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精选8篇)
1.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 篇一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2011-07-06 180055)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量、额屡创历史新高,骄人成绩难掩背后隐忧,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棘手瓶颈问题,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中国茶引领世界茶叶发展潮流大势所趋。
一、出口概况
自2005年以来,茶叶出口量始终徘徊在28-30万吨,2009年突破30万吨,创历史新高,2010年出口30.2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出口数量再次超过斯里兰卡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金额再创新高,达7.84亿美元,如此令人瞩目成绩是在人民币升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1、绿茶、花茶、普洱茶出口上升,红茶、乌龙茶出口下降
2010年,我国绿茶出口23.42万吨,同比增2.12%,金额5.67亿美元,同比增8.07%,已连续9年量价齐增。绿茶出口是我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事关我茶叶民生经济的持续稳定。
2010年,花茶出口7356吨,同比上升24.4%,出口金额3990万美元,同比上升
34.7%;普洱茶出口4578吨,金额2622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31.3%和34%; 2010年,红茶出口3.66万吨,同比下降7.83%,金额7981万美元,同比上升24%;乌龙茶出口1.97万吨,同比下降18.24%,金额7140万美元,同比上升6.8%。
国际市场以红茶消费为主,特种茶的资源优势一时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未成为国际市场茶叶消费主流产品,市场较为单一。但随着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实力的增强,特种茶将成为拓展国际市场的主打产品,也将成为引领世界茶叶消费潮流的时尚饮品。
2、美、俄出口增长,日、欧恢复性增长,西非等传统市场下降
2010年,对美茶叶出口2.48万吨,同比上升28.4%,金额5563万美元,同比上升38.4%,对俄罗斯出口2.13万吨,同比上升3%,金额4668万美元,同比上升31.4%。近年来,我行业和企业加大对美、俄市场拓展力度,消费者渐进认知我多茶类产品,该市场出口茶叶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美、俄已分别跃居我茶叶出口第二、第三大市场。
2010年,对日茶叶出口1.95万吨,同比上升2.9%。对欧出口2.1万吨,同比上升15.5%,金额7093万美元,同比上升18.3%。其中,对德出口9057吨,同比大幅上升52.6%,金额2632万美元,同比上升47.25%;对英国出口4048吨,金额1740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9.3%和25.3%;对法国、荷兰、波兰出口均下降。日本、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主销市场,由于日、欧制定多变的茶叶检测标准及相关保护措施,茶叶出口呈下降态势,日本连续5年出现两位数下降。2010年,我对日欧茶叶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特别是对德国出口增长超过50%,这是近年来我企业加大产业投入和茶园改造的结果。日欧市场购买力强,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2010年,对非洲茶叶出口14.4万吨,同比下降3%,金额3.6亿美元,同比上升2%。其中,对摩洛哥茶叶出口6.1万吨,金额1.57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4.72%和9.70%;对阿尔及利亚出口1.2万吨,金额3069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8%和11.5%;对贝宁、塞内加尔、喀麦隆等国家出口同比均出现下降,有些国家降幅超过40%。因原料供应紧缺、生产成本提高及品质规范等因素,我对传统市场出口有所减少,摩洛哥茶叶进口量直到最后两个月同比才反超。
中东伊斯兰国家饮红茶为主,由于受地区消费习惯和局势动荡的影响,我对该地区茶叶出口所占市场份额较小。2010年,对中东出口数量8.6万吨,金额2.1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5%和6.8%。
3、浙江茶叶出口略有下降,湖南出口大幅增长
2010年,浙江省茶叶出口15.52万吨,同比下降4.36%,金额3.94亿美元,同比上升3.19%。浙江是我茶叶出口第一大省,分别占我茶叶出口量、出口额51.3%和50%。2010年,湖南省茶叶出口3.5万吨,金额6700多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10%和22%,位居全国第二;安徽省茶叶出口2.3万吨,同比有所下降;福建省茶叶出口1.6万吨,同比略有上升。
2010年,全国茶叶出口企业共400余家,出口量在万吨以上企业7家,其中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出口超过1.5万吨。57家企业出口量在千吨以上,200余家企业出口量不足百吨。
二、面临瓶颈
1、主流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结构需调整和优化。我国茶叶出口市场格局,是由历史诸多因素和传统消费习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显示出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
2、我国多数茶企从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缺乏真正意义的国际茶叶行业龙头企业和全球知名品牌,实力和规模普遍偏小,尚未形成有规模的标准化、规范化茶叶生产链,缺乏国外市场分销渠道,难以凭借自有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3、出口多为原料性产品,沦为外商的生产车间,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
4、新市场拓展不力,各茶类的宣传促销跟不上,缺乏联合互动的对外宣传机制。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消费者以饮红茶为主,我绿茶主要销往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种茶
类尚未形成国际市场消费热。
5、我国90%以上茶企欠缺自主研发产品能力,贸易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合作,不能根据市场不同偏好生产适销对路商品,新品种研发能力相对不足。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企业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
6、没有统一的标准、技术指标来衡量茶产品质量,对企业无资质管理,有产品就可进入国际市场,经营秩序较乱。
7、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人民币预期升值及有关国家、市场农残检测指标多、变化快等因素,给出口企业经营加大风险,导致出口不稳定和不可持续。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形成合力。
1、开展名茶、名企、名品联合对外宣传,打造中国茶叶国家名片。加强与进口国茶叶商、行业组织交流和合作,在消费国进行有针对性市场宣传推广,使我国具有区域优势产品、风味独特茶产品,在国际市场充分展现,形成新的市场战略格局。
2、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大型茶企成为上市公司,向跨国经营集团迈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构建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产业链两端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产、销、学、研互动机制,推进中国茶走向世界。
3、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茶类,依托工艺创新开发出口新产品,走“科技兴茶”之路。要研制适应不同市场的茶产品,以风味茶、功能茶、方便茶、科技茶等拓展国际市场,引领世界茶叶消费潮流。
4、全面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研发替代农药,建立出口茶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茶和有机茶,通过茶厂茶园一体化,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茶产品,全面提高茶产品质量。
5、建立国际茶叶市场,升级贸易流通方式,构建国际固定展示平台。搭建现代化交易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茶叶供销不畅通瓶颈,推动我国茶叶贸易方式尽快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2011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将于10月21-23日在杭州召开,此次大会将为全球茶人提供了解产业、市场发展态势,加强国际合作的平台。
虽然我国茶叶出口历史悠久,但我茶叶出口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综合实力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存有较大差距。鉴于茶叶是健康饮品的概念越来越被世人接受以及我国茶叶多品类优势,相信随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和企业经营实力继续增强,我国茶叶行业国际影响力将逐步提高,预计2012年茶叶出口数量将有所增长。
2.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 篇二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含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 在出口商品结构在一定。一般来说,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各种类型在一定时间内的贸易额在出口的比例, 它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反映, 自然资源和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根据加值的高低, 可分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 盈利能力差。工业制成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具有很强的能力来赚取外汇的。工业制成品按资本, 劳动力和技术, 在结合的方式和强度的工业经济生产活动的三个因素来划分, 一般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以近三年为例: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9万亿美元, 出口总额为2.05万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总额11794.2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57.6%;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6011.96亿美元, 占总出口的29.3%, 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4188.9亿美元, 占我国外贸总出口的20.4%;2013年进出口总额4.16亿万美元, 比去年增长1.4%, 年度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仍稳步增长, 根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的情况下, 它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现出口的国际比较优势。但在这个过程中, 在越来越低的比例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首先,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加强低收入水平等措施的收入,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渐减弱。
(二) 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
制成品的比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初级产品的比重, 1980年的50.3%下降到2006年的5.46%, 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6年的94.54%。所以,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在这十几年实现了快速、持续的高度化。其中, 1986年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额。2006年, 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比达, 94.54∶5.46, 这一比重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60:40, 我国工业制成品比重已占到出口总额的90%以上, 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
(三) 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
目前,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产品生产国, 但不强。2012, 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38%, 但总的输出值小于20%的世界, 整个行业远低于产值比重。大部分的企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 附加值和利润率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品, 出口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 可以在世界上是缺乏品牌影响力。我们的产品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化的影响, 难以应对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尽管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比例增加,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这表明中国的“高, 精, 尖”技术出口仍缺乏一定的强度。虽然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但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
四、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一) 推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升级
目前, 中国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占70%以上, 是我国出口商品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为中国的资本, 生产技术, 水平的不足, 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传统产品仍将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但要保持传统的优势, 必须适应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的需求, 消除高成本, 同时对货物损失的比较优势丧失, 从新技术, 新材料的渗透, 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 增加加工程度, 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 产品质量和档次, 从而转化为科技含量高, 深加工程度, 与传统的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同时, 需求因素的变化通过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 使我们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商品, 在国际贸易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例如, “绿色食品”的发展, “食品”, 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所以简单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
(二) 积极开发高技术产品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品,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是支持中国的外贸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高科技应用产品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使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从对外贸易视角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品, 不仅价格高, 盈利, 但最后的机会,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因此, 我们在适应的商品结构的同时, 我们必须放眼未来, 技术进步对要素禀赋效应的变化率和元素的使用, 从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发展长期战略, 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以确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根据市场需求, 质量和相关, 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国的优惠政策。增加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质量管理, 通过各种媒体在中国的高科技产品, 采用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策略, 绝对不能一哄而上。必须有一个目的, 计划, 重点培育一批如航天技术设施, 光纤通信, 微电子, 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项目, 并对中国, 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实现, 从而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三) 加强政策激励
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手段进一步支持了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财政和税收政策, 进一步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率, 根据增值税, 制定了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关税号码对应目录相关部门配合部门。通过折扣, 以扶持中小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扩大出口, 开拓国际市场。金融服务和鼓励政策, 商业银行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 , 出口企业增加流动资金贷款的重点支持, 对进口材料外汇贷款;对强, 效益好的强度, 重合同守信用, 出口企业通过信用评级给予一定的出口信贷额度的信用。保险机构应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保险服务。总之, 国家应该运用各种金融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推动中国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五、总结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整体水平和经济的发展, 要从战略和自适应调整, 积极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 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主要由过渡到高科技产品, 从低附加值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影响出口商品结构, 从而形成了对外贸易结构的良性循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促进中国。
参考文献
[1]张亚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制度性障碍因素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
[2]付晓丹.关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分析.经济经纬.2012
[3]李汉君.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路径选择.中国经贸.2012.
[4]张鹏飞.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及对策.未来与发展.2014.
3.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 篇三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原因分析
■宋飞翔 河北经贸大学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却不断扩大,至2014年已达到1599.3亿美元,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出口的结构性失衡所造成。而结构性失衡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体竞争力偏低、技术含量不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表现进行相关研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相关策略。
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表现
(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结构严重失衡
按照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可将服务贸易行业分为12大类(具体见表1)。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在2007-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其中,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了222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从服务贸易的分类行业来看,旅游、运输、咨询服务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2014年分别达到了23.67%、21.06%、19.31%,合计达到64%以上,而其余九个行业出口比重合计不足四成。进一步按照服务贸易行业的特点、要素密集度,可分为三大类,即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由表2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产业中,资本密集型仅有运输服务产业,出口占比23.67%;劳动密集型包括旅游、建筑服务产业,出口占比30.78%;知识、技术密集型包括金融、保险、专利、通信等在内的九项服务产业,出口占比45.55%。可见,资本、劳动密集型出口占据了主导力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着技术含量、附加值偏低的问题,行业结构发展严重失衡。
(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
表1 2007-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分行业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逆差(即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78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600亿美元,八年间出口逆差增长了20.5倍(见表2)。2011-2014年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上升速度迅猛,分别达到了148.4%、63.4%、32.1%和35%。进一步分析,主要缘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近几年由顺差转为逆差,且来势猛烈。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包括旅游、建筑服务,其中建筑服务一直保持顺差(即进口贸易总值小于出口贸易总值),而具有中国传统优势的旅游服务则由顺差转为逆差。2009年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分水岭,首次出现了40亿美元的逆差,此后连续六年均未扭转这一格局,且呈现出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2011-2014年间,逆差趋势更是愈演愈烈,2014年已达到了1079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逆差的51.73%。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热度更是空前高涨。可以说,自2011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逆差格局不断扩大,旅游服务所造成的逆差在其中成为“罪魁祸首”。
(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长年处于逆差
事实上,一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差额情况,能够直观地反映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实力。由此,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服务贸易时,都致力于保持顺差,以提升综合国力。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领域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长年也处于逆差:2007-2014年间,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运输服务,其贸易出口表现持续逆差,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由2007年的120亿美元的逆差上升至2014年的579亿美元逆差,八年间增长了4.8倍,2014年占到逆差总额的27.76%;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中,保险、专利、电影服务行业长年保持逆差,2014年占到逆差总额的20.51%,其他服务行业出口占据比重相对较低。可见,尽管中国是服务贸易出口大国,出口额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然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均为逆差,且这一格局直至2014年也未有好转。综合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按要素密集度所划分的类型,均呈现出逆差,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处于“大而不强”的格局,且出口结构不均衡的特征明显。
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中国都将服务行业看作是制造行业的附属品,不重视其向生产性方向发展,表现在引进跨国公司时,更倾向于制造业,忽略了服务行业,因此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此外,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长期在6%-7%徘徊,2014年达到了8.1%。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超过10%的服务贸易开放度,还显得较低。2014年,英国、意大利、法国的开放程度分别为13%、12.3%和11.6%,即使是处于亚洲的韩国也达到了12.9%。正是由于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低,导致服务质量差,阻碍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结构性失衡。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尽管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是总体趋势,然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也变得更为隐蔽与盛行。中国目前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相对优势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以中、低技术劳动力作为中间投入,往往需要大量人员的流动,如旅游、建筑、运输等服务领域。但目前发达国家仅对少数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流动作出承诺,而其他人员提供的服务仅是“商业存在”的补充。如美国迫于就业压力与社会矛盾,自2014年起对自然人流动方面管理更为严苛,种种繁琐的出入境手续等,造成长时间的等待,构成了人员流动壁垒。又如在保险服务业上,美国各州立法不统一,构成了严重的开业权壁垒。事实上,美国在保险业务上存在非国民待遇,如注册资金税收等。可见,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呈现出隐蔽而盛行的趋势,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结构性失衡。
(三)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偏低
为衡量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选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简称RCA),即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比率,通常RCA<0.8时,竞争力较弱;0.8<RCA<1.25时,中度竞争力;1.25<RCA<2.5,竞争力较强;RCA>2.5,竞争力极强。表2的数据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始终在0.5上下徘徊,竞争力比较弱。在2005年,RCA指数达到了0.62,是近十年来的峰值,随后持续下降。2010年以前,RCA指数还维持在0.5以上,而自2010年之后,RCA指数降至0.5以下。总体而言,中国服务贸易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国际竞争力不足。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对服务行业的不重视,进而造成出口结构性失衡。
(四)垄断势力的存在加剧了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不平衡
表2 2005-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目前中国有部分服务贸易还处于垄断地位,如电信、邮政、民航、铁路等行业。而长期垄断地位,造成企业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水平较低,在国际上整体竞争实力不足,由此,也加剧了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不平衡。如电信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目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移动市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固定电话、宽带市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双寡头”垄断。但这一格局的成因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信企业的利润超过20%,而美国还不到1%,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而反观在利润率超过美国20倍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企业无论是管理水平、经营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远比不上美国。事实上,由于中国部分服务贸易处于垄断地位,造成竞争力不足,难以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三、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推进服务贸易出口的均衡发展
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产业亟待优化,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尴尬局面。要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必须从优化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入手:第一,保持旅游、建筑服务的相对优势。中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加之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为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通过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强旅游营销,设计与打造自然景观时融入现代元素等,从而保持并提升旅游的相对优势。第二,促进保险、金融、专利等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中国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主要缘于创新人才不足。由此,必须设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为促进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及均衡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
要改变现有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格局,必须要转变思维模式,着力于提升外贸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且均衡发展。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服务贸易水平差距较大,由此,必须大力引进外资,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营造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新形势下必须将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提高到经济现代化的高度,促进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分工,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同时,应建立与完善产业政策,如政府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打破垄断与地区封锁,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在发展服务业的进程中,应将三个领域作为当前重点:第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如商业、金融、文化等。投资少、收效快;增加就业容量;又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前行。第二,与知识、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如信息业、咨询业等。第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如科学文化、教育等。在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时,还要出台税收、贷款等优惠扶持措施,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甚至导致出口的结构性失衡。由此,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需要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质量,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促进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第一,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程度。从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提高质量入手,吸引并利用外资规模。尤其是扩大在通信、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外资规模,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从而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如扩大设计咨询、教育培训等行业出口规模。同时,积极推进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如依托于“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创新旅游产品、路线,与韩国、日本联合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等。促进服务贸易出口齐头并进,从而实现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第三,加快并提升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发挥集聚与带动效应,从而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均衡性发展。第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交流。
(四)提高解决争端的能力,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在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中,贸易壁垒呈现出隐蔽而又盛行的态势,这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已经起到了明显阻碍作用,为此,中国服务贸易必须提升竞争的能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从以下几处路径入手:其一,加强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WTO等相关条款的学习与研究,从而消除服务贸易壁垒。从法律高度规范中国服务贸易行业,从而提升其透明度,利用相关条款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自由化奠定基础。其二,学习、借鉴服务贸易壁垒争端解决经验,摒弃恐惧、厌诉的心理,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利用司法性、政治性相融合的争端机制,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通过双边协商,合理解决争端。其三,加强救济立法,从法律的层面对遭受服务贸易壁垒的企业、个体采取相关的保护手段。通过多种路径的结合,使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企业在遭受壁垒、歧视性待遇时,既能通过法律手段争取合法权益,又能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4.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 篇四
一、结构性失业的表现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结构性失业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汉森(Hansen ,1947)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概念。他认为 ,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经济中 ,季节性的、过渡性的和技术上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把因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一部分人处于劳动力市场中待业的现象称之为失业 ,那就只能叫做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出现的不匹配。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失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 ,这种变动要求市场通过洗牌重新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臵 ,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在配臵过程中 ,大量素质较低、技能老化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无法进入新的产业部门而失业。同时 ,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 ,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 ,从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最主要的特征是 :(1)求职者的劳动技能、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等与劳动力需求方的要求不相符;(2)求职者对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工作环境和地点等的要求与劳动力需求方提供的条件不相符。
究其实质 ,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后 ,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 ,即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不相匹配。
与发达国家一样 ,我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造成的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问题长期存在。具体表现在:(1)劳动力人口技能素质偏低 ,参与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全国约 217亿城镇就业人口中 ,有技能的仅占 3219%。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较少的低技能、无技能人员 ,特别是从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劳动力 ,寻找工作较为困难。(2)现有劳动力素质结构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第一产业、传统产业逐渐衰退 ,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而新兴产业层出不穷 ,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但现有的劳动力素质结构包括工种、技能、技术、知识、经验等在短期内都无法快速调整 ,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计划经济时期 ,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问题突出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部分行业过度竞争、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等影响依然存在。现阶段 ,在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从传统产业中分流出来的劳动力 ,特别是 40岁以上的原国有企业员工 ,由于知识技能和就业观念老化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成为结构性失业的主体。(3)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使 ‚学非所用‛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劳动者的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同步提高。高等教育专业设臵不合理 ,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陈旧或单一 ,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如一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 ,形成人才数量、学历结构、专业设臵三个方面的供需差异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和窘况。(4)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客观上要求劳动者的知识结构、知识、能力同步调整。但目前大量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难以及时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的变化,一些大城市既存在为数众多的失业人口,也出现中高级技术工人极其短缺的状况。(5)市场体制不完善,尚未建立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能够自由流动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顺畅地流动 ,导致出现严重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同时并存的结构性悖论。(6)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就业期望值过高。一部分员工下岗后 ,竞争意识淡薄 ,即使无工作可做也不愿去非公有经济单位就业;部分下岗职工自身技能单一,接受再培训的能力有限,但又拒绝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的脏累工作,处于失业状态;一些应届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超高于所能得到的就业岗位,宁可失业也不愿意降低‚身份‛,造成许多大城市就业供给远大于需求,而大部分偏远的、经济落后地区和若干小城镇,高学历人才却异常紧缺。
二、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一)结构性失业的一般性原因
1、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就业比例失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约为15 %、50 %和34 % ,呈现出第一产业相对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相对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有关部门最近对我国10所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发现,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占总需求的80 %以上,天津、西安、成都、西宁等城市也在50 %以上,同时也显示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农业的数倍。而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劳动人口的一半,第三产业为2715 % ,工业仅占2215 %。这种就业比例显然与经济结构的状况相去甚远,由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集中于城镇,劳动人员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结构性失业状况突出。
2、科技进步加速知识老化。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调查显示,1970年代,知识以20年增长一倍的速度积累,而到1990年代则为10年,现如今已不足5年。知识呈几何几率增长,知识半衰期又日益缩短,职业教育只有5年,职业培训更缩短至315年,至于如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则仅有1年。可见,越是有就业岗位需求的专门知识,其折旧率越高。愈来愈快的知识折旧,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面临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3、现代企业人员结构变化使低技能工人数量减少。现代企业中对作为工程师与熟练工人之间桥梁的技术员的需求大量增加。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普通工厂中工程师的数量占4 % ,技术人员占14 % ,熟练工人占68 % ,非熟练工人占14 % ,而现代企业中工程师的比例仍为4 % ,熟练工人减至38 % ,非熟练工人为0 ,技术人员则扩大到58 % ,达到普通工厂同类人员的4倍。这一发展趋势使技工和非熟练工人濒临失业的境地。
(二)结构性失业的具体原因
1、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总劳动力的85 %;从技能培训情况看,广东85 %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由此不难解释,相当部分急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成为结构性失业的主体。44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的整体劳动力素质较低 ,高达 82 %的人口仅有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此外 ,城乡劳动力人口素质整体差异过大 ,特别是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用工企业的要求不相符。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当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 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7133年 ,农村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 8146 %,比城市整整低了 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尚不足 1%,比城市低 13个百分点。
目前 ,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 ,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以广东为例 ,从文化程度看 ,该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2、缺乏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 ,不能适应迅速更新的市场要求。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人口普遍重视学历教育 ,轻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2)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应新形势及时调整就业预期。虽然近10年高校连年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但不少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应这种大众化的趋势 ,在就业选择中宁愿等待 ,也要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3)职业教育呈学历化发展的趋势。多年来 ,有关部门一直强调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国也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不少职业技术院校并未真正按照对学生重点进行职业技术培养的要求来办学 ,在课程安排和专业设臵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化 ,结果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的要求难以适应。
3、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 ,就业渠道不畅。近年来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保证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通畅 ,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建立了众多的职业中介机构。但是 ,在现有的信息传递渠道下 ,还是难以做到迅速、全面、准确地将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给供求双方。一方面 ,广大农村劳动力对用工信息的获取相当程度上仍主要是通过老乡、亲戚和朋友;另一方面 ,绝大多数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的判断还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使得不少人虽然有求学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愿望 ,却不知该学什么。
三、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建议
国际社会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对策一般有两种 :一是调整收入政策;二是调整人力政策 ,重点在后者。进入 21世纪 ,发达国家针对结构性失业问题采取的人力政策已经由‚消极‛转向‚积极‛ ,即从以保障失业者的生活为目标转向以充分就业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标。具体措施主要有教育与培训、人力资源计划、促进劳动力合理迁移、就业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反歧视政策等。
我国的结构性失业既有与其他国家相似的原因 ,如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又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政策限制因素 ,如在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下 ,劳动力市场分割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 ,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缓解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 ,既需要进行相关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也需要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层面的教育体制改革、户籍改革、福利制度调整以及社会文化层面的就业观念转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是依靠劳动者素质、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随着新兴产业、新型传统产业的发展 ,社会对技术工人 ,尤其是掌握多门技术 ,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复杂操作能力的高级技工需求呈长期稳定甚至快速增长的态势。如‚十一五‛期间,广东劳动力市场中级工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则超过200万人,与‚十五‛期间的用人需求形成巨大反差。(1)提高在岗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实施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在实施职工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鼓励高校、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设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课程,广泛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2)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以土地流转农民、转产渔民、下山或开发移民中的中青年农民为重点,开展转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通过培训能够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3)积极开展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程。采用多种形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
(二)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培训,重点推行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
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农民工、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应结合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内容,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流转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在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不同形式的培训。(1)针对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重点组织开展在岗科技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其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2)针对失业人员,重点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尽快实现再就业。在失业人员的培训中,应突出职业指导,帮助他们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意识;为他们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和介绍求职方法,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制定个人再就业计划和措施;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使失业人员较快地提高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进行创业培训,使准备自谋职业特别是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失业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开业或创办企业必备的知识、程序和经营管理方法,指导他们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提高创业成功率。(3)《劳动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城镇劳动人口,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实行城镇劳动人口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 ,‚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因此 ,针对准备就业的青年城镇劳动人口 ,应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 ,使其在就业前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具备适应工作的能力 ,成为随时可上岗的劳动后备军。(4)针对农民工特别是土地流转亚失地群体 ,应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 ,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 ,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 ,同时注意培训的通用性与适用性 ,特别是注意同用工企业合作 ,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 ,增强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三)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高校在连年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必须注意搞好市场调研,科学预测未来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招生的专业结构 ,力求做到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设臵、人才供给与经济产业发展的结构和层次以及需求相匹配。(2)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高校毕业生制定恰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确定合理的就业预期。(3)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 ,强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4)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在大学生的创业培训中 ,首先着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可以在毕业班中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 ,诸如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案例分析等 ,丰富其创业知识 ,拓展其社会眼界 ,为毕业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 ,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读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或兼职或假期打工 ,增加与社会和今后的职业接触面。(5)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资料显示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 801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 1912%,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毕业生 ,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或基层单位就业。因此 ,大学毕业生应有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 ,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决心与态度。要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 ,大胆创业。创业的同时创造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 ,从而带动就业。
(四)进一步完善地区劳务合作机制 ,疏通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渠道
(1)进一步完善跨省和省内跨地区的劳务合作机制 ,同时 ,在劳动力需求较多地区与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较丰富的地区之间建立起全方位的合作 ,在职业中介机构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建立起全面的合作关系。(2)通过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来增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对此 ,国家应当建立起职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就业办公室等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安臵指导等系列化服务。增加资金投入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 ,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权威、完善的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的成本。在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上 ,政府应该投入必要的资金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全国性信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在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培训、法律服务、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服务工作上 ,跟上市场机制转换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有效地收集并分析、整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 ,指导和引导劳动力的流动 ,为国家的劳动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五)规范各级劳动力市场 ,加强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预期研究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预期研究都有重要意义。(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台 ,建立了权威的官方网站 ,为就业群体提供就业信息。如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和‚中国企业人才网‛ ,有利于实现就业信息的及时与对称。但是 ,由于受到劳动者自身条件的限制 ,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3)进一步克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促进劳动力跨产业、跨地域的流动 ,适当放宽对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 ,实施一定程度的倾斜 ,尽快解决我国当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政府无不认真对待。而因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下行而出现的大面积失业狂潮 ,较战后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猛。正是这种原因 ,加之国内某些政策制定上的偏颇失误和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上的相对失衡 ,使得我国政府当前必须面对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比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任何时候几乎都更加严峻。
在危机和考验面前 ,信心和方法都十分重要。只要始终充满信心 ,政策选择运用得当 ,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扶持民生、确保就业的目标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 [1]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1经济学 [M]1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1 [2]汉森• A•H1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 [M]1上海 :上海人民出
5.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 篇五
摘要
论文从研究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出发说明了改
进成本管理的迫切性,然后从三个不同角度寻求改进的途径。首先讨
论的是利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改进成本管理,二者是改进的首要
问题;再次论述的是通过实行全面成本控制来改进成本管理,强调为
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成本控制的对象、时间和空间都应该扩展。最
后代写硕士论文阐述了如何通过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来改进成本管理,其中论 述了实行作业成本法的原因、步骤和应用条件,着重讨论了作业成本
法对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三种途径相互结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
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成本管理 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全面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其形成原因…(1)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2)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3)
三,形成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的原因•...........(6)
第二章创新改进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1o>
一利用管理创新来改进成本管理•..........(10)
二.以技术创新作为改进成本管理的新动力•.....(15)
第三章加强成本控制是改进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一(17)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17)
二.现代成本控制与传统成本控制对比的主要区别•..........(18)
三.现代成本控制的环节••••••••••••••••••••••••••••••••••••……(20)
四.成本控制的主体••••••••••••••••••••••••••••••••••••••••••……(30)
五.加强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的结合•••••••••
6;•••••••一(32)
第四章运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改进成本管理的基础(34)
一实行作业成本的原因•••••••••••,••,••••••••••••••••••……(35)
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38)
三.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比较•.......(42)
四.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44)
结束语,•••••••••••••••••••••••••••••••••••••••••••••••••••••••••••……(54)
参考文献•••••••••••••••••••••••••••••••••••••••••••••••••••••••••……(55)
致谢•••••••••••••••••••••••••••••••••••••••••••••••••••••••••••••••……(56)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深
化成本管理改革一直是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市场经济一方面为
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
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成本管理,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
水平进行生产经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更加关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也必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目前我国
许多企业所采用的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着诸多缺陷,难以满足企业
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就对如何改进我国
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谈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章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了解它的现状及其形成原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是以价格为导向的竞争经
济。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己不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长期竞
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战略来开发
其竞争优势,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成本管理,企业成本
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的一个必
要途径。
下面以企业经常采用的成本领先战略和产品差异战略为例来说明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采用
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其产品成本低于其竞争对手,在行业中赢得总成本
领先,只要能使其产品价格等于或接近于该行业平均水平,就会获得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这种战略方式多用在产品特性相当的情况
下,注重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在成本上的差异,如果产品具有较
低的成本。
场就有较强的竞争力,可见这种战略的重心就是成本,此时企业的战略主要体现为成本控制战略。产品差异战略是指企业依
靠向顾客提供具有对手无法比拟特征的产品来取得竞争优势。尽管这
种竞争策略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差异化,但它同样也需要利用成本管理
来帮助其实现这个核心。一方面在不影响差异化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通过实行成本管理战略尽可能降低实现竞争战略的成本;另一方面避
免过度的差异化,以给竞争对手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提供机会,因为企
业若提供的产品具有其他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特征,很可能造成成本
提高,价格也就会昂贵,有可能使顾客觉得这种产品是可望不可及的,同样会导致竞争劣势。如何将价格、成本和产品特征三者协调起来,避免只追求差异而忽视成本的做法就是成本管理的工作。成本领先和
产品差异战略只是竞争策略的一部分,其实无论企业采用何种竞争策
略都离不开成本管理,要想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
强成本管理,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成本的竞争。
参考文献:
(1)Hat}s}en & Mowen}((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CONTROL)),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
(2I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3]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
(4)欧阳清,《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雷纯雄、彭勇,《成本控制与决策》,海天出版社。
(6]焦跃华,《现代成本控制战略思想研究》,《财会月刊》2000年14期
(7)宁晓青,《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促发展》,《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4期
(s1焦跃华、袁天荣,《成本控制的构成要素》,《财会通讯》1999年第4期(9]《生产与作业管理》,Norman Gaither,东北财经大学
(10)《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厉以宁、曹凤歧,北京大学出版社
(II]《成本会计》,查尔斯:.T.亨格瑞、乔治.福斯特、斯坎特.M.达塔,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12)((1996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3)((1997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4 ]((1998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1999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6)((MB代写硕士论文A管理方法:计划、控制、决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7)《面对制度之规》,杨瑞龙,中国发展出版社
[18 ]((READING ISSUE IN COST MANAGEMENT))JAMES M.REEVE,东北 财经出版社
[19]《会计研究》1998年,1999年,2000年
6.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 篇六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免除或退还其在国内各环节征收的流转税的一种制度。该制度符合WTO规则, 避免了国际间的重复征税, 有利于出口货物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尽管国内外有关出口退税政策效应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但基本都着重于分析出口退税对贸易总量的激励效应, 并未更深入地研究政策目标多样化后出口退税政策效应, 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献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其中, 郑桂环和汪寿阳 (2005) 选用事件分析法, 对2004年中国政府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 对高新技术产品、焦炭、服装等一些主要行业的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樊琦 (2009) 考察了2001~2008年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 发现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十分显著, 但对高新技术行业影响不显著或影响较小。王世嵩和周勤 (2009)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出口退税对部分出口产品的影响, 结果也显示, 出口退税仅仅优化了加工贸易结构, 对贸易总量的结构优化作用十分有限。总的来说, 相关研究还需要在以下两点进一步拓展:一是近些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实施了有保有压的差别退税政策, 拉开了不同行业的退税率差距, 且差距逐步拉大, 这样的政策是否优化产业结构, 值得思考;二是以往的研究样本也往往偏小, 主要集中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分析, 对金融危机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缺少实证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选取不同技术程度的行业的月度数据, 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对不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模型设计方面, 采用了更长的样本数据, 并增加了汇率变量, 对比两种政策工具效果, 从而使得研究的结论更加可靠。
2 出口退税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
2.1 出口退税政策演变
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确定了出口货物全额退税的零税率原则。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 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2000年以后,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内外平衡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出口退税政策被认为能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因此将出口退税政策改为“非中性”, 针对不同性质产品制定不同档次的退税率。基本趋势是降低甚至取消矿产品、钢铁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水平, 上调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为应对出口的大幅下滑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又适当调高我国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和深加工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总体来说, 出口退税主要着眼于两大目标, 促增长和调结构:2004年前,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出口, 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2004年之后, 政策的目标趋于多元化, 在稳定和促进出口增长的同时, 兼顾产业升级、经济内外平衡、资源环境保护等结构性问题。
2.2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2003年以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 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工业品占比高于初级产品。按商品性质分, 我国出口商品主要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其中, 2014年初级产品出口占4.8%, 工业制品占出口总额的95.2%。初级产品中主要是农产品和矿物原料;工业制品中, 主要包括化工产品、原料制品和机械运输设备等。
(2) 出口商品位次变化显著。2003~2014年, 初级产品中的各类商品占比均有所下降, 其中食品和活动物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下降最明显;工业制成品中的大部分商品占比均有所提高, 其中机械、运输设备产品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 上升最为显著。
(3)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速快于工业制成品。十年来, 我国各类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 但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速更快:2003~2014年,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速分别年均增长17.3%、17.7%, 分别比工业制成品高0.5个、0.9个百分点。
3 出口退税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检验
本文分别选取了初级产品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级技术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进行分析。检验不同技术行业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程度。其中, 初级产品行业选取煤、塑料、水泥行业, 劳动密集型行业选择鞋、服装、纺织品行业, 中级技术行业选择汽车配件、钢材行业, 高新技术行业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光电技术行业。2004年以来, 我国出口退税率起伏明显, 大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均呈“先降后升”的过程。主要是因为, 2004~2007年, 为了降低贸易摩擦和优化结构, 中央政府下调了初级品、劳动密集型、中等技术行业的出口退税率。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为了稳定出口和就业, 又重新上调了劳动密集型等行业的出口退税率。
本文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各行业月度数据来研究出口退税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汇率采用实际有效汇率, 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 (BIS) 网站。参考前文的理论分析, 设定出口商品结构是出口退税率和汇率的函数, 构造以下计量模型:
表2给出了四类11个行业的出口商品比重对出口退税率的回归结果。从出口退税率系数看, 11个行业中, 除了钢材外, 回归系数均为正, 说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大部分商品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具体到四类技术行业, 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而言, 出口退税政策对初级产品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高, 对中、高等技术行业的影响较低。初级产品行业中, 煤、塑料、水泥三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系数均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各行业的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行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为0.03、0.08、0.61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行业中, 鞋、服装、纺织品均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行业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行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0.04、0.04、0.20个百分点。中等技术行业中, 汽车行业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 钢材的系数为负。高新技术行业中, 三个行业的系数均为正, 但计算机、通信设备的回归系数不显著, 光电技术系数显著, 其出口退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 光电技术在出口的占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从汇率回归系数看, 汇率对各行业均有明显的影响, 但作用方向迥异。其中, 煤、鞋、服装、纺织品、钢材、通信设备等与汇率变动负相关性, 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显著抑制这些行业的出口;塑料、水泥、汽配、计算机、光电技术等行业与汇率正相关, 即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这些行业的出口或者对这些行业出口的抑制程度相对较低。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着眼于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以期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对2004~2013年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对我国十年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 基于不同技术行业的月度数据, 采用最小二乘估计 (OLS) 方法检验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际效应。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显著正相关。二是出口退税政策与中等技术、高新技术行业呈正相关, 但相关程度较弱。三是汇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中等技术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作用不明确, 但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作用显著, 即人民币升值将显著降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出口比重。根据上面的结论,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针对不同技术程度行业实行差别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退税率调控敏感行业可以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应该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进行调控, 这样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效果会更加明显。
(2) 充分运用好汇率政策促进。出口退税和汇率是调节外贸出口的两个最主要的手段, 应将两种政策协调使用来调整对外贸易。总体来说, 差异化出口退税对于调整出口结构效果明显, 而汇率调整对于出口总量更为有效。同时, 考虑到汇率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当前外部需求萎缩、出口退税率上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货币贬值促进我国的外贸出口、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
摘要:本文梳理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动, 分析了2004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选取了四类11个具体出口行业, 建立了出口商品构成的多因素回归模型, 发现出口退税政策对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作用要强于中高等技术行业, 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出口商品结构,汇率
参考文献
[1]韩媛媛, 高德步.199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的过度调整及其原因[J].涉外税务, 2010 (4) .
[2]许俐俐.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制度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 .
[3]王玲玲.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北方经贸, 2008 (7) .
[4]齐俊妍, 刘静.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评价[J].对外经贸实务, 2010 (4) .
[5]闻媛.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 2009 (9) .
[6]徐统生, 涂远芬.中国贸易弹性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
[7]王世嵩, 周勤.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和出口退税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9 (12) .
[8]樊琦.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基于不同技术程度行业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9 (11) .
7.关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统计分析 篇七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结构 问题 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保护和巩固已有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了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正式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战略,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移,又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4.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引导FDI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知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使用的质量,并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资密度的优化。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务司网站:http://gcs.mofcom.gov.cn/tongji.shtml
[2]吴金勇朱朝晖:透过200强数字看中国外贸新挑战[J].商务周刊,2005(5):32-36
[3]李旭鹏蒋丽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12)
8.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 篇八
学号:10902040101姓名:程铭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又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其次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进行客观分析,最后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其出口占总额的62.3%,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岗位的80%。但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不断暴露,其核心问题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这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如何界定中小企业融资难。
要讨论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首先明确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只有在清晰的概念定义柜架下才能更好的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中小企业是一个合成词,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合称。中小企业融资难、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难问题。在全国各地,大型企业寥寥无几,因此,中型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商业银业都是抢着支持的;小型企业只要产品有销路,还贷有保证,商业银行也是积极支持的。所以社会上所说的融资难,实际上是指那些企业效益低而筹资难,产品销路差、信用差而借贷难,当然也存在成长性企业风险大而贷款难。因此,成长性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千方百计解决,但产品无市场、信用差的企业则不宜乱支持,还是由市场优胜劣汰为妙。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应当且须区分哪些企业融资难是正常的,哪些企业融资难是不正常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及特点。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不外乎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等4种途径。由于企业类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需的融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融资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在创办阶段,需要产权(自有)资金、或称股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也需要商业银行以举债方式筹借少量资金。在投入经营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其他渠道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有时仍要从个人投资者、风险资金和小企业投资企业等方面增加资金。在增长发展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小企业投资公司、社区开发公司获得债务资金;也会从前述渠道筹措产权资金。在步入成熟阶段,主要以大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以及从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筹集发展所需产权资金。但实际情况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是源于间接融资——银行借贷。2003年在全省中小企业所有借入资金总发生额中,来自银行的贷款占90%,融资难、渠道单
一、风险大。另银行贷款产品中,中小企业信贷品种运用单一,技改项目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无法
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以工行为例,工行的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品种都有比较详细的规范要求,从要求客户提供有关项目审批的批文、到项目评估、审查、审批等手续繁多、时间长、要求高,与目前部分企业正处于阶段性扩张,急需投入固定资产较长期的资金占用不尽匹配。以工行为例,在工行金华分行的978户中小企业只运用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银票等少数业务品种,而无法操作技改项目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等。
(三)中小企业用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比较集中(有的商业银行规定,新增贷款客户必须由省级分行审批),一般基层营业机构没有自主决策权,加之上下管理链长,受理程序刚性,审批流程复杂、管理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民间融资条件宽松,筹资成本相对降低。且民间融资无需资产担保抵押,手续简便,民间借贷成本与银行相差无多,因此,部分中小企业愿意从民间借贷。民间融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但因其利率过高、借贷手续不完备、对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且江浙地区和内地的区域经济差别甚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内源融资不足。广义上讲,企业融资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企业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等特点;外源融资是企业组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高效、灵活、大量和集中等特点。由于内源融资较外源融资的融资成本低,理论上讲合理的的融资结构应是以内源融资为主。
但是,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差,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导致资金紧张状况的发生,造成内源融资不足,从而转向外源融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单独面临这些自有资本较少的中小企业时,不得不采取较为谨慎的措施和对策,商业银行出现“惜贷”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2、中小企业融资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对于固定资产少,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为贷款抵押的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3、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较差。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和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法人代表变动频繁,由此导致中小企业不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精通相关专业知识,不仅不能有效地管理企业,而且信用观念也比较淡薄,使得企业逃债、废债、财务信息虚假、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账册不全等现象非常普遍,甚至通过“两本账”的手段来欺骗银行,造成信贷资产流失。
4、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不规范。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动快,财务制度不规范。银行为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讲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为减少成本的支出,银行便紧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5、中小企业的融资人才缺乏。尽管有关各方已经退出许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不断涌现,但是由于企业自身融资人才的匮乏,许多中小企业都未能较好的加以利用。中小企业融资人才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中小企业甚至将投资者、经营者和融资部经理三种身份集于一身。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
6、中小企业担心控制权旁落造成融资方式较为单一。由于担心控制权的丧失,很多中小企业不愿意完全遵循通常的融资秩序,其融资偏好通常表现为负债资金的融资方式。除了留存收益和现有投资者的追加投资外,其他权益资金的融资方式较少采用。同时,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还表现在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许多新的融资方式未能加以较好的利用。
7、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体系及制度。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缺乏先进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制度,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二)企业外部的原因
1、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我国政府的政策一直是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即使是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这些企业是以“国”字开头的企业,有强大的国家信誉作后盾,所以要借给这些企业。而在信贷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信贷给国有大型企业的多了,则意味着借给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就少了。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仍然粗放,过度竞争大型优质企业客户,而且近几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则缺乏耐心,不能有效的和中小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双赢关系。对中小企业总是存在“惜贷”现象。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现行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不利于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3、缺乏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制度和法律。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根据所有制的性质来决定。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也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4、直接融资渠道匮乏。目前中小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虽然目前一些成长型和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已上市,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上市融资的门槛依然过高。
5、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已成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中,大部分行政色彩浓厚,注册资本到位率低,运转很不规范,同时存在担保基金量小,协作银行选择困难等问题。其次,中介机构服务功能不到位,手续繁琐,收费项目多,重复论证,重复收费等问题。其次,担保公司实力不强,承担过低的风险责任使银行不愿把过高的信贷风险寄托于担保公司,与其发生交易。
6、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质量良莠不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无法充分了解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下,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即要求比大
企业更高的利率或其他较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提供贷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虽然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现实原因,也非短期内所能解决,但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应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业必须对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信贷导向政策,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下面综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就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谈一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的方法。
(一)进一步提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中小企业在充当经济增长主体、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独特功能为中国所认可,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当前扩大资产规模和赢利总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为将来培植金融资源和扩大中型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财税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切实解决中小城市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特点,一是政府和银行要在政策和实际操作中体现区别对待,其政策扶持的重点是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对于污染环境、能源消耗高、质量低劣的中小企业,政府下决心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关闭。银行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对部分经济过热的行业、夕阳产业和国家调控行业实行信贷退出,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必要时予以清收。二是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财税部门应给予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增强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能力。人民银行应积极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亲属朋友筹借生产经营资金,以解决中小企业自筹资金困难。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健全信用制度。
该机构可由人行牵头,汇集商业银行、工商、经贸、司法、税务等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合同信用、质量信用、劳动信用、环保信用、纳税信用、司法信用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评价,以解决在融资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以至产生“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也可减少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难度和监督的成本,减少交易的相关费用。逐步建立民营企业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秩序。
(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强金融服务。
1、商业银行应实施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金融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对产品有市场有一定资产规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信额度,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中小企业可允许发放部分信用贷款。选择资信良好、产品供销状况稳定的企业,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对符合条件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办理保付代理、包买票据、福费延等业务,以适应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多层次融资要求。
2、加强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有效投入,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授信体系。严格掌握好中小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根据现金流量情况掌握贷款,开发适应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信贷业务品种,并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手续。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该担保机构可以是政策性,也可以是盈利性的;可以由政府出资,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也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该机构应明确服务对象和担保范围,建立评估和决策程序,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该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减免相关税费,使其能更好的为中小城市企业融资担保。
(六)鼓励建立发展为中小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美国中小企业找银行贷款并不难,经调查,原来美国有很多的企业融资方式、融资使用的一系列服务,尤其他们会告诉企业怎样才能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现在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拿着商业计划书直接找银行,根本不了解银行的有关贷款准则,往往导致大量的无效劳动。因此,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中介,在银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的从银行融资。
[参考文献]
[1]刘富乾《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P48-P56页。
[2]李志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3]黄济外、刘必章,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路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1)。
[4]孙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 科技资讯,2007,(9)。
【我国出口结构现状原因】推荐阅读: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01-09
我国出口贸易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11-16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01-16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09-07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0-09
中国出口行业现状07-14
云南烟草的出口现状12-19
出口贸易的现状及思考07-04
我国个税现状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