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精选9篇)
1.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
**区幸福家庭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各街道计生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本委各科室: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计生家庭发展政策,增强计生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生家庭幸福指数,扎实推进幸福家庭创建工作,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发挥人口计生部门和协会组织的网络优势,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做起,推动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发展,提高计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面向家庭开展普法教育,倡导家庭成员爱国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按政策生育;优生优育,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带头执行和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教育公民在社会活动中真诚待人,诚实处事,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
2.文明和睦好:引导家庭成员学习科学知识,转变思想观念,消除性别歧视,科学教育子女,关爱孝顺长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关心社会,珍惜家庭,推动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家庭与自然的友爱、和谐。
3.健康发展好:普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学育儿知识,促进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生殖健康,积极参加孕前优生检查。建立自愿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保健服务意识,自觉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注重婴幼儿早期发展,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勤劳致富好。进一步完善各项惠民利民的经济社会政策,通过多种帮扶救助方式,支持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就业和创业、勤劳致富,实现收入增加、生活宽裕、富足祥和、安居乐业。推动扶持家庭政策从救济型向发展型转变,提高家庭“造血”功能,促进家庭持续发展。
5.奉献互助好。增强家庭成员的奉献意识和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形成人人乐于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养老助残、邻里互助、回报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五、活动内容
创建工作重点“守法、文明、健康、致富、奉献”五个方面,大力开展三项工作,推动创建目标的落实。
1.宣传倡导工作
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围绕“幸福家庭,你我共建”,持续开展计生政策和人口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社、进企业、进集市、进家园活动。
加强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和媒体宣传,通过媒体舆论引导、精品宣传、人口文化园建设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大力开展人口计生政策、形势、任务宣传,大力弘扬家庭传统美德,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采取文艺演出、广场活动、面对面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群众及时掌握了解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办事程序和工作动态,树立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意识和参与幸福家庭创建工作的热情。
2.健康促进工作
大力普及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等医疗卫生知识,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降低非意愿妊娠发生率,提高育龄群众生殖保健知识水平。
围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切实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重点抓好0—3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以人口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以0—3婴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让人口早期教育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
广泛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关怀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青少年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充分运用人口学校、社区课堂、健康网站等载体,加强对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咨询指导。
实现流动育龄群众宣传倡导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生优育服务、生殖健康服务、奖励优待服务、生育关怀服务均等化,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3.生育关怀工作
全面及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保障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权益。
2.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 篇二
一、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
1. 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所谓特色学校, 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 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2. 特色学校的基本特征。
(1) 相对性
特色学校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前提的, 建设特色学校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 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不能片面强调做“特色”、造“特色”, 把创特色变成“作秀”工具和“应景”文章。
(2) 独特性
特色学校也就是个性化学校, 是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是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的学校, 但特色学校绝不是专业学校。
(3) 优质性
特色学校是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是育人效果显著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宗旨是提高育人的质量, 如果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人才, 学校的风格再鲜明、再独特, 也是毫无价值的。
(4) 稳定性
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形成以特色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 并被全体成员不断内化, 从而形成独特稳定的个性和风格的学校, 有经得起历史和实践考验、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稳定性。
(5) 发展性
特色学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是一个不断探索、提升、完善、超越的过程。同时, 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一方面的独特风格或独特优势;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的高级形态, 具有整体效应, 它不是局限于某一点, 而是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 最终使学校工作在全方位、多角度, 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
二、为什么要注重特色学校建设
创建特色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寻求更快捷、更广阔发展道路的共同课题, 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为此, 必须打破目前的“千校一面”和“万人一貌”的局面, 重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大力培养具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不同爱好和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个体得到最适宜的发展, 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走加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之路。
2. 特色学校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需求。
创建特色学校, 核心在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和整体发展, 本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这种按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育人模式, 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更加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 特色学校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教育铸造高尚灵魂的时代性文化策略, 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即已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特色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2010年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特色学校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教育战略指导方针的高度, 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针。因此, 特色学校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4.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标志。
参照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国家竞争力模型“三阶段理论”, 学校发展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要素驱动阶段 (外延型发展) 、效率驱动阶段 (内涵型发展) 、创新驱动阶段 (特色化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科学界说, 表明了我国教育正处在从内涵发展向创新发展的过渡阶段, 学校教育正朝着以彰显独特的学校文化与精神、学校特色与品牌、学校理念和价值为标志的人文教育阶段迈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5. 特色学校建设是创新发展的抓手。
创新是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学校要创新就要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与个性, 特色学校建设则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和抓手。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目标的生动体现, 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别样追求。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抓好特色学校建设。
三、如何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1. 结合学校实际, 谋划特色之路。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 科学确定特色项目, 准确定位特色目标, 精心制定创建规划, 确保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在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中, 不能凭空虚构、主观臆断, 需要充分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
(1) 历史与传统
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是学校自身的固有资产, 是其他学校无法复制的办学资源。建设特色学校, 一定要注重从本校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 挖掘潜力, 打造亮点。
(2) 师资与专长
要分析本校教师中哪些是有专长的, 有什么专长。一般来说, 学校所期望的特色, 应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 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容易接受, 容易投入, 容易形成合力, 否则就可能难以理解, 难以推进。
(3) 自身优势
要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 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为此, 每一所学校应当准确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 丰富自我。
(4) 办学条件
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 对学校特色的培育能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在特色学校建设中, 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 真正做到因校制宜、扬长避短。
(5) 社会背景
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育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 我们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 使其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2. 结合师资提升, 稳固特色之本。
特色学校建设责任在校长, 关键在教师。因此, 必须全面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保证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1) 校长队伍建设
校长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领路人, 要善于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 努力形成独特的教育观念, 大胆实施独特的办学方略, 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 扬长避短、推陈出新, 创造出学校的特色。这就需要提到“四定”:一定目标———校长首先要为自己的发展定目标, 其次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定目标, 把目标定得高一点、远一些;二定特色———定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三定方略———需要用方略来实现和打造特色;四定时限———用阶段性目标支撑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
(2) 教师队伍建设
蔡元培先生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自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 教师自身应该拥有特长。广大教师要主动自加压力, 潜心钻研, 在教学实践中磨炼和提高自身素质, 把特色学校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校本研修活动, 注重教师特色专业的教育与培养, 使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学校一定是由特色班集体构成的, 一定是由特色学科来支撑的, 所以,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肩负重任。同时, 要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队, 使学校不仅成为培育特色学生的摇篮, 也成为培养特色专业教师的摇篮。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引导作用。每所学校及校内教育科研部门要深入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理论, 组织骨干力量对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每所学校要将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 积极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 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 为特色学校建设拓宽路子, 打造精品。
3. 结合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育人。
特色学校的特色在于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 办学就是办文化, 做教育就是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建设既需要学校文化的继承, 更需要学校文化的创新, 塑造特色校园, 彰显学校个性。建设学校文化, 就是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应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内涵和品质。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文化, 是特色建设的最高价值追求, 对特色建设能起到引领、激励和推动作用。特色, 只有形成一种学校文化, 才可能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特色。因此, 加强文化建设, 是学校发展个性、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 学校特色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创建过程中, 不断总结、提炼、升华, 从而形成物质、精神、理论等层面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是特色学校的个性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所以, 我们必须以特色项目为切入点, 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构与积淀, 从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不同层面入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着力打造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特别是行为文化中的备课组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社团文化等, 全方位、高品位地重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当然, 学校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往往需要持久、持续性打造。
3.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特色项目 花式跳绳 分层施练 统筹管理 文化引领
随着新一轮课改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愈来愈多的中小学校的管理者为学校制定了“科研立校”“特色促发展”品牌发展思路,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如何实现特色项目建设的突破?如何营造一个积极、良性的发展氛围,并促进特色项目建设的高效、稳步推进成了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结合我校“花式跳绳”(也称花样跳绳,下同)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简要谈谈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的可行性评估与分析
1.“花样跳绳”集健美、游戏、娱乐于一身,既符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在游戏娱乐中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项目的实施,必定会深受学生的喜爱。这是特色项目得以高效推进实施的前提。
2.“花样跳绳”使用器材简单(仅需大小跳绳若干),简单易行。这又符合学校建校初(成立于2005年)器材少、场地小、财力物力短缺等实际。但其可操作性强、易普及这一特征又构成了这一特色项目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
3.有专业的师资可为项目建设的纵深发展提供必备条件。
学校有两位体育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养,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倾注于“花样跳绳”训练工作,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科学管理为特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自项目确立之日起,学校管理层充分的重视、持续的关注与有计划的支持投入,是项目建设得以迅速发展保障条件。
二、遵从规律,科学运营的实施过程
按照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底层需要得到满足时,更高一层的需要便成为了人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激励因素。我校“花样跳绳”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正是利用了这一规律,使学校特色项目的打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花式”上,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这一发展中“人”的健康、情感、兴趣、交往、尊重、自我表现(实现)多重“需要”, 设置了如下内容:
在类别上,分个人花样、双人花样、三人花样、多人花样;在形式上,分为单绳花样、车轮跳、交互绳(双摇)、十字交叉绳、网绳等。每一种花式都有自己独特的套路,展示出花样跳绳不同于一般跳绳的一面!同时在管理评价上,我们鼓励每位学生在掌握每一花式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将各种花式进行进一步拓展、延伸,自由组合,甚至创编新的花式。
2.充分考虑到各年级、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分层施练、因材施教项目创建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创建进程。
一层:单人速跳,花式:正反、绕花、带人。一、二年级。
二层:在上层基础上,增加双人小绳(同向、反向),大绳套小绳、车轮跳等。三、四年级学生。
三层: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大绳套大绳再套小绳,并小绳带人等系列。五、六年级学生。
四层: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双摇,十字绳,绳网(9绳)等系列,举全体毕业班学生组成校花式跳绳表演队,并对各种花式进行合成、组合和程序编排训练,在校级以上各类活动中做展示表演。施练学生:六年级学生。
这样,每一层次的花式跳法,都成为了上层学生“更高一层的需要”的“激励因素”,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在国家级、省、市、区层面上令人耳目一新、眼花缭乱的“高端、大气”的展示表演,既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中低年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成为了他们不断实现“自我需求”“自我实现”的持久的驱动力。
另外,日益成熟的花样跳绳项目还结合了多种舞蹈元素,这样既不缺少力量也不乏柔美,这样的跳绳配合动感十足的音乐,令跳绳者在健身的同时也愉悦了身心,充分放松自己,得到了高质量的休整。这一特征,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生理平衡”“健康保障”等方面的人生“需求”。
三、统筹管理,校本渗透、理论研讨、文化建设的高位引领,为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1.统筹管理促纵深。在学校创办之初(始建于2005年),校领导层即提出了“立足实际、问津品牌、科研领路、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在这一建校思路的指导下,又制定了“面上关注、整体推进、选点突破”的项目创建策略。科学统筹管理思想在创建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校本课程建设等工作跻身全区强校之列,尤其是“花式跳绳”项目创建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前列。
2.校本思想渗透与课题研究为项目建设拓时空。在确立“花式跳绳”特色项目建设工作之初,学校即积极指导、帮助教练员教师确立并从事《小学中低年段“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工作。这种边实践边研讨的推进过程,既为项目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技术理论储备,又因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化管理思想的渗透,又为项目建设工作拓展了更广阔的时空领域。
3.文化引领使项目建设升品味、上规模。随着特色项目建设逐步成熟,学校适时提高目标定位,确定了“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并设想将“花样跳绳”与“五子棋”(学校另一特色项目)运动发展成为学校的一项群体运动,继而逐步引向深入并拓宽领域,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使师生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拓展成为学校的办学个性,从而成为一条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性途径。
最后,学校特色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集管理策略、理论研讨、校本文化等统筹兼顾、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我校“花式跳绳”特色项目建设工作的一系列做法,源于实践,虽仅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中一个例,但相信能对众多学校的特色发展有着较为广泛的借鉴意义。
4.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篇四
2010~2011学
一、总体思路
落实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关于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要求,提高学校办学档次和品位,发挥学校高品位文化环境的潜在功能,用高品位文化环境熏陶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学生成长搭设平台,最终实现学生“一专多能”、“合格+特长”,培养高身体素质、高人文修养的现代化中学生。
二、学校特色建设内容
1、发挥学校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资源优势,打造高身体素质、高人文修养的现代化中学生。实现“一专多能”、特长明显、基础厚实、品德高尚的个性发展目标。
2、创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我校特色建设的优势之一。70多年建校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学校特色建设铺垫了坚定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班级管理文化贴近学生、个性突出。走廊宣传文化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环境建设文化优雅、整洁;习惯养成文化规范、持久;人际关系文化和谐、有好。学生踏入校门就身处于温馨、和谐、人文的育人环境之中,浓厚的文化气息、高品位的学校文化、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助推力的作用。体育、音乐、美术教学是我校特色建设的又一大优势。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国家、省、市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曾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试点校,为国家、省、市输送了大量的体育优秀人才。音乐、美术教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曾是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生源基地。有多名学生考上名牌艺术院校。如今的一专多能、特色明显、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的培养模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实环境育人,打造高身体素质、高人文修养的现代中学生就是学校特色建设最终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力求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实施原则
1、高标准原则
学校特色建设目标要求起点高、硬件建设档次高、思想内容品位高。
2、个性化原则
学校特色建设要突出学校的优势项目,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
3、全面性原则
学校特色建设要体现在学校发展的全过程,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各阶段,要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要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实施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提高认识阶段
2011年2月24日至2011年2月28日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让教师全面了解特色建设在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师自身素养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教师投身于学校特色建设的积极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30日
1、学校各基层部门结合本学年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计划、安排,制定出各部
门工作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和时间。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学科要把发展学生“一专多能”作为工作重点;活动时间:2011.3.1~2011.3.152、举办学校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参加本届艺术节活动的学科有:语文、英语、政治、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综合学科等以上各组要依据学校文化科技艺术节方案中规定的内容、确定时间安排好活动。活动时间:2011.3~2011.12.303、体育传统项目活动
本学体育传统项目活动要与“一专多能”结合,为学生搭设表现或展示平台,具体内容:初
一、初二年级男生“校长杯”足球赛,初二年级男生“校长杯”篮球赛,初一年级学生跳绳比赛,初二年级男生俯卧撑比赛,初二年级女生仰卧起坐比赛,秋季阳光体育运动大会。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达人”表演赛。活动时间2011.3~2011.12,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4、校本课程教学成果展示与汇报
此项活动要把学生在校本课程上学到的技艺、制作的作品、编排的节目以及授课过程中精彩片段向全校师生展示。活动时间:2011.11.1~2011.11.305、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I、更换走廊、正厅、各教室门口宣传板的内容
II、更换校园周边宣传橱窗的设施及内容
III、配备校园内电子宣传屏幕
IV、做好校园绿化、美化管理工作
让校园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环境再上档次。
五、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杨文森
成员:吕世斌、王正伟、孙秀炬、吴静、张军
2、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项目工作组
组长:王正伟
I、一组负责人:吴静负责校园文化宣传工作
II、二组负责人:孙秀炬负责学校特长教学的开展工作
III、三组负责人:张军负责校园硬件建设、绿化、美化工作
IV、指导检查组负责人:吕世斌负责指导、检查特色建设各项活动计划的落实情况
3、保证特色建设所需人员、经费、时间;
4、加强活动过程的检、指导、验收。使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总结验收
1、对学生“一专多能”项目进行考核验收。记入学业成绩之中;
2、形成总结报告;
大连市101中学
5.个性化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篇五
实 施 方 案
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体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呵护生命成长,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努力实践“诚信、勤奋、自主、创新”的办学思路,突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特色兼具”,并竭尽全力实现我校的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生活的花园、情感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最具办学特色的校园”的优质学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定》的精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弘扬校园文化特色,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努力将学校打造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小学。
二、办学目标
1、生活花园。使校园绿草茵茵,花木扶苏,处处着春意;洁净校园,装扮教室,环境育心灵。热爱校园,珍惜家园,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
2、情感乐园。学校以人为本,教师关系和睦融洽,师生关系情浓意切。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友爱同学,关爱弱小,亲善动物,成为学生的自发。
3、求知学园。学校实行校本管理,教师追求新知,科学与艺术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学生“要学、会学、善学”,基础扎实,特长突出,敢于创新,学习成为师生的要务。
4、特色校园。学校着力打造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构建科学实验探究平台,加强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营造全面育人的教育环境,塑造人文和谐的民主管理,让诚信、勤奋、自主、创新成为学生素质核心。
三、办学方向
全面与德国教育接规,推行多元教育。德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施双元教育,即培养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又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而后者则更注重一些。他们的课程设置有金工、木工、画画、信息技术等多项手工课,以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更加深入实施,结合德国教育特点,我校积极推行多元教育。我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操作电脑,让学生运用电脑查找各种资料,了解、学习更多的知识。《科学》这门课程,更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制作标本,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手工操作课、《美术》课通过让学生手工制作、剪剪、贴贴、画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结合校园舞、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拼搏进取、合作互助的精神。《音乐》、《美术》课与各自兴趣小组活动协调配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还有《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和奥妙,学会更多的科学知识;《传统文化》又让学生懂的我国许多的历史传统文化,均利于构筑人文管理的和谐校园。
我们学校推行的多元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大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将来学生走上社会,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是个有着丰富知识和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这与德国的教育特点和课程设置是相似的。
四、主要措施
1、围绕办学目标和方向,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手段的更新,离不开教育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办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新购置高配置液晶计算机45台,全校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全面规划配备了高标准科学实验室、手工制作室、计算机室,完成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硬化、绿化工作。并将在今学期完成塑胶场地建设任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全面开展师训计划:
(1)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针对教师工作负担较重的现实,鼓励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计划和制度,有目的地订购教育教学名家经典、理论著作和教育期刊杂志,开通因特网,以此满足教师学习需要,激发教师有针对性地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教育教学杂志的热情,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对教师进行全员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所有教师都能娴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都能掌握一至二种课件制作技能,骨干教师能自主研发精品课件。
(2)开展“青蓝工程”。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在教师中间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我校领导有意识地参与教师“说—授—评”课活动、技能培训活动和理论讲座活动,亲历亲为,促进活动的持续展开,保证活动的成效。学校现有3名新教师与本校的3名市级教学能手结成对子,目前,3名新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已有大幅提高,在校园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开展城乡名校对接工程。我校与师范附小结对子,由师范附小派2名名师来我校指导、帮扶、带动我校教学工作,我校也选派2名教师到师范附小深入学习经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拓宽教师视野,使之成为校本培训、教师素质提升的推进剂。
(4)积极落实大学生顶岗培训。我校切实搞好这项共建双赢、互惠互利的工作,我们积极争取2名大学生来我校实习,派出2名教师离岗进行专业对口培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素质。
(5)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开展小论文的撰写、小课题的探究,树立开展教研的自信心。学校推行“345”课程新模式改革,实事求是地开展教研课题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切实做到“四化”:一是科研教学一体化,即课题进课堂,在教学中落实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题组骨干教师每学期上1-2节实验公开课。二是人人参与群众化。教师普遍参加科研报告会,开展导师讲座,开通个人课题研究报告,人人参与或承担课题研究。三是课题管理规范化,认真组织实施课题计划,从目标制订、步骤安排、方法采用、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四是评选奖励制度化。保证研究经费制度,设立科研成果奖。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并在评优、晋级和提干中予以倾斜。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我校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门功课,提高教学质量,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抓信息技术教育,打造现代化学校。
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微机室,开好微机课,新学期,学校选用计算机专业袁小龙老师担任计算机辅导员,完成每周的计算机教学任务和辅导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电脑制作水平,争取在一学期内,让学生人人会应用,个个会制作,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袁小龙负责对教师计算机水平进行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制作出专业水平级的适用性强的课件,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
现信息共享。加快学校校园网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力争两年内有6名以上教师获得青州市现代教育技术优质课,3人以上获得青州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
(2)抓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落实实验教学,学校安排科学实验有专长的袁爱花老师担任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进行科研探索活动。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更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锻炼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展好科学实验教学。3—6年级的科学实验课都在实验室完成,尝试、实验课内外各种安全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科学发展观的态度。镇教管办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高标准的为我校配备了科学实验室。实验教学课得到了落实,学生动手实验、深入实践,极大增强了学生实践、探究的兴趣。我校还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克服在素质教育观念上的模糊认识及不足,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科学实验课的重要性,真正将科学实验课落到实处,让实验、探究真正成为科学教学的核心。
(3)抓手工制作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金工、木工、手工制作,具有技能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劳动习惯为目的,为学生今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参加生产劳动打下基础。学校在师资极为紧缺的情况下,教管办从初中选调专业性很强的周强老师来我校担任手工制作课教学,确保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好,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解决教学的关键问题。根据制作类课技能性、实践性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周强老师还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制作类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观赏激趣味——指导制作——展示评比——延伸拓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手工制作教学是学校创造教育的良好载体,绝不能以学生能制作课文中的物品,掌握了该项劳动技能为终极目标,要把激发学生对书本范例作品的创造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给学生以创新的空间。我们根据小学生特点,及时把握手工制作课创新教育的优势,从低起点,一小步一小步的前进,只要有迈小步不停步的锲而不舍,必定会有所收获。
(4)抓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开展特长教育。
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色,以求学生有一定的特长。学校在现师资力量雄厚,有体育对口专业教师张志刚、音乐本科教师左杨杨、美术专业教
师李玉华、英语本科教师孙利云、专业舞蹈教师张桂丽等,特长小组均由这些专业水平很高的专任教师担任,并努力提高硬件投入,购置大批音乐、美术、体育设备,建设塑胶操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学生强身健体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上好“两操”,开展自编操和校园舞等活动。组建音乐、体育、美术、书法、英语会话、舞蹈等特长小组,借助社会艺术团体,成立学校鼓乐队,从而达到培养一批批特长生的目的。
主要开展活动有:每天20分钟的写字课教学,定期举行师生书法作品展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师生情操;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学校为此配备了画板、画架、颜料等,满足30余人人的需求,一学期内使学生的绘画水平有较大提高。在校内广泛推广“体育、艺术二加一项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成立各种业余运动队;成立学校少儿艺术团,开展舞蹈队、合唱队等多种艺术团队活动;每年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成立一年级攀登英语实验学习,有专职的英语老师任辅导员,主要训练学生的的口语和对话能力。一学期内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
对兴趣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如:绘画、手工、书法、手抄报、小制作等进行展示,还组织舞蹈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开放班级读书角,为学生搭建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机会。
(5)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人文管理。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人文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人文管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树立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坚持处处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善待,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人才不是“全才”,有所偏才有所专;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学校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更重要是打好做人的基础,学习的基础,生活的基础;为学生终身负责,使学生终生受益。在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营造一个“高品位、多风格、生态化、深内涵”的环境,将人文融于自然,实现学校现代化、园林化和人文化的统一。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整洁、醒目”,彻底清除乱涂乱画的现象。在学校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环境的布置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制作各种文化宣传标语,警示标牌的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悬挂上墙,规范校徽、校歌、校风、校训等都将
形成个性化的建设体系。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制度的落实要坚持人性化和原则性相结合,在各类活动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关怀,为师生的发展创设平台。我们把《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要求衡量学生言行的内容。各班利用学科、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谐、八荣八耻、法制、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教育。
五、保障机制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2、突出特色,细化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4、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为特色项目建设的设立专项经费,确保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5、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好国
副组长:张桂丽孟凡吉
成 员:袁晓龙袁爱花 张春莲左杨杨沈继香
6.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篇六
为了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创出学校品牌,学校以阳光课程建设为起点,以阳光课堂打造为突破口,以阳光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阳光文化的孕育为着力点,制定我校“阳光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一、办学理念
“尚美教育” ——使用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积极效果。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以“尚美教育”的实施为总抓手,涵养师生人文底蕴,引导师生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把学校办成底蕴丰厚、内涵丰富、充满活力、师生共进的特色学校。
(二)培养目标
造就智慧型尚美教师;培养自信型尚美少年。
(三)近期目标
1、分类梳理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适时补充修改。
2、全面实施尚美教育,3、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深化研究。
4、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使师生初步达到标准要求。
5、搞好网络基础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四)中远期目标
1、深入落实“尚美课程”,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和注重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搭建有效平台。
2、探索依法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3、形成科学合理的阳光教育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
4、提炼“尚美师生”的培养策略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5、总结教师团队管理策略,打造高质高效优秀团队。
6、各学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趋向成熟,凸显风格。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8、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制度保障体系。
三、发展内容
(一)尚美课程
开发并实施尚美课程,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培育阳光少年。
1、开发并实施“尚美经典”课程——开发名人、名著、名曲、古诗四个系列课程。
2、开发并实施“尚美诵读”课程——1—6年级分别诵读国学经典系列《三字经》、《论语》《传统文化》等。
3、开发并实施“尚美实践”课程。——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阳光。
(二)尚美课堂
1、以教学活动营造尚美氛围。
①全面落实“上好每堂课”的指导思想,组织好每学期一次的“阳光有效课堂”教学评选和展示活动。
②建立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校级的研讨,教研组的开课、年级组伙伴合作式的探讨等,让教师在多个层面上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鼓励老师风格课堂和主题课堂研讨。
2、以反思改进课堂教学品质
①人人开展课例研究,在级部开展一课多上或同课异构,多次改进,不断提升,让教师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在改进中感悟教学,在感悟中升华对教学的设计和理解。
②在完成教案电子化共享的基础上,把教师备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和实践改进上,提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现存方案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③强化课后反思,规定教师要完成高质量的课后反思稿的撰写,逐步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习惯。
④开展主题反思活动:
活动一:“追寻一位心目中的尚美教师”。通过“角色模型简介”,让每位教师在目前自己身边的同事中选出最能代表最值得你学习的老师,去研究他,提出敬佩的原因所在,说明哪些特征、哪些行为是自己最想借用的,自己如何去学习或落实,真正让我们学校的阳光教师成为大家的榜样。
活动二:“回忆一次最成功或最失败的教学片段”。在学年中期,让教师回忆描述自己教学经历中最成功或最失败的教育片段,进行讨论,开展反思,提炼总结。活动三:“认真写好每一次的教学日记”。一学期要写出一定数量的、质量的教学日记,反思内容要具体,围绕三个方面:教的怎样?学的怎样?互动得怎样?
3、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优化
①以“流畅的表达、自由的思维、大胆的质疑、快乐的互动、有效的合作”作为“阳光课堂”基本的表征来完善我校课堂教学评价。
②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能力,加强对说课、评课、课堂反思的训练,让教师在学会评价中改进教学。
(三)尚美文化
1、制度文化。建立完善公正严肃、奖惩分明、维护众益、激发干劲、凸现理念,与时俱进的制度文化。
2、精神文化。对阳光教育理念进行多层次、多渠道渗透;加强理论研究,构建阳光教育的实践体系;是开展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校园。
3、师生文化。培养教师团队文化,团结协作、乐业善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行为文化,知书达理、乐学乐群。
4、环境文化
墙壁文化:主要介绍办学理念、学校重大活动、优秀教师团队、阳光经典系列内容。
广播文化:开辟“校园之声”、“名曲欣赏”等,以涵养师生性情,陶冶师生情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特色文化。规范教室布局,统一区域文化版块。以个性化班级创建为载体,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执行领导小组,规划执行实行项目负责制,由副校长带领各项目负责人具体组织各项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对规划的执行定期调度、指导、点评。各项目负责人每学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项目完成情况。
(二)加强过程管理
1、分解目标
总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落实部门任务及职责,以校委会例会、月汇报交流等形式定期进行情况汇总。
总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以学期、学年为单位,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各部门制定详细具体,可行、可测的阶段工作计划。每学期、学对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与调整。
2、关注过程
(1)时间保证:每学期一总结,各部门进行交流分析。(2)人员保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监督小组,及时监控规划实施情况。
7.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 篇七
根据观察, 目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可能是:如何在办出特色的基础之上, 实现高水平的目标。因此, 在当下认真思考并回顾大学建设的发展历程,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大学发展就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本文仅从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视角, 以一个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为案例进行剖析, 以期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建设有所启示。
一、C大学的战略规划管理的背景
(一) 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趋于理性化
20世纪末21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经历了一个突变的时期。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从非理性, 甚至盲从到逐渐理性的发展历程。1998年高等教育的扩招成为高等教育快速前行的重要航标。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张, 为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从2003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众化阶段。对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如何建设,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 还是高等学校自身都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首先, 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设“211工程”的目标, 时隔5年, 1998年, 恰逢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 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实施, 国家开始建设“985工程”, 计划连续3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 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这反映了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和决心。2000年前后,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众多高等学校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 合并了一些学校, 学科更加齐全,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但是, 带来的问题是:引起了一些误导, 似乎大而全, 才是好学校。因此,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内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但是, 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基础还不雄厚, 资源极其有限, 还不足以全面支撑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因而,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适合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各大学也不应都追求同样的目标。况且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创建背景, 有自己的历史传统, 有自己的发展基础, 因此, 各高校的发展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 发展成为“有特色”的大学。2009年召开的第19次直属高等学校咨询会议正式把“有特色、高水平”作为大会的主题口号, 向社会发出了一个信息:高等教育强国需要高水平的大学, 而高水平的大学是有特色的大学。这里, 其实就是告诉社会, 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需要漫长实践的过程,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也必须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一流体现在高水平上, 任何大学都可以在自己的层次上创造自己的一流业绩。
其次, 高等学校对于大学如何建设的认识也趋向理性和清晰。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 不想当一名一流大学校长的管理者也不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 现实是:高等教育是一项昂贵的事业, 没有充足的资源, 要办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学都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做大做强, 成为综合性的一流大学, 愿望是良好的。但资源是有限的, 大学的战略发展需要突出战略重点, 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 “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才是大学发展的有效策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国际交流和合作使更多的大学管理者, 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领导者逐步认识到:高等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管理成为关键环节。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众化的快速发展, 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大学的战略管理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在国际上, 已有一些大学成功地实施了这个策略。
例如, 耶鲁大学在1998年制订了耶鲁大学的十年发展规划, 通过深入分析学校的使命与价值, 并系统评价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确立了战略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即有选择地追求卓越和依托强势学科带动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划原则。尽管耶鲁大学是美国最富有的大学之一, 但仍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所有学科的发展, 必须有选择地追求卓越。通过强势学科的带动发展交叉学科, 不仅可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而且能够快速提升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水平。
同样, 密西根大学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中, 亦追求“有选择性的卓越”。据柯尔曼校长介绍, 即使是像密西根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 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保持领先, 唯一可行的就是大多数学科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 而在一些关键领域, 努力争取世界领先。根据这一原则, 几年前, 密西根大学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确定了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为未来学校发展的重点。
(二) C大学的基本现状
C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C大学在2004年之前归属国家广电总局管理, 以培养广播电视人才为主要任务, 建校50多年来, 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 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由于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这也自然形成了学校在传媒发展领域的优势和特色。
在学科建设方面, C大学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 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 学校设有14个学院, 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4个博士点, 48个硕士点, 3个专业硕士类别, 78个本科专业。
二、C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在充分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 确定和选择组织战略目标, 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 进而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包含三个环节: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2]。战略管理以科学理性的战略规划为基础, 同时有一套确保战略规划贯彻实施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还有一套自我监测和评价的体系, 以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控包括必要的调整。
(一) 通过SWOT分析, 确定C大学为传播领域培养骨干人才的特色
制定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S W OT分析, 即调查学校的内外部环境, 分析学校所处的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遇 (opportunity) 、风险 (threat) 。[3]
第一, 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为C大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传媒在技术上和内容上都快速发展, 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大众传媒将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 为准确的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媒介内容, 将是未来传媒业的竞争重点。依托大众传媒发展文化产业, 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 国家要扶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到“十一五”末, 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 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面临着工作重心的转移, 即由外延扩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围绕内涵发展, 高等学校要明确自身定位, 办出特色;要在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上苦练内功;要改革与现代大学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建立符合现代大学组织特点和功能的先进制度。
传媒类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众多国内外知名院校涉足传媒高等教育领域, 竞争版图悄然变化, 目前C大学“一枝独秀”的领先地位已经受到动摇。以新闻学为例, 1994年以前, 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2005年专业点已达661个, 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11个。
C大学必须适应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紧紧抓住“211工程”二期建设和“质量工程”的契机, 围绕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 提升办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因此, C大学在国家传媒事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必须站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变革和传媒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 未雨绸缪, 潜心规划学校的发展。
第三, C大学的优势。
我国传播业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对人才、科研、智力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空间, 为C大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传播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至今天的必然结果, 并成为渗透在社会各个行业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C大学一直坚持为传播领域培养骨干人才, 这已凝练成为学校最主要的办学特色。
C大学多年来面向传媒业开放办学, 与传媒业界特别是广播电视业界保持鱼水相依的紧密联系。C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以后, 仍由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实施两期共建, 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作为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为C大学工作提供了多方面支持。C大学的各个部门、师资与管理队伍都与传媒业界保持密切往来, 保持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业界运行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C大学基本建立了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组织和学科架构。C大学多年来在没有国内外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根据传媒业发展需要, 首创了一批专业, 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 形成了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骨干, 围绕传媒领域, 文、理、工、法、管理、经济多学科发展的格局。
C大学五十余年的发展, 形成了社会公认的品牌效应, 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五十年校庆, 学校更名为C大学, 标志着从“广播影视教育”扩展到“传媒教育”, 实现了从行业性专业学院向传媒领域多学科大学的重大转变, 更是国家对该校五十年励精图治、贡献社会的高度认可。新的品牌将会吸纳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四, 学校的劣势。
C大学历史基础薄弱与现实快速发展形成办学上的局促和紧张。历史上, C大学是单科行业性院校, 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但是却不足以支撑现代传媒业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求。C大学已初步建立起适应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但是内涵的充实提高任重道远。
C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力度不够;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较少,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 学术力量较为分散, 存在部门本位主义现象, 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理顺;科研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学风、教风和校风方面的某些问题比较突出。
C大学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财务、资产、后勤、产业等方面的管理需要加强, 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经费来源渠道较窄, 办学条件不足与规模扩大的矛盾还较突出。
(二) 调研分析, 确定了“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发展定位
随后, C大学进行了调研分析, 调研主要针对分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
首先是分析了C大学在国内外的多个大型排行榜中的排名, 分别从国内排名、国际排名、学科排名对C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地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正确认识学校的现实位置和未来发展定位。通过大学排名榜, 明确C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与国内综合性大学的差距, 同时也发现了C大学在学科发展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校内对多个部门进行了走访:文科科研处、科技处、学科办、财务处、教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研究生院、人事处, 就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和规划草案基础数据, 广泛征集了各单位的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 确定了学校“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发展定位。这一定位既反映了学校的“传媒”特色, 也确定了学校发展目标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定位突出了学校的特色, 体现了学校“有选择地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 在传媒领域做到“世界知名高水平”。
同时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 又确立了C大学“十一五”期间的基本定位是: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学科结构定位: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重点, 文、工、管、经、法、理、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 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广播影视行业, 为传媒、文化及相关事业和产业服务, 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 制定规划, 确定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根据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和基础定位, 制定了学校的“十一五”规划, 将学校的发展重点确定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提升整体教师水平、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同时确定C大学的具体发展目标以及具体措施。
随后, 围绕发展规划初稿召开了6个不同范围的座谈会, 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学院院长座谈会、教代会代表座谈会、离任老领导和博士生导师座谈会、中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硕士生和博士生座谈会、本科生座谈会。在汇总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经过修改与完善, 完成《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三、C大学战略规划的实施与监控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未来发展绘制了蓝图, 而“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4]在实施过程中, 战略规划的监控是极其重要的一步。C大学的战略规划的监控主要有三种形式:任务分解、年度发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一) 任务分解, 将规划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领导
C大学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指明了全校努力的方向。为了落实各项发展任务, 确保各项目标的按时完成, C大学将规划中具体的目标和措施进行了分解。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具体的组织实施的单位和协助完成的部门。
通过任务分解, 使得发展规划的目标和措施都有人负责、有单位实施;也使各单位和部门明确了自己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承担的任务, 将本单位的日常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关联, 为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 年度发展报告
在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的第二年, 学校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就以年度发展报告的形式, 对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编写和发布年度发展报告, 是学校进行战略管理, 对战略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总结、监控评价的手段之一。本着“记载大事、反映变化、分析问题、展望未来”的宗旨, 学校年度发展报告力图使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进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 从而找准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推进学校战略规划的进一步落实。
《年度发展报告 (2007) 》立足于我国宏观高等教育背景和学校发展大局, 从背景、现状、问题等多个角度, 以概况评述、政策解读、横向比较、数据点评等方式, 客观描述和评价该校在2007年的整体发展状况, 并对学校未来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年度发展报告 (2007)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C大学的大事和政策文本概要分析。第二部分则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在2007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适当的、定量的系统描述, 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 为了更好地审视学校的发展水平, 选择了部分兄弟院校进行了横向比较, 在比较中找出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第三部分立足于对高等教育宏观发展背景和学校发展环境的分析, 展望未来趋势。
《年度发展报告 (2007) 》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对“十一五”规划第二年的工作做了为全方位、立体式的检查和回顾, 及时反映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权威、全面的咨讯、评述, 反映学校发展动态及潜在问题, 分析未来方向。该报告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亦对成果和不足及未来改革趋势做了总结和分析, 并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建议。
(三) 中期检查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规划执行情况需要进行检查, 及时掌握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确保发展规划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十一五”规划执行的第四年, C大学对发展规划进行了中期检查。
在中期检查过程中, 首先要求学校各单位和部门根据《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任务分解, 自查本单位的执行情况, 对照规划的重要指标、重要任务, 分析完成情况, 并就规划任务实施中的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原因作出分析, 提出下面两年落实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依据各单位的自查报告, 学校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 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形成《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检查报告》。
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后, C大学在事业规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和国际交流等方面, 围绕着既定目标, 重点抓住落实, 各项指标的完成进度良好, 有些指标提前甚至超额完成。但还有一些层次较高的发展目标还需加大力度, 力争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如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学科建设。
中期检查分析了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了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 提出了下一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中期检查, C大学切实地掌握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完成情况, 并总结了规划前半期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 促进规划后半期的顺利实施, 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C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对中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一) 大学有选择追求卓越和重视品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者成熟的表现
在C大学战略规划的制订过程中, 学校领导者的自觉意识非常突出和重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大学自身的优势, 尤其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 与其它综合性大学相比显得比较单薄, 一是历史积淀没有综合性大学深厚, 一般来说, 综合性大学有很多具有百年的历史, 而C大学建校仅50多年。二是学科的优势相对比较单一, 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发育比较成熟, 而C大学的学科主要集中在1~2个学科领域。因此, 朝综合方向发展, 不是没有可能, 而是经济条件和人力储备不足, 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其发展目标。所以, 在发展过程中, 如何保持传统优势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就是说, 我们不可能得到全能冠军, 但是在单项方面拿到冠军, 保持领先地位, 仍然需要做出抉择和判断, 特别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这里, 一方面需要领导者平和的心态、清醒的认识, 另一方面需要打破社会盲目的从众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功绩观念。
(二) 大学建设趋于理性和科学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挥“智库”的作用
C大学在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 C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前期的调研、论证、分析, 还是后期的规划的检查都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专业化作用, 如:大量的基层访谈、中外大学排名的数据分析、年度报告的质量控制和反馈, 这些事情, 从表面上是一个研究性工作, 但实际上是一个科学谋划的过程, 与我们过去习惯性的决策程序相比, 多了科学的理性成分, 少了拍脑袋的随意成分。
(三) 大学发展涉及的因素繁多, 但是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忠实的执行是大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环节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由于其承载使命的崇高, 任务完成的艰巨, 她所涉及到的因素可谓方方面面, 但是, 要实现大学的发展, 没有一个具有超越现实而又符合实际的战略设计, 大学的发展就没有方向感和风向标;同时, 只有美丽而诱人的蓝图, 而没有切实、不折不扣的执行, 一切理想和蓝图, 也只能是梦幻中的奇影罢了。有一些战略学者认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 存在着非常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唱功比做功好。因此,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社会各方面, 特别是高等学校自身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婕, 王保华.高校战略管理研究述评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0) :26.
[2]刘向兵, 李立国.对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思考[A].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秘书处.2005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科学发展观专辑[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200.
[3]许涛.问题解决型战略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A].刘献君.中国院校研究案例[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206.
8.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 篇八
与许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的形势相比,家庭农庄、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市场却严重供给不足。每逢节假日,各地景点人潮如流,酒店爆满,火车、飞机增加班次仍然无法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双休日更是有不少人涌向城市周边的近郊和乡村,走近田园采摘水果、蔬菜。“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已成为当今都市人休闲的主要方式。但是,要想在众多家庭农庄中独树一帜,还是需要有些不同的“亲近大自然”的活动。
一、家庭农庄多元化发展方向
在市镇郊区的农庄种植、养殖山珍野味,利用粪便种植新型水果、蔬菜,发展野味馆。农庄独特的野猪宴、野兔宴、野鹅宴以及不施农药、化肥的新型水果、蔬菜,不仅能使游客吃到鲜美滋补的绿色野味,还可以让游客参与狩猎、烧烤、加工珍禽标本,观看斗野猪、斗野鸡,野猪、野兔赛跑等节目。同时,修建木屋、竹楼、蒙古包等具有特色的农家屋,让游客感受到最自然、最清静的住宿环境。
二、效益分析
农庄仅需先投入养殖项目就可以带动其他项目。
1.餐饮:专营山珍野味及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收费低廉,每天按最少接待6桌、每桌500元计算,一年收入约100万元。
2.狩猎:这是农庄经营最富刺激和吸引人的项目,能把人们征服自然的本能激发出来,一般人需连续猎获5~10只猎物才过瘾,每人按3只计算,一天最少接待10人,每只猎物按65元计算(含服务费),年收入约71万元。
3.零售农产品:每天零售农庄野味、标本、水果和蔬菜,按一天600元计,一年收入约21万元。
以上收入累计约190万元,由于产品大都自产,利润在35%以上,约可获利66万元。这些还不包括黄金周、双休日、元旦、春节等游客高峰期的收入。只要家庭农庄办出特色,启动资金仅需30万~50万元,年利润约50万元。
三、家庭农庄的优势
1.投资稳、成本低:以养殖带动种植,再发展餐饮业、休闲业、旅游业,而种植、餐饮又为养殖提供饲料,不但成本低、投资少,而且种植、养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
2.投资可大可小,边投入边产出,半年至一年内即可见效。
3.市场大:经济与社会越发展,市场就越大。近年一些城郊的采摘果蔬式的农家乐,仅搭建几个草棚,毫无特色,生意却都红红火火。家庭农庄吃、喝、玩、住一条龙服务,一定会引来无数的游客。
4.国家支持、税收减免: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在土地、资金、税收、水电等方面享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众多优惠政策。
四、专家建议
种养项目繁多,创办家庭农庄一定要突出特色,多元化发展,避免常规品种。
1.养殖项目:应选择抗病力强、草食为主的野生动物等,如野猪、野兔、野鸡、绿壳蛋鸡等。除作为商品出售和作为野味馆的原材料外还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有观赏性,如孔雀、红腹锦鸡、野鸡等羽毛艳丽,令人赏心悦目,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二是可制作标本工艺品销售;三是动物表演,如野猪、野鸡打斗,野猪赛跑等,在养殖过程中就可获得门票收入,到销售时由于其肉质鲜美,售价更高,大大突破了一般的经营思路。
2.种植项目:应选择绿化苗木,如丹桂、罗汉松、红豆杉,既能营造环境,又能吸引游客。
(福建 蓝招衍)
9.高中特色班级建设方案 篇九
一、理解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二、目标1、总目标:“自立”。
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2、具体目标:结合高二美术班学生的特点,我将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界定为:金的人格,铁的纪律,水般沉寂,火般热情金的人格:孔子有云:先成人再成才,作为三中学生,要成长为:自信、文明、阳光、负责的学生,关键在于良好人格的培养,这是前提,是成才的基础,也是学生的最高目标。铁的纪律:常规是保障,要想成为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特别是美术班,要摆脱懒散、不求上进的不良习惯。水般沉寂:美术班的学生,相对来说需要学习和绘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中需要耐得住性子,沉下心去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夯实每一步基础,切不可心浮气躁。火般热情:高中的学习紧张而忙碌,适当的活动需要全勤投入,这是学生调节的过程,也是班级凝聚力提高的过程,积极的投入各项活动,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的热情。
三、措施(一)、物质文化:教室环境布置1、设计班徽,利用美术班学生的特长,由学生制作代表班级的班徽,以此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强班级向心力。
2、设计笑脸墙,由每位学生提供大头照,在班级进门处设置笑脸墙,展现学生朝气阳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教室中张贴励志标语,结合美术班特点,由学生选出适合班级特点的标语进行张贴。4、专门利用教室墙壁设计特色栏目,如我们的成长足迹,记录每次活动照片的点点滴滴;每周优秀作业、课本、笔记本展示;学生优秀绘画作品展示等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5、班级每周风云人物墙,由全体学生选出,上榜和提名的对象包括学生、老师、家长,树立正面典型形象,激励学生6、设计个人席卡,既有利于老师、同学尽快互相认识,也方便学生张贴进行自我激励标语,起到自我监督和督促作用。(二)、制度文化:班级规章制度订立1、制定班级口号,要求积极向上、与班级目标相吻合(由学生讨论后确定)2、制定班级公约,依据班级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打造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实行自荐和同学民主推荐相结合的班级干部应聘制。
4、值日班长轮流制,由班干部担任轮值班长,每周推荐一名值日班长组织每周五班级总结的班级亮点新闻播报,用学生的眼光去打量班级,用学生的语言去管理学生。5、班级工作双向招标制,将班级一年中有可能出现的各项活动进行分解公示,进行双向招标,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奖励分值,期望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抢事做,人人会做事的目标。6、班级个人综合考核制度,将学校的各项优秀考评与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挂钩,由全班制定考核法则,激发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热情,既培养学生能力,又激发学生热情。(三)、精神文化:班级精神的打造1、制定班训,由学生讨论,与班级目标一致2、围绕班级目标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①九月主题:“我的班级我做主”,具体制定相关班训、班徽、班级公约,完善班级机构,完成班级主题的架构,班主任对班级目标进行详细的解读。
②十月主题:“我选择、我无悔”,面对美术道路,强调学生的责任意识,选择美术就选择的艰辛的付出,既然选择了,哪怕爬着也要向前进,减轻学生的畏难意识。
③十一月主题:“平凡中的伟大”,进入新班级两个月后,让学生评选班级月度风云人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④十二月主题:“绚烂的花季雨季”,结合学校的文化艺术节,开展班级的文化艺术展示,申请学校的美术展览,既可调节学生学习压力,又可提高艺术氛围。
⑤一月主题:“亮剑期末”,抖擞精神,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期末考试。
下学期的待定3、加强学生读书活动,通过读书陶冶情操,请语文老师和学生共同推荐优秀书目,每周邀请学生进行点评展示。4、进行班级演讲活动,每天中午利用午饭后一段时间进行5分钟的简短演讲,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进行班级风云人物的评选,调动学生,教师,家长的积极性,让家校形成合力,树立典型,进行班级表彰。6、设立“诚毅讲堂”活动,摆脱每次都由班主任进行说教的传统,邀请校长,教师,家长,毕业学生等代表进行谈话式的访谈活动,让学生去感受成长,懂得成长。7、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四、预期目标通过努力尽快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努力打造最温馨的集体、最积极向上的集体。使学生乐于学,愿意学、在学校可以找到快乐的感觉。在学习上,适应高二繁琐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绘画方面,能做到每天都有提高,学习绘画两不误;在工作能力上,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与人交往上,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在道德情感上,学会感恩、感激、感谢,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真正成为:自信、阳光、文明、负责的三中学生。
高中特色班级建设方案2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班级是校园里的有机个体,班级的班风、学风,直接影响着校园整体文化建设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活动方案。根据《xx中小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践意义
1、抓特色,出亮点。突现班主任治学风格,凝聚班集体团队意识。
2、通过优化班级特色环境,提升班级物质文化,实现在环境中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
3、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提升班级精神文化,在活动中提升凝聚力,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
4、通过对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全面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最终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务。
二、建设内容
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确定选题内容。但原则上应该选择
操作性强、展示效果佳、并能静态呈现和学生动态参与的选题。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班级要有洁、齐、美、趣的学习环境。
2、教室布置雅致有特色,有与主题相符的文化园地和体现班级精神的字画等。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班级有规章制度、公约,班级实现自主管理。
2、有具体、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
3、有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标志(如班训、班歌等)。
4、班级开展由学生自己组织的与主题相符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5、班会主题鲜明,且富有成效。
(三)、班级档案建设:
1、班级有文本档案,如班级日记、学生作品、活动图片、评比记录等
2、班级师生电子邮箱等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高中特色班级建设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提档升级”的原则,旨在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促进班级管理优化的长效机制,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预期目标
通过优秀班集体创建,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形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班级管理工作机制。
三、班级创建实施过程
(一)物质文化建设
1、教室布置
(1)前后门两块展板。前门后的展板贴上漂亮的彩纸,在彩纸上贴一层胶带,专门用于贴通知和成绩单。后门展板稍加装饰,用于表彰班级优秀学生,遵循每个学生都表彰的原则,每两个星期换一次。用以不断激励、促进学生全面进行“比、赶、超”。
(2)前后黑板。前黑板做到值日生每节课打扫干净整洁,不留粉尘。后黑板坚持按学校的要求出好高质量的黑板报。
(3)讲台保持有序、清洁、美观,玻璃板下铺垫上漂亮而又给人以温馨感的彩纸图画,给上课教师以良好的愉悦感觉。
(4)工具台下抽屉里摆放劳动工具,上面安置班级及同学们个人展示图书,做为班级读书角由专人经管,形成班级良好读书风气。
(5)每位同学定期在固定的小纸片上写一句激励自己的话贴在课桌上,时时提醒自己。每周每位同学写一份简要的周自我总结,粘贴在后黑板下的墙上展示,自评与他人监督相结合,总结得失,不断发扬成绩、改进问题。
(6)教室横梁张贴用彩纸剪出的醒目的班级口号(待定)。时时对学生发挥激励和启迪作用。
2、宿舍布置
(1)由宿舍长与同宿舍同学协商具体布置方案。
(2)在体现张扬个性的同时,要具有整体观感,要让宿舍成为同学们生活休息的温馨港湾。
(3)坚持实用、实惠、美观大方的原则,布置要体现中学生的身份与地位,不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4)所需物品开列清单,交至生活委员处统一购置。
(二)观念文化建设
1、坚持“好学生是欣赏出来的”赏识观念。在每周班会课上抽出10分钟互相评说他人的优点,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更有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2、坚持“感恩父母师长,回报社会”的感恩观念。借助汶川大地震的冲击与震憾,让学生常关注父母,常与父母师长加强沟通,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社会倾注自己的爱心,争做合格好公民。
3、坚持“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学习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今天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技能的要求。可以适时借助相应的时事背景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努力把自己锻造成高素质的人才。
(三)人际文化建设
1、通过班会课大力宣扬助推同学之间的正常友谊与交往。密切关注同学之间的交际,以典型事例加强教育、引导避免学生过早陷入早恋的误区。
2、通过社团课形式提倡大家生活上相互帮助,学习上结对“传、帮、带”。共同进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选好、用好、培养好班、团委核心,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使班级形成具有良好的向心力和凝集力的战斗集体
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要求同学们每周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通过班主任促进与科任老师的交流,造就良好和谐的师友关系。
(四)活动文化建设
1、根据学校每周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及班级具体情况组织主题班会,班主任主持,同学们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努力发掘班级同学的各项特长,利用班会、演讲、讲座、小品、相声、发布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展示自我。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达到集学习、娱乐和能力提升于一体。
四、班级创建绩效评估
1、分阶段对创建活动实施进程进行自我评估与修正。
2、分项目对创建活动逐一进行追踪与督导。
【特色家庭建设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书法特色建设方案06-21
建设特色学校方案09-26
特色校建设实施方案08-13
特色班级建设参考方案10-19
特色专科建设实施方案07-18
书画艺术特色班级建设方案07-23
天桥实验小学书法特色学校建设方案12-26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06-10
班级文化主题建设特色10-21
建设特色职业院校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