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10篇)
1.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篇一
考研冲刺期遇上瓶颈期如何突破
还剩不到两个月时间,冲刺阶段对考生来说是提炼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时期,那么考生们的复习状态如何?考研临战,学生该如何突破呢,考研教育网专家针对这一时间段考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辅导。
症状:考研临近了心里没底了
对于参加2013考研的同学来说,最近几个月考研备考几乎是考生们生活的全部。之前每一个阶段的复习可能都是在上升,但是现在眼看着考试越来越近心里却越来越没底。专家分析,这种情况属于考研复习中的.长跑族,准备的时间比较长,投入的精力多,期望值高,所以在冲刺期很容易出现焦虑、心里没底的情况。
另外,一些上班族仓促决定考研,并加入复习末班车的考生也容易感到心里没底。有些考生虽然辞了工作在家专心复习,但是复习时间还是很紧,加上上时间没有系统学习,复习起来就不能用没底来形容。
考研辅导专家:
有过半考生有心里没底的感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之前复习过的东西需要在这段时间里进行整理,一时间头绪过多,使得考生对知识点的梳理不成体系,因为内容繁杂感觉没底。二是心理极限期的到来。考研竞争激烈,加上考生多属于孤军作战,情绪无处发泄。其实无论是复习进度和心理原因造成的心里没底,都十分正常。
中国大学网 ■
2.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篇二
国庆假期结束已久,考研复习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在这关键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全面地复习相关的考研科目。面对一叠叠的复习资料和一摞摞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出现无法兼顾、力不从心的感觉,感到头晕目眩、无从下手。考生此时一定要放松心态,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复习时间,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抓住重点问题,攻克难点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整体的复习效率。
冲刺阶段,各门课程的复习都需要一定的复习时间,而同学们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不仅要记忆大量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进行不断的重复训练,复习任务非常繁重。数学、英语两门科目属于积累型学科,在短时期内提升空间非常有限。但是,这段时间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对数学、英语的.复习,因为这两门课程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难拔高,易下滑。同学们如果一周不练习数学习题和英语阅读,就会有生疏之感。英语、数学的提高是靠一天天的积累和训练磨出来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靠突击、短期冲刺的方式复习英语和数学,成效一般都非常低。可见,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课程的复习需要打持久战,因此,同学们每天都要做一定量的阅读,接触一定量的考研单词,做一定量的数学习题,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考研 教育网
经过较长时间的复习,同学们对基础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发现现阶段的同学们的复习状态存在一个问题:很多同学的知识都是零碎的。从政治、英语到数学专业课,大量的基础概念、定义、知识点都需要记忆,而零碎的知识点是没有办法应对集中的考试的,不知道是不是有同学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建议各位同学要在这短时间里加强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意进行各科框架的总结,把每一门科目总结成容易掌握的框架。这样即便是在应对考试的 时候也比较容易,因为调动知识比较容易。不会出现背过了却打不出题这种现象。
另外,同学们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充分休息。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学长谈备考经验的时候都说,其实考研也没什么技巧、经验,就是熬就行,拼到最后你就成功了。的确是这样,很多时候很多同学没有坚持到最后就放弃了。那怎么熬呢?建议首先要保证这段时间的休息与健康,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是比较容易生病的。在这个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多穿衣服,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休息,千万别因为生病而影响复习。
3.基层书店如何突破销售瓶颈 篇三
■沈光宏 溧水新华书店经理
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新华书店特别是县级新华书店的销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学生数的持续下降,给主要依赖教材教辅生存、发展的基层新华书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笔者所在的县城只有41万人口,书店也是一家年销售码洋只有2000多万元的小书店。2007~2009年的三年里,学生数减少了近万人。据统计,仅2009年春就比2008年春减少了2500人,同比下降了5.71%,2009年秋比2008年秋减少3000多人,下降8.2%。仅此一项,2009年将会比2008年减少销售额100多万元。
“一费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统一收费的空间。此外,教材的循环使用,也对2009年的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估计,受此政策影响,江苏全省教材发行的收益减少近2亿元,笔者所在的书店将减少销售额110万元,占全年销售额的5.26%。此外,行业的不规范竞争、市场的分流等都是影响新华书店销售增长的重要因素。
深挖掘 保教材
面对现状,县级新华书店是不是就无路可走了呢?
没有市场就没有销售,进一步加强出版物市场建设,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已成为新华书店广大干部、员工的共识。
新华书店的管理层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地的出版物市场进行细分,确立自己的目标市场,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笔者所在的书店将当地的出版物市场细分成四大板块,即基础教育市场、社会团供市场、门店零售市场和农村市场。
基础教育市场又可分为教材市场、目录教辅市场、市场教辅市场、学生阅读市场等子市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这是县级新华书店各类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针对这一市场应组建专门的销售团队(客户经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奖罚到位。一定要以优质的服务为切入点,对中小学这块市场精耕细作,做深做细。
在征订方面,书店要将教材征订的重点放在高中选修教材和非考试类教材上,不断提高其配套率。从江苏全省新华书店征订的情况来看,配套率很不平衡,语、数、外的配套率好的达到了200%多,差的只有70%~80%,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同时,书店应主动向教育部门宣传、推荐有效的助学读物品种,逐步增加《目录教辅》的品种数,力保基本口粮不受或少受影响。自2008年春起,笔者所在的溧水书店向教育部门推荐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一年级至高三)、《古诗文诵读》(1~9年级)等,这项举措使书店年销售近15万册,实现码洋近90万元。
要在市场教辅征订上求突破。《目录品种》上的品种数再多,它也是有极限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政策风险,因此,市场教辅的突破无疑是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力保《目录教辅》销售的前提下,寻找新的销售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运用市场的手段,向学校、学生、家长推荐优秀教辅用书的办法既行之有效也势在必行。
具体做法包括:精选品种,最好是选择新华书店包销的大折扣品种;制订较为优惠的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做好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就是要求客户经理将推荐的品种,以《告家长书》或《委托征订单》的形式,通过学校或自己发给学生,再由学生和家长选订并签名后,报学校汇总至新华书店,再由新华书店工作人员按班配送至学生手中,并向学生收取书款。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扩大了销售,规避了政策风险,将会成为今后教辅发行的主要形式。采用这种形式一定要注意慎重稳妥,不要操之过急,一定要处理好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取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以达成共识。
书店在重视教材教辅图书之外,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发培育好学生阅读市场。学生阅读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是一个颇具生命力的市场。然而,目前这一市场发育并不完善,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目前江苏全省有的新华书店已做得非常成熟,也有不少新华书店刚起步,还有一些书店至今未引起充分注意迟迟未起步,这未免有些遗憾。
溧水书店经过调研,制订了一份《2009年暑期学生课外读物销售方案》,请教育部门发推荐函,书店业务人员到学校商谈联办暑期读书活动,最后有10所学校参加,占全县学校的三分之一,实现销售码洋21万元,同比增长285.71%。这充分说明学生阅读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亟待挖掘开发。另外,“校园人文行活动”也是增加销售,拉近店校关系的有效途径。
广撒网 拓渠道
与教材教辅市场中新华书店拥有的稳定性相比,一般图书市场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因此,书店必须积极地走出去,拓展自己的一般图书销售渠道。
社会团供市场,包括政治学习材料市场、大中专教材市场、图书馆(室)市场等子市场。这块市场虽不及基础教育市场销售量大,但仍是整个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个市场当中,机关团体政治学习材料、培训用书市场是近年来崛起的。对这块市场首先要做好建网联网工作,即将所有单位一一列出,确定需开发的重点单位,按片划分,责任到人,由业务人员分头负责上门联系并做好维护工作,同时要注意建立好客户档案。
大中专教材、图书馆用书市场,则是随着近几年来相关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起来的。大中专教材、图书馆用书已成销售增长的排头兵,县级新华书店在教材教辅、一般图书销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大中专教材、图书馆(室)用书成了高增长的新亮点。
2009年上半年,溧水书店大中专教材销售同比增长31.25%,图书馆(室)用书销售同比增长81.82%。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单独下达指标,专人负责;二是单独考核;三是以奖励为主,采取正向激励的办法,鼓励员工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门店零售也是新华书店的基本业务,应该努力创新,质量、布局、营销,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狠抓备货质量,扩大有效品种的备货量。正确处理销售季节性备货与常年备货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备货结构。加大二次请配力度,对重点畅销书进行跟踪销售。
调整陈列布局,提高门店“坪效”。图书陈列由静态存放向动态存放转变,将卖场主通道和黄金区域陈列新书、畅销书、重点书。
搞活门店营销,结合各种时点开展促销活动。采取购书赠礼、赠书、赠券、赠环保袋等促销手段,促进销售增长。
4.托福写作如何突破22分瓶颈 篇四
托福写作22分瓶颈在哪里?
一般来说,托福写作在分数方面公认的瓶颈有两处,一个在22分左右,这个瓶颈是用来区分考生基本写作技能和基础是否到位的。合格的考生能拿到22分,写作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则往往很难突破。而另一个瓶颈25分则可以看成是高分线,本文暂不做讨论。22分的分数瓶颈,其实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也就是考生在写作时的词汇、语法和句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下面就来分开讨论。
托福写作词汇运用要恰当到位
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托福写作用词很简单,只要把词汇背熟根据中文意思直接用到对应的文章里去就行了。这其实就犯了错误。英文写作和中文不同,很多时候词汇之间是存在搭配组合关系的,有些固定搭配只有配合特定词汇在句子的特定位置使用才符合要求。考生如果只是根据英文词汇的中文意思来强行塞入句中,那就很容易出现各类用词问题。很多同学在背单词时只背中文意思,既不看英文原意也不读示范例句,这种做法常会导致写作用词的问题。小编建议大家在平时写作或者阅读时就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特别是一些自己还没有掌握的词汇和表达方法,一定要养成随时记录经常回顾的好习惯。托福词汇如果能够运用得恰当到位,往往能给考官留下很好的印象,细节处见真章就是如此。
托福写作语法切忌自由发挥
托福语法上存在问题的情况相对词汇来说更少一些,因为考生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语法经常会下意识地去避免使用。而语法错误大多出现在备考中练习写作打基础的初期阶段,而考生往往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并且尽快解决掉。之后再出现语法错误其实也是以粗心为主。因此考生想要避免在托福写作中出现语法错误,只需要在写作过程中以及写完后的检查环节里多加细心就可以了。当然考生如果在考托福的同时还准备参加SAT/CAT/GMAT等涉及到语法知识的考试,那么对于提升托福写作的语法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起到补充提升的作用。
托福写作句子请控制长度
托福写作突破22分瓶颈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句式。对于句式大家常会拥有的一个错误印象是为了高分要多写长句复杂句。其实这个思路是存在问题的。长句复杂句如果能够驾驭好使用得当自然可以成为加分项。但实际情况时很多同学其实并不具备这份功底,写出来的长句往往存在各种各样句式上的问题。这样的长句不仅对提分毫无帮助,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扣分点。所以,如果考生想要拿到较好的作文分数,对长句的使用务必要谨慎,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写太过复杂的句式。另外,长句使用即使本身不存在明显的错误,但如果会干扰到考官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造成负面的阅读体验,同样也会招致扣分。所以,大家还是尽量按照一句话只说清楚一件事的原则来写作比较好。保证每个句子能够让人读通读懂。句子之间保持好合理通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句式使用对于22分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综上所述,托福写作22分的瓶颈想要突破,考生就需要在词汇语法和句式上多下功夫,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提分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多加参考学习。最后小编预祝大家能在托福写作中顺利突破瓶颈拿到理想成绩。
托福考试作文独立写作范文:学习有限的课程对身心发展有用吗
In a word, studying only limited courses will be supportive for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as well as their future careers.
2月27日: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tudy many different subjects at same time or they should study only three or four subject at a time, which do you agree?
范文参考一:
As for me, studying only three or four subjects appears to be a better choice and the listed reasons and examples will support what I believe.
To begin with, current young students have been under enormous pressure, doing great harm to their growth,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impose too much pressure on them. To be more specific, to strengthen students’ futu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society, most schools have expected to forge students’ various capacities since they were young by arranging a huge number of curriculums. What an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 has to experience in his one-day school life can demonstrate how depressed and exhausted present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Getting up as early as 6AM has become common in recent two decades. Afterwards, a whole-day study will include various compulsory and optional courses like Mathematics that leads to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or History that demands students to attempt to memorize historic events and relative effects as many as possible. When class is over, it is still far away from ending one-day study since lots of assignments such as the short essays or scientific researches need to be finished. Evidently, students suffer from the huge pressure from study, leading many of them to wear glasses at a young age and to be drained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everyday. Thus, students are not supposed to be ordered to study many courses at a time.
To be followed, the inadequacy of enough leisure time will contribute students to have no chances to engage in what they interested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till involved in an age during which they should exploit their own interests to decide which area they will choose when going to college in their near future. However, like I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state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set by school; students have no option but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a number of assignments and the freedom to pursue their own hobbies has been deprived.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interest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assisting people to choose their future career and a recent released statistic in a survey conducted by Beijing Human Resource General Bureau indicates that approximately 67 percent of college undergraduates switch their professions from their major-related areas to what they are truly interested in their third year after graduation. In addition, many of the respondents claim that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requiring students to study a wide range of curriculums, because it entirely downplay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obbies and they believe that the earlier students can discover their interest, the more setbacks they can avoid when choosing future majors in the university and upcoming professors after graduation. A friend I know named Andy refused to become a mechanical engineer since he was bored to stay in the office building and finally chose to become a teacher in a educational institute since he can apply his passion and extrovert personality into the profession. Accordingly, student should be given mor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ir own hobbies to explore what they love.
写作参考二: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high-school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tudy many different subjects at same time or they should study only three or four subjects at a time.
Teenagers are in the prime time of their life. What they learn in this period is a huge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ir whole life.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is valuable time, some educators advocate that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study as many subjects as possible at a time. However, I don’t think it is a smart move. Instead, studying three or four subjects at a time would serve them better.
To begin with, only three or four subjects at a time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enough time and energy to make further research in each of these fields. It allows them to bite deeply into these subjects, thus gaining the whole picture of a certain field in their mind rather than just a smattering of knowledge. It is not hard to imagine what they would suffer when they have too many things in their plate. They would find themselves wrestling with complex chemical formulas, intertwined history event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invertebrates and amphibians on the same very day. In consequence, they would end up with spreading themselves too thin and cannot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in any of the fields.
Besides, when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choose three or four subjects at a time based on their own interest, they would performer better without under a huge amount of mental pressure. As an old saying goes,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When what they learn really appeal to them, they are more keen on their school work. On the contrary, if they are forced to learn too many subjects at a time, chances are that they not only cannot be guaranteed with good grade but also get upset and frustrated. Things may get even worse when they find some of these subjects are extremely bothersome and annoying. I have experienced the suffering.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history was the most difficult one for me. Those intertwined history events, exact dates of those events, and various complex names of important figures involved in them just drove me crazy. When the finals wer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I always burnt mid-night oil to hit history books, feeling so tense and stressed up. So only when students spend their time on just three or four subjects that truly attractive to them can they get good grade on each subject and enjoy their high-school time happily.
What cannot be denied is that there are such versatile brainiacs who can handle with so many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any difficulty. However,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students are in this line. For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three or four subjects at a time are more acceptable and effective for their study.
5.中国家庭学校教育如何突破瓶颈 篇五
大家都知道当下中国教育有诸多不合理,不规范,不正常现象。于是很多名人,专家,学者纷纷抱怨牢骚一大片,也说出来很多人的心声,诸如:中国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受伤害的过程等等。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往往只喜欢耍耍嘴皮子,过过嘴瘾,从来不知道身体力行的用实际行动做点具体的事情。
还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采取了所谓一些实际行动,美其名曰来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所以首先出现了很多励志感恩教育。通过激发学生们的孝心,感恩心理来来达到催泪的效果,学生们本来很单纯,被这些所谓的专家一忽悠很容易哭成一片;还有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就是借着英语,亲子关系,素质教育,潜能开发等作为载体做同样的事情。通过让孩子们动情来找到负罪感,从而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错误之处在于莫名的把好好学习提高成绩作为孝顺和感恩的条件,变成了一桩交易,这是个原则性的错误。孝顺感恩本来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有条件呢。这样讲只能更多的加重学生学习的压力,让这些孩子们从内到外都不堪重负。
更可耻的是这些事情做了之后表面上看起来都没有问题。而且还有点冠冕堂皇,但实际上缺乏了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学生们心潮澎湃之后往往更加的失落,可能会变本加厉的打回原形。因为他们的处境没有改变,那为什么会出现当下的所谓“不良表现呢”,因为他们长期以来的生活,学习环境使然。所以类似这些培训顶多只是解决“道”层面的一点问题,更重要的“术”方面的问题却根本没有解决。
那么所谓的这些专家为什么从口头到实际永远只停留在牢骚或者片面解决问题的水平上呢?归根结底是教育评价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直接导致了畸形的学校,家庭,老师和学生,大家彼此之间互相牵制。没有空间,没有正常的科学的统一标准,大家施力的方向完全不一致,矛盾百出,身心疲惫。目的只是追求单一的分数。所以专家们不管用什么理念什么方法做教育,好像永远也逃不了这个几千年来的魔咒:科举制度的.学而优则仕。都是以提高成绩来作为前提,这个出发点和方向本身是错误的。所以表面再好的东西也不会持久。
这些专家的小聪明之处在于,他们知道一旦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脱离了提高分数可能只有死路一条。用这种心理赚的钱和那些商家的黑心钱我认为没什么区别。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有良知的家长们首先要认真思考,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因为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至少做到孩子回家之后记住要雪中送炭,从心理到外在关怀,切记不要雪上加霜,动不动就问成绩,问作业写完没有。这样操作的的后果是迟早可能出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便顺利上大学毕业工作,学的书本东西能用多少呢?成绩再高谁还会在乎呢,毕业证除了敲门以外恐怕也不见得不能帮你多赚钱吧。
第二步: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要强求学生,其实每个人以后有没有好的发展关键不是看分数是不是很高,而是看自己的优势有没有发挥到极致。所以老师自己心里要有平等心,要鼓励每个人。要找到赏识学生的借口,要找到和学生开玩笑,幽默的借口。要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在成长。
6.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篇六
我镇位于高县北部,处川云公路(206省道)中段,距宜宾市城区27公里,国营812厂江南分厂坐落境内,是宜宾市规划的工业功能区。交通便捷,(四)川云(南)路、长(宁)云(南)路在境内交汇,县上交通十二五规划的三纵四横两高速有一纵一横一高速将经过来复。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98个村(居)民小组,全镇人口21200人,场镇人口常住人口20000余人(含流入人口和在校学生及八一二江南分厂生活区人口)。幅员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78亩,其中田6853亩,土8225亩。
一、我镇工业发展的现状
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有高县金剑水泥有限公司、宜宾欧圣化工有限公司、高洲酒业来复分厂、3万千瓦的来复电站、页岩砖厂3个。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9亿元。
二、当前制约我镇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土地紧缺使项目引进欲上不能。这是目前严重制约我镇工业项目引进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我镇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开阔地较少且大多为村民耕地,大规模征用土地创建项目并不现实,而现有的空地也不足够做一个项目,平整土地建设又成本过高手续繁琐。因此土地实实在在的制约着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紧缺使,再好的项目也进不来,而来谈的项目也只得因此而落空。
2、融资艰难使乡镇建设发展供血枯竭。大发展需要大投入。推动我镇工业发展,有两项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做配套,二是做企业。无论哪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先说设施配套,根据我镇情况这一项投入约需上亿元资金,由于市县两级财政支撑有限,因此争取银行贷款成为主要融资来
源,而目前除国家开发银行外,其它各大银行很难贷到款,即使贷款成功也不足够全面解决工程用度,后期随着还贷压力的增加和国家紧缩银根将使贷款难上加难。再说企业扩大再生产融资问题,企业的前期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一般中小型企业无法支撑,而我国对融资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也非常艰难,中小型企业如果进入将面对资金的瓶颈很难迅速做强。
3、乡镇配套滞后使乡镇工业发展成本巨额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我镇虽然有部分企业在此生根多年,但多为本土企业或国家企业,这些企业并不担心水电、人才、交通等问题,而要大力发展我镇工业,则无可避免的要引入外来的私人企业投资,而我镇能提供的开发用地多在场镇外围或村级地域,因此不得不解决道路交通、生活工业用水等问题,使成本大幅上升。
三、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几点思考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增强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途径,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力推手,是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力支撑。我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来复镇经济实力相对基础较好,但工业化水平低,当前工业发展受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问题突出,着力破解这些瓶颈的制约,是促进我镇工业跨越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1、统筹规划,集约利用,破解土地瓶颈制约。来复镇尚处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发展工业首先要实现量的扩张,大量上项目,这就要求有足够的土地作保障,为此,必须破解土地瓶颈对项目建设的制约。一是加强对土地工业用地的统筹规划,做到通盘考虑,统一调度。全力配合高县正在实施的“工业强县”战略,对未来5-10年工业的发展趋势、产
业布局、用地规模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二是拓宽渠道,增加储备,为工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三是集约利用,引导工业企业向规划地集中。四是灵活用地,采取集体土地作价入股、成立集体土地经营公司、租赁集体建设用地等方式,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载体,大力发展村级工业。
2、创新方式,多渠融资,破解资金瓶颈制约。企业运转与发展、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都离不开资金,资金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和保障。为此,要创新方式,破解资金瓶颈的制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项目启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和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形成良性互动局面。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信贷投入。三是加强市场运作,利用土地抵押融资,将土地资本转化为资金资本。四是利用好国家政策,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破解项目瓶颈制约。项目是欠发达地区做大做强工业的强力支撑。来复镇要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建项目,打破项目的瓶颈制约,实现工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配合高县县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办法。二是配合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三是不断创新对外招商方式,采取网络招商、上门招商、专业队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4、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竞争力必须依靠人才来提升和保障。来复镇由于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生活环境不尽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不
强,人才外流的问题比较严重,人才瓶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壮大,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破除: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人才支撑。二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的优秀企业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是围绕产业升级,引进和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三是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储备基地。
7.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篇七
看着黑板上距离高考越来越近的倒计时,高三学生们不免焦躁,不免怀疑,于是,在胆战心惊中拼命付出,却发现成绩并没有显著的进步,甚至一些科目还出现了倒退趋势。不要怕!这就是你在高三一定会经历的“瓶颈期”:数学做题准确率下降,难题有思路,却总是做不对;语文成绩不稳定,一次高,一次低;英语阅读成了难题,看也看不懂;理综不知道按什么顺序答题;文综思路总是跑偏,老师怎么拉也拉不回来……突然间,在最该有状态的时候,失去了学习感觉,对自己的目标开始不敢期盼,对自己的信心也大打折扣,于是,你陷入了无休止的自我否定中,状态更加不好,成绩不见提高。
其实,瓶颈并不是绝境,只要找好方法,一定能“重见天日”,只要你能坚持住,就会成功。
加大题量集中轰炸
有同学会质疑我的这种说法:“你不是最不提倡题海战术吗?不是总结规律最重要吗?”可是,非常时期就要使用非常办法,在你无法突破自己学习停滞期时,最原始的办法有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规律来自量的累积。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80后作家蒋方舟,在谈到自己高三学习生活时说:“我的弱科是数学,我就拼命做题。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在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平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度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我所做的题,几乎都不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绝不会布置这么多题。我的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每个星期,我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我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她的数学从50分提高到了高考时的143分。
此时的大量做题不是为了再次复习知识,而是为了积累大量的经验,了解更多的考法,所以,在遇到学习瓶颈时,不妨短期内大量做题,增加做题经验。
我的班级里曾经有一位同学在高三时遭遇了数学瓶颈期:知识拿不准,考试中“意外”不断,成绩总在平均分之下。我就决定使用这个集中轰炸法,在我的说教下,一个星期内,他做了29套数学题,当时我们说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错了不要紧,只要你能立刻把正确答案抄写一遍就通过。”一个星期后,他带着黑眼圈来交作业,果然都完成了,这一个星期,他过得极为辛苦,但从此以后,他的数学突飞猛进,再没有低于120分。
所以,当你的学习出现“拿不准、做不对”的困境时,可以试一试“短期突击法”即为了不遗忘,大量突击做题可以了解同一内容的不同考法,迅速丰富对不同类型考查方式的解题经验,爆发式地轰炸或许可以帮你最快速地突破瓶颈,值得一试。
停止做题反观自我当然,瓶颈期的表现虽然大体相同,但成因却各不相同。
有一些同学对于做过的题非常有把握,认为自己的答案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每次都会在分数下发之后惊呼“怎么可能这么低”,百思不得其解,极为委屈。其实,这些同学做题不少,只是一直奉行“差不多”的学习态度,对于考试没有太高的追求,每科都能达到平均分就很满足,以为自己再努努力就能“稳中有升”。可当高三四次月考都结束了,才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才慌了神……
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瓶颈就不能用之前的方法攻克了,应当采取“静止思考法”,就是不再盲目追求做新题,而是要回顾之前所有做错的习题,仔细核对标准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
以语文学科的诗歌鉴赏题为例,有的同学答出了诗人的“伤感之情”,就认为应该得分。可实际在批卷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例如“表现了游子孤身在外思念家乡的伤感之情”,这样的答案才是有效答案。
有的同学觉得做题重要,其实,研读答案更重要。你不了解靶子,怎么能射中靶心呢?
做题之前,先读题目,不仅读做题要求,还要读出题者的意图,然后读问题,答其所问,最后读答案,了解赋分情况和得分点分配,比对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异同,来提高对题目的认识。
只有严格遵守答案的答题方式,答全所有答案要点,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分数,不拓展新题型,留出精力,反观自我,才能“不动声色”地突破瓶颈。
重燃热情坚定目标
高三学生难于突破“瓶颈期”,还来自于情绪的不稳定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可以理解,长期的努力却看不到相应的回报,那种对自己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足够让心情低落很久,难以平复,这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做题不够,那就多做题;思路偏颇,就及时调整;答题不标准就核对答案……针对实际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千万不要“借题发挥”,感叹人品,感叹命运,感叹生不逢时,感叹命途多舛。不能因为几道题做错了,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状态。
我常跟我的学生说:“不要感觉自己。”别把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无限放大,也不要因为一个时期的停顿,就否定了之前的付出。坚定目标吧,重新燃起当初的热情!披星戴月的辛苦一定会有回报。不问收获的耕耘也许会带来人生的惊喜,眼前的阴霾只会是暂时的迷雾,只要坚守自己,守住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终将会收到生命的礼物。
此时还可能会遭遇到家长的不理解和老师的不耐烦,不要因为大家共同施加的压力而逼迫自己,放慢步骤,找准问题,“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你只需接收来自他们的关爱和期许,却没有必要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
8.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篇八
乡镇事业站所的改革,是市县乡三级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最难的一环。说重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来乡镇事业站所是直接为农村、农民和农业经济服务的基层组织,从目前的状况分析,不改革将难以为继,势必影响到我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来站所改革的难度太大,如果措施不到位,决心不坚决,处理不妥善,都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而且容易造成反弹,影响整个机构改革的效果。说难,原因有五:通过国务院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层层精简,层层分流,到乡镇一级已没有妥善的分流渠道,而乡镇站所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了其人员分流已不能照搬硬套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的一些做法,必须探索新的人员分流渠道,此其一。乡镇站所在历次机构改革中都没有真正动过刀子,反而机构越来越臃肿,队伍越来越庞大,已远远不是“七站八所”的概念了,而且乡镇的事业单位名目繁多,有的条管,有的块管,还有的条块共管,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一致,办事效率低下已逐渐成为普遍现象,此其二。由于历年来乡镇站所日常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不到位,乡镇事业站所的人员结构相当复杂,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在岗不在编,还有的既不在编也不在岗,只挂了个名。如我市乡镇站所改革前18427人(不含学校、卫生院人员,下同)中,就有2000人不在编,这对人员分流造成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此其三。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行,乡镇减费后,财政缺口的加大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要维持财政收支平衡,简单地套用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人员编制精简比例显然已不现实,如何合理确定乡镇站所机构编制和人员的精简幅度,做到既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证工作正常运转,还要保持大局的稳定,这是摆在负责机构改革的编制人事部门和各区县市及各乡镇面前的一道大难题,此其四。内地的乡镇经济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而且负债严重,上级又没有开口子,要国家注入成本是不可能的,如何筹措资金,解决改革成本的问题更是难中之难,此其五。
我市的乡镇站所机构改革,自2001年12月开始正式批复各区县市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后,配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方案,迎难而上,通过市县乡三级的共同努力,已于2002年年底全面完成。改革期间,市、县机构改革办组织了多次督查和检查验收,总的看来
改革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较好地理顺了乡镇站所的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各乡镇除国土所按规定由线上直管外,其他站所的人财物事管理权均下放到了乡镇一级,并且制定了相应发管理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乡镇事业站所一直以来条块不分的矛盾。
二是大幅度精简了机构和人员编制。据统计,截至2003年6月底,全市乡镇站所精简达56.79%;站所事业编制精简53.7%;站所人员精简61.67%。
三是通过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提高乡镇站所人员素质,完善了用人机制。乡镇调整撤并了站所机构,重新精简核定了编制以后,普遍通过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来决定谁去谁留。在竞争上岗过程中,各地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阳光操作,每一过程每一结果均张榜公布,乡镇党委政府和各区县市都对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督,确保不出现暗箱操作和人情操作,从而保证了改革后上岗人员的素质,并通过竞争上岗进一步完善了乡镇事业站所的用人机制。
四是拓宽了分流渠道,筹措了改革资金,对分流人员进行了身份臵换。对于下岗分流人员,均按照各地根据实际制定的分流政策,通过给予一次性的再就业补偿,与原单位解除了人事合同,进行了身份臵换,真正做到了不留尾巴,不留后患。在补偿资金的筹措上,各乡镇也积极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如对站所资产资源的变现和变卖、通过乡镇财政向上岗人员筹集、将站所资产进行抵偿等等,较好地解决了站所改革成本不足的问题。
五是对上岗人员一律实行了聘用制。站所改革中,各乡镇均前瞻性地实行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对上岗的7064人基本上实行了聘用制,有的地方如汉寿县等,甚至在竞争上岗前就已一次性对所有站所人员全部进行了身份臵换,并按工作年限给予了补偿,在上岗后再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个别条件成熟的乡镇还提前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对上岗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真正做到按岗定薪,按劳计酬。
六是加强了机构改革后站所的机构编制管理。通过改革,各区县市普遍认识到乡镇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性,出台了有关乡镇机构编制管理的办法和规定,建立了站所机构编制和人员的台账名册,将站所改革后的人员进出管理纳入了规范运行的轨道,确保了站所人员编制不再反弹,巩固了机构改革成果。
在整个乡镇站所改革的过程中,市机构改革办按照中央、省有关市县乡机构改革的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我们认为,正是因为乡镇站所的改革难,所以一定要迎难而上,痛下决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契机,解决好乡镇站所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回顾我市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一些成效,我们觉得,乡镇事业站所改革要有所突破,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改革中突破以下五个“瓶颈”:
第一,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关系的瓶颈。前几年,由于体制改革的不配套,使许多本隶属于乡镇的权力被条条所控制,造成条块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的功能:一方面,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职能,乡镇政府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自身的发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责、权、利三结合的行政管理基本原则,乡镇权责失衡,无权无利只有责,形成“权在县上,利在线上,责在乡上”的责权利脱节现象。所以要推进乡镇事业站所的改革,首先就是要突破条块关系这一“瓶颈”。改革中,我们始终注意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抓住促进乡镇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该由条管的单位如国土所明文要求由条条来管,其他该由乡镇管的单位坚决给乡镇放权,同时在站所的设臵上也提出了限额要求,并要求各区县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站所的具体设臵标准,一般来说,涉农的站所大都合并为一个农林服务中心,文化与广播合并为文化广播站,城建环保一般与国土所合并设臵。这样,改革前各乡镇事业站所普遍设臵15个左右,改革后一般设臵6-7个,小的乡镇只设臵5个,个别一类乡镇设臵了9个,站所的主要工作职能均以面向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主,管理职能大多交由乡镇机关承担,使乡镇站所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型,转变成利用自身的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农业生产提供一条龙服务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服务型事业单位,同时努力拓宽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步伐。
第二,要突破人员编制精简的瓶颈。中央、省有关机构改革的文件对机关编制精简提出了明确的精简比例,而对站所的改革只确定了20%的精简比例下限。然而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这一比例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有的地方对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后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严峻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仍然以为机构改革可以做表面文章,可以蒙混过关,不想下大决心精简人员编制,市机构改革办经过调查后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向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做了汇报,经领导小组研究,对全市乡镇站所人员编制的精简比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各区县市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民负担水平、财政支付能力和实际工作需要重新确定精简比例。最后,我市乡镇站所编制精简达53.7%,人员精简比例达61.67%。
第三,要突破人员分流渠道的瓶颈。相对而言,乡镇站所人员的分流渠道比较窄,很多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的做法都不能套用,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乡镇站所面向广大农村,直接服务于最基层,如果能够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实际上站所人员分流的渠道还是大有文章可作的。这篇文章其实还得围绕市场来做,首先是对如畜牧站、广播站、劳动服务站、农机服务站、等以经营为主要功能的站所可以实行整体转型,推向市场;其次是对如计划生育服务所、农村经营管理站以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站所,大幅度精简编制和人员,通过竞争上岗,将分流人员臵换身份,推向市场。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分流人员兴办实体、自谋职业和下到村里任职等办法进一步拓宽分流渠道。从统计数据和改革的效果看,这些渠道占了此次我市站所改革人员分流总数的大部分,而且都是行之有效的。
第四,要突破站所工作人员身份臵换的瓶颈。站所人员分流了,其身份问题怎么处理,究竟能不能按照企业改革的原理和机制来对站所职工进行身份的臵换,这样做到底符不符合上级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一是从历史的眼光看,过往多次机构改革之所以在乡镇站所造成越改越臃肿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分流人员进行身份臵换,站所职工普遍认为只要进了国家单位的门,一辈子都是国家的人,傍着大树好乘凉,所以都想方设法往这条狭窄的道路上挤,导致人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乡镇财力有限,僧多粥少,也使得站所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乡镇所欠工资款项和集资款项的包袱也越来越沉重。二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今后乡镇可支配资金将越来越少,根本无力负担庞大的站所经费开支,若分流人员仍然与乡镇或原单位保持着身份上的联系,那么虽然表面上分流了,不在乡镇拿工资,但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员还是会回来找单位的麻烦。长痛不如短痛,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尽管这次臵换身份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改革成本,如支付分流人员的一次性再就业补偿金、尾欠的工资和集资款项、养老保险金等等,但只要工作做到了位,今后的乡镇站所将会甩开包袱、轻装上阵,有利于乡镇事业的发展。三是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大部分乡镇站所人员在编不在岗,外出打工、创办实体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普遍抱着脚踏两只船的心理,看似占了国家的便宜,实际上影响了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正常发挥。身份不变,不能理直气壮地进行经商活动;牵线未断,在外打工也是战战兢兢。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站所人员都认为,与其这样挂着国家职工的身份苟延残喘,要死不活,还不如一刀两断,以轻松的心情在市场上去闯荡,同时还可以拿到一次性的再就业补偿,何乐而不为呢?从我市乡镇站所改革的实践证明,这次站所改革,分流的1万多人大都臵换了身份,变“国家的人”为“社会的人”,真正地分流了人员,减轻了农民负担,是一次脱钩断奶式的改革。
第五,要突破有情分流的瓶颈。人员分流工作是乡镇站所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难点,工作好坏关系到乡镇机构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改革成果的巩固,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人员分流不是简单的一分了之,不能草率地一断了事,也不能认为补偿了就没有任何关系了。我们认为分流虽然是无情的,但操作上又要做到有情,要体现组织上的温暖。首先对分流人员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要让他们认识到分流是改革的需要,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在国家单位上班才算就业,在外打工、自谋职业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样光荣和自豪;其次是要为分流人员排忧解难,积极拓宽渠道,帮助他们寻找再就业的路子和载体,要搞好再就业技能的培训,帮助分流人员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把他们引向市场,同时在政策待遇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倾斜,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将分流人员扶上马,送一程。桃源县站所改革期间,在沿海设立了5个劳务站,为乡镇分流人员联系打工事宜,乡镇的党委书记还亲自将分流人员送到沿海打工就业,对保持站所改革后的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乡镇事业站所长期以来积存下来的遗留问题太多,不可能靠这次机构改革一并解决,另外,还有不少问题在这次改革中被激发出来,很不好处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政策上、在纪律上、在财政安排上以及在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上对乡镇站所改革的后期工作给予强有力的保证,切实妥善地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这样,乡镇站所改革才能真正做到不留后患,不留尾巴。为此,特提出一下两点建议:
一、对于此次乡镇站所改革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次我市市县乡机构改革,真正分流了人员、产生了效益的就是对于乡镇站所的改革,但也正是由于改革具有前瞻性,改革动作较大,突破较多,所以引起的震动也同样很大。目前,个别乡镇站所分流人员搞群体上访,要求落实待遇,给个说法,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多次指示要妥善处理,不能影响社会稳定。我们觉得,在进一步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大局稳定的同时,必须明确对于此次站所机构改革的态度,要坚定对乡镇机构改革的信心,做到“三不”,即不要翻盘,不要吵作,不要指责。按照湘发[2001]5号文件精神,各地乡镇站所改革政策可结合本地实际自行确定,我市乡镇站所改革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为确保改革成效,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适应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的大环境,确定了脱钩断奶式分流的指导思想,通过创办试点,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一县一策甚至一乡一策。从总体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存在不少问题,但这都是改革中的阵痛,如果不这样改革,今后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对于这些问题,不能一味吵作,要面对现实,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此时翻盘,将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更不利于乡镇事业的发展。另外我们还要看到,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农村,我们的目光要放在广大农民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乡镇站所的少数分流人员。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民对这次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都是很满意的,所以我们更要坚定对于改革的信心。
二、有关分流政策的配套。我市乡镇站所改革后,之所以少数分流人员有不满情绪,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上级关于乡镇站所改革的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要对分流人员进行身份臵换;二是今年出台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政策和中小学改革的政策,都与市县两级按照本地实际制定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的政策不一致,甚至差别较大;三是从全省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常德市在乡镇站所改革中引入了企业改革的做法,对分流人员身份进行了臵换;四是各乡镇站所大都拖欠干部“三金”,即养老保险金、借款(集资款)以及尾欠工资,而各乡镇财力有限,无法确保“三金”及时到位,这样某些干部职工人已分流了,该拿的钱又没有拿到手,意见很大;五是站所分流人员身份臵换后,在再就业方面虽然政府给予了不少优惠,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所以与企业下岗人员相比,还是有许多优惠政策不能享受,如不能领取下岗证等等,心理不平衡。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会尽量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分流人员情绪,另一方面也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对目前全省乡镇站所改革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一些模糊认识予以澄清。
9.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篇九
攻破词汇唯有硬背
对于考生来说,战胜考研英语的关键最终归结于两点,一是词汇,二是方法(具体包括语法和解题方法)。所以,考研英语的复习应该从词汇开始。也许有同学会觉得这些说的都是废话,小学生都知道学习英语要从词汇开始。但我们在此提词汇的目的不在于强调词汇的重要性,而在于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能把词汇背完的方法!
按照考研考纲规定,考研需要掌握的词汇总量是5300个,包含词组。但如果把大纲附列的词缀算上,词汇量就会增加不少。要快速背完这些词汇,首先,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在网上下载,可以选择有录音讲解的;把词汇讲义打印出来,把讲解内容考入MP3或者手机里,一天一小时!总共40个小时!听完他!不时的重复翻读,当你开始复习阅读的时候,你一定会惊喜的发现词汇已不再是令人恐惧的绊脚石了!
一次五遍做透真题
到了八月中旬,在临床上也摸爬滚打一段时间了,渐渐也要收起浮燥的心,平静下来,全力以赴准备考研了。注意了!这是考研英语准备最关键的`一步!接下来是你要认真做的:
从第一天起,做一遍题,听一遍讲解,把能记下来的信息全标到你的讲义上去,不放弃任何一个不会的单词!分析每一道题,搞清楚它们是细节题?因果题?例证题?……。起初你也许会觉得这些题型会很莫生,但它对成功解决阅读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技巧问题。
其次,对于做题,建议考生每天不间断的至少做一遍,再回顾一遍,一篇阅读做完后至少分析五遍。第一遍搞懂所有不会的单词;第二遍弄清所有句子结构;第三遍分析出题点;第四遍从头到尾阅读全文,并再度思考出题点,看自己的思维和出题点是否一致,思考自己所想的答案与标准是否一致;第五遍同第四遍。
在此,也许同学会想:“为什么要这么啃真题,考过的不是不会考了吗?做做模拟题会更好吗?”但是我们的考研辅导专家认为,考研英语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选拔性考试,它的出题思路己经非常成熟,非常稳定,每年的考试变的是文章,变的是词汇,不变的是考查的题型、出题点!
考研英语是全国最顶尖的教授,千方百计用尽各种技俩、机关算尽的用来为难大家的心血。就算模拟题出的再好,出题人再有经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精力和水平出的比真题更接近实战。其实,你只要能够读透一半或者是四分之一的真题,你就会发现,很多模拟题和真题还是有差距的,都是形似神不似。
10.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 篇十
一要在解放思想、对外开放上强力突破。当前,我们最大的县情就是发展落后,要坚决破除“缺资源、难发展”的狭隘资源观,牢固树立开放搞活的市场观。
二要在招商引资、引才引智上强力突破。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专业队伍招商和委托招商相
结合、情感招商和政策招商相结合的办法,引进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要在创优环境、政策扶持上强力突破。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实现办事效率大提速。要从税收、财政、融资、排污费收取、项目实施、环保治理资金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等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
四要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上强力突破,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五要在企业自主创新、挖潜增效上强力突破。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六要在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推进上强力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工业增效、农民增收。
【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推荐阅读:
真实的考研复习心得06-27
2024暑期实践--考研复习心得体会11-29
考研数学复习五点心得体会10-12
考研政治 我的92分复习心得07-17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心得06-15
考研英语如何复习12-02
考研强化期如何分摊英语和政治的复习11-01
专家指导:考研英语冲刺阶段如何规划复习10-08
考研学习心得体会07-11
华师考研心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