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校训(精选15篇)
1.全国大学校训 篇一
全国重点高中的校训
湖北黄冈中学
严谨、求实、团结、奋进 北京四中
勤奋、严谨、民主、开拓 江苏启东中学
厚德博学 四川成都七中
天津南开中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厚德博雅、笃学敏行 北京人大附中
崇德、博学、创新、求实 重庆南开中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北京101中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基础宽厚,富于创新,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湖北省襄樊四中
北京清华附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山东青岛二中
敬教、乐学、育人、报国 北京首都师大附中
自觉、勤奋、求实、创新 重庆一中
求知求真
四川成都九中(成都树德中学)
忠、勇、勤 浙江杭州二中
立志、努力、为公 湖北武汉三中
诚敬勤朴、与时俱进 湖北武汉二中
求真致远 湖北省实验中学 忠毅勤朴
福建莆田一中
进德、力学、求实、超越 广东广雅中学
务本求实
安徽省安庆第一中学
严谨、文明、勤奋、求实 上海中学
读书,明理,做人,成材 哈尔滨三中
敦品励学 严谨求是
安徽省合肥一中
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天津一中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艰苦奋斗的作风 自理自学的能力 山东省实验中学
博学日新,德行天 江苏省苏州中学
诚、信、思、勇 福建厦门一中
勤、毅、诚、敏
福建省泉州培元中学
真理、自由、服务 河北省唐山一中
饮水思源
福建福州一中
植基立本、成德达材 广西南宁二中
高严实活 全面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公、勤、诚、朴
成都四中(成都石室中学)(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学校)
求真务实 以人为本 四川省南充高中
弘扬成勇,追求卓越 山西省太原五中
诚正明毅
浙江省宁波镇海中学
励志、进取、勤奋、健美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
勤能补拙,俭以养德,诚至金开,智周万物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
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 河北衡水中学
追求卓越
江苏省丹阳中学
会做人
会学习
江苏省金陵中学
老校训“诚、真、勤、仁”
现校训“严谨、务实、创新” 湖北省孝感高中
有为有守 不忮不求 广东省佛山一中
追求卓越造就栋梁 广东中山一中
勤学、多思、严谨、进取 贵州省贵阳一中
勤慎朴实,自强不息 北京市景山学校
明理、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广东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河南省实验中学 异想天开,脚踏实地 河南郑州一中 勤、严、实、真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 敦品励学 严谨求是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 诚信勤俭、笃学敏行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 朴实、负责、求是、创造 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 励志 责任 感恩 报国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 朴实沉毅 湖南长沙市一中 公、勇、勤、朴 湖南师大附中 砺志笃学,荣校报国 江苏省淮阴中学
进德修业,弘毅笃行 江苏无锡县天一中学 诚 江苏泰州中学 明理达用 江苏南通中学 诚恒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砺志笃学 江苏海门中学 追求卓越、崇尚主动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 存诚能贱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公、诚、勇、毅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
天津耀华中学 勤、朴、忠、诚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勤奋学习、尊师守纪、艰苦朴素、全面发展 杭州学军中学(原杭大附中)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作准备 重庆巴蜀中学 公正诚朴
(注:红体字学校为北大公示39所获2010年校长实名推荐资质中学)
2.全国大学校训 篇二
作为学校的灵魂, 良好校训的确立, 成为办好一所大学的先决条件。而作为校训的直接作用对象, 学生受到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 校训对于指导他们融入大学这个陌生而新鲜的环境, 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具有普遍意义的校训例证的研究, 通过对其校训文化的阐释来分析校训对于大学新生的启发意义。
对于探讨这种意义, 本文选取了一个研究对象———江苏科技大学。原因有二:第一, 古今中外著名大学都各自拥有其独特的校训, 但是作为具有训诫意义的文化符号, 它又有一定的普遍性, 它的内涵无非就是“学”、“德”、“行”、“用”等几个方面。第二, 江苏科技大学校训“笃学明德, 经世致用”, 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传统, 又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以及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宗旨, 它的内涵包括了“学”“德”“行”“用”等多个方面,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 本文将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八字校训的内涵的分析, 探讨它对于大学新生的启发意义。
“笃学”。“笃”是深厚坚实的意思, 就是说学习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学新生来讲, 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更需要立志笃学。首先要树立目标, 确立目的, 人的精力有限, 大学的学习, 不能盲目求索, 要认真规划好属于你自己的特有的大学生活, 确立四年的目标。还要规范学习生活行为, 抵制诱惑克服浮躁, 并能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目标和目的, 还要学会自学, 作为大学新生, 平时要多关注学校、学院的信息栏和公告栏, 多参加活动。另外, 自学过程中, 既要兼收并蓄, 努力了解邻近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要突破重点, 找出自己最擅长最拿手最感兴趣的方向, 这正是蔡元培先生概括的宏、约、深、美四个字的内涵。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原意是指:治国安邦的学问, 最重要的在于推广美德。大学不仅是学术的殿堂, 更是人生修养的大学堂, 大学里, 既要学会“为学”, 又要学会“为人”。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纵使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 也无甚用处。”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做一个懂得关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 7月18日, 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 (Clarkson) 称, 中国造船业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8月16日, 根据日本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 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 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飞速发展, 世界各国的羡慕忌妒, 让我们兴奋, 让我们激动。但是我们骄傲的同时也应该看到, 中国人均GDP大约4000美元, 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美韩联合军演, 虽然中国强烈反对, 但是还是在我们家门口举行了等等。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天下并不太平。作为大学生, 不能坐井观天, 国家需要大学生振兴我们的民族。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 既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积极实践, 又要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力。高校要求大学生学以致用, 并不是奢求学生在本科阶段, 在学术上创造多大的成果, 而是希望大学生们能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把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和锲而不舍的努力结合起来, 既要志存高远, 敢为天下先, 又要脚踏实地, 从点滴做起。
江苏科技大学的校训反映的这些内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它与很多学校的校训意义都是相通的, 比如湘潭大学的校训“博学笃行, 盛德日新”,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所以作为大学新生, 认真研究并慢慢了解自己学校的校训, 用心体验她, 欣赏她, 融入她。就会对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从而使校训成为自己大学四年甚至人生的导航仪。
摘要:校训对于大学新生的启发意义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本文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通过阐释其校训的内涵, 来揭示它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校训,笃学,明德,经世致用,大学新生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9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 (10)
3.大学校训“训”什么 篇三
作为曾在南开园学习四年、工作五年的学人,内在感触当然非目睹耳闻所能尽。对于公众,这也是重审大学精神、校园治理,乃至文明脉动的一次良机吧!
校训与校徽、校歌一起,构成了一个大学的认同性精神符号。历史久远的名校大多都有,也有起步晚的——如我的第二母校香港科技大学,尚待孕育。有的还不止一个,如英国剑桥的拉丁校训,除了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寻求启蒙与智识之地),还有一句苏格拉底的名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校训”一词,本系东洋舶来以对应英语motto者。其获认可,也在于契合了本有文化精神。典谟训诰,都是体现三代理念的典范和规则。“训”从言川声,意在透过持续不断的劝导说教,使人归服某种理想。我老家方言里,还在单用这个字,而且是动词原义。“老师训我”,主语是某个权威性、示范性的化身,表达教化、带有威严庄重的意味,但又不至于像另一方言词“噬嗑”般严酷。
嵌入“校训”,其中寄托了多由大学创办者、主事人确立的基源性精神导向。以寥寥数语的凝练形式表达,作为一份精神托付呈递到每一位参加该团体的成员面前。后者以此为动力为规约,传承之推进之,而使大学成为一个生生不已的精神共业。我想,这就是校训的天命所系吧!
也因此,大学创立者等核心人物的言为行止、有形陈迹,对于校训之发扬关系重大。比如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的“中国不亡有我在”,振聋发聩。“允公允能”,表彰中国文明传统的贤能理想。“公”义之广大普遍,实不限于一国一地,必至“天下为公”而透彻。既公且能,非“又红又专”这类时代意识形态能束缚,正在其根底中庸包容,溥溥不穷。这让我想起南开东门宽阔笔直的大中路,想起当年宿舍旁的乐群食堂,在排队等大锅水饺之余,每每咀嚼镌刻在门楣的“乐群”二字,韵致非书本可达;前不久大学校长推荐读书,南开的龚校以《革命烈士诗钞》独树一帜,革命理想主义情怀可嘉,然不知抚弦几人能听?
第二母校香港科大的首任校长吴家玮先生曾表示校训可有可无,此说或可斟酌。印象颇深的是,当年吴先生向我们首批大陆研究生群体强调科大虽理工为主,却不能丢失人文关怀,因此坚持设立人文社科学院。具有人文情怀的吴校长,曾提议将大学门前的路命名为“仲尼路”,竟被矢志国际化的校董会否决。折中方案“大学道”,仍然寄存了吴先生的珍贵文明意识。还有那条海边浅滩明月流淌的路径,不知夜里徜徉过多少次,吴先生欲名之为“清照路”。这份文化情怀、文明自觉,怎好错失一个留念人心的校训?
校训虽承载现代中国的印记,里面却不折不扣地涌动着古老文明的血脉。
欧美名校的校训,大多显露基督教文明的底色,以及在此前提下申张启蒙时代的理念。譬如牛津的“上帝给我光明”、哥伦比亚大学的“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上帝”、“光明”、“真理”、以及“自由”,是常见字眼。而我们倚靠的,则是儒家传统的精神资养。的确,似乎没有校训以法家、墨家等立意(以吏为师?兼爱非攻?)。而且,大多数名校校训,表达的正是深受宋明近世儒家影响的理念,诸如“格物”、“明德”、“止于至善”、“经世济民”、“实事求是”。有心者比照四书经典,当可明了。这一点在其他东亚圈国家也可见,如韩国成均馆大学,以“仁义礼智”为校训,以孔子诞辰日为校庆日。
我们的“道”、“学”、“实”、“德”,同样扮演着根源性信仰和道德的角色。这些帮助国人泊定文明认同的方向,并为应对自由、平等等现代价值提供平台。现在的问题是,经过传统断裂的危机,如何激活从而使先民的训导真正回响在今人灵魂中?设想若以“畏天命而修天职”为训,今人能否服膺其感召,而不打为“封建迷信”?又,民国代表的大学遗产如何有助于应对“钱学森之问”和“精致利己主义者”?
4.哈佛大学校训 篇四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能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做普通人。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也不是要你出卖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着渡过难关。--李嘉诚
【人生格言】1.强者不是没有眼泪,只是可以含着眼泪向前跑。2.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4.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5.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6.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9大心理暗示:1.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2.面对困境不悲观厌世3.任何时候都不怕重来4.让自己平和豁达一点5.女孩要先经济独立再谈别的6.不要忘记进修学问,拓宽胸襟7.潇洒一点,失去的东西并未属于自己8.要保持少女般的浪漫情怀9.生命的乐趣自己寻找,没人义务讨好自己。
人生哲理:
1、人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
2、人人都拥有头脑,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
3、成功不会不请自来,但我们必须走向胜利
4、智慧不会不请自来,但我们必须勤奋思索
5、快乐不会不请自来,但我们必须用心体验
6、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生命。
人的生存层次取决于解决何种矛盾。专注于个人利益的小矛盾,会成为市井凡人;能解决社会走向等中矛盾,可成就一番事业;能让思想升华为天地境界,并致力于解析生死、有无等大矛盾,才是圣人所为。人的终极价值由所解决的矛盾来决定。立志解决人间和世界的大矛盾,才有将生命锻造成巨人的可能。
改变自己会痛苦,但不改变自己会吃苦。改变很难,所以如果想改变,那肯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虽然是这样,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种斩断自己退路的勇气。因为身后有退路,就会心存侥幸和安逸,身后无退路,才会为自己赢得出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也不要常常觉得很委屈。不是别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非常哲理】
1、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
2、使你疲劳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3、排队时最大的欣慰,不是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而是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4、过错是暂时的遗憾,错过却是长久的遗憾;
5、还能冲动,说明你生活还有激情;总是冲动,说明你还不懂生活。人生感悟:
1、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2、有些事儿,不是你努力的不够,而是不够坚定。
3、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4、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
5、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包容风雨。
6、心中有所牵挂,生命才会坚强!
一般人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成功者控制自己的情绪,失败者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所谓成功的人,就是心理障碍突破最多的人,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障碍。所以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牛津大学校训:信仰与科学;
2、剑桥大学校训:启蒙之所与智识之
3、哈佛大学校训: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5.吉林大学校训 篇五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也并入了吉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吉林大学座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吉林大学校训是“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吉林大学校训碑揭幕式,是在1996年9月21日建校50周年庆典的时候举行的。校训碑形状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象征着学校的事业披荆斩棘,一帆风顺,勇往直前!上面镌刻着由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金义庵书写的“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八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这八字校训集中体现了吉大几代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校训给予新的诠释,既要将6校合并的新吉林大学所进行的改革实践沉淀进去,也要将吉林大学在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进程中必须吸纳的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教学与管理风格凝练其中,赋予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新吉林大学于2003年启动现代大学精神研究,着重研究了合并的原5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价值观念,并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吉大精神。2005年12月29日在《吉林大学章程》中进一步凝炼出以求真务实、自由民主、开放兼容、隆法明德、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学校建设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杨振斌教授,现任校长为李元元(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 1947 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 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
6.国际著名大学校训 篇六
香港科技大学:求新求进 创未来
香港中文大W:博文sY
香港城市大W:敬I啡
香港大W:明德格物
香港浸大W:V信力行
香港理工大W:_物成W利民
香港岭南大学:作育英才服务社会
澳T大W:仁x Y 知 信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 真理
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北海道大学:青年们,要有大志
光州大学:青春开放 活力
新加坡立大W:自强不息
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剑桥大学: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了解万物发生的缘故
牛津大学:上帝给我光明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新南威尔士大学:实践思考出真知
墨尔本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
7.全国大学校训 篇七
1.1 西方国家校训的发展
1.1.1 15—16世纪现代校训的初现时期
现代大学发端于西欧中世纪, 始建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大学。之后, 法国的巴黎大学 (1150) , 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 和剑桥大学 (1209) 相继建立。这些大学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大学之母”, 它们的发展以及办学理念深刻影响着现代大学。因此要追溯校训的根源, 理清其发展脉络, 就不得不去探寻这些大学的发展历程。不过校训并不是伴随着大学的建立就有的, 直到15世纪初、16世纪末, 牛津和剑桥大学才分别设计和启用了各自的校标, 由于校标和校训一样, 都是大学及其精神的象征, 代表着其核心文化, 因此可以认为两校校标“主照亮我”、“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应该就是西方最早的校训。 (1) 牛津大学一般被认为是英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其校训为“主照亮我 (the lord is my light) ”, 出自圣经中的赞美诗第27篇。剑桥大学是由一些为抗议学校对一起斗殴事件的不公正处理, 而愤然离开牛津的师生组建的一个教学中心发展起来的, 剑桥的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 ”。牛津和剑桥两所历史悠久的欧洲名校, 校训在其建校后逐渐被确立, 且一经确立就一直沿用至今。每一个校训都是对大学所秉承的理念和坚持的信仰的反映, 并能体现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整个社会的文化信仰, 如牛津大学的“主照亮我”, 体现了建立于宗教等级森严的中世纪社会的牛津大学无法摆脱的浓厚宗教背景, 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神学知识的追求。同时透过校训还可以寻觅到大学建立的根源, 如剑桥的校训“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剑桥的建立者们为寻找一个求知的理想场所所做的努力, 也反映了剑桥人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坚持。
1.1.2 17世纪—19世纪初现代校训的逐渐普及时期
17、18世纪直至19世纪初, 美国的哈佛 (1636) 、耶鲁 (1701) 、普林斯顿 (1746) 、西点军校 (1701) 和德国柏林大学 (1810) 顺应时代的要求相继建校, 这些历史悠久的西方大学其校训渗透的思想与牛津剑桥相仿:追求真理、并带有浓厚的宗教背景。 (2) 如哈佛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耶鲁的校训:真理和光明 (Truth and Light) 。随着社会的进步, 大学职能的发展, 新的大学理念的提出, 校训中渗透的思想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如柏林大学的校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蕴含着柏林大学注重科学研究、追求知识创新的办学理念。再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 为世界服务 (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 ”, 则预示着大学为社会服务这一理念的萌芽。
这一时期, 无论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学还是刚刚建立的大学都逐渐有了自己的校训, 作为大学精神的象征校训激励着大学师生为探求真理不懈努力。同时校训也开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所体现的宗教背景有所淡化。
1.1.3 19世纪中期至今现代校训内涵更加丰富个性更加突出
这一时期, 在社会的需求下新的大学不端涌现, 各个大学确立的校训内涵也愈加丰富, 透过校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大学受宗教影响的历史、探求真理追求学术自由的理念、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也可以看到西方大学坚持个性发展的追求。如, 建立于1886年的斯坦福大学, 其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建立于1891年的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其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 (The truth make you free) ;体现了两所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建立于1924年的杜克大学, 校训是:追求知识, 信仰宗教, 体现出其创办者理公会教派对杜克大学的影响, 创办者旨在推动教育与宗教结合, 因此制定了该校训。1878年创办的西安大略大大学的“追求真理, 服务人类 (truth and service) ”, 则表现出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西方大学校训有其共同点, 凝聚着一些共同的精神内涵, 但是却各有特点, 没有雷同的现象包含着每一个大学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 沿着西方大学发展的脉络去探求校训的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校训中所凝聚的大学历史、大学精神和大学追求, 为我们研究校训及其价值提供了依据。
1.2 中国校训的发展
与西方校训的发展不同, 受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 我国校训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2.1 中国大学校训的起源及现代校训的提出
在中国真正算得上有现代大学性质的应该是兴盛于宋代的书院, 现代校训的原型也起源于此, 朱熹为岳麓书院提的“忠孝廉节”可以算作中国古代最早的校训。如束景南在《朱子大传》中写到:“在岳麓书院讲堂, 朱熹大书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 成为岳麓书院代代遵行的校训。”不过这时只能算作拥有了“校训”的实体, 并没有“校训”这一称呼。“校训”一词是清末一些有识之士想以日本为桥梁来学习西方科技大量翻译日文的过程中, 从日本输入的外来词。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应该是清末的教会学院, 因此现代校训的源头也就可以追溯到190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明确的校训“光与真理 (Light and Truth) ”。之后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大学也相继确立了校训, 如南洋公学1910年制定“勤、俭、敬、信”为校训;北洋大学1914年提出“实事求是”为其校训。至此我国实现了“校训”名称和实体的统一, 出现了我国第一批现代校训。
1.2.2 民国时期现代校训的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 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入, 在西方大学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呈蓬勃之势, 大学校训亦显繁荣。比如, 1921年燕京大学确定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1924年孙中山先生确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为国立广东大学 (现中山大学) 的校训;1932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提出了“诚朴雄伟”的校训;1938年经学校校委会讨论决定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训为“刚毅坚卓”, 反映出在战乱的艰苦环境中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们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从以上校训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 大学校训不仅繁荣, 而且没有雷同, 各具特色, 各有深意。但是在民国后期, 由于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影响, 特别是民国政府教育部1939年发电要求各级学校都要以“礼义廉耻”四字为校训之后, 大学校训的繁荣景象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千校一面的统一校训。
1.2.3 建国后校训的曲折发展时期
解放后, 大学校训的发展是在继承解放区的大学传统与批评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学校训中开始的。 (3) 在建国初期直到改革开放前,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大学校训经历了批判、动乱的阶段, 不仅发展停滞还遭到了严重破坏。东吴大学1929年制定的“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的校训, 于1951年和1952年先后被抹掉英文校训、用水泥封掉中文校训, 便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例子。改革开放后, 我国大学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各大学也开始纷纷提出自己的校训,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校训还是未能摆脱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教育模式的影响,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内容在校训中大量出现, 这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雷同现象。这时的校训更多地体现的是政治观, 很难找到大学特有的理念和文化。并且有口号大, 偏严肃的特点, 没有很好地贴近师生的生活。
进入21世纪以后, 校训开始出现新的气象, 提出了不少体现大学特色的新校训。2001年5月, 朱镕基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又如在2002年迎来其百年校庆的南京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 分别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和“怀天下、求真知”, 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将其“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改为更能反映该校历史和工大追求的“德以明理、学以精工”。这些校训的提出, 预示着我国大学校训建设的再次繁荣。
2 中西方校训价值分析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 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 它既凝练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 又承载了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通过对中西方校训发展历史的梳理, 对其价值进行概括, 主要体现在反映大学的时代背景、凝练民族文化、彰显大学追求三个方面。
2.1 体现大学所处时代背景
大学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代表, 可以反映出大学的发展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校训中总能找到一些时代的印迹, 以此为线索追根溯源也总能探寻到些许有关大学发展的历程。牛津大学的校训“主照亮我”, 体现出中世纪宗教观念浓厚的时代背景;16世纪后, 西方校训中不断出现的“真理”“自由”等词, 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体现了文艺复兴之后人们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探寻真理的努力, 以及崇尚自由的时代背景。
我国解放后, 不同时期校训的发展特点则是对于当下时代背景的突出体现。如“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内容的大量雷同校训的出现, 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前计划体制的大一统的时代背景的印证。
2.2 凝聚民族文化
大学校训中包含着文化的因素, 从中西方校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的校训总是凝聚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它们都继承和发扬了各自的传统文化, 受到各自民族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西方文化注重知识、追求真理, 中国文化注重道德、求仁求善;由于受宗教观念的影响西方传统文化重“神”, 而受孔孟思想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则重“伦”;西方民族文化崇尚自由而中国是一个崇尚和谐稳定讲求集体利益的民族。这些文化的差异在校训中都有体现。
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真理使人自由”等 (下转第8页) (上接第2页) 校训所强调的“真理”和“自由”,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突显对“上帝”的尊崇。而中国大学校训中大量出现的“厚德”、“至善”、“团结”、“勤奋”、“爱国”、“文明”等词语, 则凝聚着中华民族求仁求善注重稳定和谐的文化传统。
对校训的深入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体现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 从而为我们研究大学生存的文化背景提供依据。
2.3 体现大学理念彰显大学追求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追求的文化载体,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校训就能成为我们了解一所大学的窗口。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 也学会动手 (Mind and Hand) ”, 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八字出自《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 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 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透过这一校训我们可以看到, 清华大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也可以体会到清华人自强不屈的价值追求。
3 结语
校训虽不能代表一所大学的全部, 但是对校训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校训的价值进行分析后, 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大学本身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内容, 为我们研究大学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一个好的校训还能成为一所大学师生行为的指向标、成为大学精神的象征。作为大学无形的精神财富, 校训对内是一种文化向心力, 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 也体现着大学所处时代的特点。
摘要:校训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核心体现, 因此对校训进行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关注的课题, 也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对中西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 分析了校训的价值:体现大学所处时代背景、凝聚民族文化以及体现大学理念和彰显大学追求的价值。
关键词:校训,发展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①吴崇恕.世界知名大学校训校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348-350, 335.
②Christopher J.Luca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History, St.Martin's Grif-fin, New York, 1994:126.
8.绝少雷同:德、英大学的校训 篇八
曾任教育部部长的洪堡大力推进大学制度改革,他于1810年创建了柏林大学(后更名为洪堡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他倡导独立自由,弘扬求真精神,使该大学以探求真理为宗旨,以传播新知识为己任。洪堡把“科学”和“自由”作为大学的校训。他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理念是现代大学办学的共同思想渊源。
成立于1477年的图宾根大学的校训最简短:我敢做。这句话可以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可以理解为作为学生要在科学上敢于尝试一切,也可认为学生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或许是“我敢做”校训的激励,图宾根大学培育出了众多大家。“天上的立法者”开普勒、德国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德国最伟大的诗人荷尔德林、浪漫主义诗人乌兰德、艺术童话大家豪夫、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与中国文化颇有渊源的黑塞等,都曾在该大学就读。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也毕业于该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德国首批被评为国家重点资助的三所“精英大学”之一。“慕工大是巅峰”的口号已经在德国家喻户晓。该校的校训是“立足巴伐利亚,成功于世界”。
德国大学的校训主要体现学校的目标与特色,校训内容很少雷同。如: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特里尔大学),真理会解除一切束缚(弗莱堡大学),突破传统界线,永往直前(莱比锡大学)。
英国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校训都采用拉丁文。校训内容五花八门,个性十足,如:此间为神圣与智慧起源之所(剑桥大学),创意群星(伦敦艺术大学),科学捍卫帝国并为之增光添彩(伦敦帝国理工大学)。
从英国大学的校训大致可以解读出该校的历史、办学思想和宗旨、教学特点风格等。如:思想至高无上(华威大学),教学相长(奇切斯特大学),经验亦良师(德比大学),方法、真理、生命(格拉斯哥大学),知识、智慧、人道(曼彻斯特大学)。
有的校训简洁、通俗易懂,如告诫学生以学为主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南安普顿大学);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的事(伯明翰城市大学);宁静的岁月最适宜增长见识(利物浦大学)。有的则颇费思量,需要花时间用心解读,如:从地面到太阳(中央兰开郡大学),吾等紧随光明(埃克塞特大学)。
很多校训都激励学生刻苦求知。如:格物致知(巴斯大学),探求事物本源(伦敦政经学院),学以求变(波恩茅斯大学)。此外,“真理”等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校训中,如:真理、团结与和谐(卡迪夫大学),真理之门向所有人敞开(兰卡斯特大学)。当然,志存高远的校训是少不了的,如:服务全人类(伦敦城市大学)。由于大学与教会的历史渊源,有的校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主的光芒照亮吾辈前程(牛津大学)。
链接:
中国不少大学的校训相似,“求实”、“创新”、“团结”、“勤奋”、“博学”是这些大学校训的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在112所“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中,“求实”出现了30次,“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而共有41所大学的校训中出现了这5个关键词中的任何1个或者更多。此外,共有39所大学的校训格式相同,均为4个词语组成。有个别大学的校训甚至完全相同。
(摘自《光明日报》 本文作者:柴野 等)
9.世界知名大学的校训 篇九
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斯坦佛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阿拉寻求知识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伯克利加州大学:让这里光芒闪耀
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新南威尔士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10.长江大学校训及校风释义 篇十
一、【校训释义】
“长”(cháng)的含义:一是时间概念,即长久、永恒之意。二是空间概念,指两端之间距离大,与短相对;指高,与矮相对;指远,与近相对,引申为宽阔、宏大和高远。三是指擅长、特长。在读作“长”(zhǎng)时,则有生长、增进和抚育、培育之含义,《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还有重视、崇尚之意,《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大”的含义:大与小相对,有品位、层次、程度之意,还有尊重、赞美、美好之意。在此指大学、大学生、大学者、大学问、大志向、大境界。蔡元培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大学生,造就大学者,追求大学问。大学生、大学者要做大学问,关键也在于他们要有大志向,有志者事竞成。大学问会使学生、学者们的精神升华到大境界,从而会促进学校的品位升华到大境界。
“新”,在此指创新、纳新、维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大学要容纳新思想、新文化、新的科学技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并以其博大的胸怀与宽容来维护、呵护学者的成长、学术的发展;在学术上创新,在学者里扶持新,在学生中育新。大学要有纳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和维新的智慧,才能经久弥新。
长大长新,其简明释义为“长江大学,经久弥新;培育大志,崇尚创新。”
二、【校风释义】
【求实】: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就是指真实、实际、果实、诚实。办学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治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取得成果;育人要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进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进取是楚文化“和衷共济,发奋图强”精神的浓缩,是长江“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精神的凝炼。意在倡导师生修身治学,在成长成才、追求真理、建功立业等方面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
【创业】:学以致用,开创事业。创业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既是学校走过的历史,也是学校发展的现实。用创业精神发展各项事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报国】:献身事业,报效祖国。报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意在倡导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求实是基础,进取是动力,创业是途径,报国是追求。
主题词:校训校风通知
11.全国大学校训 篇十一
关键词:典籍,大学校训,英译,目的论
一、引言
典籍型校训具有中国典籍中的思想内涵和行文特点, 如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翻译“目的论”由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翻译理论[1], 其核心原则为目的准则, 兼顾连贯和忠实, 同时弗米尔指出, “目的论所规定的是:译者必须自觉地、前后一致地、按照有关译文的特定原则进行翻译。目的理论并未说明是什么原则, 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简而言之, 生成目标文本时, 目的决定方法[3]。校训翻译的目的在于促进交流和合作, 因此译文既要体现我国大学校训的内涵, 又要符合目的语规范。在分析典籍型大学校训英译前, 首先对中外大学校训作简要比较。
二、中西大学校训比较
其一, 我国典籍型大学校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正如尤金·奈达在《语言与文化》中指出, 某种话语的流行可能反映出文化层面上的关注[4], 如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些校训体现出办学特色, 如华东政法大学校训“笃行致知, 明德崇法”。英语国家大学校训多与宗教精神有关, 同时强调追求真理, 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训“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5]。其二, 前者多为四言八字和二言八字, 如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后者短语或整句都可, 如波士顿大学校训“Learning, virtue, piety”, 斯坦福大学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三、典籍型校训英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要求校训英译应全面了解原文精神内涵, 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 并采用修辞手段增强译文美感。
3.1、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
典籍型校训吸收了传统典籍中的精华。在翻译之前, 必须准确原文中的精神内涵。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训是“格高志远, 学贯中外”, 意境深远, 而所谓意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创作出的气氛或画境[6]。此校训之英译文为“Integrity, vision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译者没有逐字翻译, 而是将“格高”和“志远”分别引申翻译为“Integrity”“Vision”, 前者指坚守道德品格之意, 后者有“视野”之意, 将“学贯中外”译为“Academic Excellence”, 采取释译策略。因为对原文内涵的准确把握, 译文达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
3.2、译文符合英文校训的基本规范
目的论要求校训译文符合英语校训的行文习惯, 简洁而具有号召力。英语国家的大学校训形式多变, 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校训为“My heart is in the work”。我国典籍型大学校训的英译大多数都译成了短语式结构, 而四川大学将校训“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译成了整句“The ocean is exclusive because it embraces hundreds of rivers”, 短语或整句形式都符合目的语规范。
3.3、选词精当, 重塑美感
译文所用词汇需要精心选择。英文校训用词多普通和中级词汇, 在这一点上不必完全符合目的语受众的期望值, 因为我国典籍型校训用词典雅庄重体现了对先贤以及本土文化的敬重, 如湖南师范大学的校训“仁、爱、精、勤”, 其英译文为“Be humane, caring, excellent and industrious”, 其译文堪称选词精当。此外, 典籍型校训英译还应努力通过使用修辞格重塑因语言差异而丧失的美感, 如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 其英译文为“A virtuous and loving life, a path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译文结构对称, 尤其是“path”创造性的翻译, 使得译文再现节奏感和美感。
四、结语
校训英译的目的是增进英语读者对我国大学的了解。在具体翻译过程中, 如果一味符合目的语受众的期望值, 反而会使交际的真实性受到削弱。因此典籍型大学校训英译需要表现我国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涵与独特之处, 考虑目的语表达习惯, 同时力求使译文能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 重塑美感。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NewYork:Routledge, 2001:78-80.
[2]Nord, Christiane著, 张美芳, 王克非主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38。
[3]Shuttleworth, Mark著, 谭载喜主译。《翻译研究词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213。
[4]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1:81.
[5]李巧针, 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1) :37。
12.哈佛大学校训读后感 篇十二
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你必须有目标: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他们小的时候父母为他们养了一只小狗,并聘请了一位专业驯兽师来训练它,经过驯兽师有目标的精心训导,让这只小狗成功变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它的可爱举止,重视的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它成为了这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他们夫妻俩懂得了训练小狗都有目的,何况是一个人呢?这对夫妻也学会怎样为他们的孩子成长树立目标。我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而且目标要明确,没有目标的人不过是在盲目的跟从,不会有收获。不要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自己要有放学,沿着这个方向出发前进,你的终点才有意义。
这里面的小故事不只是故事,它是一个个深刻的道理,理解了这些道理对于我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13.中国20所著名大学中英文校训 篇十三
中国20所著名大学中英文校训
中国20所著名大学中英文校训校训乃一校之魂,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们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各大名校的校训(中英文):Pek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8): 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北京大学(创建于18):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Tsinghua University (founded as early as 1911):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清华大学(始建于19):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41): Be United, Alert, Earnest and Lively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1年):团结紧张严肃 活泼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date back to 1937): Seek Truth from Facts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建于1937年):实事求是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于19):学为人师行为世范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ed in 1939): Solidarity, Diligence, Practicality and Creativity北京理工大学(创建于1939年):团结勤奋求实 创新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ounded in 1953): Dedication and Practicality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3年):奉献求实Nanka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19): Dedication to Public Interests, Acquisition of All-round Capability, and Aspiration for Progress with Each Day南开大学(创建于19):允公允能日新月异Tianji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5): Seek Truth from Facts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实事求是Zhejia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7): 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浙江大学(创建于18):求是创新Nanj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Be Honest and Intelligent, Study Hard and Act Sincerely 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诚朴雄伟励学敦行Southeast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Strive for Perfection东南大学(创建于1902年):止于至善Fudan University (founded as early as 1905): 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 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复旦大学(始建于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Tongj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7): Discipline, Practicality, Unity and Creativity同济大学(创建于19):严谨求实团结 创新Wuhan University (date back to 1893): Improve Yourself, Carry Forward Stamina, 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武汉大学(前身建于1893年):自强弘毅求是 拓新Shando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1): 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山东大学(创建于19):气有浩然学无止境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ed in 1920): Strict Standard and Sufficient Effort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规格严格工夫到家Xiamen University (founded in1921): Pursue Excellence, Strive for Perfection厦门大学(创建于19):自强不息止于至善Jina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6): Loyalty, Credibility, Sincerity, and Piety暨南大学(创建于19):忠信笃敬Sun Yat-se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24): Study Extensively, Enquire Accurately, Reflect Carefully, Discriminate Clearly, Practise Earnestly中山大学(创建于1924年):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 笃行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founded in 1958):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红专并进理实交融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37): To Learn and to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香港理工大学(创建于1937年):开物成务励学利民
14.全国大学校训 篇十四
——关于开展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征集
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征集工作总结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关于开展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征集
工作总结
根据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院团发〔2012〕14号}文件对我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土木工程系(以下简称为我系)于2012年9月6日开始,积极响应团委号召,踏实开展工作,通过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2012年9月16日圆满的完成了本次征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筹备过程
背景:校训、校徽、校歌是学校精神的特殊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为了凝炼校园文化,增强校友和师生的凝聚力、自豪感和爱校、兴校意识,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我院学生的青春风采。特经院团委研究决定,特此决定进行“校歌、校训、校徽”设计征集。
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积极响应院团委工作,在接到院团发〔2012〕14号文件后,进行了以下部署:领会文件精神,向个班下发《关于征集我院“校训、校徽、校歌”的通知》、《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
第1页
关于开展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征集工作总结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征集要求》及《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征集报名表》,并将以上文件同步发布到我系网站()上,并分别在8栋、9栋公告栏张贴以上通知。
二、工作安排:
本次活动交由我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通过两天的报名工作,得到同学们的踊跃支持,收到大量报名单及作品。
在收到如此多的作品后,由我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对这些报名的同学的作品准进行了初步考核,最后筛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见附一)。
三、工作总结
本次工作在院团总支的关心下,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积极工作、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系团总支、学生会各部将继续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我院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认真组织,精心准备,确保我系工作向规范化、服务化、系统化、科学化迈进,为夺取今后工作的全面胜利而奋斗。
我们要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创新,用于开拓,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第2页
关于开展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校训、校徽、校歌”征集工作总结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大部分成员为新部员,工作经验不足,在本次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在本次征文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比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讨论,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求真务实,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项工作!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系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15.汕头大学校训解读 篇十五
——汕头大学校训解读
(汕头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广东 汕头 515041 吴库生)
一所大学的精神及校训是一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精、气、神。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培养良好校风,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汕头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她取意久远又充盈现代精神,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她是我校28年办学积淀的优秀文化,是办好汕头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是对我院师生道德准则、人格品质、精神境界、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的训示,体现了我校及李嘉诚先生特有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精神内核。
团结:汕头大学是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建的一所高起点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她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的优秀人才,因此团结的环境是学校在短时间内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证。汕头大学追求团结和谐,团结是汕大的魂,是汕大最鲜明的本质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团结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团结的升华,团结和谐是校园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为把汕头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优秀大学的共同的理想与目标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位师生聚集在一起,在这里,学生尊敬爱戴老师,老师亲近学生,不管是课堂还是操场上,到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和探讨的身影。来自各地的学生虽然语言各异,风俗不同但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他们是团结大家庭的的社会写照!
勤奋:“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个个是学生”是汕大的良好学风和校风。勤奋也是对全体汕大师生员工治学态度和发展目标的要求。学一行必须专一行,干一行必须精一行。无论是教师做学问、搞学术,还是学生学知识、练技能,都必须刻苦勤奋、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教师要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科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使命。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学 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这一切均来自于勤奋。
求实:求实即求真,也就是寻求真理、探寻规律。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意指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在求实中求是、求真。求实是对广大汕大师生员工精神境界的要求,也是远大志向的写照。诸葛亮在《诫外生书》中有云:“志当存高远,慕先贤”。意思是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只要有远大的志向,朝着目标前进,就一定能成功。这句话恰是诸葛亮青少年时期的自我写照。可见,一个人一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首先决定于他人生奋斗目标的高低。志向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激励人生的前进动力、是丰富人生的桥梁纽带。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具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担负起未来重任的胸襟和才能,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创新:汕大的发展和辉煌源于开拓创新,这既是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汕大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也是大学之本,大学之求。创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 意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与我校创建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同时又与上面的“求实”形成一脉相传的意蕴。正如江泽民所解释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 我们只有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大学校训】推荐阅读:
全国二本大学11-26
全国二本大学文科10-27
全国各省重点大学08-17
1980年全国大学排名10-08
扬州职业大学全国排名10-30
全国大学生征文大赛06-22
2023全国金融专业大学排名07-20
全国大学生作文大赛08-09
全国文科重点大学排名09-04
16年全国理科二本大学排名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