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殡葬礼仪

2024-09-30

中国传统殡葬礼仪(13篇)

1.中国传统殡葬礼仪 篇一

传统的殡葬礼仪

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福寿康宁固人令所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中国民间习俗认为凡50岁以上者因老、病而亡为寿终正寝。这种正常死亡的老人称“老喜丧”,其丧事多被当作喜事来办,只是色调为白。对于正常死亡,家人已有准备,寿材寿衣早就预备好了。

弥留之际,亲属要为死者沐浴、穿衣。

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深深的孝敬之情,另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也不是我们普通所用的水,一般情况下这些水需要用阴钱,如烧香、化纸等纸钱买来,俗称为“买水”。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买水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在死者弥留时刻亲属还必须为其穿上寿衣,之所以在这时给他穿衣,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为如果不穿新衣就是让死者“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其二为出于现实的考虑,人死了其身体就会开始僵硬,这时穿衣当然会有很不便之处。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 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就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传统殡葬中,人之临终前还有另一个习俗——“挺丧”,也就是在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一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可见,挺丧其实就是挪地方,其在古代称作“易箦”。据《礼记》记载,曾子病危,儿子及弟子都守侍在跟前,童子见曾子铺着别人送给他的与其级别不符的箦(也就古代的一种竹席),提出看法,于是曾子命儿子起易箦,席刚换好,曾子就咽气了。后来人们又把死称作“易箦”。人临死前挪地方或称换床,是怕死者留恋初终的地方,阴魂附于某处或某种器物上不走不散,以致滋扰家宅。由于我国各地习俗有所不同,“换床”或是“挺丧”的礼节也因地域和民族原因而各有不同。

2.中国传统殡葬礼仪 篇二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 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 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 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 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 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 是为政者“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的依据, 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 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 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 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 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 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 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 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 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 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 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 相对于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 是一种交流的“语言”, 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 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 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 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 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的BP译码算法 (RBP) 和一般的BP译码算法相比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同一信噪比的情况下, VC-RBP译码算法比起RBP译码算法和BP译码算法误码性能有一定提高。VC-RBP这种译码算法使得LDPC译码算法收敛得更快, 比起RBP算法, 它仅用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显示出更好的性能。算法2与算法1相比, 由于其不用计算生成的包含残余信息的序列

2. 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 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 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 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 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 是法的具体体现, 法与礼互为表里, 互为补充, 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 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 违法则以刑律处之, 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 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 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 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 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 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 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一种自尊, 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 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前者渐行渐远, 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 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 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 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 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动乱”期间, 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 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 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 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 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极为丰富,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如“礼主和”的精神、包容之礼、待客之道等。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 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抛弃其封建糟粕, 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 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 体现现代礼仪精神,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责任编辑:庞远燕]

和对每次更新时残余信息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 其算法复杂度也要小一些。

3.中国传统师生礼仪的当代价值 篇三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尊师重教;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07-04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有一个颇令人称道的特点——其细致到位的宫廷礼仪场景让观者眼前一亮,原来古人在礼仪方面可以做得如此细致,女子婉约、男子内敛、行为有度、举止有礼。其实,对中国传统礼仪进行考究的批判的借鉴,对当代国人素质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即礼仪文化。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会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也就是说,不同于西方人眼中的礼仪——根据民族或地域差异而区别的风俗,在中国人眼中,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注重礼仪教育,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在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学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还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之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等。关于“礼”的具体内容,《礼记·曲礼》中有明确的规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说文解字》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①,段玉裁注“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豊者,行礼之器”②。由此,礼的起源很早,它的产生不仅在文字出现之前,而且完全应该在人类成型的语言出现之前。现在世界上仍有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不知道文字为何物,但却有着他们自认为合理的礼仪。自远古至殷商,礼仪便是一种全民性的原始礼仪巫术。它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祀活动,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礼仪逐渐演变成社会的行为规范。

中国素来崇尚礼仪,特别是春秋时期,儒家圣人孔子提倡的礼仪教育。他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礼仪规范。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这里强调了“礼”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儒家十三经中,讲述礼仪精神及其行为规范的就有三部之多,通称“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籍。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儒学另一大家荀子也十分重视礼仪的教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南宋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学规》,对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要求。

礼仪文明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由此,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礼仪教育,也就突出了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的尊师重教。《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说,在教育问题上,最难的就是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教,才能使人重视学习。在古代社会,尊师重教思想十分深刻的,《吕氏春秋》中《尊师》篇云“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人才。在古代,师生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先生和弟子如何相处也是古代传统礼仪的一大学问,探讨中国传统师生礼仪为当代师生关系的重塑提供了范本,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方针是教人怎样为人,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师生间的传承,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拿“教”这个字来说,它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作,表示一手拿一根棍棒打一个孩子,孩子头上还有被打的两个记号,这表明“教”的本意是以棍棒训子,令其遵循长辈的意志。《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③这个“教”字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先生的教学状态及师生关系,敬师如父,尊师重教。老师是礼仪道德的化身,弟子必须绝对服从,绝不允许有人怀疑、非议甚至是背叛老师。荀子曰“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就是说发言论的时候不赞颂老师就是不敬,做教育的时候不尊崇自己老师就是背叛,不敬和背叛老师的人,贤明的君主是不会举用的,朝中的士大夫就算在路上遇见也不会和他说话。又曰“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修身》),由此可见,对待先生的言行举止上,弟子要以敬为先,因为在中国古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把教育视为立国立身之本,并且逐渐形成一套尊师重教的礼仪风俗。

中国传统师生礼仪从弟子方面说,就是尊师重教,敬师如父。在中国古代,作为学生,跟从老师学习首先要举行拜师仪式,这既是一种对师生关系的认可,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古代拜师礼仪很复杂,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投师帖子。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弟子会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感谢师恩等等。古代拜师礼仪虽然复杂,但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程序下,彰显了中国古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而旧时的书院,在建校或开学之处,都要举行“释菜”、“释奠”之礼,以祭祀先师先圣。“释菜”,就是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释奠”,是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这种祭祀礼节表示“为学,尊师在前”,表明自己卑下恭谦、诚心学习的心意。也有的地方是送青菜和豆腐,以“一清(青菜)二白(豆腐)”赞颂老师的高尚道德。尊师辞世,学生要参加为其举行的丧葬活动,并且要为其守丧。圣人孔子去世后,学生们在其坟旁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后,才悲痛离去,而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为其守了三年,可见一斑。

在日常生活中,要敬师如父。古代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吕氏春秋》曰“事师之犹事父也”,古有“往教不化,昭师不化”之说,学生求师学习,必须恭敬卑听,犹如颜回事孔子“如愚”而“不违”,“犹曾参之事父”一样,老师会“尽智竭道”,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弟子,这也要求弟子要像在家中侍奉父辈那样,在生活等方面照顾服侍老师。据《唐会要·皇太子见三师礼》载,唐太宗李世民教育他的儿子说:“汝之事师,如事我也。”在那个时代,统治者对待先生尚且如此,在平民眼中,先生的地位可见一斑。

最后弟子要继承和发扬师业,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点,重视师生间的承袭而忽视创造和发明。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墨子的学生以后在政治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后,就会推行老师的主张,继承师业是古代社会尊师重教的一种重要表现。

而作为老师,也要有一定的礼仪要求,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古代的尊师思想并非是一味唯师是尊,而是有一定条件的。儒家思想认为老师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所以提出了选择老师的严格标准。荀子曰“师术有四,而博学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可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致仕》)。从教师方面说,至少要有以下几个要求,这几个要求是作为老师受人尊敬的必要条件。

首先“师要有德”,作为传统儒家文化赋予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在其创始人孔孟那里就已经被强调过,德高望重是为师的重要条件,“师道尊严”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理念。孔子的为师之道在《论语·宪问》中有很明确的阐述:何为师,“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看来,从事教育事业的必须是有爱心的人,为师之道在于仁也!“师者,人之模范也”。荀子也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即只有具备了善良的品行的人才可教育他人。可见,古人所说的先生具有的仁、爱、善是为师的重要条件,教师是道德教化的楷模,师德的存在是教师教育他人及其受人敬重的重要前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老师身正,在思想行为上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求知心和学习效果都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其次是“师要有道”,除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外,教师还得有一定的知识涵养,严于治学。《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段话认为促成“敬学”的根源在于“道尊”。就是说,只有教师严于治学,才能获得崇高的地位。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其三是“教师之严”,为师之道,以严为尊。所谓“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则是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的严谨,与古语不同。古时的荀子和《学记》都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的必要条件,认为老师必须要有权威,使学生绝对地信服和服从老师,这种强制性的权威是古时的封建阶级的意志的反映,其结果造成唯师是从,人云亦云的局面,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古云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认为师如荒谬,不如叛之”(1933年6月18日给朋友的一封信),其实鲁迅不是一味地反对先生的权威,而是反对强制性的权威。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但是这个权威应该是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博学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教学思想确立起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这一点对于当代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无论在古代或现在,秉承师生礼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和学都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是一种“职业关系”,老师只是单纯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讲完课后立马走人,而有的学生也认为自己爸妈出钱供自己读书,你耐心教我是理所应当,这种缺乏责任心,互不理解的现象导致了师生间的感情疏远。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教师也认为现在的学生太过反叛,师生间互不尊重,直接表现为当代师生礼仪的缺失。

纵观现时的中小学校以及大学校园,学生甚至是老师礼仪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是校内见到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都很少见到。问其原因,有的学生说太熟悉或害羞,其他同学不去做,自己做了反而觉得怪异。而老师对这一点也是见怪不怪。现在的大学校园甚至远不及中小学,在老师的教学课堂上,睡觉、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的学生比比皆是,有时学生之间相互讲话的声音几乎掩盖了教师的讲课声音。对于这一现象,老师的反映很是无奈,你听不听无所谓,睡觉、看小说都可以,只要不讲话、不打扰到其他听课的同学,老师已经是很感激的了。记得前段时间网上盛传了一张照片,是关于某大学的上课情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背身于黑板解题,而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零星不到5个学生,其中还有玩手机的。老教授的耐心隐忍与年轻学生的散漫不专心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让人心寒。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师生礼仪的漠视程度已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现在而言,好的学生要懂得东方文化里的礼仪“温和、上进、纯净、尊师、感恩……”,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学生和老师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自尊自强地汲取知识,好的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汲取能量的。

由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平等的关系。不同于古代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像是一种伙伴关系,通过二者沟通对话“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而孟子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师生的教授过程是“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知后觉”的过程,其后韩愈在《师说》中继承并发扬了孔孟在师生关系上的这一民主的思想,否定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观念,提出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师亦无完师,正如韩愈所云,老师和学生只不过在闻道上有先后,在术业专攻方向上的不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后人总会在接受前人创造的丰富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教师不仅是指教人知识,让人考试不挂科的人,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事立身之道的人。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们在读什么、听什么、想什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因为不同于古代中国,处于信息时代,教师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被视为是某种知识的惟一拥有者,只需传授这一知识即可。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跟上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步伐,很快会丧失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难以胜任教师这一角色。教师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耐心,不能讽刺和打击,要以人为本,从心理和感情上加以疏导。而古语里的先生,是骨子里的儒雅和端庄,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感化、教育、带动学生,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

对于学生,应该加强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实中存在这种问题,家长只在乎孩子的生活起居质量和在学校里的成绩排名,忽视了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人际交往与不懂礼节有关,所以要从根本上重视礼节教育。在学校,也应该给学生开设礼仪修养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师生礼仪,学习礼仪规则,表现出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学生也应该打破心理障碍,信任尊敬老师,把老师当做朋友,可以与老师多交流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平等地和学生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的师生状态。

只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得到快乐而有效的开展,纵观中国历史的师生礼仪,也许有的规矩太过偏激,实在不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但古时候的尊师重教的精神,还是可以感染到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像“释菜”的含义,远远超过了菜本身的价值。给先生送点菜,一是从心理上表达了弟子的敬师之情,二是从行动上关心先生的生活,小小的“菜”便成了连结师生关系的纽带。

从总体上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信息时代的教学:问题和新前景》,荷兰教学人员总工会和国家教学计划制定研究所1994年3月提交的报告)。

教育教育,教书育人,我们今天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是如何将文明的火把提交到下一代的责任。

注 释:

①③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②段玉载.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孙丽丹,张东娇.论现代师生关系中的“师道尊严”与民主、平等[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3]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1).

[4]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殡葬礼仪常识 篇四

殡葬礼仪常识

国人历来尊崇“死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对于故去人们的殡葬仪式都比较复杂。豫北的殡葬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丧:亡故亲人的事主,一般都会先请来几位辈分较高的族人和通晓礼仪的“执客”,共同商定下葬日期。下葬分“逢七”和“逢五”,而且还有“忌土”的避讳。“忌土”按照姓氏稍有不同,有的姓氏忌六月和腊月,有的姓氏忌三月和九月(均是农历)。如果正好赶上“忌土”的月份,是不能开挖墓穴的,只能在墓地旁边临时搭建“丘坟”,到清明节、中元节等“鬼节”时再举行正式下葬仪式。下葬的日期定下来后,事主会请专门的人分赴亲朋好友家报丧,通知下葬日期。

哭路:当收到亲人亡故的消息后,亡人已经出嫁的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要从自己家里一直哭回到事主家里。在哭路开始前,还有给家里的上辈如婆婆磕头报丧的仪式,上辈会准备黄纸和鞭炮,并派人陪同回娘家。因为边哭边走毕竟不怎么顺当,路程较远的,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很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哭出自己居住的村子,就不再哭了,直到快进入娘家的村子时再开始放声大哭。

入殓:当亲朋好友都到齐后,要给亡人穿上寿衣(大部分在去世时已经穿上),抬到棺材里入殓。棺材里面会撒入草木灰,一般要找七户人家的草木灰,并要象征性地付给这七户人家几毛钱。寿衣不能有扣子,如果有扣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送盘缠:亡故的第二天晚上,要给亡人“送盘缠”,也就是在十字路口焚烧黄纸和纸折的元宝等,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遇到难题可以“花钱”打通关节,不会被恶鬼欺负。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侄女、孙女等,黄纸的重量有—个规定:必须是九斤四两。“九、四”大概是“救死”的谐音,寓有盼望亲人能够活过来的愿望。

三天和封口:亡故的第三天,亲朋好友会赶到事主家里进行祭奠。到晚上,要进行封口仪式:封死棺材的盖子。在封口前,亡人的大儿媳要端上一碗清水,给他“净面”:用棉花蘸上清水,擦拭脸部。擦一下,扔掉棉花,再用新棉花蘸水擦拭,反复若干次。剩下的清水,大儿媳还要喝下去。“净面”后进行遗容瞻仰,亲朋好友按顺时针的方向环绕棺材一周。在这个环节,忌讳泪水洒到遗体上,以确保亡人安心上路。

出殡:按照既定日期,亡故的第七天或第五天,亲朋好友会再次来到事主家里,一同参加出殡仪式。事主家里会搭建灵棚,摆上亡人遗像,遗像前再摆上五份馒头(每份五个)、五份荤菜、五份素菜,以及酒壶、酒杯,供人祭奠。灵棚前侧两边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四点钟,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的“仪杠”上,男人们在仪杠前面,女人们跟在仪杠后面。这时候,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还要按照类别,推选一名主祭带领大家再次进行集体祭奠。祭奠的`形式很复杂,有“二十四拜”“巧十三”等。

下葬:在从事主家里到墓地的路程上,仪杠是不允许着地的。执客会时不时地大声吆喝“孝子谢仪杠会{罗”,男人们就回身磕头感谢抬仪杠的人。棺材安放到墓穴后,亡人的近亲还要认真观察棺材的方向、方位等。都满意了,才会封土筑坟。不过,由于这时候亲人们都比较悲痛,坟丘不会筑得很大。下葬后的第二天,近亲还会再次上坟封土,称之为“复三”。下葬后第三天,亡人的儿女要带上礼品,到姥姥家受泪,表明自己对亡人的孝心。整个殡葬仪式基本就结束了。

除了以上主要仪式外,还有“过七”(从去世那天开始计算,每七天上坟烧一次纸,七七也称为尽七)、“百纸”(去世的第一百天上坟烧纸)、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在那些主要仪式中,还包含很多细节性的活动,如:点长明灯、扎社火、缝孝鞋、做孝衣、撕香帽、扯分手布、摔牢盆、撒引路纸斗等。

5.中国的传统礼仪 篇五

中国传统礼仪——折腰礼

折腰是见面时弓身弯腰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晋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告当柬带迎谒,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晋书·陶潜传》) 后演变为屈身事人称折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诗《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歧路灯》第二回写谭孝移从祖籍丹徒修谱回来,街坊邻舍、亲朋好友纷纷来送盒酒为之接风洗尘,谭孝移看到娄绍、孔述经等五位挚友送来拜盒,便立即分付小厮到街上望着,另行接待。说:“五位爷到时,不必走前门,即邀到后书房内。可以从东坍同过来,我在后门等候。”不多一时,果见五位客从胡同过来, “谭孝移躬身前迎,五位逊让进门。到轩上,宾主叙礼坐下,献茶毕,孝移躬身致谢道:‘诸长兄空来一望,已足铭感,何必赐贶!”

《万花楼》第二十八回“报恩寺得遇高僧”,写狄青到了报恩寺内厢,“就有一位老和尚下阶相迎”,“狄青见他前来迎接,想他定是有德行高僧,不敢怠慢,先打了一躬。那和尚只两手略略一拱”。“狄青一想,本官深深打躬,这和尚只拱手而答,必然是个大来头的和尚了。”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棒打洪教头”,写林冲待人以礼。柴进正陪林冲吃酒,教师洪教头来到,“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宫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诺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第四十六回写杜兴到祝家庄送信,被祝氏三兄弟斥骂一顿,杜兴忍耐着,又“躬身禀道”:“东人有书拜上。”

6.中国传统婚嫁礼仪 篇六

第一、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要举行。

第二、安庆礼。

以八字(就是出生的时间资料,现在在很多地方统称为十分,也有送十分之说)、房屋坐向拜床母(现在这个习俗为台湾的一个重要习俗之一)。

第三、迎亲。

迎亲队伍以双数为佳,尤其以6的倍数最好。

第四、食姊妹桌。

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第五、请新郎。

迎亲队伍至新娘家时,会有一男童手托茶盘(上面有瓜子、糖果等)恭候,新郎下轿(下车)后,要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中。

第六、讨喜。

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手捧鲜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的姊妹或是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新郎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以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寓意“长长久久”之意。

第七、盖头纱。

新郎给予鲜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第八、拜别。

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第九、出门。

新娘应由一位福分高的女性长辈手持竹筛或是黑伞护其走至礼车(花轿),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十、礼车。

古时的娇子便是现在的礼车(汽车),古时在花轿上方会悬挂一颗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花轿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之物。

第十一、敬扇。

新娘上礼车前,会由一名生肖吉祥的小男孩持扇给新娘(放于茶盘之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第十二、不说再见。

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以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第十三、泼水。

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会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以是泼出去的水,并祝福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第十四、掷扇。

礼车启动后,新娘要将扇子丢到窗外,寓意不讲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富贵荣华。

第十五、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达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爆竹庆祝告喜。

第十六、摸橘子。

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送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寓意可招来长寿。

第十七、牵新年。

新年由礼车走出后,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手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第十八、忌踩门槛。

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第十九、过火盆、踩瓦片。

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寓意去邪,踩瓦片则寓意过去时光如瓦碎,自此迎接新的人生。

第二十、敬茶。

男方家中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人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第二十一、拜天地。

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第二十二、进洞房。

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椅子上,寓意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孩。然后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纱,两人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第二十三、忌坐新床。

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以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第二十四、观礼、喜宴。

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试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第二十五、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的茶盘。

第二十六、吃茶。

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敬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送红包。

第二十七、闹洞房。

7.中国传统殡葬礼仪 篇七

1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的文化内涵

“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武术礼仪是武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徒手到持械,从课堂到竞赛场,以至各类武术活动,都应有具体的礼节规范。从内涵看,它体现了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又体现了“武不犯禁”、“勇不滋乱”,既体现了文武兼备,又体现了虚心求知。武术礼仪一直以来被习武之人自觉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

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色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文化既包括思想观念,又包括风俗习惯;既包括心灵的习惯,又包括身体的习惯。”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明显具有这种思想观念与风俗习惯相结合、心灵习惯与身体习惯相结合的文化特质,它体现了习武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有机统一。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产生且成为传统文化的特色,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武术礼仪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传统武术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

2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必要性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水平、国民素质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也是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民素质的提高却显得相对滞后。就当代青少年而言,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还是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应该是国民的典范。但据调查,青少年自认为礼仪修养很高或偏高的只占3.5%,而自认为问题较大的占33.1%。诸多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还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和修养,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如不讲卫生,乱扔垃圾,践踏草坪;不尊重师长;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衣着不合礼仪,奇装异服等等。这些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隐忧。在青少年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与我国几千年礼仪文化背道而驰,给我们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

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学校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开设,习武者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出现了武术教育者只重视技术教学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这势必会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武术教学中贯彻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就是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学“礼”开始。中国传统武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在育人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例如武术中的拳礼,又称请拳,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即打拳或舞器械开始前和结束后的礼仪。武术中的其它礼仪有“鞠躬”、“抱拳礼”、“和十礼”、“举手礼”、“一字礼”等。在武术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青少年肩负着21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爱劳动、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礼仪作为人们交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未曾习武先学礼。”武术礼仪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因而要重视礼仪教育,使其成为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借助影视、网络和图书等媒介的传播,已在中小学校园里有相当影响,散打“王中王”柳海龙、“套路王”李连杰等武术明星几乎尽人皆知。

因此,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教授武技的同时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价值

3.1 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

武术是一种武技,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种武德的教育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掌握武技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是习武者为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的体系。传统武术礼仪规范备受武林中人的推崇。谦虚恭敬,重视和合,也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基本要求。武术家合于“礼”的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传统武术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丰碑。“尚礼崇德”是习武者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教学中传播武术礼仪,使青少年在学习武术礼仪时注重武德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

从社会学角度讲,伦理道德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伦理道德关系从它产生的时刻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就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从武术师生关系确立后,学生也就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而教师在传技授艺的同时,又有道德教育的责任。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抽象的道德训条和伦理规范,逐步变成习武者个人的情感体会和价值认知,从而在习武中躬身实践。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健全道德人格的文化。我国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武术教学中礼仪文化的传播,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3 可以加快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礼仪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礼仪是建立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传播礼仪文化是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一个习武者要想在武林中得到认可,获得尊崇,对武术礼仪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个人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赢得组织的信赖,求得自身的发展,在行为上就必须循礼而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举止有节,礼貌周到的人一定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这将为其未来工作、业务拓展和私人情谊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因此,在青少年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能够使青少年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4 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的今天,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传统武术,礼仪,武术教学,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全贵.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毛海涛,黄利华,蔡清顺.析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6]冯昀.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7]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

8.中国传统殡葬礼仪 篇八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礼仪;高校礼仪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高校礼仪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渠道。高校礼仪教育中充分重视、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的人文内涵,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品质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华,其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札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传统礼仪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我们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就非要了解“礼”不可,而学习礼仪,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基石,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把握礼仪之精神内核。

二、在高校礼仪教育中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1.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位。近现代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持否定态度,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原来的思想意识已得到了很大纠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一些人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这种欠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

2.“礼”的教育的缺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理应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养成的礼仪素养教育被延迟到大学教育中。进入大学,高校礼仪教育仍呈现出薄弱状态,尤其理工类学生更是少有接触礼仪知识的渠道。有的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尚未形成相关的礼仪教育体系。由于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的原因,高校礼仪教学中较注重操作性、实践性,知识传授停留在实用的表层,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从教与学的过程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美化个人外在形象,获得更好的工作,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在礼仪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使礼仪教学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的根基。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教育的有效融合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礼仪教育内涵。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的特点和“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等主张对培养当下大学生的礼仪美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许多有关礼的经典、诗文,格言、故事、音乐等都是丰富礼仪教育的文化资源。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礼仪养成的作用,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礼仪教育手段。在礼仪课中传授传统文化,一方面,要避免说教式,应深入浅出,要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核心理念等基本元素渗透到礼仪教学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应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礼仪实践场景,还可充分利用校园各种社团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内容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礼仪的效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3.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修养对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并从感情上认同、重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有着丰厚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礼仪教育经验,在高校礼仪课中有效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锐航.传统文化在高校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8(5).

9.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篇九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10.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 篇十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一民俗。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

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人客来访马上奉茶。

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

俗话说:酒满茶半。

奉茶时应注重: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11.传统礼仪与现代 篇十一

关键词:天葬;宗教信仰;敬畏自然

作者简介:杨春瑶,女,汉,四川广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2

一、葬礼的重要性

葬礼为《礼记》《仪礼》中规定的五礼“吉、嘉、兵、军、凶”之一。在《礼记正义.丧大计》中丧葬的问题“君之丧,未小敛,为寄公国宾出;大夫之丧,未小敛,为君命出;士之丧,于大夫不当敛而出。凡主人之出也,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阶。君拜寄公国宾于位;大夫于君命,迎于寝门外,使者升堂致命,主人拜于下;士于大夫亲吊则与之哭;不逆于门外,夫人为寄公夫人出,命妇为夫人之命出,士妻不当敛,则为命妇出。”等等丧葬中的行为规范都证明丧葬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二、什么是天葬

(一)在“古书也有‘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让狐食鹰嘬的记载。”则讲述的是先民们处理亲人遗体应对死亡的方式之一“野葬”其处理方式就如同现代意义上的“天葬”。而同时天葬并非藏族所独有,其同样也是蒙古族的丧葬礼仪之一,蒙古族天葬“蒙古语为腾格里奥如希拉嘎,如同土葬、沙葬、火葬、双葬、水葬、风葬、树葬、洞葬、秘葬一样,是蒙古族丧葬仪式之一。”其中区别,在余下文章中一一详解。

(二)藏族的天葬

藏族天葬天葬又被称为“鸟葬”“风葬”“野葬”“兽葬”。藏族称为“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天葬是青藏高原尤其是牧区常见的丧葬方式。当病人处于弥留之际的时候,家人亲属会趁尸体还没有完全僵硬的情况下,脱去病人身上的衣服,用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但所有捆绑尸体的绳子的颜色均为肃穆),把亡者的头颈弯曲到膝盖之处,双足按“结跏趺坐”样式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双手摆弄成合十状于胸前,然后用早已经准备好的布衫或者印有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的白布紧紧包裹起来,再用白羊毛绳和腰带捆绑结实,固定好。之后把尸体放在帐房的下角,一般情况下是男左女右。帐角则挂一个布帘隔开,之后点起酥油供灯。出殡的当天由家中男性后辈把尸体背出去交给专业的天葬业者,由天葬师把尸体背到天葬台举行天葬仪式,所有的送葬者全部是男性,一路上不回头、不歇步。家人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能送到天葬台。由专门的天葬师送入天葬台以后,四周的经幡翻滚,天葬师举起法螺(藏传佛教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法器),点燃柏枝,念超度经,随后守在天葬台附近的乌鸦和秃鹫便上前将尸体分食。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藏族的天葬中间存在着几大要素,即:1、用颜色肃穆的绳子按照一定的规范捆绑摆放固定尸体2、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摆放尸体3、供酥油灯(这个在汉族传统土葬中也有体现,意为为死者照明去阴间的路,不过供油灯燃烧的燃料,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有所差异)4、由男性家庭成员将其送葬5、有专职的天葬人员(天葬师)6、有专门的天葬台7、送葬过程中不能回头8、天葬师将亡灵送入天国之时需要念超度经文9、尸体可以人工肢解也可以不用人工肢解。

(二)蒙古族天葬

蒙古族传统的天葬仪式:是将死者的尸体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咒的布,放在荒郊野外,任食肉性禽吞食。三天后,亲属前来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或所剩无几,意味着死者生前行善,灵魂归天。如果动得很少或原封未动,就被认为生前作恶,连鸟兽都不愿啄噬,于是便请高僧诵经超度亡灵。直到肉身被狼等吞噬殆尽才算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天葬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按照丧葬方式将其大体分为同房葬、草原藏两种形式。(1)同房葬,人去世之后放入格日(即部日合格日)。而部日合格日为了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格日功能相当于棺椁。(2)草原葬,是蒙古族天葬最主要要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用蛮劲推着勒勒车跑,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尸体的归处,送葬人说三声“这里就是你通往长生天的起点”,后不回头推车返回的方式丢尸于野,让鸟兽随意啃食尸体,但是其丢弃具有随意性,没有固定的丢弃地点。故可以得出在现代蒙古族天葬里面的几大元素:1、尸体不捆绑2、尸体摆放与藏族天葬差异巨大3、不供灯4、送葬人员没有明显的性别要求5、没有专门的天葬台、天葬师6、两种天葬中送故者离开的时候,都没有念诵经文,而是三日以后发现尸体没有被神接受(没有被野兽吞噬完毕)才念超度经文来表示自己对死者的心意,念经后或对尸体进一步涂以黄油或者不涂。

三、举行天葬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无论在蒙古草原还是在青藏高原树木稀少,缺乏火葬的必备元素,所以不难想象火葬成了寺庙的高级喇叭圆寂时使用的一种较高规格的葬礼体制。同时土葬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后代定期的到固定地点对往生者进行吊念,这对于游牧名族而言难以实现。历史上在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食腐性动物如狼、秃鹫、黄鼬、鹰等密布,尸体在没有棺椁的情况下,仅仅埋于地下也无法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而棺椁又是一项对于当时平民来讲无法承受的消耗。以上几点自然原因促使天葬形成。

(二)宗教信仰原因:藏传佛教的影响,而首先佛教的一项重要的修行就是布施,布施分为法施和财施等,法施是将佛法进一步传扬使得更多的人们脱离无边的色界,而财施则是分发自己的家财物质之类,以使得自己的罪孽得到救赎,而“天葬”将自己的肉体分发给其余的动物作为食物,也是财施的一种,让自己的肉体回馈自然,以求救赎。而在佛教经典里面如“舍身饲虎”(《佛说菩萨投身饭饿虎经》中有记载),“佛割肉喂鹰救鸽”等都是将自身的肉体投食给饥饿的动物们,最后感动上天乃至成佛。或者如同“目连救母”,摆出十方大宴来飨十方高僧以感到天地赦除其母之罪,免受恶鬼道之苦。都是财施的经典。其次在藏传佛教的一位著名女性佛学家玛久拉仲创立的觉域派中则有以“施身法”为这一修行法门,即“以身为饲,供养布施”,以“无我”为修行法门,将“我执”断裂,使得自己的身体成为无上非人类抑或鬼神的食物,以自己身心供奉,“以此来度化众生有情的吝音之心和无明烦恼。”再次,无论何种派别的佛教均轮回的观点,既然肉身必定腐,而灵魂会不断地轮回,何不舍弃这会在世上循环往复的皮囊,为其余动物提供食物,积得来世的功德。同时还有因果观念在里面,生前吃肉,死后还肉,以上均为藏传佛教对天葬的影响。而藏族地区本土宗教苯教也有类似于断身仪的宗教信仰,其后容于佛教以后也对天葬有影响。

(三)自然崇拜:蒙古族除去藏传佛教影响以外应该还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影响,对“腾格里”的崇拜(即对天的崇拜);对“嘎佳日”的崇拜(即对地的崇拜);对水火的崇拜;甚至出现了敖包祭等崇拜自然的仪式。天地赐予了人类生命,那么在人的生命终结能量应回归天地。所以天葬也是其自然崇拜的表现。

(四)历史原因:藏族的赞普前几任均以此升天,回归天国,实际就是这七位王者去世之后,被大臣移在隐蔽地方存放,结果仍被秃鹫吞食完毕。而蒙古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很久以前也有着类似葬礼的存在。

(五)现实原因:最为便捷节省人力物力,在青藏高原上,冻土地遍布,人死后将其挖坑掩埋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够办到的,而在蒙古族地区,人们在藏传佛教和自然崇拜观念的影响下,不愿意破坏土地和草地来实行除天葬以外的丧葬活动(火葬会破坏植被,水葬污染水源,土葬保护不了尸体,而同时游牧民族四处为家其无法定期探望。)而无论土葬、水葬、火葬等等均没有天葬对人力的节约,对自然的保护,同时保护人类的尊严。

四、藏蒙古两族天葬的现实意义。

人的生命过程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往往面临着虚无与寂寞,就在这种虚无与寂寞的日子里,人类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是继续污染土地、水源。还是将自己回馈给创造万物的自然。而天葬的直接现实意义就是:让人的灵魂最快的回归到天国,让能量不朽,循环不息。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篇十二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铺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古时重生食,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盛器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则于饮食卫生有碍。

尊卑之礼,历来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女于父母,下属对上司,少小对尊长,要表现出尊重和恭敬。对此,不仅经典立为文,朝庭著为令,家庭亦以为训。《明史·礼志十》有“庶人相见礼”,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两度下令,都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礼仪。

洪武五年(1372年),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

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的训条,教导子孙谨守。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就提到这样的训条:

13.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 篇十三

(一)初丧;

(二)安葬;

(三)祭祀。

(一)初丧(1.1)属纩:病人临终时,家人守护在其身边,注意听取其遗言,病人弥留,将一小块棉絮放在病人鼻底,若棉絮不动,断定病人已死亡。现在,病人死亡,由医生诊断确认,开具一份死亡证明书。(1.2)收屍:病人已经死亡后,由亲人用手轻轻抚摩死者的脸部,让死者安然闭上眼睛。而后,医生用消毒的棉花球堵塞死者的口、鼻孔、耳孔和肛门,盖上面帛。在上房间的西墙边靠南的地方安放屍床(俗称“七星板”,是用170多厘米长、30多厘米宽的木板做成,因木板上绘有如同北斗七星的七个圆圈,故得此名),把遗体移置在屍床上(头部朝南),用被子铺盖遗体,拉上一道屏风遮蔽遗体。屏风前面摆设小灵座,上面树立死者神位或遗像,摆上简单的酒和饭食,并且点燃蜡烛和香火。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习俗,病人在医院死亡,不设屍床和灵座。(1.3)使者饭:在一个大盘子上放置三碗使者饭、三杯酒、三只草鞋和三枚硬钱币,把这个大盘子放在上房门外台板上,意义在于慰劳前来认领死者的“冥府使者”。三碗使者饭,一日三恭。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习俗。(1.4)皋復:也叫招魂,由一名平时与死者的关系比较亲近的男子,站在院子或屋顶上,双手持着死者的上衣,朝西北方向挥动着衣服,先呼喊死者姓名或俗称,再喊声“袄-伽(ga)几伽奥!”(意为“把衣服拿走!),如此连喊三次,最后喊声“袄包-袄包-袄包!(自„復-復-復!‟演变的招魂叫法,意为„回去原来的地方。‟)”。招魂意义在于招呼离开躯体而游荡在空中的魂魄重新归附到死者的躯体里,希望死者能奇迹般的复醒过来(表示挽救死者尽到最后一次努力)。招魂过后,把招魂用的衣服保管好,安神祭后烧毁。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病人在医院死亡,在病房打开窗户轻声招魂。没有招魂,一般视为对死者没有尽到责任。(1.5)孝服:招魂过后,死者仍不复醒过来,丧主便换穿孝服,死者的长子为丧主,其他家属通称为丧制,死者的旁系亲属通称为服人。丧主身穿麻布孝袍,头戴麻布孝冠,腰系草麻绳孝带,脚穿麻鞋或草鞋。丧主换穿孝服后,一同陪丧主站在灵座前开始哀号,以哀号声向全村通报初丧。现在,除了个别山村以外,基本上不穿孝服,丧主也和其他丧制、服人一样,只戴丧章,以示戴孝。(1.6)哀号:也称号哭,在朝鲜族的丧葬和祭祀当中,死者的家属和亲属中有两种不同的哀号规范。死者的直系家属,即丧制们哀号时要号出“哀高,哀高”之声,死者的旁系亲属,即服人们哀号时要号出“哦咿,哦咿”之声。现在,农村丧礼中,依然保持此习俗。在城镇丧礼,一般不提倡哀号。(1.7)发丧:由丧主和护丧人(丧礼的主持人)商议决定丧期,由司书人员书写讣告,通知外地的亲属和亲友。护丧人掌管一切丧礼事宜。丧期一般定为三天、五天、七天。出殡忌讳双日,意为死亡之凶事不要成双。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出殡那天,丧家里不生火做饭(防止遗体受温腐烂),由左右邻居供食。在举办丧事其间,丧家的人和客人可以去左右和前面的邻居家,但习惯上忌讳去后面的邻居家,“后”意味着下一次,对后面的邻居不吉利。现在,亲人死亡,讣告基本上用电话来传达,一般丧礼,第二天就结束,也有当天结束的。很多传统忌讳已经基本不存在。(1.8)小殓:也称殓袭,给遗体穿上寿衣以后,包裹、捆绑的程序,由村里的年长者负责施行。施行人为死者净面,洗澡,穿上寿衣,戴上冥帽,戴上幄手(遮掩手背的一块白布,其一端系在手腕上,现在一般以白线手套和用一打棉线来代替),穿上冥袜(现在一般以白线袜子来代替),行饭含。寿衣一般是特制的,也可以是死者生前珍惜的民族礼服。饭含是死者口中放入米粒的程序,用柳木勺,分三次将米粒放入口中。放入米粒时,自第一勺起,依次叫“百石”、“千石”、“万石”,然后再放进三枚硬钱币,依次叫“百两”、“千两”、“万两”,这样作,意义在于为死者备足将在冥府用的口粮和费用。饭含完毕后,矫正口形,用一块棉花片和帛布掩盖死者的整个面部,用一条长有4米左右的整幅白布紧紧包裹遗体,再用白布带(俗称绞带)分别捆绑肩部、腰部、下腿部等三处(也有捆绑五处的,也有捆绑七处的,捆绑时不打死结,以绞拧的方式固定),包裹的遗体下铺垫地衾,包裹的遗体上铺盖天衾,而后放回七星板上安置。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代表朝鲜族丧礼文化的一种标志性习俗,程序多有调整。(1.9)大殓:就是入棺。朝鲜族的棺材呈矩形立方体。棺材的长度约有180cm左右;宽度约有50cm左右;高度约有40cm左右。入棺时先把地衾铺垫在棺底,把包裹的遗体放入棺材里,调整姿势,而后,用死者生前的衣褥和喜爱的东西填置空隙(有条件的地方用桦树皮包裹遗体,认为桦树皮有防腐功能),然后入棺的遗体上铺盖天衾,上天板(棺盖),打隐钉封棺,铺盖柩衣,安放在堂中。现在,山村土葬的地方依然保持此习俗。城镇实施火葬的地方已经不使用棺材,用殡仪馆提供的装尸袋来代替。(1.10)铭旌:顾名思义铭旌是写入死者功德的旗子,铭旌的材料是整幅二米多长的红布,上面用白色涂料书写死者的谥号、本贯、姓氏等。男性的谥号一般写“學生”(这已经不仅是字,也含有传统文化内涵,应该写繁体),女性的谥号一般写“孺人”。例如:死者是男性、金氏姓、本贯是金海,那么,他的铭旌上就写《學生金海金公之柩》(以此类推);死者是女性、李氏姓、本贯是全州,那么,她的铭旌上就写《孺人全州李氏之柩》(以此类推)。铭旌写完以后挂在屏风上,出丧时作旗幡,举在灵柩前引路;下棺时铺盖棺材上,一起埋下。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铭旌规格上多有调整。在城镇火葬的地方,已经不使用旗幡铭旌,现用铭旌材料是,宽30厘米左右,长150厘米左右的红布条,写法同上,用白石笔或白粉笔来书写,殓袭结束后铺盖在包裹的遗体上,一起火化。(1.11)祭桌:大殓结束后,撤下小灵座,屏风前摆设祭桌。祭桌上摆设祭物的分类顺序一般来说;第一行是饭汤类,第二行是副食品类,第三行是鱼肉类,第四行是果品类(可以调整)。祭桌上明太鱼不可少,禁忌狗肉、刀鱼和桃子。祭桌的最内侧中央树立死者的神位或遗像,神位旁边放置魂帛(死者魂灵的凭依物,用苎麻布或白纸折叠而成),祭桌也称谓正式灵座。祭桌的前面再放一张“上酒桌”,吊唁和祭奠时恭酒用。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和内容多有调整,魂帛一般不设。(1.12)成服:大殓结束后,丧制们换穿丧服:男丧制们都身穿麻布丧袍,头戴麻布丧冠,腰系草麻绳丧带,脚穿麻鞋或草鞋;主妇(死者之妇或丧主之妇)和其他女丧制们都解下头上和身上的饰物,身穿麻布丧袍,头戴麻布绳丧圈,腰系草麻绳丧带,脚穿麻鞋或草鞋;服人们一律戴丧章,男的戴左胸前,女的戴右头上。换穿丧服后举行成服礼,一同在祭桌前哀号一阵。现在,除了个别山村以外,基本上不穿丧服,丧家人不管丧主、丧制、服人,一律戴丧章,男的戴左胸前,女的戴右头上;前来参加丧礼,女的尽量穿白色民族服,男的尽量穿黑色西服。(1.13)吊唁:成服礼结束后,开始接待吊唁客人。男丧制们都出屋,拄着丧棍站在院子里迎接前来吊唁的客人。父丧时,拄竹杖;母丧时,拄柳木杖,当吊唁的客人走进院里时,男丧制们立即放声哀号。吊唁的客人们一律从正门走进屋里,客人一到门前,屋里的一同立即起身放声哀号。此时,护丧人在祭桌边主持,丧主和女丧制们都站在上房间哀号,服人们则站在正屋哀号。吊唁的客人进屋之后,默默地走到祭桌前,斟上一杯酒,向祭桌上的死者的神位或遗像跪三拜,再和丧主及丧制、服人们各对跪一拜,说些安慰的话,护丧人把酒倒在推酒缸里。吊唁客人退屋时,便把赙仪金交给丧家人,丧家把收到的赙仪金一一记录在《受恩簿》里。现在,农村丧礼吊唁习俗基本没有变,程序多有调整。城镇丧礼吊唁活动基本上在殡仪馆告别厅进行,程序按国家通用的吊唁程序为准。(1.14)守灵:丧主自从穿孝服起,全天不能离开灵柩,夜间也在灵柩前坐着守夜。子时简单上凌晨奠。亲属和亲友们陪他一起守夜。现在,此习俗在农村依然盛行。在城市,把遗体保管在殡仪馆遗体保管箱以后,一般不安配守灵人,以守侯在家摆设的灵座来代替,程序多有调整。(1.15)上食奠:早晨上朝奠,中午上午奠,晚上上夕奠;朝奠见日上酒上食,午奠正午上酒上食,夕奠落日上酒上食,意义在于虽死如生,给死者一日恭三餐。祭桌上给死者上饭、上汤、上菜,摆上勺和筷子,在哀号声中丧主和主妇出来祭桌前,给死者斟酒跪三拜,拜毕退下。护丧人宣布止哭,在祭桌前开始作照看死者用餐的动作,而后,侍立在祭桌旁边等候片刻,意义在于等候死者用餐完毕,最后,端来一碗水恭上。护丧人再斟上一杯酒后,指挥屋里的所有人一起跪三拜,本餐上食奠结束。每餐上食奠程序都差不多,每餐上食种类可按死者生前爱好所定。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类习俗,城镇有的家庭也保持此类习俗,不过为了不惊动邻居,不发出哀号声,祭奠在默默无声而严肃的气氛中进行。(1.16)夜奠:在即定的出丧日凌晨子时举行,意义是送冥府使者和死者一行上永久路仪式。祭奠由护丧人主持。祭奠开始前,先把三碗米饭恭上,每碗饭配备勺和筷子。子时一到祭奠开始,护丧人便半开上房门,宣布;“冥府使者入席!”,随即,屋内的所有人立即放声哀号。在众人的哀号声中,首先是丧主夫妻出来斟酒三杯,并向祭桌上的神位或遗像跪三拜,拜毕退下,护丧人把酒都倒在推酒缸。其余的丧制和服人们均按辈分的顺序,以此类推。特来吊丧的客人们也可以敬酒磕头。斟酒跪拜全部结束以后,护丧人再宣布;“开饭插匙!”,随即,屋里鸦雀无声。护丧人在祭桌前开始作照看人家用餐的动作,而后,侍立在祭桌旁边等候片刻,意义在于等候人家用餐完毕,最后,端来三碗水恭上。护丧人再斟上三杯酒后,宣布;“一行上路!”,屋里的所有人一起跪三拜,夜奠结束。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类习俗,城镇有的家庭也保持此类习俗,但是,不提倡号哭,允许自然哭,控制哭声,程序多有调整。

(二)安葬(2.1)掘圹:就是挖墓穴,由村里的相助治丧组织负责完成。葬地要在村里允许的公用墓地范围内选址。传统观念的所谓风水宝地的简单标准是“山环水抱”之阳坡,就是说,西北方以山丘环绕着,东南方以河川包围着的山坡,传统认为这种地方必有神气。葬址决定以后,北边修后土(小祭坛),摆设酒和简单的食品祭祀土地,而后,开始挖墓穴。墓穴一般是长度2米左右、宽度60厘米左右、深度80厘米左右为宜。墓穴的坐向一般以墓穴面的长中心线与东南方向的最高山峰成一条直线为准,意义在于;沿着那座最高山峰的方向继续走下去,就会到朝鲜半岛的死者的故乡,表现中国朝鲜族先民们的落叶归根之愿望,是中国特色的朝鲜族丧祭文化之一面。现在,此习俗在山村依然不衰,程序按地方多有调整。现在乡镇区域普遍盛行把遗体火化以后,埋葬骨灰盒修坟墓的习俗,而这种习俗与过去土葬的习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过去掘圹时的一些***俗依然具有现实价值。(2.2)发引:就是出殡,是朝鲜族传统丧葬礼仪中最隆重的仪式。出殡日早晨,朝奠结束,把棺材装入丧舆(朝鲜族传统葬礼中的运柩工具,别名:香徒)后,举行发引祭,读发引祝文,丧主行发引礼。起灵后抬夫(抬丧舆的人,在丧舆两边各站一列或两列,分五排…)们抬起丧舆上下颠动两次,以表示行拜,而后,指挥人摇动铜铃起唱挽歌(香徒歌、丧舆哨哩),抬夫们齐声应唱,抬着丧舆跟着铭旌开始行走,一路上挽歌不断。若是好丧(老人长寿而终),遇桥梁、山岗或遇死者亲戚时,抬夫们便以路费不够为借口止步不前,直至丧主跑过来用钱和酒来满足抬夫们的要求方走(向寿终老人讨取祝福钱之寓意,认为这种钱很吉利)。在文革期间,中国朝鲜族葬礼中一律禁止使用丧舆,山村以运柩牛车来代之,城镇以灵柩汽车来代之,葬礼大为简化,禁止一切所谓迷信色彩的程序。现在,改革开放已30年有余,有的山村葬礼已经恢复使用丧舆,很多传统丧礼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2.3)安葬:到了葬地,从丧舆里卸下棺材,解下铭旌铺盖棺材,再行简单祭吊,由四人用布带抬起棺材,头部朝西北,足部朝东南下圹,调整坐向。丧主先用自己的衣襟接新土,撒在圹中棺材的四角和中央,谓之“五方土”,意为聚来东西南北中的灵气。而后村里人齐声动锹添土埋葬。埋葬以后修圆坟,形状半球形,东南边修祭坛,立墓碑(墓碑可以不立,也可以葬后择日而立,一般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立碑,若有特因,可以在三三阳春、五五端午、七七七夕立碑。碑文一般用汉字,一般格式为;“故某某某之墓”,左边写“某年某月某日生”,右边写“某年某月某日卒”。),坟墓边的后土修理好,每年清明、端午、秋夕扫墓时祭祀土地用,定位后不再移动。现在,此习俗在山村依然不衰,程序按地方多有调整。在城镇,遵守新的“殡葬管理方法”的前提下,很多传统丧礼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

上一篇:202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审计署职位特点介绍下一篇:建设项目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