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1篇)
1.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以“三讲”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事业兴衰,成事在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同样也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能力过硬、本领高强的“三农”工作领导干部队伍。新征程已经吹响新号角,“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当以“三讲”提升“三农”工作本领,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更好锤炼自己、提升自己。
旗帜鲜明“讲政治”,拓展思想认识深度提升“三农”工作本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上无法“破冰”,具体行动上就难以“突围”。广大“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从思想上消除各种困惑、排除各种干扰。对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增强对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认可认同和信心信赖,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增强政治“三力”,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坚守正确政治品格。对身边的一切违纪违法言行或苗头,毫不犹豫坚决予以斗争,旗帜鲜明地加以反驳批判,理直气壮传播好正能量、好声音,始终在坚定信仰、拒腐防变中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服务大局“讲站位”,拓展视野认知广度提升“三农”工作本领。作为党的“三农”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广大“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好蓝图能否变为生动现实。这就要求广大“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作为,从容应对新征程上“三农”工作领域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高品质呈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处理好本地发展与中央战略部署的关系,站在更高层次去思考谋划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同时也要立足具体实际,提高“三农”工作实效,努力做到抬头看“天”视野宽又广,低头走“路”步子实又稳,除了依靠中央和上级定政策、指导帮助外,还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深入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向政策文件学精神,向工作实践学思路,向人民群众学方法,奋力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善作善成。
求真务实“讲根本”,拓展践行宗旨力度提升“三农”工作本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广大“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理应在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树牢民本情怀中做好“三农”工作,真正沉下去、静下心、摸实情、出实招,多关注广大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出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多干有利广大群众的“真实事”,少摆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坚持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诚打动群众、用真情感动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准确把握广大群众的所思所盼,深入了解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三农”工作符合群众意愿和时代要求。始终把广大群众的评价、口碑、满意度作为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切实把“三农”工作做到实处,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提高“三个本领”
助力“三农”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今年以来,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一年,“三农”工作领域的党员干部要提高“为民服务”“真抓实干”“稳中求进”三个本领。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守民心,察民情,提高“为民服务”本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三农”工作者要牢牢守住农民的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农民的这一面”。要俯下身子,一沉到底,与农民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切实当好服务农民的“暖心人”,打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倾听农民的声音,多交真心的农民朋友,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村情民意。农村是最生动的课堂,农民是最好的老师,要多从农民的埋头苦干、勤劳朴实、乐观向上中汲取动力,磨炼品质,洗礼身心,提高“为民服务”本领。
重实践,讲实效,提高“真抓实干”本领。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随。实干二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梦想的密码,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金钥匙”。真抓实干就是要在实践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在实践中全面学习、系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切实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通过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学懂弄通做实。在实践中突出三农工作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要不断坚定实干意志,涵养实干品格,保持实干姿态,提高“真抓实干”本领,勇做朝乾夕惕的行动者、不务空名的实干家。
稳基础,添活力,提高“稳中求进”本领。要清醒认识到目前“三农”工作依旧面临的困难挑战,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坚决打赢保明年夏粮丰收这场硬仗,全力夺取明年全年粮食丰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做到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稳”的同时也要求“进”,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精神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切实承担起“三农”工作发展的重任,增强“三农”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切实提高自身“三农”工作本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一、党对“三农”理论的探索具有主动性、战略性和时代性
党领导集体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上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姿态和高屋建瓴的眼光。党不是在广大农民的压力下, 而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 着眼于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着眼于中国发展战略的需求,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党总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需要, 对马列主义“三农”理论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毛泽东的“三农”思想是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形成的。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法把农民分成不同阶层, 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调动了农民及积极性,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国后, 毛泽东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在探索“三农”问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 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 邓小平根据国情并结合外国的经验,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思想。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审时度势, 针对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趋势和我国在“三农”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进入新世纪,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 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经济优势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给我国“三农”已带来很大影响, “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胡锦涛在新形势下,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下, 形成了新的、系统的“三农”思想。
二、党的“三农”理论具有科学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党的“三农”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因此党的“三农”理论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即使有过错误、偏差, 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 从而使得“三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纵观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十分强调“三农”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乡镇企业的发展, 要加强城镇化建设, 坚持对农村的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现代化等等方面。党的“三农”思想在一脉相承下不断发展创新, 与时俱进。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形成了许多新思想。建国后, 毛泽东又创造性地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提出“先合作化, 后机械化”,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互助组到初级社, 最后发展到高级社, 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思想。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90年, 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两个飞跃”思想, 这一思想给我国农业如何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指明了道路和前进方向。江泽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继续深化改革。他提出了两个转变思想, 即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 经济增长方式要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而且“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特别强调要以德治农与依法治农相结合, 使农民的权益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同时要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十六大以来, 胡锦涛又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新的“三农”理论。针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加剧, 胡锦涛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自2006年起废止农业税, 结束了两千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减轻农民负担, 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出台一系列政策,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在处理工农业关系上, 提出了“两个趋向”理论。党的“三农”理论在科学思想指导下, 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
三、党的“三农”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反思性和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政党,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正如邓小平所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 错误的经验, 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在对“三农”问题认识处理过程上,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提出一系列正确主张, 但由于毛泽东晚年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他的正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导致国民经济的停滞不前。“文革”结束后,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反思和总结, 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形成了适应各个时期的“三农”理论。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反思, 保证了党在探索“三农”理论过程中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从而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在总结和反思的同时, 党也十分关注国外在处理“三农”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三农”问题不只是我国独有的问题, 而是一个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1956年2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论述中提出要借鉴苏联经验教训, 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缩小剪刀差, 发展以农、轻、重为序的国民经济等, 江泽民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力条件, 更多一些利用国外资金、技术,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外成功的经验, 党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科学吸纳、博采众长。
四、党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是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领导集体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在理论上努力创新,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在实践中虽有过曲折徘徊, 但克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绩。“三农”理论为未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但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 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 因此在实现过程中就会有许多复杂因素成为阻力, 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党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及时应对内在或外在因素的挑战, 这样才能克服困难, 完成使命。
“三农”理论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历经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 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体系。“三农”问题能否成功解决,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 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坚信在党的“三农”理论指导下, “三农”问题定会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定会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定会实现。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核心问题, 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 在党的不懈努力探索下, 已逐渐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农”理论体系。党的“三农”理论具有主动性、战略性和时代性;历史反思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系统性以及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关键词:试论,“三农”理论,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农业若干问题的部分论述[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999.
3.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一、江苏“三农”基本情况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3.88%的耕地和5.77%的人口,生产了占全国6.2%的粮食、6.3%的蔬菜、6.9%的禽肉、7.7%的水产,创造了占全国10.4%的GDP。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大力推进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和农村新五件实事,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全省“三农”工作呈现出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是建国以来发展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粮食生产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连续四年实现增产。2004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免除农业税,积极组织实施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全省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粮食总产625亿斤,比2003年增产131亿斤。今年夏粮连续第五年实现增产,预计总产218亿斤。
(二)农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高效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全省高效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高效种植业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4,畜禽规模比重达到65%左右。农业正在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三)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积极推进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9%,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53.8%。全面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大力开展“绿色江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四)农民收入状况发生显著变化,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省有六成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6561元,比2002年增加2565元,年均增长12.8%。
近几年,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大背景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一是虽然农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的2.05:1扩大到2007年的2.5:1。农民就业技能不高,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虽然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不高。农村金融改革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对农业的贷款服务不足。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压力较大。三是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仍十分繁重。近几年,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与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三农”工作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必须更加全面、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工业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用统筹兼顾理念推进农村繁荣,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增收,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应将“三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统筹兼顾。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更加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反哺”,采取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使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统筹城乡规划和各项建设事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互动并进、共同发展,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内部的关系。既要集中力量支持发展农业和粮食产业,也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要稳步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保护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农业的集约生产、规模经营和生态保护。达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只有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让农村长治久安。从农民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构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四道保障线”。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
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工业化致富农
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要保障,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重要动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
(一)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把农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协调,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二)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机制。坚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着力发展高效外向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农业装备向设施化转变、农业经营向产业化转变、农业发展向循环化转变、农业服务向社会化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探索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自主创业并举,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努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巩固和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良好势头。坚持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抓,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城市就业培训网络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把积极的就业政策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和扶持,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构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动力,扎实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大力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双置换”试点,促进有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落户城镇。继续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五)构建稳步增长的“三农”投入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用于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大力推进村企挂钩,逐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自主增加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构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是“三农”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稳定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加大大学生“村官”选派力度,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共建和谐的能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认真落实“四民主一公开”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依法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篇四
1.新生代农民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
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另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我们不能对农民工持歧视态度,要重视其劳动成果。
2.粮贵也伤民
对于农民来说,粮价是其日夜最关心的事了,它关系着农民的收入问题。粮食价格受着多方面因素影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的频繁、水资源的短缺、土壤的有机质下降,肥力减弱厉害,不可持续、城镇化对可耕面积的挑战、石油等大众商品推高通胀预期,农业往往是对通胀的最后确认,也是补涨过程、因石油上涨带来的农业所需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从近几年的粮食价格来看,粮食价格呈上涨趋势,专家预计20粮食价格还是会持续保持上涨。温家宝粮价问题提出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对于粮价大部份的我们就此认为这样农民的口袋就越来越鼓了,农民就因此开心了。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吃不消,甚至会采取另外一种的粮食替代品,从而使粮食产而不售,从而使农民没有收入,这样就伤民。在粮价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守市场的客观规律,视市场而定粮价,而不能盲目提价。
3.农民收入
5.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即墨市龙泉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重大理论和政策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发展策略,文章针对新阶段的“三农”问题,从制度改革、理论创新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对其创新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以后相关政策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三农” 理论 政策 创新
自从进入到新阶段发展环境,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不仅在粮食生产方面发生了转变,农民的经济水平和收入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使农村正在向着的不断改革的方向持续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党以及相关部门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从理论和政策方面实现了创新,为“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章针对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的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三农”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三农”问题概述
所谓“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农村、农民以及农业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但是,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也是不同的。对于我国的“三农”问题而言,其成因具有一定的始源,以往的历史条件是我国成为农业大国的根本保障,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中,中国农民的人口数是最多的,导致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人地关系紧张以及经济战略错综复杂等方面的问题,也是“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至今,我国经济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成效,不管是经济实力、国际地位还是综合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农村和农业经济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农村人民彻底改变了以往温饱不足的现状,走上了全面小康的道路。直到2012年,我国生产总值高达51.4万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占据了11.7万亿元。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了80.2%,农村贫困人口也从2.5亿缩减到了2000万人左右。在新阶段的发展环境下,我国“三农”问题逐渐突出,重点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协调,尤其是对于第二、三产业和城市、市民而言,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能对农民的权益进行保障。一方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缺少一定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员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因此,要想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一定要对农村发展引起重视,提高农民的合法?嘁妫?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二、“三农”工作理论的创新
(一)重新定位“三农”工作
要想实现“三农”理论的创新,一定要将其存在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这样不仅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还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想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定要对农村的发展引起重视,并重点解决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其次,“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是我国一大重要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对人们生活和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生存的原料,还能为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所以说,一旦农业发展有违社会的需求,就会对农村发展、农民富强以及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二)实行城乡统筹发展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中,统筹发展是其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前后存在着很大差别,逐渐由二元经济转变成为了先进的发展机制,并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大力促进了城乡的统筹发展。但是,其二元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转变,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不从根本上转变二元结构体制,这样不仅会限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对市场繁荣、扩大内需等行为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说,不能只从农业、农村等方面入手解决“三农”问题,还应该实施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起到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全面发展。
三、“三农”工作政策的创新
(一)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确保生计的根本保障,也是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料,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关键。但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民土地权被侵犯的现象屡屡出现,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管理制度的缺失。另外,我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忽视,征地范围过大、农民补偿政策缺失、宅基地相关法规不完善以及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不全等都是导致农民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并致使出现了土地权利二元格局,使农民很难获得长久的土地增值效益。
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和各国的发展现状,要想对农民的土地权益进行维护,一定要使农民掌握比较完整、全面的土地财产权,并处理好农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认清现实、注重历史、直视未来,通过对相关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约束进行分析,明确产权的分割情况,还应该赋予农民更多关于土地的权利,如排他使用权、自由转让权以及独享收益权等,全面落实农民当家做主、成为土地主人的制度;其次,加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其一可以全面实施土地权登记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明确农民的合法权益,还要将具有法律效益的土地经营证书以及使用证书授予农民,构建全国统一、具有权威性的土地权利登记体系。其二加快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并在管理法中加入党中央会议提出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条文。其三促进征地制度的有效改革。加强对农民土地产权的补偿,引导政府利用提高补偿标准的方式,为农民争取最大程度的补偿份额,从而实现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二)建立健全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机制
1、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平等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服务一直受二元体制的影响,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以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为主,使城乡公共服务中所包含的体制也不尽相同,而且受到的服务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要想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第一,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争取实现县域以内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平等化,切实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效率,另外,还可以将高中阶段的教育归纳在义务教育的范畴内,实行免费农村教育制度,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第二,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不断提升当地政府、农民的筹资标准,将农村合作医疗的根本作用发挥出来,创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带来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农村妇幼保健,一定要提高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第三,优化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当地政府应该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引起重视,不断提升扶持标准,在广泛的范围内实施农村人口的扶贫政策;第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一定要加大支持力度,并实行电网改造制度,尤其要加强公路、网络、水利以及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最大程度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农村的面貌。
2、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积极转移农村人口到城镇中落户,并实现根本上的转移,这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中的意义。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实行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是农村改革的主要趋势,一定要改革城市关于拒绝农民工进程的制度,的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第一,总量稳定减少。尽量将符合落户在城镇标准的农村人口引入到城镇中,使其?成当地居民,并实行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就近转移的政策,在平稳的环境下实现人口的稳定流动;第二,流向井然有序。最好将农民工引入到符合开发条件的城镇地区,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更需要引进大量的农民工;第三,服务平等化。城镇中的公共服务要实现平等化,公平对待农民工和市民,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之间的互相连接,使农民工变成城镇中的常住人口,与市民享有共同的服务待遇,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三农”政策和理论的创新工作格外重视,尤其是对于制度和发展战略方面,重点突出了“三农”工作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提高了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使“三农”工作逐渐由农村向城市发展,促进了“三农”工作的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自十六大以来[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贾俊民,葛文光.关于三农概念与三农问题提法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13
6.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摘要]本文就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农派”理论实践进行缕析,认为,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
[关键词]三衣问题;重农派;流民;教育农民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91(2006)07-0061-0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经济萎缩,引发日趋严重的流民问题。“三农”问题严重,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的论战由此展开。
在这场论战中,“重农派”成为最引入注目的理论流派。他们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简称“乡建运动”),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重农派”成为时论的焦点。
“重农派”以梁漱溟、晏阳初、高践
四、漆琪生等人为代表,持论者众多,阵容强大,其理论要点很多,漆琪生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安在――重工呢?重农呢?》文中,概括为“八大要点”:即“第一,农业生产是国民最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生存与生活之根本,而中国农民现皆困处于贫苦至极的地位,如救济农村,建设农业,则最直接而最迅速的可使贫苦农民,获得苏生之机会,国民经济好转,国民贫困之危急解救,因而国民经济积极建设之基础亦建立;第二,农业经济,至今犹为中国国民经济主要而中心的生产部门……所以农业经济之消长,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之隆替,在此国运日危,经济衰落的时候,复兴农村,重建农业,则可奠定国本……;第三,中国之农村经济,乃是工业各业凭依之所,只有在农村繁荣,农业兴盛,农民富裕的前提下,中国工商各业始有发展兴隆之可能,是以复兴农村,建设农业,乃为工商各业树立发展之前提与基础;……第七,发展农村,建设农业,可以解决数千百万过剩人口的失业问题,不仅农村的无职业农民可以获得谋生之道,就是都市的失业劳工,亦可回转农村以图生存;第八,救济农村,建设农业,不只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特别还是一个紧急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农村经济如不使之积极恢复,农村秩序如不使之迅速安定,则一切经济建设固然都谈不到,而且政治设施,社会安宁,皆将成为重大的问题,这是中国年来极深刻而极严厉的教训,我们岂可忽视?”(漆琪生:《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安在――重工呢?重农呢?》,见《东方杂志》,1932年第10期,第39―40页)由此可见,“复兴农村”进而解决流民问题,是“重农派”的主要日标之一。
乡村建设运动是“重农派”的理论实践,轰轰烈烈,但实施的方法和目的,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其中从“教育”入手的乡建模式最为典型,影响亦最大。梁漱溟认为,中国内地农民百分之八十不识字,知识极浅,这是“中国问题之解决”的最大障碍,因此,乡建运动的“目的是要化社会为学校,可称之日:‘社会学校化’。”他主持的邹平乡建实验区就以“教育的设施为中心”,欲求达到“于乡没乡学,于村没村学”的理想目标。晏阳初认为,农村问题虽然千头万绪,但有“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个基本问题就是“愚”、“贫”、“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是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有此四大问题,“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要“根本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就需要相应的“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去克服。这就是晏阳初集中人力财力在定县“作一个彻底的、集中的、整个的县单位实验的内容。”(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85页)
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经营素质,当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流民问题的解决。因此,教育农民,绝非无此必要。特别是“重农派”倡导的知识分子下乡、与农民打成一片的做法,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重农派”的乡建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在教育农民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教育农民,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巨大工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或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在流民遍地的特殊历史情境之下,靠教育去“救济”,未免脱离实际太远。这就决定了“重农派”的理论实践,无法使农村“复兴”,更不可能解决因农村凋敝而被大量抛到社会上的流民问题,“三农”问题依然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定县这个被称为乡建运动的模范实验县就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据平教会社会调查处李景汉的调查,平教会定县乡建实验的结果,除丁使农民多识几个字之外,再就是下列情形:“前五年定县的乞丐是风毛瞵角,上年(一九三三)冬季增至三千左右。民国二十年内在定县因债务破产而为债主没收一切家产之家数不过五十家左右,二十一年增至三百家左右,二十二年内竟达二千家之多。……农民处此种经济情况下,有的实在无法生活,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另谋出路,尤其是其中的壮丁,遂不得不抛弃其眷恋之故乡,出外谋生于异土。民(国)十(年)以来已渐有往关外谋生者,每年约在七百人左右。民国二十二年内生计困难之程度远过于从前,因此离家谋生者数目亦呈空前的陡增,竞超过一万人,今年春季出外谋生者亦已达七八千人,多系壮丁,其中大多数系往东北――农村破产之状况可见一斑。”(见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97页)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事实表明,“近年来风起云涌的乡村运动,并不能解决农村中大多数穷人的吃饭问题。”({孙晓村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所谓“复兴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重农派”的理论实践,因脱离实际,“药不对症”,而招致失败。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大批农民被强制性脱离土地背井离乡,说明农村生产关系到了亟需变革的地步。农村的“复兴”,还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走出传统,走向近代,是“复兴”农村的必要条件。在历史的挑战面前,如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吸收、消化剩余劳动力,也是振兴农业的重要途径。所有这些问题,“重农派”几乎没有触及,终致陷入“教育万能主义”的泥潭。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江苏黄巷实验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重农派”成员甘导伯在反思“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原因时,有所感悟,谓:局部之建设,常常在枝枝节节上下工夫;根本改造,当非教育所能为力。黄巷民众所最需要的为“耕地”,为“工作”,而耕地无多,地权不属,私厂倒闭,蚕价惨落,同人听到黄巷民众哀痛的呼声,只觉心余力绌,所谓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只是将颓墙败壁略加修补,并非根本改造:这一认识,可以说是难得的宝贵的收获。
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中国目前仍有2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是文盲和半文盲)。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这一点,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这是颇有见地的。
(作者:中共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7.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我们将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力过渡,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发力、实心干事、攻坚克难当“三将”,助力乡村振兴稳定起步、扬帆远航。
以理想为帆,持续发力当“干将”,铸振兴之“魂”。“十三五”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打赢了困扰中华民族千年的贫困问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乡村要振兴,人的力量是基础。首先要保证帮扶力量稳定,“五年内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脱贫不脱政策”,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帮扶干部、农技员迅速转变角色,保持定力坚定信仰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在位有为。其次要保证乡土力量强大,以“换届”为契机把优秀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吸纳到村“两委”班子,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加大职业农民、新农民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产业发展续航力强。最后要保证自身力量充沛,以美好生活为抓手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志气、强化感恩,确保事业发展内有动力、外有张力。
以实干为桨,创新争先当“闯将”,造振兴之“势”。“时也,势也”,智者得时而为、因时而动,“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是关键,首先要改善生活环境,以“生态宜居”为标准,保护乡村绿水青山,推进“厕所革命”改善生活环境,发展多样化、绿色化的乡村经营模式,坚决防止水土污染、流失等情况。其次要发展产业,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致富能手吸纳到村党组织中来,挖掘适合本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在保障端牢饭碗的同时为农民增收。三是要注重人文,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农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群众创造力、向心力,形成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
8.三农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农信、服务三农,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在宝丰联社这艘大船里,大家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并同信合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党和国家负于的殷殷厚望,面对九亿农民兄弟给予的深深信任,我们农信人一定会不辱使命与时俱进,为“城乡一体化”“共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篇章再谱新歌!
我们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城乡经济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和使命。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做好支农服务工作与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最具金融潜力的阵地在农村,对象是农民,范围是农业。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村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农村、农业、农民,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壮大的土壤。同时,也应该看到,只有经济发展了,特别是农村经济能保持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势头,农村信用社才能保持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势头。
9.“三农问题”研究 篇九
一、什么是“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二、“三农”问题具体表现第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第二、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即农田收入的50--100%。
第三、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由上述原因而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等一系列
问题。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发布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积极推行和落实“四民主”,相信和依靠农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
5、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入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的教育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农村现状的改变更多地依赖于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农村的教育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6、制定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为城乡产业转换和农民身分转换拓宽空间。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城市化政策,正确定位大中城市发展与小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政策的重心应当转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发展100-200万人规模的城市上来。今后一、二十年,是我们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加快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农村工业化应当选择有利于与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适时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将农村工业化转变为城镇工业化。
7、适时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乡镇工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首先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内部的不平衡,使之合理化。减少传统种植业,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使大农业内部比例适当、结构平衡。其次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合理布局农业产业。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中部粮食主产区抓住主销区腾出部分粮食市场的机遇,扩大优质粮的生产,提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避免地区雷同、恶性竞争。
8、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培训,增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要加大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和使用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培训网络,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能够在经
济全球化竞争中胜出的新一代农民。再次是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并增加专项资金,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普及推广各种实用技术。
9、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10、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
五、总结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已逐渐成为了我们党关注的重心,而面对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也让我们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现在,国家正在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该响应祖国的号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所学去改造农村,去报效我们的祖国,报答我们的父母。
参考文献:
[1] 刘学景.形势与政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6
[3] 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01
[4] 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远方出版社 2009.06
[5] 徐滇庆.经济命脉系三农.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07
[6]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6
[7]
[8]
10.三农问题 篇十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应千方百计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才能缩小,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使农民从政策优惠中增加利益,给予有效的补贴,使农民增产增收,并确保收入增幅逐年上升。
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还应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投资重点,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及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应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应满足《农业法》“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党在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政策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对广大农民而言,提高素质是进一步增加收入的关键。中央及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使一部分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得以完成基础教育,还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走农业企业化道路,解决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可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三农调查报告 篇十一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它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我们本地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下面主要谈一下农村的具体情况。
精神文明方面:
一、调查的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10年1月15日至2007年1月20日。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左营村及附近几个村庄:白枣林村,刘太庄村,范庄子村等。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左营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物质文明方面: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形势好于预期,实现全年“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目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与外部关联度不断提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以及日益趋紧的资源和市场约束,我国需要在保持相关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经过以上的调查,又参考了一些文献,我做出了一下的总结:
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1)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切实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
(3)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给农民经营自主权;
(4)要加快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启动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支持农民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①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调整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率结构;
③依靠科技。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④加工增值。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⑤开拓市场。要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⑥规模经营。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