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置换 化解钢铁行业危机(3篇)
1.产能置换 化解钢铁行业危机 篇一
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中国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16〕51号
各银监局,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精神,妥善处置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有关金融债权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现就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涉及金融债权债务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支持钢铁煤炭企业合理资金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对钢铁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性、战略性地位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不得抽贷、压贷、断贷。
二、加大对兼并重组钢铁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自主决策、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对能产生整合效应的钢铁煤炭兼并重组项目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对符合并购贷款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
三、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主动去产能的钢铁煤炭困难企业进行贷款重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动去产能、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但暂时存在资金困难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前提下,可以进行贷款重组,调整贷款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利息。
四、严控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的信贷投放。对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违规新增产能的企业,停止贷款。
五、坚决停止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落后产能企业,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或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以及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六、推动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对困难钢铁煤炭企业实施债务重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动去产能、调结构、转型发展,产品或服务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组建债权人委员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调整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措施,实施金融债务重组。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应当按照银监会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自主重组、协议重组和协议并司法重组,支持暂时困难的钢铁煤炭企业发展。债券投资人可以加入债权人委员会,共同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切实做到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产能置换 化解钢铁行业危机 篇二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补助,产能过剩
1 研究背景
2015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拉开了全面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序幕。当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去产能”, 即化解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 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的顽疾, 多年来产能过剩治理收效甚微。中央政府审时度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供给端入手治理产能, 实为化解产能过剩的良方猛剂。
2016年3月, 李克强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 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6月份财政部印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明确了专项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量和企业职工分流安置。显然, 专项奖补资金作为政府补助的特殊形式, 对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化解产能过剩任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钢铁行业为例, 分析政府补助应如何作用于化解产能过剩。
2 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调节市场的直接手段, 能够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 政府补助能够直接刺激企业的生产运行, 从而影响地区经济效益。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具有明显地方分权特征, 地方分权激励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 使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干预地方经济运行。王凤翔和陈柳钦 (2005) 认为,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 如果本地企业不能达成地方政府希望的既定目标, 那么地方政府会选择对企业实施补助加以“利益诱导”以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洪银兴和曹勇 (1996) 论证了地方政府的补助政策可以显著地促进地区投资增长, 大量的投资在短时间内会迅速提高地区经济生产总值。
另外, 政府补助也兼具社会效益。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Wren C.and Waterson M. (1991) 和Harris (1991) 认为西方国家的政府侧重于将政府补助和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联系在一起, 重点扶持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企业项目。另外, 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补贴也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解维敏等 (2009) 认为由于知识和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溢出特性, 从而政府R&D补贴使企业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唐清泉和罗党论 (2007)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发现政府补助没有增强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反而显著增强了上市公司税收贡献的社会效益。
3 政府补助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调节市场的直接手段, 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现如今中央政府力图通过“专项奖补资金”的形式, 用政府补助化解前期积累的过剩产能。因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政府补助如何作用于供给侧, 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将是新一轮经济改革的重点。
本文结合钢铁行业实际案例, 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化解产能过剩,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政府补助不应浪费在产能严重过剩且连年亏损的“僵尸企业”上。2015年一多半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亏损, 亏损额度从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 在为数不多利润为正的公司还有4家通过政府补助弥补了亏损额度转为账面上的“盈利”。2016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中指出, 上市公司中钢铁行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 达51.43%, 而全国范围内钢铁行业的僵尸企业数量达995家, 占比15%。僵尸企业作为产能严重过剩且连年亏损企业, 已经丧失了产生经济效益的意义。政府应转变GDP导向, 以经济利润为目标, 对于连年亏损的僵尸企业不再给予政府补助“续命”, 推进钢铁行业的优胜劣汰。
(2) 政府补助款项要有专款专用账户。政府补助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上体现在“营业外收入”中并计入当期损益, 政府补助的用途流向不透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多数在年末统计经营情况时流入公司账户。2015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单笔政府补助最大数额是12月25日凌钢股份收到的辽宁省朝阳市财政局7.92亿元政府补助, 弥补了亏损了7亿多元, 在财务报表上实现了微弱盈利。政府补助可以让钢铁企业解一时之困, 但不是长久之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政府补助应专款用于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开展, 公开透明政府补助的款项用途, 建立完善的去产能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3) 政府补助不但支持企业淘汰旧产能, 还要支持企业发展新产能。马钢股份在2016年初已经全面关停钢铁冶炼产线, 不再进行钢铁冶炼的生产, 向下游用钢领域延伸, 按客户需求定制钢材, 发展钢铁生产性服务业;宝钢股份在淘汰旧产能后腾出的工业用地上, 建设了吴淞口创业园区, 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3D打印产业。因此, 政府补助除了支持企业出清落后的固定资产, 还要帮助企业建设“新产能”, 转变生产方式, 进入高附加值的产业, 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4) 政府补助不但要用于安置职工下岗分流, 还要用于支持新的就业产业。交通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于2016年7月发布的《移动出行支持重点去产能省份下岗再就业报告》显示, 滴滴出行吸纳了钢铁行业21.9万人的就业。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指出, 钢铁行业去产能大约涉及安置员工50万人。产能过剩行业的职工数额庞大, 通过生活补助的形式安置会消耗大量的政府补助, 必须支持新的吸纳就业产业的发展。政府补助可以用于支持员工创业, 发展地区服务业等等。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要妥善处理政府补助与产能过剩的关系, 运用好政府补助, 让政府补助作用于供给端, 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 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凤翔, 陈柳钦.中国地方政府对本地竞争性企业财政补贴行为研究[R].天津:南开大学, 2005.
[2]洪银兴, 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J].经济研究, 1996, (5) :22-28.
[3]Wren C, Waterson M.The direct employment effects of financial assistant to industry[J].Qxford Ecnomic Paper, 1991, (43) :116-138.
[4]Harris Rid.The employment creation effects of facts subsidies:Some estimates for Northern Irel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1955-1983[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1, (31) :49-64.
[5]解维敏, 唐清泉, 陆姗姗.政府R&D资助, 企业R&D支出与自主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 2009, (6) :86-99.
[6]唐清泉, 罗党论.政府补贴动机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7, (6) :149-163.
3.产能置换 化解钢铁行业危机 篇三
字数:3223 来源:智富时代 2016年7期
字体:大中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本文立足于当前处于新常态的经济形势,总结了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表现,分析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结合外观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去产能解决方案,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产能过剩;去产能;僵尸企业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适逢“三期叠加”,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面临结构转型等诸多问题,钢铁行业在过去几年房地产,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下,我国钢铁产量持续上升,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钢铁利用水平低下,行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到了负利润,钢铁行业举步维艰。化解过剩产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论题,去产能更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表现
(一)产能增加,产业利用率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中国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从2008年的50305.75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82230.63万吨,粗钢产能从2008年的6.6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11.6亿吨,而产能利用率却从2008年的75.8%下降到了2014年的71.6%,低于国际公认的产能利用率合理水平80%。更有预计,2015年粗钢产量8.1亿吨,粗钢产能11.8亿吨,而产能利用率仅为68.6%。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产能利用率已经随产能的增加,超过了最高点,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已经开始下滑,并且已经低于国际合理水平。
(二)钢铁价格下降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引起钢材价格下跌,相关企业效益低下,日常经营活动难以维持。从2011年9月份开始,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从2011年4季度末135.93的高点跌至2015年1月末的77.13,跌幅超过40%。2015年9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19点,10月份第三周跌至59.83点,比年初下跌28%,跌幅超过2014年全年跌幅。截止2015年11月,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19点,环比下降3.25点,降幅为5.47%,较上月加大2.6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9.10点,降幅为34.12%。钢材价格指数持续跌破自1994年4月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
(三)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转型困难,人员失业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万亿元,同比下降两成;亏损总额281.22亿元,钢铁主业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亏352.85%。钢铁行业一直亏损,产业规模太大,企业对于转型改革有心无力,这也导致了大量钢铁工人失业。
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一)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巨额投资的影响
金融危机之前,中国钢铁行业市场机制存在严重的扭曲,应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此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向依靠出口拉动的钢铁行业倍受打击,此时,国家投资了4万亿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就使得原本扭曲的市场无法进行改革转型,变相的保护了一些落后产能,落后技术和落后产品,使得这些企业不断地扩大规模,依靠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存活,形成了所谓的“僵尸企业”。
(二)行业内部存在的自身强化机制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钢铁行业内部会出现一种自身不断强化的机制,在钢铁需求不足时,就会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多建钢厂及其配套设施,增加供给,在建设钢厂本身时,也需要钢铁,这就自身创造了很多需求,自身的需求带动自身的供给,两者不断促进,使得钢厂的规模持续扩大。在国家形势不好,世界钢需求量下降时,就要降低钢产能,由于钢厂规模太大,不容易进行减产,又不能全体停产,这就造成了钢铁产能的过剩。
(三)行业资金筹措引起的债务偿还与生产的矛盾
钢铁行业投资巨大,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国企改革以后,钢铁企业开始转向银行申请贷款,在经济形势一片利好的情形下,这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规模经济的好处开始显现,但是,目前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利润极低,又有较高的利息需要支付。如果不生产,就无法偿还贷款跟利息,更无法继续从银行贷款度过当前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所以,要想持续经营,就要偿还贷款,不断筹措资金,就要不断地生产钢铁,产生现金流,但是越生产,产能就越多,去产能就面临生产与债务偿还矛盾的窘境。
(四)僵尸企业众多,恶性竞争激烈
由于存在许多僵尸企业,他们之前生产的产品销售量太小,以致现在不再进行生产,就出现了大量裁员的现象,为了增加销售额,他们就打价格战,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就会出现落后企业拖垮先进企业,也会遏制新技术新发明进入该行业,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造成更多的过剩。
三、钢铁行业去产能解决对策
现今,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政府也提出,不会通过“强刺激”投资来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也认为,此次过剩不是简单的产业周期问题,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以硬措施解决当前产能过剩。
(一)延长钢铁行业贷款周期
目前钢铁行业正处于资金难关,银行如果收缩银根或者想短时间内收回贷款,对企业来无异于釜底抽薪,另一方面对贷款收回的可实施性也不大,因为企业现在处于现金流短缺的时刻。延长贷款周期,可以增加企业平稳运行的时间,更大规模更大程度的进行改革,而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银行突然抽贷。同时,可以让企业有更合理的预期,这是企业跟银行的双赢之举。
(二)发挥钢铁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政府倡导简政放权的国家形势下,钢铁行业协会应该适时发挥起自身作用,同时,政府也应该给协会以支持,避免因为经费不足而使协会运行不畅的情形。在运营过程中,协会应该向法国学习,进行职业化,商业化,专业化的运营,形成一条产业链,不仅仅限于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政府也要充分给予协会权利,不能让协会成为一个空中楼阁,要引导其健康有效的运行。
(三)并购、淘汰落后企业
由于“僵尸企业”横行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新科技新发明的应用,政府应积极引导先进企业对一些“僵尸企业”进行并购,让落后的企业成为先进企业的附属,一方面扩大了先进企业的规模,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将落后企业、落后技术淘汰有利于刺激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产业集中度,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四)抓住“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强国外合作,转移过剩产能
适逢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少钢铁行业抓住此机会,建立网上平台,优化钢铁产业链运营,进行结构转型升级,形成了“互联网+钢铁”的战略。同时,“一带一路”的规划,也加强了中国企业跟外国的联系,不少企业走出国门,将目标锁定国外的某些客户,向国外转移过剩产能。这给钢铁行业去产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要想进一步改变此格局,利用“互联网+”形成合作及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集团公司,形成规模经济,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策。
【参考文献】
[1]赵永升.法国行会分权去产能过剩[J].国际 82-83
[2]许美琪.我国“家具业”的去产能问题[J].木材工业 2013(3):25-28
[3]刘世锦.“去产能”光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 [N].人民政协报2015-05-05
[4]巴曙松,余芽芳.当前去产能背景下的市场化并购与政策配合[J].税务研究 2013(11)
【产能置换 化解钢铁行业危机】推荐阅读:
煤矿产能置换方案公告06-23
中国油气田分布及储量产能情况分析06-13
四举措,做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10-09
土地置换报告07-01
车辆置换协议08-07
强夯置换施工总结10-06
汽车置换业务合作协议08-27
土地置换协议书范本09-14
土地置换协议书参考10-18
国有土地置换协议书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