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2024-06-12

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9篇)

1.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信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所以,我一定能够要坚持下来。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每天的工作都是那样重复着,8小时之后是劳累的身体,回家之后便躺在床上,不愿干任何事情。实话说,那些垃圾确实很恶心,但我在一天天地坚持着。每晚妈妈总是问一个相同的问题:“明天还去么”。“去”我总是毫不犹豫的回答。虽然很累,但是每晚边吃饭边向爸爸妈妈聊工作上的事情:我是如何在遇到困难时请别人帮忙的,我是如何与吃饭的人沟通一些事情的,诸如此类,等等等等,都充满着无限的乐趣。

第四天,由于其他员工请假,我被安排干一些除了打扫卫生之外的事情,那就是帮忙布置米线里面的原料——剥鹌鹑蛋。原本以为这项任务能够很快完成,但是,没想到,剥鹌鹑蛋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由于鹌鹑蛋不大并且皮质坚硬,只要稍一用力就可能导致整个鹌鹑蛋破碎,所以剥起来并不容易。虽然剥了几个,但实际上,完整的剥好的并不多,后来又是一个一个,我终于意识到什么叫做熟能生巧。虽然时间花费的比较多,但是看着鹌鹑蛋渐渐成形,我心里非常高兴。不仅学会如何完好无损的剥鹌鹑蛋,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封口机。

忙的时候,我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到柜台里去帮忙。虽然比较复杂的做米线、土豆粉和三鲜面我没有学会,但是我学会了如何做奶茶和果汁。但摆在我面前的是,奶茶和果汁需要用封口机封口,而我一直没有学会。我不只一次问过其他阿姨到底要怎么使用,也多次看过阿姨示范,但每次自己去使用却怎么也不会用,只好请阿姨来帮忙。阿姨说不是我不会用,是心理上不敢去碰,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我也曾用空的包装盒做过试验,但无论如何,阿姨能轻松按下的杆,我却怎么也弄不动。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我仔细观察这个机器,后来才发现,在放包装盒的两侧分别由一个圆形的小孔,这两个小孔的功能是封口时让上面的两个刺头顺利的落下。而我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向里面推托盘时从来没有放好他们的位置,致使刺头不能顺利落下,所以导致了我怎么也压不动杆的状况。研究好了原理,再来一试,我居然成功了。这两件事给我一个很深的启示,那就是,有些事情不能蛮干,要研究原理、寻找窍门,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把这两件事情说给爸爸妈妈听,妈妈生气老板让我多干了活,而爸爸却很高兴,他高兴我学到了东西。在工作期间,爸爸总

2.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

1 工作实践

1.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本辖区常住人口34127人, 建立健康档案31586人, 建档率92.6%。健康档案信息录入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纸质健康档案装入档案袋, 按出生日期排序, 存放于专用档案柜。居民只需提供姓名和出生日期, 便可迅速查找到档案。居民再次接受建档单位服务后, 工作人员对健康档案进行补充或更新。

1.2 重点人群管理

管理高血压患者2215人, 管理率47.6%, 规范管理率96.1%, 血压控制率71.1%。管理糖尿病患者683人, 管理率59.6%, 规范管理率96.5%, 血糖控制率70.8%。管理60岁以上老年人3481人, 建档率80.8%。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 每半月或一季度随访一次, 对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用药、生活方式、心理调整等进行评估, 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方式改进计划。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每年全面体检一次, 及时发现、干预危险因素。

严格执行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 2011年开始,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干预, 现管理309人, 每半年随访, 并结合发放宣传手册、举办针对高危人群的讲座等, 指导高危人群采取正确生活方式。

持续强化妇女保健。设置生殖健康咨询室, 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避孕药具发放等服务。开展“幸福家庭生育全程关怀行动”, 提供免费婚前咨询、孕前保健、孕期检查随访、产后访视等服务,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积极开展乳腺癌、宫颈癌筛查, 早防早治威胁妇女健康的严重疾病。

1.3 健康教育

在中心候诊厅, 每天8小时播放健康知识宣传片, 并常备健康教育处方及宣传资料30余种, 居民随意取阅。针对不同人群和季节, 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每月定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更换宣传栏内容。在各重大卫生宣传日, 进入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组织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使患者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正确的健康理念等, 依靠自己解决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健康教育, 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

1.4 传染病防控

接种门诊创建成为重庆市预防接种示范化门诊, 严格按示范化门诊设置各功能区。配置有红外线额温仪、气管插管、便携式氧气筒等设备。规范开展接种预检、安全注射、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管理等。在保证接种率方面, 采取了产科预约、登录沙坪坝区出生信息网络收集儿童信息, 按不同年龄段定期检查接种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覆盖全辖区的儿童搜索等方式, 取得了儿童建证率100%, 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99.7%的成绩。对二类疫苗解释、使用进行了规范, 使家长对一类疫苗、二类疫苗有较清楚的认识, 深受居民好评。

制定了完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严格考核, 奖惩分明, 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持续提高。传染病报告率100%。设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 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 以定期督导结合发生病例实时督导, 有效预防了传染病发生及疫情扩散。认真开展手足口病、血吸虫病、AFP等疾病监测工作, 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多次受上级表彰。

2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1 保存纸质健康档案造成浪费

居民健康档案同时保存着完全相同的电子版及纸质版, 纸质版随着健康档案不断更新而增多, 仅重点人群纸质档案数量每年就增加一倍, 我中心年增健康档案用纸近10万张, 保存这些档案占用大量档案袋、文件柜、房间。另外, 以我中心管理重点人群7000人, 每份纸质档案填写用时3分钟计, 每月填写纸质档案用时108小时, 约14个工作日。因此, 在目前信息技术已能妥善保存档案的情况下, 如能取消纸质档案, 既节约能源又节约人力。

2.2 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居民在建档单位建档后, 其信息录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如居民在建档单位外的其它医疗机构接受服务, 其健康档案诊疗单位不可调阅, 诊疗信息建档单位也不能调阅, 健康档案不能充分使用及更新。因此, 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信息共享, 才能最大化体现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

2.3 公共卫生管理科学性待提高

上级主管部门在下达工作指标时, 重视达到一定管理率, 对目前人力财力能否承担相应工作量考虑不足, 导致执行者忙于应付工作量, 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 项目补偿标准较低, 比如高血压随访, 每次要测血压血糖, 进行健康指导, 补偿标准为5元/次。较低的补偿标准迫使基层领导将工作重心转向医疗, 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减少。基层工作人员只能做大工作量, 才能有较合理的经费, 导致降低质量甚至弄虚作假。而绩效考核时, 重工作数量考核, 质量考核则相对欠规范, 不够严格, 对工作质量的促进力度不够。

2.4 疾病预防力度需加大

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有效提高了患者控制血压血糖, 避免并发症的意识和对医生建议的依从性, 促进了患者的健康。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 未将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目前本辖区对高危人群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 高危人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不利于控制发病。在健康教育方面, 注重考核留底的资料, 未对健康教育作现场考查及效果评估, 健教人员培训也不足, 导致健康教育质量不高。呈现出重治轻防的模式。

2.5 技术力量薄弱

在基层卫生单位, 因待遇、地理条件、自我价值实现度等因素, 难以留住人才。我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12人, 无一人是全日制大专毕业, 小学文化程度1人, 转岗2人。基层人力状况可见一斑。技术力量薄弱, 导致居民认可度低, 增加了工作开展的难度。

2.6 免费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有较大差距

在目前我国卫生资源有限、卫生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为居民提供了部分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但距居民的健康需求还有差距。如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年检, 辅助检查项目为心电图和尿常规, 不足以监测病情及危险因素。免费项目过低于居民期望, 居民利用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动性下降。

3 小结

3.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乡村公共产品;国家力量;村民自治;第三种力量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设计

关于公共产品概念的理论,很多学者已有所研究。公共物品是私人市场难以提供的物品,因为存在搭便车问题,搭便车者是得到了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了为此付费的人。于是,公共产品必须由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史卓顿和奥查德认为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乡村是一个社区共同体,所以,乡村公共产品(如乡村公路、水利、学校、用电、通讯等)同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本文所指出的乡村公共产品属于狭义的范畴,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基础教育等。

目前许多乡村建设学者对乡村公共产品的来源都有研究。比如于建嵘用“集权式乡村动员体制”解释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但是这种特定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以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力量为基础的,在国家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种不可取的供给模式。改革开放新时期,罗兴佐教授在研究荆门村庄水利建设的调查中得出结论:市场化取向的水利体制改革,在盘活已有资产、激发民间的水利投资热情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准公共产品(比如乡村公路等)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得这类公共产品供给陷于困境。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运用社会学实地研究方式进行研究设计,选择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数个自然村的公路建设、桥梁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理解方法分析资料,从而对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新农村建设及公路桥梁建设概况

笔者所调查的新卫村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它位于广西桂北灌阳县。在籍人口3840人,本村有九个自然村,零散分布于山区中,大则有700人-800人,小则有100多人。据县政府调查统计,本县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410元,而本乡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新卫村村民收入处于本乡的中等水平。新卫村的居民收入存在两级分化的格局,靠近省级公路的自然村收入较之远离公路的自然村高。

通过对新卫村下塘屯、陈家屯、下刘村地灵屯的村干部、负责项目建设的负责人村民的访谈了解到以下概况:一是2007年,新卫村下塘屯开始建设一条水泥公路。村干部和村中的能人组织建设公路,成立了公路指挥部,专门负责工程建设。新卫村下塘屯有一位在自治区林业局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高官(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总工程师)。县林业局向自治区林业局上报了一个数百万的项目,项目获得批准后,县林业局通过节约项目资金的方式抽出一部分资金,从而获取公路建设资金。现已有十万元到位,此十万元用作从下塘屯到钟家屯的约600米道路所占用农田和耕地的补偿金和挖掘机工资。二是2008年,新卫村陈家屯计划在本自然村田地集中之处修建道路,方便水稻运输。他们预算约十万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十万资金的来源。曾经有人向乡政府打报告,请求下拨一部分资金,但乡政府回复:财政有困难,但承诺供给一定量的水泥。而后,村民主要领头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并规定本屯村民按照人头集资。村民集资的四、五万,村民捐款四、五万元,共有八、九万。村干部和村中的能人组织建设公路,成立了公路指挥部,专门负责工程建设。

三、微探现实生活中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

下文将公路建设、桥梁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劳力和部分物资作为研究的重要载体,将其分为三部分:国家力量、村民自治、第三种力量,以此对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展开探究。

(一)来源之一:国家力量

笔者以时间为纵向线索来探讨国家介入给乡村建设所带来的效果,阐述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的形式主要是资金和组织劳动力。运用西部的代表村庄现实状况论述国家力量的介入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缺陷,这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着紧密的关系。

国家力量单一化介入。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高度集中的权力与集体所有制相结合,为传统体制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动员能力。在这一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力到达空前的程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一支强大的建设队伍。新卫村有一水库,大约有1000多亩的水域面积。当时,新圩公社(新卫大队属于新圩公社)召集几千人经过几年的奋力建设将塘坝垒高,拓宽塘身,挖深塘底,修建排洪渠、灌溉水渠。塘水可以灌溉到几千亩的水稻田,同时也能养殖鱼类。在某种程度上,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时期,国家力量的强力介入对大规模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了显著作用,并对乡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绩效退化的国家力量。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宣告解体。在这种“国退民不进”的特殊时期,农村社会一度陷入了无组织、无管理、无秩序的混乱状态。“国退”正是多种基础的丧失。农村原来高度集中式的权力组织机制,变得乏力,失去了大量动员乡村劳动力的权力基础。随着“拆社并乡”的推进,原来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转变成为村民自治委员会,实质上,是一个无权无力的自治组织,这使得乡村建设缺乏过去的动员组织基础。被新中国的集权式乡村动员体制所代替的绅士治理模式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已经非常弱化,依靠绅士声望治理乡村的模式已没有生存土壤,笔者将其称之为声望权力基础。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力外出务工经商,被称为“农民工”,农村的精英大量流失,留守在农村的是妇女、小孩和老人(被称为“386199”部队),农民劳力基础乏力。随着1994年的财政制度改革推进,县级财政无力承受庞大的乡村公共品建设,乡村公共品供给呈现乏力化和僵化的局面。

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县——灌阳县对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只能“望路兴叹”了,于是国家介入已成为一句空话。2008年,新卫村陈家屯计划在本自然村田地集中的地方修建道路,方便水稻运输,预算约十万元。但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十万资金。曾经有人向乡政府打报告,请求下拨一部分资金,但乡政府回复:财政有困难,但承诺供给一定量的水泥。

在调查中,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未能供应该自然村一定的资金支持。有村干部向乡政府打报告请求给予资金支持,但乡镇府只承诺给一定数量的水泥,关于资金,乡政府表示无能为力,只能村民自行解决。村民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而买单,从而加重了村民的负担。

(二)来源之二:村民自治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村民自治仅仅指自然村内部的村民自治。现将自然村内部的村民自治运作模式作如下介绍:

1、村民自治行动之目标

村民自治行动的目标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为村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条件。以下是个村庄建设公路的具体目的:陈家屯——为子孙后代,为了有个好名誉,为了种田方便;下塘屯——方便村民出行,方便运输,“当官的”驾车回来方便。

2、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组织机构:工程建设呈现出相似的组织形态,即有一定的领头人员,或村干部,或村庄能人,来组成一定的临时机构,指挥全部工程。下塘屯和陈家屯成立公路指挥部。指挥部全权负责整个工程的进展,并互有分工。

资金来源:筹资、捐款、本屯集体资金、政府资金;陈家屯:集资四、五万,捐献资金四、五万,乡政府的水泥;长渡屯:出卖集体土地使用权十万、群众集资五万左右、村集体的鱼塘(月塘)承包钱约三万。

3、村民自治之“双结合”绩效

第一,农民。农民原子化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之后,以家庭为生产个体单位为理性算计各自利益的乡村形态。形态的三种表现:生产个体化;乡村利益格局的多样化;青壮年大量外流带来的空巢化。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村民自我组织生产,自负盈亏。分田到户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个体化程度加深;乡村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即一部分农民认为在具体的现实经济利益分配中存在不公平情况,他们会强烈要求重新分配。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发动其家族或家庭成员对工程百般阻难,与负责人商讨重新定价、骂叫、甚至以死相逼。在下塘屯建设公路时,就有一户调整他们土地价格,理由是公路经过的土地是用来修房子的,不是一般的田地。其实每个村民都明白:田地的价格7000元/亩,而宅基地的价格是10000元/亩,3000元的差价!同时村民也存在一种“钉子户”的意识,用他们的话说“这些钱是国家的,国家那么有钱,多我这几个钱有什么关系?”;青壮年大量外流带来的空巢化现象是指大量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家庭中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家庭中夫妇共同外出,或夫妇携带自己的孩子全家外出。

第二,乡村建设精英。村委会人员威信权威的丧失;村委会人员过少,不足支撑整个村庄(包含9个自然村)的所有事务。于是,本自然村出现了一批活跃于本自然村事务的积极分子。笔者将其称为乡村建设精英。积极分子既包括本村庄的经济能人,也包括活跃于村庄内的政治分子,也包括一些有能力的有家族势力的村干部。由这两部分人组成项目指挥部,实现了重组领导班子,并各自有分工。下塘屯的指挥部由五人组成,分管资金保管、劳力组织、账目管理等。

第三,“双结合”的绩效。在一定条件下,村庄内的精英们社会整合分散的农民。整合的主体是上文所说的村庄积极分子即村庄精英。整合的客体是本区域内的“原子化”的农户。即使是原子化的农民,社会整合也是存在现实的可能性的。一是农民是理性的经济学家。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计算此工程所带来的福利:修建好公路之后对大家都有益处,方便大家,同时也方便自己。他们会为村庄的公共事务建设做出让步和奉献。二是村庄精英的影响性作为。新卫村陈家屯道路建设中得以体现,主要负责人、总指挥部拥有一家米粉厂,在全州县保险公司参股份,拥有一辆大货车,具有一定资产,在外面人缘关系好,乐于关心本屯事务,在本村庄中享有一定的威信。组成领导班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主要是留守人员参加),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并决定本屯村民按照100元/人集资。他们动员本村村民捐款(其中包括在外面打工的村民,或较为富裕的村民),总共四、五万元,加上本村村民集资的四、五万,大概有八、九万元。成立四人“公路指挥部”,负责对路线的规划,田亩占用和补偿,雇请挖掘机等事宜。与被占用的农户协商好后,在一天内就将一里路的路基挖好,后期工程也在进行之中。

“能人治村”,要让能人有一定权力资源去领导村庄建设,依靠权威人士汇集、整合较为松散、原子化的农民资源。采取农民最大程度参与方式,充分调动农村各种资源才能产生良好绩效。乡村公共产品来源于村庄自治能力提升,乡村内部资源得以整合所取得的有效结果。乡村自治运作方式给乡村建设提供新天地。

(三)来源之三:第三种力量

第一,“第三种力量”的引入。罗兴佐教授的“第三种力量”论述:在村庄治理中,存在着明显的两种力量。第一种是来自国家的,这种力量在人民公社时期成为村庄治理的主要力量;第二种力量是源于村庄自身的,推行村民自治,这种力量得到了国家的鼓励。其实,除这两种力量外,还有在家成长起来的现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村庄人称之为“在外面工作的人”)对村庄事务的关切,他们构成了村庄治理的第三种力量。在笔者所调查中几个自然村中存在普遍的“第三种力量”。

高考升学、参军复员军人转业、村干部迁升公务员,是改变农民身份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三种途径改变农民身份的人员很可能成为第三种力量的来源,进而对乡村建设产生很大影响。其中通过高考升学的农村大学生是这种力量的主力军。笔者认为,本区域内始终存在向上的社会流动现象。在村庄里流传着“兄弟同科”的佳话,据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兄弟俩考取进士,并刻碑铭记。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就有数十位农村学生考取大学,他们在自治区林业局、南宁海事局、桂林市公安局、灌阳县法院、灌阳县司法局、新疆科研机构工作等,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和领域内有所成就。这对具有“熟人社会”的农村而言,给村民的榜样作用是极为显著的。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子弟考取大学,这必然成为建设乡村的力量。中国的乡村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承载着长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因此“第三种力量”的形成与村落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及其传统村庄的生活和生存逻辑息息相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外工作的人员都是有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家乡有感情,在家乡还有自己的亲人。这也使得在外工作的人希望自己作一些对自己村庄有益的事情。这时“第三种力量”的介入给村庄的治理和建设带来了契机。

第二,“第三种力量”的绩效。掌握实权的公务员身份的“第三种力量”对本村庄的影响力更强,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正当权力通过合法渠道获取国家资金来为服务于村庄。少者有几万资金的项目,多者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项目。这些对本村效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第三种力量成为乡村建设中的难能可贵的而举足轻重的力量。另一类人员,不能通过引进资金为本村庄服务,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直接捐款。新卫村下塘屯有一位在自治区林业局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高官(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总工程师),通过县林业局上报一个数百万元的项目,县林业局通过节约项目资金的方式抽出一部分资金,从而获取公路建设资金。在家中务农的两个哥哥在这次公路建设中自然成为了总指挥,主管资金的使用。在新卫村陈家屯道路建设案例中,村民动员“庄里的庄外人”捐款。其中一位在新疆搞科研的“村庄的村外人”捐款一万元,村民对此人津津乐道,赞赏有佳。宗族的“复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创造正在被纳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这些新的意义包括乡村治理等的宣传。

第三,反思“第三种力量”。在本次调查中,此种力量表现出如此地积极和活跃,对乡村建设大有裨益。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第三种力量”具有一定限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给问题,全国七十多万个行政村并非所有的都拥有强大的“第三种力量”。此种力量的子女长期在外生活对本村庄缺乏了解和感情,如果第一代的这类人员因故不在,那么这种非制度性的力量因多种原因最终走向瓦解和消亡。

四、结论与对策探讨

本调查试图运用实证方法来说明和论证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来源,以政府、村民自治、第三种力量的“三位一体”的乡村建设模式是所调查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真实写照。就乡村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属性而言,必须由国家提供。但是不排除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农户已成为农田基本建设末端的主要投入主体;在村庄内部和外部跨村庄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教育发展等方面,村庄成为投资主体,其作用不断加强;社会出资人在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国家力量介入才是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撑力

国家具有强大的财力,方可支撑起乡村公共产品供给,国家可制定一定的计划内和计划外预算,为乡村公共产品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国家发挥其积极作用,调动乡村各种积极力量,化解各种矛盾,为乡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加强行政村内部的自然村或生产小组的临时性组织的管理,以杜绝贪污、挪用资金等问题。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再造,组建临时性的领导班子,有利于提高其在群众中的可信度。充分采取多样化手段动员农民,使之理解和支持乡村事务。增加村集体的经济力量,为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三)充分和合理利用第三种力量,培养第三种力量

第三种力量的出现和发展说明,村落文化仍在延续,因此需要成分利用血缘和友情等社会关系,加强与第三种力量联系和沟通,使得“第三种力量”有效长期存在。同时,特别关注青少年中的优秀者,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建立一种亲情和爱心关系,培育第三种力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美)哈克斯著;梁小民,陈宇峰译.经济学原理(第4版)学习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著;费绍挥,徐济旺等译.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对政府功能的批评与反批评的理论纷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皱勇文.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乡、村组织变革与创新[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3).

4、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商务印书馆,2001.

5、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农田水利研究[M].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

6、罗兴佐.第三种力量[J].浙江学刊,2002(1).

7、《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方式研究》课题组.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制度转型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5(3).

*本文属2009年度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专门项目;项目编号:09xz-bzx-124。

4.卫生局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作用非凡的一道槛,其中充满着磨砺与再学习的机会。若要成功的跨过去需不断地反省并改进一些为人处世的措施。当然对于学法律的我来说,更得关注法律及其适用方面的琐碎,不断地从中获得进步的经验,为更好的规划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这道槛对于大学生初步涉世也是非常重要的。

20XX年5月12号到20XX年5月23号的实习是在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进行的。平时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但说到真正的去实践,去运用法律知识,同学们都还没什么经验,所以本次实践课实习,成了同学们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踏板。

回首在卫生监督

所实习的10多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曾经在学校对未来对实务工作中法律应用的困惑和迷茫,随着这次实习的一点一滴的应用慢慢的就不见了。实习让我从一个只看到理论上操作的学生走到了一个能自己动手的实习工。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深入都使自己的知识的更加完善。很感激这次的实习,尽管我仍会想回学校,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自身的不足,让我知道了掌握好牢固的法律知识,扎实的学到解决分析问题的技能,养成逻辑的推理思维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自然的一个转变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积极进取的态度。所以感恩这些天的实习,能够有这样的收获,我是快乐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十三亿人口的健康问题,必须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我们的国民究竟生活在怎样的医疗卫生状况下呢我国的医疗事故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将就我国目前的医疗事故的有关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做出自己的总结。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妥善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20XX年4月4日国务院第351号令颁布了《医院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实施,对医疗机 构和医 务人员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如何防范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 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由其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发生的事故。 根据《条例》定义,要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有预防医疗事故的意识和措施,用法律 法规来规范医疗行为,培养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以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 因此,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1 、照章行医

照章行医是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医疗事故定义强调的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 过失行为,有过失的前提是因违反规定。只要按章办事,就无违规及过失之说,即便有人身 损害,也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因此,落实各项医疗管理法规,在诊疗工作中认真执行规章 制度,是减少医疗事故、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照章行医也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 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与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落实医疗规章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已总结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国家和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出台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执行诊 疗护理规范、常规,不仅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义务,而且是从事医疗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特别是诊疗护理规范及操作常规,凝聚着古今中外历代医务人员行医的珍贵经验和 深刻教训,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照章行医不仅是为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 前提。

2、 依法行医

依法行医是保证医疗机构经营合法性的必要条件。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只有依法取得执业许可证或者执业资格证,才能从事医疗活动,并且只有遵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行医,才能保证其从业的合法性。依法行医也是医务人员适应新规则自我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的医患关系既要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又要受法律的制约,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具备良好的医术的同时,要有依法 行医的观念。然而,医疗行为是高风险的特殊技术行为,本身蕴含着对人体可能的致害因素,具有获益与致害同时发生、发展的双向行为特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对具有法律效应重要证据的病历,要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客观、真 实、完整、详细地记录患者就诊时的身体状况、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以及在实施 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必须向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完成告知书的签署,以尊重和保护 患者或家属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以德行医

医务人员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是救死扶伤,保障健康,杜绝医疗事故。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 并非易事。医务人员既要有高超的技术,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医务人员在品格和行为上真正值得 病人信任托付。这就是意味着把病人的利益要放在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 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具体规定了“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 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这是医师在执行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总之,医疗活动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的科学实践过程,难免不发生意外, 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结果。由于医学科学的特点,就应当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医学,看待 医疗活动。 一定要 增强安全和依法行医的意识。《条例》是从总体上调节、促进医患关系的法规依据,它既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又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不存在“针对”谁的问题。同时,医护人员只要依法行医,依规诊疗,没有因为过失而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条例》就是自己的“保护伞”。

好了,这篇卫生局实习报告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

(二)居民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和展望

在到达现场后,我们遇到了几位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输液的阿姨,本小组在向他们说清本次实习目的后,根据访谈提纲对他们进行了访谈。访谈中主要涉及到健康教育、健康档案、慢性病防治、双向转诊、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医疗保险及发展意见等内容。

1. 实习内容和讨论

1.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能,通过区域划分能够针对本社区的特点进行有方向性的健康宣传,进行疾病的一级预防。在访谈中我们能够看到大家主要是通过主动咨询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知识,并且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很热情。但是现阶段卫

生服务站还不能够做到有规划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比如进行定期的健康讲堂、宣传栏的建立和定期更新。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大家关心的健康内容多为自己有该方面不健康变化,大家讲到“医院是个不吉利的地方,大家谁喜欢没病往这里跑啊!”,较多处在有病医病的阶段。

从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情况,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刚刚成立的卫生服务站还存在:人员较少,不能设置专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多数工作为团队合作:资金落实不是很明确,还没有专款进行这方面工作。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的职能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并且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也需要提高。

1.2. 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政府为每个人制定的健康手册,其目的是监测公民的健康状况,以达到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疾病预防工作,有助于社区工作的计划性和资金的合理利用。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家对健康档案的建立已经从拒绝转向接受。但是仍存在相当多的年轻人对此缺乏认识,大家认为这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质作用。通过管理人员我们了解到健康档案的登记是在每年的夏天,相当于在限定时期更新,更多的是为了确定需要定期随访居民。因此,年轻人就容易产生前面说的误解。

在实习期间我们没有见到健康档案的样本,只是看到空白的健康档案册。内容十分全面,对于人群的长期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现阶段仍存在居民的认识问题,对于工作开展带来不便;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难以进行工作量较大的健康信息更新。

1.3. 慢性病防治

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已经明显的增长,而且出现了发病的年轻化,成为不可忽视的人类杀手。慢病的防治,更需要知识的宣传,从而改变大家得不健康行为。然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现阶段并没有很好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而且大家也不会关心,甚至有些人比较厌恶。大家更多的是进行主动咨询,但是这些人多数已经成为患者。卫生服务站的人员已经做到了对慢病患者的随访,比如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等级不同,要求大家进行不同频率的血压测量。一级约为一周一次、二级约为四天一次、三级约为两天一次。这样对病情的监测有利于帮助治疗计划的改进。

我们可以看到主要问题还是居民的认识不足,卫生服务站的工作难以开展。居民对慢性病的危害不够清楚,居民现阶段还是处在有病医病的思想阶段,健康行为的改变改善也就难以实现。站内有较多的慢性病宣传册但是仅仅有老年人阅读。面对慢性病的年轻化,大家的预防意识缺乏是令人担忧的。

1.4. 医保和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

国家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之时,已经从开始对居民进行了专项补助,到今年已经达到了每人26元。虽然这不是很大的一笔钱,但是满足一个健康人的进行健康监测已经足够了。在访谈中被访问者均不清楚专项补助的来源及其用途,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存在专项补助。居民认为该部分钱可能是与保险的形式差不多,有人认为这部分钱已经在工资里面发放了。另外像双向转诊可以免除在大医院的挂号费用等等,为大家提供便利和优惠的制度也没有人了解。可见大家对自己的权利并不是很关注,同时服务中心也没有做好宣传和说明的作用。

为了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到医治小病,宣传健康知识。各级政府都在完善人群的健康保障制度,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大家充分利用资源,也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吸引力不够。因此政府在为人民提供便利的时候,应该通过更加广泛的渠道让大家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

2.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展望(建议)

(1)社区服务功能组要提高:比如可以增加B超、心电图等等服务内容。

(2)社区卫生的规模有待扩大:前面所提到的健康教育等内容,居民认为现在的人员只能够满足对大家进行常见病的诊治,更大的项目的开展需要人员的增加。或者可以进行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工作结合。

5.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五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委员会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乘两会之风,建和谐广东”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深入贯彻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做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工作要求,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了重点部署和全面安排,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基本情况介绍:

今年暑假,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到8月下旬。全院系2余名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共组织了7支服务队,其中,支教服务队支,科技调研服务队支、社区服务队1支,综合服务队1支;活动区域涉及到清远、茂名、青坑多个县市。多家单位向我校写来感谢信,高度评价了我校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扩大了我院的影响,使更多的学生受到了教育。

二、重点活动内容:

1、重点关注广东珠三角的调结构促转型和青年创业就业等问题。

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总支委员会进行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蚁族’群体心理状况调研”和“‘两个为主’政策落实的现状调查�D�D以广州市珠海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为例”,立于金融危机的全球视野,从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

其中“蚁族”课题组在郑雪教授的指导下,在207.1-9.1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主要是针对广州市“蚁族”群体心理状况,我们调查了广州市具有代表性“蚁族”聚居地�D�D岑村、上社、棠下和赤沙等,发放问卷4份,共收集有效问卷34份。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而“农民工”课题组,课题调研的时间是在七、八月份,基于广州市海珠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来实施的。这一课题的开展,主要是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对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联系相密切的“两个为主”政策的文本分析;二是通过与对方交谈来对文本分析中的内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的考察。从而验证文本分析中所找出的问题是否实际存在。但由于访谈的人员比较特殊,而且比较忙,而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比较敏感,一直没有能够进行第二部分的工作,课题组仍然保持与访谈对象的的联系,一旦时机成熟,他们的工作将继续进行。他们计划将深度访谈作为后期工作来实施。

2、关注时事,宣传普及亚运、世博知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红十字会赴茂名信宜下乡队伍开展特色活动“激情夏日,活力亚运�D�D亚运知识图文展和趣味运动会结合活动”与“我为世博喝彩�D�D世博知识图文展和文艺汇演结合活动”。在这些特色活动中,他们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发挥青年学生科学文化的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对亚运、世博的了解,进一步地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这些活动也锻炼了队员自身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和实施经验。

3、重视校园安全教育,加强意识教育。

活动一:8心理学师范支部赴揭阳市社会实践服务队围绕“建安全校园,营和谐氛围”的主题,从支教板块、心理板块、文体板块三个方面分贝开展了如下内容:

I、安全课程:包括安全基础课程、体育课程、心理教育和电影赏析等,目的是通过从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与意识;

II、“安全运动,趣味无线”�D�D趣味运动会:是由地震安全演练及趣味心理游戏相结合的形式举行的运动会;

III、生命诚可贵,安全责任铭于心�D�D团体心理培训:目的是让学生读懂生命的意义,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

4、关注特殊人群,重视心理健康

华南师范大学赴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服务队在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了维期天的以“放飞心灵,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咨询、个体咨询等,接受心理服务的戒毒所学员达到人次。在这里我们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的心理技能,为这些劳教学员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帮助。我们开展了以下四个系列活动,分别为“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室内三阶段深度小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课题调研。其中课题调研方面对1名学员进行了课题调研,课题主题为《戒毒劳教所学员攻击性人格与焦虑情绪的关系:述情障碍的中介调节》。

此次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不少领导干部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四分所陈伟君主任提出,一是希望加强对分所民警的培训,让多数民警都能掌握一些拓展训练方法,随时可以对分所学员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员在活动中提高团队精神和提高自信心。二是希望活动能够形成机制,每个季度都能开展此类活动。不少学员也谈到希望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学习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舒缓内心的压力。三是希望能编写一本适合戒毒人员拓展训练的教材,以提高戒毒人员的综合素质。活动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下乡团队开展“关注留守,找寻自我,远离阴霾�D�D社会调研活动”:根据对当地的考察,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团队确定了《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调查研究。年7月21日,团队队员在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后,抽取了化州二中高三两个班级进行问卷派发。此次调研主要针对中学生的人格心理(自我概念),目的在于调查学生的人格心理的健康状况。同时,本次调研将关注特殊人群(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为解决可能引发的问题提供意见,并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为当地的人格与教育的研究做出贡献。

5、 着重做好大学生志愿者义务支教助教活动

今年暑假我院继续把支教扫盲作为整个暑期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我们鼓励各队伍充分发挥师范专业优势,利用暑期为农村中小学生辅导功课,丰富课堂内容,开创第二课堂,其中教科院8教育学赴青坑小学开展“特色营”、“通识课”和手语营、美术营等活动,美术营的“小小魔豆秀”,用废旧报纸、塑料等环保材料制作了匠心独运的潮流时装,体现了此次三下乡的环保主题;手语营的“虫儿飞”故事短剧,把“友谊”的主题通过童话的形式来阐释,根植人心;小演员训练营“三只小猪”的舞台剧和“宁夏”的童声合唱以其出色的表演和天籁的声音充分展现了时下小学生的童趣和舞台魅力;舞蹈营的“兔子舞”更是将学生的活力四射、动感十足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院又新开辟了一个支教基地,由8教育学牵头的英德市大湾镇青坑学校,校方希望能和我们建立长久和谐的合作关系。

在支教助教的活动中,学院队伍充分发挥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知识与心理知识相互结合。

三、活动突出特色:

1、立足专业,服务社会,加强针对性,突出“实效性”。

我们在安排活动中,根据我校各院系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统一部署,力求使每项活动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每到一地,我们先搞调查研究,针对当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开展活动,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每位同学的素质。

2、加强指导,确保活动效果。

在今年各院系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亲自在一线指导,不但调动了学生参加“三下乡”激动的积极性,而且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成效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如华南师范大学赴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服务队活动,关爱特殊人群,深入边缘人员,为他们带去温馨与感动。

3、加强阵地化、长期化建设,使“三下乡”成为“常下乡”。今年,我院红十字会服务队在原有基地开展活动,同时新建成一个基地,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加强活动的针对性,巩固活动效果。另外,活动走上阵地化、常规化,也有助于提高活动本身的影响度和辐射度,从而在当地形成一种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我们希望在努力下“三下乡”逐步发展成为“常下乡”。

4、注意跨院系、跨专业、跨地区联合组织活动,做到优势互补。

今年暑假,我院青协以及8教育学服务队和广中医的学生或者不同专业的学生纷纷联合组织开展了诸多活动,不但实现了专业优势互补,也锻炼了学生“知识合作”的能力,这种形式深受当地人民的好评。

5、活动辐射面广,涉及区域多,影响大。

今年暑期我们开展的活动辐射面广,其中涉及清远、青坑、茂名、广州等地。同学利用假期返乡的有利契机,积极宣传“两会”重要思想以及亚运、世博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义务为当地的中小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类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我校社会实践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四、几点体会和思考

1、在活动中加强各服务队之间的横、纵向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横向联系可使各平行服务队之间进行经验交流,联合开展大规模的活动,以扩大活动的辐射面;纵向联系可以实现长期化服务活动的传递,始终保持活动的成效。

2、及进总结,加强理论指导,提高活动质量,是巩固、深深化活动成果,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的环节。

3、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划拨专款,为活动提高、供物质保障,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积极做限暑假前的组织动员工作,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是取行实效的关键。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三下乡”活动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理解,让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助学、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

五、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

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同学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双赢”。

3、在实践中同学们更进一步接近了基层,了解了基层工作的特点,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今年我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将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进一步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各项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成才报国

相关文章推荐:

1.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

2.大学生2016暑假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3.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4.假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5.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6.三下乡社会实践评语

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015

8.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3篇

9.2016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

6.公共文化实践活动情况报告 篇六

一、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开展了乡村文化三项活动,增强了爱国注意教育氛围。围绕宣传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主题,与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电影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抗冰救灾.重建家园”和“宣传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两台文艺节目,深受职工、群众喜爱,同时还举办了读书知识有奖竟猜活动,秋收起义历史巡回展,电影公司进场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电影8场次,给广大干职工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努力加强林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更高需求。针对我场文化基层设施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全场广大职工群众需求,特别是退休老工人的要求,年我场共投资万元,相继新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动室,完善了党支部活动室,文化宣传园地,健身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图书(300余册、电脑、健身器材等文化设施2万多元,订阅报刊、杂志1.5万元。这些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报大地方便了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开拓了视野。

三、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文化实践活动,增进交流、凝聚人心。近几年,每年党的生日、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了党员、退休老同志、改制下岗职工等参加党的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有奖竟答活动,登山活动、钓鱼、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群众之间的交流,活跃了气氛,锻炼了身体,同时为构建和谐林场凝聚了人心。

7.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七

2003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工作。自2003年SARS事件发生以来,国内学者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事件应急处置效果评估、事件造成影响,尤其是公众健康影响、地方及国家各行业经济影响等的研究日渐深入,但是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尚不全面。本文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和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内涵及评估内容,探讨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 相关概念

1.1 危机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的辨析

危机事件是由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能对系统或组织秩序和运行轨迹造成影响的一系列紧迫事件。它造成了一种紧急状态,要求系统或组织在有限的时间、信息、人员等资源条件下进行快速决策和应对[3]。2006年1月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中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强调事件发生的突发性、公众性和紧迫性;危机则更强调事件危害的严重性和规模性。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其危害,突发公共事件则不会发展为危机;而当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严重性和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突发公共事件便可演化成危机[3]。

2003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突发公共事件范畴的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其演化过程中,如果无人干预或干预不力的情境下可能会演化成危机事件。

1.2 危机事件社会影响

每一次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打破社会、组织系统常规运行的秩序,危及组织的目标、价值、形象、利益甚至生存[3],由于危机事件危害的严重性,因此人们对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其中,Michael K.Lindell[4]认为:危机事件的影响包括物理影响和社会影响。物理影响是指危机事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实际损失。社会影响是指危机发生后,给社会带来的长期的难以评估的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学者魏玖长[5]认为:危机事件的社会影响是指危机发生后,由于其破坏性及延续性,对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等一系列改变,如对遇难者的同情与关注、心理恐慌、价值观发生变化、自身采取的规避行为等。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一定情境下可演化成危机事件,由此借鉴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内涵来界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属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是指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可以是对社会造成的即时性严重损害,也可以是从发展趋势看对社会造成长期的影响。

根据事件影响的时间范畴,王陇德[6]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分为近期影响和远期影响。近期影响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公众生命和健康的直接危害及对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社会经济的直接冲击和损害,是事发当时显现的影响。远期影响则是透过近期影响的现象,对社会和公众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是事发过后长久的、隐性的,甚至不易察觉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事件社会影响内涵的梳理,本文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影响包括了社会人员伤亡、社会心理、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广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涵盖的内容如表1所示。狭义的社会影响是对广义概念上除健康和经济影响外其他社会影响因素的具体界定。

现国内外学者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社会人员伤亡损失、社会心理、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估研究比较多,且这类影响评估工作较易开展,而对上表中第三部分的社会影响评估,由于内容较难界定、资料收集困难,导致对该领域的评估开展较少。由此,本文依据狭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界定,对其具体的评估内容进行探讨。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评估内容

2.1 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

如何进行社会影响评估主要取决于评估对象。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由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方面不同,所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有所差异。目前,国内外对自然灾害类事件的影响评估研究较多。

自然灾害的影响评估内容主要分为3个方面:社会影响评估、经济影响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主要评估灾害对人口及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与条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它贯穿于灾害应急与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为灾后社会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支持[7]。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多且日趋完善。自1950年以来,美国、欧洲国家非常重视灾害社会影响的分析与评估,开展了大量案例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社会心理、社会生计、社会管理等4大领域[4]。除此之外,《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评估中还将脆弱人群的社会事业与生活、社会心理作为研究重点[8]。目前国内外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如下表2所示。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内容

本文借鉴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框架,分析和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从不同的社会组织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社会影响呈现较大的层次性。事件的遭遇者和责任者是最先感知到,由于事件的公共性及危害性,其影响将向外传递。事件现场的公众较先感知到威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社会公众的情绪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易对正常的生活秩序以及某些社会组织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能否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评价。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领军需要及时启动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着手处理事件,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免事件影响的进一步扩散。此阶段考验事件处理者及责任者应急处置能力。如果政府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力时,其影响还会扩散到国际上其他的国家或地区。本文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扩散层次总结如图1所示。

依据上图,本文主要从社会秩序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企事业责任与形象的影响、国际的影响等5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内容进行探讨,其内容总结如下表3所示。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价意义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评估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散布,如2003年SARS事件我国多个地方出现了抢购醋和板蓝根的情况,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若能通过较准确的评估,弄清事件社会影响范围大小,就可为事件处理者提供决策支撑;还能通过及时发表相关信息,最大程度地消除社会恐慌,减少乃至消除事件的不良社会反响,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评估有利于政府和卫生应急专门机构应急管理及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

政府应急决策的依据是事件的直接危害性及其中远期效应,评估的详细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直接的参考,便于决策者及时有效的应对。事件的社会影响与政府和卫生应急专门机构如何有效处置事件密切相关。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如果能准确评估事件的社会影响,则会提高决策和应急反应的科学性、精确性、有效性,同时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卫生应急专门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评估有利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扩散

事件发生后,将对家庭、对社会各个组织,甚至对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社会影响。从受到危机事件影响的角色划分来看,危机事件发生后,其产生的影响在对外扩散过程中,呈现出较明显的层次性。危机事件的破坏阶段,危机现场的个体最先感知到危机事件的威胁,其次是发生危机事件的组织、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及其他组织,如果危机事件的公共性很强并且政府难以及时处理,其影响还会扩散到国际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9]。因此,通过及时有效的事件社会影响评估,可以让事件处理者明确地认识到事件对社会安定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及时把握事件发展的趋势和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事件的社会不良影响消除或最小化。

摘要: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和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内涵和评估内容,探讨建立社会影响评估的理论框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研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灾害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统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4: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

[3]吴群红,郝艳华,赵忠厚.与危机共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方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2-78.

[4]Lindell MK,Carla S.Assessing community impacts of naturaldisasters[J].Nat Hazards Rev,2003(11):176-186.

[5]魏玖长.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与评估研究[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12.

[6]王陇德.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3.

[7]廖永丰,聂承静,胡俊锋,等.灾害救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与展望[J].灾害学,2011,26(3):128-129.

[8]黄承伟,彭善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14.

8.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公私合作(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 , PPP)是外延非常宽泛的概念,而且是先有事物和实践,后有概念。除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而推广的“工商业公私合营”(其实也是一种另类PPP)外,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到“公有制企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也都可以归纳为PPP。就现代PPP样式而言,中国政府实际从上世纪90年代(具体而言是1992年“小平南巡”果断结束“姓资姓社”争论以及中共中央确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方向)向社会资本(包括外资)开放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即积极和建设性地尝试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BT”(建设-移交)、“TOT”(移交-经营-移交)、“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并在90年代末推广这些模式。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金融业发展,中国政府进一步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等PPP工具的应用,实质性地启动了现代化、市场化和产品化的PPP,近年来则正在尝试开展“混合所有制”,并积极推动PPP的规范化应用。

自本世纪初,随着基本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非营利与营利并存,政府主导与社会资本举办共生(即多元化举办公共服务)的格局逐渐明朗,出现了不少创新型PPP样式,按照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而言,文化体育机构、科研设计院所已经多数转为企业;养老产业目前向社会资本开放政策方向很明确,但受限于其较低的回报率,社会资本进入暂不踊跃;民办教育发展日趋成熟。最后面临改革的深水区几乎只剩下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1999年起,中国政府连续推动了三轮医药卫生改革,基本医疗事业的改革获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改革则始终处于政府主导、试点或局部开放的状态。

医改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局部成功实践,令社会资本对进入这一领域充满期待

2009年第三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引入社会资本举办基本医疗服务和补充性医疗服务的总体方向,多元化办医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但对于公共卫生领域,仍强调由政府主导,其投入补偿机制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和社会捐赠,实际上等同于大体上不对社会资本开放。在事业单位分类方面,政府将公共卫生机构界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必须维持其公益性、且所有资源均不能依靠市场配置的公益性组织。

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自从启动第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专业卫生领域)所做的一些至今仍具代表意义、富于前瞻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完全符合目前PPP政策预期的方向和效果,令业界无法不对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专业卫生服务领域,产生期待和信心。

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中国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早在1999年第一轮医改,卫生部在其颁布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中就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设置条件之一确定为具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运营经费能力,实际向社会资本敞开了大门。北京、天津、广东、上海、浙江、山东、辽宁等地脐血库均是据此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其中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山东是采取将血站执业许可证以类似于特许经营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而浙江省脐带血库采取了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并委托管理的模式。通过初期的发展,中国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多年来已发展成为当今各国运行最安全、监管最严格、发展速度最快、配置资源效率最高、库存标本最多的血液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而中国的自体脐带血存储技术服务市场也已成为全球最有效率、最成熟的市场。业界和监管者当初所担心的重演90年代单采血浆站采供浆市场秩序混乱、质量安全(血液污染)事故高发的情况并未出现。而且国家财政并未提供一分钱的建设资金和运营经费,卫生主管部门未投入任何微观管理资源,未参与任何微观运营活动,只是做好了设置规划、标准制定、市场准入、执业监管。上述政策性尝试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同时,保障(特别是)扩大了脐带血专业卫生服务的供给,满足了公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唯一的遗憾就是受制于历史局限性,该领域的监管法规仍存在相当的空白,仍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存储市场的发展,削弱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影响了专业卫生服务资源均等化。

另一个例子,成都市锦江区政府于2004年(第二轮医改)对全区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编制内职工持股),改革范围除了区妇产医院、区中医院两家基本医疗服务机构外,还包括成都市第一精神卫生防治院、锦江区妇幼保健院以及区属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本公共卫生机构。各改制医院在完成改制后的2-3年内立足市场竞争、依据市场化原则自发地合并组建为民营医院集团。政府向改制后的专业卫生机构采购个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余全部推向市场。以锦江区妇幼保健院为例,其始终维持着一个相当规模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的部门,承担着与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完全一致的工作职责(包括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孕产妇健康管理及监测、新生儿健康管理及监测、基层卫生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指导、基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监督等)。改制后,锦江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几乎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服务能力、门诊及住院规模、服务水平、医疗技术资源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卫生服务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充分改善。成都市更是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该医院集团承办“成都市长者通呼援中心”,以及锦江区一系列社区养老服务。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成都市锦江区实现了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医养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市场化、多层次、高效率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养老综合服务体系。

nlc202309011918

除此以外,近几年,卫计委也颁布过多项规章,允许社会资本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部分甚至全部职能(从建立居民健康卡、公众健康教育到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疫苗接种、社区首诊、家庭签约医生,不一而足),并以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形式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部分地区甚至进一步将医疗质量/学科建设水平/临床医疗技术应用能力评价、医保结算管理、公共卫生数据管理等公共卫生管理或基本医疗保障承办和管理职能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交由社会资本承办。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引入社会资本的可行性

在政府转变职能和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专业卫生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包括:

A总供给量相对不足、服务质量较低,仍无法满足公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质到量的需求;

B公益性资产运行效率低、形成高投入低产出——例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投入,硬件为之一新,但使用效率低下,加之全科医生资源总体不足、医疗资源下沉仍不到位,因而目前未能实现预期效果;

C 投入补偿机制单一、传统,几乎全部由财政(少数由医保基金)供养,财政资源运用仍停留在“养人”,而难以转变为“办事”;仍停留在“投入建设”,而难以转变为“投入持续运营”,制约了公共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影响了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公共卫生领域推进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财政负担;

D资源配置渠道受限、配置效率不高——公共卫生机构多数属于事业单位,特别是全额拨付经费型事业单位,人才输入和流动面临的人事聘任体制、人员编制体制局限性较大;管理体制难有突破;缺乏主动走向市场、适应市场、依靠市场、赢得市场、因应市场需求提供可及的服务(家庭签约医生并非市场性而是政策性安排)的动机。

公共卫生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可能造成的社会潜在风险(主要是公平风险——颠覆公益性的风险、不能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均等化风险)与可能带来的价值(主要是效率价值——资源配置和机构运行效率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品质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财政资源的集约化、杠杆化、地方政府债务减少、低效公共服务资产盘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特别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向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转化、引入先进的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文化等获得推动等)相比,前者并非主要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也不会成为主要矛盾,而且对于公平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制度、监管以及PPP契约加以规范、约束和规避的。因此,公共卫生机构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显然具有可行性。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母婴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免疫及传染病防治、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血站、急救中心、卫生防疫、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公众健康教育、公共卫生数据管理、急救空地交通资源调度和配置等均具备引入社会资本的空间和适应性。

对于公共卫生机构而言,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特别是资源配置方式,选用适当的PPP工具,例如委托运营、管理合约、特许经营、ROT(重整-经营-转让)、IOT(投资-运营-移交)、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其他创新性工具引入社会资本,同时可考虑在适当领域试行混合所有制。

公共卫生机构引入社会资本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改革

进一步深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允许部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转变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领域的政府转变职能改革,明确政府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规划、规范、准入、监督的基本职能,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鼓励公共卫生机构转变内部运营机制、建立现代公共服务组织治理结构。

推动事业单位经费拨付机制改革和投入补偿机制改革,凡是可以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公共卫生机构应实行自收自支、经费自筹;政府财政部门可以竞争方式授出特许经营权或者确定政府采购服务关系,并可通过IOT、ROT等方式解决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允许公共卫生机构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负债经营。

深化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根据不同公共卫生服务特点分类建立不同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财政资源由养人到办事,不再拨付工资经费,而仅拨付公共卫生事业专项补助或专项经费;废止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制度;完成事业单位养老、医疗保障社会化接轨或并轨。

进一步深入推动事业单位产权改革,首先承认产权制度、明晰法人财产权制度,建立所有者、运用者分开制度,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授权运营制度,试行混合所有制。

9.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九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年1月19号

郑州大学“豫东之星”

(公共管理学院)吴雪(信工

杨雪芳(商学院)聂威振(数学系)轩梦月(管工院)

 活动顾问:高欣 赵海洋

 活动地点:睢县高级中学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键入文字]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序言:

--《豫东之“2013 放飞梦想

 活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键入文字]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2013年2月19号,距离高考还有108天我们来到了睢县高级中学,开展我们活动的第一站。在向校方说明来意之后,我们得到了其大力的支持。

睢县高级中学,简称睢中,建校于1940加高考的他们,送上祝福。

们給于帮助与配合。中午12点整,和预先安排好的一样,校园广播中传出《怒放的生命》那熟悉的旋律。此时,同学们也都陆陆续续地走出了教室,向餐厅这边涌来,看到这一幕,又不禁让我们感慨: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又何尝不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呢?

[键入文字]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或许是被我们身后横幅上“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几个大字所吸引,不一会儿我们就被同学们团团围住,顿时场面有些失控,不过这些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所以我们也都早有准备,按照原计划,我们五个人,一个人负责拍照,一个人负责讲解,其它三个人负责维持秩序,以及引导同学们登记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住址、QQ大的本科招生报考指南手册。

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才,……笃信仁厚”为训的靠前,如果今年高考成绩理想,绝对可以考虑报考郑大!也有同学说自己成绩不是很好,对于郑大不是很有把握,我们告诉他不要放弃,相信自己,郑大永远都欢迎那些有梦想有追求的人!

[键入文字]

2013 放飞梦想 郑大欢迎你

整个活动持续近一个小时,四百多份宣传册全都发放到了那些对郑大感兴趣并且渴望了解郑大的同学手里,整个活动取得的效果非常理想,但是,我们也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例如宣传册准备的太少,以至于许多同学都没能领到;另外因为学校刚刚开学,高一高二的同学还未能返校,校务工作还没有正常化,所以我们也没能系,最后只能改成了一天。但是,陷。

们代表的是郑州大学!

活动感悟:

1.2.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就

豫东之星

上一篇: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下一篇: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