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的学习方法

2024-09-08

演讲技巧的学习方法(精选17篇)

1.演讲技巧的学习方法 篇一

讲故事可以锻炼人的各种能力。由于故事中有独白、对话、描述性词语和叙述性词语,讲故事可以锻炼多种口语技能。

2、口才的提高,掌握技巧是很重要。演讲口才不仅仅是成功学训练才需要的才能,这些人员都是对口才有需求的,例如:销售人员、书店老板、促销员等。口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事实上很多人都缺乏这种才能,要么惜字如金,要么说话很空洞,很难继续讲下去,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口才训练,才能提高自己表达的能力。

很多人在演讲的时,会感觉到恐惧,在《曼哈顿的少女》中,男主人公有一种方法来克服演讲时的紧张和恐惧,他把一枚别针放在手掌上,当紧张的时候,可以握紧手里的别针,转移紧张的情绪。

2.演讲技巧的学习方法 篇二

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演讲开头和高潮精彩, 再加上有一个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好结尾, 那么, 就如同锦上添花, 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相反, 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结尾没有新意而平乏无力, 没有激起波澜而陈旧庸俗、索然无味, 那就会使听众深感遗憾, 失望而去。因此, 演讲的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部分要求更高, 内容要更有深度, 语言要更有力度, 方法要更巧妙, 效果要更耐人寻味。可见, 演讲的结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 它在整个演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演讲结尾的方式

演讲结尾的类型和方法, 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演讲者可根据自己演讲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听众及自己个性等因素, 选择适合自己结束演讲的方法, 使之有效地为演讲的思想和目的服务。归纳起来, 常见的演讲结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总结式

这种结尾用极其精练的语言, 对演讲内容和思想观点作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 以起到突出中心, 强化主题, 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千万别忘了, 咱们是老师》的结尾:

“敬爱的老师们!当我们情愿或不情愿地跨入教师这支队伍, 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 请你千万别忘了, 我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 学在心上, 我们要对孩子负责, 对未来负责, 我们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来不得半点马虎, 不要小看自己, 我们要自尊自爱, 自信自强, 决不能愧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的事业和光荣的称号!老师们, 千万别忘了咱们是教师!”

2. 理喻式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冬天已经来临, 难道春天还会远吗?’”

3. 幽默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尾。如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讲演》的结尾:

“以上是我近年来对于美术界观察所得的几点意见。今天我带来一幅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请大家欣赏欣赏。” (说时一手伸进长袍, 把一卷纸徐徐从衣襟上方伸出, 打开看时, 原来是一幅病态十足的月份牌, 引得哄堂大笑。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了他的演讲)

这个别出心裁而又极具喜剧性的结尾, 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使听众对那种拙劣的美术创作加深了认识, 同时也给听众留下了许多演说者没有讲出来而又令人深思的空白, 并让听众在美的享受和回味中, 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会场。

演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 要做到自然, 真实, 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 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的反感。

4. 名言式

用名言结尾, 能给演讲者的思想提供有力的证明, 增加演讲的可信度, 显得更加优美、含蓄, 睿智大气,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鼓舞作用。如演讲稿《谈毅力》的结尾:

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毅力是漂越苦海的舟楫, 毅力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朋友, 或许你正在向成功努力, 那么, 运用你的毅力吧。这法宝可以推动你不断地前进, 可以扶持你度过一切苦难。记住:“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语)

5. 抒情式

这种结尾常常是演讲者在叙述典型事例和生动事理后, 油然而生的激情。以抒情方式结尾, 言尽而意未尽, 留有余韵, 给人启迪。如郭沬若的《科学的春天》的结尾:

春分刚刚过去, 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 这是人民的春天, 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样的结尾, 热情奔放, 以诗一般的抒情语言激励人们向科学进军, 拥抱科学的春天, 具有很强的鼓动力。

6. 号召式

用号召的结尾方法可以鼓动起听众的热情, 激发他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欲望, 常见于鼓动色彩较为强烈的演讲中。比如, 一场《新时代的流行色》的演讲, 结尾是这样的:

青年朋友们, 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是千里马, 就应该高声长鸣;是龙种, 就应该飞腾起舞。当今的世界有着千变万化的流行色, 而只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才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流行色。我们要争当出头鸟, 竞作弄潮儿, 把我们的青春、热血、大智大勇, 自觉投入到新时代的大熔炉里去, 为中华的振兴发光发热吧!

这段结尾, 以富于鼓动性的语言, 号召广大青年人投身到民族振兴的洪流中去, 有号召力, 有鼓动力。

7. 呼应式

这种结尾与开头呼应, 使整篇演讲首尾圆合, 结构完整。例:

《井下工有颗金子般的心》开头出现有“有多少井下工, 就有多少颗金子般的心”, 接着, 讲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事例, 最后, 用一句既是祝福又是希望的话作为结尾:“愿我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8. 展望式

一位年轻的厂长向工人们演讲, 告诉了工厂目前的困境之后, 最后充满信心地说:“面包会有的, 工资会有的, 奖金会有的!如果不能兑现, 我就是拍卖我家的房子也给大家发工资!你们都是我的姐妹兄弟, 相信我, 有我的饭吃, 就有大伙的饭吃!人心齐, 泰山移。一年后, 我们一定会走出低谷!”

演讲结尾的方式除以上提到的常用的几种以外, 还有不少, 如可以用歌声结尾, 使听众在美妙的歌声中陶醉而流连忘返;可以利用动作 (无声的语言) 结束演讲, 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方式;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结尾;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结尾;还可以用诗歌朗诵甚至舞蹈表演的方式结尾等等。邵守义教授说:“ (演讲) 结尾无定法, 妙在巧用中。”勤思多想就能设计出“响如撞钟、清音有余”的演讲结尾。

二.演讲结尾的禁忌

1.忌套话、俗语不绝于耳

有的演讲者开始说得不错, 但一旦要结尾时就落入俗套, 尽说些故意做作的、令人生厌的客套话, 其结果, 就像使听众吃了一粒发霉的花生, 把满口的香味全破坏了。比如说:“今天我讲到这里, 本来是不准备发言的, 但主持人一定要我说, 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由于时间关系, 本人水平有限, 加上没有准备, 对情况也不了解, 所以就泛泛而谈, 随便说说, 以上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谈得不对的请批评, 说的不好的请指正。”这种结尾就是典型的陈旧、庸俗、平淡无味、废话连篇的套话, 是演讲结尾之大忌。

2.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演讲结尾要出人意料, 耐人寻味, 而绝不应平庸无奇, 画蛇添足。要讲究内容的含蓄、深沉, 使人觉得余音绕梁, 不绝于耳。演讲结尾该断时必须断, 切忌节外生枝。有些演讲者, 该讲的话明明讲完了, 听众听上去似乎已经结尾了, 但演讲者却又喋喋不休, 拖拖拉拉, 没完没了的讲下去。比如“前面我说的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我还想强调一下, 再罗嗦几句”。这样的话语就是典型的节外生枝。这势必会造成听众心理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困倦, 让听众产生不满甚至反感。

3.忌啰嗦见长, 无尽无休

3.激励型演讲的小技巧 篇三

1.迸(bèng)发激情

成功的演讲都是以激情开场,奥巴马每次上台发表演讲都充满激情,以此感染听众。如果你发表见解时缺乏热情,就无法让人们对你的观点感兴趣,很可能是一场枯燥无味的演讲。

2.有清楚而简洁的主题

最吸引人的主题都是惊人的简洁,不知你是否赞同这一看法。奥巴马在当选总统时的主题一直是这个:“布什让我们走到当前的境地。麦凯恩就是布什,我不是。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国家推向前进。”你不妨也这样突出主题,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你一旦决定下来,就让它简洁一些,并且要不断重复它。

3.让听众看到对他们有利的一面

如果你的听众不知道采取行动对他们有什么益处,就不会听你的话和采取行动。你的听众会问自己:“这个人说的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要让他们猜,尽可能回答他们的疑虑。在接受总统提名的演讲中,奥巴马说:“有人让我写如果我当选总统,我将要改变什么……”接着,他简要写出了几个问题,就是他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反复提起的“税收、石油、能源、卫生保健”。

4.勾画图像

成功的演说家大都用形象的语言讲故事,在11月4日的演讲中,奥巴马说起了106岁的安·尼克松·库柏的故事。他把安·尼克松·库柏描述成“奴隶制瓦解不久就出生的一代,她出生时路上没有汽车,天上没有飞机,那时候人们喜爱她也不能投她一票,因为她是女性,还因为她是黑人。”奥巴马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尼克松女士不能参选。”然而,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生动的描述把听众带回那个时代。

5.邀请听众一起参与

激励型沟通者会邀请他们的雇员和顾客,一起来解决问题。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他向“参与”那个历史时刻的人们表示感谢,他说:“最重要的是,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竞选的胜利属于谁,它属于你们——在座的各位!”让人更有一种亲切感。

6.辐(fú)射乐观情绪

激励型演讲者比一般演讲者更乐观。奥巴马有一次跟听众说,一个人要“总是满怀信心地行动”。我们在演讲中,也要更多地向听众传达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从而深深地感染对方。

7.激发听众潜能

4.常用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篇四

演:A.情:强烈,足以打动人;B美:讲究艺术、美感,有极强的感染力;C声:使你的声音有磁性。讲究气息、共鸣、咬字、语调。“咬字千斤重,听着自动容”。

讲:A.讲课、讲座、讲话;B.要真,要善。C.核心是“诚”。人与人的信息交流,7℅依赖文字;38℅依赖语气、语调;55℅依赖表情、目光、动作等肢体语言;

技巧二.提升公众演讲能力的八大诀窍。

1.内容为王:观点新颖;条理清晰;言辞流畅;感情充沛。

2.与人分享:好的故事等要立刻告诉好朋友,尽可能多找机会讲,不断讲,反复讲。成功的人是重复超过别人的人。

3.天天念经:对极少数真真打动你的诗歌、散文、名言警句等,作为经,天天默念,一是增强记忆力,二是陶冶情操,三是提高文学素养,四是随时脱口而出。

4.4s法则:深信不疑,身体力行,深受其益,声情并茂。

5,“五一”工程:唱好一首歌,朗诵好一首诗,讲一个精彩故事,讲一个精彩段子,说出一副对联。如:习惯好,事业成,不成也成;习惯坏,事业败,不败也败。横批:习惯决定成败。(可以把习惯换成“心态,细节”等等合适的)

6思维导图:树状模式的思维模式。

运用好通用模式:总结工作——过去、现在、将来。

感谢致辞——注意“上下左右”。

报告工作——注意“目前形势”和“当前任务”,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即席讲话——突出“我讲三个字”、“我讲三句话”、“我讲三个问题”。

简短致辞——注意“祝贺、感谢、希望”。

7.讲究艺术:开头、结尾、过度、铺垫、小高潮、大高潮都要精心安排,借用戏剧的冲突和高潮、小说的悬念和结构、小品的幽默和互动、借用散文的从容与典雅、借用诗歌的排比与气势。要善于归纳,善于比喻,善于讲故事。

8.求真务实:具体化,量化,可检查,可操作。

技巧三.诀窍,变“知道文化”为“习惯文化”。

习惯养成五动定律:起动(要做);百动(多做);自动(自觉);永动(坚持);乐动(以此为乐)。

5.演讲比赛的技巧与方法 篇五

放松心情,心态平稳。在演讲比赛前,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紧张。为了避免在演讲中过度紧张,导致尴尬的情况出现。在比赛前,可以试一下,深呼吸,闭上眼睛为自己加油等方法来鼓励自己,使自己忐忑的情绪得到缓解。

普通话尽量标准。普通话已经国际化,在任何比赛中,标准的普通话都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所以说,在比赛前,努力练习一下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试着录音下来,对自己发音不准的地方多加练习。

尽量脱稿。脱稿演讲是对听众的尊重,也表达出自己对演讲的用心。脱稿演讲,不至于给人一种读书的死板感。也更加能带动台下的听众。

6.成功演讲的技巧与方法 篇六

第二,我们常笑哪些说的比唱得还好听、实际行动起来却执行力低的人叫“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往往不是这样,其人本身就为演讲增添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成功演讲的特征之一,就是演讲者必备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并不是统一的,它因演讲者的不同而不一,但演讲是一种口头艺术,大体所有的成功演讲者都不会给人一种“空喊”的行动矮子的印象。当然,人格魅力还包括演讲者的外在形象,虽然外在的衣着相貌不及人的品质道德来得举足轻重,但也是重点,甚至给听众带来的冲击更加直接。

第三,成功的演讲一定是具备共鸣性的。人是作为一种群体动物存在的,演讲作为人所有的一种公共行为,势必离不开他人,成功的演讲往往与听众产生共鸣。演讲是一种以一对多的形式展开的交流活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通过语言载体传达信息,因为是单向的,能否使所表达的所思所想与听众产生共鸣是区分演讲成功与否的标准。如果一个优秀的演说家“对牛弹琴”,那么势必没有具备共鸣性,当然这次演讲活动必定是失败的。

第四,成功演讲具备思维的哲理性,这里的哲理性是对第一个特征目的的真理性的进一步升华。真理性,说明演讲的方向是正确的,而思维的哲理性,是指能在演讲内容目的的正确性上,给人以积极的冲击,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这种思考上升到是听众的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效果。

7.浅谈演讲技巧 篇七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感悟。常见的演讲类型有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演讲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口语表达能力的表现。本文将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高演讲技能。

一、明确自己的身份再开口

想要发表一个精彩的演讲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因为只清楚了这个原则才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在何时说,怎么说。演讲是在特定场合中心发言、讲话,我们要牢记这是针对交际中的地位而言的,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不意味着身份的高低。因此应该善于调节、控制、把握自己的身份,明确说话的目的,考虑说话的策略和方式,决不能信口开河、不明是非。同样的一段话普通群众可以讲,共产党员不能讲;有些话在课堂上可以讲,但是在网上不能讲;有些话你当员工时可以讲,当领导的时候就不能讲。

例如,我国某证券董事长王某,在清华大学的一个金融论坛上说到中国的商业银行是不是有暴利这样一个问题,说着说着说高兴了,没管住嘴巴。他说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有暴利的,最典型的就是工商银行,一年好几千亿的利润,“一个服务性的机构怎么能挣那么多的钱,他的钱都挣到了谁的身上?”

三天以后,他自己的公司召开了紧急会议,会后发了一个公告:“本公司董事长王某先生,几天以前在一个公开场合,用不恰当的方式评价了本公司的大客户。鉴于此我们决定,扣除王某两个月的工资。”

二、动真情才能动人心

动真情,首先要真听、真看、真感觉,感之于外,动之于心,进而形之于声,及于受众。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1963年,他领导25万人向华盛顿进军“大游行”,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和就业,并在游行集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讲,对美国甚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次演讲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与马丁·路德·金发乎心底的真情和强烈的表达愿望是分不开的,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他深刻懂得自由和平等对于黑人的重要性,因此在演讲中才能情真意切、激越高昂、英武奔放,也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演讲范例!

三、巧用声音弹性

声音弹性,是指播音员的声音对所播内容蕴含的思想感情变化的适应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声音随思想感情变化的能力。在这里所说的弹性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声音的形式,一层是话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声音弹性中可对比的声音要素,主要有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实与虚、快与慢、吐字的松与紧等。较为常见的往往是众多声音要素混合在一起的复合对比形式,我们常用一些表明感情色彩或气息状态的词来描写这些声音弹性类型,如深沉与明快、刚毅与柔和、放纵与收敛等。

在演讲表达中,我们借用播音学中的概念和技巧将演讲稿中的相关段落、文字处理得更加恰切、更具感染力。例如,表达激动、兴奋、紧张、喜悦的感情色彩,声音往往呈现升高趋势,而表达安静、放松、悲伤或者消沉的情绪,声音常常倾向低沉,气息也较弱。另外,发音速度的快慢变化形成的声音节奏最容易被感知,发音缓慢给人松弛、平和之感,发音快则使人感到匆忙、紧张;吐字力度的变化也能传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松散的发音使人有随便之感,工整的吐字常传达出正式和严肃感。在演讲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声音弹性的魅力,使演说更具说服力、感染力。

四、恰到好处的手势

手是人体的表情器官之一,而手势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体态语言样式。因双手活动幅度较大,活动最方便、灵巧,形态变化也多,所以手势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强,它可以加强我们语言的力量,丰富我们语言的色调,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我们不必每一句话都配上手势,因手势做得太多,就会使人觉得不自然。可是在重要的地方,配上适当的手势,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自然而平稳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情感;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则有助于演讲者表明心思意念。恰当地使用手势会增加演讲者的魅力,激发听众的热情,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使演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用的手势有以下几种,演讲者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第一,情意手势。这种手势主要是表达演说者的喜、怒、哀、乐的强烈情感,使之更加具体化。例如,讲到胜利成功时,演讲者拍手称快;讲到非常气愤的事情时,则双手握拳,不断颤抖;讲到着急、担心时,演讲者双手互搓。情意手势既能渲染气氛,又有助于情感的传达,在演讲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

第二,指示手势。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的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种。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比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等。

第三,象形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来模仿事物,给听众一种形象直观的感觉。例如,演讲者在讲到“微型的照相机只有现在的进口打火机那么大”时,用手势配合一下,既具体又形象。

五、结语

具体演讲过程中,在我们明确了身份、掌握了用声技巧、熟练使用手势后,更重要的是学会结合自身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勇于尝试,多实战练习并善于总结经验,这样演讲水准才会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说”的能力,演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借鉴传播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于演讲中身份的把握、感情的运用、声音弹性的利用以及手势的使用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演讲者有所助益。

8.竞聘演讲稿写作技巧 篇八

关键词:竞聘;演讲稿;写作技巧

竞聘演讲稿是竞聘者为竞争某一职位而设计的演讲稿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标题、自我介绍、自身优势、施政构想和结尾。

标题,竞聘演讲稿的题目,主要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文种标题法,简单写成“竞聘演讲稿”五个字;第二种是公文标题法,写成“关于某某职位的竞聘演讲”;第三种是文章标题法,复式写法,譬如“成为蓝天、为河流、为大地、为可爱的家园——市环保局局长竞聘演讲稿”。我们推荐竞聘者使用文章标题法,因为它更具文学色彩、更吸引人;同时,这样的标题透露了更多的信息,增加了交流的信息量。

自我介绍,是一个让评委、观众更好了解竞聘者自身情况的过程。有些竞聘者会轻视这一过程的撰写,感觉本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他们的基本情况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认为自我介绍这一部分不必特殊重视,轻描淡写即可。其实,有时候,同一单位、甚至同一科室的人也未必能够充分的认识和评价竞聘者。自我认识不清,又怎能让别人全面的了解你?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涵盖姓名、年龄、职称、政治面貌、现任岗位、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人生格言、宗教信仰等内容。我们在写自我介绍时经常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于简单,只是单纯的平铺直叙;第二个问题是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失去了自我介绍的意义。在这里,我们提出自我介绍的写作标准——形神兼备。

自身优势,是一个竞聘者向评委、观众展示自己各项能力、工作成绩和相对优势的自我推荐的过程。这一部分是竞聘演讲稿中的重头戏,竞聘者应仔细打磨文稿用语,既不能妄自菲薄、过分谦虚,又不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一般情况下,自身优势包括工作的动机、态度,取得的经验、成绩,自身的能力、素养,涉及的各种知识,自身的人品、性格等。竞聘职位需要竞聘者展示哪些方面,竞聘者就展示哪些方面,而竞聘职位不需要竞聘者的优势项目,竞聘者应尽量简写。在自身优势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无法展示自身的竞争性,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没有优势;第二个问题是事例没有说服力,无法打动评委和观众。在这里,我们提出自身优势的两点写作标准,第一点是要突出自身的竞争性,可以举一些具有细节的例子来论证自身的优势;第二个是要低调展示,展示、推荐自己需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如果特别高调、炫耀,可能对竞聘的结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去突出自身优势,说服、打动评委进和观众。

施政纲领,是一个向评委、观众提出针对未来职位的工作设想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撰写需要竞聘者提前对所竞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出现的不足和问题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最终提出自己的竞聘施政纲领。在施政纲领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写得都是空话、套话,甚至是废话,没有对未来工作有深入了解与研究;第二个问题是竞聘者提出的施政构想没有针对性、实际操作性,空对空的谈,没站在具体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设想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施政纲领的三点写作标准:第一点,竞聘者应密切关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能够把相关政策的变化体现在稿件中;第二点,竞聘者能够准确地查找问题,提出的一些施政设想和措施能够解决单位、个人关注的重点问题,这样能使评委和听众更加支持竞聘者;第三点,竞聘者提出的施政纲领和具体措施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落在实处。

结尾,是对自己竞聘展示的一个总结,需要个人情绪、状态、语言再一次强有力的爆发。一些竞聘演讲者经常淡化结尾,简简单单说几句,草草结束。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经常能够记住演讲者临近结尾的简洁有力的话语。在这里,我们提出三种结尾方式,适合三种不同性格的人。第一种,提出请求类的结尾,就是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诉求,利用最好的机会给自己拉票,非常适合性格外向的竞聘者使用。第二种,表明态度类的结尾,就是说的相对全面,考虑到竞聘成功和失败两方面,非常适合性格中庸的竞聘者使用。第三种,引用名言类的结尾,就是引用名言警句,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非常适合性格内向的竞聘者使用。

竞聘演讲是很多竞聘者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对竞聘者的职业发展影响深远。很多竞聘者重视竞聘演讲,重视竞聘演讲稿的撰写,可是有些时候却无从下手。我们在这里具体的介绍竞聘演讲稿五部分的详细写法,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竞聘者取得职业发展的进步与成功。

参考文献:

[1]薛福连.竞争上岗演讲稿怎样写[J].劳动保障世界,2008(09).

9.演讲临场应变的技巧和方法 篇九

1.1了解成人学习特点(之前文章有分享过):要让学员了解学的好处,如何实际运用;让学员有独立思考对错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环境;

1.2契合学员所需,在课程设计方面根据知识的类别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设计;

1.3课程植入的体验设计,运用贴近学员的案例,寓教于乐;

1.4课堂现场事先约定规则,分组制衡,互动、热点激活。

2. 遭遇学员挑衅该怎么办?

2.1正确面对挑衅,挑衅也许是机会;

2.2了解学员,拉近距离 ;

2.3提高专业性;

2.4以“情”破“冰”。

3. 遇到高手出场怎么办?

3.1课前通过名单及学员背景发现高手,提前向学员宣布他的存在,并希望他也能在课堂上贡献智慧;

3.2隐秘的高手:真诚请教,求分享。但要把握他讲的内容,若跑题了可打断,或讲的剧透了可打断并引导回课程内容;

3.3在课堂中夸赞他,保持学习的心态。

4. 讲的内容出现错漏怎么办?

4.1镇定自若,链接其他知识点内容;

4.2内容无碍大局,可就此掠过;

4.3坦诚相待,弥补错漏 ;

4.3将错就错,巧妙修正,让学员自解。

紧张忘词临场应变方法

紧张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调侃,比如说,你一上台就忘词了怎么办?你可以直接说“不好意思,我忘词了,大家给我掌握鼓励一下,我就能记起来了”,如果大家掌声鼓励了,你还是没有记起来怎么办?可以这样说“掌声不够热烈,所以还是没有记起来”,然后台下的人可能就会继续笑。

笑完之后,你就可以这样说“太棒了,人生没有跌倒,哪里有重新再来是不是?”然后听众可能又会笑着给你鼓掌,如此往复的给你鼓了三次掌,多多少少都会想起来,你要讲些啥了。

10.演讲技巧与方法 篇十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体态语言,使讲话“艺术化”,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能写出好的演讲稿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如果演讲者语无伦次、拖泥带水,那么即使有超凡脱俗的智慧,也无济于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家,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下面咱们从六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一、演讲的姿势

1、演将的姿势是成败的关键。要让身体放松,不能过度紧张。太紧张不但影响发挥,而且对语言的表达也会背道而驰。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决窍之二是想办法扩散并环节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二、演讲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能漠视听众的眼光。尤其当你站在大庭广众面前的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紧张。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和善的人群,对巩固信心来说帮助很大。

三、演讲时的面部表情

1、演讲时的面部表情如何会给听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喜悦、焦虑等情绪会毫无保留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由本人的意愿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缺乏自信,演讲就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2、演讲不能低头,人一旦“低头”就会显得没有自信,倘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采取“缓慢讲话”的方式会使情绪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泰然自若起来。

四、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灰色或蓝色服饰,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的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为主。其次,发型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整体形象对演讲的本身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五、演讲的声音和腔调

1、演讲的语言必须做到发音准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流畅、传神,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2、演讲对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动听。所以,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揣摩,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起伏而变化;(4)有感染力,即声音有磁性,能吸引听众,引起共鸣。

3、语言流利、准确、易懂

恰到好处的表达,恰如其分的表述,给人一种听觉盛宴的享受,演讲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4、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速,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演讲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六、演讲的速度和发音

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讲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就出现底气不足,感觉口干舌燥、声音走调。这些都影响演讲效果的发挥。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双目平视、全身放松,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胸部稍向前倾,腹部自然内收。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巧妙协调。

11.解析高中历史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技巧

不少人一想到历史就会认为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少考虑其中会有什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对于这样的一门学科也是有很多应该掌握的学习技巧和方法的。现如今的考试很多都是灵活运用的知识,而学生们很多都是对于历史只是记牢一部分琐碎的知识点,不能很用心地去思考,去将这些问题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就不能够将历史这门课程学活,就更不要提活学活用了。

一、树立主体自我学习观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在辅助学生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整个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比如说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的听讲,课后认真探索和复习,这样才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正确态度和习惯。预习的目的是在课前能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提前发现课上的一些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就变得轻松。在预习的过程中还能够找到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这样在课上时就会更加认真地听这些不懂的知识,将课堂的知识很好地吸收,这样学习事半功倍。再加上课后对于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就更加的系统和深刻了。

二、学会学习,学会怎样读历史,读懂历史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一定要掌握大的方向:高中历史,从形式上主要有:目录和大事年表;章节前面的引言;主要的正文内容;原始的资料和图表;思考学习题;思索研究。掌握了历史的大框架之后再去读历史,这样就会对历史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要对每一个章、每一节进行自我的总结和归纳。最后,还要将每个章节联系起来,搞明白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强大的系统。学习的过程就好似写作文一个样,遵循“总分总”的思路。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教材中细致重要的部分一定要设法记牢。在能够很好地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做的就是大量记忆。如一些历史事件、制度和历史内容。当你记忆的越来越多,将你所学到的知识所串联起来,它自然而然就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记忆的时候不妨试一下以下几种方法: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进行记忆,对于具有相同特征的知识一起进行记忆,对于一些抽象内容可以用图表形象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学会如何整理知识,掌握良好复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堂的45分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下的消化和吸收。对于历史来说,可引导学生按照历史的发展进行整理和分析,或编写历史提纲,将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再进一步系统化,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容易。学生在复习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比较复习法,通过关联的历史进行比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分析记忆法,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解剖,将历史知识的发展与进程进行深刻的解析,加强记忆,也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

总之,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事情,要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再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真正地学好历史,充分地掌握历史知识。最终很好地了解历史,将历史知识学活。

12.学生学习方法与考试技巧的探索 篇十二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而我们学生也很茫然,不知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只知道自己看到题就做,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其实,中学生学数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大致是5个方面:(1)学数学不知学什么。(2)运算错误率高。(3)不会分析问题,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慌。(4)阅读能力差,弄不懂题意。(5)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以上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探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加强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并积极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课上记忆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测验《数列》一章时,很多学生都因公式记忆不牢固导致失分。如果我们在课上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公式,是不是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呢?在课堂上,我们不妨把小结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后几分钟把本节课的公式默写一遍,把有关概念朗读一遍,把重要结论和解题规律整理一遍,这远远比教师总结一遍效果好,真正做到堂堂清。千万不要寄希望于课后,往往是有计划而执行不了,问题也抛到了脑后。

二、吃透例题

教师精选的例题都有代表性,基本考查了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比如《数列》的一道试题:

(2006年全国卷I)设{a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

有的同学这样解:

a1+a2+a3=153a2=15a2=5,a1a2a3=80(a2-d)a2(a2+d)=80,将a2=5代入,得d=3,从而a11+a12+a13=3a12=3(a2+10d)=3×(5+30)=105。故选B。这个题主要反映一个“元”的概念:确定一个等差数列,需要且只要两个独立的“元”。在这个解法中,他选择的是a2和d。这种解法用到了等差中项和通项公式an=am+(n-m)d。

还有同学这样解:求出d=3后,a11+a12+a13=(a1+a2+a3)+30d=15+30×3=105。他的做法是寻找到了条件和结论的关系,方法也很好。

这说明这两个同学遇到问题知道怎么入手,吃透了老师以前讲过的例题,吃透例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掌握基本方法,学会分析问题

近几年高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所以平时教学应注重基本方法的总结,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基本方法的掌握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要理解基本方法的形成过程,明确其合理性和正确性;二是掌握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法种类;三是掌握每一种方法使用的基本步骤;四是掌握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或使用范围。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后,在分析问题时,先分析条件再分析结论,熟练应用通性通法,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四、平时训练要运算到底

有的学生常常考后抱怨,我会做可又做错了。要么“会而不对”,要么“对而不全”。听到这些我很为学生惋惜,同时也反思自己,怎么让学生把会做的题做对呢?看来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思维不重过程。平时训练时切忌只读题不动笔,而且不能算到一半就认为会了,这样高估自己反而害了自己。教师讲解例题时一定要板演,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明确每一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要明确这种运算的条件是否具备,并及时总结计算的小技巧,避免学生计算时走弯路。教师只有利用自身的严谨性,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五、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每一节课,每一道习题都有收获和不足,反思不足往往比收获更重要。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其作用是把平时的作业、测验、考试的错题都记录下来,反思做错的原因,并写上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及改后的收获。这样做,及时纠正了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避免以后再犯。

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水平呢?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 审题要准。

审题时,最好采取两次读题的方法,第一次为泛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第二次为精读,根据要求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一旦制订解题方略后,解题动作要快,不要瞻前顾后,也不要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

2. 计算要准。

解题时不仅要明确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要明确这种运算的条件是否具备。尽量多用心算,切忌瞎算一气,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纸张。我们学生在计算上失分率很高,往往考后后悔不迭。

3. 过程规范。

解题过程要严密,重要步骤不能省,比如解答题中一些解方程步骤可以不写,但方程和解集必须写。解题过程严密与否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得当,我们的学生往往是有思路而写不出来,或怎么想就怎么写,过程啰嗦,不能一次解题成功。尤其是现在实施网上改卷,书写潦草,模糊不清,会严重影响得分。

4. 时间合理。

数学高考时间是12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决定了此次考试的成败。答卷时切忌只顾前面,不顾后面。当然,做题时要按试题顺序做,先做容易的,后考虑难一点的,对于没有思路的题不要浪费时间,而耽误会做的题。总之,让会做的题一定得分。

13.做好演讲方法技巧 篇十三

对于演讲者和听众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场无准备的演讲更糟糕。如果你无法准备,那么你就应该态度坚定地拒绝演讲。你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以便能够进行准备。你最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不乘电梯,步行上电梯,或者再返回去一次,去取你假定忘带的东西,以拖延时间。

一、简明扼要,这一原则众所周知,但人们却总是不能做到,你可以海阔天空地说,只是不要超过三分钟;

二、尽可能个性化、人性化,只有独特的、带有感情的讲话才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但“不要谈论在场的人,而是要面对他们,同他们说话!”,对说“笑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它往往针对的是少数派或极端情况;

三、不要用缘由来开头,如果用不言而喻的事情来开头,听众一定会觉得无聊;

四、使用直接引语和现在时,“请你设想,您现在……”同时尽可能运用新的、还未过时的,并且尚未被人所知的名言,当然如果那些名言源自于听众圈的正面言论,或出席者和杰出人物的历史过去,就再好不过了。

二:即兴演讲的框架

和所有演讲一样,即兴演讲也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然而你可以改变一种方式来操作,其架构为,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部分:回想一下过去,也就是“昨天”,你可以在那里找到演讲开头,以下问题对你将有所帮助:某事从何时开始?怎样得到这一机会?对此你等待了多久?当时情况是否能够预见?你是如何认识某人的?这样你便回到了过去,你可以就过去的某一事件做出相应评价。不要忘记——这里正是非常适宜的时机,利用直接引语能使演讲变得多滋多味。

今天部分:现在你就进入到演讲原本的动机中去了______开业、升职、周年庆典或类似事由______此部分通常比较简短。当前,与过去和未来相比,毕竟只是很短暂的一瞬间。当你针对某个人做演讲时,切忌不要言过其实,大肆夸张。即便你对那人的赞颂理由充分、公正合理,他也很快会对此感到别扭、不自然,甚至十分尴尬。

14.演讲技巧的学习方法 篇十四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济于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就一次精彩的演讲,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下面我就从以下八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一下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

(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 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说话的速度

说话的速度也是演讲的要素。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点就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此时,只得把气量集中到喉头,使声带受压,变成喉音。

“气乃音之帅。”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又目平视,全身放松,喉松鼻通,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

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

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匀、缓、稳。

演讲稿格式:演讲稿的特征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

那么,什么是演讲呢?演讲是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口头语言活动它的特点是:。

演讲稿对于演讲都有哪些作用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2)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3)通过对语言的推究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由于演讲稿具有以上的特征和作用,它在写作方法上也有一定方法可循。

1、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此外,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多数演讲稿如同一篇议论文,有主要观点,有对主要观点的论证。一篇演讲稿最好只有一个主题,这是由演讲稿的特定情景性和时间性所决定的。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完全借助于语言、手势等向听众讲明一个问题或道理,同时又要说服听众,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一定要突出主题、观点鲜明。

主题选定了,还要收集相应的材料对之进行论证。材料的选择要通俗,要选择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听得懂的,而不能选择太生僻的、很少有人知道的。因为演讲一即时表演,听众没有时间去验证或查找这些材料的内容或是出处。因此,在准备演讲稿之前首先要了解听众的情况: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掌握了听众的特征和心理,在此基础上恰当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写作演讲稿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对演讲节奏和时间的把握。每一场演讲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少则一分钟,多则一两小时甚至一天,演讲者必须把握自己演讲的速度和内容,既不能时间到了,还没有讲完,也不能距离演讲结束还有一段时间,而演讲者已经无话可说了。演讲稿对于演讲速度和节奏的把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时,要不时地停下来,用自己的正常语速大声朗读,根据朗读的结果调整演讲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演讲时间的长短调整要讲的内容,做到整场演讲的音调有高低起伏、节奏有轻重缓急、情绪有高涨有低潮,波澜起伏、收舒有度。

15.列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篇十五

1.直接设元法

就是将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设为待定未知数, 然后把设定的未知数和已知的条件转化为数学问题列等式, 即列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如: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反映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然后再设未知数布列方程求解.对于条件表达不够明确的应用题,可用如下的方法寻找相等关系.

(1)动态问题静止看.静态的问题是指题中关系对应的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动态的问题则是指题中条件所表达的是不断变化的相等关系, 对于这类问题, 要善于在动中取静,以静制动.

例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A、B两地的距离为2100m,甲骑自行车 ,平均每分钟骑260m,乙跑步 ,平均每分钟跑160m,问经过多长时间后相遇? 分析:甲、乙两人出发后,所走过的路程、时间都在发生变化,但A、B两地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静态量,即甲与乙走的路程和为2100m,据此,可布列方程求解设两人经过x分钟相遇, 根据题意, 得260x+风力对应材料表x风力对应材料表160x=2100.解得x=5,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

级名称风速(m/ s) 支架材料0无风0. 0 - 0. 2铝合金1软风0. 3 - 1. 5铝合金2轻风1. 6 - 3. 3铝合金(2)虚实相生关系 . 在应用题中 , 除了有实实在在的条件外,有时还要人为地虚构一些条件,帮助我们寻找相等关系而解题.例如设辅助未知数(又称参数),它在题目的条件中没有给出,在解答的结果中也不存在,但正是这些虚拟的条件,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例2:某超市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为了促销一批库存的商品,先将该商品提价40%,然后再打折销售,为了使该商品打折后与调价前的销售价格相同, 问该商品应按几折销售? 分析:此题要求“该商品按几折销售”,但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涨价后的价格,由题意知,涨价后的价格与原标价有关系,若将原标价设为a元,进而可将涨价后的价格表示出来,使得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朗化, 根据提价并打折后销售价格与原标价相等,即可列出方程.设该商品的原标价为a元,提价40%后应按x折销售,根据题意得a(1+40%)x%=a.解得x≈71,即该商品应按七一折销售.

2.间接设元法

就是当用根据设定的未知数和已知的条件列不出方程或方程组时,就要换思路间接设元.也就是用直接设元法解决不了问题时,把与要解决问题相关的条件设元,然后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间接设元未知数的值,为解决初始问题创造条件.有时按这个间接设定的待定未知数也列不出相关的方程或方程组,就换与初始问题相关的其他条件设元.如果还是列不出相关的方程或方程组,就又要换思路,把与初始问题相关的条件姑且视为二级初始问题,又把与二级初始问题相关的条件设元,然后列方程或方程组求二级初始问题的值. 这样逐级逐层地间接设元,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对于条件表达不够明确的应用题,可用如下的方法寻找相等关系,下面列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 变化之中找不变 . 许多问题情景是在不断变化的 , 但在变化的问题情景中,肯定存在着不变量,找到这个不变量,我们就可以根据相等关系布列方程.

例3: 陇西县教育系统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去外县参观学习,若单独租用46座的客车若干辆,则刚好坐满;若单独租用62座的客车 ,则可以少租一辆 ,且空余2个座位 ,试问该这次去外县参观学习去的有多少人?

分析:无论采用哪种租车方式,去参观学习去的人数是不变的,故可以此为相等关系,即租46座客车的坐车人数=租6座客车的坐车人数,采用间接设元的方法布列方程求解,设租46座客车x辆 ,则租62座客车 (x-1)辆 ,根据题意得46x=62(x1)-2,解得x=4.于是46x=46×4=184(人 ).即这次去外县参观学习去的有184人.

(2)挖掘隐含条件.显性的相等关系是指根据所给的条件及所学的公式、性质、定律等一目了然就能看出的相等关系而隐性的相等关系则是指问题中有一些隐含的条件, 这类条件如果不认真去挖掘、分析,摆到“桌面”上,就不能清晰地看出其中的相等关系.

例4:杨溪与杨河姐弟俩,杨溪对杨河说:“当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就21岁了,而当你到了我现在的年龄时,我就2岁了”根据以上对话, 你能算出杨溪与杨河两人现在的年龄吗? 分析:此题初看似乎没有明显的等量关系可寻,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年龄问题中隐含着的条件是“要长都长”,也即杨溪与杨河两人的年龄差不变据此条件,并借助于线段图:

杨溪过去年龄-杨河(21岁)=年龄差

杨溪现年-杨河现年=年龄差

杨溪27岁-杨河年龄(增长)=年龄差

可知题目蕴藏着的等量关系是:3×年龄差=27-21.设兄弟两人的年龄差为x岁,根据题意,得3x=27-21,解得x=2.于是杨河的年龄为2+21=23(岁),杨溪的年龄为27-2=25(岁).

16.浅谈高中地理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篇十六

同学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并不陌生,但高中地理学习对每位同学都是意义重大且极具挑战性的。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空间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一个点;研究的领域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学习,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充实常识、活跃思维、提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的必修课。不同模块之间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很大,这给同学们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换会造成心理上的茫然和学习上的束手无策。为了帮助同学们有准备地走进地理课堂,这里我简单的从学法方面入手谈谈这些年教学以来个人实践所得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一、理解地理学的特点,明确学习思路

1、地理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质是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就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查区域性的。

2、高考会考对地理考查要点。地理高考和会考都努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思想,选材广泛,材料新颖,创设全新情境,体现公平,联系实际,解答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关注热点问题,考查人文素养,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地理试题所考查的主干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地理素养的表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地理高考坚持以“理”为主,重视核心的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

能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在上述四项能力中,尤其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格外注意。

3、不同的地理内容,学习方法有不同的要求。地理学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

地理高考越来越脱离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为基本载体,重在进行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基本的、宏观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成为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案例式的分析法成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已成为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关键

空间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结构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基础,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等位置。

许多同学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体位置和相互位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识。

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个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脑海中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

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能够进行中国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学习中要抓住我国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中国的空间定位要求落实到两个层面上,一是落实到省级行政区地层面上,而是落实到地形区的层面上。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包括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等。

建立世界的空间概念要求落实到十三个地区的层面上。结合主要的经纬线,深入掌握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世界分区图等。

三、运用地理工具是学好地理的桥梁

文字和地图、图表、图片等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会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个题组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

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等等。

等值线图重点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的读图要求主要是五个方面:读数据;判断等值线疏密、走向和递变规律;判断弯曲特征及成因;判断极值区特征及其成因;绘制剖面图等绘图技能。

17.公众英语演讲方法及技巧 篇十七

小学的时候,我属于乐于举手发言的学生,最初也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一直有一种“迷之自信”,没有怯场过,即使回答错了也有一种理直气壮的大方。就因为这个,我被老师看中,选去在国旗下讲话,讲着讲着竟然生出了一种“全操场我最棒”的豪情。接着初中出现了断层,做了三年沉默的听众,结果一上高中要做presentation,那是什么反应都上来了:浑身发冷发抖,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双眼望着天花板,声音发颤,还破音过一次。这些反应都是典型的“公众讲话综合症”。所幸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就算脑子发懵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要讲的东西都讲了。做完presentation走下讲台,抬手一摸脑门儿,满手都是汗,倒是忘了台上发生了什么。后来还是勇敢地看了录像,研究了一下这次表现究竟如何:结构清晰,内容充实,但是声音较小,还打着颤,精心设计的笑点也没有出来效果。此后,我好好反省了一番:为什么三年前自己可以面对几百人演讲面不改色,现在反而成了这副畏首畏尾的模样?

我得出的结论简单粗暴:练少了;长大了。小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子心气儿俨然已经被时间这把杀猪刀给灭掉了,心里多少没底儿;由于很久没有在公共场合讲话,上台的时候有种暴露在各路目光之下、无处可逃的仓皇感;而且长大后开始要面子了,害怕自己讲错了会被嘲笑。这个时候,老师送了我一句话: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先假装自己能够做到,直到自己真的做到了。)我当时的解读是:把脸皮养厚些,即使说错了,也要唬住观众,让他们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虽然我的解读不够到位,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抓住了:不能怯场,气势得出来。

气势是怎么出来的呢?当然是练出来的。每次上台前默念十遍“I am Miss. Not-afraid”,然后假想自己是超级英雄降临地球。第一次装肯定会有些忐忑,但是装着装着就会得心应手,那种“我什么都不怕”“我说的是公理”的自信最后就能够不刻意、水到渠成地展现出来。

然而,不怯场只能让自己讲话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要想真正讲好、称得上有口才,还需要进一步的升级。要想练就一副好口才,演讲者的仪态、讲话的内容、遣词造句以及讲话的节奏等都十分重要。下面,我就从仪态养成、句子精巧、用词及表达到位三个方面来讲讲如何为口才升级。

01

仪态养成

公众演讲与写作不同,再好的内容,如果演讲者仪态不佳,说话磕磕巴巴、躲躲闪闪,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如若仪态让人信服,让人有继续倾听的意愿,首先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可以确定,口才升级的第一步应该是仪态养成。那么,要怎么做呢?

①培养气势

首先,正如我经历中所说的,不能怯场。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演讲前准备充分、多次练习外,还要经常找机会上台演讲。只有多次经历这种场合,在心理上适应以后,身体才可以跟着放松下来。

②训练台风

但是不怯场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公众场合演讲辩论,还要有好的台风。首先,公众演讲对演讲者的各种姿势、手势、眼神等都有要求。例如招手如何招,手指间、手和身体间要保持多大的距离;笑要怎么笑,微笑时露多少颗牙齿,什么情况可以在台上大笑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就一些常用的演讲手势来说,有下面几种:比如说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时,常常是单手与水平夹角四十五度抬起,手肘略微弯曲以显自然;表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并想借以鼓舞观众的时候,常常是单手握拳,放在胸口前方,并随着演讲内容的变化而挥舞。

当然,在台上适当地走动也很重要,僵直身体站立不仅会给自己“我很紧张”的身体暗示,同时也会给观众留下很呆板的印象。如何“轻松”地在台上走动也是需要锻炼的。同样,开始的时候可以先fake it,比如自己设计好路线,看是走直线还是曲线,身体有无旋转,走动速度如何调整等等。这样做一开始可能很刻意,但通过一次次熟练改进之后,就可以装成是很轻松地走动的样子。此外,很多同学在台上也会有潜意识的“摇摆”动作,比如说重心频繁地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头不由自主的摇晃以及多次摆弄垂下的头发等等。这些动作(包括看向天花板的动作)本人是很少会注意到的,但如果看一看录的视频就会发现这些动作在舞台上显得特别扎眼,不太好看,因此都需要通过刻意的训练来纠正。

此外,好的仪态还包括了站姿、拿话筒的姿势等等。仪态的培训实践重于理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02

句子精巧

一个人口才好,首先要能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精彩的语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我们分演讲开头、结尾和中间三部分来看。

①开头用故事或画面

什么样的开头是受欢迎的?大概是故事型的开头,毕竟人人都喜欢听故事,用故事引进主题是屡试不爽的技巧。仅次于故事型的开头大概是画面型的开头,也就是描述一个画面出来,留白,其余让读者自行想象。要把故事讲得鲜活或者描述一个画面就得靠大量的细节,因此就得有细致的描述。比如要进行一个有关山区孩子们生活环境的演讲,用一副孩子们坐在简陋教室里学习的画面引入显然是不错的选择。或许很多人会选择直接地说:On the hill stands a classroom. (山上有一间教室。)这句话从语法角度来说已经不错了,用了倒装句,强调了教室在山上,敏感的观众已经get到可能讲到的话题了,不能get到的观众则会有疑惑:为什么教室在山上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整个画面描述得更精细一点:On the hill of a remote, deserted village stands a dilapidated classroom. (在一个偏远、荒凉村庄的山上,有一间破旧的教室。)这个时候,细节是有了,但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是否略显单薄呢?我们可以在第一句话后面再加上这样一句话:Every day, resonant voices reverberated with the energy of the kids — they are reading lessons after the teacher. (每一天,生机勃勃的孩子们响亮的声音在山间回响——那是孩子们在跟着老师读课文的声音。)这样一来,画面变得十分有声有色,因而也十分吸引眼球。

②结尾用排比

使用排比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借鉴著名演讲稿。史上最出名的演讲稿之一、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份演讲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了很多排比句。我们在演讲中,也可以在结尾借用这样的排比句,显得气势十足。比如说一篇促进动物与人之间的和平的演讲稿的结尾可以是这样的: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birds can fly without worries in the sky, tigers can wander with joy in the wood, and elephant can exist with their teeth.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dogs and cats will not be tools to appease human’s misery and anger and other negative feeling, but true friends who reminds us of peace and hope and happiness of life.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no wild animals will be afraid of being poached, afraid of being at our dishes in the next hour, afraid of being just a dead piece of fur in month to come.

I have a dream that these creatures can be cherished just as life should be cherished.

可以看出,上面的排比更重要的是从句部分,因为那部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而前面重复的I have a dream that只是形成了一种气势而已。同样,在结尾用排比段落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内涵上要层层递进。比如上面的例子中,从动物形体上的自由到生命应该被善待、被珍惜,这就是一种递进。层层递进结构的好处就在于最后戛然而止的一刻,能让人在越来越震撼的同时联想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使演讲的主题变得深刻。

③中间部分要有趣犀利

开头结尾说完,接着就要谈到中间的部分。这部分从结构上来讲有大致的层次就行,这里重点来看语言方面。这部分的语言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开头有故事,结尾有排比,那么中间的部分怎么引起听众的兴趣呢?我们需要说一些有趣犀利的话语。

那么怎么才能写出有趣犀利的话语呢?此时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名人演讲。很多名人演讲稿常常不是演讲者本人写的,例如奥巴马就有专门为他写演讲稿的写手,更甚者,还有专门修改演讲稿的人员。因此精彩的演讲稿往往是好多人的心血,所以我们需要多多学习和借鉴。借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套用,一种是改写。

以“I have a dream”为例。我们看到其中有一句话是:We cannot walk alone. As we walk, we shall make the pledge that we shall always march ahead. (我们不能孤立无援地行动。当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应起誓永不放弃。)如果演讲涉及大家一起努力、做好艰苦卓绝奋斗的准备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套用这句话,比起招牌式的I have a dream来说,也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你在借用别人的演讲词。

此外,我们在演讲时还可以对名人演讲中的某一句话进行改写,使其为自己服务。仍旧以“I have a dream”为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ed in the corner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 (一百年后,黑人们仍旧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饱受折磨,发现自己在自己的国家里流放。)我曾经在一场辩题为“北京应该限制外来人口流入”的辩论中改写过这句话。我是这样用的:“It is tragic that a Chinese citizen finds himself rejected in a Chinese city.”改写之后,依稀可见原文的影子,但是如果不把这两句话单独列出来,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句话虽短,却暗含对比。在原文中,马丁·路德金拿exile和his own land进行对比,暗示黑人遭遇之不公;而在我的辩论稿中,将Chinese citizen、rejected和Chinese city对比,形象地表示出这种政策对千千万万心怀美好希望来到北京的外来人民是极其不公的,并且这种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心的分离。

其实,能让我们利用的演讲稿有很多,例如奥巴马的“Yes, We Can”、卓别林的“The Great Dictator”等等。通常来说,模仿三四篇著名演讲稿写出来的稿子,如果修改得巧妙,融合得圆融,就可以说是一篇很精美的演讲稿了。

03

用词及表达到位

接下来就得谈谈用词的问题。有前辈提到过,无论是演讲还是公众讲话,用词不能太过“高大上”,长的、难的单词应该尽量避免。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毕竟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否则无法达到传播观点的目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这句话的适用情况是:听众是母语非英语且英语水平不高的人。如果是英语为母语的受众,或者是在参加比赛的情况下,通篇简单用语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亲切,反而会使人有一种大人听小孩讲话的感觉。

那么如何来解决用词的问题呢?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使用一些较难的词汇。一方面听众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因为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另一方面,听得懂的听众会因为高级的用词对你高看一眼。如果觉得这样讲比较抽象,下面我们就来看个具体的例子。在做informative speech (信息型演讲,目的是分享信息或知识)的时候,我的选题是《弗洛伊德解梦》。比如这样一句话:“弗洛伊德解释说,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这句话最简单的表达法是:Freud explained that dreams are subconscious wish-fulfillment. 这句话中重要的是从句部分的内容,它相当于整个演讲的中心句,如果要提升单词的格调,自然不会更改从句中的内容,将它改得晦涩、让听众难以理解显然不利于演讲目的,得不偿失。那么,能做手脚的也只有前面的explained一词。怎么改呢?不能改意思,那么只能往同义词身上想了。比explained更高级一点的是interpreted, 比interpreted更高级一点的是elucidated。用了后面两个词,即使公众听不懂这个单词,整个句子也还是:Freud that dreams are subconscious wish-fulfillment. 这句话的重点——弗洛伊德、梦、潜在的欲望满足——都是能够捕捉到的信息,不影响信息的传播。

然而,不论是对母语为英文的听众还是母语为非英文的听众,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要使用繁复的从句。听人讲话的时候,并没有人会一点点地分析句子结构,毕竟声音稍纵即逝。相比起一些听不懂的单词,各种华丽的从句才是名副其实的沟通杀手。不仅说的人要不停地想句子成分完全了没有,就连下面听的人也要不停想到底说到主谓宾的哪里了——俨然一场语法考试。还有一点,我们并未受过系统的断句训练,如果断句断错了,又是一个灾难。当然,很容易断开的状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还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我们去研究名人演讲,就会发现短句对气势的累积、抑扬顿挫的划分更有利。

比较以下下面两种情况:

原文(短句) We think too much and feel too little. More than machinery we need humanity. More than cleverness we need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Charles Chaplin, The Great Dictator)

修改后书面体(长句) The reason why dictators can rise is that we have too many desires and too little care for the actual people around us. The fact is that machinery have made us cold-blooded when cleverness reduces us to arrogance. But what we need most at the moment are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presented by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and any other that spells humanity.

不可否认,在试卷里的书面表达题中,上述修改后的书面体得分会更高,因为长句能让人看出英语功底。但是对于演讲来说,短句会更震撼人心,长句反而显得重心不明、句子冗长。要知道,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句子的节奏。节奏就要求一连串的句子结构相仿,相应位置的单词读音相近。相对而言,短句更能让听众明显感受出这种“相近”,因此也显得更给力。总而言之,如果说写作是要把句子写长,那么演讲就是要给句子“瘦身”,如何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含义。这正是我们需要不断练习和打磨的。

记住:不论是公众讲话还是公众演讲,都是需要在实践中锻炼的,光看理论没什么用。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恐惧人人都是有的,要牢记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那么当你fake成功的时候,就离真正的成功不远了。

上一篇:关于建设厅工地检查简报下一篇:一场“宅”阅读作文