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共15篇)
1.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一
20xx年5月12日我校举行了一次创建节水型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工作作一总结如下。
一、活动背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浪费挥霍。我国的水资源稀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 每当看到缺水少水的宣传报道,我们就深深地感受到: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就是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的时候。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节约水资源的认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我校决定以创建节水型学校为契机,开展一次“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社会调查研究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重要作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同学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2、让同学们在调查、讨论的过程中知道生活中水污染、水浪费是多么严重,水资源是多么的匮乏,明白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3、教育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宣传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调查能力、处理信息能力。
三、组织分工
1、组织成员:以总务、教务、政教、团委总负责,沈xx同志为组长,吴xx同志为副组长,学校学生会成员,团委有关成员组成。
2、具体分工:沈xx同志为组长,全面负责本次社会调查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协调成员分工。吴xx、张xx负责所有活动的宣传、组织、记录工作;吴xx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统计、分析工作;张新生负责实地进行水资源调查,完成水资源调查报告。
四、活动形式
为了很好地开展本次“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我们认真考察了学校周边环境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认真地按照方案开展活动。在本次“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乃至我们国家水资源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法、实地调查法(陈xx水厂)、走访法(在社区内走访了解居民的日用水情况).
五、活动过程
1、活动时间:20xx年5月12日
2、参加人员:小组成员 学生若干名
3、目的地:平桥污水处理、平桥三支防渗渠。
4、目的地接待人员:陈xx水厂领导、郭集村村领导
六、活动成果
根据活动所取得的相关资料,整理了有关资料,在学校的宣传栏作了专场展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校园内外掀起了节约用水的高潮。
七、活动反思
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做到一明白:水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 。二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合理用水,关系你我。三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从我做起,在学校里,不随便浪费一滴水,合理用水,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通过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尽自己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去,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今后,我们还将以 “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为契机,多途径、多渠道探索开展“节约用水”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载体,把节约用水保护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二
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更要立足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学习和提高实践能力。
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认为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紧扣现实生活,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 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实践活动为主线, 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 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首先要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 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 范围越小越好, 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 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餐桌上的学问”主题活动, 研究离我们最近的餐桌。学生非常感兴趣, 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主题确立课中我通过播放美味的食品的图片和视频, 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围绕美食来讨论、发言, 从而引出餐桌上蕴含着大学问的主题。那么对于这个主题我们要具体怎么开展活动呢?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要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和外国的有什么异同;有的想到了有的食物一起吃可能会中毒, 所以要了解食物的营养和搭配;有的说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在餐桌上有哪些禁忌和礼仪, 要了解和学习一下;有的要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还有的要了解一些家乡的美食, 并且要自己亲自动手学做美食呢!
二、以学生生活实际为依托, 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让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 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 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在“餐桌上的学问”主题活动中, 我带领学生去有家乡特色的小饭店参观, 了解了家乡的美食。孩子们兴致勃勃, 有很多疑问要让厨师回答:比如家乡人为什么爱吃荞面?荞面有什么营养?什么食物不能一起吃……有的问题把厨师也给问住了。这时, 我引导孩子们:“小小的餐桌上有那么多学问需要我们去研究、了解,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又带孩子们上网去了解, 还要求孩子们去查一查相关的书报、杂志等等。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学习, 了解到了很多知识。并且还要把食物的营养搭配和搭配的禁忌制成小册子分发给其他同学们, 他们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孩子们多有责任感哪!这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 不仅领略了家乡的青山绿水的美丽, 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 还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与国外的学生相比, 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 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 作为教育者, 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 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 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 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 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 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 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 我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炼、体验吃苦, 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 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 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 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 扮演一个角色, 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 面对着孩子的热情, 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在这次“餐桌上的学问”主题活动中, 我动员孩子们和家长学习做一道菜、做一顿饭。孩子们非常认真地学习、实践, 并且还自创了一道起名叫“味赛香瓜”的凉拌菜:就是将等量的苹果和黄瓜擦成丝, 然后用白糖拌匀。这样一年四季就都能吃到“香瓜”了。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都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 知道了要关心父母。家长都说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变得懂事了、长大了、知道心疼父母了……
在活动中, 我还动员孩子们向家中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了解餐桌上的礼仪和禁忌。孩子们知道了自己从前做的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比如饭好了着急第一个上桌、把自己爱吃的菜挪到自己面前、吃饭时招呼父母给自己添饭倒水……孩子们也明确了今后应该怎样做。他们将自己了解到的餐桌礼仪和禁忌导演成了一段小品, 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并且他们还把餐桌上的礼仪编成了小儿歌, 在全校推广, 告诉同学们怎样做一个懂事的、文明的就餐者。
2. 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 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 不难发现,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地学, 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 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从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中, 已经看到了它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 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 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 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迎着初升的太阳, 怀着收获的渴望, 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摘要:实践能力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而获得。本文就农村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
3.中职学校读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读书活动;实践;探索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很多,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师益友的影响、名人人格的熏陶等,这些都为个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塑造个人人格、完善心灵和提升品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书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论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职业教育领域,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读书活动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爱学习、爱读书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的阅读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已经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校读书活动的实践
我校有着良好的读书传统,学生对阅读有着一定兴趣。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我校图书馆开展了“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带来快乐,礼仪塑造形象”书香校园系列读书活动,年年开展,一年一个主题。读书活动根据中等职校课改的要求,围绕“两纲”教育,结合职校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提高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如2008年围绕“与世博同行”主题,推荐相关图书,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如“我心中的世博会”主题征文板报、“畅想世博”诗歌朗诵比赛、“我与世博”读书笔记展示;2009年开展“热爱读书,快乐成长——我的好书伙伴”主题读书活动;2010年开展了“我与国防”演讲活动及古诗文竞赛活动;2011年举办了“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我心中的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2012年开展了“一样的阅读,不一样的分享——诵读我心中的书”朗诵竞赛活动;2013年开展了“我读书,我领悟,我创意,我聪慧”微博美文征文读书活动。以上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有:规模上,参与面广,班班参与活动,学生参加人数多;质量上,学生征文反映了目前中职学生的人生思考和阅读主流;做法上,活动多种多样,讲究过程和实效;形式上,丰富了校园生活,活跃了学生读书社团活动;效果上,推动了学校的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读书活动的骨干,形成了一支专门指导读书活动的教师队伍。
二、开展读书活动的探索
在读书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中职生读书的一些倾向,注意到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要求高移,面对上岗就业的社会现实,学生对人生励志、人物传记、面试要求、求职技巧等专业方面的书籍需求量在显著上升。显然,读书对中职生来讲,不止是增加文化知识,更具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为他们进入社会打好基础。所以读书活动的指导工作更应加强。读书活动在新形势下要适应读者,服务学生,真正发挥好图书馆的教育作用。教师在组织读书活动的同时,应更注重读书活动的过程实效。为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红色经典传递阅读,追寻先辈创业路
在2014年建党93周年、建国65周年之际,我校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重点书目,如《伟大的长征》《少年毛泽东》等书,使学生树立励志向上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读书活动要在这方面做好努力,选读积极向上的作品,开展主流价值观讨论。社会现实、多元经济、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的思潮像浪潮一样迎面扑向学校,读书活动要引导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讨论,倡导诚信、感恩、责任心、爱心,引导学生树立奉献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开设写作讲座和短期培训,“读书中写,写中读书”
读书使学生生活充实,同时也提高了思想和写作水平。学校组织各类专题讲座辅导,如“阅读改变人生”“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写作”等,指导学生阅读,明辨是非。对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产生不同价值观的作者作品进行书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并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辨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鉴赏古文指导,尊重历史又不失挖掘新意
读书活动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并倡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认识、新观念。辅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轨迹并予以指导,推荐读书篇目,引导读书主流。学校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这些文章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思想美,文字美,常读常新,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认识。
4.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 篇四
一、学习
1、所有学生都读了一本健康有益的书籍,并写出读后感想。学校组织人员进行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9名、二等奖19名、三等奖35名、优秀奖23名。学校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所有获奖学生都按照活动方案中的规定,对学生所在班级在20xx年1—2月份班级考核中进行加分。
2、所有同学都根据每天读报、看报,收看、收听时事新闻情况,完成了1份新闻简报。学校组织人员共评选评出一等奖27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3名、优秀奖25名。所有获奖学生都按照活动方案中的规定,对学生所在班级在20xx年1—2月份班级考核中进行加分。
二、感恩
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在寒假期间,开展了以“我的假期我当家”为主题的家庭劳动体验活动,以及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以上两个活动,学生以《谢谢您们,我的爸爸妈妈》为题,每人写出一段“感恩”心得,体验父母的不易,珍惜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学校组织人员共评选评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8名、优秀奖21名。学校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所有获奖学生都按照活动方案中的规定,对学生所在班级在20xx年1—2月份班级考核中进行加分。
5.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五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眼中的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与学具》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6.初中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总结 篇六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作为教育者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挖掘本地资源,从目标、内容选定,评价措施等方面,切合实际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学生、社区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大胆实践,不断尝试。善于创新。总结完善使新课程改革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综合实践课和其他学科相比,没有现存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传统的经验,没有专业的师资,这种全新课程,作为实施该课程的老师,意味着更多的困难,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它基于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本着,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大胆尝试,完善提高的原则,使每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以至产生了错误观念,注重应试能力,放松了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校总结好的生源转移,升学压力加重,生成空间缩小的具体问题,着重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面对新的机遇,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教改,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领导,制定目标,以改革为契机,行知实验学校为动力,谋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开创新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师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请专家作讲座,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赴江苏洋思中学等地考察学习等。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根据我校特点,明确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入问题等在调查探究中,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调查的积极体验和相关经验,从而增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认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加重负担,对综合课程时间优化,又要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健全个性。
三、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实践性,它强调学科间的整合,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有现实意义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
把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当代科学技术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多元化教育内容融为一体,有计划的实施。本学年,进行反邪教,崇尚科学的教育,和本校课程学习“四会”,在班团活动中安排学校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社会的公益活动,全校为加强国防建设知识学习,组织全体师生参观嘉兴军用机场,通过讲解、观看、调查,增强了学生地国防意识。
其次,挖掘学生中资源,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实践中自己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探究实践为之课程化。组织学生春游,去xx乐园活动,各年级分别组织,调查、访问、考察、采访当地人,从调查染整长环保,羊毛衫厂的编织工序操作,农民种粮积极性现状,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系列活动,收到了比预期好的效果。
提出了好的建设性建议,和技术更新等措施,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生成性很强,实践操作性范围广而宽。在实践和开展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和确定。学校的计划作为一个“框架”,但应留出足够的生成“空间”,有教师和学生或小组个人去发挥主动完成调查专访等,寻求人们关注的热点,真正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因为农村是广阔天地,可就地取材,挖掘深层次问题,这是我们学校的先天条件。
其三,挖掘好教师资源。首先应挖掘校园,社区的教师资源,应让有一技之长地教师,师傅,有特长的家长等组成实践课程的智慧队伍。其次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组织各年级的教学骨干,安排好具体的可实施操作方案,结合本校特点订出活动次数,体现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使教师相互配合,切磋提高。这样,既分工又合作,既集思广益,又体现综合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活动中去,加快乐综合活动师资的培养和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
四、体现课程特征,提高课程活力
综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特征,让综合活动真正充满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人本性
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势,与学生互相沟通,把学到的知识通过活动传授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开展探究时间,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观念,杜绝以成人的眼光对待问题的探究,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以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样才能使学生活动有声有色,受到学生的尊严,真正体现学生施展才华的关键。”
(2)活动时间应灵活使用。
综合活动在时间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往往有时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加上农村学校居住环境不一样,可在课表上安排步骤、组织协调好,做到时间上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校园、社区资源,利用休假日等,充分挖掘时间,体现课程活动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自主的活动空间。创设多样化问题情境,开放其思维时间空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相互争议、以理服人。培养遇事好问,勇于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养成对问题、新知识,好奇心与求知欲,萌发创新意识、真正在活动中学到一些新知识、新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上进精神。
(3)活动方式提倡多样性
综合能力是复杂多变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学生一定自由度,参与活动的条件,并让他们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中强调有利于调动探究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心理的投入。
例如实践操作,专题调查研究、亲身体验、专访人物等。注重自主探索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科学现象作分析研究,自己发现问题加以总结,得出相应的措施及改进意见。所以应多形式灵活机动,培养独立活动能力,也有体现几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互动交往把创新的机会交给每位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和智慧,解决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写出小论文等,在广阔地天地中寻求人生的价值。
五、探求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提高综合实践的效果,使之不断提高参与活动的质量,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方法。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目标多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潜能,每次活动自我总结。如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决策和建议等。有记录、有体会,收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不断积累,相互间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应从学生发展角度,不断修改调整其评价策略,及时正确地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获取学生的主观认同,另外应注重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不局限成果与水平,强调过程中情感、态度、兴趣、欲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方面的进步。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开放性实践活动可请厂长、农艺师、家长、领导参与评价,真正体现多种形式共存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对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合理、公正、公开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作为校管理人员,也应更新教育观念,不单从分数、升学率等方面评价教师,应注重对教师鼓励性、研讨式的评价。尊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组织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注重素质评价,不歧视综合实践课老师的辛勤劳动成果。以免影响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创新和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大的教育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落实到直处,才可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升。
7.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七
一、盘点资源
学校在特色建设中总会形成较多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通过整理资源能让我们清楚哪些资源能为我们所用, 做到“心中有数”, 还能根据学校特色项目常用场所建立相应的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进行集中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主题资源
也就是在已有的特色活动开展过程中, 对学生来说未知可知的、知而不深的、急待想知的因素都可以进行关注。如学校在开展了手球知识竞赛后, 很多知识都是现成印发给各班的, 而且对各班下达每位学生了解的任务目标。综合实践课程可以整理这一活动的后期资源, 在学校开展活动的基础上, 向学生们抛出问题:你对小手球了解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开发出如“小手球的前世今生”的主题那就轻而易举了。
2. 人力资源
学校特色成功形成并能得到各方认可, 那么在学校内部必定形成了一支素质全面的合作团队。我校的手球教育特色建设过程中就有学校专门的手球负责领导、专业手球教练、全力支持的班主任教师、音乐组教师、家长委员会的通力合作。特别是通过几年的努力, 手球已逐步走进了家长的心中, 许多家长变着法儿联系学校要求让孩子参加校队, 有些家长甚至自己也对手球着了迷。家长资源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开展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 他们是一个社会群体, 是一本“百科全书”, 如果活动能取得他们的全力支持, 那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宁波新华书店小手球的售卖情况调查》就需要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而且家长在活动的过程中提供保证安全、负责交通等帮助, 可见合理巧妙地运用家长资源能推动实践的深入开展。我们依托手球特色盘点资源的时候, 可以把这些对手球十分支持的人力因素收入囊中, 以期他们“爱屋及乌”。
3. 基地资源
有效建立与使用基地能够更好地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向前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在开展活动时一般具有相应专业的空间或场所, 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基地。我校手球队有一个专门的训练场地和物品陈列室, 自然, 这也可以成为同学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可以开展“手球场探秘”“我们学校的手球队”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开发主题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 帮助学生提炼主题就是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方向。依托学校特色开发的主题要以手球教育为特色, 整合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基本领域。因为活动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校生活, 学生较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 而且有信心、有责任心地去探索与解决问题。当然, 因为良好的特色建设基础, 这样的主题内涵也较丰厚, 具有可持续性, 学习资源也相对充足些, 开展起来较容易。要在充分了解调研学校特色与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开发出系列主题。我校的手球教育开展的时间较长, 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中开发出以下几类主题: (1) 项目设计与制作类。如“组织一场手球比赛”“手球吉祥物设计制作”…… (2) 体验类。如“我当一天手球节的义工”“我是学校手球队一员”…… (3) 探究类。如“小手球魅力大调查”“观察一次手球比赛”…… (4) 实践类。如“上街义卖小手球”“我当学校特色介绍小导游”…… (5) 实验类。如“如何射门才比较容易进球”……这些主题都是在学校特色建设活动中整理出来的, 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学生有兴趣去做, 做了以后就有成就感, 有体验, 有收获而且有反馈。
三、分层落实
开发出丰富的主题后要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分层落实活动主题, 从扶到放, 由易到难。我校拟定了如下相关课程内容以供师生参考, 以三至四年级为例:
手球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掌握一些必要的、比较简单的手球常识, 在活动中得到初步的体验, 获得一些直接经验;了解和学习一些基本的活动方法, 如观察得出问题、访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搜集简单资料;初步了解一些活动的过程性方法:如主题形成、活动方案制订、总结交流、成果展示等;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形成经典
8.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八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在实践当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初步形成技术能力。
与传统其他课程比较,新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以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二)学校文化解析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只有具有良好学校文化的学校才能切切实实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设计原则之一就是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在选题中尽量体现本校的文化特色。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联的,既是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又可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完善。
(一)重塑学校课程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由学校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1. 完善学校管理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自主进行开发的课程,必须承担课程开发与教学的管理、指导、评价的任务。这就要求学校要变革以往的日常管理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学校管理文化。
2. 丰富教育资源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由学校依据自身条件与所处的不同环境自主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除了要开发好各种社会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特色教育资源,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文化。
(二)重塑学校学习文化
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文化提升,二是学生的文化构建。
1. 着力提升教师文化。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思想解放与文化创新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使每一个教师重构自己的文化结构。
2. 着力打造学生新的学习方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需要走到课堂外,走到校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拓展视野。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和需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这就是新时代所要求的学生的学习文化。
(三)重建师生关系文化
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 师生地位平等。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师生“做”出来的,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是一个协同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师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
2. 发展评价文化。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评价的核心理念。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做到自我与同伴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态度与能力评价的结合。
(四)重建教育方式文化
1. 让学生放弃倾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方法,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全神贯注的听,改变标准化考试评价,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
2. 开创实践与探究的教育文化。我们要把实践与探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教育方式,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伙伴之间互相合作。
(五)重建教育评价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成果与表现进行多样性的评价,最终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践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9.北羊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九
2010.12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2、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1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12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6+6”的形式,“6”为教师指导课,每月6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6”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6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
竞聘演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由校课题组过关筛选后统一安排竞聘演说。参加演说的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
竞聘答辩:演说完毕后竞聘教师要接受专家及课题组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
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
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
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
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
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
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10.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
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阶段总结 按照县委及县教育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我校于3月23日召开了城关小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县教育局领导、教育局党委直属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城关小学全体教师参加了这次动员会。动员会上重点学习了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深化服务意识,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办学质量,创建和谐校园”为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按照方案中五个工作步骤的具体要求,我校从3月20日到4月
9日,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集中学习阶段的各项任务。具体作了以下工作:
1、分别召开了校委会、支委会、年级组长会、班主任会、以及全体教师会,层层传达了上级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和通知精神,并认真学习了《城关小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使全校上下每位教师深刻领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便更好的做好后期工作。
2、学校通过悬挂了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横幅,led屏幕滚动播放了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还以校园广播和班级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规范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
3、学校为所有教师配发了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本,每周有计划地印发有关师德、党章、十八大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检查每位教师学习笔记情况,对学习笔记的检查要签字、盖章并进行详细登记。
4、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感动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学习了我身边的师德标兵赵荣香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用先进人物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激励我们模范履职、认真执教,勤奋工作。用反面事例警示我们严于律己、勇于自律、坚持原则、净化心灵。
5、组织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还对班主任进行了如何服务家长、做好家长工作的专题培训。告诫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抱着服务的思想做好每一项工作,从细处着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
6、把“师德教育月”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开展教师师德调查问卷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学校进一步了解到了我校教师的师德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了整改。使我校教师从思想上受到了触动。
7、进行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书
面知识竞赛,分发了竞赛试题75份。
8、多次组织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了多媒体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在培训中全体教师能积极参加,认真听讲,并在结束后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并积极的进行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我校多媒体教学得到了普及,提高了我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学生的能力。
9、组织我校全体师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留感言,送鲜花活动,截至目前为止,全校共有1137人上网参与祭奠活动,占全校师生的80%以上。
10、正在进行和准备完成的工作有:邀请专家进行一次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专题讲座;进行一次廉政党课教育;围绕“如何贯彻服务群众,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风学风”开展一次讨论;每人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组织一次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知识竞答、演讲活动;组织教师去兄弟单位实地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接下来,我们将在教育局的具体指导
下,按照县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创新特色动作,努力完成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学校
11.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一
一、依托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开展“我的安康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
2016年初,青岛市政府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应急体验教育培训中小学生8万人”列入本年度的十件大事之一。市北区教育局为区内所有中小学配备了应急柜,而我校也在今年年初,建成了山东省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
这间体验教室最大的特色是“寓教于乐”和“注重实践”。在这间教室里,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互动”“场景搭建”等高科技手段,亲身体验各种救护及逃生的项目,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每一个体验区域的设置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搭建起了更广阔的平台。依托这间教室,我们首先在五年级开展了“我的安康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启用教室开展活动以来,我们明显感觉,相比从前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有以下几点不同。
1.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可以分组体验教室内的各个功能区,比如模拟拨打急救电话、模拟灭火、火灾逃生演练、练习创伤包扎技术、观看避险自救动画片等。大家井然有序,交流前置性实践作业,轮流体验上周提前选择好的体验项目,交流体验之后的感受,互相补充完善学习内容。一个小时后,大家又会一起商定选择好下节课的体验区域,带着新的学习任务走出安全体验教室,查资料、采访、调查,完成前置性实践任务,为下节课的体验做好知识铺垫。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应急安全教育课堂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实原有的安全知识,使学习变得有趣,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2.丰富成果展示及评价方式
当综合实践活动进入总结交流阶段,首先需要有活动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活动中的收获,这也是学生体会成功的重要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让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启用安全体验教室开展“我的安康我做主”活动以来,学生的成果展示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增加了竞赛类展示,如模拟灭火选项赛及用时赛、逃生结绳比赛、穿救生衣比赛;增加了表演类展示,如三角巾包扎表演、心肺复苏实操表演、报警电话情境表演;增加了互动展示,如邀请其他组员参与自己研究小组的知识点问答等。此外,评价方式也变得不再单一,在形式多样的展示和交流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还感受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间安全体验教室集教学、体验、互动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依托校园水滴文化,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学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打造了一套以“水滴文化”为办学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水滴文化”的浸润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充满灵动与活力的水滴来砥砺学生,勉励每个学生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认知和实践的完美融合。
2.包容悦纳,水滴石穿
我们的校训“包容悦纳”,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包容他人,悦纳他人,心怀和乐,友爱同行。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培养学生水滴文化中所包含的融合、坚韧、活力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的培养,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活动小组成员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相互间的信任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必备条件。
3.七彩水滴,阅水成川
在中年级开展了“走进水世界”和“生命之源”的活动,在高年级开展了“关注家乡水资源”“水污染调查”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引导学生调查、搜集、整理我们家乡水的有关知识,调查和记录家庭用水情况等等,切身感受“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提高节水意识,并且能够主动探究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人人争当节水小卫士。
4.点滴成习,知行并济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在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依托校园水滴文化积淀,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例如:与校本课程水孕生命、水蕴雅趣、水润心田、水韵悠悠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水利、水资源、水保护等知识;搜集、背诵、积累文人笔下的水,品味水的韵味;涉猎关于水的音乐名曲、美术名画等,欣赏艺术形态的水,培养审美情趣;组织学生调查研究一些与水的品德与精神有关的励志故事。这不仅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与水有关的知识,彰显学校的“水滴文化”特色,更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12.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学校要营造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
首先, 要传播“我健康我运动”的理念。学校应制订详细的宣传制度, 配制足够的宣传人员,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 如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手抄报等, 全面宣传阳光体育活动的理念, 号召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阳光, 加强体育锻炼。同时, 在每周的班会课上, 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 教育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 让学生真正把“每天锻炼1小时, 健康工作50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刻进脑海, 伴随终身。每年的春秋季节, 学校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 如放风筝、踏春、运动会等, 引导全校学生自觉走向操场, 走到阳光下, 走到大自然, 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
我校每年都要举办夏季田径运动会、秋季长跑运动会、各种球类竞赛, 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 以及大课间特色展演等活动, 通过这些体育活动, 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如果是竞赛类的活动, 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 学校还要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章, 同时把他们的测试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 记录到学生成长档案里去。学校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做好每年的数据统计工作, 作为衡量一个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总而言之, 学校在抓学生阳光体育锻炼的同时, 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结合起来, 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其次, 要建设好阳光体育文化。我校在橱窗栏定时定期展示体育活动和竞赛信息和竞赛成绩, 撰写体育信息及时上报教体局网站, 大力宣传取得的优秀成绩;体育教师定期开展体育文化知识讲座, 给学生宣讲体育精神, 熏陶学生在体育文化方面的积淀, 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去。此外, 我们还在学校操场的四周墙壁上书写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口号, 绘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图案, 让学生天天感受体育文化的熏陶, 形成了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把“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宗旨, 每学年、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比如开展了大课间特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阳光体育教育。我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还经常探索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校特色的活动形式, 提倡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体活动, 如集体跳绳、抖空竹、竹竿舞等, 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经过几年的努力, 校园里掀起了阳光体育活动的高潮, 一进校园, 就能看到精神饱满的学生、斗志昂扬的学生、积极乐观的学生, 阳光体育活动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每个学校都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活动项目, 真正使校内体育活动成为学生健身强体、展示青春活力的快乐源泉。我校地处农村, 没有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场所, 学校的大操场如今还是多少年前的土操场, 一直没有硬化, 更没有像城区学校那样铺成橡胶场地, 我们因地制宜, 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 开展了力所能及的的阳光体育活动, 如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丢沙包、拉爬牛等。另外, 我校还通过阳光体育活动, 结合团队开展了“达标争优”活动, 表扬积极参与阳光体育锻炼的学生, 每月颁发“体育之星”,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学校要切实做好阳光体育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 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那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本来目的, 违背了人们的心理愿望。因此, 在阳光体育活动中, 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
学校要求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 特别是器材, 年久失修的、散架脱落的一经发现要及时更换或者是修缮, 不能麻痹大意。在日常教学中, 全校师生如果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汇报, 学校也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运动场地和跑道是否平整无坚硬杂物也是经常检查的内容, 如果场地不平整了, 学生容易摔倒或者是崴脚, 对学生的伤害很大。我在教学中经常就因为场地的缘故, 时常发生学生摔倒骨折的情况。
如果你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一定要教育学生, 锻炼时穿运动鞋, 统一着校服, 禁止将胸花、别针、小刀、铅笔等尖锐锋利物品装在衣服口袋里, 切记要反复强调, 必要时教师要亲自检查, 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总之, 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任重而道远。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 共同增强体质, 让体育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 让阳光伴随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我国中小学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已经风风火火地走过了很多个年头, 在农村学校, 这项运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动力, 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我校也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 每周三的社团活动就是地地道道的阳光体育活动, 加上课外文体活动, 让学生彻底从课业中解脱了出来, 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 走向操场参加各项运动, 沐浴在阳光下, 充分享受到了自由的乐趣。他们的身心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性情得到了很好的熏陶。这种体育项目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家长的大力支持、社会的普遍认同。
13.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三
作者:刘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以来,沈河区的教师在教研员王婳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全体综合实践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相互交流、学习,彼此进步很快。2006年9月开学之初,我区又开展了分片教学,以好代差,促进教育水平均衡,在这一主导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综合实践课的教师同样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大家都希望在片内的交流中,迅速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校本的开发能力有一个新的提升。
我们是北片教学区,学校包括7中、17中、18中、82中、86中学,这五所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始终开展得不错,各有优势,本学期我们片内教师开展的活动形式比较灵活,各校有什么好方法、好想法,教师之间主动交流,效果相当不错。
七中的肖老师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活动的经验,非常了解学生的心理,课程的开发非常接近学生的心理,形式灵活多样,例如:本学期,肖老师任七年级的课程,由于新生刚升入中学,不知道中学学习生活有别于小学的快乐教学,同时七中的要求又有别于其他中学,所以肖老师设计了《走进新校园》的主题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学生活,了解七中的学习生活,熟悉校园,促膝谈心般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陌生的环境里倍感亲切,很快地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视肖老师为自己的知心人。肖老师还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将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娓娓道来,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为今后课程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肖老师仅仅是这样的开头课,就让我们年轻人受益匪浅。
十七中学的李老师虽然刚接手综合实践课,但是老师并不示弱,同样积极参与经验交流,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尽管本学期没有突出的成绩,我想她会在下学期给大家一个比较满意地表现。
十八中学的刘老师虽然年纪不大,却是我们学科的“老”教师了,从2002年课程的设立开始,她就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经验很多,是北片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在活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学期,刘老师的校本内突出的是趣味折纸,刘老师的折纸课并不是简单地教孩子们折小兔、折青蛙,而是应到学生利用身边的旧物来装点生活,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例如,刘老师引领学生利用废弃的各种广告纸折个性横板相框,同时让学生们自己探究竖版相框的折法、用超大的广告纸为毕业照一类的大照片折漂亮、实用的相框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在玩中学。刘老师的课非常轻松,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喜爱。在与各校教师交流中,刘老师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甘为他人做嫁衣。
82中学的教师可谓老中青相结合,在本片区最具特点,优势也最明显。荣老师、鞠老师两位老教师虽然不会使用网络,但不甘落后,采用其他传统方式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胡老师是地理出身,教学的设计比较理性化,内容比较广泛,是中坚力量。孙君老师是这里最年轻的教师,但是孙老师是这里最认真的教师,突出的教学内容是研究性学习,从设计到实施、评价,费时费力,但是孙老师做得很好,从不抱怨,自己默默地工作,为每一名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留下每一个记录,同时为学生高中学习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6中学的黄老师外语出身,平时非常注重积极的仪表,因此黄老师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生设计了“知荣明耻 礼仪生活”的校本内容,以小品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接人待物的基本礼仪知识,介绍不同的坐姿传递不同的信息即坐有坐相。另外,通过沈阳正开展文明出行活动,黄老师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文明出行,效果显著。
14.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四
根据市教育局工作要求,该校统筹规划,着力营造学习氛围,确定了以开展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师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与学校常规工作结合起来。具体活动开展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督促活动深入开展
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行政班子和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学习活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由德育处负责教师的学习和24字核心价值观的背诵;由班主任以各中队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核心价值观学的内容,并将学习要求细化到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大队部为根据地,督察全校师生学习情况。
二、明确思路,确立载体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宽泛,而学生年龄较小,不易理解的特点,确立了以开展学生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师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与“五大行动”的德育课程结合起来,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将活动进课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为一体的育人平台,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努力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三、开展主题教育,使学习活动深入有效
1.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为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内外两处电子屏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喷绘,在学校多处醒目的地方张贴,让全校师生时刻可以看到,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即让学生时时接受教育,构建了健康和谐又浓郁的.文化氛围,又充实了校园师生生活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2.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学生,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主题班会。全校以中队为单位,各中队辅导员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向学生们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并让学生明确了要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了活动开展的可操控性。
3.通过德育处对班主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测评,大队部的大队委们对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查。使全体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同时很好的检测了师生的掌握情况,使之内化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15.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五
第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些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 对校园文化作用的认识不足, 主观上不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甚至还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干扰正常教学, 因此根本不可能过多关注学校校园文化活动, 这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第二, 投入明显不足。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短缺, 用于校园文化活动的专项经费相对较少, 成为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二是精力投入不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被资金、招生、就业等因素所困扰, 教职工由于生源素质较重、管理任务加重, 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造成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精力不足。而学生由于就业压力, 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第三, 网络文化的冲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电脑、手机早已是寻常物品, 学生的很多业余时间利用这些工具在网络世界里遨游, 平时的校园文化活动已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这使校园文化活动面临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 必将影响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阻碍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活跃的动态因素,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是校园文化最生动的体现。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只有结合区域文化、学校历史、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个体需要等因素, 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时代特征的、体现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才能扭转目前的尴尬局面。
一、广泛开展技能型校园文化活动
中等职业教育方针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使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专业特点、就业需求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性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实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如社会实践活动、岗位练兵比武活动、顶岗实习见习活动、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职前培训活动、产品创作活动等等。这样, 既满足其知识储备和技能提高的需要, 又在活动中锻炼了社会交往、沟通协调等就业能力, 优化其社会心理意识, 提高了学校的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二、积极开展智能型校园文化活动
智能型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指学术活动, 是一种探索求知、发现规律的创造性的科研活动, 其目的在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发现和创造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培养创新型人才, 其主要形式有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发明创造等, 主体是教师。通过开展智能型校园文化活动, 广大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与学校联系密切的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最新发现、最新成果、最新技术等, 始终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和需求, 从而呈现出校园文化独有的特色, 并且可以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三、适当开展娱乐型校园文化活动
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 是一种紧张、艰苦的智力活动。师生在进行一定时间的智力活动后, 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所以, 中等职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校园娱乐活动来加以调节, 如文体表演、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 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 感到心情舒畅、精力旺盛。娱乐型校园文化的开展, 既能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 调节精神生活, 提高生活情趣, 又能优化育人环境, 使其生理和心理得到和谐发展。
四、鼓励开展自主型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校园内重要的组织群体, 是学生们根据某种共同的志趣和目标而自发组织起来的进行自我管理的团体, 是学校内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 是校园生活中最富有特色、最为活跃的一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要尤其重视学生社团文化的建设, 关注其发展动态, 加强引导, 推进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积极开拓学生知识面, 挖掘他们的潜能, 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学校2014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01-09
学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08-28
文档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07-07
河阳学校初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总结09-20
学校实践活动总结12-25
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06-22
假期学校社会实践报告12-16
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07-12
从学校到社会感想06-26
学校社会满意度调查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