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20篇)
1.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一
[文章作者]刘彦敏
[文章来源]北京石景山先锋小学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生机挑战的社会,要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正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有用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一、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中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英语教学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既是一门语言,又是一门工具,在刚刚接触英语的学生中,万不可一棒打死,泯灭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按照学生的好奇心理我们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把教学中的每一各个环节,在课堂中说的话,每一个动作都看成是对学生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课内外相结合,把英语练习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创设合适的`语言环境不断在生活实践中,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针对这种差异想方设法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这门学科。本学期我改变了教学观念,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听力技能。教师教的目的,不光是教会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模仿说话,听的准确就容易说的正确。原来我在上课时,说的读的时间占用很多,学生就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采用这种方法后,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教师只起到点播的作用。开始几课书,进行的比较缓慢,由于坚持这种教法,慢慢发现学生掌握课文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并且能基本回答出教师关于课文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听懂的单词就训练让他们认读和拼读并知道词意,能听懂的句子就让他们见到书面形式,读时语音语调正确,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独立处理获得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心理机制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现在社会的文盲含义不再是不识字,不会读写,而是不会自学的人,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课堂参与的能力。
英语教学的模式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我很同意这一点,学英语主要就是为了和别人交谈,如果只是会写而说不出,道不出,岂不是失去了学英语的意义。学生在听说方面感兴趣之后再进行词汇练习,单词掌握是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
[1][2][3]
2.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二
一、充分的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不会——学会——会学”
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如果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做好准备, 那么学习所显示出的状态就积极主动, 新知识学习的成功率就高。
1. 寻找材料,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劳动操作为主, 课前需要准备好材料和工具, 但往往寻找制作材料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 从“不会——学会——会学”的过程。
例如:山东省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四年级的《我要说声谢谢你》一课中贺卡制作这一环节的教学, 教材中主要以纸作为材料, 采用绘画的方法进行贺卡的制作。但通过让学生提前主动参与, 在课前预习教材的基础上, 自己走进教材, 并加上自己的理解、想象, 学生所准备的材料就不尽相同了。五彩的毛线、各色的碎布、图案不一的糖纸、形状各异的树叶和种子、不起眼的沙粒、形色不一的纽扣、各种多媒体素材等, 都成了制作贺卡的好材料。
2. 查阅资料,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让学生掌握社会方面的知识, 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查阅有关的资料, 让学生自己从“不会——学会——会学”为摄取知识、寻找新知探寻途径。
例如:四年级的《红灯停绿灯行》一课, 学生课前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不仅了解了交通信号的历史、含义等, 而且对交通知识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3. 再现优秀作品,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积极地参与学前准备, 在预习教材、准备工作上就不局限于课本的样板作品和学习范围, 使得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 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
例如:五年级的《中国结华夏情》一课, 课本中介绍编制中国结的方法有:十字结、双扣结、单线钮扣结。但是学生通过调查发现, 在现实的生活中, 编制中国结的方法还有很多, 另外, 利用中国结的编制方法还可以编制出许多形态各异的物品, 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编制中国结。学生通过积极的准备和交流, 他们的思维开阔了, 方法材料多了, 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二、有效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从“不会——学会——会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1. 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纲要》中指出: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 自己解决活动呈现的形式, 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这就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例如:在教学中, 有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中所用的七巧板兴趣浓厚, 教师就可以借机引导学生对七巧板展开研究, 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 不仅知道了七巧板的历史及发展, 而且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
2. 合作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这不仅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还能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例如:五年级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一课中, 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分工, 分成家乡水资源状况组、家乡水污染调查组、保护水资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制定并实施活动计划, 总结交流情况, 达到资源共享, 全面而又深入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3. 互换角色,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内容贴近生活, 个别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获取了这些知识, 那么不妨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让会的学生进行交流、示范。
例如:在《包饺子》一课中, 介绍了包饺子的步骤, 其中, 擀皮这一步重点是双手用力均匀, 使面片中间厚、四周薄。有的学生由于在生活中实践过, 结合书中的插图能够擀得很好, 就可以先让他们先来教其他同学。学生教老师和其他同学, 不仅使“教”的学生会产生自豪感, 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而且还能激发“被教”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4. 比较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通过比较, 选择最佳方案。
例如:在四年级《巧做凉拌菜》一课中, 有的学生选用黄瓜和西红柿作材料作一道菜, 有的选用白糖拌西红柿, 学生通过向家人请教, 发现了将黄瓜和西红柿一起吃很不科学, 营养成分不利于人体的吸收。
三、开放的评价总结, 让学生从“不会——学会——会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使用了多种评价方法, 起到了不同的效果。如: (1) 成果作品汇报展示:展现自我, 互学共进。 (2) 研究报告答辩:交流中增长知识, 增长能力。 (3) 游戏表演:兴趣浓厚, 投入感强。 (4) 竞赛评价:参与积极性高。 (5) 分层评比:降低难度, 互相合作, 易于发挥学生特长。 (6) 创新评价: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8) 集体评价:气氛热烈, 竞争性强。 (7) 学生组内评价:速度迅速, 反馈及时。 (9) 自我评价:认识自我, 促进自主发展。 (10) 教师评价:激励为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三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发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的心理状态。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能够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点燃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的精神之火。比如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我出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kg以上的水,这些水都上哪儿去了呢?”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得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在生物学教学中,老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要留给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空间,保证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的建构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所以兴趣特别浓,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也就蕴涵于其中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参与实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感到亲切,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成一种自我增长知识的需要。教学中我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例如,我在教室里放上盆栽的花卉让学生管理,我把吊兰、富贵竹插在水里让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白植物可以无土栽培、无性生殖的道理。由于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贴近了学生生活,关注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因此,当学生参与性不高时,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学生,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感受。
四、加强合作学习,为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
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人际关系的相互交往、合作的过程。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为全体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讨论,既能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又能获取多方面的信息,拓展思维空问,提高表达能力,促进自我发展,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乐趣。学生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更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设计完美、充满悬念的实验,常常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情绪饱满,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功能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能怕麻烦,我尽可能在实验室上课,多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多看实物、多动手操作,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进而促进学生爱学习并乐于自主探究。
六、教给学习方法,磨炼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愿学”,努力使学生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为此,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制造各种机会,指导学生自己看书看图,自己发现重点难点,自己总结学法,从中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这样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不但能知其然,而且也能知其所以然,实现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4.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者/ 潘文高
长期以来,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给人以呆板、孤立、冷漠和缺乏人情味的印象,另外,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数学被认为就是做题目,题海战术是教师和学生应付考试的最有力武器,歪曲了数学原应有的过程:经历、体验、探索等,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一、创设情景,诱发参与课堂活动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善于引入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贯穿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共同搞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同学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即能猜出你默记的哪个数。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无形当中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教师都可用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创造新型师生关系,利于参与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我用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访问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学生年幼求知欲望高,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活动,他们很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学生中去。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演讲比赛、知识抢答赛、辩论赛,孩子们看到老师也参与,他们个个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听他们议论,注意观察分析,积极给予肯定和表扬,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渐渐地,我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阻隔消失了,有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喜悦,学生浓厚的课堂参与意识获得加强。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参与程度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再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诚然,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不止这些。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5.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五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标志。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社会以及各大企业对创新性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早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系统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生物教师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培养策略,以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为我们的生物教育、社会以及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1转变教学观念,唤醒创新意识
学生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由来已久,早已经形成了定时的思维模式,在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往往用既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根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更别提创新力,甚至,部分学生会认为创新只是发明家以及科学家的事情,与其自身毫无关系,不想也不愿去创新。事实上,创新却是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只不过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创新是一种潜在的表现状态,需要广大教师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其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彻底转变传统教育下“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器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创新提供更多空间与机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对学生独到的看法与见解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即使这一见解并不怎么高明,看法并不怎么独特,但这却是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多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让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再将其当作孩子看待,相信他们有能力、也必然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其能在实践参与中逐步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源自疑问,毫无悬念的课堂教学只会使课堂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的思绪难以集中起来,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涣散的状态中,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而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课堂问题教学情境,则能够有效为课堂设置悬念,为学生思维留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由于其认知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如若创设的问题过于复杂与繁琐,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范畴,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束手无策、无从适应,这样的教学只是徒劳,浪费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只是空谈。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基础学科,大量的实验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构建起高效的生物课堂,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教师要对于实验过程进行充分地设计,要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观察,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来感受生物实验的乐趣,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于生物研究的兴趣,并且在不断深入的实验中逐步树立起自身的解决生物问题的意识,能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产生自主创新的意识。要想在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以引导教学和辅助教学为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包括研究对象以及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物学习的思路通过实验展示出来,这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更能够培养其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力度相对较小,这就从一定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限制,所以只有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生物是一门比较具有灵活性的学科,学生能够从生物课堂中得到很多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6.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六
一、前言 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作 者:谢玮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部 刊 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27(3) 分类号: 关键词:
7.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七
无论是高中地理新课标,还是地理高考试题,对地理教学、对高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都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经历思维加工,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过程。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往往是教师“教出去”:讲精、讲细、讲精彩,而忽视了让学生“学”、“学到手”:理解、掌握、应用,只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被动机械地堆积。因此,没有学生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独立探索,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再精妙的讲解,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是成功实施探究教学、有效实现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明确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同样的教材、教师、教学技术,会因学生自身对知识理解、加工水平的好坏,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所以,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技术,都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对学生全面负责。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潜能、个别差异,要主动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和人格发展;善于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预定学习目标而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能在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质疑、融汇和创造。
二、建立教学民主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自由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我国历史悠久的尊师重教传统造就了师道尊严。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板着面孔,高高在上地做“一言堂”式的表演,发号施令,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极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效果差,课堂死气沉沉。某些教师甚至“偏心”过重,对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倍加喜爱,经常表扬,而对成绩较差、不太努力的学生采取厌烦、急躁、歧视态度,使得这部分学生一见教师就产生恐惧情绪,厌烦听课,失去学习信心。所以在高中地理的新课程背景下,要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首先必须建立教学民主观,转变角色,打破传统观念,革除一切对学生不公平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营造浓厚的民主参与氛围,教师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作为学生的伙伴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做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以科学平等的态度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创建多元的发展机会。
充足的时间是学生主动参与并展开探究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里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课堂上对学生已掌握或可自学完成的内容尽量不讲或少讲,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让给学生,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其探究能力。
三、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重要的。而要把这种好奇的态度渗透进探究的全过程,推动探究活动持续下去更是关键。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科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逐步使学生由原来相对浅显的、短暂的间接兴趣发展为比较稳定的学科志趣。
四、给学生选择探究伙伴的权利,自由分组,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增强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也容易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但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和组内成员的强弱互帮,教师常采用划片分配定组的方式,这样常出现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和分工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不妨把权利下放,按照规定人数、自由选组长、违纪调员等要求,让学生自由组合,提高参与兴趣与集体合作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相互管理的能力。
常言道,教有常法,教无定法,依照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教学民主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选择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创建更加富有弹性的自由空间,把学生的需要和希望变成现实,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投身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领悟规律,感受成功。同时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提高综合素养,提高情商、智商,全面发展,迎接新的挑战。
摘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要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关键。
8.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八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性作用,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开发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公式的推导,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可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参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还要教学生如何“学”。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常此下去,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9.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九
2.1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体育活动的展开,既调节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还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2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既是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向学生传递终身体育意识和理念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如今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已经开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为日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工作做准备。
2.3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开展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体育活动,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10.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11.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一
主动性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那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呢?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呢?
一、提供主动努力的目标,增强主动的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位置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体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开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冲刺的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激发主动学习的情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研究表明:情感体验为“有趣”的那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厌倦”的学生大多数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教师要以情导趣。 ①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 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②尊重学生,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行为参与,而且要有合理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实际上,认知参与涉及学生“会学数学”的问题,而情感参与涉及“喜欢数学”或“喜欢数学学习”的问题。数学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以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对数学的正确态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特别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有“有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得到可持续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对于“学困生”的学习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四、着力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主动参与能力
数学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动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12.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二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而兴趣则是学生形成动机的内驱力.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并且能够很快地进入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如:我在教“0”的认识时,上课我就问:小朋友们喜欢智慧星吗?(智慧星是用于奖励给学生的)你瞧,老师手里有几颗星?如果说对了,就是你的.此刻小朋友们兴趣盎然,非常想得到这几颗智慧星.当有个小朋友说对时,我就把这几颗星奖给了他.接着我又以同样的方式再让小朋友们猜,小朋友们都非常投入,各抒己见,看法各不一样.最后老师接过话题,让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手里到底是几颗星呢?当学生们发现什么都没有时,悬念中伴有强烈的兴趣来了.怎么回事?老师和我们开什么玩笑?……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油然而生.我也恰到好处地引入板书课题:“0的认识”.这样学生也就很快地产生了主动参与本节课的强烈欲望.
二、情感互染,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信心
热爱每一名学生,通过我们教师的爱心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信心,从而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一名学生都需要爱心的滋润,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产生积极效应,且能转化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在这种动机下学生不会因学习而感到困惑.相反,由于自信心的增强,却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增强师生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信心,我们教师要从小事做起,如:把自己的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的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平时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用我们的爱心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心的,从而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一个愉悦的课堂基础.
圈子中放出来,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可以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我在讲“9+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9加3等于多少吗?你们是怎么想的?相互帮一帮,可以用小棒试一试.简单的几句话,课堂上可热闹开了,他有他的意见,我有我的想法,互不相让.还有的在低头思考,手上的小棒也忙个不停.我见此情景,趁热打铁地说:“谁愿意上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立即有些小朋友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经过几种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说出哪种方法简便,我们就用哪种方法.在这一节课中,我创设了很多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中来,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四、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
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把活动中的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解决了学习思维形象性和数学知识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把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在求知者的面前,从而尝试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如:“5的分成及组成”,如果任凭学生的头脑想象怎样把5分成几和几,许多小朋友可能会很难理解,因而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即动手摆小棒说一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这样学生很快就把5的分成都讲了出来.解决了抽象与直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抽象———直观———抽象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到学习新知中来.
五、小组学习,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自由场所
班级分组是以小组内学习活动为主体的一个学习方法,这种形式给小学生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宽松的课堂场所.使他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学习,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问题,也可以相互协作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和欲望,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时、分认识”时,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首先学生们自学看书后,用小组准备好的材料圆板相互协作地制作出一个钟面.然后各小组在自己的钟面上标出相应的大格和小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相互协作,主动地探索出有关“时、分认识”的新知内容.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小组教学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总之,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摘要:我们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二)情感互染,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信心.(三)创设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四)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五)小组学习,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自由场所.
1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三
【摘要】: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认为: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形成爱学、能学、会学的现代学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可见,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理论相当重视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度,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通过设置障碍来励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教师可围绕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知,让生明确参与学习的方向;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大丰富学生参与学习的资源;教师可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多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空间;教师可进行分层教学,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合作的气氛中学习文化知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引导主动参与策略
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认为: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形成爱学、能学、会学的现代学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理论相当重视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一:障碍励志 激发参与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靠学习责任感和学习兴趣两个要素得以保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他们都是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而励志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趋于稳定和自觉。要想激励学生努力奋发向上的志向,离不开障碍的磨炼。因此,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的提出一个又一个使把劲能跨越的小障碍,从而激发学生排除万难,勇攀知识高峰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知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先通过一个用铁丝弯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用“切断并展开圆周”的方法,可测得这个圆的周长。这时,教师又拿出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圆,用“切断展开法”能测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的回答是不能。那么怎样测量这个圆的周长呢?肯定有好办法!通过动手尝试,学生得出了“绕线法”和“滚动法”两个好办法。这时,教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谁能测量这
14.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四
学习是学生的权利,教学是教师的义务,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已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1980年中国小学常识教育的宗师刘默耕老师就提出:一箭多雕,一举多得;给孩子们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著名思想。现在,教育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出现和引进了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常识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很快成为素质教育很好的阵地。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影响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老师家长不重视的现象。不少老师(由于课程安排等等原因)上起语数课时讲自主,启发,创新,而上起常识课时则仍是填鸭式,满堂灌(特别是人文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常识教学中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常识课的本来面目,是很有必要的。
一、让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目标
教育学研究表明: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假如学生不能发动学习动机,就不可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有在确定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选择科学的方法,安排科学的程序。学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肯定要比别人为他们确定学习目标而学习的动力强劲得多。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怎样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我通过实践认为可以从四方面来做。
1、做好引路人
想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师必须先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条件,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把握好教学整体,掌握学习的方向,从宏观上调控探索过程。
学生的主动性是与他要学习的内容材料是有一定联系的,有一定难度并有可能掌握的内容材料有助于保持学生的主动性。适时、适度提出新要求,使学生处于一种很想得到,而一下子又得不到的状态,但经过“跳一跳”又是能得到,让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怎样组织材料,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要精心设计安排材料层次。安排的结构材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研讨”。甚至在不违背教学纲要的前提下,对教材各课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列.如第10册的第2课《摩擦起电》、第3课《怎样擦亮小电珠》、第4课《导体、绝缘体》、第5课《电能》和第23课《葛洲坝水利工程》、第24课《秦山核电站》这六篇课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对电的产生到人类如何利用各种能量来发电,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对“电能”产生较深刻的印象。真正让学生能够“吃的饱吃的爽”。
另外有实验的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预测学生的设计实验时可能需要的困难,准备好充足的辅助材料,即使有些材料不一定用上,但也应做到有备无患。选择的材料要有“结构”,“典型性”,使这些材料能支持学生设计实验的思维活动正常开展。
2、让学生参与教学准备
常识课区别与其他学科的其中一点就是:常识课教学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料。根据其他学科以往的教学经验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常识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大纲中就指出要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使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认识一些生动具体的基本生活和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周围环境。有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按教学内容参与教学准备,正是一个很好的通过实践自我探究的过程。其好处具体表现有三:
(1)扩大认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器材及其作用,把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2)培养能力。a.通过教学准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材料的能力。b.通过教学准备培养学生地创新的能力。
(3)激发情感。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迫切希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当教师要他们去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器材时,他们认为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都怀着极大热情,非常乐意去完成任务.对由他们主动参与准备的这节课,学生也会特别的关注。一上课就带来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主动学习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用自己搜集的器材做实验既认真,又会更加爱护器材。
综上所述让学生参与教学准备,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范畴。
3、让学生做课内学习过程的主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自己的学习实验过程,使得课堂研究富有生趣,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做课外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纲,常识教学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假期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理论延伸到实践,也是常识教学的精神所在。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的实践比课堂的教学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外教学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常识活动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实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既独立体验了实验的过程,又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还能发现新的问题。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1、让学生参与对自我学习的评价
让学生参与对自我学习的评价能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学习怎样,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应该怎样努力以求上进。它是发展学习自觉性、独立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可以在结课时这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问题是我们以后要解决的?”
2、让学生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目前有些大学采用了教授挂牌授课制,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自己认为课上得好的老师。所有的教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以学生的反馈为教学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学生也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学到学习的方法。且进一步增强向师性,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使两者心理相融。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评价这是个新事物,值得大家共同商榷。
15.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五
一、高中物理教师应以正确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已, 转变教学观念
1.更新教学观念。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 而未来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走出演讲的角色”, 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 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使学生爱学习, 学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参与意识的关键
1.物理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关键。主动参与需要兴趣来维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主动参与度也越高, 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2.运用高中教材中的插图,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怀着好奇心, 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遍, 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因此, 我在上高一物理第一堂课时就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时机, 结合绪言中的内容, 指导学生欣赏有关的插图。
三、充分利用新颖有趣的实验, 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1.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演示实验,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讲动量和冲量的内容时, 我让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两只相同的鸡蛋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泡沐塑料铺垫的桌面上, 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鸡蛋碎了, 落到有泡沫塑垫上的另一只鸡蛋却完好无损, 这时教师就可以进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 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 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 按照常规认识, 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 水必往下洒, 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 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 学生就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 自然就会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这时引入课题, 就会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将众多高中物理的演示实验适当地分解成学生的分组实验。这样既可增加大多数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又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增加物理小实验。充分利用高中物理课本后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课后也参与到物理的学习中来。例如, 高一物理P38“做一做”让学生测定反应时间, 学生通过测试反应时间哪个快, 体会了成功, 掌握了知识, 也提高了兴趣。这样的试验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 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 又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
四、开展课堂讨论, 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开展课堂讨论是体现学生参与的一种较好的课堂形式, 它可以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开启思维、各抒已见、求同存异。同时, 冲破了传统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营造出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 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总结。这既可以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 并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 最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
五、以学生为主体, 营造主动参与的环境
要使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物理知识, 发挥创造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物理教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物理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物理教师的主导作用,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 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 或修正他人的想法, 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 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 都是应细心把握, 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 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 在教学中, 物理教师要多注意培养学生参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多在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 就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激发兴趣、探究实验等方面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广大同仁的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6.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语文;参与意识;自学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得到发展,可以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学习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探讨摸索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使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得到加强,从而更深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达到学会、学通。
二、为学生营造参与发展环境
教师和学生因天天接触,对学生的感染较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形象,而且需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为学生服务,将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打破,实现教学民主化[1]。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活跃度,在教学课堂内逐渐营造一种和平、民主的气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觉参与意识,消除学生对课堂的紧张感,让学生不再感觉到枯燥乏味。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还可以适当离开讲台,坐到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沟通,给学生轻
松感。
三、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其中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提供给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得以提升。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不同的合作者可以激励学生更加自主、独立地思考课堂问题,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学习的深層含义,之后,每个学生可以保持个人主见,所有学生可以共同参与讨论,进而树立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在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每个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想与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对其他学生的观点提出异议,共同讨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使同学主动大胆发言,不要过分苛求完美与成熟。当学生多次取得成功,此时教师的鼓励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学生会主动对语文产生兴趣,而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意识也可以得到增强。
“活动”是语文活动课的重点所在。语文活动课的授课地点、内容、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授课方式可以提出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自主拟定学习方案,如知识竞赛、辩论赛等,也可以采用学生当老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自主参与到活动资料准备中去,
这样,既体现了活动课的“活”的中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语文活动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意愿,主要是因为它富有启发性与感召力。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郑蕊.培养参与意识 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6):412-413.
[2]侯丹丹.学生语文参与意识之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1):39-40.
17.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七
众所周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组成了传统的教学过程,而现代教学中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又构成了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四大要素。电教媒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地道的外语语言材料,还为创设外语环境,提供了真实的交际场景,从而强化了语言学习者听、说基本功的训练。由于电教媒体还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课堂上充分运用先进的电教设备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从而构建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
如何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现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Book III Lesson 46&47为例。(A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
掌握课文中有用短语
2.能力目标:
能正确理解课文
能借助媒体背诵、复述课文
能在一定范围内就旅游话题展开讨论,进行交际
3.情感渗透:
引导学生向凌峰学习,助人为乐
二、教学思路和设计
1.课文引入:通过对Lesson 45 对话的复习提问和讨论引出本课课文
2.课文理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反馈学生预习和课文理解情况。
3.课件展示:学生展示自制课件,通过学生讲解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并掌握课文中有用词汇和短语。
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大比重。传统上常常是在课文理解前或理解后由教师讲解词汇,举例说明,学生做笔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即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而不是由教师去灌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中将一些重点词汇布置给学生或由学生决定那些词汇有必要查字典,是课前学生预习的内容,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工具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上由学生进行讲解,并适当组织讨论。如本节课学生主要讨论了以下词汇:make sure & be sure; fill …with, be full & be full of; mind; hate something & hate doing something。 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 1)查字典 2)通过例句总结所查词汇的用法 3)小组讨论 4)独立或合作将其内容制成课件或打印以便实物投影。课上我请了四位同学分别介绍这些词汇的用法,当他们向大家展示利用电脑自制的课件,用全英或部分英语讲解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电教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了。
4.播放录像:为课文配音
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更要考虑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场景,使学生在接近真实交际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克拉申认为: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input)对促进学习者语言输出(output)能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初学者必须经过大量的语言输入阶段,方能形成语言的输出。而大量的背诵亦是输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背诵本身是枯燥的,缺乏情景的,如能变呆板、简单的背诵为一定的录像画面配音,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中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有自我表现欲,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则可以为他们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更由于录像为我们提供了色彩鲜艳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对话情景,能有效地对学生 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其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个“摆脱母语羁绊,调动眼、耳、脑、口等器官对语言信息综合反映的语言习得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愿望。
本节课设计了为课文配音的环节。在学生观看了课文录像之后,设置静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为画面配音。学生惟妙惟肖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画面,创造了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又与学生学习心理相符合的语言表达的情景和气氛,使得大家在轻松娱乐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5.谈论图片: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图片课件,看图说话。教师根据文段内容,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几幅图片,要求学生依据图片内容,重新组织语言复述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复述,也可以根据图片发挥想象,自由会话。
6.话题讨论:谈论有关准备旅游的话题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要设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践,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自我协商或师生、生生之间会话,较自由地用所学语言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本篇课文是谈Jim一家到英国度假前的准备工作,恰逢五一节将有7天假日,教师设计了四个有关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由于所谈内容即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很有兴趣参与,无形中促进了老师和学生思想感情的相互交流。
三、几点思考
1. 语言教学必须以实践性原则为基础。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发展途径来实现的。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决定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没有实践活动就无法掌握工具。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或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实践练出来的。假如学生在课堂上不参加这种实践活动,就谈不上培养能力,离开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就离开了语言教学的灵魂。因此,英语的课堂学习必须贯穿在实践活动之中,而这一活动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丹麦语言学家奥托杰伯逊说:“我们不应该只在学生身上洒水(因为洒水可以使身体浸湿,但究竟不能代替游泳),而应该把他投入语言的海洋,使他及早学会游泳。”
2.设计、选择恰当的电教媒体形式,为学生交际创设情景。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利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内容。电教媒体不仅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加大教学容量,改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趣味盎然的语言情景,往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课堂情境中,增长见识,提高创新能力,并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3.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
《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造一种自我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环境,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学生才乐于开口,甚至急于开口。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设计能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留出空间,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课堂上当学生在讲台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时、当他们随着录像的播放,为演员配上娓娓动听的声音,特别是屏幕上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与时高时低,时而变化的学生们的嗓音融为一体时、当他们看着课件上的图片,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他人交流时,那种自信和成功,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8.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八
环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详细论述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环境观
高中地理是一门人与环境的关系学科,揭示了人类生存所必要的地理环境、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从文本信息入手,详细阐述人与自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环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例如,在“人与自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类生存和发展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阳光、空气、土地和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这些资源遭受污染或破坏,人类就将受到伤害。要引导学生探讨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工业废气、废水对空气环境及其附近河流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沿海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等。强化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两者的认识,对促进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境素养大有裨益。
二、设计争议性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对某个社会行为或者事物具有一定的看法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切忌说教教学、理论教学,要设计引入一些争议性问题,激发学生探讨欲望,让学生自主交流、各抒己见,在激烈的争论中,提升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新能源”课程时,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要不要开发核电”进行讨论。核电是一种新事物,对人类发展有利也有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正确认识核电价值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潜在威胁。在课堂讨论中,一些学生认为,核电资源的开发,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危机,且廉价清洁,地区适应性强,可大力发展核电站。而一些同学持反对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核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
三、开展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换为环保意识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要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素养。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查阅资料,谈一谈刮风、下雨等天气形成的内在原因,并对台风、沙尘暴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对于自然原因,要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对于人为原因,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和色彩于一体,具有能动会变、声像俱备、形象生动等特点,能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暖”课程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后天》电影片段,在让学生感受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害后,可随机展示一张图片:在北极一块浮冰上,北极熊妈妈抱着熊宝宝,熊宝宝流着眼泪问妈妈:“妈妈,我们要去哪儿?”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害直接展示在学生眼前,以此唤醒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理念。又如,在教学“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课程时,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总之,地理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环境观;设计争议性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换为环保意识;引入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同时,还应当结合生活中环保热点问题及其动态信息,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专题交流会,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学生环保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9.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十九
一、初中生课堂参与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 很多教师的讲授方式单一枯燥, 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学生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即使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一些转变, 但是很多教师还是采用理念教学, 无法从根本上更新教学方式, 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二) 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调。
初中体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体育教学课时较少, 并且体育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都是考试内容, 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作用, 加大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难度, 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内容的强化练习, 会使得学生逐渐对体育课丧失兴趣。而学校对体育教学仍缺乏重视, 体育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 因此课堂上开展的体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乏味, 每节课的内容都十分单调。
(三) 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调。
体育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发展, 应当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 进行因材施教, 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特点, 学生所能承受的体育活动强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承受体育活动强度进行了解, 对不同的初中生安排同样强度的体育活动, 会使得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 从而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感受到连续的挫败感, 也导致学生在放弃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对初中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四)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充分体现, 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参与, 但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而是加强肢体动作的讲解部分、示范部分和技能传授部分, 对于学生的精神状态并没有进行关注, 并且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学生的想法也不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
(五) 评价形式单一。
体育课堂对于竞技和比赛有着高度热情, 因此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会很容易产生满足感, 但过度重视考试结果, 也会造成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无法取得优异成绩, 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身体素质较差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进步和努力, 使得这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堂参与性逐渐降低, 并对体育教学丧失兴趣。
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措施
(一) 提高参与热情, 激发学生体育的兴趣。
体育教师要让初中生感觉到体育活动的快乐, 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 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体育锻炼。
(二) 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文字图示的方法设计问题情景, 让学生能充分的掌握基本技巧, 让学生形成运动表象, 提高教学针对性。教学活动中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 开展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丰富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当前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同时对学生进行训练或者说教, 避免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训练。通过对各种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合, 丰富体育训练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例如, 通过信号跑能非常好地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通过分组跑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通过设计橡皮筋游戏引导学生障碍跑, 锻炼学生跳高能力。
(四) 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实施分层次教学评价,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让学生更好的看到自己的进步, 进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 800米跑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 以便在以后的长跑训练中, 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开展针对性策略, 以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更好的关注自己和他人,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的学生参与意识, 对于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 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积极参与意识,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体育课堂中, 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重要性, 主动学习要优于被动学习。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目标也更容易被实现, 学生的身体也得到全面的提高, 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并增强增强体质, 为更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充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 逐步激发学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通过初中体育教学增强自身体质,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终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萍.谈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J].快乐阅读, 2013 (4)
20.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 篇二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主动参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改变师生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
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要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我们就要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胆尝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常言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悱愤心理,使他们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好胜心强,一旦得到老师鼓励、表扬,会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增添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特别是学困生,进步了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意识,搭建竞争平台,创设竞争氛围。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创建自己小组的组名、组呼。引进课堂评价机制:守规守纪、认真倾听、回答问题(积极发言、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内容正确等)主动参与等方面为学生量化打分,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能全神贯注开动脑筋,因为每个人的表现好坏都直接影响到本小组得分情况。小组成员为了小组荣誉彼此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小组之内的分工与合作,还是小组之间的竞争与评价,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
(二)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作用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鲜事物的发现都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使静变动,让远变近,使本来不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作用,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节时,如果单纯地理解角的概念,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应制成幻灯胶片或动画视频,通过移动胶片演示角的形成过程。通过演示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了学生的情趣。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利用旧知参与新知形成过程
旧知是学生学习新知构成的基础,是学生扫除障碍使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创造条件把学生带入新知结构的创建中去。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反复揣摩,尽可能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没有追求知识的兴趣,主动学习就无从谈起。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给学生创设参与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我用四步完成了4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1.通过观察得出4x1=4
教师先出示一正方形框架(由4个小棒组成),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由几条边组成的?然后教师将框架拆散,问这是几根小棒?有几个47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由于教师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角色。
2.通过动手感知4x2=8
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小棒摆成两个正方形,再看一看每个正方形由几根小棒组成?再数一数这两个正方形一共有几根小棒?
学生通过动手摆、动手拆、动手数、再让学生动口说。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学”、“乐中学”。
3.通过想象得出4x3=12
教师在动手的基础上质疑:如果再摆上一个正方形而要增加几根小棒?原来一共几根小棒?现在呢?这几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学生很快得出4x3=12。
4.观察一分析一推理得出4x4=16
教师让学生观察板书,看三个不同的算式,被乘数、乘数、积各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这个规律推出4x4的结果。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在“4”的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中,教师不仅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而且还加强了参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推导方法,由“学会”发展到“会学”。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别差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体发展,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班级都存在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中等生占大多数。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①在备课前要“备”学生,要深入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别特点。②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抓住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坡度,使全体学生都易接受,通过努力当堂都能学会。③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既要新颖有趣又要适合全体学生的口味。把握教学的每个环节,提问的问题做到难度有别,多给差生以回答锻练的机会,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果子吃”。④练习题目的设计既要考虑基础练习又要考虑综合练习,力争学生全员达标。⑤对学生的要求要有不同层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承认学生差异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特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学困生要分析其原因。对那些没有远大理想不追求上进的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的理想教育,使他们改变观念,积极投入学习中去:对那些基础较差产生知识负积累的学生,要给学生耐心辅导,争取早日摘掉学困生帽子;对那些上课好动,爱开“小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用眼睛、手势提醒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来;对分析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用浅显易懂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对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理解计算法则,教给学生计算和验算的方法……此外,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增设一些选做题以开拓学生视野,为他们提供发展特长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使全体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练习,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
练习是为了内化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多层次的练习。训练的题目遵循“低起点、小台阶、大容量、高强化”的训练原则,“做一做”、“练一练”、“比一比”三步练习法。在这个过程既要关注“学困生吃得了”,也要让“优生吃得饱”,从而使“全体学生吃得好”。
“做一做”即尝试性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所学的新知识,设计的训练题目尽量和例题相一致,要简单些,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消化和吸收。
“练一练”即巩固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补救,要不断地搜集信息,随时反馈,随时矫正,让学生全部过关。这是课堂训练的重点。
“比一比”即发展性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优生“吃饱”,学困生得到提高。
以上三个层次的练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练有所得,使每个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得到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论文06-14
浙江省宁波市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30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09-29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09-23
高中生物教师论文10-06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论文10-08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10-13
高中物理教学要立足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08-28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07-20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