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24-08-07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选10篇)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篇一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改革成果

本阶段是恢复与改革之间的过渡时期,1980年之前基本上进行恢复性质的建设工作,1980年之后当建设全面展开使更多的弊端显露出来,重点开始向改革转移,其中主要的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些调整。但是这些调整都只是管理上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涉及体制上的变革。所以说这个阶段只是医改的孕育期。

第二阶段 1985~1992年

背景原因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一时期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加强经济管理到经济体制、科技、教育、政治体制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这为1985年中国医改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具体措施

1985年可谓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标志医改启动的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贯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工作;二是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国发〔1985〕62号文),62号文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

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1989]10号文),文件提出五点:第一,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第二,开展有偿业余服务;第三,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第四,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第五,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医”。其中特别强调“给予卫生产业企业三年免税政策,积极发展卫生产业”。这个文件进一步提出通过市场化来调动企业和相关人员积极性,从而拓宽卫生事业发展的道路。

1988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卫生部“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这一方案确定了卫生部的基本职能,要求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1989年11月,卫生部正式颁发实行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和办法。医院按照任务和功能的不同被划分为三级十等,这一办法能更客观地反映医院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在政府的控制下展开有序的合作和竞争。

1991年,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同时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这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卫生政策的高度总结。改革成果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伴随着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政府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市场化逐步进入到医疗机构。但是总的来说虽然涉及体制问题,但是本阶段的改革更多是模仿了其他领域的改革,对卫生事业发展自身特性了解和认识不足,此时改革处在初级阶段。

第三阶段 1992~2000年

背景原因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卫生医疗领域,继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医疗卫生体制。具体措施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贯彻文件提出的“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卫生部门工作会议中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这项卫生政策刺激了医院创收,弥补收入不足,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发挥,酿成“看病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后患。

针对医院注重效益而忽视公益性的倾向,卫生部门内部也展开了一系列争论。争论集中爆发于1993年5月召开的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明确表示反对市场化,要求多顾及医疗的大众属性和起码的社会公平。从此以后,医改领域内的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争论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而且逐步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而被社会各界所讨论。199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为下一步卫生改革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在医疗领域主要有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这些指导思想成为这一轮改革的基调和依据。

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1993年9月卫生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意识。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179号令),对医疗机构的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登记、执业、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将医疗机构执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改革成果

这个阶段仍是在改革探索中,伴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是与非的争议,各项探索性改革仍在进行。总体来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下一阶段解决。

第四阶段 2000~2005年

背景原因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政府卫生投入绝对额逐年增多,但是政府投入占总的卫生费用的比重却在下降,政府的投入不足,再加上卫生政策失当,在2000年之前就有一些地方开始公开拍卖、出售乡镇卫生院和地方的国有医院。此阶段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看病问题突出。2003年SARS事件又是对卫生体系的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一事件直接暴露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促使人们反思现行卫生政策,客观上影响和推动了卫生体制的改革。具体措施

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总体文件,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2月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在这些配套文件出台后,国家和地方才有了一些改革举措。2000年3月,宿迁公开拍卖卫生院,拉开了医院产权改革的序幕,共有一百多家公立医院被拍卖,实现了政府资本的退出。2001年无锡市政府批转《关于市属医院实行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出了托管制的构想;2002年年初《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单位投融资改革方案》出台,这也是产权化改革的探索;有关部门在地方进行“医药分开”的试点,按照“医药分家”的模式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但未获得重大进展。改革成果

本阶段其实是各种趋势交叉最多的一个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在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尤其是非典暴发以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也逐渐深入,这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本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受到重视,医院产权改革是本阶段最为明晰的脉络。从中央文件的印发到地方政府的尝试,改革的领域和层次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操作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纯熟。

第五阶段 2005年至今

背景原因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早就存在,但是这一阶段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医疗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卫生部内部关于市场化的争论一直都存在,但是从2005年我们开始深入反思的同时,这种争论开始公开化。其中标志性事件是7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通过对历年医改的总结反思,报告认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种结论主要建立在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争论基础之上,而正是因为这份报告让2005年成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起点。具体措施

2005年,产权改革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月国资管理公司开始托管民营医院改革新模式在上海产生,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本阶段除了对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的关注,还注重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管理。2005年被确定为医院管理年,此活动对于促进医院端正办院方向,牢记服务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卫生部发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细化了医院的评价指标。2006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要在全国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2007年4月卫生部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意见》,《意见》为推进医疗机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医疗机构执业环境面临的问题作出了贡献。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共同出任组长,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

2009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就意味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成为人民基本权利的一部分。《意见》明确指出,过去商业化的医改方向导致公众个体的卫生支出大幅增长,城乡和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向民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意见》中不少亮点也让民众看到实惠。例如首次实现医保全覆盖,国家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除此以外,还有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健康档案等。新医改方案11大亮点 亮点1 医疗救助覆盖困难家庭

《意见》提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覆盖所有困难家庭,对其参保及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起共同组成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亮点2 学生农民三年内享医保

医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有一个大提升,医保将覆盖中国90%人口。也就是说,除了城镇职工外,农民、在异地打工的农民工、学生、下岗工人等现没享受到医保的人员将在3年内享受医保。

《意见》还提到,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医保报销比例将加大。亮点3 部分医疗服务政府埋单 公共医疗服务有望政府埋单,一些通过故意开高价药等“非正常方式”获取的创收,导致百姓“看病贵”的行为有望杜绝。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届时,一些公共卫生服务和某些基本医疗服务,都由政府全额或部分埋单,减轻公立医院负担。

亮点4 老百姓有望用上低价药

《意见》里提到了大家都很关注的药价问题,以及用药报销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基本药品目录和扩大医保受惠人群比例来实现。比如,在原有的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再增加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另外,普通型儿童白血病药物、主要的抗肿瘤药也纳入到了基本目录。亮点5 疾控倾斜妇幼慢性病患

《意见》指出,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可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另外,《意见》提到的受惠人群不仅只有婴幼儿,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等服务。

亮点6 大医院人挤人有望缓解

《意见》推行“双向转诊”,大医院对挂钩的社区中心输送、预约的患者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以缓解群众耗费大量时间看病挂号的不满。另外,住院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有序流动,等待床位的时间将有望缩短。亮点7 医师多点执业首次探索

《意见》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举措,旨在让专家教授“流动”起来,不再只供职于大医院。他们可以去帮扶社区,或到别的医院挂职,免得患者为某个著名的专家东奔西跑。亮点8 基层医院都有全科医生 不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次发烧都不放心到小诊所看病,就因为不少地方的社区医疗机构缺少“全科医生”。

《意见》提到:“我国将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而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是重点加强对象。届时,更多优秀的医生将被吸引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患者。

亮点9 医生分级收费体现价值

一个医生从主治医生晋升到主任、专家,甚至更高层,他的每一步医术提升都来之不易。《意见》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这种做法可实现医生的价值,提高积极性。

亮点10 以技养医取消药品加成

一直以来我国医疗服务费偏低,为维持生存,医院和医生将手伸向了“药片”,导致药费居高不下。

《意见》明确,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弥补医生、公立医院收入上的缺失,最终从“以药养医”逐步转向“以技养医”。亮点11 政府加大投入为民减负

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等将是政府投入重点,为居民看病的医药费减负。

《意见》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改革成果

本阶段主要是从反思争论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让医改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2006年医改协调小组成立以后,各方积极分析准备,医改的具体方案也在一次次协调和调研中得到了细化。特别是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在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都已取得的重要进展。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篇二

新的, 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要摆脱传统医疗卫生体制的束缚, 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模式,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炼和形成统率全局的核心理念, 启动医疗保健产业, 实现“政府树立政绩, 专家实现抱负, 消费者获得健康, 医院社会, 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而共同获得巨大地裂变效应。

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与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群体, 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就为兴办新的复合型医院,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引导人们的“健康观念”向更高层次发展, 是未来的医院启动市场的切入点。在把握住市场的脉搏, 对市场走势的分析、判断、预测后, 我们可以看见一副商业化, 市场化, 规范化医院的蓝图:它是以市场化的方法, 建立一个融新型医疗模式, 先进医学技术, 现代化配套设施和高档就诊、住院环境为一体的, 强调服务, 兼顾教学, 延伸科研有利实践的高度现代化医院;在这个医院中, 要树立以社会服务为先导的医院形象, 以完善的配套服务, 数字化管理来保证医疗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 促进医疗科研成果向医学实践转化, 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形成自身的产业支撑。总的来说, 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服务人民健康, 具有造血功能, 实现良性循环的经营实体。

当前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的“小太阳 (儿童) 市场”, “太太市场”和“青春市场”, 这对于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来说, 正是千载难逢, 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解放思想, 充分论证, 果断实施;分阶段进行, 做到长计划, 短安排, 小步快走, 营造市场与医院建设同步进行, 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动权, 抢占先机, 锁定本地市场, 树立品牌, 打出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我们的医院, 在服务内容上, 主题鲜明有特色;医疗保健的结构, 新颖有创意;医院建设的内涵, 丰富有文化;医院的组织管理系统, 完善有效益。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不断深入, 带来市场经济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行业利益的调整, 医院所有制将呈多元化变革。私有制, 股份制, 中外合资, 外商独资逐步增加, 多形式, 多渠道, 多性质的医疗服务集团纷纷卷入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 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背后实际上都是一种竞争——医疗文化理念的竞争。这种竞争已不再是比政策, 而是比班子, 比思路, 比思维方式, 比操作能力。在新的形式下, 医院的格局在发生改变, 一味追求规模, 床位, 数量, 忽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粗放扩张, 缺乏内涵;成本高, 耗损大, 将在市场经济地竞争中受到制约, 面临挑战。因此, 从辨证的角度出发, 我们即要善于捕捉机遇, 又要勇于拒绝诱惑, 积极地探索, 走一条科学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模式, 本文着重探讨在医改新形势下的新思路, 寻找新医改下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一条科学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医院,医改,经营理念,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3.换个视角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篇三

不过,更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并未停滞,正如《改革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医药卫生领域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基本框架问题,将始终是摆在我国学术界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许多学者已从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和宏观卫生政策等角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运用管制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医疗改革进行的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管制经济学对医药卫生改革的关注大大逊色于其对自然垄断产业(如电信、铁路和煤气、自来水供应等)改革的关注,这恐怕是以往的医改为什么没有像自然垄断产业改革那样能够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笔者看来,医疗服务领域的“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问题,既与医疗市场本身的局限性有关,也与政府管制有关。政府管制“越位”、“缺位”和“错位”并存,是导致医疗市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政府医疗管制模式问题。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解决政府管制“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为此,就有必要从政府管制角度深入研究政府医疗管制的范围与边界,特别是要探讨政府应采取何种方式、设计何种管制机制才能实现有效管制的问题,以便通过管制方式的选择和管制机制的设计,重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医疗管制模式及其制度体系。也只有这样,未来的医药卫生体制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制度框架模式。王丙毅的《政府医疗管制模式重构研究》一书,正是从政府管制这一视角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所进行的初步探索,它无疑构成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该书对管制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令人耳目一新。为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政府在卫生经济领域的全部责任和作用范围,该书不仅从广义上把握“政府管制”概念,而且还从“管制方式一管制模式”和“管制机制一管制制度体系”这两个逻辑层次上来进一步诠释这一概念,并对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做出了明确解释。该书指出,“政府管制”是政府对经济领域所进行的一切干预行为,而不仅仅是直接的行政性干预行为。“管制方式”是管制机构的管制行为方式及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直接干预还是间接干预;而“管制模式”则是各种管制方式构成的有机组合体。“管制机制”体现为管制机构以何种组织形式或具体制度机制来实施其管制行为,是与管制方式相对应的具体制度机制和制度工具;而“管制制度体系”则是由各种管制机制构成的有机组合体。由此,该书对医疗管制模式重构问题的研究,实质上就转化为管制方式选择与管制机制设计研究。

该书始终围绕着医疗服务领域“管什么”和“如何管”这两大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并在系统评述现有管制改革与重构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产权理论及其“公共领域”范畴提出了一个“公共领域管制”假说,形成了“范围界定一方式选择一机制设计”分析框架。该假说和基本框架把政府管制模式研究具体化为管制范围界定、管制方式选择和管制机制设计三个层次,从而使医疗管制体制改革研究深入到“管什么”和“如何管”这样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上。

该书对政府医疗管制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了各种医疗管制方式与管制机制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选择和设计问题,从方式选择和机制重组角度,研究了医疗管制模式及其制度体系的重构路径问题。认为,医疗管制改革应当是逐步放松甚至取消直接经济性医疗管制(包括政府直接控制医疗市场的投资准入、直接举办和经营公立医院、对医疗服务直接定价等);强化间接经济性医疗管制和社会性管制(包括间接投资准入、间接定价、实施全民医保和构建医疗救助体系等)。该书指出:医疗市场的政府管制模式应当是由直接经济性医疗管制以外的各种间接经济性医疗管制和各种社会性医疗管制所组成的“管制一竞争”型模式。可以说,这一分析结论与世界各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趋势和目标取向是一致的。

该书在深入考察国际典型医疗管制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借助理论假说和分析框架,深刻剖析了中国医疗市场现存问题在管制方面的成因,认为医疗市场现存问题的根源在于直接经济性医疗管制“越位”、“错位”和间接经济性与社会性医疗管制“缺位”。为此,该书提出了中国医疗管制模式改革与重构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放松医疗投资:资格准入等直接准入管制,取消扭曲性直接定价及补偿机制等措施,消除政策性与制度性进入壁垒;通过实施政医分开、管办分离,建立公司化医院等,打破公立医院垄断,促进医疗市场有效竞争。同时,通过强化医疗管制立法、构建间接价格与准入管制机制,以优化间接经济性医疗管制;通过建立强制性的医疗信息公开与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全民医疗保险与疾病风险分担机制、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和以社区医院为基础的医疗“守门人”制度等,以强化社会性管制,保证医疗公平。通过逐步改革,最终构建“管制一竞争”型医疗管制模式。可以说,这些措施基本上与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医改实施方案》相吻合,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篇四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搞好医疗卫生工作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上栗县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的不利条件下,一跃成为硬件设施全省一流、医技人员业

务精通、医疗收入连年翻番的农村卫生工作强县,连续三年全市卫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为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凸显改革成效的三大亮点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03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07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05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07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9个县市区的第15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五个统一”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减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质促交流。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加中医中等学历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拔,对普通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采购统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

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采取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证了药品质量,减少了流通环节,控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按照中心卫生院及普通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现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三、值得借鉴的四点启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06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38万元,占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00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减少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殊情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3、促改革,创新机制是关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上栗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自2004年11月起,将原本下放到乡镇的卫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卫生室(所)管理权收回, 由县卫生局按照职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实行机构、财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实践证明,上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这次一体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由地方管理,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县里管不了,乡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药了事,大病 “舍近求远”到更高一级的医院机构治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经濒临倒闭。面对这些问题,上栗县坚定地推进了一体化管理改革,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全县医疗系统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开展横向互助,乡镇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五指并拳,形成合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进行纵向联合,县乡村对口管理,对口帮扶;实行一级管一级,村卫生室(所)接受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接受县医院管理;倡导一级帮一级,县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村卫生室(所)。通过横向互助、纵向联合,全县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在一些地方普遍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情况下,全县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篇五

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和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切实转变基层卫生工作职能和服务理念,提高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使各项卫生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我院对药品零差价、门诊与住院均次费用和单病种限价等控制性指标以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落实实行全面监督,并就贯彻、落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作了大力的宣传工作,现将我院2011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领导、健机构、运筹帷幄

自医改工作在我县开展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桥亭乡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桥亭乡医改工作宣传小组,实行了职责分工;制定了《桥亭乡卫生院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把医改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早谋划、早部署、顺利实施

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按时按质实施,我院积极传达、宣传县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初步制定了先启动后规范、先预补后结算、集中购平价销的实施原则,明确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范围、内容、时间、补偿以及保障措施等问题,及时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市物价部门关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价格政策,制定我院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制度方案。

根据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安排,我院按照“先运行,再核算补助”的模式,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通过我们的早谋划、早部署,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在我院顺利实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重宣传、造氛围、深入人心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制度,是对现行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和利益格局的重要调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这次医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调动我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院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及医改工作宣传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传达国家、省、市医改的精神,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原则、出发点、目的、意义讲透彻,让他们思想上统一到国家、省、市的医改政策上来;二是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范围、要求、任务、时间讲清楚,让各科人员懂得如何操作,如何落实;三是贯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价格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医改工作宣传小组通过培训后,把宣传医改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出版医改宣传板报及圩日时在桥亭街放发医改宣传资料,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的“医改”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的“医改”的知晓率。

四、摸底子、严核实、把握实情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关键是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我院2011年4月30日前对库存药物的通用名、剂型、规格、计量、计价单位、库存数量和销售价格、进货时间进行登记造册,并把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区别分开,与此同时,我院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对库存药物的原购进价一一核实,通过对库存药物的进货发票和购销合同严格核对,统一执行购进价格进行销售,确保了药品在我院的零差率销售。

五、强管理、重服务、惠及民众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改变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的现象,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规范医院药品的价格行为,我院严格执行自治区、市物价局公布的基本药物最高零售价公告,严格落实基层价费监督机制,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的自查工作。

六、看得见、摸得着、亮点成绩

1、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为惠民之举,缓解了基层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一个肺炎的住院病人,通过实行“零差率”政策后及“新农合”的可报销部份,住院医药费用由以前的800余元减少到了400余元,比医改前足足降低了近400元,只用过去的一半医药费用,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2、医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老百姓看病便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医改政策信心倍增,经随机走访调查,人民群众普遍拥护医改,满意率达98%以上。

3、医改后增加了医院的人员编制,实行全额拨款。医改工作促进了我院自身内部的改革,逐步打破了过去以药养医的运行模式,转而通过技术、服务和管理争取生存和发展。医疗卫生队伍得到了政策支持和编制保障,切实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实惠。通过招聘考试,我院符合考试和免考的条件的17名职工顺利进入了报批程序,解决了他们对编制问题的疑虑和担心。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专职负责我乡人民群众的健康体检及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各项公共卫生任务的顺利完成,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

5、服务设施得到改善,业务用房、基本设备得到上级的支持与配置,改善了服务环境,提高了卫生服务水平。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解决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根本性问题。

7、“降消”项目的开展,杜绝了旧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真正实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8、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开展,从技术上真正实现我国优生优育基本国策提供了技术保障,消除了群众后顾之忧,减轻了社会负担。

我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任务繁重,我院卫生技术人才不足,乡、村两级卫生基础设施较差,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等。为此,我院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由点及面,由易到难,在我乡积极稳妥推进新医改,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向、横向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成果。

6.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篇六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河南省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根据卫生部等十部委(局)《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从2001年开始,在全区扎实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科学制定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首先是有一个很高的思想认识。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保障;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部门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体医师为骨干,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要求为目的,建立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再次是有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就是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构建面向21世纪的,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卫生服务体系。近期目标就是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导标准》和《湛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规划》进行试点,以点带面,规范管理,形成一定的规模。截止2004年底,在全区已经建立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一个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为社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优质服务。

最后是有一套严格的原则制度。原则带有方向性,制度则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我们一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针对社区人群的要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坚持政府领导、社区参与、多方筹资、公有制为主导的卫生服务体制;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促进健康的工作方针;四是坚持以区域规划为指导,引进竞争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五是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活力。

二、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首先是进行调查摸底,弄清情况。我们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居委会为单位,研究制定下发了《湛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规划》和《湛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布图》,在全区规划设置了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一开始就在科学组织和周密计划下,正规有序地建立和开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滥设滥建,给国家和集体造成损失,给群众看病就医带来不便。

第二是制定先建设、后完善、再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思路。我们依托现有的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首先在人员、房屋、设施、管理等四个方面把关,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4—5名医务人员。业务用房不少于80平方米,设置诊断、治疗、观察、药房、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室,配备基本药物300种以上,添置通讯工具、康复器材、心电图机等设施.与此同时还建立健全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有一个好的设施和好的遵循。

再就是对申报和设立卫生服务站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我们对申报设置卫生服务站的单位,按照建站初期对人员、房屋、设置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实地查看,认真把关,然后报市卫生局检查验收。经过级级把关,目前我区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个,其中企业医院转型的4个,政府督办的医疗机构8个,企业医院院外院内设置的12个。所建社区卫生服务站都颁发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业人员全部具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资格,确保了卫生服务站的质量。

7.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篇七

为适应医院战略管理的需要,在解决问题的指导方针上,财会人员应该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令人信服的、能为战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新的财务理念;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上,能够创建一个切实可行、足以使医院实现战略目标和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财务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应具有以下观念:

(一)环境审视观念。

战略管理会计一改传统管理会计只注重内部环境而忽视外部环境变化的弊病,将会从长期发展角度来指导医院的目标和行为,关注跟医院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医院的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将会对技术革新、重大经济变革和市场信息等环境要素进行审视,并对收集、加工、整理、报告医院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发掘医院自身优势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服务。战略管理会计也会转变医院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主要职责范围的认识,在为医院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良机及相应的财务问题上,利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医院制定卓越的战略,将关注的焦点由对经营过程的控制,转向利用不同的财务管理重点来支持医院不同的竞争战略。

(二)价值创造观念。

医院基于对市场、竞争对手及自身的分析、评估作出总体性的长远规划,目的在于使其控制的资源价值达到最大,以实现医院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成本领先观念。

医院应以成本上的领先地位来取得竞争的优势。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对成本实行战略性管理。成本问题将贯穿医院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四)现金流量理念。

现金流量已经成为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也正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和广大财务人员的关注。

二、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指导医院发展的策略

(一)恰当评估医院在市场上的定位。

首先,必须正视医院的优势。医院要确认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种因素对医院的影响,各项医疗业务所面临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明确医院战略管理的方向和重点。其次,要充分看到医院的不足,比如设备老化,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内部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等。正确审视这些劣势,深入细致地分析原因,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改进,对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其他工作加以弥补。只有正确把握自身市场定位,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制定医院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投资硬环境和工商、税收、社会保障、文化、机制、观念、人口密度乃至工资水平等等投资软环境将大为改观,医院应利用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明确自身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制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以医院目前所处的竞争地位为起点,明确今后较长时期内医院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应该达到的各项目标,包括医疗项目的引进和开发,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资金的融通和利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以及市场的占领和开拓等。

(三)紧紧围绕本医院、竞争对手、患者组成的“战略三角”,研究竞争对手,寻找合适的战略伙伴。

医院要对患者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服务进行评价。一家医院也许不能满足患者对服务的所有要求,但在同等条件下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这关系到医院竞争地位的优劣。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尤其要注重价值链的分析,包括对医院、行业、供应商、患者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它与竞争优势关系密切。此外还应根据医院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了解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医院应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寻找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方面有优势的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建立医院战略信息库,培养战略管理会计师。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将会使医院的内外经营环境不断产生变化,医院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审视这些变化,不断改变策略以适应变化。医院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战略信息库,培养战略管理会计师。会计师要收集、加工、整理、分析、报告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医院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相关医院信息、行业分析报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建立内容丰富的信息库。会计师在进行战略决策时,要对战略信息库进行筛选、加工、分析、总结,以科学的方法对众多信息进行再处理后报告给决策层,为医院总体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为医院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服务。

(五)设置总会计师制度,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工作。

8.探讨医疗体制改革的策略 篇八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 策略

医疗体制改革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几乎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由于视角不同,人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因此,很有必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出发点。我们看到医疗资源、社会医疗保障、行业监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一、“看病难、看病贵”

一直未能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背后的原因不仅仅出于医患之间。

从患者的角度看,“看病难”主要表现为看病费时、看专家难、住院难等。就诊一般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医院多集中市区,大医院多在中心城市,对于住得偏远的市民需要在路上花费很多时间,更别说外地求医的人。到较大的医院排队挂号、候诊、检查、取药等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即便是晚上、节假日,医院里也挤满了那些日常工作很忙的患者和家属。患者多希望找个好医生诊治,于是专家就成了稀缺资源。大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专家门诊人满为患。生活条件好了,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了,也不管自己是常见病或多发病就和那些疑难杂症患者去挤专家门诊。对社区医疗、对地区医院、对年轻医生不信任。于是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导医”,或贩号,或有骗病人去游医“专家”那里治疗的。有时候住院也不容易。越是好的医院床位越是紧张,有的中心城市的大医院或是好的专科医院有住院预约“排队”到几个月以后的。与此同时,许多医院正在为床位空置发愁。“看病贵” 主要表现在:慢性病、危重病人由于需要长期或大量用药和治疗,负担较大的;患者需要自费药品或检查、治疗项目的;患者没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商业医疗保险的;家庭收入较低的患者对价格更敏感些。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同样面临很多困境。医院的经营基本上要自负盈亏。赢利性和非赢利性医院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税收上的不同。很多医院医疗收入入不敷出。由于医疗行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人员成本较高,许多医院医疗收入入不敷出,其运营靠药费收入支持。医药分家难,医院里不能没有处方药药房,药店里也少不坐堂的药师或医生。面对许多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多年甚至几十年未变,收费标准过低,很多医院不断引进新仪器、新设备。既是由于医院发展,提高诊疗水平的需要,有时也是创收的需要。很多医院由于盲目引进大型设备,患者少,加上同业竞争激烈不免造成很多设备闲置,因此鼓励多检查,当然,这也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由于缺乏医疗责任保险,临床医疗风险加大,医生多检查以防漏诊误诊。同时很多医院忙着建造新的住院大楼,条件好了,床位费也高了,可是床位使用率又是个问题。中小型综合医院有生存危机。病人少、床位空,医护人员面临下岗。特别是中型地区性综合医院,实力弱于大型综合医院,而特色上又比不过小型专科医院,于是随着交通的便利,病人越来越少,医院的生存已难以独立维持下去了。大中型医院集中在老城区,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城区在建设起来,人口也开始多起来,但城市规划很少考虑医疗配套,这里是僧多粥少,那里却是一片空白。而率先填补空白的往往是社区卫生中心、民营医疗机构等,医疗服务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新城区的需要,而大医院多是靠着美誉度吸引着患者前来,很少有大规模地迁址或设立分支机构的拓展服务区域的想法。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因为是赢利性医院,有较强的功利倾向。绝大多数依靠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近几年来,随着民营资本大量投资医疗行业,民营医院多起来了,医疗广告也几乎随处可见,很多广告言过其实,诚信度不高。民营医院内部又是科室承包,又是引进名医坐堂,有的招来了游医,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从医疗相关行业的角度看,医药行业等都是商业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赢利要求高,而医院具有公益性质,行业间的接口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一些药品由于营销环节的成本造成价格虚高,几乎全社会都在要求药品降价,另一方面,有些常用药由于多年来价格没有变动,定价偏低,药厂和医药公司无利可图。于是有些医药公司为了利润,改换包装、改换商品名、改变剂型甚至停产某些无利可图的常用药品,实力雄厚的医药公司采取药房托管、承包,还有的医疗相关行业收购医院产权,和医疗机构结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收购医院产权的商业组织,或多或少地对医院的赢利能力和医生的创收提出较高的要求。

二、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满足群众医疗需求的医疗资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优质医疗资源更显紧缺。而目前我国对医疗资源的利用存在着明显的贫富不均,一边是缺医少药,一边是优质医疗资源超负荷地低效率运转。合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已变得相当紧迫。

首先,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医疗卫生服务的配套。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很大的,而且医院的地址选择上都有很多考虑,所以,应在城市规划中优先考虑,有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那些越变越大的城市来说,同城的医院大多扎堆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已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特别是大中型医院更是如此,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寸土寸金,发展受限制,连个停车场都不够用,医院间服务的同质化带来的竞争也激烈。而广大新城区,新城镇医疗服务的力量却很薄弱。重新规划医疗点的布局,有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还要通过连锁经营和管理现代化让优质医疗资源创造更大的效用。好医院多是人才济济、专家云集,设备齐全,优质服务、还有和医院口碑相传的品牌效应,就诊的患者很多,业务也非常繁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好。因此,很少有这样的医院还考虑要向外拓展的。当然这里还有行政管理方面的因素影响。医疗服务是经验性的产品,患者的信任也不是单靠广告所能建立的。一些中小型医院请了些专家坐堂,希望籍此吸引来患者,可大多是事倍功半。因为好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美誉度更值得信赖。民营医院有很多办连锁医院的,这些年来收购兼并很多,相比之下,那些已经很成功的医院却少的多,这和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有关系。适合的地段和资源就那么多,后来的要拓展成本就大大地提高了。鼓励好医院出来办连锁,实现品牌输出的同时,一体化运转使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的流动和双向转诊能顺理成章。当然,要办好连锁,管理现代化要跟上,从办公自动化起步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只有提高管理经营水平,才能创造规模效应,才能让医院体会到做大规模的好处,能更有积极性。

第三,要鼓励人才双向流动和双向转诊。若能够为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较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选择,有助于培养和引进更多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到社区,提高社区医疗的水平。要实现双向转诊,诊断水平非常重要,特别是首诊作为治疗的开始,影响深远。社区的医疗设施比不得大医院,若是医疗水平较低,初次就诊到社区的估计不会很多,更谈不上正确分诊。另外还要考虑双向转诊要理顺不同法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此外,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和使用要统筹安排。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但同城距离较近的几家医院同时上马病源相对不多的设备,就有些资源浪费了。检查单的相互认可与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是对矛盾。要减少为了检查而检查的现象,就必须控制一下盲目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如果有一个几家医院共用的或共同投资的拥有大型医疗设备的诊疗中心也许是条出路。

三、加强医疗产业监督管理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医院的产权所有者应有所限制。特别是控股或整体收购大中型医院的更要慎重,否则,资本的逐利性必会改变医院的经营行为。当然,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营医院、外资医院对我们的医疗产业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的作用,有的带来了高水平医疗技术和设备,有的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也有的满足了特定人群的医疗需求,但也有些投资唯利是图。对于医疗产业监督管理来说,不能因噎废食,处理赢利还是福利矛盾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引导,我们要的是在患者满意前提下的医患双赢。

强调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级医院的评定都有严格的细则,而对其他医院、诊所也不能忽视对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上的要求,只有建立医疗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中小医院和诊所由于规模小,经营管理灵活,特别是用人方面,因此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很容易出现医疗服务水平的波动。有的因为医师的资质问题,有的因为耗材的重复使用,有的因为消毒灭菌的不彻底等等造成医疗事故屡见报端。

加强医疗行为的监督管理,要找准控制点,重视信息的反馈。监督管理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疗服务是特殊的服务,理应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和意见反馈,因此,选择患者满意度、疗效、医疗服务水平应该优先于赢利能力、设备先进性等指标。如果能够建立一套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的制度,虽是事后控制,但从长远看,无疑能不断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截至2006年6月30日,全国55.8%农业人口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来5年国家还将投入200多亿元改造农村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受益人群日益增多。近年来,商业健康险在我国也发展得很快,人们的保险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最近,又有消息称我国首个关于重大疾病保险的行业规范有望于明年年初形成定稿。中国保监会指出,未来凡是能给成年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又被定位为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都必须涵盖25种成年人最容易患的疾病中发生率和理赔率最高6种疾病。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无疑能有助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医疗工作是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存在一定风险,而医疗责任险的缺位就像行车没有交强险(或三责险),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就闹得两败俱伤。还有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异地患病的麻烦,非正规用工情况下雇员的医疗保健问题,大病救助等也值得关注。

总之,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们的医疗体制应该是能让处于同一条价值链上的患者、医疗机构、医疗相关产业实现多赢,另一方面也是要便于管理监督的。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镔,浅谈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市场, 2006:4:85.

9.医疗卫生改革 篇九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信息09-1任课教师:符清桓 姓名:黄诚学号:09124130120成 绩:

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调研

自中、省、市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后,我们展开对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调查,经调查,发现在医改成效、主要做法、存在问题方面有如下情况。

一、主要成效

(一)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区参合农民持续增加,参合面不断扩大,参合率由95%增长到104%,人均筹资额由80元增长到230元。仅去年就有29554名参合农民住院并享受补偿,住院费用8665.36万元,次均费用2932元,补偿3995.64万元,政策性报付比达60.93%。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去年初,经过周密细致的前期调研并反复论证,区政府制定了《惠州市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方案》。自3月1日起在老池、复桥、保升等7个乡镇卫生院和灵泉、龙坪、高升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批实施,4月10日,桂花、永兴两个中心卫生院也相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在短短两个月内在惠州基层医疗机构已实现了全覆盖。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307种,占100%,省178种,占100%;截止目前,共采购基本药物638万元,销售金额687万元,优惠445万元,优惠率达41%。试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惠州药价下降达45%以

1上。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灾后重建、拉动内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建设项目的契机,提高两年完成了第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第二轮基建目标也即将完成,医疗机构新增建设面积16655m2,新增床位330张;

(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自去年开始,全面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44521份,其中社区95375份,建档率45.98%;农村149146份,建档率44.43%;全区建档率45.02%。其他如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均全面实施并稳步推进。

(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医院信息公开、专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健全医患沟通评价制度,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成了医疗卫生单位机构设置编制规划,正着力制定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保数量明确、布局科学、配置合理。

二、存在问题

我区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离上级要求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工作量大、人员偏少、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共享差。二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存在品种较少、药价虚高等制约医改推进的制度性问题。三是乡镇卫生院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卫生院还停留在维持生计阶段。

三、以后打算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医改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及时进行研

究部署。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将其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使工作有力、有效、有序推进。

2、是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把医改政策要求与Xx实际紧密结合,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医改领导小组深入基层突重点、破难点,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3、是注重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

4、是注重资金投入。我们努力克服财政困难,加大医改资金投入。下一步,我区将坚持省、市的医改工作和取向,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进行战略布局。

一、是大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做好就地就医结算服务。

二、是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扩大实施范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加大投入,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

三、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工资制度。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巩固和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关系;增强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有效整合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强化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

五、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开展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

苗,完成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做好20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实施工作,完成贫困人群免费白内障手术目标任务。

六、是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加大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惠州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医疗体制改革 篇十

《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决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意味着,深化医改要纳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中去。总体上看,三中决议提升了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的统筹层次,强调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机制的要求,对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提速,对医疗服务体系一体化整合进行了谋篇布局。

《决定》对比十八大报告、医改十二五规划和2013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等重要文件,有几点重要不同:一是关于五个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突出“统筹”二字,五个领域不再是“单兵突进”,提升了综合改革的地位。

二是“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新提法,相对于过去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说法,体现了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这隶属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三是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强调了“加快”二字,并且在取消“以药补医”方面,没有区分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二者要求相同。四是在落实政府责任中,提出了“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的要求,这在落实政府办医、强化政府监管职责的基础上,还强调了政府建立公益性运行机制的职责要求;其中,“适应行业特点”区别了医疗卫生同一般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同。五是关于分级诊疗,首次将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的主体由“全科医生”拓展到“社区医生”,这将扩大“健康首诊制度”的实行范围;而且首次明确了“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美国住院医师匹系统等机制创新或将成为参考经验。

《决定》第十二部分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行文虽短,却内涵丰富,意味深远,照亮指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进之路,对中医人来说,更添了一重欣喜和振奋。

在《决定》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医药的发展再次被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部署安排,其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从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发,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单列一节中医药内容,再到不久前《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医药单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中医药的发展日渐进入党和国家的大局谋划,越来越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民众利益紧密相连。如今,眼下,中医药系统要做好“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这篇大文章,先需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找准方位,谋划布局,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比如,在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中,发挥作用,彰显优势;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中,深度参与,勇担重任;在健康服务业发展大潮中,瞄准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善用社会力量拓展各类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等。

医患关系也是一个普通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2012年3月哈医大杀医事件、2012年11月天津杀医事件„„近些年我国各地频频爆发医患矛盾,重则杀医,最终酿成世间悲剧。有人指出,医患矛盾急剧恶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低下,各种职业医闹、蛮横无理的病患家属把就医治疗当作只赚不赔的买卖。这样的批评绝非无道理,毕竟医学再发达,也还没到拯救众生的地步。对医学常识、医疗水准的信息匮乏,兴许能够通过更卖力的宣传来引导人们理性思考,接受医学的有限性。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是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医患纠纷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医疗管理体制、社会价值观、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不科学以及道德意识都有关系。医疗管理体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医疗体制的病态首先体现在公立医院制度上。我们的公立医院制度实行着一种僵化的规则,其表现就是拥挤、排队、疏离和冲突。由于医疗资源大量集中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对病患群体形成了聚拢效应。大量病患拥挤于这类医院,而资源又极其短缺。为了应付庞大的病患人数,院方不得不执行僵硬的制度规则,整个公立医院的就医诊治的流程就像流水线。医生看诊也只能分配给每个患者平均5-10分钟左右,有的医生抱怨甚至连上厕所时间也没有。

《决定》提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些给广大的医生指出了新的出路和希望。

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卫生行政部门既监督医疗机构日常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又要承担公立医疗机构的举办职能。同一部门既负责监管又负责举办,容易造成顾此失彼,难以充分发挥管理和举办两项职能。

据报道,深圳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已经迈入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改革的“深水区”,挂牌成立了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原来由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承担的公立医院举办职责被划归市医管中心,深圳公立医院人、财、物的监管将由医管中心全面接管,而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的职能也将进行转型。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资格证下一篇:港口工程项目验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