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024-09-13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精选8篇)

1.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篇一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课文。俗话说得好,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是笑是跳,关键在你说得妙不妙。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那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春秋时最杰出的外交家,此人是

生:烛之武。

师:姓烛名之武?

生:(有人小声)是烛武!

师:看来名字也有学问,这个“之”是为了合乎音韵美而加上去的,比如还有介之推。

师:哪位同学来翻译下课文标题?

生:烛之武说退秦国军队。

师:正确吗?为师告诉你,这里的师是使动用法,使……退去。《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同学们对《左传》了解多少呢?

生:略

师:左丘失明……

生:(少数人)厥有国语。

师:相传《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它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课文注释一没有指明是第一部,请大家加上。凡是第一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包括倒数第一。

生:(笑)

师:《左传》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生:记录“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师: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介绍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让学生对郑伯有个基本的了解)虽然我们已经走进了新时代,然而战争依然不可避免。解决战争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生:外交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解决战争比较好的手段是谈判,下面请同学来谈谈你心目中烛之武的形象和性格。

生: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

师:以事实为依据,有证据吗?

生:今老矣。

师:不错。确实年龄比较大了。不管是七十也好五十也好,总之已经步入老年。那么性格特点呢,谁来说说。

生:能干,老练。会说话。

师:从何得知?

生:在最危急的时刻佚之狐举荐了他。说明他有才干。下面的话语也表明了他是个能干的人。

师:你能读一下吗?

生读

师:既然烛之武很能干,那么为什么在举荐之后要推辞呢?

生:因为他谦虚。

师:哦?是谦虚吗?有不同观点吗?

生:是他发在牢骚,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可以看出他年轻时未得重用。

师:(转向生)你同意吗?说得非常好,请坐。

师:烛之武发牢骚的目的是什么?

生:宣泄自己的不满。

师:同时也是在教育郑伯要……人才?(我的设计是“重视”)

生:要善用人才。

师:停顿,同学们认为重视还是善用好?

生齐:善用。

师:你们的智慧是无穷的。那我们就把这两个词语一起用进来:教育郑伯,要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生:记:教育郑伯,要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师:在自己被举荐的时候,烛之武并没有大包大揽,没有说“放心,包在我身上”。也没有说……

师略停,叫起一位古文非常优秀的学生,孙宇,给你一分钟时间,如果烛之武是个大包大揽的人,那么在这里他会怎么说,写一下。

一段时间后,生起身读自己的创作。

师:为什么要吝惜掌声呢?(生鼓掌)

师:郑伯在这时候表现得也合乎一个君主应有的.胸怀和风范,请问他是怎么回答烛之武的牢骚的?(教师翻译句子)

师: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国际背景,需要郑伯总统去找烛之武退秦师?

生:“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

师:大兵压境,郑国人民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可以说大兵压境,的确危急。

师:西游记的歌词唱的好:敢问路在何方?

生:路在脚下。

师:请问烛之武是从哪条路出城的?

生:缒而出。

师:而在这里是表示修饰,缒是出的方式,用绳子吊着出城。

生记录:表示修饰,用绳子吊着出城。

师:烛老先生是“美特斯邦威--

生大笑:不走寻常路。”

师:确实很有能耐,表明了烛之武的能干。不过据说烛老先生是坐在竹筐里吊下去的。

生笑

师:敢问烛之武真的能退秦师吗?为什么?如果你不知道后面的情节的话。有没有线索可以让你判断他会成功吗?

生:他口才很好。

师:的确有主观因素。可是据说萨达姆的口才也不错,善于煽动却没能瓦解美英联军。可见主观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客观上原因呢?

生茫然

师:如果秦伯和晋候是比亲兄弟还亲的搭档呢?

生若有所悟。

生:他们不信任对方。

师:请你用个成语来修饰你的词语。

生苦思

师:赵本山的小品说一个广下面一个木念什么?

生齐:床

师:两个木……

生:双人床(笑)

师:现在就要单人床就够了,好,床,和床有关的一个成语。

生:同床异梦。

师:很好,还有貌合神离,狼狈为奸。

生:秦晋貌合神离,根本就互不信任,各怀鬼胎。

师: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秦伯和晋君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吗?

生:(笑)不是

师:所以所以这个同盟经不起考验,让烛之武钻了空子。

师(笑):杜牧的《阿旁宫赋》中曾经说过:“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而本文是“退秦师者,秦也,非烛之武也”!看来外在原因才是主要原因。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段退的秦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元前630年烛之武经典语录。

余伟

2.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篇二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只有短短298字, 却把战争的起因、经过及战后事宜交代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人物个性也如明镜照物、妍媸毕现。我们常在评价《史记》的写作特色时说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 褒贬色彩、宏大主题往往不明说而隐含其中。其实选自《左传》的这篇《烛之武退秦师》同样在极其短小的篇幅蕴含了丰富的缄默知识, 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人物鲜明的个性, 隐藏在战争危急形势的大背景之下, 也成为“离间计”成功使用的心理前提。让我们披文入情, 走进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还原出他们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一、郑伯勇于自责、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屈能伸性”

文章第一段:“九月甲午,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短短29个字, 已经交代出了战争的起因与郑国形势的危急。“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8个字蕴含了这样的缄默知识1、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已被秦晋占领, 说明秦晋联军来势凶猛进展迅速;2、秦晋联军分别从两个方面包围郑国, 暗示郑国危在旦夕。

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之下, 郑国君臣是如何惊慌失措, 是如何紧张应对, 文中均未具体体现, 我们可以想象满朝文武一定是无人敢担此重任, 郑国大夫佚之狐竟然举荐了一个年过七十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圉正”烛之武, 何谓“圉正”?“弼马温”是也, 一个小小的养马的长官。难得的是佚之狐敢于举荐, 更难得的是作为堂堂一国之君的郑伯竟然也敢于大胆任用, 甚至不惜降尊纡贵亲自拜访, 并在烛之武面前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不管他是出于“病急乱投医”, 还是出于“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郑伯的身上我们都可以体悟出这样的一层内隐信息, 他跟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一样, 为了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 达到目的, 善于审时度势, 能屈能伸, 不失其有为君主明智理性的一面。

二、佚之狐明哲保身、敢于大胆举荐的“狐性”

从文字表层我们感觉佚之狐有“伯乐”之才, 大胆举荐了烛之武。但据史料记载, 郑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 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人如其名, 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 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 稍有不慎, 惹恼了秦伯, 自己掉了脑袋不算, 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 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 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 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通过他的话, 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 为什么之前他没举荐, 到现在事到临头、情况危急才举荐呢?也许有嫉妒、红眼病的因素或其他隐情?不得而知。

三、烛之武沉稳敏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豪情率性”

从文中可看出, 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非常透彻, 有胆有识。但让我们感到辛酸, 扼腕叹息的是他作为三朝元老, 却始终得不到升官, 一直担任着小小的养马长官, “被举荐使秦时, 已年过七十, 须发皆白, 身子佝偻, 步履蹒跚。” (3) 他拒绝郑伯的一段话:“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与其说是拒绝, 倒不如说是含蓄流露出自己的满腹委屈与牢骚。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 再多的个人委屈都暂且抛诸一边, 一口答应了郑伯出使游说秦穆公的要求。

这样的烛之武怎能不让人敬佩?尽管怀才不遇, 却不放弃自己的希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 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途径。否则一个小小的“弼马温”, 怎么会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 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豪情率性无疑是后人敬仰他的主要缘由。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 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 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 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 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福祸趋避之。”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 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 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 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四、秦穆公利益至上、不惜背信弃义的“见利忘义性”

当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一番劝说后, 权衡利弊, 得知灭郑国有利晋而不利秦, 文章仅用一个字“说” (通“悦”) , 就活脱脱写出了秦穆公见利忘义的嘴脸。“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要知道晋文公可是自己的所谓“秦晋之好”的女婿啊!可是当他听从烛之武的一番说辞, 作出自己的判断后, 他竟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感到庆幸而“悦”———幸好没把郑国灭了!秦穆公只考虑国家利益, 不考虑世间人情的冷酷性、见利忘义性可见一斑。不仅如此, 他甚至还有做得更绝的, 连丝毫的愧疚感都没有。如果这时他不想帮自己的女婿晋文公灭郑, 他完全可以找个理由偷偷撤军, 即使与郑国结盟也可以暗中操作偷偷进行, 也不必将矛盾公开化。可他偏不!他不仅立马调转风向背叛盟友与自己原来的敌人郑国结盟, 而且还派出自己的三员得力大将帮助镇守郑国。“没有永恒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见利忘义性被秦穆公演绎到了极致!

五、晋文公隐忍冷静、高瞻远瞩有见地的“理性”

文章结尾一段, 当原来的盟友秦国背叛自己反与郑国结盟, 并派大将帮助驻守的消息传到晋国军中, 恐怕任谁也得火冒三丈, 所以晋国军中群情激愤, “子犯请击之”。子犯这会请求攻打的已不仅仅是郑国, 恐怕更欲灭之而后快的是自己昔日的盟友秦国。但我们看到这时的晋文公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与理性, 说出了这样一番高瞻远瞩有见地的话:“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予,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

遭遇背叛, 盛怒之下的晋文公依然能保持这样冷静理性的头脑, 该是怎样一位胸襟豁达、沉稳隐忍、意志坚定的非凡之士啊!日后的史实证明晋文公确实大有作为、终成霸业。

晋文公为何能有这样豁达的胸襟、隐忍的气度?这跟他早年历经坎坷的经历不无关系。当晋国王子时被后母迫害, 王权之争时被兄弟排挤, 流亡他国时被歧视、侮辱……正是长期的苦难磨去了他的骄躁之气, 变得坚韧、隐忍、理性。他的三点“不仁、不知、不武”, 既是对部下情绪的安抚, 也是对自己情绪的克制。一个能用理智战胜情感的人注定是不寻常的!

《烛之武退秦师》短短的298字, 却让我们通过对文中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挖掘与体味, 读出了丰厚的意蕴与精彩, 不可谓不为“情韵并美, 文采照耀。”其实, 正如“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李商隐的《锦瑟》有人认为是对美好青春感情的回忆, 有人认为是对人生鼎盛繁华的留恋, 只要我们仔细揣摩、涵咏, 不难发现缄默知识视角下的许多文本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感悟体验的别样风采。

参考文献

[1] 波兰尼著, 英, 《个人知识》, [M]许泽民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波兰尼著, 英, 《隐形维度》, [M]伦敦, 1966年版。

3.《烛之武退秦师》设计思想 篇三

一、明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3.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整体把握第二单元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共三篇,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记载了历史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

文言叙事散文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把握文章思想内涵和特点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要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这篇课文:

1.《烛之武退秦师》是本单元古代记叙散文的第一篇,既能代表古代记叙散文的特色,同时比较简单易懂,既易于学生接受,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讲好本篇课文,也是为接下来的古文学习打好基础,因此笔者在备课时非常用心:首先精心设计导语,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1955年钱学森想回国,遇到了重重阻挠,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从而引出疑问: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让学生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尽快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接下来与学生一起完成对课文历史背景的了解,将学生们带入那个风雨变幻的时代,从而更好地“知人论世”;然后在理解课文字词句的基础上,展开对课文人物和叙事技巧的分析鉴赏;最后练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感受人物的爱国精神,并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2.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因此,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其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烛之武奉命前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最后晋军也被迫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是一篇以记述行人辞令为主的散文佳作。

4.笔者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落实文言文知识,积累并归纳一些实词和虚词(结合课后练习)如:“朝 亡 厌 国 戍 夕 危 师 及 辞 军 阙 鄙 知”等以及一些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二,在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关键所在,从而体会文章叙事的巧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最后,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的分析,探究人物性格特点,体会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并且学着用今天的观念审视这个故事,学习古人的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本课的德育目标。

四、教学思路设计

1.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A.这篇课文比较简短易懂,让学生在课前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B.《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设计多个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地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3.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至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4.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并学着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

5.背诵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一个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式

本课笔者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法、探究拓展法、讨论法教学。

1.朗读法,即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利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直到熟读成诵。

2.问答法,即多设题,巧置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拓展法,即结合课后习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

4.讨论法,即结合当代时代特点,讨论并学习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4.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能通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常识背景--诵读感知--赏析课文--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延伸探究--小结作业

主要

教学

方法 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资源 CAI课件 、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导入本单元文言文的学习:(略)

(二)文言文该学些什么?

(三)学习文言文要掌握哪几类知识?

结合多媒体展示强调要掌握的几类文言知识:

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积累本上)。

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

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

4、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只取其中的一个语素的词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四)、导入新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2、板书新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3、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课文的标题? (一) 听教师导入语言,引发学习文言文单元的兴趣。

(二)学生讨论回答:

文言文应该学习下列内容:

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

2、理解词语和句式:

(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常见的虚词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4、能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和文学常识。

5、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写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学生讨论,回答学习文言文要掌握的几类知识。

(四)讨论解释新课题;

学生代表作答: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朗读多媒体展示的资料: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1、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课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解题,重视学习本文的中心事件。          3、通过讨论,了解文言文应该学习的内容。

4、明确学习文言文应该掌握的几类知识。

5在讨论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简介文学常识 1、课文选自古代哪本历史著作?

2、这本著作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价值?

结合多媒体的展示归纳讲解: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我国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请一位学生朗读资料。 生回答1:《左传》

生分组讨论回答2: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学生讨论回答3(不完整)

学生代表朗读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识记与《左传》相关的文学常识。2、培养学生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朗读既了解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放录音带

2、正音:(多媒体显示资料)

秦军(fán)南      夫(f)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wéi)也已    失其所与,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若不阙(quē)秦      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使杞(qǐ)子、逢(páng)孙  戍(shù)之

3、《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1、听录音朗诵带,轻声跟读。

2、快速朗读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一个词句连读两遍。

3、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4、思考讨论回答: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1、通过轻声跟读、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2、通过讨论了解课文大概的故事情节,为赏析文章作真准备。

四、简介历史背景 1、利用多媒体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2、你能够结合地图说说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形势吗?

教师补充讲解:《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3、你知道“秦立晋君”的历史事件吗?

(利用多媒体显示资料,点名一位学生朗读)

4、你知道“惠公背约”的历史事件吗?                   结合多媒体显示的资料讲解: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5、你知道“重耳过郑”的历史故事吗?

结合多媒体显示的资料讲解: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6、你知道“郑楚结盟”历史故事吗?

利用多媒体显示“郑楚结盟”的相关资料。

请一位学生来朗读显示的资料。

补充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1、 分组讨论秦晋围郑形势

2、 学生代表回答: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

3、 学生讨论问题3,回答不完整。

学生代表朗读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s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4、学生分组讨论回答4(不完整)

5、学生分组讨论回答5(不完整)

6、学生分组讨论回答6(不完整)

学生代表朗读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1、让学生分组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秦晋围郑形势。3、通过讨论“秦立晋君”、“惠公背约”、“重耳过郑”、 “郑楚结盟”等历史事件,或者朗读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五、诵读感知课文 1、再放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点拨要注意的字音、停顿。

3、教师再点拨字音、停顿。

4、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 1、学生同步轻声跟读,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4、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 指导学生重视各段的字音、停顿,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文意。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

a.、反复朗读课文。

b.、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课外作业:

a.、反复朗读课文。

b.、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提高学生查阅工具书、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的能力。

时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什么体例的史书?

补充明确:这本编年体史书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影响。

2、你能讲讲“重耳过郑”的历史故事? 学生回答1:编年体史书。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2: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退师,晋军也无奈退军,使郑国免去了一场战祸 复习回顾文学常识,理解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故事情节如何?你们能够概述出来吗?(师引导大家概述)

明确: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2、本文各段的大意是什么?你们能够归纳出来吗?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1。

2、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

3、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2,每组选代表发言: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1、训练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文章段意的能力。

三、赏析课文 (一)赏析第1段

(1)教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2)留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多媒体显示)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本段:

问1:当时的历史形势如何?

问2:晋秦为什么要围攻郑国?分析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又进一步说明什么?

问3:介绍“晋军函陵,秦军锬稀庇惺裁醋饔茫

(5)教师引导学生用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2段

1、教师设问点拨,引导女生接龙分析本段。

①从“佚之狐言于”至“师必退”这几句如何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佚之狐和郑伯的什么特点?

②烛之武推辞的话“臣之壮……也已”又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③分析“公曰”至“许之”这几句,说说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答应这件事的?这里又体现了烛之武的什么特点?

2、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归纳明确:“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应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4、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一)赏析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

2、学生质疑问难。

3、学生齐读本段知识点。

4、学生分析理解第1段。

生答1:“晋候、秦伯围郑”,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生答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进一步说明: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生答3:阐述两军分兵分地驻扎,暗示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埋下伏笔。

5、学生用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全班分组讨论梳理文意。

2、女生接龙分析本段。

3、女生答①: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4、女生答②: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5、生答③: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6、学生质疑问难。

7、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8、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1、教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面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2、留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面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分析理解第2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归纳第2段的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略)

2、作业:

a.熟读并背诵课文     b.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作业:

a.熟读并背诵课文

b.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诵读文章,加深理解文意。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点名抽查背诵一二段。

2、分别说说第一二段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 1、学生代表背诵一二段。

2、学生说说第一二段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背诵理解课文,掌握一二段知识点。

二、赏析课文 (一)赏析第3段

1、点名一位学生范读本段。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仔细梳理本段。

3、教师设问点拨学生接龙串析本段:

①“夜…秦伯”暗示当时的形势如何?表现烛之武什么特点?

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军的?

结合多媒体显示的资料作归纳讲解: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这几句表现秦伯的`什么特点?            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点拨学生解决问题。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本段的词类活用有哪些?

本段的通假字有哪几个?

本段的古今异义词如何解释?

本段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6、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烛之武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4段

1、指导齐读本段。

2、教师点拨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如何理解晋文公说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义?

明确:晋文公以这三个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指导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一) 赏析第3段

1、 一位学生范读本段。

2、学生借助注释分组讨论梳理本段。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学生讨论回答①: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学生讨论回答②(不完整)

学生讨论回答③:

秦伯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解决问题。

5、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理解掌握本段知识点:

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通假字有: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学生结合烛之武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二)赏析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全班分组讨论梳理文意。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讨论晋文公说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义。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义:那个人;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1、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要让学生细细品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质疑问难,点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掌握3、4段的知识点。4、引导学生即兴背诵3、4段,促进理解课文。

三、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烛之武、郑伯、秦伯、晋文公、佚之狐不同的性格特点。

指导讨论,合作探究,理解每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四、写作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学生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1、在讨论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2、合作探究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五、讨论探究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4、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他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1、2: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教训: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讨论回答3: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嫉妒、红眼病。]

讨论回答4:与诸葛亮一样 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尽管怀才不遇,但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学生结合板书复述课文。   [板书附后]

秦晋围郑

之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武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退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临危受命

秦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智退秦师

师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提高学生复述概括课文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完成“创新设计”中相关的习题。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完成“创新设计”中相关的习题。 通过背诵及其他练习巩固知识。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 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在诵读赏析时重视各段知识点的归纳。

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课堂双边活动气氛活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4、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解难,着重培养自学能力。

5、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6、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7、教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面的接龙串讲2、3、4段做示范。

8、注重讨论、诵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小竞赛活动。

2、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自觉地积累一些古汉语知识。

3、在教学中,恰当穿插一些小故事,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篇五

责编:王娜 课前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的人,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了解烛之武这个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和先秦散文。

2.积累常用文言实虚词,概括全文内容。

3.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字、通假字、句式等知识。

4.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知识汇总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历史背景知识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时代是以封建的政治制度而著名。所谓封建就是国家政权封而建之,通过封王、封地来治理一个国家。封建制度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各个权利阶层嫡长子式的世袭制度。

东周(前770年—前221年)历史学家又将东周分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3.春秋五霸

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另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春秋》、春秋三传与“春秋笔法”

《春秋》是鲁国的国史,也是中国现存典籍中年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是由史官实录,后经孔子修订,以鲁国十二公为序,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开创了史传散文的新体裁。《春秋》记事比较简略,于是就有了解说《春秋》的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相传孔子所著《春秋》,常寓褒贬于一字一语之中,后称文笔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5.《左传》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它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又名《左氏春秋》,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6.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7.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8.词类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

A.既东封郑

封,使„„为边界。

B.越国以鄙远

鄙,以„„为边境。

②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

9.重点虚词“以”、“焉”、“夫”、“其”

以 A.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

B.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

相当于“而”

D.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目的 E.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F.以乱易整

焉 A.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怎么

B.朝济而夕设版焉

于此,在那里

C.将焉取之:

“于何”,到哪里

D.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

夫 A.夫晋,何厌之有

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指示代词,那

其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代郑国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这样做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使者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代晋国的

E.失其所与,不知

代自己的

F.吾其还也

表商量语气,还是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

1.理解主旨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概括每段内容。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课文分析

1.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

课本选文的第三段,叙述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共有十句话,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句话为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表明郑国对于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知道郑国将要灭亡,但仍要发表自己对于形势的看法,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使秦伯易于接受他的观点。第二、三、四、五句为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无益于秦。原因之一是秦国跨越晋国把郑国当作远方的边邑是艰难的事,原因之二是灭掉郑国,对晋国有好处,就削弱了秦国自己的力量。第六句话为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指出存郑有利于秦。第七句话为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指出晋君言而无信。第八、九句第五层“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展望未来,预测晋国贪得无厌。第十句为第六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奉劝秦君好好考虑攻打郑国之事。

烛之武的分析中言辞恳切,处处为秦国着想,充分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使秦国不仅答应退兵,还助郑防晋。

2.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是由主客观多种原因决定的,主观原因是烛之武不仅有报国之才,还具有报国之愿。第二段中他的抱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有建功立业的愿望,所以在危难时刻才能挺身而出。

客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贤臣佚之狐的举荐,其次是明君郑伯的纳谏,再次是秦晋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还有当时秦军与晋军分营驻扎,都是使烛之武退秦师成功的条件。问题思考

1.佚之狐为什么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必能退秦师?

烛之武才智过人,能言善辩。国危之时,他可能流露出其能退秦师救郑之意。

2.烛之武为什么说了推辞的话?怎么看这推辞的话?

对郑文公未能及时重用自己不满,仅是发发牢骚而已,并非不想救国,且有试探郑伯是否诚恳之意。

3.郑伯的话可看出是怎样一个人?

敢于认错,能自责,坦诚,是开明之君主。

4.烛之武怎样说服秦穆公撤军?

一番话中心是:灭亡郑国对秦不利,存郑有利于秦。

其依据有三点:A.越国以鄙远,是难事。B.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是傻事。C.晋国不讲信用之往事:无厌,将阙秦而利晋。

5.晋文公为什么不同意袭击秦军?

A.秦穆公对他有恩,不能“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进攻秦军会失去虞国,不明智;C.混乱相攻,不威武——不光彩。

6.晋文公是怎样一个人?

A.雄才大略。B.沉稳多谋。

7.文章在写作上有哪些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A.精彩的叙事,简洁的文字

全文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结论,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详写政治外交,略写军事)。

B.精彩的行人辞令。

行人本讲究辞令,但也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将行人言辞描述得言简意赅,文采富赡,足以打动人心从而衬托出行人机智多才的形象。问题探究

1.课文写作特点

(1)前后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第一段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还有“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的“夜缒而出”呼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第三段“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情节波澜起伏,跌宕起伏。

联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危难,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形成了波澜起伏的情节。

(3)内容安排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重点放在烛之武退秦师。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集中笔墨写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一步步的深入,从而做到繁简得当,重点突出。

(4)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烛之武抓住秦、晋围郑与秦无关这一点,尽管他的出发点全是为了郑国,但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这就更容易使秦伯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一层意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现实,恭维对方。

第二层意思“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点明亡郑无利于秦国,只是增加邻国的利益。

第三层意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放弃郑国对秦有利。

第四层意思“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点明晋国的贪婪,借此破坏秦晋联盟。

2.人物分析

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但是烛之武能够深明大义并且具有很强的使命感,他暂时舍弃了个人的不满,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郑伯面对国亡现实,采纳臣属意见请求烛之武,面对他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情真意切。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接着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

面对“国危矣”,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可以说佚之狐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考点解析

(2011 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

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4.把文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译文: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译文:

参考答案:

1.C 解析:敛,退缩,收缩。

2.D 解析:①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3.D 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4.(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解析: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

(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参考译文: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位子。”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问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障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把所有的禁兵都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东京,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上,当时六十二岁。成果检测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红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氾(fán)南

B.夜缒(zhuì)而出

C.逢(féng)孙、杨孙戍之

D.肆(sì)其西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

4.对下列加红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5.下列各句中加红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既东封郑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阅读理解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后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加红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

2.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越国以鄙远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郑既知亡矣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且贰于楚也

②且君尝为晋君矣

D.①无能为也已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4.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评价下列人物。(可多角度、有创意地评论)

(1)烛之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佚之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2011 江苏)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戢士

戢: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10.把文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译文: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C(“逢”应读páng)

2.A(B项的“说”,通“悦”; C项的“知”,通“智”;D项的“共”,通“供”。)

3.D(否定判断句)

4.D(应为“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5.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C项为“使„„灭亡”;D项为“使„„成为疆界”。)

6.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阅读理解

1.C(A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B项是“出使的人”;D项是“结盟”。)

2.D(①做②给予)

3.A(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

4.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难时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爱国精神。

5.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异:郑伯:直截了当;烛之武:迂回曲折

6.示例:(1)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大勇:只身赴敌营,说服秦伯退兵;大智: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2)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可谓慧眼识英雄。

7.B 解析:易,轻视,看不起。

8.D 解析:②说明禁止巫祭,没有“不残”;③说明治理得好,既没有表现其“严”,也没有表现其“不残”。

9.C 解析:安排王正民到鄂州做官的是皇帝。

10.(1)陈希亮毁掉的不合礼制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2)陈公身处于最前列,号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

(3)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

参考译文:

(2011 江苏)

公名为希亮,字公弼,姓陈。起初为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僧人,他与几个显贵的人(公卿大夫之类)来往,倚仗着他们的势力占据百姓的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收捕惩治他,在法律上定他的罪,全县的人都很惊惧。后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律,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处他的重大罪责,曾腆叩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适逢陈公修建县学,曾腆把家财用来资助官府,让子弟都进入县学学习,最终他成为良吏,并且子弟中有考取了进士的。当地的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把这叫作“春斋”,他们说,不这样做就会发生火灾。陈希亮禁止了这项活动,百姓不敢犯禁,火灾也没有发生。陈希亮毁掉的不合礼制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训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辖制(管制)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帅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身处于最前列,号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士兵都如同木头人一样笔挺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劝告其余的人并使他们离开,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本身的罪。

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士兵正惶惑不安.一天,有一个暗中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陈公笑着说:“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

陈公作京西转运使。石塘河的役兵反叛,他们的首领周元,在汝州、洛州之间引起震动。陈公听说了这件事,当天率领轻骑出去巡视杀死了周元来示众,其余都像当初一样派遣他们去做劳役。退休后逝世,享年六十四岁。他为人仁慈,所以称其严厉但不残酷。在线阅读 《左传》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等,其倍受关注、盛传不衰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史学地位和对传统史学的深远影响。

相传孔子修订过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但由于记载简略,用语隐晦,而有“使圣人闭户十年思之,不能得”的感叹(桓谭《新语》)。事实上《左传》才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独立的叙事详赡、编写有体的编年体史著。二者均记春秋一代史事,以鲁国史事为主,兼记诸侯各国。起始一样,但《左传》比《春秋》多记17年,且最后又有鲁悼公4年事一条。《春秋》1.8万字,《左传》18万字,相比之下,《左传》记事有首尾、用语有文彩,且立“君子曰”以抒作者之见。二书之编写,从字数、记事、编排、用语等方面看,实属两种路数。但经学家以《左传》为解《春秋》经之作,故西晋杜予作注时重加编排,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记事,从此《左传》原貌不可得见。

《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人,与孔子同期。但从《左传》所记内容看,断非一人一世所能成,多有后人的加工增益。所以用“左氏”命名者,古人讲师传,最初传授者,便是作书人。如《公羊传》、《谷梁传》写定于汉初,但仍以战国人公羊高、谷梁赤名书。《左传》得名,似亦此理。

史学界多认定《左传》最后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这是一个激烈动荡又精彩纷呈的时代。左丘明构思在前,继作者加工润色在后,把这纷呈的时代精采全部融注入《左传》中,从编写体例、史事记载到文字表述,将史学推入了它的学术成型期。

史的本质在求真求实。《左传》崇奉秉笔直书。故《文心雕龙·史传》篇有“辞宗丘明,直归南、董”的名句,将首倡史学直笔的优良传统归功于《左传》。由于强调直笔,史料自然讲究信实,《左传》引用的大量史料,与现今传世的《春秋》、《国语》、《竹书纪年》等记载多有吻合,可互为印证。司马迁撰《史记》,便较多地采用了《左传》。《左传》是我们研究春秋社会最丰富而可信的史料依据。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亦有迷信夸饰的成分。

春秋礼崩乐坏,旧秩序大乱,孟子说“孔子惧,作《春秋》”,以使“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显然是说孔子在惊恐之余,犹欲力挽狂澜。《左传》则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如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无庶”一样,合乎天理,顺乎人情,对历史转型表示了深刻的理解与认同,体现了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历史观。

《左传》大量描述战争,这是时代赋予的内容。但要精确地捕捉每次战争的性质、简练地揭示双方的特点,生动地写出战争的全貌并揭示出胜败的原因,作者如果没有成熟的军事思想和外交斗争的经验,是不易达此境地的。故史学界有以《左传》为三晋人最后成书的推想,一则书中记晋事最多,再则记晋国战事又多,三则战国法家、纵横家多出自三晋,这方人士在军事外交上有深厚的积淀,故在讲习传阅中予以加工润色的可能性不无存在。其实由谁写成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左传》提供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外交斗争艺术,已成为我国军事学与外交学上的宝贵财富。

6.烛之武退秦师( )| 篇六

ybck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熟读背诵。(以上内容可安排一课时)

六、在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

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安排为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先

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分类如下: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7.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篇七

一、优化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文言文对话教学中,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至关重要。教《左传》中的经典名篇《烛之武退秦师》, 我反复朗读, 认真研读, 广泛涉猎。许多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实录、同课异构实录, 各地专家的精彩点评、解读争鸣为我打开一扇窗, 《左传》里《展喜犒齐师》《子产不毁乡校》等名篇, 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先秦历史散文的神采风貌。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解读, 使我有底气与学生分享体验, 交流观点, 碰撞思想。此外, 与文本对话作为“备课性阅读”, 不同于一般性阅读。我充分考虑学情统筹对话教学, 兼顾教学所有环节, 做好“课堂实录式备课”。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对话“问题”, 我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因为很少有学生见过《左传》, 我选取《左传》中“僖公三十年”进行页面实物投影, 让学生直观“对话”《左传》;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结合《左传》特点, 用“《春秋》一句, 《左传》一篇”设置悬念;为了调控教学进程, 我预设好对话的“起承转合”, 使教学对话流畅而重点突出;为了保证学生 “文”“言”兼修, 学习能“入”能“出”, 我根据学情设计补充问题和课后博客作业……

二、优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和建构过程, 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 朗读、领悟、质疑、探讨, 逐步寻求文本的文化内蕴。教《烛之武退秦师》, 我不仅教给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方法, 如孙绍振先生总结的“还原”“比较”等, 更重视创设情境, 指导朗读, 引导提问, 鼓励创新。我以全班齐背《左传·曹刿论战》的名句造势, 用张飞喝退曹军、诸葛亮智退司马懿的故事激趣导入。学生诵读课文是与文本进行最直接的意义对话, 书声朗朗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语文课堂。我不仅让学生课前充分朗读, 还不惜花时间在课堂上和学生一道品读烛之武与郑伯和秦伯的两段精彩对话, 达到披文入理, 因声求气。

基于“问题”的对话是文言文对话教学成功的前提。为了避免教学对话“无米下锅”, 我努力营造宽松的解读氛围, 精心设计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疑难,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古人云: “读书须知出入法。”学生与文本对话, 先要“见得亲切”, 最后要“用得透彻”。为此, 我布置“从退秦师这件事来看, 是伯乐重要还是千里马重要?”等学以致用的作业, 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班级博客上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 兴致甚高。这类作业不仅拓展了对话兼容了文化, 还产生了许多独创的观点, 学生们乐在其中。

三、优化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文言文对话教学的重头戏, 是学生之间交流体验, 碰撞思想, 合作学习, 生成知识, 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如何优化学生群体间的对话呢?一方面, 我力求摆正角色, 做好服务。既着力为学生“搭好台”, 也在必要的时候“唱几句”。既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激励、唤醒、鼓励”, 也适时启发、点拨、调控。既立足突破文“言”问题的解决, 又不忽视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 我着力于拓展教学对话的时空范围。高中生是信息时代的主人, 课后作业原是师生点对点对话, 当我把班级博客引进对话教学后, 博客作业变成了师生、生生之间多点对话。博客作业一般包括自主读写和读写互评两个部分。自主读写要求完成三个内容:一是文本概述, 学生自主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二是研读心得, 叙述学生自己理解疑难词句的思维过程;三是阅读感悟, 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进行简单鉴赏。读写点评, 即同学之间对自主读写展开互评, 有字数和人数要求。自主读写延伸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弥补了课堂对话容量太小的不足。读写点评,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博客作业从多重对话角度拓展了教学对话的时空范围。

四、优化师生对话

整个文言文对话教学过程中, 不论有声的或无声的、直接的或间接的,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具有启发、点拨、评价、调控等重要作用。优化师生对话主要依赖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需要增强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讲究教学提问技巧。教《烛之武退秦师》, 有学生提出不能理解“邻之厚, 君之薄也”中的“厚”和“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能会耐心地讲给学生听, 但我觉得这正是一个通过优化师生对话, 来启发学生思考, 点拨学生思维, 突破疑难词义理解的好机会。在文言文词义不懂的时候, 联系上下句是一个很管用的办法。我首先询问学生, 它上面一句叙述的话题是什么, 与此句涉及的话题是否相同。学生很容易明白这两句叙述同样的话题“领土问题”, 至此, “厚”和“薄”的词义迎刃而解了。“厚”是指土地广阔, “薄”是指土地被削弱。优化师生对话, 能达到“不教而教”的良好效果;优化师生对话, 还能有效调控对话。

教师垄断课堂, 学生丧失话语权, 是对话教学的大忌。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调控对话的权力。教师是对话的组织者、评价者、调控者。有时候, 教学对话比较肤浅, 教师应该深入追问;有时候, 学生有畏难情绪, 教师则需要鼓舞信心;有时候, 教学对话偏离了语文性, 教师必须及时控制……当教师以灵活机智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时, 当教师以对话教学总导演的身份调控教学方向时, 文言文教学必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对于文言文教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宏钧几年前就潜心研究教师怎样与文本对话;青岛教研室周宏锐老师十分重视巧设问题, 优化教学对话;东莞市特级教师叶健刚老师积极倡导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将网络博客“阅读新干线”作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自由对话平台, 几位名师对我研究文言文对话教学启发很大。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 我一直十分重视优化多重对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 课堂气氛活跃, 较好地改变了以往沉闷死板的教学状况, 教学效果良好,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 《上海教育》2001年第7期。

[3].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4].周宏锐《巧设问题, 让课堂充满张力》, 《山东教育 (中学刊) 》2011年第7期。

8.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篇八

节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历来为中学语文的传统名篇。然有些词句的注解令人费解,笔者兹试析两处。

一、“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关于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下注[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2004年6月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都持如是观点。

对于此注,笔者颇感疑惑,且几年下来一直试图解惑。

读到戴建华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标点注释商兑》一文[详见《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第43-44页],顿开茅塞;然对戴老师的某些观点,笔者仍存困惑。戴老师通过一番考证,得“贰”本义为“副”,引申为“助,辅佐”。“贰于楚”应解为“助于楚”。笔者疑问有三:首先,戴老师于此处释“贰”为“助,辅佐”之意,而所举例句无一有“贰于×”结构,全为“贰×”结构;其次,推测戴老师之意,“贰于楚”意即“贰楚”,那为何《左传》中要多一“于”字(文言文多力求简约,此处是否有多此一举之嫌)?最后。戴老师释“贰于楚”为“助于楚”,而“助于楚”意即“辅助于楚国,帮助于楚国”;窃以为,从语法上讲,此语句不通,于理也说不通。

检《汉语大字典》①,[且]读qiě时,共⑥个义项,其③连词。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且,犹又也。”《诗·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郑玄笺:“酒美而此鱼又多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南朝梁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北斗横且直。”2.表示相承关系。一边……一边。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三:“此且字,两务之辞,言方且如此,又复如彼也。”《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引且载。”《汉书·郊祀志上》:“黄帝且战且学仙。”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春场》:“女好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日抓子儿。”

按:“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此处“且”应释为“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此处指郑国除了对晋国没有礼貌外,而且还倾向蛮夷民族(楚国当时为中原华夏民族所鄙视),因此于道义上讲,郑国很不得人心。

《汉语大字典》②,贰,《说文》:“贰,副益也。从贝,式声。式,古文二。”段玉裁注:“当云副也;益也。形声包会意。”朱骏声《通训定声》:“贰,从贝从式会意。式亦声。”共17个义项。其义项②辅佐,作助手。《字汇·贝部》:“贰,佐也。”《书·周官》:“贰公弘化。”《后汉书·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元史·百官志》:“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义项⑧不专一,有异心。《左传·文公七年》:“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百姓携贰。”韦昭注:“贰,二心也。”《清史稿·李率泰传》:“部下渐携贰。”义两属。《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杜预注:“贰,两属。”

检阅《左传》,全文“贰于××”之结构。共九处: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

《白话左传》③(以下简称《白》)(P2)译为: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

2、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日“无之”。(《左传·隐公元年》)

《白》(P4)译为:周平王暗中又将朝政分托给虢公,郑庄公埋怨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

3、晋侯、秦伯圈郑,以其无札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白》(P101)译为:晋文公、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心向着楚国。

4、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左传·文公十七年》

《白》P130译为:当时,晋灵公拒绝会见郑穆公,以为他背晋而亲楚。

5、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晋人惧,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左传·成公九年》)

《白》(P181)译为:由于晋国让鲁国把汶阳的土田归还给齐国的缘故,诸侯对晋国有了二心。晋国人畏惧,在蒲地和诸侯会见,重温马陵的盟会。

6、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左传·成公九年》)

《自》(P181)译为:秋季,郑成公去到晋国,郑国人为了惩罚他倾向楚国,在铜鞮逮捕了他。

7、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左传·成公十一年》)

《白》(P184)译为:晋国人认为成公倾向于楚国,所以扣留了他。

8、夏,齐侯围成,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左传·襄公十五年》)

《白》(P239)译为:夏季,齐灵公包围成地,这是因为齐国对晋国有了二心的缘故。在那时候就在成邑建立外城。

9、贰于楚者,子侯石孟,归而讨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白》(P252)译为:敝邑偏向楚国,是子侯和石孟,回去以后就讨伐了他们。

据语境、词义以及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来看,以上9个例句,例句1、2、3、4、6、7、9中,“贰于×”,可释为“倾向于×,有益于×”;而例句5.8中,“贰于×”,则可释为“对……有二心”。

检《汉语大字典》④,[倾]读qīng时,共13义项。其义项①侧;斜。《广韵·清韵》:“倾,侧也。”《列子·汤问》:“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引申为倾向。而《古代汉语词典》⑤,[倾侧]义项④随顺,依附。《汉书·来历传》:“耿宝托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奸臣,诬奏杨公,伤害忠良。”而《汉语大字典》⑥,[益]共17义项。其义项⑧有益,《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明王世懋《学圃杂疏·豆疏》:“豆之美者无如白扁豆,味甘而益人。”清洪仁玕《天历序》:“晋唐以后,既有推测之法,而富贵功名亦如故,是可知数算非能益人,但人自惑之耳。”

综上所述,窃以为,“贰”有“倾向”或“有益”义。则“且贰于楚也”,似译为“而且有益于楚国”或“而且倾向于楚国”为好。

二、晋文公撤军的背后

为何晋文公围郑又撤军,不允许子犯的请求,攻击秦军?

是否真如晋文公自己所言,“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标点注释商兑》,据佐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谓“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指出此处“武”,专指“和

众”,杜预注“绥万邦,和众也”,即合和万邦,化敌为友。秦晋两国联合(实质的或象征的),就是“整”;彼此相攻,即为“乱”。戴老师以为“以乱易整”,显然不符“和众”之“武德”。此独具慧眼处,令人信服。然鄙人还有一些浅显的想法。

为何不攻打背信弃义的秦穆公?晋文公宣言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

首先,从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晋文公有所顾忌,虽然秦穆公的出尔反尔,的确令人气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据《左传》载,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从此也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仍有强秦,南方仍有强楚,都在觊觎中原的霸主地位。而且,秦穆公已先于晋文公称霸,因此,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在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根本不愿两面树敌。在二十多年后,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霸一时,这从侧面也证明了晋文公的深谋远虑。

其次,从战争的最后结果来看,晋文公实现了他的某些愿望。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郑世家》为我们作了更多的解惑:

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髃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人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人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姑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再次,从战争性质来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各诸侯战争的目的无非是获得更多的人口,土地,财产。因而,孔子对“春秋五霸”评价很少,虽都为赫赫霸主,孔子多赞齐桓,少提晋文。据笔者所知,《论语》中,孔子评论齐桓三次,而评晋文仅一次,都在《论语·宪问》篇: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最后,从晋文公的个人素养来看,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他的处世经验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击打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之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暴露出晋国总出尔反尔:“夫晋,何厌之有?”则应证晋国贪得无厌;“既东封邦,又欲肆其西封”,应证晋国狼子野心,得陇望蜀;如此的不仁不义的结局,这是富有心计、“谲而不正”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

上一篇:董市小学小班化教学小结下一篇:我的智慧又热闹校园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