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信息

2024-08-27

学习信息(共17篇)

1.学习信息 篇一

信息技术姓“新”还是“信”? ?

信息技术诞生之日起,就与新技术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它因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因新技术的普及要求而推广,因信息化使用者的全民化而走进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信息技术 不断受到母体新 技术 的冲击,一方面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较为稳定的知识构建,另一方面新 技术 又以日新月异的姿态不断冲击着知识内容,两者之间持续考验着教学 者的设计思路。一线教师长期被这个问题困扰:信息技术究竟是该姓“新”还是“信”呢? VR 技术是 Virtual Reality 的缩写,意为虚拟现实技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VR 眼镜在新技术的信息技术课中已经有所涉及,并延伸出 AR 技术(增强现实技术);3D 打印技术一时间风靡基础教育领域,甚至成为信息技术公开课的首选内容;开源机器人(Open Source Robot)是一种在硬件或软件上具有开放性的机器人,它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对外开放,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自行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当前已有多本省级信息技术教材引入了机器人技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也组织了四届全国范围内的机器人赛课活动;无人机技术(UAV)全称为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当前已有多所学校在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广泛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高空拍摄、野外资料摄取等活动;E-learning 即为移动学习技术,是借助学习的平台、移动终端或专项 APP 进行学习的方式,它自身具有的操作性就蕴含着对工具的使用效能和技术掌握;Makey Makey 操控板能把所有的物体与计算机相连,或演奏乐曲,或进行赛跑„„ 这些林林总总的新 技术 的连续冲击,让广大 信息 技术教师持续处于接纳新内容的状态,往往左手体验着新 技术 的应用方式,右手归纳着新 技术 的 教学 方式,转 身进入教室又讲授着前一种刚刚领会的新 技术。

。教研活动中,教师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应用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来引起听课同行的关注,表明自己紧密联系信息革命的态度。各类赛课活动中,教师又为新技术是否能承担起课程具有的常规评价过程而苦恼。信息技术教师们常常在教育主管部门发行的教材和当前纷繁复杂的新技术教程中不知所措,呈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究竟应是已成体系、有着较为成熟的学习形态的知识内容,还是带着时代的温度、触手可及却难以教学实践的新技术? 信息技术的传统知识中,以办公系统为代表的六大基础模块的内容较为经典,经过了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教学法和学习法,教师的操作性较强,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承载量可监控,是具有成熟属性的内容。因此,在大部分的学科竞赛和公开展示中,基本会选用这些内容。但随着信息化普及率的提升,学习者的技能基础水平在提升,此部分的内容往往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同时,以 STEAM 为代表的新技术带着浓浓的时尚性,它们紧贴时代的脉搏,给课堂带来了新鲜的冲击和活跃的经验,为学科的特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但是“新的”也是稚嫩的:3D 打印技术创作作品的时间很长,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展示;VR 技术的虚拟效果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无法让第二人进行感受;E-learning 学习方式受网络的影响较大,没有充分的网速无法提供正常的教学。

相对较为成熟的机器人技术从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9 个年头,才慢慢呈现出具有学科特征的内容方式。所以说,新 技术 需要经过 教学 实践的筛选后,才能渐渐沉淀为符合 教学 要求的知识内容,而其中的筛选、归纳、提升、理论化的过程,值得广大一线教师认真思考。

热议一 王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 更名换姓,莫忘初心

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是一门“随时”更新的课程,无论是课程的理念、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师虽然在学校身兼多职,但仍是一个最富有激情、最有担当的教师群体。在课程发展中,我们不是第一天面对课程姓什么的问题,最早它姓“计”、姓“技”,后来又姓“信”,甚至在新技术狂热发展的时代又不得不认为它是姓“新”的。

我们并不十分在意名称的更换,更在意招牌是不是货真价实。本来,这店里曾经只有一种专供货物 ?? 程序设计。2000 年之后,几乎都贴 MS 的软标,然后挂上超越软件的“信息学”品牌,间杂又有“任务驱动”“主题教学”“信息素养”等琳琅满目的型号,最近又以“计算思维”“核心素养”“创客教育”等新品不断推陈出新„„ 对于课程研究者来说,他们比较期望有稳定的“课程核心”,但信息技术如此飞速地发展使得课程不再只有 MS 贴牌,更多 VR、AR、Maker、3D、Arduino 等贴牌也蜂拥而出,为此他们不得不继续追随这些新的技术浪潮;对于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困惑从上一轮课标开始,大家就一直在学习、培训、实验,当对信息素养的理解还处于半醉半醒状态时,明年的新课标却又要登上舞台,他们又要经受计算思维、大数据、开源设计等内容更新的磨练。这两个群体共同的困惑是课程需要反思新技术、新理念的内涵,以及课程的价值所在。然而,在“急促”的状态下,一线教师可能考虑不清楚、反思不深刻。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追问课程教育的初心:为什么是开设课程而不是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得到什么而不是分给学生什么„„ 只要莫忘初心,一切就会明了。社会需求 信息 科学、尖端 技术 的人才,也需要拥有正确 信息科学 思维、意识、能力的其他领域的工作者。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将成为 计算 机人才、信息 学人才或创客。

为孩子的未来考虑,我们不能把自己认为“最新”“最好”的技术现在就全都教给他们,而是做好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内涵取舍。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中要精选与计算相关的创客技术而不是木工、钳工等技术;要选择虚拟现实的多感与交互,而不是局限在三维投影或体感游戏的浅层。同时,还要找对新技术的价值取向,如哪些知识内容是了解、体验的,哪些知识内容是现实应用的,哪些知识内容是可以获得发现与创意的等。另外,课程首要的是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路还是要由他们自己来选择,自己来经历。

人不是可掌控的机器或可塑型的雕塑。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有个性的、先进的发展,而非整齐划一的齐步走。因此,不论课程姓什么,作为教师都应莫忘初心,为学生的未来负责,而不是为课程负责、为 技术 负责、为理念负责。

君 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信息技术 还是姓 “ 信 ” 吧

主论博文新颖的标题吸引了我,随着文字,我陷入了对该问题的思考。王蕾老师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关系。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信息技术还是应该姓“信”。

首先,信息技术 作为一门课程,需要实施较为稳定的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无论从 STS(科学、技术 和社会)角度去考量,还是从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这点去考量,或是从该课程涉及的核心思想、核心知识等去考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课程物化的组成部分,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编写专家会尽力规范、科学地呈现前期课程研究的结果,因此教学不应随意地脱离教材,也不应随意地脱离课程内容。

当然,教材编写者也应该不断完善教材,将课程的核心思想、核心思维和核心知识融入教材。例如,算法思维通常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方法,是一种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变为“程序化”表达的过程。计算机科学大师 Knuth 说:“计算机科学无非是算法的科学”,我认为,以构造解决问题的算法为主导的算法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思维。算法思维的培养不仅存在于计算机程序教学中, 还应渗透在非程序设计教学的各个模块中。课堂中接受过算法学习和算法思维训练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就会表现出很明显的算法意识和算法能力,在生活中能够表现出更强的逻辑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 课程在实施中,可精选新 技术 作为课程补充资源。如果将一门学科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学科思想如同树根和主干,学科思维方式如同树枝,而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或知识点应用就如同一片片树叶。新 技术,我认为就像这棵大树上不断长出的新叶。如果教师没有将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核心知识作为教学的主干,只是将一片片新叶摘下送到学生手上,带给学生的只是表面的新奇感,这些没有枝干提供养分的叶子很快就会枯萎。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扎实的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起学科大树,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发现树叶??增加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找到枝干??领悟新技术背后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迁移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息素养。试想,如果学生具有了算法思维能力,当他接触不同表现的机器人时,他会很淡定地认识到它们的编程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程序不同。

我们常说,教师要由 “ 教教材 ” 向 “ 用教材教 ” 转变,也就是提醒教师在研究教材、依据教材的基础上,丰富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一般有三个来源:其一是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属原生性来源;其二是学生,属内生性来源;其三是社会,属外生性来源。因此,当今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可以由教师精选后,作为教学中某一教材原理或知识应用的实例,目的是帮助学生迁移知识、体悟价值、扩大眼界、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领悟了学科思想后激活创新思维。

热议三 张

芹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谷亭街道办事处中心 小学 信息技术之 之 What,How,Why 信息技术姓“新”还是“信”?这个命题令人眼前一亮。

归根结底,教师们的困惑在于 信息技术 是什么(What),怎么教(How), , 为什么这么教(Why)。

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载体。2016 年,高中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将颁布实施,关注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这次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基于近年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深入应用与飞速发展的现实,在即将推出的新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 信息技术 ” 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限于高中阶段)定位于 信息 意识、计算 思维、数字化 学习与创新和 信息 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这是信息技术课程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一个准确定位。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冷静地思考每一项新技术背后所包含的信息素养有哪些,并在这个基础上,按照教材不同模块所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同,将这些新技术巧妙地选择、加工、整合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去,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

如今,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进行各种类型的在线学习活动,如参加网校学习,利用 QQ 群分享学习资源,使用一起作业、作业盒子等 APP 进行答题训练和知识检测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组织学生对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评估和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既正视了新的 E-learning 学习技术环境,也是对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一个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并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同时还为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在飞速发展,各类新 技术 和互联网的应用令人应接不暇。但万变不离其宗,信息技术 学科的 教学 只要牢记学科的终极目标,把扑面而来的新 技术 纳入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轨道,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面向 未来 信息 社会的合格公民。

2.学习信息 篇二

对于教师来说,暑期开始了,意味着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会议和活动也开始了。七月中旬我去了湖南,和四位有不同教育背景的美国教师一起,参与了由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组织的面向全国贫困地区的英语师资培训活动。这四位美国教师中,最年长的Joe七十有余,在加州某学区任多所联盟校的主管校长一职超过十年,年轻的Andrew刚刚从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目前是一位小学教师,来自同一所社区大学的Sara和Tammy则是专门从事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语言教师。四位教师远渡重洋,克服着时差以及生活环境的种种不适,与中国贫困地区的英语教师们分享了美国中小学英语课堂里的教学理念与策略,他们在面授课程里设计出了丰富有趣的经典绘本阅读教学模块、以童谣和歌曲学习为主的口语模块、与活动设计相关的教学反思模块,以及与美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广场舞体验模块;而在两周教学时间里,我关注的是用技术优化培训过程,改善培训效果,即开展基于面授与移动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我们建立微信群,共享每天课堂的讲稿和资源,拍照记录课堂片段,鼓励学员们在手机端发布生成性信息,微信海报整理每日教学,相互推荐优秀英语学习资源及教育类公共号,组织课后的手机端教学反思。这种方式不仅令美国教师们觉得新鲜、 给力,更给农村教师带来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今天的中国农村教师不缺移动终端,他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同时他们也不缺教学激情和智慧,课堂中分享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各有精彩之处,但是他们缺少技术整合教学的意识和渠道。绝大多数教师对技术或资源的了解,还停留于当年在师范学校就读时或者参与区域师资在职培训时某位教师推荐的在线资源网站。因此,对于今天的农村教师混合学习式培训而言,难的不是技术进课堂的最后一公里,而是如何把教师送出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第一公里,顺利进入混合学习或技术整合的高速公路入口。

湖南培训一结束,我立刻转道湖北,参加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八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暨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会议对混合学习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实践应用,或进行理论探讨和方法总结,或进行实践应用和实证研究,集中地反映出近年来混合学习在内涵上的新视角及研究上的新动态。根据ASTD(美国发展与培训协会)2002年的界定,混合学习是指把不同情境下的学习活动,如面授学习、在线学习、自定步调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解决方案。何克抗教授是国内论述混合学习时间较早,且获得较高引用率的学者。十几年来,混合学习领域的实践范围因为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翻转课堂、微课、MOOC等都成了混合学习的一部分,内涵扩大但其实质未变:混合学习是优势互补,是差距消弥, 是效率提高,是效果改善;它追求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迭加,它利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妙。

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热门事件。一个是谷歌成立了新公司Alphabet,把原来的众多产品整合成一系列按照业务线而成立的全资小公司,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谷歌还要庞大的混合版科技帝国;另一个就是BBC发布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大吗》,记录了五位中国教师在英国一所高中执教过程,结果产生了足以令人深思的中外教育冲突。这两件事件的详细内容及带来的评论此处不再赘述,但归结起来,其实都是混合后的新形态。前者的混合,是一个自下而上重新梳理的混合式大公司的诞生,另一个是由上而下理念冲突的教育不适症的暴露。公司也好,故事也罢,这两个案例好像在为混合学习添加注脚一般提醒我们,混合是建立在顺势而为的整合基础上,为了某种目标而进行的重组,它带来的应该是新的、更为优化的存在形态,这是我们进行混合的最初目的和最终归宿。

3.学习信息 篇三

【关键词】信息素养;学习评价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人类迈进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①信息获取的能力。②信息分析的能力。③信息加工的能力。④信息创新的能力。⑤信息利用的能力。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如何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理论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评价”。

1 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转变性发展

就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学生个体由于起点不同,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因此,面对不同的学习个体与问题情境,不应该采用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学习者需要的是一种不同起点下的“挑战性”驱动。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行为,促进学生个体“转变性”发展。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仍可以采用“区分”,但这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本质上讲,这种“区分”仍应成为个体学习中转变性发展过程,是为了改进,而不是鉴定或选拔。

2 评价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结果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传统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尤其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形成过程的考查。如果采用动态评价来取代传统的静态评价,将会使评价对象和范围有所突破:使之从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检查扩大到整个信息教学领域,包括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过程的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和态度的评价以及在掌握信息技术过程中与人协作、交流的评价。

3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自我建构

近年来由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使评价必须重视学生认知建构的个体差异。建构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建构通过学生的自我反复调节完成,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建构论认为,认知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认知个体处在不断发展与改变的过程中。因此,基于建构论的学习评价应重视考核以下几方面:

①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及网络知识的自我组织;

②学生真实的信息加工表现;

③学生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④学生的建构过程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4 注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学习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其中“他评”又可分为“教师评”和“学生评”。在通常的情况下,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居多数。但是,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信息教师应该尽力创造条件,力图让学生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

学生参与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自评有利于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学生互评主要是形成集体标准。学生参与评价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在集体性评价中主动地展开评价与自我评价,通常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小组竞赛评比活动来完成。

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都应该强调评价学生既要有客观性,又要带有鼓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哪怕暂时的退步也要把它作为进步的起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带来不断上进的勇气。当然,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中也应强调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

5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评价涉及的问题较多,且有些问题难以量化,如:对学生信息意识的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评价、网络环境下与人合作行为的评价以及是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的评价等等,因此学习评价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教师可将定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定量评价要与具体的模块教学相结合。在具体实施时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可分别采用评定和检测进行。

总之,学习评价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考核、鉴定,更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4.十八大学习信息 篇四

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从11月26日起,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校按照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街办中心校的统一安排,制定了学习计划,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每天下午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及相关决议、人民日报、西安日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理论文章。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积极宣传,向学生宣讲十八大精神。每天下午的学习活动由王主任主持,专人记录,乔校长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大会工作报告、相关决议的理解,还互相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去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5.泰安学习信息 篇五

3月1日,管理处养护科一行五人在市局养护科车科长带领下同其他分局、管理处的养护学习人员共计30人于下午4点到达会议举办地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

3月2日8:30分山东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宣贯会议开始,首先由厅基建处贾强处长讲话,贾处长首先对宣贯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参加会议的各地广大养护、工程人员大家在短短的两天内静下心来尽快熟悉定额,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练习,熟练掌握。随后省交通运输学校赵校长讲话,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简要的介绍了一下省交通运输学校的情况,希望各位学员在两天的会议里学习好、休息好。省交通运输厅定额站曹广佩站长随后宣布山东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宣贯会议开幕,随后就日常保养、沿线设施、绿化定额进行宣贯。之后,用了一天的时间,定额站的孔庆学等几位老师对养护定额中的路基、路面、桥涵、编制办法、隧道、机械台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的宣贯。3月3日上午主要由同望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向大家介绍定额软件的应用。下午结束学习回到淄博。

6.学习讲话精神信息 篇六

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XX镇多措并举,掀起学习七一胡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以学习,促创争,以创争,促发展,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先导。

突出特点,利用网络、电视等手段,组织收看七一讲话视频。全镇从机关到企业,从学校到各村,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纷纷打开电视机、开启电脑、拧开收音机,认真收看、收听建党90周年大会实况,认真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许多党员说,通过收听收看大会实况,更加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安康。结合实际工作,大家表示,要认真深入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苦干,拼搏进取,为实现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载体,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学习传达七一讲话精神。各村、部门纷纷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传达了胡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同时要求党员要把讲话作为近期学习的重要内容,系统进行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并积极向广大群众宣讲讲话精神。要确保学习时间,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使每个同志都能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学习讲话精神,把学习讲话精神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投入到为大局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去,积极创先争优,努力干事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中争当先锋、争做表率,为实现XX镇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信息素养与英语自主学习 篇七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能力。此后,人们做了大量的努力来界定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中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5.3双语教材的配置。

我们必须按照双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现有的条件,本着积极开拓、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材料,力求原汁原味。其做法可以是:(1)根据国内教学实际需要,对引进原版的相关学科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主要是删减一些不适合教学以及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在体系结构和内容特色方面都保持原版教材的风貌。使教材既保持学术上的完整性,又贴近中国实际;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2)重视教材的立体性,注意直观教学媒体的引进和积累,增加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3)合理利用现已面世的双语教学参考书籍和学科教材,以现有的双语教材为基础,抓紧编写和出版可供不同层面学校选择使用的双语教材。(4)组织人员进行教材翻译。翻译教材指的是“把母语教材译成外语教材”。使用这种教材的最大优势是,既能避免学科损伤,又能满足教学、升学的要求。[3]

5.4根据自身条件提出双语教学计划,不盲从。

确实具有双语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用学生所学的外语教授部分科目。在选择实行双语教学的科目上,也是有讲究的。力。”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总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的布拉格信息素质专家会议上发表的布拉格宣言中信息素养则被定义为“了解个人的信息需求并能识别、查找、评价、组织和有效利用信息来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英语自主学习高效地进行

人们认为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因为“从根本上说,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学会如何学习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知道如何找到和如何使用信息。他们是那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的人,因为他们总是能够为遇到的任何任务或决策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英语自主学习的高效进行。

1. 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拓展英语自主学习的时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数字化虚拟的学习环境,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使学习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中。当人们有了学习愿望时,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这个无限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求、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开展多样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时间、空间上的开放性给予了学习者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的英语自主学习。

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是,首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育。这种安排理由有三:第一,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第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第三,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

但是如果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学校也要盲目追求搞双语教育,学校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反而会分散搞好外语教学的力量,甚至会走弯路。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快速学好外语的心理而搞欺世盗名的“双语教学”,那将会误人子弟。

参考文献:

[1]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张正东.论双语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8).

[3]成文辉.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9期.

2. 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获取更多更新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资源

在非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学习资源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主学习的质量。在传统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是学习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受空间、资金的限制,学习资源的贮存量较为有限,种类也比较单一;而且英语在中国还是作为外语来使用的,一般的图书馆所能提供的英文的图书、音像资料本来就不多,即使有,很多也老旧不堪,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常常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一切都有了改观,学习者在确定学习目标后,通过互联网等可以更为便捷、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音频、视频的,甚至可以是多种媒体综合展示的,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地刺激学习者的感官系统,提高信息输入的效果。此外,自主学习者还可以获得最新、最即时的信息,比如,我们可以从网上直接收听到VOA或BBC的即时节目,观看外国电视台的直播节目,阅读Times等英文原版的期刊。这些真实的信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仅吸取了最地道的语言,也了解了西方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在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3. 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趣味性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同时得到听觉、视觉等信息的输入,由于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直观,学习者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将输入的语言信息吸收、转化;此外,语言输出的渠道也更为多样,有时候,这种信息输出已不再是以练习为目的的,比如在网上与外国友人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聊天,因而还原了语言本来的功用———交流思想、沟通意见。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无疑会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不再视英语学习为畏途。

4. 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增强英语自主学习的交互性

自主学习不是自闭的学习,学习者要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各种手段,从外部环境中寻找学习、实践和帮助的机会。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时,如果学习者能利用好多媒体、互联网,就可以大大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交互性。比如通过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学习者可以与学习内容之间产生互动,学习者学习相关内容,完成设定的练习,提交答案,即刻就能得到反馈。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自主学习的效果,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提高学习的效率。借助网络英语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开展自主探究或合作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学习者可以与在网的任何人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自主学习的指导与帮助。

三、要将信息素养的教育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英语自主学习高效地进行。

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一些信息技术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但是要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的英语学习与交流的能力,还需要将信息素养的教育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中。

1.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拓宽语言输入渠道,满足英语自主学习个性化的需求。

英语在中国是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在传统的信息环境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课本、教师来获得英语信息的输入。由于输入的方式、输入范围的限制,输入的量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给英语自主学习造成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他们认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重要性,树立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鼓励他们拓宽信息渠道,积极尝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工具书、音像资料、图书馆、语言学习中心、互联网等等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并随时给予指导与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的有效手段来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2. 在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促进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英语自主学习活动。

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英语自主学习,我们首先要训练学生运用各种信息设备、信息工具的能力。比如,要让学生了解语言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有哪些设备,怎样操作,他们可以利用哪些功能来选取学习资料来满足自己视、听或说的需要;如何利用自主学习中心的教学软件来进行跟读、模仿、人机对话的口语训练或听力基本技能训练、听力测试等;教师还可以制定英语学习资源推荐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来获取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利用各种英语学习平台来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利用英语学习交流网址等与教师、同学甚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关注英语学习的人进行交流。

3. 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他们英语自主学习的质量。

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但资源过多也容易使学习者迷失方向。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就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在做中提高自己的信息实践能力。如在学习节日这个主题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美国和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英文信息,每个小组负责一到两个节日,要求他们查找有关节日的时间、庆祝方式和历史渊源等内容,并制成图文并茂、音频或视频俱有的多媒体文件用英语向全班报告,报告时间限制为三分钟。为了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必须运用信息手段从图书馆或互联网搜寻大量资料,从中筛选、分析、加工、整理成自己所需的信息,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他人。当报告结束后,还要求他们评价各组的表现,并进行总结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面,锻炼了获取、存储、处理、再创造信息的能力,而且促进了语言的习得,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的交际能力。

四、结语

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英语自主学习,就要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因此,学校要加大硬件上的投入,重视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校园网络的建设,丰富英语学习资源库,创造一个科学的、立体的英语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的英语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

[2]王俊杰.略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4,24(4).

8.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篇八

[关键词]培养;兴趣;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的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是十分贴近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迅速。作为学校来说,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仅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会学生上网等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它们进行学习、交流、交往和生活的能力,辨别和取舍各类信息的能力和提高网络交往中的修养等等。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和利用网络,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激发学生的信息需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毫无疑问,对于学生而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信息即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丰富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与兴趣。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结合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也逐渐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筛选、归纳、编辑和总结等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水平。

比如,学习指法的时候,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进行对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等内容,学生难免会觉得十分枯燥无味,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不愿认真去学习和练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让学生先玩《金山打字通》,以比赛的形式开始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指法的正确运用对于游戏取胜的重要性,学生自然会愿意主动学习了。

二、授之以渔,掌握科学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现在这个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的知识、技能更新都越来越快。纵观各个历史时期不难发现,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教学内容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尽管学到了知识,但是很快就会过时,无法更好地贴近社会发展。但是,一旦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相关能力,那么这个能力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不论在以后什么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在介绍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教法上,其实软件仅仅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软件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到这类软件的基础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把注意力放在有共性的基本功能上,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把使用这个软件的能力运用到其他软件和知识的学习中。与此同时,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自学,不断地提升自我,把课内知识掌握更好的同时,还能学习到更多内容。

举例来说,在练习画图的时候,经常以画为重点,反复进行点、线、面、图形的画图练习,会使得枯燥无味的讲解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之后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他们自己进行动手,增加对菜单及各种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使学生学会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分享和交流,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有趣。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

学生需要真正动起手来才能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时间。课堂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当然教师也要注重用这个时间的合理运用。首先要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教师讲解和学生动手相结合,将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编组,让他们推选出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小组长。虽然学生间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性,但是教师要做到教学计划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当教师布置实践作业后,由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一起进行动手实践。完成任务后,由教师进行评定,对完成情况好的小组进行肯定和表扬,对完成效果欠佳的小组进行支持与鼓励,不能让学生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的组成相关知识时,首先不要从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结构开始讲解,从讲桌上的一台计算机说起,先给同学们介绍各个部分的名字,再让大家看一看设备后面有些什么零件。之后再引导学生看看这些线都连到了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设备的组成,还能掌握连接方法,消除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9.社区党员学习信息 篇九

党的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及xx大以来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在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作为一名党员,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深受鼓舞,我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创造出新的成绩。作为一名党员,只有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热情服务好群众,多与群众沟通交流,多关心老弱病残群众,坚持把城乡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每一次会议精神和政策第一时间宣传到群众中去,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细,做踏实。

10.信息技术学习---研修作业 篇十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的激增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展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师通过恰如其分的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抽象教学为直观形象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也有于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2.结合您任教的学科,谈谈教师在哪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有利于教师的观念转变,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而小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小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并能在教学中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自加压力,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课件制作技术,提高自己处理**的能力。

二、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多媒体技术逐步显现出了它在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结合起来,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性,激发动机和兴趣。

11.信息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策略 篇十一

摘要:在现今网络应用普及的时代,信息成为一种快速、广泛传播的资源。而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环境下,赋予了协作式学习更深的涵义。本文探讨了信息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的优势,并提出了如何在信息环境下进行协作式学习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信息环境;协作式学习;策略

一、前言

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信息及信息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协作式学习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形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学生协作式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从而快速、准确的掌握知识。因此,在信息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的研究与应用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的优势

协作式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指多个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活動。学习者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他成员共享,学习者之间通过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信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掌握着较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需要进行收集、共享、提升等。在协作式学习中,交互与反馈是实现协作式学习的必要条件。网络为协作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借助网络搜索功能,学生可以快速查阅相关信息、文字、图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协作式学习服务。在网络上构建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为开展协作式学习提供了可靠保证。协作式学习要求针对不同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在网络上开展交流与互助,能形成合力,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既可以同步集中交流,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异步沟通,既可以与身边的人合作与帮助,也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学生交流与互动,打破了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换。

三、信息环境下协作式学习策略设计

首先,要制订教学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在协作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设计好任务,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协作式学习中要发挥好其自身的主导作用,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在教材中选好适当的内容;并设计好“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一定是要符合教学目标,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实行组内互助,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自行组合小组成员。在协作式学习过程中,小组的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任务”进行充分论证,以期找到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另外,还要考虑小组人员在时间和地理位置方面的协调,保证小组能在最方便的、非学习因素干扰最小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保证学习效率。

第三,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发挥其辅助和监控的作用。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学生个人责任分工表。教师则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协作式学习的进程加以控制,而教师对协作式学习小组的介入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随时布置个性化作业,跟踪每个成员的进展状况通过电子邮件或自由论坛定期提出一些讨论主题,引导各小组就自己的情况展开讨论。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定期的会面主动参与到小组中去。

第四,进行综合评价、反馈和总结,教师评价要与学生评价结合。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在学生协作式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总结学生协作式学习过程设计是否合理,以此来完善学生的协作式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生完成协作式学习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指出每个协作式学习小组存在的不足,以促进学生今后的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最后,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作为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是对协作式学习的画龙点睛,这对于协作式学习小组的成员更好地开展协作式学习,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教师的评价,较之于学生之间的个体评价,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信息环境下的协作式教学,在课程中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要体现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等要求,评价者除教师外,更要发动学生互评,以起到互相竞争、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结论

协作式学习过程强调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并且通过网络、书本和计算机等信息来源来支持学生与其学习伙伴的交互活动,在协作过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的激励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协作式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蕾.《基于网络的通用性协作式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艾修永.《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学习》[J].山东电大学报.2004,(4):14-15.

[3]孙丽芳.《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协作式教学策略实施》[J].图书馆论坛.2006,26(2):209-211.

12.学习信息 篇十二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 自主学习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利用英汉或汉英字典进行自主学习, 允许学生挤出时间去看英文电影、英语电视节目, 听英文歌曲和读中英文报纸, 并让学生选择幽默故事和好的短文阅读。这样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进行不断的阅读, 不会厌烦考试中的阅读材料。同时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文化、社会背景、传统风俗习惯和人文地理等的知识, 开阔视野, 并全方位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往往

信息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词汇量和句型、语法运用的灵活程度, 以及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比如, 在高三总复习考试中, 有一篇关于南、北极的文章, 阅卷时我发现了解有关南、北极知识的学生做得快而准确率高, 还能猜出个别生词的词意;缺少这一信息的学生虽然也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但在众多答案中选出最佳答案时产生偏差, 往往选错答案。经了解发现后者对课本上的单词和材料了如指掌, 说明信息量限制了他们的理解力, 可见信息量之重要。在听、说、读、写、操作活动中, 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 学习的容量增加了, 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生能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 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语言学者Holec就明确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主, 即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能主动查找与新课内容有关的知识, 认识和记忆更多的课本外词汇和词组, 用多种方式表达一种意思, 在课堂上轻松自如地学到新知识, 且在应用中较少地出现中国式的英语。比如高一教材某一单元中的问题:“Which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know?”有的学生只能回答:“地震、火灾和洪水。”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列举出许多其他灾害, 有的甚至可直接用老师未曾教过的单词作答。这样的学生在运用所学语言时不会觉得信息匮乏, 无话可说, 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口语水平提高会增加很多写作素材, 先会说才能会写。那么强化了说、读、写三方面的技能后, 反映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听力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学生在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量大的情况下, 做听力练习时不需费力地去听懂每个词, 而是重材料大意, 当然听力材料中的生词也不会成为太大的障碍物。那种放三遍以上录音的听力训练就显得是在浪费时间, 成了熟耳音的训练, 没有真正进行听力的训练。有了自学能力, 不论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有多强, 学生都可以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去有效掌握知识, 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发。

总之,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有更多的方法有待于去探究和挖掘。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加大信息量是必不可少的, 这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水平, 考出高分。所以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势在必行。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高中生来说信息变得非常重要, 因此, 高中生要掌握更多的词汇量、信息量, 更全面的知识, 否则势必对英语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高中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以增加信息量, 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信息量

参考文献

13.客户信息安全学习感想 篇十三

业务营销管理部

2011年4月25日,业务营销管理部开展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信息安全-重点岗位篇》的学习沙龙。此次学习涉及了重点岗位客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深入剖析重点岗位员工警示案例和重点岗位员工提升自我管理素养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移动公司,重点岗位是指“有自由裁量权的重点岗位”,即有一定决定、分配或推荐权的岗位,决定、分配或推荐权越大,岗位越重要。重点岗位事项包括资金分配重点岗位和资源分配重点岗位两类事项。目前业务营销管理部的重点岗位包括:业务管理、营销策划及营销支撑,权限主要涉及稽核稽查、权限管理、风险把控、营销数据的管理等。

岗位越高,权限就越大,处于重点岗位的员工一定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此次学习涉及到营业厅和客服中心两个部门的违规案例,都是利用职务之便,在利益的驱动下严重违规,使公司利益受损,在社会上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败坏了移动公司良好的工作风气。

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基本资料、客户身份鉴权信息、客户通信信息、客户通信内容信息等四大类。客户信息安全管理涵盖客户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处理、销毁等各个环节。客户信息的载体包括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保护客户信息安全及其合法权益是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应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我们每一们员工都要严格遵守“五项禁令”的要求,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严禁以各种形式泄露、交易和滥用客户信息。我们也有义务对于任何可有危害客户信息安全的行为向上级领导举报。若移动公司内部员工发生泄密事件,应根据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及相关责任主体的态度,作出以下处理措施:1.批评教育;2.书面检查;3.通报批评;4.绩效处分;5.行政处分;6.法律责任。

14.信息技术个人学习总结 篇十四

个人学习总结

复兴小学:王祖文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计算机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主线,介绍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目标、任务,让学者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使其成为合格信息技术教师。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有效的运用现代教学观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逐步实现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学习中我做到了:

1.认真学习了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等办公教学软件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并按要求进行上机练习,及时巩固学习内容。

2.学习时认真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3.课余和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4、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则,爱护设备,保持室内整洁。

15.巧用信息技术快乐自主学习 篇十五

一、激发学生情感

《品德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 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 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 枯燥无味,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品德与社会》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场景, 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 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 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实现情感发展。如教学《诚实是金》一课时, 先播放故事, 让学生边听配乐录音, 边观看《狼来了》的画面, 听后请学生讨论:当牧童第三次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狼来了”, 为什么山坡下的人听到后不去救助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继而提示课题。以“趣”引路, 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白道理:做人要诚实, 诚实是金子!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图文以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教师空洞的说理, 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 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内化,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增强课堂活力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使《品德与社会》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让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很有帮助的。如在讲授《做班级的小主人》一课时, 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调查资料后, 适时播放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 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援助汶川大地震的影片片断, 一组组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顾个人安危而全力救人的场景让学生们深刻感悟到团结就是力量, 大家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主人、亲人。那么在班级中, 我们又何尝不是班级的小主人, 何尝不应该相互帮助呢?学生的心弦被深深拨动了, 学习起来就更容易理解了。

三、提升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对话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联系师生的工具, 可被用来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情感激励, 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创设联系的纽带, 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更加平等, 交流更加畅通, 更好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完美整合。学习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 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教学《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时, 播放视频:火车站买票插队;在阅览室大声谈笑。提出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当课间休息去领班级营养餐时有人插队;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对这两种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看视频及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生活处处有规则, 无论做什么都要自觉遵守规则的道理。

四、增加课堂容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突破教材限制, 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 扩充教学知识量, 丰富课堂教学, 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 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如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时, 回到国旗的有关知识, 国旗是什么颜色, 什么样子, 有何含义, 然而学生知道的很少。考虑到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 在备课时就通过网络查到大量关于国旗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围绕“你还在哪里看到了国旗?你知道什么时候要升挂国旗吗?升挂国旗时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然后展示国旗的图片资料,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国旗。接着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前自行上网搜索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这样就创造性地把教材知识向课外延伸, 拓宽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空间, 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这种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 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 增加信息获取量, 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 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信息量, 扩大知识面, 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 丰富了教材内容的具体内涵。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 从而使教材内容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深化感悟积累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 是《品德与社会》课一个重要的任务。学生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或那样的错事, 是因为他们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处于模糊阶段。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 就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培养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加强学生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如教学《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课时,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相关的“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严厉打击黑色网吧”等课件, 不但能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予冲击, 还能把这股冲击彻底渗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这一幕幕发人深省的画面, 让学生自己辨析和判断, 从而真正明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这样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提高学生对道德现象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而且避免了教学的平板化, 使学生真正懂得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应该做的。

16.信息技术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 篇十六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学习;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操作中形成技能,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自主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独立的分析、探索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

二、转变教学方法,提倡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得不到发挥,我们要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关键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

1.精心创设情境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介绍“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时,创设一个情境:引入本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表,让学生利用排序和筛选操作为身边体质健康未达标的同学制订一份健康饮食及运动计划。由于该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来进行的,使得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综合应用教学内容的过程,这样就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点到为止,放手实践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们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的教学过程中,我只介绍了搜索引擎的一些基本操作,接下来设计了一个知识竞赛的环节:给出十道题目,让各学习小组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答案,在最短时间里答对所有题目的小组为优胜组,并给予奖励。

3.成果交流与评价

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天性,在自主合作学习后,可以将各小组学生完成的作品收集到教师机上,通过局域网提供给全班学生欣赏和评价,共同评选出各组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四、实施自主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进行合作学习很容易产生一种误区,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几个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忽视了合作的真正内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集中小组的集体智慧,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2.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精心组织和引导,让学习过程有序进行。

自主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7.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 篇十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范文,可以借鉴的哈。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在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有所感触,所以又去看了有关的知识现把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

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

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

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

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并且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模式来设计教材。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

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

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贯彻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上一篇:陈列部职能职责下一篇:职业卫生检测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