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2024-10-02

移民搬迁经验交流发言材料(10篇)

1.移民搬迁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篇一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汇报发言稿

各位领导:

庙湾乡共有13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自2001年以来,共有9个自然村911人进行了扶贫移民搬迁,有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实现扶贫移民搬迁,极大改善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水平。现将我乡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历年扶贫搬迁情况1、2001年共四个村:天洼村84人、东洼村114人、鸦儿岩村123人、菁苋坪村116人,以上四村至2003年底全部分散搬迁完成,1500元/人;

2、2004年共三个村:范果山98人、五里塔76人、苋火村100人,以上三村至2005年底全部分散搬迁完成,2500元/人;

3、2008年柳林村53户100人,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和筹备下,在村干部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采取集中与分散搬迁的原则,目前已对在村居住的24户75人建房40间,并于10月初远离地质灾害区域全部迁入新居,其余户已分散搬迁在外居住,3400元/人;

4、2010年庙咀村33户100人,目前只有2户5人在村居住,其余户数已全部分散居住在外,3400元/人。

二、300人以下村庄情况

共5个村439户1341人。

神足底村:93户253人

窑儿上村:106户351人

老马坪村:51户180人

赤泥泉村:88户231人

走马湾村:101户299人

三、具体办法与措施

一是精心组织,深入调查到户。年初,我们成立了乡扶贫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各村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制定了奖惩措施,落实了责任,调动了积极性,并深入农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使移民工作立足于早。

二是大力宣传,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我乡的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工具大力宣传扶贫移民政策,并召开移民搬迁动员大会,大造舆论声势,形成一股移民热潮,报名移民户24户75人,使移民工作行动于快。

三是认真研究,选准安置地点。经过三次村民会议认真讨论研究,确定将今年柳林村移民集中安置点选择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便于老百姓耕作处,共征用土地4.2亩。

四是妥善安排,关心移民生活。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工作目标,我们将关心移民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来抓紧抓实,专门落实了工作组责任,纳入目标考核,并落实了12户移民户作为科级领导1+2帮扶户,经常关心、帮助移民,使移民工作情系于民。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困难。一是集中搬迁区域配套设施建设还无着落,建设工程资金缺口大,二是分散搬迁户迁居在外,生活不能保证等等。但我们坚信,有上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们前面困难重重,我们一定会迎难而上、奋勇拼搏、开拓进取,保质保量完成移民搬迁任务。

2.移民信息工作交流材料 篇二

大家好!

从1月初被组织抽调到农发移民工作队以来,我先在红水村和搭档白雄一起负责一组的移民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被工作队党委调到信息组,搞信息工作。根据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显得尤为重要,移民工作更不例外。下面我就自己自3月底抽调工作队信息组以来的工作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对信息工作的认识。

信息是我们的耳目,是上级研判形势、准确决策的重要依据。移民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确保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及时编写、上报信息,反映工作动态、进度、措施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争取到上级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能够在工作上赢得主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的上报和下发,还可以加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兄弟乡镇之间互相借鉴一些好的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工作。所以,充分发挥移民信息的功能,将会对平稳有序地推动移民工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做好移民信息工作,离不开勤奋学习。

做好移民信息工作不但要学通学懂调整细化完善后的移民政策,而且还要广泛的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各行各业知识、扩大视野、增加知识积累,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不仅向书本学习,还要向领导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要多动脑,自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移民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要开动脑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其特点,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看,多看文件材料,领导讲话,对重要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语句要烂熟于胸,做到信手拈来;要多写,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熟能生巧,只有坚持笔耕不暇,才能不断提高文字水平,编写好信息。

三、做好移民信息工作,离不开广泛沟通。

我认为信息的实质就是沟通,要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配合,首先就是要加强方方面面的沟通,除了上下级之间,兄弟乡镇之间的沟通外,同移民群众的沟通也必不可少。移民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一移定子孙的说法,他们急切地想得到有关移民方面的信息,做好自己的打算,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移民群众的心理,大肆散步谣言,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给移民工作带来阻力。如果我们能及时准确地把秘密范围外的移民信息传递给移民群众,或者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掌握他们的心态、动向,及时汇报,一方面可以让移民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稳定情绪,另一方面上级能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做好移民信息工作,离不开敏锐观察

围绕当前移民工作的重点和上级关心的问题,哪些是群众或社会关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问题,哪些信息有价值,能引起上级重视,真正起到为决策服务的作用,要通过细心、敏锐的观察,多听、多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信息源,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出客观、准确、独到的建议。

以上就是我对信息工作的一点粗浅体会,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同志,经验不足,能力欠缺,我认为勤能补拙,做到随叫随到,见啥干啥,谁叫到都积极主动,才能弥补自己的部分不足。在今后的信息工作中除了要切实做到勤奋学习、广泛沟通、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外,还要在工作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其他工作,做一名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移民工作者。

3.移民局办公室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三

规范档案管理 发挥档案效能

孝昌县移民局

孝昌县移民局是2010年成立的新机构。一年来,我局不断摸索管理方式,夯实档案基础,发挥档案效能,有力地促进了移民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大投入,强化档案硬件建设。

档案硬件投入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我局抓住成立移民局的机遇,不怕投资,舍得投入。一是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明确了一人专门负责文件收发归档。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登记、处理、销号、归档,进行卷内登记、编号。二是单设档案室。从紧张的办公用房中单设一间20平米的房子,用于档案室。通气通风,保持干燥。三是置办档案设施。配齐充足的档案盒、相机相册、电脑和U盘等必须的设施条件,力求做到精、细、准,为档案工作打好硬件基础。使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方便有序,加快了文件起草和传递速度。我们对所有须归档的文件材料经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提高了传递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二、细致用心,把握移民档案重点。

我们把涉及移民工作的一切活动记录在案,做到有档可查。同时把移民项目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

我局严格要求每个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对于大型项目,由有资质的机构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移民村组,结合移民村组实际,编制完成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提高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报账时必须做到项目档案齐全,做到有据可查。对每个建设项目的计划、实施方案、工程建设合同、预算决算、竣工验收报告、养护方案、照片图像等资料,及时整理归档。特别要求资料的签字、盖章程序,作为档案存档的必备要件。

三、科学分类,优化档案管理模式。

根据移民工作的特点,我们把移民档案从载体上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图像影像三类。从内容上分为十五大类二十六小类,包括上级移民文件、国家移民政策法规、移民登记资料、移民工作基础资料、移民专项规划、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库区安置区经济发展项目、小型水库、三峡移民资料、移民培训、来信来访等。结合孝昌县实际,进行了准确详细的分类。每一户、每一个人、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每一次信访事件的档案都做到资料详尽。在归档过程中,我局档案所有文件归档目录、盒内文件目录、盒底备考表、文件资料汇编等全部使用计算机打印。重要档案在电子档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再存纸质档,做到保险可靠。文件、材料的归档全部使用无酸档案盒,确保文件不被腐蚀、不变质,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使我局的档案很快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四、充分利用,发挥档案使用效能。

促进移民工作,充分发挥档案效能是档案工作的目的。一是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档案建设与机关工作效率密切相关。由于档案齐全、分类合理、查找方便,平时使用信手拈来,大大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局领导需要什么资料,都能手到擒来。二是服务移民中心工作。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政策性强,群众性强,在移民身份的登记、确认、变更等问题上,必须依靠政策,依据档案。在多次全省的后扶工作检查中,我局移民项目分、分类型的档案资料,十分清晰,随到随查,方便了检查。在我局接待的十几次群众来信来访事件处理中,全部是以亮出政策文件、亮出原始档案资料后,群众心服口服,得到圆满解决。

随着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的深入,档案工作在我局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运作流程,发挥档案管理在移民后扶工作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4.移民搬迁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以贫困群众得实惠为目的,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对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及退耕还林区的贫困群众,积极稳妥地、有计划地进行移民搬迁。

通过转变搬迁群众思想观念,引导移民搬入试验区,改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实现就业创业,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对于居住在边远高寒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和退耕还林区的群众,认真做好引导工作,激发群众移民搬迁的愿望,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自愿接受移民搬迁扶贫,深知移民扶贫政策的好处。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项政策要宣传到位,工作要做深、做细、做实,特别要注重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必须是群众自愿申请,自主决策,自愿搬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2、坚持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原则。

对符合搬迁条件的地方,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

对贫困状况相对严重、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居住点,优先列入规划并先行实施。

采取灵活多样的安置形式,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原则,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移民全部安置到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根据自身意愿,可在乡村分散安置。

3、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布局的原则。

应根据资金筹措能力和安置条件量力而行,合理确定移民规模和范围,要注重安置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着眼于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合理布局、长期受益。

选择具有良好的人居和发展环境的地方,避免迁入易涝、易旱、易洪和缺水地区,做到一次安排就绪,不形成二次搬迁。

既解决当前脱贫,又给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三、目标任务

今年,我县移民搬迁扶贫计划为人(其中:移民进园计划1900人和生态移民计划100人),下达到各乡镇(详见附件1)。

四、移民条件

1、移民迁出条件。

深山区移民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基本农田少,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较差,社会发展程度低,就地扶贫难以改变贫困面貌的边远山区在册农户(201月31日以前登记的,以户口簿为准),必须是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

地质灾害区避灾移民搬迁对象必须是已遭受严重地质灾害或受严重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且必须具有国土部门的论证书。

生态移民按照《遂川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体规划(-)》组织实施。

2、移民安置地条件。

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移民对象统一规划安置在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具体地址为县工业园区东区),试验区配套学校、医院、市场、商店、社区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由相关部门同步规划建设。

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对象安置地必须选择近路、近电、近水、近学校、近医院,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也可选择安置到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

3、移民安置方式。

选择安置到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的,实行成本价安置,套房均价为1350元/m2,共设计有60 m2(两室一厅一卫一厨)、90 m2(三室一厅一卫一厨)、120m2(三室二厅二卫一厨)和140 m2(四室二厅二卫一厨)四种户型(均含公摊面积),采取大、小户型插花方式建设。

五、审批程序

移民对象的逐级审核、审批,必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

严格履行以下程序,方可确定为搬迁对象。

1、农户本人自愿申请;

2、村委会根据农户申请,将搬迁对象和搬迁户家庭人口(指常住人口,包括现役军人、“两劳”人员、大中专在校学生及已接受处罚的计划外生育人口等)在原居住村委会张榜公布,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的政府审核;

3、县扶贫和移民办进行核实审查,地质灾害户由国土部门审查;

4、将核实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农户再次张榜公布;

5、填写移民搬迁扶贫有关审批表格(见附件2);

6、属地派出所审核户籍;

7、审批表经村委会、乡(镇)国土所(指地质灾害户)、乡(镇)政府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审批,由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统一行文批复;

8、移民户与所在乡镇签订移民搬迁协议。

六、资金管理

为确保实现移民扶贫的工作目标,对实施深山区、地质灾害区、退耕还林区移民搬迁的农户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3500元,其中上级安排3400元/人,县财政配套100元/人。

补助资金以户为单位发放,按照涉农资金“一卡通”拨付要求,移民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封闭管理,由县扶贫和移民办根据上级的资金到位情况和建房进度,将移民扶贫资金直接拨付到移民户“一卡通”银行帐户。

七、工作步骤

今年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从2013年3月开始启动,至1月止,按前期准备和宣传发动、对象审批和工程建设、移民选房和搬迁入住、检查验收和办证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和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3月至7月上旬)

1、编制规划。

县扶贫和移民办负责完成本项目整体规划(包括移民安置房和学校、医院、商贸市场等周边配套设施),县工业园区办完成好征地和土地“三通一平”工作。

2、项目立项。

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发改委将本项目向上申报,争取上级立项。

3、用地审批。

县国土资源局将本项目向上级申报,落实用地指标。

4、宣传发动。

印发县移民搬迁工作方案,出台移民搬迁相关政策,各乡镇组织开展移民搬迁宣传动员工作。

5、对象申报。

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高寒深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和退耕还林区群众自愿申请移民搬迁,经村委会、乡镇初审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

(二)对象审批和工程建设阶段(2013年7月中旬至12月中旬)

1、确定对象。

县扶贫和移民办按照移民对象审批程序确定移民搬迁对象。

2、工程建设。

按规划设计要求,500套移民住房7月上旬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房屋装修,启动公共设施配套、小区绿化等工程。

分散安置的自行建房,至少完成一层房屋建设,并搞好必要装修。

3、移民建档。

对批复的移民对象进行建档。

4、预交第一批购房款。

移民户在8月20日前将第一批购房款缴入指定帐号。

购买60m2、90m2、120m2和140m2户型,分别预交2.5万元、3.5万元、5万元、6万元。

(三)移民选房和搬迁入住阶段(2013年12月下旬至201月上旬)

1、发布房屋信息。

坚持成本价销售原则,将移民房幢号、层号及相对应的价格进行公开发布。

2、移民户选房。

移民户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需求,通过摇号方式进行房屋选购,并办理相关手续。

3、交清购房款。

移民户筹措资金,将剩余购房款交齐。

4、搬迁入住。

在年1月上旬前,移民入住新居。

(四)检查验收和办证阶段(2014年1月中旬至1月下旬)

1、检查验收。

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会同各乡镇对移民入住新居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填写移民新房验收单。

2、办理证件。

制定办证时间安排表,通知移民户分期分批到县房管局办理房产证。

八、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的移民扶贫工作,就是举全县之力抓好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建设。

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全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研究制定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安置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负责做好本乡镇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对象选择、协调服务工作。

2、提高思想认识。

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是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重大创新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就业难、致富难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园区企业招工难的金钥匙。

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通过把移民搬入试验区的方式,更直接地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带动园区企业发展,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

各乡镇要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深入人心,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移民试验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全力抓好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的浓厚氛围。

3、加强部门配合。

各乡镇、各单位要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工作。

县扶贫和移民办要负责编制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总体规划,研究相关优惠政策,负责督促政府委托的有资质公司代建移民房;县工业园区办要完成征地和土地“三通一平”工作,移民入住新居后,要组建移民社区,完善社区管理;县国土资源局要落实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用地指标及协助办理相关证件。

县城乡建设局要进行移民套房设计,把试验区移民户全部列入危房改造或土坯房改造对象,并规划建设好园区商贸市场;县财政局要将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上级要求足额配套移民经费,优先满足移民工作的需求;县民政局要审核成立移民社区,并负责移民户中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的救助工作。

县教育体育局、县卫生局要同步立项建设容纳2万常住人口就读、就医的学校、幼儿园和医院。

县水利局、县供电公司要对试验区用水、用电进行规划、设计并安装。

县房管局要负责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并减免相关规费。

县人民银行要协调县内各商业银行为移民户购房落实按揭贷款政策。

县公安局要为移民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5.陕南移民搬迁的启示 篇五

陕南移民搬迁的启示

陕南移民搬迁的启示——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式城镇化路径分析易鹏 昨天 12:19分享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正在计划中,习近平主席去现场调研后提出了要科学重建的思路。恰巧,我前段时间去了陕南地区,对他们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调研,两者都是自然灾害导致,都需要重建,从调研情况来看,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对于中国城镇化多元路径探索,以及自然灾害后的科学重建有一定借鉴价值。(注: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陕南地区主要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长期以来深受地质灾害影响,洪涝灾害威胁,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属于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南水北调水源地,近400万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10年,陕南地区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死亡人数高达187人。为此陕西省政府决定自2011年5月起,用10年的时间将60万户240万人民群众从大山深处迁移出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自启动以来,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67亿元,共建设安置房18.52万户,占计划任务量的9.3%。其中,已建成14.64万户,在建3.88万户;建设集中安置点1850个,集中安置16.89户,集中安置率达到84%。目前,已有8万多户群众已经通过移民搬迁实现了乔迁新居。从陕南避灾移民搬迁的实地调研来看,有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地灾后重建借鉴,尤其对于这轮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多元化可以加深认识。这些经验和价值主要集中在下面六个方面:第一,认识到中国这轮新型城镇化要走多元化路径。陕南移民搬迁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和提示,中国这一轮新型城镇化绝对不能以一元化方式来推进。这轮新型城镇化最根本的方式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来进行,更多的是采取经济战略思维来推进,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地形地貌的差异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还要考虑政治、生态等多方面战略思维,不可能只有一种方式进行。如在三沙设市就是考虑到国土安全,而在陕南这个自然灾害频发、集中特困连片地区,南水北调的汉江水源地区,就不能简单的算一个经济账,还需要算一个生命账、生态账、长期账等。这次陕南大规模的避灾移民搬迁,就是在这种特定小范围内进行的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城镇化推进模式。事实上,在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进行灾后重建,市场的手在积极性不会太高,政府不进行主导,完不成灾后重建也推不动城镇化。第二,灾后科学重建式的城镇化必须体现在可持续性上。中国是个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芦山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近年较为活跃,此前一次大地震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往,灾后重建往往是就地重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重建投入往往因自然灾害再次发生打了水漂。面对这种局面,需要改变人与天斗的旧思维,需要务实的思考,采取回避式的灾后重建,毕竟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在灾害频发区域,与其投资巨大就地重建,还不如退避三舍,采取搬迁式移民安置的方式。尤其在一些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如云贵高原、秦巴山区,人的频繁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了泥石流的风险。将人们从山上搬迁下来,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减少了泥石流发生的概率,是种双赢的决策。陕南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就是走的这种回避式移民搬迁的道路。第三,将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和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陕南移民搬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不复制农村的老路方式,而是通过集中安置的方式来实现避灾移民和城镇化相结合道路。城镇化一个基本支撑点是要有城市,城市更能体现规模效应效率,因为有了规模才能通过交换,分工等各种方式来扩大经济总量,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一个新的布局,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次陕南移民搬迁,采用了集中居住结合城镇化共同推进的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到目前,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率达到84%,由于按照集中安置为主和靠近城镇、靠近园区、靠近中心村的“三靠近”原则,两年来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点53%都进入了城镇规划区,陕南三市城镇人口规模可增加25万余人,城镇化率可提高2.6%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这一关键点,过去两年陕南三市通过移民搬迁共流转土地1.86万亩,建成各类农业园区267个,推动了陕南偏远山区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形态加速向规模化农业市场经济形态的过渡,实施了山上是园区、山下是社区、“教育产业移民”的各种类型的产业支撑城镇化的路径探索。考虑这轮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通过把偏远地区群众搬迁到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社区化管理,使各地能够集中力量在安置点配套建设较高水平的基础和公共设施,提供相对之前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第四,创新了国有资产收益服务于城镇化的一种新模式。在这一轮的新型城镇化中,为了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实施的投入需要巨大资金,为此肯定需要多元的渠道来筹集资金。其中一种筹资方式,就是要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或收缴更多国有资产收益来解决。这次陕南移民搬迁,就采用了陕西省省属大型国企出资的方式,陕西有色集团和陕西财政分别出资20亿和10亿资金作为资本金成立了陕南移民搬迁公司。陕南移民搬迁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体现公益性通过筹集资金、参与管理、参与规划等各种手段有力的推进了陕南避灾移民的搬迁工作,也直接推动了城镇化。第五,采用了引导方式来推进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愿原则,不能搞强迫式进城和进楼,但也考虑到农民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认识度,为此需要更多的通过引导方式让这两者有机结合,从而和谐推进城镇化。陕南移民搬迁比较好的把握好这个节奏,一方面在前期让一部分有积极性的老百姓先搬迁出来,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使更多的老百姓自愿参与到搬迁工作中来;另外一方面考虑到陕南土地稀缺的现实,适当采取激励制度,鼓励农民选择楼房居住。第六,加强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融合。陕南移民搬迁建立了一套面向外部全部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提高灾区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和谐性,体现了“新四化”中信息化既要和工业化融合,也要和城镇化、农业化融合的要求。在分析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式城镇化路径存在的各种价值后,对于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还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使得这项工作更为精细化和高质量化。首先,要对未来人口分布趋势进行更精细化的预判。未来城镇化率会比现在提高得更多,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因此陕南930万人中的农村人口,很大一部分人将会进入陕南的重点建制镇、县级市、地级市,以及附近的大西安城市群或者中国沿海的三大城市群。这就意味着,在搬迁过程中要考虑到未来10到20年产业、公共服务水平等主导的人口分布走向,从而在移民搬迁点建设中实现更合理的布局,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复投资和投资浪费。当前就要有意识的将移民搬迁的范围扩大到市域范围或陕南甚至整个陕西范围,也适当要鼓励投亲靠友式、外地就业安置式的搬迁。其次,要发挥市场在城镇化产业中的主导力量。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过程可以以政府为主,但人口聚焦后的产业发展,就得更加发挥市场的力量。如陕南的紫阳县已积极探索发挥本地富硒茶的资源,构造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城镇化的就业,又解决政府资金压力问题。在发展陕南产业中,政府既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对于生态保护的要求,同时,也要简政放权,培育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到生态型的各种产业中来。最后,要加大各种专项转移支付的集中使用。不可否认在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市县配套的资金有一定的压力,既有财力不够的原因也有财政资金使用不集中的原因。陕南要顺应中央政府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重、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的要求,将中央和省级对陕南市县的转移资金进一步集中使用,集中力量来办陕南移民搬迁这一大事,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轮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是顶层设计也要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中央设定原则、方向、标准,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允许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探索城镇化的具体模式。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式的城镇化路径,体现了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需要鼓励的地方先行先试基本原则,也体现了改革探索所具备的勇气和魄力。未来也要根据形式的不断变化,正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完善搬迁式城镇化路径的实施方案,不片面追求速度、更加注重质量,使得这次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更加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四化的建设要求,为中国多元化城镇化道路探索更多的经验。(责任编辑:余江波)

6.关于移民搬迁的情况说明 篇六

西坡村位于xx镇南边约x公里处,全村x个居民组,分别是x,x。现有x户,x口人。全村土地面积约x亩,林地面积x亩。

我村四面环山,高山林立,沟壑纵横,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设施落后,无主导产业,村民只能以种植农作物为生,但由于地貌和气候原因,广种薄收,又加上距离县城较远,村民的收入渠道狭窄,无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此困境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直接制约着全村的经济发展,一直无法摆脱贫困的面貌。

上学难。三岁的孩子要上幼儿园,需要家长陪同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唯一一所民办幼儿园入园,七八岁的孩子上小学,也只能在校寄宿,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孩子过早地自理生活,使许多家长于心不忍。

看病难。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村民就医极为困难,小病就拖延,大病才入院,致使许多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的日常治疗都成了难题,遇上突发性疾病,更无法保障及时治疗。

信息难。地处深山,信息封闭,再加上通讯设施不完善,信号质量差,维修服务滞后,致使村内与村外信息阻隔,有手机也不能正常通讯,交话费还需到几十里外的营业厅办

理。

出行难。通村的道路虽是新修的,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宽度仅有2.5米,曲折迂回,蜿蜒盘旋在各个山坡之间。村内不通公共汽车,出行需到十几里外的集镇才有停车点,一般的出行,青壮年男性会驾驶摩托车,老人和妇女除步行外只能搭乘别人的摩托车。

购物难。大山深处,无一处商店,小商小贩也几乎不会到村,村民日常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购买,很多老人买油盐酱醋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得满足,更别提买大件的商品。

发展难。由于以上种种困难,导致恶性循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不通,通讯不畅,年轻人出去不想回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回不了村,常年住村的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即使有田地,也因缺乏后期的管理收成较差,经济林缺乏管护涨势不佳,这些困难严重阻碍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7.雷锋村陕南移民搬迁项目简介 篇七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陕南移民搬迁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城乡发展,积极改善民生,深入推进贫困户群体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好移民搬迁攻坚战,全力推动移民搬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基本情况:雷锋村位于商州城西17公里处,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67户,总人口1480人。

二、项目建设情况:根据陕南移民搬迁政策要求,我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该项目建设从2011年5月开始动工,到2011年12月底结束,全村共搬迁群众56户,共271人。该项目总投资616万元,其中移民搬迁政策配套资金16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48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20余亩,共分为3个集中安置点,分别是一组解决安置群众26户,125人。四组解决安置群众13户,61人。五组解决安置群众17户,75人。截止目前,各安置点工程主体已建起,争取春节前全面竣工,让群众过上温暖、祥和的春节。

8.大垴移民搬迁项目建议书 篇八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榆社县岚峪乡大垴村移民搬迁项目

2、建设地点:岚峪乡前庄沟(距大垴村旧址1公里)。

3、项目建设单位:岚峪乡政府

4、项目法人代表:李星海(岚峪乡乡长)

5、项目主管单位:榆社县人民政府

6、项目性质:新建

7、建设规模内容:此次移民搬迁大约需占用土地35亩。移民建房 80户;新建村委会1个;新建卫生室1个;新建300㎡健身场所1个;新建农家文化大院1座;村庄绿化植树10000株。新打井1眼,建蓄水池1座,泵房1座,铺设吃水管道2856米;安装变压器1台,电线10000米;新建主街道长516米,宽5米,巷道675米,宽3米。

8、建设期限:2012年至2013年

9、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870.1万元,除上级扶持资金外,其余不足部分由村集体和个人自筹解决。

(二)移民村基本情况

大垴村位于榆社县岚峪乡中部,地形呈箕形,两面是山,中间是沟,以丘陵山地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理 1

位臵相对偏高,年平均气温低于8.8℃,年平均降水量低于563.5毫米。全村有144户,428口人,耕地面积1040亩,退耕还林面积498亩,人们居住比较分散。村民以种植玉米、大豆、谷子、小麦、笨鸡养殖、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中笨鸡数达7000多只,外出务工人员有110余人,干果经济林200多亩,2010年人均收入1680元。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该村房屋主要分布在阳圈凹、道沟、窑上、韦地沟和上大垴五条沟,70%为土木结构,大多年久失修,居住了两、三辈人,不同程度出现了裂缝、顶漏等现象,虽然近年来落实国家政策对一些特别危险的房屋进行了改造,但大多数属于危房,一到雨季,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直接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该村所处位臵属地质灾害频发区。近5年来,共发生山体滑坡3次,造成15户房屋倒塌,经济损失75万元。

(三)该村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出兵、出粮、出干部的模范村,当时参军46人,牺牲19人,前线运送粮食上万斤,并涌现一批先进模范人物,现在大垴村建有烈士纪念碑。

三、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村容靓丽整洁、基础设施完备、创意超前新颖、设计科学合理、便于实施操作”的原则,进行统一设计规划、统一建筑标准,建设砖木结构平房,抗震要达到里氏8.0级。同时必须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保证水、电、路等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注重住房的生态环保,做到住房100年不落后。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群众自愿、政府扶持的原则,帮助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点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贫困群众实现移民搬迁安臵,改变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稳定发展能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充分调动移民户搬迁的积极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注重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2、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就近安臵的原则。

根据资金筹措能力和安臵条件就近安臵,确定移民规模和范围要科学合理,注重安臵方案的经济性、可操作性。要统一编制搬迁规划,移民新村要做到布局合理、思路超前。规划搬迁和安臵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

整相结合,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

3、坚持移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移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相结合,选择具有良好的居住和发展环境的地方,避免迁入易涝、易旱等不利于长期生存发展的地区,力争一次安臵到位,避免二次搬迁。

4、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移民搬迁涉及多项工程建设,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支农资金用于移民村的产业发展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引导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而保证移民户能够“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移民搬迁范围、对象、地点和时间期限

此次实施移民搬迁的范围为岚峪乡大垴村,共 144户、428人,地点为前庄沟(距大垴村旧址1公里)。计划于2012-2013年,分2年分步实施。2012年办理各项前期手续,2013年建设移民新村,年底实行整体搬迁。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此次移民搬迁大约需占用土地35亩。移民建房 80户;新建村委会1个;新建卫生室1个;新建300㎡健身场所1个;新建农家文化大院1座;村庄绿化植树10000株。新打井1眼,建蓄水池1座,泵房1座,铺设吃水管道2856米;安装变压器1台,电线10000米;新建主街道长516米,宽5米,巷道675米,宽3米。

(六)存在的困难

1、资金筹措困难,主要原因是目前村民收入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人均年收入仅为1680元。

2、建设用地征用比较困难。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移民建房 80户,以户均202㎡,每户7万元测算,需投资 560万元,新建村委会1个,需投资45万元;新建卫生室1个,需投资5万元;新建300㎡健身场所1个,需投资5万元;新建农家文化大院1座,需投资40万元;村庄绿化植树10000株,需投资10万元。新打井1眼,建蓄水池1座,泵房1座,铺设吃水管道2856米,需投资30万元;安装变压器1台,电线10000米,需投资51万元;新建主街道长516米,宽5米,巷道675米,宽3米,需投资45万元;项目前期费用79.1万元,投资共计870.1万元。

(二)资金筹措

村集体和个人自筹348.04万元,其余522.06万元希望上级部门给予解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将移民工作列入乡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推行移民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移民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负

责人也负有相应的责任。将移民工作纳入实绩考核范围。

(二)狠抓落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细化工作,真抓实干,做到思想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干部到位,及时发现和解决移民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移民工作顺利推进。

六、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

1、社会效益

通过移民搬迁可彻底改变该村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健康生活水平和稳定发展能力。

2、生态效益

实施移民工程最大的效益之一就是让迁出区绿起来,此项目实施后,空出的山庄窝铺可以通过土地复垦增加耕地或由大户经营发展庄园经济和植树造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得以平衡发展,通过实施封山造林,达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不仅对迁出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有益,而且对全县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将产生深远影响。

9.移民搬迁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篇九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郧县区

社会实践报告

学 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系 部: 机 械 系

课 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县移民搬迁调查 指导老师: 王 宸

团队名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调研队 实践时间: 2010.8.5--2010.8.15 团队成员: 张金秋 胡凯锐 卢 鹏 王 栎 翁乐乐 赵晓露

柳陂镇移民搬迁相关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柳陂镇地处汉江之滨的丹江库区,郧县与十堰两城区的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县区的重点变迁区域之一,2010年新年伊始,郧县的各个行政单位国有企业单位、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便在柳陂镇做搬迁工作,并且在柳陂镇建设了移民办,柳陂镇镇民积极配合工作,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移民搬迁

团队名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调研队

团队成员:张金秋、胡凯锐、卢鹏、王栎、翁乐乐、赵晓露 实践课题:移民搬迁情况调查研究 实践地点:十堰市郧县柳陂镇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中线130亿立方米。

1.调查背景与概况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开始策划到真正着手实施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作为一个汉江边生长的青少年,我们从小就听说了中央来我们汉江测过水源,我们的水有天会送到北方,给那些缺水的孩子们一片与我们一样的水的天地。而在逐渐长大的后,才发现,南水北调不只是一个名词,不仅仅是把我们的水送到北方,也是代表着,有一群在汉江边生长的人,他们会背井离乡,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我们更有必要,深入其中,去了解那些即将搬迁的百姓的想法,充满感激的去面对这些协助完成南水北调壮举的普通农民们。

调查时间:2010年8月5日至8月15日 调查地点:十堰市郧县柳陂镇

调查方法:走访柳陂镇移民搬迁办公室、走访柳陂镇移民搬迁团队、走访柳陂镇居民

调查涉及柳陂镇垭子村、金矿村、辽瓦乡几个主要搬迁乡村。由于调查时间位于搬迁期,村民与搬迁团队均繁忙于搬迁工作,于是放弃调查问卷,采用的是采相及采访方式进行的调查。

2.调查内容与结果

经调查,柳陂镇移民办于2010年4月开始部署各个机关行政单位的移民搬迁团队的组建工作,各个行政单位如柳陂镇中心小学、柳陂中学、柳陂镇财政所、柳陂镇地税局等,及国营企业单位如郧县电力公司旗下的柳陂供电所,各个单位员工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搬迁协助团队的组建。创建了移民搬迁后勤保障队、移民搬迁应急小分队(精干民兵组成的)等分队,为7、8月的移民搬迁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协商工作

对于要搬迁的地区的村民,各个单位的员工早4月便入户到家做搬迁工作,很多村民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便是有优厚的搬迁补助及更好的新的生活环境。所以,这时候搬迁教育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这半年,很多单位员工经常下乡到村户家中,与村民吃住一起,为村民做心理教育工作。

其中,财政所某员工说,“如果我是要搬迁的村民,我也不舍离开家乡,我也会成为需要思想教育及安慰的人员之一。”

垭子村个体户叶某说;“我们知道移民搬迁时国家需要,但是我的父母不搬迁,我怎么会舍得离他们太远。”叶某的父母居住地地势较高,非搬迁地带,叶某与丈夫居住的村落将搬迁至武汉某郊区,以后回家看父母都需要坐火车,想到这些叶某的脸色不禁暗淡了下来。

2.协助工作

于2010年8月初,第一批搬迁村落的撤离,搬迁小分队均定点居住到了搬迁村落。后勤部队协助村民收拾行李,应急小分队时刻待命,应付各种安全突发情况。我们调查小队于8月抵达辽瓦乡,并且目睹了搬迁的情况

右图为辽瓦乡某村民家打包的行李,整个家,就变成这样的一个个大包袱,被带到异乡,在建另一个家园。

或许这次去了随县(该区域搬入随州某地),国家会给他们一间砖瓦房,不再是是土屋,但是,我想这家居民,忘不了的是在这家土屋生长的岁月,经历的酸甜苦辣。

上图的老人正在打当地的火纸,说这是最后一次给过世的长辈们烧纸送“钱”了,中国传统的鬼节——七月半他们就不在本地度过了。

上图为民兵团集合情况。

移民小分队与老乡们相处和谐,上图的应急小分队某队员在与老乡闲谈,下图的后勤小分队某成员与老乡们一起打包行李后的短暂休息。

上图为行李物品打包上车。3.移民实施

随着的夏日第一缕让光洒向大地,郧县柳陂镇第一批移民队伍,坐上大巴,运载车载着行李,徐徐驶向新的家。

这一路,警车开道,行车让路,辽瓦乡的农民带着柳陂老乡的不舍,随县人民的欢迎,走向另一片天地。

清晨繁忙的车队

帮忙以及送行的柳陂人。

车队驶向十漫高速,渐行渐远。

三.对调查的思考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柳陂镇移民搬迁工作的成效比较显著,各项移民的服务工作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南水北调的实施利国利民,起到了它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走访学习,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有许多的感悟:

郧县按照“成熟一批,搬迁一批”的工作思路,将搬迁日程安排的紧而有序,特别是从8月11日到9月5日,20多天搬出13批次2009户8753人,平均不到两天搬迁一批次,每批次673人。其中8月12日这天搬了两批次。为了克服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系列矛盾,工作人员和车辆高负荷运转,这一批刚送到,下一批又接上了。尽管如此,所有参与搬迁工作的人员,不怕疲劳,不怕困难,连续作战,展示出了良好的移民工作精神状态,特别是公安干警和县移民工作指挥部常驻工作人员,基本上得不到休息,有的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在移民搬迁工作中,郧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为移民服务,让移民满意”为宗旨,真情服务移民,全面落实“十一”包责任制,落实政策,领导带队,移民参与,共同查验,互相协商,让移民群众放心满意。

所以在搬迁期间,移民工作者辛苦的奔赴在最前线。在高温预警持续鸣响的同时,保证各项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移民工作者及移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镜头感动着我们。

“移民工作是世界性难题,同时又是郧县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当前移民工作中,国家政策非常优惠,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基础也非常广泛。如果看不清这些优势,只想着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县委、县政府把它作为“天字号工程”予以推进实施,一方面对移民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宣传南水北调是国家工程,是国家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国家对移民的关怀,了解此次安置政策是历史上最好的;另一方面,加压鼓劲,激发起广大移民干部的历史责任感,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工作态势……”郧县县长柳长毅的回答字字千钧。

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我们觉得牺牲最大的是那些移民了。他们背井离乡,离开了那些朋友亲人,去了一片陌生的土地。虽然不管怎么样,国家给了一定补助,并且还给了新的住房,但是亲情包括对故乡的感情是无法舍弃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线工程的其他地区,再加上东线和西线,有记忆的中国人民因为南水北调背井离乡,这是巨大的贡献。我们希望在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竣工的时候,我们所有得到福利的人们能够记得那些在这些时段做出巨大牺牲的普通百姓。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感动于移民的牺牲,移民工作者的辛劳,我们所不知道的看不见的有更多,这项即将完成的工程,这项伟大的工程,我们应该铭记的不仅仅是单薄的工程,更有应该是那些有血有汗有泪的付出与感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调查团队

2010年9月

附诗一首(摘自中国移民网):

献给库区移民干部

一 你是铁人。不管是雨骤还是风紧,昼夜啊 在建设工地打拼。

为了移民,你说 风口浪尖历练海燕的翅膀,克难攻坚要的是钢骨铁筋。

你是亲人。紧贴着的 是移民的身,牵挂着的 是移民的心。

为了移民,你说

无私奉献的百姓是咱精神的魂,远离故土的父老就是咱的亲人。

你最辛苦。

征拨土地化解周边纠纷,“三通一平”紧接着建设新村。

为了移民,你说 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实谨慎,丝毫的懈怠都愧对自己的良心。

你最坚强。

带着病痛还在与移民交流谈心,晕倒工地还念叨着“抓紧抓紧”。

为了移民,你说 这点小病算个啥,任务没完成我死神也不应允。

你最朴实。

坚毅的目光带着热情诚恳,顾不上梳洗的头发藏满灰尘。

为了移民,你说

淳朴无华才能与群众密切交融,油头粉面受不得泥泞沙尘。

你最宽容。

误解常把你的眼角湿润,委屈常把你的眉头锁紧。

为了移民,你说 真情会把所有的怨气蒸发,耐心会把所有的曲折理顺。

你是平凡人。渴望着团聚自己的家人,奢望着牵她的手浪漫黄昏。

为了移民,你说 谅解我吧,我的妻儿娘亲,待得移民安居时我会好好陪您。

你是党的人。使命和责任重如千斤,党的召唤怎能迟到秒分?

为了移民,你说

践行镰刀锤头下的誓言不是空文,党啊,请相信!

我可敬可爱的水库移民干部啊,为了千年的期盼,再苦 你无悔; 为了一生的事业,再累 你无怨。黑发染霜雪啊,遮不住你的笑颜; 移民安居乐业啊,就是你的心愿。

我可歌可颂的水库移民干部啊,水库有多大,那就是你的胸怀; 水库有多深,那就是你的情爱。水库的移民有多难啊,你肩上的重量就有多少担; 水库的水流有多长啊,你的幸福就会有多远!

二 移民工地,总有你的身影。

从“三通”到“场平”,从奠基到竣工,冬雪里 你热血沸腾,夏雨里 你疾步如风。

移民新房,有你倾注的浓情。从规划到户型,从基础到封顶,赶进度 你时常夜不能寐,保质量 你总是心弦紧绷。

移民征地,你是标准的尺绳。从水渠到边梗,从坟头到田垅,风沙痴狂地扑向你的怀抱,皮鞋苦笑着裂开几处窟窿。

移民搬迁,你是引路的灯。从豫南到豫北,从夜晚到天明,骄阳把你的脸庞熏黑,夜露把你的眼睛染红。

移民干部啊,你辛苦吗?

四年任务要两年完成。

“辛苦算什么? 为的是一泓清水向北流,我的心啊向着北京。”

移民干部啊,你劳累吗? 十几万移民就要起程。

“劳累算什么? 只要移民能够和谐安定,哪怕累弯腰,脸上啊却绽放笑容。”

10.陕南移民搬迁建房协议 篇十

甲方:

乙方:

一、概况

该工程为砖混框架式仿古结构民居。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建筑图纸在赵家坝集中安置点自建房屋,所建的房屋可为3间2层或3间3层。并确保与安置点整体风格相同,否则不得享受陕南移民搬迁相关优惠政策。

二、标准要求

1、按甲方规定的标准施工,要求砌砖墙体、抹灰等要符合《建筑施工规范》;

2、乙方所建房屋要确保与甲方要求安置点风格一致,房屋楼层高度、门窗大小、正立面式样及屋顶坡度等必须要与施工图纸一致;

3、乙方建房时需缴纳建房保证金1万元,开工后缴纳地基费用的60%,主体完工后缴清余款(余款可在完工后从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3万元中扣除)。

三、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甲方:提供便利的施工条件,确保“三通”,并为乙方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乙方有异议的,甲方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乙方:严格按照甲给定的《建筑图纸》施工,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若出现工程质量和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事故由乙方负责,甲方概不承担因此发生的费用。

四、附则

若乙方不按照图纸要求施工或签订本协议后不在安置点建房的,按违约处理,所缴纳的1万元建房保证金不予退还;

乙方完成施工后,应接受甲方的验收,验收合格后,乙方所缴纳的1万元保证金可予以退还;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签定补充合同,及时消除争议;

此合同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1份,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

乙方 :

上一篇:材料技术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精益管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