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2024-08-27

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共20篇)

1.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主要围绕“谈论对食物的喜好”展开,并以like为例,进一步学习实义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的用法,是上一个单元的延伸。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一些食物名词,让学生初步了解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及掌握句式“Do you like„?”、“Does he/she like„? ”。这与前一个单元“Do you have...?”、“Does he/she have„?”的句型结构基本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能够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神,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下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以激励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亮点:

首先,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一个教学话题“Birthday Dinner”,并围绕这一话题分阶段、逐层递进、由易到难的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上课伊始,老师说:“My birthday is coming.I want to prepare some food for my birthday dinner.Now, please help me think about the food.What food do you know?”。在本环节中,我们不仅复习了有关食物的词汇,更为呈现本课新词汇提供了好机会。在学习这些词汇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讨论到对这些食物的喜好,从而渗透了句型“Do you like„?”的学习。在完成课本上部分活动任务之后,我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扩展,设计了Make a survey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like„?”开展小组内调查,了解小组成员对表上食物的喜好,为即将到来的My Birthday Dinner 选购同学们最喜爱的食物。学生完成调查后以小组为单位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提醒学生在口头汇报中注意likes及doesn’t like的使用。这一活动不仅提供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出现的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做好准备,以减轻学生学习这一语法的难度。接着,教师呈现一外国男孩说“I have a friend.His name is John.John’s birthday dinner is next week.Let’s think about some food.”进入本课时最后一个环节的学习。从My Birthday Dinner→为My Birthday Dinner 选购同学们最喜爱的食物做调查→John’ s Birthday Dinner。本节课的各个活动始终围绕“Birthday dinner”展开,活动从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较好的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并较好的完成这些任务。其次,在Warm up 时,通过五个小组自己给自己组取食物名字的组际间竞赛互动方式,使得本环节不仅突显了本课的主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效的推动了教学的进程。

第三,教师注重情感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教育学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垃圾食品,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一曲“Apple red, Apple round” 不但愉悦了学生,更使课堂教学氛围达到高潮。第四,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了一系列课堂任务以后,把调查家庭成员的喜好作为学生的课外练习,并形成文字写一篇小短文。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学生离开课堂时依然带着浓浓的兴趣。最后,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同时增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使得现代教学技术真正的服务于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中有待完善之处:

在英语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大部分食物词汇,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教师不必花大量时间逐一去教,浪费了很多时间。可以提供一个

有着各种食物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学习,以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遇到不会的教师再教。这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后面的对话练习赢得更充足的练习时间。在老师检测单词时,应当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读。如果总是老师控制速度和课堂,学生势必跟着老师的速度走,他们的差异性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这也是课标提倡的面向全体理念的具体表现。对于本节课的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语法概念应让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归纳和讲解,老师只应在一旁起辅助的作用。同时,教师本人也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功,进一步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力求更好的掌握、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英语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让英语“It’s fun!It’s easy”成为自己永远的追求。

2.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二

1.让游戏服务于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游戏, 应当是为教学服务的, 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 课堂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必须服从且服务于教学, 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服务。与此同时, 教师在设计安排课堂游戏的时候, 也要注意它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提倡游戏化教学的时代里, 很多教师进行的游戏化教学都只是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 可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相背离。有时, 甚至是在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 而课堂时间还有剩余, 教师便带领学生们适当地做一些小游戏, 以此也作为对学生这节课学习的奖励。很多时候, 课堂中的游戏只是“认真的热闹, 虚假的繁华”。再者, 有些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只限于设计传统游戏, 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设计, 如请角色扮演类、动作技能类等。

多年以来,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监督之下,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是固定的, 事先确定好的。我们的教师根据已安排好的教学内容, 预先制定好教学设计, 而我们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也没有发言权。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总是单纯地以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什么都不懂, 没有辨别事物的能力, 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便忽视了他们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 以至于他们的学习状态脱离了实际的生活世界。游戏化的课堂就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象征, 游戏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由精神。

为什么要让游戏进入课堂?正是因为我们需要游戏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我们是在利用游戏来协助教学。课堂教学游戏的选择一定要贴近课堂、贴近课本、贴近学生, 不可为游戏而游戏, 一味片面地追求游戏所带来的愉悦的课堂氛围, 而忽视学生的“学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要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 不可偏离实际的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

2.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已经行进了十多年了, 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革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要求都相应发生了改变。既然我们开始提倡游戏化的教学, 那我们的教师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 提高自己游戏化教学的能力。

据笔者的亲身经历所知, 现在城市里的小学, 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小, 大都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老师。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 都是关注生存的, 把关注学生和关注发展放在后面。很多关注生存的新教师们, 往往会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几乎不怎么敢创新, 不敢轻易地对传统和权威发起挑战。因此, 新教师们游戏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限制。而我们那些年长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 他们一直秉承传统, 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教着书。一线的老教师们, 他们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 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课本内容也是了如指掌。老教师的课堂中, 很难见到游戏, 他们凭着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过硬的专业素养、机智的教学手段等, 在传统的课堂中继续前进。但是,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是零零后, 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与老一辈教师所生活的时代相差甚远,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随着八零后和九零后教师的出现, 游戏这一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应运而生。年轻的教师们, 在学习前辈经验的前提下, 开始试着创新, 把游戏纳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有游戏化教学的精神, 而不采取实际行动, 不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的话, 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何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这是我们教师自己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电子设备的应用, 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大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课堂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教育游戏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可以搜集各种与本堂课相关的教育电子游戏, 放进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中, 穿插进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的优势, 自己亲自制作各种适用于课堂、适用于学生的教育游戏。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们, 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新知识, 接触新事物, 以此来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求, 创造出更多适合课堂教学的游戏。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阅读、看图写话等, 这是最基础的语文学习, 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最基础的。因此, 我们的语文教师们要把最基础的东西讲得最生动有趣,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儿童世界的活动, 是最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活动, 把游戏纳入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改进。

摘要:小学的课堂应该是足够自由的, 游戏精神就象征着自由。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科, 作为儿童教育入门的基础学科, 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但是, 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游戏化教学存在很多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合理使用游戏, 让游戏成为教学的有利手段, 值得我们反思。

3.八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篇三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

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之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

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三、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

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

我个人认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造句子。

六、培养学生们的课文背诵能力

严格要求学生要背诵下来课文,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七、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进行归纳分析,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

八、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坚持听新教材的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扩大学生课外英语的摄入量.建议学生收看<<希望英语>>等节目,并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英语小故事,尝试去读一些英文原著。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义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4.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四

不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该如何选择呢,我顺势引导所有的孩子来参与: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让大家各抒已见,再根据自己的意见,用自己的方式去读这段话。这时的我绝不会,也不忍心再用自己的意见代替他们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已经在刚刚的练读中,在理解课文的情境中得到喷发,借机更应该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在个别的朗读中,我让学生的评价代替了自己的评估。

让他们评评站起来读的小朋友读出了什么语气?这时,同样也出现了两个派系:一方认为刚刚的一位小朋友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语调比较低,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看样子这位小朋友读的很成功,于是让全班仿读。而另一方的代表则说另一位小朋友读的好,说她们在读的时候,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同样,这也是一次成功的朗读,学生们也乐意再读一次。此时,情感的体验就像我们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最后我也只是说了一句中肯的话,发表我的意见:我认为从“美”这个词,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我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

5.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范文 篇五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范文1

广播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课外活动。做广播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反映一个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也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每学年新生广播体操教学就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广播体操的学习恰恰是很枯燥乏味的。所以我在广播体操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是教好新操的前提,教师也应当对新的广播操应具有较强的动作示范能力和一定的音乐素养。由此,教师课前要充分熟悉新广播操的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熟练做好镜面示范。先做完整示范,使学生对新操有所认识,形成完整生动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中体现新广播体操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动作能力。

新广播体操对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动作方位感、节奏感、音乐美感、动作表现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先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基本动作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如手型、步法以及跳跃移动练习,先学习单个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然后再进行组合练习。

3、让学生做小老师去教学,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优带差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得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充当小老师去教学。教师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及时予以纠正。如果是少数人的错误,可用简短的语言或者是动作的暗示予以引正,如果是多数人的问题,则要求全体停止练习予以纠正。

4、通过分组比赛,提高学生自觉练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课的结束前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谁的动作完成得好,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新操前可以向全校发出举行新广播操比赛的通知,引入竞争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广播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高估计学生接受能力,前四节操教授速度过快。

2、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没有树立好广播体操强身心,健体魄的思想,致使个别学生视学习广播体操为一种负担或应付差事。

3、细节动作抓的不够严密。

4、学生协调性急需提高,音乐节奏感不强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范文3

刚入学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整个学习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是学生上体育教育课的入门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与实践,使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1、启发学生的天性

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教材解剖、拆零,用游戏来主导,使教材游戏化,溶娱乐、趣味、知识、教学为一体,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把体育教材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化整为零,分别放到几个游戏中去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队形内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过站圈的游戏,边做边提出要求,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前用彩色粉笔画好与学生人数同样多的圈,每种颜色的圈又组成一种队形图案。铃声响了,首先要带领学生们做游戏——站圈。教师让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圈站好,看谁动作快。而后教师指导学生出圈,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出一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

2、发挥学生的直观模仿能力

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较强。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能够体育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观模仿能力,教师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具、摸板或示范中进行直观化教学。如体育教材中的跳跃内容,通过游戏化处理,施教于课堂,收效也很好。

把一年级学生教材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体育活动开始,到学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并为中高年级体育教学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3

我担任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我觉得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二个学生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参赛。

6.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六

马村小学路梅梅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考试的成绩来看,不大理想,从中看到考试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本学期假期较多,上课时间较少,学校落实到班主任的任务也较频繁,这样导致做练习时间不充足,学生的复习就不到位,再加上低年级小朋友不太会自己复习,所以一些本来通过仔细复习后不会错的,有些同学就错了。在我们班的考卷中,有些同学有看错题目,有些同学有没有做的题目,可能是不够认真。我也仔细问过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问题,主要是在考试中,有的学生担心分数,导致发挥失常。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听课,把注意力分到其他地方去了,考试中依然无法专心。而语文的阅读是隐性的考试内容,那是考察学生的阅读是否有耐心,能不能静心去阅读,这样就造成了和别人的距离。这往往是低年级小朋友就缺乏耐心,甚至连题目都没有审完就开始按自己想的去做了,也许这是没有学会思考吧?

考试阅读中,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审题后动一下脑筋才能解答,不少学生只是觉得差不多,就乱写几句。或者误认为和老师上课讲的一样,所以不曾分辨出其中的内涵。

从这次考试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应该是我们以后教学中的重心。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关注那些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督促指导,及时、有效的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解决好,以弥补不足。争取做到狠抓两头、促中间,在整体上有一个提高。

7.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篇七

一、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

(1) 审题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严谨, 不按要求解答;不能有效分析题目信息抓住关键。

(2) 理解能力差: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肤浅, 答题时仅凭感觉和印象。

(3) 实验能力差:仪器使用规则不熟悉, 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不足, 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4) 学科结合差:不能用其他学科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简单数学运算错误频出。

(5) 表述能力差:逻辑思维混乱, 语意表达不清, 计算式来历不明, 代入数据错误, 单位“鱼龙混杂”;书写不规范, 作图不严谨。

这些问题的出现, 我们教师一定要警醒、反思、重视, 否则学生中就会出现“一学就知, 一用就错, 一放就忘”的现象。

二、对教学的反思

(1) 反思教学目标。首先, 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把握教材和教学大纲, 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实现三维一体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要到位, 分析要透彻, 要让学生融会贯通。其次, 教学的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所选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非常明确。最后, 对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应随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让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第一, 要面向全班学生, 同时兼顾“两头”。对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 要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做好个别辅导。第二, 注重学法指导。第三,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自身要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第四, 应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反思教学技能。其一, 物理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科学性的学科, 要保证讲授正确, 推导流畅, 过渡自然;语言要简练规范, 充满激情, 富有感染力。其二, 板书工整精致, 体系主次分明;基本功扎实, 会画直线、圆、小人物等简笔画。其三, 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操作要熟练、规范。

三、提高教学成绩的策略

(1) 改善教法。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感性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动手实践, 分组讨论, 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激活课堂气氛。

(2) 注重双基。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使其掌握获得知识的基本技能。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自己的结论, 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 要讲清适用条件、范围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进行比较区别, 消除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模糊认识;在习题讲析中,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挖掘隐含条件, 抽象物理情境, 找出规律列式求解, 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 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 分析、推理严密。

例如, 光学作图教学时, 我就讲清了注意事项: (1) 要借助工具作图, 作图一定要规范; (2) 实际光线画实线, 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 光线要带箭头, 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 不要断开; (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 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 ,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这样, 学生作图就比较规范了。

(3) 尝试诊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特点与教学要求来提供诊测材料, 组织诊断性测试, 学生要根据课内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诊测题主要侧重于新课的概念以及识记类基础性认知目标的考察。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法, 例如:可将幻灯片分发给学生当答卷纸, 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答案, 放在投影仪上, 当着全体学生的面, 现场批改矫正, 使全体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诊测达标结果, 形成认知上的初次反馈。这种有目的、有反馈的有效学习, 能使学生积累顿悟的经验, 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 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尝试诊测的成功实施, 必将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认知上存在的缺陷, 帮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 重视课外。课外实践活动, 主要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恰当引导, 不让他们过多地碰壁而灰心丧气, 但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在碰壁中产生兴趣, 在挫折中收获成功。

8.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八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如何用好、用足教材,在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的新教材来看,它更加注重学生预习习惯、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相反,对于一些语文知识点的要求则略显模糊。如标点的使用、句式的了解和训练等等。就七年级的初中生而言,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真正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等等,才能在预设教材时,有一个正确的预测,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化,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不断完善,优化课堂

课堂是教材呈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终身受益。但是,学生刚由小学转到初中,教师的指导也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使课堂达到最优化。此外,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为了所谓课堂教学的“完美”而一味地勉强学生,导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三、挑战自我,不断成长

9.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课前准备时,我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课件。我在教学这节课时的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国庆60周年的升国旗仪式时,当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护卫着国旗出来时,于是我趁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来北京就是为了看一看升旗,就像是对灵魂的一种洗礼。孩子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抓住时机请大家一起体验,我做记者采访了一些孩子,“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孩子们畅所欲言。在她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注意要她们把句子说完整。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我抓住了重点词,比如:“弯弯”、“壮观”、“遥远”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更别说弯弯的山路了,于是我找出了大山中弯弯小路的图画,给孩子看。也找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图片给孩子们看。目的是为了让她们感受到大山的贫穷和北京城的壮观。在感受的同时读出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在课中休息我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课后的练习“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让孩子反复读,最后我抓住“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我”、“多想”、“看看”和学生一起读出突出重点词的三种语气,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10.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

八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吴绪佳

我今年担任八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 教学实践,我感触颇深.我渐渐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1、充分树立政治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性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2,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① 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1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一

明确认字任务

一年级教师的工作量大,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一年级的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如:一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就第二学期而言,要求学生认会500个汉字,写会250个汉字,800个汉字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难道容易吗?虽说二类字只要求认,不要求写,但是怎样才能记牢这些面孔各异的汉字呢?恐怕还是要写才能记住吧?所以一节课40分钟要认会写会十几个字,任务是很繁重的。再加上8个识字,8个语文园地,34篇课文,要在一学期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包括节假日和双休日)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对老师和孩子们都是一种挑战。我常想,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地接受这些汉字而不觉得枯燥呢?如何让他们尽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灵魂?首先要从挖掘教材做起,利用教材吸引他们,把他们引进一个有声有色,有泪有笑的情感世界。

形象生动的认字方式

开学初,走进教室,我拥抱每个孩子,第二节课,孩子们不再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已经对我有了亲近感,我告诉孩子们我的喜怒哀乐,要他们也能说出心里话,我帮他们解决,有了这份亲密的师生关系,我的课堂一定会吸引他们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这些故事呀,是由一个个字宝宝‘手拉手讲出来的,他们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还有感情,你们相信吗?”孩子们眼神流露出好奇。我说:“你们听到‘小雨沙沙和‘瓜果飘香这两个词有什么感受没有呢?”学生纷纷举手:“我好像听到了下雨的声音”,“我好像感受到下雨的清凉。”“我想尝尝雨水甜甜的味道”,“我看到好多果树”,“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多好啊,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的汉字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字宝宝,看到他,你就好像能听到声音,看到颜色,闻到气味!他们各有各的家族和名字,你要认准他,记住它,他才会领着你走进知识的大门,你们喜欢上他们了吗?”就这样,我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汉字是有趣的,我常常带领他们一边认字一边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孩子们能根据字的偏旁部首记住很多字,不再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我在课余还编了许多字谜,在游戏中识字。容易写错的字,把它们编成一句话,一边说一边写,比如,许多孩子容易把“春”下面的“日”写成“目”,我叫他们记住这句话,“三人同日去春游”,他们边说边写,就不会写错“春”这个字了。有的字蕴含着一些道理,让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懂得道理,他们会记得比较牢固。比如,我教值得的“值”,我说“直”字加单人旁,就说明做人要正直才是值得人们去称赞。有一次,一个同学问“臭”字怎么写,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自”,又在下面写了一个“大”,我说你们把这俩字组成一个词叫什么?孩子说是“自大”,我说自大是什么意思,自大的人会怎么样呢?孩子們说:自大的人让人讨厌。我又在“大”上加一点,说“这就是‘臭字”,你明白这个字的含义了吗?孩子们知道做人一点也不能自高自大,不然就“臭”了,没人喜欢了。只要多钻研,每个字都能让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我再谈一谈阅读教学。课堂上常常是“乱哄哄”,孩子们不是静静地坐着听课,而是“动”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会给自己做好不同的头饰戴进课堂,让孩子们先根据我的头饰来编一段故事,训练他们的表达和想像能力,然后,我再把课文内容边表演边朗诵,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他们能准确地模仿老师的发音,语气和动作表情很快把课文读下来,有的甚至都能背诵下来,阅读教学变得轻松了。掌握了老师教学的特点,孩子们也会在课下让家长做好头饰的,所以,语文课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有一次,要学习《棉花姑娘》一文,我戴着棉花头饰走进课堂,看到教室有“蚜虫”、有“青蛙”、有“啄木鸟”、还有“七星瓢虫”,我说:“棉花姑娘生病了,身上有许多小蚜虫。”只见那些小“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蠕动,“棉花姑娘”很痛苦,然后,“棉花姑娘”请“蚜虫,青蛙和啄木鸟”帮忙捉牙虫,他们都因为帮不了“棉花姑娘”而惋惜。看到孩子们投入的表演,真诚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小小的心里装满了善良,这样的课堂“乱”得值。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真情投入,是衡量一节语文课的标准。真情投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抑一扬,眉目之间,语调之中,包含着的爱憎,喜恶,褒贬之情。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努力发掘语文教科书中的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等。要渲染这些美,表现这些美,主要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要声情并茂的去感染学生,做好示范。让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接受教育的场所。而这些,更能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发挥。

12.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二

一、案例回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第一课时字词教学片断。

在学生自由读文以后, 师课件出示下列两行词语:

嗓子拎着晃荡胳膊 聪明沉甸甸

翻着跟头停停走走唱着歌拎着水桶

师:小朋友们先在座位上自由读读, 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读给大家听。

生读词语后, 师指名一学生读课件出示的第一排词语。

(该生在这里将“沉甸甸”的“甸 ”应变调处理读成第一声的读成了第四声。 )

师:她读得怎么样, 谁来评评?

生:她读得很正确, 就是声音太小。

师对着读词语的小女孩说:你以后要把声音放出来读, 就更好听了, 知道了吗? 然后示意两名学生坐下。

师指名另一生读第二排词语。

(该生读第二排词语 , 其中把后鼻音“停”字读成了前鼻音, 把“拎着水桶”的“拎”读成了后鼻音。 )

师:谁来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听到他把“停停走走”的“停”字读成了前鼻音。

师:那你读一遍给他听好吗?

生读。

(该生将“停”的后鼻音读得太强调了 , 发音很不自然 , 也是错误的。 )

师对着前面读词语的小男孩说:你听清楚了吗, 下面你和小朋友一起将这个后鼻音的字读两遍, 好吗?

生齐读“停停走走”两遍。

师:小朋友, 下面我们再开火车读读课件上的这两排词语, 比一比谁读得既正确又响亮。好, 从第一组开始!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 举手给老师看看。生都举起手。

师环视了一下:小朋友们真棒! 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里来认识认识三个儿子吧。

……

一节课下来, 不论在个别读文时, 还是集体读文时, 都有一部分学生将“晃荡、聪明”两词后面一个字应读轻声的读成了第四声和第二声, 即本音。“沉甸甸”的“甸”应变调读第一声的都读成了第四声, 显然就这节课的字词教学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实事求是地说, 该教师还是经过认真准备的。如课件呈现的两排词语都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抓住了本课识字重点:课件制作得活泼美观;字词大小适中、观看清晰, 易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字词学习过程中不仅有生生互评, 还有纠正式的练读。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有效做法。

二、成因探究

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何在呢? 其实, 平日字词教学中这样低效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静静反思, 我认为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 引导不到位, 效果不显著。一是教师对词语在读音上存在的特点缺乏深入分析和思考, 引导受到影响。深究《三个儿子》这课的“嗓子、拎着、晃荡、胳膊、聪明、沉甸甸、翻着跟头、停停走走、唱着歌、拎着水桶”等词, 不难发现, 轻声和变调是本课字词在读音上呈现的特点, 更是认读重点。除此之外, “拎”的读音也很关键, 往往会因右半边“令”后鼻音的影响, 将“拎”也自然错读成后鼻音, 遗憾的是教师未关注。

二是教师未认真倾听学生的认读, 因此学生错误的读音无法得到纠正, 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以上教学片段中两个学生分别将“沉甸甸”的“甸”应变调处理读成第一声的读成了第四声, “拎着水桶”的“拎”读成了后鼻音, 这些明显的错误教师竟一点也没发觉, 说明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像这样因未细听而造成引导上的不到位现象, 在常规课堂, 甚至在一些大赛课堂也很常见。

三是教师本身对某些读音就把握不准, 造成引导的缺位。如以上案例中一学生对“停”字发音过于强调后鼻音, 听上去很不自然, 明显存在发音缺陷, 教师对此毫无察觉, 我认为这不是教师没有认真倾听, 而是教师本身对后鼻音怎样正确发音没有掌握。综合这几年在基层学校听课的情况, 学生对前后鼻音和边鼻音的发音仍不能清晰分辨, 正确把握, 与教师本身的发音准确性不够有密切关系。

(二) 训练不到位 , 效果不显著 。心理学研究表明 , 儿童的元认知需反复训练才能得到稳固。具体地说, 低龄孩童在掌握一种新知时, 由于缺乏认知经验, 需多次训练才能习得。如今低年级课堂上仍有很多孩子发音不标准, 尤其是在农村学校, 孩子读书时拖音、数读现象依然存在。我常想:是老师没有引导吗? 不是, 应该说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上还是很投入的。那是孩子天生就有发音缺陷吗? 没有科学根据, 更没有道理。

静静回想发现, 如今不管在常规课堂, 还是优质课大赛观摩课上, 字词教学的时间都被压缩, 细节被省略, 训练明显不足。如该多读几遍需巩固强化的就只读一遍了事, 点到为止; 该突出重点集中训练的, 胡子眉毛一把抓, 大而化之;课上训练蜻蜓点水, 课后大量抄写弥补, 本末倒置。原因是:1.字词教学枯燥无味, 除了读读写写, 没有什么花样, 吸引不了学生, 也出不了彩;2.部分教师只将字词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环走过场, 很快进入自己偏爱的课文朗读和感悟环节。

(三 ) 纠错不到 位 , 效果不显著 。教师在字词教学中能做到正确引导, 充分训练, 从教学目标来说只是做好了第一步, 下一步关键还要对学生掌握情况及时检验和反馈。在数次教学视导活动中, 我发现低年级语文作业的抄写量远远大于听写量, 甚至某些教师从不进行听写训练, 即便听写了, 也不批阅 , 有时只安排同桌之间 互相校对 一下 , 对错情况教师既不检查, 又不过问, 更不订正。即使常规的抄写组词练习中, 教师的批改很简单, 一页纸笼统画上“钩” 或“叉” , 学生在抄写和组词上出现的错误经常被忽 略或改错。另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也不够重视, 对学生订正与否不跟踪, 对学生的订正正确与否也不细看, 错了也打上钩, 导致学生一错再错, 写错别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重视不纠正、不及时纠正, 不反馈纠正、不跟踪纠正是构成当前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孩子错别字连篇的主要原因。

三、改进建议

综合以上反思, 我认为低年级字词教学要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现象, 教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真正在教学行为上重视低年级字词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基础的作用。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都明白字词教学是重点, 但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时, 大部分教师都会因为字词教学周期的漫长而产生倦怠感 (学生也不例外) , 观念上重视而行为上松懈甚至麻痹是大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的反应。而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 注意力和意志力都在形成和发展中。若教师松一松, 学生就放松, 错误也就接踵而至。因此, 要真正提高低年级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根本在于教师切实能在教学行为中将字词紧抓手中, 常抓不懈。这样, 我们的字词教学才能真正具有“基础性”。

(二) 增强趣味性, 突出字词教学的“语文味”, 消除机械单调的字词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感。字词教学是母语教学很重要的内容, 体现从“识记—理解—积累—运用”螺旋递进的规律。但由于某些教师机械地教学和训练, 如识字词时就是认一认、读一读;写字词时, 就是抄一抄、写一写;回家作业就是大量抄写、组组词, 关于字词学理、文化内蕴及民族文化审美因素都被冷置一边。久而久之, 机械、无趣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字词索然无味。因此, 要增强字词教学的趣味性, 充分凸显字词教学的“语文味”, 让字词在语言环境中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亲密接触, 在阅读教学中“生根开花”, 字词教学将会赢得一片新天地。

( 三 ) 高度重视 字词训练 的反馈和纠 错 , 让错误在 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纠正。字词教学除了多读、多写、多运用,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情况及时评价、反馈和纠正。学生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是常事, 在学习上更是如此, 写字时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 尤其是同音字错得就更加普遍。对此,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首先, 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能细心查看; 其次, 明确标出错误的提醒学生及时订正;最后, 学生订正了, 还需教师及时跟踪评价和反馈, 这很关键, 往往能避免和杜绝学生的重复错误, 建立正确的元认知经验。

13.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三

到昨天,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第二单元的内容,合上书本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就一个字“爱”。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爱”是个沉甸甸的字眼,可是在本组文章中,关于爱的话题是在一组轻松愉悦的小故事和小诗歌中缓缓润泽的。《识字2》是借鉴传统的“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将爱的教育编成了新“三字经”,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看电视》中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胖乎乎的小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痒;《棉鞋里的阳光》中贤淑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濡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月亮的心愿》中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游也放弃了„„我这教者读这组课文能让亲情和爱在心中流淌,可怎样让“爱”在学生身上繁衍这是我本组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反思本单元的导学方法和学生的反馈结果,我觉得在高效课堂探究的思想指导下,“爱”得到了繁衍。

反思一:学生会的不教。由于我班上学期的经典诵读积累了《三字经》,已经知道三字经的文本形式和朗读形式,所以在教学《识字2》时,孩子们根本不用老师教读,他们拿起儿歌就朗朗上口地读得很生动。《看电视》贴近学生实际,换频道、看精彩的球赛......这些动作学生再熟悉不过,学生只要一读文本就会浮现在眼前,所以在学这些文章时我讲的很少,大量的时间是让学生去朗读,如小组内练读、小组长推选组员展示读、小组开火车读、你读我来赛......这多种形式的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样我教的轻松,学生读得愉悦而且理解透彻,不用我讲他们对文中的关键词“心里装着的秘密”也有了答案,那就是──“爱”(对他人的关爱)。“我”的家人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喜好。

反思二:让学生在合作中解疑。学生在预习每篇课文时,都试着提了一些问题,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人的问题都展示出来讨论回答,教者又要很好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这是一组值得教者探究解决的矛盾体,于是在课堂上我把这组矛盾体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如《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有的学生预习后就提出了问题:

1、小峰为什么也学妈妈给奶奶晒棉鞋?

2、我应该向小峰学点什么?在《月亮的心愿》这一课,有的同学就提出了月亮为什么要想让明天下雨?本来孩子们预习后提出的这些问题,答案很简单,只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答案就出来了,可这是孩子们在自读课文后的思考,虽然答案简单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太少,要想透彻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在导学过程中,我不是急着让孩子们去文中找答案,而是让他们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里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辩一辩,达到合作探究答案、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使他们明白只要互相交流就会有收获,自己很能干能解答同伴的问题,从而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识字3》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大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这节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节课的导入,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观看了很多大自然美丽的风景,然后引出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这是一个设计和实施都很成功的教学环节,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学生观看了美丽的风景后,都被大自然的美丽吸引住了,这样一来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

二、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兴趣。当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想象有联系时,我利用课件插入有关的图片,如:雾、霜、朝霞、夕阳、碧野等,这些现象,学生平时是很少接触到的,跟他们介绍,倒不如让他们观看这些现象的图片,这样学生就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了。

三、《识字3》这篇课文情景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读这篇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如:拍手读、男女赛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读课文又产生了兴趣。

14.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四

第一节:可爱的校园:

这节课中从学生生活的校园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物体,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带有数字的话表示出来。同时注重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情景生动有趣,使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突出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第二节:快乐的家园:

注重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画面——结绳计数来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 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第三节:玩具: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四节:小猫钓鱼

“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 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教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第五节:文具: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在数学活动中不能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本课内容相对较固定、较枯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讲故事、编儿歌、及时给予鼓励等手段化解了这一问题。合作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而小组合作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尽量提供两个人之间交流合作评价的机会,给小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写数活动中,6-10各数写法如果能用课件演示会更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节省一部分。

教学反思

万晓春

边岗中心小学

15.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五

我处于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 接触到不少教师, 也问过他们对阅读教学的想法, 发现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模式, 即交流——导入——预讲部分知识——听第一遍录音提问——听第二遍录音提问——自己看书填表——复述——拓展——家庭作业。用旧教材的思想理念来简单处理新教材, 这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不能理清新教材中语篇之间的个体差异, 单纯复制教学模式。

如六年级第二单元What a day?的Story time版块, 很多教师开篇跟学生Free talk: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Where did you golast weekend?类似过去式的句型问答来引出活动, 从而引出这部分的内容来进行学习。接着进行常规的问答, 一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或听或看或填表, 帮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中所涉及的活动和单词。我认为在处理该版块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日记的英文格式, 而不是日记中的活动。其次, 应该关注如何写日记, 以什么为线索来写, 而不是很多活动凑在一起就是篇日记。再次, 应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日记, 了解体会Yang Ling的情感, 自己得出What a day的正确含义, 当然这当中还涉及诸多动词过去式的运用。将以上几方面有机地融合起来, 分详略, 分主次, 让学生通过这一版块的学习, 懂得如何写日记, 如何按照时间或天气编排自己的活动内容, 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第二个普遍问题是:教材钻研不到位, 各版块时间安排不合理。听了很多教师的课, 我发现他们通常喜欢在读前把课文的词句另创情境都新授完毕, 然后才进入课文文本的处理。这时往往耗时在十五分钟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分钟。一节课总共才四十分钟, 上了二十分钟才进入正题, 这不能不让听者大掉眼镜。结果读中仅仅进行了八分钟, 甚至有的只有五分钟, 就跨入读后拓展。整个一节课算下来, 读前二十分钟——读中八分钟——读后十二分钟, 最重要的读中成了处理最马虎的环节。

如新教材的第三单元Holiday fun的Story time板块, 听了几节课, 开篇通过图片引出景点单词, 费心创设新的情景, 或谈论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 引出单词bund, summer palace等。姑且不论教师去过的景点恰好与书上相同, 就看时间的分布, 如此Free talk, 再teach新单词、新句型, 学生再Free talk, 时间已经去了近20分钟, 而本课的中心Holiday fun还没展开。在这20分钟内, 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和学生自己的词汇缺陷, fun这个词学生几乎没有体会, 这样设计课堂对吗?

第三个普遍问题就是:教者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仅仅就教材讲教材。通常一整节课, 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而前进, 回答教师的问题, 完成教师的操练, 找到教师要找的句型……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辨认语篇指示词语, 培养学生的推理技巧、跳读技巧、览读技巧等。

如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 教师在指导阅读是往往要求学生模仿录音, 注意语调高低和轻重, 我觉得更应该教给学生体会情感, 知道为什么这里要重读那里要轻读?本单元Story time板块, 国王的地位、心理, 骗子的地位、心理, 小孩子的年龄、心理等都很重要,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六年级的学生很快就能自己揣摩出语调、语气, 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惊喜连连。不少学生即使在背书时候的神态、语气、动作也都配合得恰到好处, 远胜过机械盲目第模仿跟读。

从语篇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版块来看, 常见以下问题。

第一是读前版块, 教师忽略了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性, 不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预测。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 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读前的大部分工作应该是激发学生的知识库从而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实际的英语课堂中, 很少有教师做到这点, 比较常见的就是教者为了讲单词、讲句型、讲语法而忙碌, 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

第二是读中, 学生不断跟着教师的步伐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 思维发展的扩散性严重受到限制。读中是读者阅读检验预测、修订预测并进行新的预测的过程。可惜的是,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让学生根据背景或图片进行预测, 往往直接给予学生两三个问题后, 要求学生听录音或看动画后来回答。教师抛出的这两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预测的过程, 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得出。

就教师直接给予学生问题来看, 层次不清、难易不当、重要性不明确是普遍的问题。不少教师处于“提两轮问题, 只要问题不一样就行”的错误逻辑中, 或者粗糙地处理成第一轮两个简单问题, 第二轮三个复杂问题的循环过程。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思考, 这两轮问题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是第一轮猜测后的修正?是否是首轮问题后的细化和深化?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否捕捉住了关键信息?……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环节很少反映出这些要点, 导致整个读中平淡如水, 缺乏重点, 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是读后, 很多教师采取的形式过于单一, 多是复述。读后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 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环节, 我们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很多, 可以以提问检查的形式进行, 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汇报的方式进行, 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 还可以模仿写作……在以上都做得不错的时候, 不少教师在活动介绍上又出现语言过于复杂、问题模糊不清、目标层次不明的问题。

16.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六

一、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从生活切入,便于学生理解

负数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方便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能够认识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仍然是接触生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从生活切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学习。负数对于正数来说,是以“0”为中点其反向存在的数。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学习负数、认识负数、掌握负数,首先要先让学生理解反向的意思,这种理解要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帮助学生理解,否则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教师难以讲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电梯升降楼层,让学生理解何为负数。在电梯中,往往会存在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小学生跟家长坐电梯往地面以上楼层走的时候,摁的就是正数楼层,但是往地面以下的时候,摁的就是负数楼层,也就是说,以地面为“0”,上面是正,下面是负。教师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正、反,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明白负数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学习一门知识,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后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造福于我们。因此,在认识负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搜集,交流负数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发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温度计计量温度用到了负数;爸妈存钱的储蓄卡会有“+”“-”来记录钱的存入取出,还有海波高度计算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教学反思,教师能够总结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对于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以完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徐英俊.如何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对接[J].教育科研论坛,2008(06).

17.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七

色彩缤纷的图画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欢的,因为他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因而“图文结合”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但不论是利用插图或是简笔画,甚至多媒体课件,都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输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的看,缺乏交流和表达。而低年级的孩子是多么希望表达啊!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画画。因此,我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设计了画一画这个环节,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阅读后的感受,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读着课文,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在他们的语言和写字能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画画可能是他们最直接和最轻松的表达的方式。所以,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18.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八

《人口普查》一课主要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学生之前已经会认读万以内的数,可以迁移到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上来,所以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出示这些数:10001,11000,10010,让学生读,立刻一双双小手就举起来了,都争先恐后的想起来读。然后我就问学生万以上的数你会读吗?引入本节课要学的大数的读法,首先我出示了一则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省市人口数,让学生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引出读大数的兴趣,首先以安徽人口数为例在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中读,然后学习数中有零的数的读法,总结大数中零的读法,接着由全国人口数引出亿以上数的读法,然后引出如果没有数位顺序表怎么读?我引导将全国人口数从右向左四位一级分级读。结果同学们读出了,有了这次的成功非常兴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读下面的数,同学们都能顺利的读出来。同学互说互读,这样学会读数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读数方法的指导上,如:先用数位顺序表读,然后用分级法,先分级,四位一级;再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相同,但要在末尾加上这一数级的计数单位;且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的“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都由我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

19.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十九

一、把作文题材生活化, 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 要求高了一个层次, 难免产生畏惧心理, 感觉无从下手。根据内容需要把习作生活化, 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样就帮他们打开了话匣子, 行文自然流畅多了。

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写景。学生对学校附近那个山清水秀的公园非常熟悉, 因此笔者用数码相机拍了些照片回来, 播放给学生看。尽管景色是再熟悉不过的, 但当一幅幅美丽的照片在屏幕中出现时, 依然引发了学生一阵阵夹杂着惊喜与激动的赞叹声。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表现是轻松、投入的, 埋头数自己的作文字数够不够的现象消失了。

二、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的真实, 增强他们对习作的信心

有些学生在习作课上皱着眉琢磨半天还是没信心动笔。这信心如何增强?叶圣陶先生说过,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 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 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 只要会说话, 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 这就能够写文章了。”由此可见, 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的真实, 从中挖掘闪光点, 加以肯定和表扬, 是能增强他们对于习作的信心的。

第三单元的习作是介绍自己。笔者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自己, 并把重点放在了作文的修改和讲评上。有个后进生, 把自己调皮的性格特点写进了习作, 开篇就写自己因为调皮捣蛋, 被妈妈追着打。仗着人机灵, 速度快, 他跑上了二楼, 并躲在刚好下楼的爸爸背后, 成功下楼逃出屋外。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淘气包跃然纸上。这一串串朴实无华的文字让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 他就这样触动了所有人!把作文展开来和学生一起修改、润色, 在这一环节中, 很多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 大家的积极性都相当高。通过共同学习, 学生掌握了怎样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 并且知道了怎样把事情写具体。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开始流露出自信的光芒, 同时, 习作课堂有了笑声, 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三、把趣事、乐事请进课堂,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教师命题的时候, 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 依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 测知他们胸中应当积蓄些什么, 而就在这范围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 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 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 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这话很有启发性, 孩子的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 只要把生活中的趣事、乐事作为命题作文, 他们自然有表达的欲望, 兴趣培养也就会成为可能。

一次大课间活动时, 学生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近乎完美的配合一举把夹球跳和篮球运球两场混合接力比赛的年级第一名收入囊中。回到教室, 大家还陶醉在胜利的兴奋和喜悦之中。理所当然地, 这成了学生那个星期规定的日记内容。结果, 从字数到内容的完整性, 再到观察的细致和感情的真挚程度, 都超出了笔者的预期。他们有的从一个队伍的主力的角度享受着比赛激烈的过程, 有的从团队合作方面叙述比赛是怎样获得最后胜利的, 有的则从自己作为一个观众的角度讲述或失落或高兴的心情。有两个男同学把自己参与热身赛时的紧张, 正赛落选的失落及团队胜利后的喜悦这一系列情绪变化写得非常细腻感人。

“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学生带来的教学体验正好印证了叶圣陶先生这句话。不是孩子们的生活中缺少乐趣, 而是教师缺乏去发现去挖掘的眼光啊!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请进习作教学课堂, 加上一些引导, 必要时创造一些条件, 是能让孩子们喜欢上习作课, 对此产生持久的兴趣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作文教学.

20.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篇二十

成功之处:

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三、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二、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達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三、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上一篇:参加做家务的作文下一篇:杭州求是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