,把它放在大盆中,根据白菜的多少酌情撒上五香麻辣粉;然后用手轻揉让佐料全部沾在白菜上直到渗入内部;接着把揉好的白菜装进干净的陶罐内。

制作“腌白菜”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密封。先将洗净的稻草用力塞在“腌白菜”的上面,然后用干荷叶或塑料纸封口,再用棍子撑紧,盖上罐盖,“腌白菜”就制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陶罐一定要密封闭气,否则会“走味”;白菜叶子必须选用又鲜又嫩的,也不能腌得太咸或太淡。

这样过十来天后即可食用。食用时,先把“腌白菜”从陶罐中拿一些出来,重新换上干燥的稻草封口,防止空气中的细菌乘虚而入;然后把拿出来的“腌白菜”用清水洗干净,再一根根摆弄整齐,把它切成小块;最后放在锅中翻炒,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掺一些炒熟的芝麻和捣碎的大蒜,增添香味。如果把切碎的“腌白菜”放在鱼鳖等火锅内,那更是味美之极,令你吃后三日不思他味!

现如今,我家乡的“腌白菜”同“涪陵榨菜”一道,早已走出家乡,俏销全国各地了!

[简评]

本文以“民族文化”为话题,化大为小,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详细地介绍了家乡一种风味小吃――“腌白菜”的制作用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及其独特风味。由于小作者选择的是他所熟悉的材料,所以突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表现了具有家乡民俗文化的特色。文章说明的层次清晰,方法得当,语言简练,是一篇颇值传观的成功习作。

[例文四] 躲亲

阿香

玉姐出嫁的日子,是舅妈请“算命先生”推算后才定下的。吉期选在农历的2月23日。那天,我们全家一起床,就早早地往玉姐家里赶来。快走到她家时,远远地望见她家门前的场子里坐了好几堆人。我们便点燃了贺喜的鞭炮。大家听到了鞭炮声,只见舅妈赶忙从人堆里迎了出来。我发现舅妈的双眼红红的,像两个熟透了的水蜜桃。我们坐下后,还没喝完杯中的茶,我便迫不及待地去找玉姐,因为我平时和她最要好啦!

谁知刚一跨进玉姐卧室的门,我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玉姐趴在床头,肩膀一抽一抽地颤动着,原来她在低声地啜泣。我这时才想到舅妈红肿的眼睛,肯定也是刚哭过的。哎!母女俩在一起相依为命地过了这么久,突然就要分离了,谁能舍得呢?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个庄重而又神圣的日子。但对于舅妈和玉姐来说,那一天似乎来得特别早。玉姐出嫁那天,仿佛连天都亮得比平时早。舅舅和舅妈一大早起来,安排好了家中的事情,就朝着亲家相反的方向走去了。他们不会忘记“算命先生”的叮嘱:娘家父母必须向女儿出嫁相反的方向走,直到完全听不见迎亲的鞭炮声和唢呐声,这就是我们这儿农村的“躲亲” 风俗。风俗乎?迷信乎?人们无法知道,但又不得不相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为了玉姐和健哥的幸福,舅舅和舅妈早饭就没吃便远远地躲开了。我仿佛看见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双眼满含着眼泪,一边留恋地回头张望,一边又惶急地向远方走去……

我想:如此“躲亲”,与其说是一种风俗,倒不如说是一种迷信!请乡亲们好好地想一想,这种“躲亲”与新郎新娘的幸福又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算命先生”愚弄人们的一套把戏罢了!希望明智的父老乡亲们尽快地革除这种愚昧的习俗,传承那些具有高雅文化底蕴的“民风民俗”吧!

[简评]

本文小作者通过记叙家乡流行的一种社会婚俗――新娘出嫁那天,父母必须“躲亲”,要听不到迎亲的鞭炮声和唢呐声,只有这样,新娘新郎婚后才能幸福美满、百年和乐。其实,这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残酷的社会婚俗。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一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必将被革除。文章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副乡村“社会风俗画”。选材新颖,切入点小;个性鲜明,主题突出;语言洗练,层次井然。读后耐人寻味,促人深思。

9.人生作文导写及 篇九

新材料作文“木桶”“风”和“水”写作导引

[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个黑人小孩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晚上,他都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摆放整齐。令他生气的是,风常常把摆放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可以想办法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井里挑来清水,倒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就回家了。

第二天,天刚亮,小男孩就匆匆爬起来,跑到放桶的地方,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他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增加自己的重量。”

材料二旅途行囊中的东西太多反而会拖慢你前行的脚步,这时候我们要尽量简化行囊,不放太多累赘的东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新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就是抓关键词或关键句关键词或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

一、本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木桶”“风”和“水”,必须明确它们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木桶”可指个人,也可指某个群体;可指一个企业,也可指整个国家和民族。“风”指代不利于个人、群体、企业、国家、民族发展的因素,如困难、挫折、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水”指能增强个人、群体、企业、国家和民族等的实力和竞争力。本则材料的关键句是“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增加自己的重量”。由此联想,一个人要想不被“风”吹倒,赢得别人的赏识,必须增加自己的“重量”,提升自己的实力;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广阔的市场,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个国家要想赢得国际地位,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有底气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魅力,自我加重,是不被打倒的唯一方法。

可以从如下角度构思:

1.只要有实力,有自己的“重量”,就不怕“风”的侵袭,就能在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中,守住属于自己的天空由此,可构思记叙文,叙写具备较强的自制力,就不会被不良风气“吹倒”的故事

2.向人生的巅峰攀登时,不要怕前进路上的风雨,一定要坚信——只要加强修养,增强实力,增加自身的“重量”,风雨之后必定是灿烂的彩虹由此,可构思议论。

材料

二、例如减少对名利金钱的追求;减少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减轻过重的生活负担;减少繁琐的生活环节等等。还可以从深层次分析减少和增加的辩证关系。例如,减少对子女过分的代劳,可以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可以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

如果从客观角度思考,生活中也还存在减法,是一种客观的无法抗拒的法则。例如,每个人生命旅程的减少,每件事倒计时的临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等,针对这些生活中的减少,我们如何对待,大有文章可做。

不要把“生活中的减法”理解为“生命的减法”或者是谈“生活中的减少”、“生活中的让步”、“生活中的忍让”等。“生活中的减法”是学会舍弃,减轻生活中的过重的负担,减少压力,让自己活 1

得轻松愉快些。生活中有些事可为,有些事可不为。“生活中的减法”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方法,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减什么,怎么减,有哪些当减,哪些不当减;减的意义,减的好处等都可以在作文中阐述,可以展开多角度思维,辩证分析。

关键是要围绕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情趣,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等等立意,文意就比较深刻。

智慧菩提 :是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被风或其它东西吹倒或打败。给自我加重,这是一个人不被打倒的惟一方法。

请变得强大吧

许紫涵

看过《公输》的人都折服于墨子的妙语连珠,而我不然,我钦佩的是墨子“铁齿铜牙”后强大的自身实力。

固然,墨子的成功,得益于其令鲁班、楚王难以辩驳的言辞但我认为,如果不是对胜利的胸有成竹,再机灵的言语面对一个泱泱大国的贼心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最终决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负的关键,便是墨子的强大实力——“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一个人要想不被“风”吹倒,赢得别人的赏识,必须增加自己的“重量”,提升自己的实力;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广阔的市场,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安徒生说过:“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焰火的,都是美丽的。”约马·奥利拉正是那一飞冲天的焰火,绚烂了一个品牌。当初公司因经营产业过多而濒临倒闭,面对挑战,他审时度势,毅然决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选择手机这一产业作为突破口,以破竹之势打响了这一品牌——“诺基亚”。“诺基亚”的诞生不仅为企业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一个国家要想赢得国际地位,必须提升综合国力。还记得当年旧中国被列强肆意践踏吗?有人说,中国人那么多,如果团结一致定能将侵略者赶出国土。但是,试问,再多的人口,以长矛钝箭,陈旧落后的武器对抗别国几经换代的洋枪大炮,与鸡蛋碰石头有何分别?而今天,中国已重回世界舞台,那是因为现在的中国经济腾飞,有强大的实力为后盾!“国弱被人欺”,相反,国家强大了,何人敢侵?“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再雄壮的狮子也不敢睁开眼参与“王者”的竞争所以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世界之林

“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增加自己的重量”同样,人、企业、国家要想不被打败,也要加强自身实力、竞争力因为,强大的实力将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走上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筹码

所以,请变得强大吧!

[点评]

由《公输》引出话题,然后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方面,运用层进式的论证方法阐述中心——“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增加自己的重量”,思路清晰,论证有力。女儿当自强

女儿当自强 389班王琪

不想让木桶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别人嘲笑你,2

那说明人家有资格,说明人家在这方面比你做的好。不想被嘲笑,那就让自己强大起来。”

无意间听到过一位女同学说的话:“我才不着急好好学习呢。我妈说啦,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女生啊,考得好不如嫁得好!”她的这番话一直都让我记忆犹新,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思考。

从小就听老师说:“不要指望别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即使你爸妈有钱,能给你买下知识吗?”真的是这样,自己经历得越来越多,看到听到的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体会到“自强”有多重要,特别作为一个女生。的确,“嫁得好”会让你很轻易地得到物质上的巨大满足。但是,那种伸手向外人要钱,没有精神追求的日子才真正是一种煎熬。

作为中华民族的女儿,我们更应肩负一种责任、使命。在我们前面有着那么多的榜样:花木兰、穆桂英、江姐、任长霞……

在不同时代,她们都有了自己的承担。她们都是豪杰,为时代的画卷增添柔美的刚强。今时今代的女儿们有什么颜面去悲面人生,消极待世呢?“考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样的话,怎么能说得出来呢?

或许,我们没有当女伟人的豪情壮志。但是起码也应该具有最起码的尊严。前美国国务卿赖斯是让我非常敬佩的女性之一。作为一名黑人女性,她凭自己的真本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她向世人展示的不仅是女性的光辉,更是黑人的魅力!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应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将他人的嘲笑当作动力。作为一名女学生,我们应该更加自强不息,要自己养活自己,不要想去依赖任何人。只有自己才值得相信。

不想让木桶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

中华民族是该崛起的时候了。中华男儿应肩负的责任中华女儿也应一起去承担。

现在,学习是我们唯一的任务。自强,是我们应有的信念,不能只靠男儿们支撑中国这片天,中华女儿也应有责任,也应自强不息!

【评语】

从女性的角度,证明“不想让木桶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视角独特,入情入理,论证透辟,令人深思。

做风中的强者 376班张俊奇

风,可以吹起狂沙,却无法吹大地;可以掀起波澜,却无法推动大海;可以拔起大树,却无法毁灭森林。

社会不会永远风和日丽,相反,往往是阴风怒号,隐天蔽日。风,摧毁着一些人,而在疾风中留下的,一定是劲草。

2009年世界金融海啸中,数以万计的小型企业随着股市的浪头起伏不定,最终摔在破产的海滩。通用、丰田等外强中干的公司也没能在狂澜中支撑下来,纷纷沉入水底。而真正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能在危机中岿然不动,固守自己的领土,而一次次生存下来。向困难哀求,换来的只能是更大的困难;战胜困难,使自己成长得更强,才是生存的必经之路。

能抗拒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风的,是自己的重量,自己的积累,自己的内涵。中国的汶川与海地的太子港,都曾遭受过强烈地震的袭击。同样的震级,给中国留下的是凤凰般的浴火重生,给海地留下的却是致命的打击。这是综合国力在瞬间的爆发,数以万计的救援队、上百亿的捐款、源源不断的物资绝不是靠一个下午的临阵磨枪准备的,而是长期的训练与培养,成就了“多难兴邦”的壮丽神话。

然而最强者不仅是能在风中站立,还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风向。音乐泰斗贝多芬在维也纳被低俗音乐所笼罩的时候,凭借自己天才的音乐思想与艰苦的潜心创作,写出了震撼世人的《合唱交响曲》,让整个欧洲的乐坛刮起一阵清新的风,使大地几乎被庸俗所窒息的民众 3

获得了久违的高尚的氧气。这也许就是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的伟人吧。

做一个风中的强者,面对灾难之风、低靡之风、邪恶之风,不为所动,超凡脱俗。做一个风中的强者,不仅要保全自己,更要改变那些不该存在的风,用自己的重量,为苍生掀起真正的风暴。

【评语】话题作文最基本的审题就是增强自身重量,让自己“在风中站立”,本文作者能独辟蹊径,不但写了“用自己的力量改变风向”,而且还写了“用自己的重量,为苍生掀起真正的风暴”,可谓鹞子翻身,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读后颇受启发

把人生的木桶装满——致女儿的一封信

亲爱的女儿:

昨夜你又打电话来,哭诉你悲苦的高中生活你说学习好难,你无法适应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节奏;你还说最近又和死党闹别扭了,早上又迟到了,考试又考砸了„„你说你现在好像是一只丢了壳的蜗牛,找不到家,快撑不住了„„

亲爱的女儿,你还记得那个小孩与橡木桶的故事吗?故事的结尾,那个聪明的小孩往桶里倒水,橡木桶就再也没有被风吹倒

人生,就如一只橡木桶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爸爸和妈妈就往这只桶里倾注了满满的爱,而你成长的十六年,一定也有许多新东西,被你注入桶里比如细腻的感情,乐观的精神,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对写作的热爱,真挚的友情„„

我今天要说的,便是希望你继续把人生的桶装满

首先,希望你能继续装入永远乐观、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生路上的明灯,能驱散黑暗,引领你步入成功的殿堂

其次,宽容信任也是桶里不可缺少的“溶质”,当你和朋友之间有了矛盾用宽容互相谅解,一定会和好如初

最后,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家,孩子,倦了累了,家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人生的木桶还需要很多填充物如保尔·柯察金的刚毅、狄更斯的好学,如一颗感恩的心,如那永远没有止境的书海„„真的希望有一天,你能把这些如数装入桶中,这样你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的重量当面对挑战和挫折时,便有了与之抗衡的能力,便有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泰然

孩子,努力吧!

早日适应高中学习,早日装满人生的桶!

妈妈

2010年9月14日

本文作者运用书信体的方式娓娓道来,有亲和力,能引起共鸣开头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材料的内容,很自然地引出话题;然后紧扣题目,层层深入,阐明“继续把人生的木桶装满”的道理,进而揭示了“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的重量”的中心文章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文笔生动,感性的表述中洋溢着理性的思考,显示出作者较高的语文素养和写作功力

为 自 己 加 重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自己加重》

有个《风中的木桶》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木桶。每天早上,他都用抹布将木桶一个个擦拭干净,然后再将它们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可令他生气地的是: 4

他的辛勤劳动往往毁于一夜之间,风会不时地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木桶太轻了,要想不被风吹倒,只有加大它的重量。”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虽然更加辛苦,但从第二天开始,那些盛满水的木桶就再没有一个被风吹倒过。

同样是木桶,开始因为重量太轻而经不起“风吹草动”,后来因为增加了重量而岿然不动。不同的重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不同“重量”的人,会有不同的成就,不断增加自己“重量”的人,会取得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毕二十年之功磨出了只为个别发达国家所垄断的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刹车片,结束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 蓝领专家 孔祥瑞勤奋好学,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从1995年起,主持实施创新技术项目达15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顽强地走过了11年,用爱和坚强的意志将苦难变为人生的财富。

有时,我们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好,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上天的不公,不曾想过,之所以有人能抵御住各种声色利禄的困扰,是因为他们思想过硬;之所以有人能在急流险滩中“胜似闲庭信步”,是因为他们实力雄厚;之所以有人能够在关键时刻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因为他们意志坚强。他们或许并不十分出色,但他们首先是座根基牢固的山,而不是恣意飞扬的沙子,这就是他们的过人之处,也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同学们,或许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狂风暴雨,我们可以加固心灵的大堤;改变不了生活中的烦恼,我们可以改变生活态度。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只有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才足以抵御各种名利诱惑的纠缠;只有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才可以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自由驰骋;只有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才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所以,让我们记住:一个人要想不被打倒,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给自己加重,这既是我们立身创业的根本,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让自己的马车满载 武邑中学

李娜

秋天的田野,一望无垠,微风吹拂着金色的稻田,一浪一浪涌向天际。置身稻田之中,不难发现,越是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而那些粒少干瘪的稻子,却总是高傲地昂着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博学多才的人总是谦虚而又低调,而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却骄傲而又自负。

季羡林,从他温和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谦逊。他学贯中西,视野开阔,在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然而,他却是那么普通,普通得简直无法把他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以至被学生当做“锅炉工”。他曾辞去“学术泰斗”的桂冠,拒绝“国宝”的美誉。他是如此的谦逊,如此的低调,如此的稳重。

爱因斯坦说过:“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过的知识,那么圆圈以外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接触面就越大。”是啊,马车越空,噪音越大,而那些充满知识的“马车”总是默默无闻地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马车负重满载,而不要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地夸夸其谈,那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自恃会说几句英语,逢人便会冒出几个英语单词。一天,一位 5

平凡的老太太与他用英语交谈时,他却只会说“YES”和“NO”。原来,浅薄是表面的滔滔不绝所不能掩盖的。

钱钟书先生在写完《围城》后,引来很多记者的采访,钱先生一句很精彩的话给记者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何必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呢?”这是何等的谦逊,何等的境界!我们何曾看到季羡林老人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我们又何曾看到钱学森热衷于与别人进行无谓的口水战?

“活到老,学到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限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

低调行事,谦虚为人。以丰富的知识和香草般的品德充实自己的内心。在谦虚中活出自我风采,在低调中攀向成功之巅。

【简评】这是一篇有文化内涵,思想与文采兼美的佳作。开篇“缘文设景”,借助稻穗的“饱满”与“干瘪”,巧妙引出中心“博学多才的人总是谦虚而又低调,而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却骄傲而又自负”,过渡自然,具有文学意蕴,引人入胜。论据充实,内容丰赡,文中既有季羡林低调行事的详例,又有钱钟书、钱学森为人谦逊的略例;既佐以典型事例,又引用名人名言,鲜活丰厚的素材,既有力地阐明了观点,又充实了文章内容。人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人生之路上,我们无时不在做着加减法,然而我们只有吸纳美好,摒除丑恶,我们才会拥有一个绚丽的人生。

生活中的加减法 吸纳高洁而摒除污浊

我们要学那东篱种菊的陶潜。他将自然的高洁纳入胸怀而摒除了官场的污浊。他将自己的心灵建立在傲菊之上,借着秋风将自己的无尘传递给世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将自己融入田园,他也因田园而成就自我。拥有一个清白的人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现今生于浊世,却也应尽力将这份清白吸纳,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泓清泉,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澄明。加入高洁,减去污浊,这会使我们的人生无悔!

吸纳宽容而摒除私怨

宽容像一把火,它可以烧去人与人之间的藩篱,他可以给你带来成功。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皇位时,魏征为李建成的亲信,而当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他却重用魏征,并把他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一面镜子。而魏征的尽心辅佐,也使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试问,如果李世民不吸纳宽容,摒除私怨,他能够建立一个繁盛的唐朝,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吗?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它会使屡屡阳光给我们带来爱的温暖。它也会是一盏明灯,给我们呈现出一条黑暗散尽后的康庄大道。请加入高洁,减去私怨,这会使你的人生无怨!

吸纳伟大而摒除无为

当德雷莎为每个穷苦孩子带去面包时,她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一生实现这梦想;当曼德拉走出囚禁他27年的牢房时,他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他们都给自己的生活加入伟大而减去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的含义,他们足以被称为世界的脊梁。而生活在这富足时代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拼了自己的性命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呢?加入伟大,减去无为,我们才可以无愧!……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加入和减去。但当我们怀着一颗积极而美好的心为生活做加减法时,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下一篇:治庸治懒治散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