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精选8篇)
1.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 篇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1周/1 授课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辅导》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系统方案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进行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芯片选择、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等。
基本要求:
·说明书应包含题目、系统概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系统设计的具体说明(含操作过程)、结论、认识体会、参考文献等几部分。要突出设计重点进行论述与说明;
·文中符号、图、表要符合国家统一标准;
·画出A3电路原理图;
·编写程序及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字)。
设计说明书基本要求: 1.摘要
用500字左右概述你选择设计题目的特点,重点概述你所设计的方案的创新点,采用的分析、设计方法,得出的结论等。2.综述
围绕选定的设计题目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写出查阅文献的综述。3.方案设计与分析(1)提出诸多设计方案;
(2)经分析、比较选出最佳的创新设计方案;(3)给出硬件设计方案;
(4)多设计的硬件进行功能分析;(5)画出硬件电路图。4.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综合评价所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5.体会与展望
谈一谈参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体会和收获;所设计方案的发展前景等。6.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著作、期刊、报告等)。
二、设计内容及安排
设计任务书提供4个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在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设计题目,以调动学生参加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1.十六位运算器设计
a 使用器件:181、182、244、373、LED、各类开关; b 能实现十六位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 能显示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及其运算结果; d 能实现串行进位和并行进位的转换。2.存储器扩展系统设计
a 系统使用的器件:SRAM6264、373、244、LED、各类开关;
b 能实现八位数的读和写操作。包括从开关给数存入存储器,将存储器某个单元内容送入另一个单元;
c 能显示地址、显示读出或写入的具体数据。3.计算机信息通路系统设计
a 系统使用的芯片:373、244、181、LED、6264及各种开关; b 实现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c 实现寄存器和运算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d 实现存储器和运算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e 显示各种信息。4.八位运算器的设计
a 系统使用的芯片:与门、或门、异或门、非门、D触发器、驱动器、发光二极管、各种开关、三态锁存器;
b 能实现8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c 能显示参加运算的数据、能显示运算结果;
d 能对运算结果实现直接传输、左移、右移、半字交换等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要求1周内完成。第l天布置任务、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第2天方案分析、比较阶段;第3~4完成电路图设计;第5~6天整理设计说明书及准备答辩阶段;第7天答辩阶段。
三、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考核的原则是鼓励创新、独立完成。对于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工作量的,有创新点的设计给予好成绩,鼓励同学把设计方案作为课程的实验环节综合选作项目加以验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两级分制,即合格和不合格。
合格:设计方案比较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电路原理图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不合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电路原理图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四、其他要求
1.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阶段,全力以赴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做与本设计无关的事,有事需向指导老师请假。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书要求的设计任务。
2.按照学校规定,设计资料交系统一存档。
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在设计任务上手写完成,书写格式参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执行。
撰写人:王红 系主任:彭晏飞
教学院长(主任):沈学利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2.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 篇二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用层次结构的观点并以信息的加工、处理为主线研究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大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互连构成整机的技术;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能力, 建立牢固的整机思想[1]。
2 教学中的问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多、更新快、难度大、抽象等特点,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出现如下问题:
2.1 学生觉得枯燥抽象, 原理复杂, 知识点较多, 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入门难, 没有信心, 缺乏耐心等现象[2,3,4]。
2.2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认识上存在误区, 认为学习软
件专业与硬件无关, 加之现阶段的产品开发, 硬件的不断升级换代嵌入式、各类单板机及片上系统与课程教授的内容似乎有着较大差异。因此, 学生往往觉得与实际应用关系不大, 缺乏兴趣。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程学习质量, 使他们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且具备一定的开发设计能力, 成为这门课授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课程的特点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把握课程的主线和重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设计实践教学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探索。
3 教学改革的探索
3.1 明确课程性质和意义, 了解发展史
首先, 课前要给出该门课程的总体架构, 阐明其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一开始就进入正题, 由于知识点繁杂, 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上的混乱。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以及五大部件之间的联系应该贯彻到整个教学之中。
其次, 要阐明本学科的现实意义, 要让学生明白当今的硬件无论怎么发展, 类型如何多样化, 其实都没有脱离冯·诺依曼体系。
最后, 很有必要交代清楚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仅会软件开发编程, 那么在未来人力竞争中缺乏优势, 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 软件工程本身更重视“工程性”, 这是一个软硬结合的过程。
3.2 善用类比
类比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微机系统内部硬件结构以及运行过程仿佛黑盒子, 如果照本宣科般的介绍内容,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类比方法将知识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 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得知识点变得深入浅出, 容易接受。例如, 对中断概念的阐述, 我们在阐述概念后给出了一个例子假如, 你在房间里看书, 这个时候有电话打进来, 这就是一个中断事件, 你停下手头工作, 把书折上, 接电话, 之后再从中断的地方开始继续看书,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中断过程。类比方法的运用, 形象的把中断的内涵, 过程, 优先级处理, 现场的保护与恢复讲解透彻。再比如在讲解寻址方式时, 可以这样举例:一个小孩子管妈妈要苹果, 如果妈妈直接给他, 这就是立即数寻址;如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盒子, 苹果在盒子里, 这就是寄存器寻址;如果妈妈给了孩子一个纸条, 上面写着苹果的地址, 孩子按照纸条上写的地址去找苹果, 这就是直接寻址方式;如果妈妈把纸条放在盒子里, 孩子打开盒子拿出纸条才能找到苹果, 就是间接寻址方式。关于总线, 可以类比作仓库保管员入库或者出库操作。首先, 明确命令类型, 即cpu读还是写数据。该指令由CB总线传送, 仓库保管员要根据入库或者出库单上的地址存取货物, 相当于寻址, 由AB总线传送;取出物品放置到生产线上相当于数据在DB总线上传输。实际上, 计算机中的很多工作原理, 都可以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虽然不一定恰当, 但这种方法的使用能使学生得以启发, 减轻学习压力, 事半功倍。
3.3 注重前后学科的融汇贯通
《数字逻辑》, 《汇编语言》等是本门课程的前导课。但是在学习时经常会发现, 许多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掌握不牢, 导致课程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课前, 我们总是要利用5-10分钟回顾一下关联知识, 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有些知识点与前沿领域相关, 则可以纵深讲解, 让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便于明确自己的方向。
3.4 注重实验环节
实践环节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开展的是两个层次的实验。3.4.1与课程串行的基础实验, 如:如运算器、存储器、总线、控制器等。主要侧重部件和单元。3.4.2独立于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与前导课程相关的接口芯片实验, 8259, 8251, 8255, 8253等;延续性的复杂模型机设计实验。这样, 让学生将汇编语言, 数字逻辑, 组成原理三门课程联系起来, 真正建立起“整机”概念。学生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而且锻炼了独立分析思考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师通过引导、提示,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开放实验室, 挖掘其潜力, 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性实验。
4 结论
我们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摸索, 逐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取得不错的效果, 学生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对知识的探求的欲望强烈, 基础知识整体掌握扎实, 因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黄岚, 程新荣等.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之管见[J].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5, 12:68-69.
[3]陈友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浅谈[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1, 3:18-19.
[4]赵灵锴, 郭红霞.高校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 2005, 10:162-163.
3.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启发式教学
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从层次的观点掌握计算机组成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等系统知识,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从系统的观点,理解提高计算机整机的软硬件性能的各种可行途径,了解计算机系统中软件、硬件的功能划分和相互配合关系;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初步了解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的主体思想,能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且课程的内容比较死板,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与其他相关课程联系紧密,在教学中往往会较多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而受到课时限制不可能讲授所有知识点。
三是课程有些内容相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尤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二
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一方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较多、概念抽象,难学,难懂。为了搞好“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建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进教学内容,对于教材的内容做适当删减和补充。比如在“指令格式”举例中,教材所介绍的机型目前已经很少使用了,可以适当缩减内容;而对于一些应用比较多的机型的指令格式可以适当增加,这样学生既了解了不同机器指令格式设计上的差别,也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机器指令格式有所认识,具有更好的实用效果。
再比如在讲解“存储器”这部分内容时,软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等也已经很少被使用,对这些内容也可以适当删减,而补充闪存的存储原理,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与实践和应用相关的知识。
另一方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与其他一些专业课程密切相关,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考虑与其先修及后续课程的融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后续课为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各专业课程知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如果教学只局限于本课程,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讲授中应重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与融合。比如讲解“虚拟存储器”时,可以与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多任务管理相结合;讲解“指令系统”时,可以引用汇编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一些80×86中的指令实例等。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应做到内容突出,通过问题引出重点和难点内容,然后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解“溢出”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只是简单介绍溢出的概念,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补码加减运算时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负数,以及两个负数相加结果却为正数来引入溢出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溢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时应与学生互动,避免教师一味讲解的情况发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一些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当教师再讲解答案时,学生可以有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讲解“寻址方式”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各种寻址方式的特点,然后再讲解各种寻址方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如此就容易记忆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比较多且比较抽象,由于计算机设计与实现的很多方法和技术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讲解时可以尽量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比如可以用钟表的时间校准来类比补码的实现;用宾馆的房间来类比存储器单元的编址;用交通道路来类比总线;用员工职务高低来类比优先级别等。教师对课程的内容做到充分掌握,讲课时就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来解释复杂的概念,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3.采用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充分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来授课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给学生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解“指令周期”的数據流时,通过一个工作流程动画的演示,从取指到分析译码到最后指令的执行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理解整个过程。但是教师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而是要与黑板讲授方式结合起来。因为某些推导过程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放映,不利于学生理解结果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比如Booth法,它是由校正法推导得来的,因此最好在黑板上讲解整个推导过程,学生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4.实验教学注重实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属于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特别强的一门课。因此,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对实验教学环节给以足够的重视,要有充足的实验学时,提供实验性能良好的实验计算机系统或实验装置,能进行反映主要教学内容的、水平较高的实验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深化计算机各功能部件实验的同时,加强对计算机整机硬件系统组成与运行原理有关内容的实验;在坚持以硬件知识为主的同时,加深对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联系与配合的认识。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做到:
(1)及时更新实验设备,实验设备的选择要考虑是否能利用计算机新的技术,是否能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置合理的实验项目,实验的内容应与课程重点内容相对应,除了运算器、存储器、数据通路等基本验证性实验外。还应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态度,要求大家必须完整记录并整理实验数据,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改进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将应用性、技术的前沿性和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与课程内容完全对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课程的内容,授课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解争龙.<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
4.《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篇四
乌拉街满族中学 孙国家
一、学习者分析
初一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的主机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走进windows世界》打下基础,它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4)了解软件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和教学课件的演示,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以及教学课件的使用,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认识所学内容,掌握专业词汇,理解概念,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的讨论活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计算机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概念,引导学生自我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2.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白板课件]我们大家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设问导入]大家都知道,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计算机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计算机能处理这些信息呢?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是什么?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请同学们了解一下电脑装机的过程,有没有同学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过程呢?
[过渡]“硬件”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硬件。学生回答,巩固旧知识。
[学生回答]先选择主板、CPU、显卡、硬盘等,帮我装机的人就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就装Windows XP和一些常用的软件。设计情景,引发学生兴趣。
硬件系统 [白板课件] 硬件: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讲授] 1.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心脏,影响着整台机器的速度。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组成。运算器: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是负责指挥、控制计算机工作的部件。
2.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统称为存储器。它是存储指令和数据的部件。3.输入设备:它是人与计算机的桥梁,把信息送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摄像头、手写板等。4.输出设备:它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展现在我们眼前。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设问]为什么我们对硬件系统这样分类呢?原来,这是根据他们的功能来划分的。我们试着对实物来研究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实物展示]打开一台计算机的主机,让学生分组观察。
[白板课件 讨论、练习] “物以类聚分分看”: 4人小组讨论,分组观察。
分组讨论,完成练习。通过图解,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改变学生定性思维。(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五部分组成。)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小组协作中获取知识,在愉快中自主学习。
存储器
[设问过渡] 刚才在实物观察中,大家都明确了这块是内存,这块是硬盘,它们都属于存储器,但大家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还有其它哪些存储器吗? [白板课件、讲授] [设问] 大家知道怎样去衡量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大小吗? [白板课件、讲授] [学生回答]“兆”等
[白板课件 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存储单位的换算。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归纳]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实际设备的总称。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完成的。硬件和软件互相配合,计算机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归纳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习惯与能力,使知识在主动记忆中得到强化。3.教学评价
(1)你能根据提示填写下图吗?
(2)你认识多少个常见的外存储器,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GB的U盘能存放多少个汉字,请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资源: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课件;(2)计算机硬件实物。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体活动,教师只作引导、归纳内容等辅助活动,课前的实践研究活动(装机过程探究),让学生先对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在合作的过程中作一个感性的简单认识,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思考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做练习,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扭转自己原先的硬件系统组成的概念,巩固并强化记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这一知识点。
5.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 篇五
2014考研计算机专业课大纲,组成原理部分四大变化解析
新东方在线
2014考研大纲已发布,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辅导团队第一时间对考研各科新大纲进行了解读,以下是对2014考研计算机统考专业课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的解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组成原理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
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
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
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组成原理变化解析
1.变化一
【考察目标】发生变化
3.掌握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并能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析。这句话由原来的“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变为“并能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析”。
2.变化二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这一部分变化较大,变为: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4.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GFLOPS、TFLOPS,增加了“PFLOPS”。
3.变化三
(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带符号“整”数的表示,再不是符号数。
4.变化四
删去中央处理机的第六条
(六)多核处理器的基本概念
5.变化五
删去输入输出系统模块的(三)I/O接口的3.I/O地址空间及其编码和
(四)I/O方式中的4.通道方式
三、新东方在线专业课名师复习与备考指导
1、教材的选择
从考试大纲来看,所要求的知识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中都已经包含。
不过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复习,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辅导团队建议可 以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主编),该书编 写较好,基本上囊括了考研大纲上所要求的知识点,如果再配上白中英的计 算机组成原理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就如锦上添花。
2、学习方法指导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要求是使考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
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3、要把握重点、难点问题,学习时要紧紧抓住考研大纲
总的来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属于记忆型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对相关概念、原理进行识记。另外,就是有关参数和性能指标的 计算和评价,这一块是需要理解的,不能靠死记硬背。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 理课程中,要正确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各种基本概念,掌握各概念中的要 点。将有关的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不要孤立地学习各个部分的内容,比如 数据表示、运算和运算器部件等,都要关联起来。
四、重点知识点睛:
1、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数据表示这部分要掌握进位进数制及相互转换的方法、真值和机
器数的各种表示等。定点数的运算方面要掌握位移运算、加/减运算、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浮点数要掌握浮点数的表示及加/减运算。
2、存储器
这部分在复习时要建立起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整体概念,计算机存储系统
可以看成是Cache-内存-外存三级结构,大家要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各类存
储器的工作原理。复习的重点是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虚拟存器。
3、指令系统
这部分要掌握指令的格式和各种寻址方式,特别重要的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要求能够解决综合问题。
4、中央处理器
这部分要掌握CPU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
5、总线
总线这部分不是考试的重点,但需要了解总线的概念、分类、总线的组
成及性能指标。
6、输入输出系统
这部分要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它们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还
要掌握I/O功能、基本结构、编址方式等。I/O方式这部分,建议重点复习程序中断方式。
最后,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辅导团队祝愿2014考研人梦想成真!
6.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篇六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系 部 专 业班 级
学生姓名
2013 年 12 月 24 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一、内容摘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硬件专业基础课,该书主要突出介绍计算机组成的一般原理。本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所以在之前我们就学习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逻辑等一些相关课程,为学好这门可打下基础。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能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及开发能力。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系统概述、总线系统、存储系统(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指令系统、cpu结构及功能)、控制单元(包括器功能和组合逻辑以及微程序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的深入剖析和详细讲解,使我们能形象地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概貌及工作原理,旨在使读者对计算机总体结构有个概括的了解,为深入学习以后各章打下基础。计算机软硬件概念、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硬件框图及工作过程、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本书结构及学习指南。计算机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硬件”和“软件”各自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本章简要的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它的应用领域,旨在使读者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例如在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这一章还展望了计算机的未来,可以想象几十年后,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绚丽多彩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绝不是幻想。
第三章 系统总线
本章着重介绍系统总线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结构和总线控制逻辑。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总线主要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片内总线是指芯片内部的总线。系统总线是指cpu、主存、I/O设备各大部件的信息传输线,其中又可以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总线具有一些特性,比如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时间特性。而衡量总线性能的指标有总线带宽,总线宽度,时钟同步/异步,总线复用等。为了使系统设计简化,模块生产批量化,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实现可移化,便于维护,人们还设立了总线标准。总线结构又可以分为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
第四章 存储器
本章重点介绍主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组成方式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联系此外还介绍了高速缓冲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等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旨在使我们真正建立器如何用不同的存储器组成具有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的概念。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主要分为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其中主存储器中包括随机存取器和只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要就是要掌握它与主存之间的地址映射。辅助存储器主要就是磁盘存储器,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即可。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除了cpu和存储器两大模块外,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第三个关键部分是输入输出模块,又称输入输出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发展,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I/O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它们与主机的联络方式及信息的交换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输入输出系统涉及的内容极其复杂,既包括具体的各类I/0 设备,又包括各种不同的I/0设备如何与主机交换信息。本章重点就是分析I/0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分别为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以及相应的接口功能和组成,对几种常用的I/O设备也进行了简单介绍,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第六章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参与运算的各类数据(包括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定点数和浮点数等),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运算方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在自动解题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流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及整机工作原理的理解。本章还涉及到了一些原码,补码,反码方面的知识,而且与我们在数字逻辑中接触的算法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准确的运用本章学习到的知识了。
第七章 指令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机器指令系统的分类,常见的寻址方式,指令格式以及设计指令系统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机器语音是由一条条语句构成的,每一条语句又能准确表达某种语义。指令一般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此外本章还对RISC技术也进行了简要介绍,使我们进一步体会指令系统与机器的主要功能以及与硬件结构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第八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
CPU 是计算机进行运算的核心, 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频率、高速缓存、前端总线频率、超线程技术的应用、支持的扩展指令集等对整个计算机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的使用中常见的CPU 超频故障、计算机感染病毒使CPU 性能大幅度下降,偶伴随死机等现象, 逐步掌握CPU 主要性能与故障的排除技巧,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CPU的主要功能是执行指令,控制并完成各种操作,包括运算操作、传送操作、输入输出操作等。CPU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指令控制:保证机器按顺序执行程序是CPU的首要任务。操作控制:CPU根据指令的要求,产生需要的操作信号。时间控制:对各种操作信号进行定时,即进行时间控制。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是CPU的核心任务。
第九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
本章结合指令周期的四个阶段,着重分析控制单元为完成不同指令所发出的各种操作命令,这些命令控制计算机的所有部件有次序的完成相应的操作,已达到执行程序的目的,使读者进一步理解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和控制信号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控制单元在机器运行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为下一章设计控制单元打好基础。
第十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了两种设计方法,一是组合逻辑设计,二是微程序设计,旨在使我们能够初步掌握设计控制单元的思路,本章可以说是整本书最难的一章,它要求我们能够运用上一章学习的知识来完成控制单元的设计,这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实际应用:
由于我们是网络过程专业的学生,我就举一个计算机在网络方面的应用。就拿现在很火的电子商务来说,电子商务的含义是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可利用Internet来改变他们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内部员工的交流,也可以认为是消费者、销售者和结算部门利用Internet完成商品采购和支付的过程这种简洁、可靠的商品销售方式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
五、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难,因为它对于学生的综合知识要求的比较高,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如果之前的一些学科没有学好的话,学起来还真有点吃力。但是这本书有循序渐进的带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从浅入深,只要认真学习,多做题,多理解,学起来还算过得去。对于前几章的学习我还能够跟得上,但是从机器语言开始我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它要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相当高,简单的模仿是肯定不行的,尤其是最后一章的控制单元的设计,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个坎。不管怎么说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了解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知道计算机有层次结构和组成结构,计算机在各个组成结构的协调工作下完成很多人很难完成的功能。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六、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学习和整理,我深刻了解到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加深了对计算机基础的认识,了解到了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功能。掌握了计算机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计算机运算方法、指令系统、CPU、控制单元等发面的知识。我相信这次的学习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七、参考文献:
7.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 篇七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讨论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基本组成原理,它不仅可使学生从底层剖析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设计技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字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计算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继承技术人员的一个有效的教育环节[1,2]。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庞大和高度集成化,这使学生普遍感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怕学”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改革“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不断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教学内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模型机为背景,“脱开具体机型”,使学生建立整机概念,以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传送和控制方法为主线,按基础、组成、系统三个层次阐述计算机组成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控制过程。同时在实验教学的配合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硬件系统方面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的能力[1,2]。
3. 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使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大、内容多。其中涉及有关各部件的组成结构、控制电路被封装在芯片中,芯片高度集成化,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只能凭想象理解,因而对这样抽象性的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形象地描述内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利用了以下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
3.1 多媒体课件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设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立体教学模式,制作了电子教案,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和仿真系统,从而利用这三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完成课堂教学。电子教案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形式可以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仿真系统可以直观地将各部件内部每一步的信息流动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指令的寻址方式”这一教学环节中,使用FLASH制作了各种常见寻址方式的取操作数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各种寻址方式寻址的过程,了解、比较各种寻址方式的特点及执行指令时的信息流动过程。在“基本模型机”工作原理这一教学环节,使用FLASH开发的模型机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模型机的工作原理,实践部分还使用LABVIEW开发了一个仿真实验系统,可以在理论教学课堂上仿真实验环节,为模型机实验打下基础。其它教学环节如高速缓冲存储器替换算法、存储器工作原理等环节也可采用类似的教学手段。
3.2 网络课程建设
为方便广大教师利用网络教学,搭建了该课程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获得教学教案、教学进度安排表、讲义浏览等资源,也能方便的使用提交作业、在线测试等功能。网络课堂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
3.3 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对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整个硬件系统有较直观、深入、全面的理解。我校使用的ZY15Comp12BB和THTWK-2型实验教学系统,不仅可以做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还可以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对于复杂实验,为了能让学生在实验前掌握实验原理,同时,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对实验设备的损坏,我们还开发了一套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系统,可以供实验学生在实验机上实验前仿真、模拟实验,然后再在实验机上实作实验。这也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离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到动态存储器和静态存储器时,使用启发式教学法[3,4],首先引导学生对两种存储器的存储特性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在总结出存储特性不同之处后,又可以引发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应有哪些不同,这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还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大量使用类比的方法[5],讲到进位制的进位时,用熟悉的十进制进行类比教学,讲到偏移地址时,用学生在自己本班的学号进行类比,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实现方法变得简单、易懂。同时我们还采用课堂练习、章节网络自我测验、试题库测验等方式检测教学效果,然后通过网上提问、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
5. 结语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将理论与新技术相结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近年来采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网络课程建设、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真正解决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怕学”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白中英,戴志涛.计算机组成原理[M],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0
[2]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2
[3]万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1):842,942
[4]郭秀英,徐洪学.启发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37-38
8.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 篇八
关键词:CDIO;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理想工程师特质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开始强调改革的必要性。要培养学生能够在现代团队的环境下,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具有复杂和高附加值的工程产品、过程和系统,由此产生的工程教育新方法称之为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它创造了能够深化学习技术基础和实际能力的二元学习经验。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和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学习经验,与此相关的学习经验创建了一个与技术基础相关的学习抽象概念的认知框架,为学生提供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的机会,提供掌握深厚基础知识的途径。CDIO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具有国际先进性。②具有实践可操作性。③具有全面系统性。④具有广泛适应性。《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实现技术,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程序设计技术、硬件扩展方法等,主要涉及理论、方法、技术、实现和应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CDIO对于改变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的重概念、轻能力的问题,以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能和工程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①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建立计算机系统完整的基础硬件理论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初步的硬件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以及创新型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②使学生从深层次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结构组成、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学生对硬件层面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硬件技术素养,为以后参与硬件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由于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使得本课程所讲的内容跟不上硬件技术的发展,给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定难度。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中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抽象枯燥的知识,对内容难以理解。②与计算机的新技术结合不紧密,造成知识点孤立,学生感到此课程没有实际价值。③教学与实验都以一成不变的实验器材提供的简单实验为主,缺乏创新性的全方位技能训练。④本课程的考核测评方式单一,以笔试为主,不能在考核方法和体系上有新的突破。上述四个典型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建设停滞不前。所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三、面向CDIO的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昆工计算机专业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组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育大纲作为本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设计了面向CDIO工程教育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模式,其主要思想是:①以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项目设计为核心,采取基础、实践和创新并重的多元教学模式;②理论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中英双语教学,课余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加强师生在线对课程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探讨;③实施案例化教学,通过代表性的案例讲解课程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技能实践方法,着重加强学生的硬件设计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目前常用的PC计算机来提高探寻知识能力;④利用现有的硬件实验室条件,指导学生完成基于微程序和组合逻辑完整计算机硬件的实验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硬件系统分析、设计和实践的能力。所有教学模式都以实验和项目设计为核心,形成一个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CDIO大纲的教育要求。
1.以具体的实验和工程项目设计为核心。CDIO工程教育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具体体现。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和工程项目的设计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基础性实验“数据通路”“存储器实验”“控制器实验”等,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技能实验“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微指令设计”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硬件设计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对数据通路、加法器的构成、硬件的设计方法等部分进行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以及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勇于创新的能力;工程项目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项目,包括控制器的设计、存储器的扩展、运算器的设计、简单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养成具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能力。
2.实施案例化教学。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化教学。一方面,从目前流行的计算机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来作分析,如:pentium IV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式等;另一方面,将简单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实例教学,如介绍ALU的构成、多级存储体系、虚拟存储、控制器的实现原理等内容时,引导学生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在综合性实验中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修改提供基础。通过特定案例的分析和“做中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现技术,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由设计到实现、由验证到创新性地进行技能实践,多层次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建设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教学互动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后练习、实验辅导、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共享,将一些以前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设计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并经常性保持更新,为学生提供课外自学的网络环境。通过该平台进行在线答疑、提交作业、网上留言、模拟考试等,从而实现课外的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网站随时更新课堂上介绍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发展动向和新技术等相关资料,如:Microsoft、Intel、IBM等知名企业最新技术以及微电子等相关学科知识。学生可通过网络环境极为便利地实现自主学习和教与学的互动。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形式的要求,现在更要侧重学生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如在课程考核中增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功能模块设计内容,现场抽签考核内容,完成功能模块设计的同时要借助仿真软件等手段完成对自己设计内容的初步验证,最后要向老师汇报和答辩,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交流和报告能力。对于实践教学,也采取分组形式。即随机抽取学生分组后答辩,再由答辩小组给出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组成员的责任感。
CDIO大纲在强调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设计与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整个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将CDIO理念引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计算机专业将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起点,通过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实验和工程项目设计为核心,采取基础、实践、创新能力并重的多方位教学模式,最终完成《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在整个计算机硬件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计算机专业作为云南省的特色专业,正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的教学大纲,逐步推进改革实践环节的整合。我们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目前发展的趋势,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以标准为模板,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Crawley,E.F.,Malmqvist,J.,Ostlund,S.,etc.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 [M].Berlin:Springer,2007.
[2]谭长庚,任胜兵,胡志刚.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C].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组委会.全国高校软件工程教育会议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7-190.
[3]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9.
[4]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5]蔡映辉.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的文化和谐观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6-9.
[6]林艺真.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4):137-140.
【计算机组成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信息)10-19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08-08
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体会08-08
计算机考研大纲06-24
计算机基础教学项目10-08
计算机教学活动方案06-18
计算机教学计划汇总08-05
国外计算机教学论文09-25
计算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06-20
计算机教研组教学总结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