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的成语解释(精选4篇)
1.倾国倾城的成语解释 篇一
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后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了一首讽谕诗《李夫人》。
汉武帝,
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
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
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
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
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
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
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
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
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
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
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
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
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
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
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
不如不遇倾城色。
2.常见的成语解释 篇二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曰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i(四声)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不孚众望:孚,信服。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Xiao4
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Hui4),嘴。不许插嘴。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1
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读音si4
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读音si4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地步。也写作升堂入室。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豆蔻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贬义。
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浸渍。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指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3.为民的成语解释 篇三
[为民请命] wèi mín qǐng mìng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为民父母] wéi mín fù mǔ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为民除害] wèi mín chú hài
替百姓除祸害。
[食为民天] shí wéi mín tiān
指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为国为民] wéi guó wéi mín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削职为民] xuē zhí wéi mín
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民以食为天]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邦以民为本]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4.成语解释(自己编辑的) 篇四
1、于思于思:形容胡子长的浓密。
2、鹅行鸭步:形容人走路慢,出自《水浒》
3、蜂目豺声:眼睛像马蜂,声音像豺狼声。一个人相貌长的恶。
4、故剑情深:一个人怀念旧情,不忘往事。
5、六月飞霜:人有大冤枉
6、切齿附心:恨的牙齿都碎了,心都烂了。
7、图穷匕见:事情到了末尾,真相暴露了。
8、枕戈待旦: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
9、移花接木:出自《战国策》,把真相掩盖。
10、噤若寒蝉:胆小的像深秋的蝉,冻得直打哆嗦。
11、白驹过隙:从门缝里面看外面的白马,形容人生非常短。
12、龙泉太阿:一个人有才华是埋没不了的,宝剑的剑气是埋没不了的
13、青鸟使者:男女之间的爱情的传递者。
14、绠短汲深:绠(打井水绑在水桶上的绳子)用很短的绳子去打,很深井里面的水,比喻能力很差难于完成任务。
15、绿珠坠楼:石崇的女人为了爱他的男人而死。讲的石崇最爱的女人为了他甘愿保节。
16、千里命驾:说明两个人的友谊不管隔着多么远,相见还是能见的。
17、千金买古:出自《战国策》,肯出五百金买千里马的骨头,那么真正的千里马更会来,重视一般的人那么人才肯定会来的,因为有对比之用。重视人才不惜重款
18、攀龙附凤:出自《汉书》写的是樊哙,他买狗肉时候和刘邦特别好,有一次天太冷他把拳头伸进嘴了,吕太公见后言此人有虎口吞象,于是就把二女儿许配给他,所以樊哙是攀龙附凤。
19、齐大非偶:就是不攀龙不附凤,说的是郑国公子不为齐国的来提亲所动要靠自己的力量奋斗(此时齐强郑弱)20、牝鸡司晨,家道必败
21、潘郎车满:出自《晋书》,写的是潘安。潘安出去转了一圈结果他的车全部装满水果(女性为表示对其爱慕之情)。
22、口蜜腹剑:嘴很甜心很黑
23、沐猴而冠:项羽攻打长安后,不留守长安韩晨就来进言。项羽说不回家犹如锦衣夜行,休要多言。韩晨说“人说楚人都为沐猴而冠,今天见之于”猕猴学人戴帽子,装人。
24、唇亡齿寒:晋国攻打虞国跟虢国借路,结果被灭了。
25、假道灭虢:也是上面的意思也
26、齿亡舌存:说明做事不要太刚直,要柔软。如当年韩信能取食朴牧,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就事业。大丈夫能屈能伸。
27、骑者善堕:越熟悉的东西越容易出错,船者善溺!
28、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不要凭着自己一股勇气盲干。孔子告诉渊颜:“我们去游说别的国家如果国君善待我们就好好干,不待见就走”,子路问渊颜:“老师如果国君派给你个任务攻打敌方你会让这些弟子谁去,孔子说我不会用那些赤手空拳,有勇无谋之辈”
29、彭泽横琴:比喻志趣高雅。
30、蓝田生玉:蓝田出美玉,将门出虎子。讲的是诸葛瑾的儿子(吴侯为了戏弄诸葛瑾在驴头上面写上“诸葛瑾驴”,其子为父亲圆场就在其间加了一个的字吴侯就感叹“蓝田出美玉,将门出虎.子”),说的是一个家庭里面有好的基因良好的传续。
31、民无醮类:老百姓没有吃的。
32、木人石心:比喻一个人有自己的追求不会为利益所诱惑。
33、金龟换酒:为朋友倾囊请酒
34、金貂换酒:
35、金谷酒数:
36、胶柱鼓瑟:同下出自《史记》。古代的乐器,琴上有柱用来调音,把调音的部分黏住了声音就不好了,比喻人做事死板。秦国大将白起因为廉颇拒不出战,从补给上拖垮秦军,白起为了胜利就散播谣言说廉颇老了,而且说要使赵括在打不赢了。赵王就这事去问蔺相如,这是蔺相如形容赵括的。
37、纸上谈兵:形容赵括的。
38、南山有鸟,北山有罗:距离很远很难成功。
39、沧海疑珠:有人告发狄仁杰,皇上面见了他之后顿时感觉他是个人才所以感叹大海里面疑似珠宝的珠宝被找到了。难得的人才被遗忘了。40、国士无双:出自《史记》,萧何说韩信:“人才难得,国士无双”
41、居官守法:
42、大笔如椽:出自《晋书》,一个人非常有才华,也是对大文豪的称赞。
43、老蚌(bàng)生珠:年龄大了还生出个好儿子。
44、举足轻重:形容地位非同一般。
45、龙骧虎步:龙(好马)、骧(马昂首的样子)。三国时候陈琳夸赞何进的。
46、门墙桃李:别人说子贡的学识超过,孔圣人。子贡非常不高兴,打了好几个比喻说自己离老师有十万八千里远,可见子贡谦虚,非常有涵养的一个人。尔后又把孔子比喻成很高的墙,别人要看见他必须走大门,走进里面更深邃的东西无法窥见。形容好老师教出的好学生。
47、门无杂宾:交朋友很挑剔,不随便选择。
48、骥服盐车:人才生不逢时,千里马去拉盐。
49、困兽犹斗:出自《战国策》,困难时候还是要斗上一把。50、樵柯烂尽:光阴如梭
51、青门种瓜:出自《史记 萧相国传》,刘邦那个曾经给萧何五千户,五百精兵护卫他,每个人都来祝贺唯独以前在秦国当过侯爷的过来跟他说韩信为什么死,叫他赶快辞了并把一半家资捐献给刘邦当做军费。至此萧何免于受难。青门种瓜讲的是一种隐士生活,也讲了世事无常,沧海变化。
52、强作解人:出自《世说新语》不懂装懂。
53、按图索骥:孙杨(伯乐)写了一本《相经》他儿子就以为按照此本书就可以找到千里马,可见是犯了教条主义。
54、三户亡秦:楚虽三户,犹能胜秦。报仇雪恨,重整山河。
55、求田问舍:刘备说的,说一个人光注重自己的以及自私,不关注国家大事。
56、色衰爱弛: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色衰了,男人对她的爱就少了。
57、咄咄书空:心里面有好多话说不出来。古时候殷浩被桓温弄去今天的浙江衢州,常常在天空中书协咄咄二字,他外孙有天上京都他告诉帮他活动活动,后来传来被官复原职了,殷浩不知怎么感谢才好,要写了一封信给桓温,但是他觉得一封信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就写了多封。结果一封也没装着信,桓温理解为殷浩无言对他结果官复原职的事情泡汤了。
58、九牛一毛:出自《报任安书》,一个人的力量微小。
59、白云苍狗:出自杜甫写的《可叹》,“天上白云似白衣,斯续变化为苍狗”。形容人事变化无常,一下人家说你好,一下说你好。60、邹缨齐紫:(邹:邹君)(缨衣服上的装饰物)(齐紫: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邹君穿着衣服喜欢戴装饰物,结果其他人也跟着穿,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齐国的紫色衣服脱销。也有一种名人效应,说明作为一个领导人上行下效。61、刻画无盐:出自《世说新语》,就是电视前一久演那个丑女钟无艳。“刻画无盐,唐突西施”,说明比喻不当。62、尹邢避面:汉武帝非常好色,非常喜欢尹夫人和邢夫人。他怕两人互相嫉妒,就下圣旨说她们两个不准相见。今天说意见不合的人不见面。
63、蓬头厉齿:人衣着不整齐,相貌丑陋。64、功苦食淡:
65、抱薪救火:抱着柴火去救火结果火越来越大。
66、鞭长莫及: 鞭子再长打不到马肚子,这件事你想着去帮忙却帮不了忙。
67、蟾宫折桂: 考得好,得了第一。68、要言不烦:重要的话不用繁琐的说。69、寥若星辰:人数很少的意思。
70、吴牛喘月:出自《世说新语》多余的猜忌,不必要的害怕。71、唱畴量沙:用一种无当做有,假当做真。
72、不欺暗室:作为一个人名面上怎么样,背地里怎么样。也就是表里如一。
73、入幕之宾:内部的合作者,非常亲近。74、请君入瓮:出自《资治通鉴》
75、户限为穿:门槛(户限),很多人要往家里来,把门槛都弄穿了。76、蕉鹿之梦:人精神恍惚。
77、黄粱美梦:不可以奢求太多,太多之后容易虚幻;或者说人间转眼易逝。
78、博士买驴:写文章、做什么事也好,抓不住重点,废话连篇。79、三纸无驴:同于博士买驴
80、非驴非马:相传汉武帝时期,龟兹国给大汉王朝进献贡品。龟兹国国王在长安住了一年之后,甚感大汉的富饶,皇城之辉煌,回去后要建造同等规模之王宫,结果造的和大汉王朝的不像。结果大臣就说:“非驴非马”意思就说不伦不类的。81、不食周粟:出自《史记》,挨饿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82、以暴易暴:出自《史记》
83、冰清玉润:出自《晋书》,道德高尚,情操高尚。84、君子固穷:出自《论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烂” 85、杵臼之交:交朋友不管身份地位的高低,而交了知心朋友。86、青毡旧物:
87、画虎不成反类其犬:意思是好的没有学到,坏的到是学了很多。
88、帝胄:地位,多专指皇家。89、结草衔环:
90、轻裘缓带:出自《晋书 羊祜传》,羊祜当将军时候从来不穿盔甲。后来这条成语形容穿着闲适、休闲。91、半面之交:出自《后汉书》跟人认识的浅薄,只见过一次。92、优孟衣冠:出自《史记》,穿戴好了之后觉得非常像。93、飞短流长:出自蒲松林的《聊斋志异》,就是无中生有,谣言颇多。
94、临渴掘井:事情来了才去想如何解决但是晚了。95、期期艾艾:出自《史记》,磕磕巴巴,断断续续的说话。96、狗猛酒酸:出自《韩非子》,比喻朝廷之中奸臣当道 97、再作冯妇:重操旧业,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古时候有个打虎英雄叫冯妇,后来他觉得不好,就去读书了、尔后去游玩的时候还是打老虎了。
98、负隅顽抗:说老虎在山坳里和一群猎户,互相抵抗。99、鼓盆之戚:庄子用哲理说明自己媳妇死了不用悲伤。100、弄玉吹箫:夫妻和美,相传秦国有个人吹箫吹得非常好,能把凤凰和仙鹤吹来,出名后秦穆公就把他叫来吹箫,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长得非常美和玉石一样完美无瑕,后来弄玉也喜欢听那个吹箫动听的小伙子吹箫了,这样一来二去成为夫妻了。秦穆公为她们搭建了凤台专门供凤凰落,他们伉俪二人吹着箫后就乘着凤凰走了就是成仙了。101、韦编三绝:出自《史记 孔子世家》,据说孔子晚年时候开始研究《易经》(所以孔圣人说“五十学易”)。由于纸张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只能看竹简,孔子翻过来覆过去的看把竹简上结的牛皮绳子都换了三次,后世人讲勤奋好学。
102、岁寒松柏:人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本色不变。103、讳莫如深:为国家的丑事而忌讳,孔子在写《春秋》的时候把鲁国不堪回首的有段过完给隐讳了。104、众志成城: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什么事都办得成。105、三人成虎:谣言要说多了,也成真的了。106、洪乔捎书: 指托人带信,带信的人靠不住。107、噬脐莫及:人咬不到自己的肚脐,后悔到家了。108、归马放牛:战争停止了,开始过生活了。109、合浦珠还:过去走了的人又回来了。
110、束缊请火:表面上有求于人实际上帮助别人。111、外强中干:其意思和色厉内荏差不多。
112、因势利导:这就是历史上“孙庞斗智”的故事。成语“因势利导”就是由孙膑所说的“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简化来的。“因”是顺着、按照;“势”是趋势;“导”是引导。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来很好
113、危如累卵:比喻及其危险的事情 114、如火如荼:形容种种声势浩大。
115、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善于分析敌我形势,决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也引申为筹划、指挥,确定大政方针。它常和“决胜千里”连用,是刘邦用来形容萧何的。
116、杯弓蛇影:用来比喻因神经过敏、疑神疑鬼造虚惊的情况。117、班门弄斧:用来比喻人自不量力,有时也用来自谦。118、指鹿为马:用来指故意混淆视听,颠倒黑白。119、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20、偃旗息鼓:现在凡是事情停止进行或者声势越来越弱 121、朝三暮四:形容人反复无常。
122、朝秦暮楚:更多强调一个人的品质、节操。
123、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此处踌躇和满志联合式自得的样子。124、踌躇不前:此处踌躇是形容一直不坚定。125、妙笔生花:这句成语形容才思横溢,诗文佳美 126、螳臂当车:意思和蚍蜉撼树一样。
127、囫囵吞枣:这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学习上不动脑筋,不加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128、中山狼:往往用它比喻那种忘恩负义、得势就猖狂的坏人。出自东郭先生救狼
129、芒刺在背:意思是好像坐在插了的毯子上,用来比喻心神不安。
130、老马识途:有经验的人了解情况,懂得规律 131、司空见惯:
刘禹锡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132、常用它来讽刺那种不分析人家好在哪里,就一味地模仿别人,结果越学越糟的可笑情形。这成语有时也用来说自己,意思是基础太差,想学习人家的长处但难以学好,这种用法就不是讽刺,而是表示谦虚了。
133、叶公好龙: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叶公那种表面上爱龙,实际上怕龙的人。“叶公好龙”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一句成语。“好”是喜爱的意思现在往往用这句成语来比喻和讽刺言行不一的人。
134、生吞活剥:唐朝有个叫张怀庆,爱抄袭比人的诗文,有一次,把李义府的“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改为”“出镂月为歌扇,性裁云作舞衣”。别人变了句顺口溜说:“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这句话,经过简化成了成语 “生吞活剥”,使用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用来比喻一些人不经过思考,不经过消化,就生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方法。
135、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经过变化现在一般用来形容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136、贻笑大方:被有知识内行笑,一种谦词。
137、守株待兔:一个是比喻那种抱着狭隘的经验死守成规,不会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办事的人;另一个是比喻那种不愿老老实实地工作,妄想侥幸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138、揠苗助长:用来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139、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意思是想要掩盖干的事情,结果暴露得更加明显,同于欲盖弥彰。
140、“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浅近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常常在一起对比地使用。
141、划粥割齑(jī):范仲淹读书时候太穷吃饭时候把饭分成几块,咸菜切碎,但是仍然矢志不渝的读书求学。
【倾国倾城的成语解释】推荐阅读:
读书的成语解释12-27
描写景物的成语解释08-27
海宴河清的成语解释11-24
精兵猛将的成语解释12-22
大公无私的成语解释08-04
包含点金的成语及解释11-08
“河”开头的成语及解释11-23
带有风靡的成语及解释01-21
关于心情的成语及解释01-25
49个招的成语及解释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