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3篇)
1.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一
1 选择地块
选择土层深厚, 有机质丰富, 保水保肥, 通透性强, 排水良好, 肥力中等的地块, 避免选择重茬地块。适合的前茬有豆类、马铃薯、玉米、燕麦、胡麻等。
2 整地施肥
2.1 整地
在秋作物收获后, 及时进行深耕, 耕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 cm, 秋耕结合施肥, 效果更好。早春当地表开始解冻时, 应及时顶凌耙耱和镇压, 做到平、碎、净。夏茬地在麦收后应及时浅耕灭茬、耙耱整地, 有利于播种出苗。
2.2 施肥
应符合NY/T 496、NY/T 1868 要求。旱作区秋施基肥, 每0.067 hm2农田施优质有机肥2 500 kg以上, 纯氮 (N) 5~6 kg, 纯磷 (P2O5) 4~5 kg, 纯钾 (K2O) 2 kg作基肥。种肥施用应尽量不与种子接触, 每0.067 hm2施尿素2.3~3 kg作种肥。
3 备种播种
3.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 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虫、适应性广的品种。在旱地选用不易落粒的抗旱优质高产品种, 有灌溉条件的选用抗倒伏优质高产品种。
3.2 种子处理
3.2.1 晒种
在播种前7 d, 选晴天把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曝晒2~3 d, 并要随时翻种, 可增强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3.2.2 选种
在播前3~5 d用质量分数10%盐水对种子进行严格精选, 去除秕粒和杂质、虫粒等, 然后将下沉的种子捞出, 用清水冲洗2~3 遍晾干。
3.2.3 浸种
用清水浸种12 h, 晾干后播种, 可加速种子的萌芽出苗, 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
3.2.4 药剂拌种
一般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25%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 按种子质量的0.2%~0.3%拌种, 可有效防止黑穗病的发生。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 按种子质量的0.1%~0.2%比例拌种, 农药加水稀释后喷施于种子上, 堆闷2~4 h播种, 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3.3 播种
3.3.1 播期
当土壤5~10 cm耕层温度稳定在12℃以上, 出苗时终霜期已过, 即可播种。一般播期5 月25 日—6 月5 日前后为宜。
3.3.2 播量
每0.067 hm2用种0.8~1.2 kg。
3.3.3 播深
以3~5 cm为宜。
3.3.4 种植密度
6×104~8×104株/0.067 hm2。
3.3.5 播后镇压
播种后一般随种随压, 用石磙镇压2 次。如土壤干燥时播种, 下雨后要及时镇压, 破除板结。播种后如遇严重干旱, 可进行多次镇压提墒。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
在糜子苗长到2~3 片叶时, 通过间苗, 去除病、弱和拥挤丛生苗。要注意要及早间苗, 如果推迟间苗1 周, 会造成较重程度的减产。在糜子长到4~5 片叶时, 根据品种及留苗密度要求定苗, 每0.067 hm2留6×104~8×104株。
4.2 中耕
在2 片叶时及早中耕;到4~5 片叶时, 结合定苗进行第2 次中耕, 除草、松土与去劣去弱苗相结合。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以防倒伏。中耕深度为3~5 cm。
4.3 追肥浇水
拔节至孕穗期均为糜子追肥适期。一般每0.067 hm2追施纯氮 (N) 2.5~3.5 kg, 追肥应结合中耕进行。有灌溉条件的田块, 应在拔节至孕穗期浇一水, 先追肥, 再灌水, 后中耕。
5 病虫害防治
防治要遵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控原则。
5.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红叶病、丝黑穗病等;主要害虫有地下害虫 (蛴螬、蝼蛄、金针虫) 、蚜虫等。
5.2 防治方法
5.2.1 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 (耐) 病优良品种, 播前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②合理布局, 加强中耕除草,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 保持田园清洁, 降低病虫源数量。
5.3 物理防治
铺银灰地膜或悬挂银条避蚜;悬挂黄板 (25 cm×40 cm) 诱杀蚜虫, 每0.067 hm2悬挂30~40 块;露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 (蛴螬成虫) 等害虫, 单灯可控面积2.67 hm2。
5.4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 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 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 如捕食螨、寄生蜂等。
5.5 药剂防治
5.5.1 红叶病
选用质量分数1%香菇多糖水剂1~1.2 g/0.067 hm2, 或0.5%几丁聚糖水剂300~500 倍液, 或60%盐酸吗啉胍·乙酸酮水分散粒剂36~48 g/0.067 hm2, 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4.3~5.3 g/0.067 hm2等喷雾防治
5.5.2 蚜虫
选用质量分数为40% 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2~1.6 g/0.067 hm2, 或4%阿维·啶虫脒乳油0.6~0.8 g/0.067 hm2等喷雾防治蚜虫。
5.5.3 地下害虫
整地前, 用呋喃丹或辛拌磷混合适量细土, 均匀撒施在地面上, 随即浅耕或耙耱, 使药剂分散于0~10 cm土层里, 防治地下害虫。糜子出苗后, 如遇蝼蛄为害, 可用麦、谷子、玉米渣等做饵料, 先将饵料炒熟后, 加质量分数为40%甲基异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100 g, 再加适量水制成毒饵, 在傍晚、雨后或浇水后撒于地面, 用量30 kg/hm2左右。
6 收获贮藏
糜子成熟很不一致, 过度成熟, 容易引起折腰和落粒, 造成损失, 所以应及时收获。在穗基部籽粒用指甲可以划破时收获。将糜子割倒放在田间, 晾晒2~3 d , 然后捆成小捆, 进行打碾脱粒, 糜子脱粒宜即湿进行。脱粒后应及时进行清选和晾晒, 在种子含水达14%以下时, 入库贮藏。
摘要:通过选择地块、整地施肥、备种播种、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措施, 提高晋中市的糜子栽培技术水平。
2.高产优质糜子新品种雁黍11号 篇二
该品种生育期99天左右,株高152.6厘米,主穗长36.5厘米,主茎节数7.3节,穗重6.5克,穗粒重4.9克,千粒重7.5克。侧穗型,籽粒红色、圆形,米黄色、糯性,出米率78%。茎秆粗壮,生长整齐,长势强,丰产稳产性强,抗旱、抗倒伏。平均每亩产量为300公斤左右。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该品种蛋白质含量15.4%、脂肪含量4.0%、碳水化合物含量71.7%。
糜子适应性广、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应避免选择重茬、迎茬地块种植,应尽量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沙壤或中壤地种植,忌连作,前茬以豆类、马铃薯、玉米、春小麦、油料等作物为佳。以山西晋北地区为例,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但可根据土地墒情适当提前,尤其旱地,要注意赶雨抢墒播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李海 邮编:037008)
3.柑橘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篇三
⑴ 柑橘非常适宜我区种植。我区积温多7000°C以上,且降水集中于7—8月,正是柑橘座果期。加之岗丘地区,土壤矿物资源丰富,为我区柑橘生产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证明种植柑橘是我区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⑵ 但是我区柑橘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柑橘在我区栽培历史时间晚,农民对种植知识了解的还比较少。尤其在管理方面更是缺陷,下面就柑橘高产栽培要点简单介绍如下。
⑶ 施肥:柑橘需肥方面要求养分数量要大,而且数量要多。“肥优特”微生物复合肥是柑橘施肥的最佳选择。“肥优特”是新一代革命性肥料,一方面它含有50—60种大、中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它2亿/g有生物菌能最大限度地分解土壤中的矿物养分供柑橘生长需求,尤其能克服柑橘因缺素而品质差、产量低。用“肥优特”生产出的柑橘,果个均、果色艳、果瓤鲜、含糖多、口感好、果皮薄、成熟早,更重要柑橘结果不分大小年,一年比一年结果稠,产量逐年提高。第三点柑橘使用“肥优特”对柑橘致命的黄龙病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黄龙病是柑橘一种韧皮部细菌病毒性病害,是世界柑橘生产的大敌,对柑橘是个毁灭性的病害)。对炭疽病、腐烂病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⑷ 具体用法
①重施基肥基肥也叫春发肥,就是早春在树冠边缘开沟深施即可,每棵用6—7斤“肥优特”微生物肥即可,可保橘子树早发芽,生长茂盛。
②巧追花果肥在橘子开花前每棵橘子树追3—5斤“肥优特”微生物肥即可。③柑橘采摘后,猛施壮树肥(秋壮肥),每棵用“肥优特”微生物复合肥6—8斤(3年以上),为来年丰收高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⑸橘园管理一定要打埂开沟,作到旱能浇、涝能排,且忌久旱不浇、积水不排,这都不适能橘子树的生长;巧用除草剂作到园内无草,减少草树对养分的争夺,更重要的是减少病害的发生,有利地温提高、促进柑橘生长。
⑹当发现叶子出现黄梢、黄斑、皱缩,应马上以杀真菌类农药+抗病毒类农药喷打,或用“肥优特”菌剂+氨基酸液肥+少量多效唑喷打也可起防治效果,更能起到防治落花落果的效果。冬季做好橘子树整枝工作,调整好果枝和差茎枝的关系。
4.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四
张俊杰
一、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1、形态特性
草莓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生长在30公分以内的土层,主要分布在5-20公分。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 分新茎、根状茎、匐匍茎。新茎是当年生的短缩茎,年生长量仅为0.5-2公分,轮生密集叶。匐匍茎是特殊地上茎,由新茎上的腑芽萌发而形成,是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在偶数节上产生子苗。根状茎为地下短缩多年生茎,为新茎上的叶片脱落后形成的,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因其外形似根而得名。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叶柄10-20公分,基部托叶包在新茎上,柄的中上部有小叶,正常株有叶20-30片叶,寿命130天,新叶长成的40-60天光合力最强。
花多为两性花,能自花结实。也有雌能花。花序: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伞花序中心花先开,3-30朵花,多在20朵之间。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成生于花托上。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种子螺旋状排列的雌芯受精后形成(瘦果)。
2、生物学习性
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8℃受冻,-12℃死亡。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阴。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九、十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二、育苗
1、母株管理:
草莓育苗在露地进行,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培育成新的草莓扩种苗。每亩(667平方米)生产田需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在生产田附近选合适地块,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做成平畦,于四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为80×80公分;缓苗后不久花蕾陆续出现,应及时打掉,以促进匍匐茎的发生;以后追肥2-3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小苗扎根;整个育苗期间,杂草危害较重,一定要及时除去。至八月份定植时,一般一株
母本苗可繁殖生产用苗30株左右。
2、培育壮苗:
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细土压住,外露生长点,并用“海状元818”生根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发根。进入八月以后,匍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摘心、去掉多余匍匐茎。一株保留5-6个匍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去掉,九至十月即可培育出壮苗。
壮苗标准为有5-6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根茎粗l-1.5公分,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
三、定植
1、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畜肥1500-2000公斤,沟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0-100公斤,“海状元”微生物菌60公斤或“澳洛珈”重茬剂30公斤,沟施深度为10-15公分。施后深翻、耙平、起垄,高垄南北走向,底宽60公分,上宽40公分,垄间间隔 20公分,垄高15-20公分。
2、定植时间:
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
3、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垄面中央开一小沟便于灌水,每垄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公分和20公分,株距15公分左右,每亩(667平方米)定植 8000-12000株。
4、移栽:
选阴天或遮荫栽苗。苗木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垄沟方向),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便于管理;定植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每亩(667平方米)可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促进花芽分化。
5、保温扣棚时间
(1)促成栽培: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力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退,植株休眠,全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果。
(2)半促成栽培:保温应根据品种休眠期长短,当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休眠后进行。一般在十二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上旬。
也可依计划上市期而定,如三月中旬上市的一月底至二月上旬扣棚。
扣棚后覆盖黑色地膜,盖膜时随盖随将苗破膜放出。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根系追肥:
越冬栽培温室草莓扣棚后,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旺盛,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需肥水量大。当新叶长到3-4片叶时,花蕾露出,应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20公斤。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
叶面追肥:
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用“海状元818”花果丰600-800倍液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10天,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
座果后用“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800-1000倍
液喷施,7-10天一次。
浇水:
温室草莓恢复生长至开花前保持上壤湿润即可。开花座果后需水量增加,应及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需适当控制灌水。
2、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弱势侧芽,集中营养提供结果。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品种保留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3级序花蕾。
3、温湿度调控
(1)定植至休眠:
白天温度20-26℃,最高30℃。
(2)恢复生长至开花前:
为打破草莓的休眠,温度可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60-85%。
(3)开花期:
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迸行。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混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全造成授粉不良。
(4)果突膨大和成熟期:
受温度影晌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湿度可控制在60-70%。
4、花期辅助授粉
温室内通风量小,昆虫少,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辅助授粉可以采取每亩(667平方米)温室放蜂两箱,或用毛笔人工授粉。
五、病害防治
1、灰霉病。
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和果实。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
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孢子在空气传播,蔓延。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病重。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发病重。
防治方法(1)控制施肥是、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美国3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等,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2、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片,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病规律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通过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2)清除枯枝病叶。(3)减少人为伤口,及时防治虫害。(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对水150千克,拌入150千克细土后穴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5)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白粉病
症状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5.秋季鲜食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篇五
秋季鲜食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耕整地、播种期、栽植、田问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秋食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施友根 盛韬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大云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嘉善,314113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2009“”(4)分类号:S643.7关键词:秋季 鲜食大豆 高产 栽培技术
6.优质稻米及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篇六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遗传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 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还与水稻生长期间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很大关系。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 稻米品质性状属于复杂的综合的数量性状, 控制品质数量性状的基因一般会很多, 基因之间可能存在互作效应, 不同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同时, 稻米品质也会受到三倍体胚乳、细胞质和二倍体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影响稻米品质的环境因素如下:
1.1 环境因素
水稻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的, 稻米各项品质的形成必然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气候、土壤、产地等因素。
1.2 栽培因素
秧、密、肥、水、收等栽培环节, 对稻米品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优质稻米品种如果栽培措施不当, 其品质可能会大打折扣。当然, 不少品质性状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但也有一些性状, 遗传只能控制其变异的20%~25%。因此, 研究并完善优质和高产同步发展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近年来, 有关栽培因素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已在逐步深入。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 必然会使优质稻米品种的优质特性在生产过程中获得充分的释放, 并协调好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使高产与优质同步发展。
1.3 产后因素
水稻在收获后主要有干燥、贮藏、加工等技术环节对米质有较大的影响。我国虽然是栽培育种的强国, 但产后技术却比较薄弱, 尚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才能将优质原料加工出品质高档的优质大米, 干燥和贮藏等环节。
2 栽培措施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与对策
2.1 栽培措施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其一, 密植程度。一般行株距大的或每丛栽插本数少的水稻。可以吸收较多氮素而使其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
其二, 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由于不施肥区的产量明显偏低, 致使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少肥区。然而其单位面积的蛋白质总产出量, 仍以少肥区为高, 比不施肥区增加1/3。说明增施氮肥, 能有效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有人用同量的氮肥, 在穗分化期、减数分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 每隔5d一期共9期的施肥时期试验, 结果以抽穗期施肥的, 稻米蛋白质含量最高;而且有越接近抽穗期施肥, 其蛋白质含量增加越多的趋势。这是因为抽穗期施肥, 能明显提高灌浆结实期的叶片含氮率, 延长上三位叶的叶片功能期, 从而丰富了籽粒蛋白质的氮素来源, 提高了蛋白质含量。
其三, 分次施肥。根据专家的分次施肥试验资料分析得出, 在每667m2总用氮量7kg的条件下, 分一次施和分三次施相比, 糙米蛋白质含量偏低在6%左右, 其差异达极显著标点, 几个供试品种表现一致。采用两个杂交稻品种;进行控释肥、分次施尿素及对照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 结果蛋白质含量以控释氮肥处理的最高, 不施肥处理最低为7.8%;分次施尿素处理的介于中间。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标点。说明分次施氮或将部分氮肥移至后期施用, 不断满足生殖生长期对氮的需求, 便能显著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
其四, 管水。结实期的土壤水分状况, 不仅对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有较大影响, 而且还影响其蛋白质含量。试验表明, 结实期的土壤水分状况以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的80%左右为最佳, 其稻米蛋白质含量最高。
而采用小苗移栽的和嫩秧移栽的水稻, 其稻米蛋白质含量比大苗移栽的和老壮秧移栽的低。认为合理灌排和有效防治杂草的水稻, 其稻株生育健壮, 提高了氮素利用率, 也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
2.2 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对策
指导思想是使水稻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强大的根系和根系活力, 并使土壤在结实期仍有一定的供氮能力, 以便水稻抽穗后仍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氮素, 并延长上三位叶片的功能期, 既利于高产, 又有利于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主要栽培对策是:第一, 适当放宽行距, 减少每丛栽插苗数, 奠定个体健壮生育的基础。第二, 根据产量指标和土壤肥力状况, 确定施氮总量, 并注意氮、磷、钾等肥料的平衡供给。减少前期用肥量, 力求群体大小适中。增加后期用氮量, 以提高抽穗后绿叶的光合强度。第三, 在生育中期适当搁田促进根系健壮生育的基础上, 抽穗后保持田面干湿交替, 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饱和含水量的80%左右 (相当于土壤水势-20帕) , 增强根系活力。
3 栽培措施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与对策
3.1 栽培措施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遗传控制, 因此, 通过多种杂交方式, 获得品质性状重组或超亲的后代来选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有更多的人认为多种栽培措施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改善稻米食味品质。
其一, 水种还是旱种。通过10个品种在水种和旱种两个种植方式下考察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 结果发现扬旱1号等3个陆稻品种在旱种条件下, 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 米饭有变软和变黏的趋势。扬稻6号等3个水稻品种, 在旱种条件下其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高于水种, 食味品质变差。
其二, 氮肥用量。实验资料表明, 随着用氮量的增加,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递减, 尤以IR64品种的差异更为明显。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相反, 随用氮量的增加而递增。
其三, 施肥时期和分次施氮。无论对于高直链淀粉品种还是低直链淀粉品种, 通过改进施肥方法, 均可在提高营养品质的同时, 提高其食味品质。另有人认为, 粒肥中如能将氮、磷肥结合施用, 则提高食味效果更佳。
其四, 增加米粒的厚度和熟度, 减少稻米中的醇溶蛋白含量, 提高食味。同等厚度的米粒, 完全粒和醇溶氮含量低于不完全粒。同以完全粒或不完全粒来比, 米粒越厚, 醇溶氮含量越低。说明能提高米粒成熟度和厚度的措施, 均能减少醇溶氮含量, 改善食味。这是因为稻米所含的四大类蛋白质中, 只有醇溶蛋白才会阻碍淀粉网眼状结构发展, 而使食味变劣, 且这类蛋白质不易为肠胃所吸收, 故而醇溶蛋白越少, 食味和营养价值也就越好。一般认为水稻在灌浆过程中有充分的营养供应, 土壤干湿交替, 又不过早断水, 均能提高米粒的成熟度和厚度。因缺水、缺肥而使植株早就丧失的水稻是不可能长出有厚度的稻米。对于土壤保肥力较强的田块或后期易遭低温冷害影响的连作晚稻, 用磷肥代替氮肥作粒肥, 能避免氮素过多带来的弊端, 可提高成熟度, 增进食味。
3.2 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对策
其一, 适期播种。选择适当的时期播种, 就是为使水稻在结实期能遇到有利于品质优化的温度和有关的生态条件。新引进的优质米品种, 应先做播种期试验, 再按各播期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当地历年的气象资料, 确定适宜播种期。
其二, 品种选用。选择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符合当地人们口味的优质米品种。同时, 其生育期长短要与当地大田的种植制度相配套, 而其结实期正好处在当地气候条件有利于优质稻谷形成的时期。
其三, 适量施用有机肥。根据产量和土壤供肥状况确定总用氮量, 配施磷、钾肥, 平衡施肥。注意分次施用氮肥, 提倡适量施用氮肥和磷肥作粒肥。
参考文献
[1]武英霞, 李博.北方水道规模生产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2]张洪程.水道新型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1.
7.优质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七
1.1温度 绿豆是喜温作物,最适宜发芽、出苗温度为15℃~25℃,生长发育、开花结荚适温为18℃~25℃。高于30℃的温度不利于绿豆的生长发育,低于15℃的温度对根系和茎叶生长发育也不利,整个生育期需要10℃以上积温2100℃~2800℃。
1.2日照 多数绿豆品种对日照反应不敏感,这为较大范围内引种创造了条件,但不同品种还是有一定的适应区域与季节性,所以适于夏播的品种最好不要在春季或秋季播种。不同地区间相互引种时,更应注意不同地域的品种对光的敏感性和生育期。
1.3水分 绿豆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土壤含水量需在70%以上;在苗期表现出耐旱的特征,但在生长中后期,尤其是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需土壤含水量在80%。成熟期虽较耐涝,但湿度过大易发生病害。
1.4土壤 绿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微酸或微碱性的土壤中均能生长,以有灌溉条件的肥力中下等或砂壤土岗地最为适宜。
2.栽培技术
2.1选择良种 种子是决定产量的内在因素,选择优良品种是获得绿豆优质、高产、稳产的保证。
2.2精细整地 春季整地在土壤冻融交替时进行,做到耙、耢、拖平、打垄,有利于播种,保全苗。同时结合整地施底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有條件的应增施磷钾肥和根瘤菌。
2.3适时播种 绿豆生育期较短,播种期较长,一般是在耕层地温稳定在15℃以上,土壤含水量适宜的情况下,以5月中、下旬播种最为适宜。可条播或点播,下籽要散落,便于间苗;播种深度4~5cm。
2.4合理密植 绿豆对密度要求很严格,喜欢单株生长。要考虑绿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进行合理密植。播种量为20kg/ha,早熟品种保苗17~20万株/亩;中熟品种14~17万株/亩;晚熟品种11~14万株/亩。行距55~65cm,株距10~15cm。
3.田间管理
3.1适时中耕、除草从苗期、分枝期到开花结荚前要进行中耕除草3次,本着浅、深、浅的原则进行三铲三趟。也可化学除草,在播种前一周喷施杜尔、福乐灵,或在苗期按使用说明喷施苯达松、拿扑净、精稳杀得等除草剂。
3.2及时追肥、灌溉 在开花期结合封垄进行追肥。追施硝铵或尿素45~65kg/ha,硫酸钾50~100kg/ha。绿豆在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遇干旱及时灌水,以防落花、落荚降低产量。
8.优质高产红小豆高产种植技术 篇八
优质高产红小豆高产种植技术
(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汤原 154700) 1.选地整地 红小豆种植对地块要求不严,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钙土、白浆土都能生长成活。选地主要考虑茬口,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迎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小麦倒茬,2~3年轮作。可在田埂、地边、树空或瘠薄茬口地种植,低湿地要注意防涝。红小豆幼苗出土能力差,经常出现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的现象。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块,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黑钙土等粘性土壤要深耕25厘米左右为宜,白浆土等砂质土壤土层薄,肥力差要适当浅耕。一般要浅耕深松,打破犁底层,秋翻在20厘米左右,耕后应进行耙耢和镇压,春耕15厘米为宜,耕、翻、耙、耢镇压连续作业。 2.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种植。保证高产要选择棵大、结荚多而集中、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生育期适中的高产、抗病品种;优质要选粒大、皮薄、硬实率低、好煮易软、口感、商品性能好的品种。如日本红、宝清红、龙小豆、大红袍等。 3.播种 在黑龙江省,红小豆播种期宜为5月10D20日。5月10日前后2D3天为高产播期,播期过早或过晚均明显减产。红小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是14℃以上,播期过早,种子吸水后由于温度还不到14℃,种子在土壤中时间过长,营养消耗大易感病害,出苗时间延长4天左右,造成苗黄、苗弱、幼苗生长不良、底荚过低且易烂荚,因而直接影响产量。播种晚于5月20日,生育期缩短,营养生长不充分,上部荚不能充分成熟,株粒数减少3-5个,百粒重下降0.2~0.6g,所以显著减产。此外,要求同一块地一天内播完,以保证成熟期一致。秋起垄地块可采用垄上穴播或气吸点播机点播;岗地白浆土,不宜起大垄。春整地不宜采用边起垄边播种一次完成的方法,这种作业方式不易控制播深,易造成深浅不一,出苗不齐不全。若采用垄上穴播,则垄距70cm,穴距20-25cm,播深3cm,每大学网穴播3-4粒;若采用气吸点播,则垄距70cm,垄上双行(行距12cm)点播,公顷保苗15D20万株。 4.田间管理 4.1苗期管理 苗期要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以2-4片真叶时间苗为宜,留苗过密易造成田间郁蔽.使红小豆花期延长、成熟期拖后。要根据地力状况选择适当株距,有利通风,一般公顷保苗15-18万株为宜,拨除病苗、弱苗,留壮苗、大苗。 4.2中耕 ?t小豆是喜温作物,由于春季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锄草、铲趟、松土,提高地温保墒,促根系发育,加速幼苗健壮生长。开花前进行3次中耕,第1次在2片对生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第2次在第1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第3次在第3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封垄前进行,以利于防旱、排涝、防倒伏。 4.3适量追肥 合理施肥 经济有效的施肥量,既可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又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合理的氮磷比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使植株既茎叶繁茂,又花多粒多产量高。钾肥和多元微肥,使植物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增强光合效率,子粒大、成熟早,可提高产量10%以上。以种肥为主,叶面追肥为辅。 4.4化学除草 一是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技术。当田间单子叶的杂草发生普遍,双子叶杂草很少量发生时,可在红小豆出苗前选用禾耐斯、地乐胺、金都尔进行防治。当田间单、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时,可在出苗前选用地乐胺、地乐胺+禾耐斯、阔草清+禾耐斯(或金都尔)等进行防治。二是茎叶处理除草技术。在红小豆2~3复叶且杂草五叶期前使用阔草清+高盖、虎威+威霸(或精喹禾灵)等进行防治。 红小豆播后苗前为防止草荒可在土壤表层喷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目前常用除草剂有金都尔、杜尔、精禾草克、拉索、乙草胺、拿捕净等。配方为96%金都尔1 500 mg/hm2+75%宝收18 g/hm2,或用12.5%拿捕净1 200~1 500 mL/hm2对水750~900 kg喷雾。苗后处理采用拿捕净、高效盖草能、精稳杀得等除草剂。出苗后,如果杂草较多,在红小豆2片复叶、杂草二至四叶期,用12.5%拿捕净1 200~1 500 mL/hm2+25%虎威900~1 200 mL/hm2,对水750 kg,进行定向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除草要注意严格掌握药量,苗后除草喷头要戴防护罩,切记药液不能喷在红小豆植株上,防止除草剂药害。 4.5 病虫害防治 危害红小豆的害虫主要是蚜虫及红蜘蛛,蚜虫防治:每公顷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0g+2.5%敌杀死乳油600ml兑水喷雾防治。红蜘蛛防治:每公顷用8%中保杀螨乳油750ml+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0g、40.7%毒死蜱乳油750ml+24.5%阿维?柴油乳油600ml+2.5%敌杀死乳油600ml对水喷雾。红小豆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萎缩病,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每公顷再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1-2遍。 5.收获 红小豆上部和下部荚成熟不一致,上部成熟早,有条件人工充足的地方可以考虑人工摘荚。无条件人工短缺的地方在田间大多数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及时人工收割,收割后在田间晾晒3天,待植株干后拉回立即脱粒,入库保存待售。
9.高效优质玉米栽培技术 篇九
一、选用优良品种
知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在选择玉米良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热量充足,就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使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但是,过于追求高产而采用生长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则会导致玉米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够饱满,影响玉米的营养和品质。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地势高低与地温有关,岗地温度高,宜选择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或者中晚熟品种;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
(二)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玉米品种的丰产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关,丰产潜力高的品种需要好的生产管理条件,生产潜力较低的品种,需要的生产管理条件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选择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反之,应选择生产潜力稍低,但稳定性能较好的品种。
(三)根据前茬种植选种。品种玉米的增产增收与前茬种植有直接关系。若前茬种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则较好,宜选择高产品种;若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生长良好、丰产,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另外,同一个品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三四年,否则会出现土地贫瘠、品种退化现象。
(四)根据病害选种。病害是玉米丰产的克星,主要与土壤有关。土壤养分不平衡,地温不正常,选种时应避开不适宜此条件生长的品种。如:“登海9号”只适宜在土壤养分均衡、熟化程度高的地块生长。
(五)根据种子外观选种。玉米品种纯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1级种子(纯度98%)的纯度每下降1%,其产量就会下降0.61%。选用高质量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利保证。优质的种子包装袋为一次封口,有种子公司的名称和详细的地址、电话;种子标签注明的生产日期、纯度净度、水分、芽率明确;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整齐一致。
(六)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根据经验,上年冬季降雪量小,冬季不冷,第二年夏季降雨会比较多,积温不会高,生长期过长的品种,积温不够,影响成熟。反之,上年冬季降雪量大,冬季很冷,翌年夏季降雨一般偏少,积温偏高,易选择抗旱性能强的品种,洼地可以适当种些中晚熟品种。
二、一早赶三前抗旱精播
抗旱精播保全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一早赶三前技术就是通过适时抢墒播种早,赶在春早之前(充分利用反浆水)。追肥早在伏旱之前(使玉米需肥水高效期与七、八月雨热期同期高峰相吻合);玉米成熟在霜冻之前(充分利用有效积温,促进玉米早熟增产)。①早播时间为4月15~25日之间,最佳时间为20日。地温指标,10厘米土壤地温稳定在7~8℃之间即可播种。②种子抗旱处理技术。使用玉米生物浸种剂和抗旱保水剂处理(使用方法参照品种说明)。③播种质量。保证深度适宜,盖土一致,提高出苗整齐度,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随着产量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播种技术包括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度、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种子处理: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在黄淮夏和套种夏玉米区,麦收后常出现季节性的干旱而使玉米播种时墒情恶化;因此生产上常用浇麦黄水来补充底墒。
合理密植,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玉米播种量的计算方法为: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每穴粒数×粒重×面积。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
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一般亩施5~8kg磷酸二铵,效果不错。
如果播后出现缺株少苗,但没有明显的缺行断垄现象,可以在缺株的临近株穴,在定苗的时候,留双株来补足密度;也可在缺行断垄严重的区域种植耐荫性较强的作物如大豆、马
铃薯等。如出苗只有一半,可播种间作作物。出苗不足一半时,建议毁种重播。
玉米喜温喜光。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但发芽速度极为缓慢,易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烂。有的地方为了避免伏旱影响和高温季节带来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时过早播种,由于土温低、季节性气温尚未稳定,从播种到出苗往往需要20天,其间如遇阴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齐或种子霉烂。玉米种子在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生产上把这一温度作为开始播种的最低温度指标。
玉米幼苗抗低温能力比生长后期强。遇0℃低温不至于冻死,在-2~-3℃的短期低温下,幼苗会受到损伤,若温度回升快,管理及时,幼苗在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生长。若低温条件持续长,幼苗就会冻死。玉米长出4~5片叶子时,仍能抵抗轻微霜冻,此后抗寒能力逐渐降低。低温致使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是根的代谢减慢,当温度降至4~5℃时,根系完全停止生长。在农业生产管理上,采取起垄播种来增加日照面积或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对促进根系发育有很大好处。
三、合理密植
1.扩大行距。改传统常规行距60~65厘米为120~130厘米(也等于隔行种植)。把肥和苗集中1/2的利用面积上。加大密度,公顷保苗6.0万~6.2万株,收获株数必保5.8万株。
2.扩大株距。由常规垄不变,采用远距一掩多株(80厘米3株或100厘米4株),公顷保苗6.0万~6.2万株,收获株数必保5.8~6.0万株。
四、科学施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80立方米,化肥要求N75%施入底肥,25%作为追肥,底肥深度15~20厘米(以免化肥烧幼根,要拌入尿素缓释剂),施肥标准要根据当地地力肥水条件调解用量。标准为常年常用量的130%为前提(增加常规用量30%)。
五、防治病虫害
种子用包衣剂包衣,选用针对当地所需要的成分配比的包衣剂。按说明使用必须达到用量标准才能有效防治。为防止玉米矮缩病发生,在玉米6~8叶期喷施玉米粗缩灵一次。
大斑病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在玉米雄穗期喷施,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适时放赤眼蜂防玉米螟,亦可用50%辛硫磷或50%甲胺磷,50%1605,0.5公斤拌毒砂5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投入心叶。
济南睿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农科院科技服务中心工业北路196-1号
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
10.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
(1)平整耕地,三年翻耕一次,深度20-25厘米;每年秋天旋耕,深度10-12厘米减少池梗面积。每池子在2000-3000平方米。
2)每公顷施入优质农肥15-30立方米,低产田公顷产量由13000斤攻到公顷产量15000斤,施尿素450-500斤、二铵225-250斤、硫酸钾276-300斤, 总量951-1050斤。中产田公顷产量由15000斤攻到公顷产量17000斤,施尿素400-450斤、二铵238-250斤、硫酸钾288-300斤,总量926-1000斤。高产田公顷产量由17000斤攻到公顷产量20000斤,施尿素400-450斤、二铵262斤、硫酸钾312-384斤,总量974-1096斤。以上配方氮、磷、钾比例为(2.2-2.5):1:(0.7-1.3)。
施肥时期水耙前,施入尿素50%,二铵全量,50%的硫酸钾;西部碳酸盐土区pH值在7.5-8.8之间,要在泡田时洗一次盐,加入硫酸锌30公斤。均匀撒施,然后水耙到寸水不露泥。
2.选择品种
选择优质、高产、耐冷、抗病、生育期适当的品种,积温在2400℃-2500℃。主栽品种垦稻12号、绥粳4号、搭配品种东农428、苗香粳2号、垦稻10号等。
3.育壮秧
3.1做床
建永久性50cm高台苗床地,大棚钵体或秧盘育苗。
3.2床土配制
床土选用旱地土或者本田土堆积隔年用。用质量好的壮秧剂直接配制床土,有条件也可自制营养土。
配制好营养土装进秧盘(或钵体),装秧盘土层厚度2.5厘米。 机插秧的土层也要在1.5厘米以上。
3.3种子处理
在浸种之前选无风晴天晒种2-3天,然后风选,最后用比重1.13的盐水或黄泥水选种,选种后用清水冲洗。
3.4浸种消毒
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3.5催芽
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3.6播种
在气温稳定6℃以上,棚内温度达到10-12℃以上,提前7-10天扣棚提温,在4月15日-4月25日播种,黑土区平方米播芽种0.25-0.3公斤,碳酸盐土区平方米播芽种0.3-0.35公斤。机械插秧每平方米播芽种0.6公斤。然后覆0.7-1厘米细土。覆土一小时后没返上润的干土地方用细喷壶浇水接上底商。
3.7秧田管理
播种到出苗期为苗床封闭期。注意保温、防止苗床积水。发现虫道及时喷洒5%的锐劲特3000液防除。棚内温度超过33℃要通风降温。
出苗期到一叶一心期为保温时期,适宜温度为22-25℃,不超过28℃,棚内悬挂温度计。晴暖天在9点到15点开棚通风。此期严格控制温度,尽量不浇水。
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温度在22-24℃,不超过25℃。要严格掌握温度,随时通风炼苗。出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中午叶片打卷、床土干裂等情况时浇水。否则尽量不浇水。此期如果发生立枯病,每平方米用25%甲霜灵0.5克对适量水浇苗床,同时用700-1000倍液浓硫酸水喷洒效果更好。
二叶一心到插秧前为炼苗期。温度控制在20℃,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干旱。此时易发生青枯病和立枯病,如果发病严重要灌大水或抓紧移栽。在插秧前1-2天每平方米苗床喷40% 乐果1000倍液,带药下地防治潜叶蝇。
4.栽培管理
4.1追肥
插秧返青后每公顷追尿素35%,七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追尿素15%加硫酸钾50%。
4.2灌溉
插秧后1-2天保持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分蘖期3厘米浅水提温促分蘖,分蘖末期黑土区晒田控无效分蘖,碳酸盐土区10-13厘米深水控无效分蘖,剑叶生长期遇17℃以下低温灌深水护胎,抽穗扬花期灌3-5厘米浅水为宜,乳熟期干湿交替,黄熟中后期、9月初停水。
4.3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要贯彻"予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田间检查和测报工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治。
4.3.1稻曲病
出穗前7-10天,每亩用6%多菌铜2.0-2.5公斤喷施;每亩用25%络氨铜粉剂350-400克,兑水250-300倍喷雾,每亩用50%DT粉剂50-10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雾防效最佳。
4.3.2纹枯病
当发病株率达15%以上时,在分蘖末期与抽穗期各喷药一次,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出穗前7-10天(7月下旬)每亩用200克稻丰灵,兑水50-60公斤喷雾,兼防稻曲病及二化螟等害虫。
4.3.3稻瘟病
在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每亩用40%富士1 号0.15公斤,兑水50公斤喷雾,主要防治穗颈瘟。
4.3.4白叶枯病
此病是检疫对象,用25%敌枯松2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和出穗期各喷一次药。
4.3.5二化螟、粘虫和稻蝗
及时检查害虫消长动态,可用25%杀虫霜水剂每亩200~250克或速灭杀丁15-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4.3.6稻飞虱
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50~60公斤;选用扑虱粉防治效果更佳。
4.3.7化学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时,用12.5%的农思它乳油每公顷3公斤甩施,保持水层5-7厘米,缺水补水。或者用30%的阿罗津乳油混合草克星毒土法均匀撒施。
11.石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一
一、建园
石榴是生长在亚热带及温带的树种, 为喜光树种, 较耐干旱, 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建园时选择冬季气温高于-15℃, 全年≥10℃的年积温超过3 000℃, 光照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pH值为5~8.1, 交通运输方便,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栽植株行距为 (1.5~2) m×2m, 穴深60~80cm, 直径50cm左右。每穴施农家肥25~30kg, 分层施入, 同时每穴施复合肥0.5kg。
二、定植
良种壮苗是成活的关键, 是速生、丰产、优质的基础。育苗时选用品质优, 丰产性好, 果实个大色红, 果面光滑, 商品价值高, 抗病性强, 适宜在本地区栽植的品种。苗木质量要求:苗高达80cm以上, 地茎0.8cm以上, 苗龄1~3年为宜。起苗时要注意根系完整, 至少保存4条根, 根长不短于15cm, 苗木无病虫害。石榴能自花结实, 但异花授粉坐果率高, 所以定植时最好选择适宜栽培的2~3个优良品种, 以提高产量。定植时间以春季3月上旬和秋季的10月底11月初为最佳期。栽植后盖土, 踏实, 浇透水, 用1m×1m的黑色地膜覆盖树盘。天旱时, 1周后再浇水1次。
三、中耕除草
中耕和除草是两项紧密结合的措施, 目的在于防止和减少在石榴树生长期间杂草与果树竞争养分与水分, 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有利于难溶解状态养分的分解, 提高土壤肥力。中耕除草在整个生长季中需进行多次:在早春解冻后及时耕耙或全园浅刨, 并结合镇压, 以保持土壤水分, 提高土温, 促进根系活动;秋季可进行深中耕, 使干旱地石榴园多蓄雨水, 涝洼地石榴园可散墒, 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及通气不良。为了省工和降低生产成本, 可根据石榴园和杂草的种类, 使用相应除草剂消灭杂草。喷洒除草剂应注意按要求的浓度和药量, 在无风或微风天气喷药, 以免有些除草剂飘洒到石榴叶片上, 造成不良后果。
四、肥水管理
石榴幼树以施氮肥为主, 适当施磷钾肥, 其目的为扩大树冠, 提前挂果。定植第一年幼树春季至8月每月追施0.5kg尿素和人粪尿水20~25kg;第二年于3月、5月、7月各追肥1次, 10月施基肥1次即可;进入结果期后, 每年施肥3次, 开花前以氮、磷肥为主, 采用沟施或穴施, 每株加施3g硼砂粉;果实膨大期每株施磷铵0.5kg;采果后每株施有机肥25~30kg;冬季休眠期施腐熟饼肥、人粪尿、草木灰及过磷酸钙等。结合施肥和果园干旱情况, 及时进行灌水, 每年于花前、幼果期和土壤结冻前各灌水1次。
五、整形修剪
1. 整形
石榴最适宜树形为自然开心形和多主干自然开心。其整形修剪方法是:定干高度50~60cm, 新梢长出后留3~5个强健、方向适当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 各主枝间隔10~15cm, 所留的主枝, 每年冬季适当短截, 使之沿原方向延伸, 其余可全部疏去。每主枝上选留2~3枝作副主枝, 其余枝条也剪去, 各主枝的第一副主枝应在主枝的同一侧选留, 第二副主枝方向相反。对主枝和副枝要进行拉枝, 开张角度, 主枝和副枝上应尽量多留结果枝组, 结果枝组在骨干枝上分布应上下、左右错开。树高和冠副应控制在2.5~3m范围内, 使之呈自然开心形。
2. 修剪
石榴结果初期, 应采用轻剪长放修剪法。新抽生的一年生延长枝一般剪去新梢顶端的1/3~1/2, 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枝条应尽量多留, 强枝可疏去, 对结果枝一律长放, 疏除过多过密的枝条, 这样可以缓和树势, 提高坐果率。石榴进入结果期后, 只要剪除密生枝、徒长枝、枯枝、病虫和弱枝即可。冬剪以疏枝为主, 短截为辅, 疏除冠内的徒长枝、过密枝、细弱病虫枝、干枯枝和萌蘖枝, 适当回缩下垂枝和伸向行间过长的枝, 对过弱的结果母枝短截复壮, 空缺处的徒长枝进行短剪或拉枝。夏季修剪在坐果后进行, 切忌剪去大枝, 主要采用除萌、摘心、环剥、扭梢等方法, 使树体透光率保持在10%~12%。
六、花果管理
1. 保花保果
当花果量较少时, 为了石榴能获得丰产, 应采取保花保果措施: (1) 多品种混栽; (2) 人工授粉; (3) 5月上旬对花量少的旺树或大辅养枝进行花期环割, 在基部环割1~2道, 环间距2cm以上, 割后用报纸包扎伤口, 以利于愈合; (4) 盛花期和花后可补施微量元素, 15天喷1次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3%的蔗糖液; (5) 可采取断根等措施, 提高坐果率。
2. 疏花疏果
在花量多、坐果率高的果园, 为了获得优质果和避免大小年现象, 应采用疏花疏果措施:第一次于刚现蕾、能够分清筒状花和钟状花时, 疏除不健全的花;第二次在第一次疏花后10~15天进行, 清除钟状花及所有3次花, 2朵以上并生的筒状花, 去小留大。6月中下旬进行疏果, 疏果在1~2茬花的幼果中对双果、多果的只留1个果, 一般每隔30cm留1果。树冠内膛和中下层要少疏, 外围和上层多疏少留。为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和农药污染, 提高石榴果实外观质量, 增强耐贮性, 从定果后应开始套袋。套袋前先喷1次2.5%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10天内完成。
七、病虫害防治
12.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二
黄海农场农业服务中心
一、指导思想:
啤麦既是农产品,又是工业原料,栽培技术上既要考虑提高产量,更要重视提高其制麦质量,满足制麦工艺的要求。本方案旨在通过优化布局,推广新优品种,统一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产,达到“三个提高,一个控制”:即提高群体质量,提高千粒重,提高发芽率,控制蛋白质含量,全面提升垦区啤麦质量水平。
二、品种布局
根据苏垦麦芽公司及社会市场的需求确定种植品种。今年秋播,以“港啤二号”、“单二”当家,搭配种植“港啤一号”,扩大试种“苏啤6号”。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研究,为垦区啤麦品种更新作好品种和技术上的准备。
三、栽培技术
栽培思路:以群体质量栽培为核心,适期适量苗为基础,科学运筹肥水为关键,防倒、防渍、防病虫害为保证,确保优质丰产。
栽培目标:
目标单产:400~450公斤。
产量结构:每亩穗数50~60万,每穗实粒20~22粒,千粒重 38~42克。
子粒蛋白质含量:早播麦不高于12.5%,晚播麦不高于13.5%。
栽培措施:
1、适期早播
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11月10日为适宜播期,其中10月25日~11月5日为最佳播种期。气候正常情况下,应力争在11月15日前结束播种。
在品种安排上,先播弱春性品种,后播春性品种;具体品种播期安排:先播单二,后播港啤一号、港啤二号。合理安排茬口与布局,在相同茬口顺序上,先播地力差的田,再播地力好的田。
2、合理确定基本苗
根据不同播期,合理确定基本苗。弱春性品种,港啤一号、港啤二号10月下旬播种,基本苗确定在25万左右,春性品种单二,基本苗确定在25~30万;11月上旬播种的啤麦,基本苗确定在30~35万(土壤肥力高的趋向低限,肥力差的趋向高限)。11月10日以后每晚播一天增加0.5~0.6万基本苗,播种量增加1斤/亩。
亩播量(kg)千粒重(g)基本苗数(万)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023、种子处理
播前先晒种2~3天,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再用5.5%浸丰Ⅱ号(5.5%二硫氰基甲烷乳油)拌种,每瓶5.5%浸丰Ⅱ号(50ml)兑水20~25公斤稀释后,拌300~350公斤麦种(单二品种要另加6%立克秀90~100克),用喷雾器边喷边拌种,并堆闷3~4小时,让药剂充分扩散后及时播种。对连作三年的大麦重茬田、晚播啤麦应酌情增加药量,每瓶5.5%浸丰Ⅱ号(50ml)拌种250~300公斤。
4、科学施肥
根据啤酒大麦的优质高产要求,施肥应掌握以下原则:一是总氮量要控制,二是肥料重心要前移,三是合理增施磷钾肥。氮肥以基蘖肥为主,采取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策略,防止中后期氮肥偏多。基(种)肥60~70%,蘖肥15~20%,穗肥(包括叶面肥)15~20%(粘性土取下限);N:P比1:0.4~0.6(以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为准);磷肥以磷酸二铵为主,提倡一基一追;钾肥主要用于后期叶面喷施。
严格控制施氮量。每亩施氮总量控制在13~15公斤,其中基础地力好的田亩施纯氮13公斤,中等的14公斤,较差的15公斤。
肥料运筹:坚持秸杆还田,培肥地力。基础地力好的采取一基一追(壮蘖肥)的施肥模式,强化后期叶面喷肥;基础地力中等的采取一基二追(壮蘖肥+穗肥)的施肥模式;基础地力差的则要增加追肥次数,少吃多餐,稳健促进。拔节(倒4叶)以后不再进行土壤追肥。
各类田块后期均要科学喷施叶面肥,以利啤麦增粒增重提高结实率。
具体分段实施如下:
(1)基种肥。基种肥一般亩用磷酸二铵10~12.5公斤加尿素12.5~15公斤。啤麦带基种肥,利于促苗早发,表现为出苗后低位分蘖多,叶色深,叶蘖同伸性好,分蘖成穗率高。迟播大麦酌情增施基肥,基种肥亩施磷二铵肥12.5公斤加尿素17.5公斤。
(2)壮蘖肥。看苗情、茬口早施壮蘖肥,促早发攻足穗。适期播种的啤麦,在4叶期追7.5~10公斤尿素作壮蘖肥;迟播晚茬麦可提前到3叶期追施,以利促进芽鞘和低位分蘖早生快发。适期苗冬前总茎蘖数在50~60万;晚茬麦也应达到45~50万,接近预期成穗数。
越冬至返青期,对弱苗、黄苗、晚苗,酌情施用平衡肥,促进苗情转化;生长正常的麦苗要严格控肥,确保中期稳长。春后高峰茎蘖数应控制在110万左右。
(3)穗肥。于倒四叶期施好穗肥,一般可亩施尿素4~5公斤或专用复合肥7.5~10公斤。施肥后,如果遇到土壤干旱,要以水调肥促进肥效的及时发挥。尤其对粘性土壤,要提倡泼浇补水,以防肥料在土壤中积累和肥效后移。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开发啤麦专用肥。
为控制蛋白质含量,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保证制麦质量,提倡在啤麦生长中后期进行多次叶面喷肥。
叶面肥主要配方:
①尿素0.3~0.4公斤加磷钾动力40~50克/亩。
②尿素0.25公斤+硫酸钾0.15公斤/亩。
③硫酸钾0.15公斤+883丰产灵10ml/亩。
注:①、②配方主要针对发苗较差,长势偏弱,明显表现缺氮症状的田块,③配方用于长势正常或偏旺的田块。叶面喷施时要避开中午高温,以下午和傍晚喷施为宜。
四、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1)加强种子检疫,杜绝危险病虫草传入,对新调入的种子要认真进
行杂草种子筛除及病虫害的处理。
(2)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选用抗、耐病虫良种,轮作换茬。为减轻根腐病的发生,要尽可能避免同品种多年连茬种植,大麦黄花叶病发生较重田块不宜连作大麦。
(3)清沟理墒,降低湿度,控制群体,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现有恶性杂草及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的田块一律不作留种田。
2、化学防治
(1)病虫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蚜虫、麦圆蜘蛛的为害。
3月中旬左右,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
3月下旬至4月初,大麦孕穗末期,在网斑病零星发生时,用三唑酮防治。
抽穗前后及时喷施戊福二次,控制白粉病,防治赤霉病。每次每亩使用戊福90克兑水喷雾。
喷施戊福不仅能防治白粉病和赤霉病,还能降低啤麦蛋白质含量,延长上层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改善品质。
注意防止蚜虫、灰飞虱、粘虫。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40~60ml兑水喷雾。
3、杂草防除
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核心,控制麦田草害。
(1)阔叶杂草的防治。猪殃殃、荠菜等阔叶杂草,在麦苗4叶至拔节前,用20%使它隆40~45ml/亩加二甲四氯150ml/亩喷雾。
(2)硬草和看麦娘的防治。麦田硬草的防除上仍要坚持土壤封闭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的原则。苗后施药一般在硬草2叶期施药。苗后施药会削弱麦苗的抗冻能力,因此茎叶处理应掌握在冷尾暖头施行,一般在冬前(12月10日前)施药结束。寒流临近时不可施药。
五、农机作业要点
1、耕整地:提倡大马力悬挂犁耕地,适墒耕地,耕幅在1.85m范围内,沙壤土要求耕深20cm以上,达到地表平坦,深浅一致,接垄准确,到头到
边,不重不漏,无喇叭口现象;推广应用液压重耙作业,作业深度15-18cm,宁重勿漏,耙完后要绕一圈收尾,确保土壤有松软的表层和适宜的紧密度;旋耕作业要确保旋深达12-14cm,旋耕后地面平坦、松碎,深浅一致,接垄准确,无漏旋现象。粘土地提倡旋耕,旋深8-12cm,坚持适墒作业,杜绝烂耕烂种。
推广土地深松、鼠道暗沟技术。
2、施肥:机架无大的变形;离合器接合分离有效;各排肥口排肥一致;肥箱无漏肥现象;有专人站机;不漏施、不重施,不在田内添加肥料。
3、播种:播种机在播种前要做好台驾试验,变换品种前要认真做好清扫工作,播种时单口排量一致,坚持宁迟勿烂、放样播种的原则,专人专机,到头到边,播行要直,播深一致(2~3cm),覆土良好,畦面平整。
4、开沟:高标准开好田间一套沟,确保沟渠相通。坚持规格化开沟,标准是:竖沟深20cm,上口宽28~30cm左右,底宽10~12cm,要求沟底平,沟边光滑。横沟深不小于25cm,宽25cm,要做到沟直,离线正负不超过5cm。横沟密度要求:田宽在40m以下的,每50m开一条横沟,田宽在40m以上的,每40m开一条横沟。
5、施药化除: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力求到头到边,确保灭草效果良好,无药害,要经常检查喷头,防堵防漏,减少机械故障。加药及排除故障需在田外进行,田头要开好隔水沟,药液要随配随用,以防沉淀。
六、化学调控
早播旺长田块可于麦苗2叶1心时,用15%多效唑50~60克/亩均匀喷雾,促苗矮壮,控制基部节间伸长,增强麦苗的抗寒性能;春后返青至起身期则可用矮壮丰50ml/亩均匀喷雾;预期穗数超过55万/亩的田块,于叶龄余数0.5叶时用玉米健壮素50~70克/亩均匀喷雾,易倒品种(如港啤一号、二号等)可考虑在全田见芒10%时再使用一遍。玉米健壮素的用量不可随意加大,以免造成迟熟或穗部结实不佳等负作用。
七、加强前茬水稻后期水浆管理
为防止秋播出现烂耕烂种,要加强前茬水稻田后期的水浆管理,达到水稻田清水硬板,土壤沉实的效果。9月20日以后,排水沟要求无明水,当田
边水稻叶片出现微卷时可灌跑马水(随灌随排);10月5日前后及时腾空三沟,不再上水。
八、适时抢收
啤麦的收获如同留种田一样,非常讲究收获适期。实践证明,啤麦正常成熟年份,以腊熟末期为收获适期。此时千粒重和产量最高,而蛋白质含量较低。啤麦不宜收获过迟,有资料表明完熟期收获既减少产量又提高蛋白质含量。
啤麦收获后应及时晒干扬净或烘干。要求子粒含水量在12.5%以下,确保安全贮藏。未干燥的啤麦不可堆闷捂盖,防止发热变质。
13.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1.了解苹果果实品质的含义及优质果品应具备的条件。
2.掌握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3.掌握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4.了解专用于提高果实品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用法。5.了解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方法、采后分级和处理技术。
教学重点:1.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2.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1.苹果园土壤管理方法。
2.留果量的确定、疏花疏果方法。3.套袋的时期与方法 4.适期采收技术。
教法方法:1.讲授
2.“套袋方法”用实物演示,并让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效果,纠正错误。
课 时: 8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苹果
四、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苹果果实品质的含义
苹果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品质、鲜食品质、贮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等诸方面,由许多因素决定。
1.外观品质(1)果个适中(2)果形周正(3)色泽艳丽(4)果面光泽度高 2.鲜食风味品质
(1)含糖量高
(2)含酸量和糖酸比适当(3)香味浓(4)硬度适中 3.贮藏品质
4.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二)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 1.果园土壤管理
(1)生草法:即全园种草或行间带状种草。草的刈割管理:草应进行刈割管理,一般每年2~4次。刈割下的草,可随时扬到果树树冠下或全园撒匀,遮盖在草留的茬上也无妨。
生草园果树施肥:一般追肥施在果树下或随灌溉水施。带状生草时,施基肥可在非生草地带施
生草园植保:生草种类的选择与刈割时期应与保护天敌一起考虑。清园:冬前果园清园不易做得很干净,所以生草园果树刮皮、剪除病虫枝、摘纸袋、摘叶等,应尽量随手收拾,集中销毁或深埋。另外,早春草皮与果树同时喷石硫合剂,以灭除病菌或越冬虫卵。
生草的更新复壮:一般5~10年更新一次。
(2)免耕法:免耕和施用除草剂原则 现代果树生产中的免耕法,是在人们承认果园有一定量的草生长,有利无害的前提下实施的。对果园杂草种类、数量应有清楚的了解。
正确选用除草剂 了解各种除草剂性能,结合果树情况正确选用除草剂。除草剂的施用时期 只要杂草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两次除草即可。主要在两个时期使用:一是春末夏初,二是秋初。
(3)覆盖法:
即用覆盖物覆盖全园或部分面积,其目的是土壤保墒,提高地温、灭草或改善树冠下部光照状况等。
技术要点:春季覆膜应在开花前,勿太早太迟;可行内带状覆盖,也可行间带状覆盖或“轮作”;风大的地区,覆盖要多压土;山坡地注意勿引起积水,水土流失;夏季最炎热时和雨季可撤膜,秋季再覆上;覆膜多年,应注意增加土壤施肥量,尤其是有机肥。秸秆覆盖 可用麦秸、豆秸、谷糠、玉米秸、山草等,覆盖全园或带状、树盘状覆盖。
2.苹果园施肥
本节介绍的苹果园施肥技术,以果园生草为前提条件,即幼年果树行间种植产草量很高的绿肥作物或生草,在果树幼年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基础上,果树进入盛果期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 ~2.0%。
(1)施肥时期: 基肥 秋季是最佳施用期。
追肥 是补充性施肥,以速效性无机肥(化肥)为主。(2)施肥种类和数量:
最科学的依据是苹果树叶分析结果。
有机基肥施入量应在总施肥量中占60% ~ 70%以上,才能保证高产、优质和稳产。
追肥也要参照土壤的养分含量与供肥特性。
如盐碱地果园,土壤缺铁,应从改土上解决,光靠施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一些苹果园缺硼、铁、锌,一般由叶面喷肥进行缓解。“因树施肥”,应随树的品种类型、砧木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3)施肥方法 环状(轮状)施肥
放射沟(辐射状)施肥
全园施肥
条沟施肥
根外施肥 包括枝干涂抹或喷施、枝干注射、叶面喷施等,生产上以叶面喷施的方法最常用。
近些年苹果生产上开始喷施营养剂。
营养剂只能是辅助性施用,不能单靠它增产和改进品质。3.苹果园水分管理
(1)苹果园灌溉的最佳时期:我国苹果主要产区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如果一年两次,应当在谢花后坐果期一次、秋末冬初一次(封冻水);如果一年灌溉3次,可在第一次灌溉后4~6周时加一次。
(2)苹果园灌溉的最低量:最低灌溉量,应使50~80cm厚的土壤湿度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
(三)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 1.提高坐果率
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的理论途径有三:一是保证足够数量的优质花能正常开放,并充分授粉受精;二是保营养和水分的供应,使受精的花朵和幼果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满足花果正常的生长发育;三是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生产上,提高坐果率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配置足量的适宜授粉树(2)高接花枝与挂罐授粉(3)人工授粉
(4)花期放蜂:蜜蜂每公顷放1.5箱(每10亩放1箱),壁蜂每公顷约放3000头(每亩放200头左右)。壁蜂活动能力强,是蜜蜂的80倍左右。
人工授粉 蜜蜂授粉
(5)花期喷肥:苹果盛花期喷布0.3% ~0.5%尿素加0.4%~ 0.5%硼砂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提高坐果率。
(6)花期和幼果期防冻: 树干涂白 发芽前灌水 果园熏烟
(7)花前复剪:节约树体的养分和水分,并有利于集中供应,因而能保证正常的花果发育,提高坐果率。
2.疏花疏果
在气候条件比较稳定,花期不易出现霜冻的苹果产区,推广“以花定果”技术。
在花期气候件不稳定的情况下,从安全、稳妥方面考虑,可采取疏蕾、疏花、定果三个步骤。
(1)留果量的确定:中型果品种的叶果比为30:1~50:1;大型果品种为50:1~70:1;小型果品种为30:1~40:1。
(2)按距离留果的具体做法:红富士壮树壮枝果间距一般为20cm左右,弱树弱枝果间距为25cm左右。
(3)以花定果的做法:
只留两个边花,把其余花朵去掉,这样留下来的花朵坐果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健壮的树势和饱满的花芽;园内授粉树数量充足,配置合理,同时必须全面进行人工授粉。
以花定果的方法: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确定留果数量,再加20%的保险系数,然后按20~25cm的间距选留1个花序。对于保留下来的花序,大型果品种只留中心花,把边花全部疏掉。
3.果实套袋、摘叶、转果和地面铺反光膜
套袋
保护果实,防止病虫危害;
避免农药污染、减少残留; 果实着色艳丽、果皮细嫩、无锈斑、果点浅;
长期贮存果实不皱皮,不失水,新鲜度高。
铺反光膜、采前摘叶、转果等措施对果实品质的提高也是很有效的。纸袋
(1)套袋的时期:
黄、绿色品种 应在果锈发生期前,即落花后10~15天内套; 红色品种 在生理落果后再套,与定果同时进行。(2)套袋方法
套袋前将整捆纸袋放于潮湿处,使之返潮、柔韧,这样便于操作。捆扎位置应在袋口上沿下面1.5~2.5cm处使果实在袋内悬空,套袋方法是将袋体撑开,将果实置于袋中,使果柄从袋口剪缝中穿过,折叠袋口,将捆扎丝反转90°扎紧。全株树的套袋作业应先树冠上、内,再树冠下和外围。
(3)摘袋的时期和方法:
黄、绿色品种 采收时果实连同果实袋一并采下,装箱分级时解袋。
红色品种用单层袋 采收前25~30天将袋撕开呈一伞状,罩于果上防止日光直射,5~7天后将全袋摘除。
红色品种用双层袋 采收前25~30 天将外袋撕下,内袋在树上保留7~10天再撕下。
摘袋的具体时间 最好是阴天或多云天气;若晴天,应于上午10:00以前摘除树冠西、北方向的;下午16:00以后摘除树冠东、南方向的。
(4)摘叶、转果:摘袋的同时或随后,应摘除果实正上方遮光的1~3个叶片,促使果面着色好。
摘袋后1~2周,如果背光面还未着色,这时可转果。转果的方法是,用手轻托果实转动180°,可用窄透明胶带与附近枝牵引固定方向。
(5)地面铺反光膜:
果实着色开始时,如红富士在采收前40天,红星和其他元帅系品种在采收前30~25天铺反光膜。
(四)应用生长调节剂提高苹果果实品质
1.普洛马林 对元帅系苹果,能使果形更加突出果面的五棱,纵径增大,从而使果实更高桩。着色亦改善,果面光泽度好。
2.果丰素 其作用是显著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从而提高坐果率,增大果个,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果实中钙、磷含量,果实风味浓),着色好,并减少苦痘病等,提高果实耐贮性。
3.果形剂 能明显地促使元帅系苹果果形高桩、五棱突出和着色深。
(五)适期采收
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影响产量,着色差、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品味差,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失水皱缩,减重快,还易产生苦痘病、褐烫病、虎皮病等生理病害,降低贮运能力。
采收过迟,着色过度,颜色老成,降低果实外观品质,增加果实病害、虫害、霜害、风害、鸟害等危害的机会,降低果实的商品率和优质果率。不耐贮藏。
1.适宜采收期的确定(1)外观:(2)品味:(3)含糖量:(4)果实生长天数:(5)当地经验: 2.分期采收
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分2~3批采完。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品质。3.采后分级和处理
【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荐阅读:
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06-20
高效优质玉米栽培技术08-03
优质丰产06-27
离骚(优质教案)07-23
产房优质护理07-24
中东优质教案07-26
优质护理讲稿08-25
优质党课10-05
四季优质教案10-12
优质微党课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