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08-29

区政府工作报告(共8篇)

1.区政府工作报告 篇一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的回顾1999年以来,本届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抢

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日益壮大。2003年(预计数,1990年不变价,下同)与199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4.64亿元增加到8.11亿元,年均增长11.8。其中农业总产值由9319万元增加到1.21亿元,年均增长5.4;工业总产值由3.7亿元增加到6.9亿元,年均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月报口径)由6924万元增加到2.45亿元,年均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16亿元增加到7.75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0.7。财政总收入从5663万元增加到1.53亿元,年均增长22。(二)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企业改革逐步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逐渐明晰。采取分立搞活、置换职工身份、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先后完成了市乳牛场、无线厂等12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改制面达71.2,企业活力得到增强。财政改革继续深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为目标,大力推进国库统一支付、政府采购、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支出方式的改革。积极稳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个确保”。五年来三次对区、乡镇财政体制作重大调整,提高了区、乡镇两级基本行政能力。加大对街道、区直部门的保障力度,兑现了职工住房工龄补贴。加强财政、审计监督,维护财经秩序。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最大限度地规避财政风险。(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乡建设步伐加快。陈碧小城镇、碧湖新村、王明新村、坛景花园、碧海花园、坛苑花园、旧街二期改造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实施,五年来共开发房地产面积41.3万平方米。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辖区、文化巷、五四路等得到有效整治,开展了拆违治乱和农村“双整治、双建设”工作,城乡环境不断改善。水利建设取得实效。城区防洪堤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投资1038万元建成城源、青口仔等12处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3315千瓦。投资1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网改面100,通电面100。投资256万元建成洋溪蔬菜基地等节水灌溉农田3606亩。投资92万元建成农村供水12处,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废气、废水治理和监督力度,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创建烟控区和噪声达标区14.6平方公里,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加强市区周围一重山和沙溪沿河两岸森林的保护,界定生态公益林8.3万亩并进行严格保护,连续13年实现无森林火灾。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和水土保持政策,健全了三级土地监察网络。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再生产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过去的五年,是建区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这五年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牢牢把握了以下三点:第一,坚持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是政府工作必须一以贯之的主题。以“富民强区”统揽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战胜困难中坚持发展,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在开拓创新中率先发展。在经济建设中,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改进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经济总量。通过发展,迅速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有效解决了前进中的问题。第二,坚持执政为民,服务百姓,是政府工作必须时刻牢记的宗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满足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视并切实解决事关群众重大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措施,努力为群众谋利益、解疑难、办实事,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第三,坚持求真务实,勤政高效,是政府工作必须大力倡导的作风。结合繁昌实际,相继制定了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培植财源、鼓励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对重点工作现场办公、专题协调、定期督查,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精心打造诚信品牌,形成了“说了算、定了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风气,营造了讲团结、谋发展、干实事的氛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

2.区政府工作报告 篇二

3 月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近两万字的报告,引发了国内外高度关注。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经济形势到底如何?报告中又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去深刻理解?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刘应杰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八十一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今年报告最突出的三点精髓: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

新、实、活是报告最突出的三个特点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说赢得了“两会”的代表委员、国内外的媒体、专家学者,包括网民,全国上下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和高度评价。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上午做报告的现场一共赢得了45 次掌声。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报告也是高票通过,得票率为98.43%。

刘应杰参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全过程。谈起报告内容,他认为有三个突出特点:新、实、活。

首先是新, 今年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创新的精神,有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关于今年工作的部署有一段话实际上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可归纳为“三个五”:五大发展理念、五大政策、五项重点任务。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报告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五大政策就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任务就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

第二点是实,这也是两会的代表委员对报告感受最为强烈的一点,报告非常实在,有许许多多非常扎实具体的政策措施,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出实效,读了报告以后感觉报告的含金量非常高。今年的报告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为了一项一项的政策措施能够写到报告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报告中有一段话:从今年5 月1 日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并且确保所有企业的税负只减不增。 为了这段话, 领导反复研究讨论决策,直到最后才定下来。甚至有些部门提出来,5 月1 日能不能做到,一般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不提这么具体, 今年要实施全面营改增,不写5 月1 日。最后总理说我们还是要写上时间,就从5 月1 日开始,这也是对工作实实在在的具体安排。

第三点是活,文风上更加活泼,平易、朴实、深入浅出又不乏许多闪光的语言,比如说“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上下同欲者胜”,“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等。

刘应杰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发展信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从过去的两位数下降到现在的一位数,去年是6.9%,实现了预期7% 左右的增长目标,今年预期增长目标是6.5-7%。国内外有一种担心,中国经济是否进入了衰退,什么时候能够触底反弹?甚至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报告坚定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同时,报告也提出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地区和行业走势的分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领域出现的风险隐患等,还有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报告还用了较大篇幅来谈安全生产问题以及政府工作存在的不足,用的词和话分量都是很重的,充分表现了对人大代表和对全国人民负责的坦诚态度。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重要任务,也第一次明确写进了报告,报告同时还指明了具体推进路径——“既做减法又做加法”, 换句话来说就是“三去、一降、一补”,是个整体。“三去”:去产能, 去库存、 去杠杆, 这是做减法;“一降”是做加减法,降本增效。“一补”是补短板,增加供给, 这是做加法的。既强调市场的供给,更强调制度的供给。

刘应杰指出,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是报告修改中下了最大的功夫、最难啃的硬骨头。反复推敲琢磨修改,直到最后完善。这段话中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和新提法,含义也非常丰富,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还特别提出了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概念。

关于宏观调控, 报告中提到“宏观调控还有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既要立足当前,有针对性的出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着眼长远,留有后手,谋势蓄势”。“这几句话都是修改到最后总理亲自加上去的。我的理解是,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不搞国外的量化宽松,但是我们手中还有不少政策储备工具,不会困住自己的手脚,该出手就出手,让经济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刘应杰说。

报告释放出未来五年三个关键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异于往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是对2015 年、也包括对“ 十二五” 的总结, 既有2016 年重点工作部署也包括对“十三五”的展望。

我们既关注当前经济运行,但未来五年中国将有怎样的发展是更为长远的关注。能否透过报告,预判一下未来五年到底怎么样,会出现哪些重大的变化?

陈文玲对此梳理出三个关键点:第一,中国在“十三五”时期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是我们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这五年将奠定我们成为经济强国的坚实的基础。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刚性。报告在对“十三五”规划的描述中展现了这样一幅前景:2016 年中国的GDP总量是67.7 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是11 万亿美元,我们占世界GDP总量的14%。到2020 年,我们的GDP总量会达到90 万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大致上要增5万亿左右美元。届时我们的GDP总量大约16 万亿到17 万亿,和现在美国的GDP总量相当。

陈文玲表示:“按照未来五年6.5% 到7% 这一增长速度,这个盘子是非常大的,每年相当于有7000 万到8000 万美元的增量,这样一个增量相当于法国一年的GDP。”

二是几大红利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韧性,主要包括新型城市化红利、中国巨大的市场红利、我们未来对软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产生巨大红利、金融创新的红利以及人力资本的红利等。

三是中国经济发展还具有巨大的弹性,主要表现在政府自身坚定不移地改革给市场创造的新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区域的重新布局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的余地、创新发展作为第一驱动力或者叫第一推动力等四个方面。

第二,中国在未来“十三五”时期会跳出中等收入国家、跨越流动性和跨越修昔底德这三个陷阱,实现四个“中高”,即报告中提及的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劳动力队伍会以中高劳动力为主的,具有中高收入的国家。

第三,中国通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将成为一个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国家,将成为一个受世界尊重的国家,将成为一个可以输出文化价值观的国家,将从国际规则、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跟随者、应对者,到参与者、 互动者、 引导者、 示范者,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成为领导者。

房地产政策影响经济增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段尤为瞩目: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此表示,报告不仅提出了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理念,更深入地研究了如何面对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困难。

通过对报告的深度研读,祝宝良对中国经济形成了几个基本预判:第一,从宏观经济形势来讲,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个合理还是不错的,我不同意很多人讲的,中国正在从结构性通缩演变成全面通缩。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应该并不大,如果有通缩也是结构性的。”

第二,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短期来看强调增长,长期来看则是结构调整。

祝宝良特别提到了目前备受争议的房地产市场。他在调研中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一方面,经济要保持6.5%-7% 的增速,房地产稳定非常重要,同时稳定房地产需要对货币政策不能过于紧缩。但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一旦宽松,又会出现价格过快上涨,出现小泡沫,对货币政策提出非常大的挑战。

代表委员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这一提法我特别赞同,要通过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建议,在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放宽社会资本进入限制,将一部分公共服务项目交由市场主体运营,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采取税收优惠、转移支付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投资。此外,还要加快建立事权与支出相适应制度,巩固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和保障公共服务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宿迁广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我认为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是做好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报告还提出,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我认为,政府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实施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就要加快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加快落实和完善创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因此建议,从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创新型企业税收负担、降低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成本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

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要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减免企业兼并重组的地方性税费,设立专项兼并重组启动贷款资金,并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有针对性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激发市场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我认为这一改革试点很有必要。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太合理,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生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严重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这一提法鼓舞了医务人员的信心。由于不太合理的薪酬分配方式,造成医疗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很难招到人、留住人。改革要达到预期效果,关键还在落实。期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商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看到,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以政府主导的第一层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实现对社会成员的全覆盖;以单位主导的第二层次——企业、职业年金制度已完成制度构建,且取得较快发展;以个人主导的第三层次——个人储蓄性养老制度建立严重滞后。因此,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我们要推动这三个层次的养老同时发展。同时建议建立个人退休金账户,监管也要同步跟上,如对个人退休金账户管理机构要建立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对个人退休金账户进行依法规范管理,建立个人退休金账户税务注册制和资金支取制等。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存在不少实际问题。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渠道多,各部门之间互不沟通协调,缺乏统一规划及管理,不能发挥资金的最佳效果。应该协调各部门打好“组合拳”,更加科学合理地将资金花在刀刃上。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阿不都拉·阿巴斯

3.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 篇三

来自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的两位年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黄丽梅(左)、叶碧霞即将参加广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1月20日下午,田林县乐里镇田平村農民黄丽梅身着瑶族服装走进驻地凤凰宾馆时,引起了众多记者的注意。

黄丽梅1990年出生,典型的90后,当选人大代表让她觉得非常荣幸。她说:“我是一名年轻人,第一次当选人大代表,第一次参加自治区人大会议,我要以学习的心态向老代表们学习,学习如何履行好代表的职责。”

身为90后,黄丽梅也曾外出打过工,知道进城务工青年的不易。黄丽梅特别关注的是90后务工青年的职业培训。她认为,不少9晨报深度后農村青年知识水平有限、技能不强,进工厂工作只能当普工,工资待遇不高。如果让90后进城务工青年获得系统的职业培训,将有利于青年的成长。青年成长为技术人才后,既能解决工厂技术工人“难招”的问题,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广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76%

2012年,广西自治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65.2亿元,其中全区民生领域支出达到225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区财政支出比重76%,为历年最高。这是记者近日从自治区财政厅获得的信息。

数字显示,2012年广西自治区民生支出保障力度空前,有力地保障了“三農”、教育、科技和社保等关键领域支出需要。其中,全年教育支出同比增长28.8%,科技支出同比增长58.4%。全年累计筹措拨付资金490.51亿元,占全年自治区财政应筹措资金395.16亿元的124.13%,确保了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项目圆满完成。落实了2012-2015年广西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项目投资1500亿元的资金来源渠道。筹措各项直接涉農补贴资金60.17亿元,切实增加農民转移性收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扩大到105个县(市、区),财政奖补资金达18.1亿元,比2011年增长10.2%,改善了農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据悉,今年财政将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初步计划筹措资金451.49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54个子项目。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结合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财政投入。

广西“两会”首次引入信息平台

没有文件包、没有水性笔、没有笔记本……1月20日下午,贵港市代表黄定寿来到报到驻地,与往年一样前来领取会议材料,但今年他领到的只是一个装着参会证的简单信封。今年,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摆鲜花、不铺红地毯、不安排锣鼓队。代表们普遍感到,今年会议的形式变了,会风变了,等待大家的将是一届务实的“两会”。

20日下午,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开始到各代表团驻地报到。没有彩旗和鲜花,只有宾馆入口处一张注明了各代表团具体报到的提示牌,让代表们据此自行前往报到。

尽管今年“两会”减的是会务开支,不减的却是代表们参政议政的热情。下午四点,陆续前来报到的各市代表团就聚在一起,交流心得,并仔细认真地阅读起了会议材料。

黄定寿说,今年,我带来了7个议案,其中有三个是关于养殖方面的,有两个议案是关于教育方面的,还有一个是关于城镇建设方面的。希望通过这次人大会议能够把老百姓的心声反应给领导和政府。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两会”期间,广西图书馆将首次开通图书馆“两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图书馆专业技术,多渠道、多方式不仅为代表、委员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更为“两会”服务的完善做好“加法”。

“目前,我们已经在南宁市的7个驻点开通了‘两会’信息服务平台,为代表们及时提供所需的事实和数据信息。”广西图书馆管副研究员马小红介绍说。“广西壮自治区图书馆‘两会’信息服务平台”是广西图书馆为服务“两会”专门开发制作的信息资源系统,该平台整合了国内重要的大型数据库以及广西图书馆制作的地方特色专题资源,并对主要媒体关于自治区“两会”的报道进行挖掘整理,集中呈现。代表、委员可通过设置在会议现场和驻地的电子触摸系统,或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政协网站利用该平台查阅统计数据、法律法规文件、时事新闻等信息。

“两会”期间,广西图书馆将派出近20名信息资讯馆员进入驻地、会场,受理代表、委员的信息咨询,利用现代数字图书馆技术,直接为代表、委员检索、分析和整理各类专题信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法律法规及相关事件背景资料等各类信息查询。同时,信息资讯馆员还将辅导代表、委员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获取图书馆藏书。

“以前我们都是通过纸质材料来了解‘两会’的相关信息,现在有了信息服务平台查询资料更方便,资料也更全面了。”体验过“两会”信息服务平台的百色市代表郭珍妮告诉记者。为开好本次会议,许多代表会前就做了充分准备,了解、搜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百色市代表莫丽梅说,作为第一次参会的代表,她感到非常振奋,同时自觉责任重大。“我有义务把群众反映的关于民生方面的问题,反映到本次大会上,确实发挥好作为人大代表的作用。”(忠和)

4.溧水区政府工作报告 篇四

一、学校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金湾一中主体建设完成形象进度约85%,外墙砌体抹灰基本完成,内墙抹灰完成95%,五栋单体完成外墙贴砖。现正进行地面铺砖,室内粉刷,室外安装铝扣板、窗花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采购等工作。航空新城小学建设工程总形象进度完成99.5%,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正在推进中,预计7月31日前完成安装。在三灶镇、红旗镇分别新建的金湾区林伟民纪念小学、金湾区第二小学(暂定名)2所学校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现场放点等前期工作,准备进行造价咨询及建设单位招标,两镇已完成征地和现场维护工作。中兴小学、小林中学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矿山小学将迁至珠海大道金山花园附近建设新校,正进行土地划拨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

二、中考高考成绩提升较大

20__年中考进入全市前100名有4人,为历史最多。市一中正取上线19人,比去年增加7人,增长率36.8%;市二中正取上线48人,比去年增加12人,增长率33.3%;斗门一中正取上线61人,比去年增加25人,增长率69.4%。20__年高考总上线率达到98.81%,同比上年增长9.4%,本科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13人,专科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17人。

三、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成果丰硕

成功召开金湾区第二届学校特色项目现场交流会。小林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分别带来葫芦丝、剪纸、武术、二胡、民乐、花样跳绳、大合唱、航模等表演,校长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展现了我区基础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的风采。成功举办首届金湾区幼儿教师音乐素养基本功大赛。参赛教师依次展示了声乐、舞蹈、器乐、弹唱等节目,展现了金湾幼儿教师的魅力与风采。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在前列。完成区教育城域网SDN网络改造和机房扩容,千兆光纤直通学校,真正实现“高速网络校校通”,为加快我区“三通两平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率,组织6名学科教师参加了由珠海市“科大讯飞杯”学科教学信息化大赛,1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区教育装备信息中心获得优秀组织奖。为海澄小学等6所学校建成AR/VR创新实验室,配备了3D视频教学及VR交互教学的相关设备及视频资源,进入沉浸式教学新阶段。组织20__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全区“晒课”率达116.9%。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诚信、孝道、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按照《20__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手册》有关要求和省监测中心的统一部署,在市教育督导室的指导下,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四、落实教育公平取得实效

认真开展20__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根据市的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__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案。为方便家长,在两镇设立报名咨询点,接受家长报名咨询。全面开展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了《金湾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方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读高校提供支持。提高幼儿园发展水平,关心帮扶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幼儿群体。研究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办法》,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教育发展。对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给予1500元/人/年的资助。

五、抓班子带队伍成效明显

切实落实“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有关要求。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以及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等,提高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主动践行“两学一做”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20__年度中小学、幼儿园党政一把手述职述德述廉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分别与学校一把手和纪检监督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责任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校长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尤其重点抓好工程建设、设备采购、人事、招生、收费等热点问题,对违纪“零容忍”等。继续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联合验收工作,制定了《金湾区教育系统政府自主采购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学校采购行为,有效提高采购效率和实施项目的质量,降低了采购腐败风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做好教师交流和支教工作,结合实际制定《金湾区20__年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方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成效,组织了全国教育管理干部信息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班、提升金湾区中小学校政府采购及验收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等25项培训,1045人次参加,有效提升了校级领导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六、全力创建平安校园取得新成果

把“安全”作为教育教学第一质量来抓,认识再提高,措施再落实,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以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工作,部门联动共建平安校园。上半年没有发生校园安全事故。

七、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迎检工作效果突出

按照中央和省、市文明办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全力以赴落实好创文复牌迎检各项重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各项指标任务,全面提升区教育系统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文明素质和校园文化水平。各校创文氛围浓厚,师生熟记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和家长素质明显提高。

八、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州教育协作和阳东精准扶贫工作得到肯定

5.区政府2014年工作报告 篇五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率先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

XX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区政府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四求先行”主题,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主动应对金融危机和各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民心民生,率先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85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不含基金)23.45亿元,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6亿元,增长12.1%,圆满完成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新高地、新**的科学发展。

(一)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经历持续的结构调整,工业实现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增长20.3%,比XX年净增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5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0家。以项目带动形成新增长点,全年建成或在建项目55项,完成工业投入24.3亿元,29家企业实施重大技改提升工程,华映背光模组、中小尺寸液晶相继投产,高精铝板带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液晶、高精铝板深加工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和品牌带动提升发展质量,全年共引进重点产学研项目19项,总投资10.6亿元;新增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0个、科技进步奖18项、自主创新产品9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3件,市级以上品牌企业达70家;万德电气、国脉科技等一批企业依靠自主创新逆势成长,福大百特成为全省首家承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56%。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1项、国家标准制修订39项。“50聚龙”战略继续取得实效,冠城大通等企业实现股权增发。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共引进天晴在线、汉鼎网络、东煌集团、中船租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13项,总投资超过3亿元;新大陆进入全国软件企业百强。内需拉动有力有效,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26%。

(二)对外开放和两岸交流继续深化。坚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走内增式扩张的引资新路。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3项,增资项目28项,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总量列全市前茅。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预计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5亿美元,增长1.9%,其中出口超亿美元企业4家、超千万美元22家,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比XX年提高3个百分点;进口22亿美元,增长6.4%。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建成大陆首家台湾商品超市,“两马”邮政业务试点成功,全国水陆路邮件经**直达台湾,两岸货运直航专用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华航3号”等4艘货轮成功直航,“两马”客运航线延伸拓展至台湾本岛。全年往返“两马”航线人员达5.8万人次,增长23%;对台小额贸易1700万美元,增长68%。

(三)节能减排取得攻坚实效。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循环经济示范工作深入实施,中铝瑞闽废油废渣利用、昇兴集团原材料节能技术等4项列入资源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5家。强化节能减排,全年26家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减少能耗5000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强化54家重点污染源监管,全年净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26.1吨、化学需氧量119.4吨,实现削减率11.2%和5%目标。

(四)宜居宜业城市展现新面貌。城区新一轮总体规划、琅岐中心区和工业区控制性详规基本完成。新建或改造儒江大道东三段、世纪路北段、马江大道、快安大道、琅岐三平至凤窝路段等8条道路。完成君竹路、联安路、港口路等路段57栋建筑景观改造。船政滨江长廊、天马山体育休闲公园等工程全面动建。“亮灯工程”、供水工程加快实施,琅岐轮渡码头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创建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效,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五小场所”和城乡接合部得到全面整治。初步建成东方名城、水岸君山等高档住宅小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顺利通过省级绿化模范区验收,亭江镇获“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建成6公里污水接驳管网和君竹截污泵站工程,城区绿化率35%、空气污染指数全年平均55.2、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名列全省前茅。

(五)新农村建设富有成效。完成第一批“六六工程”12个示范村54个项目建设,全区村财收入超百万元村达16个,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增长10%。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持续开展,全区80%以上村建立专职环卫队伍,生活垃圾实行集中转运,23个村通过市级验收。林浦排涝站和新店、上溪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琅岐芦沙浦清淤工程加快实施,茶洋山公路初步建成。率先成立亭江惠农便民服务中心、琅岐综治服务中心,全区村级会计实现委托代理,农村信息网络初步形成,“三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继续实施农业“两免两补”政策,发放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渔船燃油补助等200多万元。鑫海水产、聚珍园花卉等6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6亿元,增长6.3%。

(六)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坚持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向民生倾斜,全年兴办28项实事项目。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援助,推荐就业1.95万人次。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建成开发区职专学生公寓、综合楼,亭江中学、琅岐中学教师宿舍楼。罗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运作,快安、亭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医院综合大楼工程进展顺利。新建镇街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区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69%;医改前关闭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继续提高,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完成21个小区3000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全力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累计捐款捐物4000多万元,主动调减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出,支援彭州市丽春镇灾后重建工作,一批援建项目动工建设。

(七)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全年教育经费投入1.74亿元,建立学校设施和生均经费标准化配置制度,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开发区职专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专通过省级验收,乌山小学儒江分校正式挂牌。中小学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船政文化、企业文化、侨乡文化和“两马交流”文化品牌效应更加突出,“**马祖元宵节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罗星塔公园被授予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琅岐肩顶戏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程步伐加快,完成新建小区数字化布设工作。竞技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圆满完成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站接力活动,全国城运会获得女子汽手枪金牌1枚、手枪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琅岐经济区成功举办首届运动会。完成9个和谐社区示范点建设,社区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社区干部待遇进一步提高。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目标。大力开展乳制品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平安**”建设继续巩固深化,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稳定。双拥支前、预备役部队、民兵建设、征兵、外事、侨务、人防、物价、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有了新发展。

(八)政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面贯彻《监督法》,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立重大工作向老干部通报制度,建成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稳步推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活动卓有成效。定期开展“大接访”活动,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办理12345诉求件1500多件,办结率98%。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成三级应急视频会商系统。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廉政建设、绩效评估、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纠风工作取得新成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人民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和群众消费投诉等工作,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XX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凝聚着历届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心血与汗水。这些成绩,与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有力支持;与全区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届领导,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趋缓,出口形势严峻,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持续增长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市政管理、公共服务欠账仍然较多,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三是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加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四是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变到位,一些部门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深、办法不够多,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全力夺取XX年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各位代表,XX年是我区经济发展面临极大困难但又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正进一步加深,各种不利因素对我区的叠加影响不可低估。我们要看到困难的严重性,更要看到中央、省、市出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利政策,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两岸全面“三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争分夺秒、奋发有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区全会、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四求先行”,落实“四个重在”,把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宜居城市,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5.5%,财政收入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5%,化学需氧量削减2.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推进项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保增长的重中之重。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以及产业项目建设,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即期拉动效应。初步安排重点项目94项,总投资151亿元,其中民生工程、社会事业项目12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4项,产业项目58项。抓紧重大项目生成和前期工作,形成具有规模和深度的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和筹措各级财政配套资金,提高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效应,引导银行贷款、侨资等投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领域与行业,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

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完善农民工、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正常增长、支付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保障问题,落实农业各项补贴政策,鼓励就业创业,引导居民拓展投资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高居民购买力。拓展消费领域,积极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有能力的城乡居民购买改善型住房;倡导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围绕商业规划布局,再引进1—2家大型综合商场,新建改建一批特色农贸市场;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业,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满足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假冒伪劣产品借机抬头,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稳定市场物价,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加大财税对经济增长的保障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和服务,提升守法经营和依法纳税的观念,力保财政收入持续、均衡、稳步增长。严格预算约束,深化国库集中核算等改革,集中财力办大事。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重点保法定增长、保民生支出、保重点建设。区财政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建立工业发展和外贸出口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对区域经济增长、财税增收有突出贡献的大企业、大项目。用好用足增值税转型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加快技术提升改造。深化投融资改革,增进政、银、企协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完善企业担保机制,重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国航远洋、上润精密、网讯科技、伊时代电子等一批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上市企业运用配股、增发等形式实现再融资,形成投资增量。

(二)持续推动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强化技改和创新驱动。实施“企业技改年”活动,大规模推进工业技改,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和品牌提升。重点引导液晶显示器、高精铝板带深加工产业链继续通过技改提升实现转型升级,力争年内建成华映中小尺寸二期、中铝瑞闽、万德电气等13项重点技改工程,推动昇兴易拉罐、网讯科技、新德通容器等10项技改项目加快进度,促进企业逆势而上,形成新增长点。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机制,实施自主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区科技创新中心孵化功能,创建省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国家电子信息、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心,鼓励鸿发光电、国脉科技等企业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推动我区产业发展的公共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造、保护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并采用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创建全国科技先进区。

(六)突出共建共享,有力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实行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监控,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五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力争群众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健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捐赠、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

持续办好惠民实事。继续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新建福州一附小魁岐分校、福州三中江滨分校、师大二附小、闽安小学、亭江中心幼儿园、琅岐中学综合楼,扩建实验幼儿园。建成区医院病房大楼、亭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快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琅岐镇卫生院设施配套和医疗水平。继续改造完善镇村综合文化站,加快琅岐红旗文体活动中心及图书馆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建设亭江垃圾中转站,增加重点路段消防设施、公厕;争取再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城区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建设老年公寓、外来工公寓、环卫公寓;提高村主干、社区干部待遇和农村“六大员”补助标准。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重视学前教育,关心老年教育。坚持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重要目标。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医生联系家庭责任制”。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强化计生综合治理和基层基础工作,健全长效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四大文化”品牌,发掘本土文化、民俗文化,以文化滋养城市文明。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闽安历史名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开发。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支持马江举重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区第二届运动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整合档案资源,建立健全民生档案体系。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台、统计、地方志等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人防、支前、优抚安置工作,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七)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维护安定稳定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区,加强“五五”普法,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点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五公开”,认真做好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继续实行领导包点和包案责任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突出解决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努力将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设,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公安信息化平台和技防监控系统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强化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出租屋管理,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改善社区工作条件,构建多元互动的社区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物业小区治安管理工作。强力推进交通综合整治,打击非法营运,建立良好交通秩序。

狠抓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行政问责,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开展专项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提高食品质量,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满意。完善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重要生产生活物资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对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为人民,面对当前各种挑战和机遇,政府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尽职履责,自加压力,持续运作,在突破风险、应对挑战中实现新作为。

新作为,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上。信心是化解危机的力量,是促进发展的动力。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才能形成应对风险的主动意识,形成开拓进取的锐气。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看到,我区发展基础比较扎实,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多鼓发展之劲,多聚发展之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从困难中寻找机遇,善谋实做,努力创造先行的业绩。

新作为,要体现在增强责任、迎难发展上。责任是做好工作、做成事业的前提。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和特殊时期,广大领导干部要成为带领群众破解发展难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以科学发展论本领,以勇气和智慧主动应对,让危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不同岗位上、在责任的强化中体现执政能力。要抓住发展主线,咬定发展目标,以有力的措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有所作为,有新作为,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新作为,要体现在转变作风、勤政廉政上。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广大干部越要加强学习,提高顺势而为的能力;越要心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越要心系企业,处处替企业着想,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多做雪中送炭的事。要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建立网上审批和效能监察系统,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厉行节约,纠风惠民,树立负责、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确保新作为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6.2008年荔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篇六

荔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国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荔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七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一年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62亿元,完成计划的103.1%,比增24.6%,人均GDP达1.88万元。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10.23亿元、53.87亿元、23.52亿元,分别增长19.4%、25.9%、24.2%。财政总收入达7.2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4%,同比增收2.14亿元,增长42.1%,其中地方级收入3.94亿元,增长50.6%。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7亿元,完成计划的117.6%,比增18.0%。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拥有闽中有机食品国家级龙头企业,新美蔬菜、鑫峰食品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本地香油酯、真好食品等1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天赐良源牌有机笋、鑫峰花椰菜等12个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水利冬春修完成投资6291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00亩,改善灌溉面积5500亩,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六千”

水利工程建设任务。

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39.49亿元,完成计划的104.1%,比增2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45亿元,完成计划的102.9%,比增33.5%,销售产值118.4亿元,产销率达98.3%;净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达194家,其中净增亿元企业15家,达40家。完成技改投资4.8亿元;建立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1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6件市知名商标;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两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亿多元,征地1800多亩,竣工投产项目44个,新开工项目35个,新引进项目32个。

第三产业不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完成计划的106.3%,比增20.7%。商品房销售面积54.8万平方米,比增56.8%。省重点项目莆田工艺美术城完成投资4.4亿元,已经全部落成,莆田鞋业服装城完成投资1.6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旅游综合收入3.8多亿元,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比增11.8%。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和首届南北少林武术公演盛会。全区金融系统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2.3亿元,贷款余额46.5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82亿元、16.94亿元。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一年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成立区项目工作勤政廉政督查、干部调配、资金调度等领导小组,开展“迎区庆、战百天、促百个项目见成效”活动,项目工作保障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8亿元,完成计划的156.7%,比增51.4%。10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1亿元,其中19个市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3.3亿元。智诚日用品、荔园路三期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45个预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光谷通讯、七彩梦实业等22个项目开工建设;79个前期项目中有17个落地。

⑵招商引资继续拓展。参加北京、香港、“9·8投洽会”、“三会一节”等项目推介会、经贸活动。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个,合同利用外资9494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05.5%,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完成计划的109.1%;外贸出口总额2.44亿美元,完成计划的105.9%。共引进内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46.86亿元。“6·18”项目成果对接成效突出,2个项目被省组委会评为“2007年十大优秀转化项目”。全区共向上争取资金1.25亿元。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镇面貌逐步改观的一年 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荔园路三期、荔涵大道二期、延寿路北段建成通车,荔港大道、城港大道、黄北大道、下店路、北大路、西洪路南段加快建设。荔涵大道、荔园路、延寿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西庚片区、护城河五期、文献路东拓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征迁基本完成,院前片区、南郊壕浦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征迁有序推进,欧氏雅筑、丰美健城、阳光新城、正荣华府等一批中高档商住小区建设顺利推进,福厦铁路、荔涵大道二期等一批安置房建设扎实推进。强化城市管理,迎宾路和中心城区的环卫作业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城区沿街建筑物立面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区面貌进一步改观。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第一批2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面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其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完成130个村(居)财务清理整顿;顺利完成北洋河道一期整治工程6.81公里;新建水泥村道60.4公里;“家园清洁”活动全面推进,全区所有村(居)列入农村垃圾整治范围;大力开展畜禽污染整治,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技术,“一池三改”

完成率达100%;完成河道清淤53公里,完成象峰水库加固、后卓溪清水和18个村级通水工程,解决农村5.3万人口饮水问题。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 大力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全年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8700多万元,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海峡职业学校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莆田四中通过省示范高中市级评估、莆田八中通过省一级达标市级评估、莆田二十四中实现省三级达标。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6.2%,幼儿入园率达92%。高考文理科考生上本科线比率分别高于省均15个和14个百分点,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县(区)”称号。区老年大学获得全省首批“老年大学示范校”称号。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16个科技计划项目得到立项并获得补助,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加大卫生事业投入, 出台《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创建14个省级卫生村,成立镇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通过省、市验收,实施卫生院提升改造项目3个。区文化馆通过文化部“国家一级馆”初评,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黄石惠洋十音等6个项目列入全国、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认真开展创建2006-2008年度省级文明城区活动,93个村(居)与省、市、区级文明单位共联共建,西天尾镇获“全国文明乡镇”和第四届“全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人民武装工作卓有成效,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被省军分区评为“安全保密管理先进单位”,民兵预备役队伍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线电视入户率进一步提高。地方志编撰进展顺利。人防、人事、编制、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大国策得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2‰以内,政策符合率达91.08%,通过“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检查,获得国家财政部、计生委“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组织制订《荔城生态区建设规划》,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52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检查和监测力度,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关系,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整理工作顺利推进,工业项目、经营性项目闲置用地清理工作扎实开展,落实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土地执法监察工作重心下移,国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关注民生凝聚民心,群众生活得到切实改善的一年

保障能力得到增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和支付失业救济金、医保基金2200多万元。发放低保金680多万元,1974名城市低保对象和7950名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发放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金886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机制,农民参合率达92%。重视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新增就业4376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1.95%以内。区本级财政在全市率先加大对村级转移支付力度,全年转移支付增加600多万元,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进一步加强。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1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资金1亿多元。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培育活动,在全市率先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353例,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率先为农村老协会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率先实⑷行免费婚检;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为864名农村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3774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6元,比增16.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比增14.6%。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不断加强的一年 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重大决策前广泛征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如期办结市、区人大议案60件、政协提案102件,办结率达100%。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支持慈善总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推进事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

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坚持依法治区,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继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查处各类案件1000多起,涉案金额790多万元。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以镇街群众投诉受理调处中心为平台,完善信访、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深入开展“平安荔城”建设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社会持续保持安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三合一”场所等专项检查和整改力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编制各类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流程,认真组织干部培训,提升服务经济建设水平。继续主动为项目业主代理代办各类行政审批手续。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继续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减负等专项工作,不断加强监察、审计、财政监督。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开展依法行政大检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部门绩效评估,强化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办结投诉件31件,办结率达100%。出台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七项工作制度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工作、项目落实工作综合考评均名列全市第一名,并获得实际利用外资最好县区等多个单项

⑸,机关工作效率进一步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荔城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和干部职工,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莆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来荔城的投资者、建设者、劳动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荔城发展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候;在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在荣获各项荣誉的时候;我们越要持续运作、持续发展;越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越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所以,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保持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区经济总量不大,发展空间有限;支撑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项目建设用地、用工、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更加突出;个别干部不适应大开发、大建设的要求,责任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服务能力不高,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部分项目推进速度不快;新增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仍然较大,部分城乡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还存在不少问题等等。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八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二次党代会和区委二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着力 ⑹把握“六个坚持”的工作要领,以“构筑大通道、建设大城区、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发展大物流、提升大教育、繁荣大文化、创建大和谐”为工作重点,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进一步发挥港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增强中心城区凝聚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为实现中心城区率先崛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围绕“百十”目标,实现经济跨越。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8亿元,比增23.3%,人均GDP达2.31万元;财政总收入9.7亿元,比增34.5%,其中地方级收入5.53亿元,比增40.6%,力争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工业总产值176亿元,比增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6亿元,比增29.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亿元,比增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比增1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比增25.5%;合同利用外资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比增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7元,比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6446元,比增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提升发展后劲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也是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着力开展“项目成效年”活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狠抓项目工作的落实。

一要加大项目策划深度。要充分调动各个单位主观能动性,积极与上级沟通联系,掌握产业发展导向和项目资讯,立足区情,借助专家的策划优势,在延伸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现代农业、繁荣城市经济等方面,重点策划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的工业大项目及其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提升项目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二要提升项目前期工作速度。统筹考虑,科学安排,采取交叉并联的实施办法,加快前期工作;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在土地审批、报建手续等行政审批方面加快提速;围绕项目尽快开工的目标,理清关键节点,做到环环相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时限要求。

三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2008年,全区计划安排重点项目274个,其中在建项目132个,年度计划投资45.4亿元,预备项目50个,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前期项目92个。这些项目,必须按照项目“四个一”

⑺的工作机制,逐一落实到位,做到“定人、定责、定时、定质”,使项目建设在量化、细化中提速度、赶进度。力争全年新竣工投产项目7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100个以上,新签约落地项目60个以上。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鞋业服装城分别要于5月份、下半年开业。

四要着力提高项目建设效益。对政府性投资的基础设施等项目,要优化设计方案,做深、做细、做透前期工作,达到使用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对片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要谋划完整、科学的方案,在规划上下深功夫;对引进的生产性项目,要从源头上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投资强度、压缩建设期限;对社会事业、农业等项目,要突出改善民生。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竞争力

要开展“工业企业达产年”活动,确保竣工项目见成效,高度重视现有企业提升改造,逐步做大做强企业,壮大工业体量。

一要深入实施品牌带动。精心打造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优势明显的产品品牌;机关办事廉洁、高效、创新和项目落地快、建设顺的服务品牌;中心城区区位优势、产业集聚强劲的区域品牌;利用“艺博会”等载体,形成工艺美术城、鞋业服装城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多、价格实、品质优、诚信好、交通便捷的专业市场品牌。充分利用“6·18”等科技转化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通过创名牌扩大市场份额、技改扩产做大做强。支持才子服装、卡朱米服饰等6个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拓宽融资新渠道。力争完成10个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建立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2件中国驰名商标、3项中国名牌产品、5件省著名商标;2个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

二要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培育鞋业服装、机械化工、电子信息、工艺美术、食品医药、商贸物流、房产建筑等七个产业集群,发挥工业园区的要素集聚优势,建设一批上下游配套、延伸产业链的项目。针对当前鞋服行业容易发生国际贸易摩擦、出口退税率下调等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鼓励进口贸易。要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竣工、投产、达产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全年工业项目开工促竣工32个,竣工促投产 22 个,投产促达产30个,规模以下企业升级转化为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以上,新增加亿元企业5个,达到45个。三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要突出工业园区承接项目落地的主平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多方争取用地指标,确保荔城经济开发区、黄石工业园区持续开发建设的需要;加快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荔城经济开发区工业一号路、洞湖路,黄石工业园区梅山路要在年内建成通车;抓紧园区后勤配套建设,荔城经济开发区要完成综合楼主体建设,职工公寓、员工宿舍楼和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要完成招商并动工建设,黄石工业园区综合楼要竣工,并动工建设职工公寓、员工宿舍楼、休闲娱乐活动中心。两个工业园区落地项目质量和投资规模要有新提高。要开辟北高临海工业的新平台,加快开发北高坑园、埕头工业集中区,抓紧做好兴化湾开发、美兰码头前期工作,积极引进临海工业项目,为发展临海工业奠定基础。

三、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量的扩张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并重转变,从重视项目引进到项目引进和改造提升现有企业并重转变,从引进劳动密集型到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转变,从二产招商为主向一、二、三产同步招商转变。

一是对外开放质量要有新提高。挖掘涉侨资源,引进侨资侨智。吸引港、澳、台企业来我区投资。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有效规避出口风险,实现市场多元化。讲究招商实效,科学合理利用新征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利用商业地产进行商贸招商,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租用闲置厂房或标准化厂房;引导企业投资节能低排、高新技术、延伸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投资软环境要有新改善。落实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七项工作制度和区直有关部门挂钩园区工作制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试行网上审批,完善每月15日的区长接待日暨现场办公制度,建立服务企业110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主动无偿为工业项目业主提供从工商注册到报建等全过程的行政审批手续代理代办服务。

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开展“城建项目攻坚年”活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开展“商贸项目起步年”活动,为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要加快片区改造换新貌。尽快完成护城河五期、后塘片区、西庚片区、文献路东扩、院前片区等改造项目的征迁扫尾工作;加快护城河三期、南郊濠浦片区等项目启动工作;抓紧做好西天尾后卓、东星、黄石旧街、鞋服城入口处、鞋革集团总厂、帝宝小区、双池、新度下坂等片区改造前期工作,做到成熟一片、改造拆迁一片。同时加快各个安置房建设,抓紧完善已竣工安置区的配套,确保群众按时回迁。

二要完善城市路网打基础。黄北大道年内要基本建成通车;文献路、南郊路、东园路、镇海路、西洪路北段等市政道路要打通;建设九华大道、莆阳大道、壶山大道、物流大道等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配套道路;大力助推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福厦高速公路拓宽、莆秀高速公路支线和荔港、城港、涵港等通港大道建设;主动参与筹建绕城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构建承南接北、城港互联的交通体系,为扩大城市规模奠定基础。

三要强化城市管理树新象。重点抓好城区环卫体制改革和环境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切实解决城市脏乱差和交通拥挤问题,继续强化城区建筑物立面管理,配合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迎接国家级园林城市初评。

四要搞活商贸服务业促繁荣。物流业要以莆田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编制我区商贸物流网点规划,做好黄石商贸物流园的前期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建场容易、兴市难”,紧紧围绕市场如何繁荣起来,扎实有效地培育市场,争取将工艺美术城列入“福建省旅游购物定点单位”,把工艺美术城、鞋业服装城打造成集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展销、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展贸市场;策划建材家居装饰市场、美食城;以荔涵大道、荔园路和福厦路为纽带,大力培育汽车销售、物流配送等物流业。交通运输业要配合抓好莆田中心城区客运站搬迁工作,加快西天尾汽车北站前期工作,以莆田火车站建设、城区客运站营运为契机,培育壮大客运、货运企业。商务服务业要重点发展楼宇经济(9)

⑻、总部经济,加快工业园区商务大楼、生产生活后勤配套建设,推进新日国际、艾力艾、永恩等总部大楼建设,规划建设文献路东拓写字楼,鼓励引导企业总部、银行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落户我区,探索发展会展经济新路子,办好第三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房地产业要督促业主加快已经拍卖的经营性土地开发,加快推进东城1号、三信·金鼎广场、阳光·新城、欧氏雅筑、荣华书苑、德信黄石商业城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同时靠前服务,主动与项目业主沟通,加快其他经营性用地项目开工的前期工作。旅游业要挖掘壶公山、南少林、九华山等资源,加快帝宝、旷远、九华等大酒店建设。

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以富民、惠民为核心,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一要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大力推广农业“五新”

技术,建立产、学、研农业基地,启动建设北高山前、前亭村万亩农业科技基地;规划建立“植物组织培养育苗中心”,形成500亩花卉生产基地、2万亩无公害蔬菜商品基地。规划建设黄石商贸物流园农产品展销中心,打造对外宣传、展示、批发、零售农产品的窗口。继续打造一批品牌龙头企业,在生产基地建设、企业技改、申报品牌、拓展市场等方面予以扶持,扶持闽中有机食品蔬菜脱水加工、鑫峰公司速冻蔬菜加工等项目建设。

二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木兰溪防洪工程、澄峰围垦等农业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六千”水利工程和水利化县建设,完成河道清障清淤60公里,完成全区四个镇的自来水厂改、扩建。加强冬春水利建设,修复省定水利水毁工程35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450亩。实施1.18万亩农业综合开发、1.3万亩土地整理项目。

三要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强引导,培育农民营销组织和各类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公司企业、基层供销社创办各类合作组织,发展代理批发商和经纪人事务所。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1万人次,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农民4400人。

四要加快新村建设。在第一批14个市级试点村的基础上,再培育一批典型试点,努力打造一批农民收入渠道稳定、生活较为富裕、村容整洁、管理规范民主的样板村。

六、强化财税管征,着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必须把财政增收作为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加强。一要加强税源培植。探索建立镇(街)、部门联动抓财税管征的工作机制;围绕增加收入,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荔城设立总部;鼓励发展建筑企业,扶持区内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巩固百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着力培育具有支撑作用的纳税大户;落实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努力稳住老税源,扩大新税源,吸收边缘税;积极吸引有规模、有潜力、有效益的大企业到荔城注册,为财政收入提供动力。

二要强化财税管征。认真开展税源普查,严格依法治税,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堵塞漏洞。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管征,建立和完善税收管征的激励、考核制度,提高收入质量。

三要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严格预算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开支和法定开支,规范各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七、围绕民生改善和保障,着力推进社会和谐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努力让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要繁荣社会事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以企业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提高“双高普 ⑾九”成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计划投资1.29亿元,建设校舍设施8万平方米,重点向农村薄弱校倾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高中规模,莆田四中要通过省级示范校评估,莆田八中要实现省一级达标,莆田二十四中要通过省二级达标市级评估,莆田九中要力争实现省三级达标,莆田十六中要实现高中注册,莆田四中、八中、岱峰中学、梅峰小学要通过省素质教育先进校评估。依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第一实验幼儿园要通过省级优质园验收,北高、黄石、拱辰中心幼儿园力争评为市级优质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机制,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加强城乡三级医疗网络建设,完善镇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拱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西天尾、北高卫生院改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的创建力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开展无偿献血、赈灾帮困等公益活动。建设西天尾、新度镇综合文化站和7个文化示范村,巩固农村春风文化阵地。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广泛开展庆奥运·全民健身活动,注重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积极准备2009年市运会及2010年省运会。深入开展“双拥”和军警民共建活动,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二要努力办好惠民实事。计划投入2.87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8个。在全市率先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无职党员予以生活补助;实施农村饮用水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继续推行免费婚检;实施北洋河道二期整治工程17.2公里;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治理餐桌污染,深化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改善出行条件;同时继续实施康复救助、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清淤、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等项目。

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参合率要提高到95%以上。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寄宿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伙食费。提高非公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200元的农村农民和低于2220元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四要抓好安定稳定工作。加强“五五”普法工作。继续开展建设“平安荔城”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提高治安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提高群众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打防并举,重点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八类”暴力犯罪

和“两抢一盗”

多发性侵财犯罪,持续保持社会安定稳定。认真做好群众投诉受理调处工作,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继续开展烟花爆竹、道路交通、“三合一”场所等25个专项整治。

五要认真落实三大国策。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依法管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强化土地批后监管,进一步加大打击违章建筑、违法用地力度,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矿产资源,依法保护耕地。全面落实区长环保责任制,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做好年度污染物减排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降低能耗,加大黄石污水处理厂招商力度,争取早日动工建设。继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南北洋、木兰溪两岸等禁养区内治理所有畜禽养殖场,实现畜禽养殖达标排放。推广“猪-沼-藻”等循环农业技术,实现农村沼气联户供气5000户,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大型沼气池100口以上。着力抓好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切实做好壶公山、九华山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植树造林1500亩,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城区。

八、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建设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 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不能丢,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努力建设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

执政为民,要体现在致力发展上。把实现中心城区率先崛起作为政府前进的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干劲,从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思路、谋划举措、谋划项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求真务实,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难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坚持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和政府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提高政府的运作力。

执政为民,要体现在依法行政上。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的基本准则,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公开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信息,畅通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渠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行政权力延伸到哪里、行政问责就落实到哪里。深化绩效评估,加强效能监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执政为民,要体现在勤政廉政上。把勤政廉政作为执政的工作准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鼓励干部在项目一线中不断锻炼成长,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案件查办力度,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制止奢侈浪费行为,树立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倡导和树立务实、清廉、高效的优良政风,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顺民心、得民意的事情,多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谋成效,增强政府执行力。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谋求跨越,以更加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再创业绩,为实现中心城区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释:

(1)六千水利工程:即全省要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2)三会一节:即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世界莆商大会、南北少林武术公演盛会和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

(3)一池三改:即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

(4)三免一补:即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有寄宿的免除寄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5)七项工作制度:即首问首接、收件(办事)登记、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否定报备、AB岗位工作制和责任追究等七项制度。

(6)六个坚持:一是坚持融入全局,率先发展;二是坚持又好又快,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大上项目,带动发展;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五是坚持善于运作,促进发展;六是坚持合心合力,保障发展。

(7)四个一:即每个重点项目有一位领导挂钩、有一个工作班子、有一个进度目标,有一套具体措施。

(8)楼宇经济:是通过开发、出租商务楼宇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增加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总部经济的发展基础。(9)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五新技术:即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11)双高普九: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2)八类暴力犯罪:指杀人、抢劫、伤害、强奸、放火、爆炸、劫持、绑架八类暴力型案件。

7.区政府工作报告 篇七

一、甘井子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公开渠道尚需完善与畅通。

自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以来, 甘井子区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并严格遵守《条例》《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及《大连市关于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规定》等法规规范, 同时还制定了《甘井子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和《甘井子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细则》。但甘井子区政府尚未制定一套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指导各基层单位工作开展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内的, 符合甘井子区区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办法。一方面区政府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还多停留在传统方式, 由此导致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渠道变窄、及时性不强、公开时间过短;另一方面, 相当一部分公众受传统理念的影响, 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的信息时效性不高, 利用价值不大, 多是在被动地接受政府信息传播。

2.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范围不明确, 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条例》虽然已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范, 但规范的较为宽泛, 缺乏具有具体执行意义的明确具体内容。此外, 由于甘井子区地域广泛且城乡区域全覆盖, 其所管理的政府信息繁多且冗杂, 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显然己经不能满足高效政府工作的要求, 必须采用更为科学的信息管理方式。

3. 监督和救济制度执行不到位, 缺乏公众监督反馈机制。

虽然甘井子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了以工作考核、工作年度报告、行政复议等多重内部监督保障机制, 但上述项目的约束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此外, 外部监督更是缺乏有效的监督载体。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约束, 严重影响该项工作的社会效果。

二、促进甘井子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发展的对策

1. 发展和强化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首先,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公开优势。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转速度;充分利用好电子政务平台, 扩大公交站电子终端、公交移动等公共场所设立便民服务终端机等;加强图书馆、档案馆的开放, 满足公众对不同时期的信息公开诉求;加强对甘井子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的机构配置;最后还要加强电话热线的设置。

其次, 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培养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队伍, 确保新闻发言人的专业性, 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判断准确, 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府信息。

再次, 深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不断扩大信息查阅点的覆盖范围, 及时公布辖区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加强社区公共信息查阅点、基层信息便民服务站等示范点建设。

2.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相应机制。

首先, 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建设并完善政府信息审查制度。有效整合政府信息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 逐步形成统一的政府信息数据库;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的信息公开协作机制, 推动各单位之间信息公开工作联络机制常态化建设;加强甘井子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力度, 促进政府上下级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探索开展建设政府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应安排专职人员对政府信息进行审查;建立完善的审查考评制度。

其次, 建立信息反馈和存档制度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应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基本需求;要加强信息反馈机制各环节和渠道的建设, 不断拓展信息反馈途径。要加强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办公设备、车辆等的物质基础保障;加大对譬如信息查阅点建设、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网络信息平台、咨询热线等信息公开载体或平台等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

3.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及救济机制。

首先, 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督,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外部监督, 弥补制度性监督缺位。其次, 加强运用行政救济手段保障信息公开。要在严格遵守相关行政复议制度的基础上, 深入探索总结经验, 形成一整套契合信息公开复议案件特点的案件审查方式, 严格规范纠正各单位的不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绝不包庇纵容。

参考文献

[1]贾淑贤.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9.

8.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八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以下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内容部分: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

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

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金额近1 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 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现有1 260万农村户籍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惠及3 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8 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

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专家解读】

⊙解读1:

解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

搜狐教育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关于教育部分,最引起您注意的是什么?

张鸣:投入达到GDP的4%,这是以前没有达到过,第一次达到。这是最大亮点。

搜狐教育主持人:去年很多是对农村教育比较关注,但是教育报告中今年呈现出来的不是很多。

张鸣:农村现在是空壳化这个问题很严重,实际上如果把农村教育投入太多没必要,许多人走光了,留守儿童也不是很多,农村的教育现在是在萎缩,而且很多农村已经合并到县城了,因为都没有人了,更多的人实际上是随父母进城打工了。现在的问题是对农民的教育问题,农民很多人已经变成农民工了,虽然政府花了很大力气改善农民状况和农民工地位,但是在农村怎么种地都发不了财,没有多少钱,必须外出打工。

现在我们看到农民的问题已经变成农民工的问题,而农村教育问题已经变成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解决并不好。现在已经解决了农民工子弟可以就地进入城市小学中学,但是这些子弟进入小学是受歧视的,第一是异乡人,第二是农村人,两重身份导致日子很难过,不光同学欺负他,老师也看不起他。打工子弟学校又不太合格,面临着被拆除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是提到初步解决,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你没有解决农民工城里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搜狐教育主持人:整个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关于教改的比较少。

张鸣:对,教改也在做,教育部有些专家在设计方案,教育体制改革到现在没有什么推进。现在教育官僚化行政化的问题,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经费即使增加了,可能用到第一线的钱还是不够的,真正改善学生的教育状况、教师状况还是有很大距离,很多地方的教师都是课上不好好讲课、下课补习捞外快,有教师师德的问题,也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搜狐教育主持人:持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您认为换届之后最迫切的教育改革是什么?

nlc202309012258

张鸣:现在的问题重要的不是增加投入而是进行改革,到今天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改不动就是利益集团的阻碍,行政化这种模式领导当然喜欢这样,要想打破这个模式靠今天这个体系自身的制度改革有一定困难。在改革同时必须进一步开放,教育向国外开放向所有国内愿意办教育的人开放,向教会开放,在民国时的教育最大的亮点就是有教会体系,教会学校都不错,教会学校办得好,如果国立私立学校办不好没有人去,没有生源。中国的改革必须办学开放,不开放没有改革,教育也一样。

搜狐教育主持人:高考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张鸣:如果大学不能自治,高考改革没有出路,高考改革必须是打破全国统一的。比如可以设计一个考期一个月都在考,但是大学要自主招生,自主出题。大学不自治的话,这个目标根本实现不了。

搜狐教育主持人:过去一年教育事件您最关注的是哪一件?

张鸣:异地高考,这个本来就应该解决,这么长时间不解决异地高考很不象话,已经有房子有产业了这么长时间,不让人家在这儿考试很不象话。

⊙解读2:

解读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

我们现在的教育问题主要还是要通过改革来进行解决,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时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初步解决”讲得比较准确,现在是初步解决,深层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进城务工人员还不能像城市户籍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

现在的教育状况好比一件衣裳,这件衣裳穿了很长时间,仅仅依靠打补丁的方式很难有很大改进,需要进行深层次的体制、评价机制改革,这方面在这部分报告内容中没有看到。

从报告中看,我认为在所有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

⊙解读3:

解读专家:语文出版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

“用好”这个词很重要,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没有钱,现在有钱了,如何用好就变成了突出的问题。大家不要以为用钱容易,其实从某个程度上讲花钱比攒钱还难。没钱的时候我们可以哭天抢地,有钱了能不能用好,则是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如果给你了钱你没有用好不仅愧对了人民,愧对了政府,而且还愧对教育本身。

⊙解读4:

解读专家: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已经取得的一些成就有些是有标志性的意义,包括教育经费达到4%,包括校园工程的实施,包括农村的营养午餐的实施,这些都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突破性的意义。有的是从无到有像营养午餐,有的是努力了多年达到的标志性的突破。这些成就应该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以校舍工程为例,实际上在汶川地震以后采取了一个大规模的补救措施,像这个工程的实施的确把很多年欠的帐还掉了,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来改造新建扩建校舍,使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重新翻新,尤其是这一次的校舍工程跟以往历次的不一样,完全是由政府财政来做的,而不是靠民间借贷,它的质量是有保证的,老百姓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解读5:

解读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应该来讲去年教育投入占GDP的4%是一个历史性的进展,一方面值得肯定,但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的投入实际上还是面临很艰巨的任务。因为早在199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提到在上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但一直到2012年才达到目标,现在达到4%,有的说法已经补足了教育的欠债,但是一大部分还是没有补足的。首先我国在过去这么多年里面达到4%,每年都有所欠债,现在说一年把所有的欠债补上了,由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够,实际上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实际上存在着非常薄弱的地方,还有教育公平问题非常严重。这是第一。

第二,即便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也不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欠发达地区的水平达到4.1%,我们4%是一个不高的水平,《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发展任务来看,如果教育经费占GDP的4%实际上无法完成目标,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都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这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理性的认识。

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怎么样把这个钱用好的问题,在2011年教育经费增加到四百多亿,12年教育经费增加四百多亿,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东西部地区学校的校舍问题、安全问题还是非常令人担忧。虽然国家增加了教育投入已经明确表示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倾斜,也做了大量的事,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的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加强了中西部地区校舍的改进等等。但是从目前来看,投入的费用是不是能够确实改变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面貌以及投入的费用是否被挤占挪用还是值得进一步追问的。

前不久发生的学生踩踏事件可以看到学生的寄宿条件非常之差,昨天又发生学校的塌陷事件,也是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追问的。还有校车安全事件,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现在我国的不合格的车辆大幅度存在,很多隐患问题,要解决校车问题也需要政府主导,有很多不安全的不合格的校车上路,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多隐患。因此,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投入,另外一方面研究教育投入用到刀刃上,不要挥霍,不要被乱用。

对于教育经费来讲需要做的事情是两方面,一个要建立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经费投入的预算监督投入职责,我们没有这样的委员会导致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如果有拨款委员会政府必须履行职责,要不然拨款委员会有不落实的责任,如果有这样的委员会还可以让投入用到该用的地方而不是仅仅由政府部门说了算,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投入和使用的机制都是政府说了算的机制。怎么投,投多少,投到哪儿都是政府说了算,存在一系列的投入不到位、投入没有用到刀刃上的问题。我们增加教育投入还要转变现在的机制,由于这两年加大了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教育公平有很大的促进,这里面对基础教育来讲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统一统筹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薄弱。

nlc202309012258

我觉得对于我国的教育来讲,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际上管到2020年,因此对于换届政府来讲还是面临着怎样去落实和执行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只有按照这个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走向促进教育的改革,才可能解决现在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我觉得这里面并不是新的政府就一定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在2010年国家《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订规划纲要当中积极广泛征求意见,面对当前中国教育的问题达成广泛的共识,而且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因此最主要要去落实认识推进,而不是说重新再去就这些问题一再出台措施方案,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一个方向的基础上去推进,使我们教育的改革能够持续渐进的发展。

当然现在改革之所以难推进是由于上面两方面大的问题,一方面教育改革的纲要实际上是行政性的纲领性文件,没有通过法律程序立法,从纲要改革的措施来看,它还没有得到现有法律法规的支持。也就是说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法律法规,《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都应该修订,否则改革的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得到实施。

再一个现在放权还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主导教育改革的恰恰是教育行政部门,放权改革面临的压力很大,阻力比较大。不管是我们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教育管理体制不改革还是现代学校建设都是涉及到这个放权的问题,因此这也是下一届新一届政府在推进教改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政府履行它本身应该履行的工作,让教育回归教育和学生的本位。

搜狐教育主持人:教育去行政化该怎么解决?

熊丙奇:这个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已经谈到,教育可以去行政化,这是一个主要的方向,这个也是限制教育发展核心的问题,可能很多的我们所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很难。

搜狐教育主持人:过去一年里面您也长期活跃在教育领域,这届政府报告里面您最关心的对的是哪一点?

熊丙奇:我看了一下,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围绕着教育经费的投入来展开的,怎样扩大教育公平的问题。我觉得教育公平肯定是过去一年大家很关注的,其中有一点包括异地高考,这个也是热议一年的话题,也是落实和扩大教育公平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异地高考只是一个头,真正推进落实还是要在今年明年,能否解决这样一个事关更多学生的公平问题,这个考验新一届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方面的勇气和智慧。

(来源:搜狐教育)

上一篇:交通小学均衡发展汇报材料下一篇:初一计划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