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2024-06-17

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精选9篇)

1.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篇一

名师成长俱乐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个人成长计划

德开小学 石小燕

个人职业特长发展规划 德开小学 石小燕

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不断冲击着教师的思想转变,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老师,要让自己在工作中永葆激情,积极释放正能量,从心灵深处出发,关注教育的细节,规划自己的职业特长,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自我分析

优势分析:在平日里,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与特长,这也促进了教学有跨越式的发展,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研意识都有很大进步,教学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我善于接受新事物,面对新的挑战,我不知畏惧,总是怀着一份期待,一份欣喜。同时我又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平时无论做任何事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读书,扎扎实实教学,堂堂正正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二、剖析不足:

首先,由于长时间没有参加专业训练,自身的柔韧性和专业功底欠缺.再次,没有制定好严密的训练计划,训练缺乏强度和科学性。其次,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练习,很多动作做不到位;

三、规划目标:把国学与健美操结合起来,推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懂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承中国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健美操啦啦队!

2013年,学生养成平时练习基本功的习惯,把柔韧性提高,同时开设国学班,启迪孩子的心灵。

2014年,能够基本完成3级水平的两套操,动作整齐协调。2015年,对于有难度竞技类的操类,能够完成一套动作的表演。最终打造一级有思想、爱国、爱学校、爱父母、形体标准的优秀学员。

四、主要措施

1、制定训练计划:以自学为主要途径,实践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健美操的水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升各方面工作质量。同时不断钻研国学经典,灌输学生文化,文化是学生的灵魂。要让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2、基本功的练习实施:同学们要用业余的时间坚持练习基本功。还有的同学在外面报了舞蹈班,利用在外面学习的机会,把基本功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能够开叉、踢腿、开肩。从而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3、形成有特色的表演方队:在3级水平操的基础上,加上各种舞种的配合练习。

五、我需要的帮助

1.保障条件是学习的机会和学习资源。2.专业的音响设备。总之,感谢学校提供给我专业成长的宝贵机会,我会更加努力把专业上的不足弥补回来,多看视频,多看教材,多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专业迅速成长起来,我坚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前面的路很曲折,但是我们的内心够强大。我争取成为在健美操专业方面自由翱翔的 专家,在德开校园的大家庭幸福生活一辈子!

2.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篇二

一、两个小调研

1. 第一个小调研

该调研的问题是:你将怎样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请描述出你的现状及你理想的状态, 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参与调研的43位教师中, 仅有4位教师认为现状与理想状态基本吻合, 他们工作的时间大概在40%左右, 其余时间用于休息、娱乐、家庭。39位教师认为现状与理想状态相距甚远, 认为现在的状态是工作时间占到50%以上,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占到60%甚至70%以上, 还有一位教师说除了睡觉的时间都在工作。所有教师都认为理想状态是工作时间为30%~40%。

看到这样一个调研结果, 笔者不禁在思考:教师们把这么大量的时间用于工作中, 甚至没有了休闲, 没有了学习, 没有了人生的其他乐趣, 他们是否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这些时间?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是否有规划?他们是否有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将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

2. 第二个小调研

该调研的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你认为小学教师有必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吗?请为自己设计一份职业发展规划。

(1) 参与调研的57位教师中, 100%的教师认为小学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2) 对于“什么是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这一问题, 教师们的理解主要有三种类型:

计划型——职业发展规划就是个体对自身职业发展作出的预设或计划。

目标型——教师在自己工作的年限中的个人发展目标。

方向型——在本岗位中的发展方向和达到的程度。

笔者认为, 所谓职业发展, 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 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规划, 就是具体设计及实现个人合理的职业发展;职业发展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包括一个人的学习, 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 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但是个体职业发展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

仅从定义来看, 教师们对职业发展规划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 它表明了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预期与计划。尽管职业发展规划侧重于对“职业”的计划, 它却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 一个人的职业必定要与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存在密切关系, 而教师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仅仅把规划的目标集中于工作岗位上, 这一点也可以从教师们为自己拟订的职业发展规划中得到印证。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这也是教师们觉得太忙, 没有休息和娱乐时间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他们在制定个人规划时就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

(3) 笔者把教师们给自己设计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回答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笼统型:指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也没有时间期限, 仅仅说明自己要从知识、技能、观念等方面进行学习。

案例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 提高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如参加集体备课、优秀教师授课及讲座等。

技能方面:通过听课、集体备课、外出学习、读书看录像课等形式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观念方面: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与时俱进, 正确认识并重视教育的意义, 重视终身学习的作用, 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阶段型: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划分几个不同的时间段, 并说明在每个阶段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案例2

毕业工作第一年后转正定级。

7年后评定小高。

第10年评为区级骨干。

工作第15年评选市级骨干。

工作第20年争取市级特级教师, 这一时间有可能延长。

自我分析型:能够在对自己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

案例3

个人情况分析

年龄:34岁

教龄:16年, 16年的教学中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

优点:没有太多的爱好, 做事比较专一、执著, 而且能吃苦。

缺点:不善于进行人际交往, 研究意识比较差, 不善于总结。

生活情况:目前自己生活负担比较重, 孩子正在上学, 每天需要辅导功课, 而且与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他们的年龄比较大, 需要人照顾, 针对这种情况自己的精力也会比较分散。

工作目标:两年内成为校级骨干;五年内成为区级骨干。

学习目标:2009-2010年完成本科学历;每学期阅读两本专业书;每月听一节名师的课 (可以网上下载或看书中的课堂实录) , 并写出听课反思;每学期要精心备一节课, 并在本教研组或学校与其他教师交流。在上课之前想好自己准备研究的点, 并根据研究的点写出一篇小论文。

二、小学教师撰写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分析

小学教师制订恰当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增强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十分重要, 既能使他们了解自身长处和短处, 养成对环境和工作目标进行分析的习惯, 可以合理计划、分配时间和精力完成任务、提高技能, 也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 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

从上述两个小调研中, 我们发现, 尽管教师们都意识到设计恰当、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职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含义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是他们自己在设计职业发展规划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尽管一线教师都意识到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但是还不会自己设计规划

从调研中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一线教师对职业发展规划的理解不够深入, 对于发展规划应该包括的内容以及设计规划的步骤都不了解, 因此即便认识到设计规划的重要性, 设计规划仍然非常笼统和片面, 缺乏可操作性, 进而也就难以达到, 难以完成。

2. 缺乏对自身现状的分析

设计职业发展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个人现状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在57人中, 仅有3人 (5.3%) 对自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其他人则直接设计发展目标。在仅有的设计规划时进行了自我分析的几位教师中, 也都是对自己的姓名、年龄、教龄、职称等内容的罗列, 而没有进一步对自己的剖析, 这种缺失导致不可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3. 只提目标, 不提过程与具体措施

从调研中我们还可以发现, 教师们设计的规划多数只重视自己要达到的阶段、目标与要求, 而很少提及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的具体途径、办法和实施方案, 因此就会比较空泛, 也没有目标达成的保障, 这些都会影响到规划的实效性。

4. 忽视对工作以外各方面因素的分析

个体职业发展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 因此, 在设计职业发展规划时, 还要充分考虑和分析自己的家庭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学习、休闲的时间。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一线教师们大部分认为工作时间太长, 但是在设计规划时却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只是提到了工作目标, 这种缺乏统筹考虑的方式必然会影响计划的实施与执行, 这也是小学教师在学习和参加培训时常常感到“累”、感到没有时间学习, 甚至把专业发展当成沉重负担的重要原因。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1. 调研结论

所有的教师都认为理想的时间精力分配是工作时间占30%~40%, 其余用于家庭、学习、休闲和娱乐。

从工作、生活状态来看, 通过调研发现, 大部分小学教师对现状不满意, 只有不到10%的教师基本能够接受现在的工作时间分配。

从对职业发展规划的价值判断来看, 所有小学教师都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从对职业发展规划内涵的理解来看, 主要有计划型、目标型、方向型三种类型。

从小学教师设计的职业发展规划类型来看, 可以划分为笼统型、阶段型、自我分析型三种类型, 其中阶段型是教师们设计发展规划时最多采取的类型, 其次是笼统型, 自我分析型所占比例较小。

2. 给教师培训工作带来的启示

(1) 教师学习应是“自我导向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因素, 包括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学校的学习研究氛围等;二是内部因素, 包括教师的学习动机、职业承诺、学习准备度等。很多研究者认为, 作为成人学习者, 教师应该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 而“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广义的自学, 它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 成人在学习过程中自行确立学习目标, 自行寻找学习资源, 对学习策略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2]由于我国教师培训制度还不够健全, 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和进行自我专业发展时存在着严重的工学矛盾。一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是不现实的, 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自身的努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培训者, 我们要帮助一线教师在心理上做好适应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社会变革带来的诸多挑战的准备, 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自己的时间、学到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方法, 为他们做一个专业发展的引路人。

(2) 培训者应帮助小学教师设计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我们以往的培训中, 较少有涉及帮助教师撰写职业发展规划的内容, 参加调研的教师们也都谈到, 不是很清楚职业发展规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也不太知道应该如何为自己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因此在培训中笔者为学员构建了如下职业发展规划的框架:

首先, 充分认识自己的发展状况, 并给自己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定位。

其次, 进行具体的目标设计, 包括工作目标、生活目标、进修与休闲目标。

最后, 成长阶段的设计。包括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设计以后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大体时间、提出和解决成长中需要的条件和措施保障。

在此基础上, 要求参与调研的教师重新撰写一份职业发展规划, 教师们在培训之后大部分都能够对自身状况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评价, 并为自己设计出恰当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对一位教师听课前后撰写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该位教师在参加培训后撰写的发展规划尽管在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办法上仍然比较空泛, 但是相对于她在课前提出的“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这样一个既没有期限也没有标准的目标和“学习—发展—成熟”这样大而空泛的三个阶段来说, 听课后所撰写的发展规划能够深入地剖析自己的优缺点,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规划目标和措施办法, 并将工作、学习与生活目标整体考虑, 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课后在与这位教师交谈时, 她说在学校里校长也会要求写个人发展规划, 但每次都不知如何下手, 怎样确立目标, 因此每次都是当做任务来完成, 写完后就放置一旁,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毫无用处。通过这次学习, 一是知道了该如何撰写发展规划, 撰写发展规划不仅仅是给自己增加压力, 更重要的是全面审视和调整自己, 并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的整体计划和方案;二是有机会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分析, 以前还从来没有这样剖析过自己, 这次给自己制定了三年成为区级骨干和校级学科带头人的目标, 一定要努力达到。

因此, 在教师培训中, 培训者应该有意识地安排“如何设计职业发展规划”的培训内容, 并帮助一线教师制订出对专业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职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99.

3.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篇三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西方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理解: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种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被理解为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门专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后者被理解为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有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不同的等级。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是一个过程,即教师职业向着业经证实的职业标准所要求的专业水平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结果,即教师职业已达到业经证实的专业标准所要求的专业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指教师职业专业化。从狭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地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教师专业化则更多地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界定的,主要强调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质量,并不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从教师这一职业出发,从整体上对教师职业加以审视,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质量、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重新树立教师职业的社会形象,进而实现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对职业生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传入我国,最早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施恩(Edgar·Shein)教授。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Donglas T·Hall)的观点,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等连续性变化经历的过程,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他把人的职业分为外职业与内职业。表示职业生涯的客观特征的是“外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工作时期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连续体(一般是具体的,包括职位、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收入、工作地点等,侧重于职业过程的外在标记)。表示职业生涯的主观特征的是“内职业生涯”,涉及个人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气质、能力、发展趋势等(包括观念、掌握新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职业成果和荣誉感、自我实现等,侧重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组织或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职业生涯虽然是个体概念,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但与其所在的组织密切相关,一个组织有责任、有义务为其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其主体是个人与组织,具体到教育部门就是教师与学校。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匀速的,而是一个成长、低潮与更新相互交替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够把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是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发展双赢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创新之一,就是对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该学说为我国的教师管理开拓了新的视野,教师职业生涯是教师全部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教师“育己”的过程。选择了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最终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如何,决定了教师的生命质量和教育质量,因此,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制定适合教师特点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增加教师在工作中的动力,使这一特殊群体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把职业生涯管理理念运用于教师这一职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教师教育是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即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教育,旨在促进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所有阶段中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在其职业生涯所有阶段中的专业发展

每位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所经历的时期会因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表现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性。因此,在探讨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时离不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虑,需要在人的生命周期的框架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描述。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探讨为教师教育提供了确定教师需要和能力的基础以及专业训练的基本内容,有助于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道路指明方向,有助于教师选择与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基本上植根于美国学者富勒(Fuller)1969年提出的“教师的关注”阶段论,它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教师的共同心理特征、态度和实际需求划分发展阶段。

富勒认为:“个人成为教师的这一历程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具体包括四个阶段,即任教前关注、早期求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他的理论注重教师的职前培育时期以及准教师们的关注内容,在师资培养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忽略了教师个体的聘任、在职进修,把教师个体的成熟阶段作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终结,割裂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1984年,结合对成人发展与人类生命发展阶段等研究的文献分析,费斯勒(Fessler)提出了整体、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教师职业周期动态模式),他把教师职业周期放在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中加以考察,教师所经历的职业周期是与这两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入职阶段、能力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受挫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职业低落阶段、职业退出阶段。他认识到教师会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遭遇挫折甚至陷于停滞,同时,他没有把年龄作为严格的划分阶段的依据,突出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循环性,把教师作为发展的个体放到各种对其产生影响的背景情境中,指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此消彼长与循环互动的过程。但是,费斯勒关注影响职业生涯的偶然和突发因素,相对忽视了较稳定、具有持久作用的事件和因素,这是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斯德菲(Steffy)在费斯勒(Fessler)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9年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五个阶段,即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从中可以发现,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其发展不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有低潮期。在低潮期,如果适时地给予教师适当的帮助,教师就可能会重新追求专业成长。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给予教师适当的协助,能够挖掘出教师最大的潜力。因此,斯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比其他模式更完整、真实地描述了教师发展的历程。

叶澜教授从“自我更新”取向的角度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为“非关注”阶段(接受教师教育之前: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的形式形成了较稳固的教育信念及与教育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一般能力)、“虚拟关注”阶段(师范学习阶段,包括实习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阶段: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专业发展集中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任务关注”阶段(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质量)、“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五个阶段。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着时间的延续,教师逐渐从新手型教师发展到专家型教师。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程看待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有助于帮助教师把握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促进学校与教师分别在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进行教师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有利于新手型教师以及不同水平的教师的成长。

(二)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教师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林纳(Berliner)的五阶段发展观与斯腾伯格(Sternberg)的原型发展观。

伯林纳认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从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手型教师成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他从教师教学及学习技能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专家型教师的一般发展阶段:新手——是获取教学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进步的新手——教学经验丰富了,但对重要的教学环节仍不明确;胜任——能自由地处理事件,但教学行为不能达到迅速、流畅和灵活;能手——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但决策时仍带有随意性;专家——教学行为可达到迅速、流畅和灵活。

斯腾伯格通过对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发现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在知识、效率和洞察力等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专家型教师的知识整合更完整,有更多的教学法知识、教学背景知识;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的效率高,比新手型教师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专家型教师具有独创的洞察力与问题解决方法,能对问题的性质进行深入透视。斯腾伯格的研究为新手型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学徒期或熟悉教学阶段、成长期或个体经验积累阶段、反思期或理论认识阶段(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学者期(具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主要任务是开展科研)。从第三个阶段开始,教师之间会出现发展上的差异,并导致最终成就上的差异。一些教师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之后,可能不会再有专业发展,直至退出教师生涯,另外一些教师则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完整地经历四个阶段。

综上所述,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学科知识修养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只是其专业化水平的部分表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行为的表现才是其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表现的重要领域。由于教育教学能力不同,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演进过程。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2]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志坚.专业特征和专业标准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化[J].师资培训研究,2003,(1).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95.

[5]肖晓敏.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5,(6).

作者简介:

4.教师三年职业规划(模版) 篇四

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首先我想感谢郑州市102中学的领导给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培训期间,孙校长送给我们的几句话“一年站稳脚跟,三年小有名气,五年成为骨干”让我思考很多,后来乔主任又激励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一年站稳脚跟,两年小有名气,三年成为骨干”,这几句话不得不让我细致地思考了下未来三年的职业生涯。

作为一个新生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娴熟的教学技巧,没有引以为荣的实战业绩,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呢?

第一年,明确自我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尽快融入新角色,适应新环境。

首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活动,其次,要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其次,保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心态,多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听课,多观摩学习学习,多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锻炼,坚持写教学反思,以此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再次,要真心实意地爱孩子们,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自古说“严师出高徒”,但是很多老师在“严”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挫伤着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严”之外,我觉得我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内心,真正地走进孩子们。

最后,鼓励孩子们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丰富班级生活。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说“要想使受教育者获得阳光,教育者内心就要充满阳光”,而这第一年,我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倾注给我毕生的事业。

第二年,从细节处打磨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技能,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强化自我修炼。首先,坚定脚步,总结第一年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使其成为第二年工作的借鉴。

其次,这是针对班主任工作的。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任谁只要投入精力都可以做的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出特色呢?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第一年没做到位、没做细致的工作,这一年要着重细化、精致化,以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明显的成效。

再次,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池水,也许一池水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知识渴望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依旧要坚持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坚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坚持做教学反思。

第三年,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初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首先,三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一年,我希望自己能基本熟练地运用教学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其次,能通过各种途径关注教育动向,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5.新教师三年职业生涯规划 篇五

新教师三年职业生涯规划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的新教师生涯来到了第三年。现代的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生的方向标。教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一个人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影响。现在,我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为自己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来勉励自己。

一、第一年要完成角色的转变(2013-2014)踏入了教师这个行业,在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都会有些许不适应。我要尽快实现向教师的转变。在态度上,教学上,人际关系处理上都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态度上的转变。踏入工作岗位后,我要以热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这个职业。工作上,勤勤恳恳,不迟到,不早退。要对得起教师的称号。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并争取能在每一份作业中写下鼓励与积极性的评语。学着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当了老师后,要认真备课,不打无准备的仗。认真备课,先自己多看看书本和教参,然后再慢慢借鉴其他优秀的教案,从而写出有自己思想的教案。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人际关系的处理。刚刚当老师,还处于关注学生是否喜欢自己,领导是否对自己满意的阶段。这就要求我要学会与人交流,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让领导放心。作为一名老师,难免要与家长接触,这时巧妙的沟通技巧,定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二、第二年要努力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的教师。(2014-2015)

(一)自我成长方面,通过一年的锻炼,我已经初步的积累了经验,无论是教学生,还是在其他的方面。这一年,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自己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多多关注学生的成长。继续保持虚心好问的好习惯,在各个章节的教学上继续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对难点和重点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方面。根据新课标,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汲取经验,并且做到善于反思自己。同时,在处理课堂问题和突发事件时上,要做到反应敏捷,科学的利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要做到以平和的心态来告诫,可以通过举事例和讲故事来教育他们。让学生明白是非曲直。

(三)对待学生方面,多看关于学生心理的书籍,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不仅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教师威信,还要做到爱学生,但不是溺爱,要平等的爱,严与爱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当朋友对待,充分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与学生家长联系,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要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差生也能得到发展。

三、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较大的提升(2015-2016)经过两年的锻炼,在处理教学及班级问题上,能得心应手,不慌乱。能做到与学生亦师亦友,相处融洽。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容易学,轻松学,快乐学。

在教学能力上。作为新教师的我,要积极进取,不断汲取新知识,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我要把传统的课堂上的具有自己的特色,要把课上的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让学生充分的接受所学知识并会运用。我还会多多的听优秀教师的课来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以便促进自己专业更快成长。在对待学生上。作为教师,并不只是做到管学生,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信任他们。在学习上,尽力帮助他们,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激励。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他们。平时,要把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当成自己的一项工作。我会通过家长来更多的了解学生。对待差生,要帮助与鼓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他们的成绩,还要多了解他们的心理,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各方面素质。

在教研上,我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我会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与更多的老师进行交流合作,以共同进步。

6.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篇六

王令起

作为一名教师,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个人专业成长进行规划,实际也是对人生的规划,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

从职业情感出发,本人热衷教师职业,成为一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就树立起的理想,也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树立起的教师梦的激励,大学四年的学习培养了我较强的学习能力,奠定了踏实的专业基础,从去年毕业时进入科外中学的半年多工作时间也让我从走出校园后得到了一个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掌握了一些关于现阶段教育的状况,正因如此,我对于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有信心让自己快速适应。

虽然这学期我担任的是汽车底盘的教学,但作为汽修的毕业生,汽修是我的专业,也是我教学生涯的最终归宿,我不能松懈怠慢,要时刻复习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才正式步入教师岗位,教育教学经验还很不足,教育规范学生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几个方面都是我应该提高的方面。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自己今后一定能够胜任现阶段的教学工作。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多做”、“多想”、“多听”,在未来的三年时间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将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劳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2.深入学习教育专业理论结合专业技能的学习。更新个人专业知识、认识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并与单元计划相配套;从而寻求自身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

3.坚持每周1-2小时的阅读,除教育教学类书籍,增加案例、课例的阅读参考,寻求在理论研究上有建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有成效。

4、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促进自我展示与自我实践,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个性课堂教学模式。

(二)预期目标:

1、多听课,多讲课,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教育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作出自己优秀的教研课题。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

3、逐渐完善并有所创新。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三)具体目标:

(1)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舒适、轻松的体育课堂环境。

2.继承优良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寻求自身教学特点,发挥所长,利用各种器材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逐步建立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3.制定规律性读书计划,阅读有助于自身教学提高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的书籍,教学方法和理论方面等的著作

4.积极参与各教育教学类学术活动,做好相关笔记及完成其相应要求和功课。

二、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第一年度目标(2017年)

1.深识教材,因材施教。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逐步提升自己的课堂掌控性,完成几节高质量的优质课,并写下教学反思。同时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3.继承优良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寻求自身教学特点,发挥所长,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逐步建立个人教学风格。

4.阅读有助于自身教学提高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的书籍,教学方法和理论方面等的著作,尝试每学期能自读2~3本;写下教育教学感想,到学期末总结出一篇有质量的论文。

5.积极参与各教研活动,做好笔记及完成其相应要求和功课。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函授进修,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具体的实施的方式和途径:

1)熟悉专业教材,按照要求计划来设计教案。从学生角度来展现,学生能喜欢上专业课,愿意上专业,认为上专业课是一件开心的事。学生能与教师关系融洽。

2)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参加观课、评课活动后,注重自身实践、反思和总结;积累经验,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3)多问,经常请教优秀教师,学习其成熟的教学理念、对待事物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课堂掌控技术,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一个全新的、便于自己控制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有成效。每月写一篇能反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日志。

(二)第二年度目标(2018年)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在教学设计、语言、手段、方法等有一定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经验,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深入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艺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2.继续专业理论的学习,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著,多积累,力争自觉阅读三本以上教学理论专著,学会“想”和“写”,争取在教育科研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参与体育教研组课题研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拟定一个学术研究方向。

3.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加强案例研究,撰写教学案例。

(三)第三年度目标(2019年)

1.在两年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反思整合自己课堂,进一步培养自身专业素养,以高水准的经验型青年教师为目标,向优秀教师学习靠拢。

2.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办组织的各种活动,多为自己争取业务开展机会,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争取在业余实践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等,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教师。

3.关注学生的自身认知,从兴趣、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了解各年龄段学生。不局限于教材,不断从新角度理解和挖掘,做好前两年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总结。4.随着教学经验不断积累,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风格,积累下一套完整的自我教学经验集。

三.预期目标效果:

通过对三年规划的逐步实施,应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

3、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

4、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7.教师三年职业发展规划 篇七

一、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摸索教师专业发展新路

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丰富多样, 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铸造教师优秀品格, 深化教师专业发展, 强化教师终身学习, 为教师创造专业发展的环境, 发挥教师自主性, 引领教师加强反思与实践。

笔者作为学校管理者重视更新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神圣的职业, 更是博大精深的专业,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习专业知识, 更要提升能力, 铸造自身品质;教师要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营养, 挖掘专业发展的潜力;教师要深化对学校发展, 自身发展的认识与理解;教师要坚持在实践与反思中提升自己, 让教师职业生活更加高质量, 教师要和学生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教师要加强行动研究, 加强自我修炼, 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剖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1.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总动态

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料研究与学习, 笔者逐渐总结出:

小学教师都在自我发展的路上, 重视积累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 虽然很多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差别, 但都有着积极的追求。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 相对年龄大些的教师要比年龄小些的教师薄弱, 但专业素质上年龄越大的教师相对素质更高。教育管理者要扬长避短, 增强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加强教师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 保持教师旺盛的上进热情。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的修炼与提升, 采取一些措施全面塑造自己:

(1) 积累专业知识。

教师要弥补专业知识的缺漏, 追求自身的知识积累, 加强培训、积极进修, 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提升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能决定教学的效率, 资源的利用率,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率。教师要提升教学技能,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进步。

(3) 培养专业素质。

教师要提升综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提高教师师德, 增强亲和力, 提升教师的影响力, 用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教师要努力让课堂充满快乐的空气, 公平对待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重视给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 提升教师自身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速率

1.强调以人为本, 优化教师的心理质态

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成绩, 增强教学效率, 就要重视、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保健, 并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加强心理疏导, 重视心理检测, 加强心理咨询, 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加强心理教育研究, 引进专业人员,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协调协作发展的立体式心理支撑体系, 构建多方支持与管理的机制, 提升广大教师的心理素质。

2.健全评价体系, 建立教师与学校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要完善教师奖励制度, 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重视解决教师生活困惑, 激发教师积极性, 实现教师个人发展、愿景和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校长足发展的结合, 提升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学校可以外聘专家指导, 形成教师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加强教师行动研究, 实现教师教学和研究的并进, 拓展教师培养的路径, 走促进教师内涵发展的道路, 优化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态, 让学校的氛围更加和谐化、人性化、科学化。

3.重视教师专业合作, 加强学校校本教研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时代, 教师要重视和广大教师加强合作, 学校要为教师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重视职业规划的实现, 努力进行工作创新, 加强工作反思, 重视同伴合作, 引进教研的引领力量。

(1) 加强合作交流。

学校可以开展“师德事迹报告会”, 相互宣传教师的教学故事, 以真实的情感和优秀的品德感染别人, 让教师逐渐确立教学的信条, 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让教学中的宝贵经历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财富和源泉。

(2) 创造开放教室。

教师要公开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 共同交流, 相互评价, 交流教学经验, 在学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活动, 让学校和教师, 教师和学生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共同努力。

(3) 开展课例研究。

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研究课的活动, 实施课程计划, 加强小组总结, 重视教学反思, 讨论教学实况, 共享教学经验, 让教师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重视课例研究的深入发展, 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实现教师自我提升。

四、鼓励全面参与, 创造研究氛围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校长要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 创造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物质条件和研究环境, 教师要钻研教科研方法, 重视知识积累, 提升自身素质, 创造好的研究氛围。

(1) 引进好的资源和经验。

学校可以引进社会优秀教育力量到学校里开展专家讲座、进行解析和评述活动, 加强合作研究, 实现学术交流, 提升教师素养, 教会教师研究方法。

(2) 外出采撷教育之蜜。

8.消除职业倦怠与教师个性发展 篇八

可是,我从不认为绩效工资改革是教师工作状态每况愈下的直接原因,而应该只是导火索。学校教育管理中,我们历来将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的希望寄托在了外在奖惩上,无论是比分数、评先进、评职称、提拔做干部等等,都是如此,却忽略了充分发挥和发掘教师们的“天然内驱力”。学校充斥着一种竞争性的和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时时处处都在消解着教师的工作愿望和动机。至于绩效工资改革,只是这种不良文化下的必然产物。

好多校长抱怨,为什么学校就不能淘汰差的教师,如果教师队伍有退出机制,那该多好!我想,教师职业如其他职业一样,都应该有淘汰制度。可是,由谁来淘汰教师呢?是校长吗?不!我认为如果教育系统真要实施淘汰制度的话,应该从淘汰校长开始,否则,那些在德与才两方面都不能胜任学校领导者工作的校长,一旦被授权制裁教师,后果更不堪设想。即便校长德才兼备,也不能由着校长独裁,因为增加校长的权力,极有可能加强了学校的行政化,而使教师不再能自由呼吸。

我认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在是与学校的等级制有关,而目前几乎所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手段和办法,都是在强化等级制,无论是行政的、道德的,还是专业的等级制,连同绩效工资在内,无一例外地使学校离专业共同体越来越远。

在我对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发表了上述言论之后,有校长朋友反驳了我,说不能将外在激励手段一棍子打死,人都活在现实世界里,谁都需要钱,需要荣誉和权力。这个我完全承认。可是,作为稀缺资源的钱、荣誉和权力,分配给谁?谁有权分配?按什么标准分配?公正性问题未能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利益分配,那是十分危险的,这一方面将教师的注意力引向了物质利益,另一方面又导致教师的心态严重失衡。

又有校长举出例子来批评我说,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好,他们工作很有热情,很乐于比分数、比贡献。我想,青年教师的热情显然与职业年龄有关,入职不久的教师,非常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所以对学校的各项评比都很在意,对学校领导的指令也很“配合”。可是,要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进入成熟期和倦怠期,他们身上那股子向上的劲头就会大不如前。

我们可以把进入倦怠期的教师分为三个层次:浅度、中度和深度。

浅度倦怠期内的教师,你渐渐会发现他们的生命力量正在衰退,常常神情恍惚,什么也不能令他们打起精神来。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安排的工作,得过且过,我不求最好,可也不会最差。

中度倦怠期内的教师,开始变得烦躁,变得越来越不能与环境相融合,时常因为抱怨太多,而将消极情绪传递给他人。他们抱怨领导,抱怨同事,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家人,甚至抱怨自己。进入中度倦怠期的教师,其本人的生命质量很差,而他们身边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纷纷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再不能从中走出来,那么就容易进入深度倦怠,一旦进入深度倦怠,离“疯子”也就不远了。深度倦怠的教师往往与所有人为敌,他们以为所有人都与他为敌。领导在台上不点名地陈述某种现象,他就会对号入座;稍有风吹草动的,就容易亢奋起来,与假想的敌人作战。这种人基本已丧失理性,总要做出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他常常是因为要让自己更安全,而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用偏激的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攻击别人。这时,如果对方越是表现出容让的姿态,不仅不能让他息战,反而还鼓励了他的斗志。于是,他便成为周围所有人的公敌,他成了一个病人。

幸而,这样的教师只在极少数。那些真正勇敢地从倦怠期走出来的,是真正的英雄,当他们终于走了出来,之后的职业生涯便会进入到焕发期,前面是一片坦途。

可是,如何才能从倦怠里成功地走出来?我认为,一要重新认识自我,二要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是重新认识自我。

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我,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构成自我的最重要的成分便是“个性”。如果说,职业生涯的热情期和成熟期的主要任务是习得社会的和职业的共同规范的话,那么帮助教师走出倦怠期的便是寻找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唯有寻找到个性,才能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远离平庸,告别平淡,让人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期,再绽放一次。

最近,上海市实验学校科研处正在编辑一本教师的个性教案集,嘱我写序,我欣然应允。主要是因为,实验学校26年的办学历史中,一条清晰可见的主线就是“个性发展”,从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到如今鼓励中年资深教师的个性发展,这是一个大的跨越;我之所以愿意花时间细读每一篇教案,实在是因为个性,尤其是那些成熟了的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极富美感。

从倦怠期里走出来,除了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己的个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眼前的这本案例不同于干巴巴的论文,案例是那些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将反映教师们是如何发现了工作的意义的,如何在全社会关注考试分数的艰难处境下,依然执着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依然孜孜以求地探寻着分数和奖金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在现时代,一个教师可以免俗,不再被世俗和功利所左右,总是会冒一定风险的,甚至要做出一点牺牲的。可是,恰就在风险和牺牲之中,教师才能将自己从平庸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去过上一段远离等级的,孤独而不寂寞的,美丽而又美妙的日子。

9.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篇九

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6年9月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

一、内部环境

1、学校概况

2、师资结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60人。中高级教师50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 %;本科及以上学历50人占教师的%;“双师型”教师 人,占专业课教师87.6%。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3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

3、管理状况

近几年来,在新一任领导班子带领下,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4、生源状况

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近年由于初中毕业生数下降、普高扩招、邻市及邻省抢生源、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等因素生源不甚稳定且持续下滑。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送自己孩子来职校读书目的不明朗,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等。

二、外部环境

当前是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工业化进程、信息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挑战;随着职业教育当前发展趋势,各职业学校纷纷加大职教投入,做大做强办学规模,民办职业学校越来越多,这使学校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三、学校发展制约因素

1、学校招生困难且生源质量下滑,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邯郸是教育人口大市,但由于社会普遍存在“重普高、轻职校”倾向,加上近年普高扩招、初中毕业生减少、市区及邻县抢生源、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等因素,我校招生日益困难且生源质量持续下滑。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既能就业也能继续升学的高素质劳动者,对学校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合作需不断突破,加强紧密合作。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由于紧密度不够,项目研究也较为缺乏,尚需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与社会和企业开展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学校办学、共同培养学生技能、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五个层次的合作途径。

3、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工作得到家长、学生的认可。加大在职教师的学历进修、业务培训及“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已取得较大突破,但任务仍很艰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比例较小,专业领军教师不足,专业教师下企业难度较大,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学校建设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4、教育教学内驱力不足,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

目前,我校虽然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科研效果欠佳。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5学校文化底蕴相对不足,尚未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精神。

我校有多年的办学历史,然而可资依托的文化背景则比较缺乏。由于职校始终在夹缝中生存,这些年来更多注重专业建设,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塑造,学校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营造外在的文化气象,但想要达成内在的人文共识,尚需时日。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扎实落实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基本文化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办学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注重人文精神引领,注重团队协作发挥,注重学生素养提升。改革创新,夯实基础,服务经济,面向人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二、办学理念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校办学方针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致力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富有文化、艺术底蕴的和谐校园。

创新、务实、。。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尊重规律,面向未来,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2016学年把学校办成一所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以机电数控类专业为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学校。

发展定位:以中职教育为主,兼顾拓展各种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

培养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二、具体目标

(一)学校管理与后勤保障

按照现代学校管理要求,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重视领导班子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管理能力的培养,实施学校内部机构改革,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执行力;打造一支适合学校实际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建立并修订一整套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制,实施制度化管理;制定完善各类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提高服务育人的水平,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的后勤管理队伍,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完善校产信息化管理,严守财经法纪,严格财务制度;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维护得当,利用率逐年提高;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后勤社会化新路子。

(二)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

三年规划期内,从学校事业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培训、引进、聘请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结构优化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善于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能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到2016年,教职工总数增加到 ?人左右,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100%,且具有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各学科都具有1-2名师德高尚、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名师或学科带头人。

建立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地学习、研究、反思,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课堂交流平台和项目带动平台的建设;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基础教科研作用,组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学案例,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引导教研组结合新课改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实际,在专业科指导下,针对性地开展课改工作,协助专业科做好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的调整与补充完善,落实好具体工作。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研写校本教材,特别是专业科教师,应围绕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围绕学生对本课程需掌握的动手技能开发校本教材。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科学设置专业,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干专业,加强市场调研,认真审视邯郸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推出新专业,既为学校招生减缓压力,也能为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开辟路径;继续探索现有专业与职业接轨的各种形式和有效途径,争取有2-3个专业有所突破,形成品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结合”,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新模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力求形成具有职校特色的教育模式。开展社会信息调研,加强就业联系,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与用人单位和人才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学校就业网络,保证专业对口就业率98%以上。

改革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实行工学交替、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新增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德育工作与学生成长

德育工作:坚持“人本”思想,强化“尚德敬业”意识,开展全员德育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倡导“守责、守时、守信”的良好风尚,创设“和谐”校园氛围,构建独特的职校校园文化。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抓好学生业余党校的建设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德育导师”和班主任合作制,形成全员全程参与德育的新局面。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培养和业务指导;重视年青班主任的培养,使其成为班主任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德育工作:结合专业特点,重视课堂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德育科研工作,制定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体,切实做好成长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职业技能全面达到岗位要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规划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双证书”率达100%,学生中级工取证率达95%。

(五)办学特色

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能力。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构建职校文化。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抓科研促教学,通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校本课程开发。通过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 重点(优先)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与后勤保障目标

(一)学目标

2014学年:完善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管理调研工作并编制方案;建立各类考核条例;认真做好校园安全工程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维护得当,提高利用率。

2015学年: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中层干部、班主任、教研组长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初步试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的验收认定工作并检查总结;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维护得当,提高利用率。

2016学年:初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完善民主管理程序;完善实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继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巩固学校财产管理和节约型校园创建成果;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维护得当,提高利用率。

(二)策略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班子人员人人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提高领导管理的执行力。

2.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努力使制度条例修订完善的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使各项制度条例能切实保障学校规范有序运转、有效引领促进教师的发展。制订《邯郸市第六职业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做到管理的规范化。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各项评价制度。在加强目标激励、注重过程规范、强化结论考核、实现奖惩公平的过程中,真正体现“择优竞聘、优教厚酬”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及实行规范的操作程序。

4.规范学校财产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科学、规范做好财产、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做到设备设施使用得当,利用率高,校舍完好,无安全隐患。

5.加强环境洁净美化工作。保持洁净的校园环境,做到地面整洁,窗明几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做好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做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二、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目标

(一)学目标

2014学年:师德师风建设年。通过评选校“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师德导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形成爱生乐教的教学风气。初步建立适合“双师型”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争取每年有1~2教师评上市属级优秀教师。

2015学年: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适合“双师型”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通过确立校级专业带头人,推进校级名师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一支以省、市、校级课题负责人为骨干的教育科研队伍。

2016学年: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化群体师德创优活动的开展,深化“双师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相关制度。提高全体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高级工及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左右。形成一支以省、市、校级课题负责人为骨干的教育科研队伍,以此带动其他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争取有1-2个市级教学研究课题和5个校级课题立项,并组织开展相关研究。

(二)策略措施

1.民主管理: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有关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让教师通过参与管理获得学校重视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2.榜样引领:以“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十佳班主任”等活动的评选为导向,师德建设上以典型带群体,及时表彰先进教师,宣传典型人物和经验,形成教师的良好师德风尚;教学业务上采取以老带新、教育手段上采取以新帮老的方法,发挥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赋予骨干教师更多的责任。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形成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增加师资培训经费,每年选送不少于5人的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业务培训。

4.多渠道解决学校教师的来源。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要从高等学校的师范类毕业生中招聘;实践指导教师的来源在原有教师培训、进修、下企业实习锻炼提高的同时,要从高职院校的师范类毕业生中招聘,还要从企事业单位中聘用有特殊技能的技术人员来校作为专职、兼职教师。

5.运用政策激励,积极搭建平台,支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所教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6、完善教科研制度,修订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设置,聘用及岗位考核中,明确规定各类教师的科研考核要求,使学校科研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7、强化科研工作管理。科研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上力求做到规范有序。充实教科室管理力量。做好新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中期检查指导工作、结题工作和成果评奖工作。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改善科研环境。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举办各类科研讲座,积极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目标

(一)学目标

2014学年:初步完成专业布局调整工作,确定2014级招生专业,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干专业,初步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认真审视邯郸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初步推出新专业。

2015学年:进一步完成专业布局调整,进一步构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 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与课改相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各个专业中具体实施,并在具体实施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教学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2016学年:继续深化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专业建设工作。形成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主,电子电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协调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要求的专业格局。深化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 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以点带面、以师带生,初步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有效教学策略,构建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二)策略措施

1.推进教材改革,整合课程资源,重构课程体系。

改变文化基础课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程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基础性文化课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性文化课面向专业大类,并逐步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任务引领为基本取向,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要求相接轨。

2.探索教法改革。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创建新课堂模式为基础,积极尝试“项目(案例)教学法”,大胆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要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教法实验研究,设立课堂教学示范奖,使教法研究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创新水平。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建立创新素质测评、技能考核、知识考试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重视形成性的过程考核。

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通过自选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和人文活动等途径获取相应的操行学分、课程学分、技能学分及奖励学分。为学生自主发展和快乐成长创建多条路径。

4.强化实践教学

推行技能考核,大力实施“多证书”制度。实行技能不过关“一票否决制”,确保毕业生“双证书”率达100%,中级工达95%。每年组织开展校级学生技能竞赛,努力营造“有赛必参,有奖必得”的良好技能训练氛围。

四、德育工作与学生成长目标

(一)学目标

2014学年: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制定《职业学校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并立项和宣传;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评比细则,开展学校德育骨干教师评选;制定学生一日文明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组建球社、棋社、书法、绘画、合唱、舞蹈队等学生活动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校园生活质量。

2015学年: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关注德育体验教育,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通过学校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编写德育教材《职校学生礼仪》;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

2011学年: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特色班级展示活动,并进行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开展学习型班级评比展示活动;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继续开展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

(二)实施策略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强化校本培训的同时,努力创设培训提高和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要实施好骨干班主任培养工程。

2.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行党员教职工下寝室活动和教工团员结对“暂时后进生”的“助你成长”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住校生管理及后进生转化工作,努力发挥党团员教职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攻坚克难作用。

3.加强先进学生团队建设,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业余党校为教育阵地,吸收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强教育培养,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学生入党工作,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加强校、科两级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4.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始终重视学生干部建设,成立学生干校,对全体学生干部加强轮训和重点教育,增强广大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创设载体,让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成长,并以他们的言行引领广大同学提高自律、自省的能力,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5.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坚持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学生德育学分制和学生值周制度,以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运转机制。特别是要通过学生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强调操行评定的过程性和人性化,改进学生评价办法。

6.严格常规管理,实施建校文明学子塑造工程。以“守时、守信、守纪、守法”为目标,以改进课堂教学秩序和住校生管理为重点,以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实施学生德育学分制等为主要载体,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建校文明学子。

7.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陶冶作用。以“让每面墙会说话”为目标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让师生认可制度、服从制度、维护制度”为目标加强制度文化节建设,以“让师生心中有坚定的、崇高的信仰”为目标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和支持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结社开展活动,让培养一项高雅爱好成为广大学生的追求。

8.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结合每月学校工作特点和相关的节庆日,开展以“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创业教育”、“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报告讲座、演讲征文赛、文体活动、实践体验、评比表彰等形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9.开展中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增强广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课题研究和实践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做到“点、块、面”结合,即以后进生为点、以试点班级为块、以全校学生为面全面推进。

10.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设立心理健康工作室,引进或培养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预防心理障碍、及时发现和治疗心理疾病为主要任务,以校内为主、依托校外专业机构为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1.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毕业实习工作的管理,把学生毕业实习作为重要教学环节抓实抓好;开展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构建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

第五部分 发展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根据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来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规划》的主要内容,转变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教师的实际困难和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积极性,激发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热情,坚定信心,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职权明确。校级班子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确保“三年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及特色创建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要开源节流,逐年加大专业投入,积极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努力全面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科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上下协调,步调一致。

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高度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校园

深化人事分配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强化管理体制的实施力度,改革教学、科研、管理的组织方式,促进我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全面提高办学效率和整体水平。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五、安全保障

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以,制订学校突发事件(特发性停电、饮食中毒、交通、学生伤病等)的应急预案。

2、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制订出《安全工作计划》,并将《安全责任书》层层分解到学校的各个相关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和学校或各相关部门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3、切实落实学校安全保障具体措施:学校除坚持安全制度和检查制度外,要办好一年一度的“安全法制教育月”活动,定期聘请法制校长、派出所等有关政法部门进行交通法规教育,治安防范和人身自我保护教育等,提高全校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举行疏散逃生演练,增强自救能力。

上一篇:中学教师“爱岗敬业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介绍下一篇: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